第一篇:黔之驴知识点
黔之驴(寓言)知识点
2014-05-23 11:28:53|分类: 七年级知识点|举报|字号 订阅
【文学常识】《黔之驴》选自,作者,代文学家。黔,地名,包括 现在、等省的部分地区。
【成语】①黔驴技穷②庞然大物3.黔驴之技
【道理】貌似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
【课文】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尽其肉,乃去。
【字词注释】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hao):喜欢
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用船装运(驴)进入(黔)/船:名词作状语、用船/载,省略“之”
3、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4、虎见之,庞然大物也:庞然:巨大的样子。
5、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把(它)-----当作。“以”后边省略“之”字。
6、蔽林间窥之(蔽:隐藏)//窥(kui):偷看
7、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稍:渐渐地)//慭慭(yinyi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莫相知: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8、虎大骇,远遁(大骇:hai 非常害怕)//(遁dun、逃走)
9、以为且噬己:以为:认为。// 且:将 // 噬::(shi)咬。
10、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然:然而,但是)//
11、觉无异能者:觉得(驴)没有什么特殊本领似的。者,这里相当于“„„似的”
12、益习其声:(益:渐渐)(习:熟悉。习惯)
13、终不敢搏(搏bo:扑、击)
14、稍近,益狎,荡倚冲冒。(狎xia: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15、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荡:碰闯//倚:倚靠//冲:冲撞//冒:冒犯。
16、驴不胜怒,蹄之:(胜sheng:忍受,禁受)//蹄:作动词用,踢。
17、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计:盘算
18、技止此耳:本领不过这样罢了!止:只不过//耳:罢了
19、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去:离开)
【翻译】贵州这地方本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进一头驴来,运到之后却没有什么用途,就把它放在山脚下。一只老虎看到它是个形体高大、强壮的家伙,就把它当成神奇的东西了,隐藏在树林中偷偷观看。过了一会儿,老虎渐渐靠近它,小心谨慎的,不知道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有一天,驴大叫起来,老虎吓了一大跳,逃得远远的;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己了,非常害怕。可是老虎来来回回地观察它,感到它似乎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渐渐听惯了它的叫声,又试探靠近驴子,在它周围走动,但终究不敢向驴进攻。老虎又渐渐靠近驴子,又进一步戏弄它,碰闯、依靠、冲撞、冒犯它。驴禁不住发起怒来,用蹄子踢老虎。老虎因而很高兴,心里盘算着说:“它的本事也就如此而已!”于是跳起来大声吼着,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然后才离开。
【一词多义】
1、以为: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把„当作)B、以为且噬己也(认为)
2、然:A、慭慭然,莫相知(…的样子)B、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然而,但)
3、且:A、以为且噬己也,甚恐(将要)B、且焉置土石(况且)
【词性活用】
1、稍出近之(靠近)
2、驴不胜怒,蹄之(踢)
3、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用船)
4、虑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止---只)
第二篇:黔 之 驴(范文)
黔之驴
目标解析
知识与能力
1.在学习中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2.理解文中说明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1.训练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没有真本领的人最终会被别人识破,不要成为外强中干的人。重点
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及重点虚词的用法,准确翻译文章(直译)。
难点
理解这篇寓言所讽刺的人情世态,并从中得到启示。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常会遇到一些成语,他们中有不少就来源于我国古代寓言故事。如:“黔律计穷”、“庞然大物”、“黔驴之计”等,它们来源于我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驴》,提到寓言,我们应该比较熟悉了,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寓言的特点?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材,它往往用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来阐明深刻的道理。
(二)整体感知
一、疏通字词
1、正音
黔(qián)好事者(hào)窥(kuī)慭慭然(yìn)骇(hài)遁(dùn)噬.......
口.(shì)搏(bó)狎(xiá)跳踉(liáng)阚(hǎn)....
2、解释词义 船载以入(用船)驴不胜怒,蹄之(踢)以为神(神奇的东西)技止此耳(罢了)稍出进之(渐渐地)至则无用(却)慭慭然(小心谨慎的样子)乃去(离开)
虎大骇,远遁(逃走)以为且噬己也(将要)(咬)觉无异能者(特殊的本领)(„„似的)蔽林间窥之(隐藏)(偷看)
二、朗读课文并复述大意课文分析
讨论:课文对驴进行了那些描写?
体态:庞然大物;声音:鸣;动作:蹄。传神地写出了驴在“庞然大物”的形体掩盖下的平庸技能。
讨论:是分析驴的形象特点?
庞然大物,善于怪叫,蹄踢,装腔作势,借以骇人,是一个虚有其表,实际无能的家伙。
讨论:课文对虎进行了那些描写?
心理描写有:以为神 ;慭慭然,莫相知 ;以为且噬己,甚恐;觉无异能者;
终不敢缚;技止此耳。动作描写有:蔽林间窥之 ;远遁;往来视之,进出前后 ;荡倚冲冒 ; 跳踉大断其喉; 尽其肉。
独立思考:由这些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可看出老虎认识驴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表现了老虎怎样的性格?食驴的动作有表现了老虎怎样的性格?
在没有弄清对方底细之前,存有戒惧之心,他反应迅速、行动灵活、谨慎小心、善于观察、反复试探,在弄清驴的底细后,大胆果断地攻击对方的要害,立即至敌于死命,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形象。
本文的寓意
讽刺了那些表面强大,实际无能的外强中干的人。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三)材料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以后的作品,有些是采取寓言的形式,讽刺了当时腐败的政治和社会。文章短小警策,含意深远,表现了杰出的讽刺才能。《三戒》是著名的讽刺小品,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这三篇寓言,深刻有力地讽刺了封建剥削阶级丑恶的人情世态。
柳宗元的散文与韩愈齐名,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与韦应物并称,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也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柳河东集》。
“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类,作三戒。”——《三戒》序 本文省略的结尾部分:
“噫!形之庞而类有德,声之宏而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四)总结、扩展
《黔之驴》是外强中干的小人的写照,虽然他们“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而其实是无德无能。作者用寓言尖税地讽刺了这种人。
我们今天学习《黔之驴》,可以从中学到许多道理,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请同学谈自己对寓言的理解)。
(五)布置作业
附板书设计
黔之驴(寓言)
柳宗元
驴虎
形态:庞然大物 ——以为神畏驴
声音:鸣——甚恐↓
动作:踢——喜(技止此耳)食驴
(六)教学反思:
过高的地估计学生学习古文的能力,应把字词的理解,文意的疏通重点强调。
第三篇:黔之驴优秀教案(精选)
《黔之驴》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柳宗元及其代表作品。
2、提高学生借助工具书及注释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语句,如:蔽、窥、稍、慭慭然、狎、跳踉等,疏通文意,翻译全文。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寓意。理解本文的内容即老虎惧驴、识驴、戏弄驴、吃掉驴的过程和本文启示人们应该认识事物本质、克服对未知事物畏惧的心理,从而驾驭并征服客观事物,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的寓意。
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教育学生认识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二、过程和方法:
1、在朗读、自由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看课文,自己试译课文,使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讨论,归纳出文章的寓意。
创意说明:把握寓言的情节,引导学生理解驴是如何丧失自己的优势,而虎是如何对驴步步进逼的,借此品味出本文的寓意,并能联系实际多角度理解寓意,谈出自己的感受,得到生活的启示。
三、教学重点:
1、积累并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字、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2、理解本文的内容和寓意。
四、教学难点:
1、学习本文对心理和动作细节描写的方法。
2、理解并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这两个成语。
五、课时安排:1课时
1、充分诵读,以读促学,读懂文意。
2、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和文言知识。
3、合作通译课文,把握文章主要故事情节,初步理解文中虎和驴的形象及寓言的寓意
教学步骤和内容:
一、引:从成语入手激发兴趣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小学学过的“狐假虎威”的故事吗?(学生们答记得,然后请一个学生起来讲,讲完后,教师话锋一转)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老虎在受了狐狸的欺骗后,觉得自己在众兽面前颜面尽失,千方百计想挽回家族的损失,但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令老虎苦恼不已。有一天,机会终于来了。且看,老虎在《黔之驴》中的表现(引出课题)。
二、作家、作品、背景简介: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曾任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和韩愈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作品有《江雪》、《小石潭记》、《捕蛇者说》、《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三篇寓言合称《三戒》)。他的散文以山水游记最为后人所传诵,他的寓言也很有名。他的作品,有的揭露统治者的压迫剥削,反映人民的疾苦;有的倾吐自己的抑郁的情怀,代表了 一部分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的感情。本文选自《柳宗元集.三戒》,是作者贬谪永州时所写
三、读: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并将疑难字勾画出来。教师巡查。
2、教师将学生读文中的疑难字词投影,由学生自主注音释意,师生共同补充订正。(提醒学生巧妙记忆“慭”字:来了一只狗,小心着点。这样一形容学生们在笑声中既记住了字形,也记住了字义)
好(hào)
载(zài)
黔(qián)
窥(kuī)慭(yìn)
骇(hài)
遁(dùn)
噬(shì)
狎(xiá)
踉(liáng)
倚(yǐ)
(hǎn)
3、听录音读,学生注意字音。
4、学生范读,师生点评。
5、全班齐读,要求读出感情
四、解读文意
(经过多次朗读课文后,学生理解文章相对比较容易)
1、让学生对照课下注释自解自悟文意,并将疑难划出。
2、在小组内讨论疑难文意,领悟课文内容。
3、小组中的疑难全班交流,教师适当点拨讲解
4、教师板书重点词句:
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②、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③、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④、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⑤、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五、深入探究,理解寓意
1、理清情节:借鉴《狼》一文,理清并概括故事情节。
2、寓言中的虎和驴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3、理解寓意:这篇寓言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告诫人们什么道理?
六、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及注释,默写课文。
2、课下搜集柳宗元《三戒》中的《临江之麋》和《永某氏之鼠》,比较阅读。
第四篇:黔之驴优秀教案
《黔之驴》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柳宗元及其代表作品。
2、提高学生借助工具书及注释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语句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寓意。
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教育学生认识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二、过程和方法:
1、在朗读、自由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看课文,自己试译课文,使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讨论,归纳出文章的寓意。
三、教学重点:
1、积累并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字、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2、理解本文的内容和寓意。
四、教学难点:
1、学习本文对心理和动作细节描写的方法。
2、理解并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这两个成语。
五、课时安排:2课时
1、充分诵读,以读促学,读懂文意。
2、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和文言知识。
3、合作通译课文,把握文章主要故事情节,初步理解文中虎和驴的形象及寓言的寓意 教学步骤和内容:
2、引:从成语入手激发兴趣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小学学过的“狐假虎威”的故事吗?(学生们答记得,然后请一个学生起来讲,讲完后,教师话锋一转)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老虎在受了狐狸的欺骗后,觉得自己在众兽面前颜面尽失,千方百计想挽回家族的损失,但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令老虎苦恼不已。有一天,机会终于来了。且看,老虎在《黔之驴》中的表现(引出课题)。
二、作家、作品、背景简介: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曾任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和韩愈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作品有《江雪》、《小石潭记》、《捕蛇者说》、《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三篇寓言合称《三戒》)。他的散文以山水游记最为后人所传诵,他的寓言也很有名。他的作品,有的揭露统治者的压迫剥削,反映人民的疾苦;有的倾吐自己的抑郁的情怀,代表了 一部分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的感情。本文选自《柳宗元集.三戒》,是作者贬谪永州时所写
三、读: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并将疑难字勾画出来。教师巡查。
2、教师将学生读文中的疑难字词投影,由学生自主注音释意,师生共同补充订正。(提醒学生巧妙记忆“慭”字:来了一只狗,小心着
点。这样一形容学生们在笑声中既记住了字形,也记住了字义)好(hào)载(zài)黔(qián)窥(kuī)慭(yìn)骇(hài)遁(dùn)噬(shì)狎(xiá)踉(liáng)倚(yǐ)(hǎn)
3、听录音读,学生注意字音。
4、学生范读,师生点评。
5、全班齐读,要求读出感情
四、解读文意
(一)解释重点字词
1,选自《柳河东集》。黔(qián),即唐代黔中道,辖境相当于今湖南沅水澧水流域、湖北清江流域、重庆黔江流域和贵州东北一部分。后来称贵州省为黔。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古文运动的主导者,与韩愈并称“韩柳,世称柳河东。
2,好(hào)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3,船载以入:用船装运(驴)进黔。船,这里指用船的意思。
4,则:却。
5,庞然,巨大的样子。
6,以为神:以为,以(之)为。以,把。为,作为。神,神奇的东西。把它当做神
7,蔽林间窥之: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蔽,隐蔽,躲藏。窥,偷看。
8,稍出近之:渐渐的接近它。稍:渐渐。
9,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10,莫相知: 不了解对方(是什么东西)。莫,不。相,这里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即一方(虎)对另一方(驴),不是双方互相的样子。
11,大骇:非常害怕。
12,远遁:逃到远处。遁:逃走。
13,以为且噬己也。且:将要。噬:咬。
14,然往来视之。然:然而,但是。往来:来来往往。视;观察。
15, 觉无异能:觉得(驴)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
16,习:同“悉”熟悉。益:渐渐。益习其声:逐渐习惯了驴的叫声。
17,终不敢搏:始终不敢扑击它。搏:击,扑
18,近:(1)稍出近之。近:形容词用作动词,接近。
(2)稍近,益狎。稍:渐渐。近:走进,靠近。
19,益:更加。
20,狎(xiá):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21,荡倚冲冒:碰撞靠近冲击冒犯。荡,碰撞。倚,靠近。冲,冲击,冲撞。冒, 冒犯
22,驴不胜怒。不胜:不堪,禁不住。胜,能够承担或承受
23,蹄:名词作动词,用蹄子踢。
24,于是,就
25,计之:盘算这件事。之:指驴子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
26,技止此耳:技:本领,技能。止:只,仅。此:如此。耳:罢了
27,跳踉(liáng):跳跃。
28,阚(hǎn):同“吼”,怒吼。
29,乃:才。
30,去:离开。
(二)通假字:
1.技止此耳 “止”通“只”,只,不过。
2.益习其声 “习”同“悉”,熟悉。
(三)古今异义:
1.稍出近之 稍,古义:渐渐 今义:稍微
2.因跳踉大阚 因,古义:于是 今义:因为
3.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去,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
(四)一词多义:
1、以为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把……当作)
B.以为且噬己也(认为).2、然
A.慭慭然,莫相知。/庞然大物(。……的样子)
B.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然而,但).3、之
A.黔之驴(的,结构助词)
B.虎见之(它,代词,代驴)
C.蹄之(它,代词,代老虎)
D.虎因喜,计之曰(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
4、益
A.益习其声(渐渐)
B.益狭(更加)
五、重点句子翻译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因跳踉大喊,断其吼,尽其肉,乃去。
六、翻译整篇文章
黔这个地方没有驴,有个喜好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运到后却没有用处,便把它放臵山下。老虎见到它,一看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就把它当作了神奇的东西。于是隐藏在树林中偷偷地窥探它。老虎渐渐地走出来接近它,很小心谨慎,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东西。有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大吃一惊,便逃得远远的;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己,非常害怕。然而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子好像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似的。(老虎)渐渐地听惯了它的叫声,又靠近它前前后后地走动,但始终不敢向驴子搏击。老虎又渐渐靠近驴子,更加随便地戏弄它,碰撞、倚靠、冲撞、冒犯。驴忍不住发起怒来,用蹄子踢老虎。老虎因此而欣喜,心中盘算此事想着:“驴子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老虎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方才离开哎呀!外形庞大好像有德行,声音宏亮好像有能耐,假使不使出它的技能,老虎虽然凶猛,(但)多疑、畏惧,终究不敢猎取(驴子)。如今像这样的下场,可悲啊!
七、理清情节:
借鉴《狼》一文,理清并概括故事情节。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重点字词意思
2、故事情节
二、自主学习
1、寓言中的虎和驴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明确:黔驴——庞然大物、善于怪叫,蹄踢、虚有其表、外强中干、迟钝麻木、不辨形势。
老虎——在没有弄清对方底细之前,存有恐惧心理;它反应迅速,行动灵活,谨慎小心,善于观察,反复试探,在摸清驴子的底细以后,大胆果断地攻击对方要害,立即致敌于死命,是一个勇猛机警、谨慎
小心、善于观察、狡猾果断的形象。
虎的心理变化过程
畏惧------------好奇------------恐惧--------------怀疑------------高兴
以为神——莫相知——以为且噬己也——觉无异能者——终不敢搏——技止此耳(生动描写虎认识驴的经过,推动情节发展。)
2、总结寓意:本文只是在讲驴子和老虎的故事吗?故事的寓意在哪里?
明确:本文寓意深刻,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现实性。本文意在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联系作者的政治遭遇,又可知本文所讽刺的是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又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但我们也可以不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而从虎吃掉驴这一相反的角度,来理解本文寓意: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言之有理皆可)
3、通过本文你对寓言有什么认识?
通过一个小故事来讲明一个道理的文体就叫寓言。这种写作方法可以叫做“托物寓意、借古讽今、以小见大”等等。
4、有人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虽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 作者除了讽刺那些徒有外表、实质虚弱无能的人以外,从驴子和老虎身上还分别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1)从老虎身上,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
①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点能战胜它;
②要想解决问题,先要了解对方的情况,才能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
③要克服畏惧心理; ④遇到困难,不应逃避;
⑤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勇猛顽强的作风;
⑥对于任何事物,不应被表面现象迷惑,应该多观察,透过现象看本质;
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⑧不虚荣买弄; ⑨正确估计对手; ⑩坚持,不放弃。
(2)从驴子身上,我们同样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①不了解情况,不能轻举妄动; ②没有本事,不能逞强;
③不能让敌人了解掌握自己的底细;
④我们应该掌握文化知识,有了真知识、真本领,才能使自己有立足之地,而且要谦虚;
⑤以黔驴的可悲下场,讽刺那些毫无自知之明而自招祸患的人。
5、从本文派生出那些成语?写出三个跟动物有关的成语。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使完了。
黔驴之技:比喻虚有其表,仅有的一点伎俩也用完了。庞然大物:形容表面上强大而实际上脆弱的东西。
6、改写故事结局,让驴子战胜老虎:《黔驴新编》(字数200字,想象要合理)
①一场驴虎之争以驴死虎口而宣告结束,真是几家欢喜、几家忧,虎家族正在为它们的英雄召开庆功会,驴家族却在沉痛哀悼他们的不幸同伴,请你代表虎家族写一份贺词,代表驴家族写一份悼词。
②柳宗元在这则寓言中塑造了一个不光彩的“蠢驴”形象,其实驴也很无辜,请你改编《黔之驴》,为驴平反,重塑驴的形象。明确:想象合理皆可。
六、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及注释,默写课文。
2、课下搜集柳宗元《三戒》中的《临江之麋》和《永某氏之鼠》,比较阅读。
七、板书设计
第五篇:《黔之驴》教案
21、黔之驴
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有关文言字词的用法,能口译全文。
2、分析驴、虎两个寓言形象的特点,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
3、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寓意。
学习重点:
掌握本文有关文言字词的用法。
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老虎的心理、动作描写来分析老虎认识驴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明标
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大家一定会经常遇到一些成语,成语来源有很多,有源于口语的,历史故事的, 古书中名言警句的摘录或节缩的,外来语等等,其中有不少来源于我国古代寓言故事,“黔驴技穷”就是其中一例,它来源于我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驴》。而要正确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我们就必须先来一起接触这篇寓言。
二、探究交流。
(一)预习学案基础知识反馈。教师引导展示。
(二)小组探究
三、学生分组展示探究交流提。
四、教师根据学生展示情况,适当点拨精讲。
1、请结合课下注释试翻译全文,找出难理解字词句。点拨:
1、字音
黔qián 窥kuī
骇hài 遁dùn 噬shì
狎xiá
踉liáng
憖
yìn 2字词释意
好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蔽林间窥之:躲避
偷看
稍出近之:靠近
莫相知:一方对另一方
虎大骇:害怕
远遁:逃跑
以为且噬己也:将
咬
然往来视之:但是
益习其声:渐渐
益狎: 更
驴不胜怒:能承受
蹄之:用蹄子踢
虎因喜:因此
计之曰::盘算 技止此耳:只
乃去:才离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文天祥
2、朗读全文,在文中找出描写虎和驴的词语,加以体会和想象,在小组内分角色表演《黔之驴》。
点拨:虎:动作:见、窥、近、遁、视、近、荡倚冲冒、跳踉、大阚、断、尽;
神态:慭慭然、大骇、甚恐、喜; 语言:技止此耳
驴:动作:一鸣、蹄之
神态:不胜怒
3、老虎是怎样逐步认识了解驴并把它吃掉的? 点拨: 虎惧驴------虎识驴-------虎戏驴------虎吃驴
4、分析文中驴和虎的形象。
点拨:
虎:知己知彼
小心谨慎
勇于出击
战胜对手 驴:没有自知之明
外强中干
虚张声势
5、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谈谈自己的感想,揭示故事的寓意? 点拨:
从驴的角度:讽刺那些毫无自知之名而自招祸患的人。
从虎的角度: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从虎与驴的关系的角度:要坚持,不放弃:要知己知彼,不要虚荣和卖弄,要正确估计对手等。
6、从这则寓言中你知道哪些成语,说说它们的意思? 点拨:
黔驴之技: 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
黔驴技穷: 比喻仅有的一点点伎俩也用完了 庞然大物: 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这三个成语多用于贬义,讽刺人的技能低劣,遭遇无法解决的窘境等等
7、文章题目为“黔之驴”但笔墨大量写虎,是否“文不对题”? 点拨:以虎衬驴,结合社会背景,作者借文嘲讽的是像驴那样的人。
8、这则寓言写了一头驴子被老虎吃掉的故事。有人认为,驴子的悲剧不可避免;也有人认为,驴子的悲剧完全可以避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出你的观点及理由。
点拨: 能写出自己的观点并持之以据即可。
五、课堂小结。(学生小结,教师予以适当归纳总结)
本文是一篇寓言,文章通过述写老虎惧驴、识驴、戏驴、吃掉驴的过程,启示人们应该认识事物的本质,克服对未知事物畏惧的心理,从而驾驭并征服客观事物;也告诫人们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
六、当堂检测
基础训练中的“基础在线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文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