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筑史的基本内容和考察点
建筑史的基本内容和考察点
上篇 中国建筑史
1、第一章,古代建筑各历史时期的形成背景与主要成就。
考核内容:建筑形成的历史原因和成就。
2、第二章,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演变。
考核内容:对现存历史城市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3、第三章,宫殿、坛庙和陵墓建筑的形成与发展。
考核内容:通过现在著名建筑实例,检查学生的记忆,认识和分析批判能力。
4、第四章,宗教建筑的形成及其重要建筑实例。其覆盖中国的历史阶段最长,也是教学的 重要部分。
考核内容: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特征和技艺成就。
5、第五章,住宅建筑的形成与现在重要建筑实物。
考核内容: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民族所形成的多姿多彩的住宅建筑的不同特点。
6、第六章,园林建筑的形成和现存重要实例。
考核内容:皇家苑囿与私家园林的不同特点和园林设计构图的主题。
7、第八章,清式建筑做法
考核内容:清式大小式建筑物的平、立、剖面的建筑特点以及各种细部做法。
下篇 外国建筑史
二、古埃及建筑:
1、基本内容:
(1)自然条件、社会文化背景对建筑的影响。
(2)介绍埃及陵墓的特征及神庙的型制。
(3)主要实例,昭赛尔金字塔,吉萨金字塔群,鲁克索神庙。
2、考核内宾:
(1)古埃及吉萨金字塔如何以它的艺术形象来表达其思想内容的。
(2)卡纳克太阳神阿蒙神庙如何以它的建筑群空间布局显示法老的无上权威。
(3)掌握建筑形象,培养学生对古埃及建筑形象的绘图能力;
① 埃及神庙牌楼门的立面构图。
② 埃及神庙纵剖面示意图。
三、古代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建筑(古西亚建筑):
1、基本内容;
(1)自然条件及社会文化背景对建筑的影响。
(2)建筑分析:介绍古西亚的山岳台、城门、宫殿及建筑结构与装饰。
(3)主要实例:乌尔山岳石,萨艮王宫,珀赛玻里斯宫。
2、考核内容:
(1)萨艮王宫的建筑布局及其艺术特点。
(2)帕赛玻里斯宫的建筑布局及其艺术特点。
(3)掌握建筑饰形象。
① 人首翼牛像。
② 帕赛玻里斯大殿时柱头图。
四、古希腊建筑(包括爱琴文化建筑):
1、基本内容:
(1)自然条件及社会文化背景对建筑的影响。
(2)建筑分析:重点介绍古希腊的柱式与庙宇的特征。
(3)主要实例:克诺索斯宫殿,迈西尼狮子门,雅典卫城建筑群(包括帕提农神庙、伊瑞克先神庙、胜利神庙、山门)
2、考核内容:
(1)古希腊三种柱式(多立克、爱奥尼克、科林斯)的性格与体态。
(2)多立克柱式与爱奥尼克柱式的区别。
(3)雅典卫城建筑群布局如何体现了对立统一的构图原则。
(4)帕提农神庙的平面布局与艺术成就。
(5)掌握建筑形象。
① 绘制三种柱式(包括檐部、柱子、台基)图像。
② 绘制帕提农神庙的立面图。
五、古罗马建筑
1、基本内容:
(1)自然条件及社会文化背景对建筑的影响。
(2)建筑分析:重点介绍古罗马券拱技术,古罗马柱式的发展与定型(五种柱式)建筑十书,古罗马的广场、剧场、宙宇、大角斗场、公共浴场、住宅。
(3)主要实例:图拉真广场及纪功柱、大角斗场、万神庙、卡拉卡拉浴场、藩萨府邸、君士坦丁凯旋门。
2、考核内容:
(1)
(2)
(3)
(4)绘制古罗马五种柱式中的三种(托斯干柱式,罗乃多立克柱式、混合式)绘制券柱式的立面图。万神庙在建筑平面和剖面上体现出穹顶技术的成就,绘制万神庙的平剖面图。大角斗场的平面布局及立面造型,绘制大角斗场的立面券柱式的叠加示意图。
六、拜占庭建筑与早期基督教建筑:
1、基本内容:
(1)社会文化背景对建筑的影响。
(2)建筑分析:拜占庭建筑的特点(包括穹顶与帆拱的组合)早期基督教建筑的型制。(3)主要实例:圣索菲亚大教堂,圣克利门特教堂。
2、考核内容:
(1)拜占庭建筑的特点,并绘四种穹顶及帆拱的组合草图。
(2)圣索菲亚大教堂在建筑艺术,空间及技术上的成就,并绘圣索菲亚大教堂平面示意图。
七、罗马风建筑:
1、基本内容:
(1)西欧分裂成法、德、意、英等民族国家后社会文化背景对建筑的影响。
(2)建筑分析:重点介绍教堂的演变,中世纪城市的形成及各国的罗马风建筑在各民族地区的差异。
(3)主要实例:比萨教堂建筑群,圣埃提安教堂、昂古莱姆教堂、沃姆斯大教堂。(4)罗马风教堂的特点。
2、考核内容:
(1)罗马风教堂的特点。
(2)绘制比萨大教堂的平面、立图面草。
八、哥特建筑:
1、基本内容:
(1)中世纪盛期的社会文化背景对建筑的影响。
(2)建筑分析:哥特式教堂结构特点及艺术的内部及外部处理,介绍法、德、英、意哥特式教堂。
(3)主要实兹伯里大教堂、米兰例:巴黎圣母院、兰姆斯教堂、夏尔特尔大教堂、科隆大教堂、乌尔姆大教堂、索尔大教堂。
2、考核内容:
(1)哥特式教堂结构特点,绘教堂的剖面图。
(2)哥特式教堂的内部处理与外部处理的艺术成就。
(3)英格兰哥特式教堂在结构上的突出成就,绘扇形拱、四圆心拱锤式屋架的草图。(4)绘巴黎圣母院的外部立面草图。
九、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1、基本内容:
(1)14世纪末意大利社会文化背景对建筑的影响。
(2)文艺复兴的历史过程,著名建筑师的建筑理论及艺术手法,以及建筑技术的发展,城市广场的成就,园林艺术的发展。
(3)巴洛克式教堂建筑的特点。
(4)建筑分析:重点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堂、府邸、广场等各类建筑特色。(5)主要实例:一佛罗伦萨圣玛利亚大教堂、美荻奇府邸、坦比哀多、圆厅别墅、圣彼得大教堂、圣玛可广场、波波罗广场、耶稣会教堂、圣卡罗教堂。
2、考核内容:
(1)罗马坦比哀多建筑的成就并绘坦比哀多立面示意图。
(2)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平面布局与立面造型的伟大成就,并给圣彼得大教堂立面草图。
(3)巴洛克式教堂的建筑特色。
(4)绘圆厅别墅立面示意图。
(5)绘卷柱式构图。
(6)绘罗马凯旋门立面构图示意图。
十、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1、基本内容:
(1)15-17世纪的法国社会文化背景对建筑的影响。
(2)古典主义的根据和理论。
(3)建筑分析:介绍府邸、宫殿、教堂、广场及18世纪洛可可装饰。
(4)主要实例:商堡府邸,小特里阿农宫、鲁佛尔宫及其东立面、凡尔赛宫、恩瓦立德教堂、南锡中心广场群、调和广场、旺道姆广场。
2、考核内容:
(1)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2)鲁佛尔宫东立面的古典主义风格,并绘东立面三段论示意图。
十一、16-18世纪欧洲其他国家建筑:
1、基本内容:
(1)16-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的萌芽,使欧洲各国经济、政治发生变化,对建筑的影响。
(2)建筑分析:介绍尼德兰、西班牙、德意志、英格兰16-18世纪的建筑。
(3)建筑实例:行会大厦、安特卫普市政厅、贝壳府邸、海纳瑞大学、埃斯库里阿尔宫、德.贡波斯代拉教堂、德累斯顿尊阁大门,沃莱顿府邸、勃仓罕姆府邸,白厅宴会厅、圣保罗大教堂。
2、考核内容:
(1)英国都铎风格的建筑特点。
(2)圣保罗大教学建筑平面布局、立面造型以及结构上的伟大成就。
十二、伊斯兰建筑及日本中古建筑:
1、基本内容:
(1)亚洲封建社会的建筑文化、宗教背景对建筑的影响。
(2)建筑分析:介绍伊斯兰礼拜寺建筑特点,介绍叙利亚、西班牙、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印度等国家清真寺、印度的陵墓。介绍日本神社、佛寺、府邸、城郭。
(3)主要实例:阿尔汗布拉宫,比比哈内清真寺、伊斯法罕皇家清真寺、泰姬·马哈尔陵。伊势神宫、严岛神社、法隆寺、唐招提寺、东大寺、平等院凤凰堂、清水寺、二条城二之丸殿、姬路城天守阁。
2、考核内容:
伊斯兰教礼拜寺的建筑特点。
绘日本神社侧立面草图。
十三、18-19世纪欧美的建筑:
1、基本内容:
(1)资产阶段革命、工业革命、启蒙运动对城市和建筑的影响。
(2)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
(3)建筑分析: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复古思潮的体现。
(4)主要实例:巴黎凯旋门、英国博物馆、勃兰登堡门、美国国会大厦、布赖顿皇家别墅、英国国会大厦、巴黎歌剧院。
(5)建筑新材料、新技术与新功能提出建筑的新类型。
(6)建筑分析:铁结构与装配化建造对传统建筑的冲击,新结构、新材料对传统建筑形式的矛盾,对古典建筑形式的简化。
(7)主要实例:巴黎旧王宫奥尔良廊、圣日内维夫图书馆、巴黎国立图书馆、巴黎博览会机械馆、埃菲尔铁塔、伦敦水晶宫。
2、考核内容:
(1)18-19世纪复古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各类建筑的特点。
(2)水晶宫、埃菲尔铁塔、巴黎博览会机械馆的特点。
十四、19-20世纪初的探求新建筑运动:
1、基本内容:
(1)探求新建筑运动的社会基础。
(2)欧洲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学派及分离派、德意志制造联盟。
(3)美国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芝加哥学派、草原式住宅。
(4)主要实例:红屋、都灵路12号住宅,格拉斯哥艺术学校、米拉公寓、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维也纳分离派展览馆、法古斯鞋楦厂、德意志制造联盟展览会办公楼。第一拉埃特大厦、蒙纳诺克大厦、卡匹托大大厦、瑞莱斯大厦、马葵特大厦、卡森百货公司大厦、罗伯茨住宅、罗比住宅。
2、考核内容:
(1)欧洲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流派,即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学派与分离派、德意志制造联盟各有哪些特点,并举例具体说明。
(2)美国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流派即芝加哥学派、草原式住宅各有哪些特点,并举例说明。
十五、战后初期的建筑流派:
1、基本内容:
(1)两次大战之间的社会历史背景与建筑活动,建筑技术的进展。
(2)建筑分析:战后初期建筑流派:表现派、未来派、风格派与构成派。
(3)实例:爱因斯坦天文台、桑·伊利亚画的未来城市和建筑的设想图、乌德勒支住宅、第三国际纪念碑。
2、考核内容:
表现派、未来派、风格派与构成派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十六、格罗皮乌斯:
1、基本内容:
(1)格罗皮乌斯的建筑理论。
(2)主要实例:法与斯鞋楦厂、科隆德意志制造联盟展览会办公楼、包豪斯学校校舍。
2、考核内容:
(1)格罗皮乌斯的建筑理论。
(2)包豪斯学校校舍设计特点,并绘包豪斯学校校舍轴测图。
十七、勒·柯布西耶:
1、基本内容:
(1)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主张。
(2)主要实例:萨沃伊别墅、巴黎瑞士学生宿舍、马赛公寓大楼、朗香教堂、昌迪加法院。
2、考核内容:
(1)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主张。
(2)萨沃伊别墅设计特点,并绘别墅的立面图。
(3)柯布西耶提出向工程师学习的目的。
十八、密斯·凡·德·罗:
1、基本内容:
(1)密斯·凡·德·罗的建筑主张。
(2)主要实例:巴塞罗那博鉴会德国馆、吐根哈特住宅,伊利诺工学校院校舍规划及建筑馆(克朗楼),西柏林国家美术馆、西格拉姆大厦,范斯沃斯住宅。
2、考核内容:
(1)密斯·凡·德·罗的建筑主张。
(2)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的建筑设计特点。
(3)密斯在建筑设计中对技术功能和造型艺术的关系的把握。
十九、赖特和他的有机建筑论:
1、基本内容:
(1)赖特的有机建筑论。
(2)主要实例:拉金公司大楼、流水别墅、约翰逊公司总部、西塔里埃森、古根汉姆博物馆。
2、考核内容:
(1)赖特的有机建筑论。
(2)赖特的有机建筑论在流水别墅中的体现。
二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筑活动概况:
1、基本内容:
(1)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苏联等国建筑创作的成就。
(2)主要实例:巴黎工业技术中心陈列大厅、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柏林爱乐音乐厅、罗马小体育宫、皮瑞利大厦,利华大楼、美国铝业公司大厦、广岛和平中心纪念馆、京都国立京都国际会馆、香川县厅舍、东京国立剧场、东京文化纪念馆、香川县体育馆、东京国际奥运会大体育馆与小体育馆、大阪国际博览会美国馆、仓敷市厅舍、索尼公司大厦、东京圣玛利亚教堂、新大谷饭店、新宿三井大厦、住友大厦、莫斯科大学、全苏农业展览馆等。
2、考核内容:
(1)绘京都国际会馆立面示意图,并说明大谷幸夫吸取了传统建筑的精华,用新结构、新材料创作出日本新的民族风格的意图。
(2)绘东京奥运会大体育馆示意图,并说明丹下健三吸取了传统建筑的精华,用新结构、新材料创作出日本新的民族风格的意图。
二十一、高层建筑与大跨度建筑:
1、基本内容:
(1)发展高层建筑的因素、概念及发展过程。
(2)介绍板式建筑及塔式建筑的实例:联合国总部大厦、玛利那城,汉考克大厦,美国钢铁公司大厦,世界贸易中心大厦,西尔斯大厦、多伦多市政厅大厦、慕尼黑巴伐利亚发动机厂的办公楼。
(3)发展大跨度建筑的因素。
(4)介绍大跨度建筑各种类型的实例:都灵展览馆、圣罗易士航空港、罗马小体育宫、布林马尔橡胶厂、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大厅、杜勒斯国际机场。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美国馆、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西德馆、明尼阿波利斯市联邦储备银行,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美国馆、巴黎东部充气体育馆。
2、考核内容:
(1)高层建筑有几类:各类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2)大跨度建筑有几类,各类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二十二、第二次大战后建筑设计思潮:
1、基本内容:
(1)现代建筑设计原则。
(2)介绍建筑设计思潮的七种倾向。①对“理性主义充实与提高的倾向”,②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③注意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④粗野主义倾向,⑤典雅主义倾向,⑥讲求“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倾向,⑦追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2、考核内容:
(1)现代建筑设计原则,重理与偏情两类设计态度各有其特点。
(2)以上七种倾向各有其特点,并举例说明。
二十三、后现代建筑:
1、基本内容:
(1)现代建筑与后现代建筑的对比。
(2)后现代建筑的流派——超风格派,新功能主义,新密斯派、新理性主义。
(3)主要实例:主要介绍凡丘里、穆尔、斯透恩、迈耶、格莱伍斯、埃森曼、席沙·派里、诺曼·福斯特、斯特林、矶崎新、恩格斯等后现代建筑师的作品。
2、考核内容:因后现代建筑思潮还不成熟,故不作考核。
第二篇:建筑史
一、名词解释
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都在此举行。
干栏 :“上层住人、下层圈畜的房屋,史书上称为“干栏”。姜寨 :中国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以仰韶文化为主的遗址。位于陕西省临潼县城北,地处临河东岸的第二台地姜寨遗址上。
天井 :四面有房屋、三面有房屋另一面有围墙或两面有房屋另两面有围墙时中间的空地。因面积较小,光线为高屋围堵显得较暗,状如深井,故名。不同于院子。
廊院 :是指用各种道廊、走廊联成的院落。
槐衙: 槐树排列成行。
郭 :在较大的有城墙城市中,以城墙分割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其中核心的部分为内城,外围的部分为郭。
都料 :汉唐时期,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称作“都料”,马面:城墙每隔一定的距离就突出矩形墩台,以利防守者从侧面攻击来袭敌人,这种墩台称为敌台,或“马面”。
沟董 :清代北京沟渠疏浚由董姓包商世袭承揽,称为‘沟董’。方城明楼 :明清帝陵坟丘前的城楼式建筑,下为方形城台,上为明楼,楼中立庙谥碑。
黄肠题凑: 指西汉帝王陵寝椁 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垒成的框形结构。三坊一照壁:每坊皆三间二层,正房一坊朝南,面对北面照壁,东西两坊为两厢。
阿以旺:新疆民居以“阿以旺”为中心,居所内用房围绕“阿以旺”布置,到顶部提高“阿以旺”屋面,侧面加天窗围护而成。
司空:是中国古代官名。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
僭(jian)越 :超越本分,古时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器物等等,尤指用皇家专用的。
木椁 :古代墓葬构造形式之一。商代已有,战国和西汉流行。在土坑内用木材构成长方形或方形的停室,将棺放置其中。
舍宅为寺 :汉末至南北朝时期舍宅为寺的风气大盛。因为高官、王府有钱,住宅建设得相当豪华,把自己的家宅送给佛寺,这种风尚叫作“舍宅为寺”。为了利用原有房屋,多采用“以前厅为大殿,以后堂为佛寺”的形式。
营造法式 :是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的《木经》的基础上编成的。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这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
样式雷 :是对清代200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姓世家的誉称。
里坊制 : 里坊制的确立期,相当于春秋至汉。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统治者们的宫殿和衙署占有全城最有利的地位,并用城墙保护起来。“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与市门,由吏卒和市令管理,全城实行宵禁。
陵邑:古代帝王陵墓旁专门为守陵人设立的聚落。在某些时代,这类聚落可发展为小城市。
木妖 :唐代统治阶级的这种腐化,还表现在他们大兴土木之上。“大臣将帅竞治府第,各尽其力而后止”,“时人谓之木妖”,所谓“物反常为妖”。当时人们把这种大兴土木的行为比作害人的妖怪,可见它的严重。
减柱造:古代建筑柱网平面中减掉部分金柱的做法。
蒯祥 :蒯祥,明代吴县香山(今属胥口)人。出身木 匠世家。参加北京宫殿的设计和建筑正统年间(1436~1449)负责重建皇宫三大殿及文武诸司。累官至工部左侍郎,食从一品俸。
沙堤 :唐代专为宰相通行车马所铺筑的沙面大路。
方上 :代陵墓中累土为堆,呈截顶方锥体形的封土。
三朝五门:天子及诸侯皆三朝”:外朝一,内朝二;又注《礼记。明堂位》曰:天子五门,皋、库、雉、应、路”。
圜丘:在天坛南部,是皇帝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又称祭天坛。五音姓利:就是把人的姓氏分成宫、商、角(jué)、徵(zhǐ)、羽五音,再将五音分别与阴阳五行中的土、金、木、火、水对应,这样即可在地理上找到与其姓氏相应的最佳埋葬方位与时日。阙 :皇宫门前两边的望楼,或墓道外的石牌坊。
鸱吻:相传鸱吻是龙的儿子,所谓龙生九子,鸱吻为其中之一。屋脊正脊两端的一种饰物。
藻井:宫殿或厅堂天花板上的一种装饰。一般成圆形、正方形或多边形,上有各种花纹、雕刻或彩画。
东西堂:汉代的前殿进行大朝会,以东西厢作为日常视事之所。以主殿太极殿为大朝会之用,两侧建东西堂,处理日常政务。宇文恺 :中国隋代城市规划和建筑工程专家。
石象生:石象生又称石翁仲,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是帝王陵墓前主要供祭仪物之一,为石雕人物、动物成对立于神道两侧。
密檐塔 :砖塔外形把楼阁的底层尺寸加大升高,而将以上各层的高度缩小,使各层屋檐呈密叠状,使全塔分为塔身、密檐与塔刹三个部分,因而称为“密檐式”砖塔。
嫩戗发戗 :嫰戗发戗指子角梁将屋脚翘起,此做法可使屋角翘起的高,多用于攒尖顶亭子等。
园冶 :古代造园专著,明代计成著。
副阶周匝:在建筑的主体(塔身、殿身包围一圈外廊)之外围加一圈外廊,在宋代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中称为“副阶周匝”这种建筑结构形式最早在商建筑中已经出现,通常应用于比较隆重的建筑。坞壁:中国古代为防御而修建的小城堡。
卷杀:即将柱、梁、枋、斗拱、椽子等构件的端部砍削成缓和的曲线或折线,使构件外形显得丰满柔和。
叉手 :支撑在侏儒柱两侧的木构件。
勾阑:栏杆,由望柱,寻杖,阑版构成。一层阑版为“单勾阑”二层为“重台勾阑”。
栌斗:斗拱的最下层,重量集中处最大的拱。
明袱: 露在外面,由下面可以看见的梁袱,与草袱相对。
草袱:是在平棊(天花板)以上,未经艺术加工的,实际负荷屋盖重量的梁。
墀头:硬山式建筑的一个组件。位置在山墙与房檐瓦交接的地方,用以支撑前后出檐。
象眼 :就是台阶侧面的三角形部分。华拱:斗拱的翘。
须弥坐:须弥座已从神圣尊贵之物(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发展成为由土衬、圭角、下枋、下枭、束腰、上枭和上枋等部分组成一种叠涩(线脚)很多的建筑基座的装饰形式,通常用于尊贵的建筑物基座。
飞椽 :附在檐椽挑出端以增加檐出的椽,其尾部呈扁契子形,挑出的头部截面为方形,口语称为飞头。宋代称飞子
童柱 :放在横梁上,下端不着地,而上端的功能和位置与檐柱金柱相同的柱子叫童柱。
当心间 :面阔正中一间称明间(宋称当心间)。
经幢:指刻有经文之多角形石柱。
阁道:又称复道。中国古代高楼间架空的通道也称栈道。
鸳鸯厅:就是大屋顶下俩小屋顶形成一栋建筑,内部空间却一分为二。
天花 :亦称顶棚。建筑物内用以遮蔽梁以上部分的构件,如意踏步:是不用垂带石只用踏跺的做法,一般用于住宅或园林。形式自由,有的将踏面自下而上逐层缩小,或用天然石堆砌成规则形状。礓嚓 :为增加坡道、斜道的磨擦力,指在坡道、斜道上用砖石露挂侧砌筑或用混凝土浇筑成锯齿形的面层,可以防滑。一般用于室外,例如车库出入口的坡道面层。
步 :两个檩之间的水平距离。
都柱:在秦、汉宫室建筑遗址和崖墓中,有的厅堂平面中仅设一颗柱子的做法。
大木作:我国木构架的主要结构部分,由柱、梁、枋、檩等组成。
御路:皇帝乘轿登台基时的专用“御道”。
金箱斗底槽 :金厢斗底槽在殿身内部使用一圈柱列与斗拱,从空间的使用性质说是使建筑内部空间形成内外两部分,形成回字形的槽形空间。
金刚宝座塔 :因其形式是在一个高台上建有五座小型石塔,俗称五塔寺塔。
平坐 :高台或楼层用斗栱、枋子、铺板等挑出,以利登临眺望,此结构层称为平坐。
彻上明造:指建筑物室内的顶部做法,如天花不做装饰,更不用藻井,而让屋顶梁架结构完全暴露,使人在室内抬头即能清楚地看见屋顶的梁架结构
举架 :中国传统建筑确定屋顶曲面曲度的方法。这种建筑在梁架层叠加高时,用举架方法使屋顶的坡度越往上越陡,从而呈凹曲面,以利于屋面排水和檐下采光。
首都计划:是南京在民国时期编制的最完整的一部城市规划。
营造学社 :中国私人兴办的、研究中国传统营造学的学术团体。创建于1929年北京,朱启钤任社长,梁思成、刘敦桢分别担任法式、文献组的主任。
叠涩:叠涩是一种古代砖石结构建筑的砌法,用砖,石,有时也用木材通过一层层堆叠向外挑出,或收进,向外挑出时要承担上层的重量。茅茨土阶 :茅茨就是只用茅草做的屋顶,在古代人们还没有掌握用木材建造房屋的时候就用茅草堆砌成屋顶。土阶就是把素土夯实了,形成高高的方方的高台,然后把建筑建造在上面。
赑屃:赑屃,龙之九子之一,又名霸下。形似龟,好负重,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
山节藻棁——古代天子的庙饰。山节,刻成山形的斗拱;藻棁,画有藻文的梁上短柱。后用以形容居处豪华奢侈,越等僭礼。
五彩遍装——宋代以青绿红为主色的五彩的木构建筑彩画。
二、简答
简述中国古代木结构的主要类型
简述中国古代斗拱的主要特点和作用
简述“里坊制”的基本特征。
简述中国唐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简述“拙政园”的基本特点。简述齐康的主要作品。战国《考工记》记载的关于都城布局原文及其含义是什么?
简述斗拱的主要特点和作用。
简述中国木构建筑屋顶形式的类型。简述清式彩画的主要类型和适用范围。简述《营造法式》的主要内容。
简述什么是大木大式。
简述中国古代都城的一般制度。
简述中国古代私家园林的基本造园手法。简述中国古塔的几个基本类型。简述中国明清佛寺基本制度。简述佛光寺大殿的建筑成就。
三、作图题
副阶周匝平面
应县木塔立面
七架前后廊立面
金箱斗底槽平面
北京妙应寺白塔立面
北京四合院平面
第三篇:建筑史心得体会
西方建筑史心得体会
建筑历史是人们只是与了解建筑与建筑学最有效的知识途径。古人有云,欲知其人、观其行、察其言;虽然这些言行事发生于彼时彼地的往事,胆它们对说明该人的本质还是十分有效的。
从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古罗马到拜占庭,再到中世纪席卷欧洲的哥特式,再到后来的巴洛克和罗可可风格,均以砖石承重结构呈现出严谨的单体建筑风格,同时,在垂直方向上加以强化,以高耸向上的动势突显出西方文化深刻的内涵,从而渲染出其特有的艺术特征和各自所特有的时代风格。这与东方风格的建筑有着本质的差异,东方建筑绝大多数是以木构架为主,另带有复杂多变的屋顶形式,以院落组合为主,虚实相接,从而形成错落有序,富于变化的东方特色。
“宅者,人之本,人因宅而居,宅因人而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 这是《黄帝宅经》对建筑对人们日常生活重要性的经典论述。时至今日,建筑作为人类生活起居之场所,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没有丝毫的改变。这或许是因为建筑的情结是相似的,是一种天地与人间万物的感应。为此,我们应该以一种全方位的视角去感悟建筑内在的精神文化内涵,去审视和研习东西方优秀建筑遗产,以一种全新的历史观的做指引,融会贯通地继承和发展当代建筑水平,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更和谐、更有序的发展。
通过对西方近现代建筑史的学习,大致可以把近现代史的内容划分为:
一、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二、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
三、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派及其代表人物;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
五、战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潮——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
六、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等。期间的代表人物的思想活动成为我们现在对建筑历史学习过程中很重要的参照,胆由于时空的变迁,过去的经验不一定能解决今日的问题;不过出于各种矛盾之中的思想活动、思想方式与价值取向却是值得研讨的,我也从中获得一些启发。建筑奔来就是人为之物,这种分析和批判的历史哲学无论对学习或者今后的研究中都很有裨益。
最后在老师的教导下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理解建筑与建筑学的发展过程,从而使建筑历史精华体现在今日的时空中。
第四篇:建筑史心得体会
西方建筑史心得体会
建筑是人类最早的栖居之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以及相互交流的场所,它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实用生活设施,更是交流思想意念的重要地方。建筑具有时代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一个民族的审美趣味与宗教文化等。建筑文化的形成过程是漫长的,那些留存下来的著名建筑也同样代表着古代文明发展的脚步,更为我们今天城市的发展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从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古罗马到拜占庭,再到中世纪席卷欧洲的哥特式,再到后来的巴洛克和罗可可风格,均以砖石承重结构呈现出严谨的单体建筑风格,同时,在垂直方向上加以强化,以高耸向上的动势突显出西方文化深刻的内涵,从而渲染出其特有的艺术特征和各自所特有的时代风格。这与东方风格的建筑有着本质的差异,东方建筑绝大多数是以木构架为主,另带有复杂多变的屋顶形式,以院落组合为主,虚实相接,从而形成错落有序,富于变化的东方特色。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筑承载着人类的文明发展的足迹和时代特征,一个时代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文化观念、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是可以通过其建筑本身体现出来的。每个时代都存在不同于其他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审美追求,反映在建筑中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古埃及的雄伟金字塔和太阳神庙,古希腊、古罗马建造的一座座具有典型希腊柱式的神庙,拜占庭建筑中的尖顶的高耸向上的动势,以及后来的以放荡不羁、极具奢华,华丽繁缛的巴洛克和罗可可建筑风格。这些无不展现出其固有的内在精神文化内涵。在这些文明足迹面前,我们更应该地将这些建筑看作为一首首赋予时代内涵的哲理诗,这些诗篇承载着无尽的岁月沧桑与永无休止的人类文明步伐。
“宅者,人之本,人因宅而居,宅因人而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 这是《黄帝宅经》对建筑对人们日常生活重要性的经典论述。时至今日,建筑作为人类生活起居之场所,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没有丝毫的改变。这或许是因为建筑的情结是相似的,是一种天地与人间万物的感应。为此,我们应该以一种全方位的视角去感悟建筑内在的精神文化内涵,去审视和研习东西方优秀建筑遗产,以一种全新的历史观的做指引,融会贯通地继承和发展当代建筑水平,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更和谐、更有序的发展。
第五篇:建筑史学习心得
建筑史学习心得
本学期选修了建筑史这门通识课,由于自己是土建学院的,觉得这门课程很有必要。老师讲了很多关于建筑的历史,也讲了很多建筑艺术,对土建的孩子来说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虽然只有四节课,但老师在这四节课中把古今中外的建筑发展历程几乎都讲了个遍。
从建筑历史来看,全球可划分为四大文明区,分别是地中海文明区、南亚次大陆、东亚文明区、中南美印第安文明区。世界上本有七大建筑体系,它们是古西亚、古印度、古埃及、古美洲、中国、伊斯兰和欧洲。现在还保留的只有后三个。我们的祖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这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都由于外族的入侵而失去了独立,中断了古代文明。我们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文明传统未曾中断的古国。
古巴比伦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是两河流域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
古埃及是指从公元前4000多年开始直到公元前332年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而结束,位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其中金字塔、亚历山大灯塔、阿蒙神庙等建筑体现了埃及人高超的建筑技术和数学知识,埃及同时在几何学、历法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
伊斯兰的建筑代表是清真寺,清真寺主要由拱、光塔、伊旺和装饰组成。讲究对称美。古希腊则视神庙为圣地,古罗马的建筑气势磅礴等等。
在四周的课程中,老师着重讲了中国的建筑体系。早在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国原始人就已经知道利用天然的洞穴作为栖身之所,北京、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浙江等地均发现有原始人居住过的崖洞。到了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利用黄土层为墙壁,用木构架、草泥建造半穴居住所,进而发展为地面上的建筑,并形成聚落。长江流域,因潮湿多雨,常有水患兽害,因而发展为杆栏式建筑。据考古发掘,约在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古代人已知使用榫卯构筑木架房屋(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黄河流域也发现有不少原始聚落(如西安半坡遗址、临潼姜寨遗址)。这些聚落,居住区、墓葬区、制陶场,分区明确,布局有致。木构架的形制已经出现,房屋平面形式也因造做与功用不同而有圆形、方形、吕字形等。这是中国古建筑的草创阶段。
西元前二十一世纪夏朝建立,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经过夏、商、周三代,而春秋、战国,在中国的大地上先后营建了许多都邑,夯土技术已广泛使用于筑墙造台。如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都城遗址,有长、宽均为百米的夯土台,台上建有八开间的殿堂,周围以廊。此时木构技术较之原始社会已有很大提高,已有斧、刀、锯、凿、钻、铲等加工木构件的专用工具。木构架和夯土技术均已经形成,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西周兴建了丰京、镐京和洛阳的王城、成周;春秋、战国的各诸侯国均各自营造了以宫室为中心的都城。这些都城均为夯土版筑,墙外周以城濠,辟有高大的城门。宫殿布置在城内,建在夯土台之上,木构架已成为主要的结构方式,屋顶已开始使用陶瓦,而且木构架上饰用彩绘。这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具备了雏形,不论夯土技术、木构技术还是建筑的立面造型、平面布局,以及建筑材料的制造与运用,色彩、装饰的使用,都达到了雏形阶段。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以后历代发展的基础。
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此期间,传统建筑持续发展,东汉时传入中国的佛教此时发展起来,南北政权广建佛寺,一时间佛教寺塔盛行。据记载,北魏建有佛寺三万多所,仅洛阳就建有一千三百六十七寺。南朝都城建康也建有佛寺五百多所。在不少地区还开凿石窟寺,雕造佛像。重要石窟寺有大同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太原天龙山石窟、峰峰南响堂山和北响堂山石窟等。这就使这一时期的中国建筑,融进了许多传自印度(天竺)、西亚的建筑形制与风格。
隋、唐时期的建筑,既继承了前代成就,又融合了外来影响,形成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建筑体系,把中国古代建筑推到了成熟阶段,并远播影响于朝鲜、日本。唐代在都城和地方城镇兴建了大量寺塔、道观,并继承前代续凿石窟佛寺,遗留至今的有着名的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南禅寺佛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荐福寺小雁塔、兴教寺玄奘塔、大理千寻塔,以及一些石窟寺等。此期间,建筑技术更有新的发展,木构架已能正确地运用材料性能,建筑设计中已知运用以「材」为木构架设计的标准,朝廷制定了营缮的法令,设置有掌握绳墨、绘制图样和管理营造的官员。
从晚唐开始,中国又进入三百多年分裂战乱时期,在建筑技术方面,前期的辽代较多的继承了唐代的特点,而后期的金代,建筑上则继承辽、宋两朝的特点而有所发展。在建筑艺术方面,自北宋起,就一变唐代宏大雄浑的气势,而向细腻、纤巧方面发展,建筑装饰也更加讲究。
元、明、清三朝统治中国达六百多年,其间除了元末、明末短时割据战乱外,大体上保持着中国统一的局面。由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已届尾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缓慢,因此建筑的历史也只能是最后的发展高潮了。元代营建大都及宫殿,明代营造南、北两京及宫殿。在建筑布局方面,较之宋代更为成熟、合理。明清时期大事兴建帝王苑囿与私家园林,形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造园高潮。喇嘛教建筑的营造,完全是出于清朝廷的政治需要,一时间蒙、藏、甘、青等地广建喇嘛庙,仅承德一地就建有十一座。这些庙宇规模宏大,制做精美,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一个畸型。明清两代距今最近,许多建筑佳作得以保留至今,如京城的宫殿、坛庙,京郊的园林,两朝的帝陵,江南的园林,遍及全国的佛教寺塔、道教宫观,及民间住居、城垣建筑等,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光辉华章。
中国式建筑总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独特的单体造型以是多间;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变化多样的装修与装饰及写意的山水园景,以意为魂。
方正严整的布局思想,主要是源于中国古代黄河中游的地理位置与儒学中正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群的布置总要以一条主要的纵轴线为主,将主要建筑物布置在主轴线上,次要建筑物则布置在主要建筑物前的两侧,东西对峙,组成为一个方形或长方形院落。这种院落布局既满足了安全与向阳防风寒的生活需要,也符合中国古代社会宗法和礼教的制度。
中国古代建筑对于装修、装饰特为讲究,凡一切建筑部位或构件,都要美化,所选用的形象、色彩因部位与构件性质不同而有别。台基和台阶本是房屋的基座和进屋的踏步,但给以雕饰,配以栏杆,就显得格外庄严与雄伟。屋面装饰可以使屋顶的轮廓形象更加优美。如故宫太和殿,重檐庑殿顶,五脊四坡,正脊两端各饰一龙形大吻,张口吞脊,尾部上卷,四条垂脊的檐角部位各饰有九个琉璃小兽,增加了屋顶形象的艺术感染力。门窗、隔扇属外檐装修,是分隔室内外空间的间隔物,但是装饰性特别强。门窗以其各种形象、花纹、色彩增强了建筑物立面的艺术效果。内檐装修是用以划分房屋内部空间的装置,常用隔扇门、板壁、多宝格、书橱等,它们可以使室内空间产生既分隔又连通的效果。另一种划分室内空间的装置是各种罩,如几腿罩、落地罩、圆光罩、花罩、栏杆罩等,有的还要安装玻璃或糊纱,绘以花卉或题字,使室内充满书卷气味。
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有意境,它与中国古典诗词、绘画、音乐一样,重在写意。造景家用山水、岩壑、花木、建筑表现某一艺术境界,故中国古典园林有写意山水园之称。从造景艺术创作来说,它摄取万象,塑造典型,托寓自我,通过观察、提炼,尽物态,穷事理,把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以之表现自己的情思。赏景者在景的触发中引起某种情思,进而升华为一种意境,故赏景也是一种艺术再创作。这个艺术再创作,是赏景者借景物抒发感情,寄寓情思的自
中我表现过程,是一种精神升华,使人心性开涤,达到高一层的思想境界。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神内涵特征有三。其一,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的统一。艺术价值高的建筑,也同时发挥着维系、加强社会政治伦理制度和思想意识的作用。其二,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其三,总体性、综合性很强。往往动用一切因素和手法综合成一个整体形象,从空间组合到色彩装饰都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抽掉其中任何一项都会整体效果。面举拆、屋角起翘,于是屋顶和屋角显得更为轻盈活泼。
四周的学习,我们只能对世界建筑史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更加深入的研究还得依靠我们多看多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上完建筑史,我也开始蠢蠢欲动啦!
土木建筑学院
121007 余秋萍 2013/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