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罗庄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研讨会学习体会
罗庄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研讨会学习体会
临沂湖南崖小学初淑珠
2011年2月23日下午一点半到五点,我有幸在罗庄区付庄中心小学参加了“罗庄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研讨会”,会议主要有三项议程:第一,聆听两堂精彩的科学课,一位是付庄中心小学的张晓晓讲的科学观察课《认识太阳》,另一堂是沂堂小学的赵丕显老师执教的科学实验课《斜面》,两堂课都非常精彩,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第二项,两位老师说课,然后全区各小学代表老师发言、议课。每个发言老师都是发自肺腑,谈了自己的想法。第三项,由教育局王思龙主任做会议总结,并且都去年的科学工作做了详细汇报,让人感触很深。
我两堂课中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赵老师的课,特别是他的幽默感,使得枯燥的课堂变的那么的轻松有趣。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当然幽默感不是与身具备的,这需要日积月累,即渊博的知识,广泛的社会阅历是教师具备幽默感的前提。正是有此基础,可以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幽默睿智;可以使师与生和谐、使教与学统一;并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幽默能给人以亲切、轻松平和等的感觉。它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妙趣横生又鞭辟入理、寓教于乐又乐而不嬉。教师语言的幽默感,对于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成轻松愉快的学习心态起到重要作用。事实表明,富有幽默感的老师,学生总是喜欢的,师生间的情感也必然 1
融洽。但是教师幽默感与相声、戏剧、电影、电视重点幽默不一样。课堂上的幽默是一种庄重的幽默。庄重是指教师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幽默是指教学形式和方法上的趣味性。没有庄重,幽默就会失去基本内涵,没有诙谐,庄重就会缺乏生动有趣的表现形式。因此,科学老师的幽默感会使得课堂趣味十足,我们应该向赵老师学习。
另外,本次会议感触比较深的还有王主任的讲话,那就是应该重视科学课,期待每个学校由专职教师去带科学课,每堂课学科都像区级展示课一样精彩。
2011-2-24
第二篇:小学科学研讨会学习体会
“观摩树标课 引领新课堂”研讨会学习体会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荣成市实验小学举行的“观摩树标课 引领新课堂”研讨会。通过聆听优秀教师执教的科学课使我受益匪浅,使我认识到自己离他们还有很大差距,也让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高的热情。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入的体会。
本次研讨会有两个议项一是由实验小学的于慧娟老师执教了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那杯水更热》。于老师的课设计非常精细,课本出现的每一个环节都面面俱到,特别是讲解温度计的使用时,从课件的设计到课堂的讲解都非常细,通过课件让学生认识了温度计,明确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在掌握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后,很容易就测量出那杯水更热。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热情很高,课堂效果较好。在科学课的课堂教学中动手实验验证猜想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既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实验的过程中,亲自体验验证猜想的过程,又要维持好课堂秩序,让学生真正地去做实验而不是去用实验器材去玩。因此,这个环节教师要充分设计好,课前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于老师在测量温度前“温馨提示”轻拿轻放(温度计的玻璃液泡不要碰到烧杯壁)、注意安全。这样可以很好地让学生了解在试验中的注意事项和实验时自己需要做些什么。我听了本节课收获很多,不仅学习了于老师严谨的教学态度,也学到了新的教学方法。二是在教研员李立平老师的主持下,开展了评课活动,各位老师畅所欲言,会场气氛热烈,老师们敞开心扉说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教研员指出了本节课的优点,充分肯定了李老师的课设计很精彩,本节课的知识点讲授清晰,指导实验非常到位,同时也指出了本节课的不足,如果能抓住适当的时机引入知识点,效果会更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的把学生不明白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可以灵活机动,找准切入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本次研讨会发挥了名师高校课堂的引领作用,为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对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很大。感谢实验小学的领导和老师为我们传授了先进的教学经验,感谢教研员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我们一定将本次研讨会学到的新的教学方法应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崂山完小 石岩 2014年9月26日
第三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学习体会
2013年6月,我参加了第12届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课堂与教学系列研讨会。这次活动的内容主要有:专家的讲座,各省选派的优秀课的展示,专家对展示课的点评。现在我将从两个方面和同行交流这次学习的心得。第一是把专家讲座的大致内容做个简单的汇报,第二是谈谈听课后给我的感受。
先讲专家的讲座,这次研讨会聘请的专家是美籍华人蔡金法教授,他是华人数学教育界知名学者,全美教育协会数学教育委员会主席,美国数学教育研究主任。他这次的专题讲座是《在课堂教学中读懂学生》,讲座内容有四大点:我们想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研究学生的什么?为什么要研究学生?如何研究学生?他重点讲了第四点如何研究学生。
在第一点我们想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中?一个学生连正常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分数考得再高,琴弹得再好,这样的教育算成功吗等?他在这个环节谈到了美国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区别,美国高考和中国高考的区别。美国的高考不像中国一张试卷定一生,他说美国的高考是由几个方面的综合得到的,如学生自己写一篇文章,希望自己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平时的成绩和行为记录,老师的推荐信,最后是高考成绩。他通过提问和谈中美教育的区别,让我们思考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在第二点研究学生的什么?他例举了几条如学生知道了什么?知道的程度怎样?学生已有的知识?学生的智力发展如何?学生的文化背景,学生不同时代,学习经验和期望的不同等等,都是我们要研究的。
第三点为什么要研究学生,他简单的提了下,研究表明,一个教师的成长与研究学生成正比,研究学生越多,教师成长越快,教师越优秀。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研究学生必不可少。
重点讲下第四点,如何研究学生。
一,尊重人,尊重每一个小孩,给每个孩子发言权。
他理想的数学课堂是:把学生的潜力发挥出来,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给孩子尊重自信希望,让学生有成就感。蔡教授非常强调自信希望对一个人影响。他说人可以四十天没有食物照样能活,四天没有水喝,照样能活,四分钟没有氧气呼吸照样能活,但只要四分钟没有希望,就活不了。他说百分之九十的入狱的犯人曾听父母对自己说过:他们会把你关到监狱中。他说大部分人可以分辨谁对自己有信心,大部分人会竭力活出你对他的信心。所以你对你的学生有多大的信心,他们就能达到你的期望。那么如何对人有信心呢?要挖掘小孩的长处,寻找小孩过去的成功,帮助他人克服困难,从现在开始,小事开始。
二,检查学生的理解。
什么时候了解学生,可以是课前课中课后。如在课堂中,可以选取学生对话来了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做出判断来了解学生等。随时关注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合适学生的学习目标,调整自己预设的教学流程,促进自己站在学生角度去思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
蔡教授提供了在课堂教学中检查学生理解的几个策略:
1.我知道学生的一些误解或幼稚的想法吗?
2.有什么可以让我接受的证据来证实学生的理解?
3.我如何利用学生的理解来计划将来的教学?
4.检查理解不应该问一些过于笼统的问题
如“有问题吗?”“你们都懂了吗?”“理解这点了吗”等等
5.检查理解一些好的建议
A;让学生写下三个你会问的好问题,以便你能学到更多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
B:今天的课中,请写下你最不清楚的或困惑的问题
C:写下两个问题,你认为老师可能会用于测试(重点知识)
D:归纳所学知识,为所学的内容加上一个标题,该标题必须抓住内容的主旨
E:自己编制两个问题,必须包括本单元最重要的一些概念。
三,课堂提问的建议(书本第8页)
1,尽量在提问之后,注意停顿,给学生思考时间
2,尽量避免提一些只需要用是或否回答的问题
3,在学生给出答案后要问为什么,或者把答案交给全班同学讨论
4,尽量少提一些仅仅依靠记忆即可回答的问题
5,避免把提问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如,看到学生不认真听课,就叫学生回答问题
6,尽量不要提已经包含答案的问题
7,尽量提一些结果开放的问题
8,尽量不要给出问题的难度。如这个问题简单,这个问题难
9,尽量避免集体同时的言语应答
四,教师在课堂言语互动中的角色(书本第9页)
1,提出能激发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问题和教学任务
2,仔细倾听学生的想法
3,要求学生口头或书面阐明和证实自己的想法
4,决定在学生讨论中所产生的哪些想法应该深入跟踪
5,决定何时和怎么将数学概念及数学语言与学生的想法进行整合6,决定何时提供信息,何时阐明某一个问题,何时模型化,何时引导,何时让学生自己与困难抗争
7,监督学生的讨论,决定何时或怎样鼓励每一位学生参与到正真的言语互动中来
上面这些是蔡教授的讲座的大致内容,再来说说我这次听课的感受。通过这次的听课,感受最深的有三点。
第一点是:上课的学生表现特别的精彩,课堂就是展现他们的舞台。在课堂上,他们真的感想,敢说,敢反驳,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或别人说错了,站起来就反驳,也就说明平时教师放得开,让学生充分去展示了自己,这也和农三师要求放心大胆的让学生去体验,要充分相信学生这个理念是一样的。有位河南教师上了一堂购物策略课,学生的反应之快,考虑问题之全面,让我们台下1千多老师大开眼界,那一节课,台下的听课老师不由自主的为学生喝彩五六次,真正的掌声雷动。
学生的精彩还表现为:听了著名教育专家梁捷举的两个例子,她出示了两篇文笔非常优美的文章,让我们猜文章可能是谁写的,我们猜的都是大名大家。可梁捷告诉我们,这两篇文章一篇是中考学生的作文,一篇是高中学生的当堂作文。这让我们很震惊,不得不佩服学生的文笔,学生的想象力。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从这些例子中真正看到了教室是展示学生魅力,张扬学生个性的舞台。
p>
第二点是:教师勇于创新,敢于尝试。听了江苏省一位教师的课,课题是异分母分数加法,整个一节课就是学生拿着两张同样长的纸条,一张是分成四份,一张是分成六份,小组合作体验四分之一加六分之一到底等于多少?到最后,能体验出来的小组还不到一半,也就是说得出结论是十二分之五的只有3个小组,教师也没对结果进行任何评价,也没有总结归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听课的教师提出质疑,每节课都这么上,教学任务怎么完成,怎么体现高效课堂?但专家对这节课的评价是很高的,我记得有一位专家是这么说的:这节课最成功的一个地方就是学生在真实的体验,在动手,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这就是一个长效与短效的问题的关系,我们不能单独去看一节课的效果,要把六年当成一节课来上,要用长远的眼光去看效果,这样体验培养出来的学生肯定比填鸭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有潜力,有可塑性。
北京师范大学特级教师,著名课堂教学专家王树声说过:让题海战术失灵,向死记硬背说不,教师的水平和布置的习题量成反比,我们的课堂要产生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的,效果好起来的良性循环。其实,我经常听到高中教师抱怨小学初中教师管学生管得太死,练得太多,到高中一点潜力都没有,成绩直线下跌,倒是那些调皮的学生潜力相反好得多。我觉得这位教师的尝试与创新与农三师教育局提出的创设开放性教学情境,探索体验性教学模式是一致的。
第三点就是情境串的创设:一个情境融入教学的全过程。记得2011年,贾老师去参加兵团的课赛,在准备课的时候,当时的援疆副校就提出个建议,能不能用一个情境从头串到尾,当时不是很明白他的意思,通过这次听课,我才明白他的意思。这次的展示课里有两堂课用到了情境串。第一堂是天津选送的展示课——小树有多少课,这是北师版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是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数的口算课。这节课将教学的全过程融入到老师带领学生参观万亩果园的情境当中,巧妙的将种植,采摘和售卖融合到新知的探索,计算经验的获得和运用里。在种植区学生看到的是有几车装有各种树苗的车,让学生计算每种树苗多少棵?在这个环节由复习表内乘法引入新知,整十乘一位数。在采摘区计算采摘员每天摘多少个水果,这个环节是整百整千乘一位数,在售卖区让学生买水果,使学生在自己贴近生活实际中探索,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第二堂课是吉林选送的——搭配中的学问,这也是北师版三年级上册的内容。这节课以小丽的数学日记为主线,贯穿了猜生日,裙子搭配,食物搭配,路线搭配,及老师与学生的握手等等实践活动。整个课堂围绕生日活动,让学生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都是发生在身边的,有趣的搭配,为学生学习搭配问题创设了一个搭配环境,有利于学生快乐的学习。
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坚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关心教学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探索过程中发现,验证中得出结论,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努力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让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使自己从一名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培训学习体会(本站推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培训学习体会
短暂的学习已结束了,虽然学习非常短暂,但是这次学习让我收获了许多,下面是通过这次学习获得的一些心得体会。
两天来,我们一共现场观摩了八节省级优质课,几位名师的精彩课堂,令我耳目一新。他们每一位老师所执教的课堪称优美。课前每位老师与学生热情的沟通和已结束了,虽然学习非常短暂,但是这次学习让我收获了很多,下面是通过交流的情景给我印象深刻,亲近的交流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更让学生消除了恐惧心理,从而让学生精神饱满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位老师所设计的教学环节更是新颖、恰当、合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和老师优美的语言,更是给课堂增添了活力,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老师的不断引导和激励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培养了各种能力,从而也体验到了学校的乐趣。并且每位老师在引领学生探究知识的同时,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所以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总之,这几位老师的课,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一种心灵的震撼,充分让我们领略到了大师的风采和魅力。
听完课后,余科长精彩的点评更是让我记忆犹新,她先分个介绍了每位老师成长和成功的经历,让我们了解到了每位老师成功的背后,都是有付出的,他们的成功离不开汗水和执着。尤其是听到两位男老师从一位普通的联小老师,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历程,更是让人佩服至极。同时,深感一个人的命运确实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自己才能改变命运。最后,余科长对每一节课做了精彩点评,她用精炼、简明的几句话说出了每一节课的特点,这又一次让我们充分了解了每一节课的精华,从而又一次提升了我们对每一节课的认识。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我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业务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学习,不断升华自己的业务水平,争取让自己不断进步。
第五篇:安徽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专题研讨会学习体会
异样的风格,同样的精彩
——2013年安徽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专题研讨会学习体会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一节课,同一个教学内容,同一个数学问题,用何种方式呈现给学生,如何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循着教师的导学路径,主动探究问题解决的方法,在合作交流中培养问题意识,创新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准备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对课堂的预设与生成的正确把握,巧妙引领。对同样一节课的思考、理解、设计、组织教学等,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就有不同的教学过程,这或许是“同课异构”的精妙所在。
但如果从课的本质出发,对于同一课不管如何异构,这种认识与理解的本源依然不会脱离于对课程的整体把握,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向是一致的,最终还将反映在教学效果的优次上,而这种教学效果探讨的不仅仅是目标的达成度,学生的受知度,更应关注的是过程,给学生以怎样的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塑造,思想方法的渗透。这或许就是“纵然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就是哈姆雷特,他不可能是莎士比亚,罗密欧亦或是朱丽叶。”
意识的不同,终要回归到事物本质的不变。对同一教学内容的理解不同,对教材知识点的挖掘途径不同,深度不同,教学架构不同,策略方法各异,同样要回归到课的本质,为了完成既定的目标,为了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了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需要在良好的互动交流中感知,在自主探究中建构,这样的模式本质上是相融相通的。
5月21日,在滁州二小深度感知“同课异构”,欣赏了六节《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的课堂教学,执教的六位老师是2012年省优质课比赛的前六名,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教学水平高,对教材的理解均有独到之处,对教材知识点的挖掘也能达到一定的深度,课堂驾驭的能力强,来自不同的地市,代表着一方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运用,教学的风格与特色,可见呈现的六节课各有妙处,同样精彩。
六位教师的教学风格各异,这种不同,如前所述,体现在“异构”之处,但均有“同工”之妙。
策略引入处:课前互动有正话反说(芜湖市育红小学冷涛),直白建模(淮南市谢家集区第四小学张鸿雁),《司马光砸缸》故事铺垫(滁州二小胡林玲),游戏正话反做(铜陵实小王庆甫),乘车返回路线(阜阳市鼓楼中心校李士梅),小猫钓鱼(合肥市海棠花园小学喻巧月),王庆甫老师也用到了这个情境。导入设计的目的均为正课铺垫,设计看似简单,实际是渗透了教学内容,让学生初步感知,这种感知有的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有的建立在游戏情境之里,有的建立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一个模型之中,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引入都起到了唤起经验,激发兴趣,建立模型的作用,切入的手法很自然,平稳,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探究策略处: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但初步的感知,只能是引上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去领略路边的“风景”,循着什么样的路径去深层次领悟,更能显出教师的独具匠心。冷涛老师出示例题情境图后,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在学生整理出问题后,接着追问:你能不能来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先解决什么问题?为了让学生深入认识倒推策略的特点,建构使用这一策略的要素,在引出倒推法后,出示缺少变化过程的一题,问:你有办法解决吗?再进一步问:你能加上一个条件,让它有办法解决吗?为了引出如“比一半还多1”的较复杂的问题解决,创设了比赛环节,让学生在作业纸上提问题并解答。胡林玲老师为了让学生感受倒过来推想的两个关键词“现在”“原来”,出示:一杯果汁倒入80毫升,现在有240毫升。问: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李士梅老师在出示例题情境图后就追问: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对于问题的解决,课标中指出“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其实,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学生有没有数学的思维,运用数学的意识,主要体现在会不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事物,能不能发现蕴含其中的数学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充分反映出教师对教学的理解和教育的思想境界。从几位老师的课堂中,我们都能清晰地看到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这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不仅仅是通过一问一答去完成,更多的是教师在课堂中那种潜移默化的引导,教师的问题提出更多的是从学生理解的角度,参与的角度,认知的角度出发,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汲取。“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六位老师的课堂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整个教学过程人人参与,平等对话,教师俨然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合作交流,“数学上有一种倒过来想的方法,我们共同来探讨。”“老师补充的条件与你们补充的有什么不同?”“同桌互相说一说。”“谁来展示一下?”“你还想了解老师的什么信息?”“老师发现一个聪明的孩子是这样做的。”„„伙伴式、组织式、探究式、体验式、激励式的对话,预设环节的步步推进,探究问题的逐个抛出,生成资源的有效利用,学生围绕问题各抒己见,在问题探究中将知识内化吸收。六个课堂体现出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应该是开放的、创造的、合作的一种“学习共同体”。
不同的教学构思演绎了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风格,呈现了同样精彩的课堂教学,体会到异曲同工之妙。从几位老师智慧火花的迸射中,我对教学活动有了多角度、全方位的认识,还需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教学,从而促进自身专业成长。三位老师用到“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来总结策略的价值和使用策略的思维。都说“课堂教学是一种缺憾的美”,我想说对于个性、秉赋、能力存在差异的一群孩子,为了践行“面向全体,适应个性发展的需要,让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的到不同的发展。”,他们求知的课堂“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