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西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及对比分析报告》文本提纲
《广西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及对比分析报告》文本提纲
一、广西海洋资源和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广西海洋资源分析
广西海域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如海洋生物资源、滨海旅游资源、海洋油气资源及矿产资源、海岛资源、港口资源、风能、潮汐能等,可谓是种类繁多。因此,要开发广西海洋资源,发展广西海洋文化产业,首先要对广西海洋资源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探寻广西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
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广西海洋资源进行梳理和分类。
(1)按照资源形态分类:海洋自然生态资源、海洋人文历史资源;
(2)按照资源发展分类:在地资源、在场资源和在线资源;
(3)按照资源层级分类:国际品牌(如:南珠)、国内品牌(如:京族文化)、区域品牌(如:簕山渔村)。
2、广西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该部分以近年来广西海洋产业发展的各项数据为基础,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剖析广西海洋产业发展现状。
(1)纵向对比:该自治区历年各项数据对比;
(2)横向对比:该自治区与国内其他沿海省、市地区的对比。
二、广西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目标定位
结合国内外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广西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挑战,确立该地区未来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
1、机遇
(1)政策机遇: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强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强区”、北部湾战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2)产业机遇: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3)市场机遇:消费结构转型升级。
2、挑战
(1)海洋文化资源丰富,产业化程度相对较低;
(2)国内、国际其他沿海城市的竞争威胁;
(3)目标消费群体的实际消费能力相对较弱。
3、发展战略、定位
践行科学发展观,树立高效、经济、生态的发展理念,在保护海洋资源的前提下,将广西海洋的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和品牌优势,培育一批富有浓郁广西特色的海洋文化品牌,把海洋文化产业打造成广西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1)品牌引领,创意先行(差异化发展战略);
(2)统筹规划,高端起步(集群化发展战略);
(3)凸显特色,融合发展(品牌化发展战略)。
三、广西海洋文化产业结构
广西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当是创意资源,高端起步。该部分通过分析广西滨海旅游的主要消费群体,全盘规划广西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十二五”作为培育期,着重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品牌的培育;“十三五”是发展期。)
1、重点海洋文化产业
(1)文化旅游产业
发掘广西海洋资源丰富的文化内涵,将滨海生态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设计沿海三市精品旅游线路,打造国际旅游线路,实施“大旅游”营销策略,突出特色,形成别具一格的文化旅游品牌。
重点打造:北海银滩、京族民俗、涠洲岛、百年老街„„
(2)节庆、演艺产业
以节庆、演艺产业为依托,打造丰富多彩的区域特色民俗演绎品牌,充分展示区域内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重点打造:京族哈节、梦幻北部湾„„
(3)旅游纪念品产业
主打质量经济牌,增加旅游纪念品的文化附加值。
重点打造:南珠、坭兴陶、红木、北海贝雕„„
3、培育海洋文化产业
(1)影视文化产业
整合利用多方资源(如北京的人才资源),以广西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为依托,打造精品影视剧或MV,宣传广西海洋文化,提高当地的知名度以及美誉度,吸引游客。
(2)特色手工艺产业
培育打造:坭兴陶烧制技艺、北海贝雕技艺„„
(3)健康饮食文化产业
以广西沿海特色海产品及土特产等饮食资源为依托,以创意为先导,通过文化与农业、餐饮业、旅游业等融合,提高广西健康饮食产业的文化附加值。
培育打造:健康海鲜宴;民俗特色宴;红姑娘、涠洲岛香蕉及其系列产品的研发、推广„„。
(4)会展、赛事产业
培育打造会展业,承办国际性体育赛事,聚拢人气,如举办国际龙舟节等。
(5)博物馆、纪念馆等
博物馆、纪念馆等是对人类文化的承载,广西通过开设博物馆、纪念馆等非营利性公益场所,使游客深入了解、认识当地的自然生态、人文历史。
四、广西海洋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整个北部湾地区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以及沿海各地市的具体规划,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方式,实现广西海洋文化产业科学、合理、高效的空间布局。
第二篇:积极发展宁波海洋文化产业
积极发展宁波海洋文化产业
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1世纪为“海洋世纪”。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陆地可供 开发的资源越来越少,世界各海洋大国之间在海洋经济、科技、资源、海权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然而,种种激烈竞争的背后,实质上是海洋文化的竞争。不同的 海洋思维、海洋意识、海洋观念等海洋文化因素,决定着竞争的格局和态势,决定着竞争的成败。
浙江是海洋大省,宁波是海洋大市。据勘查,宁波市海域面积约9758平方千米,超过陆域面积近400平方千米;海岸线1562千米、海岛面积524平方千米、滩涂面积940平方千米,分别占全省的30%、20%、34%;港口航道、海洋能源、海洋渔业等资源更是得天独厚。海洋资源是宁波最大的优势资 源之一,是实现宁波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依托,也是宁波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所在。
海洋文化是宁波海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的先进生产力。至迟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宁波先民已经能够制造和利用 舟楫开始了海上航行,并把自己的文化传播到其他地方。自此之后,宁波沿海居民更是在这块辽阔的海域上挥洒着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骇世惊俗的历史文 化奇迹。从河姆渡人最原始态的海洋捕捞,到唐宋时期声名远扬的“海上丝绸之路”;从郑和下西洋时的庞大船队,到世界第一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的全线贯通,都 充分展示了宁波沿海居民认识、开发、利用海洋的智慧与能力。随着岁月的流逝、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和中外交往的日益频繁,它的外延在不断扩展,内涵也不 断丰富,突出表现为俊逸秀美的海洋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的海洋宗教信仰文化、山明水秀的海洋景观文化、精美独特的海洋盐业文化、中外交融的海洋商贸文化,还 有富含海洋特色的渔业文化、港口文化、科教文化、体育文化、文物古迹、名人文化、文学艺术等。宁波海洋文化虽历经数千年的演进、整合与重构,但其基本精神 却是一脉相承的:海纳百川的开放性,兼容并蓄的亲和力,博采众长、厚积薄发的创新力,植根民间、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曾指出:文化价值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我国学者也指出,海洋世纪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观念和意识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一个海洋 文化问题。海洋文化的先进性将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海洋战略决策的方向,继而影响国民经济等综合力量的提升。可以说,没有海洋文化的繁荣,也就没有海洋经济 的发展。根据《2009年美国海洋和沿海经济发展报告》,近年来,美国海洋产业中滨海旅游与娱乐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约占海洋经济就业总量的75%,生产 总值的51%。基于此,我们认为,面对新世纪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历史性契机和我市在十二五期间着力建设“海上宁波”的战略机遇,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宁波丰 富多彩的海洋文化资源,积极发展以滨海文化旅游业、涉海出版发行业、涉海庆典会展业、涉海影视动漫业、涉海工艺品业等主体的海洋文化产业,是引导文化为促 进社会和谐发挥积极作用的良好平台,是提高地域文化品位、振兴宁波经济的重要途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选择,对实现建设“海 洋大市”、“文化大市”的战略目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宁波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刚刚起步,海洋文化产业在宁波海洋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小,是一个相对薄弱的领域,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 阶段不相适应,也不能满足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发展要求。因此,“十二五”期间,我市应该大力推进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具体而言,应重点抓好以下四方 面工作:一是要制定突出宁波海洋文化产业区域特征的战略性规划。发展海洋文化产业不可千篇一律重复建设,要注意发掘本区域海洋文化的特色,对现有简单、粗 放、雷同的海洋文化产业项目进行资源整合;二是要发挥政府对海洋文化产业的主导和培育作用。政府应发挥在文化发展中的支持引导职能,制定以海洋文化产业为 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给宁波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更为宽松的市场环境,研发海洋文化产业的可操作性形态,构建富有活力的现代海洋文化产业集群;三是 要打造完整产业链条,培育成熟的海洋文化产业。通过深入挖掘极具宁波区域特色的海商文化、海洋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渔业文化、民间文学艺术等文化遗产,创 造性地打造海洋文化产品,并加以宣传和包装,最终形成海洋文化的强势品牌;四是要健全制度管理体系,保障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海洋文化产业法律和 制度体系建设,在海洋文化开发的同时促进海洋文化保护,保障海洋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积极发展宁波海洋文化产业
海洋文化产业
21世纪为海洋世纪。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陆地可供开发资源的减少,世界各海洋大国之间在海洋经济、科技、资源、海权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然而,种种激烈竞争的背后,实质上是海洋文化的竞争。不同的海洋思维、海洋意识、海洋观念等文化因素,决定着竞争的格局和态势,决定着竞争的成败。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东海之滨、长江入海口与杭州湾交汇区域,是我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2009年江浙沪三地GDP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成为全世界第十一大经济体。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进入资源环境瓶颈期,陆域资源、能源和空间的压力与日俱增,迫切要求突破陆域制约,加快发展海洋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海洋资源是长三角区域最大的资源优势之一,是实现长三角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依托,也是长三角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所在。据统计,长三角区域拥有海域面积约30多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和海岛岸线长达8200多公里。2008年江浙沪三省海洋经济总产值为9584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3%,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到14.7%。[1]
海洋文化是长三角区域海洋资源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的先进生产力。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长三角沿海先民已经能够制造和利用舟楫开始了海上航行,并把自己的文化传播到他们所及之处。自此之后,长三角沿海居民更是在这块辽阔的海域上挥洒着自己的智慧与汗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文化奇迹。从河姆渡人最原始状态的海洋捕捞与长距离的航海活动,到声名远扬的“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时庞大的船队,再到世界第一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的全线贯通,都充分展示了长三角区域人民认识、开发、利用海洋的智慧与能力。随着岁月的流逝、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和中外交往的日益频繁,其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展,突出表现为俊逸秀美的海洋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的海洋宗教信仰文化、山明水秀的海洋景观文化、精美独特的海洋盐业文化、中外交融的海洋商贸文化,还有富含海洋特色的渔业文化、港口文化、科教文化、体育文化、文物古迹、名人文化、文学艺术等。长三角区域海洋文化虽历经数千年的演进、整合与重构,但其基本精神却是一脉相承的:海纳百川的开放性,兼容并蓄的亲和力,博采众长、厚积薄发的创新力,植根民间、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著名文化学家罗迈德·威廉姆斯说过:“文化研究最精彩的片段,将不再是回溯古老洞穴的火把,而是照亮未来选择的光柱。”对于海洋文化繁盛的长三角区域来说,研究璀璨的海洋文化,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过去,而应该立足现在,面向未来,让海洋文化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深入挖掘区域海洋文化的内涵,大
力推进区域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关注海洋、保护海洋、开发海洋的良好氛围,有效提升海洋文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助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对实现“把长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我国文化产业集聚区”的战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积极发展宁波海洋文化产业
2011-04-05 04:48:00 来源: 宁波日报(宁波)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1世纪为“海洋世纪”。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陆地可供开发的资源越来越少,世界各海洋大国之间在海洋经济、科技、资源、海权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然而,种种激烈竞争的背后,实质上是海洋文化的竞争。不同的海洋思维、海洋意识、海洋观念等海洋文化因素,决定着竞争的格局和态势,决定着竞争的成败。
浙江是海洋大省,宁波是海洋大市。据勘查,宁波市海域面积约9758平方千米,超过陆域面积近400平方千米;海岸线1562千米、海岛面积524平方千米、滩涂面积940平方千米,分别占全省的30%、20%、34%;港口航道、海洋能源、海洋渔业等资源更是得天独厚。海洋资源是宁波最大的优势资源之一,是实现宁波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依托,也是宁波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所在。
海洋文化是宁波海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的先进生产力。至迟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宁波先民已经能够制造和利用舟楫开始了海上航行,并把自己的文化传播到其他地方。自此之后,宁波沿海居民更是在这块辽阔的海域上挥洒着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骇世惊俗的历史文化奇迹。从河姆渡人最原始态的海洋捕捞,到唐宋时期声名远扬的“海上丝绸之路”;从郑和下西洋时的庞大船队,到世界第一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的全线贯通,都充分展示了宁波沿海居民认识、开发、利用海洋的智慧与能力。随着岁月的流逝、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和中外交往的日益频繁,它的外延在不断扩展,内涵也不断丰富,突出表现为俊逸秀美的海洋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的海洋宗教信仰文化、山明水秀的海洋景观文化、精美独特的海洋盐业文化、中外交融的海洋商贸文化,还有富含海洋特色的渔业文化、港口文化、科教文化、体育文化、文物古迹、名人文化、文学艺术等。宁波海洋文化虽历经数千年的演进、整合与重构,但其基本精神却是一脉相承的:海纳百川的开放性,兼容并蓄的亲和力,博采众长、厚积薄发的创新力,植根民间、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曾指出:文化价值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我国学者也指出,海洋世纪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观念和意识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一个海洋文化问题。海洋文化的先进性将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海洋战略决策的方向,继而影响国民经济等综合力量的提升。可以说,没有海洋文化的繁荣,也就没有海洋经济的发展。根据《2009年美国海洋和
沿海经济发展报告》,近年来,美国海洋产业中滨海旅游与娱乐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约占海洋经济就业总量的75%,生产总值的51%。基于此,我们认为,面对新世纪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历史性契机和我市在十二五期间着力建设“海上宁波”的战略机遇,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宁波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资源,积极发展以滨海文化旅游业、涉海出版发行业、涉海庆典会展业、涉海影视动漫业、涉海工艺品业等主体的海洋文化产业,是引导文化为促进社会和谐发挥积极作用的良好平台,是提高地域文化品位、振兴宁波经济的重要途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选择,对实现建设“海洋大市”、“文化大市”的战略目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宁波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刚刚起步,海洋文化产业在宁波海洋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小,是一个相对薄弱的领域,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不相适应,也不能满足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发展要求。因此,“十二五”期间,我市应该大力推进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具体而言,应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要制定突出宁波海洋文化产业区域特征的战略性规划。发展海洋文化产业不可千篇一律重复建设,要注意发掘本区域海洋文化的特色,对现有简单、粗放、雷同的海洋文化产业项目进行资源整合;二是要发挥政府对海洋文化产业的主导和培育作用。政府应发挥在文化发展中的支持引导职能,制定以海洋文化产业为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给宁波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更为宽松的市场环境,研发海洋文化产业的可操作性形态,构建富有活力的现代海洋文化产业集群;三是要打造完整产业链条,培育成熟的海洋文化产业。通过深入挖掘极具宁波区域特色的海商文化、海洋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渔业文化、民间文学艺术等文化遗产,创造性地打造海洋文化产品,并加以宣传和包装,最终形成海洋文化的强势品牌;四是要健全制度管理体系,保障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海洋文化产业法律和制度体系建设,在海洋文化开发的同时促进海洋文化保护,保障海洋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第四篇: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执行情况报告提纲
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执行情况报告提纲
一、项目概述
项目的基本信息,包括立项依据,承担人,项目目标,主要内容等。
二、项目执行情况与主要完成的工作
项目总体实施情况,包括工作过程的描述,遇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方法,取得的结果。
三、项目经费使用情况
包括财政补助资金,配套及自筹资金的到位情况及支出情况。特别是对财政拨款的使用情况做必要说明,列出实际支出明细,并填报《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执行情况明细表》。
四、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项目实施效果,具体说明项目对新兴产业培育、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增加税收等方面的效果,已经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等。
五、结项前需完成的工作以及经费支出情况
具体说明项目下一阶段需要完成的工作及经费使用计划,重点说明财政补助资金的使用计划,列出支出明细。
六、需要重点说明的内容或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如影响预算执行的重大事项变更,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
第五篇: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初稿)
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提纲初稿)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二、国外(英、美)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一)英、美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二)英国文化产业发展成功经验;
(三)美国文化产业发展成功经验。
三、国外成功经验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一)加快城市软、硬件环境建设,吸引文化产业创意人才;
(二)调整教育发展模式,加快文化产业人才培养;
(三)重视政府补贴与规划的重要性,引导文化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