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内蒙古事业单位申论热点—微博直播庭审引关注
内蒙古事业单位申论热点—微博直播庭审引关注
中公教育戴全英将为考生深度解析事业单位申论热点,助考生顺利备考!
【热点透视】
一、庭审直播是指通过电视、网络等公共传媒系统,对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案件的庭审过程进行图文、音频、视频的播放。按法律规定,依法公开审理的案件,公众可以到庭旁听,但是对一些公众普遍关心的大案要案,法庭上有限的座位显然无法满足社会的广泛需求。最近一段时期,一系列大案要案通过微博平台进行的直播庭审,让公众对相关案件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让公众在庭外也能迅速且较为准确地了解案件审理细节。
二、事实上,在我国,一些作为案件当事人的企业或个人,出于对自身利益或隐私的保护,有时并不愿接受庭审直播。另一方面,一些法院工作人员也担心庭审质量缺陷会通过直播昭示在公众面前,因此疑虑重重。还有一些人担心,媒体的介入有可能对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对庭审直播有所顾虑。其实,类似的担忧和问题在许多国家都曾出现过。庭审过程是否允许录音录像和直播,在美、英、法等国都经历了一个由禁止到开放的过程。各国的司法实践证明,庭审直播从禁止走向许可,是司法民主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公开审判的最终发展结果。司法实践也证明,庭审直播的效果总体上是利大于弊。
三、相关案例
饿死女童案、***案:微博直播庭审引关注
9月18日,南京“饿死女童案”开庭。审理此案的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官方微博账号“南京V法院”,同日直播了庭审情况和之后的新闻发布会。在描述庭审现场的一个细节时,“南京V法院”发了一条微博:“乐燕(被告人)最后陈述时说:‘我真的很想念我的两个女儿!以后我想做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真正的好人!’”此次庭审直播让公众对案件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许多网民积极回应。网友“方方”留言说:“生命无法逆转,最后的悔恨,无法换回天使的生命。”还有一位网友留言说:“沾上毒瘾不能自拔的人已不是正常人,什么事都能做出来。这个案子对公众的最大警示价值在于,切莫去碰毒品,否则后果极为严重!” 9月16日,北京法院网的官方微博账号“京法网事”对“大兴摔童案”进行了现场实时播报,“法庭辩论”“举证质证”“民事赔偿”等内容,引起网友的广泛讨论。
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在8月开庭审理***案件中,也进行了详尽的网络直播。不仅仅是这些国人强烈关注的大案件,一些看上去“鸡毛蒜皮”的小案子,也通过直播撩开了神秘面纱。
通辽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tongliao.offcn.com/
浙江临海市法院首次微博直播的案件是一宗容留他人吸毒案;广西龙胜县法院今年8月对一起财产侵权纠纷案进行了庭审直播„„据统计,最近两年来,全国至少有17个省份开展了庭审直播工作,法院通过网络发布庭审相关情况渐成常态。
今年6月和7月,王书金强奸杀人案在河北省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两次开庭审理,由于王书金此前供述的一起案件,与原本早已被石家庄警方侦破的聂树斌案件非常相似。这一疑似“一案两凶”的事件曾引发舆论对司法公正性的质疑。
对此,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没有回避质疑,而是通过官方微博进行了庭审直播,充分表达了各方主要观点。一位旁听了庭审的律师表示,这次庭审直播信息公开力度很大,给法院加分不少,虽然部分媒体和网上“意见领袖”表达了一些负面情绪,但由于庭审直播对各方观点的传播,使得原来社会舆论中一边倒的“冤案”观点发生明显变化,理性客观的声音在上升。虽然对庭审直播叫好者居多,但记者也观察到,个别地方法院对庭审直播仍在观望,还有一些庭审直播有应付之嫌。在今年7月的唐慧案庭审直播中,湖南省高院的微博主要介绍了庭外的情况,属于庭审情况的微博只有两条:开庭时间以及宣布结束,结果引来一些记者和网民的吐槽。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庭审直播涉及司法机关的独立审判权,关乎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又事关公众的知情权以及对司法机关的监督权。因此,在制度设计方面,要在司法公开原则的基础上,明确庭审直播案件的范围、审核程序及技术规范,使庭审直播工作在公开、有度、有序的状态下进行。
我国首创微博直播庭审 最高法表态鼓励支持
针对近期部分人民法院通过微博直播庭审实况的做法,最高法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说,庭审微博直播是司法公开的一种有效载体,是司法公开的手段创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审判的知情权。各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地推进包括庭审微博直播在内的司法公开活动。
孙军工表示,推进司法公开,是促进司法公正的有力举措。各级法院要全面落实司法公开原则,不仅要敞开法庭大门,还要创造和利用好多元的司法公开载体;不仅要公开庭审过程和结果,还要公开裁判依据和理由;不仅要公开案件审理,还要公开人民法院的其他审务工作;要完善旁听庭审制度,努力满足群众旁听需求;对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要通过庭审直播、录播等方式及时让公众知晓案件进展情况,提高审判工作透明度。
据了解,截至2012年底,全国法院系统开设官方微博的约有619家。
通辽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tongliao.offcn.com/
今年6月28日,全国法院微博群建设推进会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召开。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要求,各级人民法院主要领导要亲自关心和过问法院微博建设工作,把法院网站和官方微博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全面落实人员、设备、经费等保障措施,为网站和微博的开通与维护、发展与壮大创造良好条件。各地法院网站和官方微博要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以中国法院网和人民法院报官方微博为中心,加强沟通和协调,努力把法院网和官方微博建设成回应群众呼声、落实司法公开、展现法院形象、推进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的新的重要舆论阵地。意义】
中公教育戴全英老师
1.庭审直播涉及司法机关的独立审判权,关系到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同时,更事关公众的知情权以及对司法机关的监督权。对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未成年人犯罪等法律明确规定的不公开审理案件,当然不能直播庭审。但是,对于大案要案,以及事关公共利益、公众关切的案件,就应该直播庭审。
2.在我国,庭审直播已成为法院践行司法为民、推行司法公开的重要举措,最高法因此对庭审直播持积极态度。早在1999年,最高法就明确,依法公开审理案件,经人民法院许可,新闻记者可以记录、录音、录像、摄影、转播庭审实况。此后,最高法在2009年、2010年出台的多份司法解释性文件,对庭审直播的相关问题作出规定。全国各级法院根据庭审公开的相关要求,建立了新闻媒体旁听和报道庭审制度,有的法院还专门设置媒体旁听席,开展庭审直播工作。
3.庭审微博直播,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是我国法院系统加强司法公开工作的必然要求。这种信息公开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使群众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案件审理过程,彰显了社会公平与公正,也起到了一定普法教育意义。相比于传统的新闻信息发布方式,微博直播类似地方法院的“自媒体”,相对便利。微博直播方式更为方便、直接、简洁,传播范围广、互动性强、社会影响力大,这也对探索司法公开路径与方式、促进阳光司法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措施】
中公教育戴全英老师
1.直播更应注重平衡。审理刑事案件,理想的微博直播庭审应该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全面直播,不仅要公开案件事实、证据,控辩双方的意见也应该平等公开,注重平衡。尽可能做到不改动、不隐瞒、不节选。二是同步直播,尽量做到不间断。不仅通过文字直播,技术通辽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tongliao.offcn.com/
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最好能够充分利用图片、音频等形式直播,让公众通过微博身临其境,了解庭审情况。
2.微博直播也要注意技巧。例如在某些暴力犯罪案件中,对证据的直播可以进行技术性处理,只直播相关文字记录即可。
3.推广庭审网上直播需要形成刚性制度。庭审网上公开的制度必须严格,具有普适性。比如涉及多高官级、多大金额,还有引起舆论普遍关注的案件必须公开,只有细化到可操作的程度,庭审网上公开才不会昙花一现。
4.以庭审直播规范化推动司法公开制度化。司法公开以及庭审直播,不能是选择性公开和直播,而要做到“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因此,在庭审直播制度设计方面,有关部门应尽快明确,庭审直播案件的范围、直播内容及其他技术规范,以此推动庭审直播的标准化、规范化,推动司法公开进一步制度化。
【参考范文】
微博直播庭审 推进司法公开
“点开微博看庭审”,近期,众多舆论关注的大案要案在微博平台直播庭审,让加V的法院微博,成为备受关注的新风景。微博直播庭审带来的公开透明,同样是对法律人的考验与检验,也必将促进司法的不断规范与成熟。
微博直播庭审,一方面,这是利用网络的及时性、交互性和影响力,面向公众的一堂“法治教育课”,让人对法庭构成、证据使用、法庭辩论等,有了直观的了解。另一方面,这样的直播也辅助法律完成维护公序良俗的目的。正如网友在南京饿死女童案直播时的留言:“切莫去碰毒品,否则后果极为严重!”哪怕只有一个人认识到这点,也是法律影响范围的一次“正扩张”。更何况,对于个人乃至家庭,这样的影响或许是百分之百。
微博直播庭审,是重构社会价值的一部分。法谚有云,“法律人的尊荣,乃在于法律人的寂寞”,司法活动应该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不过也要看到,法律并非简单的观念表达,司法活动更不是在真空中进行。一些重要的案件,会引来大量社会关注,因而产生极大社会影响,直接影响到法治建设的进程。在当前的中国,既要应付社会转型期的泥沙俱下,也要面对民主化、信息化浪潮的叠加,案件和审判“公共事件化”的趋向越来越明显,法律已经不仅仅要“独善其身”了,更应成为在更高水平重构社会价值的一部分。
微博直播庭审,增强公众的法治理念。从药家鑫杀人案到李某某涉嫌强奸案,这些案件都承载着公众对于社会正义的认知与期盼,甚至是北京街头摔婴案、南京女童饿死案等极端通辽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tongliao.offcn.com/
事件,都因涉及道德、涉及制度、涉及人心而有着超越个案的意义。在这样的情况下,正义不仅要实现,更要以让人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才能增强公众的法治理念,也增强社会对于公平正义的信心。
不过,司法公开以及庭审直播,不能是选择性公开和直播,而要做到“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因此,在庭审直播制度设计方面,有关部门应尽快明确,庭审直播案件的范围、直播内容及其他技术规范,以此推动庭审直播的标准化、规范化,推动司法公开进一步制度化。
在西方神话中,正义女神蒙着眼睛,以示其不为外界所干扰。然而,在权利觉醒、利益觉醒的当下,更多的人会睁开眼睛观瞻正义如太阳一样的光芒。当此之时,公开透明更能增添法律的尊荣,为正义女神的花冠饰上最美的宝石。(921字)
通辽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tongliao.offcn.com/
第二篇:事业单位考试申论热点—微博直播庭审引关注
辽宁事业单位微信:lnsydw
【热点透视】
一、庭审直播是指通过电视、网络等公共传媒系统,对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案件的庭审过程进行图文、音频、视频的播放。按法律规定,依法公开审理的案件,公众可以到庭旁听,但是对一些公众普遍关心的大案要案,法庭上有限的座位显然无法满足社会的广泛需求。最近一段时期,一系列大案要案通过微博平台进行的直播庭审,让公众对相关案件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让公众在庭外也能迅速且较为准确地了解案件审理细节。
二、事实上,在我国,一些作为案件当事人的企业或个人,出于对自身利益或隐私的保护,有时并不愿接受庭审直播。另一方面,一些法院工作人员也担心庭审质量缺陷会通过直播昭示在公众面前,因此疑虑重重。还有一些人担心,媒体的介入有可能对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对庭审直播有所顾虑。其实,类似的担忧和问题在许多国家都曾出现过。庭审过程是否允许录音录像和直播,在美、英、法等国都经历了一个由禁止到开放的过程。各国的司法实践证明,庭审直播从禁止走向许可,是司法民主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公开审判的最终发展结果。司法实践也证明,庭审直播的效果总体上是利大于弊。
三、相关案例
饿死女童案、***案:微博直播庭审引关注
9月18日,南京“饿死女童案”开庭。审理此案的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官方微博账号“南京V法院”,同日直播了庭审情况和之后的新闻发布会。在描述庭审现场的一个细节时,“南京V法院”发了一条微博:“乐燕(被告人)最后陈述时说:‘我真的很想念我的两个女儿!以后我想做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真正的好人!’”
此次庭审直播让公众对案件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许多网民积极回应。网友“方方”留言说:“生命无法逆转,最后的悔恨,无法换回天使的生命。”还有一位网友留言说:“沾上毒瘾不能自拔的人已不是正常人,什么事都能做出来。这个案子对公众的最大警示价值在于,切莫去碰毒品,否则后果极为严重!”
9月16日,北京法院网的官方微博账号“京法网事”对“大兴摔童案”进行了现场实时播报,“法庭辩论”“举证质证”“民事赔偿”等内容,引起网友的广泛讨论。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在8月开庭审理***案件中,也进行了详尽的网络直播。不仅仅是这些国人强烈关注的大案件,一些看上去“鸡毛蒜皮”的小案子,也通过直播撩开了神秘面纱。
浙江临海市法院首次微博直播的案件是一宗容留他人吸毒案;广西龙胜县法院今年8月对一起财产侵权纠纷案进行了庭审直播„„据统计,最近两年来,全国至少有17个省份开展了庭审直播工作,法院通过网络发布庭审相关情况渐成常态。
今年6月和7月,王书金强奸杀人案在河北省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两次开庭审理,由于王书金此前供述的一起案件,与原本早已被石家庄警方侦破的聂树斌案件非常相似。这一疑似“一案两凶”的事件曾引发舆论对司法公正性的质疑。
对此,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没有回避质疑,而是通过官方微博进行了庭审直播,充分表达了各方主要观点。一位旁听了庭审的律师表示,这次庭审直播信息公开力度很大,给法院加分
辽宁事业单位微信:lnsydw
不少,虽然部分媒体和网上“意见领袖”表达了一些负面情绪,但由于庭审直播对各方观点的传播,使得原来社会舆论中一边倒的“冤案”观点发生明显变化,理性客观的声音在上升。虽然对庭审直播叫好者居多,但记者也观察到,个别地方法院对庭审直播仍在观望,还有一些庭审直播有应付之嫌。在今年7月的唐慧案庭审直播中,湖南省高院的微博主要介绍了庭外的情况,属于庭审情况的微博只有两条:开庭时间以及宣布结束,结果引来一些记者和网民的吐槽。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庭审直播涉及司法机关的独立审判权,关乎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又事关公众的知情权以及对司法机关的监督权。因此,在制度设计方面,要在司法公开原则的基础上,明确庭审直播案件的范围、审核程序及技术规范,使庭审直播工作在公开、有度、有序的状态下进行。
我国首创微博直播庭审 最高法表态鼓励支持
针对近期部分人民法院通过微博直播庭审实况的做法,最高法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说,庭审微博直播是司法公开的一种有效载体,是司法公开的手段创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审判的知情权。各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地推进包括庭审微博直播在内的司法公开活动。
孙军工表示,推进司法公开,是促进司法公正的有力举措。各级法院要全面落实司法公开原则,不仅要敞开法庭大门,还要创造和利用好多元的司法公开载体;不仅要公开庭审过程和结果,还要公开裁判依据和理由;不仅要公开案件审理,还要公开人民法院的其他审务工作;要完善旁听庭审制度,努力满足群众旁听需求;对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要通过庭审直播、录播等方式及时让公众知晓案件进展情况,提高审判工作透明度。据了解,截至2012年底,全国法院系统开设官方微博的约有619家。
今年6月28日,全国法院微博群建设推进会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召开。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要求,各级人民法院主要领导要亲自关心和过问法院微博建设工作,把法院网站和官方微博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全面落实人员、设备、经费等保障措施,为网站和微博的开通与维护、发展与壮大创造良好条件。各地法院网站和官方微博要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以中国法院网和人民法院报官方微博为中心,加强沟通和协调,努力把法院网和官方微博建设成回应群众呼声、落实司法公开、展现法院形象、推进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的新的重要舆论阵地。【意义】
1.庭审直播涉及司法机关的独立审判权,关系到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同时,更事关公众的知情权以及对司法机关的监督权。对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未成年人犯罪等法律明确规定的不公开审理案件,当然不能直播庭审。但是,对于大案要案,以及事关公共利益、公众关切的案件,就应该直播庭审。
2.在我国,庭审直播已成为法院践行司法为民、推行司法公开的重要举措,最高法因此对庭审直播持积极态度。早在1999年,最高法就明确,依法公开审理案件,经人民法院许可,新闻记者可以记录、录音、录像、摄影、转播庭审实况。此后,最高法在2009年、2010年
辽宁事业单位微信:lnsydw
出台的多份司法解释性文件,对庭审直播的相关问题作出规定。全国各级法院根据庭审公开的相关要求,建立了新闻媒体旁听和报道庭审制度,有的法院还专门设置媒体旁听席,开展庭审直播工作。
3.庭审微博直播,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是我国法院系统加强司法公开工作的必然要求。这种信息公开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使群众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案件审理过程,彰显了社会公平与公正,也起到了一定普法教育意义。相比于传统的新闻信息发布方式,微博直播类似地方法院的“自媒体”,相对便利。微博直播方式更为方便、直接、简洁,传播范围广、互动性强、社会影响力大,这也对探索司法公开路径与方式、促进阳光司法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措施】
1.直播更应注重平衡。审理刑事案件,理想的微博直播庭审应该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全面直播,不仅要公开案件事实、证据,控辩双方的意见也应该平等公开,注重平衡。尽可能做到不改动、不隐瞒、不节选。二是同步直播,尽量做到不间断。不仅通过文字直播,技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最好能够充分利用图片、音频等形式直播,让公众通过微博身临其境,了解庭审情况。
2.微博直播也要注意技巧。例如在某些暴力犯罪案件中,对证据的直播可以进行技术性处理,只直播相关文字记录即可。
3.推广庭审网上直播需要形成刚性制度。庭审网上公开的制度必须严格,具有普适性。比如涉及多高官级、多大金额,还有引起舆论普遍关注的案件必须公开,只有细化到可操作的程度,庭审网上公开才不会昙花一现。
4.以庭审直播规范化推动司法公开制度化。司法公开以及庭审直播,不能是选择性公开和直播,而要做到“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因此,在庭审直播制度设计方面,有关部门应尽快明确,庭审直播案件的范围、直播内容及其他技术规范,以此推动庭审直播的标准化、规范化,推动司法公开进一步制度化。【参考范文】
微博直播庭审推进司法公开
“点开微博看庭审”,近期,众多舆论关注的大案要案在微博平台直播庭审,让加V的法院微博,成为备受关注的新风景。微博直播庭审带来的公开透明,同样是对法律人的考验与检验,也必将促进司法的不断规范与成熟。
微博直播庭审,一方面,这是利用网络的及时性、交互性和影响力,面向公众的一堂“法治教育课”,让人对法庭构成、证据使用、法庭辩论等,有了直观的了解。另一方面,这样的直播也辅助法律完成维护公序良俗的目的。正如网友在南京饿死女童案直播时的留言:“切莫去碰毒品,否则后果极为严重!”哪怕只有一个人认识到这点,也是法律影响范围的一次“正扩张”。更何况,对于个人乃至家庭,这样的影响或许是百分之百。
微博直播庭审,是重构社会价值的一部分。法谚有云,“法律人的尊荣,乃在于法律人的寂寞”,司法活动应该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不过也要看到,法律并非简单的观念表达,司法活
辽宁事业单位微信:lnsydw
动更不是在真空中进行。一些重要的案件,会引来大量社会关注,因而产生极大社会影响,直接影响到法治建设的进程。在当前的中国,既要应付社会转型期的泥沙俱下,也要面对民主化、信息化浪潮的叠加,案件和审判“公共事件化”的趋向越来越明显,法律已经不仅仅要“独善其身”了,更应成为在更高水平重构社会价值的一部分。
微博直播庭审,增强公众的法治理念。从药家鑫杀人案到李某某涉嫌强奸案,这些案件都承载着公众对于社会正义的认知与期盼,甚至是北京街头摔婴案、南京女童饿死案等极端事件,都因涉及道德、涉及制度、涉及人心而有着超越个案的意义。在这样的情况下,正义不仅要实现,更要以让人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才能增强公众的法治理念,也增强社会对于公平正义的信心。
不过,司法公开以及庭审直播,不能是选择性公开和直播,而要做到“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因此,在庭审直播制度设计方面,有关部门应尽快明确,庭审直播案件的范围、直播内容及其他技术规范,以此推动庭审直播的标准化、规范化,推动司法公开进一步制度化。
在西方神话中,正义女神蒙着眼睛,以示其不为外界所干扰。然而,在权利觉醒、利益觉醒的当下,更多的人会睁开眼睛观瞻正义如太阳一样的光芒。当此之时,公开透明更能增添法律的尊荣,为正义女神的花冠饰上最美的宝石。(921字)
第三篇:论“微博直播庭审”的可行性
论“微博直播庭审”的可行性
四川省广元市中级人民法院
何德金
魏 巍
内容提要:“微博问政”及其带来的网络公众参与热潮,给社会管理提出了新问题、新挑战。规范化的“微博问政”是推动网络时代的公众参与、创新社会管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重要路径。微博问题从宏观的角度触及到社会发展的神经,而“微博直播庭审”则从微观的角度以个案审判秩序的规制彰显法治精神和对涉案普通民众脉搏跳动的触动。微博时代的法院信息传播,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1)。微博具有很强自主性、选择性的传播方式,满足了用户自主决定的需要,但是随着发布者影响力的差别,会导致传播速度非常快,其传播的速度已经超过传统媒体和其他网络媒体,而正是这种迅速的传播,对于法庭规则提出新的挑战。本文以“微博直播庭审”为研究对象,以规范化为研究视角,以立法制度的构建和典型案例为基础,通过对近年来 “微博直播庭审”典型事件案例的分析,论证 “微博直播庭审”规范化的必要性、正当性和可行性,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立法与司法建议,明确了“微博直播庭审”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应当坚持的原则和精神,并设计了具体的制度,促进“微博直播庭审”规范化的实践,为深化审判制度司法改革提供意见。
一、“微博直播庭审”的现实观察
(一)“微博直播庭审”的渊源:从“微博问政”到“微博直播庭审”
“微博问政”是借助微博网络平台实现公民微博议政、政府微博执政的新途径,它以其140个字的简单操作,“低成本、低门槛、高效率”和“秒互动”的传播优势,对热点事件的深入挖掘,而备受公众关注。去年的两会,政府及其官员利用微博实时报道两会盛况,并与网民进行沟通,让微博一跃成为民意表达的重要平台。
与此同时,“微博直播庭审”在法院微博中逐渐成为热点,这一新兴媒介方式既不同于传统电视频道直播,也不同于门户网站直播,受微博字数、即时性的影响,“微博直播庭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庭审即时直播,而是在第一时间将录播视频、照片或新闻消息上传。在法院庭审中通常其利用微博直播庭审现场、追捕现场等,使微博用户第一时间简要知晓庭审现场进展,每条微直播通常由一句话简明新闻和图片构成。例如,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新浪微博在2011年5月进行了两场庭审直播:高晓松醉驾案庭审和长安街英菲尼迪车祸案庭审,分别发布了10条微博和13条微博,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庭审主要环节及其内容。以“高晓松醉驾案庭审”为例,“微博直播庭审”由现场文字报道和庭审现场图片组成,报道了高晓松庭审现场表现、证人言论、受害人态度、高晓松辩护人的辩护内容、庭审结果等庭审现场的内容,从开庭审理到结束,所发布的微博信息被近千人关注和转发(2)。“微博问政”的出现成为了有关部门不可不直面的网络工具和不可不去占领的舆论高地,而“微博直播庭审”现象的出现更使得全国各地法院案件审判过程中有相同利益诉求的个体迅速集合成一个利益群体,导致掌控社会重大传播资源的网络舆论对于未结案件的散播,造就强大的舆论价值倾向极其容易形成的网络“舆论审判”,从而给法院审理案件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由此可见,从“微博问政”到“微博直播庭审”既是普通民众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管理意识的进一步觉醒,更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从宏观施政到微观理政的逐步深化,这一新兴技术手段为我国现行法庭规则和法院司法公开工作提出新的挑战。
(二)“微博直播庭审”的特点—从新生到平凡
微博具有的即时性、现场性、交互性、便捷性等特点,在法院微博中随之孕育而生并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在2011年“政法机关微博问政影响力排行榜”中的广东省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通过法院官方微博直播强制执行全过程,是全国首个通过微博直播抓“老赖”的案例,网友评价“很给力”。该案充分体现了微博的即时性、现场性特点。而2010年底在上海市黄浦区法院的微博平台上,法官、网友和旅行社代表关于旅游纠纷的交流互动,则充分体现了微博的交互性、便捷性特点(3)。
2011年1月17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公布的《上海法院着力推进司法公开的实施意见》,明确表示法院将“办好法院微博,增强法院与社会公众的网上互动”,这是上海法院的规范性文件中首次提及微博。上海市高院副院长沈志先表示,法院将在可能的情况下,尝试进行案件庭审微博的图文直播(4)。2011年5月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新浪微博对高晓松醉驾案和长安街英菲尼迪车祸案进行的两场庭审直播则将“微博直播庭审”推向社会舆论的高点,以致全国各地法院纷纷效仿运用法院微博直播案件庭审,2011年6月,江苏武进法院对一起毒品犯罪案件的审理情况进行了微博直播,同年8月,湖北恩施中院也对一起杀妻骗保案进行了微博直播,同时,山东、湖南等多地法院也利用“微博直播庭审”。可见,微博直播作为审判公开的一种新媒体,越来越频繁地出现。
在国外,英美法系的主要代表英国与美国则对“微博直播庭审”的现象产生了争议。一向以保守著称的英国最高法院在2012年2月6日,发布了在法庭中微博使用的指导性意见,规定公众在不影响法庭正常庭审下,获得法庭许可后可以发布微博(5),成为世界上首个承认并发布微博的最高法院。但作为同一法律体系的美国,则对在庭审中使用微博发布信息存在不同的观点与争议。比如在2009年康涅狄格州法院在审理谋杀案时允许使用微博;在堪萨斯州联邦法官审理一宗谋杀案时允许记者使用微博,而在佐治亚州的联邦法官则拒绝批准记者使用微博(6)。
综上分析,对于“微博直播庭审”现象的出现目前世界各国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同的观点。但是,包括我国法院在内的世界各国、各地法院对于关于如何有效规范这一新事物、新现象却存在大相径庭的做法。
二、“微博直播庭审”在我国审判实践中的争议
2012年1月29日,贵阳市小河区法院审理“黎庆洪涉黑案”的律师们用手机微博直播庭审,使无数网友得以实时关注着这场庭审,这在法律界引发关于“法庭是否可以微博直播”的激烈讨论(7)。因为,直播庭审是即时的,其风险很难控制,尤其是微博发布主体的不同,一旦出现“偏见”的报道或评论,容易诱发网络公众不真实的舆论监督,损害审判公平性。目前司法实践中对于“微博直播庭审”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争议:
(一)是否符合现行法律规定
律师、当事人、旁听群众或新闻媒体,将自己在法庭上的所见所闻甚至是亲身经历的辩护过程通过微博直播,在现行审判体系中,是否面临法律障碍?有观点认为,未经法庭许可的微博直播,已违反《人民法院法庭规则》。该规则规定:“新闻记者旁听应遵守本规则。未经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许可,不得在庭审过程中录音、录像和摄影。”虽然目前法律无明确规定不能微博直播,但录音、录像、摄影与微博同是一种技术手段。以此推理,如果律师、当事人、旁听群众或新闻媒体想用微博直播庭审,也应当征得法庭许可;也有观点认为,法无明文禁止则可以行,公开审判主要是向社会公开,允许对审判过程作报道,将案件向社会披露,以防止“先定后审”、“暗箱操作”等情况发生,便于接受社会和媒体监督,且有利于法制宣传教育,但如何做到审判公开,公开的程度、程序、主体、目的等等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完善和规范。
(二)能否进一步推动审判公开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法院为推进审判公开,逐渐推行“微博直播庭审”。那么律师、当事人、旁听群众或新闻媒体进行“微博直播庭审”能否将审判公开推向纵深?有观点认为,经法庭许可的律师、当事人、旁听群众或新闻媒体微博直播,可能会成为审判公开的新途径,但不可对其寄予过高期望;也有观点认为,法院主动推进公开审判与律师、当事人、旁听群众或新闻媒体直播活动性质不一样。公开审判与公开审理不是一个概念,公开审判是审判公开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内涵,在审判公开制度下,很多案件依法或依申请不公开审理,此时,律师、当事人、旁听群众或新闻媒体的直播将是严重违法行为。
(三)选择性的直播是否有违公平律师、当事人、旁听群众或新闻媒体由于各自立场、利益诉求、法律素质的不同所发布的微博“事实”是否会出现偏差,或只公布对自己有利的部分。这种潜在倾向性是否导致审判不公平?有观点认为,这种倾向性报道极有可能造成对法律不尊重和对当事人不公平,是一种典型的干扰审判的行为,如果严重甚至可能触犯刑律;也有观点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律师或案件当事人发微博的言论一定会“一边倒”。在法庭上,相互权利都一样,律师、当事人、旁听群众或新闻媒体都可以发微博,关键是加强监督。如果加以引导,尤其在立法上予以完善,则完全可以实现公平审判。
(四)是否对当事人构成侵权
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官、原被告(人)、律师、证人、旁听者等,如果这些人在法庭上的表现被公布在微博中,又没有经过本人同意,或者本人根本就是反对的,是否构成侵权?有观点认为,微博直播审判过程,极可能造成对双方当事人人格权的损害。比如,将当事人姓名、肖像、隐私等公之于众,这种损害很难弥补,所以应禁止微博干预审判;也有观点认为,侵权行为是民事法律调整的范畴,其特征是需要依法判断,不能说某一微博直播庭审的行为就一定构成侵权。如果法院允许进行庭审直播,并尽可能征得当事人同意,则会有效减少对当事人人格权及家庭、未成年人等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反之则可能构成侵权。
(五)是否干扰证人出庭作证
由于微博发布信息内容的即时性,故运用“微博直播庭审”几乎与法庭审理过程是同步的。这也意味着包括对证人质询情况和所有证据质证的情况,如果不能控制证人与网络联系,则证人可以通过微博了解庭审情况,进而可能“修正”自己的证词(8),导致对法庭审理中案件事实认定及法律适用的实际干扰,并最终影响法院对案件的公正判决。
三、新形势下“微博直播庭审”的解读
(一)必要性分析—互联网应用的必然结果
微博作为互联网时代应运而生的一种沟通方法,既有其技术上的先天优势,又有近年来广为使用的基础,“微博直播庭审”是社会科技水平发展一定程度下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和公民法治意识觉醒的必然结果,只要运用得当,必然能够促进人民法院的自身发展。
1、公民参与民主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由于我国尚无统一的新闻法律规范,新闻舆论监督与法院审判活动之间存在程序保障、专业知识、观察视角、是非标准、追求利益等方面的重大差异,且绝大多数媒体对审判的报道只针对案件争议焦点,公众接受信息量有限,其对公众的普法教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和编辑的报道思路、法律素质和道德素养。而“微博直播庭审”使公开审判转化为大众传播方式,亿万网民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图片、文字体验旁听庭审,同步了解法庭审理的案件情况。这种全程展示庭审过程的做法,将开庭过程变成一个生动直观、经济快捷的普法课堂,弥补了公众从传统媒体了解新闻的有限性和信息接受被动性的不足,有助于在全面了解庭审情况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并传播法治理念。
2、构建阳光司法、扩大舆论监督的有效载体
“微博直播庭审”使公开审理的庭审过程扩大至不特定多数人的监督之下,实现网络舆论对司法工作更自由民主的监督,增加了社会对庭审活动的监督面,有利于司法公正的实现。但网络媒介的任务不是确定案件该如何判定,而是通过“微博直播庭审”这种形式使案件受到高度重视,将案件、法庭、法官、法律等纳入公众视线,从而使法院感受到自身之被关注而力求行为的规范和决策的公正。同时,“微博直播庭审”可以促使法官更充分地做好庭审准备工作,更投入地审理案件;还有助于当事人双方诉讼地位更趋平等,提高他们参与诉讼的诚信度,达到辅助司法公正的功效,使之成为扩大社会舆论监督的有益尝试。
3、全面深化司法公开的重要举措
传统法制新闻通常记者必须对案件信息进行有选择的取舍和编辑。广播、电视、网络即便开辟了直播、录播或法制专栏,也因节目时间有限无法深入挖掘司法决策背后的因素,易导致在报道中把复杂的法律问题变成简单的道德问题,使法律问题道德化。而当两者出现差距较大的评判结果时,则极有可能导致公众的不满,一旦形成“舆论审判”,难免损害司法的独立性,甚至影响司法公正的实现。“微博直播庭审”全面展示了庭审过程及宣判情况,为公众提供其他媒体无法替代的第一手资料,并可以通过设置论坛使其经过思考和争论澄清对案件法律认识上的误区,可有效减少舆论对裁判结果的反对与质疑,使普通公众更容易接受和认可。
(二)可行性分析—以微博发布的主体为视角
1、律师发布微博直播庭审信息的分析。“律师能否微博直播庭审”因今年初的贵州“黎庆洪等涉黑案”而备受公众关注,并引发法学界和审判实务界的激烈讨论。根据我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的第七条、第九条规定,诉讼参与人应当遵守法庭规则。旁听人员、新闻记者等诉讼参加人,未经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许可,不得在庭审过程中录音、录像、摄影。微博的出现,如果严格遵照规定,难以将其划定在录音、录像、摄影的任何一种规定范围之内,但微博有着当场即时发布的特点,与录音、录像和摄影都属于同一类技术手段,故也应当遵守相关规定。《人民法院法庭规则》制定于1993年,距今实施已有近二十年时间,按照当时的科技条件,录音、录像、摄影设备都属于奢侈品,立法者无法预见到如今普及度之广的移动手机,且其除了满足最基本的通话需求外,还能上网自由发表言论。从法律解释角度看,第七条规定:“诉讼参与人应当遵守法庭规则,维护法庭秩序,不得喧哗、吵闹;发言、陈述和辩论,须经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许可。”如果“发言、陈述和辩论”履行职务的行为都需要法庭许可,那么举轻以明重,作为诉讼参与人的律师进行微博直播或录音、录像等与职务无关的行为更应获得法庭许可。因此,从我国法庭规则立法本意上分析,律师在法庭上“微博直播庭审”应当被禁止。
同时,从利益诉求和审判效果的追求上看,律师在庭审中一般都代表着一方当事人的利益,其发布的庭审信息很难保证没有片面性和倾向性,这种即时“庭审直播”势必会对公众造成倾向性影响,很可能会影响法官判断甚至司法公正。所以,律师在庭审过程中对庭审内容进行微博直播,不仅会造成自己本职工作的疏忽,也不利于公众舆论的正确引导,甚至与司法公正透明愿望背道而驰(9)。
2、当事人及旁听群众发布微博直播庭审信息的分析。根据我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第七条、第九条规定,同理分析,当事人在庭审过程中发布微博信息同样不被允许,因为当事人与案件审判结果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如果允许其运用微博随意发布庭审信息,不仅会直接干扰审判过程,而且微博信息一旦不实或偏激会导致众多不明真相的网民盲目跟帖,对法院审判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当事人发布微博庭审信息应当严格禁止。旁听群众,虽然其身处中立的立场,与案件本身并无直接利益关系,但法庭规则第九条明确规定,旁听人员不得录音、录像和摄影。故从立法本意和司法解释上分析,微博与录音、录像和摄影都属于同一类技术手段,所以旁听群众也应当禁止发布微博庭审信息。
3、新闻媒体发布微博直播庭审信息的分析。“微博直播庭审”的出发点应是对案件的审理过程进行公正和准确的报道。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因其地位的不中立,无法保证微博直播案件的客观性(10)。而新闻媒体尤其是权威媒体参与法院庭审过程不仅有利于审判公开,也有利于实现大众化的司法监督,为构建阳光司法搭建良好平台。但媒体参与也应当遵守法庭规则,故我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第十条规定,新闻记者旁听应遵守本规则。未经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许可,不得在庭审过程中录音、录像和摄影。同理分析,新闻媒体发布微博庭审信息也应当经过法庭许可。
4、法官、检察官及其书记员和值庭法警发布微博直播庭审信息的分析。法官案件审理的核心工作是通过庭审查明案件事实,分清是非责任,正确适用法律、依法公正裁决。法官的庭审驾驭能力不仅是其个人修养和文化智慧等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大众直接感受法院形象的重要途径,更是树立司法权威、提高司法公信力重要平台。因此,法官如果擅自发布微博庭审信息不仅会严重影响庭审秩序的进行,而且更与独立审判、司法公正的目的背道而驰,故应当严格禁止法官在庭审过程中与其职责、身份不相关、不相符的一切言行。
同理分析,检察官、书记员、值庭法警庭审中主要职责在我国法律中也均有明确规定,应当依据法律规定各司其职参与法庭诉讼,不得从事与其职务行为不相关的一切言行,当然更不能发布庭审微博信息。
5、法院主动发布微博直播庭审信息的分析。“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微博已成为公众表达民意、法院传递工作信息的桥梁和纽带,法院主动发布微博庭审信息是顺应新形势下科技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其积极作用表现为,一是有利于沟通民意。法院通过微博与公众分享对法律问题的观点和见解,便于法院了解社情民意,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合法权益;二是有利于展示形象。通过将正在审理的群众关切的案件庭审信息以微博适当公开,充分展示法院公正、高效、为民、廉洁的社会形象;三是有利于拓展监督渠道。法院主动发布微博直播庭审信息是司法公开的又一新举措,是法院积极接受外部监督的新途径;四是有利于正确引导舆情。法院通过真正占据微博这一网络制高点,才能做到在重大问题上不缺位,关键时刻不失语,及时处置与合理引导舆情。
因此法院通过建立官方微博,及时发布庭审信息,既有利于引导正面、积极的网络舆论,最快、最大程度的澄清事实、消除影响,巩固法院的司法公信力,实现能动司法,强化法院司法权威;也有利于普通民众对于一些自己关注的社会热点案件,由于旁听人员太多,而庭审有特定的时间、地点,一般群众很难有充足的时间来法院旁听。而通过数字法庭、网站、微博直播等方式,可以让更多的人坐在家里就能看到并监督庭审(11),从而达到司法公开,最大范围接受公众监督,实现公开、公正的司法目的。
四、“微博直播庭审”的法庭规则改革建议与规范化构想
(一)法院法庭规则的立法空白与补缺
1、法院法庭规则完善的必然性。“微博问政”已成为公共机构与民互动、倾听民声、汇集民智的重要阵地,而在司法领域,微博也已作为人民法院与社会公众沟通联系的一种新平台。因此,人民法院应当充分意识到在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媒体语境下进行民意沟通和司法公开的重要意义(12)。对于“微博直播庭审”这一新的技术手段,我们应当运用法律的思维理性的分析其存在的合理性、正当性。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体系的法律也应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修改完善并具有一定地适当超前性,以利于实现有效规范社会生活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和指导公民行为的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强制的法律功能目的。我国现行的《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制定于1993年,至今已实施近二十年,对于“微博直播庭审”这一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而在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技术手段没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诸多争议。故笔者建议,我国现行的法庭规则应尽快适应社会和科技发展新需求,及时修改我国现行的《人民法院法庭规则》,努力完善目前我国法院关于“微博直播庭审”现象尚无统一明确的法庭规则规范的立法缺失。
2、现行法庭规则的修改与补缺
根据我国现行的《人民法院法庭规则》,关于“微博直播庭审”的规则修改补缺主要涉及到以下几条法庭规则: 第七条 诉讼参与人应当遵守法庭规则,维护法庭秩序,不得喧哗、吵闹;发言、陈述和辩论,须经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许可。笔者建议,应增设“诉讼参与人不得运用手机、便携式电脑等通讯和网络工具发布关于法庭案件审理的信息与图片”。
第九条 旁听人员必须遵守下列纪律。
(一)不得录音、录像和摄影;笔者建议,应增设“旁听人员不得运用手机、便携式电脑等通讯和网络工具发布关于法庭案件审理的信息与图片”。
第十条 新闻记者旁听应遵守本规则。未经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许可,不得在庭审过程中录音、录像和摄影。笔者建议,应增设“不得运用手机、便携式电脑等通讯和网络工具发布关于法庭案件审理的信息与图片”。
3、法庭规则相关惩罚措施的完善
根据法律规则制定的一般法学理论,法律规则的修改完善除了增设相应的行为模式外,还应当增设与其行为模式对应的法律后果,以实现有效规范“微博直播庭审”这一新兴技术手段的立法目的。
因此,笔者建议,应对《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第十一条的惩罚规定进行修改完善,即将原规定“对于违反法庭规则的人,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可以口头警告、训诫,也可以没收录音、录像和摄影器材,责令退出法庭或者经院长批准予以罚款、拘留。”
修改为“对于违反法庭规则的人,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可以口头警告、训诫,也可以没收录音、录像、摄影器材和手机、便携式电脑等通讯和网络工具,责令退出法庭或者经院长批准予以罚款、拘留。”
对于未经法庭许可擅自发布微博庭审信息的任何单位、个人或者新闻媒体,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责令其及时删除微博内容,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可以口头警告、训诫;如擅自发布微博的信息虚构庭审事实,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误导公众,严重影响法院独立审判的,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责令其退出法庭或者经院长批准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有效规范法院“微博直播庭审”的构想
1、在体系构建上,建立全国各级法院系统统一的法院微博信息发布平台。微博虽已成为足以与传统媒体抗衡的新媒体,但从目前整体来看,全国法院微博仍处于自发性、分散化的摸索尝试阶段。就数量而言,在新浪、腾讯等全国性门户网站开通认证微博的法院数量仅有百余家(13)。对于法院利用微博直播庭审这一深化司法公开的新载体,全国各级法院也只是局部的、个别的法院进行了有益尝试。因此,笔者建议,应当以中国法院网为载体构建全国各级法院系统发布微博并进行“微博直播庭审”信息发布的统一的、官方网络平台,从而实现全国各级法院所有发布的法院庭审微博信息统一归口到中国法院网对外发布。这不仅是有效规制各级法院统一应对微博这一网络新媒体,防范和化解网络舆情的需要,更是深入推进司法改革、构建阳光司法,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的必然要求。
2、在准入制度上,严格实行法院网站关于微博个人注册实名制度。因网民个人文化素质、道德水平及法律素养参差不齐,通过实现个人微博注册实名制有利于遏制虚假有害信息网上传播,推动网民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环境,对打击网上违法犯罪活动、强化网民责任意识、推动诚信社会建设具有积极作用(14)。同时,针对“微博直播庭审”这一即时性特征,法院可以主动设置论坛,安排法官和网民互动,使网民在关注案件庭审直播的时候,一有疑问,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即时得到法官的解答。从而实现法院公开审判、阳光司法与普通网民友好互动的良性局面,最大限度地避免“舆论审判”的出现。
3、在机构组建上,设置法院内部专门机构负责微博信息的发布,并建立全国各级法院上下联动的微博信息联络员会议机制。笔者建议,各级法院内部应当设置专门机构,安排专职人员对所有法院微博信息进行处理。据笔者了解,我国有的法院在办公室下属专门设立了法院信息宣传中心统一归口处理对外信息的发布,同理,法院微博信息也可以统一到该部门之下处理。从纵向上看,笔者建议,建立全国各级法院上下联动的微博信息联络员会议机制,更有利于全国各级法院统一工作思路,上下协调共同提高应对网络舆论新媒体的公关能力,将公开审判的司法改革向纵深推进。
4、在直播案例的选择与把握上,“微博直播庭审”案件应坚持典型性、指导性、教育性。法院或经其允许的新闻媒体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审慎选择,除涉及当事人隐私、国家机密等外, 应选择重大、典型、有宣传教育意义或社会关注高的案件进行“微博直播庭审”。在直播前,应提前在网上预告,并附案件简介和庭审常识等;直播过程中和庭审结束后,还可以设置专门的直播案件论坛进行解答交流。同时,对于当事人法院应当注重保护其隐私,在直播前征得当事人尤其是刑事案件被告人的同意,必要时可将当事人面部图像进行虚化处理;对于证人,法院应严格禁止证人在出庭作证前通过手机、便携式电脑等通讯和网络工具知晓直播案件审理的经过,防止证人产生误导性的影响,进而可能“修正”自己的证词。
5、在直播案例内容识别上,“微博直播庭审”只能反映案件庭审进程的相关消息,不能涉及案件审理的事实和法律问题,更不能反映法官对案件审理的观点。因为,案件事实的认定只有通过法庭事实调查,当事人举证、质证,经合议庭法官评议后才能作出,并以法庭查证的事实为基础最终才能确定法律的适用。但对于案件双方当事人认可或被告人承认的案件事实,直播时可以简要概述且不能对案件事实作随意评价甚至歪曲。
同理,经过法庭许可的新闻媒体进行案件微博直播报道,也应当恪守其客观、公正的职业操守,不能涉及案件审理事实和法律问题的报道,更不能反映法官的观点。而且,对于新闻媒体的选择和把握上应当优先考虑当地的官方权威媒体;同时,新闻媒体微博直播庭审报道的内容在对外发布前还应当经过法院专门的微博信息管理机构进行审查,并进行适时的舆情跟踪,实现网络舆情的有效防控。
第四篇:申论热点练习:政务微博
热点:政务微博
热点背景
1.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纷纷开通微博,征集两会议案和提案,反映网民呼声,成为网友关注的热点话题。据新浪、腾讯、人民网微博平台的数据统计,今年有786位两会代表、委员开通实名微博。微博在参政议政中的作用日渐凸显,网络问政深入人心。
“在微博上,领导跟群众话语权平等,不要在网上也当自己是领导。”广州市政协主席林元和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时表示。据了解,目前广州市已经有108名市政协委员在微博议政平台上开通微博,被林元和戏称为“108将”。林元和说:“微博已经成为公众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有助于人民政协更加有效地履行职能,让‘网络政协’与民众无缝对接。”
2.今年5月,广东首个全省性政务微博平台———“广东发布”在腾讯网正式上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雄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林雄强调,“广东发布”官方微博是广东积极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进一步加强党务政务公开,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又一重要措施。希望全省各级党政部门要重视开通政务微博,真诚听取群众意见,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对党委政府工作的了解和支持;希望广大网民特别是省内网民继续发挥主人翁精神,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广东的科学发展,为我省实现“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一核心任务贡献意见建议;同时希望省政府新闻办认真建设好“广东发布”官方微博,在总结完善有关信息发布工作机制基础上,尽早把“广东发布”官方微博拓展到国内其他主流微博网站。
事实上,广东省委、省政府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微博问政的良性发展,汪洋同志说: “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介入„„各级党委政府不能高居网络之上,要以平等的心态积极参与,有效引导,推动网络民主的发展。” “网民的声音成为民意诉求的重要力量,成为党委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也是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的重要体现。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对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有重要意义。”
3.微博常被称为是一个敞开式的“市民广场”,为党委政府提供了一个倾听民声、信息发布、与民众沟通的新形式和新渠道。借助微博,党委政府可以了解
1网民意见、传地方工作、表达态度观点、澄清事实真相、引导网络舆论、疏导网民情绪、主导形象传播。深化网络问政,可以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官员实名开微博,还可以展示官员融入时代、体现时尚、亲近民众、平等友善的新形象;可以彰显由“听我说”到 “听百姓说”,由单向交流到互动交流的民主平等新气象;可以构建一个成本最低、速度最快、最为直接的民情官意互动站、问计于民的新通道。2010年,手机与互联网的通道技术打通后,“微博”就因其强大的互动功能成为网络问政最引人注目的一环,迅速进入社会治理视野。5月11日,广东公安全部完成认证,并在新浪网上建立起了微博群,挂上了闪亮的“V”字符号。当晚,佛山传统节日“行通济”中,当地一座桥梁上交通阻塞,倚仗微博,警方实现了及时疏导;而当晚另一走失的孩童,也是通过公安微博来找回。
今年2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统计: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3%。2011年以来,我国政务机构和官员微博开始高速攀升,增长率超过 200%。不少专家学者认为,2011年堪称我国“政务微博元年”。
但是,尽管目前的政务微博十分火热,其着力点仍然是政府“以我为主”地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发布信息,为公众服务,而不是与网民互动。在新浪微博中注册的几个粉丝数量较多的政府微博,发现其内容有很大的相似性,即主要集中在信息发布、政府宣传、生活服务三类。政务微博,更多的是网民获得信息服务的平台,而不是参与公共事务的平台。
另一方面,《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政务机构及官员微博中,微博信息发布数在 100 条以下的情况分别占60%与87%;而发布数量在500 条以上的只占 8%与1%,尚未发挥应有作用,部分微博甚至开通后仍处于弃用状态。由此可见,政务微博使用意识虽已普及,但真正习惯通过此平台进行沟通的人还在少数,微博关注度及影响力也有待提高。此外,学者指出,而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我国网民结构失衡:城乡方面,城镇网民比例高达72.7%;年龄结构方面,30岁以下网民比例接近58.2%;职业方面,学生比例超过30.6%;学历方面,高中及以上学历接近65.8%。因此,以网络为基础的微博问政,虽然普及率、覆盖率有所提升,可仍脱离不了以上困境,网络问政的作用可能被高估了。
4.“政府部门开官方微博,好比在‘玻璃房’里办公,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公众的关注之下。”宁波市海曙区委常委、副区长胡余波说,在“微时代”,政府必须主动用好这个“玻璃房”,主动入驻,直面民声民意,而不是缩头回避当“鸵鸟”。“政府开博就要有‘挨骂’的准备。”微博中有着真真切切的民情、民意乃至民怨,需要政府去倾听和解决。微博问政,需要用微博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是新形势下走的群众路线,考量的是党员干部在公众“围观”下高效处理问题的能力。
5.官员开微博,是否该提倡?有人认为,官员开微博,难免存在作秀的嫌疑。记者在新浪微博上随机查阅,在数量庞大的官员微博中,确实也存在不少“死博”。经实名认证的江苏某地官员,微博只更新了6条,便不了了之。
“我们不做僵尸、不作秀,就向老百姓传达信息。”这是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新闻发言人王惠在“北京微博发布厅”的上线仪式上的承诺。不过,也要看到,通过微博平台进行政务沟通的习惯尚未完全形成。从来没接触过微博的何云峰是一个典型的“70后”,10月成为某城管“微博发言人”,但他直言,“微博怎么操作?信息怎么发布?网友尖锐的拍砖怎么应答,对我来说都是空白。”
问题一:微博问政的开展,当前还面临着一些瓶颈问题,请你结合材料,请用不超过200字的篇幅,概括出这些问题。(20分)
要求:概括准确,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问题二:结合材料,用不超过200字的篇幅,谈谈有效推动政务微博有效开展的举措。(20分)
要求:条理清晰、行文流畅,措施全面、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
问题三:结合材料,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分析说明微博问政的特点及其积极作用。(30分)
要求:分析全面,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问题四:有网友质疑,政务微博是作秀,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如果你是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就网友的质疑写一份回应稿。(30分)
要求:态度诚恳,有针对性,字数不超过400字。
政务微博参考答案
问题一:微博问政的开展,当前还面临着一些瓶颈问题,请你结合材料,用不超过200字的篇幅,概括出这些问题。(20分)
要求:概括准确,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参考答案】
1、网络普及率和覆盖人群相对不足,传播范围有限;(5分)
2、网民结构在城乡、年龄、职业、学历等方面不平衡;(5分)
3、干群上网沟通习惯尚未形成,干群有效互动少,网民参与公共事务机会少;(5分)
4、微博功能单一,微博更新慢,发布信息少、内容单一,影响力不高。(5分)
问题二:结合材料,用不超过200字的篇幅,谈谈有效推动政务微博健康发展的举措。(20分)
要求:条理清晰、行文流畅,措施全面、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
【参考答案】
1、建立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规范实施细则,形成长效发布机制;(5分)
2、责任到人,加强监管:完善平台,及时发布,加强互动,坚持讲真话、办实事。(5分)
3、加强培训,提高效率:普及上网常识,养成良好习惯,提高管理和服务能力。(5分)
4、平等参与,加强引导:加强宣传教育,培育“网德”,增强网民责任感,营造良好网络秩序。(5分)
问题三:结合材料,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分析说明当前开展微博问政的特点及其积极作用。(30分)
要求:分析全面,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参考答案】
特点:
1、网络技术较完善,平台成本低、参与方便;(6分)
3、微博互动功能强,反应快、传播快,干群互动及时。(6分)
积极作用:
1、加大沟通,了解民情、引导舆情。为党和政府提供了一个倾听民声、信息发布、与民众沟通的新渠道;引导网络舆论、疏导网民情绪、主导形象传播。(6分)
2、吸收民智,优化决策、提高效率、加强监督。网络民意,成为政府决策的参考,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推动社会民主的新途径;(6分)
3、贯彻新时期的群众路线,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官员实名开微博,展示亲近民众、平等友善,由单向交流到互动交流的民主气象。(6分)
问题四:有网友质疑,政务微博是作秀,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如果你是X政府办公厅的工作人员,就网友的质疑写一份回应稿。(30分)
要求:态度诚恳,有针对性,字数不超过450字。
【参考答案】
尊敬的网民朋友:
很感谢你们“拍砖”质疑,有你们参与,我们的工作就会进步。诚然,目前的政务微博中,确实存在不少“死博”——更新慢,发布信息少而单一,与网友互动少,不能给大家提供切实的便利和服务。(6分)
但我们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政府“微博秀”是暂时的少数现象。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党和政府都很重视微博问政的健康发展。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4分)
一、政务微博开辟了与网民朋友们沟通的新渠道,增进了互相了解,并在政策咨询、信息服务等方面切实提供了服务。(5分)
二、很多网民的合理意见成了政府决策的参考,微博成了网民朋友们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新平台。(5分)
三、提高了政府及时有效地为民服务的能力。比如,佛山传统节日“行通济”
中,当地一座桥梁上交通阻塞,公安部门就是倚仗微博,实现了及时疏导。(5分)
网民朋友们,政务微博是当前进一步加强党务政务公开,更好地服务群众的新措施。我们将更加重视微博问政,真诚听取群众意见,及时提供服务;希望广大网民继续发挥主人翁精神,为我们贡献意见和建议。(5分)
X政府办公厅
X年X月X日
第五篇:2013广东事业单位考试申论写作热点:两会农民工代表引关注
新浪微博:广东事业单位招聘网
申论写作热点:两会农民工代表引关注
【热点】两会农民工代表引关注 【关键词】农民工 制度建设 融入城市 【背景链接】
3月9日,来自颍上县的打工妹刘丽,成了安徽代表团最“火”的人。在代表团审议人大常委会报告时,刘丽连续举了两次手,没轮到发言,干脆直接站了起来:“我代表那些打工的兄弟姐妹们,发个言!”(3月10日人民日报)“火”是个多义词,有多种解读。刘丽连举两次手,却没有争取到发言权,可以理解为“怒而起身”,为民代言。另外,也可以认为,身为基层代表,勇于“插话”,敢于“发声”,刘丽以率真的举动,获得了代表团的认可,更受到了民众的力挺,从而真“火”了。【典型案例】
“別看我在城里有房子,可我还是觉得沒融入城市。”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总公司七建集团公司劳务领包队队长康仁憨厚地笑著說,“弄民工其实都渴望在城里安家。从工地小工到班長,再到劳务领包队队长,康仁干了33年,荣誉证书就有60多冊。在城里建了一辈子楼,康仁终于也有了一套70多平方米的保障房。“但是我感觉我还是沒有完全融入城市,我的户口还在农村。”康仁的农民工同事们,仍然因为户籍限制而面临著社会保障、孩子上学等一系列問題。“他们的问题,是我以后这四年当代表要调研的主要课题。”
事业单位招聘信息、备考指导尽在广东事业单位考试网
微信号:gdsydw
新浪微博:广东事业单位招聘网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全国农民工总量2011年达到25278万人,比2010年增加1055万人,增长4.4%,农民工数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可以说,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务工人员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矿山企业发展的生力军。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并没有真正融入到社会之中,成为了一个最易“受伤”的边缘化群体。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如何让农民工真正融入到社会之中,实现体面工作,许多委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标准表述】 【问题】
农民工生活质量普遍不高,具体表现在:
1.农民工生活、卫生条件差。受工资水平低限制,大部分农民工的月消费几乎全部用于住宿和食品消费,而在生病时,只有少数人会选择去正规医院,其他人大都选择自己买药治疗或去个体诊所。
2.居住环境质量差。近四成的农民工居住在工棚或集体宿舍里,地方狭窄拥挤,室内肮脏零乱,除了被褥衣物,几无他物。子女受教育难、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不到位、农民工从事的职业技术含量低且工资水平低也是农民工面临的问题。
3.农民工的精神生活状态是令人担忧的———在他们当中,许多人缺
事业单位招聘信息、备考指导尽在广东事业单位考试网
微信号:gdsydw
新浪微博:广东事业单位招聘网
少最基本的文化娱乐方式,许多人的精神上缺乏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许多人面临着性苦闷和性压抑。不过对于农民精神上的“亚健康”危机,政府已经引起重视。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如何让农民工真正融入到社会之中,实现体面工作,许多委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对策】
“农民工问题事关社会公正与和谐,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侵害农民工劳动权益的‘顽症’在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必须采取多种措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1.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推动雇主或单位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严格履行劳动合同,实现由口头协议式管理向规范化的劳动合同管理的转变,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加强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建设,将农民工纳入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范围。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建立最低工资标准和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发放和合理增长。
2.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实行分层分类保障。对稳定就业的农民工,进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适当降低社会保险缴费水平。对不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建立低门槛的过渡性社会保障制度,以便进可转入
事业单位招聘信息、备考指导尽在广东事业单位考试网
微信号:gdsydw
新浪微博:广东事业单位招聘网
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退可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3.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日常巡视检查和专项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不签订劳动合同、欠薪及不提供劳动保护等违法行为。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对举报投诉侵害农民工劳动权益的行为,做到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引导农民工增强法制观念,学会利用法律,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身劳动权益。要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建立农民工法律援助中心,确保经济拮据的农民工打得起官司。
4.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培训面向市场、机构平等竞争、农民自主选择和政府购买服务的培训机制,增强农民工的市场竞争力和城市适应能力。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强培训能力建设,支持企业开展上岗培训、提升培训和转岗培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率为目标,增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预测方向】
破解农民工“融入城市”难题 【参考范文】
关注农民工需着力破解农民工“三融入”难题
农民工问题事关社会公正与和谐,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而当前由于种种原因,农民工整体上还处在社会的边缘地位。农民工融入企业,农民工子女融入学校,农民工家庭融入城市社区的“三融入”工作任重道远,有很多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
“解决农民工‘三融入’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对待’的原
事业单位招聘信息、备考指导尽在广东事业单位考试网
微信号:gdsydw
新浪微博:广东事业单位招聘网
则,尊重和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既要充分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使农民工和城市职工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又要引导农民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努力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工商联副主席苏如春建议,将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给予农民工“市民待遇”。建立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将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依托社区服务中心,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吸纳农民工参与社区事务,缩减他们与城市居民的社会距离,促进他们在成为“企业员工”的同时也能成为真正的“社区公民”。
着力破解农民工“三融入”难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科学合理的长效服务管理机制,促进农民工服务管理工作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服务和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各级党政领导部门应高度重视农民工服务管理工作。要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重点解决好与农民工密切相关的居住、就业、教育、卫生和维权等方面的问题,使农民工真正成为城镇的建设者、推动者和维护者。有关部门要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加快研究制定农民工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和工伤保险的政策和措施,将农民工服务管理工作纳入人口、社会发展计划,促使农民工成为真正的“社区居民”。
着力破解农民工“三融入”难题要强化政府在提高农民工素质上的推动、引导和鼓励作用。各级政府应加大对职工技能培训特别是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力度,把农民工培训工作作为职工职业培训的重要内容,充分挖掘社会教育培训资源,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职业院校为重点、社会各界包括工会广泛参与的多层次职工职业教育培训格局。完善激
事业单位招聘信息、备考指导尽在广东事业单位考试网
微信号:gdsydw
新浪微博:广东事业单位招聘网
励机制,制定鼓励农民工岗位成才的激励政策。加大对企业的督促监管力度,促进企业真正发挥农民工教育培训的主体作用,将包括农民工在内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足额列支,职工教育培训的鉴定认证和奖励待遇等落实到位。加大对工会开展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支持力度,把工会开展的包括农民工在内的职工职业劳动竞赛、技术创新工程、名师带高徒活动等纳入政府职工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的重要作用。维护农民工权益牵动这每个人的心,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对待’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科学合理的长效服务管理机制,同时强化政府在提高农民工素质上的推动、引导和鼓励作用,就一定能够克服所有困难,让农民工都成为城市大家庭的一员,真正解决农民工问题。【一句话点评】
农民工是当代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全社会都应该尊重并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事业单位招聘信息、备考指导尽在广东事业单位考试网
微信号:gdsyd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