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名镇名村建设情况汇报

时间:2019-05-12 18:42: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清远市名镇名村建设情况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清远市名镇名村建设情况汇报》。

第一篇:清远市名镇名村建设情况汇报

【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材料】

清远市名镇名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清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推进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工作,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建设幸福广东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转型升级、缩小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载体。我市按照“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实现目标”的要求,以佛冈县作为全省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示范县为契入点,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名镇名村示范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有效提升城市化水平和城乡协调发展水平。

一、规划先行,统筹推进

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带动农村宜居建设的意见》的要求,我市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十二五城市化发展规划等,由市城乡规划局牵头组织编制《清远市名镇名村规划》,并于2011年11月组织专家进行了评审。

《规划》中明确了我市名村名镇建设各阶段目标,分阶段,有步骤地统筹推进名镇名村建设工作的开展。去年至今年年底为试点铺开阶段。选择了佛冈石角镇、清城区飞来峡镇为创建名镇示范点。2013年至2015年末为全面铺开阶段。全市每年建成2至3个名镇,至2015年建设名镇11个,完成我市名镇建设目标。

二、结合实际,加强指导

为加快我市城市化发展,进一步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名镇名村建设的工作部署,我市“十二五期间”要打造一批具有清

远特色的名镇名村。为此,我们加强对县(市、区)进行工作指导,主要从如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调研摸底,结合实际,制定方案。

在编制名镇名村规划时,由市规划建设部门对我市80个乡镇5个街道和特色村落进行详细摸底调研。以名镇调研为例,在掌握详细调研情况后,将各镇按照特色显著、特色较强、特色不明显、基本无特色区分。经过有关部门对调研材料讨论分析,我们选择清城区石角镇等5个特色显著的城镇和阳山县称架乡等6个特色较强的城镇为我市打造名镇试点。

在开展调研的基础上,由规划和建设部门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按照规划对全市创建名镇名村建设工作提出具体工作目标和任务,指导各县(市、区)开展名镇名村建设工作。并结合评选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以及绿色小城镇建设试点工作等,有力地推进我市名镇名村建设。

(二)突出各镇村特色,开展规划建设。

各地根据各镇村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等,做好名镇名村规划发展定位。针对具有不同特色和风格的镇村,在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保护和开发的关系。

譬如对规划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英德市浛洸镇,在建设过程中,注重保护一些富有特色的古建筑和历史环境风貌,严控制核心保护区内的建设。对于少数民族地区镇村的建设和改造,如我市的连南瑶族自治县和连山壮族自治县,同样要注重保留少数民族的建筑特色和风格。

规划为特色工业型的清城区龙塘镇、英德市东华镇,我市城乡规划部门负责编制好产业发展规划,形成特色产业及产业集群。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实现工业污水、废气、废渣等集中处理。务求在工业发展的同时,继续保持镇村生态环境不受影响。

(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宜居城乡。

我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建宜居城乡建设工作为契机,加大城镇和村容村貌整治力度。通过开展城乡清洁工程、“三边”(水边、路边、山边)整治、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等活动,各级政府加强城镇建设和村庄整治,加大对镇村的道路、厕所、供水、绿化、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促进村容整洁和城镇美化,提升城镇管理水平,改善农民居住环境。通过市绿道网建设,有效串联各镇、村及旅游景点景区。结合我市宜居城镇、村庄试点创建工作,对村镇试点建设工作进行指导考核,促进试点村镇建设,以点带面,促进全市村镇建设工作开展。

三、抓典型,带全局

由于我市地域面积较大,镇、村数量较多,我市名镇名村建设工作难以全面铺开。我市采取抓典型,带全局的工作方法,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村镇建设工作广泛铺开。

在名镇创建工作中,我市英德浛洸镇的创建工作起到了典范作用。浛洸镇是我市历史文化名镇,借助良好的区位、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厚实的人文资源,按照“商贸浛洸、文化浛洸、活力浛洸、和谐浛洸”的发展理念,高起点编制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加强城镇建设管理,加强公共基础设施特别是绿色生态设施建设,人居、生产环境显著改善。该镇被列为广东省第三批宜居城镇试点,同时亦是省综合改革试点镇、省中心镇、省村镇建设试点镇,英德市唯一的全国重点镇。目前该镇正在申报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和全国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试点。

在名村创建工作中,我市清城区石角镇兴仁村是其中的亮点。该村位于清远、花都、三水交界处,区位、交通、产业优势明显、自然生态良好,民居具有典型的岭南水乡村落特色,经济基础较好,第三产业发展较快。该村2010年被省住建厅定为宜居村庄建设试点,并由广州科城规划勘测技术有限公司编制宜居村庄行动计划,通过一年多的建设改造工作,村庄建设风貌、绿化环境、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均有了较大的改善。2011年8月由市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了《石角镇兴仁村名村建设规划》,将其发展定性为以农业特色为主导,具有岭南特色的商业型中心村。

根据规划内容,今年开始,主要通过几点工作打造兴仁名村:一是村庄风貌、环境、卫生整治;二是完善兴仁医院、中小学改造整治,增加新绿化场地等公共服务设施;三是整治兴仁大道和村道、路灯等基础设施;四是创新村庄管理机制;五是打造村庄特色,主要在农业产业、商业、乡村旅游服务上进行特色打造。建设荷塘月色等鲜明特色的田园风光,扩展商业街范围,增强商业服务建设。

第二篇:清远市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工作具体分工方案2

清远市名镇创建工作方案

根据《清远市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工作分工方案》(清府办函[2011]167号)的分工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实施,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要把创建名镇工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和一项重大惠民工程来抓;把名镇打造成为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示范地和宜居城镇的样板,成为宜居城乡建设工作中的新亮点。

工作思路: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市直各有关部门负责对口拟定创建目标并指导、帮助实现创建目标;各县(市、区)政府为创建项目的责任主体,负责组织实施辖区内创建工作;所在镇政府为创建项目的建设主体,负责组织按计划完成各项创建项目。

二、工作目标

我市在2011年确定2个镇作为名镇创建示范点,分别为佛冈县石角镇、清城区飞来峡镇。从2012年起,全市每年建成2-3个名镇,至2015年,全市建成11个名镇。

三、名镇建设要求和分类

名镇首先必须是基础条件比较好、已有一定知名度、特色比较鲜明,同时,既能在地域上也能在类别上起到示范作用的乡镇。建设要求:注重发挥产业基础、生态环境和历史 文化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凸显特色主题,注重辐射带动,成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平台。

我市名镇类型分为以下几类:

(一)历史文化名镇。注重加强对历史文化景观资源的挖掘、传承和保护,切实处理好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加快历史文化旅游景点建设,着力打造文化设施完善、文化氛围浓厚的名镇。

(二)特色旅游名镇。结合市域、镇域绿道网等的规划建设,进一步明确名镇旅游发展的定位,充分挖掘和开发旅游资源优势,并加强餐饮、购物、交通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同时,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维护当地风土人情,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名镇。

(三)生态山水名镇。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山水景观,风景秀美、环境良好,能较好地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镇,要和“山边整治”、“水边整治”工程和绿道网相结合,努力建设结构优化、循环高效的生态经济体系,青山绿水、蓝天洁净的生态环境体系,要进一步增强自然休闲特色,要均衡分布城镇各功能绿地,体现城镇个性风格,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最大限度发挥公共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同时,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强调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利用,保护其生态山水。

(四)特色工农业名镇、商贸中心名镇 特色工农业名镇。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建设,提倡农业产业生态多样性,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特色农业。在工业方面要促进园区形成产业集群、要素集聚、服务集成,完善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配套金融、交通运输、商贸物流等服务业,在工业生产中要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建立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充分利用资源、节约能源、减少“三废”排放,优先发展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形成有竞争力的规模产业。结合中心镇建设,按照相对集中、资源优化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重点规划好工业区、住宅区和农田保护区,工业项目布点要切实防止“村村点火,处下冒烟”的现象。优化产业区域布局,根据其知名特色农业、工业产品占据全国市场份额,培育一批优势主导产业和强优企业,形成一镇一业、一乡一品,打造特色工农业名镇。

特色商贸中心名镇。培育区域性大型综合批发市场或特色鲜明的专业市场,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业态,着力培育扶持一批物流龙头企业,加快城乡商业网点规划建设,增强市场辐射功能和拉动效应,打造辐射周边区域的商贸中心名镇。

三、组织领导

为稳步推进我市创建名镇工作,成立清远市名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创建名镇工作的统一指挥和协调。由---任组长,----任副组长,成员单位由各县(市、区)政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委农办、市委宣传部、市城市综合管理局、市财政局、市城乡规划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境保护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卫生局、市水务局、市发改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等部门组成。

市名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市名镇办),设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由--任主任,由--任副主任,成员由各成员单位指定一名负责同志组成,具体负责创建名镇的各项工作。

四、主要任务

(一)按照《广东省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规划编制指引》要求并结合地方特色,对名镇创建点的镇,编制规划内的名镇建设规划,并指导各县(市、区)编制本地区名镇的总体发展规划和编制建设规划工作。

(二)加大设施建设。一是特色名镇开展以主要街道和主要出入口、重要节点为重点的房屋外立面改造和环境综合整治,其中环境综合整治特别是在环境卫生方面,主要从山边整治、水边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公共厕所、公众信息张贴栏等方面进行整治,要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以上;二是根据特色名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针对性地配套服务设施。

(三)全面提高绿化美化水平,结合“绿道网”建设、“万村绿”活动,加大村镇道路、河涌堤岸和农家庭院的绿化美化力度,对公园铺设草地和休闲小径,对街道实施见缝插绿、屋顶绿化、拆墙透绿等,建设公共绿地,拓展绿色空间;推广河道池塘水沟生态整治技术,修复镇村水系水景,形成亲水环境。

(四)统筹做好名镇改造,将名镇建设与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贫困村庄搬迁安置、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建设、地质灾害防治、防震减灾等工作结合起来,确保搬迁安置和危房改造中集中建设或改造的自然村按照示范村建设要求进行建设,使城镇低保、住房困难家庭住房保障率达90%以上。

(五)打造不同类型的特色名镇。要善于挖掘和整合各地独特资源,促进各方面的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和宜居城镇建设工作相结合开展创建工作,因地制宜、发掘内涵、培育特色,形成亮点、形象和品牌效应,打造不同主题和类型的名镇。

五、职责分工

(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名镇建设工作综合统筹、指导协调、检查督促、收集统计、组织开展考核验收等工作,并定期编辑发布名镇创建工作简报,及时通报创建工作进展和存在问题;对创建工作进展和创建过程中的重要情 况及重大问题及时提交领导小组研究解决,协调其他成员单位对创建点进行指导、检查。

(二)市委农办:负责名镇危房改造工作,协助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创建名镇的各项工作。

(三)市委宣传部:负责统筹全市创建名镇的宣传工作。

(四)市城市综合管理局:负责名镇公共基础设施、垃圾处理、环卫、广告等规范管理及执法工作;协调落实公园、街道绿化美化工作;指导各县(市、区)做好名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五)市财政局:负责安排名镇创建示范点专项资金和工作经费;指导各县(市、区)做好名镇创建示范点专项资金保障工作;按有关规定及时拨付专项资金,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六)市城乡规划局:负责统筹编制及修编名镇规划和管理工作;指导各县(市、区)名镇创建点按规划建设。

(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负责名镇优势特色产业的开发、生产、经营、发展等工作;指导各县(市、区)做好特色产业、商贸中心名镇工作。

(八)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名镇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土地资源的流转、租赁、征收整合、开发和利用等工作。

(九)市环境保护局:负责名镇重点区域、流域污染防治监督和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指导各县(市、区)做好名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十)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协调名镇公路、公交站场、公交线路等工作;指导各县(市、区)做好名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十一)市卫生局:负责协调镇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综合管理工作;推动名镇无害化公厕建设;指导各县(市、区)做好名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十二)市水务局: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名镇河涌的综合治理、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堤路的建设,保持河涌的清洁,改善江河环境;制定供水、排水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计划,会同有关部门监督管理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工作,结合防洪堤建设,美化江河两岸堤路建设;指导各县(市、区)做好名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十三)市发改局:负责名镇工程项目立项工作。

(十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健全名镇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好名镇居民基本保险参保率,使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0%以上。

(十五)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负责名镇的文化挖掘、培育、弘扬工作;统筹名镇文化设施建设和历史文化古迹的 保护工作。

(十六)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是辖区名镇创建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辖区名镇的各项创建工作。拟定创建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向市名镇办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存在问题、解决办法以及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等。

六、主要措施

(一)完善规划编制,加强规划引导。名镇要在和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上层次规划和专业规划衔接的基础上,完成镇村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形成优势特色。要结合中心镇总体规划,应有重点突出、任务明确、可操作性强的消防、环保等专项规划的内容。工业区和住宅区的规划和建设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深化规划成果,开展并完成特色名镇的发展规划,打造舒适宜人的特色小镇。

(二)多元筹资,保障投入。切实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所筹资金专项用于申报、规划、修缮、维护和管理等工作,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资金来源主要有:政府投入、部门支持、居民自筹、社会各界的捐赠和资助、大力实行招商引资,实行滚动开发等方式。

(三)把名镇创建工作纳入宜居城乡考核范畴。把名镇创建工作与宜居城镇建设工作相结合,市政府将名镇创建工 作纳入对各县(市、区)建设宜居城乡的考核范畴。在名镇创建过程中树立典型,通过样板示范带动镇宜居建设,不断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显著提升群众幸福感。

(四)统筹管理,建立项目库和财政资金补助。各镇在县(市、区)的统筹下,结合规划及专项设计的要求,提出创建名镇具体建设项目,并列表统计,分类汇总,明确建设规模、实施时间、投资估算、主管部门、实施主体、资金来源等,建设项目的设立需结合创建目标任务,具可操作性,禁止设立空泛、不切实际的项目及借名镇创建之机乱立项目,建设项目经当地县级政府审核后汇总至市名镇办领导小组,形成工程建设项目库。

特色名镇建设由市财政局给予安排资金补助,每个特色名镇补助50万元,用于名镇项目库的各项建设。

(五)做好宣传工作。名镇建设既是城乡风貌改造发展的选择也是城镇化跨越发展的要求,各县(市、区),市直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特色名镇名村宣传工作,特别是要大力宣传报道名镇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充分调动企业和群众的参与热情,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清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八日

第三篇:XX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范文

XX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关于“打造一批名镇名村”的决策部署,依据《关于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带动农村宜居建设的意见》(粤府„2011‟6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围绕“XXXXXX”这一目标,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为基础,以实施农村环境和景观综合整治为突破口,整合提升特色优势为基本路径,大力开展名村示范村创建活动,带动全县广大农村更好地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显著提升群众幸福感和农村宜居水平。

(二)基本原则。一是规划先行,典型示范。名村要结合本地实际,广筹资金,整合资源,办点示范。二是立足实际,保持风貌。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条件出发,充分立足现有基础进行房屋和设施改造,较好保留乡土元素,体现农家风情,不搞大拆大建,片面追求乡村城市化。三是突出特色,分类指导。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发掘内涵,培育特色,形成亮点、形象和品牌效应,打造不同主题和类型的名村示范村。四是以人为本,幸福宜居。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挥群众在名村示范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共建宜居乡村,共享幸福家园,实现安居乐业,提升幸福感受。

二、目标任务和建设要求

(一)目标任务

2011年选择XX村、XX村为名村建设示范点,到2015年底实现全镇30%的村完成示范村建设,全镇10%的村完成名村建设,推动全镇农村宜居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建设要求

1、示范村。示范村指经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乡村景观改造和绿化美化建设,达到卫生村基本标准,村容整洁、环境宜 人、设施配套、生活便利,具有示范作用的宜居村庄。

示范村建设要求:一是环境生态宜居,村内环境整洁,卫生条件良好,无垃圾乱丢弃、污水乱排放、杂物乱堆放、人畜混居、水道淤塞等现象,绿化美化水平较高;二是基础设施配套,农房整洁美观,道路、饮水、医疗、文化、电力、电视、通信等设施建设比较完善;三是公共服务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休闲、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基本公共服务较完善,农民享有规定的公共服务保障;四是社会和谐稳定,农村基层党建、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乡风文明,治安良好。

2、名村。名村指达到了示范村建设要求,并具有一种或多种特色优势,农民生活达到了较高的小康水平,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代表新农村建设水平和农村改革发展方向,代表我镇农村建设成果和形象的村庄。

名村建设要求:列为名村的行政村,所辖自然村应有一半以上按示范村的建设要求进行改造整治。名村应依托自身条件,做强个性特点,在人文历史、自然生态、民居风貌、农业渔业、乡村旅游、基层建设和社会管理等一个或多个方面突出特色,打造成为主题突出,形象鲜明、内涵深厚、韵味独特的村庄,在保护乡村自然风貌和历史建筑、传承人文气息和传统文化,倡导文明风尚和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工作重点

(一)科学编制名村示范村建设规划。对每个拟建的名村、示范村,广泛听取听取部门和农民的意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逐一编制具体翔实、操作性强的建设规划。鼓励有条件的村采用规划、设计、建设工作“一条龙”的创建模式,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确保一年初见成效。

(二)突出抓好乡村环境“四整治一美化”。一是整治乡村生活垃圾脏乱现象,形成有效防治卫生脏乱、环境污染的垃圾处理方法和卫生保洁机制。二是整治乡村生活污水乱排放现象,利用沼气池等方式,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高水体自我净化能力。三是整治农村畜禽污染,村庄内畜禽养殖实行人居与禽畜饲养分开,生产区和生活区分离。四是整治乡村厕所卫生设施,推动村内无害化公厕建设,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五是全面提高农村绿化美化水平,按照“幸福、健康、生态、可持续”的思路,重点以“万村绿”为点,以绿道为线,以生态公益林为面,建立“点、线、面”相结合的绿色生态网络;致力发展低碳生态产业,建立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相结合的生态产业体系;培育“健康、生态、文明、法治”的生活方式,打造生态文化品牌。

(三)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和整体风貌建设。进一步完善乡村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连接名村与周边地区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强公用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名村的承载力和吸引力。加强对农村住宅建设的指引和指导,向农村居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体现地方民居特色的住宅设计方案,形成整村的统一协调风貌。依托以水自然条件,因形就势,合理布局房、田、林、路等元素,提高意蕴口味和审美价值。对经过名村、示范村的交通干道以及主要出入口,开展既鲜明醒目又朴素自然、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整体风貌设计塑造,突出岭南风貌和地域特色。

(四)充分发掘、培育和增强特色优势。名村建设,要善于挖掘和整合各地独特资源,促进各方面的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在一个或多个领域形成较强的比较优势和创建亮点。鼓励有条件的村发展现代创意文化,展示当地人文历史。充分发挥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切实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进一步形成品牌特色,提高文体软实力;拥有比较富集的古迹名人、民俗风情、古村落、老街区等资源,能够完整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地方特色、传统风貌和民族风情,具有较高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乡村,要进一步增强人文特色和文化内涵;拥有光荣历史的革命老区,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 开放中涌现出的知名乡村,要发展红色旅游,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特色;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山水景观,风貌秀美、环境良好,能较好地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乡村,要进一步增强自然休闲特色;产业基础良好、经济发展优势明显的村,要突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新”产品,形成“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增强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农村基层党建、民主管理、社会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创造积累了经验,具有示范推广价值的村,要进一步改革创新、增创优势,探索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发展规律的新路子。

(五)统筹开展名村示范村建设改造。将名村示范村建设与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贫困村庄搬迁安置、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结合起来,在搬迁安置和危房改造中集中建设或改造的自然村,必须按照示范村建设要求进行建设;对其他享受各级财政补助开展住房改造建设的村庄,要求村民在住房改造建设中服从镇政府、村庄规划以及有关部门的建设指引,确保住房建设,村庄改造后风格统一、整洁美观。

(六)推动名村示范村科学发展。着力培育产业支撑,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壮大镇村经济,夯实名村示范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不断增强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平安乡村,创造安定安居的社会环境,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镇村两级综合服务中心平台建设,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以建设“六好”(党建好、自治好、管理好、治安好、环境好、风尚好)农村社区为载体,全面提升名村示范村的科学内涵和综合实力,使名村示范村成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先行者的排头兵。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实现目标”要求,做好推进名村示范村建设的实施工作。加强对名村示范村建设组织领导,镇成立由分管城建工作的领导任组长,镇属有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的名村示范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各村要把该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成立名村示范村建设工作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名村示范村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保障经费投入。各村要本着“花少钱办大事,少花钱办成事”的原则,统筹整合有关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为名村示范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三)明确工作职责。各相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名村示范村建设工作配套实施方案,并具体组织落实,村镇站、农业站、文化站等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抓好落实。名村示范村建设按照“四议两公开”(党支部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实现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和“四民主工作法”(民主提事、民主决事、民主理事、民主监督)的程序决策和实施,村委会要切实履行好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做好名村示范村建设的发动引导、组织实施和管理服务等工作。

(四)加大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工具和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名村示范村建设工作,使该项工作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以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名村示范村建设工作的浓厚氛围。

(五)加强指导督促。各村、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将名村示范村建设工作纳入本村、本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镇委、镇政府督查组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不定期对名村示范村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典型,使名村示范村建设工作逐步取得成效。同时,要探索建立名村示范村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名村示范村建成后不断提高发展水平。

第四篇:河南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第1~6批)

为弘扬民族传统和中原文化,促进河南省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524号)等法规,经申报、评选得出,名单如下:

 第一批

 历史文化名镇

禹州市神垕镇,淅川县荆紫关镇。 第二批(2007年公布) 历史文化名镇

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新安县铁门镇,鹤壁市山城区石林乡,禹州市神垕镇,禹州市鸿畅镇,临颍县繁城回族镇,郏县广阔天地乡,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遂平县嵖岈山乡,光山县白雀园镇,光山县泼陂河镇,永城市芒山镇。 历史文化名村

孟津县朝阳镇卫坡村,卫辉市狮豹头乡小店河村,临颍县皇帝庙乡小商桥村,郏县堂街镇临沣寨,郏县李口乡张店村,罗山县铁铺乡何家冲村。

 第三批(2008年公布) 历史文化名镇

郑州市巩义市康店镇,安阳市林州市任村镇,安阳市滑县道口镇,许昌市襄城县丁营乡,漯河市舞阳县北舞渡镇,平顶山市郏县冢头镇,信阳市固始县陈集乡,商丘市永城市陈官庄乡,商丘市睢县后台乡。

 历史文化名村

洛阳市嵩县田湖镇程村,鹤壁市山城区鹿楼乡大胡村,濮阳市清丰县双庙乡单拐村,平顶山市郏县薛店镇下宫村,平顶山市郏县茨芭乡苏坟村,平顶山市郏县茨芭乡姑嫂寺村,平顶山市鲁山县仓头乡仓头村,信阳市固始县武庙乡锁口村。

 第四批(2011年公布)

 历史文化名镇

尉氏县洧川镇,滑县万古镇,桐柏县淮源镇,永城市李寨镇,商水县邓城镇,淮滨县张庄乡,济源市轵城镇

 历史文化名村 内乡县乍曲乡吴垭村。

 第五批(2012年公布)

 历史文化名镇

登封市君召乡,灵宝市函谷关镇,南召县云阳镇,宁陵县张弓镇,光山县砖桥镇。 历史文化名村

汝阳县蔡店乡杜康村,汝阳县小店镇圣王台村,孟津县小浪底镇乔庄村,陕县西张村镇庙上村,渑池县段村乡赵沟村,义马市东区办事处石佛村,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项城市王明口镇袁寨村,济源市承留镇南姚村。 第六批(2014年公布)

 历史文化名镇

登封市颍阳镇、荥阳市汜水镇、安阳县蒋村镇、林州市石板岩乡、禹州市浅井镇、禹州市花石镇、宝丰县大营镇、宝丰县商酒务镇、项城市秣陵镇、滑县瓦岗寨镇、邓州市汲滩镇、永城市城关镇、永城市太丘镇。

历史文化名村

郑州市上街区方顶村、栾川县三川镇抱犊寨村、修武县岸上乡一斗水村、修武县西村乡双庙村场、禹州市浅井镇扒村、漯河市郾城区裴城村、宝丰县赵庄乡魔冢营村、宝丰县李庄乡翟集村、宝丰县商酒务镇赵官营村、宝丰县石桥镇高皇庙村、郏县冢头镇李渡口村、郏县薛店镇冢王村、郏县茨芭镇山头赵村、郏县渣园乡渣园村、郏县姚庄回族乡礼拜寺村、淅川县盛湾镇土地岭村、桐柏县城郊乡北杨庄村、商城县长竹园乡何家冲村、商城县长竹园乡四方洼村、商城县达权店镇新店村、新县周河乡毛铺村、新县八里畈镇神留桥村。

第五篇:名镇名村东阳城材料

历史文化名城——东阳城概况

东阳城,位于北纬32.59度,东径118.31度,海拔21米,东南与安徽省天长县接壤,东北与金湖县毗邻。境内有大云山、小云山和青墩山,其中大云山海拔73米,属半丘陵地势,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走势。全村总面积约8平方千米,辖14个村民小组,人口3195人,汉族,无宗教信仰。

第一节

历史沿革

一、东阳城座落于大云山南边,东阳城遗址是江苏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自古以来山南称阳,山北为阴,故称为东阳。

二、东阳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春秋时东阳称为“卑梁”,是吴国边邑,与楚国钟离接壤。秦代东阳设县,汉代东阳设郡。出生于东阳的陈婴在秦代是县令手下的小史,秦末农民起义,陈婴庇东阳人民揭杆而起,被公推为首领,后陈婴做了“楚怀王”的上国柱,负责警卫都城盱台(今盱眙,当时刘邦初建的都城)。陈婴从项梁伐秦,封楚上柱国。项羽败亡后归汉。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十二月陈婴被封为棠邑懊,公元前184年陈婴率子陈禄袭封。陈禄率子陈率嗣位,娶文常长公主刘嫖。刘嫖所生女陈阿娇被封为太子妃。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典故“金屋藏娇”的主人公。

汉景帝刘启,高祖刘邦之孙,共生14子,刘彻为太子,其余13子均被封王,刘非(刘银)之兄,被封为江都王。王府就设在今天的东阳城。武帝刘彻封董仲舒为江都相,刘非平时骄傲武断,不易对待,董仲舒晓以大义,用礼仪纠正了刘非的错误。刘非任江都王时东阳经济繁荣发达,他在东阳建起了江都王府。王府遗址现已探明,在现在的东阳村高塘组。王府周围有宽3丈、深1.5丈的圩沟,为了防止围墙的淤失,圩沟两边用木桩拦挡,用二合土夯实。并在东阳城外修建了两道内外土城墙。土城体宽20米,高约5米,均为黄土夯筑而成。城墙均有宽10米、深5米的护城河,古城遗址保存较为完好。刘非任江都王时在大云山顶端为自己修建了王陵,也就是现在发掘的大云山汉王陵。这座王陵是迄今我国发现的西汉时期规

模最大的古墓群。

三、东阳在明清时代隶属宝应县管辖,民国期间划归盱眙县。解放前至解放初,东阳乡面积较大,天长县原安乐乡都属东阳管辖。一九五五年盱眙县从安徽划归江苏,安乐乡划归天长县。一九五八年成立人民公社。东阳划归马坝人民公社。一九六二年东阳城立人民公社,有瓦屋、北安、南阳、东阳、云山、星火、兴隆、山北、瓦地、永丰十个大队和东阳永丰两个街道,一九六三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雷达兵3778部队13分队驻军大云山,一九六九年迁驻盱眙。一九八O年体制改革,将原东阳人民公社更名为东阳乡,将瓦屋、北安划归为新街乡。2000年撤乡并镇,原东阳乡除永丰、瓦地两村划归金湖外,其余各村都划归马坝镇。

第二节

规划建设

一、东阳乡原街道建设,只有一条老街道,居住百十户人家,从1992年开始,新建了南北两条主街道,盱扬公路两侧都建起了农民住宅区,新增住户256户。1995年投资70万元建成东阳科教文化中心,1996年新建医院宿舍楼一幢,投资110万元新建东阳中学教学楼一幢,1998年又投资30万元建成医院门诊大楼一幢,1998年乡政府铺设人行道2800米,改造下水道2800米,1998年投资15万元在南城埂建立一座小公园、小凉亭一座,初步建成东阳主街道和农民街。

二、东阳乡为了解决居民饮用水问题,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在原只有两口古井水源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乡政府于1998年投资60万元建成墩塘地下水厂一座,于1999年又投资1560万元在永丰建成净化水厂一座,铺设自来水管道65公里,使东阳乡的农民饮用水全部解决,现东阳各村民小组全部用上了自来水,覆盖面达100%。

第三节

经济发展 东阳从1986年之前,工业以个体手工业为主,包括冶炼、锻造、土窑、食品、纺织、缝纫、水泥制品等几个项目门类,以家庭作坊式和集体经营为主要模式,以建材和加工业为主,规模不大。

一、矿产业 东阳的大云山、小云山、青墩山都藏着大量丰富的优质玄武岩矿石,19世纪60年代开始投资开采石料,矿区在小云山,当时主要靠人工开采,规模较小,生产的石料只能满足当时的建筑要求,随着经济发展以及生产生活对石料需求量的加大,到1988年,东阳乡已有乡办采石厂11个,村办采石厂8个,矿区遍及大云山、小云山、青墩山,日产石料1000余吨,石料生产、销售初具规模。到20世纪末,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周边地区对石料的日益需求,由各矿区投资新上大小碎石机36台。1988年乡政府建成一个采石总厂,投资280万元新增一台四级破碎机,日产石子1200余吨,一律采用机械化生产,村办采石厂有原来的8个增加到14个,石料日产量达2000吨左右,这些石料主要销往安徽的天长部分乡镇,金湖、洪泽、淮安及扬州、宝应等地,用于兴建水利建筑、铺路等建筑工程。由于石料的压力强度高、质量好,采石总厂还成为沪宁高速公路供料的主要供应商。在80年代为了发展乡镇企业,东阳乡政府提出“万炮齐轰大云山”的口号,将原有的仙人洞、饮马池、龙塘瓢儿井等自然古迹和自然观景、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现在的大小云山已是千疮百孔,面目全非了。

二、仪表业

东阳仪表厂是从1987年筹建兴办,厂里有工程技术人员29人,主要生产热电偶、热电阻等仪表产品,并在上海创办一个虹阳仪表厂,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产石销往全国各大小企业,年销售额达1500万元左右,利税120万元左右,由于当时乡政府领导对该企业管理不严,加之仪表厂厂长大肆挥浑浪费,造成企业资不抵债,于1994年破产解散。

三、钢窗、卷门业

由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多。乡政府为了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于1996年投资200多万元兴建钢门钢窗厂、铝合金卷门厂,共有工程技术人员72人,年产钢门钢窗、铝合金门窗35000件套,年创

产值1000万元左右,年创利润250万元左右。

四、原油

东阳物产丰富,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早在20世纪70年代,江苏石油勘探局已探明东阳境内有大量的石油资源,到90年代初正式开采,撤乡并镇前,东阳乡有油井36只,日产源油500余吨,年交国家税金580万元。

从2000年撤乡并镇后,东阳村积极投入招商引资,从扬州引资投资2000万元新办一个箱包厂,从天长引进一个阳城帽子厂,总投资560万元,另有仪表线缆厂3个,五金机械厂2个,玩具服装厂2个,手套厂1个,该村共有企业10余家,年可创产值8600万元左右,创利税320万元左右。

第四节

文物遗存

东阳城建于秦,为秦汉县城,位于今盱眙县城东35公里处,该城东西相连,分别近似正方形。城的基础大部尚在,东南较完好,西北已残缺。城垣黄包土与城内外深灰色土大为不同,夯层每层约20厘米,城宽约20米,东西两城南垣计1795米(其中东城长933米,西城长862米),东垣宽832米,其总面积约折合1.5平方公里,秦末陈婴曾于此率众起义,从出土的大型砖瓦来看,这里曾有过宏伟的建筑。汉代时东阳县两次被封为侯国,一是汉高祖刘邦封张相如,另一次是汉室帝刘询封刘弘。今城内遍布吴王溴残,秦半两汉王铢,花纹砖、空心砖、花纹脸面纹、花木纹和秦云,此砖上都有明晰的东阳字样。

春秋时,(公元前770-前403年)东阳称“卑梁”,东阳是贯穿南北交通的古邑重镇,秦汉时为东阳郡,县所在地,县所辖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吴楚两国曾因这里的儿童“争采桑叶”而交战,后来历史上把由小事件引起大战予称为“卑梁徽衅”。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接受丞相李斯等人建议,设立郡县制,东阳是首批设立县。当时东阳管辖范围很大,包括现在的金湖、洪泽、宝应和盱眙等县的部分地区,境内住户超万家。汉初东阳曾升为郡,属吴国王利濞管辖。武帝时又降为县,属临淮郡。三国时期(公元

190-280年),东阳先属魏,后属吴,为南北对峙的军事重镇。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80-587年),东阳属临淮郡。公元573年,因战争频繁,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朝陈室帝撤消东阳县,把它并入山阳县,延续近八百年的东阳城就此结束了历史使命,变成废墟。

大云山在三、四、五十年代,山上只有两户人家,山上荆棘满山、杂草丛生,山上有白龙寺、仙人洞、饮马池、瓢儿井。白龙寺是一座规模比较大的寺庙,有众多尼姑和尚。于一九四四年被拆除,仙人洞内有一棵举世闻名的白果树(银杏),树直径有3米粗,树高10多米。据说老百姓用锯子锯一天,一夜之间口子又长好了,人工是无法锯倒的。一九四四年新四军驻扎在黄花塘,当时因为制造军用武器需要木材,罗炳辉师长带领兵工厂的战士用炸弹把这棵大树炸倒后运往龙王墩兵工厂做手榴弹柄子和枪托。仙人洞是用人工开凿的一口大坑,至今石坑四周铁锤铣打的痕迹仍清晰可见。在东边的石墙上距地面4米处有人工开凿的石洞,过去有很多传说,所以人们称之为仙人洞。解放前至解放初,洞内居住着乞讨人员。仙人洞因下再大的洪水,洞内不积一点水,仙人洞的西南边有一个水池(叫饮马池)与仙人洞相隔不到30米,池内的水常年不干。传说当年隋炀帝下江南时曾住在这里饮过马,所以人们称之饮马池。饮马池两边有一口古井,古井直径2米多,特别深,是人工用铁锤铣成,井墙边大约30厘米就有一个小洞,估计这个小洞是当时施工人员上下时拽着绳子上下踏脚用的。在这口井约200多米的地方有一座朱家大坟,这座坟是宝应朱府的老祖坟,所以人们叫朱家大坟。1971年秋天,东阳公社成立采石连,采石连要用木材,就将大坟挖开,打开棺材,棺材坑内,四周全部用灯草、石灰堆磊而砌,棺材上面放的丝绸衣服,拾去上面的衣服人们发现下面是一具女尸,这具女尸虽然在棺材里几百年,但与刚去死时别无两样,人们把女尸倒在地上一个多小时后,尸体只剩下头发和骨头渣。

大云山汉墓于2009年底由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进行考古发掘,取得了重大考古发现。现已确认大云山汉墓是一处大

型西汉诸侯王陵墓,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考古显示,周边曾有500米见方的围墙,里面曾经有密集的建筑群,陵园东门尚有道路,阙墓等遗迹存在。经过鉴定,这是一处西汉中期规格极高的夫妻同家异穴合葬墓,墓主人是江都王刘非。

大云山1号墓是一处汉代大型竖穴岩坑木椁墓,墓室南北长35米,东西宽26米,墓室位于一个深塘之中,当地人们称为龙塘,南北双斜坡墓道,南墓道长40米、宽21米,北墓道被开山破坏,残长30米、宽16米。东汉和唐宋时期这里多次被盗,盗贼盗走部分财宝后还曾纵火焚烧棺木,尽管如此,墓室内依然可见金然楠木整齐地码砌在棺室外围,能分出每根金然楠木直径都在30厘米左右。这种在墓室中椁室周围贵重木材堆垒的框壁结构就是著名的“黄肠题凑”。为汉代王陵墓葬最高葬制,共出土金银铜器、玉器、陶器、漆器、兵器等列贵文物万余种,其中:金镂玉衣、玉棺、满钟等珍贵文物,实用兵器大多精美,种类有戟、矛、剑、铍、锥、弩、箭镞、铁铤、铠甲,各种器具一应俱全,礼器、乐器、生活器具应有尽有,几乎把生前奢华精致的生活原封不动地搬到了地下宫殿中,一个箭箙中有300支箭,而箭簇的品种竞有15种,几乎涵盖了当时远程射击和近程射击的所有箭簇品种,墓主人对兵器的种爱和专业显而易见。2号墓与1号墓并列,相隔13米,墓中也发现了黄肠题溱,金镂玉衣和玉棺,墓主可能是1号墓的夫人。国内罕见,文物价值与学术价值极为重大。

大云山汉墓考古末期,出土了“江都”字样的封泥和印章,因此孝古专家断定,大云山汉墓的主人就是江都王刘非。

刘非公元前155年立为汝南王,前154年吴楚七国叛乱时,任命为将军,吴破,徒为江都王,治故吴王所属之地。在位二十七年死。刘非破七国之乱后,统辖吴王刘濞的属地。本人又在位二十七年。因此有能力建起大墓,而刘非之子刘建永袭了父亲的属地也称江都王,但因受到淮南王谋反事件牵连而自杀,所以不可能葬在此大墓中。

合阳侯刘仲,汉高祖刘邦哥哥,公元前200年,刘邦下诏将刘仲和其长子刘肥一同封为王,刘仲被封为代王,统辖今河

北、山西一带。代国为北方边境重地,当匈奴于公元前199年入侵代国的时候,身为代王却毫无军事才能的刘仲根本无力坚守边疆,只好弃国独自逃回洛阳。刘邦对此大为恼怒,于公元前199年10月下诏草去刘仲的王位,贬为合阳侯,刘仲并做了六年合阳侯,于公元前193年抑郁而终。后因儿子刘濞封王,被迫谥为代顷王。

吴王刘濞,刘邦的侄子,刘仲的儿子,汉高祖十一年前(前196年)满20岁的刘濞受封为沛侯,英布反对,刘濞以骑将,随从刘邦破英布军,刘濞从军有功,汉高祖又顾及吴郡接壤东越等国,乃需选壮王镇之,故而封刘濞为吴王,改当年刘贾所封的荆国为吴国,统辖东南三郡五十三城。刘濞以诛晁错为名,联合楚赵等国叛乱,在景帝前元三年丁刻(前154年)带领楚赵七国公开叛乱,史称“七国叛乱”,后被汉军主将周亚夫击败,刘濞兵败被杀,封国被中央废除。

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生泽乡发动臣卒造反,树起了反秦大旗。同年9月,项梁、项羽在吴地起兵,率八千江东子弟北上抗秦。东阳县的青年闻风而动,杀死秦国派来的县令,很快汇成二万人的大军《史记》称之为“异军巷头特起”,成语“异军突起”就来源于此。大家推荐在县衙任令史的本地人陈婴为王,陈婴为人一向谨慎、低调,不肯出风头。他回来向父亲征求意见,她母亲对她说:“我嫁到你家这么多年,从没听说你家祖上有富贵之人,现在突然大富大贵,恐怕不是好事。你不如依附皇族,事成还能封侯,事不成容易脱身逃亡。”于是陈婴与众人商量说:“项氏是楚国的贵族,世代为名将,现在办大事,不由项家人做统帅没有号召力。我们依附名门望族,就一定能消灭秦国。”众人听说,纷纷赞同。很快,项氏大军路过东阳,东阳起义军与之会合,成为抗秦的主力军,陈婴当时已成为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军事统帅,一时间万众瞩目、名扬四海。后来楚王熊心迁都彭城,陈婴继续担任要职,熊心被项羽废黜杀害后,陈婴归属刘邦,统兵南征北战,攻城略地,成为汉朝的开国功臣。刘邦建立汉朝,封陈婴为常邑侯,陈氏又与皇族联姻,陈氏子孙世袭侯爵,当时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异

姓诸侯王多遭屠戮,多年有存在,陈家能有如此的荣耀,当归于陈父当年的高瞻远瞩的决策。

陈婴的孙子陈午娶了汉景帝的大姐馆陶公主刘嫖为妻,生了一个女儿叫阿娇,阿娇与汉武帝刘彻是亲表兄妹,刘彻要娶阿娇为妻,刘彻说“我要造一座金屋让她住”,这就是成语“金屋藏娇”的来源。

陈娇,字季弼,东汉末年东阳人,为人正直坦荡,有谋略,曹杰取代汉帝后,任命他为史部尚书,封高陵亭侯,不久升尚书令,明帝继任,又封他为东阳侯,加侍中,光禄大夫,后迁任司徒。

晋朝的开国功臣陈骞,是陈矫的儿子。陈骞初任尚书郎,后升为中山、安平等地太守,政绩突出,升相国司马、长史、御吏中丞、尚书、封安国亭侯。当时蜀国进攻陇右,陈骞以尚书持节任征蜀将军,牢牢征讨大破蜀军。诸葛诞叛乱时,他又以尚书任安乐将军,平定寿春平使持节都督淮北诸军韦,进爵广陵侯,转任教督荆州诸军韦、征南大将军。陈骞于元康二年去世,享年八十一岁。去世时,朝廷特许他以华衮入验,并赠他太傅称号,定其谥号为“武”。

目前,盱眙县已投入1000万元和南京博物院共同做好大云山汉墓发掘工作,已完成1号墓、2号墓、8号墓三座主墓和3、4、5、6四座陪葬墓以及对2座武器坑,1座实体车马坑和一座明器车马坑进行初步考古发掘,为了上述墓坑搭建了钢结构大棚,修建马坝至陵墓区域的砂石路,筹建遗址博物馆,文物保护总体规划初稿已基本完成,旅游规划正在修编之中。

第五节

风物特产 东阳自然自源丰富,大小云山、青墩山蕴藏着大量的玄武岩石,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土地肥沃,主要以水稻、小麦等农物为主,亩均年产量达1000克以上。

水产养殖丰富,东阳、南阳、胜利、云山、山北的水库,兴隆三塘,梁桥大坝等均有大面积池塘养殖,养殖的品种有鲢鱼、鲫鱼、鳊鱼、鲤鱼、青鱼、鲇鱼等,年产量以超2000吨以上。

东阳主要以豆腐坊、豆芽坊、蔬菜园为主,日产豆腐800斤左右、豆芽500斤左右、蔬菜1000斤左右、百叶200斤。东阳的豆腐在周围是举世闻名的。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完善,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东阳的副业项目和结构也较大幅度的增加和调整,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洗浴中心两个、炕坊两个、榨油坊1个、养猪大户5户,年出栏量达5000头左右。

第六节

人民生活

1986年至1993年东阳全乡有初级中学两所(东阳、永丰),1993年以后,两所中学合并为一所中学,1994年东阳初级中学建成市合格实验室,1998年东阳初级中学教学楼竣工并交付使用。使初中的办学条件在全县同等学校中居上游水平。1986年至1999年全乡有小学11所、幼儿园11所,极大的方便了广大青年和幼儿的入学入园,小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达到100%,1999年在校生2638人,教职员工243人。由于教育制度的改革,于2002年将东阳中学撤并到马坝中学,村小并入到东阳中心小学,现东阳只有一所中心小学和一所幼儿园。

1997年东阳乡建立了微波传输系统,有150户安装了有线电视。到1998年上级有关部门推行免费入网的优惠政策,使安装有线电视用户已达到1800户,约占总户数的9%,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衣食住行水平逐步提高。1994年东阳乡有180户条件比较好的居民全部装上了电话。到1997年至1998年电话的方便以及电话给人们带来了效益。在党委、政府的努力下,到了1998年底全乡安装电话已达到2099部,使东阳乡一跃成为盱眙县第一个电话乡。俗话说:要致富,先铺路。东阳乡党委、政府为了解决居民行路难的问题,采取政府投资、企业捐石料、农民出力等措施。1987年东阳至永丰8公里村道铺上了砂石路面,1990年至1995年在全县东阳乡第一个村村通上石子路,形成了乡村道路网络。

东阳乡原有一所中心卫生院,14所甲级村卫生室,1996年中心卫生院建成院职工宿舍楼,1998年又投资了30万元建

成医院门诊楼,增添了医疗机械设备,于2004年东阳中心卫生院被合并到马坝二院统一管理,现东阳只有一个村卫生室和6个甲级村卫生室,现在给老百姓看病难带来了极大不便。

人口和社会保障,近年来,全村计划生育工作稳步发展,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6.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原有的一所全县很出色的敬老院,于2002年被合并到马坝敬老院。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东阳村在2000年以前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600元左右,到2010年底,东阳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9995元。

下载清远市名镇名村建设情况汇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清远市名镇名村建设情况汇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梅州市平远县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总体发展规划(模版)

    梅州市平远县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总体发展规划(2011—2015年) 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是推进宜居城乡建设、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的具体行动,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平远的重要举措,......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单[定稿]

    中国最新10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一、国家最新批准历史文化名城名单(4座) (国务院1994年1月4日至今) 凤凰山海关濮阳安庆 二、国家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37座) (国务院1994年1......

    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1、泉州、 2、福州、 3、漳州、 4、长汀。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1、上杭县古田镇2、......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情况(大全5篇)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情况 国家级名城三个:景德镇、南昌、赣州 省级名城四个:瑞金、井冈山、九江、吉安 第一批:2003年10月公布,全国共22个名镇名村(其中镇10个,村12个),其中我......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条件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条件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1. 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2. 历史建筑集......

    中心村建设汇报

    郭杖子满族乡 关于中心村建设推进情况的汇报 按照调度会要求,现将我乡中心村建设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十二五期间,我乡将重点打造三个中心村,即,倪杖子、金杖子、于杖子。2012年......

    ##村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大全)

    枫溪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2010年12月)枫溪村地处明溪县西北部,海拔645米,人口832人,223户,辖5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全村土地总面积28673亩,耕地面积1335亩(其中水田1261......

    贵州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简介大全

    贵州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简介 贵州省是我国西部典型的山地省份,山地占全省面积的61.7%,丘陵占30.8%,平地只有7.5%,自然环境优美,生态环境保存良好。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是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