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
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外在原因
安吉县实验幼儿园杨向红
我是一名长期实践在一线的幼儿教师,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腾飞,竞争的日益激烈,我深深地感觉到:幼儿教师在工作、事业、生活、情感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身心疲惫、情绪紧张、焦虑、急噪、消沉、性情抑郁等心理问题也较多呈现。而笔者认为,关注幼儿教育应该从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开始,要使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幼儿教师必须首先要拥有健康的心态,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只会源源不断的“制造”出心理不健全的孩子。在现今社会普遍关注和重视幼儿心理健康的同时,我不禁在想:幼儿教师的心理问题该由谁来关注?幼儿教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心理问题? 当然,幼儿教师心理问题的产生有其自身的原因,但客观环境的因素也是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历和工作感受,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外在原因:
一、社会压力
这些压力源自于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尊师重教已提倡多年,但对幼儿教师这一角色定位却难以令人欣喜。家长和社会对幼儿教师的普遍认识就是“每天哄哄孩子,和孩子玩玩游戏,照顾好孩子的每一顿饭,帮助孩子穿好衣服,睡好觉等等”。“既简单又轻松”是很多人对幼儿教师这个职业的普遍认识。然而,这些认识相对于现今幼儿教师的职业境况来说是片面的,也是不准确的。再加上,现今社会家长对幼儿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舆论对幼儿教师压力越来越大,过分的希望、宣传幼儿教师要任劳任怨、无微不至、默默奉献,忽视了现代幼儿教师作为现实中的人的多元特质的展现,让幼儿教师恐于背负这样的盛名。而且,随着同行竞争的日益激烈,幼儿园的各种开放、考评、检查、验收、各种创建活动都经常使教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因为这一系列的考核与检查活动都与他们的前途、待遇密切联系。这一系列的现实矛盾使很多的幼儿教师渐渐对工作失去了信心和自信,她们感到沮丧和失望,乃至于出现颓废、消沉的负面情绪,从而导致产生一些心理疾病。
二、工作压力
在常人眼里,幼儿教师理应是一群活泼美丽的姑娘,幼儿教师的工作应该是快乐轻松的,每天带着孩子唱歌跳舞,做游戏,自由自在,非常开心。事实却不然,幼儿教师辛苦的程度,外人难以想象,她们面临的工作压力主要来源:
1、班级人数多虽然新《纲要》有明确规定,小班每班人数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但据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幼儿园的班级有超标现象,有些地方班级居然达50——60人。班级人数过多,必然增加教师的工作强度。
2、教学工作量大幼儿园除了要开展常规工作、园本课程的研究外,还要开展
有特色的主题教育、区域活动、教科研活动,同时,幼儿教师还要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完成一大堆的“家庭作业”:课件制作、多媒体教案、技能比赛、活动设计、区角观察笔记、教育笔记、教学心得、幼儿家访记录、成长档案、家园联系册、听课笔记、活动效果分析、撰写论文、总结经验等等,案头工作挤占了教师大量的休息时间,使教师不能够真正做到劳逸结合、身心松弛,这是导致幼儿教师疲惫不堪、性情压抑的直接原因。
三、心理压力:
幼儿教师基本上是女性,性别和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她们对社会的舆论和家长的评价普遍比较敏感。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她们首先想到的是别人怎样看待、作何评价?因此,开展工作时往往会顾虑担心、强求完美,不能轻松自如、游刃有余。另外,幼儿教师作为一个多重的社会角色,一方面是为人师表的教师,一方面又是一个普通人——妻子、母亲、女儿,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难以平衡,极易产生过多的忧虑和自责,这一切都使得幼儿教师的心理压力剧增。而最令幼儿教师焦虑、恐惧的恐怕要数幼儿的安全了,一线的幼儿教师每天都提心吊胆,时时刻刻在担心孩子出事故、发生危险,而难以向家长交代。这种无形的精神压力始终笼罩着一线的幼儿教师。
因为各种压力,许多幼儿教师的身体状况也相应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比如,声带疾病在幼儿教师中就非常普遍,由于每天进班,声带得不到及时的休息和恢复,若干年后,原先亮丽的嗓子就变得嘶哑了。另外,幼儿教师还存在着极易患听力障碍的可能性,幼儿园里孩子们的喧哗声、吵闹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充斥着幼儿教师的耳膜,使得她们不得安静。有的教师就是离开了教室和孩子,还总觉得脑子在“嗡嗡”作响。
由此可见,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现今社会问题在幼儿教师身上的折射,而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势在必行。为此,我们幼儿园要对幼儿教师的人文环境建设引起高度重视,要努力营造平等对话的空间和温馨和谐的工作氛围,对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倾向的幼儿教师要及时给予疏导,为其缓解压力;同时还要引导幼儿教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适时适度地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与情绪,并引导教师充分认识:优胜劣汰是现今这个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鼓励教师正视现实,找准位置,保持健康心态,迎接挑战。
第二篇: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一)在宏观的社会体制层面上,对幼儿教师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1.政府部门要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
政府部门要把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作为一件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大事来抓,大力宣传幼儿教师工作的价值和复杂性,以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尤其要将“尊师重教”的意识落到实处,保障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使全社会各行各业和每个学生的家庭都能与幼儿园一起承担教育的责任。
2.幼师学校要慎重选择学生
新生入学前,除了进行学习成绩考核及技能技巧、专业思想的面试外,还应创设各种情境,测试其心理健康状况,使幼儿教师培训机构有较高的起点。3.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幼教行政管理部门应经常举办讲座、咨询活动,不断提高幼儿教师基本素质,及时解答幼儿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教师排忧解难。
(二)幼儿园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创设有利于保持心理健康的氛围
幼儿园要为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尽可能多地为教师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建设民主、平等、互相尊重、和谐的氛围。
1.营造宽松心理氛围与和谐的人际关系
以人本思想为指导,树立民主平等观点,注重情感交流,营造一种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宽松心理氛围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幼儿教师置身其间能有一种安全感,从而心情舒畅地工作和学习。
2.正确认识和对待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幼儿园领导要正确认识、高度重视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把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提到工作日程上来。幼教工作协调安排,加强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与辅导工作。请专家来园举办讲座等,采取有效措施达到好的效果,提高幼儿教师的心理保护意识。3.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明确的奋斗目标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是教师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源泉和动力。帮助、引导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定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就显得十分重要。4.满足教师合理需要
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外出业务进修的机会,让他们了解更多的信息,掌握更多的教学技巧和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应当创造条件使每个教师有获得工作上成功的可能。此外,幼儿园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关心教师的生活。5.合理运用评价激励机制
在考核评优和职称晋升中务必做到公正、公开、公平,使之成为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动力之一。在处理教师违反园规园纪的问题上,既要依“法”办事,又要以“情”动人,使有违纪行为的教师能自觉地坦承自己的错误,并能在以后的工作中与其他教师一道同心同德地投身于幼儿教育中。
6.全力解决幼儿教师超负荷工作问题 在保障正常教学的情况下,给教师更多的工作灵活度和教学自主权,尽量减少幼儿园内部名目繁多的检查和评比活动等。
7.多开展各类活动,为幼儿教师广开感情交流的渠道
要经常组织内外联谊会、舞会、假日旅游参观等集体娱乐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增进教师与社会各界的相互交往,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要建立健全教师心理档案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通过温馨谈心室、民主生活会、教代会等方式为教师广开感情交流的渠道。8.关心教师的家庭生活
多数教师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都有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如果能关心这些教师的家庭生活,哪怕是给予一点点精神上的关心和经济上的帮助,都会使他们感激万分,并重新振作起来投入到忘我的工作中去。
(三)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 如何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 1.认知调节
压力——冲突——做出选择——价值观
所有的痛苦与选择的观念系统有关,如果改变了观念,压力造成的心理痛苦会不治而愈,怨天尤人不如调整认知。在多元价值中,确定自己的价值体系,形成积极认知,改变思维偏差,转变不良心绪。如何进行认知调节? 辩证一点、全面一点、站高一点、中和一点、后退一点。
后退一点:教师群体自我人格中“超我”力量强大,对本我过度压抑
过高的自我期望:追求完美,高尚理想与个人发展目标。自我期望是一把双刃剑,自我期望应该与自己的能力相匹配人生需要减法,降低目标。
电视上有数钞票娱乐节目。在规定的三分钟内,让现场的4名观众进行点钞比赛。谁数得最多,最准确,他就可以获得刚刚自己所数得的现金。在这三分钟内,主持人轮流给参赛者出脑筋急转弯的题目,来打断他们的正常思路,并且,必须答对题目才能接着往下数。
第一位:3472元。第二位:5836元。第三位:数出了4889元的好成绩。第四位,只数出500元。
主持人开始所数币值的准确性。前三名数得多的观众,不是多计了100元,就是少算了5元,或者10元,距离正确币值,都只是一“票”之差。只有数得最少的第四位,才完全正确。按游戏规则,那么也只有第四位观众才能获得500元奖金,而其他三名参赛观众,都只是紧张的做了三分钟的无用功。
这样出乎意料的结果,台下的观众先是沉默,继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时,主持人拿着话筒,很严肃地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自从这娱乐节目开办以来,在这项角逐中,所有参赛者所得的最高奖金,从来没人能超过1000元。全场观众若有所悟。主持人最后说:“有时,聪明的放弃,其实就是经营人生的一种策略,也是人生的一种大智慧。不过,它是需要更大的勇气和睿智的啊!”
放弃是智慧,生活中时刻面临取与舍的选择,因为人生在世上想得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总是渴望着取,渴望着占有,但往往常常忽略了舍,忽略了占有的反面——放弃。懂得放弃的真意——理解“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学会放弃,不要贪婪,适时地有所放弃,获得内心平衡的好方法,所有的痛苦都是有意义的,所有的体验对生命都是重要的,心理痛苦是自我在成长中的必经阶段,既然是成长的烦恼,也要靠成长去解决。
调节对自我的认识。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才能正确地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
由己及人,客观地评价别人,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之处能处之泰然。
自我意识的水平制约着对自己人格发展进行调节的能力,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是由无到有、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自我意识的水平不同,它对一个人的人格发展的调节能力也是不同的。2.情绪调节 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是通过一定策略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变化。为什么要进行情绪调节?
情绪与认知的关系,情绪是有能量的,情绪能控制人,心理状态是一种隐性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反映到身体的疾病方面。心理上的问题会引起身体的一些生理反应方面,会形成心理障碍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情绪需要表达,接纳,不要压抑。心脑相互作用:《黄帝内经》“百病生于气”。“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五脏:
过喜则伤心而气散,过怒则伤肝而气上,过思则伤脾而气郁,过忧则伤肺而气结,过恐则伤肾而气下。如何进行情绪调节?
及时宣泄不良情绪—“出气果,发泄球”,心中的烦恼、忧虑不要积在心中,学会放松,聆听音乐,唱你最喜欢的歌,调换环境,休假旅游。3.人际关系调节
乐于合群,善于交往,不断补充心理营养,注意转换角色,不要以我为核心,培养对人的兴趣,扩大社会交往层面,积极助人,与人合作,多与别人倾谈,学会表达与沟通, 交流思想与感情,恰到好处地把握人们交往的距离。4.生活节奏调节
正确理解身心关系,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营养需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适当安排娱乐与休息,保持旺盛精力,不要太功利,关爱生命,定期体检,积极治疗原发病。
5.提高时间管理策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时间是一种选择,时间是安排,时间是持续兑现的支票:无法开源也无法节流,只能有效的利用。发展管理时间的能力。
(四)社会支持系统 什么是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从他人那儿所能获得的心理支持。
社会联系的最大来源是一个人的配偶及家庭成员、亲属,其次为朋友,同事及社会组织。后者的支持作用也很重要但不是前者所能取代的。社会支持的理论基础就是心理健康的人际关系或社会交往原则。
人类经常需要社会支持,精神支持是指其在社会中被尊重、被理解、被同情的主观体验,不包括困难时在物质上可能提供的支持。精神支持,亦以个人的主观感受或体验为标准,因为这是对其产生实际影响的精神力量。
人际关系良好,社会交往能力强是心理健康的显著标志。卡耐基曾说过,人际关系在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中占85%。这充分说明人际关系的作用。社会支持是一种以良好人际联系表现出来的社会联系。
构建社会支持系统需要注意六点: 1.要有男有女 2.要有老有少
3.要有亲人还要有朋友 4.要有“异己 5.要有绝缘性
6.支持系统要经常培育
(五)专家的处理
专家的处理是指个体在无能力解决自己心理问题时,求助心理专家进行咨询,诊断与治疗的过程。
一旦有些问题超过了个人能力限度,尤其是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求助于专家的指导并进行有效地处理解决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在有些问题上容易走入误区。由于教师的角色特征及职业特点,往往自视清高,或无视自己的心理问题,或对自己心理问题讳疾忌医,二者都不正确。
以科学、理智的态度对待心理问题,发现有心理困扰时,主动、积极、及时地到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心理治疗能提高教师的理解力,使他们和学生、同事一起工作得更好。杰西德(Jersild,1962)调查表明:
95%:更好地理解学生; 89%:有更大心理承受力去接受那些有敌对、愠怒、反叛情绪的学生,并能更好地教育他们; 73%:提高了走近那些畏缩、难以接近的学生的能力。
第三篇:幼儿教师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心得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心得 时间:2012/8/29
地址:大宁影剧院
主持人:郝东
对方的感觉-----决定着别人的感觉。
决定别人的感觉,就要读出别人的感觉。
作为一名教育者,领导的期望,社会、家长的期待,孩子发展的需求,更加上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匮乏,这些都感觉身心都是飘乎乎的。为此,我十分困惑和迷茫。很庆幸参加了这次心理健康专题培训,通过听取专家的讲座,使我了解了教师心理健康的观念和基本知识。这次培训让我受益最深的就是如何应对教师的心理问题:
1、保持心理健康。
(1)教师要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所在,正视自己的喜怒哀乐,既不妄自菲薄,也不自我膨胀,不过分苛求外部环境,以避免因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落差而造成的心理冲突。
(2)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教师在工作中难免会与领导、同事及学生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它会使教师受到打击而自怨自艾、退
缩、逃避等。这时要用言语反复提醒自己,进行自我暗示,促进自己乐观向上,善待生活,充满激情。
(3)及时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遇到烦恼,不要闷在心里,可找几个知心朋友谈谈心、调节心理平衡。
2.提高综合素质。
教师应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促进自己可持续发展,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幽默的情绪
(1)教师自身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教师的乐观精神主要包括宽容精神、赏识意识和有激情地生活。
(2)教师要有广泛的兴趣,健康幽默的情绪,平静愉快的心境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教师在工作中所表现出的积极乐观、热爱生活、勤奋工作的风貌,都会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与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培养。同时也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懂得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非常必要。
感谢这次培训,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重拾信心。让我知道教育者的条件,心理活动——本质就是一种感觉。
2012/8/30
陈婷
第四篇:怎样维护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
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幼儿心理发展。幼儿教师是幼儿模仿的榜样,要保证幼儿心理健康发展,首先应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本文介绍了调查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并提供了针对不同问题的应对策略。
《怎样维护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这门课程中,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中的三点给我的印象很深,挺符合我们大多数幼儿教师的需要,其中包括
(一)在宏观的社会体制层面上,对幼儿教师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幼儿园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创设有利于保持心理健康的氛围
(三)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尤其是第三点“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给我很大的启发。
一、充分了解自己。
心理健康应主要靠自己来维护,只有自己才能最好的帮助自己,一切外部的帮助只能是起到“助人自助”的作用,都只能通过个人的吸收,内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二、学会调节自身的情绪。
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宣泄,那么容易造成身心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持续时间过长或者强度过高,还可能造成身心疾病,所以幼儿教师也应该选择合适的时候,合理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宣泄可以从“身”、“心”两个方面着手。“心”方面如适当的环境下放声大哭或者大笑,对亲近和信任的朋友或亲戚倾诉衷肠,写写说说或者发发微博。“身”方面如剧烈的体力劳动,纵情高歌,逛逛街,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等等,还可以出门旅游,从大自然中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
三、保持健康的体魄。身体健康能促进心理健康,因此,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生理疾病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好方法。不过,教师在体育锻炼时应该注意量的问题,不要适得其反,因疲劳而影响了正产的工作和学习。
四、多与人沟通,多与人交往。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教师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乐于合群,善于交往可以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教师是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社会成员,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教师的角色是多变的,需要不断转换,对此,教师要增强角色的适应能力和角色转换能力,要善于调节心理状态,使自己与社会融为一体。
总之,教师职业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职业,教师应从自身健康的心理去影响幼儿,帮助和引导幼儿,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幼儿心理发展。幼儿教师是幼儿模仿的榜样,要保证幼儿心理健康发展,首先应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本文介绍了调查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并提供了针对不同问题的应对策略
第五篇:浅析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解读
浅析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内容摘要】
目前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状况,不仅存在于某个幼儿园,而已演变为一种社会现象。这种状况不仅影响到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更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效果。因此,幼儿教师必须不断提高心理素质,保持健康心理,才能适应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关键词】
幼儿教育
幼儿教师
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慢慢被重视起来了,尤其是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因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对幼儿教育产生消极影响,影响幼儿园教学质量。无论是幼儿教师本人,还是幼儿园管理者,都应该充分了解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有效地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
一、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一)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关系不良
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3至6岁的幼儿,此时幼儿年龄较小,对五彩缤纷的世界有很强的好奇心,但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经常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也较差,有的幼儿明明知道自己这样做是错误的,但是经不住诱惑,出现了“明知故犯”、“屡教不改”的情况。教师面对这种情况,如果不能接纳和鼓励,认为这样的孩子“不听话”、“难管教”,而感到生气并采取压制的方法。这时,教师的身心必然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中,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必然比较紧张。
(二)幼儿教师的角色冲突
幼儿教师的工作不仅是个体力活还是脑力活。“为人师表”是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基本要求。教师在社会公众的眼中,应该是体面、有教养并且具有一定威望的人,家长期望教师为他们的子女树立好的榜样。因此,面对学生,教师需要以榜样的姿态,以标准化、规范化的形象出现,时刻做到自自控,有时甚至需要强制自己控制正常的需要和行为。可是,教师不是神,他们实际上都是普通的社会人,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和各种需要。他们必须根据不同的场合,不断地在模范公民与普通人之间进行角色转换,迫使自己严格自律,不能随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往往使得教师的精神处于一定的紧张状态中,造成心理负荷过大。
(三)幼儿教师劳动的重复性与创新性之间的冲突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不断地重复同样的劳动时,往往会产生厌倦情绪。幼儿教师的工作具有常规性、重复性的特点,日积月累地跟幼儿打交道,幼儿教师难免会产生单调、烦闷的情绪体验。同时,教学活动又要求不断创新,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教育能力、教育方法、人格特点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幼儿教师如何针对个别、特殊的教育对象,以及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合理地选择合适的内容,并能充分地利用各种条件,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进而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完全取决于每一个教师的创造性水平。因此,幼儿教师经常会遭遇教学上的“高原期”现象,难以突破教学教研中的“瓶颈”,一些责任心较强的教师甚至会产生苦闷、烦躁的情绪。
(四)幼儿教师的职业成就与劳动付出的不同步、不均衡 事实表明,人们对所做的工作越有价值感,就越会引起兴趣;反之,则会产生厌烦、自尊贬损等情绪。幼教改革对幼儿教师的冲击,使不少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太累,每天的工作时间远远超过了8小时,有些人甚至达到了12小时;教师在实施教育活动时,心理压力很大,生怕自己的疏忽而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一些无可挽回的结局;幼儿教师虽没有升学的压力,但“以不变应万变”的工作质量的压力,往往使得幼儿教师“疲于奔命”。而幼儿的成长和幼儿的教育又并非一日之功,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劳动付出不能立竿见影,难以体验自我价值,使其心理承受能力受到损害,对其心理带来的消极影响也显现无疑。
(五)社会及人际关系压力
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幼儿园的各种开放、考评、验收、创建,以及各个部门的检查,等经常使教师处于紧张状态,目前不少幼儿园进行的改制使得很多教师不适应,时常忧心忡忡。而且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幼儿教师的学历、知识结构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幼儿教师往往缺乏进修和继续教育的机会,缺少提高素质和能力的途径,得不到行之有效的操作性指导和训练,这导致幼儿教师无所适从,从而产生很大的压力。不同年龄组、教龄组的教师有不同的压力,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压力,不同职称的教师有不同的压力,不同年龄班的教师有不同的压力,获奖级别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压力。这些压力就会造成教师间竞争激烈化,人际关系复杂化,如果这些压力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幼儿教师就会面临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二、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表现
(一)职业倦怠
今年的《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也指出,幼儿教师的情感倦怠表现得最为严重。从外部原因看来,幼师年纪基本在30岁以下,这个群体抗压和社会成熟程度都偏低。而与教学对象无法进行成年人之间的平等交流,再加之“女儿国”似的单一同事关系,这些人际刺激的单一都可能激化负面情绪。另外,有些幼儿教师不安心工作,教育意识淡薄,再加上盲目的横向攀比,产生“孺子可悲”、“夫子可怜”心理,对工作缺乏激情,工作方式单调呆板,职业成就感逐步弱化。再加上教育内部的“大锅饭”制度依然存在,“能者多劳而不多得,庸者少劳或不劳而均得”,这个滋生惰性的温床使教育失去内部活力,影响教师的进取精神。时间一长,形成教师的职业的倦怠。
(二)对教育改革不适应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幼儿教师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幼儿课程内容日益丰富、复杂,幼儿教育课程现代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课程目标的不断改进以及教育方法的灵活多样,使幼儿教师感到原有知识水平已经不能完全胜任教学工作。这就给部分幼儿教师带来心理压力,如果不能更新知识,充实与提高自己,就无法胜任教学岗位。这使幼儿教师产生不适应感。
三、教师如何维护和保持自身心理健康
(一)认识反省自己的情绪,及时清除情绪垃圾
当自己不快乐或情绪认知出问题时,要善于认清情绪发生的原因是生理方面的不舒服,还是人际关系不好,或是工作生活压力大等等。当意识到这一切快乐与不快乐的原因时,应立即反省情绪反应源于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我们要多想事情好的一方面,避免对他人的渴求和批判,否则造成双方伤害,接纳挫折学习让步,承认有好些事自己也会无能为力,不再积压痛苦的情绪。
(二)要改变命运先改变习惯,改变习惯从今天开始
由情绪容易激动、紧张,改变为冷静下来,放松自己;由逞强好胜,好高骛远,改变为平淡踏实,愿居人下
; 由做事拖沓,改变为提前完成,拖沓是成功快乐的大敌;由多愁善感改变为“看得开,放得下”“看开”不是“看破”,而是看出人生的意义,尤其是看到人生的正面价值;由自大自满改变为活到老学到老,“满招损谦受益”不要做井底之蛙。像孩子一样永远做一个有求知欲而没有学问的人。“故步自封”的结果是“江朗才尽”,让自己永远拥有开放的心态,与时俱进“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永葆弹性,不固执不自满,这样就能永远活出真正的自己,让自己越变越好。
(三)学会抚平创伤重建自我与人生信念
生命的终极意义在于完成生命不断安排给每个人的使命。人生在世,什么灾难、不幸和痛苦都可能遇上,关键是面对最坏的情况时,首先是冷静地接受它其次积极主动地改善它,使不幸和灾难造成的伤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受创伤者本人不要充当“伪装的坚强者”,而要真实的面对它,化解它,对自己感受到的恐惧、不安等负面情绪,尽量倾诉出来。因为交谈之后我们变得完全熟悉那些所畏惧的事,而觉得好像克服了它。
(四)注重人际互动,妥当处理人际关系,给自身的心理健康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
人世间的真假、善恶、美丑,并没有定论。任何人多看其真善美的一面,不渲染人间的假、恶、丑,那随时随地心中就会充满幸福。做一个诚实守信、童叟无欺的人,做一个自我肯定,不卑不亢,自知又自信的人,做一个既不忽视外在美又很看重内在美,明白外表并不等于魅力的人,做一个待人接物间接婉转、善解人意、言词恳切、宽厚待人的人。
四、做一个心理健康的快乐教师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能体现你对孩子关注与否,都是孩子快乐的源泉。做一名心理健康的老师首先应该是快乐的,要热爱自己的职业,不要对工作环境有太多的抱怨,微薄的薪水、家长的不理解、孩子的调皮等等,不要将这些抱怨带进教室。要时刻注意保持融洽的同事关系,教师的工作是具有一定群体性的,要善于合作,生活中要享受教书以外的快乐。我们的职业虽然是教师,但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教书,而是将生活中的快乐用恰当的方式转达给孩子,让孩子来分享你的快乐。
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群体,才会有心理健康的孩子。为了我们神圣的教育事业,为了我们自身和家人的幸福,让我们努力做一名快乐而心理健康的教师。让全社会为拥有这样的教师群体而由衷地感到骄傲、自豪和安慰。
参考文献
1、周策,吴玲,程双远.《论教师的心理应激及其应对》 [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
2、郑康生.《论教师的应激心理与自我调适》[J].教育与职业,2006,(8)
3、黄芳,袁爱玲.《培养人格健全的儿童需要心理健康的幼儿教师》[J].教育导刊,2006,(12)
4、卢长娥.《我国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16(3)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