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人民政府6令

时间:2019-05-12 19:30: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乐山市人民政府6令》,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乐山市人民政府6令》。

第一篇:乐山市人民政府6令

乐山市人民政府令

第 6 号

《乐山市征地农转非人员安置保障暂行办法》已经2006年4月12日市人民政府第2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5月1日起施行。

市长 姜晓亭

二○○六年四月二十九日

乐山市征地农转非人员安置保障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维护被征地群众的合法权益,做好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安置和社会保障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的紧急通知》(川委发〔2005〕12号)等政策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征地农转非人员,是指在乐山市行政区域内,因土地被依法征收而失去耕地,且已转为城镇非农业户口并应由征地单位予以安置的原农村村民。

本办法所称失地无业农民,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男年满18周岁不满60周岁,女年满18周岁不满55周岁),具有劳动能力,处于失业状态且有就业愿望的征地农转非人员。

第三条 被征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下统称征地费)和征地调节金,统筹用

于失地无业农民的失业保险和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

第四条 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安置和社会保障工作,按属地原则由各区、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其中,乐山市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区(以市人民政府1996年2号通告划定范围为界)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安置和社会保障工作,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市和各区、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劳动保障、国土资源、民政、财政等部门,按照法定的职责和本办法的规定,具体办理征地农转非人员安置和社会保障的相关工作。

第二章 失业保险

第五条 全市建立失地无业农民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制度。

第六条 失地无业农民可持本人身份证、城镇居民户口簿和所在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失业证明、征地安置协议,到户口所在地就业服务管理机构或者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机构申请办理城镇失业登记。失业登记经办机构依据国务院或省政府征收土地批文审查核实后,对符合条件的免费发给《四川省城镇失业人员失业证》,并在《失业证》备注栏注明“失地无业农民”和征地时间及征地单位。

第七条 全市失地无业农民纳入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范围,积极鼓励其多渠道实现再就业。

失地无业农民持《失业证》、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和所在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需要再就业的证明,向所在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机构提出申请,填写《再就业优惠证申请表》,劳动保障机构在3日内完成审查核实工作,经张榜公示5个工作日内无异议的,免费发放《再就业优惠证》。失地无业农民凭《再就业优惠证》享受现行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

第八条 自2005年12月1日起,凡新产生的按本办法规定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的失地无业农民,由征地单位一次性支付每人5000元的补助金,用于失地无业农民参加失业保险,由本人参照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失业保险的规定缴纳失业保险费后,享受我省现行失业保险政策规定的相关待遇。

第九条 已参加失业保险的失地无业农民享受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限为24个月,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2年的,按实际月份计算。

失地无业农民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就业的,由用人单位和本人按规定缴纳失业保险费,停止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再次失业的,按照《四川省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享受相应的失业

保险待遇。

第十条 征地农转非人员由有关部门划地供自建、联建(统建)房屋,3人以下户有1个门市且门市面积达到20平方米以上,3人以上户有2个门市且门市面积达到40平方米以上,或者虽无营业门市,但住房面积超过原拆迁主体房屋面积200平方米以上的,视为有就业条件和稳定收入,征地单位不予支付每人5000元的补助金。

失地无业农民领取5000元补助金后,申请并经批准划地供自建、联建(统建)房屋且具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的,应事先将已领取的5000元补助金全额退回征地单位。

第三章 基本养老保险

第十一条 2005年12月1日以后新产生的征地农转非人员,按不同年龄段实施基本养老保险或者以其他形式予以安置。

(一)征地农转非时劳动年龄段人员(男年满18周岁不满60周岁、女年满18周岁不满55周岁),经申请并由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核同意,可选择按照本办法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不再发给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也可选择货币安置,由征地单位用应付征地费一次性支付每人6000元至14500元,实行自谋职业,不再发给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其他补助,也不再纳入本办法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按以下规定执行:

1、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以上,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在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领取基本养老金,直至死亡。

2、征地单位用应付征地费为其缴纳15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其标准为:办理农转非手续时按省规定的当年最低缴费基数×省规定的当年城镇个体工商户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比例×15年。

3、社保经办机构按规定为征地农转非人员建立个人帐户。个人可以城镇个体工商户身份(在企业就业的以企业职工身份)继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与征地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合并计算;原以城镇个体工商户或企业职工身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其参保缴费与征地单位为其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合并计算。

4、续保至法定退休年龄的,享受基本养老金标准为:领取基本养老金时个人帐户储存总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退休时上一年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

月平均缴费工资)÷2×个人累计缴费年限×1%。

征地农转非人员从开始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次年起,参照相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金调整。缴费时间视同参加工作时间,领取基本养老金时间视同退休时间。

征地农转非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后,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死亡的,退还个人帐户中的缴费部分;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领取基本养老金后死亡的,退还个人帐户中的缴费余额,并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给规定标准的丧葬费和一次性抚恤金,从死亡次月起停发基本养老金。

(二)征地农转非时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男年满60周岁以上、女年满55周岁以上),选择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由征地单位按本办法规定为其缴纳养老保险费,从缴费次月起由社保经办机构发给养老金直至死亡;选择货币安置的,用应付征地费一次性支付每人6000元至14500元予以安置。

(三)征地农转非时不满18周岁的人员,实行货币安置,由征地单位用应付征地费直接向其法定监护人一次性发给生活补助费6000元至14500元。

第十二条 商业保险机构经县以上人民政府同意可经办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业务。市、县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为商业保险机构开展业务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第四章 最低生活保障

第十三条 征地农转非人员办理农转非手续后,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低于当时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按规定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第五章 管理和政策扶持

第十四条 征地农转非人员安置保障工作实行部门责任制。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失地无业农民的就业培训、职业介绍、失业保险,农转非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经办管理等工作;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土地征收及安置保障资金的核定、收缴、支付管理工作;公安部门负责农转非手续办理、补偿安置对象的确定工作;民政部门负责农转非人员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财政、审计、监察部门负责安置保障资金的调度、监督管理工作。

第十五条 劳动保障部门及其就业服务管理机构应当将失地无业农民纳入城镇失业人员统一管理,依托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及时掌握其就业和享受社会保障等基本情况,并将其纳

入城镇失业人员和社会保险统计,实行动态管理。

第十六条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区、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对失地无业农民开展公开就业服务,免费提供职业介绍和再就业培训。职业培训经费从同级政府的征地调节资金中划拨就业服务管理机构,专款用于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培训服务。

第六章 资金保障

第十七条 失地无业农民的失业保险费、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等由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法统筹管理。

第十八条 市及各区、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从土地收益中划出不低于10%的资金建立征地调节金,用于承担依法应由国家承担的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安置和社会保障费用。不足部分,由同级人民政府统筹解决。

第七章 附则

第十九条 农转非人员的年龄以征地公告之日为基准日确定。

第二十条 应当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农村村民数量,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人均耕地数量计算。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农村村民的人口年龄结构,应当与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人口年龄结构一致。

征地农转非的安置和社会保障对象必须是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业人口,包括现役的义务兵、在校大中专学生、服刑劳教人员。不参加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配的“空挂户口”人员,只办理农转非户口手续,不纳入本办法规定的安置和社会保障范围。

第二十一条 实行货币安置的具体金额,按属地原则由市或各区、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在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6000元至14500元的幅度内依法确定。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应用中的具体问题,由乐山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会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市国土资源等部门负责解释。

新出台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对征地农转非人员安置保障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6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河南省人民政府令

河南省人民政府令

第87号《河南省农村消防工作规定》2005年2月1日起施行。

河南省农村消防工作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农村消防工作,预防和减少农村火灾危害,维护农村消防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城镇规划区以外的村庄和集镇。

第三条 农村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实行消防工作责任制。

第三条 农村消防工作由县(市)、乡镇人民政府负责。

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工作纳入本行政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强消防组织和消防设施建设,保障消防工作与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定期研究部署和协调解决农村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督促检查农村消防工作的实施情况,对火灾隐患及时组织整改。可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消防工作的需要,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承担火灾扑救工作。

第五条 县(市)公安机关依法对农村消防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由当地公安派出所负责实施,公安消防机构负责业务指导。

第六条 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公安、民政、建设、农业、教育、文化、安全生产监管等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提供服务,共同做好农村消防工作。

开展农村消防工作,不得以任何形式增加农民负担。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指导,坚持因地制宜,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机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农村单位和居民的自防自救能力。

县(市)、乡镇、村应当利用电视、广播以及宣传栏、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消防常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居民消防安全意识,指导安全用火、用电、用油,掌握家庭火灾扑救和安全疏散、逃生自救的方法,农村学校每学期应当安排两次以上消防安全教育课程。

第八条 县(市)、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按照省人民政府《河南省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省政府令第79号)的规定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并纳入政府任期目标,同时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范围。

第九条 村民委员会应当有班子成员分工负责消防工作。驻村企业以及各种经济组织应当贪污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加强消防工作领导,根据消防安全的实际需要建立健全防火安全组织和义务消防队,或者指定专(兼)职防火人员,开展经常性消防安全检查、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第十条 农村发展规划应当符合国家消防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消防安全布局、消防通道建设应当纳入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

第十一条 乡镇、村应当加强农村消防水源建设。供水单位在建设农村给水管网时,应当同时建设公共消火栓,并满足消防用水的需要。没有给水管网的,可以利用河流、湖泊、水渠等天然水源设置消防取水点等取水设施。

天然水源缺乏的村庄和集镇,可以结合农村节水灌溉和人畜饮水工程统一规划,因地制宜设置消防替代水源。

第十二条 房屋连片集中、火灾荷载大的村庄和集镇,应当在规划治理时,根据消防安全需要有计划地实施改造,改善消防安全条件。

第十三条 在农业收获季节、森林防火季节、重大节假日,以及农村庙会、各种集会期间,乡镇、村应当制定消防安全方案,并加强消防安全检查。

第十四条 农村加油站、燃气充气站点、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储存场所、林木存放加工场所、造纸行业原料存放场所,以及粮食、棉花、秸杆等农产品场院和仓库,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专门消防安全的规定,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落实消防安全措施。第十五条 在农村的学校、医院(卫生所)、图书馆和歌舞厅、影恢剧院、网吧、旅馆、商店等公共娱乐场所和企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61号),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保证消防安全。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是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农村个体工商户应当根据经营特点采取防火安全措施。

第十六条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农村电力用户使用的用电设备、设施、材料应当符合质量标准,并应当由持有安全操作证的电工负责安装、检修和维护。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章用电。

第十七条 农村家庭和居民应当加强火源管理,不在可能引发火灾的地方使用明火、燃放鞭炮和吸烟,并对未成年子女进行有关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

第十八条 对违反消防安全法律、法规、规章的单位和个人,贪污予以处理或者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篇:浙江省人民政府令

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34号)

《浙江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第10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省长 吕祖善

二○○七年八月二十日

浙江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建筑节能管理,降低建筑物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民用建筑新建、改建、扩建,既有民用建筑(以下简称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建筑物用能系统运行等活动以及对建筑节能活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的建筑节能,是指建筑物在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建筑节能标准,采用相应的建筑结构、技术、工艺、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规范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减少建筑物及其用能系统的能耗,合理、有效利用能源的活动。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建筑节能工作的领导,组织编制建筑节能中长期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鼓励和支持建筑节能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促进建筑节能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并将建筑节能工作推进情况纳入对建筑节能职责部门的考核内容。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建筑节能监督管理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贸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节能法律、法规、规章,负责建筑物用能系统运行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科技、财政、税务、价格、工商、国土资源、环境保护、质量技术监督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建筑节能相关工作。

各级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机构应当做好建筑节能相关工作。

第五条 支持企业、个人、社会组织在建筑节能中的科研创新和应用活动,对取得较大节能效益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建筑节能规范

第六条 规划编制单位在编制城市详细规划时,应当将建筑节能篇(章)纳入其中;确定建筑物布局、形状和朝向时,应当考虑建筑节能的要求。

第七条 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工程的节能设计和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工程,应当尽可能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其中,新建12层以下的建筑,应当将太阳能利用与建筑进行一体化设计。

第八条 政府投资的建筑工程项目,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当有建筑节能篇(章);实行核准制的企业投资建筑工程项目,其项目申请报告中应当有建筑节能篇(章);实行备案制的企业投资建筑工程项目,其备案报告中应当有建筑节能相关内容。

第九条 建设单位在编制设计任务书和招标文件时,应当依据现行建筑节能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以下统称建筑节能标准),单独编制建筑节能篇(章)。

有关招投标行政监督部门在依照《浙江省招标投标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对建设单位报送的招标文件进行备案审查时,应当审查建筑节能相关内容。

第十条 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单位在投标时,投标文件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具有建筑节能专项内容。

第十一条 设计单位应当依据建筑节能标准和设计合同的要求进行设计,保证建筑节能设计质量,并在设计文件中单列建筑节能设计篇(章)。

建设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设计单位降低建筑节能标准进行设计。

第十二条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应当审查建筑节能设计相关内容,并在审查报告中单列建筑节能审查篇(章)。对达不到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不得予以审查合格。

第十三条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建筑节能标准的要求组织施工和安装,并加强施工、安装过程中的能源、资源节约。

墙体、屋面等节能工程在隐蔽前,施工单位应当通知监理单位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监理单位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依法实施监理和质量监督。

第十四条 监理单位应当按照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建筑节能标准的要求对建筑节能工程实施监理。对不符合要求的,应当责令整改。

第十五条 建设单位在组织竣工验收时,应当同时对建筑节能的内容进行验收。

建设单位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应当有建筑节能标准执行情况的内容。

第十六条 建筑物围护结构中的节能设施的最低保修期限为5年。建筑工程的其他保修项目和保修期限,依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

建筑节能工程在保修范围和保修期限内发生质量问题的,施工单位应当履行保修义务,并对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七条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应当积极应用国家或者省建筑节能技术推广公告中推荐的技术、工艺、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所选用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应当符合设计文件规定的节能要求,并具有产品合格证明和产品说明书。

禁止在工程建设中使用列入国家或者省淘汰目录的高耗能技术、工艺、材料、构配件和设备。

第十八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将所售商品房的节能措施、围护结构保温节能指标、用能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相应保护要求等基本信息在住宅使用说明书中予以明示。

第十九条 建筑物所有权人或者使用人不得擅自改变建筑物围护结构;确需改变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不得降低建筑节能标准。

采暖、空调、照明等用能系统运行管理单位应当定期对建筑物用能系统进行维护、检修、监测、保养及更新置换,及时清除系统故障,保证用能系统有效运行。

第三章 监督与保障

第二十条 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质量技术监督、发展改革、经贸等有关部门制定并向社会发布建筑节能技术推广公告以及淘汰建筑工程中使用的高耗能技术、工艺、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目录。

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与省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制定建筑节能地方标准。

第二十一条 发展改革、经贸等有关部门对项目前期文件中没有建筑节能篇章或者有关内容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政府投资和实行核准制的企业投资建筑工程项目,不得予以批准或者核准。

第二十二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没有提交包含建筑节能专项内容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证明的建筑工程项目,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

第二十三条 依法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加强对施工过程中建筑节能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未按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的建筑节能工程,应当责令限期整改。

第二十四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发现建设单位在竣工验收过程中没有对建筑节能内容同时进行验收的,应当责令限期整改,并重新组织竣工验收。

第二十五条 对公共建筑、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实行建筑节能能效标识制度。依据建筑物的节能水平,建筑节能能效标识分为若干等级。具体办法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经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浙江省能源利用监测管理办法》的规定,加强对建筑物用能和节能情况的监测,为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提供有效依据。

第二十六条 从事建筑节能活动的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应当开展经常性的建筑节能知识、技能教育和培训。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加强对培训工作的指导。

第二十七条 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建筑节能产品的生产、销售实施严格的质量监督,按照各自职责依法查处生产、销售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建筑节能产品和国家或省明令淘汰的产品、设备的行为。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通过安排专项资金和提供财政贴息等方式,支持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以及建筑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扶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建设、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研究与开发等。

各级人民政府用于扶持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各项资金,应当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前款所列的事项。

第二十九条 对开发、生产、使用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的企业,可以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第三十条 鼓励多元化、多渠道投资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投资人可以按照协议规定取得收益。

鼓励从事建筑节能中介服务的单位和个人,为建筑节能工作提供相关服务。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关法律、法规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负

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给予行政处分:

(一)对未包含建筑节能专项内容的政府投资和实行核准制的企业投资建筑工程项目予以批准或者核准的;

(二)对未提交包含建筑节能专项内容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证明的建筑工程,核发施工许可证的;

(三)发现建设单位在竣工验收过程中没有对建筑节能内容同时进行验收,未及时责令限期整改并重新组织竣工验收的;

(四)对建筑节能违法行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而未予处罚或者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

(五)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三十三条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撤销对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的认定。

第三十四条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终止与其的委托监督关系。

第三十五条 建筑物所有权人或者使用人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修复,并可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所称的民用建筑,是指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本办法所称的公共建筑,是指供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建筑物,包括用于办公、商业、旅游、教育、科研、文化、卫生、体育、邮政通信、交通运输(机场、港口、车站)、展览等活动的建筑。

本办法所称的用能系统,是指与建筑物同步设计、施工(安装)的用能设备和设施。

第三十七条 农村个人自建(含改建、扩建)住宅的,不适用本办法,但鼓励应用列入国家或者省建筑节能技术推广公告的技术、工艺、材料、构配件和设备。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发布部门:浙江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7年08月20日 实施日期:2007年10月01日(地方法规)

第四篇:鸡西市人民政府令

鸡西市人民政府令

(第5号)

现发布《鸡西市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市长 丁乃今

一九九九年四月十九日

鸡西市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住宅小区管理,提高城市住宅小区整体管理水平,为居民创造整洁、文明、安全、方便的居住环境,根据《黑龙江省城市房地产物业管理暂行办法》及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住宅小区,是指经过统一规划,具有一定规模、相应配套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和公共场地的居住区。

本办法所称物业,是指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住宅小区内各类房屋及公共设备、设施及占地。所称物业管理,是指依法设立的物业管理企业,依照与业主或业主委员会签订的委托合同,对物业所进行的维修、养护,以及社区服务和住宅小区管理。

第三条 本市城市规划区内新建住宅小区必须实行物业管理,原有住宅小区在物业管理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加快设施配套,达到物业管理条件后,再按本办法实施物业管理。

第四条 鸡西市房产管理局是全市物业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

县(市)、区房产管理局(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物业管理工作。

第五条 规划、市政、环卫、公用事业、公安、供电、邮电等行政(业务)主管部门及街道办事处,应按各自的职责参与、配合,共同做好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作。

第二章 业主与业主委员会

第六条 住宅小区应按物业管理及规划主管部门的区划确定住宅小区范围和命名。当小区入住率达到60%时,在房产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和辖区街道办事处或居民委员会的组织下,召开由居住在该小区的产权人、使用人(以下简称业主)参加的业主大会,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

业主委员会一般由5-10人组成,业主委员会主任由街道办事处在当选的委员中指定,执行委员要从委员中选举产生,执行委员负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业主委员会委员每届任期3年,可连选连任。

业主委员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决议事项应采取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第七条 新建住宅小区在开发建设竣工后入住率未达到60%前,由开发建设单位委托物业管理企业负责该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作。

第八条 业主委员会的职责

(一)贯彻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和本办法,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业主委员会章程。

(二)召集和主持业主大会,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

(三)决定聘用物业管理企业并签订物业管理合同,监督物业管理企业履行物业管理合同。

(四)制定住宅小区居民公约,并负责监督与实施。

(五)审议确定物业的大、中修计划,监督维修资金使用情况。

(六)协助物业管理企业督促业主缴费。

(七)协调业主因物业管理、使用、修缮而引起的纠纷。

(八)负责协调与各有关行政(业务)主管部门的物业管理事宜及工作关系。

(九)物业管理主管部门赋予的其他职责。

第九条 业主委员会应自选举产生之日起15日内,持下列文件向所在地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登记:

(一)成立业主委员会登记申请书。

(二)业主委员会及领导成员名单。

(三)业主委员会章程。

所在地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自受理之日起15日内完成登记工作,对不符合规定的不予登记,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十条 业主委员会要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专职执行委员要建立必要的资金管理帐目和财务管理制度,定期召开业主大会,报告工作,公布财务收支帐目。业主委员会专职工作人员可享受适当津贴或补助,在管理费中列支。

第三章 物业管理企业

第十一条 物业管理企业必须是以房屋及其附属设施、设备的管理、维修、服务为主要经营业务,经济上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且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经济实体。第十二条 物业管理企业必须经市房产局进行资质审查,取得省建委核发的《物业管理企业资质证书》,到工商行政管理机构注册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物业管理。第十三条 取得物业管理资质证书,必须具备《黑龙江省城市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暂行规定》所规定的条件。

第十四条 物业管理企业应与业主委员会签订物业管理合同,合同签订后15日内,物业管理企业必须将合同报当地物业管理主管部门备案。

物业管理合同内容应包括:委托管理项目、管理标准(标准由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管理权限、管理期限、管理费用、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的方式等权利义务条款。物业管理合同应使用国家建设部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统一制发的物业管理委托合同文本。

第十五条 物业管理企业享有下列权利:

(一)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准对住宅小区物业进行接管验收,也可提前参与住宅小区的竣工验收。

(二)依据有关政策法规,结合实际情况与业主委员会共同制定本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规定,并有权制止违反规定的行为。

(三)依照本办法规定和物价部门的批复,收取物业管理服务费。

(四)接受业主特约有偿服务。

(五)按企业许可经营范围开展各种经营活动。

第十六条 物业管理企业应履行下列义务:

(一)全面履行物业管理合同,不得只收费不服务或多收费少服务。

(二)处理涉及有关专业部门的物业使用、管理、修缮事宜。

(三)定期向业主委员会报告工作。

(四)接受物业管理主管部门及有关行政管理机关的检查指导,接受业主委员会及业主的监督。

(五)向业主委员会提供合理的物业大、中修计划,向业主委员会报告维修资金使用情况,公布财务收支情况。

(六)协助业主委员会开展各种形式的社区文化活动。

第四章 物业管理

第十七条 住宅小区竣工验收合格后,开发建设单位应当在物业管理主管部门的监督下,向业主委员会或物业管理企业移交下列工程建设技术资料:

(一)房屋或住宅小区规划平面图。

(二)单体建筑、结构、竣工图。

(三)公用配套设施、地下管线工程竣工图。

(四)有关设施、设备安装竣工图及使用和维修技术资料。

(五)质量验收资料。

(六)房屋产权明细表。

(七)其他必要的资料。

第十八条 物业管理企业实施物业管理的范围:

(一)房屋共用部位维护。共用部位包括;楼板、梁、柱、基础、内外墙、外墙面、屋面、楼梯间灯、扶手、楼梯间窗、通道、单元门等。

(二)共用设施、设备维护。共用设施、设备包括:房屋本体内上水、下水、供热、煤气管道、落水管、垃圾道、烟囱、用电总表及分表、电线路和闸、电梯、户外小区内的下水井、化粪池。

(三)公共设施、设备维护。公共设施、设备包括:住宅区域内的围墙、大门、栅栏、沟渠、道路、路灯、垃圾站(厢)、消防器具、自行车棚等设施及其他专供住宅小区使用的公用设施和设备。

(四)公共卫生保洁。公共卫生保洁包括:楼梯间、外墙面、小区内庭院、道路清洁、生活垃圾清运、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

(五)保安管理。保安管理包括:住户居家安全管理,值勤巡逻、防火防盗、小区公共秩序维护。

(六)绿化及庭院管理。绿化及庭院管理包括小区内的花草、树木、凉亭、道板、雕像等的养护和管理。

第十九条 分户门内的自用部位和设施、设备由业主自费维修,也可交由物业管理企业维修,费用由双方议定。

第二十条 在修缮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时,有关相邻业主应予以配合。因修缮造成相邻房屋及户内设施、设备损坏的,物业管理企业负责修复;因相邻业主阻挠修缮造成房屋财产损害的,由阻挠人承担责任。

第二十一条 在保修期内房屋及设施、设备因工程质量和材料质量造成损害的,由原开发建设单位保修或支付保修金。

第二十二条 住宅小区内的共用设施、设备、公共设施,人为造成损坏的,由责任人负责赔偿。

第二十三条 专业部门在已实施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范围内进行施工,应事先通知物业管理企业,并负责恢复原状,造成损失的,应予以赔偿。

第二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和物业管理企业同意,不得占用已实施物业管理住宅区内的场地、空间、屋面,不得产生造成污染的气体、烟、声音、光源及其他有害物质等,物业管理企业有权制止。

第二十五条 未经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改变房屋使用性质,也不得随意改建房屋。

第五章 物业管理经费与管理用房

第二十六条 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经费来源:

(一)物业管理专项资金。

(二)物业管理服务费。

(三)住宅小区管理费。

(四)特约服务收费。

(五)其他经营收费。

第二十七条 建立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维修专项资金制度。

(一)专项资金来源:

I、开发建设单位在出售商品房屋时,按建筑面积提取每平方米2%建安费。

2、已交付使用的房屋,未提取专项资金的,仍由原产权单位或产权人负责交纳,其数额根据已使用年限,按比例交纳。

3、公房房改出售后,按售房款的20-30%比例提取。

4、城市维护费中每年提取5%。

(二)专项资金管理

专项资金由物业管理主管部门收缴,按住宅小区分区存储,平衡使用。

(三)专项资金使用

(1)专项资金用于共用部位大、中修,共用、公用设施、设备更新改造。

(2)物业管理企业对房屋需要进行大、中修或更新改造共用设施、设备,要拟定计划,经业主委员会同意后,向物业管理主管部门申请维修专项资金,物业管理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向物业管理企业拨付,并对工程质量、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第二十八条 住宅小区业主向物业管理企业交纳物业管理服务费,物业管理服务费收费标准,由物价主管部门根据物业管理企业的资质等级、物业管理项目及标准,分区核定。住宅小区业主应向业主委员会交纳管理费,用于业主委员会日常支出。

第二十九条 开发建设单位在移交住宅时,应按总建筑面积l%无偿提供物业管理用房,其产权归业主委员会所有。同时,向业主委员会提供一定数量的商业用房,产权归开发建设单位所有,也可以成本价出售给业主委员会,用专项资金垫支,并以该商业用房的经营收入逐年收回。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未领取资质证书,擅自承办物业管理业务的,由物业管理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办理,逾期仍不办理的,责令停止物业活动。

第三十一条 物业管理达不到管理标准,不履行物业管理合同,由所在地物业管理主管部门视情节给予处罚,业主委员会可按合同规定条款或本办法规定解聘物业管理企业,造成损失的由物业管理企业负责赔偿。

第三十二条 业主不按期交纳服务费、管理费的,从超期之日起每日按5‰交纳滞纳金。第三十三条 企业自管住宅区、工矿区,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发布部门: 发布日期:1999年04月19日 实施日期:1999年04月19日(地方法规)

第五篇:湖南省人民政府令

【发布单位】81702

【发布文号】省政府令第149号 【发布日期】2001-08-09 【生效日期】2001-09-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湖南省人民政府令

(第149号)

《湖南省邮政市场管理办法》已经2001年7月17日省人民政府第12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1年9月1日起施行。

省长 储波

2001年8月9日

湖南省邮政市场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加强邮政市场管理,维护邮政市场秩序,保护经营者和用户的合法权益,促进邮政事业健康发展,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邮政业务经营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第三条 省、市、州邮政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邮政市场管理工作。

县(市、区)邮政管理机构受市、州邮政管理机构的委托,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邮政市场管理工作。

第二章 邮政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第四条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邮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邮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应当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第五条 第五条 邮政公用基础设施应当与城镇建设项目同时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

邮政管理机构应当参与城镇建设项目中的邮政公用基础设施项目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第六条 第六条 新建、扩建办公楼、住宅楼等民用建筑,应当按照邮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邮政建设标准,将其用地范围内的标准信报箱(群)等邮政服务设施纳入工程设计范围,并同步施工,所需资金纳入建设项目总投资。

第七条 第七条 邮政企业应当按照邮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在方便群众用邮的地方设立分支机构和设置报刊亭、信报箱(群)等邮政公用基础设施,有关部门应当予以支持。

第三章 邮政业务

第八条 第八条 下列邮政业务,由邮政企业按照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权限专营:

(一)信函(含商业信函)、明信片及其他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和包裹的寄递;

(二)邮票、邮资信封、邮资明信片、邮资邮简等邮资凭证的发行;

(三)印有“中国邮政”字样不带邮资的明信片的制作、发行;

(四)首日封、纪念封、邮折、邮卡、极限明信片、年票册(折)、邮戳盖销票和风景纪念戳集等集邮品的制作、发行、收购;

(五)邮政储蓄和邮政汇兑;

(六)邮发报刊的发行;

(七)邮政编码簿、邮资票品目录等邮政信息资料的编印、发行;

(八)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规定由邮政企业经营的其他业务。

第九条 第九条 下列邮政业务,邮政企业可以根据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委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办:

(一)普通邮票、邮政信息资料的销售;

(二)国内信函和其他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国际平常信函和包裹的寄递;

(三)明信片的收寄、销售;

(四)普通汇兑;

(五)邮发报刊的收订、零售;

(六)邮件投递;

(七)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规定可以委托代办的其他业务。

第十条 第十条 下列邮政业务,向社会放开经营:

(一)除普通邮票以外的集邮品的销售、收购;

(二)物品类速递业务;

(三)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业务。

第四章 经营资格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邮政企业申请开办邮政业务或者单位、个人接受邮政企业委托代办邮政业务,应当符合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条件,并按照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程序办理有关手续。

单位、个人从事向社会放开经营的邮政业务,应当经市、州邮政管理机构批准。但是公路、水路、铁路、航空运输企业经营行包和货物运输的除外。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邮政企业委托他人代办邮政业务,应当与接受委托的单位或者个人协商一致并签订委托代办合同。

邮政企业应当对接受委托的单位和个人代办邮政业务的活动加强指导,并对代办人的代办行为承担责任。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企业申请从事邮政通信用信封、明信片和按国家规定需要监制的邮政用品用具生产的,必须具备国家规定的条件,经国家或者省邮政管理机构批准,领取生产监制证。

第五章 邮政服务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经营者应当依法经营,遵守职业道德,讲究文明礼貌,为用户提供迅速、准确、安全、方便、优质、高效的邮政服务。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经营者应当在营业场所明显部位悬挂经营证照和邮政标识牌,公布营业时间、业务种类和资费标准,公开监督电话号码和服务承诺。

经营者应当按照规定的投递频次、时间和投递范围投递邮件。

信箱(筒)上应当标明开取时间和频次。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经营者收取邮政业务资费,应当遵守国家和省的规定,不得擅自增设资费项目或者变更资费标准。

邮政用户有特殊用邮要求的,经营者可以与用户签订协议,约定投递的位置和方式及其他服务项目,并按照价格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的价格收取服务费。

国家调整邮政业务资费项目、标准,经营者应当及时向社会公示。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经营者提供邮政服务,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强迫或者欺骗用户用邮;

(二)无故拒绝、拖延、推诿、中断通信业务;

(三)私拆、隐匿、毁弃、盗窃邮件,撕揭邮票;

(四)贪污、冒领、扣压用户款项;

(五)擅自变更经营范围、经营场所、营业时间;

(六)泄露国家秘密和个人稳私;

(七)非法对外提供用户使用邮政业务的情况;

(八)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六章 邮政市场秩序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经营者不得收寄法律、法规禁止寄递的物品。法律、法规规定凭证寄递的物品,用户应当提供有效凭证。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经营者代办销售的普通邮票,必须从与其签订委托代办合同的邮政企业购进。

经营者在发行期内销售纪念邮票、特种邮票,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发行日期、面值或者售价销售。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禁止销售未经邮政管理机构监制的邮政通信用信封、明信片和国家规定需要监制的其他邮政用品用具。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邮政用户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交寄信函应当使用经邮政管理机构监制的标准信封或者明信片;

(二)交寄信件以外的邮件应当经邮政企业当面验视内件;

(三)不得交寄法律、法规禁止寄递的物品或者超过规定限量的物品;

(四)盖有义务兵免费专用戳记的信封,不得买卖或者赠与义务兵以外的人;

(五)按价格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的标准缴纳邮政资费。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伪造、买卖、冒用、出租、转借邮政专用标志、邮政标志服和邮政专用品或者擅自使用“邮政”(含“邮政”外语译文)字号;

(二)伪造、买卖、盗用、涂改、出租、转借邮政用品用具、通信用信封或者通信用明信片生产监制证;

(三)伪造、涂改邮资凭证及其他邮政有价证券(卡);

(四)损毁或者私开邮政信报箱(筒);

(五)违法检查、截留、抽取邮件或者违法拦截、扣留、搜查邮政运输工具;

(六)其他危害邮政市场正常秩序的行为。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邮政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邮政市场的监督检查,受理并及时调查处理用户的投诉和举报。

第七章 罚则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邮政管理机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经邮政企业委托,擅自经营本办法第九条所列邮政业务的,或者未经邮政管理机构批准擅自经营本办法第十条所列邮政业务的,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二)经营者强迫、欺骗用户用邮或者无故拒绝、拖延、推诿、中断邮政业务的,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三)经营者撕揭邮票的,处以100元以下罚款;

(四)生产未经邮政监制的通信用明信片、邮政用品用具,销售未经邮政监制的邮政通信用信封、明信片或者邮政用品用具的,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

(五)伪造、买卖、盗用、涂改、出租、转借生产监制证和其他有关批文的,处以2万元以下罚款;

(六)销售从非委托邮政企业购进的普通邮票的,处以3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邮政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给当事人造成损害的,由邮政管理机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集邮票品经营活动的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1年9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乐山市人民政府6令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乐山市人民政府6令.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甘肃省人民政府令

    甘肃省人民政府令 第83号 《甘肃省殡葬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9月16日省人民政府第89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 省 长 刘伟平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

    北京市人民政府令

    北京市人民政府令 第 170 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北京市生育服务证管理办法〉的决定》已经2006年4月4日市人民政府第4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山西省人民政府令

    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42号) 《山西省森林公园管理办法》已经2000年4月20日省人民政府第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山西省森林公园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

    长沙市人民政府令

    长沙市人民政府令 第101号 《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长沙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的决定》已经2006年8月16日市第十二届人民政府第6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山东省人民政府令

    山东省人民政府令 第263号 《山东省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已经2013年7月8日省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3年11月1日起施行。 省 长 郭树清 2013年7月11日......

    山西省人民政府令

    山西省人民政府令 第167号 《山西省排放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办法》已经2003年10月20日省人民政府第1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省长 二OO三年十一月十......

    太原市人民政府令

    【发布单位】80405 【发布文号】市政府令第16号 【发布日期】2000-10-27 【生效日期】2000-11-2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太原市人民政......

    西宁市人民政府令.

    西宁市人民政府令 (第 98号 《西宁市城乡公交客运管理办法》已经 2010年 1月 8日市政府第 3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 2010年 3月 1日起施行。 市长:毛小兵 二 O 一 O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