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书香浸染德育之花
缔造书香校园,开展特色德育
——书香浸染德育之花
陈维英
背景:
哲人曾说:“读一本好书就像跟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的确,读书可以让人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使人境界高尚。由此可见书籍承载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可以塑造孩子的灵魂。在课改的今天,尤其强调要引导学生提早阅读,在书海中享受快乐,接受体验,熏陶。
读书明理,是国人恪守不移的信条。明理既可启智治愚,也可洁身养廉,所以说读书与德育是密切相关的,可谓“沐浴书香品自高”。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自正,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可见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好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熏陶作用。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书香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点,也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效益的生长点。健康文明、富有特色的的书香校园不仅可以滋养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而且可以净化孩子们的心灵。
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我校针对新时期少年儿童在德育领域出现的问题,不断地改进教育的策略,使德育工作更加符合未成年人的思想实际。我们以读书体验为基本途径,缔造书香校园,开展特色德育——书香浸染德育之花,凸显出我校书香与德育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拟解决的问题
1、.学校德育方法“成人化”矛盾
学校德育内容有些“假、大、空”,没有从小学生实际年龄的特点着手,“成人化”倾向严重,口头教育多,校方对小学生的要求过于抽象,脱离小学生实际年龄能够接受的实际情况,小学德育实际效果造成不好的影响;加上其内容空洞,缺乏针对性和趣味性,使得小学生的实际学习基本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德育自然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多读相关德育小故事,从而多实践,可组织帮助孤寡老人,搀扶盲人过马路,公车让座…)
2、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的矛盾。
学校教育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学校教育需要在家庭中得到延伸,但就现状而言并不乐观。目前,在农村小学,学生家长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家长过于溺爱子女,单亲、隔代看管、儿童留守、儿童寄养等情况较为普遍,家校联系、家庭教育这环节相当薄弱。(造成自私、虚荣、霸道、无情、执拗、偏激、脆弱、早恋、攀比…)
如:学校教育学生,同学之间的小磨擦应文明解决,以理服人,而有些家长则对子女讲,要以牙还牙,不能吃亏。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矛盾直接影响学生是非观念的混淆。
(树立正确的家庭德育教育,多加强家校沟通)
3、德育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矛盾。
如: “红灯停,绿灯行”。当小学生在路口碰到红灯时,他是听学校课堂上说的“停”呢?还是随人流“行”呢?不论是“停”还是“行”都对学生是一个疑问,“为什么学校里思想品德教育与社会上人的行为是不一致的?” 这些问题,有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脱离社会、家庭、学生生活的原因,也有学校生活与社会、家庭、学生生活不能整合的原因,说到底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与生活实际脱节、背离的原因,这就需要我们就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生活化问题进行思考与对策。
(加强社会宣传,学校周围——范围加广)
措施
分年级、分段阅读相关书籍(有意识的抓同样德育缺点的孩子进行阅读教育)活动:
生:读(阅读课),记(摘抄),说(主题班会、学校故事会),写(读后感、自己亲身经历的德育故事感受),展(读后感等),画(德育主题画),报(德育手抄报、黑板报)演(小品或者舞蹈),撰(德育班刊),播(校园之声)庆(书香生日),宣(加强社会宣传),行(实践)。
教师:(亲身德育故事典范)
第二篇:“书香浸染,悦读人生”主题征文活动
“书香浸染,悦读人生”主题征文活动
注:
参加本次积极分子党课的同学必须参加本次征文活动
提交电子版、手写版(用稿纸、签字笔),周五(20号)前上交。
为充分利用我校馆藏资源,共建书香校园,以实际行动迎接即将到来的“世界读书日”,助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图书馆、党委组织部联合举办迎接4.23世界读书日主题征文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文主题:
书香浸染,悦读人生
二、征文要求:
1.体裁不限,内容紧扣“书香浸染,悦读人生”主题。
2.可以是书评、读后感,或您对理想中图书馆的描绘,结合实际、生动感人,篇幅在2000字以内。
3.原创作品,未公开发表过。
三、参加办法:
1.电子版稿件上交辅导员,文件主题请注明“世界读书日”征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作者姓名、院系班级、联系方式”。
2.纸质版稿件作为学生本次读书征文活动的思想汇报提交各自所属党支部,由各党支部负责装入学生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档案。
3.咨询电话:84835091、84832300
四、征文评奖:
1.本次活动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名,颁发获奖证书和纪念品。
2.评选结束后将在图书馆内举办获奖作品展,并将推荐优秀作品在校报上发表。
五、截稿时间: 2012年4月20日。
图书馆
党委组织部
2012年4月10日
第三篇:书香浸染的时光抒情散文(共)
记忆中,我最早接触的书,是图书连环画,就是上面是图画,下面配有文字的小人书。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儿童图书并不像现在那样泛滥,尤其是生活在农村,经济落后,物质匮乏,父母没日没夜地忙,侍弄着一亩三分地,也只能解决一家人的温饱问题而已。顾得了吃顾不了穿,哪有闲钱给我们买在父母看来与学习无关的书呀。那时候,想要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课外书,那也是一种奢望。要是哪家孩子幸运地有一本图书,绝对可以当做炫耀的资本,以此来拉拢小伙伴们的心了。
当时,我还没上学,图书都是哥哥向同学借回来,然后再给我看的。为了防止我撕破,他没法回去跟同学交差,他还亲自一页页地翻开给我看,顺便也给我讲讲里面的内容。这是我对书最初的记忆,停留在一幅幅五彩斑斓的图画里。后来,我上小学了,也在同学之间借阅图书。记得,我第一次被文字深深地吸引,是在一本叫做《空中飞人》的图书里。那时候,我刚读小学一二年级吧,对汉字有了初步的接触与认知。这本书里有这么一句话:“灵儿,你在哪儿呀?你听见我来自心灵的呼唤吗?”当时,看了这句话心里很震撼,那种感觉,在时隔差不多三十年后的今天,我还记忆犹新。也是在此时,我懵懂无知的小小心儿,第一次感受到汉字语言的魅力与意义。随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思绪一直被这句话缠缠绕绕,无法平静下来。我爱上看书阅读,也是从此刻真正开始的,是这句话,把我带进了文字的快乐天堂,享受到了文字带给我的无限精彩与乐趣。从此,书籍在我心里安营扎寨了,成了我业余生活最好的伴侣,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不离不弃。
学生时代,身边的男同学大部分沉迷金庸,古龙等大师的武侠小说,女同学则喜欢琼瑶的言情小说,在这两大派系中,我却忘了自己是女生,莫名其妙地选择了前者,成了众多武侠迷中的一员。这一爱好也为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烦恼,因为在当时,男生女生之间,基本很少说话交流,这无疑令我在同学之间传阅小说,架起了无形的障碍。自己买书,那更是不可能的事,一套武侠小说的钱,就是一个月不吃早餐,也没办法凑够的。但是,源于深深的喜欢与热爱,我还是想尽办法,通过各种渠道借到书,然后在课堂上,竖起教科书,在老师的眼皮下,津津有味地看起来。晚上在家,趁母亲睡着后,开着手电筒,躲在被窝里,彻夜不眠地看完。争分夺秒地看书,就怕哪天同学突然开口,让我还书了。现在回头想想,要是当时能把这种恒心与韧性用在学习上,我也许还会学有所成,不至于虚度了青春,荒废了时光,现在人到中年才空徒悲伤,悔之晚矣。然,岁月的长河里,数度寒暑,几经周折,流沙冲走了多少记忆,光阴途经了多少变迁,谁的青春不遗憾?想想心也就释然了。
高尔基先生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是呀,有书相伴的日子,心是简单快乐的,单纯地向往着美好。书可以涤净被尘世蒙蔽的眼睛,也可清扫心灵的一切孽障。在闲暇的午后,泡一杯清茶,在茶香缭绕中,捧一本书,静静地度过一段不被俗世惊扰的时光,那是多么惬意的事。或在月凉如水的夜晚,在橘黄的灯光下,倚着床头,慢悠悠地翻开书页,让心追随作者的笔尖,缓缓地走进文字营造的氛围与意境里。让思绪随书的情景在跳跃,用心去感受与聆听作者的心声,试着去揣摸他写下这些文字时的心路历程与心情轨迹,把自己彻底融入到文字的血肉中,让心在文字中安宁,让灵魂在阅读中升华。我还特别喜欢在细雨淋漓的雨天,捧一本书,坐在阳台的摇椅上。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漫不经心地让目光滑过一行行文字。此刻,他们就像是一群群可爱的小精灵,在我脑海里蹁跹起舞。
我看书不太挑剔的,基本上是捧起有文字的纸张都能磨上半天时间,名家的著作,与名不见经传的作家的作品,我都喜欢看。看过名著,看过平民之作,就会发现好与差之间所存在的差距,才能更好地去甄别作品的优劣,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与鉴赏能力。当然了,俗语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品书与品文,都是千人千面的,同一本书或同一篇文章,不同的眼光去看,就有不同的见解。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观点,能写出一千篇不同的评语,文字是相同的,只是看的人角度不同,心境不同,所理解与领悟到的内涵意义也就不同而已。但不可否认,能表达出读者的心声,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被大部人所喜爱与接受的,就是好的作品,而名著之所以能成为名著流芳百世,就是达到这个最基本的要求了。好的作品不仅是体现在语言流畅,意境优美上,还要蕴含一种强大的磁力,那就是吸引读者无法拒绝,非要看下去的无形吸引力。如果做到这点,就是作品最大的成功了。
看书时,我会情不自禁地把自己融入书中的情景里,切身去感受作者创造的文字世界,随他笔尖流淌的情绪而摇摆不定,喜怒哀乐尽形于色。我会随小说那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而微笑或落泪。我会陶醉在散文温婉动人的笔风,和意境合一的境界里,我也会沉迷在诗歌缠绵悱恻的意韵里,醉倒在荡气回肠的千愁百结中。书,给予了我喜悦的同时,也给予了我忧伤,太投入对精神是一种撕扯,可哪怕是体无完肤,我也一次又一次地乐在其中,这就是好书散发的无法抗拒的魅力。长期与书为伴,浸染在书香里,我发现天空越来越蓝了,柴米油盐的琐碎,变得月朗风清了,金钱名利的欲念,也变得淡若流云了。其实,我知道一切都没有变,变的只是自己的视野而已。心胸广阔了,看自然万物,就截然不同了。这是在看与品的过程中,提高了对文字的认知与领悟的同时,心境也在不知不觉中开朗了,可以坦然地放下很多,曾经执着的人与事,更懂得用清澈澄明的眼光,去看待凡尘俗世中的纷纷扰扰了。这是一笔无形的精神财富,滋养着我平凡生活的第一个日子,点点滴滴沁入烟火岁月里,让我的人生无处不精彩,这就足够了。我不敢苛求,终有一天在书中筑起黄金屋,也不敢奢望,在不久的将来能修得美颜如玉,只愿怀一颗素心若雪,在书的馨香里,静观流云,闲听落花,让流年在墨香盈盈的意蕴中,挽一抹温柔,携满腔温暖,开出红尘里最明艳的花朵,绽放生命的惊喜。
随着春秋轮回,四季交替,心境也随着年龄无声的增长而慢慢地改变了。看书的选择面越来越广了,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巴不得以完成任务的速度,一目十行,囫囵吞枣地急匆匆看完。现在看书是以一种悠闲的心态,慢慢地去感受字里行间带给内心的感动,更是学会了对文字的内涵与意义,多了一份思考与斟酌。懂得在看似平常的文字背后,寻求平凡中的精彩,探索平淡中的深邃,在文字中收获心灵的愉悦与满足,享受一段段被书香浸染的时光。卸下炫亮夺目的光环,停下求名逐利的脚步,让心回归自然,静坐在书的恬然安宁里,体会一份超然物外的平和,感悟一种与世无争的清宁。
第四篇:德育之花处处开
德育之花处处开
——方太中心小学关于开展德育工作情况总结
方太中心小学创建于清咸丰年间(公元1860年),原名“方聚书院”,现名为“兴国县方太乡中心小学”。这里校园环境幽雅、别致,设施齐全;学生活泼、自信、乐观、向上;教师敬业、充满奉献精神。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双主体发展”的办学理念,贯彻“智圆行方,小学大成”的办学宗旨,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我校在德育方面一直坚持贯彻“时时德育、处处德育、诗意德育、传播德育”四大原则,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体情况如下:
召开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我校以重大节日活动为契机,坚持召开每周一的主题班会,已成为我校德育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得到了家长、社会的肯定;在庄严的国旗下的讲话、演讲也已成为我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高效的辅射渠道;学校还利用好每一块橱窗,让一扇墙都会说话,墙上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图画,一句句幽默的话语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文明懂礼,学会了互帮互助,学会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在实践中受到道德教育,我校每学期都会举行演讲比赛。上学期,我校开展了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为了锻炼学生的独立性,每天中午,孩子们都自己洗餐盘,为了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全校掀起了一场“光盘行动”的热潮,全校盛行的都是一股节约之风。近几年来,学校在德育方面取得了骄人成绩,先后被评为“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文明校园”、“体育道德风尚奖”、“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我校的黄金招在今年1月份还被评为江西省“三友”自强少年。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继续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继往开来,让德育像花儿一样绽放。
第五篇:德育之花初绽放-德育
德育之花初绽放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我国教育方针中将德育放在了首位。可见优秀的道德品质是成就美好人生的基础。当今社会的大环境,家庭小环境对学生的不利影响使得学校德育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所以我校坚持把立德树人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努力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一、以活动为载体
1、以主题活动为主要手段
学校德育教育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坚持教育与实践结合。学期初,学校制定好各月活动主题,统一时间进行活动。但由于学生年龄、心理认知水平差异大,在实施主题活动时灵活掌握,根据主题特点采取或集中举行或分班进行,这样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取得的效果较显着。
2、以节日为切入点
各种节日都是良好的教育资源。我校以节日为契机开展适合小学生的教育活动。如;“教师节谢师恩”活动,孩子们亲手制作小卡片或手抄报来表达谢意。雷锋活动月“我是活雷锋”,九九重阳节“敬老爱老”活动,国庆节手抄报等。健康有益的教育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更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3、用丰富的形式吸引人
德育教育不仅要关注内容,更要关注形势,以国旗下讲话、主题队会、六一儿童节、趣味运动会为平台,来张扬学生的个性,展示学生的风采。通过讲故事比赛,跳绳比赛,书法比赛,作文竞赛等项目树立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
二、让社团扮靓孩子们精彩的校园生活
为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发展的需求,学校创建了篆刻社团、布贴画社团、二胡社团、书法社团。其中书法社团成就显着,我校六年级刘卓,二年级张恒跃同学的作品在区比赛中多次获奖。篆刻社团的刘卓同学的篆书作品也在区级比赛中获得二等奖。二胡社团虽开展的时间不长,但得到了上级与家长、社会的好评,在六一儿童节上,二胡社团的同学首次为全体师生展示了他们的成绩,赢得了台下观众的掌声,伙伴们羡慕极了。沙河村委会落成典礼上孩子们应邀表演了他们拿手的节目——百花开。
三、挖掘资源,发挥各学科德育功能
学校无小事,事事能育人。记得有一次刚上课,二年级的学生向教师行注目礼,张恒跃不小心将板凳碰倒。教师便不失时机对孩子们进行了德育教育。老师问:“如果你是这板凳,你会有什么感觉。”孩子们说:“我会疼的”,老师便接口说道,“那你应该怎办?”张恒跃很严肃的说:“板凳对不起”,然后教师接着引导,“以后我们一定要爱护公物。”虽然事不大,教师却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点滴进行教育。长此以往,孩子们的德行就会很优秀。
每门学科都具有德育功能,只要教师们善于抓住教育的切入点,德育的功能就会得到有效的的发挥。从上学期开始,学校将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纳入课堂教学的评价之中。引起了各学科教师的高度重视,取得不错的效果。
四、开辟实践基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我校原本无花池,没有优质土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开展实践活动,我校将阳台上开辟出长近60米,宽0.4米的一条实践基地。孩子们亲手栽种草莓,又亲自管理,为自己管理的三棵草莓除草、浇水。当第一朵草莓花开的时候孩子们无比的高兴,当孩子们邀请上自己的班主任品尝甜美的果实时,更是激动万分。当孩子们发现草莓结出畸形果子时,更是激发出孩子们探究的欲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访问、查阅资料等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而获得了独特的经历和体验。在实践中学生懂得了团结协作的意义,明白了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要靠辛勤的劳动来换取。
五、回报社会,践行感恩
为拓宽教育资源,回报村委会对学校教育的支持,从本学期起,我校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孝行教育,洒扫回报”活动。今年村委会修建了“二十四孝墙”。我校抓住这一教育资源,每月在二十四孝墙下对学生进行二十四孝故事教育。二十四教育之后,全体学生开始对村委会各室及前后院的卫生进行清扫。通过二十四孝故事的学习,学生们深刻的感受到孝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孝行教育、洒扫活动,孩子们的心灵得到了滋润、净化。
小学德育教育需知情意行相结合。只有将课堂内外的教育契机,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广阔挖掘资源,才能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