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情况汇报2稿
未央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情况汇报
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调研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现将我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细化工作程序,使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工作有序开展
自2005年市政府《关于建立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市政发„2005‟45号)下发后,我区启动了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制定了我区《关于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建立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若干意见的工作安排意见》(未征联办发„2005‟1号)、《未央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操作规程》(未政办发„2005‟61号)、《做好新农村建设中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实施方案》(未办发„2006‟18号)。特别是市政府《关于新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市政发„2008‟84号)下发,我区制定了《未央区新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实施细则》(未政发„2008‟50号)文件,为我区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障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办法。
二、落实工作机构,使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工作责任到人
自2005年开展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工作以来,我区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联席会议办公室,具体业务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负责。为了适应工作需求,我区于2009年3月份将原属区民政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管理处工作职能调整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员编制7人,全额事业拨款,设有财务、档、案、审核等岗位,业务职能主要是“老农保”的退保工作、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工作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三、落实部门职责,确保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资金的落实
按照市政发„2005‟45号、市政发„2008‟84号和未政发„2008‟50号精神,协调有关部门落实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资金(养老保险费用由征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提高部分,财政补助部分和其他渠道筹集部分组成)。我区2009年底符合参保条件的被征地农民10.87万人,其中应参保15570人。截止2009年12月31日,共审核征地项目48项,涉及)154个村(组),46056人。应落实养老保险费用59227.08万元其中,国土资源部门从征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提高部分应落实资金39359.93万元,财政应落实资金15148.18万元,其它渠道筹集费用4718.96万元(其它渠道筹集费用是鉴于有些村组在实施征地时,安置补助提高部分
和财政补助部分不足以支付养老保险的费用)。实际到位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险资金24514.78万元。在48个项目中已由13个项目市国土局已批复,涉及13 村(组)2075 人。目前我们正在积极为谭家街道赵村1682名新征地农民办理养老保险,实现工作的突破,同时为下一步全面开展工作建立了良好的动作机制。
四、开展宣传工作,调动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
先后开展了被征地农民的调查3次。编写了《被征地农民劳动年龄段、灵活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参加养老、医疗保险政策宣传手册》,采取发放宣传资料、办宣传栏、进村入户等形式,深入到村组进行广泛的宣传,在10个街道办事处和村组,对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障进行了业务知识培训,动员劳动年龄内“4050”(含4050)以下的按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积极参保。共发放宣传页7000余份。
五、开展技能培训,使被征地农民有就业的技能和能力。结合我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增加的实际,积极探索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的新路子。第一深入开展“送培训、送信息、送政策、送服务”活动。在我区失地农民比较集中的街道、村组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开展培训,上门送技能服务,携带教材、电脑和课桌,深入街、村、社区上门授课。根据转居人员大龄人员较多,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家庭负担
较重的特点,开展了适合转居人员学习的丝网花制作、手工钩编织、计算机初级班等适合他们学习的专业,在课时安排上,开设有晚班、周末班等,为转居人员参加培训提供便利。第二引入SIYB创业培训。通过SIYB培训,解决失地农民在创业中遇到的困难,为转居人员提供为期10天的创业课程,帮助实现自主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实现就业的倍增效应,第三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开发了具有我区编织特色的手工编织等六项考核能力专业,免费为失地农民进行考核,技能鉴定等服务,使广大失地农民能够持证上岗,达到稳定就业。第四积极开展春风行动、四送下乡活动暨专场招聘会、未央区民营企业招聘周、再就业援助行动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为我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招聘信息,就业指导和维权服务。截止目前,培训被征地农民8913人。
存在的问题
一、按照市政发„2005‟45号和市政发„2008‟84号精神,被征地和城中村改造后的村组,村民的社会保障资金的落实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一家来做比较困难,需各个相关部门互相协调,共同做好。
二、根据市政发„2008‟84号和未政发„2008‟50号精神,按照“人土比”测算出的参保人数只占被征地村组村民总数的少数部分,绝大部分村民未享受到此项政策,村民之间产生不平衡,势必引起不稳定。
三、按照市国土发[2005]94号精神,被征地农民办理养老保险年龄以省人民政府土地审批件签发日为基准日,而报批土地审批手续在时间上没有确定性,什么时候土地批复件下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无从知晓,造成不能及时为被征地农民办理养老保险。
四、按照市政发„2008‟84号和未政发„2008‟50号精神,我区新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劳动年龄段人员缴费标准是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为基准进行计算,而每年我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大都在每年的下半年才能公布出来,这样势必造成在上半年前来审报新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费用无法进行测算,从而也影响了土地部门报批土地的时间。
五、经济技术开发区2008年,报来我局经审核建设征地项目2个,应缴养老保险资金总额10316万元,已到帐资金4000万元,未到帐资金6316万元,我局2009年9月10日以函的形式通知,督其尽快拔付养老资金。直到现在也没见所欠资金到位,这样就不能及时给被征地农民及时办理养老保险。
六、城中村在实施改造过程中,未及时的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沟通,未履行土地报批手续,从而使城中村村民的养老保险费用无法落实。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建议:
一、召开市、区各成员单位会议,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落实明确各单位的职责。
二、定期召开各成员单位会议,互通情况,以便在土地报批和省人民政府土地审批下来时,能够确保落实养老保险资金及参加养老保险的人员。
三、劳动年龄段人员缴费基准,市局能否制定统一的缴费基准。
四、充分发挥街办、社区的作用,认真了解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有培训愿望和就业愿望的人员,做好信息汇总和上报。
五、未享受市政发„2008‟84号和未政发„2008‟50号文件精神的村民,能否按灵活就业形式参保,享受社会保险补贴,从而调动被征地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六、由于区级财政资金有限,能否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中的财政补贴和其它渠道筹集费用,由市级财政承担。
七、由于土地批复文件时间及内容的不确定性,建议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不要下达目标考核任务。
未央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〇一〇年四月十一日
第二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及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总结
2007年我县的农村养老保险及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在上级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的正确指导下,认真贯彻农村养老保险有关政策和省政府浙政发〔2002〕27号、〔2003〕26号文件精神及省五部门指导意见的要求,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利益,扎实开展农村养老及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1、2007年,全县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万元(利息),支出万元,当年结余万元,历年结余万元。到月底,全县共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人,其中享受农村养老保险待遇人。
2、为深化完善我县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完善被片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05〕33号)和《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温政发〔2005〕63号)文件精神,在国土、社保、罗阳、雅阳等单位调查研究基础上,于2007年10月出台了《泰顺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完善县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政策的通知》,并于2007年12月开始申报实施,进一步推进了我县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2007年,我县共有被征地项目17个,涉及11个乡镇14个行政村,应当落实即征即保对象225人。到2007年12月底,共落实应保对象155人.二、存在的问题
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一直是县领导十分重视和关注的问题,但由于试点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实际问题,因此,我县2007年之前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主要原因在于:
1、被征地农民参保意识不强
由于被征地村人均被征耕地省,土地安置费基本已被农民领去,个人部分无法缴纳,而且大部分被征地农民认为参不参保无所谓。
2、资金难以筹措
根据前些年我县耕地征用补偿情况分析,个人安置费部分无法抵足个人缴费部分,资金缺口较大。而集体承担部分的资金,因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的返回金为全体村民所共有,主要用于补足村集体土地补偿费。用集体所有的资金为部分村民缴纳保险费,大多数村民在思想上不能认同,集体出资部分筹集也会遇到较大的难度。除此之外,县政府需要承担的资金也较大,一步很难到位。
3、参保对象难以界定。根据泰顺的实际情况,由于二轮土地承包不到位,即使被征地农民在土地被征用之后,也还存在着“征地而不失地”的现象。有的村还在征地之后,把征地费平均分给了村民,同时对被征的土地进行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导致参保对象一时难以确定。
4、历史遗留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新58省道改建工程征地项目中,因工程资金紧张,有相当大一部分被征地属于我县内部政策处理,没有严格按征地标准报批,故该项目的被征地农民参保工作均未落实。三是珊溪水库工程牵涉到当时移民对象19114人,共被征用土地6928亩。库区移民只享受移民安置补助待遇,并未真正享受失地待遇,由此,可能存在较大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2008年工作思路
2008年,我县将按照“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确保2008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做到即征即保。同时,要根据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按照个人养老储蓄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适当补贴的原则,进一步研究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努力推进社会保险全民化。
二〇〇八年二月一日
第三篇:关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先后出台多个文件,要求各地严格落实。省市分别在2007年、2008年下发专题文件对辖区内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给予政策扶持。可以说,在这方面,政府是下了很大决心的,那么最重要的落实还是在基层。要落实,不折不扣的落实,就一定会面临一些具体的实际情况,而对于我们县来说,由于经济基础条件薄弱,财政困难,地方上筹措资金十分有限,多靠中央省市转移支付或财政补助,所以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如何应对现实困难,争取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利益最大化,就需要基层摸清情况,掌握需求,因地制宜,提供科学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为上级决策提供依据。
根据《安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转发〈关于开展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情况调研的通知〉的通知》(安劳社办发〔2009〕82号)文件精神,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做好我县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努力实现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水平不因失地而降低的长远保障目标,对我县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情况进行了一次深入细致的调研。
一、基本情况
镇坪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大巴山北翼。地处东经109°11′—109°38′,北纬31°42′—32°13′,东与湖北省竹溪县接壤,南与重庆市巫溪县、城口县毗邻,西北与本省平利县连界,南北长57公里,东西宽43公里,总面积1503平方公里。全县辖6乡4镇,总人口5.8万人,农业人口近5万人,(近年来城镇人口增幅较大),县内无大工业企业,属山区农业县。
1、据统计,截止2008年底累计被征地农民人数628人,其中,规划区以内116人,规划区外被征地农民总数512人。
2、2008年新增人数:无。
3、按照当地政策规定,属于(人均土地在0.3或0.4亩以下)保障范围的人数(已征地)45人。
4、享受基本生活保障人数46人,享受标准为110元∕月∕∕人(主要将他们纳入城市低保管理)。
5、养老保险待遇情况:我县被征地农民目前未领取养老保险待遇。
6、培训情况:我县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主导产业培训、创业培训等等,已参加各类就业培训的被征地农民315人(其中城市规划区内91人),通过培训就业256人。
二、政策规定
止2009年我县未出台专门文件,严格按安劳社发〔2008〕23号文件和安政发〔2008〕19号文件执行。
三、当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就业方面
我县的被征地农民在就业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重视程度不高。被征地农民由于他们的身份是农民,在失去土地后,他们往往注重的是补偿费用的高低合理问题,今后的生计问题,而对如何提高就业机会,有所忽视,对自己的身份转换角色还难以适应,虽然部分农民有就业愿望,但对培训重视不够。被征地农民在得到相应补偿后,对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一时认识不够,认为对自己就业创业帮助不大,还是按自己的想法去干,所以创业竞争力不强。②就业项目单一。从目前的情况看,大多被征地农民选择跑出租行业、开个体、搞养殖业,他们缺乏对市场的充分调查,加之自身就业技能缺乏,所以基本生活难以保障,致富相对困难。③就业岗位有限,培训资金不足。对被征地农民政府应开发专门的岗位来安置这类群体,多开发公益性岗位保障他们的就业率。在培训上开展专项培训,政府配套专项资金扶持他们,提高他们培训技能,提高竞争能力。
2、社会保障方面
我县的被征地农民在社会保障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①政府配套补助资金问题,参照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康市城市规划区内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实施暂行办法的通知》(安政发〔2008〕19号),财政配套资金占40%,我县财政困难,保障起来有一定难度,需要省市财政支持。②相关部门应加强协作,坚决贯彻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同时,明确各自职能,确保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3、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状况和主要诉求
我县被征地农民目前生活状况总体平稳,基本实现了征地农民基本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的目标。但是离长远生计有保障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他们的主要诉求是:能够在政府的帮助下找到一份稳定的固定工作,拥有固定收入,能够维持家庭的必须开支,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房和子女上学有所优惠。在自主创业上能够给予税收优惠,信贷扶持等政策扶持。特别是在城市规划区以内的人员,他们的生产资料失去以后,在寻求生活出路、就业门路上表现尤为突出。
四、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方面对于目前被征地农民所涉关政策有些头重脚轻。中央、省、市都十分重视,到了基层县上这一级就有些落实的实际困难,政策可以比照制定,这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好的政策得不到落实也如同废纸一张,归根结底,是目前征地这一块由于商业利益潜力并不太大(如工业园区规划征地、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城市规划征地等),多数资金需要政府来筹措,而县级财政十分困难,征地涉及的人数又较多,需要一大笔资金,政府无力筹集。另一方面,被征
地农民由于生活来源单一,加之许多农民只重视眼前利益,如果要缴纳一定的费用来养老,他们就要精细算账,因为靠儿养老思想根深蒂固,如果费用过大,他们则就要放弃。据调查,2008年在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扩面工作中,有许多被征地农民就没有参加,原因是认为自己身体还好,子女还小,不会有很大问题,不愿意做贡献。这是他们对社会保障的重要性不慎,认识不够造成的,还有就是宣传未跟上。
五、对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建议
1、细化完善政策,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负责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2、政府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尽可能让被征地农民得到更大更多实惠,彻底解决后顾之忧。
3、开展好就业再就业政策宣传工作,特别是被征地农民的相关优惠政策宣传,适时适量给予免费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小额信贷扶持。
4、大力开展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工作,选择有针对性、实用性的专业组织进行创业培训。(从务农的手转变为经商或者创业的好手)
5、涉关被征地农民的部门相互配合、协调合作。共同做好此项工作,需要政府统筹,如果中央提出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不落实不得批准征地“的规定彻底落实,就可以保障他们的利益。
6、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考核评价机制。
第四篇:XX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及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总结
XX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及被征地农民社
会保障工作总结
XX年我县的农村养老保险及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在上级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的正确指导下,认真贯彻农村养老保险有关政策和省政府浙政发〔XX〕27号、〔XX〕26号文件精神及省五部门指导意见的要求,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利益,扎实开展农村养老及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1、XX年,全县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 万元,支出 万元,当年结余 万元,历年结余 万元。到 月底,全县共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 人,其中享受农村养老保险待遇 人。
2、为深化完善我县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完善被片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和《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在国土、社保、罗阳、雅阳等单位调查研究基础上,于XX年10月出台了《泰顺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完善县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政策的通知》,并于XX年12月开始申报实施,进一步推进了我县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XX年,我县共有被征地项目17个,涉及11个乡镇14个行政村,应当落实即征即 保对象225人。到XX年12月底,共落实应保对象155人.二、存在的问题
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一直是县领导十分重视和关注的问题,但由于试点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实际问题,因此,我县XX年之前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主要原因在于:
1、被征地农民参保意识不强
由于被征地村人均被征耕地省,土地安置费基本已被农民领去,个人部分无法缴纳,而且大部分被征地农民认为参不参保无所谓。
2、资金难以筹措
根据前些年我县耕地征用补偿情况分析,个人安置费部分无法抵足个人缴费部分,资金缺口较大。而集体承担部分的资金,因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的返回金为全体村民所共有,主要用于补足村集体土地补偿费。用集体所有的资金为部分村民缴纳保险费,大多数村民在思想上不能认同,集体出资部分筹集也会遇到较大的难度。除此之外,县政府需要承担的资金也较大,一步很难到位。
3、参保对象难以界定。根据泰顺的实际情况,由于二轮土地承包不到位,即使被征地农民在土地被征用之后,也还存在着“征地而不失地”的现象。有的村还在征地之后,把征地费平均分给了村民,同时对被征的土地进行进行了适 当的调整。导致参保对象一时难以确定。
4、历史遗留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新58省道改建工程征地项目中,因工程资金紧张,有相当大一部分被征地属于我县内部政策处理,没有严格按征地标准报批,故该项目的被征地农民参保工作均未落实。三是珊溪水库工程牵涉到当时移民对象 19114 人,共被征用土地 6928 亩。库区移民只享受移民安置补助待遇,并未真正享受失地待遇,由此,可能存在较大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XX年工作思路
XX年,我县将按照“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确保XX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做到即征即保。同时,要根据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按照个人养老储蓄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适当补贴的原则,进一步研究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努力推进社会保险全民化。
二〇〇七年一月十日
第五篇: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及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总结
2007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及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总结
2007年我县的农村养老保险及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在上级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的正确指导下,认真贯彻农村养老保险有关政策和省政府浙政发〔2002〕27号、〔2003〕26号文件精神及省五部门指导意见的要求,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利益,扎实开展农村养老及被征地农民社
会保障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1、2007年,全县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万元(利息),支出万元,当年结余万元,历年结余万元。到月底,全县共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人,其中享受农村养老保险待遇人。
2、为深化完善我县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完善被片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05〕33号)和《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温政发〔2005〕63号)文件精神,在国土、社保、罗阳、雅阳等单位调查研究基础上,于2007年10月出台了《泰顺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完善县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政策的通知》,并于2007年12月开始申报实施,进一步推进了我县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2007年,我县共有被征地项目17个,涉及11个乡镇14个行政村,应当落实即征即保对象225人。到2007年12月底,共落实应保对象155人.二、存在的问题
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一直是县领导十分重视和关注的问题,但由于试点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实际问题,因此,我县2007年之前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主要原因在于:
1、被征地农民参保意识不强
由于被征地村人均被征耕地省,土地安置费基本已被农民领去,个人部分无法缴纳,而且大部分被征地农民认为参不参保无所谓。
2、资金难以筹措
根据前些年我县耕地征用补偿情况分析,个人安置费部分无法抵足个人缴费部分,资金缺口较大。而集体承担部分的资金,因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的返回金为全体村民所共有,主要用于补足村集体土地补偿费。用集体所有的资金为部分村民缴纳保险费,大多数村民在思想上不能认同,集体出资部分筹集也会遇到较大的难度。除此之外,县政府需要承担的资金也较大,一步很难到位。
3、参保对象难以界定。根据泰顺的实际情况,由于二轮土地承包不到位,即使被征地农民在土地被征用之后,也还存在着“征地而不失地”的现象。有的村还在征地之后,把征地费平均分给了村民,同时对被征的土地进行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导致参保对象一时难以确定。
4、历史遗留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新58省道改建工程征地项目中,因工程资金紧张,有相当大一部分被征地属于我县内部政策处理,没有严格按征地标准报批,故该项目的被征地农民参保工作均未落实。三是珊溪水库工程牵涉到当时移民对象19114人,共被征用土地6928亩。库区移民只享受移民安置补助待遇,并未真正享受失地待遇,由此,可能存在较大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2008年工作思路
2008年,我县将按照“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确保2008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做到即征即保。同时,要根据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按照个人养老储蓄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适当补贴的原则,进一步研究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努力推进社会保险全民化。
二〇〇七年一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