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德国插队的日子》观后感
《在德国插队的日子》观后感
德国一直是发达的象征,在之前,能去德国留学,也一直是很多人的梦想,去德国回来,就像镀了一层金,就是海归,前途光明,但是我却没有想过在德国的留学的日子到底是怎样的,是不是我想象中的轻松惬意?甚至挥金如土,就像一场长期旅游?去德国留学我们又能学到什么,得过什么?对于一般家庭来说,“去德国留学”这几个字又到底意味着什么?这部留学生自拍的电影,在轻松搞笑之余,给人以很大冲击,让人思考良多。
整部电影由一个在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在朋友家聊天为引线,讲述了五个中国大学生在德国留学的日子,有苦闷,也有快乐,有人成功,也有人失败,有人被民族歧视,也有人交上了外国的朋友。。五个人最后也有了不同的结局,有的顺利毕业,并找到了很好的工作,在一家德资企业担任部门经理,年薪20万,成家立业;有的没有毕业,回家做生意失败,一贫如洗,待业在家;有的人在德国开了中餐店,从此杳无音讯;也有的人继续求学,一直坚持着。。一如中国大学里一个宿舍的舍友,毕业以后,各奔东西。
这部电影以娱乐为主,但是却不能让人们真的没心没肺的乐起来,一种压抑感贯穿影片的始终,没有什么喜剧片的圆满结局,甚至没有一个真正的结局,就像生活一样,生活还在继续,故事还在继续。作品源于生活,能反映生活的作品,总是能抓住观众的心。在德国留学的他们,过得并不如何自在,住在简单的学校公寓里,每天几人一块打扑克,瞎侃,打发着时间。甚至没和人都是单身,唯一一位有女朋友的,也不久后分手了,五人凑在一块,被人戏称为“辊棒儿”,有的人考试不及格,3次失败,再也没有考试机会,就这样回家,一种迷茫的情绪在影片里弥漫着,他们现在并不如和快乐,以后也还都是未知。
影片的迷茫情绪在最后才被打散,这也是影片的点睛之处,最后留在我记忆中的一段对话“ 晓东哥,你觉得来德国苦吗?“"我觉得哪里都一样,没有什么苦是吃不了,别人能行,你也能行!”
“嗯”
一般家庭出去留学的学生,并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拼出自己的一份未来,所以去德国不不是享受,也不是吃苦,而是拼搏,在德国也好,在中国也好,在任何地方都好,要想让自己的未来精彩,就应该把握现在,去拼搏。
第二篇:我们在朝鲜的日子观后感
《我们在朝鲜的日子》观后感
兴趣使我很少关注有关朝鲜的新闻,我关注的不过是韩国又出
了哪些肥皂剧,哪个韩国女明星是整容整出来的。从未曾想过
它的北边的人民正在像四五十年前的中国人民一样生活,像我的父辈一样唱着革命歌曲拥有统一思想的迈向他们认为的国家
领导人给他们造就的美好未来。
看《我们在朝鲜的日子》时我整个人是双眼湿润内心五味陈杂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记者所看到的到处都是金正日的头像和
语录,这让我不禁想起记录片中那些毛泽东主席的头像和妈妈
曾不经意间提到的毛主席语录。这使我仿佛看到父母时不时和
我讲起的他们生活的那个年代,当时我是完全不能理解的。看
过《我们在朝鲜的日子》后,我朦胧的感觉到这不是个可以仅
以对错评论的国家,这是一个需要用感情来看待的民族。我的内心对这个国家和民族既有向往又有恐惧。
向往的是那里的简单思想中的纯粹爱国主义,清冷街道中的清
新青草味空气,质朴衣着中掩盖不住的纯净灵魂,社会主义的完全免费医疗政策,初生婴孩皆有补助的政策。。
恐惧的是没有单独的思想带来的百家争鸣,没有车水马龙的鲜
活的城市街道和方便的交通设施,没有色彩多样样式潮流的服
装,没有先进的医疗设施和充足的药品,没有互联网和移动电
话。。
我是矛盾的但内心又有个理智而清晰的声音告诉我,我是暗自
庆幸中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进行的改革开放的,它是我心中为
中国带来了不亚于新中国的成立为子孙后代造福的伟大举动。
在我心中新中国成立是使人民从人格和精神上站起来而改革开
放是使人民从肚皮和温饱上站起来。这条道路又是曲折而异常艰辛的,无数的在新中国成立中立有
功劳的人们和知识分子在这些摸索中被迫害至死才有了我们今
天和谐又美好的社会主义特色国家。朝鲜未尝不是在荆棘道路
上摸索,没有二零零二年的金日成说的在新义州设立特区 也不
会有凤凰卫视的《我们在朝鲜的日子》这个记录片。这足以表
明朝鲜这个国家在因循守旧之后要进行大胆改革了。因此,或
许十年二十年后这个国家也是一个欣欣向荣的不再一叶障目的拥有自由言论的国度。印象深的还有一个就是朝鲜对儿童和少年的爱护和教育政策,视频中那个拥有宽厚肩膀的翻译是个曾经来中国山东留学的留
学生。当他微笑的说他从小到大的受到的教育都是政府提供的,我看出了他的自豪和对国家的感激,说实话我也是怀着崇敬的心情来看待这件事情的。有人说这怎么看怎么像国家买了个人的性命和未来,我倒不这么认为。当自己的国家的人民处在尚
不能温饱的情况下,我想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心甘情愿的抛头颅洒热血更何况只是让你为人民服务而已。在我脑海中不能抹去的还有朝鲜军人穿着在我记忆中仅在中国
影视剧中出现古老的军装站的笔直的面对韩国军人的崭新迷彩
和先进的望远镜的场景。这个场景又一次令我双眼湿润,军人
是最令我敬佩的人,当穿上军装背上钢枪后我暗自揣测任何一
个人都会深深感到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就像朝鲜的那个
军人说的,“我们不希望战争,但是我们也不怕战争“。这个
国家的四分之一的人口都是军人,可见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希望国家统一的心情路人皆知。贯穿全视频我未曾看到一家朝鲜普通家庭受访,但通过看到百
货商场的冷清和街上的寥寥可数的人群,通过火车站和飞机场的门可罗雀,通过记者吃饭和上网的巨额费用不难想象这个民
族仍处在饥饿与温饱的边缘。一个仍旧十分落后的国度和民族,一个因因循守旧而拥有简单主题思想的社会令人嘴角不禁扬起
一抹凄凉的笑容。最后,我不禁想说说曾子墨记者。首先,我印象深的是她挂在脸上的优越笑容,我个人是厌恶这样的表情的,作为记者我认
为应该客观而公正的来面对你要采访的对象怎可夹杂个人情绪
在里面。不过,总体来说她的语言描述还是感情丰富文字优美
而细腻的,这也是具有两面性的原因吧。我相信社会是在进步的,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但不应该一成不
变的来执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国家
和人民的方式来实现社会主义。我们所需要的不过是国家强大
以免受外来侵略,人民富足过上小康生活,精神世界继承精华
摒弃糟粕吸收外来文化。没有改革开放我想我也不能不担忧肚
皮温饱坐在这里喝着咖啡听着红色歌曲敲着键盘来写这篇文字。最后我在想假如朝鲜改革成功,对我们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还是不可避免想到了自己国家的利益,这也无可厚非。一方水
土养一方人,这个国家养育了我,我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了
这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国家能更好的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仅此而已。
注:本文仅限于观看凤凰卫视《我们在朝鲜的日子》有感而发,与最近朝鲜的动态与行为无关。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09应用电子三班罗潇
2012年6月17日星期日
第三篇:大国崛起德国观后感
《大国崛起》的德国篇——《帝国春秋》,讲述了德国的分裂与统一,衰落与崛起,非常耐人寻味。让人为这个民族跌宕起伏、悲喜交加的历史所震撼、感染。它是欧洲的后起之秀,却是给世界历史添加最多浓重笔墨的国家。从分裂到统一,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导者到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它所经历的风霜雪雨,最终成就了这个民族的挺拔个性,也让世界上所有正在崛起的国家警醒。一个曾经多次遭受分裂,又给全世界带来最大的灾难的国家,一个摆脱了历史的不幸重新融入欧洲,屹立世界,并成为今天举足轻重的经济强国,很让人钦佩和尊敬。
分裂之痛在历史上一直困扰着德意志,德国处在欧洲大陆的中心位置,欧洲列强都不愿看到它的崛起,于是各种阻挠困扰接踵而来,1801年拿破仑的征服,更是加重了分裂的痛苦。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批我们如今熟知的人物诞生了——歌德用诗句描述分裂之苦,贝多芬用音符抒发国败之痛,黑格尔等一些哲学家更是用理论寻找强国之路。德国人用近70年最终走出了这条路,李斯特、俾斯麦都是使德意志走向统一的功臣。1871年“铁血宰相”俾斯麦统一德国之后,德国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崛起的德国很快就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经济实力迅速超过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德国快速发展的根本源于统一,动力则来自教育。德国在最困难的时期,也从未放弃过教育,教育的根本就是推动整个国家的科技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整个国家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不言而喻。只有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才能带动国家腾飞。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就指出了德意志的出路:“这个国家必须以精神的力量来弥补躯体的损失。正是由于穷困,所以要办教育。我从未听过一个国家办教育办穷了,办亡国了。”正是基于教育为本的思想,普鲁士普及全民教育,实行强迫性教育制度,受教育和服兵役一样被视为公民义务,并将这一制度以法律的形式予以保障。即便遭到法国入侵,普鲁士还在支付巨额战争赔款时,国王也拿出了最后一点家底,每年为教育事业拨款。在危难之时仍然以教育为本,不得不佩服当时普鲁士的统治者的魄力。而且更难为可得的是统治者为教育提供资金的时候,并没有限制学术的思想。也正是在这样的空前自由的氛围下,出现了黑格尔、叔本华,格林兄弟,爱因斯坦、费希尔、马克思、费尔巴哈、海涅、拜耳、赫兹、诺伊曼等巨匠。教育给德国带来的利益是长久的,显而易见的。科技的腾飞给德国的经济带来希望,为德国不断创造着无尽的财富,这样的德国是凝聚的团结的。
之后德国希望能继续完成“统一大业”,妄图将全世界统一,然而两次世界大战把这一切的毁灭了,空前的强大使德国失去了理智,伤害了世界,更伤害了自己,也写下历史最为黑暗的一页。二战结束后,德意志又一分为二,这又揭开了德国人心中最大的痛楚,到底哪里才是德国?历史又回到了这个问题。而德国怎样面对二战又是世界对德国的拷问。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来到波兰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悼念为二战付出惨痛代价的犹太人。那天,勃兰特做出了一个让世界震惊的动作,他面对纪念碑,跪倒在地。德国面对二战的态度与日本大不相同,他们没有回避,而是勇于承认自己犯下的罪行,让世界很快重新接受了德国,甚者对德国更加尊敬,这也加快了德国的复兴。
1990年10月3日,德国登堡门上的和平女神再次见证了历史性的一幕,分裂了41年的德国再次统一。片中,统一的场景很让我感动,看着画面上一个个
兴奋的脸庞,再想到德国重新走向统一的艰难及德意志历史的全过程,就能感受到他们的人民再次看到国家统一的欣喜,看到人们举着德国的国旗欢呼时,就能感到那个国家强大的凝聚力。统一后的德国又在经济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经历这许多年的风霜磨练,德意志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也找到了他们民族的民族精神,那就是自强不息,敢于面对,坚韧的个性。德国是我除了祖国外第二个喜欢的国家,为了他的历史,他的品格,他的智慧,他的力量。纵观德国的崛起、复兴,国家统一与教育都是极其重要的,很值得中国借鉴。
第四篇:《阳光灿烂的日子》观后感
《阳光灿烂的日子》观后感
君远10010401100301蔡葳丰
现在越来越庆幸自己选了“青春期电影赏析”这门公选课,它不像其他课程,这门课程带我给我的是心灵上的震撼以及精神上对青春的更加深刻的理解。
我现在都在想,如果我不选这门课程,这些电影或许我就没有机会认认真真的去欣赏了,也不会对自己的青春进行任何有价值的思考。
在课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部电影,它是用一种叙述回忆的方式展开故事情节的,那些少年,那段阳光灿烂的日子,给人一种极为真实的感觉,仿佛我们在欣赏属于自己的那段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看了之后让人印象深刻,回味不断。
我没有生活在他们那个年代,我也不想去考虑他们那个年代所谓的时代背景,我只是知道从这部影片中我看到那些自由,无拘无束,无所事事的快乐的少年时代,有无知,有冲动,有幼稚,有爱情,有失败,更重要的是有成长。电影画面里充足的光线给人一种温暖和怀念,我一直记得马小军说的那句“记忆里,那年夏天伴随着烧荒草的味道。”说真的,我并不明白烧荒草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味道,但是或许每个人回忆那段阳光灿烂的日子都有不同的一种味道。
电影里也充满着讽刺和自嘲的意思,然后让我觉得原来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性总会带点世俗,然而这才是最最真实的。影片中的主人公因为无聊而随意撬锁进出别人家;看到米兰穿着游泳衣的照片后开始对爱情的萌芽;被警察抓,哭着求情,然后放回去之后对着镜子自说自话那份虚荣的心情;追求米兰时把自己的形象鲜明夸大的那份虚荣;为了在米兰面前表现自己而爬上高高的烟囱;看到米兰跟刘思甜很亲密的样子心里不爽、妒忌的那种心情;那段记忆混乱过生日时勇敢地去打刘思甜的幻想;还有最后跑去试图强*暴米兰时的那种冲动……这或许就是这部电影中最珍贵的最让人觉深刻的地方,它对青春困惑期有着极为真实的描绘,只是一个人简单成长的青春梦,却以这样的真实而震撼人心。
影片中还极力地讽刺了我们身边的一些人,为人师表的历史的老师在讲台上却是那么飞扬跋扈和滑稽委琐;着装整齐的朝鲜国大使竟然是装扮的的骗子;开着军车打架斗殴的流氓们集体喝酒庆祝的地方竟是挂着领袖毛泽东像的共产主义大饭店;流氓的头头最终让年轻的流氓所杀害;威风八面的老将军和年轻貌美的小老婆坐在集体的最前列与大众看**电影却还以道貌岸然的名目……这些都带着极大的讽刺意味,但让人又觉是那么的真实。
马小军与米兰这段温暖、暧昧、甜美却最终苦涩的回忆让讲故事的人总是不由自主的把事实与幻觉搅到一起。“我不断发誓要老老实实讲故事,可是说实话的愿望有多么强烈,受到的各种干扰就有多么大。我悲哀的发现根本就无法还原真实。记忆总是被我的情感改头换面,并随之捉弄我,背叛我,把我搞的头脑混乱,真伪难辨。”“我现在怀疑跟米兰第一次相识就是伪造的,其实我根本就没再马路上遇到过她。我和米兰根本就不熟,米兰是照片上那个女孩吗?还有刘北蓓,怎么突然就消失了呢,或许她们俩原本就是同一个人。我以真诚的愿望开始讲述的故事经过巨大坚忍不拔的努力却变成了谎言。”
曾经的期许像一个泡沫,虽然五彩斑斓,却终究幻化了。姜文的记忆终结于一个富含隐喻的场景,马斯卡尼的音乐声中,马小军想从水中爬到岸上,水中挣扎的他,得到的是众人的俯视和脚踩,一次次的徒劳的努力让他最终放弃了,如死尸一般随波逐流。
到故事最后,是带点悲凉的感伤,马小军被集体孤立。最喜欢的一个镜头是他在水中漂浮的情景,似乎能感觉到他的那种孤独。就像电影里说的,后来大家都没了音讯,这样的故事似乎总能给人一种苍凉感,没有不散的筵席,没有不散场的青春。然后让我想起朴树的《那些花儿》和许飞的《那年夏天》。对于那些过去,那些一起长大的朋友,在时间消逝后,物是人非或是物非人非都是一种极大的悲哀,但是我们又没有办法阻止这一切的发生……但是又
不管怎样,记忆总会让人带点意犹未尽的意思,尤其是那段阳光灿烂的日子。
回忆结束了,回到现实了。颜色却从流彩的黄色变成了黑白。承载着记忆的黄色让人温暖感慨,正在行进的现实反而冰冷低调。那个依旧骑着扫把的傻子在最后的出现中发出了时代的强音:“傻b!”他是在嘲笑他那群开着凯迪拉克,功成名就却早已埋葬理想的朋友吗?!心有戚戚焉,不过也许理想还在,只是被我们一不小心弄丢了。我们需要沿着自己曾经走过的路,把那些遗落的理想找回来。一切都没那么难,只要自己漫步徐行,冰冷的黑白生活总会被阳光灿烂的日子所取代!
这是一部让人肝肠寸断的电影,让我为米兰哭泣,相对于马猴,她内心承受了更多。阳光灿烂的日子见证了青春的躁动和叛逆,见证了青春的蜕变与成长。但灿烂的阳光下却透着丝丝的凉意,直透心底,我们的青春似乎注定无处安放,那曾经为之热血追逐的理想早已在心底埋葬。
整部电影,带给我的除了对心灵的震撼,以及我对青春的思考,我想,更重要的就是做好我目前能做的每一件事情,走好青春的每一步。
蔡葳丰
2012.10.27
第五篇:阳光灿烂的日子观后感
看完《阳光灿烂的日子》,有一些感想,总体感觉是一部具有真实写照的电影,它所表现的是一种记忆、青春觉悟的真实状态。
这在这部影片里,姜文和王朔其实并不是在这个片子中讲述文革,而是在讲述文革期间的他们自己的青春和爱情,《阳光灿烂的日子》这个片名本身就说明了问题――没有谁会认为那个特定的年代真的会有一段阳光灿烂的时光,电影开头就需要我们仰视的伟大领袖雕像也好像在用他的巨手指点我们,因为对于这群孩子来说,没有父母管教,没有老师的约束,即使是文革也 只是一段让他们尽情玩耍闯祸的日子,这种无止境的自由在孩子们看来是最阳光灿烂的生活。与此相呼应的是,在电影的结尾,电影胶片的颜色由彩色变成了黑白的,也许姜文认为文革的那段日子应该是马晓军人生中最多姿多彩的时光,跟那段最肆意的生活相比,现在的他纵然开着卡迪拉克也已经失去了当年那灿烂的色彩。
在影片当中从马小军遇到米兰,确切的是看到米兰的彩色照片,马晓军有了生命中对异性的第一个灿烂的发现。一直到80年代初彩色照片都还是刚刚出现的奢侈品,所以随着对米兰神秘感的逐渐消失,她的照片也在马晓军眼中失去了初见时的光彩,变成了原有的黑白色。马晓军也从同伴那里听说了米兰的事,但是对米兰的好感使他根本没有去理会那些传闻,然而米兰与刘亿苦关系的暧昧等事情,最终使得马晓军对她的不屑与厌恶。
在最后被踢下游泳池的镜头中,在水中的无助同时也象征了他的被孤立,但是镜头中表露出来的些许沉沦与疏离好像又在表达他的一种玩味感,也许是在呼应影片结局志得意满的马晓军开着名车细数儿时伙伴的落魄时的那种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