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掖地理位置
张掖地处中国西部的甘肃省,因黄河穿境而过,全省分为河东、河西两部分。河西地区南部为高峻的祁连山地,北部为较低的走廊北山(泛指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南北山系之间夹着一条1200多公里的狭长、平坦的宽谷,称为“河西走廊”,是甘肃省最大的自然区。整个走廊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光热充足,绿洲灌溉农业十分发达,不仅是全国重要的商品农产品及加工基地,而且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现代东西交通的重要通道。张掖市,就处在富饶美丽的“河西走廊”中段。
张掖市地理坐标为东径97 20′至102 12′,北纬37 28′至39 57′。东西长465公里,南北宽148公里,海拔高度1200米至5565米,处在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土地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9.2%。南依祁连山地,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祁连县毗邻,北靠合黎、龙首二山,与内蒙古额济纳旗和阿拉善右旗接壤,中为走廊平原,地域狭长,东西通畅,水足粮丰,自古为东西交通的孔道和门户。古代中国东部地区通往新疆、印度、巴基斯坦以及中亚等地的古“丝绸之路”横穿区境,张骞通西域,马可波罗游历东方,玄奘“西天取经”从这里经过。现代中国最重要的铁路干线之一——兰新复线铁路穿越东西全境,312国道和227国道在这里交汇,形成了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对外开放和商品进出口的便利条件。
第二篇:葫芦岛地理位置
(1)葫芦岛地理位置。葫芦岛市中心地理方位为东经120°38`,北纬 40°56`,地处辽宁省西南部,东邻锦州,西接山海关,南临渤海辽东湾,与大连、营口、秦皇岛.青岛等市构成环渤海经济圈,扼关内外之咽喉,是中国东北的西大门,为山海关外第一市。
(2)葫芦岛矿藏情况。葫芦岛市是矿业开发时间早,矿山企业较多的地区。发现和探明的矿产资源有51种,已开发利用的矿种,主要矿种有煤、钼、铅、锌、硫、锰、金、石灰石、耐活土及各种建筑用石料和砖瓦粘土等。煤矿是第一矿种,累计探明储量近4亿吨,目前保有地质量约1.8亿吨。主要分布在南票、建昌冰沟和连山虹螺岘地区,占全市矿业总产值的二分之一以上。钼是优势矿种,累计探明矿石储量3.8亿吨位,金属量40多万吨,保有储量约1.5亿吨,金属量约15万吨。主要分布在连山区钢屯、杨家杖子地区,是全国第二大钼精矿产地。铅锌、银矿以共生和伴生赋存为主,累计探明矿石储量1400万吨,金属量60万吨位,保有矿石量500万吨。硫铁已探明储量近2000万吨,年生产能力40万吨,主要分布在八家子地区。锰矿已探明储量近10吨,经过开采目前已濒临枯竭。除上述矿种外,本市的大理石、花岗室、耐火粘土、硅石、沸石、地热等储量也很大,质量好。
(3)葫芦岛地区水文气象情况。地处沿海,海岸线达261公里,居辽宁省第二位。但渤海为内海,所以大陆 性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各地年平均气温在8.2-9.2 摄氏度,年平均最高气温在14.3-15.1摄氏度之间,年平均最低气温为2.3-4.0摄氏度,建昌气温处于下限,绥中气温为上限。葫芦岛地区平均降水量在560-630毫米,建昌最少,为560.4毫米,绥中为630.5毫米。由于本地区属于季风 性大陆气候,受大气环流影响,四季降水量分布差异很 大。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月份,冬季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3-4%。
(4)葫芦岛风景游览区。多姿多彩的旅游风光。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给葫芦岛市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驰名海内外的水上长城──九门口长城、“第二北戴河”兴城和可与北京故宫、长城的考古价值相媲美,秦皇汉武东巡东征时的碣石宫遗址等游览区,都在葫芦岛境内,以此为依托的 沿海一线30余处景区、景点,形成了葫芦岛“悠久的名胜古迹、迷人的走廊风采”的特色。
(5)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葫芦岛市按动物地理区划,以华北为主,是华北、蒙新、东北三个动物地理区相互交错种过度地带,处于候鸟陆路和水路两条重要的迁徙线上,是大批候鸟春秋季迁徙的“中转站”,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全市生境复杂,地貌特殊,具有野动物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的特点。境内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共有477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01种,属省重点保护动物100种,必国家有益,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野生动物276种。其中:哺乳动物7目16科58种,爬行动物23种,两栖动物9种,鸟类动物387种。野生植物资源:在植物区系上,葫芦岛市处于华北植物区系内,有长白植物区系和内蒙古植物区系的侵入。由于气候、地势及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本市的植物种类复杂、资源比较丰富。全市共有野生植物113科507属1097种。森林昆虫:森林昆虫在我国虽然不属于野生动物的范畴,但是昆虫在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的生态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全市共有森林昆虫9目65科226种。
第三篇:毕节市地理位置
毕节,地处贵州西北部,高原屋脊,位于东经103°36′——106°44′,北纬26°21′——27°47′之间,西邻云南昭通市和曲靖市,北接四川泸州市,东靠遵义市、贵阳市,南连安顺市、六盘水市。处在滇东高原向黔中高远丘陵的斜坡地带,境内多山,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400米,全市的最高点也是全省的最高点韭菜坪海拔2900.6米;最低处为金沙县石路乡渔塘河边,海拔457米。境内山高坡陡,峰峦叠嶂,沟壑纵横,河谷深切,土地破碎。高原山地占总面积的93。3%。位于川滇黔三省交汇,有“黔西北大门”之称。古代是夜郎文明、水西文化繁盛之境,如今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拉开序幕的地方。
毕节市分属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两大水系,长江流域面积占95.38%,珠江流域面积占
4.62%,毕节地区是乌江、赤水河、北盘江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气候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而在威宁、赫章及纳雍等县海拔2000米以上的较高地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为贵州省的“高寒山区”。年平均气温在12.5℃左右,年降水量812~1365毫米,全年日照1250小时左右,无霜期250天左右,森林覆盖率37.68%。
毕节市总面积3414.9平方公里。辖8个县:大方县、黔西县、金沙县、织金县、纳雍县、赫章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七星关区(原县级毕节市更名),98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146个乡(其中77个民族乡),226个居民委员会,4145个村民委员会。截止2009年年末总人口798.62万人,居住汉、彝、苗、回、布依、白、仡佬族等36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28%。
毕节市区域:
七星关区面积3412平方千米,邮政编码551700。市人民政府市东街道。
大方县面积3502平方千米,邮政编码551600。县人民政府驻大方镇。
黔西县面积2554平方千米,邮政编码5515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金沙县面积2528平方千米,邮政编码5518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织金县面积2867平方千米,邮政编码5521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纳雍县面积2448平方千米,邮政编码553300。县人民政府驻雍熙镇。赫章县面积3246平方千米,邮政编码5532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面积6296平方千米,人口111万 邮政编码553100。县人民政府驻草海镇。
第四篇:张掖介绍
张掖
张掖,甘肃省省辖市。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古称“甘州”,即甘肃省名“甘”字由来地,素有“桑麻之地”、鱼米之乡之美称。盛产小麦、玉米、水稻、豆类、油料、瓜果、蔬菜,工业有煤炭、机械、纺织、酿造等10余个部门。土特产品有元葱、苹果梨、乌江米、红枣、发菜、丝路春酒等。
张掖市是国家1986年颁布的第二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是新亚欧大陆桥的要道,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贯穿全境,是甘肃省商品粮基地,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美誉。张掖拥有亚洲最大的军马场,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国家级湿地保护区,以及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的张掖国家地质公园。
张掖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之美誉,古人有诗曰“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甘州当江南”。市内有大佛寺、木塔寺、土塔寺、西来寺、马蹄寺、镇远楼、山西会馆、民勤会馆、黑水国遗址等名胜古迹。
自然气候
张掖属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干燥,年平均气温6℃,一月份最冷,7月份最热。每年6月至9月,是全年最佳旅游季节。
地质地貌
张掖南枕祁连山,北依合黎山、龙首山,黑河贯穿全境,形成了特有的荒漠绿洲景象。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茂粮丰、瓜果飘香。雪山、草原、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所以有“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甘州当江南”这样的佳句。
自然资源
张掖市资源丰富,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位居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中上游,河西走廊腹地,为新亚欧大陆桥沟通国内东西交通的咽喉要道,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全区有耕地400万亩(含山丹军马场),有可垦荒地300多万亩;有大小河流26条,年径流量26.6亿立方米,地下水的储量十分丰富;有草原2600多万亩;有森林58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2%;全年日照3000小时。
民族
张掖自古以来就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古代,除汉族以外,先后有西戎、月氏、乌孙、匈奴、羌、吐蕃、回鹘、党项等14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用智慧和劳动,与汉族人民一起,共同创造了张掖悠久灿烂的文明。当代张掖,分布有37个少数民族。据2000年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26959人,占张掖市人口的2.15%。其中,人口超过或接近百人的少数民族有裕固、藏、回、土、蒙古、满、朝鲜、彝等8个民族。独具特色的裕固族是张掖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其98%的人口都居住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
交通
张掖市交通通讯便利,兰新铁路及国道312、227线贯通,县(市)乡公路四通八达;西-兰-乌通讯光缆横贯全境,数字移动电话与全国并网;县市及乡镇实现了电话程控并与因特网相连。改建后便捷、高速化的国道227线、312线,兰新复线铁路的电气化,民航张掖机场支线业务已开通,加快了张掖立体交通框架的形成;2009年11月4日开工建设的兰新二线横穿全境,与规划建设的兰州至张掖客运专线,将使张掖的交通枢纽位置更加凸现。张掖交通发展迅猛,张掖机场与2011年11月1日正式通航。
铁路运输
兰新铁路横贯张掖,东起山丹县东乐镇、西到临泽县沙河镇,每天有列车通达北京、乌鲁木齐、兰州、上海、西安、济南等地。
高速铁路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改走青海西宁,穿越祁连,过河西走廊,直抵新疆首府乌鲁木齐,是中国首条在高原高海拔地区修建的高速铁路,被誉为高铁“新丝路”。兰(州)新(疆)铁路第二双线经过张掖,有望2014年年底全线建成通车。
公路运输
由于扼守着河西走廊的咽喉要道,张掖境内有众多高等级公路通过,甘新公路、甘青公路、312国道、227国道在张掖境内纵横交错,组成了一个便利快捷的公路交通网络。位于环城西路128号的西关汽车站是国家一级客运站,有开往甘肃各大城市的长途班车,以及张掖各区县的短途班车。此外,位于东环南路1号的汽车东站、南环路35号的汽车南站也有部分班车开往张掖各区县。
航空运输
张掖机场于2011年11月1日首航。成为张掖机场运营的第二条航线,河西走廊通往祖国大西南的第二条航线,2012年5月4日,张掖-兰州-重庆往返航班正式开通。
旅游
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张掖,在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滋润下,孕育了广袤的绿洲,方才孕育了河西走廊文化。境内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有着美不胜收的原生态城市湿地,气势磅礴的彩色丹霞地貌,西北最美的油菜花海,亚洲最大的万匹军马驰骋,独特裕固族风情,祁连山旷野风光,戈壁滩冰川奇峰。雪景、冰山、林海、草地、湖泊、碧水、沙砾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所以有“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这样的佳句。
张掖是一座拥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城市,也是一座坐落在湿地上的城市,被誉为山青、水秀、天蓝、地绿的“塞上江南”,宜居、宜游、宜学的“湿地之城”,明净、清新、亮丽的“清凉之都”,文明、和谐、繁荣的“戈壁水乡”。张掖最大的芦苇面积达2万多亩。黑河湿地常见的挺水植物有:芦苇、菖蒲、荻、水蜡烛、水芹、水葱、泽泻、灯芯草、水蓼、水莎草等。
张掖市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奇特,造型各异的古建筑,构建精巧,绚丽多姿,古有“一湖山光,半城塔影,苇溪连片,古刹遍地”之美景。有大佛寺、西来寺、土塔、镇远楼、山西会馆、明粮仓等古代建筑,黑水国遗址、汉墓群、古城墙、长城烽燧等历史足迹;还有国家湿地保护区、润泉湖公园、甘泉公园、沙漠公园、黑河山庄、大野口自然风景区等融南国秀色与塞外风光为一体的绚丽的自然景观。其中,隋代木塔、明代镇远楼、黑水国遗址等古迹享誉中外。市中心镇远楼造型雄伟、比例协调,可与西安钟楼媲美;高32.8米的隋代九层木塔,结构精巧、蔚伟壮观,历来被视为古城之象征。
特色小吃 张掖的小吃较有名,比如搓鱼子、拉条子、臊面、酿皮、炒炮、揪面片、鱼儿粉、牛肉小饭等本地小吃,诸如兰州拉面、焖羊肉、羊肉焖卷子、鸡肉焖卷子、新疆烤羊肉串、四川麻辣烫、陕西肉夹馍到处是,且在保持传统口味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张掖特色,回味无穷。
除此之外,张掖的豆腐脑、灰豆汤、醪糟、马场酸奶等特色饮品,也是张掖人民的最爱。在张掖,只要是席宴,都会上一道特别的名为“西北大菜”的菜肴,香香的扣肉下是一个个象征吉祥意义的肉丸子和豆腐丸子,旁边点缀着嫩香的炒鸡蛋和木耳以及翠绿的青菜,美味无比。还有张掖的卤肉,卤鸡爪等各种卤味,张掖的凉粉,鱼儿粉等小吃,都会让人在这个城市流连忘返。由于地处西北,光照充足,使得这里的瓜果多而且甜,每年夏秋两季整车的瓜果被运往外地,为张掖人增加了收入。
张掖如今有滨河集团、国风葡萄酒公司的干红葡萄酒已经成为国宴红酒,甘肃祁连葡萄酒业的冰白葡萄酒也获得世界级大奖,是中国冰白葡萄酒的旗帜。
第五篇:张掖致辞
致辞
尊敬的牛局长、各位张掖市旅游局、旅游企业、敦煌各旅行社同仁:
大家早上好!
值此桃李飘香、百花盛开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张掖市旅游局牛局长一行,在此,我瑾代表敦煌旅游界全体同仁对牛局长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张掖市,古为张掖郡,与敦煌郡同为河西四郡之一,取“张国臂掖(腋),以通西域”之意。张掖,在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滋润下,孕育了广袤的绿洲,方才孕育了河西走廊文化。境内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有着美不胜收的原生态城市湿地,气势磅礴的彩色丹霞地貌,中国最美的油菜花海,亚洲最大的万匹军马驰骋,独特的裕固族风情,祁连山草原风光,沙漠冰川奇景……雪山、冰川、森林、草原、湖泊、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所以有“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这样的佳句。市中心镇远楼造型雄伟、比例协调,可与西安钟楼媲美;高32.8米的隋代九层木塔,结构精巧、蔚伟壮观,历来被视为古城之象征。西夏大佛寺以其精湛的建筑艺术和现存全国最大的室内卧佛名扬海内外,山丹军马场闻名遐迩,是目前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亚洲规模最大,世界第二大马场。张掖丹霞地貌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
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现有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张掖大佛寺等7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形成了较为系统、设施完善的的旅游发展体系。近年来,张掖旅游异军突起,成为河西旅游发展的一支奇兵,张掖丹霞已享誉全国,并通过张掖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湿地之夏〃金张掖文化旅游艺术节等节会活动成功推动了旅游业的整体发展。2014年6月15日,第四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开幕式在张掖举办,向全省、全国展示了张掖旅游的独特魅力,获得了圆满成功。
今天,牛局长给我们带来了张掖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惠的奖励扶持政策来到敦煌,希望通过今天的推介会,让敦煌的旅游企业了解张掖、走进张掖,推动张掖和敦煌旅游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通过今天的活动,我希望在座的各位敦煌旅行社的同仁们,能够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张掖,并把张掖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融入到我们的旅游产品当中,向游客推介张掖旅游,将游客带进张掖,与张掖市旅游企业达成组客联团协议,实现两地旅游资源的互补,旅游客源的共享,促进两地旅游共同发展和进步。同时,也将敦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推广到张掖去,让更多的张掖朋友来敦煌参观游览。
最后,预祝本次推介会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