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群体考子女教育问题透视及解决途径之探析试

时间:2019-05-12 19:12: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弱势群体考子女教育问题透视及解决途径之探析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弱势群体考子女教育问题透视及解决途径之探析试》。

第一篇:弱势群体考子女教育问题透视及解决途径之探析试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透视及解决途径之探析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田长青

摘要:由于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差异,弱势群体之子女教育的不公平问题已成为了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不容回避并需加以认真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弱势群体子女教育不公平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关注与解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不公平问题对于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必要性;积极采取对策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的目标和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关键词:弱势群体教育不公平必要性解决途径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及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但近些年来,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教育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尤其是近几年来,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不公平问题成了专家学者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成为备受公众关注的焦点。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其中“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不公平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平与正义目标的达成,制约着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进步。所以关注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不公平问题并认真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途径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弱势群体的涵义

弱势群体一般是指社会中的弱者,即需要给予特殊关爱和照顾的人群共同体,社会学理论认为弱势群体是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弱势群体的出现有生理和社会(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两方面的原因,生理原因是与个体的生物性发展相关的,如年幼、年老、残疾、体弱多病都会影响一个人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社会因素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关键的,如下岗失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等也会弱化一个人的生存与竞争能力。

社会弱势群体在任何社会中都存在,只是规模和程度有所不同。我国目前正处在全面开放和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在这样一个全方位、多棱角的重新调整与重新分配利益的社会转型时期内所产生的弱势群体,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因为自身生理、自然灾难等原因致成的弱势群体,它的形成与失去发展机遇和客观条件而导致部分社会成员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维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困难不利境遇的现象密切相关。本文中所论及的社会弱势群体主要就是指因为经济与社会原因而导致的在社会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目前我国这方面的弱势群体主要由三方面的社会成员构成:一是贫困农民;二是下岗失业者;三是进城民工。他们的“弱势”一般表现在:现实生活处于一种很不利的状况中,从更现实意义上说,即是物质经济生活的贫困状况;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在社会和政治层面表达和追求自身物质利益的能力方面处于弱势地位。这些社会成员的经济、政治、社会机会相对于那些在利益分配与调整过程中的受益者来说,要少得多。必然地,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这些家庭越来越难以支持其子女接受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类教育,由此造成了弱势群体之子女接受教育不公平的现象,这一现象已经并正在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二、弱势群体子女教育不公平的现状

尽管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弱势群体的子女在受教育权利上是平等的,但这只是“应然”上的平等。而事实上弱势群体子女在受教育的机会上是不均等的,亦即“实然”上的不平等。这种“实然”上的不平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的城乡差异、和阶层差异导致了弱势群体之子女教育的不公平。由于城乡间的经济差距,农村小学的办学基础以及办学条件相当薄弱与简陋,且每年总有一定数量的农村儿童不能入学;阶层差距主要表现为普遍存在的择校现象,由于长期以来实行重点学校制度,造成了学校之间的差距,优质教育资源过于集中,形成了愈演愈烈的择校风潮,择校伴随的是动辄几万元的择校费,全国各省区都规定了择校费的上限,实际上是使择校费有了合法的依据。在高额的择校费以外,还有更为高额的“赞助费”。这样,本来是公共教育资源的优质基础教育,成了少数富有者通过金钱可以买到的特权,而弱势群体之子女只能被拒之门外。

(二)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受家庭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现象比较明显,其中以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最为突出,民工子女就学现状一般有三种:一是完全辍学;二是在流入地公办全日制学校借读,但借读费较高,且存在着不公平待遇;三是在“民工子弟学校”上学,这是大多数民工子女的选择,但这些学校多为私人办学,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有的还存在卫生、安全隐患。另外,在一些地方存在的以钱择校的教育体制导致的教育机会分配不公现象也直接导致了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三)学校教学过程的不平等。概括起来主要有这么几种表现:一是教师安排坐位不公,弱势群体之子女往往被安排在教室的后排或角落里;二是学生课堂发言机会不公,弱势群体之子女很少甚至没有发言的机会;三是教师批改学生作业不公,一些弱势群体之子女的作业本上一学期甚至一学年下来,见不到教师的批改痕迹,或仅有一个“阅”字;四是学生当班干部的机会不公,在一些教师任班主任的班级里,弱势群体之子女从来没有当班干部的机会;五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不公,一些教师喜欢与有钱、有势、有权家庭的子女交往,对弱势群体之子女,尤其是农村进城务工之流动人口的借读子女则不予交往,不予谈心,不予家访,不予沟通;六是教师鼓励、表扬学生不公,在一些教师那里,鼓励、表扬总给其喜欢的学生,而弱势群体之子女及“差生”得到的多是批评、指责。

(四)教育结果的不平等。主要是指不能使每个学生都达到其所能够达到的基本水平,不能得到全面发展,不能保证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就社会弱势群体而言,主要表现为高考分数线地区差异,不同家庭背景不同阶层子女的成功机会、就业机会的不公平性等问题。

三、关注与解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必要性

社会学理论指出,利益被相对剥夺的群体可能对剥夺他们的群体怀有敌视或者仇恨心理,当弱势群体将自己的不如意境遇归结为获益群体的剥夺时,社会就潜伏着冲突的危险,甚至他们的敌视和仇恨指向也可能扩散。如果数以百万计的弱势群体子女不能及时得到应有的教育与公平的待遇,不久的将来,在许多城镇,将会出现一支庞大的新文盲大军。这些从小在城市底层生活、在歧视与排挤中长大的城市“二等公民”,无疑将成为新的严重的社会隐患。因此,开展对弱势群体子女教育不公平问题的研究不能简单地看作是应对和解决改革进程中出现的困难,实质上,它事关国家的安定团结与长治久安,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全

局。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的发展要求来看,关注并解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在当今知识经济和科技信息全球化大趋势面前,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人口综合素质的高低。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如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把教育大国发展为教育强国,把人口大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新世纪的头20年,既是我国经济发展千载难逢的重要战略机遇,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能否抓住机遇,全面扩大人民的学习机会,使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是迅速改变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教育现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足量优质多元化教育需求,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二)是维护整个社会稳定与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

纵观中国历史,弱势群体的迅速膨胀,富者愈富而贫者愈贫,一直是社会**的根源。社会弱势群体是一个心理脆弱的群体,由于自我调节能力差,在激烈的竞争面前,经受挫折往往容易产生心理失衡,引发心理障碍或者心理疾病,甚至对社会产生仇恨、对抗,如果他们的子女受教育权得不到保障,受到不公正待遇,那就连最后的一线希望也破灭了。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则势必影响到我国的政策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是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需要

教育是一种公共资源,其分配有别于商品,如果分配不公平将会造成政府形象和作用的扭曲,触及社会公正的底线。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重要的工具,而教育权利与教育机会、教育过程与教育效果的不公平,不仅危及社会的公平与稳定,而且是对人性、人权的侵犯,因为教育凝结着社会对未来的期望,是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体现,也是人发展的起点。教育不公平是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不公平的反映,会损害社会公众对社会发展的预期,更容易使社会心理失衡。从孔子提出“有教无类”这一朴素的教育公平思想到今天,让每一个家庭的子女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到合乎社会发展及其身心需要的最好的教育,仍然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理想之一。

(四)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现阶段,尽管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但是,这种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缩小地区差距,帮助弱势群体提高自助能力,走向共同富裕,使我国从总体小康转变为小康社会,需要教育的巨大支撑,需要提高全民的学习能力,使教育成为社会弱势群体改变生活命运、增加家庭收入的重要手段,成为全体人民实现全面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

四、解决弱势群体教育不公平的途径

教育既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强力工具,又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生存权和发展权的竞争。对教育机会的合理分配与调节,实现教育公平正成为我国城乡广大人民群众日益迫切和强烈的呼声。从弱势群体子女教育不公平的现状出发,我们认为,必须采取一系列对策从各种途径来有效地解决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这对于实现社会公平的目标和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政府在政策制定上指导原则上要体现整体公平,有效利用资源,高度重视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公平在起点、过程、结果上还存

在“实然”的不平等。为了不让穷人的孩子一出生就输在起跑线上,政府必须在立足我国国情和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在整体平等的基本前提下,相对集中有效地使用有限资源,全面考虑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同时,考虑到弱势群体的庞大规模以及短期内的客观存在,政府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弱势群体子女最低限度的义务教育,防止弱势群体的规模扩张和代际遗传。

(二)政府必须健全法律法规,确保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权。由于历史、现实及体制转轨等种种原因,弱势群体子女依然得不到公平的教育对待,为此,国家应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保障弱势群体子女的公平教育权得到落实。鉴于近些年,陆续有失业下岗人员子女因缴不起学费而失学的报道见诸媒体,因此,国家应尽快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全免费制度,实现义务教育机会均等的目标。温家宝总理在今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从今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到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完成义务教育”。笔者认为,这是我国政府为制度化解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所采取的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举措,也是实现义务教育国家化的重要一步。

(三)大力提升学校教育者的职业道德。教师对学生的不公平或歧视,本质上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缺乏的问题,针对教育与教学过程中的弱势群体子女受歧视的情况,学校应从对国家对事业负责的态度,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与培养,在具体的措施上,要严格执行教师准入标准,对教师业绩的评定不能仅仅局限于授课能力和文化素质,更重要的还是注重教师的人品;要建立对教师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把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否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作为其中重要的考核指标。

(四)教育决策必须向民主化方向发展。教育是关系到百姓切身利益的事业,任何教育改革都应当充分论证,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并做出科学的决策,否则难以避免教育不公平问题的产生。例如,近年的中小学布局调整,目的是提高办学效益、改善办学条件,但是如果不顾农村实际,“一刀切”的做法会导致大量农村儿童辍学,再如,全国很多地方要求学生交择校费的做法、长期实行的重点学校制度等是政府单方面的行为,究其所造成的客观结果来说,并不是一个民主、符合广大老百姓利益的做法,因为这种做法剥夺了弱势群体子女的公平教育权,由于弱势群体交不起择校费,其结果就是不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五)重视对弱视群体的教育。这主要是指要对已处于弱势境地且有子女上学的成人进行再教育,如政府要对流动人口、下岗职工进行法制观念的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以培养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感觉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使他们在守法的基础上能自立、自强,并能自我保护,改变现在的弱势处境。同时学校要主动与这些家长沟通,举办家长学校,传授家庭教育的知识,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和民、高旭平,《教育社会学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彭薇,“城镇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月第37卷第1期。

3、明庆华,“论教育中弱势群体子女受歧视问题”,《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5月第5期。

4、王彩玲,“保护弱势群体:现代伦理秩序建构的一个重要环节”,《理论学刊》,2001年7月第4期。

5、王晓漫,“从弱势群体看教育的公平”,《经济师》,2004年第4期。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1、以既有的成就为基础,确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奋斗的策略。

2、突破生活的格线,塑造清新充实的自我。

3、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

4、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

5、准确定位职业方向。

6、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增值。

7、发现新的职业机遇。

8、增强职业竞争力。

9、将个人、事业与家庭联系起来。

二、正确的心理认知

1、认清人生的价值

社会的价值并不被所有的人等同接受“人云亦云”并不等于自我的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经济价值、权力价值、回馈价值、审美价值、理论价 值。

2、超越既有的得失每个人都很努力,但成就并不等同。后悔与抱怨对未来无济于事,自我陶醉则像“龟兔赛跑”中的兔子。人生如运动场上的竞技,当下难以断输赢。

3、以万变应万变

任何的执着都是一种“阻滞”前途的行为想想“流水”的启示“学非所用”是真理

三、剖析自我的现状

1、个人部份健康情形:身体是否有病痛?是否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否有影响健康的活动?生活是否正常?有没有养生之道?自我充实:是否有专长?经常阅读和收集资料吗?是否正在培养其他技能?休闲管理:是否有固定的休闲活动?有助于身心和工作吗?是否有休闲计划?

2、事业部份

财富所得:薪资多少?有储蓄吗?有动产、有价证券吗?有不动产吗?价值多少?有外快吗?社会阶层:现在的职位是什么?还有升迁的机会吗?是否有升迁的准备呢?内外在的人际关系如何?自我实现:喜欢现在的工作吗?理由是什么?有完成人生理想的准备吗?

3、家庭部份

生活品质:居家环境如何?有没有计划换房子?家庭的布置和设备如何?有心灵或精神文化的生活吗?小孩、夫妻、父母有学习计划吗?家庭关系:夫妻和谐吗?是否拥有共同的发展目标?是否有共同或个别的创业计划?父母子女与父母、与公婆、与姑叔、与岳家的关系如何?是否常与家人相处、沟通、活动、旅游?家人健康:家里有小孩吗?小孩多大?健康吗?需要托人照顾吗?配偶的健康如何?家里有老人吗?有需要你照顾的家人吗?

四、人生发展的环境条件

1、友伴条件:朋友要多量化、多样化、且有能力。

2、生存条件:要有储蓄、发展基金、不动产。

3、配偶条件:个性要相投、社会态度要相同、要有共同的家庭目标。

4、行业条件:注意社会当前及未来需要的行业,注意市场占有率。

5、企业条件:要稳定,则在大中型企业;要创业,则在小企业。公司有改革计划吗?公司需要什么人才?

6、地区条件:视行业和企业而定。

7、国家(社会)条件:注意政治、法律、经济(资源、品质)、社会与文化、教育等条件,该社会的特性及潜在的市场条件。

8、世界条件:注意全球正在发展的行业,用“世界观”发展事业。

五、人生成就的三大资源

1、人脉:家族关系、姻亲关系、同事(同学)关系、社会关系。[解决方案]沟通与自我推销

2、金脉:薪资所得、有价证券、基金、外币、定期存款、财产(动产、不动产)、信用(与为人和职位有关)。

[解决方案]储蓄、理财有方、夫妻合作、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能力条件及职位。

3、知脉:知识力、技术力、咨讯力、企划力、预测(洞察)力、敏锐力。[解决方案]做好时间管理、安排学习计划、上课、听讲座、进修、组织内轮调、多做事、反复练习、经常做笔记、做模拟计划。

第二篇:国家政策对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透视及解决途径之探析(写写帮推荐)

2012年全国高考模拟参考部分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透视及解决途径之探析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田长青

摘要:由于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差异,弱势群体之子女教育的不公平问题已成为了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不容回避并需加以认真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弱势群体子女教育不公平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关注与解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不公平问题对于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必要性;积极采取对策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的目标和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关键词:弱势群体教育不公平必要性解决途径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及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但近些年来,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教育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尤其是近几年来,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不公平问题成了专家学者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成为备受公众关注的焦点。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其中“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不公平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平与正义目标的达成,制约着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进步。所以关注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不公平问题并认真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途径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弱势群体的涵义

弱势群体一般是指社会中的弱者,即需要给予特殊关爱和照顾的人群共同体,社会学理论认为弱势群体是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弱势群体的出现有生理和社会(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两方面的原因,生理原因是与个体的生物性发展相关的,如年幼、年老、残疾、体弱多病都会影响一个人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社会因素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关键的,如下岗失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等也会弱化一个人的生存与竞争能力。

社会弱势群体在任何社会中都存在,只是规模和程度有所不同。我国目前正处在全面开放和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在这样一个全方位、多棱角的重新调整与重新分配利益的社会转型时期内所产生的弱势群体,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因为自身生理、自然灾难等原因致成的弱势群体,它的形成与失去发展机遇和客观条件而导致部分社会成员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维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困难不利境遇的现象密切相关。本文中所论及的社会弱势群体主要就是指因为经济与社会原因而导致的在社会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目前我国这方面的弱势群体主要由三方面的社会成员构成:一是贫困农民;二是下岗失业者;三是进城民工。他们的“弱势”一般表现在:现实生活处于一种很不利的状况中,从更现实意义 1

上说,即是物质经济生活的贫困状况;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在社会和政治层面表达和追求自身物质利益的能力方面处于弱势地位。这些社会成员的经济、政治、社会机会相对于那些在利益分配与调整过程中的受益者来说,要少得多。必然地,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这些家庭越来越难以支持其子女接受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类教育,由此造成了弱势群体之子女接受教育不公平的现象,这一现象已经并正在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二、弱势群体子女教育不公平的现状

尽管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弱势群体的子女在受教育权利上是平等的,但这只是“应然”上的平等。而事实上弱势群体子女在受教育的机会上是不均等的,亦即“实然”上的不平等。这种“实然”上的不平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的城乡差异、和阶层差异导致了弱势群体之子女教育的不公平。由于城乡间的经济差距,农村小学的办学基础以及办学条件相当薄弱与简陋,且每年总有一定数量的农村儿童不能入学;阶层差距主要表现为普遍存在的择校现象,由于长期以来实行重点学校制度,造成了学校之间的差距,优质教育资源过于集中,形成了愈演愈烈的择校风潮,择校伴随的是动辄几万元的择校费,全国各省区都规定了择校费的上限,实际上是使择校费有了合法的依据。在高额的择校费以外,还有更为高额的“赞助费”。这样,本来是公共教育资源的优质基础教育,成了少数富有者通过金钱可以买到的特权,而弱势群体之子女只能被拒之门外。

(二)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受家庭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现象比较明显,其中以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最为突出,民工子女就学现状一般有三种:一是完全辍学;二是在流入地公办全日制学校借读,但借读费较高,且存在着不公平待遇;三是在“民工子弟学校”上学,这是大多数民工子女的选择,但这些学校多为私人办学,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有的还存在卫生、安全隐患。另外,在一些地方存在的以钱择校的教育体制导致的教育机会分配不公现象也直接导致了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三)学校教学过程的不平等。概括起来主要有这么几种表现:一是教师安排坐位不公,弱势群体之子女往往被安排在教室的后排或角落里;二是学生课堂发言机会不公,弱势群体之子女很少甚至没有发言的机会;三是教师批改学生作业不公,一些弱势群体之子女的作业本上一学期甚至一学年下来,见不到教师的批改痕迹,或仅有一个“阅”字;四是学生当班干部的机会不公,在一些教师任班主任的班级里,弱势群体之子女从来没有当班干部的机会;五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不公,一些教师喜欢与有钱、有势、有权家庭的子女交往,对弱势群体之子女,尤其是农村进城务工之流动人口的借读子女则不予交往,不予谈心,不予家访,不予沟通;六是教师鼓励、表扬学生不公,在一些教师那里,鼓励、表扬总给其喜欢的学生,而弱势群体之子女及“差生”得到的多是批评、指责。

(四)教育结果的不平等。主要是指不能使每个学生都达到其所能够达到的基本水平,不能得到全面发展,不能保证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就社会弱势群体而言,主要表现为高考分数线地区差异,不同家庭背景不同阶层子女的成功机会、就业机会的不公平性等问题。

三、关注与解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必要性

社会学理论指出,利益被相对剥夺的群体可能对剥夺他们的群体怀有敌视或

者仇恨心理,当弱势群体将自己的不如意境遇归结为获益群体的剥夺时,社会就潜伏着冲突的危险,甚至他们的敌视和仇恨指向也可能扩散。如果数以百万计的弱势群体子女不能及时得到应有的教育与公平的待遇,不久的将来,在许多城镇,将会出现一支庞大的新文盲大军。这些从小在城市底层生活、在歧视与排挤中长大的城市“二等公民”,无疑将成为新的严重的社会隐患。因此,开展对弱势群体子女教育不公平问题的研究不能简单地看作是应对和解决改革进程中出现的困难,实质上,它事关国家的安定团结与长治久安,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全局。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的发展要求来看,关注并解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在当今知识经济和科技信息全球化大趋势面前,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人口综合素质的高低。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如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把教育大国发展为教育强国,把人口大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新世纪的头20年,既是我国经济发展千载难逢的重要战略机遇,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能否抓住机遇,全面扩大人民的学习机会,使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是迅速改变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教育现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足量优质多元化教育需求,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二)是维护整个社会稳定与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

纵观中国历史,弱势群体的迅速膨胀,富者愈富而贫者愈贫,一直是社会**的根源。社会弱势群体是一个心理脆弱的群体,由于自我调节能力差,在激烈的竞争面前,经受挫折往往容易产生心理失衡,引发心理障碍或者心理疾病,甚至对社会产生仇恨、对抗,如果他们的子女受教育权得不到保障,受到不公正待遇,那就连最后的一线希望也破灭了。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则势必影响到我国的政策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是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需要

教育是一种公共资源,其分配有别于商品,如果分配不公平将会造成政府形象和作用的扭曲,触及社会公正的底线。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重要的工具,而教育权利与教育机会、教育过程与教育效果的不公平,不仅危及社会的公平与稳定,而且是对人性、人权的侵犯,因为教育凝结着社会对未来的期望,是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体现,也是人发展的起点。教育不公平是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不公平的反映,会损害社会公众对社会发展的预期,更容易使社会心理失衡。从孔子提出“有教无类”这一朴素的教育公平思想到今天,让每一个家庭的子女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到合乎社会发展及其身心需要的最好的教育,仍然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理想之一。

(四)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现阶段,尽管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但是,这种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缩小地区差距,帮助弱势群体提高自助能力,走向共同富裕,使我国从总体小康转变为小康社会,需要教育的巨大支撑,需要提高全民的学习能力,使教育成为社会弱势群体改变生活命运、增加家庭收入的重要手段,成为全体人民实现全面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

四、解决弱势群体教育不公平的途径

教育既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强力工具,又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教育

权利和教育机会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生存权和发展权的竞争。对教育机会的合理分配与调节,实现教育公平正成为我国城乡广大人民群众日益迫切和强烈的呼声。从弱势群体子女教育不公平的现状出发,我们认为,必须采取一系列对策从各种途径来有效地解决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这对于实现社会公平的目标和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政府在政策制定上指导原则上要体现整体公平,有效利用资源,高度重视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公平在起点、过程、结果上还存在“实然”的不平等。为了不让穷人的孩子一出生就输在起跑线上,政府必须在立足我国国情和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在整体平等的基本前提下,相对集中有效地使用有限资源,全面考虑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同时,考虑到弱势群体的庞大规模以及短期内的客观存在,政府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弱势群体子女最低限度的义务教育,防止弱势群体的规模扩张和代际遗传。

(二)政府必须健全法律法规,确保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权。由于历史、现实及体制转轨等种种原因,弱势群体子女依然得不到公平的教育对待,为此,国家应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保障弱势群体子女的公平教育权得到落实。鉴于近些年,陆续有失业下岗人员子女因缴不起学费而失学的报道见诸媒体,因此,国家应尽快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全免费制度,实现义务教育机会均等的目标。温家宝总理在今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从今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到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完成义务教育”。笔者认为,这是我国政府为制度化解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所采取的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举措,也是实现义务教育国家化的重要一步。

(三)大力提升学校教育者的职业道德。教师对学生的不公平或歧视,本质上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缺乏的问题,针对教育与教学过程中的弱势群体子女受歧视的情况,学校应从对国家对事业负责的态度,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与培养,在具体的措施上,要严格执行教师准入标准,对教师业绩的评定不能仅仅局限于授课能力和文化素质,更重要的还是注重教师的人品;要建立对教师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把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否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作为其中重要的考核指标。

(四)教育决策必须向民主化方向发展。教育是关系到百姓切身利益的事业,任何教育改革都应当充分论证,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并做出科学的决策,否则难以避免教育不公平问题的产生。例如,近年的中小学布局调整,目的是提高办学效益、改善办学条件,但是如果不顾农村实际,“一刀切”的做法会导致大量农村儿童辍学,再如,全国很多地方要求学生交择校费的做法、长期实行的重点学校制度等是政府单方面的行为,究其所造成的客观结果来说,并不是一个民主、符合广大老百姓利益的做法,因为这种做法剥夺了弱势群体子女的公平教育权,由于弱势群体交不起择校费,其结果就是不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五)重视对弱视群体的教育。这主要是指要对已处于弱势境地且有子女上学的成人进行再教育,如政府要对流动人口、下岗职工进行法制观念的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以培养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感觉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使他们在守法的基础上能自立、自强,并能自我保护,改变现在的弱势处境。同时学校要主动与这些家长沟通,举办家长学校,传授家庭教育的知识,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和民、高旭平,《教育社会学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彭薇,“城镇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月第37卷第1期。

3、明庆华,“论教育中弱势群体子女受歧视问题”,《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5月第5期。

4、王彩玲,“保护弱势群体:现代伦理秩序建构的一个重要环节”,《理论学刊》,2001年7月第4期。

5、王晓漫,“从弱势群体看教育的公平”,《经济师》,2004年第4期。

第三篇: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任重而道远

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任重而道远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日渐趋快,这在带给中国新的发展契机的但同时也带了更多新的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不仅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客观要求,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只有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才能使广大农民工安心工作,同时也能培养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检视。。面临的窘境,我们不难发现,造成目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只要是有以下几个原因造成:首先,中国特殊的户籍制度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实现人员的自由流动。而这由于当前中国的发展形势存在显著的矛盾,再加上户籍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利益都有联系,流动人员子女的数学问题存在着极大的障碍。其次,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在教育等社会保障问题方面的体制仍旧不健全。城市人口密集,教育方面的投入致使教育资源有限,各地方首先会保障本地区人员的受教育需求,而对于外来务工人员设置入学考试,借读费等门槛。再次,由大多数本地老师以及学生对农民工子女存在严重的歧视倾向,即使能够偶条件进入公办学校读书,孩子心中也大都不是很高兴,教育发生了严重的不公平。最后,由于农民工子弟学校规模小,规范化程度低,在各方面都存在着缺陷,对孩子的学习及发展都存在一定的制约。这些方面的问题决定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出在两难的尴尬局面,国家的相关政策也无法的到真正实施。因此,如何正确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了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实现中国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石宣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针对此问题的解决,有如下方面的建议。

1.树立教育平等的意识,正确认识教育问题。中国是一个民主平等的社会,大家都享受相同的权利和义务,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对农民农子女的歧视态度,把他们和本地学生同等对待,让他们享受到公平的教育,培养他们独立自强的意识,消除他们心中的抵制情绪。让他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教育。

2.切实加强政府的管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合理安排教育布局。

由于农民工具有流动性大,各级政府积极开展针对农民工子女的调研活动,时刻跟踪农民工子女的发展状况,了解他们目前所存在的困难,即使制定科学、合理制订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其次,加大对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尽可能挖掘潜力,适当扩大学校办学规模,并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对公办学校进行补贴,增加其师资容量,时期有能力接纳更多的学生。

3.树立以公办学校接纳为主,农民工子弟小学予以补充的相对结构,提高公办学校的接纳容量。在每年的入学及到来之前,进行相对的调查和预计,按照就进原则和个学校的接纳程度,对个公办学校制定相应的农民工子女入学名额,规定各学校在自身有接纳水平的条件下不得拒收和歧视弄明公子女。让农民工子女和本地学生一起报名,参加学校的一切活动。保障教育过程的平等。尽可能多的是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学习。4.对农民工子弟学校进行整改,规范其办学行为,保证义务教育高质量的进行。由于农民工的工作忙碌和工作地点限制,以及聚集程度高等特征,在不方便进入公办学校学习的地区应该适当的保留一些农民工子弟学校。政府将其便如管制范围内,定期进行视察和监管,在规范办学、社会治安、安全卫生等方面与公办学校同样要求。乡镇政府在加强学校,安全卫生管理方面能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适当的对农民工子弟学校进行相应的财政补贴,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

总之,各地政府及群众都应树立教育公平意识,把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作为促进社会公平的基础性工作,使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和谐发展之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四篇: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摘要】: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阐述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探讨其问题及产生的根源,并提出解决的对策思路。

【Abstract】:The education of the childre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community wide concern.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igrant children education, discusses the problems and their cause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解决对策研究;

【Key word】:Migrant children;education;countermeasure research;

【正文】:

众所周知,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的受教育问题,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出现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现象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城市管理的突出问题。苏州作为外来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其外来人口流动形态上的突出特点是以家庭为流动单位的比例较大。这些流动人口家庭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只有充分认识到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必要性,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发展。

流动儿童少年能否较好地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不仅关系到我市未来人口质量和社会稳定,而且关系到我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为高标准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我们必须站在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高度,从长计议,积极探索,努力实践,依法保障适龄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一、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现状分析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是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过程中所衍生的子问题。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中国正面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迁移,根据苏州市流管办2013年流动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户籍人口653.84万,流动人口653.85万,达到1:1的状态,流动人口举家迁移和在流入地长期居留趋势明显,一半以上的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居住1年以上,流动人口携配偶、子女、父母一同流动的已占66%。接近六成的流动人口子女随父母一同流动,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人数不断增加,且以在公办学校就读为主,因此,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子女随父母一同到城市中生活和接受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这些流动人口子女的成长面临着教育、生活习俗、社会边缘化等诸多挑战。

与城市本地儿童一样,流动人口中的少年儿童同样是祖国的花朵,应该得到关怀、照顾和良好的教育培养,但是他们作为流动人口中的脆弱人群,权益容易被忽视。再过十多年甚至更短的时间,这些外来人口中的少年儿童都将逐渐长大成人,因此,关注流动人口 中少年儿童的问题,不仅是对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负责。在知识经济成为经济增长主要方式的今天,教育直接关系到一个人能否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流动儿童,作为中国公民的一个组成部分,却因为现行各种不合理制度的限制,无法公平的享有这一权利和义务,这不仅有悖于宪法的相关精神,而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相矛盾的。

据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儿童中心共同立项、财政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的调查,在北京、深圳、武汉、成都等9个大城市,访问了12000多名流动儿童的监护人和7800多名儿童。在调查中,3到6周岁流动儿童入托比例为60.7%,低于城市户籍儿童入学率;6周岁儿童中有46.9%没有接受入学教育;且超龄现象也比较严重,有近20%的9周岁的儿童还只上小学一、二年级,13周岁和14周岁还在小学就读的占相应年龄流动少年的30%和10%。

流动人口子女已成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其中很大一部分已到了入学年龄或正在读书,所以他们的教育问题就成为广泛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能否使他们按时入学,接受最基本的义务教育;能否拥有相等的受教育的机会,享受与居住地儿童同质量的教育,不仅仅是教育界的问题,更是一项重大的社会问题。

(一)流动人口学生心理相对消极

流动人口离开了农村社会,又难以融入城市社会,部分人到处流动,居住不稳定,他们与农村相分离,又与城市相脱离,由此带来流动人口与政府社会的组织关系变化。通过调查发现,流动少年儿童存在着以下特点:他们大多跟随父辈来自农村,文明素质较差,再加上一些体制性的歧视和限制等不公正的待遇,因此,大多有自卑感,比较敏感,自尊心和虚荣心很强,沉默寡言。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随父母辗转流动的过程中,还要不断适应各种程度的教材与教育教学,这加大了学习难度,在学生心理上形成了厌学、抵触情绪。在学校中,普遍存在对流动少年儿童的歧视现象,“当被问及子女是否被老师或同学歧视时,约 73% 的调查对象回答经常或偶尔被歧视”。这是流动少年儿童良好学习品质形成的不利因素。

(二)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缺失

第一,家长自身素质较低。在与家长的座谈中,大多数的家长都能做到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不再使用惩罚、打骂、严厉批评的粗暴方式,但是由于多数家长都只有初中或初中以下文化水平,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没有掌握家庭教育知识和科学的家教方法,不能按照孩子的不同年龄、特征因材施教,也不能依照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去培养孩子的特长。单凭简单的说理、口头表扬、暗示起不到真正的教育孩子的目的,也发挥不出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第二,单纯重视学习成绩或轻视子女教育。调查中多数家长希望孩子在智力开发、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得到培养,而对于体育、美育的培养则认为根本不需要。还有一些家长轻视子女教育,认为孩子只要能认几个字、写个信、记个帐就行;更有甚者只顾眼前利益,或把孩子留在家里做家务,或让孩子帮自己忙生意,迫使孩子失学。第三,家长一味关注孩子的物质需求,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思想疏导和挫折教育。随着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很多家长一味关注孩子的物质需求,盲目对孩子进行智力投资,或是对孩子过分的宠爱、过度的保护、过多的照顾,剥夺了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的养成和经受锻炼的机会,从而使孩子在面对矛盾和挫折时,变得焦虑和恐惧,一旦脱离家庭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三)学校在管理和教学上存在的困难

第一,学籍管理上的困难。外来人口的流动性决定了其子女上学的方式也是流动的。很多流动学生和家长根本不重视学籍管理;有很多学生因证件手续不全,就没有学籍;有的学校通过建立临时学籍进行动态管理,但效果不好;有的学校通过教师督促的方法解决,但又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第二,教育教学上的困难。由于外来人口流动性大,学生转学、新生入学是常有的事,这些外地来的孩子掌握知识的情况又都参差不齐,老师费了好大的劲才把住学生的“脉”,但没过多久,学生的整体情况又发生变化,老师又要重新调整教学进度。第三,对教师的评估、激励上的困难。流动人口子女有相大的一部分学习成绩很差,又缺乏家长的辅导,需要教师给予补课,付出更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往往依然与城市的孩子有差距。而对教师的教学评估却和其他的教师一样,教师的教学成就感普遍较低,易产生抱怨情绪。第四,家长在教育观念上的误区。部分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家长没有太大的责任。所以,他们的子女一旦进入学龄期入学后,就把孩子的家庭教育职责交给了学校,希望学校承担起其子女的全部教育职责。因此,农民工子女的学校教育与家庭配合经常落空,农民工在校子女缺乏家庭教育或无家庭教育的问题,不仅给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增大了压力,而且给社会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如何应对和帮助那些没有或缺少家庭教育的青少年学生。第五,对本地学生的冲击。流动人口子女的涌入,班级学生数量的增加,加之流动儿童各方面情况差异较大,特别是其本人养成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较差,造成日常行为、校纪班规、知识、认识等方面与本地学生有较大的差异,易对本地学生造成不利的影响,引起本地学生家长的不满。

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流动儿童少年的教育问题是近十年来出现的新问题,但这个问题仍将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而长期存在,我们仍需要在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以切实保障全体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保证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探索与实践认真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是保持我市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也是落实“富民强市”的基础工程。(1)提高认识,高度关注流动人口子女依法就学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研究采取多种措施,依法保障流动人口接受教育的权利。把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纳入本地教育专题发展规划之中,对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和预测,把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与校网布局调整相结合,整体考虑并综合编制教育发展规划。

(2)广开渠道,确保流动人口子女接受法定的义务教育。实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本地居民子女在教育权利上的真正平等,要求各学校做到“四个一视同仁”:在升学录取条件上一视同仁,在入队、入团、评优、奖励上一视同仁,在参加各种活动上一视同仁,在接受困难救助上一视同仁。根据学生家长就业不稳定、住所不固定的特点,通过设立助学金、减免费用、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顺利就学。

在经费的筹集上,可以参考民办学校的办法,同时注意办学对象的特殊性(即生源主要是经济并不富裕的流入人口家庭的子女),本着“政府拨一点、社会助一点、学校让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原则进行解决。

这里所说的“政府拨一点”是建议政府从外地劳动力管理基金和每年外来流动人口缴纳的各种收费中抽取部分用以发展外来人口子女的教育。另外,“政府拨一点”也包括流出地的政府补贴一点。因为这些流出人口虽然人在苏州,但他们的户口却在流出地,他们在流出地缴纳的各项税费中包含了其子女的教育经费,既然他们的子女不在原地就读,理应把他们的教育经费转出来。

“社会助一点”是指发动全社会的力量,为贫困的外来人口家庭的子女受教育提供援助。

“学校让一点”,就是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在提供适合外来人口子女教育需要的同时,通过内部挖潜,降低收费标准,使更多的外来人口子女能够接受基本的教育。

“个人出一点”。按照我国的法律,让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是父母应尽的义务,不让子女上学就是违法。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政策宣传和监督力度,强制某些不愿尽义务的父母送其子女去上学,或可采取不尽义务的父母取消其务工证等措施,避免流动人口中的少年儿童的教育权利得不到保障。

(3)建立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经费的协调分担机制。在我国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与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下,首先需要政府加大对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经费的投入。针对流动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特点,市财政应划拨专款,用于解决这些儿童的教育问题。同时也需要在市、区县两级通过政策倾斜、财政转移支付、教育经费补贴等措施建立起经费的合理运行和分担机制。

(4)把现有的“民工子弟学校”列入苏州教育管理体系中,使其规范有序地发展。许多社会现象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因为有需求才会存在,关键是如何正确引导。各级教育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督职责,要审查这些学校校长有无资质,教师合不合标准,收费是否合理,教学的硬件条件是否达标,是否存在各种安全隐患,教学质量能否保证,等等。各级政府允许办学的,要提供合适的场所,因为不是什幺地方、什幺人都适宜办学校,要 把管理好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工作列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范畴。

对于已经存在的“民工子弟学校”,应当进行全面的治理整顿,要制定切合实际的“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标准,不符合条件的要限期整改,新申办的也要达到必要的办学条件,在办学的场地、师资、教材、考核等方面有关政府部门要给予大力支持。对于办学成绩显着的,要给予表扬和扶持。通过经常性、制度化的监督管理和服务,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管理规范、保证教学质量的“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教育指导网络,充分发挥它们在完成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及对流动人口中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

(5)打破二元体制,改革户籍制度

“城乡户籍壁垒的存在,造成流动到城市里的农村人口子女在城市中无法得到与城市学生同样受教育的权利。”从我国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现状来看,根本的解决之策在于户籍制度的改革。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的理论告诉我们:当现有制度已经不适应人们的需要,防碍人们获利时,必须创造出一种新的制度规则来取代旧制度;而制度创新能否发生,能否带来制度变迁,又取决于制度创新能否使制度的主体获益。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人口流动的步伐也随之加快,流动人口的数量将不断增加,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将越来越严重,只有从户籍这个根本出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在受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6)呼吁社会办学,鼓励社会援助

政府一方面要将较多承担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学校的建设列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给予补助,另一方面更应按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大力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创办更多更优的民工子弟学校。政府应当积极引导企业或个人以民间办学、国有民办、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形式,多方吸纳资金,进行社会化办学。

(7)降低办学标准,多渠道提供就学资源

通过多渠道,为流动儿童提供充足的就学资源。比较利益下流动人口的流动将会始终存在,于是流动儿童的流动性将一直持续。这种情况下,规划建校很难,校舍建少了,不能满足需要;建多了,将来学生大量回到老家,又会造成校舍闲置。贵阳市政府可以在扩大公立学校招收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同时,根据流动儿童的流动特点,在 流动人口聚集地的建立灵活、可拆迁的简易移动校舍, 以便解决简易学校过多学生流走导致的学校闲置问题,当然,这些学校或公办、或低租金通过招标交给个人承办。政府除加强对流动儿童学校的扶持外,在流动儿童学校审批环节上,在安全、卫生达标的情况下,根据具体教育供求状况,提高办学标准,从一定程度上改变流动儿童学校基础设施薄弱,师资匮乏等问题,从而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育质量,让适龄流动儿童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8)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教育不可忽视

良好的学习品质会使学生永远保持一种良好的进取状态,使学生的智力系统处于最佳的发挥水平,并不断激发学生开发自身的潜能素质,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心理成熟和人生优化发展的过程。流动人口子女从农村走向城市,这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在学校的 学习生活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时需要老师、家长等积极地给予他们心理辅导,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搭建一个与城市里的孩子们和睦相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使他们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去。(9)用理解搭建相互沟通的桥梁,帮助他们适应新环境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情感、行为方式等,会造成学生的不同理解,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和外部行为。流动人口子女大多数在农村长大,由于与父母接触时间短,加之所处的环境艰苦,造就了孩子们都很“懂事”。他们普遍敏感,感情脆弱细腻。进入新的陌生环境学习,他们渴望与老师、同学进行平等交流,渴望在班级中取得自己应有的地位。为此,教师应多关心流动人口子女,使他们感到与本地学生之间尽管存在着地区、家庭、贫富、性格、智力高低等各方面的差异,但老师是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我”。教师要呵护他们敏感的自尊心,与他们坦城相待,交知心朋友,满足他们的求助心理,给予及时的关怀和帮助;满足他们的表现心理,给他们以适当的机会;满足他们的成就动机,使他们产生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努力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感、被岐视感与对立感等心理问题,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态,使他们与本地学生一起茁壮成长。

(10)在培养自信中形成和发展健全人格

第一,肯定学生,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在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教师的态度往往是他们自我评价的重要标准和依据。当学生确定自己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尊重后,就会增强对自己的信心。第二,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进行教学。因材施教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老师应根据流动人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发现他们学习上的闪光点,发现和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祝贺他们的每一次成功。增强他们学好文化课的自信心。第三,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归因,开展自我竞争。

总之,人口的自由流动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社会各方应携起手来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这不仅是对流动人口及其子女,而且对于社会稳定进步,对于教育均衡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第五篇:20120707解决我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解决我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我国目前有2.5278亿农民工,其中外出农民工为1.5863亿(数据来自“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所谓外出农民工,是指调查内在本乡镇地域以外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农村劳动力。与此相对应,我国农民工子女包含两大类,一类是随父母外出的子女,另一类是不随父母外出的子女,其中有不少被称为是留守儿童。据国家少工委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这类儿童有5800万(约占外出农民工人数的36.7%)。此外,根据2010年的观察数据,我国随农民工一起外出或随迁的子女大约占外出农民工的7%。由此,可以粗略估算,在我国2.5亿农民工中,其子女面临学龄前教育、9年义务教育或高中教育的人数,大体有1.1亿人,这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他们的教育问题不仅事关我国人口素质与人力资本状况,而且关系教育的社会公平问题和经济与社会的健康转型。

对于这样一个户籍在农村、流动性强、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子女群体的教育问题,我国目前的义务教育及升学体系显然还不能与之相适应。主要表现在:

1、尽管我国的义务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一些农村地区甚至达到了高中阶段的义务教育,但是农村孩子,尤其是农民工的子女,由于主观与客观的原因,并没有进入这一教育系统。辍学或者过早走向就业岗位的情况极为普遍。

2、我国的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体系具有很明显的区域锁定性,不能适应人口流动情况下的跨区域受教育需要。一些人口流入地政府尽管试图对外来人口子女教育实行一视同仁的政策,但由于受制于地方公共教育资源与经费的限制,这一政策往往难以持续,难以得到有效实施。

基于此,提如下建议:

1、切实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相关任务。抓紧研究与制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体制与政策”;抓紧研究与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2、实行国民义务教育券制度。不仅要使国民义务教育与受教育者相匹配,而且要使国民义务教育与人口的跨区域流动(迁移)相衔接。实现人口流出地与流入地在义务教育经费的动态平衡。

3、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加公共职业教育投入经费,对涉农职业教育和一些相对冷门、但对经济社会发展很需要的职业教育,实行免费政策。

4、逐步推行就业岗位的教育年限准入制。使职业教育或高中教育成为青年劳动力进入大多数就业岗位的基本条件。

下载弱势群体考子女教育问题透视及解决途径之探析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弱势群体考子女教育问题透视及解决途径之探析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