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所发展模式研究(5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19:42: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律所发展模式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律所发展模式研究》。

第一篇:律所发展模式研究

小议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管理模式

[内容提要]

在探讨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管理模式及其趋向的时候,我们必须注意到律师事务所对管理模式的探索过程中存在的以下几点事实。

一、律师事务所是一个兼具人合和资合特征的组织,其管理模式必然是多样性的。

二、律师事务所的规模是决定事务所管理模式的关键因素。

三、律师事务所的分配机制是制约事务所管理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随着律师业的快速发展,律师事务所在走向规模化、专业化的进程中,律师事务所的管理模式路径是趋向律师业务和管理分开,向着借鉴公司化管理模式的方向发展。

[关 键 词]

律师所管理模式规模决定分配制约

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是目前我国律师事务所的主要组织形式,笔者现就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的管理模式及其发展趋向,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管理模式的多样性及其存在的缺陷。

合伙制的律师事务所这种组织形式,与资合性的公司和其他经济组织有很大的区别,事务所合伙人之间既有资产之间的纽带和责任,同时又有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关系和直接创造律师服务费收入的特点,因此律师事务所是具有人合兼具资合特征的组织。

由于律师事务所具是有人合特征的组织,其管理的核心主要是对人的管理,由于事务所存在着人数多少、个人的背景、业务能力、思维方式、行为特征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事务所管理模式必然是多样性的。这种多样性管理模式的基本点都是建立在民主和有效管理的基础上。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对民主的要求是其合伙制本身性质所决定的,任何人都不能改变。但不同管理模式的民主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基本上是对小的律师事务所(五个合伙人以下)来讲,民主的表达方式会更直接。而随着律师事务所规模的扩大,民主的表达方式就会变得更加间接,不同管理模式就会有不同的民主表达方式。在法律服务市场环境下,市场规则要求每一个合伙律师事务所的管理必须是有效管理,才能相适应。否则,事务所将难以生存。律师事务所要形成有效的管理,由于受合伙人意识和观念、权利和责任、认知及平衡的影响,不同规模或相同规模的律师事务所亦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对事务所进行有效管理。

目前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主要有以下几种管理模式:

⑴主任负责制管理模式。

小规模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5名合伙以下)所采用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主要是基于主任的业务能力,社会影响和对事务所的贡献所产生,其他合伙人与主任的创收有一定的差异,且在某种层面存在依赖关系。该管理模式的特点是效率较高,管理成本低。

缺陷是这种模式受制于主任的个人能力,如果主任的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强,该模式就可维持,如主任本身发展观念和业务能力不能与时俱进,或其他合伙人业务能力增强,依赖关系松散,事务所人员增加,规模扩大等情况发生,主任负责制管理模式直接影响事务所发展时,这种模式将会被调整。

与该种模式相适应的合伙人会议的表决权制一般是采用平均表决权制,也就是一人一票制。⑵合伙人分工负责制模式。

合伙人分工负责制与主任负责制的最大区别是将一个人手上的管理职权分散到多个人头上。该种模式的优点是使合伙人的民主管理变得直接,能够使每个合伙人都参与到事务所的管理中来。该模式的缺陷是,每个合伙人不一定都擅长和热心管理,所以律师事务所的管理一般比较粗犷,很难到位。加之老板太多的态势会使律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变得困惑。

该种模式的合伙人会议采用的亦是平均表决权制。

⑶执行主任负责制管理模式。

当律师事务所由主任一人负责管理工作难以胜任,合伙人分工负责管理工作又管不到位的情况下,一种变通的模式产生了,这就是执行主任负责制模式。在该种模式架构下,律师事务所注册主任不再对事务所进行全面管理,管理职权由合伙人会议选举的执行主任负责。执行主任又叫执行合伙人。这种管理模式实际上形成合伙人轮流坐庄管理。该模式没有解决主任负责制和合伙人分工负责制管理模式的缺陷问题。

⑷管委会负责制管理模式。

随着律师事务所规模的不断扩大,事务所的管理工作会变得更加复杂。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超过15人,全所执业律师超过40人,就有必要建立管理委员会,实行管委会负责制管理模式。

以上几种模式,是目前合伙制律师事务所采用的基本管理模式。

二、律师事务所的规模和分配方式决定和制约事务所对管理模式的选择。

律师事务所的规模与其分配机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些规模较大且发展较快的律师事务所,其分配机制必定是比较公平合理的,不然就吸引不到律师加盟入所,其规模不可能上得去。而律师事务所的规模又是决定该事务所采用何种模式管理的关键因素。而分配机制则是制约事务所规模和选择管理模式的重要因素。

律师事务所分配机制是由事务所成本支出、费用分担、利润分配、报酬支付等制度构成的一个整体。合伙所的分配机制各不相同,彼此存在很大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⑴合伙人分摊费用,律师上缴管理费为主导的分配模式。

这种律师事务所规模相对较小,由事务所的合伙人平均分摊事务所的租金、管理费、行政人员工资和日常办公等经费。聘用律师向事务所缴纳一定数额的管理费后,其业务收入扣除业务费用由其自行支配。

目前,这种分配模式的律师事务所占相当大的比例,其主要特点是分配方式简单、透明,易操作,不易产生矛盾,聘用律师的个人利益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但这样的律师所相对比较松散,业务主要靠律师自我拓展,律师所难以进行专业化分工和团队协作,如果监督管理不到位,很容易引发事务所业务、财务等方面的风险。

⑵以业务收入提成制为主导的效益收入分配模式。

这种事务所追求统一运作和管理的理念,合伙人及聘用律师的业务收入均按一定比例留作事务所的费用开支和发展基金,合伙人和律师均提取一定比例的律师费作为业务费用和报酬。年终如有利润,可在合伙人之间进行二次分配。这种体制下,维持了合伙人、律师之间的合作和互助关系。

但这种提成制的分配模式,如不能适时调整创收比较高的律师的提成比例以弥补其业务开拓费用,或吸收其加入合伙人,该部分律师极易引起律师所人员波动,直接影响律师所的规模和发展。

除上述二种类型以外,还有按律师个人占用事务所公共资源的多与少,进行成本计点制,合伙人进行费用分摊计点及利润计点制,律师采用授薪制等多种分配模式等。

律师事务所由于受自身发展和所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分配方式在实践中出现多样化的特色,反映了合伙所在发展中对分配制度的探索。而多种分配制度必然产生多种管理模式。

三、律师所管理模式的趋向。

随着律师行业的发展和律师所规模的不断扩大,律师所的管理事务将日趋繁重。由某些合伙人在从事律师业务的同时还要对律师所进行日常管理的现行管理模式将面临严重挑战;要么律师业务受到影响,要么对事务所的管理无暇顾及,两者兼顾已不可能。

其实律师所管理是保障律师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只有合伙人意识到管理一个律师所实际上同开 拓业务同样重要和困难,同样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同样可以为事务所创造效益时,才能认真面对和思考律师所的管理问题。

笔者认为,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未来的理想管理模式应是律师所的管理和律师业务分开,借鉴公司化的管理模式,对律师所实行管理的专门化和专业化,这也是律师所管理模式走向规范化发展的必然趋向。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合伙人仅以律师事务所股东的身份决定事务所的大事(包括选择管理者),不负责事务所的行政管理事务,专职进行律师业务工作,事务所的管理则由合伙人会议决定聘请有律师事务所管理经验的人担任,负责执行合伙人会议的决议,负责事务所的品牌维护,3业务质量控制和日常行政、财务管理等工作。

合伙人会议推举一名主任(法定代表人,类似公司的董事长),负责合伙人之间的协调和对管理者工作的指导、监督。

合伙人只是定期召开会议,确定事务所的发展规则,分配制度,财务预算,人才政策等重大问题,合伙人会议按年度对管理者的业绩进行考核。

律师事务所管理的成败,关键取决于人。一方面取决于合伙人对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取决管理者的能力。

作为律师事务所的管理者应当熟知律师所管理业务和行业规范,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对事务所的日常事务的处理具有决断性,前瞻性和很强的公益心,要能够切实贯彻执行合伙人会议决议,积极主动地完成事务所的各项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协调事务所内部关系及事务所对外关系,能够对事务所的日常管理和发展问题向合伙人会议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律师事务所实现管理和律师业务分开的管理模式,并不是只有上规模的大所才适合,笔者认为,即使是20人左右执业律师的合伙律师事务所也同样适合。

律师事务所作为从事法律服务的市场主体,必然要按照市场规律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合伙人作为一名执业律师,其职责是通过开展律师业务向社会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合伙人只有将自己从并不擅长的管理事务所摆脱出来,才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律师业务中去,才能形成律师事务所的专业化和律师所的集体团队精神,才能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采取管理和律师业务分开的管理模式,其管理方式的科学性能够得以加强,管理效率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只有这样的管理模式才能有利于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的走上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快速发展之路。

第二篇:律所发展

小议律所的生存与发展

最近几年律师事务所的数量迅速增长,在法律服务者数量增涨的同时也出现了法律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律所规模小,服务领域窄,管理方式落后,部分律所律师职业水平不高的问题,无法满足法律市场的需求。笔者作为一个涉足法律工作的学生,对于律师事务所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生存与发展,有一下看法:

一、律所要有优秀的文化底蕴。

文化是律师事务所的灵魂,没有文化的律所是苍白的,是没有生命力的,终将走向死亡。律所,作为法律文化传扬基地,要将法律的精髓传播与社会,这要求律师要浩然正气、厚德载物、关爱社会、匡扶正义,恪守职业道德。有了文化,律所即有了生命力,不管律所的律师换了一批又一批,新人来了一代又一代,终究会被律所文化所感染,成为律所有机的一部分,将律所文化传承下去。而如何才能拥有如此优良的文化底蕴?我认为,律所的主任作为律所的领头羊,就应该成为律所文化的引领者,做一个有信仰、有道德、有威信的儒士。合伙人应该用此文化感染每一个执业律师及工作人员。有了这样的文化底蕴,自然会给客户带来优质的服务,留得住客户的心,这个律所就会成为一个品牌,其他客户也会对此所慕名而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二、以人为本,人才是律所的筋骨。

律所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工作人员组成,而这些工作人员中,执业律师尤为重要,执业律师的好坏多寡直接决定了律所的存亡。

1.主任律师。主任律师是律所的大脑,作为整个律所的大哥级人物,注定是律所的定海神针。在很多情况下,客户会把对主任律师的评价作为对整个律师事务所的评价,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律所的形象,一般情况下主任律师案源充足甚至过多,但他并不能因为案件过多而草草了案,每一个案件都应尽可能完美收场。主任律师的草率有可能被看做律所的草率,所以主任律师箭头的责任重如泰山。当然,主任律师付出如此心血,根据按劳分配原则,收入也会远高于普通执业律师。

2.合伙人。合伙人是律所的脊梁,合伙人是否能密切合作是律所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合伙人之所以走到一起是因为有共同的目标,律所对于合伙人要制定合适的资源、红利分配制度,优先满足合伙人的需求,这样,合伙人才更加稳定,团结一致,有利于律所的稳定与发展。

3.执业律师。执业律师是律所的细胞,律所能够留住执业律师一般需要合理的收益制度,执业律师对律所的要求一般就是能够获得较高的收入,能够获得律所的尊重,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尽快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律所可以提供较好的办公环境等。我认为,一个律所要留住执业律师,就必须提供比周边所更加优越的条件。另外,合伙人应该对执业律师表示尊重,在现实中,合伙人欺压执业律师时有发生,非常不利于执业律师在此律所长期工作,只有尊重执业律师的合伙人才会受到尊重。这样,在留住律师的同时可以吸引更加多的优秀法律人才,使律所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提高律所效益。

4.实习律师。实习律师是律所的将来,源源不断地由实习律师加盟,给律所注入新的血液,当然,实习律师一般经验匮乏,能力较弱,甚至于理论与时间相脱节,无法短时间内适应自己担当的角色,也就无法给律所带来太多效益。我认为实习律师应该从最基础的阶段学起,咨询、文书代写、整理材料等,一方面减少执业律师工作量,提高办案效率;另一方面实习律师加强熟悉案件办理流程,增加自己实践经验。实习律师由于没有案源,无法独立执业,几乎没与收入来源。很多实习律师,特别是应届大学毕业生,由于没有积蓄,无法熬过实习期的寒冬而转投他方,流失大量年轻法律人才,所以律所应该为实习律师提供基本生存保障;从执业能力角度讲,律所应给其分配合格的指导老师,为其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环境,让其拿到执业证时可以作为一名合格的执业律师,至少不要成为律所的累赘,这样的律所就对将来有了保证。

三、规模化还是专业路线?

笔者见过无数关于走专业化律所的呼声,我对此表示同意,特别在大城市,专业化更优利于小所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影响力,某些领域有着极高的收益,专业化路线有利于资本急速增加,扩大律所影响力,吸引人才。但在中小城市里,专业所举步维艰,暂时并不适合当地法律市场,所以我更主张规模化,人多力量大,在律所内部进行业务部门整合,细分专业,案件由律所统一调配,给办案律师及案源律师提成,一有利于办案效率提高,二可以提高执业律师搜集案源积极性。

当然,单打独斗式的律所会在中小城市长期存在,万金油式的职业方式更加有利于律师在中小城市这种熟人社会生存,这种现状暂时无法改变,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多说无益,就此打住。

结语:利益才是一个律所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合理的制度才能使各方利益最大化,律所、合伙人、执业律师之间的利益分配合理了,蛋糕就会越做越大。笔者初出茅庐,请多指教。

第三篇:如何做好律所管理和规划发展

互联网看律所管理(被百度屏蔽的无奈加的滥竽充数的字)

马云的律师经

金博大律师事务所 毕国庆

师傅老毕是杭州一家小律师事务所的主任,和马云是老同学了。嗯,对,就是阿里巴巴的那个马云。最近,老马刚从朝廷台领奖回来,邀请师傅去闲聊。在我的强烈要求下,师傅终于答应带我见见这个传说级的人物,让我开开眼长长见识。

在断桥附近一家偏僻的小茶馆,师傅先打开了话匣子:“我说老马,这次表彰的人,十个有九个胖子,就你老马,瘦驴一匹。人家都穿西装,就你老马,休闲裤、蓝毛衣、弄条半黑半黄的围巾脖子里一圈,你是看不起朝廷台咋的?”

“老毕,咱哪敢蔑视朝廷啊。这年头,连海尔这样的企业都知道不穿工装了,我为啥就不能不穿西服啊?日本为什么造不出苹果,编不出window?他们严谨有余灵活不足,产品精细,质量优良,但是他们的创造总是拘泥于现有的条条框框,只善模仿改进,缺乏突破的大智慧。而美国的企业,有些计划你看着都觉得疯狂,这要在日本,研发资金根本就别想,但是美国人敢玩儿,一旦出成果,就是大家伙。这就是企业文化,制造型企业和创造型企业的文化差别。什么样的地里长什么样的庄稼,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首先需要企业文化的深层变革,我这个互联网企业,靠什么活下去,靠的就是想别人所未想,做别人不敢做啊。所以,你说,老毕,我天天整个西装干啥?” “老马,真有你的,这么个事儿你都能扯上企业文化,那你是准备向美国佬学习了?”

“学习!既向美国佬学习,也向小日本学习,更向自己学习!不知道咋回事,我就是觉得一个战略决策者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突破既有的规则,就是创造性的思维。至少,我觉得我的高层和研发部门必须学会胡思乱想,至于下面的具体工作人员,可以有突破的思维,但是最好还是别乱实施突破的行动吧。不过,老美有些公司就这样的,还是活的很自在,企业文化这个东西,没有什么成文的法则。”

师傅端起茶杯,吱溜了一点,下巴朝我扬了扬,说:“这个事儿就不说了。这个是我的徒弟,你的粉丝,就是这个一声不吭,只知道倒水,喝水的小子。入行没几天,却爱琢磨律所发展的大事,嘿嘿,你给他批讲一下,教教他咋干好律师。”

“老毕,这是你的工作吧?”

师傅说:“天下万物,道理都是相通的,你这大神,随便给他点点,就够受用的了。我这面子,你还是要给的吧?”

“小伙子,你可找个好师傅,让我谈律师,他偷懒,我还不好驳他这个同学的那张老脸。我就说一点点,对与不对,你回头问你这个领导,出了问题,由他负责。”马云转头看看我,指着师傅说。

我是个十分不善言辞的人,赶忙给他和师傅都加上茶,并十分拘谨地说,“马老师,您喝茶,您能给指点一下,一定会终生受用的,我谢还来不及,哪能让您负责啊。”

马云说:“我看了老毕空间那篇日志《马云和我》,真能掰扯,写得啥乱七八糟的。老毕啊,你这个日志,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涉猎太多,又谈得太肤浅。论点集中点行不?你这律师咋干的啊?”

师傅:“@_@,老马,随笔,纯属瞎扯……,别太损,给长点脸啊。”

马云:“呵呵,长脸可以,茶钱你付。”

师傅说:“你一个光棍节就挣那么多,还这么抠啊。”

马云没再理师傅,对我说,“今天是我们老同学说话,我的事儿他都清楚,你这么年轻,应该算个网民吧,我的事儿,你知道多少?”

阿里的事情,我当然清楚。师傅经常说,律师不仅要懂法律,还要懂商业,懂财务,关注政治等等。所以,我私下还是经常看一些财经金融之类的新闻的。何况马云跟师傅又是同学,自然关注更多一些。我的了解,阿里到现在走过了三步:第一步就是淘宝,最初是B2B,给某些厂家提供一些展示产品的机会,后来发现有人虚假宣传,就逐步建立诚信通的评价体系,也就是后来的淘宝信用评价体系。阿里的第二步是C2C,就是淘宝集市,它给众多的小卖家提供了平台,创造了无数的神话。但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是付款和交货的纠纷问题,我说的这个交货是个过程,包括验货。做律师的都知道,买卖合同中最重要的就是付款和交货,由于淘宝上卖家和买家是陌生的,信任度非常低,于是阿里创造了支付宝,很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阿里的第三步是贷款,也就是现在正在走的这一步。当年阿里承担违约责任将支付宝剥离,收购雅虎,然后是私有化退市,闹得沸沸扬扬,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马云也受了不少指责,诸如不够诚信,破坏了VIE结构的稳定性,对国内公司赴美上市、美国市场的中国公司估值造成了极大的打击。我也认为这些影响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在商言商,当一个违约的成本(包括隐形的商誉成本等)小于收益时,一个商人选择违约也无可厚非。当时阿里要涉足金融,甚至成立银行,在我国现有的体制下,就必须让阿里巴巴摆脱VIE的控制。现在阿里的贷款业务是通过小额贷款公司进行的。阿里也申请了银行牌照,但是没有得到批准,阿里会通过再次申请或收购等方式得到银行牌照。阿里的这三步,第一步的关键是信用评价体系,第二步的关键是支付宝,第三步的关键是获得贷款资格最好是银行资格。当然,还有新闻说,阿里的第四步将是把阿里拆分成30多个公司,十几个业务单元,这也是依据马云对阿里“平台、金融、数据”的定位而猜测的。

我简单说了一些自己的了解和看法,马云说:“这些东西是你琢磨的?”我答,“有一些”。

马云说:“嗯,这脑子像老毕,还有点小聪明。其实阿里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调整,不断拆分组合,不断增强独立性和竞争力的过程。比如,阿里的信用评价体系,最初的投入是非常巨大的,收获了淘宝的商誉。但是,这个信用评价体系的作用远不止这些。这个信用评价是银行业的一项功能,曾经有不少银行让我们做信用评价,现在我做贷款,也是依赖这个信用评价。所以,这个现在就已经拆分作为独立的部门,创造了巨大的价值。还有支付宝,也是如此,被拆分成了独立的公司,现在仍然占第三方支付市场大约85%的市场份额。”

马云喝口茶,我赶紧给倒上。他继续若有所思地说,“这几年我一直在想,阿里凭什么能够不断成长,壮大?阿里到底怎样保持良性的增长?现在我感觉,阿里这个平台实际上是一个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的关键是什么?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能够自我调节和良性成长,有效地进行信息流通交换的系统。这个生态系统要不断地扩充自己的领地,不断地产生新物种,进而不断地整合资源扶持新物种的成长。这些新物种的生长,使这个生态系统不断地充实,扩大。”

师傅插话道:“老马,老马,打住,讲生物学呢,怎么物种和生态系统都搞出来了,讲点人话。”

马云摇摇头,“对你这个智商而言,理解起来确实有点困难,好吧。”他接着说“也就是说,阿里就是个平台,这个平台是土堆出来的。这个台子最初只有一小块儿,堆到一定厚度的时候,边上就要培一点土,要不然就没法儿继续堆了。但是,中间这一小块土堆到一定高度,继续堆就很难了。这边上的土呢,好堆,堆得快,就集中精力来堆着个边上的土,又是一小块儿起来,慢慢的,这个台子,厚度有了,宽度也有了”。

师傅又插话到:“……,老马,咱多大了,还玩泥巴,忒土了吧。”

马云把围棋子倒在桌面,顺手把盒子扔给师傅,说:“一遍玩去,别捣乱”。他一边随手把棋子一个个摞起来,一边说“我说的每一个小的土块儿,就是阿里的一个垂直业务单元。增长到一定程度后,速度就会放慢而且需要周边的业务来支撑。这个周边业务最初是个配角,需要扶持,直接独立会死掉的,但到一定地步后就要整合各种资源促进它的增长,成为新的增长点。不断发现和培养阿里这个平台的新业务单元,才能使阿里这个平台保持增长速度,并且不断蓬勃生长,一旦不生长了,阿里就会出现问题,至少是增长的问题。当然了,这个问题实在太复杂了,我想只有用生态系统做比喻,才能说明它的复杂程度、信息流动方式、持续增长和扩大以及自我调节能力。实际上,阿里一直在边做事,边完善,边思考,边发现,边扶持,边整合”。

师傅又忍不住了:“老马,你这脑袋咋长的?不过,老马,你这个业务单元成长到一定阶段增速变慢可以理解,但是你这个业务还是要细分的嘛。”

“老毕,你总算说了点人话。根据市场增长的曲线规律,每个业务单元增长到一定阶段增速就会变缓,这个时候,往往是细分市场快速成长的好时机。因此,为了保证各个业务单元能够适应细分市场的发展,增加各个业务单元的竞争力和灵活性,这个时候整合资源也是势在必行的。不过这个除了在平台层面上整合资源,也要在业务单元内部整合资源,也就是说要细细打磨各个业务单元。”

师傅听到这里,再也不多一句嘴,只是静静的听。马云接着说:“其实我想说的也说的差不多了。律所就好比阿里这个生态系统,律所的业务单元就好比阿里的各个业务单元。先有第一个,做到一定厚度,就开始扶持周边的业务,然后整合资源,创造新的增长点,最终,这些业务不断成长,互相扶持,就形成了一个律所生态系统。律师业务单元呢,就好比我们这个业务单元,也可以按照同样的道理向下细分,切割成更小的业务单元。但是,业务单元和生态系统不同,由于服务的对象在市场定位上最初没那么细,业务单元也不可能进行多大的细分,需要随着市场的进步慢慢细分。也就是说,先竖起了一个业务单元,然后进行细细地打磨,这个过程和生态系统的扩张正好相反。比如说,合同领域——买卖合同领域——网络买卖合同领域,就是一个不断打磨的过程。老毕你对网络买卖领域的规则还是一抹黑吧?你想想,就阿里而言,河南有多少网店?这些网店每年有多少业务?你不能光研究法律,从合同的角度看,我们阿里的各项规则就是合同的组成部分,或者说是我们阿里的法律,这个你了解多少?我们为什么要制定这个规则?它解决了什么问题?解决的机制是什么?这些机制合理么?如果你很精通这些,那么你不仅可以代理客户和网店跟对方交涉,跟阿里交涉,你甚至可以帮助我们阿里制定规则,你甚至都可以帮助别人建立自己的网络销售渠道,建立一个新的阿里。你想想是不?”

说到这里,马云已经把棋子摆成一摞摞,互相挤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很不规则的平台。我不失时机地殷勤倒茶,然后指着其中的一摞问道,“我们建立了一个业务单元,但是,北京上海也有这个业务单元。您知道,杭州这个二线城市,律所怎么和北京上海竞争呢?”我看见师傅对我使个赞许的眼色。

马云说,“为什么杭州有阿里,而北京上海没有阿里呢?所谓的竞争,就是你的可替代性问题。这个可替代性,取决于成本和质量。北京的律师跑到杭州做业务,成本肯定比你们高。但是为什么他们有竞争力呢?因为他们的质量比你们好。这个质量取决于什么?作为靠知识吃饭的行业,就是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有些业务,监管机关在北京,北京律师获取信息的能力肯定比杭州强,但是对于有些业务,获取信息主要是在当地,你只要看得准,拥有了先天优势,就会有足够的竞争力。比如,你们做的债券业务、上市业务和并购业务,你觉得哪个更难?”

我说,“目前看是上市业务难。”

马云说,“依我看,并购业务要更难。上市是什么?是按照标准来做,就是做一个样板,让别人来投资。并购是什么?并购就是给别人钱,而且没有固定的模式。就像这围棋和象棋,围棋的规则比象棋少,其变化就比象棋多,而且更难一些。从逻辑学角度来讲,就是内涵越小,外延越大。既然并购的业务远比上市业务要难,那为什么现在看着并购业务比上市业务简单呢?第一,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还不是真正的法治经济,权力对市场影响巨大,这导致有些并购业务并不是完全依法办事,也不能依法办事,所以,这些并购很多是政府主导下的并购,并不是市场主导的并购。第二,我们目前的并购,多是并购一些快死的企业,而不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企业。就相当于你买一条死牛,你要的是他的躯体,你只要查一下他的皮肉是不是有问题就可以了。如果你要买一头用来耕地的牛,甚至是一头小耕牛,那么你可能要检查一下这头牛几岁了?有没有遗传病或其他的疾病?他平时吃点什么?牛爸牛妈耕地能力怎么样?进而估计他长大了能不能耕地,要吃多少东西,可以耕多少地?这个问题就复杂的多了。说白了,上市就相当于向别人伸手要钱,你按照乞丐的标准化妆一下,在大街上伸手要钱即可,虽然有难度,但终究有人给。而并购就是向别人投钱,没有统一的标准,你在大街上找一个人,给他点钱,然后希望得到回报。你想想,你需要调查多少东西?怎么调查?难度有多大?”

他显然是来了兴致,接着说,“依照我的看法,十八大之后的改革就是在跳一个坎,一旦跳上去了,市场经济就会迅速发展,至少是在一个新的台阶上迅速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将促使大量的并购业务出现,从政府获取信息将变得更加公平,也就更加次要,而本地的律师由于对本地市场和政策的了解,获取信息的能力甚至比外地律师要高。这种情况下,就看你们的信息处理能力是否比别人强了。老毕,如果我判断的不错,这可能是个大好机遇,你好好擦擦眼睛,决定要不要好好把握啊。”

师傅思考了一下说:“老马,关于信息的处理能力,我有这么点看法,你给提点意见。”师傅不等马云回答,接着说:“信息处理能力,我想首先是团队,其次是经验。团队的问题,我们现在基本是划分了四个层次,技术律师、管理律师、决策律师、战略律师。四个层次分工合作,相互之间通过备忘录等进行信息传递。技术律师驻点,负责阅读材料和处理简单工作等;管理律师负责带项目,起草尽调报告和律师工作报告,就是他这种。”师傅指指我接着说,“决策律师负责解决各个项目上报的疑难问题,最后还要对各个上报的文件进行审核,批准签字。战略律师暂时由我顶着,不过我看你更合适。”

马云说:“我做战略律师?老毕,你没搞错吧?”

师傅说,“是啊,战略律师一定要跳开具体的业务,站在你说的生态系统这个顶端,瞭望整个生态系统和周边的形势,评估生态系统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就像决定一艘船的航向,要有足够长远的眼光啊。”

马云笑了笑说,“你说的这个战略律师,倒是跟我说的阿里的战略决策者有点像啊,这么一说,我还真是挺合适的。你这个分工跟我们有点像啊,其实组织架构这个问题,各个行业都差不多,可以相互借鉴的。我看你们这个团队,合作时间长了,协同作战能力一定很强,绝非临时拼凑可以比拟的。另外,你这个团队的梯级结构,给了年轻律师一个职业规划发展的空间,有利于留住人才。一个团队,就应该是金字塔形的,分层级的,这样才可以自由指挥,也便于控制各种风险。我觉的挺好。接着说说你说的经验问题。”

师傅说,“我们现在做的债券业务,相比较上市业务而言,其尽职调查的要求是简单很多的,但是,我们不能按照这个简单的要求来做。我们是尽可能地按照上市的标准来做债券业务,同时,要了解财务和券商的工作,仔细琢磨财务和券商对行业相关问题的看法,以后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完善了,并购业务和上市业务我们也是轻车熟路的。就是说,不要怕做无用功,通过现有业务淬炼将来的业务能力。另外,我看证监会的改革方向,极有可能是向美国现有的体制靠拢,即实行重视信息披露的律师保荐制度,如果真是这样,我想这个机遇不可错过啊。”

马云笑了笑,对我说,“你这个师傅还是很有思想的吧?如果我能把阿里这个生态系统建好,你能把律所这个生态系统建好,我们一定会有个超级团队。不过,老毕,我给你个建议,你也先脱了西装围个围脖吧,和你们的所徽一致,黄蓝相间如何?哈哈。”他抓了一把棋子扔到棋盘上,说,“内涵越小,外延越大。自由的思想需要自由的大脑呼吸,自由的身体需要自由的服装伸展。”

师傅也笑了,指指外面又指指我,说,“快看,下雪了,断桥残雪,一抹斜阳,走,徒儿,踏雪寻梅去!哈哈,雪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郑重提示:本文并非马云先生的真实言论,只是在写作方法上借用了马云先生的口吻。本文仅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言论和观点,作者本人与马云先生并不熟悉,本文不作为马云先生对任何事实发表观点或看法的依据。若有引用,应当同时全文引用本提示。

第四篇:律所业务发展(小编推荐)

中国律所非诉业务出现迅猛发展势头 北京市律师事务所的地域分布不平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律师事务所在全国分布不平衡现象,表面上来看,两者似乎遵循着相同的规律: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律师事务所数量越多;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律师事务所分布稀少

本报记者 杜福海

近日,北京市律师协会完成了第二次“北京市律师事务所管理现状调研活动”分析。这次调研活动是于2007年7月至10月进行的。

分析报告显示,固有的问题仍然存在:大部分事务所的规模仍不大,业务收入水平也不高;近半数事务所每年收入都分配完毕,基本没有积累,在长远发展方面的重视远远不够;提成制为主的事务所仍占据主要地位,对于管理人员和辅助人员的重视程度依然偏低;多数律师事务所已经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但是尚未找到有效的运行机制。

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信号:北京市律师事务所的人员素质较高,教育背景良好,约94%的律师拥有大本以上学历;非诉和诉讼业务基本持平的律师事务所达到五分之一,说明非诉业务出现迅猛发展势头;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法律服务市场,部分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对“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完善风险防控”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

无记名调查:珍贵的第一手数据

2005年7月至10月,就律师事务所的管理现状问题,当时刚刚成立的北京市律师协会律师事务所管理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在北京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较大规模的无记名问卷调查,拉开了科学分析、总结律师事务所发展规律的序幕。

在第一次调研活动获得了大量第一手的珍贵数据的基础上,北京市律师协会律师事务所管理指导委员会于2007年7月至10月组织开展了第二次调研。

第二次调研活动主要采取发放纸质问卷的方式,同时配合以“首都律师网”网上问卷调查。

“调研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北京市律师事务所的管理现状,总结北京市不同类型律师事务所的不同管理经验,研究分析不同类型律师事务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北京市律师协会律师事务所管理指导委员会主任王隽说:“比较两年来律师事务所管理方面所发生的变化,以探讨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发展前景居多。”

扎堆朝阳区:地域分布不平衡

通过调查显示,北京市的律师事务所数量最多的前几个区域为朝阳区、海淀区、东城区。截至2007年9月30日,北京市有相当数量的律师事务所座落于朝阳区(43.04%),其次为海

淀区(21.25%)、东城区(9.46%)、西城区(8.21%),再下来为丰台区(5.71%)、崇文区(2.68%)、宣武区(2.68%)、房山区(1.43%)等。

北京市的律师事务所整体分布很不均衡,朝阳、海淀、东城、西城四个区已经囊括80%以上的事务所,其中朝阳一区就几乎占据全市律师事务所的半壁江山,地区分布不均衡趋势较2005年调研进一步扩大。

北京市律师事务所的地域分布不平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律师事务所在全国分布不平衡现象,表面上来看,两者似乎遵循着相同的规律: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律师事务所数量越多;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律师事务所分布稀少。

原因不言自明:在南北长28公里、东西宽17公里的北京市朝阳区辖区内,聚集了114家世界500强企业,法人金融机构151家,金融机构代表处146家,成为首都金融机构最多、门类最全的区域。区域内汇集了北京70%的涉外资源、60%以上的外国商社和90%的外国驻京新闻机构。北京市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中,CBD、奥运、电子城三大功能区聚集在朝阳。2006年,朝阳区财政收入在北京市各区县中率先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了106.4亿元。规模小:近一半律所10人以下

近两年,北京市律师事务所的增长速度较快,截止到调研活动结束时,北京律师事务所总数超过1000家。

调查结果显示:从成立时间看,近三分之一的北京律师事务所成立时间在5年(含)-10年之间,占30.12%。老所和新所占的比例基本持平,成立10年以上(含)22.00%,1年(含)-3年占21.83%。

“当然,单纯的事务所数量的高速增长不能作为行业繁荣的风向标。”北京市律师协会律师事务所管理指导委员会主任王隽说:“必须对事务所的质量进行综合深入的考察,包括管理的规范性、业务增长的前景、人员的素质构成、存续时间等。”

北京大部分事务所的规模仍不大,业务收入水平也不高。目前,北京仍有85.64%的事务所没有分所,97.07%的事务所没有境外分所,较2005年没有明显变化。

对于“贵所的律师数量?”这一问题,回答100人以上的有1.35%,50人—100人的有

4.55%,30人—50人的有5.72%,10人—30人的有39.06%,10人以下的达到49.33%。此次调查中,选择走精品化发展道路,不求大规模,但要形成非常显著的专业特色,成为某领域的专家的律师事务所依然占大多数,而且,较2005年比例有所增长。并且,多数律所认可不同业务类型的律师事务所应当有不同的管理模式。

“说明很多合伙人对于国外的公司化管理已经有所探索和相当程度的观念接受。”王隽主任说。

学历高:94.33%本科以上学历

北京市律师事务所的人员素质较高,教育背景良好,约94%的律师拥有大本以上学历,年龄段最为集中的在31至40岁之间。

年龄结构方面,中青年律师绝对为主力阵容,31至40岁的比例最高,为47.34%,其次为41至50岁,22.39%,再下来为20至30岁,19.65%,51岁以上的占10.61%;教育背景方面,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数不断攀升,达到94.33%,其中本科60.85%,研究生28.92%,博士生4.56%。

在律师类型上,提成制为主的事务所仍占据多数,律师辅助人员(包括律师助理、行政人员等)的数量增长不多,近3/4律师事务所的行政人员仅为1至3人,人数较2005年还有所减少,体现出事务所对于管理人员和辅助人员的重视程度依然偏低。

北京市的律师事务所在人员规模上以小型所为主流,合伙人大多数在三至十人之间,“提成制律师仍然为各律师事务所的主流构成”。

在人员结构方面,非律师人员人数相对较少,百分之八十多的所都在十人以下,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事务所仅有一至三名行政人员或者根本没有行政人员,“这与北京市律师事务所的小型化、年轻化以及提成制为主流的律师构成有直接关系”。

实习律师和律师助理的数量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表明很多律师事务所不太愿意在培养实习律师方面花费更多的成本,这对于律师这种需要经验传授的行业,无疑将极大地限制新生力量的成长速度和质量。

律师事务所在业务培训方面还有很多不足,近一半的律所尚没有成形的培训制度,仅有41.71%的律所认为自己已经建立了比较规范固定的所内培训制度,不足2%的律所能够每年向律师提供国内外培训学习的机会,培训支出占全年支出5%以上的律所尚不足一半,而占全年支出10%以上的所仅占16%。总体看来,律师培训工作与2005年相近,仍缺乏系统性和长远规划。

“如何建立有效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应当成为律师事务所的重要课题。”业务转型:非诉业务迅猛发展

“综合两次调查结果来看,北京大部分事务所的业务结构、人员结构、薪资结构仍不尽如人意。”王隽主任说:“在业务类型上,目前大部分事务所仍以诉讼业务为主,而且多数为传统的民事刑事案件,非诉业务比例增长不大,高端业务仍比较少。”

从调查结果看,北京市的律师事务所的业务类型主要是诉讼为主,非诉为辅,选择此项的占43.66%。其他的为:非诉和诉讼业务基本持平的占20.65%,非诉为主,诉讼为辅的占16.30%,基本均为诉讼业务的占13.41%,基本均为非诉业务的占5.98%。整体来看,诉讼业务还是占主要地位。

如果按照法律部门来划分,则办理传统的民事业务、商事业务、刑事业务最多,82.86%的事务所的主要业务包括民事业务,60.17%的事务所的主要业务包括商事业务,其次为刑事业务(58.50%)、知识产权业务(40.18%)、涉外业务(26.43%)、行政业务(24.29%)。

选择“非诉和诉讼业务基本持平”选项的占20.65%,“非诉和诉讼业务基本持平的律师事务所达到五分之一说明非诉业务的迅猛发展势头。”

运行机制:开始重视团队合作

从现有调查结果分析,北京大部分事务所的管理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管理方式比较简单,未形成真正的专业化分工和团队合作机制,现代化的管理意识还不够强:有55.26%的事务所召开合伙人会议的频次为不定期,比2005年调研结果增加了10个百分点。

在分配模式上,创收分担成本后全额分配的接近填写此项的总数的一半,有47.22%的事务所每年都分配完毕,基本没有积累,比2005年调研结果增长了近1倍,66.30%的所仍没有考虑为管理者发放薪酬,“说明律师事务所在长远发展方面的重视远远不够,值得业内人士深思。”

以往律师喜爱单兵作战,很少有团队合作、资源共享的局面正在逐渐改变,北京大多数律所把团队合作精神作为最重要的组织理念加以强调,并从各自的情况出发建立了相应制度,保障团队有效、高质的合作。主要的合作模式包括:以个案合作为主(44.24%),以带薪律师制度为基础(23.23%),以项目为基础组建临时性合作团队(11.15%),以建立业务部门的方式形成比较固定的合作方式(10.78%),以及靠几个重点合伙人拿出案源分享(7.62%)等等。部分事务所已经开始了有益的探索,有23.23%的被调查律师事务所以带薪律师制度为基础,形成统一管理和合作;有10.78%的被调查律师事务所以建立业务部门的方式形成比较固定的合作方式;另有11.15%的被调查律师事务所以项目为基础组建临时性团队,制定个案分配方案。同时,大部分律师事务所在上述探索过程中能够注意坚持事务所统一管理的原则,60.49%的被调查律师事务所选择各业务部门与所内一并核算,接受所里统一管理,43.57%的事务所统一分担业务部分的成本费用。

但是必须看到,在团队合作方式上,多数被调查律师事务所以个案合作为主,比较灵活,但未形成机制;一定数量的的律所内大部分律师仍主要自行办理业务,相互游离程度很高。事务所缺乏高效的合作机制、良好的合作理念,不仅导致了所内资源配置能力弱,工作效率低,也会导致执业律师忠诚度低,律师流动性高。目前,北京律所律师的流动率比较高,亦与团队合作松散有关。

“可见,多数律师事务所已经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但是尚未找到有效的运行机制。”

执业风险加大: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70.76%的律所合伙人每年的流动率在5%以下,9.00%的所年流动率在5%至10%之间,说明律所合伙人的流动率不很高;而合伙人之外的其他律师则有所不同,流动率5%以下的仅为58.60%,大大高于合伙人组。

以2006为例,调出律师与调入律师的比例有13.53%为1:1左右;律师调出原因中除“其他“以外,最多的是“没有很好的专业化发展的支持”(58.54%),其次是“根据所里的任务考核制度,没有完成考核任务指标”,“无法融入事务所的文化”等。同2005年相比,专业化发展更加成为律师关注的焦点问题。

在宣传途径选择一项中,同2005年调研情况相比,有更多律所对应当加大宣传力度予以认可,“间接说明律师行业的竞争日渐激烈”。

在参加执业保险方面,律师个人自行购买执业责任保险的有92家,这一比例较2005年调研结果偏高,同时,更多的律所认为律协投保律师执业保险的投保额度偏低,说明法律执业风险日渐增大,律师对于执业保险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重视,同样反映出行业竞争的激烈态势。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法律服务市场,部分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对“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完善风险防控”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以2006为例,律师从律所调出原因多为“没有很好的专业化发展的支持”,同2005年相比,专业化发展更加成为律师关注的焦点问题;而且近两年,设立有分所的律师事务所总分所关系较2005年紧密,约三成律所形成紧密型合作,这对于有效控制和防范分所的管理风险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最大瓶颈:内部分配和管理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律师事务所在管理方面遇到的最大发展瓶颈或困难都与内部管理相关。”王隽主任说。

例如,2005年,位于第一位的是“难以快速开拓市场,形成专业化优势,律师业分工越来越细,必须形成专业化特色,但是又要维持生存,形成难以解决的矛盾”(327票),而2007年显示,选择此项的律所大幅减少,而难以处理各部门与所里的关系,各部门业务过于独立专业,交叉较少,自成一体,容易形成帮派,难以管理,一旦牵头人离开,对所里影响甚大(239票)则成为新的困难所在。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管理机构发挥作用“主要是依靠完整的规章制度的建立”的律所比例较2005年下降较多,而选择“主要靠个人觉悟和自觉”的选项比例提高;另外,认为处理管理合伙人与非管理合伙人关系应“加强沟通,加深理解”,而非“加强制度建设,明确管理合伙人职责范围和权力,给予有力的保障”的律所明显增多,说明大多数律所关于管理者/管理机构方面规章制度仍不健全,并且,律所对制度建设的重视程度也还不够。并且,在业务管理方面,少部分律所不能做到统一管理、统一收案,8%以上的律师事务所出现由接案律师自行携带合同、发票等方式收案的情况,较2005年有所增加,这是个危险的信号。

以2007年为例:对于最容易导致律师不满意的因素,依次为事务所分配体制存在明显问题,无法体现公平合理原则(223票);事务所管理松散混乱,互不合作(188票);事务所缺乏明确的发展目标,尤其是远期目标(117票),“但是,两年来,律师事务所在此方面所作的工作并不多,这依然是今后律所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现有情况还远远不能令人满意。”王隽主任说:“很显然,目前北京市律师事务所的情况依然是,一方面是现实当中比较初级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模式,一方面是对先进科学的管理模式的强烈渴望和不断探索,合伙人们都希望尽快实现专业化优势、开拓市场、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模式,但是目前的分配体制和管理体制束缚住了合伙人自己的手脚。”

第五篇:律所求职信

姓 名: 毛建中

毕业院校: 吉首大学

专 业: 法 学

个 人 资 料 自 荐 书

尊敬的湖南天地人律师事务所领导: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中翻阅我的求职信。

据悉贵所正在招聘律师助理,特冒昧写信自荐。我是一名即将于2013年6 月毕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所学专业是法学。目前我的专业课程已基本完成,已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一次、专业一等奖学金两次、代表吉首大学法学院参加湘西州第六届公诉辩论赛并被评为“优秀辩手”一次、被评为法学院专业辩论赛“最佳辩手”一次。我已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取得了普通话二级甲证书、省计算机一级证书、待取得国家司法考试a证(2012年9月)。

在校期间,我担任过吉首大学法律援助中心副社长、吉首大学学生通讯社副社长和法学院学习部副部长等职务,工作认真负责并多次被评为“优秀工作者”。

我参加过数次社会实践,2011年7月-8月,我在湘西州人民检察院公诉二科实习40天,全程参与“唐国锋抢劫杀人案”、“龙琼挪用公款案”等重要案件审查起诉环节,熟悉了公诉业务;2010年4月-6月,在湘西移动公司大田湾营业所实习50天,熟悉并锻炼移动相关业务。这些实践经历培养了我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与适应能力。我始终认为学习没有止境、所有这些经验和荣誉也都不是终点,只是新的起点。

欣闻贵所正在招聘律师助理,这对于我来说是个非常好的机遇与挑战。我愿意接受贵所的挑选。如我有幸被录用,相信凭我的专业能力和激情,定会竭力为贵所作贡献。

最后,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看完这封信。如蒙约期面谈,请惠告时间、地点,我自当准时拜见。

热忱期待您的回复!

衷心祝愿贵所发展蒸蒸日上!

自荐人:毛建中

2012 年 6 月篇二:法律专业学生、律师、法务求职信 尊敬的各位单位领导: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拔冗阅读我的求职信。扬帆远航,赖您东风助力!我是江汉大学2008届法学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毕业3年之久,在简历当中详细的叙述了我的工作经验,希望与贵单位的同事们携手并肩,共扬希望之帆,共创事业辉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四年多的专业学习和大学生活的磨练,以及3年社会实践工作,为了立足社会,为了自己的事业成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十多年的寒窗苦读,现在的我已豪情满怀、信心十足。事业上的成功需要知识、毅力、汗水、机会的完美结合。同样,一个单位的荣誉需要承载她的载体——人的无私奉献。我希望贵单位给我一个机会,让我有幸成为你们中的一员,我会以百倍的热情勤奋踏实的工作。

期盼能得到您的回音!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暇审批这份材料。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2015年5月30日篇三:实习律师求职信 求职信

尊敬的律师事务所主任: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求职信,谢谢!我今年26周岁,大学本科四年在江苏省淮海工学院学习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后做过工程师,也做过办公室的普通文员。因怀着对法学的浓厚兴趣和对法律人的敬仰,我虽非法学本科专业也积极报名参加了司法考试,并通过业余时间不断的努力学习于2011年顺利的通过了司法考试。在学习之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研习了大量的司法判例,积极的查找资料学习相关案件审理,使自己的法律思维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我知道,在如今庞大的法律学子之中我的各种条件并

没有优势。但是,我非常的热爱律师这个职业!我也知道,这个职业并不是外人所想像的那样,人人都可以过着衣着光鲜、丰衣足实的生活。刚入行,新律师没有经验,没有名气,缺乏案源,基本生活都是问题。甚至是,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一些年的律师,也面临着比较尴尬的局面。还有执业环境的艰难,相关部门的不配合,当事人的不理解等等。但是这些我并不畏惧。

在我的简历之中虽然没有直接相关的法律工作经验。但是,法律毕竟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相关联。我相信,过去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对我即将从事的职业是有帮助的,尤其在一家律师事务所一段时间的实习工作时,培养了良好的服务意识,严谨的工作作风,更是在前辈的指导下学会了许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生活和工作技巧。

我是一个正直忠诚、勤奋求实的人。我的性格谨慎、耐心、稳重宽厚,因此,适应环境能力较强。当然,我还有很多不足。比如说,没有足够的工作经验等等。但是,在今后工作中,我会不断的学习,来弥补不足。一个人最难能可贵的不是他的学习能力吗?

其实,说这么多,主要是想表达我对从事律师这个职业的激情与坚持的信念!希望主任能给我一个机会。谢谢!

谨祝

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篇四:律所求职经验

简历的准备:

不同的合伙人对简历有不同的要求。应该general,最好中英文双语。不能造假,如果成绩优秀则可以体现在简历上。可以增加某些亮点。通过司法考试很重要,并写在简历的明显处。如果考了国外的律师资格,要体现出来。简历整体上要美观,使人看的舒服。具有层次性,学历、司法考试、社会经验、其他亮点?? 必须要准备求职信 cover letter。邮件必须有正文,不能只有附件。

正确使用尊称。hr+律师事务所,有可能是人力资源部,尊敬的某某律师事务所;如果知道合伙人,尊敬的某某先生、女士;

求职信内容:没有一定之规,只有把事情说清楚。至少包括:自己是谁,我是某某学校??;为什么要加入贵所,为什么胜任这份工作

把简历投给目标律所的哪一位?首先了解律所的一贯操作方法

接到通知时,应向通知人询问:邮件、短信、电话。面试人姓名、职位、所属部门和业务领域(一般说,面试人是合伙人或资深律所或者负责人力资源的人);笔试内容;时间和地点;面试形式,是一对一还是多个

接到通知后:各项准备一定要做。

1、尽量详尽查询和了解面试人的背景(知名度、案件、发表的文章);

2、争取了解面试、笔试的形式;

3、为“自我介绍”做准备(要娴熟、胸有成竹);

4、把笔试当作考试,精心准备;

5、温习一遍自己简历中包括的经历

面试基本情况:①情商、基本修养、与人交流沟通能力和商业礼仪是面试考察的重点(尤其是外所)②法律基础和法律英语是频繁出现的(法律基础主要是合伙人正在处理的案件)③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逻辑思维也会被关注 ④职业道德水平也会被悄然考察,比如不能披露律所的客户信息 ⑤着装及其携带物品。着得体正装,女生应化妆但不应染指甲 ⑥携带一份简历,把手机调整静音,且把手机放到包里。

法律英语:听说读写中写最重要,最好每天写一二小时,持续两年??翻译法条、判决书,写出一份意见书。篇五:几大律所law_firm的笔试面试汇总

富尔得笔试题

富尔得是我仰慕已久的律所,之所以仰慕,全是因为它很老了,200多年了。笔试分为两个部分,每部分30分钟。

第一部分是用英文写一封回信给客户,是外商投资方面的。就是某外商投资控股公司xyz 的general counsel 写信给你,问他们公司想在江苏、上海、广州三地设分公司以为其在

中国的大概15家子公司(都是wfoe)提供仓储服务,问可否设立这样的分公司?同时在信

中提示该xyz 公司的3000万美元注册资本已经全部出缴完毕。这是信的内容。提供的资

料是2004年商务部发布的《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规定》(貌似这个标题)以

及其他部门如国税总局(似乎)出的一些关于外商举办投资性公司税收政策等等的通知(这些规章北大法律信息网上搜搜关键字就可以全部找到)。根据这些资料,以freshfiel ds legal counsel的身份写一封回信,要明白直接的回答客户的问题,如果有商业性的分

析is a plus.我自己这封信写的不是很好。以我的经验,应该写的更有条理一些。根据我的实习经验,此类信件其实是很简单的,分析一下这个公司的情况,是否符合外商举办投资性公司的要

求,此类公司法律允许的营业范围是否可以让客户做它想做的事情,再加上设立外商举办

投资性公司的好处分析一下即可(但实际上,我认为这一点不是很必要,因为客户并没有

问是否有什么税收好处,外资所一般很要求客户问什么就回答什么,不多扯,因为客户没有

给这方面明确的指示,如果bill的时间多了,客户也会有意见。)所以,我自己没有扯

这个。但见仁见智啊。

第二部分 是翻译题,就是翻译一个应该是定向发行股票的合同中陈述与保证的部分。发行公司和认购人各自的陈述和保证。挺长的,我按要求都翻完了,但也有人没有做完。

不过全部是英翻中,所以也比较简单,平时多看看中英文合同,就没有问题。其实商业

合同,除了商务条款的具体细节不太一样,几乎所有的都差不多。多看几次,熟悉了就好。ps,freshfileds 的hrmm 很漂亮,应该是英国人,喜欢她的语音,呵呵,不过,她应该

不是北京常驻的。

ps,进笔试的人英语口语都挺不错,听几个人问问题的感觉。

奥睿

笔试形式:中译英+英译中,两小时左右,不严格限时,独自在会议室在电脑上(无网络)作答。总体感觉不难,但题量稍大。题目:

中译英:一个司法部关于外国判决送达的通知,一页a4纸左右。

英译中:一则关于税收减免办法的法律新闻报道,半页a4纸左右。

中伦

笔试形式:中译英+英译中+案例分析,约1.5-2小时,限时不太严格。一群人在会议室写

卷子,不能带书和电脑,但无人监考(但不排除有摄像)。提供矿泉水一瓶和小点心。中译英:工程承包合同中的一段

英译中:商业合同中的赔偿条款

案例:一个房地产公司项目分包的案例分析

君合

笔试形式:中译英+英译中+法条摘抄+案例分析,2个小时,严格限时。独自在小隔间写卷

子,可以带书,不能带电脑,无人监考。总体感觉难度和时间压力都相对大一些。中译英:房屋租赁合同的一个部分-承租人义务

英译中:不太记得,是公司章程的一个部分

法条:公司上市时特定人群的股份转让限制以及我国对国有股份的特殊规定

案例:不记得了

瀚一

笔试形式:中译英+英译中+主观题,2小时左右,不太严格限时。在教室群笔。

中译英:股权购买协议中的交割条件

英译中:不记得了

主观题:最近读过的两本书+工作中怎样与合伙人/客户沟通

瑛明 笔试形式:中译英+英译中,不限时,做完约1小时左右。独自在小隔间写卷子,可以带书。笔试在最后录取中权重据说不大。

笔试内容不太记得了,是商业合同的某个部分,不是太难。

锦天城

笔试形式: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试题,要求3天内回复答案。是一个关于飞机延误旅客赔偿 的长案例,做案例分析。在自己电脑上做,可以自己查法条和相似案例的判决书。要求记

录做题的步骤和时间。

金杜笔试

两个案例分析,四个法条互译,一个情景应对,一个职业规划

一、案例分析

(一)具体表述记不清了,而且对证券这部分确实不熟,错漏之处,还望见谅。大意如下

某公司为求上市,伪造了前三年的财务报表,贿赂注会所的审计员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并且买通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把营业额的数字从40亿改成440亿;后溢价发行股票若干。在该公司的操控下,股价暴涨后暴跌,股民损失惨重。经营一年后,公司在领导的决定下将大量股票送给对公司发展可能有帮助的单位和个人,且公司领导将当年所得利润悉数瓜分„„股民对公司提起诉讼„„

1、股民对公司提起诉讼的程序如何?股民持股额达到多少比例可以提起诉讼?

2、股民的损失应该由谁承担?

3、结合《公司法》、《证券法》和《刑法》的相关规定,对本案的法律事实和法律关系 进行分析。

(二)原告在被告处配400度的眼镜,但佩戴之后深感不适,故要求被告予以合理解释。

被告工作人员检查眼镜后声称不是眼镜的问题,而是正常的佩戴新眼镜的不适感。但数日

后,不适感不减反增。原告去医院检查,被告知该眼镜实际上是600度,且原告的视力受

到较大损害。原告遂前往被告处交涉,要求其返还眼镜价款并赔偿因视力受损支出的费用

(包括误工费、医疗费等共计5000元),但被告仅同意退还眼镜价款。

现有三种意见。第一种认为被告需根据合同法规定承担违约责任,即返还眼镜价款。

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隐瞒真实信息显属欺诈,因而原被告间的合同无效,被告需承担合同无效的责任。第三种意见认为被告致原告视力受损,应承担侵权责任,即原告的主张皆可支持。

你同意哪种意见?请说明理由。

二、翻译

(一)英译中

应该是05年施行的《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的第4、5条。金杜给的英

文和下面的有些用词上的差别。article 4 strategic investment shall abide by the following principles:(1)abide by the related national laws, rules and related industrial policy, without harming national economic safety and social public interest;(3)encourage long-and-mid-term investment, maintain normal order of securities market, and prohibit speculation;article 5 the following circumstances shall be met for investor to conduct strategic investment:(4)as for the industries with specific provisions on share proportion of foreign investors, shares held by the above-mentioned investors shall accord with the related provisions;as for the regions prohibited from foreign investment, investors shall not invest in the above-mentioned regions;

(二)中译英,应该是取自《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第33、36和37条;但是稍有

整合。

1、下列事项由出席董事会会议的董事(亲自出席或委任代表出席)一致通过方可作出决议:

(一)公司章程的修改;

(二)公司的提前中止、解散;

(三)公司注册资本的减少或转让

(四)公司与其他经济组织的合并。

2、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决定公司的一切重大问题。董事长是公司的法定代表。董事长不能履行职责时,应授权其他董事代表公司,负责召集并主持董事会议。

三、情景应对

1、你接到一个顾客投诉某某律师的电话,但是恰巧当时该律师不在;而你第一天开始实

习什么情况都不了解。你会怎样答复该投诉?

2、do you have a career plan? please write it down if you do have one.笔试从九点到十二点,答完就可以走人。闭卷,但是没人监考,可以用手机和电子词典。

答卷中途hr会被叫去小面试一下,问问时间安排、想去哪个部门等等。我对金杜的部门划 分不是很清楚,所以犯了囧;酱油打得原形毕露。

祝学宪行、写法理、磨侵权等各种伤不起的童鞋们越来越强大,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嗯~ 金杜实习的笔经

关于公司法,案例分析两道,一为公司组织,二为有限责任公司责任的分担,要求是备忘

录形式;

翻译两道,英译汉关于证券,汉译英是公司法原文;

问答一道:在一个10团队中

工作而发现领队合伙人不着调,要求写短函。freshfields笔经+面经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2010年05月18日16:48:06 星期二), 站内信件

北京笔试:一个memo写作,即根据ff现场提供的法律条文给客户回一封邮件,邮件内容需涵盖对客户提出的三个问题的回答。问题主要是关于香港上市的相关要求,法律依据都能

够在ff提供的法条里找到,所以不必提前做法规方面的准备。个人认为考察的主要是信息

查找分析能力和写作的规范吧。时间约为2.5到3个小时。

上海笔试:听说是包括(1)2个翻译,英译中和中译英各一个;(2)一个memo写作,貌似

是关于外商投资设立的公司下的子公司合并问题。

北京面试:两个中文很好的外国partner进行英文面试,主要是关于简历的问题,人都非

常的nice。之后会有中国律师的简单面试和q&a, partner的面试比较起决定作用吧。

总体感觉:ff所很好就不说了,见过的人都很好,比较有亲和力。并且是年初招聘,不需

要实习,对于年前没有找到合适的实习而希望有机会直接去工作的同学来讲是很好的机会。

权亚笔经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2006年12月08日13:51:41 星期五), 站内信件

偶昨天下午去笔的,必挂无疑,造福后人吧。

有注意到)。前面有四个问题,外资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物权法修订,三资企业的区别是中文答题

,最后一个英文回答法律研究和学习的工具,方法,网站什么的。

然后是几个法条的中英互译,ms集中在合同法和公司法,可以选作其中的一部分,我只是

挑了眼熟的几个做了,其余没有看。

希望我们北大法学院不要被bs太多。金杜面经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2010年05月13日22:11:05 星期四), 站内信件

今天经历了传说中的tough的金杜笔试和面试,发面经和笔经供前仆后继的童鞋们参考~ 这次是以招收实习生为目的的,大家陆续到了之后先到一个会议室填表,就是把自己的简历重复写一遍。之后人力资源的经理出场了,开始正式面试,先让我们用1、2分钟的 时间做自我介绍,轮番介绍完之后可能会做一些补充发问。接下来让每个人回答了最近在关注哪些时事,大概算自由讨论吧。最后,hr让大家用英语就火车票实名制的问题讨论。

短暂休息后公布进入笔试的人员。

马上又是三个小时的笔试,第一道题:出具法律意见书,违反章程规定任命的高管签 订合同的行为是否有效,用英文出题的,第二道是案例分析,有关有关合同法的,第三题 是中译英(一段有关商务部加强对外资控制的新闻),第四题英译中(某公司章程节选),最后让写一份致合伙人的短函,大概目的是向其反映他底下的人工作方法不当。

以上,供大家参考~ 我所经历过的: 笔试: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英文memo,合同翻译,法律情境题 面试:个人简历上的经历,未来职业规划,英文表达

然后面试„„我就在踩雷一直。似乎他家比较重视对律师这行业的从业热情,然而我当初

没注意,于是雷了。然后也许过分诚实的说自己社会活动多也不好,反正我觉得我说完的

结果看表情不算理想。那个„„我就是傻子,告诉他中伦的日本业务大姐当天和我说回来

笔试„„老板说——中伦比我们日本业务好!我又踩雷了„„哦,一定强调自己法律知识

过硬,本来我觉得自己排名非常赞,于是觉得没必要说,结果人家说——你该告我你法律

很好!= = 笔试全是翻译,我给扔到日语,于是日中和中日,本人第一次中译日,非常烂就是了。小提示:可以带casio等,如果你是日语。

就这样吧,估计是死了就是了,后去的人加油吧。经历的汇总 1.案例分析。a,b共同持有x的股份。后来b把股份转让给c。之后厦门国资委介入,声称b所持的x股份是国有资产,认为b和c的合同无效。国资委单方面把股权登记信息给改回来了。问有什么法律问题。2.案例分析。a公司内部章程规定不经董事会同意,不能任命其子公司x的总经理。a公司总经理不经董事会同意,擅自任命x的总经理m。m拿x的营业执照到银行贷款,后来经验不善,无法还款。银行要求a代为还款,a抗辩认为m的任命违反内部章程,应当无效,故a不负责任。问有什么问题,如何解决。(没记清是子公司还是分支机构了)。3.案例分析。a公司和b研究所签订秘密技术转让协议,明确b把该技术exclusively转让给a。后来a发现b和另一家公司x就同一技术转让在接洽。于是a决定不付技术转让费。问如果你是法官,如何判案 4.翻译题。

下载律所发展模式研究(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律所发展模式研究(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律所自查报告

    律师事务所基础管理工作 自查报告健全律师所基础管理工作,是律师所发展的基础,也是律师所发展的首要问题。坚持以制度规范管理行为、保障律师依法执业,促进律师事务所全面、科......

    律所管理办法

    律师收案管理办法一、律师接受当事人委托,应当一律由当事人与律师事务所签订《律师聘用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二、《律师聘用合同》应当明确代理权限、双方权利义务、......

    律所介绍信[合集]

    律所介绍信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用到介绍信的地方越来越多,借助介绍信我们可以同有关单位或个人联系,商量洽谈一些具体事宜。那么你有了解过介绍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律所介绍信

    导语:律所介绍信是律师事务所和其他工作人员到外单位联系办理案件或其他有关事宜的凭证。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律所介绍信模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律所介绍信模板(一)第 号_......

    律所推荐信

    律师事务所介绍信范本一、律师事务所介绍信致: 兹介绍我所 同志等 人,前往贵处办理 事宜,请予以接洽为荷。此致敬礼 ××××律师事务所 ××年×月×日二、律师调查专用介......

    大成律所

    大成概况 大成律师事务所 ( "大成" )成立于1992年,是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 大成自2004年起进行了从个体化作业向团队化作业转型,向规模化、规范化、......

    律所行为准则

    山东万途律师事务所员工行为准则为加强管理,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保证律师事务所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防止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制定以下行为准则。本准则适用于以下人员:合伙人......

    律所发展规划

    云南海度律师事务所发展规划序言 云南海度事务所自2002年成立以来,积极进取,稳步前进,不仅精于传统的诉讼业务,而且不断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在诉讼领域和非诉领域都取得了优秀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