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职德育课新教材教学中应注意的四个问题
中职德育课新教材教学中应注意的四个问题
张艳林
河南省卫生学校河南安阳455000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新教材在内容编排和教学方法上做了重大改变。这使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德育课老师们会有诸多的不适应,难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针对新教材的变化,指出了新教材教学中应注意的四个主要问题。
关键词:中职德育新教材教学问题
新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材自2009年秋季开始执行了。新教材的设计体现了“三贴近”原则,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因而在新教材教学中许多教师不免会出现一些问题。面对新的教材、目标和要求,笔者认为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须解决好以下四个问题:
一、如何组织课堂活动。
新大纲强调要用疏导、参与、讨论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要转变单向传授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参与、体验、感悟和内化的机会。而教材中更是加入了许多诸如互动空间、找一找、试一试、体验践行等开放性活动。这使得德育教材更加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但是如果我们就此片面认为活动越多越好,在课堂上只强调学生的活动,而忽视课本,造成知识目标的偏离甚至虚化,则无异于舍本逐末。因此,如何组织课堂活动不仅关系到一节课能否顺利进行,更关乎德育目标的实现。从新课程的教学目标看,主要有认知、情感态度观念和运用目标。三者的关系是:情感态度观念是优先设置和实施的课程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能力是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的主导,认知教学是支撑全部教学目标实施的基础。因此,课堂活动的设置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紧紧围绕三维目标进行,不可偏废。在活动中,不可忽略认知目标,因为认知是能力形成、情感态度观念提升的支撑,缺少这一项,其他两方面目标也难以实现。另一方面,我们知道德育作为一种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它本身是从属于非日常生活世界的。我们强调德育要回归生活世界,但决不能放弃德育对人以及生活的提升作用,放弃德育的阶级属性和思想教育任务。所以,课堂活动的设置必须建立在必要性和高效性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教师必须
认真学习《大纲》,掌握德育课的学科性质与任务,认清课程目标和要求;还要认真研究课本,将活动的设置与课程目标和课本知识紧密结合起来。而对于那些与课程目标关系不大的活动完全可以舍弃。只有这样,课堂活动才有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如何利用校内外的德育资源。
新大纲提出要结合教学内容,利用校内外的德育资源。新的课程资源观认为课程资源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包括学校、课堂、教材,还包括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资源和广阔的社会资源等。但怎样才能整合并有效利用这些资源提高德育效果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德育教育培训,实现全员德育。德育工作不能也不可能只靠德育课老师来完成,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尤其是各科老师、团委、学生科人员都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投入到德育过程中去。
2、建立学生和老师合作的学习小组,挖掘和整合各种校内外资源。各科教材、校内网络和电视广播、图书馆阅览室和校园文化以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校内资源。而校外资源则包括企事业单位、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当地历史文化遗迹、风景名胜等。师生合作学习小组的任务就是要挖掘和整合这些资源,使之有效地为德育课服务。
3、合理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实践环节、在实践中学习是新大纲的要求。但大纲也明确要求要从实际出发,要精心设计、精心组织、追求实效。这就要求德育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合理确定每一次活动任务,不能一放了之,要当好班主任、团委、学生科开展学生活动的参谋,发挥德育课教师在实践活动中的引领作用。
利用校内外资源要坚持两个原则:
1、以开发利用校内德育资源为主,以校外德育资源为辅,要努力抓好课堂教学这块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2、社会实践活动要注重实效性。教师要对学生活动的全过程给予认真、及时的指导并通过撰写调查报告、活动总结等方式,整理学生的收获,交流学生的体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如何创新使用新教材。
德育的五门课程宗旨是:通过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由学生向职业人转化,通过《职业道德与法律》使学生具备成为一个合格的劳动者的素质,通过《政治经济与社会》让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成为健康的人,通过《哲学与人生》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可见德育新教材各学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以人为本的育人体系。因此德育教师要牢记这个终极目标,由“教教材”转化为“用教材教”。为此,教师应抓好以下工作:
1、把握教材精髓,提炼知识和理论。这是新教材使用中第一位的工作。新教材体系开放、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但很容易使教师从以前的只注重知识传授的极端走向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的极端。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归纳教材知识点,明确本章节的重要理论,并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感悟和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
2、利用教材资源创设学习情境。新教材中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比如典型案例、相关链接、问题聚焦等等。教师要精读教材,撷取贴近学生生活且有利于某个教学目标实现的材料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体悟德育。为此,要以真实性和针对性为基础,可跨单元甚至跨学科来整合教材资源以提高德育课的实效性。
3、利用偶发事件,生成课程。生成课程观认为,教材既非课程的终点也非课程的目的,而是点燃学生思维火炬的原材料,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课程资源。教学作为一自组织系统,干扰因素以及不确定性因素是其得以形成发展与运动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学不应受固定僵化程序的限制,应允许“意外”以及“错误”的发生,并将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这就要求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随意回答”和偶发事件,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不断调整活动,从而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自然达到知、信、行相统一的德育目的。
四、如何摆正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德育新课程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形式,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新知让学生发现、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内容让学生总结,使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空间,这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和组织者。教师要对学生活动中出现的错误因势利导,并且善于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拓展延伸;教师要有灵活的教学机智,能够驾驭课堂,做到心中有案,而无定案;教师要运用巧妙的语言,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心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调控课堂纪律,健全学生个性,引导学生学思、学想、学说,学有所得。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越充分,越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研
究性、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掌握学习策略;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等等。所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是淡化教师的使命,而是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即教师必须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决不能只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唱独角戏,把教师变成旁观者。
参考文献:
[1]班建武,付涛.在超越中适应: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必由之路[J].教育学文 摘.2009(2).[2]唐贵海,王淑会.高中政治新课程实施中的“过火”现象及其对策[J].中学政 治教学参考.2009.(7).[3]李良花.新一轮中职德育课改新教材培训后的认识.http:///ReadNews.asp?NewsID=940
第二篇:初中化学新教材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初中化学新教材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摘要: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学科,学生在初三上学期开始进入该学科的学习,是学生的入门课程,因此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组织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教学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实现教学“三维目标”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创新能力,指导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问题
1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充满了神秘和奇异,学生对此充满了 向往和好奇”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习,要想 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就必须要首先转变自 己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教学 的内容和学生对物质世界已有的认识和经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 方式,结合实物!模型!标本!图表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等来激发学 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通过化学实验诱发学生对化学学习内容充 满好奇,根据实验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好奇)观察)惊讶)疑问)思考0中增强对化学学科学习的兴趣”虽然利用计算机模拟化学实验有助于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但模拟实验无法全面体现化学实验的功能,学生的印象 也不会太深,也就是说它不能代替化学实验,我们在使用中不仅
要把握好一个度,还要注意用计算机模拟微观粒子的变化过程时 应注意避免科学性错误“
2根据学科特点,形成知识体系
化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知识结构的系统性更强,与生活
联系更加紧密,所以教学中要针对化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形成化 学学科特有的知识体系”
初中化学知识体系中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生学习起来 十分抽象难懂,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遵循基本的教学原则,即应该 做到循序渐进!由浅人深!由易到难“针对化学基本概念的原理 的抽象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用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和 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同时借助各种先进的媒体和现代教育技术手 段,再通过对具体的实验现象和实验事实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最终促进学生形成科学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 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运用所学的概念和原理,从而增强对 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的能力”
初中化学最重要的化学用语包括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中的 元素符号!物质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以及化合价等内容,这些 化学用语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也是学好化学的关 键“虽然化学用语简练!抽象!严谨,但学生学习和记忆普遍都感 到枯燥乏味,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结合实物,还应让学生制作卡 片,编成韵句歌谣等形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记,效果会更加 明显”
元素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在初中化学学科体系中占有十分重 要的地位,教师在教学中要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运用直观教学 和实验教学以及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引导学生多观察!勤动 手!分析比较找出物质的制取!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与物 质用途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归纳出一些简单的规律,在此基础 上加强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就是进行化学实验,教师在教学中不仅 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学生实验,认真做好演示实验,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给学生以示范作用;还应结合实际对实验加以改进,比 较改进前后的优劣”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分组实验,在 实验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让学生自主设计!亲自 动手!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勤于思考!如实填写实验报告等良好 的实验习惯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开展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选取的核心知识来编写的,而化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化学就是生活”,新教材在这一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但在不同的地区对学生有影响的代表物是不相同的,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对化学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减!整合和重组,并从中提炼出符合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教学素材;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活动中,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尤其要充分利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问题和争议来引出化学学习的具
体内容;教师也可以利用实际情景开展教学,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在实际情景当中,在创设化学问题情境时要选取学生身边的特别熟悉的物质!事例和现象,促使学生根据原有的生活经验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能够提出不同的假设,并通过教师的指导或者查阅资料来进行实验论证,从而找到合理的解释和结论,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结合学科内容,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
将思想品德教育融人学科教学过程,是化学教学设计的一项 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目标的任务之一,化学学科中充满着辩证唯 物主义思想,蕴含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教师在教学中要充 分运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严谨求实!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 态度”
教师还应结合化学知识的结构体系,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分类以及变化规律加强对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 育,要让学生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学习达到破除迷信,树立科学世界观的目的“结合科学家热爱祖国!献身科学事业的事迹,培养 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5强化教学反思,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加强教学反思是提高和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
过程的重要环节,它是教师运用先进的教学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 验,对自身的教学活动和过程有意识地进行再现和认识的过程“ 教学中教师应该提高反思能力,在讲授完一个单元或者一{!课题
后,针对自己课前的教学设计,制定的各项教学目标,所设定的各种教学活动和运用的各种教学策略以及评价方式等进行自觉的 分析,然后发现问题并总结经验;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有些问题 让学生自己提,有些话让学生自己说,有些事情让学生自己做0的 原则,教师绝不能包办代替,同时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 认真分析,帮助学生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让学生对知识点的运 用能够举一反三,学生的学习能力才会逐步提高”
教师在新教材的教学中应该撰写/教学反思札记0或者/教师 成长札记0“这一点对刚接触新教材的老师们特别重要,也可以 通过与校内外教师间的各种平台的交流与沟通来提高我们的反思能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下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
[2]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作者简介:王兴盛,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建设乡初级中 学,四川马边614600
第三篇:教学实施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教学实施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在课堂教学中应解决以下问题:
⑴ 在模块背景下,教学内容要以模块为整体,设计模块教学实施方案,教学活动围绕模块主题开展。倡导以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为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⑵ 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探究符合新课程精神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⑶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并合理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英语教学资源,促进教学和学习方式变革。积极开发多样性的课程资源并加以合理的利用,以保障英语课程的顺利实施。
⑷ 改进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教学。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培养也要寓于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中,建议教师根据《标准》中教学实施要求,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法,提高词汇、语法、阅读的教学效益。⑸ 要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开展课堂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的研究。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应根据标准中的评价建议要求,努力实现评价主体及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和评价主体互动化,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⑹ 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教学要结合学生的需要,把握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以教材为载体,帮助学生奠定终身发展所需要的英语语言基础。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在不影响教材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替换、调整、补充或者取舍,以提高高中英语新课程实施的效果。
第四篇:中职《数控车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中职《数控车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杨保国
[摘 要]本文就中职《数控车床》课程的特点,结合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总结了本校及兄弟学校在这方面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几个目前中职学校数控车床课程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普车 能力 做中学 产教结合 安全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适应社会、企业的需要。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专门人才。而实训是学生培养操作技能和积累技术经验的重要途径。笔者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际,提出了几个在数控车床实训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理论联系实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加强实践,并在实习课中体会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以形成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每一轮理论、实践之后,都应有所深入,有所提高。此外,还要使理论课为实习课服务,实习课则要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才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并掌握实践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以使他们逐步掌握科学知识及其规律,为实践服务。同时,还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并认真改进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加强技能训练,以启迪学生的思维。
二、正确处理普通车床实习和数控车床实习的关系
现在多数学校的数控专业都是在原有的车工专业的基础上,购置了数控车床和铣床而形成的。其实训形式与内容包括了普通车床实习和数控车床实习。因此,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即合理安排这两项实习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以数控车床的实训为例,由于资金不足,所以一般都要安排一定的课时来实习普通车床。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初学阶段利用普通车床来学习基本的操作技能,并为以后学习数控机床打下基础,这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我国数控行业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应继续重视传统机械加工实习基地的建设。传统的金属加工的理论、实践技能仍是学习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现代制造技术是在传统的技术上发展起来的,自动化的数控机床离不开传统的车、铣、铇、磨等加工技术。一个数控工作人员,如果不懂得把握刀具角度、切削用量和制造工艺,是不合格的。因此,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数控加工人才,就必须从最基本的知识抓起,要使学生学习好、掌握好基本功,并牢固地掌握普通车床的基本知识,了解其基本性能和熟练掌握普通车床的正确操作,进而真正熟练掌握以后在数控车床上需要掌握的和用到的许多基本技能,如刀具的选择、刃磨、安装,切削用量的选择,加工工艺的制定,工件的装夹,等等。在现阶段,这些基本技能、技巧是不可能在数控机床上安排大量时间进行练习的,可以利用普通车床台数较多的条件,来进行这些基本技能的操作训练。在实际工作中,掌握好基本的操作技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会直接影响到数控机床实习的效果,并对操作安全有很大的影响。如在操作数控车床加工工件时,如果没有选择好切削用量,就容易出现因排屑不好而影响工件加工的问题,包括加工效率低、缠屑、打刀等。可见,在普通车床上学习基本操作技能是非常经济、实惠和实用的。因此,要使学生正确认识在普通车床上学习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帮助他们明确学习普通车床操作的目标。
三、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
数控车床的操作训练分为程序的输入、修改、编辑,对刀,机床操作等部分的内容。在实习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进行了正确讲解、引导,学生就很容易掌握这些知识,但还需要提高自主分析、解决工件所出现的问题的能力及制定程序的能力。因此,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不要忙于帮助解决,而应先让他们试着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启发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尽量要求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操作,以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思考过程也是创新的过程,有些新的想法就是在思考中出现的。作为一名数控车工,在实际的工作中,在加工工件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问题,因此,必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引导他们不断地积累经验,进行思考,并做为平时训练的重要方面,将提高能力的训练做为实训的最终目标,贯穿于全过程。同时,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设置不同的问题要求学生解决,以锻炼、培养他们的能力。
四、为学生提供在“做”中“学”的机会,增强技能培养的针对性
应在数控车技能的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并以此来推动数控职业技能教学环境与模式的改革,从而达到用全新的模式来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同时,还应考虑学生对数控技能的基本认识与接受能力,并选
择适合他们的特色教学管理方式,做到以就业为导向。
(1)以“车间工厂”为教学管理模式,根据数控技能培训的要求,制定学生实践训练中的项目加工方案,使他们的培训内容与企业的实际生产相结合,并学会自我管理督促、自我鉴定衡量,从而体现其自我价值。此外,还要适应“车间工厂”的教学管理模式,使学生的技能培训与就业相结合。
(2)“车间工厂”模式是以一个企业车间的形式来确定的,它围绕产品制造过程中所涉及的技能、管理、团队间的合作等,以实现学生培养与企业要求间的“零对接”,并通过精品项目开发与应用来提高教学质量。数控技能培训以“项目教学法”为中心,制定并实施可行的项目培训,同时又结合其它各门基础学科的知识内容,通过项目培训融入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使他们在实践教学中自主寻找有用、有价值的基础知识(公式、公理、定理),学会在精品项目的培训中使用不同的基础知识、计算方法、工艺设计等,从而完成零件的加
工,提高动手能力。
五、实训方式要从仿真到实际操作,搞好产教结合在实训中,先仿真后加工,走产教结合之路,对于学校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对数控专业更是如此。数控加工专业实习的消耗很大,现在多数学校的资金都比较紧张,专业投入有较大困难。因此,在课题训练上,如果不走产教结合的道路,而只进行纯消耗性实习,就会使实习学生没有充分的实习物,并由此影响到他们学习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提高。搞好产教结合,可以解决实习物不充分的问题。在产教结合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各种零件的加工,接触各种材料,了解、掌握其加工性能,通过对零件的加工,增强工时观念、质量观念,进而提高编程技能,技巧。通过对批量零件的加工,可以提高操作技能,并形成技巧,通过产教结合,可以创造一定的产值,为社会创造财富,学生可以产生自豪感和成就感,这些都不是在课题训练中所能达到的。
走产教结合的道路是实习教学的一条出路,但是要防止由于过分强调产品数量,而忽视了教学。要通过产品加工达到教学的目的,选择好适合教学的产品至关重要。
六、对学生做好安全操作及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安全意识的教育,以预防为主。数控车床有其自身的特点,较普通车床而言,它有许多优越性。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了解,更应该向他们指出安全操作方面的特点。比如,因运行速度较快,操作不当会造成人身或机床事故,所以必须遵守操作程序。同时,还应教育学生树立严谨的学风,做到操作一丝不苟,精神集中,切不可认为数控车床属于自动加工,就可以不用管了。更不能离开机床干其它事情。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可以减少事故,保证教学,也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数控车床》教学应加强能力培养,改进教法,提高质量,为适应社会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超英,罗学科.数控加工综合实训[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徐峰.数控车工技能实训教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3]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第五篇:中职德育课微课应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职德育课微课应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法国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有句名言:“技艺,是人在宇宙中为自己找到的位置。”职业技术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巩固这一位置、维护这一位置甚至继续开拓这一位置的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相对复杂的教育类型,它与普通高中和普通大学不同,在培养目标上,它要培养的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样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有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心素质。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和这些素质的培养和提升离不开中职德育课。但现实中的中职德育课堂的种种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如学生睡觉、打游戏、看小说等却离实现这一目标和这些素质的要求相差甚远。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提高中职德育课堂的有效性呢?在新课程改革中,好多老师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当属微课是如今最新最热的了。
那么,什么是微课呢?微课又称微课例或微课堂,主要以视频的方式记录某学科知识点的教与学,此外还包括与其相关的教学设计、课件素材、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反馈、专家同行点评等多种教学辅助资源。一个“微”字就可以说明微课的关键所在。“微”字意味着微课的上课时间短,而时间的短暂决定了课堂的学习内容少而精。微课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替代老师上课,学生可以借助网络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反复来看,直到学会看懂为止。一般来说微课有四个基本特点:时间短、内容少、容量小、情景化。通过学习思考,观看其他老师的微课视频以及自己的尝试,我认为,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微课,可以有效的改变中职课堂的现状,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为此在运用微课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生本”思想
朱孝平教授认为,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怎么教”,从与课程的关系上看,教师是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者,实际上控制着课堂。所以,中职德育课教师在微课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有“以学生为本”教学思想,要以学生为中心。例如我设计的微课《八毛钱的代价》,使学生认识到了犯罪的危害性不仅仅是杀人放火或盗窃数额巨大的钱财,还有给人身心造成严重伤害及给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需要引导学生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做遵规守纪的中职生。新课程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能找准教学的起点,确立符合学生心智水平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学习方法,设计学生感兴趣并乐于参与的教学活动。也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回归人本身,回归学习者。也只有这样,教师在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中才会把能交付的交付学生,不能交付的创造条件也要交付学生。也只有这样,教师在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中才能充分考虑学习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才会考虑不同专业的学生,采取更加灵活的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把学生巧妙的带入积极思维、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情境当中,才会用心去了解学生喜欢什么,还有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与引导。也只有这样,教师才会时时去关注练习测试的结果,关注学生的反馈,关注专家同行的点评,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最优,练习测试题考查的维度是否实现,并能根据关注的情况和反思的结果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以更好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二、要明确微课不等同与多媒体课件或微视频
在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有相同的感受,同样的教学情境、同样的素材,由于语言表达的局限,很多时候,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多媒体课件以其特有的动画效果,特定的声、光、色,集试听等多种感觉于一体,能很快调动学生感官,吸引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开始教学活动,使老师能够更好的驾驭课堂,深受广大教师喜爱。但微课使用以来相当部分老师认为微课就是一个容量小了、时间短了的“小”课件,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课件是以老师为中心的讲授性的助手,帮助老师把讲课的内容呈现在屏幕上,是帮助老师讲课的。它只呈现讲课的内容、创设的教学情境,部分课件中会有练习测试题。但微课除了具有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还有老师对知识点的讲解。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是学生自助学习看的
另外,微课也不是课程教学实录的视频切片,它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用一句话来概括就叫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微课的本身是完整的教学活动
三、注意选题
首先,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微课在教学设计选题时,应该从难点、重点或易错易混知识点入手去考虑。重点知识是学生学习某一门课程所必须掌握的基本观点或基本理论,是帮助学生准确认识该领域事物和现象的基础知识;难点知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基础薄弱或学科知识较抽象或其他原因,妨碍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而教师必须要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点;易错和易混知识点则会妨碍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判断。
以上识点的把握除了要求教师在讲解时语言表达要准确、清晰、有条理以外,还要注意,所创设的情景、选用的视频资料、文字材料、图片必须符合主题的要求,并且要简短、典型、易懂易读、越简单越好。其次要注意时间的控制,国外脑科学研究发现,学生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注意力高,10分钟以后就下降了,学习效率就大大降低,所以微课的授课时长一般为5~8分钟,不超过10分钟为佳,教学设计力求精确到学习过程的每一分钟,教学必须要突出主题。对中职生而言,选题除可以从以上方面入手之外,还应该考虑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四、注意微课的管理
学生人人都有手机,可以用手机来下载老师的微课。老师可以申请微信公众号,也可以建班级QQ群,然后将自己的微课资源包上传。更为重要的是老师要关注学生有无下载、下载后学习情况如何,有没有达到理解、掌握和运用的目标,学生还有哪些不理解、不懂的需要解答都需要老师做出及时的回应,否则,想通过微课实现提高有效教学的目标将大打折扣。如我在上传了微课“爱国你我他”后,对学生提出的诸多问题如“孝敬父母算不算爱国”、“好好学习算不算爱国”“不浪费算不算爱国”等问题做了及时的回复,使学生认识到是具体的,不是空的;就在我们身边,并不遥远。每个人只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家做个好孩子,在单位做个好职工,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就是在爱自己的国家,就是一个爱国者,爱国可以是去做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更多的则是做好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本职工作。国家兴亡,你我有责。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的解决了学生思想认识的困惑,解决了教学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