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1:诗歌的形象破解

时间:2019-05-12 19:23: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1:诗歌的形象破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1:诗歌的形象破解》。

第一篇:201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1:诗歌的形象破解

高考古代诗歌破解

第一节 诗歌的形象破解

一、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胡逸老致虚庵

黄庭坚

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籯常作灾。

能与贫人共年谷,必有明月生蚌胎。

山随宴坐画图出,水作夜窗风雨来。

观山观水皆得妙,更将何物污灵台?

【注】 ①胡逸老,生平不详,致虚庵为其书房。②籯:筐笼一类的盛物竹器。这首诗表现了庵主胡逸老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诗表现了胡逸老品格清高,为人不慕荣利,有仁爱之心、山水之趣的性格特点。首联赞美胡逸老的诗礼传家,显示其品格的清高。颔联赞美庵主的仁爱之心。颈联正面写致虚庵,让读者体会庵主高雅的人格、宽广的胸襟;诗人在敬慕的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高雅情怀。

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采莲曲

[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采莲词

[唐]张潮

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

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

两首诗都写了采莲女,形象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白诗通过“欲语低头笑”等神态描写勾画出一位情窦初开,腼腆羞涩的采莲姑娘。张诗通过“并著莲舟”“不畏风”等动作描写写出了一群互助、团结、勇敢的采莲姑娘。

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园

②①

[清]黎简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

小园宜小兰,新目似新霜。

【注】 寒花:菊花。

本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人的形象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幽竹寒花(菊花),是孤傲贞美的意象;新月新霜都是高雅圣洁、白璧无瑕的象征。幽竹静立亭亭,秋菊凌霜傲放,显示出诗人的劲节高风,一片冰心。此时诗人小立于这幽竹、寒花、新月之中,他高尚的节操、澄明的胸怀,与周围景物浑融一体,一个孤清高洁的形象跃然纸上。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狂 夫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筿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 ①本诗作于杜甫客居成都之时。②筿:竹子。

请简要分析“狂夫”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中先写“风含翠筿”、“雨裛红蕖”的赏心悦目之景,后点“凄凉”、“恒饥”、“欲”死的可悲可叹之事,二者由“狂夫”这一形象统一起来。可见狂夫是一个以宁折不弯的坚韧、“疏放”倔强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的打击,笑对人生,不屈不挠,老而弥坚的志士形象。

5.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 ①写该词时陆游42岁,因遭投降派罗织罪名免官,被迫隐居。②玉瀣(xiè):美酒。③黄庭:即《黄庭经》,道家的经典著作。

②③①②①

(1)这首词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是一个表面旷达闲适、内心却充满抑郁不平的隐士(或:落寞英雄)形象。

(2)抒情主人公隐居“苍烟落照”之间,丝毫不理“尘事”,终日与美酒、《黄庭经》相伴,以及“贪啸傲,任衰残”的所谓随处开颜的举止,貌似轻松洒脱,实际上是一种无奈;“老却英雄”四字更明显道出诗人心中因统治者徒使英雄垂暮、无所作为的满腔悲愤。

6.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次鄂州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 ①估客:贩货的行商。②三湘:泛指今洞庭湖及湘江流域一带,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

第二联描绘入微,试简述其情景,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 ①诗人简笔勾勒出船舱中的所见所闻:白天风平浪静,单调的行旅生活使人昏昏欲睡;夜间江潮看涨,船家絮语,更觉长夜难眠。②反衬出诗人昼夜不宁的纷乱思绪。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湖上早秋偶兴

汪莘

坐卧芙蓉花上头,青香长绕饮中浮。

金风玉露玻璃月,并作诗人富贵秋。

李璟《浣溪沙》中有“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同写荷花,李词与汪诗的意境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李词描写了秋末花残叶败之景,萧条凄凉,渲染了词人的一腔愁绪;汪诗描写了早秋花香叶盛之景,生意盎然,表现了诗人的闲情逸致。

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忆王孙·春词 ②①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注】 ①王孙:本指贵族公子,此处指主人公的丈夫。

作者精心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出什么样的氛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精心地选取了芳草萋萋、杨柳青青、杜宇悲啼、雨打梨花等四种意象。这些意象的组合营造出暮春时节令人感伤的氛围,写出了闺中少妇的思夫之愁。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秋思

陆游

乌桕微丹菊渐开,天高风送雁声哀。

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入卷来。

【注】 并刀:并州出产的剪刀。并州,东汉州名,古时并州以产剪刀闻名。

本诗作者描绘了何种意境?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虽不言秋,却以富有代表性的典型景物,如乌桕、菊花、天高、鸿雁等,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秋景图,表达了作者的轻松愉悦之情。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虚堂

寇准

虚堂寂寂草虫鸣,欹枕难忘是旧情。

斜月半轩疏树影,夜深风露更凄清。

【注】 寇准(961~1023),北宋政治家、诗人。因刚直不阿,两次罢相。

本诗后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月光斜照在半截窗户上,又把稀疏的树影投在堂屋的地上,夜半更深,风露渐浓,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意境。环境的凄清是作者心境凄然的折射,暮年迁谪,写出了诗人难忘旧情的凄楚之感。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诗中的“柳”是怎样一个形象?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来写柳?

①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代诗歌的形象、表现手法的鉴赏评价能力。诗歌形象分为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作者常常以人格化的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通过这种象征性的形象描写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分析诗中“柳”这一物象时,可以分析其特征(倚、狂、蒙、不知)。对于表现手法的分析,应结合具体的诗句来进行。

答案 诗中的“柳”是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形象。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特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第二句在动态上拟人,第三句在心态上拟人——想用飞絮蒙住天地日月,把整个世界都变成它的。诗人运用拟人手法隐喻某一类人。

12.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如梦令

[宋]严蕊[] 注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昭君怨

[宋]郑 域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

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注】 严蕊,宋代女词人,曾不幸堕为营妓,但心地高洁,尤善琴弈歌舞,丝竹书画,色艺冠一时。

两首词都吟诵了一种花,试分析所吟的对象和所抒情感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对象:第一首吟诵的是桃花,从典故《桃花源记》中的武陵人即可看出。第二首吟诵的是梅花,从一、二句中可以看出。情感:第一首作者借赞美桃花独标一格,超拔于春天群芳之上,表达了她虽身陷风尘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第二首明写梅花不择环境,实暗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

第二篇:高考诗歌鉴赏复习鉴赏诗歌形象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鉴赏诗歌形象教学案

第一课时

1、明了诗歌的形象的内涵

2、归纳诗歌形象的规律

3、体察诗歌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

形象的归纳和方法的解读 教学难点:

解题的思路与准确的表述。课时安排:4课时 明辨题型:

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2、如何鉴赏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3、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4、如何鉴赏诗歌的景物描写

5、如何鉴赏诗歌的物象(意象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形象(意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3)事物形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

第一课时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示例

阅读李白《独坐敬亭山》,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一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诗人犹如孤云一样,当众鸟高飞尽,正是众人得志时的表现,他却独自飘荡,壮志不酬,符合作者有才无法施展示的特定身份,而对敬亭山时,作者看到更广的更雄伟的自然,便看无厌,有了乐观和豪放的心态,总的说来是孤傲乐观浪漫的诗人形象。

我双手背在身后,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不停地向远处飞去,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随着冷冷的风闲散地飘向远方,这时,我的衣襟被风吹起。望着那高高的敬亭山,无语,望着它,渐渐地,我觉得我变得与它一样高大,我用我忧伤的眼神看着它,而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的眼神看着我,一样的无语,但我俩彼此都不觉得厌烦,此时我孤独寂寞的心情大概只有敬亭山了解了。

诗人李白是一位豪放不羁的才子,在敬亭山之上,与敬亭山厮守,不去理睬“众鸟”与“孤云”,清高自傲的诗人形象自然流露,但从诗中我们隐约可见诗人的寂寞心情,或为功名,或为宦海浮沉,无论是何种原因,在敬亭山上屹立的仍然是衣襟似云,须发似烟的诗仙形象,也许只有人格化的敬亭山才能与李白比孤比傲比豪迈。

全诗展现了一个孤僻高傲的诗人的形象。众鸟距己甚高且已飞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他的孤僻。那孤云不正是诗人自己?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又体现了他的高傲。最后只留他与敬亭山,但依旧相看不厌,又一次全面展示了他的形象。如何鉴赏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规范答题——三步骤)

步骤一:说特点—一句话概括诗中人物是个什么形象。

总体特征(两三个词)+身份(如思妇、游子、英雄、隐士、诗人等)

步骤二:析例句----结合具体诗句或重点词语分析形象的性格特点。融入表达技巧,通过翻译诗意,具体解说上一步的识别依据。

步骤三:名作用----形象在诗中的作用(主旨、思想感情),即作者通过()形象表达()感情。

答题模板:

诗歌描写了一个XX(特征)的XX(身份)形象。诗句用了XX手法写出了XX。作者通过XX形象表达了XX感情。

练习: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什么形象)

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形象的特征)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形象的意义)示例

简析下面这首唐诗的人物形象。

南邻 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粟未全贫。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问题:诗中的锦里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锦里先生是一位头戴“乌角巾”的清寒隐士。虽有“园收芋粟”,境况却不富裕。家中的儿童习惯于笑语迎客,可见他虽耿介却不孤僻,是个安贫乐道之士。他家的庭院台阶上啄食的鸟雀,因平日无人惊扰,见人来也不惊飞,可见他平日生活的和谐、宁静。锦里行者居家在环境清幽的江村,很满足于朴素的田园生活,客人来访,主人殷勤接待,客人尽日淹留,直至相送于月下,可见主人的诚恳和热情。

示例2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⑴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环境。⑵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1)寒冷、寂静(或:冷峭)

(2)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示例3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

(1)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

(2)垂钓小儿聪明(机灵),天真可爱; “蓬头”、“侧坐”等表现小孩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

示例4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问:诗人的形象是如何通过诗句展现的?

苍茫的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诗人送别时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出诗人的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诗人这里以晶莹透明的冰心自喻,表明了诗人为官清白,心地纯洁。常见艺术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第二课时 鉴赏诗歌的景物描写

一、导入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

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

鉴赏此类形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1、概括景象(意境)特点;

2、描摹诗歌图景;

3、剖析作者思想。示例1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二、规范答题:三步骤

步骤一:找景物,组画面(描绘诗歌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步骤二:析特点,设意境(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步骤三:表感情,明作用(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示例2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问: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鉴赏提示: “杜鹃”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一个意象,它那“不如归去”的啼叫声总会引起游子思妇的无限感伤。故抓住这一意象,就抓住了这类诗歌的抒情类别。

理解景物诗的方法:

(一)诗中赏画

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

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 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四是静态。示例1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问题:试从一个或两个角度赏析这首诗。

诗里写黄鹂近景,白鹭远景,千秋雪远景,万里船近景。上联黄、翠、白、青,用了四种颜色,色彩鲜明。这样,就景物的远近和各种色彩构成画面。千秋雪显得时间的永恒,万里船显得空间的广阔。一二句是动景描写,三四句是静景描写。画面动静结合,色彩丰富鲜明,境界阔大,这样,不仅给人以画面美感,更促人深远的联想。

(二)画中品诗

由形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

读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它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示例2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 “台城柳”“无情”?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1)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2)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三)组合意象,探究内涵

注意粗知简炼的人和事,特别是参与人活动的情节

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生活外在景象与诗人内在情思的统一,是主观心意与客观物象在语言文字的融合与表现;是一首诗的构成单位,是诗歌构思核心。

1、借助意象,品味意境。

意境是作者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

漫成一首 杜 甫

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明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意象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清幽、静谧的意境。

2、借助意象,体味情感。诗歌的情和景是水乳交融的。

清代王夫之有云:“情景名为二,而实不能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坠落的夕阳、无声的落花、寻旧垒的归燕几个意象,可体会到全词的感情基调是抒写对人事变迁的无比惆怅之情。就其不变者而言,天气、亭台阁与去年毫无二致;就其变者而言,夕阳虽美好,但终究要沉没。好鸟相鸣似有意,但落花流水却无情。词人在好鸟娇花中叹人生的虽美好,终将消亡。但“似曾相识燕归来”寓意着消亡中又含有的存在而令人欣慰。示例3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食。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问:“落叶满空山”的景象里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落叶满空山”,秋风萧瑟,落叶满山,杳无人迹,萧索而凄清的环境,诗人想到他的道士朋友修行的清苦,对朋友的深切的关怀;路径难辨,欲行无路,无以对朋友予以慰藉的惆怅;诗人自己在”清冷中无以遣怀的寂寞。“落叶满空山”的形象和这些情联系起来,便构成了情韵深长、耐人寻味的意境。

第三课时、鉴赏诗歌的物象(意象)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分析思路:

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诗歌的意象:有单一的比喻性意象,烘托性意象,象征性意象,还有组合的意象等。意象之情感:杨柳—惜别

圆月—思念

落叶—失意

春风—得意

大海—开阔

流水—叹惜 古迹—怀旧

梅花—傲视

审美的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

比喻性意象: 读曹植的《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问:这首诗用豆萁、豆子分别比喻什么?

用豆萁比喻曹丕,用豆子比喻曹植,含蓄地指出了曹丕对同胞兄弟的迫害。

烘托性意象: 读王翰的《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问:精美的酒杯和美酒衬托什么

将士将畅饮时,战事告急。用美好的事物衬托战事的悲壮。

象征性意象:

读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问:“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

“朝雨”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意象之情感 示例1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①——②题。

闻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寒塘

赵 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问: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这就是要求对大雁的意象进行鉴赏)

答案: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使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的浓浓乡愁。示例2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1、由露重等景物描写可以推知写的是秋季季节。“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采用的是虚实结合(或比喻、象征)的表现手法,既写了蝉受到露水、风的摧残而无法高飞、无法高歌的处境,也表现了作者因为受到陷害而无法施展个人抱负(仕途不得志)、即使有口也难辩不白之冤(难以传达心声)的处境。

2、作者的“高洁”象蝉一样无人理解,那么你认为作者的“予心”是什么?

作者的“予心”是有满腹冤屈无处申诉,即使申诉也无人理解的愤慨,当然也包含着即使不被理解也绝不放弃自己追求的高洁情操。示例5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问:⑴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⑵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⑴“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义。‘片云’在空中飘荡,就象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 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之‘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 ⑵ ①同意第一种说法。诗中提到“心犹壮”“病欲苏”“存老马”等,从中可以诗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②同意第二种说法。诗中写到“思归客”“腐儒”“片云”“孤月”“落日”等,特别是结尾两句:难道我这腐儒,连一匹老马都不如了吗?表达了诗人医生漂泊的沧桑之感和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

第四课时、高考古典诗词常见意象集释

1、月亮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就表现了李白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

2、菊花

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被赋予了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3、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被寄寓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4、松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所以松柏象征着坚贞和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5、莲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6、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7、杜鹃鸟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8、鹧鸪鸟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9、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10、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后来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

11、梅子

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12、竹

生命力,节操,贞节,气节,谦虚,虚怀若谷,清高。

13、长亭

送别之意。如: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4、浮云

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15、鸳鸯

指恩爱的夫妻,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16、丁香

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牛峤《感恩多》)„„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幅枫桥夜泊图的情调是孤寂的,但由于作者丰富、浓烈的设色和兴致盎然的景物描绘,并不引人进入“愁”境,反而能使人得到一种美感。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不仅可以使人们看到一幅登楼远眺的无限广阔的艺术图画,而且能够有力地激发人们“更上一层楼”的思想愿望,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示例1

结合注释,阅读下面这首诗,谈谈你对这首诗所表现的意境的理解,100字左右。(6分)

听张立本女吟

高适

危冠广袖楚宫妆①,独步闲庭逐夜凉。自把玉钗敲砌竹②,清歌一曲③月如霜。

注:①“危冠广袖”是一种高冠宽袖窄腰的南方的贵族女装。②砌竹,阶沿下的修竹,以钗击节是唐宋人歌吟的习惯。③清歌一曲,即吟歌一首。

示例:这首诗创造了一种清雅幽静的意境(2分)。暗蓝色的天幕上一轮秋月高悬,凉爽的闲庭中女诗人依阶低吟。清泠的吟诗声和着玉钗敲竹的节拍飘荡在寂静的夜空,冰冷如霜的月光勾勒出一个峨冠广袖的少女徘徊的身影。(2分)意境是情与景的融合。读者只要领会清雅幽静之境,便能走进女诗人超尘拔俗,淡雅清纯的内心世界。(2分)

示例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菩萨蛮

晏几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燕。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①这首词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景象?主要内容写的是什么?

这首词描写了一位弹筝女子在筵席间演奏的情景;主要内容是描写弹奏乐曲和弹筝女的神情、动作。

②词里集中对什么做了描写?精妙之处在哪里?就你有体会的一点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是集中描写音乐。上阙由曲名写起,令人联想起湘水荡漾的绿波。“写尽”二字,描写出筝曲之妙,境界已出。二是集中描写弹筝女子,这里用的是特写镜头。“纤指”突出了 弹筝女孩年轻秀美的特征。下阕前两句既含蓄地描绘出弹筝女聪颖灵巧、从容专注的神态,又暗写出弹筝女柔和自重的性情,而且运用镜头剪接手法转写“玉柱”。“春山眉黛低”,用贴切的比喻描写女子神情,和乐曲巧妙融为一体。示例3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示例4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问1: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象? 问2: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

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示例5

白鹭图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花公子立芳洲。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问题: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白鹭是一个孤独、寂寞、追求清高而无人理解的悲剧形象。示例5

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①、这首诗表现了画中梅花的______的特点 ②、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品质? ①、高洁、淡雅、朴素。

②、写出了王冕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示例6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开头两句描写了“小松”怎样的特点。

2、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

①描写了小松由小而大,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特点。

②这首诗以“松”写人,用“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比喻人才虽出身卑微而终能成就大业,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示例7 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梅花,突出了它耐寒、清高、报春的特点。

2、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衬托、对比,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示例8

阅读下面三首宋诗,完成后面的习题。

病牛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禾熟 孙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

牛 王安石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至有千箱实。

这三首诗显示出“牛”各自不同的思想境界,请各用一句话阐明。第一首: 第二首: 第三首:

“病牛”心有不平而无怨尤。

“老牛”在结了债之后的轻松与满足之中,追求平和与淡泊的生活情趣。“牛”朝暮耕耘全是为了人们的利益,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决不索取。鉴赏咏物诗时需注意下面两个方面:

①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②运用拟人的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

第三篇: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形象”

“鉴赏诗歌形象”专题复习教学案

一、鉴赏诗歌的意象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事物形象(景物、山川草木等)表现诗人的主观的感情。客观事物形象,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更是含有“意”(情感)的形象,即“意象”。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

1.抓景物特点,探知诗人的感情。山居秋暝(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2.析意境,探知诗人的感情。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把要抒发的情感寄寓于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即人们常说的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台城(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3.透过表面意义,挖掘深层含 谒金门(唐·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二、鉴赏诗歌中的物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抒情诗。1.抓物象的特点。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悬:端端正正地高挂。2.抓物与志的“契合点”: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小松(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注释: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有硬。3.抓意象的特殊内涵。

①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②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异常感伤。“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

③以折柳表惜别。“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故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时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再如郑思肖《画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课堂反馈:

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⑪、请回答这首诗的主旨,并具体分析。

⑫、本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其作用是什么?

⑬、请分析作者的抒情理路。

2、下面是王安石的一首诗,读后回答问题: 夜直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注:“夜直”即所谓的“值夜班”,宋代制度,翰林学士每夜一人在翰林院里值班住宿。⑪、简评本诗的情景交融的特点。

⑫、点评“春色恼人眠不得”一句在造语炼字方面的妙处。

3、下面是白居易和元稹的一首诗,阅读后请回答问题 望驿台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附:元稹的《望驿台》“可怜三月三旬足,怅望江边望驿台。料得孟光今日语,不曾春尽不归来。”是元稹在三月里的最后一天为思念妻子韦丛而作。问题:

⑪、高适的《除夜作》言“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是从对方写起,而本诗却双方同时写。“两处春光同日尽”,请简评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⑫、全诗是围绕一个——字展开,请分析作者的抒情理路。

第四篇:高考语文 鉴赏诗歌形象教案

洪泽二中2011届高三语文复习教学案鉴赏诗歌形象

一、常见的考点 1.诗歌的形象 2.诗歌的语言 3.诗歌的表达技巧

4.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

二、鉴赏诗歌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谈谈你对诗中“凤凰”形象的理解。(6分)(2010年山东卷)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译文:

据说在山间树林中有一种奇异的鸟,自己说是“凤凰”。清晨醒来喝的是甘甜的泉水,傍晚栖息在高高的山岗上。

它一声高吭的鸣叫可以响彻九州大地,伸长脖子可以远望到最僻远的地方。此时正值秋风吹起,羽翼就低垂了下来。

一下子就飞到了昆仑山以西,不知要到何时才往回飞。

它只遗憾处身的位置不适合于自己,它的悲伤真的让我伤心难过啊!

(1)参考答案: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

(2)参考答案: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

参考答案:诗人笔下的“凤凰”生活在林中,朝饮醴泉,夕栖山冈。高鸣九州,颈望八荒。适逢秋风,羽翼摧藏。恨处非位,孤独无奈苦闷,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诗人借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

三、答题的基本步骤及方法 第一步:把握形象特征

外在特征:外表状态、身份类属、处境际遇等 内在特征:思想性格、精神品质、志趣追求等 第二步: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用心

爱心

专心 ①

四、诗歌形象的类型

(1)人的形象鉴赏——本节课学习目标(2)物的形象鉴赏(3)景的形象鉴赏

第一类:人的形象鉴赏

1.答题步骤:

这首诗(词)塑造了(描绘了)一个 处境际遇 + 思想性格 + 身份类属 的形象

2.补充理解:

1、思想品格包括:外貌、语言、行动、心理

2、身份属性:游子、思妇、迁客、骚人、戍边将士、隐士

五、示例:简析下面这首词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菩萨蛮[魏夫人]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絮飞,离人犹未归。

分析

1、处境际遇:独守空闺

2、思想品格:寂寞惆怅,思念丈夫,切盼夫归。

3、身份属性:思妇

参考答案:这首词塑造了一个独守空闺,思念丈夫,切盼夫归,寂寞惆怅的思妇形象。(注意答案要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处境际遇,二是思想性格特征,三是身份属性。)

六、实战演练:阅读下面一首词,你从中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鹧鸪天[苏 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夕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此词为作者被贬黄州时所作。分析

1、处境际遇:被贬黄州

2、思想性格:悠闲自适、超然俗务、百无聊赖。

3、身份类属:迁客(诗人自己)

参考答案:这首词描绘了一个被贬黄州,手拄藜杖缓步游赏的闲居者(或“隐逸者”、“贬谪者”)形象。(2分)表达了诗人超然俗务、悠闲自适的志趣,又流露出百无聊赖、得过且过的无可奈何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

用心

爱心

专心

注意:下面这类型题目必须回答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七、巩固练习一:请对诗中的“将军”形象作简要分析。

塞下曲[卢 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答案:诗中塑造了一个技术高超、镇定、警觉、神勇的将军形象,表 达了诗人对将军的景仰之情。

有的诗中的人物形象既不是诗人自己,也不是诗人以外某个特定人物,而是虚拟出来因寄所托的某一形象。对此类人物形象的鉴赏,要深入把握其寓意。答题步骤:

1、这首诗(词)塑造了(描绘了)一个(际遇+思想性格+身份属性)形象

2、+诗人以此自喻+寓意(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或感慨)

八、巩固练习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对诗中“剑客”形象作简要赏析。

剑客 [贾 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参考答案:诗中的剑客经历十年磨练,终于练就了高超剑术,踌躇满志,急欲施展。诗人以剑客自喻,表达了诗人曾经寒窗苦读,满腹经纶,对自己的学识才能非常自信,急欲施展才华,干一番大事业的心志。

诗人写物,绝不会为写物而写物,通常是借物喻人(或自喻),托物寓意(托物言志),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理想情趣,志向追求或对生活的某种感悟认识。因此,对物的形象的鉴赏,除了理解其形象特征之外,重点应落到寓意的把握上。

第二类、物的形象鉴赏

诗人笔下的诗人托物寓意

诗中描绘的+物+物的特征+ 诗人借物喻人

诗中的诗人以物自喻

诗人托物明理

诗人托物象征

+寓意

表达诗人……情感(追求、理想)

表明了……生活哲理

象征了……人物或精神

❀归纳答题步骤:诗人笔下物+特征+诗人托物言志+表达了什么感情(表明了什么哲理)

其中“物的特征”又包括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

外在特征:外表状态,处境际遇

物的特征

用心

爱心

专心

内在特征:精神品格、思想性格

志趣追求(拟人)

示例五:阅读下面一首词,谈谈你对词中“梅”的形象的理解。

咏梅[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物的特征 外在特征:

生长在荒僻之处,寂寞开放,无人欣

赏,备受风雨摧残

内在特征:

不慕虚荣、淡泊名利、始终保持芬芳高洁的品质,终生不渝。寓意: 表达了诗人虽遭排挤打击,但仍然坚持操守,终生不渝的心志。

参考答案:诗人笔下的“梅”生长在僻静荒远处,孤独寂寞愁苦,还时常遭受风雨摧残,但它不慕虚荣,淡泊名利,始终保持芬芳高洁的品质,至死不渝。诗人借梅自喻,表达自己虽然备受排挤打击,但仍坚持操守,终生不渝的心志。

例(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马诗[李 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首诗中的“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诗人通过咏“马”表达了什么感情?(或合成一问:请简析诗中“马”的形象)物:马

物的特征:

雄骏威猛、气势如虹,渴望驰聘疆

场,建功立业。

寓意:表达诗人渴望施展雄才,建功立业的心志和眼前不被赏识,徒叹奈何的感慨。

参考答案:诗中的“马”威猛雄骏,渴望驰骋疆场,一展雄才抱负。诗人托物寓意,表达自己渴望施展雄才,建功立业的心志以及眼前不被赏识、无可奈何的感慨。

示例七: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答题。

画眉鸟[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简要概括一下你对诗中画眉鸟形象的认识。

参考答案:⑴描绘了林间画眉自由自在的美好形象:鸟声宛转,鸟影翩翩,山花绚丽,树阴浓密,可以自由地飞翔。⑵运用对比手法,将笼中画眉和林间画眉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歌颂和追求。

第三类:景的形象鉴赏

一、把握景物特征和情与景的关系(常用衬托)

用心

爱心

专心 景物特征

明、暖、动

欣悦欢畅(正衬)

凄凉悲苦(反衬)暗、冷、静

凄凉悲苦(正衬)

欣悦欢畅(反衬)

二、把握意境的概念和类型。

“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情感,“境”是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意”与“境”融合一致所形成的艺术境界就叫“意境”。

常见的意境类别有:恬淡闲适,清新自然,明丽鲜艳,雄浑壮阔,苍茫辽远,悲凉凄清,萧索冷寂,古朴安宁,生机蓬勃,热烈奋发。不同的意境就会烘托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景物形象的鉴赏常从意境的角度命题

示例八: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日暮 [杜 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注释:这是作者流寓夔州期间所写的一首诗。阅读全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中所描绘的意境及所抒发的感情。

参考答案:这首诗通过描写牛羊、风月、石泉、草露等景物,描绘/勾勒了一幅乡村日暮图,营造/渲染了悲凉凄清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思乡念亲、晚景凄凉、悲凉抑郁的情感。(注意归纳意境的答题步骤)

(1)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写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适当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或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雄浑壮阔、或恬静优美、或萧瑟凄凉、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冷清……准确体现其特点和情调。

(3)根据这首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意境类:

(1)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

(2)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再现画面时既要忠于原诗,又要力求语言优美;

(3)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4)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用心

爱心

专心 [示例四](05年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答:(1)“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2)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3)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

雨雪曲

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答: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别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

9.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

答: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2010年江苏卷)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2)

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3)

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答 :(1)橘柚香。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用心

爱心

专心

(3)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用心

爱心专心7

第五篇:高考诗歌鉴赏(形象)教案

高考复习之诗歌鉴赏(探究诗歌形象)教案

授课人:姜仁斌

一. 教学要点:

1. 了解古典诗歌的形象。2. 了解古典诗歌的形象的分类。

3. 了解古典诗歌形象的分析方法及表达方式。(教学重点)4. 进行诗歌情感及思想的审美教育。

二. 导入新课:

展示《过零丁洋》诗。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皇恐滩头说皇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 请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飘摇雨打萍”这句诗。(2). 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什么样的形象?

问:请问大家,它是谁的诗?它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英雄形象?我为什么选这首诗作为我们今天的诗歌鉴赏第一节课的开篇?

答:文天祥,这是一个英雄的形象。这首诗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高亢的语调、磅礴的气势,表达了诗人的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爱国精神,这句诗也因此成为后世人传颂永久的名句,成为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

在其后的历史长河中,只要在民族存亡的关头,我们总要想起文天祥,以他的这句诗激励国人。

我为什么要选这首诗,还因为文天祥为潮汕人所爱戴、景仰,文天祥舍生取义的爱国精神成为了潮汕文化的核心,我们为此感到骄傲。

文天祥曾经在潮汕地区组织义军,抗击元军,最后被俘,但他不为元军所屈,写下了《正气歌》这些气贯长虹,流传壬古的诗篇。千百年来,每当清明节来临,潮汕的老百姓都会举行祭社,祭拜“宋朝大元帅”,纪念文天祥及阵亡的南宋将士。

鉴赏诗歌:

1. 请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句诗。

答:作者用比喻的手法,以凄凉的自然景象为喻,把“国事的衰微”比喻为“风中飘零的柳絮”,极深切地表现了他对山河破碎的忧国之恸;接着作者又把自己“亡国孤臣”的命运比作“无根的浮萍”漂泊在水上,无所依附,而诗人再在“萍”上著“雨打”二字,就更显凄苦。诗人把自己的坎坷命运与国家的前途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形象鲜明,感情挚烈,读了为之怆然!

2. 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什么样的形象?

答: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最后一句却由悲而壮、由郁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发出正义之声,塑造了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民族英雄形象。

二、通过这首诗歌的学习,我们重温了文天祥的英雄形象,也更加热爱我们的家乡。但我们今天学习的重点,应该是以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为引,来学习如何鉴赏古典诗歌的艺术形象。1.什么是诗歌形象?

形象:诗歌形象是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情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自然景物。

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通过伟大的艺术形象流传于世,古代诗歌同样是如此,我们阅读鉴赏诗歌,首先要对诗歌的形象进行审美,通过体会诗歌中形象,引起我们内心的共鸣,达到欣赏的目的。2.诗歌中形象分类:

1.自然形象(景、物)2.人物形象(主人公,诗人)3.分析形象的意义: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三、再次回顾文天祥《过零丁洋》的艺术形象。1.在这首诗中,它塑造几种形象,分别是什么?

自然形象:“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飘摇雨打萍”中 “飘零的柳絮”,“雨打的浮萍”,这些都构成诗歌中鲜明的自然形象。作者以这些形象为喻,表达了作者对身世飘零的感叹,对国事破碎的担扰。

诗歌中的自然形象,常常起烘托气氛,借景抒情的作用。

人物形象:最后一句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直抒胸臆,塑造了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民族英雄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能突出主旨,表达诗人的思想与情感。

在这首诗中,主人公的形象等同于诗人的形象。

所以我们要了解一个伟大的人物,最好的办法就是走进他的作品,才能最真实地走进他的心灵世界。

四、人物形象的类型。

我们阅读到古典诗词,有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他们也许是英雄,也许是平民,也许人生得意,也许失意坎坷,也许豪气冲天,也许忧郁低回,也许有人以天下为已任,有的人回归个人田园。这些多姿多彩的人生状态都以形象呈现在我们的诗歌中,为我们文化提供了范本,为我们中国的人的精神生活提供学习的对象。

我们今天集中来探讨哪几类人物形象最具有典型意义,最值得我们关注。

问:大家先思考一下,在我们阅读到诗歌当中,哪些诗歌给你留深刻的印象?诗歌中的哪些形象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能不举例说明一下?

常见的形象:

1. 英雄。2. 隐者。3. 游子。4. 思妇。5. „„

举例赏析:其一

塞 下 曲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问题:这首诗写将军夜猎这一情节,请结合诗句对如何刻画将军这一形象略作分析。

首句写将军夜猎场所是幽暗的深林;当时天色已晚,一阵阵疾风刮来,草木为之纷披。这不但交代了具体的时间、地点,而且制造了一种气氛。“林暗草惊风”,着一“惊”字,渲染出一片紧张异常的气氛,而且也暗示将军是何等警惕,为下文“引弓”作了铺垫。

次句即续写射。但不言“射”而言“引弓”,“引”是“发”的准备动作,这样写能启示读者从中想象、体味将军临险是何等镇定自若,从容不迫。在一“惊”之后,将军随即搭箭开弓,动作敏捷有力而不仓皇,既具气势,而形象也益鲜明。

后二句写“没石隐羽”的奇迹,把时间推迟到翌日清晨,将军搜寻猎物,发现中箭者并非猛虎,而是蹲石,令人读之,始而惊异,既而嗟叹,原来箭杆尾部装置着白色羽毛的箭,竟“没在石棱中”,入石三分。这样写不仅更为曲折,有时间、场景变化,而且富于戏剧性。

看到诗中箭入石的描写,我们会油然联想:如果射中的真是老虎将会射成什么样子?如果在战场上射击敌军兵马呢?于是,一位武艺高强、英勇善战的将军形象,便盘马弯弓、巍然屹立在我们眼前了。

思考:这首短短的小诗,是用什么手法把这个将军的形象刻画得这么栩栩如生的? 1. 景的烘托。2. 白描,动作传神。3. 虚实结合。

英雄的形象象常常用一些什么样的形象来寄托,来烘托? 弯弓,抚箭,射雕,豪饮;铁马,关山,明月,大漠;等等 * 英雄形象常用词:

* 矢志报国、转战沙场、建功立业、杀敌立功 * 厌恶战争、反对征战、思乡思亲、孤独寂寞 其二:

春夜闻笛 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问题:这首诗是诗人谪迁江淮时的思归之作。谈谈诗中通过“笛”“迁客”“雁”等形象,来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并作分析。

这首诗前二句写闻笛。此时,春方至,山未青,夜犹寒,而军中有人吹笛,仿佛是那羌笛凄厉地呼唤春归大地。这笛声,这情景,激动士卒的乡愁,更摧折着迁客,不禁悲伤流泪,渴望立即飞回北方中原的家乡。于是,诗人想起那大雁北归的传说。与大雁相比,迁客却即使等到了春天,仍然不能北归。这里蕴含着遗憾和怨望:迁客的春光──朝廷的恩赦,还没有随着大自然的春季一同来到。

这一切都为笛声所诱发,而春和夜是兴寄所在,象征着政治上的冷落遭遇和深切希望。从眼前景物到想象传说,从现实到希望,从寒山笛声到迁客,到洞庭群雁夜飞,在这一系列具体形象的叠现之中,动人地表现出诗人不尽的怨望难言的惆怅思想感情。

虽然没有对人物形象作直接地描写,但诗作的背后,分明站着一个游子思归的形象。

游子的形象常常用什么意象来烘托?

大雁,月夜,秋风,捣衣声;笛声,抚柳,尺素,归舟;抚琴,音书,泪沾衣,饮酒;北望,流水,杜鹃啼叫,子归。等等。* 游子形象常用词:

* 孤独寂寞、思乡思亲思归、羁旅愁思、漂泊无依、漂泊多年、离愁别恨 其三: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问题:这首诗描写哪些清幽的自然景色,结合“孤琴“,说说主人公的形象? 分析形象:此诗写诗人在山中等候友人到来而友人仍不至时的情景。前六句展示了山寺一带黄昏时美丽的自然景色。诗人先后描绘夕阳西下、群壑昏暝、松际月出、风吹清泉、樵人归尽、烟鸟栖定等生动的意象,渲染环境气氛。随着景致的流动,时间在暗中转换,环境越来越清幽,山区寻常的物,一经作者妙笔点染,便构成一幅清丽幽美的图画。

孤琴的形象,兼有期待知音之意。在整幅山居秋夜幽寂清冷的景物背景上,生动地勾勒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使人如见这位风神散朗的诗人,抱着琴,孤零零地伫立在洒满月色的萝径上,望眼欲穿地期盼友人的到来。

隐士常用的意象:

倦鸟,赏菊,鸣琴,饮酒;林壑,松风,清泉;明月,竹林,梅花。等等。

隐士形象的常用词:

自隐:厌恶官场、孤傲清高、高洁、傲岸不羁、远离尘嚣、寄情山水、悠闲自得、旷达闲适、淡泊名利、与世无争、超凡脱俗、超然物外、优哉游哉

被迫隐居:内心抑郁不平、无可奈何、落寞失意、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英雄无用武之地、想要有所作为,年华易逝,一事无成。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化的高峰,无数优秀的诗人创造了无数令人向往的优美的形象,这些形象成为我们中国文化最值得骄傲的宝藏,我们进行诗歌鉴赏的复习,除了学习鉴赏诗歌的一些技巧,更应该把这次学习当作一次深入的文化之旅、精神之旅。时间有限,我们只能择其一

二、略作探究。

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也感谢在座老师们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学案

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的问题:

其一: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飘摇雨打萍。皇恐滩头说皇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 请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飘摇雨打萍”这句诗。答:

2. 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什么样的形象?

其二: 塞 下 曲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3. 这首诗写将军夜猎这一情节,请结合诗句对如何刻画将军这一形象略作分析。其三:春夜闻笛 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4:这首诗是诗人谪迁江淮时的思归之作。谈谈诗中通过“笛”“迁客”“雁”等形象,来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并作分析。

其四: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5:这首诗描写哪些清幽的自然景色,结合“孤琴“,体会孟浩然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6:回顾我们学过,读过的古典诗歌,哪些诗歌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些形象让你记忆犹新,为什么?

下载201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1:诗歌的形象破解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1:诗歌的形象破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精品学案】201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鉴赏诗歌的形象

    2011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鉴赏诗歌形象 考点分析 诗歌的形象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物象和画面。它常常是抒情诗的抒情主人公,如《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李白的形象;也指......

    诗歌形象鉴赏

    诗歌形象鉴赏 诗歌最具抒情性和形象性。抒情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总要借助一定的形象。而诗的形象塑造与意境的开拓紧密关联,通过描绘形象创造意境,去反映生活,......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讲座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讲座:咏史怀古诗鉴赏 一、咏史诗的概念 咏史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

    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复习鉴赏诗歌形象教学案

    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复习鉴赏诗歌形象教学案 考试说明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学习要点 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2、如何鉴赏诗中抒......

    2012高考复习第一讲 鉴赏诗歌的形象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分析意境型 2、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3、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精选5篇]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txt什么叫神话?请听男人向你表达爱意;什么叫传说?请听男人对你的承诺;什么叫梦境?请看你自己听到前两者时的反应。古代诗歌鉴赏教案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

    高考诗歌鉴赏之形象鉴赏教案

    高三研讨课 鉴赏古典诗词中的形象 教学目标:1、掌握诗歌人物形象分析手法 2、能够透过诗歌人物形象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 教学重点:1、掌握诗歌人物形象分析手法 2、......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之诗歌鉴赏(八)

    总题数:3 题 第155题(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 题目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