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找规律教学设计
找规律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科书第59—60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情感目标:(1)培养大家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2)引导大家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每个事物。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全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确定用除法解决这一问题的优越性。
教学方法:
列举法画图法讲述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引课。
世界万物都蕴含着各种其本身特有的规律,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春夏秋冬各种规律都蕴藏在我们身边。
今天我们就从事物的排列中寻找规律,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找规律”。
二、新课教学。
师引:同学们你们知道10月1日是什么节日吗?国庆节期间,公园里彩旗招展,花团锦簇,一排五颜六色的灯笼更为节日增添了不少喜庆的气氛。
师问:请同学们观察该图中摆放的花盆有什么特色呢?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
猜猜看!
你能想办法验证自己的想法吗?
注意:花盆摆放的特点
花盆摆放的特点:蓝花红花蓝花红花......说说你们的验证方法:
方法一:
画图,用不同的图形代表蓝花和红花。
结论:第15盆花是蓝色的。
方法二:
列举,第1、3、5„„都是蓝花;
第2、4、6„„都是红花。
第15盆花是奇数,所以是蓝花。
方法三:
1.计算的策略。
把一盆蓝花和一盆红花分为一组,也就是把两盆看成一组。
15÷2=7(组)„„1(盆)
师问:第21盆花是什么花?用以上3种方法中你喜欢的方法做。
2.解决彩灯问题。
师:公园里除了有漂亮的花还有什么?
观察公园里的彩灯,如果照样子排下去,从左边起第17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第18个彩灯呢?用你喜欢的方法做一做?
17÷3=5(组)„„2(盆)
18÷3=6(组)
引:每几个彩灯可以看做是一组?第一道算式中余数是2,说明什么?第二道算式中没有余数说明什么?第17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第18个彩灯呢?
归纳总结:
我们可以把3个彩灯看做一组,17个彩灯有这样的5组还余2个。第17个彩灯正好是下一组的第2个,它的颜色和每组中第2个彩灯的颜色相同。18个彩灯正好分成6组,没有余数,说明第18个彩灯与每一组的最后一个彩灯颜色相同。
所以第17个彩灯是紫灯,第18个彩灯是绿色。
师:第76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120个呢?你们打算采用什么方法解决呢?为什么不画
图了?
总结:
当数目较大时,可以列式计算来解决这类问题,然后看余数,余数是1,它的颜色和每组中的第1个彩灯的颜色相同;余数是2,它的颜色和每组中的第2个彩灯的颜色相同;没有余数,它的颜色和每组中第3个彩灯的颜色相同。
3.解决彩旗问题。
师:请观察公园里的彩旗,第21面和第23面彩旗各是什么颜色的?
21÷4=5(组)„„1(面)
23÷4=5(组)„„3(面)
师:为什么用4作除数?怎样根据余数来判断旗的颜色?
4.讨论总结:
刚才我们用计算的方法解决了彩灯和彩旗的问题,你觉得这类题目应注意什么? 总:看清事情排列的规律,弄清几个物体是一组,从而确定除数,在列式计算,然后看余数,余数是几,这个物体的颜色就和每组中的第几个颜色相同,没有余数,这个物体的颜色就和每组中最后一个的颜色相同。
口 诀
找规律看排列
弄清组定除数
列算式看余数
余数几就是几
无余数看最后
5.巩固练习。
(1)画一画。
按照规律在括号里画出每组的第32个图形。
(2)书上的练习。
6.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呀?
7.板书设计:
找规律
方法一:
画图,用不同的图形代表蓝花和红花 结论:第15盆花是蓝色的 方法二: 列举,第1、3、5„„都是蓝花 第2、4、6„„都是红花 第15盆花是奇数,所以是蓝花 方法三: 计算的策略 把一盆蓝花和一盆红花分为一组,也就是把两盆看成一组。15÷2=7(组)„„1(盆)
第二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找规律 5教学设计
找规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体验。教学重点:
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这类排列问题。
教学难点:
计算策略中,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游戏:猜猜看,下一个图形我会摆什么?
2.揭示课题:生活中许多物体的排列也是很有规律的,里面还含有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数学问题。(板书:找规律)
二、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
1.出示课本场景图。
提问:从图中你看到什么?发现了什么规律?能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吗?
2.盆花问题:
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花?猜猜看。
学生猜测。
提问:你能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吗?
3.交流验证方法。
学生小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
(1)画图的策略(2)列举的策略(3)计算的策略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5÷2=7(组)……1(盆)
结合算式提问:为什么用15除以2呢?算式中的15、2、7、1,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师:这里是用除法计算的,要确定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只要看什么数就可以了?(余数)
4.解决彩灯问题。
(1)(谈话:刚才同学们用画图、列举、计算三种方法解决了盆花的问题,)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彩灯中的数学问题。(出示彩灯图)照上面那样排下去,从左边起第17盏彩灯是什么颜色?
(2)学生尝试解答。
(3)交流不同的解题策略。
交流不同的方法。说说你这样列式的理由?
引导学生针对计算的方法思考:每几盏彩灯可以看作一组?余数说明什么?第17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的?
师:还有其他不同的方法吗?(可能生说画图、列举,适当比较)
(4)知道第17盏彩灯是紫色的,那第18盏彩灯呢?(绿色)你是怎么想的?18÷3=6(组),没有余数你是怎样判断的?
(5)逐步优化解题策略。
比较:通过解决彩灯中的数学问题,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5.解决彩旗问题
学生尝试解决。师生交流。
刚才我们用计算的方法解决了彩旗等问题。你觉得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些什么? 师生概括注意点。
三、巩固练习,加深对解题方法的理解。
1.练一练第二题
2.练一练第三题你能按照规律在括号里画出每组的第32个图形吗?
3.学生自由设计题目。
4.练习十第一题(或课后选做)。
四、全课小结,拓展延伸
1.谈话: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说说有什么收获?你会用哪些方法解决今天周期性规律的问题?你觉得哪种方法比较好?
2.拓展: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周期性规律?
第三篇:五年级上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一、感知规律:
1、猜图形感知规律:运用白板课件的显露工具逐一出示 ▲□○,让学生猜一猜,并说出各个图形的名称。
(1)预设:可能刚开始因不确定,所以猜测出现多种可能。
(2)课件出示下一组图形,继续猜,说说猜的根据是什么?
(3)表示规律:看来同学们发现了这组图形中藏着的规律,如果要把这个规律圈出来,该怎么圈呢?(每组都有3个图形)每组的第一个图形是什么?第二个图形是什么?第三个图形呢?(看来每组不仅个数相等,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的排列次序也是相同的。
(4)简单推理: 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接下来的第8组会是哪些图形?第10组图形会是什么?第100组图形会是什么?……
2、观察图形找规律:□□○▲□□○▲……
(1)这组图形有规律吗?是什么样的规律?根据学生回答,圈出一组图形。
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第5组图形是什么图形?第6组的第一个图形是什么图形?第九组的第三个图形是什么图形?第100组的最后一个图形是什么图形?
(2)你会学着老师的样子提问吗?(学生互问互答)
小结:正是这些图形排列有规律,我们才能很快确定后面其中某个位置上是什么图形。
3、小组合作创造规律:提供三个图形▲□○,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意选取几个图形,排列成一组有规律的图形,学生在本子上画,请一组同学运用白板的拖动副本功能在电子白板上操作,然后集体交流。重点让学生说排列的规律,注意引导用规范的语言加以描述。
二、探究规律:
1、创设情境,探寻规律:
课件出示主题图:
(1)导入:其实生活中许多物体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让我们一起来到节日的公园里去看看,从这里你能找到这样的规律吗?
(2)让学生分别说说找到的盆花、灯笼和彩旗的排列规律。根据学生回答作标注。
2、研究盆花,自主探究策略:
(1)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8组有些什么颜色的花?
(2)从图上我们看到了几盆花?那么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并与同桌交流一下,比一比,哪组的方法多?
(3)学生讨论后整理板书:
画图列举法:根据学生回答展示画图法。
推理法:奇:蓝 偶:红
计算法:15÷2=7(组)……1(盆)(让学生在白板上板书计算过程)
结合算式提问:为什么除以2,7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追问:现在我们只能看到第4组,看不到第8组,你怎么知道第8组的第一盆是蓝花?课件演示15盆花,将算式与图形联系起来加深理解。
(4)你觉得这三种方法中哪种你比较喜欢?为什么?
3、研究彩灯,进行策略优化:
(1)课件出示:彩灯图,照这样排下去,左起第17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的?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师巡视了解情况。让用计算法解决问题的同学上台板书。
(3)交流不同的解题策略:
①为什么不用推测的方法?画图法的得出的结果是什么?怎样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
②计算方法:算式中的为什么要除以3,5表示什么?用什么单位?余数2表示什么?单位写什么?余下的两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第17盏正好对应第六组的第几个?配合课件进行演示帮助理解。
(4)从左起第46盏是什么颜色?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解决?为什么用这个方法?
学生独立用计算法解决问题,一生在白板上板书,集体交流,课件演示帮助理解。
(5)从左起第60盏是什么颜色?没有余数怎么看?
根据学生回答,用白板课件演示最后一组彩灯,明确第60盏灯是第20组的最后一盏。
(6)小结:通过刚才对彩灯的研究,我们发现,推算法和画图列举法都有局限性,只有计算法能解决更多的问题,所以在解决周期问题时通常会采用计算法来解决。
4、研究彩旗,明确计算法的特征:
请根据彩旗的排列规律,自己提一个问题,然后用计算的方法解答:从左起,第()面是()旗。
(1)学生自问自答。师巡视指导后进生。
(2)反馈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及时板书。
(3)追问:你们列出的算式中为什么都是除以4?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彩旗的颜色?(根据学生回答作相应的课件演示,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三、应用规律:
1、出示课始图:
(1)你能根据规律提一个能用今天所学知识解决的问题吗?
(2)学生解答后交流,交流时追问:哪些同学算出来也是这个图形?为什么排列位置不同,图形却相同呢?猜猜这些同学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3)小结:按同样规律排列的物体,余数相同,对应的物体也相同。
2、实际运用:学生独立解决书本60页练一练第1、2两题。分别请一个学生在电子白板上板书。师巡视指导后进生,然后集体交流,3、深化运用:按照规律在括号里画出第32个图形(书本上的习题)
学生练习后追问:同样是第32个图形,为什么画得却不一样呢?(因为每组排列的规律不同,结果也就不同了。)
4、巧设陷阱明确主题:你能画出第32个图形吗?
▲○□▲○▲▲□○▲□……()……(没有规律)
5、布置课外作业:自己设计规律,并提一个与今天学习知识有关的问题给考考同桌。
四、总结反思: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收获?(板书课题:找规律)
板书设计:
找规律
(1)画图法(2)推理法(3)计算法――常用方法
第四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找规律 3教学设计
找 规 律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个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少1”这一规律。
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与应用规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找到“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物体少1”这一规律。
教学难点:
学生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述找到的规律,并进行简单的应用。
课前准备:
每小组若干小棒和圆片,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规律:
1.(出示例题里的场景图)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师:看到这三组排列,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这三行排列中都蕴含着规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找规律。
师:仔细观察每一组两种物体是怎样排列的?和同桌交流一下。
1)兔子和蘑菇是怎样排列的?(每两只兔子中间有一个蘑菇)
2)像这样每两个同样的物体间夹一个不同的物体叫做一一间隔排列。
3)这样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还有什么?
4)小结:通过观察我们知道每组的两种物体,它们都是一一间隔排列的。1
2.数一数这些物体的个数,板书个数
比一比每组两种物体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3.师:在这组间隔排列中,夹子排在开始和最后,我们把它叫做“两端的物体”,手帕排在中间,我们把它叫做“中间的物体”。
还有哪些物体是两端物体?每一排的两端物体相同吗?
还有哪些物体是中间物体?
你能再根据这个提示来说一说吗?
(小)两端的物体是(),中间的物体是()。
4.通过刚才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发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如果两端物体相同,那么排在两端的物体比排在中间的物体多1个。反过来怎么说?(排在中间的物体比排在两端的物体少1)
二、动手操作,验证规律
1.师:刚才大家发现的很好。是不是这样排列的两种物体都有这样的规律呢?你们能不能自己创造一组具有类似规律的排列的物体呢?
2.学生动手操作:
任意拿几根小棒,在桌上摆成一排,再在每两根小棒中间摆1个圆。数数小棒的根数与圆的个数,看看有什么关系。(如用铅笔和橡皮、书本和文具盒,如果没有带东西,可以合作,也可以自己画出来。)
3.集体交流: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摆的?你发现了什么?
问:仍然按上面的摆法,如果摆11根小棒,应该摆几个圆?怎么想的?如果摆6个圆,应该摆几根小棒?为什么?
小结:其实这里的小棒代表两端的物体,圆片就代表中间的物体。像这样排列,它们都有这样的规律: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
三、联系实际,应用规律
1.列举规律:
师:生活中你见到过有这种规律的现象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应用规律:
(1)基本练习:
师:寻找到规律还不够,关键是我们要会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①出示一组排列:8+8+8+8+8+8+8
填:两端的物体是(),中间的物体是(),()比()多()个。
请思考,5个8连加,要几个加号?
②经过了15个白天,那么经过了多少个黑夜?你是怎么想的?
(2)变式练习:
出示问题一P49(1):25根电线杆,每两根中间夹着一块广告牌,共要多少块?指名回答,你是怎么想的呢?
出示问题二P49(2):一根木头锯3次,可以锯成几段?要锯成6段,要锯几次?
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如果想不清楚,可以用铅笔代替木料,比划着试一试。(锯的段数总是比次数多1,锯的次数总是比段数少1。)
快速抢答:锯7次能锯成多少段?锯9次呢?55次?
反过来,如果要锯成8段,需要锯多少次?9段呢?24段呢?
师:你们回答得这么快,用的是什么规律啊?
(锯的段数总是比次数多1,锯的次数总是比段数少1。)
3.游戏活动
1)请5位女生站成一排,在每两个女生中间站一个男生,应该请几位男生呢?谁来排?
2)同样是5位女生,还是男女生一一间隔排列,如果要求男生比女生多1人。又该怎么排呢?
3)如果男女生都是6人,还要求一一间隔排列,怎么排?(围成圆圈)
4)比较两种排法,你发现了什么?
(当男女生间隔排成一排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一个;
当男女生间隔排成一圈时,两端的物体和中间的物体同样的。)
5)根据刚才得出的规律,你能很快完成想想做做第三题和第四题吗?
四、总结评价
师:今天我们研究了一些排列的规律,当我们面对新的事物或者更复杂的情况时,要学会寻求寻找规律、遵循规律,但更重要的是合理地运用规律、创造性地使用规律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第五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找规律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找规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发现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抽象、概括、合作和交流等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初步的符号感和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
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学具卡片
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买衣服与如何搭配裤或鞋„„现在请学生看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小明要买一个木偶娃娃,并给所买的木偶娃娃配上一顶帽子,要从3个木偶娃娃和2顶帽子中选择„„)
2.提示课题:小明买一个木偶娃娃,再配上一樱唇帽子,可以有多少种选配方法呢?这其中存在什么规律呢?(板书:找规律)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自主活动。
谈话:你有办法知道小明可以有多少种选配方法吗?请同学们先自己想办法试一试。可以用自己小组准备的木偶娃娃和帽子动手配一配;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并注意了解学生所采用的方法。
交流:你是怎样选配的?你认为一共有几种不同的选配方法?
小结:小明一共有6种不同的选配方法。可以先选木偶娃娃,国为每个木偶娃娃可以配两种不同的帽子,所以一共有6种不同的选配方法,也可以先选帽子,1
因为每顶帽子都可以配3个木偶娃娃,所以一共有6种不同的选配方法。帽子,因为每顶帽子都可以配3个木偶娃娃,所以一共有6种不同的选配方法。
2.有序探究。
谈话:如果用三角形表示帽子,用梯形表示木偶娃娃,你能用连线的方法很快找到答案吗?
学生动手操作,并组织交流。
提问:你认为用画图的方法找答案有什么好处?(便于操作;便于有条理地思考;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出所有符合要求的选 配方法)
3.引导发现规律。
(1)提出问题:如果有2个木偶娃娃和3顶帽子,你能用画图连线的方法很快找出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配方法吗?动手操作,并交流过程和结果。
(2)出示教材中的讨论题(2),提问:联系解决上面两个问题的过程,你能发现木偶个数和帽子顶数与搭配方法种数的关系?
(3)小结。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依次说出每条不同的路线;再通过交流帮助学生明确有序思考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总结一共的路线条数与每段路线条数的关系。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1)要求观察插图,启发思考:这里有一些衬衣、裤子和裙子,你认为可以怎样搭配?
(2)出示前面两问题,提问:你能解决这里的两个问题吗?自己先想一想可以怎样选 配,再把思考的过程、结果与小组的同学交流。
(3)出示最后一个问题,启发思考:这个问题与前面已经解决的两个问题有什么关系?你会列一道加法算式求出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吗?
启发进一步思考:有位同学用3×5这道算式求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你认为这个方法对不对?你知道他是怎样想的吗?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