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宏观经济展望和政策取向——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试题答案
试卷名称: 宏观经济展望和政策取向——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考试人员: XXXXXXX
提交日期: 2014-06-13 考试用时: 9分钟3秒
考试得分: 100.0 未评分试题: 0
答对试题数: 10 正确率: 100%
单选题: 共10题,正确10题 多选题: 共0题,正确0题
判断题: 共0题,正确0题 问答题: 共0题,正确0题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农村改革指出(A)。(分值:10.0/得分:10.0)
慎重稳妥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
快速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
加快进行农村土地改革
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改革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GDP增长目标定为(A)。(分值:10.0/得分:10.0)
7.5%
9%
10%
8%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增强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的必要举措是(C)。(分值:10.0/得分:10.0)深化私有企业改革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鼓励民营资本
鼓励民营资本政府工作报告中调结构的四大战略是指(A)。(分值:10.0/得分:10.0)
新开放、扩大内需、新型城镇化、产业机构优化升级战略
新开放、扩大内需、新型城镇化、产业优胜劣汰战略
新开放、缩小内需、新型城镇化、产业机构优化升级战略
新开放、扩大内需、小城镇化、产业机构优化升级战略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微观政策要活是指(C)。(分值:10.0/得分:10.0)
激发个人、社会的活力
激发微观企业、个人的活力
激发企业、社会的活力
激发企业、个人、社会的活力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宏观经济取向(B)。(分值:10.0/得分:10.0)
逐步推进
稳重求进
积极进取
循序渐进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新的发展观是指(B)。(分值:10.0/得分:10.0)
推进转型升级的发展
提高质量效应、推进转型升级、改善人民生活的发展
提高质量效应的发展
推进转型升级、改善人民生活的发展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货币政策(C)。(分值:10.0/得分:10.0)
追求不刺激也不收紧的政策
追求稳健的货币政策
追求稳健,保持不刺激也不收紧的政策
追求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不刺激政策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是指(C)。(分值:10.0/得分:10.0)
允许民营银行进入金融领域、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利率市场化、允许民营银行进入金融领域
利率市场化、允许民营银行进入金融领域、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利率市场化、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政府报告中提出财政赤字增加动态化,在常规情况下,财政赤字按照占GDP比重(C)。(分值:10.0/得分:10.0)
5%的程度增加,最高不超过6%
4%的程度增加,最高不超过5%
2%的程度增加,最高不超过3%
2%的程度增加,最高不超过4%
第二篇:宏观经济展望和政策取向——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试卷名称:
宏观经济展望和政策取向——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农村改革指出()。(分值:10.0/得分:10.0)
地制度改革试点
步推进农村土地改革
2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货币政策()。(分值:10.0/得分
:0.0)
策 追求稳健的货币政策 追求不刺激也不收紧的政追求稳健的货快速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
慎重稳妥进行农村土稳加快进行农村土地改革
追求稳健,保持不刺激也不收紧的政策
币政策、保持不刺激政策
3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宏观经济取向()。(分值:10.0/得分:0.0)
积极进取 循序渐进 逐步推进
稳重求进
4政府报告中提出财政赤字增加动态化,在常规情况下,财政赤字按照占GDP比重()。(分值:10.0/得分
:0.0)
5%
5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是指()。(分值:10.0/得分:10.0)
金融领域、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允许民营银行进入利5%的程度增加,最高不超过
6% 4%的程度增加,最高不超过2%的程度增加,最高不超过3%
2%的程度增加,最高不超过4% 利率市场化、允许民营银行进入金融领域
率市场化、允许民营银行进入金融领域、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利率市场化、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6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GDP增长目标定为()。(分值:10.0/得分:10.0)
7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微观政策要活是指()。(分值:10.0/得分:10.0)
力 激发微观企业、个人的活力 激发企业、社会的活力
激发个人、社会的活激发企业、个人、社会7.5%
9% 10% 8% 的活力
8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新的发展观是指()。(分值:10.0/得分:10.0)
展 提高质量效应、推进转型升级、改善人民生活的发展
推进转型升级的发提高质量效应的发展
推进转型升级、改善人民生活的发展
9政府工作报告中调结构的四大战略是指()。(分值:10.0/得分:0.0)
新型城镇化、产业机构优化升级战略
战略 新开放、扩大内需、新开放、扩大内需、新型城镇化、产业优胜劣汰新开放、扩大内需、新开放、缩小内需、新型城镇化、产业机构优化升级战略
小城镇化、产业机构优化升级战略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增强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的必要举措是()。(分值:10.0/得分:10.0)深化私有企业改革
民营资本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鼓励民营资本
鼓励
第三篇:2010年经济形势展望和政策取向
2010年经济形势展望和政策取向
作者:卢中原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 2010-02-09 09:58:17 | 字号:大 中 小
经济可望继续回升,宏观调控注意预调和微调
2009年,我国成功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带来的巨大冲击,经济增长达到8.7%的速度,明显超过了年初制定的保8%的预期目标。2010年我国的经济走势会好于去年,企稳回升的势头能够延续下去。中国经济内部增长潜力巨大,尽管未来经济增长速度会放缓到10%以下,但潜在增长率仍可保持在9%左右。综合考虑国内经济增长潜力、去年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在今年的延续作用,以及世界经济复苏的势头,结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的模型预测,预计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至少将回升到9%以上,出口增长1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以控制在3%。如果世界经济复苏更为有力,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很可能超过10%。
对今年宏观经济走势和政策取向,社会上比较担忧通货膨胀压力在6月份会更加明显地释放出来,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可能实行较大调整。甚至有人议论中国人民银行现在(1月份)就已经开始实行紧缩性政策了。在我看来,这种议论是不够准确的。2009年12月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10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强调加强针对性和灵活性,以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这个政策基调是非常清晰的。
其实,宏观调控本身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相机抉择,即使总的政策基调不变,也需要根据短期经济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宏观调控的节奏和力度;如果经济形势发生很大变化甚至是转折性变化,那就需要及时改变宏观调控方向,也就是改变政策基调。大家知道,最简单而形象地比喻,宏观调控就像一只熨斗,起到熨平经济波动幅度的作用。在经济运行往上起得太快的时候,通过紧缩政策把这种势头往下压一压;而在经济运行往下降得太快时,则通过扩张性政策把经济往上托一托。如果定一个宏观经济政策好几年不变,不实行相机抉择,那就不是宏观调控,而是中长期经济政策。比如说“十一五”规划有一些经济政策,即将到来的“十二五”规划期间也会有一些新的中长期经济政策,一管就是五年,不用老动了。
最近两年来的宏观调控取向变化,就体现了短期内相机抉择的特点。2008年的年初,宏观调控政策基调还是“两防”(防过热、防通胀),到7月份变成“一保一防”(保增长、防通胀),到了11月份明确改为“一保”(保增长)。2009年的宏观调控基调,进一步明确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实施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迅速调动出投资和消费两大内需的巨大潜力,弥补了出口急剧减少造成的明显外需缺口,超额完成了中国经济增长“保八”的预期目标。这是我国及时、有效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成功范例。
由于2010年世界经济还有许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我国经济回升也存在不稳固、不平衡、不全面的情况,所以,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很有针对性的。根据当前经济运行的数据,我觉得至少在今年一季度,还不是讨论扩张性政策大规模退出的时候。如果整 1
个经济形势变了,宏观调控政策当然需要调整。今年我国宏观经济总的走势是企稳回升,随着各个方面的数据继续向好,而且比较平衡,那么经济刺激政策就可以放松力度,逐渐地淡化。
对于2008年11月开始的货币信贷猛增势头,很多人担心这样会导致后续的通货膨胀压力和银行呆坏账风险。人民银行也一直在关注事态发展,密切监测市场的流动性、货币供应量和价格指数,随时通过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回收货币流动性。2009年6月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回暖情况逐步明朗,当月贷款增加额也大幅度减少;到了11月,国务院明确提出既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要注意管理通货膨胀预期。最近一段时间,人民银行采取了连续发行央票、提高央票利率,以及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拨备率等措施,这一系列调控措施仍属于管理通胀预期的动态微调,而不是宏观经济政策基调的转变,并不表明宏观调控重点转到抑制通胀上来。在把握政策基调的同时,及时预调,动态微调,并使之常态化,这也是宏观调控的一种艺术。
形势好转更应关注抓改革、调结构、促转型
考虑到今年我国内外部总的经济形势明显改善,上升势头好于去年,我们在继续促进和保持经济稳定回升的同时,应该抓住经济回升而且比较稳定的时机,更多地关注“抓改革,调结构,促转型”。去年为了应对危机冲击,我们在保增长、扩内需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调结构、促转型方面取得的成效相对差一些。经济生活中存在的投资增长粗放、结构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问题,在有些地区或是被忽视,或是被掩盖起来。中央提出的调结构的要求,在不少地区落实得不够理想。具体表现为能耗高、排放大的项目重新上马,近期一些新兴行业盲目扩张。危机冲击也暴露出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缺陷,特别是为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信贷扩张对小、微型企业支持不够。一些大城市房价回升过快,楼市调整不到位,存在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隐忧。在危机冲击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矛盾进一步暴露。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导致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利润空间缩小。前些年投资和出口增长速度高,但效率低,在国内外需求收缩的背景下,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出来。现在最困难的局面已经扭转,经济向好的态势越来越明显,我们应该认真看待这些问题,不要再使它们愈演愈烈。
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后危机时期世界经济正在发生深刻而重大的调整,经济复苏后的绿色发展、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备受关注。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着突破。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从应对危机开始,就已经做出跨越危机的先导性战略安排,力图在新能源和低碳经济等领航产业、先进技术、国际竞争和道德评判中占领制高点,形成后危机时代的竞争新优势。中国责任论和威胁论也会不断花样翻新,西方国家要求我们减少碳排放、减少出口、加快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会不断加大。这些势必给我们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势必带来严峻挑战。
有鉴于此,我们确实应当加强紧迫感,进一步审视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种种缺陷,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们要密切关注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的新动向,谋划跨越危机的新举措,在调结构、促转型上下更大的功夫,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我们要善于抢抓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推进自主创新步伐,积极发展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努
力形成战略高起点,在新能源、清洁能源、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方面走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切实推进优胜劣汰和结构升级。我们也要善于利用国际企业重组并购成本降低的时机,有效吸引多种外部资源和要素来提升我国企业竞争力。我们还应当促进国内区域合作与合理布局,形成地区优势互补,增强整合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扩大我国应对未来世界经济振荡的回旋余地。
鼓励用信息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应当成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主要技术路线,也应当成为调结构的重要着力点。这对我国这样一个制造业大国促转型、培育新增长点来说,具有突出重要的意义。我国能源禀赋结构以煤炭为主,资源枯竭地区和老工业基地众多,促进经济转型和发展接续产业的任务紧迫而繁重。同时,我国制造业实力较强,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体系比较齐全,熟练技工资源充裕,又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双加速的发展阶段,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加快用信息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可以把我国在市场需求、成本、规模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发挥出来,形成新的要素组合优势,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将极大地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调结构、促转型要想取得预期的成效,务必抓紧改革和体制创新。我们要加大关键领域改革的力度,在财政税收体制、金融体制、资源价格体制、统计考核评价体系和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等主要方面,应当科学民主地设计改革方案,凝聚改革共识和动力,使各项改革措施协调推进。可以考虑的改革举措有:发展多层次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金融机构反应机制;激活社会自主投资,改善创业环境,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力度,特别是要尽快完善对小型、微型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加快改革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推进资源环境税和流转税改革;完善稳定楼市政策,加快相关制度建设,抑制资产泡沫,等等。我们应该抓住经济形势好转的机遇,集中精力来推进形势不利时所推迟的改革。例如去年价格总水平很低,为推进资源价格体系的改革调整扩大了空间,如果不趁着这个时候加快改革,就会坐失良机。刺激技术进步,推动结构调整靠什么?很重要的是把扭曲的要素信号校正过来,让真实的市场信号来起基础性引导作用。否则,靠行政性的推动总是不能长久,甚至引起进一步的信号失真和导向失误。我们应当通过抓改革,促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以使经济增长的制度基础、技术基础和结构基础更加合理、更加坚实一些。
扩内需应当长期坚持,需研究更有效而合理的刺激消费政策
无论是着眼于短期内应对外部经济危机冲击,还是着眼于在长期内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都只能也必须依靠内需主导型战略来发展自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定不移地发展开放性经济,经济的对外开放度(从另一个角度也被称作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引进外资和扩大进口对于满足内需作出很大贡献。世界银行数据表明,近40多年来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是内需比例下降,外需比例上升。目前有10多个国家包括德国、俄罗斯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其内需比例与中国(2007年内需比例仍高达73%)类似,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趋势。2005-2007年中国出口的外部环境较好,经济增长连续三年高达10%以上,其中净出口的贡献也不过两个多百分点;而2008年净出口的贡献仅为0.8个百分点,2009年则为负数。也就是说,2009年中国经济高达8.7%的增长速度,全部是由投资和消费两大
内需拉动的。中国政府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之所以能够迅速见效,这两大内需不可估量的潜力才是根本依托。
2010年世界经济会进一步复苏,但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仍然不少,很难预期未来2-3年再出现2005-2007年那样好的外部经济环境。因此,我们仍然要把立足点放在继续扩大内需上,同时决不放弃争取外需。预计今年的投资需求仍会保持比较强劲态势。去年实施的刺激计划带来投资需求巨大增长,会保持其惯性。今年刺激投资需求的计划仍会带动2万亿元投资规模,加上社会投资逐渐活跃,再考虑到结构性减税和加强对小企业金融服务等改革措施,会促进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的投资,那么今年投资需求会呈现比较正常的快速增长。
扩大消费需求一直是我们多年的努力方向,并且取得了明显成效。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开支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7.6%,是全世界最快的。2008、200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幅分别为15%和17%,都明显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当然,消费增长也存在值得关注的问题,主要是居民消费开支的年均增长慢于GDP增速,最终消费增长慢于投资增长,因而导致投资率高企而消费率下降。短期原因在于,应对危机的措施使得投资增长更快;长期原因在于,收入分配政策不够合理,工薪收入增长慢于利润增长,居民储蓄增长慢于政府和企业储蓄增长,导致收入分配结构失调。也要看到,消费决策属于个人和家庭行为,根本上取决于现期收入和未来收入预期所决定的预算约束,刺激消费不像刺激投资那样见效快,因此需要设计针对性和导向性更强的政策组合。
为继续扩大消费需求,应当坚持行之有效的一系列消费政策,例如家电下乡、摩托车下乡和农用车下乡等。此外,还需要研究和再出台一些鼓励和引导消费的新政策:
一是结合小城镇规划和乡村规划,支持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农民自建住房。国家宜采取补贴政策,支持建材和装修材料下乡、下小城镇。在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由温饱型向小康型升级的过程中,城市居民的消费热点主要是买房子买轿车,而农村居民则主要是盖房子、装修,改善居住条件。农民这方面的需求潜力极为巨大,要远远大于家电、摩托车和农用车下乡,亟待调动和满足。这是一项力度更大、影响深远的鼓励消费政策,不仅刺激消费,还拉动生产、就业和投资,不仅涉及农村,还会扩散到小城镇,影响城乡统筹和城镇化进程,因此应当注意做好相关规划。
二是可以考虑把国有企业上交红利的一部分转化为居民可支配收入,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低收入群体困难补贴。此类补贴可采取消费券的形式发放。目前虽然已规定一部分减持的国有股纳入社会保障基金,但是这并不能直接转化为居民短期消费。因此应当拓宽思路,让国有企业上交红利的一部分通过增加政府公共服务开支,直接用于支持居民短期消费,而不宜再纳入社保基金。
三是研究调整奢侈品税收政策,兼顾好刺激消费和引导绿色消费的目标。追求奢侈品消费,是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和需求多元化的客观趋势,与其让大量购买力流往境外,不如把它们留在境内,为拉动消费作出贡献。降低奢侈品税率或许有助于做到这一点。同时也需要考虑,通过环境税的配合,来抑
制奢侈品消费带来的资源环境损失。我们既要鼓励消费,也要引导居民形成健康、绿色、可持续的消费习惯。
第四篇:2012年宏观经济展望及政策取向(上)93分
2012年宏观经济展望及政策取向(上)93分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1.2011年前三季度,全国医疗卫生支出达到3965.2亿元,同比增长()
A.30.5% B.40.5% C.50.5% D.60.5% 2.根据财政部部长助理王保安所讲,2012年我国要实现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目标。
A.2% B.3% C.4% D.5% 3.根据王小广研究员所讲,世界经济增长有什么规律?
A.5年繁荣、5年调整 B.10年繁荣、10年调整 C.20年繁荣、20年调整 D.30年繁荣、30年调整
4.王小广研究员所讲的新一轮市场化改革不包括以下哪个? A.资源性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 B.利率市场化改革 C.汇率市场化改革 D.医疗市场化改革
5.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提高到了多少元?
A.2500元 B.2800元 C.3000元 D.3500元
6.2011年,我国对多少个城市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给予了财政补贴?
A.10个 B.15个 C.20个 D.25个
二、多选(共 3 小题,总分: 20 分)1.根据财政部部长助理王保安所讲,2011年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扩内需、控物价、调结构、保民生”的各项措施成果明显显现,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A.经济增速稳定,内需拉动增强 B.物价涨幅回落 C.经济结构有所优化 D.民生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强
2.以下哪些内容符合王小广研究员对于2012年主要宏观经济增长指标的预测?
A.投资适度回落,但仍然较高,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 B.GDP增长继续放慢,增长7.5%左右
C.通胀将不是问题,CPI增长回落到合理区间(2%-3%)D.消费不足继续,预计实际消费增长11% 3.根据财政部部长助理王保安所讲,我国的五大类棚户区改造包括以下哪些?
A.城市棚户区改造 B.工矿棚户区改造 C.煤矿棚户区改造
D.林区棚户区改造和垦区棚户区改造
三、判断(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1.2011年,我国增加了对“三农”的补贴,对农业生产、农民收入和农村发展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政策,加大了补贴力度。
正确 错误
2.财政部部长助理王保安指出,财政收入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不是对立的。
正确 错误
3.2011年,我国在税收政策方面,对石油和天然气的资源税实行了从价计征。
正确 错误
4.财政部部长助理王保安指出,根据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分析,2012年要进一步巩固宏观调控的成果,坚持稳定物价总水平不放松,处理好促增长、控通胀和调结构三者之间关系。
正确 错误
5.王小广研究员认为,中国经济要调整,经济增长就必须加速。正确 错误
6.王小广研究员认为,政策的紧缩并不表示紧缩状态。
正确 错误
第五篇:《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展望2015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展望2015 ●基本遵循
当前,宏观经济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央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战略判断,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既是新常态的发展必然,也是今后工作的基本遵循。
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按照“四化同步”的要求,运用系统化思维全面开创“三个陕西”建设新局面。要不断深化改革,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整体推进,进一步释放制度红利;加快转型升级,提升优势骨干产业与培育新支柱产业并举,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扩大开放,统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外向型经济发展,不断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强化创新驱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最大限度地激发内生增长动力;严守生态红线,实行山水林田湖一体化治理,全面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持续改善民生,兜住底线、完善制度、推进普惠,使全省人民生活得更加自尊自信、幸福安康。
●形势分析
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挑战与机遇同在。我们必须承受实际增长与预期目标有差距、经济增速连续波动下滑的压力,资源依赖和投资拉动式粗放发展面临的结构调整压力,全省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与许多东部已解决问题集中显现的压力。但机遇更加难得,我们有信心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信心来自,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创新驱动和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我们将获得更多支持;信心来自,中央赋予陕西西部科学发展新引擎、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范例等重大使命,陕西在全国大局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信心来自,我们及早按“存量调结构腾空间、增量优结构扩空间”原则调整产业结构,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元带动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必将在新一轮竞争中赢得先机;信心来自,在各省区共同遭遇“三期叠加”阵痛背景下,陕西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优势更加凸显,特别是全国居中的区位优势极大拓展了经济版图,完全有条件实现后来居上。
●主要预期目标
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1%和12%左右,CPI控制在3%左右,单位GDP能耗下降3.2%,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0.5%、1.5%、1.5%和6%。
●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为统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围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统筹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工作。
●加快打造陕西经济升级版
稳定优势骨干行业产销与培育新支柱产业同步发力,加快打造陕西经济升级版。进一步落实煤炭和兰炭出省销售、重大装备首台风险补偿、建材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对接、企业用电用气直供等产销衔接政策。在稳步增加一次能源产能的同时,支持煤制芳烃、甲醇制烯烃和煤制油项目。依托国家级高新区、开发区和汉中智慧城,打造具有一流水准的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以尽快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新支柱为目标,继续抓好30个重大文化项目。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左右,现代服务业增长9%左右,其中文化产业增长25%以上。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万亿元
以我为主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推广PPP模式,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万亿元,增长20%左右。确保西合复线、沣河综合治理、铜黄高速二通道、西咸北环线等项目建成投用,其中高速公路里程突破5000公里。力促关中城际铁路、四医大综合园区等一批项目按期开工。进一步加快西包客专、西安地铁、引汉济渭、电力外送通道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和前期进度。
●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继续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切实抓好粮食主产县、旱作高产县和整镇连片现代粮食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整县果业转型升级,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600万亩,总产1150万吨。推广精确施肥、节水灌溉、绿色环保等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发展现代种业,新增基本农田50万亩、节水灌溉80万亩、陕北治沟造地8万亩。建立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实行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
●增加群众收入,培育消费新业态
坚决落实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联动机制,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和最低工资标准,强化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深入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今年全省消费品零售总额计划增长13%左右,瞄准群众多样化需求,依靠市场力量创新消费业态,促进电子商务和信息消费大发展。支持民俗体验、观光农业等特色休闲消费加快发展。实行公租房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与限价商品房并轨。努力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
发展多种形式创新平台,支持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协同创新和融合发展。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成果转化步伐,加快建设20个中试基地,全力推进先进制造、新材料、现代农业、节能环保等领域关键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加大传统产业技改力度,深入实施“千亿百项”技改和军民结合“双百”工程,提升有色、食品、纺织、钢铁、水泥等行业水平。全面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争取设立关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支持各市创办国家级高新区和科技园,更加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运用,最大限度激发广大科技人才的创新动力和创业激情。
●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以“负面清单”方式明确禁止和限制企业投资经营范围,鼓励民营企业进入金融、石油、公用事业等领域。
实施国有企业经营体制和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文化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积极推进土地、电力、天然气、水等要素市场建设,放开具备竞争条件的商品和服务价格。
创新财政投入机制,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全面实施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
组建消费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争取民营银行试点取得突破,加快省内银行“走出去”步伐。
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
●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实行保留审批和收费目录清单管理。进一步放宽市场主体登记条件,建立谁许可、谁监管责任清单。加大对计划单列市的支持力度,完善省直管县管理体制,加快实施镇村综合改革,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设立镇级市。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开展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规范政府债务管理,抓好不动产登记工作。
●搞好社会领域的各项改革
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推行网格化城市管理,强化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建立统一规范的社区工作标准体系和评价制度,做好第九次村委会换届工作。完善隐患排查防控体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健全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机制,将信访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积极预防化解社会矛盾。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场所的综合治理。
●“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
进一步放宽商贸流通、电子商务、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搞好陕韩产业合作园区、中俄丝绸之路高科技产业园区和中国-中亚经济合作园区建设。加强与中亚国家和澳大利亚等国在资源勘探、开发领域的合作,鼓励装备制造、航空等领域骨干企业与外商共建产业园区。支持杨凌建立“一带一路”农业技术援外培训基地,引导部分企业到中亚国家释放产能。围绕陕粤港澳等重大招商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6亿美元、引进内资5400亿元,进出口突破300亿美元,其中出口150亿美元。
●积极探索内陆自由贸易新模式 扎实做好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园区筹建申报工作。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航空城和铁路物流集散中心,组建中亚五国能源交易平台。增开国际航线和货运班机,提升“长安号”营运能力,促进陆空运输一体化和交通、物流、信息设施互联互通。继续整合优化海关特殊监管区功能,争取国家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探索开展离岸金融业务,支持西安申报跨境电子商务进口试点。
●国际交流呈现全方位
完善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圆桌会议机制,开展西安·泉州“一带一路”起点对话。支持西安交大、西北大学等校与中亚国家国立大学联合办学或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加快建设中亚教育培训基地。深化国际文化旅游合作,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共同开展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进一步提升陕西文化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加快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逐步建立覆盖全部常住人口的住房保障体系,审慎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常住人口中的农民工将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将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各级教育发展规划,未能进入公办学校的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予以保障。支持高等院校、职业学校设立农民工培训基地。逐步完善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规范发展城投基金。
●全面提升城镇发展质量
科学确定城市定位和开发强度,全面启动建制镇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加大省市共建大西安力度,全力支持西咸新区大胆探索,加快项目建设。支持宝鸡、榆林、汉中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继续抓好43个重点县城、35个重点示范镇和31个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切实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入住率为重点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成项目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分配,全年新建保障性住房16.3万套,发放租赁补贴1.87万户,棚户区年内改造26.77万套。统筹建设其他市政设施。积极推行城市精细化管理,严格落实城市规划和公共空间使用等制度,解决好居民关切的交通拥堵、市容不整、公共空间少、服务盲点多等突出问题。重视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城市管理,大力倡导科学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
●农民就近享受城镇生活
努力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把美丽乡村、移民搬迁、精准扶贫、小村并大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延伸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农民就近享受城镇生活。全年完成避灾扶贫移民搬迁11万户、40万人,实现100万人脱贫。进一步推进42个县和21个镇的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新改造农村公路6000公里,解决22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完成1000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
●“治污降霾·保卫蓝天”
大力推广煤炭清洁利用,全面推行超净排放、热电联产、脱硝除尘技术,实施“两个一百亿”天然气利用工程,以西安周边100公里无煤化为目标,有序拆改城区燃煤锅炉。年内全部淘汰关中地区2005年以前注册运营的“黄标车”,全省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10万辆,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强化对工地、道路扬尘的日常监管,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和垃圾。建立省级及关中地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体系,提早应对极端不利天气下的雾霾污染。
●深入推进大生态建设
把整治乱批乱建、违法采石开矿工作向秦岭深处延伸,建设好秦岭国家中央公园。启动新一轮渭河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系统规划关中水系,统筹实施堤防、蓄滞洪区、湿地等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开展汉江、丹江综合整治,建立水源污染事故防范预警应急体系。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小流域治理等重点工程,搞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建设“百万亩森林”和“百万亩湿地”。加强煤炭采空区、塌陷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尾矿库综合整治,实施土壤治理修复示范工程,积极防治重金属、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污染。
●节约资源,降低消耗
严格落实环境准入、资源环境总量控制、节能减排责任考核等制度,全面推进节地节水节能。加快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从数量质量两方面守住耕地红线。坚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实行区域地下水开采总量和地下水水位“双控制”。坚决淘汰未达标的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企业和10万千瓦以下燃煤小火电,全年淘汰落后产能64万吨,节约标准煤18.9万吨。支持商洛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建立全省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机制。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和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
●就业政策更加积极
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城镇困难人员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在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全面推行大学生见习制度,积极增加公益性岗位,向困难群众提供免费职业教育。新增城镇就业36万人,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80%,转移农村劳动力590万人。
●城乡社保继续完善
扩大“五保合一”试点,推进工伤保险全覆盖,继续做好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工作,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改进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工作,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政策,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人均最低标准和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优抚对象、城乡低保、临时救助补助标准。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加快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将学前一年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生均每年1300元,新建改建公办幼儿园150所。积极推进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和县城以上城区中小学校建设,全面推行学区制改革和校长、教师轮岗制度。加快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中职教育规模化实用化发展步伐,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学。
●提升医疗卫生保障能力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改革,全力推进一市十县综合改革试点,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继续实施“三万工程”。启动孕产妇系统保健基本项目,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扶政策。有序放宽社会力量办医准入,在医保定点、职称评定、等级评审等方面给予同等待遇,落实医师多点执业政策。
●加大城乡文化事业投入力度
加快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力度,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长效机制,推动省图书新馆、省群众文化艺术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加快建设市县文化体育场馆,广泛开展全民阅读和全民健身活动。
●建设法治政府,强化制约监督
今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年,我们要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要严格依法履行政府职能,按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原则,厘清权力边界,加快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及时公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事项,坚决杜绝法外设权。要重视履行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
要努力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法定程序。积极推行网上审批,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追究机制。加快完善政府规章制定程序,坚决杜绝部门利益法律化现象。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根据各级政府事权合理配置执法力量,积极推进综合行政执法,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坚决查处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等行为。严格执行首问负责、按期办结、督查考核制度,大力倡导敢于担当、埋头苦干、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
要不断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强化政府内部的制约与监督,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切实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加快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切实规范公务接待、因公出国出境管理和“三公”经费支出,进一步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严肃查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以实际行动赢得全省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
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一如既往地支持部队建设,进一步搞好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工作,深入进行国防教育,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满腔热忱地解决军转干部、复退军人和优抚对象的实际困难,不断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
(陕西日报记者 薛向群 杜朋举 齐小英 吕贵民 张斌峰 姚志伟 周明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