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婚姻现状问题

时间:2019-05-12 19:24: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婚姻现状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婚姻现状问题》。

第一篇:农村婚姻现状问题

农村婚姻现状

一、彩礼问题

自周代起,民间礼仪中就规定缔结婚姻要遵循“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征)、请期、亲迎。而纳徵礼是其中很关键的一步,因为收下了徵礼,就意味着同意了婚事,即“订婚”之意。徵礼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彩礼”,也被称为“聘礼”、“财礼”、“大礼”、“茶礼”。经历了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许多民间风俗已经消失,而彩礼风俗却经久不衰,一直延续下来,实际上彩礼风俗在当今的缔结婚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据上海交通大学史清华教授所进行的农村婚嫁调查:农民婚娶时的彩礼率(对问卷中问题“订婚时是否需要彩礼”,回答为“是”的问卷数占作答问卷总数的比率),山西: 2002年为98.1%, 2003年为93.9%, 2004年为89.9%, 2006年为97.4%;湖北:2002年为98.2%,2003年为91.2%。从这一结果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在我国农村,彩礼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彩礼率在各个年份几乎都达到90%以上,在不同省份所显示的地域性中婚前须支付彩礼在我国属于普遍现象。

然而,正是由于彩礼在我国缔结婚姻中的重要作用,致使彩礼成为很多人组成家庭的连接点,在农村中存有“父母之命,媒妁之约”的传统婚姻缔结思想,有些父母以自己的家长身份安排子女的婚姻,在嫁女儿时要求巨大的彩礼,并且有些地方还形成了彩礼的攀比风,这更深层次的引起很多家庭的财政危机。因为要担负起巨额的彩礼,所以向亲朋好友四处拒接外债,间接地延伸了更多家庭的财政危机以及家庭的和睦危机。

二、未婚先育

现今,在部分农村地区未婚先育现象呈上升趋势,相当一部分农村青年先生育再结婚,这不仅是对传统婚育制度的冲击,也是对现行婚姻生育政策的挑战。未婚先育现象在农村地区的存在,说明它在农村是有其产生与存在土壤的。未婚先育不仅仅是对我国婚姻生育政策的挑战,也是对我国户口登记政策的冲击,最直接带来的问题是非婚生子女的户口问题,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社会对待非婚生子女的态度的社会问题和非婚生子女的心理问题等。现在在农村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未婚先育的那些父母本身在思想上就不够成熟,无法担负起养育小孩的责任把非婚生子女交给自己的父母养育,实际上爷爷奶奶辈的还要养育孙子孙女辈,这增加了农村中关于养老方面的负担。因为有些人原本可以存些养老金的,然而为了养育孙辈的只能将养老的费用放在最后。未婚先育的主要是80后,他们本身追求自由、自我,对于养育下一代根本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这将极大的影响到非婚生的子女的教育问题及心理健康。对此,我们应深入研究其内在原因,了解其危害,将其与农村人口文化建设相结合,在思想上、精神上预防未婚先育现象的发生,引导广大农村青年树立正确的婚姻观、生育观和性爱观。

三、事实婚的普遍存在由于受旧习俗的影响,我国几千年以来流传下来的通过举行婚礼便得到承认的结婚习惯在我国至今仍然普遍存在。许多男女对举行婚礼情有独钟,而对结婚登记却不屑一顾。尽管我国从第一部《婚姻法》颁布实施以来一直强调结婚必须进行登记,才能确立夫妻关系。但社会实践证明事实婚姻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它一直普遍存在。“事实婚在我国长期大量存在,在广大农村特别是边缘地区,事实婚甚至占当地婚姻总数的百分之六、七十。

同时我们发现有些事实婚姻中的很多家庭的户籍证明或者户口簿都登记他们为夫妻关系(据说大多数是在人口普查时登记的),这就产生了户籍登记与婚姻登记的矛盾。当然在现实中与事实婚有关的很多民事、刑事问题在不断涌现。例如有些人在已经有事实婚的情况下又与另一人去进行了婚姻登记,或者有两个事实婚姻,那么是否构成了重婚呢,又该如何处理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呢?更为重要的是在事实婚姻中彼此的人身、财产得不到法律的保障,特别是对妇女而言。在事实婚姻中关于共同财产无法明确的做出判断,那么在解除事实婚姻时关于财产分割的问题就比较难以做出分割的比重。

四、异地分居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21世纪,随着贫富差距的拉大以及城乡间的差距扩展,

第二篇:浅议农村婚姻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农村日益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大潮流下,农村的离婚率迅速上升,婚姻家庭状况百出。

一、农村婚姻家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家庭暴力是导致婚姻家庭破裂的导火索。家庭暴力在农村家庭中的发生率远高于城市家庭,对于家庭暴力,大部分人持否定态度。家庭暴力的直接受害者是妇女、老人和儿童,尤其是妇女。它不仅给妇女带来了极大的身心伤害,由此引发的婚姻家庭问题也成为影响家庭和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二)非法同居,婚外情上升,成为婚姻家庭的主要问题。对外开放以来,受西方文化影响,西式婚恋性观念传入我国,并逐步从大中城市人群渗透到农村外流人员,农民工大军将这些观念带到农村,非婚同居、婚外情、试婚等在农村的土壤上生长起来,并在一定程度上被逐渐接受。

(三)未婚先育问题。如今,在部分农村地区未婚先育现象呈上升趋势,相当一部分农村青年先生育再结婚,这不仅是对传统婚育制度的冲击,也是对现行婚姻生育政策的挑战。未婚先育不仅仅是对我国婚姻生育政策的挑战,也是对我国户口登记政策的冲击,最直接带来的问题是非婚生子女的户口问题,以及日常生活中非婚生子女的心理问题等。

(四)由于家庭关系处理不好导致婚姻失败。在农村,大部分青年婚后与公婆一起生活。但许多家庭存在着代际关系错位的问题,尊老不足、爱子有余就是具体表现。往往一家人在照顾小孩的问题上产生分歧,过于关注小孩但不重视老人的需求,引发亲子之间的冲突。

二、农村婚姻家庭现状产生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中国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封建时期,封建思想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尤其在农村,大男子主义、男尊女卑等封建意识还有滋生的土壤,并且直接影响婚姻家庭。由于农村的传统生活习惯,青年人结婚后基本都和公婆一起生活,长时间生活在一起,由于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引发冲突。

(二)社会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城市的快速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从而造就了农民工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劳务收入已经成为农村、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农民工逐步脱离了世代依存的土地,但由于各种社会的、历史的原因,还不能完全融入城市,在这样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下,农民工群体的离婚率正在逐年上升。农民工婚姻家庭的快速解体,不仅给家庭成员带来不幸,也随之带来了一系列子女抚养、单亲家庭关爱缺失等社会问题,给社会的和谐稳定埋下隐患。

(三)法制建设方面的原因。我国法制建设是稳步发展,但是,还有相对不完善的地方。在婚姻家庭问题上,受道德约束的地方多,而受法律约束的少。新婚姻法尚不够完善,缺乏对婚姻善意一方有效的救济措施。

三、改变农村婚姻家庭状况的对策与建议

农民家庭中,对确因感情完全破裂而要求解除婚姻关系的也无可厚非,但是,婚姻的蒂结与解除不仅仅涉及夫妻本身,它还影响到其他家庭成员的生存状况,因此,建立广泛的婚姻保障机制,让暂时出现裂痕或仍有挽救余地的婚姻关系得到及时修复,帮助农民们渡过婚姻危险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应当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保障婚姻家庭,提高家庭和谐度。

(一)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婚姻家庭观。充分发挥各媒体、社会团体、各单位的作用,加大力度宣传社会主义婚姻家庭观,要对市场经济大背景下的婚姻家庭观念进行积极地引导,大力开展一些弘扬家庭美德、良好道德的活动,倡导社会新风,创建和谐社会。

(二)普及法律知识,强化相关法律求助措施,加大维权力度。加强《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要将这些法律法规纳入普法总体规划,要采取多种形式,让广大群众弄懂、弄通相关法律,提高维权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三)加大调研力度,从源头上做好婚姻家庭的稳定工作。婚姻家庭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我们要深入调查研究,挖掘影响婚姻家庭的原因,探索解决婚姻家庭问题的路子,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家庭矛盾的发生。建立相应的社会服务结构,为有困难的群众提供帮助。

(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展地方经济,缩小城乡差距,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机会,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或就近转移,是农民离土不离乡,消除“留守人口”群体的存在,从根本上消除因夫妻两地分居引起的离婚现象。引导地方经济发展,使广大农民群众走上致富的道路,避免因贫困问题引发的离婚现象。

第三篇:关于农村婚姻离婚问题社会调查

关于农村婚姻离婚问题社会调查

近年来,我国的离婚率直线上升,越来越多的引起人们的重视。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实施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在此次婚姻法修改中,将离婚制度作为焦点问题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使此次修正案较原来婚姻法更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但仍有不足。首先对新婚姻法中关于离婚方面出现的新概念的理解问题作了解释(个人观点)然后,就协议离婚制度中出现的不足及今后协议离婚制度的完善进行了论述;其次,就我国新《婚姻法》确立的赔偿制度现状的不足,谈了几点个人看法,仅以供指正.关键词:离婚制度、协议离婚、离婚理由、离婚损害赔偿制度

一、新婚姻法中出现关于离婚的新概念

离婚制度是婚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古今中外的婚姻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古到今,随着人们对离婚问题提出的各种主张,离婚制度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法律方面,立法者更是不断地对其进行发展和完善。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颁布了1950年婚姻法和1980年婚姻法。不久前,又对1980年婚姻法进行了修改与确立,并在2001年4月28日第九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决定)》(以下简称修正案)。

(一)、过错赔偿原则。

新婚姻法中规定今后因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原因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还规定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二)、无效婚姻原则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婚姻是构成家庭的基本要素。《婚姻法》中无效婚姻是指建立婚姻关系的双方当事人违反婚姻法的有关规定,不履行法定的结婚登记程序而建立的婚姻关系,这种婚姻关系是不受法律保护的无效婚姻。如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未到法定婚龄等。无效婚姻自始无效,当事人不具有夫妻间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财产,由当事人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在此期间所生子女按婚生子女的规定执行。

(三)、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行为是指由家庭成员在家庭环境内进行的暴力行为。家庭暴力是离婚制度前提因素的一个,也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现代的家庭暴力成因不仅延续着古代男权制度的封建思想,而且融入了现今社会形势的复杂压力。全国妇联去年的调查表明,在我国2.7亿个家庭中有大约30%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按这个比例计算,全国目前至少有八千一百万家庭中存在暴力问题,而这其中,有95%以上都是丈夫对妻子的暴力。据调查,近五年来,我国关于家庭暴力的来信来访在逐年递增。抑制家庭暴力的滋长迫在眉睫――婚姻法中明确规定夫妻在家庭生活中享有平等的地位,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随着我国立法制度的不断完善,在新的《婚姻法》中关于家庭暴力作了许多修改与补充,为受害一方的权利,提供法律保障,也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

二、协议离婚制度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离婚是指配偶生存期间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手段.它需法定条件和程序才能产生终止婚姻的法律后果。协议离婚是指取得结婚证的夫妻经协商一致达成离婚协议,并经婚姻登记解除婚则关系的法律行为。协议离婚制度则是有协议离婚的条件、办理机关、具体程序、相应的法律责任等一系列法律规范的总和。协议离婚是我国离婚制度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目前协议离婚制度的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内容较简陋,因而存在的缺陷较多。这里仅就目前协议离婚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进一步完善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当前协议离婚制度存在的问题

1、离婚程序使恶意离婚者有机可乘。

现今社会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些人为了一些目的,钻法律的空子,搞假离婚或进行恶意离婚,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借离婚逃债、逃避计划生育。为什么这些当事人会得逞呢?最重要的原因就协议离婚制度规定当事人只要自愿,即可离婚,而对是否确属自愿缺乏审查评判的标准。虽然,离婚协议书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当事人自愿离婚的意思,但并非就能证明当事人确属自愿离婚。由于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没有规定登记机关具体的审查内容和程序,导致恶意离婚、假离婚者屡屡得逞,凭离婚协议对抗债权人,对抗人民法院的审判和执行,甚至有的离婚者则堂而皇之地与他人结婚、或“合理”、“合法”地生育,长此以往,还有什么法律的严肃性,社会的文明正义可言?

2、离婚协议缺乏强制执行力。

夫妻双方离婚,就要涉及到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债务分担等一系列问题,男女双方协议离婚,按照协议离婚制度的有关规定,必须就上述二方面问题进行全面约定,否则,婚姻登记机关将不予受理离婚申请。但当事人达成的离婚协议书在获准离婚后又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当一方或双方自愿履行义务,对方无权申请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只能依照婚姻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重新起诉,这种诉讼在某种意义上说为当事人的合法利益提供了法律保障,但重新起诉无疑费时费力,与协议离婚制度简便、易行、高效的原则相悖。此外,债务人利用协议离婚来逃避债务。

3、协议离婚后的监督措施不便操作。

为保障协议离婚的真实性、合法性,防止假结婚、恶意离婚,现行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申请婚姻登记的当事人弄虚作假骗取婚姻登记的,婚姻登记机关应当撤销婚姻登记,对结婚、复婚的当事人宣布其婚姻关系无效并收回结婚证,对离婚的当事人宣布其解除婚姻关系无效并收回离婚证,并对当事人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这条规定实质上就是对违反协议离婚制度的当事人的监督处罚措施.但这一措施缺乏操作性,易流于形式。首先,骗取离婚登记缺乏具体、明确的标准。其次,协议离婚制度对骗取离婚登记的当事人只能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不能从根本上制止该行为。再次,对再婚者难以发生作用。实际生活中,夫妻一方未达到和他人结婚的目的,编造种种理由欺骗另一方,直至与其达成离婚协议,对此如按现今的协议离婚监督措施,婚姻登记机关可应另一方的申请,宣布原解除婚姻关系的登记无效,但再婚的男女均将构成重婚。显然,此种情况下宣布婚姻登记无效将是进退两难的。

(二)、协议离婚制度的完善

协议离婚制度之所以存在以上弊端,主要是该项制度在立法上过于原则,程序简单,不能与相关的法律制度协调统一,而且整个系统较为封闭。为此,针对上述不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1、要设立协议离婚的审查期制度。

依据《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的划定,我国协议离婚的程序是申请、审查和登记。其中,审查是最重要的一环。然而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来看,关于审查期的规定很不明确,因为审查期的设立,旨在减少轻率离婚,防止假离婚、恶意离婚的发生,保证婚姻关系的稳定,增强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的管理职能。故建议填补这一内容,丰富审查制度。审查期的规定必须长短适中,因其具有考虑期的性质,应以一个月左右为宜。在审查期考虑期间,符合当事人提出撤销离婚申请,婚姻登记机关应予准许。

2、要设立协议离婚的公正制度。

协议离婚制度中离婚协议书虽经婚姻登记机关确认,但是不具有强制执行力。故应增设公 证制度。并规定下列离婚协议必须公证:离婚协议中有子女扶养费分期给付的;离婚协议中有财产给付,但在婚姻登记机关发放离婚证前不能交付的离婚协议中有债务分担的;离婚协议中有夫妻经济帮助,需要分期给付的。对上述四种离婚协议,由当事人到所在地公证机关履行公证手续并由公证机关强制执行,无需重新提起民事诉讼

3、要细化离婚后的监督措施。

为维护婚姻法的严肃性,惩处骗取离婚登记的行为。协议离婚制度应有具体的事后监督措施:首先应明确骗取离婚登记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婚姻机关可以此为依据:如当事人离婚后仍继续同居生活;离婚隐瞒夫妻共同债务,致使债权人的债权无法实现等,都应视为弄虚作假骗取离婚登记的行为;其次,增加骗取离婚登记的处罚种类,加大罚款力度。对骗取离婚登记的当事人除给予较大数额的罚款外有关部门还应对当事人假离婚生育、分房、调动工作进行适当的处理

三、关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

为了完善我国婚姻法,加强保护离婚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在此次对婚姻法的修改中确立了婚姻损害赔偿制度。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规定配偶一方不法侵害配偶他方基于配偶身份享有的合法权利,其过错行为导致婚姻关系的破裂,离婚时,无过错一方对由此所受损害(财产上损害和非财产上损害)有权要求赔偿,加害方则负有赔偿损失,给付抚慰金等侵权民事责任的民事法律制度。离婚赔偿制度在2001年修改后的新婚姻法中缓缓出台的。修改后的婚姻法规定的离婚赔偿制度,有利于保护离婚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亦使司法部门追究损害配偶权的违法行为人的损害赔偿责任时“有法可依”,具有重大意义。但其内容不全面,不彻底,羞羞达达,遮遮掩掩,“犹抱琵琶半遮面”,致使许多婚姻赔偿仍然被遮挡在法律保护之外。

(一)、赔偿范围过窄

首先,新婚姻法没有规定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过错方和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其规定是不全面的,具有明显的缺陷。一是纵容一些人钻法律空子,使弱势受害群体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二是不符合一般民事责任理论。民事责任理论并不排除无效民事行为中过错方或侵权人的民事责任。这在其他民事法律中都有规定,如《合同法》第六十一条关于无效合同的民事责任规定:“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造成的损失。”可见,是完全有其理论根据的。将来修改婚姻法时,应当设立婚姻被确认无效和被撤销后的法律后果,并规定对于造成婚姻无效的过错者和在无效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侵权者承担民事责任.同时,对合法婚姻的赔偿范围,新婚姻法只规定了重婚、同居、暴力、虐待和遗弃四种情形,其范围也明显过窄,使许多婚姻侵权得不到处理。从修改后的婚姻法实施情况来看,涉及到婚姻赔偿的问题主要有:(1)、通奸;(2)、嫖娼;(3)、婚外同性恋;(4)、婚内性暴力;(5)、婚外生子;(6)、婚内传病;(7)、非暴力性侮辱和诽谤;等等。上述几种情况是否都可以作为婚姻赔偿,尚值得研究,由于篇幅限制,仅就下列几种情形是完全应当作为离婚赔偿的进行论述。

(1)、婚外生子。婚外生子(女),是指因婚外情怀孕所生之子女。应当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婚外生子,是指配偶一方与婚外异性尚不构成同居关系所生之子女。按照婚姻法第46条规规定的同居,追究赔偿责任。从司法实践来看,婚外生子(女),都是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怀孕生子,对另一方所造成的伤害,非常严重,有的甚至是难以估量的。如五十岁的老汉张某,到2002-年8月中旬,才知道孩子不是自己的。这时孩子已经十几岁了。他接受不了这个现实,便提出离婚,并要求对方给予经济补偿和精神赔偿。对于张老汉的请求,法院难道不应支持吗?可以说,这种伤害,比一般同居还要严重的多。法院应当受理并做出判决赔偿.但作者也发现,由于婚姻法规定的婚外情赔偿范围定在同居内,对于没有达到同居程度的婚外生子,要求赔偿的法院并不支持。即使接受此案例,但在判决上也各不相同(适用法律不同)。有的直接适用婚姻法第46条,有的以违反夫妻互相忠实义务,适用婚姻法第4条,有的以侵犯名誉权,适用民法通则第121条。

(2)、婚内传病。婚内传病,是指在婚姻存续期间,一方配偶将疾病传染给另一方。如男方得了性病,传染给女方,女方怀孕后,多次作流产手术,身体受到严重摧残。男方提出离婚时,女方提出赔偿。(3)、非暴力性侮辱和诽谤以及揭露隐私。即一方为了离婚或出于其他目的,对另一方不使用暴力,而使用非暴力性侮辱和诽谤及揭露隐私手段,侮辱、贬低对方人格,毁损对方名誉。对此,在离婚时,受害人提出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因为我国民法律和刑法都禁止侮辱和诽谤,婚姻赔偿未作规定,显然是一个缺陷。

(二)、责任主体不合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的司法解释,限制离婚配偶向第三人索赔。这一规定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从法律规定的离婚赔偿的四种情形看,都可能有共同侵权人。其中重婚和同居(除第三人不知道重婚和同居者已有配偶,则不构成共同侵权外),属于必要的共同侵权;暴力、虐待和遗弃,虽然可以由配偶一方单独实施,但从现实生活和司法实践来看,配偶一方与其他人员(主要是共同生活的其他家庭成员,同时也包括家庭成员以外的其他人员)对另一方配偶共同实施暴力、虐待和遗弃的时有发生。首先,从理论看,共同侵权应当赔偿,这是民事责任的一项基本原则。将第三人作为共同责任人,符合共同侵权的归责原则。其次,从实践来看,便于诉讼。将第三人作为共同侵权人,能够在同一程序中一并解决,符合诉讼经济原则。最高人民法院规定只能向侵权配偶本人索赔,不能向第三人索赔,显然违反了共同侵权的归则原则。因而,该规定的不合理是十分明显的(三)、离婚才能赔偿,与诉讼时效相矛盾

新婚姻法第46条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都规定,只有当配偶之间的四种侵权情形“导致离婚”的,才能提出损害赔偿。也就是说,不离婚,配偶之间不能提出损害赔偿。而民法通则136条第1款

(一)项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一年。但由于婚姻关系的特殊性,夫妻因一方的暴力或与第三者同居等侵权行为,当时并没有引起离婚(因过错方表示改正错误,或者受害配偶为了维持夫妻关系和家庭利益,原谅了过错方的行为,没有追究侵权方的过错和提出离婚),以后离婚时,前述侵权行为(有的不具有连续性)已超过了诉讼时效,在离婚时提起赔偿,就会因过时效而败诉。可见,这一规定存在明显的缺陷。这样规定,婚内侵权就得不到有效保护。其结果必然是:一是鼓励人们离婚;二是不及时离婚,因而,立法机关应当予以修改,要么允许婚内赔偿,要么对婚姻赔偿的诉讼时效作出新的规定。同时在离婚损害赔偿上还应明确赔偿的义务主体

《婚姻法》(修正案)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一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1)重婚的;(2)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3)实施家庭暴力;(4)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在此规定中,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权力主体是很明确的,即离婚的无过错配偶。然而,对其义务主体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即不知该规定义务住体是仅指离婚过错配偶,抑或是也包括实施破坏他人婚姻关系违法行为有过错的第三人。笔者认为,由于近年来一些第三者打着“爱情”的幌子,明日张胆地羞辱、谩骂无过错配偶,使无过错配偶的身心受到了严重摧残。同时也基于教育,引导公民严肃认真对待婚姻家庭,保障合法婚姻关系之目的,以及公平正义的原则,则要求离婚损害请求的义务主体,除离婚过错配偶外,还应包括实施破坏的第三人。

(四)、损失要赔偿,精神损害更要赔偿

离婚损害赔偿包括财产损失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失赔偿虽亦采用财产赔偿的方式,但精神损害赔偿本身兼具经济补偿和精神抚慰的性质:一是从经济上填补损害,二是抚慰受害方因合法权益遭受损害之痛苦。笔者认为,从现实生活中看,离婚无过错方所受损害,往往以精神损害为多,不能完全客观地以金钱计量和赔偿。因此立法除规定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外,还应规定可请求给付抚慰金。前者着重填补财产损害,后者着重抚慰精神创伤。此外,根据我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规定的精神,侵害名誉权等人格权的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赔礼道歉等非财产责任和损害赔偿责任两种方式。笔者认为,离婚中精神利益损害的民事责任,也宜兼采非财产责任和财产责任两种方式,可更好地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21世纪之初的中国新婚姻法立法活动,不仅是一项准备持久影响深远的现实法制建设工程,而且是一项多元而广阔的历史性法文化建设。离婚制度在新婚姻法占据重要的地位,对它进行得改进既是法文化选择的产物,更是法文化创新的成果。使它更加得人性化、更加得符合社会的 发展。它潜隐于立法活动和法律规范中的法文化并不仅仅静止地表现在文字上或观念上,而是一种生机盎然、丰富多彩的现实活动,具有实际的社会效果和博大的发展容量。

通过撰写调查报告我在知识掌握能力及运用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此感谢为我辅导的老师,还有给予我帮助的班主任,各科老师及同学,并祝福我伟大的母校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杨大文主编《婚姻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三版)载《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

[2]、曾宪义、林嘉主编丛书《以案说法婚姻家庭篇》;

[3]、马忆南编写《二十世纪之中国婚姻家庭法学》,(《中外法学》1998年第2期);

[4]、杨大文审定、郑晶撰稿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讲话》(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

[5]、载杨兰芳、赵建明编写的《对家庭暴力的若干思考》。

第四篇:农村婚姻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四十多岁的村民,一是对农村婚姻习俗了解很多;二是经历了改革开放后的农村变化,有代表性。通过问卷和访谈两种方式获得了一些相关资料,经过一些整理以求对课题组的研究有益。调查于2009年1月在山东费县农村进行。

一、调查问卷结果

1、被调查人状况:男,已婚,40~50岁,中学文化,家庭年收入2万元,育有一男一女,未外出打工,初婚22岁以上。

2、该被调查者认为本村结婚年龄平均在22岁以上,他认为合适的婚龄大约是:男25岁,女23岁。

3、该被调查者认为彩礼数额大约为5000~10000元,并认为彩礼有无并无所谓,彩礼给家庭带来了经济负担的情况比较多。虽然有女方不要彩礼的情况,但是不多,他认为原因不是由于男方家里经济困难、破除传统习俗的束缚、只要爱情,不图钱等原因,而是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给彩礼的男女双方意味着双方订婚,但可以反悔。

4、该被调查者认为订婚仪式很重要,婚姻程序中最重要的是登记。该村出现不登记就举行婚礼的情况但不多。该被调查者认为既没有登记也没举行婚礼,但已经订婚而同居的情况就是夫妻关系。并且没有登记只举行婚礼而同居的形象认为就是夫妻关系。仅举行婚礼没有登记而结婚的人发生纠纷要求解除关系,一般由村干部调解。

5、该村有早婚现象,但是这样的情况不多,被调查者认为原因是随大流。

6、该被调查者认为该村有悔婚的情况,但是不多。悔婚由男方或女方提出的情况都差不多。主要原因有男方个人问题、女方个人问题、男方家庭经济困难。订婚后又悔婚时,一般由村干部出面调解。订婚后一方提出悔婚的,提出悔婚的一方放弃彩礼。

7、该被调查者认为解决订婚、彩礼、事实婚姻等纠纷的方法是双方个人协商解决。

8、该村有为数不多的男方入赘女方家的现象,他认为是正常现象。

9、近几年该村没有转亲换亲的现象。

二、访谈调查结果

1、该村男青年到外地打工或经商的不多,一般都是在本地婚恋,女方是当地人;女青年到外地打工或经商的也不多,男友或丈夫都是本地人。被调查者认为由于受本地的传统的影响,男孩子要回家赡养自己的父母,到年龄后都要回家结婚不再外出打工;女孩子受到的约束少一些,但在家长的要求下大多都回家结婚、生活,女孩嫁到外地被认为不能赡养父母,是不孝的。男女青年最终都要回家结婚生活,因此他们暂时外出打工或经商不会对本地的婚姻状况有太多影响。本村现在男女青年比例基本平衡,男青年稍多。因此有些找不到老婆的男青年要打光棍活到其他地方买老婆。

2、据被访问者讲,近三十年来彩礼的的数额有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几十元到现在的上千元甚至万元。嫁妆的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三十年前主要是橱柜、写字台、桌子椅子等,今天的嫁妆多种多样,主要有大组合、小组合、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摩托车、太阳能热水器,甚至还有电脑。

3、被访问者认为本村男女青年主要通过媒人介绍认识后交往一段时间结婚,基于自由恋爱而结婚的情况越来越少了,主要原因有:自由恋爱双方比较盲目,家长对双方的情况了解后不同意。男女青年多在外打工或在本地打工,自由的时间少,很难能有时间自由恋爱,多是在父母要求下通过它人介绍恋爱结婚,通常时间较短。

4、通过每人介绍结婚的现象很普遍也很正常。但与过去包办婚姻有本质的不同。媒人只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至于到底能不能结婚还是有双方决定。现在已经没有包办婚姻的情况了。媒人介绍婚姻主要是给另一方介绍另一方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

5、被访问者认为本村青年多是按照当地习俗结婚,年轻人举行婚礼要按照双方父母的要求办,一般不能自行其是。有些有地位的人在外地结婚就不会要求必须遵循本地的传统,按照当地习俗结婚一方面是一种良好的秩序或善良风俗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对长辈的尊重。

6、三十多年来婚姻习俗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结婚前男女双方互动多了,婚礼上有了更多的程序,比原来更铺张浪费了。积极的快速发展也深刻的影响着本地的婚姻,彩礼数额发生了变化,嫁妆更丰富了,婚礼红包的数额也增加了,酒席花样也是越来越铺张了。

7、男方入赘女方家的主要原因是女方家没有男孩,男方入赘可以帮助女方赡养老人。

三、资料分析

1、从调查结果看,农村对结婚年龄的观念相对于法定婚龄(男22岁,女20岁)要高一些。彩礼的数额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增加,彩礼仅作为一种结婚前的程序,在农村成为必有的形式,只是意味着订婚,没有实质上的意义可以反悔。对于夫妻关系,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已订婚或者举行婚礼就被认为成了过门的媳妇,是夫妻关系的开始。在农村,男方入赘女方已被普遍接受。转亲换亲现象已经消失。在解决纠纷上一般是由村干部和当事人一同协商解决,打官司是例外。

2、根据调查显示,本地区民风淳朴,有尊老爱幼、赡养老人的良好传统,在外打工或经商的男女青年一般都回乡成亲,在家长和长辈的要求下也大都按照本地习俗举行婚礼。也正是由于打工上班的人越来越多,媒人介绍婚姻成为了主流,但与包办婚姻有本质的区别,婚姻最终的决定权属于男女双方。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改变了当地的结婚习俗,一般都是轿车接送,家俱一应俱全,大到洗衣机电冰箱,小到锅碗瓢盆。结婚程序上也比以前正式了许多。男方入赘的主要原因是女方家里没有男孩。

从媒人上门提亲起就开始花钱

近年来,农村青年谈婚论嫁,从男女双方见面、相家(看人户)、下彩礼、定婚到结婚典礼,每走一步都得花几百甚至数千元,加上盖新房的花销,至少也得两三万元。在一些村组,农民为了早日结婚娶媳妇,有的农村小伙初中毕业或未毕业,就外出打工攒钱。

建始县三里乡高峰村地处高山,通过州县扶贫工作队几年的真情帮扶,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不少农户建起了水泥楼房,在村里格外显眼。村民李某告诉笔者,他有三个儿子,去年拉钱负债修新房,目的就是为了早日娶儿媳妇。今年74岁的退休教师李老汉说:“我结婚是在上世纪60年代,没有举行结婚仪式,就是单位同事和几个弟兄姊妹在一起吃了顿便饭。那时,大家不送钱,时兴送‘革命礼物’,我们收到的结婚贺礼就是几角钱一面的镜子,上面印着毛主席像和毛主席语录。根本就不谈修房子,当时物质匮乏,好多东西凭票供应。哪里像如今,小伙子找媳妇,要是没有一栋新房,没有钱,就只有打光棍的命。”

10月初的一天,笔者下乡乘坐电麻木去建始小溪口,看到几位农民手里提着大包东西忙忙碌碌往回赶,一名叫刘中恩的农民介绍说,在农村娶个媳妇要花两三万块钱。“你说多少,为什么要那么多钱?”记者怕听错了反问道。刘中恩扳着指头算账,娶媳妇首要的是要盖三间平房,买砖买水泥、钢筋,加上请人搬运,吃喝招待,至少要花两万多元。按当地风

俗,有栋好房子,才会有人给你介绍媳妇。

媒人上门提亲就得花钱。男女双方见面,见面礼至少要四五百元,如果双方都如意,媒婆就约时间邀女方到男方相家,男方除了摆酒席招待,还要给女方1000元至2000元不等的相家费(打发钱),如果女方对男方各方面的条件都满意,男方才提出下聘礼(定婚),聘礼至少要4000元。女方收下聘礼,这门亲事就算基本落实。然后,男女双方开始商定结婚的日子,连钱带物,又得花两三千元,婚期一旦定下来,男方就得邀女方去商场买大婚时穿的衣服,即使是随便买,也得花费一二千元。结婚那天的花样就更多,找陪男,接亲队伍浩浩荡荡几十人,仅包车费就要数百元,还有婆媳见面礼等等,每个环节至少要算100元。

如果男方条件较差,又想娶媳妇,那花钱就更难说了。

在农村,男女从相识到结婚,一般要经过相家、定婚、结婚三个环节。相家时男方送给女方几套衣服、现金,定婚时男方送给女方的衣服和现金要比相家时的多些,女方才满意。有的家庭还送金耳环、金戒指、金手链等“三金”,一般花费约 3000元;结婚时,男方要购置“席梦思”床、家具、彩电、洗衣机、摩托车等大件商品,加上宴请宾朋,需花费约1.

2万至1.5万元。农村家庭的孩子结婚,不包括盖房的费用就要大约2万元,相当于一个家

庭正常年景收入的4至5倍。

婚礼的各项花费越来越高

据记者对该县长梁、龙坪、三里乡的孙家坝村等6个村的10多个农户进行调查得知,目前,经济条件稍好的农民家庭为一个男孩筹备婚事的总费用大概在1.8万元至4万元之间,经济条件稍微差点的也少不了1.2万元至2万元,其中建房1.5万至2万元不等,给女方送礼金加上置办婚礼酒席0.8万元至1.2万元不等。据县统计局2005年的统计报表

显示,农村人平现金纯收入才1342.51元。

建始长梁乡龙潭、三宝村等地,前些年,女青年出嫁男方打发钱多钱少都无所谓,但近年来,随着当地与外乡、外县、外省结亲的人逐渐增多,女方索要彩礼的不良现象随之而来,少则三五千,多则上万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青年说,他的兄弟在外娶媳妇,没有彩礼根本莫想结婚,就是没得钱凑也要凑齐,所以,“我们谈婚论嫁彩礼是不要白不要。”

农村青年张某,24岁,今年8月初与邻村20岁的女青年刘某结婚,从相家到订婚、结婚共花费4.5万元,张某4年的打工所得和全家多年的积蓄花费殆尽。举办婚礼的前三天,女方父母又要求给5000元作为女方弟弟结婚的费用,否则到时就“不发亲”。张家通过媒

人说和,最后拿了3000元才“一次性了断”。

长梁乡天生片卸甲坝村农民胡某,儿子结婚前,女方索要彩礼1.2万元,又要了摩托车、手机等物。婚礼当天,女方送亲者达20多人,除了酒席招待,每人打发一件价值40多元的衬衫。槐坦村某农民,儿子订婚三年,近日办了喜事,因家里经济条件差,已负债1万余元,为避免引起家庭矛盾致使儿子婚姻破裂,把借债、贷款的事对儿媳瞒得紧紧的。

亲朋好友的负担越来越重

2005年,一份建始县农村住户的调查资料显示,全县农村居民婚丧嫁娶等其他人均支出65.50元,全县农村居民人均总支出2898.26元。该县上世纪80年代农村居民送“人情”平均一次5-10元,90年代涨至30-50元,本世纪初开始上升到50-100元。三里乡孙家坝村农民孙家祥说,去年他家婚丧嫁娶等“人情”支出高达2100元。高坪镇一位农村老太太说:“过去哪家有个红白喜事,送三五块还勉强拿得出手,现在30元都觉得有些丑,一年四季,这亲戚、那街坊邻里,月月都有办喜事的,愁人情钱比欠债还狠!”

高额的花费既影响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影响了农民的生产投入。

建始县三里乡农民向某有4个儿子,个个结婚都要建新房,把老两口“奋斗”10多年的积蓄全部花光了。二儿子结婚住了祖上留下的两间房子,老两口只好请人搭茅棚度日。结

婚前拼命向父母要东西,也使部分年轻人养成了不劳而获、贪图享受的不良习气。有限的资金用在了奢侈消费上,势必挤占生产资金,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投入。三里乡凉风村的陈某,家里为筹办他的婚事,债台高筑,买种子、肥料都靠赊欠。这种情况在农

村无处不有。

有的农村小伙子十几岁时就外出打工攒钱,二十多岁了还娶不上媳妇。据建始县红岩寺镇一位告老还乡的干部说,因为风气不好,娶媳妇花销大,有男孩的家庭,往往从孩子十四五岁起父母就开始忙着准备盖房子。也有些家庭,为了给孩子攒钱娶媳妇,干脆让孩子早早辍学,外出打工挣钱。不仅影响了当地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而且造成当地换亲、转亲、买卖婚姻现象增多。

11月25日,记者回老家在叔父家吃喜酒,偶遇10多位好友,大家在一起聊到了农村青年结婚花钱的事,有一朋友说:当前农村青年结婚的费用越来越高,主要是比阔气、讲排场所致。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奋斗多年,只为儿女办一场婚事,日常生活消费却不敢花钱。等子女全部完婚后,父母大都一无所有,有的还得背着偿还不尽的债务。这种铺张办婚礼的风

气,对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的改善和社会风气的好转带来了不利影响。

探索新对策,引导婚育新风

对策之一,中央提出建设新农村,农村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农村青年的婚姻问题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社会现象,关系着农村的和谐与稳定,关系着家庭的美满和幸福。笔者认为,一是大力倡导新风尚,引导农村青年建立正确的择偶标准。大力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宣传活动,引导农村青年摒弃“闺婚找不到,二婚不愿要”、“门当户对”、“郎才女貌”、“传宗接代”和不愿意当上门女婿等陈旧观念,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逐步树立正确的婚姻理念;二是引导农村青年移风易俗,针对农村青年婚嫁铺张浪费的现象,引导广大农村青年新事新办,通过组织集体婚礼等形式,在广大农村青年中倡导健康婚礼、文明婚礼、节约婚

礼、时尚婚礼,让新的婚嫁风尚成为农村婚俗的主流。

对策之二,倡导文明新风,宣传现代生活观念,引导青年农民确立现代的恋爱观,打破农村男女之间交往受传统观念束缚的现象,塑造一个农村男女青年自由交往的社会环境。教育农村青年树立现代婚姻恋爱观,逐步改变农村中带有商品性的婚姻观,树立自由恋爱的思想。逐步去除农村结婚的繁杂仪式和昂贵的彩礼聘金,提倡节俭合理地举办婚姻。使以注重对方的财富和家庭条件为主的传统婚姻择偶观逐步转变为以注重对方个人能力和双方感

情为主的现代婚姻择偶观。

对策之三,引导农村青年正确对待婚姻家庭。美好的婚姻、和谐的家庭是农村青年干事创业的基础。公开选出一批五好家庭、模范夫妻典型,在社会上营造弘扬家庭美德、倡导社会新风的氛围。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解决农村独生子女户、两女户的农村家庭养老问题。以奖励少生代替处罚多生,引导人们转变生育观念,教育群众生男生女一样好,减轻下一代

人的婚姻压力。

第五篇:农村婚姻调查报告

系部名称:管理学院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年级:2010级班级:101班姓名:文少飞学号:1022014029 实践地点:贵州省黔南凯佐乡,陕西关中陇县

实践时间:2012年7月----2012年8月

1实践目的:调查了解中国经济发展贫困地区农村婚姻状况,对影响婚姻状况的因素进行分析比较,并予以解决措施。

2实践内容:对贵州黔南与陕西关中地区婚姻状况进行调查比较。

3实践结果:对比分析后掌握两地区之间婚姻状况的异同。

4实践总结:通过此次暑期实践很好地把握了影响贵州黔南与陕西关中两地区之间婚姻状况的因素,并很好地进行了分析,展示给大家真实的农村婚姻状况面貌。

正文:

贵州黔南与陕西关中两地区间农村婚姻现状及影响因素比较

婚姻,从传统意义上和主体意识理解为繁衍生息,传宗接代的契合点及途径,在传统社会当中也是唯一能被道德伦理所接受的方式。随时代的发展及各种因素的变化,婚姻表现为爱情的最终决选方式和最高表达形式。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千年封建史的背景环境中,婚姻的发展状况很值得我们去关注,因此在暑期实践过程中就中国农村婚姻状况问题对贵州省黔南与陕西关中地区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查。

贵州省位处我国西南方向,由于其自然环境因素的限制,经济发展水平相当落后,列于我国贫困省份之一,而贵州省的人口状况也较为复杂。诸多因素对贵州农村地区人们的婚姻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从政治 经济 文化等因素进行系统分析。

由于贵州省黔南地区多少数名族聚居,其生活区域多以村寨形式划分且多为统一的民族村寨,从传统意义角度看,为了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发展,产生了一种联姻的婚姻方式,这样的方式类似于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政治联姻,所以把它归类于政治影响因素,它有其积极的影响,但对婚姻的主体男女双方之间来讲缺乏了自我的选择权。当然这样的婚姻方式只是从传统的角度来看,虽然现在很少存在但并未消失。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考虑。贵州黔南地区虽为贫困山区,但伴随中国经济改革浪潮的涌起,这股风也吹进了黔南。当然我们也还是要进行以往和现在情况的比较。还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黔南的经济相当落后地域也相当封闭,人员流动幅度不大。人们的婚姻也就保持在同族同寨,异族临寨中。90%以上的婚姻主体双方是同族同地区间的,仅有10%左右为外来人员或籍贯距离较远。这样的状况缺乏了许多活力的因子,但也给黔南地区的人们婚姻保持

了稳定性的一面,村寨中离异者极少,在婚姻稳定程度如此之高的情况下,伴随的是高的人口出生率,所以近二十年之间黔南地区人口数目有了很大变化。当经济改革的浪潮涌进来的时候,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黔南人们大都走了出去,寻求更多的经济收入来源(近十年间一个寨子中有近80%的青壮年远走外地务工)。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事物更多的人流,于是出现一个新的状况-----打工仔带回打工妹,这种形式的出现为婚姻的出现为婚姻的结合方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打破了以往的传统保守的原地踏步式婚姻,寨子当中人员也有了新的补充。而对于婚姻双方,男女之间选择的余地更加宽广,对婚姻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形式又带来了些不稳定因素,因为双方家庭距离上的差距或是民族习惯问题上的冲突致使离异的比率提升,与以往相比较各村寨的离异比率提升10%左右,伴随而来的是人口出生率的降低与稳定。

从文化因素考虑。黔南地区多少数民族,他们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婚姻理念。这一方面要与陕西关中地区比较阐明。

而上述因素对于黔南地区婚姻影响状况及趋势开看,地理环境因素是其他诸多因素发挥作用的基础。

对于陕西关中地区的调查,我们也是从以上几种因素出发去考虑,分析。但在此处略去地理环境因素的讲解,着重来看其他人文环境的作用。

在关中地区而言,由于民族的趋同性,基本上是没有像黔南少数民族村寨之间的那种联姻的婚姻方式,这是两地区的一大差异。从经济角度考虑,两地区很具有共同点:其贫困程度与落后状态及其封闭性。所以也呈现出婚姻的封闭稳定到开化,不稳定。

着重点落在文化因素上。陕西是个极具历史文化底蕴的省份,尤其以关中地区为重,最突出的体现在婚姻方面的是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直到现在思想激荡的社会,在关中农村地区仍未褪减,对于关中地区的人们影响很大,成为了婚姻中的极不稳定因素。很多家庭因为生育问题或生男生女的问题而反复的闹矛盾,矛盾激化后最终造成离异。而结合经济发展的因素共同考虑,以往男方迎娶女方的花费在两万元以内,在近五年内情况发生巨大的变化,迎娶女方的花费连续翻番,关中地区光迎娶时候直接交给女方家庭的钱数就达10万左右,而且这种势头还在呈现上升趋势。调查其中的原因要有以下几点:1思想观念的不开化2关中地区经济发展状况驱使。

就以上两种原因我们做一分析。思想方面,经调查绝大多数女方家长持这种观点:“我辛辛苦苦养大的女儿花费了自己多少钱,怎么能说嫁就嫁,最起码得回报回来。”经济状况方面,关中地区特别是农村却是是很落后,挣钱的渠道不多,很多家长就等着养活了二十几年的姑娘能出嫁的时候要个好价钱从此能够打个翻身仗。再者要的多了自己脸上有光彩。但这样的想法难免让人觉得将女性商品化,缺少了人情味,也充分的看出重男轻女思想观念的严重作用。但这种情况确实存在并且由它的实际情况所决定,很难一时间去改变,同时也给关中地区婚姻带来极大的压力,尤其是男方,甚至出现了许多的光棍汉,结不起婚,不敢结婚的情况。而和黔南地区在这一点上进行比较会发现很大的差异,黔南地区恰恰相反,男女双方在结婚的时候反而是女方给男方倒贴彩礼。出现这种状况是两地区思想观念存在巨大的差异,但二者都存在着诸多的不合理性,究其根本仍是中国传统重男轻女思想的左右,只是两者之间的表现方式不同。

另外两地区之间存在共同的现象还有很多,在此再举一例,即未满结婚年龄就已经结婚生子的状况普遍存在,同样的成为农村地区年轻人婚姻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当然这与受教育程度有很大的关联,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及社会的长期努力。

通过此次暑期两地间农村婚姻状况调查,发现了诸多影响婚姻稳定状况的因素,而不同地区间影响因素有所差异,相同的因素之间其影响的程度也有巨大的差异。但就影响因素的类别来观察大致就分为自然环境因素,政治,经济,文化等类别。通过不断的调查我们去掌握其中的规律,以最真实的文字数据展现给大家农村婚姻状况现状。希望能给社会创造更多的幸福与和谐。

下载农村婚姻现状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婚姻现状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住房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村住房现状问题及对策 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描绘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这20字方针,既是......

    农村养老保险现状、问题和对策

    农村养老保险现状、问题和对策 农村养老保险现状、问题和对策2007-12-15 23:35:53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农村养老保险现状、问题和对策农村养老保险现状、问题和对策(2)新洲区......

    农村养老保险现状、问题和对策

    新洲区农村养老保险现状、问题和对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保障农村老龄人口的基本生活、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促......

    现代婚姻问题,关于婚姻

    我到底该不该离婚? 我今年33岁,我和他2008年结婚,至今五年整,结婚是完完全全的裸婚,戒指都没有买,只在他农村老家办了一场婚礼,我自认为身形象还可以,168的身高,给他父母在村里赚足了......

    事实婚姻问题

    事实婚姻问题 2001年4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婚姻法》作出的修改,并不是颁布新的《婚姻法》,而是对1980年《婚姻法》进行补充和完善,而且这次修改并未涉及到主要问题。所以现......

    关于农村婚姻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优秀范文五篇)

    关于农村婚姻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及资源利用不足所造成的连锁反应近几年来,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强,通过“税费改革”,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

    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

    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已经实施了多年,这是根据我国的人口现状制定的人口战略政策。近年来,通过全体计生干部的共同努力,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有效控制,计划生育工......

    农村物流业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

    农村物流业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基层供销社大部分属于危困型和保本微利型的被动局面。经历20多年的改革,供销合作社名为实行责任制,实际上变成了挂供销社招牌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