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培训班学习反思

时间:2019-05-12 19:54: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德育培训班学习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德育培训班学习反思》。

第一篇:德育培训班学习反思

德育培训班学习反思

孝昌县王店镇初级中学李岳明

2013年6月,我有幸参加了全县中学德育培训班的学习。深知应该珍惜这次的学习机会,我从始至终一直坚持积极听取了每一位德育领导干部的专题讲座,收获颇多,回来的路上我们还一直交流着听课心得,深感责任重大。

一、抓活动开展,促养成。

这次的教育活动。都让我感受很多,只有活动开展得好,我们的学生是有可塑性的。为了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的观念,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习惯养成,通过各大传统节日获新闻载体为学生创造活动锻炼和受教育的机会。

二、立足实际,把握重点

根据当前德育工作的现状提出希望,牢牢把握德育的重点,立足学校实际,顺应新时期学生发展特点,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我们是从事阳光育人的事业,强化自身对德育的认识,做好角色的转换,今天是受训者,明天就是培训者和践行者。学校的每位教职员工都应当是德育教育的宣传者、践行者,即“全员德育”理念要在我校基本形成共识。为了更好地创设学校优

良的育人氛围,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学校将继续深入推进“全员育人”工程,深化教师对“全员育人”的认识。

三、扎实长效抓好德育工作

1、提升全体教职员工“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认知水平,运用宣传媒体、教职工大会等方式加大力度宣传“校内事事皆教育”、“德育无小事”理念,结合学校开展的各类学生活动让教职工近距离感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2、提高任课教师对德育教育的认识深度,利用各类教师学习资料,要求教师自学与互学相结合,从实践层面做好学生德育工作。

3、强化班主任德育理论水平,积极探索做好班级德育管理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

(1)班主任应抓好日常班级管理。配合学校“学生一日常规”检查工作,包括按时到校,大课间,眼保健操,劳动卫生,自修课等。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将继续组织师生进行考核。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班主任应主动地、认真地研究班级自主管理方法,发挥学生自主管理作用,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研究班级核心理念、班级公约、班级目标等班级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班级

文化,营造温馨和谐、积极向上、集体观念浓郁的班级氛围。

(2)加强班主任工作学习研讨,提高班主任专业能力。学校将进行灵活多样的班主任培训活动,以期有益于班主任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定期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座谈会”,研讨班主任工作如何有效开展,并推荐经验型班主任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内或校际交流,打造一批在县内有影响力的、有着先进理念和丰富实际经验的优秀班主任队伍。坚持每学期的德育工作总结,更好地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4、落实德育民主管理途径,拓宽德育交流渠道。让每一位老师有机会发言,谈学校德育工作,通过各种途径交流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以及存在的不足,以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不断完善。

我虽然从事德育工作时间不长,但通过本次培训,让我体会到了这一点,德育工作是我们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社会的发展而言,教育放首位;而对于教育而言,德育是首位的。我想,面对处于不断发展而又缤纷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的一个个灵动的个体,我们的教育更不能停滞不前,我们要抓好德育教育,除了要下功夫去完成好每一个工作内容之外,还要不断的反思提升自己的认识和能力。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更应该重视我们的这一项工作,脚踏实地地的把它做实做细。

第二篇:德育管理培训班学习感悟

德育管理培训班学习感悟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在xx市举办的 “全国中小学德育管理与班主任工作技能提升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在这次学习中,我们聆听了华林飞老师的《关爱学生需要教育智慧》、田丽霞老师的《班级管理中的辩证法》、李凤遐老师的《用班主任所有的爱去成就学生精彩的未来》、郑学志老师的《班级自主教育管理解读》精彩报告。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我感触很深,同是战斗在教育战线上的同仁,我们做的远远不够,对教育的理解还处于较浅的层次,有很多的做法过于简单,没能从长远的发展眼光看教育。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学习感受。

一、以善致善,让学生心灵接受洗礼

华老师讲了这样一个教育案例:在与家长的接触中,我了解到很多学生对家长不尊重家长,而且动辄以离家出走相威胁。结合学校的“感恩教育”我准备召开一次以“关爱父母”为主题的班会。班会前我正好听到几个女生围在一起谈论说,某一女生削铅笔把手指削了一个深口子,流了很多血,可她妈比她哭得还厉害。班会课时,我就以此事入题问那女生:你手指削破了,感到疼吗?(生:肯定疼)你妈妈为什么哭?(生:肯定是为我的痛而痛)。我问全班同学如果你们的妈妈切菜时手指被切了,你们会感到同样的疼痛吗?(生不语)是啊!我们每个同学受伤都会感到疼痛,那么,别人受伤,你会感到疼痛吗?知道自己的痛就要知道别人的痛,悲悯自己的苦难就要同情他人的苦难,关爱自己,同时要关爱他人。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今天就以此为话题,讨论一下如何处理亲子关系。然后,我在屏幕上打出下列画面和文字:故事一 撒哈拉沙漠中,母骆驼为了使即将渴死的小骆驼喝到够不着的深潭里的水,而纵身跳入潭中,让水涨起来,以母死来换取子生。故事二一条鳝鱼在油锅中被煎时始终弓起身子,是为了保护腹中的小鳝鱼。故事三 在十几层楼高的电梯上劳动的一男一女两个建筑工人,在电梯铁链断裂的瞬间同时抓住一根木条,而这根木条不能承受两个人的重量,眼看就要断裂,那女人对男人说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这个男人毅然松了手,用生命换取那母亲的存活。听完故事,让学生谈感想,这一节班会下来,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洗礼,灵魂得到了升华。我趁机倡议开展短信献恩师、贺卡送双亲等竞赛活动,从中评出最有人情味的短信发给师长并予以奖励。并要求学生在家要帮爸爸妈妈做几件家务事。还要求每一位同学每一周要为班级做一件好事,而且要在周末的班会上汇报,并记入每个人的成长档案。

华老师还讲了一个案例: 我一直认为,90后群体不缺乏爱,他们是被爱包围了的一群,他们缺乏的是如何把爱心传递给别人。我在班上持续开展爱心传递活动,确实收到了一些好的效果。如我班上的门轴响声大,有同学把机油带来注入其中;黑板擦擦黑板灰多,有同学用毛巾擦;进门脚步轻轻,不会惊扰他人等蔚成风气。在日常生活中,我又积极倡导师生关系的和谐与温馨,我要求每天老师上课有人帮她倒水,有人帮她抹讲台,有人帮她拿教具。见了老师要问好,离开老师要再见,老师上课有绿茶,节日讲台放鲜花。为了给学生树立榜样,我还主动承诺在校内见到学生向我问好,我一定双脚并拢向学生一鞠躬并答谢。有学生故意逗我,一见我就问好,看见我一本正经地答礼,便偷着乐,我也跟着乐。有一次,一位值日老师老师惊奇的对我说:“你有什么高招?你们班的朱某某以前见了老师理都不理,今天居然在走廊里对我喊老师好。”

听了华老师的报告我感悟到: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要说出来,更要用行动表达出来。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关心人的技巧,让学生学会关心别人。有研究材料显示,一个懂得关心他人的人,会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怀大爱心,做小事情。教育学生要从最基本的礼貌细节做起,要求有人帮老师擦黑板,有人帮老师抹讲台,有人帮老师拿教具。见了老师要问好,离开老师说再见,节日讲台放鲜花。虽然这些都是太“小儿科”,但有利于净化他们的心灵,培养基本的文明习惯、爱心和责任感,才是真正地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对学生的爱要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关爱学生要选择恰当的表达爱心的方式,这也是新时期呼唤教师用行动诠释职业美德和人性光辉。

二、管理学生要阳光,即使流泪也要对着太阳

田丽霞老师是全国的优秀班主任,有着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田老师主讲的内容是《班级管理中的辩证法》,她的讲座内容非常实在,她举到得很多生动的例子都是我们老师日常生活中碰到的。田老师说:教师是园丁,教师的工作不是剪冬青,也不是培养什么转基因的高粱和大豆,我们的工作就是使玫瑰成为最灿烂的玫瑰,使青松成为更挺拔的青松。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充满热情,对学生的管理要阳光,凡事换个角度思考,给学生一个底线。每天都坐在教室里,看看班级上课情况,听听班干部反馈的问题,想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班级出现的问题争取尽快的解决。面对班级突发事件,田老师提醒我们“冲动是魔鬼,一定要冷静对待”。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田老师讲的制怒四法,她告诉我们用一个平常心解决问题,告诫自己是一个成年人,不要和学生一起争一时的长短,不要跟学生决一时的胜负。如果找不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可以暂时搁置,学会把情绪降温,保持冷静。她反复强调的一句话是:“大问题要小处理,急问题要缓处理”

田老师还有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每一次闪光以肯定,给每一个学生以机会”班主任要特别关注那些成绩落后,思想消极,性格怪异,有特殊爱好的学生,使他们感觉“我很重要”。平静地欣赏差异的美丽,差异是绝对的,差生是相对的。尊重差异 承认差别。待“差生”应“心是口非”。不要说孩子笨,一次说笨,不相信——我笨吗?二次说笨,不自信——我不如别人吗?三次说笨,不怀疑——我就是笨!然后就背着“笨蛋”的书包走进课堂,开始用自己的言行塑造 “笨蛋形象”了。

听了田老师的报告,我领悟到作为老师我们要用爱心去爱学生,爱成绩优秀的学生,也爱后进生、调皮生,对他们要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工作,了解他们的心理,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爱心是温暖和帮助,是宽容和忍耐。有时是和颜悦色,有时是厉言批评。要敏锐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闪光点激励学生,进而转变学生。三、一缕阳光,一朵花开——这是听李凤遐老师讲座的一点感受

李凤遐老师作了《用班主任所有的爱去成就学生精彩的未来》师德报告。李凤遐老师声情并茂的演讲,精彩的案例分析,让大家深深地被特级教师所散发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受到精神的洗礼。“既然做老师,就要做最好的老师;既然当班主任,就要当最好的班主任”、“教师要做到爱生自律,让师德升华”、“人格是最高的学问,师德是最美的乐章”,李老师的人生追求、一句句精辟的言论,不断拨动教师们的心弦,赢得了教师们的热烈掌声。李老师从三方面阐述了她的教育经历;

教育韧度——选择:当一辈子老师,做一辈子班主任

教育温度——方法:用“非常6+1”的师爱感动启发学生

教育高度——收获:在爱与被爱之间收获幸福和快乐

李老师她热爱教育事业,立誓做一辈子老师,做一辈子班主任,用非常六加一的师爱(“非常6+1”的老师,坚持让学生感受到被人欣赏,被人关爱,被人尊重的温暖与幸福)感动非常六加一的学生(“非常6+1”的学生——汇集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妈妈爸爸等亲人的宠爱)。同时在爱学生和被学生爱的过程中收获了快乐。她平等的爱学生,始终保持与学生思想的一致,年近花甲的她,却童心十足地让学生猜自己的年龄,在否定掉一个个答案之后告诉他们,自己永远18岁。她每周与15个学生分别谈心,她能将自己在第一次班会发出的四项促进学生自尊的承诺(当学生犯错时不请家长来校,不打电话告状,家长会上不批评等承诺)遵守到底,从不破例。她总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想一个老师该如何说话才能让学生欣然接受。所以她才会跟学生谈心或是批评的时候握着学生双手,注视着学生的眼睛,临别时也不忘拥抱一下。用语言和举止来让每个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注和尊重,用心倾听学生的故事,用理解帮助学生走出失恋的阴影。面对学生戴项链、留长发、迟到等现象,她没有用班主任的权威去指责,而是用宽容之心对待学生的每一个过失,在体谅包容中使学生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如:

案例一:一位男生不爱理发,头发很长了

处理:李老师引导说他学习非常专注,连理发都忘了,下午3点理发室最空,可以那时去。

案例二:学生染发、涂指甲

处理:爱美之心人人有,建议可以在假期里尝试。

案例三:学生迟到了

处理:你愿意把迟到的理由告诉我吗?我能帮到你吗?

案例四:学生抽烟

处理:班会上她强词夺理地说吸烟的四大“好处”——因常咳嗽而防小偷,因长不高而省衣料,因脸色黑而易演包公,因死得快而不会老。

听了四个简短的案例,茅塞顿开,如果把老师比作医生,那么学生出现的现象就是症,我们先要分析情况,然后对症下药。李老师变教训为教育,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策略,她坚信每个孩子都有上进心,从信任出发,帮助每个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李老师更以高尚的人格严格自律,成为学生的榜样,并以一流的教学升华班主任工作的高度,赢得来自学生的“历史母亲”的赞誉。

在李老师眼里,学生就像一座花园里的花,有的春暖娇艳,有的夏热芬芳,有的秋霜妩媚,有的冬寒傲雪。他们的成长又如同花开四季,不是同步的、又是各具特色的。不同步,就要耐心等待;各具特色,就要因势利导。李老师用平等、尊重、宽容、理解、信任、自律之爱,呵护像花儿一样成长的学生,爱他们到满园花开。她让我知道做班主任就是要用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来感动学生,要用师爱使学生感受到被人欣赏、被人关爱、被人尊重的温暖与幸福。李老师的班级管理艺术引领我在今后的班级工作中坚持做到:

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为学生的过失

用期待的心情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

用欣赏的目光和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

用喜悦的笑容去赞许学生们的每一点成绩

成为一个让学生喜欢的班主任,一个能给予他们启迪的好老师。

四、班级管理人格化

郑学志老师的讲座则让我如沐春风,深有感触,对教育的艺术有了更具体更实际的体会。郑学志老师提出自主教育管理的实质就是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服务学生,把管理的权力下放给学生,(不是把权力丢给学生),实现班级管理的人格化,在操作方法上也体现了人性化的要求,人性化的管理思想,育人环境实现了人格化。在运行机制上,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是实现自主化管理的必要手段;班级活动引领,实现学生的自主化管理;促进班级文化的建设,让学生激情高涨,积极参与;及时的鼓励表彰,让学生体会到自主管理的成功感。还有他的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实行全员参与机制,竞赛机制,为激励学生参与实行奖励机制,为协调班集体实行协调机制,还行自纠机制,监控机制,民主测评等七个机制。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展开竞争机制,责任教育,排座方式,实现性别、性格、成绩,资源最大化整合。根据班级情况,实施集体目标奖励,设立班级目标,进行综合考核,颁发荣誉证书,进行精神奖励。在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上实行动态评比,还有他的独具特色的三级调解机制,先由组长或好朋友调解,再干部调解,之后再班主任出面参与调解;矛盾报告机制,日报告制度,实现内部矛盾自我处理和更新。还有批评悄悄说,表扬多公开说等,给我很多启示。看来,我们的自主化还需要踏下心来,一步一步去摸索,就像郑老师这样,善于思考总结和创新,真正把工作做到实处,真正掌握自主化管理的真谛!

总之本次学习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班级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新的班级管理理念运用到班级工作实践中,使班级工作有新的起色。

第三篇:德育主任培训班学习总结

当前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思考

--------------德育主任培训班学习总结

重庆市第十五中学校(实验外语学校)

甘 代 华

从2007、10、9----2008、5、20,我参加了区中小学德育主任培训班的学习,是我作为学校德育主任以来十分有意义的一段学习时光。从沙区进修学院赵为民书记《如何预防学生的意外伤害事件》、徐荣声《中小学德育主任ABC》到麦莉老师的《校园心理危机事件的干预》,以及陈一筠教授《青春期人生教育》。这次培训班围绕学校德育主任工作的基本规范、学校智育的管理、德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德育科研、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结合了学校德育主任工作的管理实际,从学校德育主任的职责、工作范围;探讨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德育主任的思想政治修养,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强化德育主任的法律法规意识,以及提高德育主任的管理能力、领导艺术、政策法规与业务水平等方面的培训学习,促进我们在德育工作中的专业水平。聆听讲座、开展研讨,给了我们学习的机会、思辩的机会、反思的机会和实践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的机会,也让我们在此学习培训的过程中解决了一些困惑和迷惘、提高了实际的工作水平和能力。所以,感谢德育主任培训班,感谢每一次的精心主讲。

以下是对最近一段时间,工作、学习过程中比较深刻的几点体会:

一、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在转移。

长期以来,学校教师居于重心地位,学生处于从属地位。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说教,轻交流,忽视了德育过程中由知到行的转化环节;学生良好人格和道德习惯的养成,既有赖于严格的要求和纪律约束,更有赖于学生自身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和坚持不懈的自律慎独,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外律、轻内修。

面对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培养道德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元利益主体共生的社会局面,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积极的与消极的,传统的与现代的,东方的与西方的,多种价值观并存是当前社会价值体系的总特征。教育是培养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是塑造主体灵魂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引导学生接受社会主导价值观,使其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价值现象面前作出正确选择。当社会的价值导向比较单一时,学校德育通过制定道德规范,宣传唯一的价值观,向学生灌输价值准则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使命。然而,面对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学校再依照以往的方式方法进行道德教育就难以奏效。

从教师方面看,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思想、新观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许多新的思想观点,不但学生闻所未闻,就是教师也颇感生疏。受教师生活时空和个人品质的限制,教师并不能够完全帮助学生顺利解决所有的道德难题。而且社会道德本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教师也需要认真学习和深刻思考,需要进行自我批判和选择。教师很难做到“先知先觉”,很难达到绝对正确。像以往那样由教师代替学生作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做法,恐怕过于简单了。对教师个人来说,也未免强人所难。

从学生方面看,当代青少年处于一个多元、开放、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在道德发展、价值选择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临着多元选择。青少年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我判断、自我抉择、自我控制和自觉成长。这是道德主体必备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当代青少年自身也有成为道德主体的需要。在培训讲座中,我们了解到:当前学生的主导性道德需要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注重道德身份的获得转到注重道德尊严的确立。道德生活的主体性日益受到重视。求异性和主体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性,竞争与效益要求人们独立自主,大胆创新。缺乏创造,人云亦云的主体只能在竞争中失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着人的主体性的解放,也催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当代青少年在道德生活中和价值选择中较强的主体意识,强烈的主体需要正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为学校教育培养道德主体提供了主观前提。

从社会方面看,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引发了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国家、集体、个人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对教育的需求存在着内容上和层次上的不同。国家要求教育培养“经济人”和“政治人”,集体要求教育培养“组织人”,个体则想通过教育使自己成为“主体人”。

在走向学习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以学生为重心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实现现代化,正成为当代中国不可阻挡的潮流。今天受教育为的是明天谋生。教育成为界定未来身份的阶梯。现代教育观以人为核心。强调“学”,教育的重点是学习者本身,因为学习是学习者的行为。由强调“教”转为强调“学”,“这种转变看起来似乎是微妙的,然而却具有极深刻的意义。„„它充分考虑到学习者自身的作用,其着重点在于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学生的学习重点不再是掌握知识,而是学会做人,即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过道德的生活。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必须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实践,实际操作。在实践中,在与人交往中,在解决困难中,促使学生学会分辨、积极思考、增加体验、积累经验。

学校德育方法可以采取民主对话、主题辩论、质疑答疑、师生研讨、情感沟通、心理咨询、两难问题抉择、价值观辨析等方法。总体特征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调动双方积极性,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双向互动,实现道德的共同进步。

二、学校德育实效要注重途径.学校德育应从“小德育”转向“大德育”的趋势。在当今科学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社会上的人际交往也趋向开放。人与人的交往范围不断扩大,频率也随之增加,个人与社会融为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以学校为中心的“小德育”模式,显然已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唯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消除顾虑,树立“大德育”观,建立起开放的德育体系才是根本。德育的有效性要求:

1、建立开放型德育模式,有效提高人才素质。开放型的德育模式应该是“面向社会,双向参与,齐抓共管”的模式。“面向社会”就是设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依靠校内外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实践时机,将德育工作渗透到实践环节中去。“双向参与”就是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的各项实践,开展社会服务、社会体验,促进社会更多地参与到学校的德育过程,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辅相成。“齐抓共管”则是要打破在校内仅靠少数德育工作者抓德育的工作模式,进一步更新德育观念,逐步建立起以德育工作者为骨干,全校教职工、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全员育德”的良好机制,促使德育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以有效提高人才素质。

2、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不断改善教学条件,配备现代化教学设施,使教学活动多样化,既有利于提高效率,又使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更有效地吸收。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等,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充分运用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讨论取得认识上的一致,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阵地,努力创设优良的德育氛围,弘扬正气,使不良习气无立锥之地。同时在环境育人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在日常的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对环境的德育功能一般比较重视,学生在学校中的行为比之校外行为更具有道德性。但是一般忽视智力——激励环境对道德发展的促进作用。持续的智力——激励环境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道德发展水平。故更应注意持续的智力——激励环境的育人作用。

3、抓好师德建设,创设民主的育人氛围。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即要求学校要立足师德建设,真正把学生当作主人,信任、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管理上的主人作用。养成遇事与学生商量的民主作风。其次,要在组织上保证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校领导要听取学生意见,乃至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使学生主体地位得以体现。

4、充分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学生的行为常有模仿的特点,还常有从众的倾向。因此,树立起一个好榜样,在学校中营造一个“学榜样、赶榜样”的氛围,对学生行为规范正面导向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但榜样必须化为每个同学的具体目标,才能使学榜样的行动在学校中形成气氛,并取得成效。同时,还应该注重良好校风的建设,发挥其积极作用,达到教育、凝聚、约束学校学生的目的,从而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环境。

5、结合社会实际,形成动态德育内容体系。德育内容体系的动态性,就是要使学校的德育内容能够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经常得到充实和更新。当前,应充分考虑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观念变化,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环境的变化情况,不断调整、充实德育内容,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地实事求是地开展德育工作,努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6、应针对学生个体的特性进行教育工作。环境因素只是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学生个体的特性却在道德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德育工作中一般重视对学生共性的培养,忽视对学生鲜明的、积极的个性特征的培养。教师在确定学生的道德发展所处阶段后,只有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发挥学生主体性、主动性,才能有效引导其发展方向,促进学生道德发展。

三、德育制度的建设是规范德育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的保障。千头万序的德育工作是风筝,那德育制度就我们握在手中牵制它的那条线。德育主任要把德育工作做好。首先要把游戏的规则-----德育制度考虑、制定好。

在学生的管理中,《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业规范》是我们开展学生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更是我们教育学生基本准则。不可丢弃或失之偏颇。我们只有把这个抓住了,就抓住了学生教育工作的“牛鼻子”。这在德育工作中比任何课题研究都来得更有实效的东西。

学生的常规管理工作,就是坚持围绕《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业规范》这两个基本要求的解读、训练考核学生。

从作息常规、食堂常规、活动常规、教室常规、寝室常规、清洁常规到考试常规等,总结出“学生一日常规”的要求,每学期制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专题训练方案,对学生进行专项指导、训练。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校园德育文化方面,以“校风、班风、学风”为主题的三风建设,围绕《班主任工作常规管理考核制度》、《班级管理常规考核制度》、《学生一日常规管理考核制度》、《年级组考核制度》、《门卫制度》为主的常规制度,实施“抓常规,倡文明新风;守法纪,做合格公民;重德性,扬传统美德;调心理,塑健全人格;树理想,立鸿鹄之志;勤学习,走幸福人生”的德育方略,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开展德育研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一个学校德育主任最常规的工作路线。

四、学校德育教育发展的方向思考。

1、德育规则的借鉴与发展。

让我们将中国和美国的《中小学生守则》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把我国的学生把守则背得滚瓜烂熟,孩子们也不知道究竟该怎样去爱祖国、爱人民。美国中学生守则里的每一条都是指导性的,告诉学生哪些可以做,该怎么做,而不是禁止学生这不能做、那不能做,也不是规定一些很空泛的概念让孩子去学习。美国中学生守则中的每一条,都是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具体规范和引导,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反思:中国学生从小就学习的是相对抽象的守则,虽然也是十分重视养成良好的习惯,却常常出现一些言行不一的现象:很多学生虽然思想品德或政治课能得100分,却不会弯腰捡起教室地上的纸屑;“粒粒皆辛苦”的诗句烂熟于胸,却随手扔掉吃了一半的馒头面包;能充满激情地大段背诵尊老爱幼的格言警句,却对自己的父母不礼貌。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习惯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部分,不重视习惯的培养就谈不上素质教育。”学生的常规管理工作,就是坚持围绕《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两个基本要求的解读、训练考核学生。中国的学生守则显得空、大,对教育孩子并没多大实际用处。

通过对比中美两国中小学生守则,在德育教育中我们不仅要用好我国中学生守则,我们还可以学习借鉴外国的中学生守则,做法。相信能够帮助解决好当前学生的行为塑造中的若干困惑与问题。更好地帮助孩子实实在在地养成了好习惯。

2、德育工作中应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指导是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心理品质,顽强的意志和改善适应环境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一定条件下,由心理性原因引起的行为问题可以导致品德性问题,而品德性行为中也含有情绪性格异常等心理因素,两者互相交错、渗透,有时难以严格区分。如果学校德育工作中忽视了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忽视对青少年人格素质的整体培养,把思想品德教育同心理健康指导割裂开来,那么就会影响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使之流于形式。部分青少年的不健康心理具体表现在性格,情绪和行为上的偏异,导致社会适应不良,严重影响学习,影响身体,甚至成为学生逃学、出走、死亡、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如果仅仅依靠通常意义上的思想品德教育,收效是不大的。有专家预言,21 世纪心理健康问题将是人类的一大祸害。

随着心理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逐步认识到,学生中存在的如厌学、懒惰、说谎现象等,其中大量的是心理问题,是因不具备良好心理品质而导致的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对教育的挑战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在德育工作中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能促进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其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学习。没有健康心理的教师,如何能培养有健康心理的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也可以培养教师的健康心理。班主任工作更应与最新的心理学成果相结合,不符合心理学的德育一定没有实效。通过学习大家认识到,健康心理一般有六个特征:其一是智力正常,这是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其二是情绪稳定,情感丰富,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其三是具有较为坚强的意志、不怕困难;其四是人际关系良好;其五是性格良好、有自制力;其六是心胸开阔、不斤斤计较,不乱猜疑等。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在工作必须尊重和理解学生。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一个人,一个与自己平等的人来看待。首先,对学生的尊重,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许多学生,特别是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自尊心较差,缺乏自信,这时,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就意味着信任和鼓励,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和健康的人格。其次,尊重学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只有尊重学生,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才能打开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这样,教师才能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样的教育才能如春风化雨一般为学生所接受。为此,教师要建立这样的信念: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人人都是平等自由的。因此,要无条件地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可以朝好的方向发展。

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中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健教育内容,教师应积极深入地挖掘,对中学生实施自觉地、有意地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比如,历史课中英雄人物的坚强意志和英雄事迹、语文课文中人物心理的描写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利用体育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实验表明,经常参加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的中学生在躯体化、人际化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等方面的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常人。体育锻炼改善心理环境,增进心理健康,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教学中多给学生爱和尊重,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驱力才能激发。

开展心理咨询。校内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咨询信箱,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使个别学生的心理疾病得到治疗,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办家长学校,向家长们讲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青春期健康等问题,组织教师深入社区,对家长和学生面对面的咨询,都会收到较好的社会效应。

3、网络德育是一个方向。

网络德育是信息化社会学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一种新的工作方式。它具有两种含义,首先是指教师对触网学生的正确引导和正面教育;其次是指教师能够运用网络技术手段和网络德育资源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学校教育要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就要创设条件搭建网络时代的德育平台。这需要教师信息素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校的育人观念等必须突破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全方位的重新解构和整合。教师要调整观念和行为,树立网络道德意识,增强网络德育素养,自觉学习网络技术,吸纳和运用网络资源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在教师、网络和学生三者的整合中,重新树立信息时代教师的教育权威。

调查显示:近半数教师对学生上网认识存在误区。学生上网已经是不可阻挡的现实,调查发现,“支持”学生上网的教师占49.2%,认为“顺其自然”和“禁止”学生上网的教师占45.8%。根据教师对学生上网利弊的认识和支持学生上网的态度进行的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教师的态度与他们对上网利弊的认识是密切相关的,认为学生上网“有利”或“利大于弊”的教师支持学生上网的比较多,相反认为学生触网“有弊”或“弊大于利”的教师大多禁止学生触网。

部分教师对学校网络德育工作认识模糊。教师对学校是否实施对上网学生进行系列化德育工作的看法不一,有43.6%的教师持肯定态度,27.5%的教师持否定态度,28.9%的教师“不清楚”。中小学教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差异十分显著,其中初中教师认同学校对上网学生实施系列化德育的最多,其次是高中教师,小学教师认同的较少。教师认为现在学校对上网学生进行教育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德育课、教育讲话、讲座、座谈会、班会以及与家长沟通等传统方式,却没有提出采取网络技术手段和利用网上德育资源开展德育工作。多数教师认为德育的目的是禁止学生上网,教师缺乏提高自身信息技术开展网络德育的意识,认为教师应该提高信息技术水平的只占44.5%。

增强对学校网络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需要转变教师观念。调查显示,有33.9%的教师认为学生触网“有弊”或“弊大于利”,说明至少还有1/3的教师对网络的认识过多地停留在网络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上,习惯于用反面事例论证网络的弊端。如果教师观念不更新,必然会导致行为上的障碍,会对学校网络德育产生排斥心理和抵制行为。

因此,学校开展网络德育工作,转变观念要先行。网络德育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同时具有相对的独特性。教师要意识到网络发展是社会进步的象征,是未来个人学习的有效途径,更要意识到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教师网络信息素养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教师要将学生带进网络世界,就要与学生共同学习现代信息技术。

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校园网的德育功能。某些教师对学生触网存有偏见,其重要原因是学生在社会上触网处于自由、无序和无度状态,甚至有些学生沉迷于网络,荒废了学业,发生了道德观念的迷失。教育信息化,不单单是教师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变革教育教学方式,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信息素养,这就需要学校为学生营造一个浓郁的运用信息技术的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增强教师网络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德育工作的开展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德育现代化的需要,更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教师的信息素养不仅体现在搜集、检索、处理和使用网络信息上,还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伦理素养或社会责任意识,有较强的信息免疫力,能够甄别有害信息,帮助学生抵制有害信息的侵蚀,履行网络环境下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

现代信息技术传递的大量信息中,精华与糟粕并存,“各种大众媒介传播的各式各样的信息——娱乐节目、新闻、广告等与孩子们在学校所学的东西形成竞争或者背道而驰的局面”依然存在。当前,没有一个机构和部门能够完全支配和控制网络传媒信息的流向,作为学生道德品质塑造者的教师就需要承担起这个社会责任,责无旁贷地帮助学生甄别和消除有害信息的影响,抵制新技术带来的负面效应,积极、自觉地开展网络道德教育,使自己和学生的道德伦理素养在网络学习和网络德育实践中不断提高。

总之,经过这期间的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学与不学不一样。过去,在学校德育工作大多停留在一些感性的经验和认识上。通过学习和理解学校德育工作的教育理论、管理理论,我对学校德育工作管理的性质和职能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更使得我懂得了在德育工作中的科学性,促进了我作为一个德育主任的专业发展,2008/5/21

第四篇:德育管理干部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2020年11月17日—11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市德育管理干部培训班的学习。培训期间,我从始至终一直坚持积极听取了每一位专家的专题讲座,收获颇多。

一、抓活动开展,促养成。

山东青岛即墨28中丰富的校园活动,精彩的家校互动活动,无一处不体现了在学校管理中新的教育理念,大连春田中学“一系列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都让我感受很多,只有活动开展得好,我们的学生是有可塑性的。为了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观念,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习惯养成,通过各大传统节日、纪念日或新闻载体等方式为学生创造活动锻炼和受教育的机会。

二、立足实际,把握重点

正如德育报社长张图宏同志所讲,培养人就要牢牢把握德育的重点,立足学校实际,顺应新时期学生发展特点,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我们是从事阳光育人的事业,强化自身对德育的认识,做好角色的转换,今天是受训者,明天就是培训者和践行者。学校的每位教职员工都应当是德育教育的宣传者、践行者,即“全员德育”理念要在我校基本形成共识。为了更好地创设学校优良的育人氛围,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学校将继续深入推进“全员育人”工程,深化教师对“全员育人”的认识。

还如长春师范大学黄宝国教授所谈:要提高学校的德育水平,必须先抓好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一旦出现问题就好比新冠病毒一样,出现一例往往就会进行全员检测。我们教师一定要先正己,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然我们的教育都是空无缥缈的毫无说服力。黄教授说:“一条河流被污染了,还能找到一条干净的鱼吗?”这句话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我们一定要多方位、多部门共同努力,确保那天思想长河清澈无暇,学生才能在那里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扎实长效抓好德育工作

1、提升全体教职员工“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认知水平,运用宣传媒体、教职工大会等方式加大力度宣传“校内事事皆教育”、“德育无小事”理念,结合学校开展的各类学生活动让教职工近距离感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2、提高任课教师对德育教育的认识深度,利用各类教师学习资料,要求教师自学与互学相结合,从实践层面做好学生德育工作。

3、强化班主任德育理论水平,积极探索做好班级德育管理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

班主任应抓好日常班级管理。配合学校“学生一日常规”检查工作,包括按时到校,大课间,眼保健操,劳动卫生,自修课等。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将继续组织师生进行考核。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班主任应主动地、认真地研究班级自主管理方法,发挥学生自主管理作用,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研究班级核心理念、班级公约、班级目标等班级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班级文化,营造温馨和谐、积极向上、集体观念浓郁的班级氛围。

4、落实德育民主管理途径,拓宽德育交流渠道。这次给我们培训的郑重老师就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阐述。他说“德育工作只单单靠我们学校是不够的,必须要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大力协同,学校是孩子进步的左手,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右手,只有左右手协同参能做好一件事情”“老师是班级和校园的老师,家长是家庭和社会的老师”这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我们教师是学生在学校的老师,我们的主要责任是在于教学通过言教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到教育;

而家长是孩子在家庭和社会上的老师,要负责孩子的品德教育,要给孩子树立榜样,以身教为主,让孩子看得见、摸得着、照着学。郑重老师从多角度分析了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异同和各自的分工与责任。我个人认为要通过各种途径交流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以及存在的不足,以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不断完善。

我虽然从事德育工作时间不长,但通过本次培训,让我体会到了这一点,德育工作是我们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社会的发展而言,教育放首位;而对于教育而言,德育是首位的。我想,面对处于不断发展而又缤纷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的一个个灵动的个体,我们的教育更不能停滞不前,我们要抓好德育,除了要下功夫去完成好每一个工作内容之外,还要不断的反思提升自己的认识和能力,德育工作要讲究方法、方式,既要有宏大的场面又要有细微的举动,真正达到一字一句是教育,一花一草是教育,放眼一看处处是教育。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更应该重视我们的这一项工作,脚踏实地地的把它做实做细。

第五篇:德育主任培训班第一阶段学习总结

德育主任培训班第一阶段学习总结

重庆市第十五中学校(实验外语学校)甘 代 华

参加我区中小学德育主任培训班的学习,是我作为学校德育主任以来十分有意义的一段学习时光。聆听讲座、开展研讨,给了我们学习的机会、思辩的机会、反思的机会和实践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的机会,也让我们在此学习培训的过程中解决了一些困惑和迷惘、提高了实际的工作水平和能力。这次培训班围绕学校德育主任工作的性质、特点、任务,结合学校德育主任工作的管理实际,从学校德育主任的职责、工作范围;探讨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德育主任的思想政治修养,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强化德育主任的法律法规意识,以及提高德育主任的管理能力、领导艺术、政策法规与业务水平等方面的培训学习,促进我们在德育工作中的专业水平。所以,感谢德育主任培训班,感谢每一次的精心主讲,感谢这段时间里一起学习和进步的同伴。

以下是对最近一段时间,工作、学习过程中比较深刻的几点体会:

一、明晰的德育理念是突出一个学校德育特色的引领。

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促使德育主任大量的时间、精力都在抓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到头来往往不知所踪。“不出事”就是一个优秀的德育主任?只要有吃苦奉献精神,学校领导喊啥就干啥的就认为是一个好的德育主任?我以为学校德育主任的

1工作不仅要关注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更要关注一定的历史时期育人要求。要把一个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教育文化、历史底蕴装在心中,并赋予其阶段性的生命力。这就是要以明晰的德育理念作为突出一个学校德育特色的引领。

结合我区“固本铸魂、整体育人” 的德育理念,我校提出了“关注内需、提升人格、知行合一、引领发展”的德育理念,是学校根据学生发展特点和德育工作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后提出的德育工作理念。理念强调,德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线,关注学生成长的内需,体现德育的针对性;坚持多育并进,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和提升人格,实现育人的深层性;坚持知行合一,内化为质,突出教育的实效性;坚持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用先进的文化,科学的思想引领学生成长,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动力和保障,实现德育的教育性。

学校德育教育要以此为指导,不因人、因时而更替废立。学校德育处作为育人的职能部门,在常规工作中以德育理念为依托,树立全面育人,育全面的人的思想。坚持长久、有效地引领我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从而更好地培育心理健康、道德高尚、情趣高雅,意志坚定、志向远大的中学生。

二、选择一个恰当的班主任带好班级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底。

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新课程理念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此同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

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显露,且引起教育者共同的关注。如:如何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仅是知识、能力,更重要是个性、精神、道德方面的发展);如何发展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主体;如何使学生感受到学校集体生活的意义和自我的价值等等。当这些触及到学校教育和学生发展本质的问题呈现在我们的思维中,除了困惑,更引发我们深深的思考。此时,我们开始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学生生活的群体——班级。因为,班级是现代学校教育教学的基层组织,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最终都要通过班级生活影响每一个学生。而上述问题的症结,也许就在于我们很少从学生的精神成长角度去关注学生生活于其中的班级集体的生活过程,很少去关注班级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渴望从这个集体中真切地感受和体会爱、责任、自尊和价值等。于是,班集体建设的问题真实地摆在我们面前,也促使我们去关注并解读班级群体教育力量对每一个班级成员的影响和作用。

德育主任苦、累?!我的想法是,解脱琐事之累,就去苦心经营训练班主任队伍,每一个班级就是学校德育的注脚。德育队伍建设是一个德育主任想有一点作为的基础啊。

三、德育制度的建设是规范德育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的保障。

千头万序的德育工作是风筝,那德育制度就我们握在手中牵

制它的那条线。德育主任要把德育工作做好。首先要把游戏的规则-----德育制度考虑、制定好。

在学生的管理中,《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业规范》是我们开展学生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更是我们教育学生基本准则。不可丢弃或失之偏颇。我们只有把这个抓住了,就抓住了学生教育工作的“牛鼻子”。这在德育工作中比任何课题研究都来得更有实效的东西。

学生的常规管理工作,就是坚持围绕《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业规范》这两个基本要求的解读、训练考核学生。

所以,根据我校“全封闭全寄宿”的校情,结合“学生一日常规”的要求,我们每学期制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专题训练方案,从作息常规、食堂常规、活动常规、教室常规、寝室常规、清洁常规到考试常规等对学生进行专项指导、训练。从而促进了全校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在校园德育文化方面,我校以“校风、班风、学风”三风建设为抓手,建立了《班主任工作常规管理考核制度》、《班级管理常规考核制度》、《学生一日常规管理考核制度》、《年级组考核制度》、《门卫制度》为主的常规制度,分年级实施“抓常规,倡文明新风;守法纪,做合格公民;重德性,扬传统美德;调心理,塑健全人格;树理想,立鸿鹄之志;勤学习,走幸福人生”的德育方略,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开展德育研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经过这期间的学习,学与不学不一样。过去,对学校德育工作有一些感性的经验和认识,通过学习和理解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理论,学习有关学校德育的法律法规,懂得了依法办学的道理,促进了德育主任的专业发展,我们对学校德育工作管理的性质和职能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2008/2

下载德育培训班学习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德育培训班学习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德育管理培训班学习感悟[合集5篇]

    德育管理培训班学习感悟发表文章百度搜藏QQ书签收藏本文近期我有幸参加了在xx市举办的 “全国中小学德育管理与班主任工作技能提升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在这次学习中,我们聆......

    德育干部培训班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在这美丽的夏日的早晨,我们相约在这里,有幸成为槐荫区中学德育管理干部研修班的学员,我们深感幸福和荣耀,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份幸运来自......

    2008德育反思

    让学生学会做人 说起德育教育,我以前有一个误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认为就是班主任的事。自从我们杨校长倡导咱们要“全员育人”这个理念后,渐渐意识到德育教育真的不是班主任一......

    《弟子规》德育师资培训班课程之三

    《弟子规》德育师资培训班课程之三第三讲 夫妻亲师配合教 孝亲顺亲家风承 尊敬的诸位老师、诸位家长:大家上午好!我们学习了《弟子规》的“总叙”和“入则孝”的第一条,现在把......

    《弟子规》德育师资培训班课程之一

    《弟子规》德育初级师资培训班课程之一第一回 族谱堂号传家风 谨言慎行走人生 第一部分:《弟子规》是中华文化历朝历代家规家训的集大成,它的许多内容出自历代的大经典。今天......

    班主任教师德育培训班学习心得

    参加班主任教师德育培训班学习心得 暑假期间,我们参加了中心校组织的为期两天的中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培训班,学习虽然只有短短2天的时间,但却让我收获颇多,感慨颇深。 一、班主......

    德育干部培训班总结(5篇范文)

    德育干部培训总结 2016年5月29-30日,我参加了肇庆市中小学(中职)德育干部培训班的培训,认真学习了刘建强、吴一凡和黄惠贤三位老师德育培训的课程,深感荣幸!下面结合我自身谈一谈......

    德育干部培训班培训学习心得

    德育骨干培训班培训学习心得 农九师一六九团中学 齐行舟通过近20天的学习,听了专家们对德育有关问题的精辟分析,结合自己的想法,我认为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应着重做好以下两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