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8德育反思
让学生学会做人
说起德育教育,我以前有一个误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认为就是班主任的事。自从我们杨校长倡导咱们要“全员育人”这个理念后,渐渐意识到德育教育真的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而是我们大家的事,大家的事,只有大家齐心协力的去做,才会见效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经常讲,一个学生的素质,不仅与学校有关,某种程度上与他们的成长环境更有直接的关系。假如一个学生,如果家长有素养,教子有方,言行举止都给孩子起到榜样,这样熏陶出来的孩子,我们教起来比较省心。如:我经常目睹到,一个班级里,总有一两个学生随地吐痰,大多数学生很自觉,不随地吐痰,这就与他们的成长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呀!我作为一个助理,又作为一个任课教师,我经常有机的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我的课堂。具体我是这样渗透的:
把你的 会影响一部分同学的,他们一看到你交卷了,就焦虑了,慌张了,人家都交了,我还没答完呢,可能时间快到了,带着这样的心理答卷,肯定会影响答卷质量的,所以为了你的同学,请你悄悄的做好,耐心的检查检查自我的试卷,等大家都写完了,一起交卷,既有利于自我,也有利于大家!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感受及做法,也许有不妥之处。对于德育教育,我的认识及饯行都还比较肤浅,通过今天的交流,我会汲取大家精华的做法,来弥补自我的不足,在德育教育这个领域,我会认真地肩负起教师的责任,精心的呵护我所面对的每一位学生的!
第二篇:德育案例反思
其实学生中的爱情真的是一种很平常的、纯洁的一种真挚的异性友情, 他们认为所谓的爱情, 真的只是对于他们来说的模糊概念, 早恋在中国来说是一件很可怕,坏孩子的代表, 其实是错误的, 中国的那种传统教育中, 早恋是错误的这种思想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如果发现了有早恋现象, 请不要让成年人来参与..因为孩子本来没有那么多的坏思想, 往往一管教,就会让孩子更好奇,更觉得吸引自己..所以, 只要保护好孩子的个人的行为规范, 督促他好好学习, 不要做过格的事情就可以了, 给自己的孩子一片净土,才是真正的教育方针.你可以约孩子所谓的喜欢的人以朋友的身份见次面, 聊聊天,这不叫放纵, 这叫让孩子知道这只是友情,而且不能在孩子面前说什么爱情之类的词语, 可能这对孩子来说就不比对此产生恐惧,并且不会对你产生隐瞒现象, 这样岂不是两全其美么? 早恋并不可怕,关键是看家长在这方面会不会带坏孩子的思想才是关键.为孩子选择一两个性格开朗、身体健康、年龄比他略小一点的小伙伴一起玩耍,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而且还可以相互帮助。
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去独立完成某种事情,如买东西、去邻居家借东西等。过了一段时间,孩子的性格就会比以前开朗多了,可以让孩子更大胆地去接触一些他所感兴趣的事情,孩子性格内向就会改变。
让他经常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耍。如果和小朋友起纷争,尽量让他自已解决,让他学会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其主动性。
利用孩子的生日让他去邀请他的小伙伴们参加,鼓励他尽量多邀请,并为朋友们表演拿手的节日,而进行适当的表扬,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用激将法安排孩子做些力所能及又不愿意做的事情加以鼓励。如到楼下取报纸、买小物品。
多和老师进行交流,将孩子取得的进步告诉老师,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当众表扬孩子会增强孩子的信心,使其变得自信大方。
不要一味的去改变孩子的性格,人的个性中有一部分是先天性的,这些性格特征会伴随你的一生永远都不会改变,而有的部分性格会随着外界的环境和人生的阅历发生改变.一个内向的人当然也有他的特长,比如说给人稳健、踏实的感觉也给人一种安全感。
如何对待单亲家庭的教育问题
单亲家庭的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不良的家庭环境中,家庭的“内战”在他们心理留下了阴影。他们整日生活在矛盾之中,有时甚到感到自己是个“多余的人”,并会经常为一些家庭琐事无端烦恼和焦虑。这些烦恼和焦虑使他们的性格不同于其他同龄人。
这些学生有很强的逆反心理,不服从教师的教育,经常与教师作对,他们有时会把对父母的不满发泄在同学身上,欺负同学,惹是生非。他们有时为发泄内心的郁闷,有意违反学校纪律,以引起教师的注意,求得心理的暂时满足。他们做事很少考虑后果,容易受外界诱惑,加上法律观念淡薄,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用友情弥补亲情 单亲家庭的学生最缺少的是父母之爱,教师要处处关心他们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一次诚恳的表扬,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在他们心里激起层层浪花。当这些孩子有病时,教师要特别重视,安排班干部轮流给他补课,并带领全班同学看望他,给他战胜疾病的勇气和力量,让他感到缺了一位父亲的爱,多了二十多个男同学的帮助;少了一位母亲的爱,多了几位教师的呵护,多了二十多个女同学的关心。教师的爱虽然不能代替父母的爱,但可以弥补父母的爱。生活在一个充满友爱真情的班级集体里,他们会感到生活充满生机,感到自己不幸之中又特别幸运。过生日时,教师组织全班同学给他祝贺,每人一句真诚的祝福,一个小小的礼物,也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
用鼓励驱除猥琐 单亲家庭的孩子思想负担重,怕教师知道家中真实情况,更怕同学知道,教师应帮助他对这一社会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父母的事由他们自己去处理,孩子无法左右家庭。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有一定组织能力的,教师可以把活动中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他,让他有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在活动中发挥自身的潜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增进和同学的友谊。
用交流剔除顽劣 单亲家庭的孩子在闲暇独处时常常感到无聊,也更多地采用消极被动的方式来打发时光。打游戏机,看武侠
小说,忘记了教师留的作业,也忘记了上学、回家的时间。教师可就近安排其要好的同学与他同来同往,每天督促。教师可以和他共同交流打游戏机的危害,看武侠小说的弊病,使他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且一事一教育,转变就表扬,达不到要求就批评。常提醒,多鼓励,多方启迪其作为学生、子女、祖国接班人的责任感。
用回避保护自尊 现在初中课本上有关家庭生活的文章,大都是描写家庭成员和睦相处,父母对儿女无私的爱。遇到教师讲述这种浓浓的人间真情时,感情脆弱的学生会触景伤怀,泪流满面。有的学生明明知道问题的答案,当教师提问他时,却说不知道,不愿回答教师的问题。教师在讲解这类文章时,尽量从感情上给这些孩子以照顾,避免让他们回答对他们来说敏感的问题,给学生留一片感情的蓝天,保护那颗受伤的心。
用爱心抚慰创伤 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班主任、课任老师、家长应齐抓共管。班主任应经常和课任老师交流意见,并及时和家长联系。对教育子女确实有困难的家长,班主任应给予方法上的指导,经常更换教育方式。有一女生,父亲长期把她放在年迈的奶奶家里,她心中的烦恼无人诉说,就在日记中写道:“同学们的烦恼可以跟妈妈说。我的烦恼只能跟小狗说。”并且很快就有了异性朋友。看到这篇日记,教师和她母亲取得了联系,把这件事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告诉她母亲,并给她母亲介绍了如何引导教育孩子度过这一段感情危机。
单亲家庭的孩子就象海面上行驶的一叶孤舟,如果领航员能正确引导,他们同样会避过惊涛骇浪,渡过暗礁岩石,安全抵达明净的港湾。让我们每位都来做单亲家庭孩子心灵上的领航员,使他们顺利走向生活的彼岸。
从自己从教的过程中,每届的班级里都有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对他们的教育中有许多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抓住心理需求
单亲家庭的孩子最缺少的是亲情,他们需求家庭的温暖,需求别人的理解和关爱,需求成功的赏识,教师要适时抓住这些需求,在班级中创设亲情创造氛围,用亲情和集体的温暖抚慰他们心灵的创伤,给他们以亲切的关怀,使他们感受到亲情般的爱怜和温暖。
二、抓住学生的优点和兴趣,树立信心,激励他们进步
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单亲家庭孩子也不例外,教师要用放大镜去寻找他们的优点,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则要及时给予肯定和格外的表扬,多鼓励,少指责批评;多温情,切忌冷漠。
兴趣是做事的动力,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培养和树立自信心。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缺乏信心,如果我们不能即使挖掘和培养,就会失去教育转化使其发挥特长的机会。因此教师和家长要善于发现并及时引导孩子培养孩子的兴趣,以激励孩子不断进步。
三、要培养孩子的耐挫力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生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不可能没有挫折。对挫折如果处理得好就能成为孩子进步新的起点,前进的动力。单亲家庭的孩子遇到的挫折相对较多,教师要教育孩子正视挫折,勇于面对,用一些名人成长的事迹激励他们,使他们敢于挑战逆境,做到自强自立,勇往直前。
四、帮助孩子处理好同学关系
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程度来自同学间的交往,家长和教师要鼓励和理解孩子在班集体有几个好朋友,经常在一起学习,一起都周末,同时也要教育提醒他们互相关爱,互相帮助,孩子的群体生活正常,很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五、让孩子多参与社会活动,扩大交往空间
单亲子女往往受到歧视和冷漠,因而在性格上比较容易变得内向、忧郁、自卑甚至自我封闭,教师要多跟孩子沟通交流,积极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尽可能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从中感受到社会的美好,人与人的和谐,以致培养健康、开朗、乐观的性格。
总之,单亲孩子的教育问题已越来越成为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在新形势下必须肩负起保护、教育单亲孩子的重任,而要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又在于有爱心,耐心和诚心,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单亲孩子拥有良好心态,自强自立,与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一句话,单亲孩子的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唯有不懈的努力,方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一)用“心”唤“心”
了解单亲家庭学生是一门艺术,它要从学生对日常生活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内心矛盾、烦恼和思想动态充分了解,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教会他们使用倾诉、宣泄、转注等多种方式,积极地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使用口头、形体、书面等方式来释放自己的情感,加强与父母、同伴、老师的沟通和交流。如我们班上有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但她不喜欢劳动,不喜欢参加实践活动,她认为只要读好课本中的内容就可以了,有时我让同学办手抄报,她就第一个反对,看到这种情况,我多次找她谈心,她总摆出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谈完话之后,她照常我行我素。因此,我突发奇想,何不用语言文字进行沟通,于是,我给这位女生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详细地对我的做法进行了分析,告诉她我每次所布置的作业的意义,这一次,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位女生变得爱劳动,喜欢办手抄报了。有了这个好的开头,我干脆决定做学生的心理医生,做他们的指路明灯。让他们烦恼的时候有一个地方可以倾吐。对于有心理障碍的同学,我会小心地回信。为了更好地当好这个“心理医生”,我也费了好多劲,常常学习一些有关如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方面的书,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二)用“爱”暖“心”
教师除了加强家长的工作,尽可能使他们在家庭中得到满足之外,还要给予单亲学生更多的温暖和慈爱。具体包括尊重单亲儿童的人格,充分接受他们,信任他们,积极对他们的行为作出反应,对他们表达关爱等。在非正规教学活动时,发现他们到底缺乏来自哪方面的爱,如果来自父亲,那么首先鼓励儿童要学会坚强,学会爱妈妈,做个有骨气的人;如果来自母亲,教师则要更多的给予他们母亲般无微不至的关怀。常用爱抚、微笑的表情轻拍学生的肩背,抚摸学生的头,还可以及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小困难,如整理衣领,拣起掉落在地上的学习用品等一些细小的举动,使学生感受到爱的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这样,他就会把教师当成知心朋友,愿意向你畅开心扉,愿意接受你如何学习和如何做人的指导。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和楷模,身教重于言教,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幽默风趣的谈吐,得体大方的着装,亲切热忱的态度,扎实渊博的知识,犹如和煦的阳光照射到学生的心灵上,使他们感到温暖、舒畅、轻松。融洽的师生关系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尊敬感,即“亲其师,信其道”。
(三)用“友情”补“亲情” 单亲家庭学生最缺少的父母之爱,教师要处处关心他们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当这些单亲家庭学生有病时,教师要特别重视,安排在干部轮流给他补课,并带领全班同学看望他,给他战胜疾病的勇气和力量,让他感到自己不幸之中又特别幸运。过生日时,教师组织全班同学给他祝贺,每人一句真诚的祝福,一个小小的礼物,也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同时我积极鼓励单亲家庭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创造条件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对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单亲家庭学生,我有意识地把活动中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让他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里,感到生活充满阳光。对能力弱的学生就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同学面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从而逐渐消除他们的自卑意识和性格上的弱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并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学会友好相处,学会合作。
(四)用“方法”长“素质”
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教师,应该本着对每个学生负责的态度,以学生人格培养、人生观教育为主的思想,培养他们坚强的心理素质和承受挫折的能力,能够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敢于对生活中面临的困难。
1、培养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由于单亲家庭学生在心理上缺乏有力的支持,往往比其他孩子更容易产生自卑,所以对培养单亲学生的自信心至关重要。我采用了以下方法:(1)真诚地赞扬。对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孩子,真诚地赞扬他们取得的每一件成功十分重要。同时要记住:赞扬必须发自你内心。如:在朗读课上我表扬:你的朗读真有感情,特别是最后一句是你发自内心的感慨,多感人呀!(2)多提供尝试的机会。提供尝试的机会也意味着为孩子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使孩子感觉到自己的潜能。如,可以鼓励一个因不善发言而羞于上台的单亲学生给大家讲故事,当然事前应帮助他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孩子果真顺利地完成了任务,那么他的自信心势必大增。(3)让他们有成就感。除了经常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建议外,教师还可引导他们在家做一些对家庭或社区有用或有益的事,诸如种棵小树、买点食品等。要知道,正是由于完成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孩子会觉得自己并非无用之人,成就感会油然而生。(4)鼓励参加集体活动。在参加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不仅能有机会为集体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而且还能体味到友谊和合作的美妙,而会冲淡其心中深藏的自卑。
2、加强挫折教育,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现在的学生因为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在家里个个都以“小皇帝”自称,很少吃苦,更谈不上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磨练。而一些单亲学生又因为父母的过渡补偿,更是任性、娇气,一遇到挫折就自暴自弃,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所以,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我教导他们学会珍惜生命,明白人生并非是一帆风顺,它会随时参合一些酸、甜、苦、辣。要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挫折观,只有坚强,才能最终战胜任何困难和险阻。让孩子认识到一次挫折,是一次积累,更是超前应对复杂生活,提高生存能力的最佳机遇,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和解决问题。通常我采用的方法是;(1)给予他们适度的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在这个过程中,磨练自己的意志。(2)让他们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比如,料理自己的衣食住行,独立地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千万不要包办代替。(3)教师用适度的评判,恰当的约束和规劝教育孩子。亲家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可能染上一些坏习惯,我们绝不能模棱两可,更不能有意无意地纵容,应及时给予明确的评判,需要“小题大做”,要郑重其事地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后果,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缺点、错误,并及时改正过来,做个讲文明、有道德、奉公守法的合格公民。
总之,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单亲家庭的学生会越来越多。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单亲家庭学生的性格问题,是教师迫切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同时,也应看到,只有教师运用各方面知识、技能,并遵循学生心理及人格发展的规律,本着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精神,运用正确的教育策略与方法,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学生。
一、根据情况,区别对待
1、旁敲侧击,正确引导。
对于处于朦胧状态,对异性充满向往和好奇之心的学生,我们不能盲目的定论为“早恋”,而应当采取旁敲侧击、正确引导的办法予以处理。
2、引为动力,转移注意力。
对于似乎确立了“恋爱”关系,频繁约会的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育他们化爱情的力量为学习的动力,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
三、追根究源,制定方案。
1、开展好中学生的青春期教育。对中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注意做到不渲染、不描述、不庸俗,使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要知识、清除“神秘感”,并认识“早恋”的危害。青春期教育应以性教育为核心内容,性教育要注重性知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健康教育和人格教育相结合。通过性教育使学生通晓某些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以使其能正确对待随着自己身体发育而出现的来潮和遗精,预防有害的习惯和过早地
2、加强青春、理想、前途教育和法制教育。在进行青春期知识教育的同时,应根据青少年学生头脑兴奋性强,记忆力好,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精力充沛等特点,进行青春理想前途教育,“五自”教育(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法制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学生应利用青春这一有利时机,刻苦学习,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参加祖国四个现代化建设打好基础,作好准备。
3、开展活动,拓宽兴趣,引导学生培养健康、高尚的情操。要多利用班会、团组活动等,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将学生充沛的精力引导到正当高尚志趣和各种知识的探求上。要形成一种健康的环境和正确的舆论,使学生各种朦胧的感情得到约束和自制,抵制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的影响。一是开展青少年学生应该怎样正常交往的教育;二是开展高尚情操教育,让青少年进行专心、勤奋地学习和经常参加健康的、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转移他们自然产生的性兴奋,增强他们的理智水平和自制能力。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设一个严肃活泼,积极向上的校风和班集体。建立良好的师长关系,教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学生心贴心。?
5、抓住苗头,防微杜渐。中学生的“早恋”大多是秘密进行的。但任何事情在发生前,都会有兆头,都会流露出蛛丝马迹。因此,教师应细致地观察学生生理、心理的变化,及时发现苗头,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一旦发现学生“早恋”,要遵循尊重、理解、关怀、信任的原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理结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认识“早恋”的危害,自觉矫正“早恋”的行为。
中学生“早恋”,并不是洪水猛兽,用不着惊慌失措,更用不着大呼小叫。我们认为,对待中学生“早恋”问题,应当耐心、宽容、加以合理的引导,结合他们心理发展的特点,以疏导、预防为主,进行科学的青春期教育,并不断提高这一教育质量。
1.引导男女同学正常交往 中学生内受性萌动的刺激,外受社会风尚的影响,喜欢交友,重视友谊,男女同学喜欢在一起踏青、谈心、过生**,渴望交上知心朋友,可以互相倾吐内心的烦恼,取得真诚的理解,寻找心灵的慰藉,共同探讨人生的奥秘,切磋学习中的疑难。男女同学之间的这种正常交往是一种纯洁的友谊,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对年轻人心理的稳定和人格的完善有着一种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这种可贵的友谊应该小心爱护、大力倡导。如果把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视为“不轨行为”,如果一看到男女同学单独呆在一起,或接触频繁一些,就住“谈情说爱”方面联想,只能激起中学生极大的反感。
2.分析中学生早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让他们具备对早恋的准确认识,自觉产生免疫力
中学生的早恋往往是情感强烈,认识模糊。相爱的原因往往极其简单,没有牢固的思想基础,比如有的是受对异性的好奇心、神秘感的驱使;有的是以貌取人,为对方的外表风度所吸引;有的是羡慕对方的知识和才能;有的是由于偶然的巧遇对对方产生好感,等等。他们没有认识到思想感情的一致是真正爱情的基础,观念、信念、情操是否一致是决定爱情能否成功的最主要的因素。中学生思想未定型,他们不可能对这些复杂的因素有科学、深刻的思考,也不可能真正了解自己和对方在这些方面是否真正一致。中学生的早恋好比驶入大海的没有罗盘、没有舵的航船,随时隐伏着触礁沉没的危险。所以,中学生的早恋,不仅成功率极低,而且意志薄弱者还可能铸成贻害终身的罪错。
3.尊重关心,正面疏导
对于早恋的学生,绝对不能加以歧视,要理解尊重他们的感情,在理解的基础上赢得他们的信任,以关怀爱护的态度亲近他们、帮助他们。没有这种“教育爱”作为纽带,师生之间的心灵就无法沟通,本已闭得紧紧的学生的心扉将封锁得更加严密。中学生的身心发育差异很大,又都处于性的敏感期,因此,对早恋者的教育不宜在班级集体中公开进行。公开的批评教育会伤害早恋学生的自尊心,给他们造成思想上的压力,使他们产生对集体的离心力,在集体中的孤独、冷漠的感受会间接地强化他们的性欲冲动。另外,公开的批评教育也会使其他学生出于好奇心理而妄加猜测或议论纷纷,这就会成为产生早恋行为的诱因之一。有的学生原先只有那么一点儿“意思”。经过同学们的纷纷议论,可能“弄假成真”地认真谈起来。
班主任在发现学生有早恋迹象,或经过认真观察确认学生是在早恋时,一般不要急于去处理,而先要冷静地进行一番分析,根据该生的性格特点,考虑教育帮助的方案。
第三篇:教师德育反思
教师德育反思
八肯中中学 房丽艳
德育它是以丰富的文化内涵来展示人类社会的真、善、美,为人们提供充足的文化养料,使其达到更高的思想境界。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实施品德教育应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中学化学的教材内容存在丰富的品德教育素材。下面就化学教学中如何紧扣教材、合理渗透德育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利用化学史进行优良品质的教育
聪明在于积累,天才出自勤奋。英国化学家原子论的创史人道尔顿,以“午夜方眠,黎明即起”作为治学的座右铭,自学成才。瑞典化学家舍勒原来是一个药店的学徒工,由于他顽强的学习精神,刻苦钻研,结果发现了许多气体并合成了许多有机物。求真理,顽强不屈。如氟单质的制取,从1813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开始对氟进行研究到1886年由法国科学家莫瓦桑制得单质氟,其间有不少科学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很多人中毒,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然而科学家们还是前仆后继,毫不退缩。严肃认真,敢于创新。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把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全面研究了燃烧现象,彻底推翻了统治化学长达百年之久的“燃素说”。而英国化学家瑞利和拉姆基在测量气体的密度时,发现由亚硝酸铵制得的氮气和由空气分离所得的氮气密度不同,但是仅几毫克的差别。别人是容易忽略的,而他们却认真地分析研究,进一步地分离测量,最后发现了稀有气体。
二、通过中外科学家的感人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化工之父侯德榜博士,从小热爱祖国,学习勤奋。留美8年获博士学位后,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以赤诚的爱国之心回到祖国,建起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永利碱厂。“七·七”事变,天津沦陷,日本鬼子威逼永利合作时,侯德榜态度坚决,断然拒绝,后率众入川,筹建了川厂。在他的努力下,经过多次的摸索和试验,终于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名震中外,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丹麦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在二战时期被迫离开被德国占领的祖国。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把诺贝尔金质奖章溶于王水隐藏起来。后来纳粹分子窜进玻尔的住宅,而那瓶溶有奖章的王水溶液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战争结束后,玻尔又从溶液中还原提取出金,并重新铸成诺贝尔奖章。重新铸成的奖章显得更加灿烂夺目,因为它凝聚着玻尔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把自己的艰辛努力发现的元素命名为“钋”,以纪念她的祖国波兰。科学家的这些热爱祖国的动人事迹,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
三、通过环境保护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全球,臭氧层遭受破坏,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使得海面上涨,这一切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国外,如英国的烟雾事件,美国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的哮喘并水俣病等,都是由于工业“三废”没有有效处理造成的。在我国,每年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量也相当大,而且有增无减。大部分城市出现酸雨,由环境污染引起的事故每年多达数千次。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把环保意识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师德育反思
八肯中中学 房丽艳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与行为规范,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心理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以达到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教育者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思想品德方面会呈现一些新的特点,因此,教师进行德育的方式需要不断改进。中外学校德育实践的成功经验表明:要改进和加强德育,增强德育效果,不仅仅要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而且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德育渗透的教学方法更有其他德育手段不可代替的作用。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思想品德也在发生变化。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与行为规范教育对化学教学起着促进作用。
教师用自己的学识与人格,用丰富的化学知识去影响、同化学生,为学生作出榜样。我们应该意识到学生会对教师进行无意识的模仿。教师的教养、形象、语言表情、气质、性格甚至笔迹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模仿很适合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心理特点,“榜样的作用,可以使他们的缺点没有痛苦和创伤,不觉难受地消失。”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丰厚的文化涵养,能将化学知识爱憎分明地溢于言表。很难想象一个仪容不整、萎靡不振的教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实验中丢三拉
四、态度随意的教师能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精神,要培养好学生的思想品德,“一要靠化学这门学科真理的力量,二要靠教师人格的力量。”每位教师要以教书育人为天职,对学施加良好的影响,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自己要做到。做化学演示实验的时候,教师动作熟练、准确,操作严格、细致,实验仪器摆放整齐,爱护实验仪器,爱护公共财产,爱护周围的环境与卫生等等行为表现,都能给学生良好印象。当教师讲到原子结构的时候会涉及原子弹与氢弹,这些武器的发明对人类的作用,即人类如何正确使用这些科学技术,人类和平等问题,教师可以把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与道德传授给学生,使他们从中受到熏陶。在化学课堂上,当讲到物质的来源与制法的时候,教师用丰富的感情、优美的语言介绍它的历史,从新旧社会的对比中,学生就会从中体会到国家由弱到强及中国人民奋斗不息的足迹。例如,我国解放前一般的工业品都不会生产,水泥、煤油、火柴等都依靠进口,水泥被称为洋灰,煤油被称为洋油。解放后,人民的生活发生很大变化,科学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如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首先用人工合成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等,可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把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是一个矛盾斗争的过程。作为化学教师教育的艺术是要善于抓住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因人施教,使化学与道德之间产生的矛盾向教育者预期的目的转化,以达到教育效果。例如在化学实验中经常会产生一些有刺激性气味甚至有毒的气体,有的学生会捂住鼻子不愿再把实验做下去或把演示实验看下去,这个时候就产生了对化学的求知与危害健康之间的矛盾,如果教师在这个时候也躲避,就会使这个矛盾变得更加尖锐。对此,教师要以行动更要用课言进行正确的引导,不仅要科学地解释当这些气体只有达到一定的浓度才会使人中毒等知识外,还要提倡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献身精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可以用居里夫人在明知对自己身体不利的恶劣条件下仍然努力研究,最终提取出放射性元素“镭”的故事,从下面进行疏导,使学生在接受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同时接受化学实验,使原有的心理发生变化,新的道德心理形成。
教师德育反思
八肯中中学 房丽艳
正确的德育引导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常发现,化学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有比较坚强的意志和不怕困难、脚踏实地的作风,对化学有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这些都是学好化学所必须的思想品质。运用恰当的德育艺术,可以把学生学习的目的由被迫动机上升到目标动机,再上升到需要动机的高度,直至抱负动机的高度,使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习成绩。在非智力因素中,化学成绩的高低与学习化学的动机成正比。在一些化学课的开头,我运用与所讲内容有关的德育资料来引入新课。例如,在讲醇类的时候,可以用将甲醇当成白酒出售致人死记亡的案例来说明甲醇的毒性,售假者的最终下场,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使学生意识到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应该通过勤劳致富的道理,然后再引入新课。这样既可以对学生进行教育,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化学之所以发展至今天,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化学家为之不懈努力,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这种追求科学的精神应当鼓舞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新的教材在这方面的内容与插图较多,但由于教材中这方面的内容大多以小字形式出现,考试的可能性不大,故学生不太重视,教师也往往忽略。造成一年学下来化学知识学了不少,但对化学史上一些著名的化学家一无所知,更不用说这些化学家为了发现新元素或新规律而夜以继日地工作的事迹。其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挂图或讲解的形式将他们介绍给学生,或经常办些化学园地、介绍学生看几本课外书,或给予在化学学习中德育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奖励,这一切都能激发学生的抱负感与成就感,比空洞的说教更能激励学生,使学生在克服困难时能自学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
总之,德育教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是一个认识自我的过程。提高自我的思想品德对一个人来说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认识世界,当这种品德与行为规范成为经常的、稳定的特征时,才能形成这方面的品质。要将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规范培养成习惯,则需要长期反复的实践。在多次教育中将动机变成形动,行动变成习惯,习惯变成个性,这种重复的影响需要将德育自始至终融于化学教学之中,而不是靠几节课或几次活动所能做到的。只有对其变化不定的情况反复抓,把德育作为教学中的一部分来进行,才能圆满完成教学和教育任务。
教师德育反思
八肯中中学 房丽艳
中华民族有着传统的美德和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九 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养育了千千万万优秀儿女。这片土地
上的文明、兴盛和繁荣,凝聚着炎黄子孙的创业艰辛,记载着从 古自今华夏儿女的奋斗峥嵘。战争年代,革命烈士方志敏就义前 用米汤写字,向党传递狱中情况;中国共产党在白色恐怖下,地 下党员曾用稀硫酸当墨水传递情报;解放后,曾经用碘进行指纹 破案;新中国成立后,化学家侯德榜战胜重重困难,进行制碱创 业等。革命烈士和科学家的动人事迹,都是政治思想教育的好素 材。国外的许多科学家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是激励学生树立爱国情 怀、立志学好知识的生动教材。合成氨反应记载了战争中科学家 救国的感人故事,居里夫人致力于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历程;诺贝
尔父子不惜生命,在研制炸药的探险路上,顶着牺牲家人的悲痛 义无返顾,执着追求的感人至深的故事,都是对学生思想感染 的好内容。
通过思想感染,能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 责任感。当然,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不仅在于教材,还在于教者的 思想、行为的影响和感化。通过对化学课堂的德育渗透,因势利导,循序点化,能使课堂丰富有趣。在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的过程中,师生进行感情沟通,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中长期创设情境随机渗透德育教育,能陶冶和熏陶学生,使其通文悟道,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准确表达和灵活运用知识并发展智能,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和道德,促进学生学习动力的形成,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德育渗透并不是急功近利的,它需要长期积累,潜移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的师德、情操、教学素质、能力及人格魅力等隐形教育的影响,是保证德育教育功能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要有良好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过硬的教学本领和基本功,才能使教书育人达到最佳的统一,使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第四篇:德育故事及反思
德育故事及反思
故事1:为了生活在天堂里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这句话肯定会遭到我们办公室同事的集体抗议。那得从去年说起。
去年的夏天,新毕业的张老师接了新的一年级(6)班,意气风发,干劲十足。可才没几天,她就一筹莫展,神色黯淡,常向我们诉苦:“我的运气真背,班里有一个叫天天的,简直是魔鬼的化身!”我们都吓了一跳,一个小孩像魔鬼?原来,入学的第二天,他就砸了学校的几十块玻璃,校长找张老师谈完话,他妈妈刚刚交完赔款,他又挥拳打坏了同学的眼睛。更不用说上课时的不遵守纪律和作业本像咸菜干了。张老师每说完一次,就长长地叹一口气,听得我们都哑口无言,暗自发毛,要知道我们中的很多老师兼任他们班的其它学科。
渐渐地,我们都领教了天天的一招二术。就越发同情张老师了,毕竟她是班主任,日日与魔共处。很快我们办公室的话题重点定格在这个叫天天的孩子身上。他每天乐此不疲地上演连续剧,搞出一连串的闹剧,简直让人目不暇接,就像杂技表演中的抛盘子,抛完一个又一个。漠然置之,束手无策,大发雷霆,苦口婆心,对他都无济于事。渐渐地,我们也习惯了。去六班上课也是一幅“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神情。
我教他们班数学,当然也深受其害。教室里常常被他搞得鸡飞狗跳,要么突然找不到自己的教具,要么忽然找不到他了(他竟然是躲在桌子地下玩),要么他拿了别人的东西,每天像一只好斗的公鸡,周围的同学都遭殃。(简直莫名其妙)这种哭笑不得的事情常常出现。有一天数学课,我在兴趣盎然地讲解数字王国里的战争,同学们都被吸引了,教室里静静地,忽然发现,我每说一句,便有一个声音重复一遍,只是声音稍稍轻了一些,就像回音壁。凭经验判断,那又是天天在搞鬼。提起他,简直让人头疼。(其实是讨厌,是深恶痛绝。)所以我对他进行冷处理,就是不理不睬。(其实是下下之策)没想到他又怪叫起来,教室里 一下子大笑起来,又是乱哄哄。我拿起教鞭,高喊:“出去。”我自认为我对孩子的容忍度算高的,可天天逼得我只想打人。我看见他的眼里闪烁过一丝惊恐,最终教鞭没有落在他的身上,而是重重地停在桌子上。我不想去踩“体罚”这个地雷,把自己搞得就像一只受潮的鞭炮,点着了,“嗤”地一声冒烟,“突突”几
下,又哑哑地熄灭了,只有一股浓浓的硫磺味飘荡着,久久地在心中挥散不去。这样的感觉真不好受。
今年是一年级的第二学期。有一天,校领导来听课。听完了,很委婉地说:“小范,你的课设计得很好,可是实施的效果却不佳,学生很乱啊!” 我知道我的课有违于学校提倡的“价值引领,互动生成”了,可那是要以爱为基础的。我沉默不语,“我也看到了,有一些很皮的学生,特别是第一排的第一个同学,是个问题儿童吧!”“上他们班课,简直像入地狱!”我嘟哝了一声。“你看,因为你有这种想法,你把自己的心里装满了恨,赶走了爱,把他看成一个出轨的天使吧,这样你就生活在天堂里了呀!”校领导的“这样你就生活在天堂里”给了我深深的震撼。是的,我不能为了他失掉每天幸福的工作,也没有理由让他剥夺其他孩子快乐的课堂生活,不能为了一个出轨的天使而失掉整个天堂。可我对他“爱”不起来。可我不甘心,为了生活在天堂里我决定对他参与和投入,我要通过改变他而每天快乐地工作。从此以后,我总是尽量接近他,课余时间,我请他帮我拿黑板,拿教具,甚至开玩笑地请他捶背,这样做,只是为了消除他对老师的敌意。课堂上,我特别注意给他机会回答问题,当然都是一些铺了台阶的问题,如果答错了,我宽容地请他坐下,答对了,尽情地赞美他,我的心总是悬着,希望他能回答。他的作业我总是面批,就这样,我憋着劲地感化他。渐渐的,我发现他的作业整洁了。
一个中午,我晚到了一分钟,教室里有一些小朋友在吵闹,我看见天天竟捂着嘴,忽然我明白了,原来他在控制自己。有一次,他得了重感冒,我摸了摸他的头,随口说:“好了,现在可别调皮了!”第二天,他妈妈竟然专程赶到学校,只是为了告诉我,天天说了一些让她振动的话:“我感觉范老师挺喜欢我地,今天还摸摸我的头,像妈妈,我要好好学习,不然会对不起范老师的。”我的心里不禁也无限震撼,其实,他不知道,我对他只是“感情投资”,我只是希望通过他来改变自己的工作环境,我觉得很内疚。
渐渐地,我发现除了不讨厌他,也从心底里喜欢他了,他也有很多优点,爱劳动,热情,单纯,不撒谎。听到张老师说“这些天天天变了”,我在心里偷偷地乐。课堂上也好像在一点点地改观,我更增加了信心。回想一下,我没有因为改变他付出多少,也没有为他牺牲什么,只是对他有了一份本该就有的关爱。上
星期,我在数学课上教了基本图形,然后请他们用这些图形完成一幅贴画,对一年级的同学,我没有多高的要求,能有一些感受就不错了,第二天,超乎我的想象,这些图形在他们眼里仿佛幻化成了一个个小精灵,尽情闪烁着图形世界的绚烂。而天天的画更是让我目瞪口呆,橙黄的底色,两个快乐的小天使在撒播花朵,他说天使是老师。可见他爱数学,爱学习,爱学校,也爱老师。当我把图画拿给张老师看时,他也张大了嘴。
天天自信了,幸福了,是呀,幸福会使人产生对所做事情的超智慧,幸福如在天堂。
我承认我的初衷并不高尚,可是我终于明白了,快乐在于付出,在于对孩子真诚的爱,在于永不放弃,相信爱,别无选择。
我也明白,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你没有理由不相信。虽然我知道天天不是完美的天使,但愿只有我后知后觉。
德育故事2:圣诞老人来了
到2005年7月,我的教育生涯正好满七年。在这七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困惑、有激动、有伤心、有愤怒、有无奈、更有迷茫„„伴随着自己和学生的生命历程,那是一个个刻骨铭心的故事„„
离期末考试只有两个星期了,孩子们开始有些浮躁,课堂上随意插嘴、课后哄闹、教室的卫生状况也不尽如人意„„作为班主任的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机会终于来了,12月25日的清早,我悄悄地将事先为每个孩子准备好的小礼物放进了有的孩子的抽屉里„„
晨会课时,我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教室。同学们欣喜万分的告诉我:“陈老师,陈老师,我收到圣诞老人的礼物了!”“我也是,我的抽屉里面也有的。”“陈老师,这个礼物是不是你送给我们的啊?”„„“哦?是吗?”我故作惊讶的样子,缓缓地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小的花环,“你们看,我也收到了!”“难道真的有圣诞老人?”看着孩子们惊讶的样子,我又故意问道:“那是不是每个同学都收到了圣诞老人的礼物呢?”听了我的话,正如我预料的那样,那几个没有得到礼物的孩子都红着脸低下了头。“瞧,孩子们,你们的礼物都在我这儿呢!”“啊?”孩子们一个个把嘴巴张得老大,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是怎么回事啊?”
眼看时机差不多了,我便让孩子们都安静下来,“事情啊是这样的,昨天晚上我来学校准备写今天上课要用的小黑板,正巧看见圣诞老爷爷来我们教室给同学们送礼物呢!于是啊,他也送了一份给我,还托我给同学们带几句话呢!”说到这儿,我故意卖了一个关子,“什么话?什么话?陈老师你怎么不说了呢?”我清了清嗓子,说:“圣诞老爷爷说我们二(1)班的小朋友最近复习都很辛苦,很认真,所以要奖赏一下大家。可是有的小朋友的抽屉里乱七八糟的放满了东西,他的礼物都没有地方放了,所以只好寄放在我这儿了。”听了我的话,大伙儿哈哈大笑,那几个孩子的头更低了。“不过圣诞老爷爷说了,如果明年他来还看到这样乱糟糟的抽屉的话,这个小朋友的礼物可就没有了。” 有的孩子已经坐不住了,他们开始往抽屉里张望,动手拿杂物了„„
“除了这些小礼物啊,圣诞老爷爷知道咱们学校有能仁激励卡,所以他还给了我一份名单,让我给这些小朋友发一张能仁激励卡,因为他们的抽屉整理的格外干净。下面就请报到名字的小朋友到前面来领取属于你们自己的能仁激励卡。”在其他孩子羡慕的目光中,报到名字的孩子一个个昂着头,挺着胸走上了讲台,领取了属于自己的激励卡,在这张激励卡的落款处用彩笔画着一个鲜艳的圣诞老爷爷的头像。
晨会结束了,虽然我没有说许多冠冕堂皇的大道理,但是这次教育的效果是令人欣慰的,孩子们抽屉里的杂物少多了,学习用品的摆放也整齐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又提高了,课堂纪律有了明显的进步。我知道孩子们是聪明的,他们体会到了我对他们深深的爱,爱就是一种教育!
我们生活在一个故事的海洋,天天有故事,时时有故事,只要关注,只要倾听,就能够体会出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这些故事中所蕴含的真谛。
反思:
这两个德育故事告诉了我们同一个道理:尊重孩子是爱学生的出发点。教师的品德素质对学生的自制力、思维、品行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应是学生的严师、慈母,更应是知心朋友,以尊重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理解,受到尊敬。也给了我们以下启示:
1、教育者要取得教育的发言权,首先必须以“童心”去观察孩子、理解孩子。有一颗童心是做好小学班主任的首要条件,你应该既有老师的威严,又有孩
子般的童真,才能和他们交流情感,使他们爱你,毫无顾忌地向你敞开自己的世界。只有本着一颗有趣的“童心”,才能打开孩子的心扉,才能深刻理解其喜怒哀乐,也才能征服孩子的心,使孩子乐于接受教育。
2、教育者要善于运用“心理换位法”,设身处地为孩子们着想,从他们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出发,做到真正理解、尊重孩子。面子是人的心灵和外界事物之间的门。教师一旦伤及小学生脆弱的面子,学生就会自行关闭心灵的大门。教师要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就必须经常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与其进行“心理位置互换”,做其“大朋友”。在学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教师提些朋友式的建议供其选择。这样教育就能取得主动权,才能当好先生,使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到孩子身上发挥作用。对于这些所谓的差生,班主任应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奉献更多的爱心,因为他们平时表现较差,经常受歧视、遭冷落,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的刺激极为敏感,对他人心怀戒备,自卑心理、逆反心理比较严重,对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常常存在反感和抵触情绪。但内心深处,他们极渴望得到老师、同学和家长的尊重、信任和理解。班主任及时观察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过程,因势利导,对他们充满信心,从情感、态度、言语等各方面表现出对他们的爱护、关心、尊重和信任,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挖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热情鼓励,使他们重新找回自我,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一旦他们犯错误,班主任则做到心平气和,以诚相待,不挖苦讽刺,耐心教育,热心帮助,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风范和无私的爱去感化他们,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
3、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要小看小孩子。在教育过程中,没有什么比承认孩子的价值、尊重孩子的人格更重要的了。这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只有尊重孩子的人格,才是本质上的爱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刻苦求知的欲望,并使之学会做人;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在批评教育学生时,不要暴怒地向学生的人格“开炮”,结果会使教育效果为“零”,甚至是负数。每位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要记住“尊重学生”是教育的前提。
总之,每个教育者都应懂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而尊重孩子又是爱的前提”这么一个教育哲理。
陈娟
第五篇:初中生德育反思-德育
初中生德育反思
文/张昕
从我中学的经历来看,学校对于学生的德育工作不尽完善。当年的初中对于学生的“德育”,就是在学生违纪之后简单粗暴的“打骂”教育,而“德育处”也是令学生恐惧的代名词,“德育处”的主任、老师也成为学生中。在现在看来,我觉得这样的“德育”是没有什么实际效果的。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和普遍的社会价值观相一致的,但是在某些方面还需要教师去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个人觉得,德育应该和学习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但是就现在来看,我国在应试教育这个大环境下,很多学校太过于注重对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即使是设置了“思想品德”、“政治”的科目很大程度上只是理论上的教学,而缺失了对学生实践的教育。“教育”一词分为两个意思:“教”与“育”,教师不只是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也要帮助学生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
从我个人的学生经历来看,“早恋”一直是学校德育的重点内容,尤其是中学生的“早恋”更是老师和家长令行禁止的现象,原因很简单,“早恋”会影响学习。对于这种现象,很多老师和家长处理得不是很适当。以前我也在各种教育类的书上看到过处理“早恋”的方法,因为中国的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对于这一方面的的教育是缺失的,甚至是避而不谈的,因为好奇和青春期的影响,学生中间出现了这种现象,老师和家长要做的是正确引导学生,让他们对此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真正了解到“早恋”对学习的影响。另外,学校对于学生道德素质的教育也是缺失的,在我接手的班级中,我经常看到学生因骂老师或者打架而被停课的现象,出现这些的原因是学生道德素质有待提高。小的方面,比如乱扔垃圾、就餐桌面脏等,都是学校德育的缺失。
对此,作为一名实习教师,我能做的只有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榜样和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