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德育教案及反思

时间:2019-05-15 01:22: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学德育教案及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学德育教案及反思》。

第一篇:数学德育教案及反思

数学德育教案及反思

长皋中学

王晓梅

新课程观强调: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课程实施更多地应该是如何更好地“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一理念?本人结合“圆柱的体积”一课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片段一]

师生共同探究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对公式加以应用。师出示教材例4(苏教版第12册P8):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20平方厘米,高是1.5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由于课前学生已进行了预习,多数学生是按照教材介绍的解法来解答:

1.5米=150厘米20×1150=3000(立方厘米)

师:这道题还有其他结果吗?(学生又沉入了深思)不一会儿,另外两种结果纷纷展现:

①20平方厘米=0.002平方米0.002×11.5=0.003(立方米)

②20平方厘米=0.2平方分米1.5米=15分米0.2×115=3(立方分米)

师:为什么会出现三种结果?

经讨论,学生才明白: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将得到不同的结果。

[片断二]

巩固与应用阶段,我将教材练习二中的一个填表题(表1)进行了加工组合呈现给学生这样一个表格(表2)。

表1

表2

学生填表后,师:观察前两组数据,你想说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小组交流,最后汇报。

生1:两个圆柱的高相等,底面积是几倍的关系,体积也是几倍的关系。

生2:两个圆柱的高相等,底面积越大,体积就越大。

师:观察后两组数据,你想说什么?

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很容易说出了后两组的关系。

学生的表述尽管不是很准确完美,但已说出了其中的规律,而这个规律正是解答练习二第17、18题的基础,又为下一单元“比例”的教学作了提前孕伏。

[片段三]

教材的练习中有这样一题:量一个圆柱形茶杯的高和底面直径,算出它可装水多少克?

学生动手测量自备的圆柱形茶杯的有关数据并计算它的体积。

师:水的生命之源。人每天都要饮用一定量的水,请大家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计算自己每天需要饮用几杯水(自己的杯子)才能保证健康,并把自己对水的想法写下来,下节课我们再交流。

[教学反思]

精心研究教材是用好教材的基础

教材作为教学的凭借与依据,只不过是编者对学科知识、国家要求与学生进行整和思考的结晶。但由于受时间与地域的影响,我们在执行教材时不能把它作为一种“枷锁”,而应作为“跳板”——编者意图与学生实际的“跳板”。因此,教学时,我们要精心研究教材,揣摩编者意图、考虑学生实际,创造性地利用教材。

1、挖掘训练空白,及时补白教材。编者在编写教材时,也考虑了地域、学科、时间等因素,留下了诸多空白,我们使用教材时,要深入挖掘其中的训练空白,及时补白教材。[片段一]中的例题教学,就挖掘出了教材中的训练空白,并没有把教学简单地停留在一种解答方法上,而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将得到不同的结果”的道理,从而学会多角度考虑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找出知识联系,大胆重组教材。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结构,知识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在教学时不能只着眼于本节课的教学,而应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知识系统。[片断二]的表1仅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体积公式,此外无更多的教学价值,而重组后的表2不仅实现了编者的意图,而且为“比例”的教学作了提前孕伏。走出了数学教学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点教学”的误区。

落实课标理念是用好教材的关键

能否用好教材,关键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否落实了新课标的理念。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我们的数学教学不能再以学科为中心,而应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教材在编写时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要心里装着学生,使用教材前反复琢磨,怎样的教学才能符合新理念。前两个片段就突破了“学科中心”和“知识中心”,走向了“学生中心”。[片断三]在教材关注学生的基础上向深层发展——不仅让学生动手测量,动脑计算,而且让学生在课外展开调查研究;不仅关注知识技能,而且关注了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对生命之源——水的自我看法)这一片断的教学,其价值就在于渗透了人文关爱。

学生获得发展是用好教材的标准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常常脱离教材,片面追求新课程的形式,而忽略了实质——“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每个学生在一节课的40分钟里获得最大发展应作为我们用好教材组织教学的追求。本节课紧扣教材,“以本为本”,着眼学生的发展,无论是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都获得了最大发展。

《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理解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的特征和作用,掌握制作的方法,并能正确地制作。

2、理解表中数据的意义和关系,能根据表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回答问题或简单推理。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计算和读表练习

教学难点:合计的百分数如何确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昨天我们学习复式统计图,谁来说一说通过昨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有关复式统计图的知识?表名、单位、日期;表头的设计;合计和总计等。

出示小黑板:

拖拉机厂去年生产拖拉机情况统计表

2005年1月

计划生产

实际生产

第一季度

2000

2100

第二季度

3000

3180

第三季度

3000

2850

第四季度

2000

2410

让学生结合昨天学习的知识,说图表中的数据表示什么意义?

你能设计表头吗?并把该统计图加以补充吗?

季度台数项目

总计

计划生产

实际生产

合计

10000

10540

第一季度

4100

2000

2100

第二季度

3000

3180

第三季度

3000

2850

第四季度

2000

2410

对于上面出现的总计,到底要不要?学生呈现一种是要,而且是如:4100,而有部分是要,但不是4100,而直接是2100,通过大家的讨论得出结论,理解为什么不要总计:因为这里的总计没有切实的意义。

二、新知学习

(一)问题解决

现在大家能不能算一算每个季度完成的百分率?

学生的整体问题不是很大,很快的就能计算出。

填入上表得:

季度台数项目

计划生产

实际生产

完成计划百分数

合计

10000

10540

第一季度

2000

2100

105%

第二季度

3000

3180

106%

第三季度

3000

2850

95%

第四季度

2000

2410

120.5%

到现在为止,表格完成了吗?还没有!还有一个合计的百分率没添?学生探讨该如何填写?思考汇报!

方法

一、方法

二、方法

三、针对学生出现的三种计算方法进行讨论到底该使用哪种方法?从该处的百分率所表示的意义出发:表示去年实际生产的台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从而理解用第一种方法计算。

(二)问题延伸

你能计算增产的百分率吗?计算并绘制统计表。

(三)读表练习

三、巩固练习

空调厂第一季度声场拖拉机情况,有部分数据已经记载在统计表上,请你把统计表填写完整。

年月

月份台数项目

计划生产

实际生产

增长百分数

合计

一月

2600

(1)

20%

二月

(2)

3220

15%

三月

3000

3720

(3)

四、小结

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的百分数的计算,合计百分数的确定。

课后反思:

整堂课是在昨天学习的复式统计图的基础上增加了百分率,因该所百分率的计算问题不是特别的大,只要弄清楚这里的百分率表示什么,怎样计算就行?但是对于合计的百分率到底该怎么计算,学生会把各个百分数相加的和或是各个百分数平均数写上去,所以这里有必要要把课本上的例题稍加修改,因为例题中出现了问题:

原来例题:

季度台数项目

计划生产

实际生产

完成计划百分数

合计

8000

8650

第一季度

2000

2100

105%

第二季度

2000

2280

114%

第三季度

2000

1860

93%

第四季度

2000

2410

120.5%

在确定最后一个百分数的时候,利用两种算法就出现了一样的结果:

方法

一、方法

三、这样学生就不能很好的区分到底是如何计算?因此在后来的设计中就修改了例题,使得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的确定使用哪种算法进行计算,直到例题介绍完,再让学生自习肯本上的例题,发现利用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相同,但是还是让学生明确是利用什么方法计算出这个结果的。

还有,比较课本上的教材安排可以发现,在后面的练习巩固是没有采用先完成试一试,而是直接就出示了练一练的习题,一是因为时间上不允许,于是为了提高课堂的时效性,先让学生练习练一练,把试一试作为机动;二是比较两个练习,可以发现,对于试一试学生的难度不是太大,是和例题相同的,而练一练对于大部分学生还是存在问题的,为了克服难点,练习的时候安排先让学生思考你要先算什么?如何计算?得出结论先计算出其中的(1)、(2)、(3),把问题的难点转化为以前学习的百分数问题,减低学生的难度。

第二篇:数学广角教案及反思

《数学广角─排列组合》教案及反思

庄丽华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数学广角”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是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在学生以后的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教材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

教材的例1通过2个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表示不同的两位数,属于排列知识,例1给出了一幅学生用数字卡片摆两位数的情境图,我在设计本课时,我把排列1、2两个数组成不同的两位数,改成了学生喜欢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破译密码。接着进行时装秀和合影问题,并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活动中,活动分小组完成,活动后进行三个数组成两位数的排列,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小组交流摆卡片的体会:怎样摆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从而找到排数的方法。为巩固排数的方法,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活动:

搭配衣服,路线、插花、猜密码等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生活场景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将学习活动置于模拟情景中,给学生提供操作和活动的机会,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为学生今后学习组合数学和学习概率统计奠定基础。教学内容分析:

搭配就是排列与组合,这样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以后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节课我试图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探索和研究,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演示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同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喜欢思考,具有简单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但是学生合作意识不强,胆子也较小,思考问题不够全面,有序性不强。本节内容,学生才开始接触,但在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启发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归纳以及合作交流,从而掌握搭配的方法。教学方式

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遵照《课标》的要求和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通过课件演示、动手操作、游戏活动等方式组织教学。做到

1、从生活情景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使学生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初步经历简单的排列和组合规律的探索过程; 过程与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排列组合的简单方法,锻炼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搭配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教学难点:

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理解简单事物搭配中的有序、无序的不同。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师:我带你们去数学广角乐园玩,走到了乐园门口,门上显示需要输入密码,并且提醒我们,密码是由1、2两个数字组成的一个两位数。同学们快试一试。

二、展开活动,探索新知。

(一)探究乐园密码

师:谁来快试试,第一次拨错了,门不会打开。第二次拨对了门就打开了。同学们顺利地进入了数学广角乐园。

(二)探究数字城堡密码

进入数学广角乐园后,同学们看到一座非常漂亮的数字城堡,他们很想去里面玩。但是数字城堡门提示,请输入密码,可是我们不知密码是多少,只是告诉我们,密码是由1、2、3三个数字中的两个组成的一个两位数,且是最小的两位数。同学们快动手试试吧!

1.同学们以四人一组为单位,在互动题板上动手摆一摆讨论讨论。2.小组代表汇报,引导学生得出以下三种思路:

固定十位:把数字1放在十位,然后把数字2和3分别放在个位组成12和13;我再把数字2放在十位,然后把数字1和3分别放在个位组成21和23;我再把数字3放在十位,然后把数字1和2分别放在个位组成31和32。

我再把数字2放在个位,然后把数字1和3分别放在十位组成12和32;我再把数字3放在个位,然后把数字1和2分别放在十位组成13和23。

交换位置:先摆出12,然后再倒过来就是21;再摆23,倒过来后是32;再摆13,倒过来后是31。一共可以摆出6个两位数。(题板展示)

师总结,考虑问题必须按顺序,有规律,这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3.同学们顺利地打开了数字城堡的门,在数字城堡里有一道难题,正需要同学们帮忙解决呢!

用0、2和5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发给学生互动题板,提交后进行汇报交流。6种排列方法,但符合条件的只有4种。02和05不是两位数所以不在正确答案里。

(告诫学生在有序排列的同时还要做到对答案进行恰当的筛选果。)自评: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让小学生经历了简单的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由2个数过渡到3个数的排列,给学生留有较大的探索交流空间,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又培养了学生乐于合作的习惯。

三、练习巩固 1.时装秀

同学们进入数字城堡后,来到了智慧屋,参加了一个服装搭配小游戏。发送学生们互动题板,请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让学生明白数字排列排列法也适合于衣服搭配问题)2.三人照相

同学们出了智慧屋遇到两位好朋友,他们很高兴能够在这里遇到,于是决定去百花园合影留念。如果他们三个人站成一排照相那么有几种站法呢? 发送互动题板,让学生动手摆一摆。

(透过这道题让学生体会固定位置与交换位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序排列)3.出门密码

快乐的一天结束了,我们要从百花园经过智慧屋到达数学广角乐园的出口。问:从百花园到数学广角乐园出口有几种走法?学生通过图片发现有六种,达到数学广角乐园出口还需输入密码。密码为六位数,前三位是638,后三位是2、5、9组成的,猜猜这个门的密码是多少?学生先自己思考然后试着写一写,写完后与同桌讨论讨论,并想一想怎样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指名汇报

师:密码的倒数第一位是9,倒数第二位是2,同学们,你知道密码了吗? 自评: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应该高于生活,在数学学习中就应该体现这样的教学思想。

第三篇:德育及教案)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面积和面积单位,区别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

2、提高综合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教学难点

正确灵活地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教具准备 课件

一、提纲导学

1.激趣导入

让学生从大到小说出已学过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说出它们之间的进率,并说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今天我们就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课题)

2.出示导纲,学生自学

a.读题,地砖是什么形状?边长是多少?面积呢?

b.读题,客厅地面是什么形状?长是多少?宽是多少?面积呢? c.讨论,要求地砖的块数,怎样列式?为什么? 3.自学设疑

哪些为题不能自己解决,提出来。

二、合作互动

1、小组讨论

讨论,要求地砖的块数,怎样列式?为什么? 2.展示评价

出示例7标识牌和问题。

教师:观察图,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我们怎样计算呢?怎样换算成平方米呢?

师生共同温习面积单位的换算方法。

(1)较大面积单位的数换算为较小面积单位的数 方法一: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方法二:两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中有几个“0”,就在数字后添几个“0”。(2)较小面积单位的数换算为较大面积单位的数。方法一: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方法二:两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中有几个“0”,就在数字后去掉几个“0”。所以6400平方厘米=64平方分米

2、学习教材第72页例8.出示例8。

教师:观察图,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生共同探求计算方法。

知道客厅的长和宽,也知道地砖是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形,可以先算出客厅地面的面积,再除以每块地中的面积,就可以得出一共需要的地砖数量;也可以先算出客厅的长和宽分别可以铺多少块地砖,然后再用乘法计算出一共需要的地砖数量。

方法一:6×3=18(平方米)

18平方米=1800平方分米

3×3=9(平方分米)

1800÷9=200(块)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方法二:6米=60分米 3米=30分米 60÷3=20(块)30÷3=10(块)20×10=200(块)

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教师:我们计算得对不对呢。下面来验证一下。9×200=1800(平方分米),1800平方分米=18平方米 正好与客厅的面积相等,解答正确。

三、导学归纳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拓展运用

1、让学生在教材上完成第74页的第5题,集体订正。

2、判断下面各题,错的要说明原因。(1)6平方米=60平方分米。

(2)边长为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3)用8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只有一种拼法。

(4)用8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它们的面积都是8平方分米。

3、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4页的第6—8题。让学生先读题,并理解题意,说明每题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数据,然后独立完成。学生在解答过程中教师注意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重点辅导。最后指名学生说出解题思路、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第6题:18×12=216(平方分米)答:墙报的面积是216平方分米。(18+12)×2=60(分米)答:花边总长60分米。

通过练习,明白需解决的两个问题:一是求面积,二是求周长,所用公式不同,所用的单位也不同。

第7题:6×3=18(平方米)

18-3=15(平方米)答:要粉刷的面积是15平方米。

解决此题时要让学生明白:用墙壁的面积减去黑板的面积,才是粉刷的面积。第8题:200×6=1200(米)1200×8=9600(平方米)答:能给9600平方米的地面洒上水。

让学生明白洒水车洒水的面积是长方形,用长方形面积公式解决问题。洒水的宽度是8米不变,洒水的长度是(200×6)米,长×宽就是洒水的面积。

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5页第10题。让学生读题,了解题意,独立完成

四、课堂作业新设计

1、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单位名称。

楼房高15()

数学书厚6()课桌面的面积33()

课桌长8()足球场的占地面积是7200()

2、教室的黑板长35分米,宽2分米,它们的面积是多少?在黑板四周贴一条彩带,彩带的总长是多少?

3、一台压路机,压路的宽度是3米,每分钟行驶38米,压路机15分钟能压多大面积的路?

4、学校要粉刷教室左边的墙壁,墙壁长8米,宽4米,墙上有3扇窗户,每扇窗户2平方米,现在要粉刷这面墙壁,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五、思维训练

1、判断。

(1)用14米的铁丝围成的正方形,要比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小。(2)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是26厘米。(3)6公顷=600平方米

(4)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相等。(5)用6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只有一种拼法。

(6)用4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它们的面积都是4平方米,但周长不一定相等。

2、一根铁丝能做成长2分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做两个同样的的正方形,那么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应是多少厘米?

3、一个长方形花池长3米、宽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如果把它的宽延长2米,长不变,它的面积增加多少?周长增加多少?

六、板书设计

减负增效学习心得

香花镇第四中心小学 贾荷风

知识在更新,人类在进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于是教委提出了中小学教学应从应试教学中走出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教育新思想。为此,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索思考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任务—减负增效。

“减负增效”的教改实际上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即提高教学课堂40分钟效率。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俗话说得好: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有一桶水。现在,知识信息正高速发展,教育系统的新事物也是层出不穷,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多媒体的制作,软件的开发等等。教学方法更是不断优化和创新,具有其先进性。所以,教师得不断学习充电,吸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手段,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为高效率的教学创造自身条件。

提高课堂效率其次是备课上下功夫。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在备课上应多研究,多斟酌,多进行教学探索,不打无准备的仗。准备充分,对一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逻辑清晰可见,教学目标明确无误,是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矗为此,而且教师不仅要对教材熟悉,也必须要对学生进行了解。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化几倍于一堂课的时间和精力去备好一堂课。

提高课堂效率,教师也要适当的改变的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才能善于主动思考、愉快学习。因此,教师必须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任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合理选择教学手段。当今教学,已逐步进入了各种视听设备、多媒体技术装置的时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视觉、听觉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合理选择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最后,还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为以后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总之,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不是不要质量,而是通过“减负”要更高的质量。学生要“减负”,教师要“加压”,要“减负增效”对教师要求的标准更高了。

解决问题教后反思

贾荷风

本节课主要是教学乘法两步计算,连乘应用题有两种解法。在教学时,为了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和研究点,我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尝试、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纵观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本课有的特点:让学生根据题目的信息思考:要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步先求什么?第二步再求什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学生积极性很高,而且有利于学生对不同解法的理解。使学生深刻的领会数学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最终应用于生活。

小学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是整数应用题的总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把整数应用题作了一个全面的汇总,涉及一般应用题到典型应用题,从一步应用题到几步应用题,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从普遍到特殊,从简单到复杂的解答方法,也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不断地归纳、综合,让学生从已学习到的解题方法中找出规律,把握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理解能力比较差,往往在解答应用题方面花很多的时间,却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因此怎样教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题。

小学数学中解决问题部分的教学历来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只有加强实际操作,才能体现智力活动源泉这一基本思想。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要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个人德育工作总结

香花四小 贾荷风 在这一学期中,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已,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在工作中对自己要求严格,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团结同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良好的师德、规范,平时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把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为了下学期更好的德育工作,我现将本学期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1、通过教师自身得体的仪态、行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严谨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我在教学中,将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与学习习惯,加强学生心灵与情操的涵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等德育内容自然渗透其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因为学生可塑性、模仿性强,教师是学生最直观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所以教师必须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责,为人师表,注重自身仪态。通过自身字迹优美、重难点突出的板书,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的教学语言,富创造性、灵活性的教法感知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造成“此时无声有胜有声”的效果,使其形成严谨的学习习惯。

2、关爱学生,首先,应给予学生以真挚的师爱。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的教师,首先意味着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忧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曾是一个孩子。”这朴实无华的话语告诫我们要懂得去爱学生,尤其要把真诚的爱给予后进生,尊重他们,对他们热情关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主动在感情上接近他们,使师生间架起和谐的情感之桥。比如有这样的一个学生,他在班内的纪律,学习方面都比较落后,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能无端的去责怪他,而应该通过各种有效途径详细调查,找出他落后的原因。原来他是因为贪玩缺乏学习兴趣,一时下来破罐子破摔,愈来愈差,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对抗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真诚地邀请他一起去打球、谈心、讲故事、交流感情等,从心理上清除与老师之间那种无形的隔阂,并把老师当作真诚可信赖的朋友,讲出自己的心里话。这样,在经过一番有的放矢的启发引导,对症下药解决了他心中的困惑,从而使他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成绩逐渐上升,并对班集体的事也积极主动了。这时,老师便可适时地给他提出不同的需求与期望,使他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奋斗目标,这样促使他获得一个又一个成功,逐步转化成一个先进的学生。

3、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备课时,仔细分析教材,敏锐扑捉其中的德育因素,把他们纳入教学中。我从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兴趣情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方面出发,并在此基础上积极组织有意义的课堂实践活动,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学生只有对自己、对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学习的动力,同时设法让学生懂得,学好知识是学习者自身发展和适应未来的需要。

总之,本学期工作已顺利圆满完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下一学期的工作中,我会不断总结成绩,争取德育教学工作再上一新台阶。

长方形周长

贾荷风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2)经历用不同的方式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提高比较、归纳、总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索、交流等活动,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与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自主探索,经历多种方法计算周长的过程。

教学难点:总结周长公式 教学过程:

一、提纲导学

1、导入新课

我们学校最近在操场上画篮球场地,篮球场最外圈是什么形状?(长方形)工人叔叔用纸胶带围了一圈,再刷油漆,这样又直又美观。工人叔叔让老师算算围一圈用多少米纸胶带?我们愿意帮忙算一算吗?知道要算长方形的什么吗?(周长)

2、出示导纲

⑴量出下面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并标出来。(用厘米做单位)

⑵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能用几种方法就用几种方法。

⑶和同桌交流,选出认为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3、自学设疑

长方形有什么关于边的特点(相对的两条边相等)(一组边较长叫长方形的长,一组边较短叫长方形的宽),它的周长又是什么?能指指吗?大家对这些知识掌握的很好,相信大家学了这节课后一定会很好的帮助工人叔叔解决问题的。老师更相信大家能自己探讨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请大家认真读下列任务,并在纸上完成第⑴、⑵任务后和同桌交流第⑶个任务。

二、合作互动 1.小组讨论

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能用几种方法就用几种方法。

和同桌交流,选出认为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2、展示评价

⑴长+宽+长+宽=周长

⑵长+长+宽+宽=周长

⑶长*2+宽*2=周长 说长*2和宽*2的含义

⑷(长+宽)*2=周长 说(长+宽)*2的含义

优化计算方法,学生说说理由。

3教师精讲:方法虽然很多,但我们在做数学的时候要选择最优、最快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4、质疑解难

计算用多长的纸胶带,也就是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条件才能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三、导学归纳 自己独立总结本节知识,交流总结。四、拓展训练

出示检测题(5分钟完成)

出示正确答案,自己批阅,教师统计达标情况(全对的有 人,90分以上的有 人,能自己改正,需要帮助的 人)

《长方形的周长》教学反思

贾荷风

教学《长方形的周长》后,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有几点体会颇深。

整堂课大致有以下几个环节:一是探究思考: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 课伊始,我在大屏幕上出示了一块长方形菜地:①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这块菜地一周的长度都含有哪些边?请你边说边用手比划一下;请你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一想。②请将这块长方形的菜地画在纸上。这一过程,学生经历了“看、想、说、画”,完成了知识构建的“感知、建模、内悟”,形成了空间与图形学习的“由形象到具体到再抽象”的思维过程。最终认识了“长方形的周长”。二是探索学习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1、如果分别用6cm、4cm表示你刚才所画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你将会怎样计算它的周长?(要求:想清楚,再说一说,先别写。)

2、放手让学生去计算。至此,学生们都已经对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胸有成竹,非常清楚了,所以都很顺利,兴致也极高了。他们在互相探究、思考、讨论并写一写的过程之中都有了各自的体会与理解,大致有以下的四种情况:①6+4+6+4=20(厘米)(按顺序把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加起来)②6+6+4+4=20(厘米)(先用长加长、宽加宽,再加起来)③6×2+4×2=20(厘米)(6×2表示长方形的两条长,4×2表示两条宽,算出它们的和,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④(6+4)×2=20(厘米)(6+4是表示一条长加一条宽的和,是这个长方形周长的一半,乘于2是整个长方形的的周长)三是探索优化计算方法:请同学们仔细的观察,认真地对比,看看你是否对这四种方法都有所理解,再想想自己最喜欢哪一种方法,以后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时喜欢哪一种方法就选用哪一种方法来计算。

我的体会: 一是知识的形成不应是给予,而应是探究获取。以前教学这个内容好像是先告诉学生公式,再引导学生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周长。现在提倡学生自主探讨知识。如果硬让学生死记公式,那么,学生学到的是死知识,他们的思维永远被禁锢在老师的讲解之下。二是倡导算法多样化更适合于学生的实际。对于这些三年级小学生来说,难道学生自己得出的长方形周长=长+长+宽+宽,不是更直观、更明白的公式吗?既然有的学生心里没有公式,教师就不能把一些刻板、抽象的数学知识强加于他们,只要他们的算法有道理,教师就要鼓励。新课改提倡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其道理非常明显,如果是学生们能总结出适合于自己的最好记、又实用的计算方法,那才是最有用的方法。

第四篇:德育故事及反思

德育故事及反思

故事1:为了生活在天堂里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这句话肯定会遭到我们办公室同事的集体抗议。那得从去年说起。

去年的夏天,新毕业的张老师接了新的一年级(6)班,意气风发,干劲十足。可才没几天,她就一筹莫展,神色黯淡,常向我们诉苦:“我的运气真背,班里有一个叫天天的,简直是魔鬼的化身!”我们都吓了一跳,一个小孩像魔鬼?原来,入学的第二天,他就砸了学校的几十块玻璃,校长找张老师谈完话,他妈妈刚刚交完赔款,他又挥拳打坏了同学的眼睛。更不用说上课时的不遵守纪律和作业本像咸菜干了。张老师每说完一次,就长长地叹一口气,听得我们都哑口无言,暗自发毛,要知道我们中的很多老师兼任他们班的其它学科。

渐渐地,我们都领教了天天的一招二术。就越发同情张老师了,毕竟她是班主任,日日与魔共处。很快我们办公室的话题重点定格在这个叫天天的孩子身上。他每天乐此不疲地上演连续剧,搞出一连串的闹剧,简直让人目不暇接,就像杂技表演中的抛盘子,抛完一个又一个。漠然置之,束手无策,大发雷霆,苦口婆心,对他都无济于事。渐渐地,我们也习惯了。去六班上课也是一幅“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神情。

我教他们班数学,当然也深受其害。教室里常常被他搞得鸡飞狗跳,要么突然找不到自己的教具,要么忽然找不到他了(他竟然是躲在桌子地下玩),要么他拿了别人的东西,每天像一只好斗的公鸡,周围的同学都遭殃。(简直莫名其妙)这种哭笑不得的事情常常出现。有一天数学课,我在兴趣盎然地讲解数字王国里的战争,同学们都被吸引了,教室里静静地,忽然发现,我每说一句,便有一个声音重复一遍,只是声音稍稍轻了一些,就像回音壁。凭经验判断,那又是天天在搞鬼。提起他,简直让人头疼。(其实是讨厌,是深恶痛绝。)所以我对他进行冷处理,就是不理不睬。(其实是下下之策)没想到他又怪叫起来,教室里 一下子大笑起来,又是乱哄哄。我拿起教鞭,高喊:“出去。”我自认为我对孩子的容忍度算高的,可天天逼得我只想打人。我看见他的眼里闪烁过一丝惊恐,最终教鞭没有落在他的身上,而是重重地停在桌子上。我不想去踩“体罚”这个地雷,把自己搞得就像一只受潮的鞭炮,点着了,“嗤”地一声冒烟,“突突”几

下,又哑哑地熄灭了,只有一股浓浓的硫磺味飘荡着,久久地在心中挥散不去。这样的感觉真不好受。

今年是一年级的第二学期。有一天,校领导来听课。听完了,很委婉地说:“小范,你的课设计得很好,可是实施的效果却不佳,学生很乱啊!” 我知道我的课有违于学校提倡的“价值引领,互动生成”了,可那是要以爱为基础的。我沉默不语,“我也看到了,有一些很皮的学生,特别是第一排的第一个同学,是个问题儿童吧!”“上他们班课,简直像入地狱!”我嘟哝了一声。“你看,因为你有这种想法,你把自己的心里装满了恨,赶走了爱,把他看成一个出轨的天使吧,这样你就生活在天堂里了呀!”校领导的“这样你就生活在天堂里”给了我深深的震撼。是的,我不能为了他失掉每天幸福的工作,也没有理由让他剥夺其他孩子快乐的课堂生活,不能为了一个出轨的天使而失掉整个天堂。可我对他“爱”不起来。可我不甘心,为了生活在天堂里我决定对他参与和投入,我要通过改变他而每天快乐地工作。从此以后,我总是尽量接近他,课余时间,我请他帮我拿黑板,拿教具,甚至开玩笑地请他捶背,这样做,只是为了消除他对老师的敌意。课堂上,我特别注意给他机会回答问题,当然都是一些铺了台阶的问题,如果答错了,我宽容地请他坐下,答对了,尽情地赞美他,我的心总是悬着,希望他能回答。他的作业我总是面批,就这样,我憋着劲地感化他。渐渐的,我发现他的作业整洁了。

一个中午,我晚到了一分钟,教室里有一些小朋友在吵闹,我看见天天竟捂着嘴,忽然我明白了,原来他在控制自己。有一次,他得了重感冒,我摸了摸他的头,随口说:“好了,现在可别调皮了!”第二天,他妈妈竟然专程赶到学校,只是为了告诉我,天天说了一些让她振动的话:“我感觉范老师挺喜欢我地,今天还摸摸我的头,像妈妈,我要好好学习,不然会对不起范老师的。”我的心里不禁也无限震撼,其实,他不知道,我对他只是“感情投资”,我只是希望通过他来改变自己的工作环境,我觉得很内疚。

渐渐地,我发现除了不讨厌他,也从心底里喜欢他了,他也有很多优点,爱劳动,热情,单纯,不撒谎。听到张老师说“这些天天天变了”,我在心里偷偷地乐。课堂上也好像在一点点地改观,我更增加了信心。回想一下,我没有因为改变他付出多少,也没有为他牺牲什么,只是对他有了一份本该就有的关爱。上

星期,我在数学课上教了基本图形,然后请他们用这些图形完成一幅贴画,对一年级的同学,我没有多高的要求,能有一些感受就不错了,第二天,超乎我的想象,这些图形在他们眼里仿佛幻化成了一个个小精灵,尽情闪烁着图形世界的绚烂。而天天的画更是让我目瞪口呆,橙黄的底色,两个快乐的小天使在撒播花朵,他说天使是老师。可见他爱数学,爱学习,爱学校,也爱老师。当我把图画拿给张老师看时,他也张大了嘴。

天天自信了,幸福了,是呀,幸福会使人产生对所做事情的超智慧,幸福如在天堂。

我承认我的初衷并不高尚,可是我终于明白了,快乐在于付出,在于对孩子真诚的爱,在于永不放弃,相信爱,别无选择。

我也明白,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你没有理由不相信。虽然我知道天天不是完美的天使,但愿只有我后知后觉。

德育故事2:圣诞老人来了

到2005年7月,我的教育生涯正好满七年。在这七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困惑、有激动、有伤心、有愤怒、有无奈、更有迷茫„„伴随着自己和学生的生命历程,那是一个个刻骨铭心的故事„„

离期末考试只有两个星期了,孩子们开始有些浮躁,课堂上随意插嘴、课后哄闹、教室的卫生状况也不尽如人意„„作为班主任的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机会终于来了,12月25日的清早,我悄悄地将事先为每个孩子准备好的小礼物放进了有的孩子的抽屉里„„

晨会课时,我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教室。同学们欣喜万分的告诉我:“陈老师,陈老师,我收到圣诞老人的礼物了!”“我也是,我的抽屉里面也有的。”“陈老师,这个礼物是不是你送给我们的啊?”„„“哦?是吗?”我故作惊讶的样子,缓缓地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小的花环,“你们看,我也收到了!”“难道真的有圣诞老人?”看着孩子们惊讶的样子,我又故意问道:“那是不是每个同学都收到了圣诞老人的礼物呢?”听了我的话,正如我预料的那样,那几个没有得到礼物的孩子都红着脸低下了头。“瞧,孩子们,你们的礼物都在我这儿呢!”“啊?”孩子们一个个把嘴巴张得老大,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是怎么回事啊?”

眼看时机差不多了,我便让孩子们都安静下来,“事情啊是这样的,昨天晚上我来学校准备写今天上课要用的小黑板,正巧看见圣诞老爷爷来我们教室给同学们送礼物呢!于是啊,他也送了一份给我,还托我给同学们带几句话呢!”说到这儿,我故意卖了一个关子,“什么话?什么话?陈老师你怎么不说了呢?”我清了清嗓子,说:“圣诞老爷爷说我们二(1)班的小朋友最近复习都很辛苦,很认真,所以要奖赏一下大家。可是有的小朋友的抽屉里乱七八糟的放满了东西,他的礼物都没有地方放了,所以只好寄放在我这儿了。”听了我的话,大伙儿哈哈大笑,那几个孩子的头更低了。“不过圣诞老爷爷说了,如果明年他来还看到这样乱糟糟的抽屉的话,这个小朋友的礼物可就没有了。” 有的孩子已经坐不住了,他们开始往抽屉里张望,动手拿杂物了„„

“除了这些小礼物啊,圣诞老爷爷知道咱们学校有能仁激励卡,所以他还给了我一份名单,让我给这些小朋友发一张能仁激励卡,因为他们的抽屉整理的格外干净。下面就请报到名字的小朋友到前面来领取属于你们自己的能仁激励卡。”在其他孩子羡慕的目光中,报到名字的孩子一个个昂着头,挺着胸走上了讲台,领取了属于自己的激励卡,在这张激励卡的落款处用彩笔画着一个鲜艳的圣诞老爷爷的头像。

晨会结束了,虽然我没有说许多冠冕堂皇的大道理,但是这次教育的效果是令人欣慰的,孩子们抽屉里的杂物少多了,学习用品的摆放也整齐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又提高了,课堂纪律有了明显的进步。我知道孩子们是聪明的,他们体会到了我对他们深深的爱,爱就是一种教育!

我们生活在一个故事的海洋,天天有故事,时时有故事,只要关注,只要倾听,就能够体会出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这些故事中所蕴含的真谛。

反思:

这两个德育故事告诉了我们同一个道理:尊重孩子是爱学生的出发点。教师的品德素质对学生的自制力、思维、品行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应是学生的严师、慈母,更应是知心朋友,以尊重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理解,受到尊敬。也给了我们以下启示:

1、教育者要取得教育的发言权,首先必须以“童心”去观察孩子、理解孩子。有一颗童心是做好小学班主任的首要条件,你应该既有老师的威严,又有孩

子般的童真,才能和他们交流情感,使他们爱你,毫无顾忌地向你敞开自己的世界。只有本着一颗有趣的“童心”,才能打开孩子的心扉,才能深刻理解其喜怒哀乐,也才能征服孩子的心,使孩子乐于接受教育。

2、教育者要善于运用“心理换位法”,设身处地为孩子们着想,从他们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出发,做到真正理解、尊重孩子。面子是人的心灵和外界事物之间的门。教师一旦伤及小学生脆弱的面子,学生就会自行关闭心灵的大门。教师要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就必须经常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与其进行“心理位置互换”,做其“大朋友”。在学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教师提些朋友式的建议供其选择。这样教育就能取得主动权,才能当好先生,使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到孩子身上发挥作用。对于这些所谓的差生,班主任应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奉献更多的爱心,因为他们平时表现较差,经常受歧视、遭冷落,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的刺激极为敏感,对他人心怀戒备,自卑心理、逆反心理比较严重,对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常常存在反感和抵触情绪。但内心深处,他们极渴望得到老师、同学和家长的尊重、信任和理解。班主任及时观察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过程,因势利导,对他们充满信心,从情感、态度、言语等各方面表现出对他们的爱护、关心、尊重和信任,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挖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热情鼓励,使他们重新找回自我,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一旦他们犯错误,班主任则做到心平气和,以诚相待,不挖苦讽刺,耐心教育,热心帮助,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风范和无私的爱去感化他们,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

3、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要小看小孩子。在教育过程中,没有什么比承认孩子的价值、尊重孩子的人格更重要的了。这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只有尊重孩子的人格,才是本质上的爱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刻苦求知的欲望,并使之学会做人;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在批评教育学生时,不要暴怒地向学生的人格“开炮”,结果会使教育效果为“零”,甚至是负数。每位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要记住“尊重学生”是教育的前提。

总之,每个教育者都应懂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而尊重孩子又是爱的前提”这么一个教育哲理。

陈娟

第五篇:数学德育渗透教案

数学课上期渗透德育学科教案

渝北区特殊教育学校

郑敏

第几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体验与参与,使学生会用5以内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乐趣和自信心。教学设计

(一)创设动画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暑假快要结束了,一个人在乡下姥姥家玩的聪聪就要读一年级了,为了不耽误爸爸、妈妈的工作,聪聪决定一个人从乡下乘车回家,不让大人接送,于是他一个人来到车站买票上车„„

[将数学与生活情境紧密联系,让初入学的小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学习产生亲切感。] 1.教师演示“买票”课件。

2.学生观察画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

3.师提问:小聪聪后面的解放军叔叔排第几? 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到处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4.各小组抽代表汇报交流。

5.师:看到聪聪一个人排队买票的情境,同学们除了知道一共有5个人在排队买票,以及每个人所处的位置外,你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 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去做,在外出的时候,要养成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充分利用教材的可教育资源,适时对学生进行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教育,使思想品德教育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易于接受。]

(二)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买好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探究新知 1.教师提问:“这时有几个有在买票?小聪聪排第几?聪聪后面有几个人?”同样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2.教师操作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强调观察的顺序和方向。

(三)巩固练习,强化对自然序数的理解

1.多媒体演示:明明、浩浩、丁丁领奖照片(教材第20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根据要求,自己思考,在课本上写出结果。2.多媒体演示:全家福照片(教材第20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根据要求,自己思考,然后汇报结果。

3.出示练习四的第1、2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共寻规律,完成填空。

[适时安排了三道基础性的练习,强化和巩固了学生对“第几”“几个”的感知和认识,同时感受取得胜利的不易,以及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四)动手操作,深化感知

1.学生拿出4个正方形学具片和1个圆片,先独立摆一摆,把摆的结果在小组内与同学说一说,看看圆片可以放在哪些位置上? 2.教师说要求,学生摆学具。

a.让学生试试把圆片放在第2的位置上,可以怎样放? b.学生摆,教师观察、巡视。c.对学生的以下两种摆法,提出讨论:为什么把○放在第2位会产生两种不同摆法? □○□□□ □□□○□ 引导学生体会“第几”在左右的条件限制下的相对性。[第几是相对的。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让其在具体的操作中感知和体验“第几”在左右的条件限制下的相对性,使知识得以向纵深发展,同时鼓励并肯定学生丰富多样的拼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五)寓教于乐,拓展应用知识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很认真,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开火车。选出几名学生跟在教师身后,组成一列“火车”,围绕教室内的过道缓慢“行驶”。

1.其余学生观察组成“火车”的人数以及教师和每位同学在队列中各是第几个,并与同桌交流。

2.“火车”改变前进的方向,“火车头”变为“火车尾”,观察并说出这时老师和每个同学在队列中各是第几个。

3.引导学生明白:方向不同,其结果也就不同。[以游戏为载体进行教育,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愉悦,从而实现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深化感知。]

(六)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又学会了什么?

数学课下期渗透德育学科教案

渝北区特殊教育学校

郑敏

前后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体验与参与,使学生感知前后的位置关系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乐趣和自信心。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课件,学具卡片。教学设计

1.创设动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暑假快要结束了,一个人在乡下姥姥家玩的聪聪就要读一年级了,为了不耽误爸爸、妈妈的工作,聪聪决定一个人从乡下乘车回家,不让大人接送,于是他一个人来到车站买票上车„„

[将数学与生活情境紧密联系,让初入学的小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学习产生亲切感。] a.教师演示“买票”课件。

b.学生观察画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小聪聪后面的解放军叔叔排第几

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到处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c.各小组抽代表汇报交流。d.师:看到聪聪一个人排队买票的情境,同学们除了知道一共有5个人在排队买票,以及每个人所处的位置外,你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

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去做,在外出的时候,要养成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充分利用教材的可教育资源,适时对学生进行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教育,使思想品德教育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易于接受。] 2.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买好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a.教师提问:“这时有几个有在买票?小聪聪排第几?聪聪后面有几个人?”同样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b.教师操作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强调观察的顺序和方向。巩固练习,强化对自然序数的理解

1.多媒体演示:全家福照片(教材第18页“做一做”),学生根据要求,自己思考,然后汇报结果。

2.出示第21页的第4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共寻规律,完成填空。

[适时安排两道基础性的练习,强化和巩固了学生对“前后”的感知和认识,同时感受家庭的温暖] 动手操作,深化感知

1.学生拿出4个正方形学具片和1个圆片,先独立摆一摆,把摆的结果在小组内与同学说一说,看看圆片可以放在哪些位置上?

2.教师说要求,学生摆学具。

a.让学生试试把圆片放在第2的位置上,可以怎样放? b.学生摆,教师观察、巡视。

c.对学生的以下两种摆法,提出讨论:为什么把○放在第2位会产生两种不同摆法? □○□□□ □□□○□

引导学生体会“前后”的相对性。

[“前后”是相对的。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让其在具体的操作中感知和体验“前后”的相对性,使知识得以向纵深发展,同时鼓励并肯定学生丰富多样的拼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寓教于乐,拓展应用知识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很认真,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开火车。选出几名学生跟在教师身后,组成一列“火车”,围绕教室内的过道缓慢“行驶”。

1.其余学生观察组成“火车”的人数以及教师和每位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并与同桌交流。

2.“火车”改变前进的方向,“火车头”变为“火车尾”,观察并说出这时老师和每个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3.引导学生明白:方向不同,其结果也就不同。

[以游戏为载体进行教育,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愉悦,从而实现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深化感知。]

下载数学德育教案及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学德育教案及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学渗透德育教案

    《时分的认识》渗透德育二年级数学教案 嘉安小学:何少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概念。 2、认识非整时、半时时间,做到会读会写(两种表......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及反思

    花园王国 ——小班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会手口一致点数物体,能说出总数。 2、引导幼儿根据花篮上的数字,在花篮内装上相应数量的小花,尝试5以内的按数取物。 3、通过装花的......

    《数学广角——集合》教案及反思

    富民县款庄中心小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考核主讲研究课材料 《 数学广角——集合》教案(课后反思) 款庄中心小学石丽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104-105页的内容......

    六年级数学优质课教案及反思

    优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抽屉原理 教学目标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

    数学广角教案及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P99数学广角。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摆一摆、玩一玩,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

    德育反思课教案

    行为习惯反思课—“反思坏习惯,养成好习惯” 教学目标:通过反思事例和同学们周边的事情,讲述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亲身感受反思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激励自己及......

    三年级数学上册优质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周长》优质教案 道石学校三(3)班黎幼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能测量并计算出规则图形的周长。 2.在解决问题的......

    一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教案及反思

    一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教案及反思 一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教案 课题:套圈游戏(教材76~77页)一、自学导航 活动一: 争当“小裁判”铺垫练习、 口算算得快的同学争当小裁判。2、 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