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明书店正式文稿
开明书店简介 以出版当代文学及青年读物为主的出版社。1926年8月成立于上海。创办人章锡琛曾是商务印书馆的老编辑。初办时﹐资本只有五千元﹐1928年招募股本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以后陆续增资﹐至1937年有资本三十万元。分店遍布全国各省﹑市。
其实,在新“开明”之前,还有着一个老“开明”,那是在清光绪年间(1902)由夏颂莱(清贻)创办的,两家书店前后相距26年。老开明书店曾出版过《金陵卖书记》、《汴梁卖书记》,据说这是最早关于图书发行的书籍。据章锡琛说,“开明”这个名称是由孙伏园建议取的,开明书店的招牌也是孙所写。
开明书店的成立与发展﹐得到许多作家﹑教师和编辑的合作与支持。其中有文学研究会的作家﹐如郑振铎﹑茅盾﹑叶圣陶﹑赵景琛等﹔有立达学会的教师﹐如夏丐尊﹑匡互生﹑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等﹔有商务印书馆的编辑﹐如胡愈之﹑周建人﹑王伯祥﹑周予同﹑徐调孚﹑顾均正﹑贾祖璋等。他们把书店当作自己的事业﹐时时关心它的成长﹐把好的作品首先交给它出版。
书店的编辑出版业务﹐长期由夏丐尊﹑叶圣陶﹑章锡琛等主持。最先编辑《新女性》杂志﹔1930年 1月起﹐先后创刊《中学生》﹑《新少年》﹑《月报》﹑《国文月刊》等十四种杂志。同时还出版文学﹑艺术﹑文史﹑自然科学以及儿童文学等方面的读物。它出书严谨﹐从编撰﹑审读﹑校对﹑印刷﹐到书籍装帧﹐均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在出版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创办以后的二十七年中﹐共出版图书一千五百余种﹐其中教本七十多种。
开明书店在团结进步作者﹑出版进步书刊﹑积累文化财富﹑教育青少年等方面﹐作出了很多贡献﹐社会影响很大﹐在中国现代出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50年开明书店总管理处迁到北京﹐1953年 4月同青年出版社合并﹐组成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该店於1953年与青年出版社合并为中国青年出版社﹔其发行部门并入中国图书发行公司.以出版当代文学及青年读物为主的出版社。
开明书店的《开明青年丛书》系列,大致出版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迄今我收集了一些民国三十七年七月(1948年7月)特一版也就是再版发行的图书,共计43部。这里挑选其中部分有代表性的书籍作一简单介绍。开明书店的编辑人才
开明书店的编辑成员,大致来自三个方面,即编辑、作家、教师。管理人员则多为同仁的亲朋好友,逐渐形成了一个家长式的管理模式,因而在初创阶段和战争环境下,大家能够和衷共济,患难与共。章氏兄弟善于经营,负责编辑业务的夏丐尊、叶圣陶、王伯祥、傅彬然等人,对出书方针十分明确,“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他们一贯的宗旨。因为编辑人员大都出身于教师,他们都把出版当成教育事业来办,对媚世迎俗的庸俗读物,一概拒之门外,而重点选择或自行编写有益于青少年的优质图书。
一、有远见、会经营的张锡琛
章锡琛原是商务印书馆的老编辑,主编过《妇女杂志》。后来,因种种原因,他离开了商务印书馆,辞职后自办了《新女性》杂志和开明书店。开始,著名作家赵景深支持章先生事业,被章先生聘为编辑所长。不久,赵因专心从事翻泽,辞去了所长职务,章先生便聘夏丐尊来接替。
二、由教育家成为编辑家的夏丐尊
夏丐尊为《中学生》写过不少辅导青年学习的文章,最有名的是《爱教育与爱教材》《致文学青年》《我的中学时代》《人能忍受的温度》《我之于书》等,在学生中影响很大。
夏丐尊除了编《中学生》以外,在开明书店的20年中,还主编过《月报》和《一般》杂志;出版过翻译作品《爱的教育》和《续爱的教育》,创作过《平屋杂文》《文艺论ABC》;与叶圣陶合写过《文心》《文章讲话》《阅读与写作》;在编写教科书方面,曾与叶圣陶等合编过《开明国文讲义》和《国文百八课》。为了帮助失学青年获得求学机会,开明书店还创办了一所函授学校,夏丐尊担任校长。函授学校以函授形式,每个学生发给一本讲义,包括各个学科,授课人都请了有名的教师。除了授课,还要批改学生作业,答复学生提问,工作量相当浩大。函授学校终因人手不足,只办了半年就停办了,甚为可惜。但后来这些讲义都正式出版了自学教材,有夏丐尊、叶圣陶等编写的《开明国文讲义》,林语堂编的《开明英文讲义》,章克标、刘薰宇编的《开明算术讲义》,沈乃启编的《开明物理学讲义》等十几种。
三、热心提携扶植青年作家的叶圣陶
叶圣陶和夏丐尊一起负责开明书店编辑部的工作,那是1931年1月的事。叶圣陶进开明书店以后,他的夫人胡墨林也一起进了开明书店的编辑部。后来,叶圣陶一直在开明工作到1948年底中共中央派人把他接到解放区去参加新中国的筹备工作才离开。他为开明书店做了大量的编辑工作,特别是培养了一批年轻的作家,后来许多人成为当代名人。有著名作家丁玲、作家巴金、彭子冈和徐盈夫妇俩后来都成了出色的记者、著名作家秦牧。
开明书店的扛鼎之作
在二十多年的历史中,开明书店共出版书刊约1500种,内容包括文学、艺术、语文、自然科学、应用技术、史地等,类型有刊物、教科书、青少年读物、古籍和工具书等。
开明书店先后出版了数十种中、小学各科教本,林语堂编的《开明英文读本》在早期的教科书中最为畅销。
《活叶文选》是开明书店的一个创新。它选择历代名篇,加以分段标点,折叠成帖,编上号码,单篇出售,供学校选购作为讲义或课本,十分方便。后来开明书店在重庆参加国定本教科书联合发行处,其中承供教科书数量占7%。
开明出版的青少年读物有:《开明青年丛书》,包括朱光潜的《谈美》《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夏丏尊、叶圣陶合著的《文心》《阅读与写作》等。《世界
少年文学丛刊》包括叶圣陶创作的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徐调孚翻译的《木偶奇遇记》,夏丏尊翻译的《爱的教育》等。《开明文学新刊》包括了茅盾、老舍、叶圣陶、巴金、夏丏尊等著名作家的小说、散文、戏剧集,如朱自清的《背影》、叶圣陶的《倪焕之》等。文学方面还出版了茅盾的《蚀》《虹》《三人行》《子夜》,巴金的《家》《春》《秋》《灭亡》《新生》,高尔基著沈端先译的《母亲》等名著。早期出版的刊物除《新女性》月刊、《文学周刊》以外,还有立达学会的同人刊物《一般》,《中学生》是影响最大、发行期最长的刊物。
另外还有1937年创刊的《月报》。
音乐知《一般》月刊创刊《开明》月刊创刊、《中学生》﹑《开明少年》、《新少年》﹑《月报》《新少年》《地理知识》《英文月报》﹑《国文月刊》等十四种杂志、定期刊物
开明书店在古籍和工具书方面,也出版了数种颇有影响的大部头书,其中《辞通》《二十五史》和《六十种曲》成为开明的三大看家书。《辞通》是海宁朱起凤以毕生精力写成的巨著,原名《蠡测编》,后名《读书通》《新读书通》,最后改为《辞通》。全书共24卷,300万字,用以查阅同一个词的各种不同写法和可以互相通假的字,极为方便。这部巨书原来是送往“商务”的,但因此书生僻字多、排版难、成本高,销路无把握,王云五把它退稿了事。不料章锡琛看了,慧眼相中,认为颇有学术价值,毅然决定出版《辞通》,是当时出版界的一件大事。“开明”自《辞通》出版后,大胆逾出青少年读物的出版范围,涉猎古籍,也影印有价值的古籍。商务出版过百衲本《二十四史》,以所用版本优良获得口碑,章锡琛针锋相对,从彼“篇幅多了,卖价不得不昂贵”,“就只有有财有势的人才能够享受”,而我采用殿本为底本,再增加柯劭忞的《新元史》,配成一部崭新面目的《二十五史》,9页拼成一面缩印,全书700多面,以大16开本分装9册。接着又出版了《二十五史补编》,该书大16开,近9000面,分装6大厚册,搜集历代学者对二十五史的考订、补作、校正(共240多种),加以汇编而成,再考虑读者的方便,由王伯祥在各史书后面增加一个参考书目,又出版了卢芷芬、周振甫编的《二十五史人名索引》,与《二十五史》结合起来使用,对研究史学有很大便利,世人称为“扛鼎之作”。《六十种曲》采用的是明末毛晋汲古阁的版本,开明不但考证了版本,还介绍了每一种曲的作者和内容特色及前人的评价,对曲艺、文学艺术研究很有价值。
丰子恺《音乐入门》出版。1927年12月,丰子恺的《音乐入门》由开明书店出版。这本音乐启蒙书影响甚广,许多学校将此书作为教本。此后,开明书店又出版丰子恺的《音乐知识十八讲》、《孩子们的音乐》、《西洋识》等著作。开明书店的获得认可的原因(包括特色)开明书店出版的教科书,如以发行量计算。在同业中可居第5位,是一家很有影响的书店。在开明书店出版的书籍封底正中,都印有一枚小小的出版标记,或黑,或红,或稍大些,或稍小些,似乎没有统一的尺寸,但图案无异。图案的上半部分是杲杲之日,光芒四射.给人一种耀眼之感。下半部分是一本打开的书籍,上书“开明”两字。明眼人一看便知,书籍之光使人启蒙,从此将摆脱愚昧,以智能之光开启思想的光辉。开明书店的出版标记,在众多出版标记中,图案最
为简洁。小巧玲珑,十分可爱。这枚小小的出版标记,笔者一开始猜想,是否由写过开明书店招牌的孙伏园构思或设计?好像也不能确定。后见到莫志恒先生撰写的《开明的图书装帧》,才知道这一出版标记是出自丰子恺先生之手
与当代我国出版业相比,老书局的不少经营理念与经营模式非但不落伍,反而更加合理、有效,而当年那些出版业先驱们的品格与才学,则更加值得我们学习。具体到专题的内容,我不想做得太广太深,一方面出版史研究不是我的专业,我在相关领域的学识和能力很有限;另一方面,做得深了,大家未必感兴趣也未必有很大的意义,毕竟绝大多数接受新中国教育的人对于现代出版大家,特别是非共产党籍者相当陌生。莫说中华的陆费逵和开明的章锡琛等人,就是现代文化巨人,商务的王云五,恐怕今人也知之甚少,何况如上所述,考古不是为了复古。因此我主要依据《书局旧踪》的记述,结合手头的几本相关书籍和网上的资源,着眼于基本资料的整合与阐述,希望它有助于朋友们了解我国出版史上的一个多姿多彩的时
民国年间,全国有六家大书局,就是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大东书局、开明书店和国民党官办的正中书局。这其中,开明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远远不如其他各家,但它的影响却相当的大,被认为与商务、中华三足鼎立。开明在其不长的历史中,始终坚持不向钱看,正正经经的出好书,实实在在的给读者送温暖。这种精神在旧中国十分难能可贵,为当时出版界人士叹为观止。这里,就让我们踏着开明老板章锡琛留下的足迹,去寻访那段曾经的激情岁月„„
不开明中出“开明”,时间是1969年,章锡琛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恍惚中,章老板仿佛又回到了四十多年前„„那时候,章锡琛还在商务印书馆主编其中的《妇女杂志》。而立之年的章主编是新思潮的排头兵,1925年1月,他与鲁迅的弟弟周建人在《妇女杂志》上出了一期专号——《新性道德专说》,主张道德应随时代变化,反对陈腐的旧性道德,结果遭到陈百年的批评,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为此章锡琛不但丢掉了主编之职,最终还被商务老板王云五扫地出门。这期间,他在郑振铎、胡愈之和鲁迅等人的支持下,自办了一家《新女性》杂志,并在此基础上,请胞弟章锡珊合伙经营,于1926年8月1日在上海
2、正式开办了开明书店。开明书店的出版物主要以中等教育程度的青年为读者对象,凝聚了一批同气相求的“开明人”,他们的目的是“争取青年中学生,因为他们是社会中坚”(朱光潜)。经理章锡琛说自己是一位商人,其实他是一位有经济头脑的文化人,一位名副其实的开明人士;协理范洗人本是制作精盐的商人,却没有一点市侩气;其余人等如夏丏尊、叶圣陶、胡愈之、徐调孚、宋云彬、傅彬然、丁晓先、王伯祥、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金仲华、刘薰宇、白采、胡仲持、顾均正、贾祖璋、周振甫等,学术上各有千秋,但为启蒙工作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却是同样的。这些人组成明社,叶圣陶创作社歌,开展各种讲学、联欢、歌咏、旅游等技法同仁敬业和沟通感情的活动。“开明同仁的作风,有四句话似可做代表:是‘有所爱’,爱真理,即爱一切公认为正当的道理。反过来是‘有所恨’,因为无恨则爱不坚。恨的是反真理。再则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合乎真理的才做,反乎真理的就不做,这“虽无标语,但确实以此态度做人,以此态度做出版编书”(叶圣陶)。有了这一班开明的文化人加入,开明书店很快便从一家兄弟书店发展到与“商务”、“中华”相抗衡的出版公司。
开明书店的结局
正当开明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国难临头。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设在梧州路的总店和专为开明书店排印书刊的美成印刷厂全部毁于战火,开明书店损失达80%以上。章锡琛等拟将开明书店迁至汉口,因书籍、纸型被日军劫走,章老板只得停业、回沪。留守上海期间,他和夏丏尊曾被日军关押10多天。协理范洗人等于1941年在广西桂林设立开明总办事处,重组董事会,范洗人任总经理。日军进犯桂林,总办事处迁重庆,由叶圣陶主持。抗战胜利后,总办事处迁回上海。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首先接收官僚资本的正中书局、中国文化服务社,并立即成立国营新华书店。“五大”中的“世界”和“大东”也被军管,没收了其中的官僚资本。不久之后,“世界”的私股参加公私合营,“大东”的职工则分别并入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新华书店和大东印刷厂,两家曾经显赫一时的书局就这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1950年,政府继续对私营图书发行业进行整顿和改造,开明书店实行公私合营,后与青年出版社合并成为中国青年出版社,其发行部门则与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和联营书店等单位的发行部门组建公私合营的中国图书发行公司。“开明书店”这块民国时期出版业的金字招牌也从此成为了历史。“五大”之中,只有“商务”和“中华”两家迁往北京实行公私合营,一直延续至今。作为“开明书店”的经理,章锡琛在解放后先后出任出版总署处长、专员,古籍出版社任编辑、副总编辑,1956年转入中华书局任副总编辑。但令章老板万万没有想到的是,1958年他被错划为右派,挨批挨斗。丰子恺含泪说:“老板做了一生事业,想不到落得如此下场!太不公平了,这世道!”虽然1960年章老板摘掉了右派的帽子,但这位擅长经营而又不辞劳苦的出版大家,终于没能逃过十年**的劫难,含冤离开了人世。
十年**当中,唯一可出版的一部今人研究古籍的系统专著是《柳文指要》,作者章士钊执意请“开明”老人徐调孚负责编校,这也算是“开明”盛誉的余响吧。
浩劫结束后,另一位与开明书店关系密切的人物,曾担任《月报》月刊主编的胡愈之痛定思痛,提出了极具前瞻性的建议,即创立“群言堂产销合作社”,编辑、出版、印刷、发行当前最迫切需要而又为国营出版机关所不能供应的书刊及其他印刷品,这种合作社如蒙批准成立,“将是一种新颖的集体经济(类似南斯拉夫的工业自治体)”,他断言:“这一类型的集体经济,如试验成功,可推广到其他企业。它是对国营经济的补充,并且可以很快提高生产率。”(《建立“群言堂产销合作社”的初步设想》,1979年)。遗憾的是,在非公有制经济已经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上升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胡愈之最初的设想依然被束之高阁。然而,当今出版社出的书往往不挣钱,民营的文化公司花上两万元买来书号进行操作却能挣钱,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胡愈之的这个“开明”的梦,会成为现实。
第二篇:开明书店相关资料
开明书店相关资料
书店简介
开明书店是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上海开设的一个著名出版机构。1926年成立,主要创办人是章锡琛﹐主持编辑工作是夏丏尊﹑叶圣陶。该店有一批得力的编辑﹐如王伯祥﹑周予同﹑宋云彬﹑傅彬然﹑徐调孚﹑顾均正等。在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团结了一批有名的作者。出版物以青少年读物为主﹐刊物有《中学生》﹑《开明少年》等﹐也出版了许多新文学作品。因作风严谨﹐倾向进步﹐受到教育界﹑文化界的赞誉。胡愈之在《纪念开明书店创建六十周年》中指出﹕在中国﹐“从办杂志开始﹐靠几个知识分子办起来的书店﹐开明书店是第一家”﹔“开明书店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中诞生的一个进步的书店。”在编辑出版工作﹑团结作家﹑联系读者方面﹐开明书店积累了不少经验。影响与声誉
书店宗旨在于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倡导新式思想和生活潮流,扶植新生作家。
开明书店的出版物主要以中等教育程度的青年为读者对象,凝聚了一批同气相求的“开明人”,他们的目的是“争取青年中学生,因为他们是社会中坚”。民国年间,全国有六家大书局,就是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大东书局、开明书店和国民党官办的正中书局。这其中,开明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远远不如其他各家,但它的影响却相当的大,被认为与商务、中华三足鼎立。开明在其不长的历史中,始终坚持不向钱看,正正经经的出好书,实实在在的给读者送温暖。这种精神在旧中国十分难能可贵,为当时出版界人士叹为观止。成立发展
1926年8月1日,成立于上海。初办时﹐由章锡琛、章锡珊兄弟合资开办的开明书店。资本只有五千元﹐1928年招募股本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以后陆续增资﹐至1937年有资本三十万元。分店遍布全国各省﹑市。
1928年,由夏硏尊、刘叔琴、杜海生、丰子恺、胡仲持、吴仲盐等人发起,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年公司正式成立,杜海生任经理,章锡琛任协理,夏硏尊任编辑所长。开明书店规模扩大后,发行所迁至中区福州路,总店迁址东区梧州路300号。
1937年淞沪会战中,梧州路总店毁于战火。开明书店损失达80%以上。章锡琛等拟将开明书店迁至汉口,因书籍、纸型被日军劫走,章老板只得停业、回沪。
1941年在广西桂林设立开明总办事处,重组董事会,范洗人任总经理。日军进犯桂林,总办事处迁重庆,由叶圣陶主持。抗战胜利后,总办事处迁回上海。
1946年迁回上海。
1950年,开明书店实行公私合营,1953年与青年出版社合并改组为中国青年出版社,迁北京。
人才、出版物及出版物的特色
创办人章锡琛曾是商务印书馆的老编辑。开明书店的成立与发展﹐得到许多作家﹑教师和编辑的合作与支持。其中有文学研究会的作家﹐如郑振铎﹑茅盾﹑叶圣陶﹑赵景琛等﹔有立达学会的教师﹐如夏丐尊﹑匡互生﹑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等﹔有商务印书馆的编辑﹐如胡愈之﹑周建人﹑王伯祥﹑周予同﹑徐调孚﹑顾均正﹑贾祖璋等。他们把书店当作自己的事业﹐时时关心它的成长﹐把好的作品首先交给它出版。这些人组成明社,叶圣陶创作社歌,开展各种讲学、联欢、歌咏、旅游等技法同仁敬业和沟通感情的活动。“开明同仁的作风,有四句话似可做代表:是‘有所爱’,爱真理,即爱一切公认为正当的道理。反过来是‘有所恨’,因为无恨则爱不坚。恨的是反真理。再则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合乎真理的才做,反乎真理的就不做,这“虽无标语,但确实以此态度做人,以此态度做出版编书”。有了这一班开明的文化人加入,开明书店很快便从一家兄弟书店发展到与“商务”、“中华”相抗衡的出版公司。
开明书店以出版当代文学及青年读物为主的出版社。在团结进步作者﹑出版进步书刊﹑积累文化财富﹑教育青少年等方面﹐作出了很多贡献﹐社会影响很大﹐在中国现代出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50年开明书店总管理处迁到北京﹐1953年 4月同青年出版社合并﹐组成中国青年出版社。
在二十多年的历史中,开明书店共出版书刊约1500种,内容包括文学、艺术、语文、自然科学、应用技术、史地等,类型有刊物、教科书、青少年读物、古籍和工具书等。出版物包括茅盾《子夜》,巴金《家》、《春》、《秋》等文学作品;《中学生》等刊物、林语堂《开明英文读本》、《活叶文选》等教科书;《开明青年丛书》、《世界少年文学丛刊》等青少年读物;朱起凤《辞通》、《二十五史》等古籍和工具书等。
开明书店先后出版了数十种中、小学各科教本,林语堂编的《开明英文读本》在早期的教科书中最为畅销。《活叶文选》是开明书店的一个创新。它选择历代名篇,加以分段标点,折叠成帖,编上号码,单篇出售,供学校选购作为讲义或课本,十分方便。后来开明书店在重庆参加国定本教科书联合发行处,其中承供教科书数量占7%。开明出版的青少年读物有:《开明青年丛书》,包括朱光潜的《谈美》《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夏丏尊、叶圣陶合著的《文心》《阅读与写作》等。《世界少年文学丛刊》包括叶圣陶创作的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徐调孚翻译的《木偶奇遇记》,夏丏尊翻译的《爱的教育》等。《开明文学新刊》包括了茅盾、老舍、叶圣陶、巴金、夏丏尊等著名作家的小说、散文、戏剧集,如朱自清的《背影》、叶圣陶的《倪焕之》等。文学方面还出版了茅盾的《蚀》《虹》《三人行》《子夜》,巴金的《家》《春》《秋》《灭亡》《新生》,高尔基著沈端先译的《母亲》等名著。早期出版的刊物除《新女性》月刊、《文学周刊》以外,还有立达学会的同人刊物《一般》,《中学生》是影响最大、发行期最长的刊物,另外还有1937年创刊的《月报》。
开明书店在古籍和工具书方面,也出版了数种颇有影响的大部头书,其中《辞通》《二十五史》和《六十种曲》成为开明的三大看家书。
第三篇:自我剖析正式文稿
自我剖析材料
——平陆县人民医院陈辉
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加强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并明确提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重点剖析存在的问题及根源,做到查摆问题准、原因分析透、危害后果明、整改措施实。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经过对本次活动精神的领悟,我认为在当前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坚决拥护党中央举办的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来查找自己的思想之陋、行为之垢,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密切联系群众。现将自我剖析情况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一)形式主义方面。一是学风不正,学用脱节。满足于一般性了解,缺乏深入研究,过多忙于日常事务,对理论学习不主动、不系统,联系实际深入思考不够;感兴趣的学得多,不感兴趣的一扫而过,从而在解决全局性、疑难性问题上思考不深、办法不多,在指导实际工作中力度不大。二是落实不力,工作疲沓。很多该做的工作没做,就是做了的工作也有许多该落实的事没抓落实。有的工作,上级不推不动,甚至遇到难做的事情还推而不动,办事情有时也有拖拖拉拉的现象,不太讲究效率。
(二)官僚主义方面。一是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体贴职工工作生活方面不够。对基层和干部的一些疾苦和诉求,有的时候往往是激动一下子,感动一阵子,事情过去了也就什么都忘记了,没有把群众真正装在心里面。尽管有时也为基层为群众办了一些实事,但多数时候还是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二是服务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对“三好一满意”的思想体会的不深不透,还没有自觉地把群众对我们的满意程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有些工作做的还不是那么令人满意,小成即满,今后还要继续把工作做深做细,因为服务是永无止境的,群众对我们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不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就有可能群众的根本利益。三是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贯彻落实“三好一满意”的要求还不够自觉,有时还做不到生人、熟人一样和气,干部、群众一样尊重,忙时、闲时一样耐心。
(三)享乐主义方面。一是精神状态还不能很好的适应形势的要求。工作热情有所降低,精神状态不佳,安于现状,工作不够积极主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还需要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二是吃苦精神不够牢。平时比较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满足于做好自己的份内事,没有把精力和时间全部扑在工作上。生活图安逸、怕吃苦。工作上有时有畏难情绪,缺少逢山开路、遇河搭桥的勇气,缺少不断
开创工作新局面的思想和意识。三是工作争强当先的意识不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新观念,大胆工作的思想树立得不牢固,工作中没有新的亮点;还不善于创新,不能够很好的灵活掌握方针政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争强当先。
(四)奢靡之风方面。我深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反对奢侈浪费之风、坚持艰苦奋斗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奢靡之风,往往会使人丧失斗志,腐化堕落。在抵制奢靡之风方面,我一不爱面子,二不爱攀比,三不讲排场,自觉养成艰苦朴素的习惯。在抵制奢侈之风上,自认为做的还是很好的。
二、整改的措施
(一)、要进一步强化政治学习,增强理论功底,提高理论水平。要通过持之以恒的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道德水平。特别要在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上下真功夫,不断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特别是要认真研读习总书记等领导重要讲话和上级下发的一系列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文件、通知、要求,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筑牢思想防线。在掌握科学体系和领会精神实质上下工夫,做到深入不肤浅,实
际不空谈,切实提高思想理论水平。
(二)、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宗旨意识,传递正能量。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忠实地执行党的群众路线。要以解决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成效为落脚点,深入到基层。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时刻把群众的需求和冷暖挂在心上,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在工作生活中要带头讲大局,讲团结,讲奉献,带头创造佳
绩,带头服务基层,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宏扬正气,传递正能量。
(三)、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增强工作实效。要进一步增强改革意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努力做到善于克服消极思维、模糊认识所造成的各种束缚,破除急躁情绪,迎难而上,积极工作;善于从政治、全局的高度认识事物,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实现学习方式、工作理念、工作手段和工作机制的创新,不断总结和完善工作经验,认真贯彻和落实上级各项决策和部署,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
(四)要遵守党纪国法,努力做到勤政廉洁。一是自觉接受上级领导和干部群众的监督,始终以最强的党性原则要求自己,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事业观,切实打牢廉洁从政的思想基础。二是自觉遵守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始终保持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牢固树立公仆意识、自省意识、程序意识和民主意识,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兢兢业业、干干净净地做好各项本职工作。三是继续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别人改进工作作风,自己却崇尚形式、做官当老爷,是不可能有任何实际效果的。所以反对和克服“四风必须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好队伍,形成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的良好风气。
第四篇:正式竞选文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同学:
大家好!
我是0702班的焦秀江。首先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学校提供这次机会,使我能参与竞争,一展自己的抱负。今天我来参与竞选的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大家,能为大家谋利益。我自信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能胜任这项工作,正由于这种内驱力,当我走向这个讲台的时候,我感到信心百倍。
我个性温和,但充满激情;做事稳重,但不张扬;为人正直,但不固执。处事沉着、办事果断且能够顾全大局。今天我很荣幸地站在这里表达自己由来已久的愿望:“我要竞选学生会主席。
中学阶段以来,我先后担任过班长,副班长,纪律委员,校报记者及校团委编辑部部长兼管校广播站,在工作中我学会了怎样为人处世、怎样忍耐,怎样解决一些矛盾,怎样协调好各成员之间的关系,怎样处理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怎样动员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怎样提拔和运用良才,怎样处理好学习与工作之间的矛盾。这一切证明:我有能力胜任学生会主席一职,并且有能力把学生会发扬光大。在大学这一年的工作中,自觉培养了我的合作与协调能力,我能真诚的与别人合作,并且协调 好同学们之间的关系,对不良行为敢于大胆管理,从不姑息纵容。
在今天的演说中,同学们说到学生会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并信心百倍的承诺,这一切使我感受到青春的活力、奉献的精神、可敬的勇气。同时我也说说自己对学生会工作的认识。
学生会是一个平凡、直率、坦诚的组织。它是培养人文经验的场所;人与人的交往不可或缺,各种社会关系,情、谊都弥足珍贵。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大家需相互帮助,而学生会为大家提供了这样的帮助。它感受时代的触角;现代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只有那些感受时代脉搏跳动的人,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虽然土地无边无际,可它就在你的脚下,这才是学生会的价值。它是释放个体与群体能量的组织,水本无波,相荡而起涟漪,石本无华,相撞而起火花,能量在相击中释放,学生会创造性的活动就是这种结合的最好方式。
假如我当选,我将以“奉献校园,服务同学”为宗旨,真正做到为同学们服务。改革学生会的体制。真正的做到“优胜劣汰”,做到“日日清,周周结”,每周都对各部门的负责人进行考核,通过其部门的成员反应情况,指出他在工作中的优点和缺点,以朋友的身份与他商讨解决方案并制定出下阶段的计划。经常与他们谈心,彼此交流对生活、工作的看法,为把学生会工作做好而努力。开展部长及负责人常作自我批评,自我检讨的活动。还将常常找各部门的成员了解一些情况,为作出正确的策略提供可靠的保证。还要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努力把学生会打造成一个学生自己管理自己,高度自治,体现学生主人翁精神的现代化团体。
第五篇:校园文化建设正式论文稿范文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创设良好育人氛围
学校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学校的师生,更是校园文化的活载体。因此,学校不仅仅要求每一门课程,而是整个学校生活的每一项活动,都应渗透、弥漫着文化气息,都应具有共同的文化追求。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并且向外延伸的一种群体性的文化。它对学生的知情意行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我们完成育人的任务发挥着积极作用。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是学校办学特色和发展个性的体现,它对启迪学生的智慧、开阔学生的视野、优化个性人格等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在培养师生严谨的科学精神方面,也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验活动中,加强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课改工作能在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里进行,这将无疑是推动课程改革科学有序健康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
因此,创设一个良好、和谐、规范的校园文化氛围,应该成为课程改革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它将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是否能向纵深发展的关键。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作为农村小学的我校在重建学校新文化上作了以下探讨:
一、营造奋发向上的校风
校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好的校风能激发和凝聚学校成员的内在动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
校风最集中的体现是学风和教风。教风是主导、学风是主体。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必须抓好教风建设,而抓好领导作风建设是抓好教风建设的重中之重。
首先从领导作风建设入手,通过理论学习,统一认识,端正办学方向,树立起“团结协作、勤廉高效”的工作作风;
其次大力开展师德教育活动,确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和人才观,明确现代人才的衡量标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新观念,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在教师中树立“忠诚、勤奋、求实、创新”的教风。
第三以“五爱”为基本要求,结合岱岳区开展的“上课好、读书好、作业好、写字好、做操好、唱歌好、画画好、待人好、卫生好、小制作好”这“十好”教育活动,在全校开展了“创文明班级、树优良班风”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通过各种载体和形式将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启迪、熏陶、感化和塑造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在学生中弘扬爱党爱国、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团结互
助、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学校少先队组织指导少先队成员每天定时检查各班纪律、卫生、学习等各项活动。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效果显著,使我校的学习氛围不断浓厚。
二、建设洁净优雅的环境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洁净优雅的校园环境就像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心灵、启迪智慧。
首先打破常规的一成不变的、静止的模式,赋予它丰富的生命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宽阔的空间,使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实践的园地。如我们在教学楼内开辟作品栏、精品屋、涂鸦墙等,张挂学生的美术作品、书法作品,展示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让学生在涂鸦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思维和想象,为他们提供展现才华、张扬个性、实践创新的平台。
其次,教学区、活动区、住宅区的设计相对独立,各有特色,相互辉映。如在教学楼和教室布置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画像,著名的治学和教育的名言警句,书写催人奋进的标语,体现严谨治学、勇攀高峰的文化主题;在学校操场四周,喷绘以体育运动为主题的画像、标语等„„
其次要做好校园的净化、美化和绿化,时时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对校内道路、活动场所以及绿化区进行统一规划,力求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努力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1、校园净化。学校教室、办公室、寝室等严格做到每周一大扫,每天两小扫。对师生进行良好卫生习惯教育。使确保校园整洁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和心理需要。
2、校园美化。坚持每周教室美化评比,让学生用自己的双手装扮自己的教室,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开展文明办公室评比活动,各办公室老师自己动手美化办公室,发挥现有资源的最高效益。
3、校园绿化。在原有基础上,我校已通过绿化专业人员的指导,对校园绿化进行了规划,校园变绿,呈现勃勃生机。
三、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其最终目标的必要保障。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
首先我校建立健全了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成立了由校长、各部门负责人、少先队辅导员等组成的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并就校园文化阵地、环境卫生、绿化美化、校园保卫等工作进行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同时在学生中建立一日常规检查队、红领巾文明监督队等,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
其次加强常规管理,完善校园管理制度。如德育工作制度、班级管理制度、学生一日常规管理制度等,把校园文化建设任务纳入分级目标管理体系,同教学科研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
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其他工作同步进展。
第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力求每位教师都能做到“心中有爱、目中有人”,进一步弘扬“敬业、奉献”精神,转变传统观念,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超越自我,提高自身素质。
四、构建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直接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影响教育效果和教学质量。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还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校园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之间关系、教师人际关系三部分。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校园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过程和结果。古人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也才能“受其术”,这说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条件,也是教育获得成效的保证。
首先要求教师要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正确看待每一位学生的过错,以发展的目光看待学生,还要敢于承认错误,以理服人,取信于人,做学生的表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改变学生是“听众”、“观众”的角色,把学生定位于班级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体;我们的老师不再是主宰者,而是指导者,是学生的“益友”、合作伙伴。老师摆脱以前那种师道尊严清高的架子,走到学生中去,经常和学生一起跳绳、做游
戏,一起讨论问题,过问他们的生活小事,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等。以真挚的情感和至诚的爱,消除了师生间的隔阂,杜绝以前“猫与老鼠”、“警察与小偷”的畸形关系,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便于师生的情感沟通和交流,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尊敬教师,勤学守纪。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出现乐教乐学的生动局面。
其次,老师还注意帮助每一位学生在集体中找到一个应有的地位,获得自我尊严和自我需求,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同学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提倡同学间团结友爱、相互尊重、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共同提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引导学生建立宽松健康的人际关系。经常指导开展诸如“学雷锋”互助活动、“一帮一、一对红”学习小组活动等,让学生互助互学,共同进步。学生生活在爱与被爱之间,时刻能感到集体的温暖,感到在这个集体中学习能催人奋进,为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同时,班级的集体凝聚力也随之形成。
第三,教师应当杜绝“居功自傲、文人相轻”的不良思想,从事业出发,互相理解,求大同,讲究群体意识,团结合作,建立起良好的协作关系,为学生树立榜样。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大批有知识、有能力、有良好人格和个性的人才。相对而言,课堂教学是一种共性的教育活动,而校园文化活动则可使学生身临其境,发展兴趣爱好,并在各种创
造性活动中挖掘学生个体的潜在能力,认识自我,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让学生充分施展才华,发展个性。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我校始终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科技、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弘扬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民族文化,让健康、高雅、生动的文化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如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开展迎国庆诗歌、书画比赛、元旦游园活动、学雷锋系列活动、五一书画比赛等活动;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乒乓球擂台赛、科技作品展评、校园艺术周等学校传统活动;此外,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兴趣小组活动,如书法小组、美术小组、科技制作小组、学科小组、舞蹈队、篮球队、中长跑队等„„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活动,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渗透到活动中去,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净化了校园的精神环境,既增长了学生的才干,发展了个性,又使学生接受了教育,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总之,校园文化就是一个学校的品牌,一个学校的文化教育力。健康优美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又能在无形中统慑着全体成员的灵魂,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在我们看来,一所好的学校,一定有优秀的校园文化,而优秀的校园文化就是一所学校的品牌,品牌就是特色。
“让校园文化成为全面育人的辐射源,成为素质教育的能量库,成为一部无声的教科书。”这就是我们黄前镇中心小学校园文化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