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孩子作业太多做不完怎么办
孩子作业太多做不完怎么办?
1.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家长和孩子对升学以后的变化都要心中有数,有备无患。遇到听不懂的课、不会做的题、考试不及格、作业量增加等,都是正常的,人人都有一个适应期。千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失去信心,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家长都要为孩子鼓劲。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学习内容的变化调整学习方法,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时间利用率。听课不能满足于听得懂,要多思考,知识一定要及时消化;课堂没有听懂的,课后及时问老师。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学会听课,及时复习巩固。
3.不必纠缠个别难题。遇到作业太多太难,一定及时向学校老师和领导反映。对于难题应认真思考,但不要在某一个问题上纠缠,实在不会做就不做,等待老师上课时讲解。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
一旦发现孩子的学习方法有问题,家长切不可过分指责,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帮助孩子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1.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以便让孩子集中精力尽快完成作业。有些孩子喜欢一边玩一边做作业,为了帮助他们改掉这个坏习惯,家长应该给孩子做出好榜样。在孩子努力学习的时候,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儿看电视。如果孩子在看书,家长们也不妨拿起报纸和书本与孩子一起充充电,如此可以创造出一种热爱学习的家庭氛围。
2.合理制定作息时间。让孩子明确什么时候可以尽情地玩。什么时候必须专心地学习,养成劳逸结合的好习惯。
3.不指责、不抱怨。就算老师留的家庭作业确实过多,家长也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儿抱怨老师的不妥,而是应该强调家庭作业的正面意义,以免刺激孩子的厌学心理。
4.万万不可替孩子写作业。当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与其直接给出结果,不如用循序渐进的问题引导他们自己找出答案———很多时候,孩子无法解答一道题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没有充分理解题目的意思。通过这种方法,孩子学到的就不仅仅是一个答案,而是找出答案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式。
5.掌握必要的写作业技巧。有些孩子和家长总认为作业一定要有大块的时间去做,比如自习课或者回家后再做作业,其实则不然。
如果老师留的作业实在太多了,这是家长最为难的时候。在来不及与老师沟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让孩子选择性地完成作业,并在作业本上注明孩子是经过家长同意才这样做的———这样总比一样都完不成好得多。但前提必须是孩子已经百分之百努力过,而家长也已经和孩子讲明道理,并肯定孩子已经掌握了老师要求的相关知识。找老师和学校谈谈
当然,没有哪位家长喜欢频繁出入班主任和校长办公室,但是假如沟通不及时,孩子可能因此开始厌倦学习,甚至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质疑。因此,如果
孩子经常为了无法按时完成作业而苦恼,在安抚孩子焦躁和挫败感的同时,家长有必要与老师进行充分沟通。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家长采取以下步骤:
首先要做好必要的调查工作:登录学校或教育部门的网站,查看学校布置家庭作业方面是否有原则性规定。如果有,家长对孩子每天完成作业的时间,以便确认作业是否过量。
与其他家长沟通:如果你认为目前的作业量确实过多,在拜访班主任之前,不妨和孩子同学的家长聊聊,看看别人是否也有同感。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联合几位家长一起向学校反应更能引起学校的重视。比如,各课老师之间缺乏统筹协调,经常出现作业扎堆情况等。
私下与班主任交流:如果你认为有必要和老师当面谈谈,建议采取一种非正式的合作方式与老师会面。这样,老师就会明白你此行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而不是来质疑他的教学水平,有利于双方心来气和地把事情说清楚,以便更好的解决问题。(转)
第二篇:孩子多做家务活有益(本站推荐)
孩子多做家务活有益
在我的案头放着学生寒假小结的一大堆纸,上面记录着学生在寒假中能主动的、乐意的帮助家长做家务的事情,有拖地的、有洗碗的、有做饭的、有洗衣的、还有上街买菜的等,改变了以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生活。
家务事每天都有,事情虽然不大,但很繁琐。孩子们结合学校提出的寒假劳动要求,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让父母能够安心工作,为父母分忧解愁,从小尽一份责任,做一份贡献。所以,让孩子从小积极参与家庭事务活动,这对学生的成长是很有益处的。
首先,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可以培养责任心。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逐渐建立起责任心的过程,而这个责任心就是从家庭里慢慢建立起来的,长大后渐渐扩大对集体、社会、国家、民族的责任—— 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这里就是指一个渐变的过程,不是一朝之夕就能具备和形成的。家庭无闲事,事事都育人。家庭的责任感就是从一点一滴逐步培养起来的。作为一家之长可不能忽视这一点,要在家庭小事上培养孩子们的责任心。
其次,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可以培养好习惯。通常小学阶段都比较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而作为家庭也要注意习惯的早期教育。俗话说得好:“好习惯终身受益,坏习惯误人终身”。有的家长就是从平时的小事有意识的让孩子们去锻炼,去品尝劳动的甘苦和乐趣,潜移默化地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有家庭责任感,懂得体谅人、关心人。孩子第一任老师是家长。而也有一部分家长不注意孩子责任心的培养,什么事情都有家长包揽,总以为孩子小,不懂事,不放心,长大了总归会做的,结果到了学校对他人和集体的事漠不关心,熟视无睹,无动于衷,轮到自己值日还不以为然,也根本不知道从那里做起。这不得不说明孩子的习惯养成与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第三,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可以培养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是当前教育的一个主题。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老师们都在研究和实施,作为家长更应该从平时的一件件小事抓起。“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孩子从小帮助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家长要适时给他们一些肯定和夸奖,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当然,在条件和经济许可的情况下适当的物质奖励也无偿不可。这样,孩子就会渐渐地建立起做事的自信心,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坚定的自信心。
第四,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可以培养合作精神。在课堂上老师经常让学生开展合作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因为,在未来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连这点道理都不明白,那么,就可能与本来可以利用的好多条件和机会失之交臂。所以,家庭中对孩子进行合作意识的培养我认为是越早越好。孩子在家庭里面无论是帮父母做事也好,还是参与家务劳动也好,都要通过交流和合作才能完成。这样,家庭成员之间的合作就为孩子将来合作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长大后才能迎接各种困难的挑战,做生活的强者。
第三篇:做不完的作业
做不完的作业,烦
心灵独白
孩子——
老师总是布置那么多的作业,烦死了!上课要写课堂作业,放学要写家庭作业。好不容易盼到双休日,还要写命题作文和观察周记。今天老师居然说以后的作业量还要加大。天啦,还让不让人活了?唉!写不完作业爸爸还不让我玩电脑,真烦!我真羡慕爷爷啊,每天都不用写作业,逛山养花看电视,多清闲啊。有时我真盼着生病,生病就不用去上学了,也不用写作业了,多好啊!
爸爸——
最近总听孩子抱怨作业多,每晚都写到很晚。妻子很着急,说孩子睡得时间太少,严重的睡眠不足会影响健康。真的有那么多的作业吗?别的同学也觉得作业很多吗?我得抽空去学校了解一下情况,如果作业确实很多,就和老师沟通一下,孩子毕竟在长身体的阶段,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行。
教育故事
今天是星期五,下午下班后,爸爸去了孩子的学校,并向其他同学悄悄了解了作业情况。有的孩子抱怨作业很多,但也有些孩子说作业并不多,一会就能写完了,还有时间看点课外书呢。爸爸分别记下了这些孩子的名字,然后走进了班主任老师的办公室。在听了爸爸反映的情况后,老师说作业量并不多,基本上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完成。像她儿子这样需要两个小时才能完成,说明孩子完成作业的能力差了点。爸爸把调查过的孩子名单给了老师,老师笑了,说抱怨作业多的都是学习比较困难的孩子,而很快就能完成作业并有时间看课外书的孩子都是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孩子。
在和老师进行了详细的交流后,爸爸和老师达成了共识:孩子智力没问题,知识领悟也基本可以,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够专心,做事磨蹭,缺乏时间观念。为此,爸爸和老师制定了解决方案。老师负责督促孩子认真听讲,抓紧完成课堂作业、整理书包、做值日等,爸爸则负责培养孩子专心写作业的习惯,杜绝其边写边玩的坏毛病,并督促他加快日常生活的节奏,比如起床、洗漱、吃饭等,帮助孩子克服做事不专心和磨蹭的坏毛病,提高学习和做事的效率。另外,爸爸决定今天晚上就这个问题和孩子好好地谈一谈,取得孩子的积极配合。只有孩子配合,教育才会有效果。
晚饭后,爸爸拉孩子坐到自己的身边。
爸爸:“孩子,这周末老师布置的作业多吗?”
孩子:“挺多的。”
爸爸:“给爸爸说说,都有些什么作业?”
孩子:“数学、语文各有一张试卷,还有一篇命题作文和一篇观察周记。”
爸爸:“哦,你觉得很多。”
孩子:“是啊。作文和观察周记写起来很麻烦,两张试卷的内容也很多,真烦人。”
爸爸:“孩子,写家庭式作业是很重要的。爸爸给你一条条地分析一下好吗?”
孩子:“好!”
爸爸:“首先,写作业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其次,写作业可以发现不会的地方,从而加强这部分知识的学习;第三,写作业可以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没有别的同学可以一起商量,所以必须自己动脑筋来思考;第四,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可以把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和复习,为以后学好新知识打下基础;第五,平日认真做好作业,养成细心的好习惯,考试时就不会粗心错题,就能取得好成绩。”
孩子:“哦。”
爸爸:“所以,做作业是很重要的。每个老师都会给学生布置作业,每个学生也必须完成作业。”
孩子:“可老师爷不能布置那么多作业啊。”
爸爸:“老师布置的作业内容和数量都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来制定的,既能起到巩固知识、发现问题的目的,又不至于让学生太疲惫。爸爸相信,老师心里会有数的。”
孩子:“可我就是觉得多。”
爸爸:“孩子,爸爸发现你写作业时不够专心。写写停停,写一会儿就画个小猫什么的,如果你把画小猫的时间都用到写作业上,就一定会写得快一点,也就不觉得作业很多了。”
孩子:“我画小猫是为了休息,再说了,那么多作业,我都没时间画我喜欢的小猫,更没有时间玩了。”爸爸:“专心写完作业后,你就会有更多的时间画小猫,还可以出去玩,你可以试一试。”
孩子:“好吧。”
爸爸:“爸爸帮你制定一个作业计划。今晚先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完成语文试卷,中间休息10分钟,画小猫或者听听歌;明天上午用一小时完成数学试卷,中间也休息10分钟。下午再用四十分钟的时间写命题作文,写完后爸爸带你去公园,你仔细观察一下公园的树木、动物或游人,星期天上午用四十分钟的时间写观察日记,下午咱们去看动漫展,好吗?”
孩子:“好吧,我试试看。爸爸,我现在就做语文试卷,做完后我能看动画片吗?”
爸爸:“当然可以!”
结果,五十分钟后,孩子写完了语文试卷,高高兴兴地看起了动画片。
专家课堂
孩子抱怨作业多,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作业的确多,班里绝大部分孩子都感觉多。二是作业并不很多,只是有的孩子感觉多。第一种情况,家长首先在感情上要顺应孩子的情绪,给予孩子必要的安慰和同情。其次,在理智上,家长必须和老师站在同一立场上,支持老师的工作,避免孩子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第二种情况应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认真分析寻找孩子感觉作业多的原因。大体来说,有这样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孩子有厌学情绪。有些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心思用在别的方面,比如追星、听流行歌曲、迷恋网络游戏、迷恋漫画书等。对这些缺乏学习兴趣的孩子来说,再少的作业都是心烦的,都嫌多;二是孩子的效率太低。有些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边写边玩,磨磨蹭蹭,别人半小时就可以完成的作业,他却需要两倍甚至更多的时间,造成作业很多的假象。有的孩子书写习惯不良,拿笔或书写的姿势不正确,写起字来又慢又吃力,写一会儿就疲倦了,所以孩子感觉作业多。有的孩子患有感觉统合失调症,大脑对手的动作控制不好,孩子不能灵活地通过感觉刺激在大脑中的反映来操纵双手,需要依赖视觉。写字时,头贴近桌面,写字姿势不当,运笔不灵活,造成写字又慢又差,很容易造成疲劳,产生作业真多的抱怨;三是孩子学习上很吃力。有些孩子看上去学习也比较认真,但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所学的内容没有很好的领悟。一二年级时,作业很简单,可以轻松应对,到了三四年级,作业有所加深,有了一定的难度,孩子完成起来就感到吃力多了。每写一个字,每算一个数,都需要不断地翻书查看或苦思冥想,作业时间拉得很长,孩子自然感觉作业多。
积极分析并寻找出孩子抱怨“作业多”的根本原因,就能够做到对症下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了。教育故事中父亲的做法是正确的,他通过对其他同学的调查以及和老师的及时沟通,分析出了孩子抱怨作业多的原因,帮助孩子制定了完成作业的计划,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分析这位父亲的作法,有最重要的两点值得家长们参考。一是积极关注孩子,二是及时和老师取得沟通。
当孩子抱怨作业多,产生厌学情绪时,这位父亲耐心倾听了孩子的抱怨,让孩子委屈烦躁的负性情绪有了一个宣泄的途径。对孩子来说,家长的理解是最好的安慰和鼓励。当孩子把负性情绪宣泄出来后,心情自然会平静很多。当孩子平静下来后,这位父亲耐心细致地向孩子娓娓讲述了家庭作业的重要性,让孩子明白做作业是掌握所学知识最好的途径。从而帮助孩子从抱怨作业太多的负性中走出来,转到寻找既快又好地完成作业的方法上。
家长最忌讳的做法是:立刻用指责和大道理把孩子的抱怨堵回去。如果面对孩子的抱怨,家长指责“你就是缺乏学习的热情,如果你很爱学习时,就不会感觉作业多”时,孩子便会产生抵触心理,更加厌倦写作业了。
如果孩子总是抱怨作业很多,而家长了解的情况却不是这样时,应积极和老师取得联系。通过和老师的沟通,家长能比较全面地掌握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上课听讲是否认真?有没有开小差?能否跟上老师的思维和进度?是否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回答的质量如何?课堂作业能否独立完成?单元小测试的成绩如何?
孩子在学习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哪些方面的知识比较薄弱?和同学们的关系如何?和老师的关系如何?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在和老师的沟通中便会逐渐浮出水面。这位父亲在和老师沟通后,寻找出了孩子感觉作业多的主要原因,从而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讨论制定出了适合孩子的教育知道方案。属于家庭部分的由家长实施,属于学校部分的由老师知道监督,双关齐下,孩子肯定能很快取得进步的。尤其对那些缺乏学习兴趣而成绩很差的孩子,家长和老师更应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付出诊治的爱心,帮助孩子把心思用到学习上,逐渐步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正道上来。
◆保证孩子劳逸结合。孩子的发展与成才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完成的事情,需要长期的积累。对于孩子的发展,家长要有长远的打算,学习重要做到劳逸结合,给孩子留出娱乐、休闲的时间,这样才有利于孩子合理地安排时间。现在有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很少给孩子空闲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一件任务完成了,家长另一件任务又布置出来了,家庭作业做完了还有额外的作业,额外的作业做完了还要练琴、画画,反正不能闲着、不能瞎玩。于是孩子便想出了磨蹭的招数,做事情还不如慢点好,反正越做得快,任务也就越多。
◆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家长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有的父母自己做起事情来经常拖拖拉拉、不讲效率,本来可以很快做完的事情要拖很长时间,本来应当提前做完的事情也要拖到最后一刻。家长这种做事慢吞吞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时间长了,孩子也会养成办事拖沓、磨磨蹭蹭的不良习惯。
教育活动
1、关于家长——
让孩子分阶段完成作业
做任何一件事,掌握正确的方法都会提高效率并感觉轻松,做作业也是如此。分阶段定时定量地完成作业就是一种好方法。家长根据作业内容,指导孩子把作业分成几部分,制定完成计划。
制定计划时,应注意先完成简单的,比如抄写生字、默写课文等;再完成复杂点的,比如算数计算题、简单的应用题、语文造句组词等;最后完成最复杂的,比如较难得应用题、作文等。如果孩子先写比较难的作业,势必会消耗许多的精力和时间,在完成的过程中,孩子还会因解不出习题、写不出作文而心情沮丧烦躁,加上长时间做作业导致的疲惫不堪,在面对其他很多项未完成的作业时,孩子心里就不会那么焦虑和烦躁了。这时,家长可以知道一下孩子,帮助孩子把较难的作业完成。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家长可比较清楚地发现孩子的薄弱环节。
三、四年级的小孩子可以集中精力在20分钟左右,所以每20分钟后应让孩子起来活动一下,休息片刻,以缓解孩子的疲惫,为下一个20分钟养好精神。在每20分钟,制定出要完成的作业量。比如,完成字词抄写和列式题的计算。每完成一项作业后让孩子看一下完成需要的时间,下一次则努力把时间再缩短一点。比如,这次抄写10个生字用了10分钟,那么下次争取用9分钟就抄完,目的是帮助孩子提高效率,逐渐缩短完成作业的时间。每一时段的作业量,应循序渐进的增加,让孩子明确看到自己的进步,并及时给孩子以表扬和鼓励,从而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提高做作业的积极性。
◆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对于改变孩子做事不专心、爱磨蹭的习惯会有很大的帮助。有的家长喜欢打电话,唠家常,孩子常常被谈话的内容所吸引,时常探头探脑,或者经常从房间出来转一圈;而家庭中如果有人经常上网、打游戏的话,那对孩子的诱惑就更大了;另外,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家
长做家务,并且发出较大的声响,同样会干扰孩子的学习。如果家里的环境安静了,孩子学习的效率就会得到提高,拖拉的现象就会相应减少。
◆一位妈妈的做法:
和时间赛跑
又到儿子写作业时间了。
每次儿子写作业,我都要一遍一遍地催促他,好像写作业不是他的事。即使我多么的不耐烦,他也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不是摸摸这个,就是动动那个,折腾到很晚才能把那本应该20分钟就能做完的作业做完。
但是,今天,听了专家的报告后,我决定改变策略,既然原来的教育方法无效,为什么还要坚持呢?我不动生色地做自己的事,儿子的作业嘛,做不做是他的事,我为什么要管呢?
“妈妈,你怎么不催我做作业呀?”晚上9点的时候,儿子终于想起做作业的事来了,他很奇怪地问我。“妈妈决定了,从今天开始决定不当催命鬼了!”我轻描淡写地说,“你的作业是你的事,你想完成就完成,你不想完成我也不再逼你,我不想做个老惹儿子不高兴得妈妈!”
听了我的话,儿子吐了吐舌头,竟然乖乖地开始写作业。我迅速记下儿子开始写作业的时间:晚上九点十分。
当儿子一声惊喜的喊叫“写完了!”,我看看表,十点四十分。
“儿子,你从九点十分开始写作业,十点四十分就完成了作业,在妈妈的记忆里,你第一次这么快就完成了作业,妈妈真为你高兴!”第二天晚上,我依然做自己的事情,不去催促儿子,结果,儿子在八点半开始写作业,九点四十分就完成了作业。当儿子把写好的作业递给我的时候,我使劲拥抱儿子,高兴地告诉他说:“儿子,你昨天从九点十分开始写作业,十点四十分就完成了作业,用了一个半小时,可是今天你从八点半开始写作业,九点四十分就完成了作业,比昨天提前了20分钟,我怀疑你是不是在和时间赛跑啊?”
“和时间赛跑?”儿子睁着亮晶晶的眼睛望着我,“好,我要和时间赛跑!我要跑在时间的前头!”
2、关于孩子——
◆书桌上不放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字典、参考书、文具等井然有序地放在书桌固定的地方,触手可及,既避免浪费时间寻找,又保证心情不被干扰。
◆不要边玩边学,更不要边吃边学。
◆把作业当作考试,抓紧每一分钟。
一分钟专项训练。
(1)专心做题训练。规定一分钟,看你最多能做多少道题。你会发现有时一分钟都能做十多个小题,而在写作业的时候,有几分钟也写不出一个小题。
(2)一分钟写汉字训练,找一些笔画和书写难度相当的生字,看看在一分钟内最多能写出多少个字。记下每次的情况,并进行对比。坚持一段时间就会有所提高。
(3)一分钟写数字训练。如果你的书写特别差,而且非常慢。你就每天练习一分钟“0123456789”的快递书写。写一分钟算一次,看一次能写几组,慢慢地你的书写速度不仅会有所提高,而且还会写得更加工整好看。
第四篇:孩子太任性怎么办
孩子太任性怎么办?
儿童的任性往往与家庭对孩子的不良教养有关。宠爱、放纵的教养方式可以使儿童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任性等不良意识和行为;父母或父母与上一辈老人之间对教育态度的不一致,也可使儿童形成任性、有恃无恐等不良行为;过度庇护则容易影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对于以上出现的种种问题,面对任性儿童,我们应采取以下矫正方法。
1、当孩子心情急噪,乱发脾气时,在指出他的错误以后,让他知道乱发脾气,不讲道理是行不通的。受冷落后,他也许会改变态度。这种方法叫“冷处理”。
2、对有些任性连基本生活习惯都没养成的孩子,应该为他安排一个有规律的生活环境,如果父母一时做不到,可暂时让他离开父母,到亲戚朋友家中生活一段时间,这对矫正孩子的坏脾气也有一定效果。
3、任性的孩子,一般精力旺盛,可以引导他们经常参加一些有严格规则的游戏和活动,这样既可使他们充沛的精力得到正常发泄,又让他们在愉快的玩耍中受到守纪律、遵规则的训练。
第五篇:孩子性格太自我怎么办
孩子性格太自我怎么办?
家长有时候可能会碰上孩子性格太自我的问题,那么孩子这样的性格是怎么造成的呢?其实归根到底还是家长的错。
首先,是因为家长被孩子的任性所征服了。当孩子做了不允许的事情时,如果加以禁止,孩子就会大哭大闹,其结果,父母就只好让步而由着他了。这样的事情反复发生几次以后,孩子就会以为,只要一哭闹,自己的要求就会得到满足,愿望就能实现。孩子一旦养成这样的毛病之后,想改也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在孩子看来,听话还不如哭闹更能尝到胜利的乐趣。
您家里除了孩子以外,是否还有非常任性的人。比如,如果您的丈夫是位什么事都要人听从他的暴君,完全不顾家里的情况以及其他人的意见而随心所欲,那么孩子就会不自觉地接受其影响。平时受到年长的哥哥或姐姐欺侮的孩子也常常会有这种情况。
为此,我认为做父母的及年长者为了使孩子养成不任性,关怀他人的性格,首先要自我反省一下是否是随心所欲了。任性而独断专行的父亲要带头纠正自己的态度。
如果孩子把食物独占了,要拿过来公平地分开,不能放任不管。开始这样做时孩子一定会哭闹一番,这时也不能让步,要坚持到底。这时孩子会提出种种理由,也用不着一一去回答。母亲就装做没听见,尽管去做自己的事。抓住这一点不放,没完没了地去数落孩子也是不好的。
如果家里有欺侮弟弟的哥哥,母亲应该注意,避免孩子受到欺悔,这也是做母亲的一件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