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学生顶撞老师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高中学生顶撞老师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此文已在《中国教师报》发表)
在我们的身边,经常会看到或听到,甚至亲身感受到一些学生顶撞老师的事件。尤其是工作时间不长,但脾气比较暴躁的年轻班主任,更是经常看到他们与学生“吵架”的身影!
记得我刚开始当班主任的时候,感觉学生跟我“顶牛”情况还是比较多的,所以,我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寻求应对策略。
我接了现在这一届学生之后,有意识地注意这方面的问题,虽然也有个别在其他班上课时学生和我“顶牛”,但在我的班上,两年间,从来没有一位学生和我“顶牛”。现在,就想总结回顾一下,盼望能找出学生顶撞老师的成因及教师的应对策略。值得说明的是,本人的总结仅是从自身的高中教育教学出发,可能不符合其他教师的认识,更不可能符合不同年级段的情况。
一、学生顶撞老师的成因分析
首先,我觉得,所谓顶撞老师,有两种表现:一是语言上的冒犯;二是行为上的不合作,“你说东,他向西”,“你叫他站到门口,他摔门出去了”等行为。我个人认为,学生顶撞老师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学生认为教师是无能的,不配做自己的老师或班主任,所以故意找机会顶撞老师。一些比较有个性的学生,往往表现出“难以驯服”的态度,他们对教师的要求一般有自己的一套判断准则。当教师的形象,尤其是第一印象,和自己的要求相符的时候,他们一般会百依百顺,否则,便会百般刁难,甚至找机会顶撞,对着干。这样的学生小学和初中,尤其是小学,可能是比较少,因为这个时期的学生一般否很崇拜老师,所以不会对老师有“过分”的要求。而在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一刚入学,可能就比较多了,学生进入高中前,对自己的老师一般都有自己的想象和期待,有自己的要求。当实际的教师和自己的想象、期待不一样的时候,有一部分可能会适应实际的教师,有一部分可能会放弃该学科的学习,其中就有一部分专门和老师作对,经常性顶撞老师。
第二,学生认为教师冤枉了自己,“顶撞”老师的目的是为了替自己“伸冤”。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很少受过冤枉,因此,一受到冤枉便会情绪失控。其实,这里的冤枉并不一定真的是冤枉了他,而是他自己感觉到受冤枉了。
比如,学生迟到了,受到了班主任的批评,一般会很沮丧,但如果班主任的印象中该生可能迟到比较频繁,于是批评他“天天迟到”的话,可能该生就要和老师辩驳了,老师的“音量”大,他的“音量”可能会更大,就会出现我们所谓的顶撞老师事件的发生。其实这里教师的“天天迟到”是经常迟到的意思,而学生理解为老师说自己每天都迟到,感觉自己受冤枉了。
当然,还有一些类似的情况,如学生上课和别的同学讨论问题,而老师在讲课,老师批评他,他觉得自己在讨论问题,老师冤枉了他,也可能顶撞老师。这里的“顶撞”可能是语言上的冒犯,也可能是行为上的“你说东,他偏向西”的情况。
第三,学生觉得自己被老师“逼疯了”。记得上一届我班上有位女同学,作业没有交,我连续要了三次都未完成,我每次都要批评几句。结果到了第三次的时候,她跟我急眼了,于是就出现了顶撞老师事件。
还可能出现的是,像学生发型不合格,经常性迟到,经常性不认真打扫卫生等事件,老师抓着不放的时候,都可能出现类似的状况。
第四,怒气的“转移”。记得07年我带高三的时候,有位平时很文静的女生迟到了,我也就简单地说了两句,结果反而被该生几句“顶”得我够呛。我感觉有些不对劲,就打电话向家长询问情况。家长告诉我,该生最近压力很大,早上起迟了,家长说了两句,就和家长吵了几句,气愤地离开家上学。我一了解到情况,就知道了这是“怒气的转移”,加上高考压力大的原因。
还有一次,一名男同学犯错较严重,被我批评了,结果和当时的数学老师“顶起来了”。当时的情况是,我批评完已经上课铃响了,就叫他赶紧去上课,结果他没有喊报告直接进去了,老师说了两句,他就和老师顶起来了。我了解情况后,知道这是我批评他的怨气撒到了数学老师的身上。
第五,学生感觉教师在找茬“收拾”自己,所以和老师“顶牛”。记得去年在一个班上课,有位学生上课经常睡觉,我基本每节课都要提醒他,有时候还要批评几句。结果有一次,我批评的时候,他就和我顶起来了。当时我进行了冷处理,下课后了解才发现,他说我在找茬“收拾”他,他很郁闷,终于爆发了。进一步了解,他告诉我,自己有点觉得老师在找茬。但更让他郁闷的是,学生经常问他,他是怎么惹了老师,怎么老师老找他的茬。所以,在我“又一次找茬“的时候,他终于爆发了。
第六,有的学生陷入困境的时候,“反咬一口”,企图脱困,从而发生顶撞事件。这样的学生往往是在犯了错误之后,感觉到可能要受到处分。所以,抓住老师的语言中的漏洞,做出一副受了委屈、冤枉的表现。老师看到这样的情形,觉得可能是不是真的冤枉了该生,从而将之前的事情一笔勾销。当然,这是学生的想法,而有些情况下,这样的做法往往能够奏效,从而学生把这种方法进行了推广!
总之,顶撞老师事件可能有很多种原因,以上仅是笔者从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点总结,而且是从学生的角度分析的。
二、应对学生顶撞老师事件的策略
以下是本人从教师的自身角度简单分析一下如何去减少这类事件的发生,同时,万一发生了此类事件的一些对策。
第一,注意对学生的教育和自己的做事方式方法,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上上策:提前“打预防针”,断其源。经常给学生讲,如何和教师沟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学生之所以会顶撞老师,很多情况下,老师认为的顶撞,在学生的眼中,只是在大声和老师辩解而已。而且,很多情况下,学生的顶撞行为,只是“一时头脑发热”而已,并没有真的想冒犯教师。因此,教会学生有意见要和教师下课后沟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上策:教师遇事(如学生迟到、旷课、上课说话等)要多了解,多沟通,了解事件的始末,切忌遇事不明因果乱批评一气。当我们了解了事情的始末,可能对学生的一些行为也就理解了,自己处理的态度、方法上可能也就有所改变,从而避免了学生和教师的矛盾。有句话说的好,“世界上的矛盾有百分之九十九是因为误会造成的”,所以,教师一定要了解情况,要多和学生沟通。
了解了事情的始末,教师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信口开河,胡乱批评、胡乱处罚,更不能无中生有,冤枉学生。否则,可能就要遇到学生的顶撞,让自己很被动。
第二,发生了顶撞事件的时候,教师要有策略,及时处理。
大家要注意的是,发生了顶撞事件没有什么可怕的、恐怖的,只要措施得当,肯定是不会带来什么恶果的,甚至还可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上上策:看准苗头,微笑化解。前几天,我中午上课前巡视的时候,看到班里的一名学生在升投影幕布。经了解,是学校换了主控没有升起来,所以该生讲其升起来。但自习课的时候,我发现电脑桌的门坏了,我就问该生,“是不是你弄坏的,去修修吧”。我一看该生气呼呼地就要去修,我一看不对,肯定是他觉得我冤枉了他,我马上采取措施处理。我微笑着说:“哎,你先别着急,我是先了解一下是不是你升屏幕的时候弄坏的,你急什么啊。是不是你弄坏的啊?”学生的答案是:“不是”。我接着笑着说,“既然不是你弄坏的,那我就让电教委员修,你不要激动,遇事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我就叫电教委员把电脑桌修好了。其实,还有30几天要高考了,学生很容易情绪激动,感觉自己做了好事,还受冤枉,很容易爆发,所以,用微笑化解于无形,未尝不是件好事。
上策:当时“冷处理”,然后再“秋后算账”。一般的顶撞老师的情况是教师和学生的情绪都很激动,如果教师不能够冷处理,而是由着自己的情绪爆发的话,往往是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还会使矛盾进一步激化。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有个重要思想:柔能克刚。
因此,明智之举是,“你的问题我们下课再谈,我现在还有给大家上课”;或是“我管你是要害你,是不是,看你对你的老师的那个态度!你下课了来找我,我们现在先上课”;要么就别理他,继续去上课。
一般情况下,学生经过冷静的思考,一般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即使你不再找他,他课后也会主动来承认错误,给老师道歉。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好好教育,以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如果学生自己没有去承认错误,教师就一定要找他来,进行严肃教育,有时可能还要反复做思想工作,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要教育他杜绝发生类似事件。有些情况下,还有让他在班级做检查,教育本人的同时也给其他同学一个教训。
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如果不“秋后算账”,可能他还有下次。但也要注意的是,不能处分过当,过于在意“杀鸡给猴看”,造成不好的结果。第三,对于那些故意顶撞老师的行为,一定不能姑息
这样的学生我遇到的比较少,而且,有时候对“故意”的判断也是一定要十分慎重。当确实证实学生是故意顶撞老师,破坏教学秩序的时候,教师一定要给他们点颜色看看,让他们知道老师的厉害和学校规章制度的严格。他们可能就会收敛起来,好好学习;否则,“上行下效”,可能班级活动就无法正常进行了。第四,修炼教师自身的品德是化解一切师生矛盾的最有效途径
我个人认为,前面的三点应对策略都是小智慧,小技巧,而教师修炼自身的品德才是大智慧!
教师的胸怀,应当像大海一样宽广!记得从04年到07年那一届学生,我虽然没有小智慧和小技巧,也经常会有学生“顶撞”我,但我往往都是说服自己最后原谅了学生,而没有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伤害学生。最后,这届学生和我的关系很融洽,聚会的时候很多次邀请我,见面后也很热情。
也许我们没有智慧,没有技巧,但我们必须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当然,经过几年的工作、学习、反思,我也掌握了一些小智慧和小技巧,但我对自身品德的修炼一天都没有停止。
当我们具有高尚品德的时候,也是我们拥有大智慧的时候!
第二篇:初中生顶撞老师成因分析及对策
初中生顶撞老师成因分析及对策
金坛第三中学郭志平
在我们的身边,经常会看到、听到甚至亲身经历学生顶撞老师的事件。尤其是脾气比较暴躁的年轻老师,更是经常看到他们与学生“吵架”的身影!
一、学生顶撞老师的成因分析
我觉得,所谓顶撞老师,有两种表现:一是语言上的冒犯;二是行为上的不合作。“你说东,他说西”,“你叫他站到门口,他摔门出去了”等行为。我个人认为。学生顶撞老师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学生认为老师是无能的,不配做自己的老师,所以故意找机会顶撞。一些比较有个性的学生,往往表现出“难以驯服”的态度,他们对教师的要求一般有自己的一套判断准则。当老师的形象,尤其是第一印象,和自己的要求相符的时候,他们一般会百依百顺,否则,便会百般刁难,甚至对着干。
第二、学生认为老师冤枉了自己,‘顶撞’老师的目的是为了替自己“伸冤”。现在的学生,在部分都 是独生子女,很少受过冤枉。因此,一受到冤枉便会情绪失控。其实,这里的冤枉并不一定真的冤枉了他。而是他自己感觉到受冤枉了。
比如,学生迟到了,受到了班主任的批评,一般会很沮丧,但如果班主任的印象中该生可能迟到比较频繁,于是批评他“天天迟到”的话,可能该生就要和老师辩驳了,老师的“音量”大,他的“音量”可能更大,就会出现我们所谓的顶撞老师事件的发生。其实,这里教师所
说的“天天迟到”是经常迟到的意思。而学生理解为老师说自己每天都迟到,感觉自己受冤枉了。
当然,还有一些类似的情况。如学生上课和别的同学讨论问题,而老师在讲课,老师批评他,他觉得自己在讨论问题,老师冤枉了他,也可能顶撞老师。这里的“顶撞”可能 是语言上冒犯在。也可能是行为上“你说东,他说西”的情况。
第三、学生觉得自己被老师“逼疯”了。记得上一届,我班上有位女生没有按时按量完成练习。我连续向她催了三次,而且每次都要批评她几句。结果到了第三次的时候,她跟我急眼了,于是就出现了顶撞老师的事件。
还可能出现的是,像学生的发型不合格。经常性不认真打扫卫生等事件,老师抓住不放的时候,都可能出现类似的状况。
第四、怒气的“转移”。记得2007年我带初三的时候。有位平时很文静的女生迟到了,我也就简单地说了两句,结果反而被该生“顶”的够呛。我感觉有些不对劲,就打电话向家长询问情况。家长告诉我,该生最近压力很大,早上起迟了,家长说了两句,就和家长吵了几句,气愤地离开家上学。我一了解情况,就知道了这是“怒气的转移”,加上中考压力大的原因。
总之,顶撞老师事件可能有很多原因,以上仅是我从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点总结。而且是从学生的角度分析的。
二、应对学生顶撞老师事件的策略
第一、注意教育方法,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提前“打预防针”,断其源。我经常给学生讲,如何和老师沟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学生这所以会顶撞老师,很多情况下,老师认为的顶撞,在学生的眼中,只是在大声和老师辩解而已。而且,很多情况下,学生的顶撞行为,只是“一时头脑发热”而已,并没有真的想冒犯老师。因此,教会学生有意见要和老师下课后沟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另外,老师遇事(如学生迟到、旷课、上课说话等)要多了解情况,了解事件 的始末,切忌遇事不明因果乱批评一气。当我们了解了事件的始末,可能对学生的一些行为也就理解了,自己在处理问题的态度、方法上可能也就有所改变,从而避免了学生和老师的矛盾。
第二、发生了顶撞事件的时候,老师要有策略,及时处理。发生师生顶撞事件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措施得当,肯定会从容化解。前几天,我中午上课前巡视的时候,看到一名学生在升投影幕布。经了解,是学校换了主控没有升起来,所以该生将其升起来。但自习课的时候,我发现电脑桌的门坏了,我就问该生,“是不是你弄坏的,去叫电教委员修修吧”。该生生气冲冲地就要去,我一看不对,肯定是他觉得自己受冤枉了。我马上采取处理措施,微笑着说:“哎,你先别着急,是不是你弄坏的啊?”学生的答案是“不是”。我笑着说,“不是你弄坏的说清楚,出去透口气也不是坏事。”听我这样一说,他的情绪缓和了许多。其实,马上要中考了,学生很容易情绪激动。如果老师处理问题有误,用微笑化解于无形,未尝不是件好事。另外,学生顶撞老师时,双方情绪一定都很激动,此时,老师不妨采
取冷处理的方法。学生经过冷静的思考,一般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即使你不再找他,他课后也会主动来承认错误,给老师道歉。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好好教育,以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如果学生自己没有主动承认错误,老师就一定要找他来,进行严肃教育,有时可能还要反复做思想工作,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要教育他杜绝发生类似事情。有些情况下,还要让他在班级做检查,教育本人的同时也给其他学生一个教训。
第三、修炼老师自身的品德是化解一切师生矛盾的最有效的途经。
我个人认为,前面的三点应对策略都是小智慧,小技巧,而老师修炼自身的品德才是大智慧!
教师的胸怀,应当像大海一们宽广!记得从2004年到2007年的那一届学生,我虽然没有小智慧和小技巧,也经常会有学生“顶撞”我,但我往往都是说服自己最后原谅学生了,而没有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而伤害学生,最后,这届学生和我的关系很融洽,聚会的时候很多次邀请我,见面后也很热情。
也许我们没有智慧,没有技巧,但我们必须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当我们具有高尚品德的时候,也是我们拥有大智慧的时候!
2011年5月
第三篇:中学生顶撞老师寻根及对策
中学生顶撞老师寻根及对策
棠湖中学实验学校王陆一
在我们的身边,经常会看到、听到甚至亲身经历学生顶撞老师的事件。尤其是工作时间不长,脾气比较暴躁的年轻班主任,更是经常看到他们与学生“吵架”的身影!
接了现在这一届学生之后,我有意识地注意这方面的问题,虽然也有个别在其他班上课时学生和我“顶牛”,但在我的班上,两年间,从来没有一位学生和我“顶牛”。现在,总结回顾一下,希望能找出学生顶撞老师的成因及教师的应对策略。
一、学生顶撞老师的成因分析
我觉得,所谓顶撞老师,有两种表现:一是语言上的冒犯;二是行为上的不合作,“你说东,他向西”,“你叫他站到门口,他摔门出去了”等行为。我个人认为,学生顶撞老师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有的学生具有“吃软不吃硬”的性格特点,这样的学生做错了事,好好对他讲,他容易接受,如果厉声俱色地训斥,就造成逆反心理,把事情弄僵。
第二,学生认为教师冤枉了自己,“顶撞”老师的目的是为了替自己“伸冤”。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很少受过冤枉。因此,一受到冤枉便会情绪失控。其实,这里的冤枉并不一定真的是冤枉了他,而是他自己感觉到受冤枉了。比如,学生迟到了,受到了班主任的批评,一般会很沮丧,但如果班主任的印象中该生可能迟到比较频繁,于是批评他“天天迟到”的话,可能该生就要和老师辩驳了,老师的“音量”大,他的“音量”可能会更大,就会出现我们所谓的顶撞老师事件的发生。其实,这里教师所说的“天天迟到”是经常迟到的意思,而学生理解为老师说自己每天都迟到,感觉自己受冤枉了。
当然,还有一些类似的情况,如学生上课和别的同学讨论问题,而老师在讲课,老师批评他,他觉得自己在讨论问题,老师冤枉了他,也可能顶撞老师。这里的“顶撞”可能是语言上的冒犯,也可能是行为上的“你说东,他偏向西”的情况。
第三,有的学生由于被家庭溺爱等原因,娇生惯养,胸无大志,对学习有厌倦情绪,因而对教师的严格要求感到受不了,有时会爆发为顶撞老师;学生觉得自己被老师“逼疯了”。记得上一届,我班上有位女生没有交作业,我连续向她要了三次,而且每次都要批评她几句。结果到了第三次的时候,她跟我急眼了,于是就出现了顶撞老师事件。还可能出现的是,像学生发型不合格、经常性不认真打扫卫生等事件,老师抓着不放的时候,都可能出现类似的状况。
第四,怒气的“转移”。记得前年我带中三的时候,有位平时很文静的女生迟到了,我也就简单地说了两句,结果反而被该生“顶”得够呛。我感觉有些不对劲,就打电话向家长询问情况。家长告诉我,该生最近压力很大,早上起迟了,家长说了两句,就和家长吵了几句,气愤地离开家上学。我一了解到情况,就知道了这是“怒气的转移”,加上中考压力大的原因。
总之,顶撞老师事件可能有很多种原因,以上仅是笔者从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点总结,而且是从学生的角度分析的。
二、应对学生顶撞老师事件的策略
第一,注意教育方法,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提前“打预防针”,断其源。我经常给学生讲,如何和教师沟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学生之所以会顶撞老师,很多情况下,老师认为的顶撞,在学生的眼中,只是在大声和老师辩解而已。而且,很多情况下,学生的顶撞行为,只是“一时头脑发热”而已,并没有真的想冒犯教师。因此,教会学生有意见要和教师下课后沟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另外,教师遇事(如学生迟到、旷课、上课说话等)要多了解情况,了解事件的始末,切忌遇事不明因果乱批评一气。当我们了解了事情的始末,可能对学生的一些行为也就理解
了,自己在处理问题的态度、方法上可能也就有所改变,从而避免了学生和教师的矛盾。
第二,发生了顶撞事件的时候,教师要有策略,及时处理。发生师生顶撞事件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措施得当,肯定会从容化解。
记得是上学期的时候,我在课间休息时,看到一名学生在升投影幕布。经了解,是学校换了主控没有升起来,所以该生将其升起来。但自习课的时候,我发现电脑桌的门坏了,我就问该生,“是不是你弄坏的,去叫电教委员修修吧”。该生气冲冲地就要去,我一看不对,肯定是他觉得自己受冤枉了。我马上采取处理措施,微笑着说:“哎,你先别着急,是不是你弄坏的啊?”学生的答案是:“不是”。我笑着说,“不是你弄坏的说清楚,出去透口气也不是坏事。”听我这样一说,他的情绪缓和了许多。其实,很多学生都感觉自己也很累,所以很容易情绪激动,如果老师处理问题有误恰当,用微笑化解于无形,未尝不是件好事。
另外,学生顶撞老师时,双方情绪一定都很激动,此时,教师不妨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学生经过冷静的思考,一般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即使你不再找他,他课后也会主动来承认错误,给老师道歉。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好好教育,以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如果学生自己没有主动承认错误,教师就一定要找他来,进行严肃教育,有时可能还要反复做思想工作,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要教育他杜绝发生类似事件。有些情况下,还要让他在班级做检查,教育本人的同时也给其他学生一个教训。
第三,修炼教师自身的品德是化解一切师生矛盾的最有效途径。
我个人认为,前面的三点应对策略都是小智慧,小技巧,而教师修炼自身的品德才是大智慧!
教师的胸怀,应当像大海一样宽广!记得从2005年到
2008年那一届学生,我虽然没也有小智慧和小技巧,也经常会有学生“顶撞”我,但我往往都是说服自己最后原谅了学生,而没有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伤害学生。最后,这届学生和我的关系很融洽,聚会的时候很多次邀请我,见面后也很热情。
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关键是对他们要关心、真心、诚心、爱心、耐心;要切实体谅、爱护、尊重学生。不能伤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不能使学生误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要公正平等的对待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待学生、评价学生。这样不但便利我们教师的教书育人的工作,而且也会更便利其学生的身心健康并茁壮成长。
第四篇:高中生顶撞老师寻根及对策
高中生顶撞老师寻根及对策
在我们的身边,经常会看到、听到甚至亲身经历学生顶撞老师的事件。尤其是工作时间不长,脾气比较暴躁的年轻班主任,更是经常看到他们与学生“吵架”的身影!
接了现在这一届学生之后,我有意识地注意这方面的问题,虽然也有个别在其他班上课时学生和我“顶牛”,但在我的班上,两年间,从来没有一位学生和我“顶牛”。现在,总结回顾一下,希望能找出学生顶撞老师的成因及教师的应对策略。值得说明的是,本人的总结仅是从自身的高中教育教学出发,可能不符合不同年级段的情况。
一、学生顶撞老师的成因分析
我觉得,所谓顶撞老师,有两种表现:一是语言上的冒犯;二是行为上的不合作,“你说东,他向西”,“你叫他站到门口,他摔门出去了”等行为。我个人认为,学生顶撞老师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学生认为教师是无能的,不配做自己的老师或班主任,所以故意找机会顶撞老师。一些比较有个性的学生,往往表现出“难以驯服”的态度,他们对教师的要求一般有自己的一套判断准则。当教师的形象,尤其是第一印象,和自己的要求相符的时候,他们一般会百依百顺,否则,便会百般刁难,甚至对着干。
第二,学生认为教师冤枉了自己,“顶撞”老师的目的是为了替自己“伸冤”。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很少受过冤枉。因此,一受到冤枉便会情绪失控。其实,这里的冤枉并不一定真的是冤枉了他,而是他自己感觉到受冤枉了。
比如,学生迟到了,受到了班主任的批评,一般会很沮丧,但如果班主任的印象中该生可能迟到比较频繁,于是批评他“天天迟到”的话,可能该生就要和老师辩驳了,老师的“音量”大,他的“音量”可能会更大,就会出现我们所谓的顶撞老师事件的发生。其实,这里教师所说的“天天迟到”是经常迟到的意思,而学生理解为老师说自己每天都迟到,感觉自己受冤枉了。
当然,还有一些类似的情况,如学生上课和别的同学讨论问题,而老师在讲课,老师批评他,他觉得自己在讨论问题,老师冤枉了他,也可能顶撞老师。这里的“顶撞”可能是语言上的冒犯,也可能是行为上的“你说东,他偏向西”的情况。
第三,学生觉得自己被老师“逼疯了”。记得上一届,我班上有位女生没有交作业,我连续向她要了三次,而且每次都要批评她几句。结果到了第三次的时候,她跟我急眼了,于是就出现了顶撞老师事件。
还可能出现的是,像学生发型不合格,经常性不认真打扫卫生等事件,老师抓着不放的时候,都可能出现类似的状况。
第四,怒气的“转移”。记得2007年我带高三的时候,有位平时很文静的女生迟到了,我也就简 1
单地说了两句,结果反而被该生“顶”得够呛。我感觉有些不对劲,就打电话向家长询问情况。家长告诉我,该生最近压力很大,早上起迟了,家长说了两句,就和家长吵了几句,气愤地离开家上学。我一了解到情况,就知道了这是“怒气的转移”,加上高考压力大的原因。
总之,顶撞老师事件可能有很多种原因,以上仅是笔者从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点总结,而且是从学生的角度分析的。
二、应对学生顶撞老师事件的策略
第一,注意教育方法,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提前“打预防针”,断其源。我经常给学生讲,如何和教师沟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学生之所以会顶撞老师,很多情况下,老师认为的顶撞,在学生的眼中,只是在大声和老师辩解而已。而且,很多情况下,学生的顶撞行为,只是“一时头脑发热”而已,并没有真的想冒犯教师。因此,教会学生有意见要和教师下课后沟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另外,教师遇事(如学生迟到、旷课、上课说话等)要多了解情况,了解事件的始末,切忌遇事不明因果乱批评一气。当我们了解了事情的始末,可能对学生的一些行为也就理解了,自己在处理问题的态度、方法上可能也就有所改变,从而避免了学生和教师的矛盾。
第二,发生了顶撞事件的时候,教师要有策略,及时处理。
发生师生顶撞事件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措施得当,肯定会从容化解。
前几天,我中午上课前巡视的时候,看到一名学生在升投影幕布。经了解,是学校换了主控没有升起来,所以该生将其升起来。但自习课的时候,我发现电脑桌的门坏了,我就问该生,“是不是你弄坏的,去叫电教委员修修吧”。该生气冲冲地就要去,我一看不对,肯定是他觉得自己受冤枉了。我马上采取处理措施,微笑着说:“哎,你先别着急,是不是你弄坏的啊?”学生的答案是:“不是”。我笑着说,“不是你弄坏的说清楚,出去透口气也不是坏事。”听我这样一说,他的情绪缓和了许多。其实,马上要高考了,学生很容易情绪激动,如果老师处理问题有误,用微笑化解于无形,未尝不是件好事。
另外,学生顶撞老师时,双方情绪一定都很激动,此时,教师不妨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学生经过冷静的思考,一般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即使你不再找他,他课后也会主动来承认错误,给老师道歉。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好好教育,以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如果学生自己没有主动承认错误,教师就一定要找他来,进行严肃教育,有时可能还要反复做思想工作,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要教育他杜绝发生类似事件。有些情况下,还要让他在班级做检查,教育本人的同时也给其他学生一个教训。第三,修炼教师自身的品德是化解一切师生矛盾的最有效途径。
我个人认为,前面的三点应对策略都是小智慧,小技巧,而教师修炼自身的品德才是大智慧!教师的胸怀,应当像大海一样宽广!记得从2004年到2007年那一届学生,我虽然没有小智慧和小
技巧,也经常会有学生“顶撞”我,但我往往都是说服自己最后原谅了学生,而没有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伤害学生。最后,这届学生和我的关系很融洽,聚会的时候很多次邀请我,见面后也很热情。也许我们没有智慧,没有技巧,但我们必须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当我们具有高尚品德的时候,也是我们拥有大智慧的时候!
第五篇:医疗纠纷成因分析及对策
医疗纠纷成因分析及对策
摘 要:国内当前医疗纠纷工作形势十分严峻,医患关系紧张,医闹、恶性伤医案件层出不穷,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作者从事医疗纠纷处理工作多年,深刻体会到医患矛盾双方的无奈和困惑。本文从不同角度探析医疗纠纷的成因,从而认清医患关系症结所在,全面把握我国医疗纠纷现状。以期有利于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医患关系、化解医患矛盾,促进医疗事业健康发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关键词:医疗纠纷 医患关系 医患沟通 纠纷对策
一、医疗纠纷成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1.媒体舆论导向。很多医疗纠纷病人在与医院对抗时,非常愿意将媒体拉进来,作为向医院施压的有效手段。在纠纷病人眼中,媒体的影响力巨大,不管医院诊疗行为有无过错,媒体舆论一旦介入,将是满城风雨。因此在医疗纠纷产生后,病人倾向于求助媒体而非法院。媒体记者介入医疗纠纷,更易将纠纷病人一方视为弱势群体,由于缺乏医学专业知识背景,从而容易做出片面性的错误舆论导向。这就意味着医疗纠纷在医学鉴定或司法判决前,媒体的报道很难体现公正权威、合理合法,这种报道反而极易走向断章取义,歪曲事实的歧途。不当的媒体舆论夸大了医疗纠纷的负面影响,加大了医患之间的信任危机,不尊重医学客观事实,加剧了紧张的医患纠纷形势。
2.社会风序良俗的变化。随着我国法制的发展,大众法律意识的提高,人们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加上媒体错误的舆论导向,导致医患信任感的丧失,引发医疗纠纷。在一些地域的群众意识当中,如果人死在医院,又向医院要不回来一些经济赔偿,被视为无能的表现。这些意识和观念的变化,加剧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二)医疗纠纷解决机制因素
1.医疗纠纷解决体制滞后,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医疗纠纷的调处需要。在当前的医患纠纷中,普遍存在着大闹大赔,不闹不陪的怪现象。究其原因,医疗纠纷解决机制严重滞后,医患协商和行政调解缺乏足够的公信力,医疗诉讼程序复杂,费力耗时、成本费用高昂,在医疗纠纷发生后,患方更倾向于求助于私力救济,认为医闹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解决方式。
2.政府相关部门对恶性医闹事件处置不力。尽管公安部委联合下发了多个严厉打击医闹的通知,在过分强调和谐观念的大环境下,政府相关部门过度贯彻和谐而纵容了大部分医闹行为。公安部门的不作为,使医院在面对医闹时更多的是无奈,最后只有一赔了之,这助长了不良的医闹风气。
(三)医疗环节因素
1.医患沟通。相关关资料显示,我国高达90%的医疗纠纷起因于医患沟通不足[1]。良好的医患沟通对构建和谐健康的医患关系至关重要,由于患者缺乏医学专业知识,一切对疾病的认识都来源于主治医师的讲解,包括对愈后效果。某些医师对病人盲目乐观的诱导,会给病人造成较高的期望值,如果实际的治疗效果未达到病人的预期效果,在病人心理上产生巨大落差,造成心理失衡,从而与医院发生纠纷。
对于对医学有一知半解病人,需要更加充分的医患沟通,因为病人对医疗有一定的个人认识,但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容易对医生的日常诊疗行为产生疑问,甚至误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解释沟通,很容易招致患者的投诉和不满。
2.服务细节。绝大多数医疗投诉产生于医疗服务细节,病人对医疗服务细节不满和抱怨的积累会直接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在医疗服务细节中,小到挂号拿药,大到手术护理,如果医务工作人员态度傲慢、冷漠和不负责任,都会招致病人的不满和投诉。医疗行为是一种风险性行为,极小的细节失误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比如由于医务人员在为病人注射药物时,未仔细核对病人信息,把张三的药注射到李四身上,医生做手术时把左腿弄成了右腿等。细节决定成败,很多纠纷大发生就是医疗服务细节出了问题。
3.核心制度执行不到位。核心制度医疗制度未落到实处,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导致医疗纠纷致赔偿的直接原因 [2]。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未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不及时书写病历,未贯彻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不及时,病人信息查对不仔细等,都会导致医疗纠纷发生。
4.病案管理。不规范的病历书写和混乱的病案管理也会引发医疗纠纷,比如由于医生在书写病历时将病人信息弄错,导致病人出院后无法正常医疗保险的报销或给病人造成其他麻烦,因医生乱开诊断证明而将医院卷入他人间的纠纷当中,病历因保管不善丢失或损毁导致诉讼中败诉等。病人原始病历具有证据效力,病历内容记录错误或被涂抹、篡改都会引起不利后果,严重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四)制度因素
1.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医疗保障制度存在过于强调职业和身份界限、医疗保险资源分配不合理、医疗保险覆盖面不广等制度缺陷,将人群分为三六九等,不同的劳动者享受不同的医疗待遇,医疗保险资源分配失衡,行业间、部门间、城乡间的差别悬殊,导致供大于求的一边医疗资源浪费严重,另一边却面对着看病难、吃药难的困窘,加上一些地域和群体医疗保障的缺失,一些人群根本享受不到国家医疗保险待遇。
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如遇重大疾病,则可能导致整个家庭脱富致贫,甚至到无法维持日常家庭开销的地步。此类家庭中如有愈后不能自理的病人,对家庭来说将会是沉重的灾难,加上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缺位,病人本人和家庭都将陷入无尽的绝望和无奈。病人因看病花光了所有的钱,在离开医院就意味着生活都将无法维持的绝望时,最后不得已将责任转嫁给医院,因为赖在医院实在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2.医药制度不合理。由于国家财力所限,1954年出台了一项医药加成的政策,该政策已实施六十多年。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医药加成政策促进了公立医院的发展,但目前该政策已经发展为以药养医的现状,成为公立医院一项主要的收入来源。医院靠药增加收入,医生开处方提成,偏离了医疗服务的宗旨,医药加成政策加重了病人的医疗负担,损害了医生的良好形象,增加了医疗纠纷,同时也影响到了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五)患者因素
1.病人对治疗期望值过高。病人入院前对治疗效果的期望值过高,在愈后效果不佳时,病人内心会产生巨大落差,认为看病付出了高昂的医疗费,而没有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便要求医院退回医疗费或补偿相关经济损失。另外,一些医师盲目乐观的诱导,也会给病人心理上营造很高的期望值。一旦实际治疗效果没有达到病人心理上期望值,病人便认为上了医生的当,从而产生受骗心理,当医患信任感消失殆尽是,纠纷由此产生。
2.病人医疗知识欠缺。由于病人缺乏医学专业知识,对疾病发生发展机理缺乏科学的认识,一旦在治疗过程中产生严重的并发症或其他风险,便把全部不良后果归结于是医院的医疗事故,这需要医务人员提前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告知不可预知的可能性[3]。手术后病情恶化可能导致病人及家属心理失衡,是导致医疗纠纷的直接原因。
二、医疗纠纷对策
(一)完善相关制度
1.建立高效、公信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我国交通事故纠纷数量远比医疗纠纷数量多,而交通事故纠纷双方的矛盾显然没有医患双方矛盾突出,其根本原因在于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有一个高效、公信的责任认定机制,而在医疗纠纷解决途径当中就没有这样一个快速高效的责任认定机制,这也与医疗纠纷本身性质有关。医疗纠纷具有专业性强、内容复杂、索赔金额高、处理困难等特点,医患双方责任认定的难度很大,耗时长,且认定费用相对要高。目前,涉及医疗纠纷责任认定的技术鉴定有两个:一是医疗事故鉴定,因新侵权法的出台,这种鉴定已经很少人做;二是医疗技术司法鉴定,但该技术鉴定耗时长,费用高,程序复杂。以上两种鉴定都是法院审判的依据,鉴定程序的复杂性和耗时性,增加了诉讼的难度和期限。一般医疗纠纷发生后,因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公信力较低,诉讼程序的复杂耗时、成本较高等原因,患方更倾向于私力救济途径—-医闹。如果在处理医疗纠纷当中,有这么一个高效、公信的医患责任认定机制,那么医疗纠纷也可以像交通事故纠纷一样快速有效的划清双方责任,纠纷很快化解。然而,医疗纠纷的认定难度大、专业性强、成本高,即使有这样一个快速认定机制,因其费用高昂,患方也未必乐于接受和选择这种责任认定途径。因此,高效、公信的医疗纠纷责任认定建立还应具备两个制度方面的保障,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和政策支持,消除患者经济方面的障碍。二是出台相关法律文件,将医疗纠纷责任机制的认定机构、认定程序、法律效力等内容写进法律,并规定该责任认定为医疗纠纷解决的必经环节。
2.取消医药加价政策补贴。以药养医现状是滋生医药腐败的土壤,取消药品加成势在必行。取消医药加价后导致的公立医院收入的减少可以通过多种合理途径弥补,首先政府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其次提高医院综合服务类项目的收费,充分体现医务人员劳动的价值。
(二)加大对恶性医闹行为的处罚力度。尽管国家相关部委多次联合下发通知,严厉打击医闹行为,但部分地方政府部门过分追求和谐维稳,避免信访矛头转向自身,对医闹行为采取容忍,委曲求全,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医闹的发展。想要遏制医闹,杜绝恶性伤医案件的发生,首先政府相关部门要对医闹采取零容忍,医闹不是合法的维权行为,而是扰乱公共医疗秩序的违法行为,在维护公共治安秩序层面上,必须严厉制止,不能为了维稳就一味妥协,不能怕热火烧身就行政不作为。只有落实好医闹严打政策,真正实现医闹“见光死”的良好局面,才能有效规范医疗纠纷走合法途径解决。
(三)规范媒体行为
媒体舆论的影响范围广,对社会大众有较强的舆论导向作用,失实的报道严重干扰了医疗纠纷的依法解决,阻碍了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在医疗纠纷中,应当尽快建立医疗纠纷报道审查制度和医疗纠纷报道失实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规范媒体报道行为。使媒体在医疗纠纷报道中,客观、公正、全面的记述医疗纠纷详细情况,合理、合法的分析医患双方存在的问题,引导社会公众正确、全面的看清医疗责任和医闹的界限,从而营造出健康的社会氛围,有效缓解当前紧张的因患者关系。
(四)规范医疗行为,注重细节化管理,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1.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遵守临床操作规范。违规的诊疗行为是导致医疗不良后果直接原因,必然会引发医疗纠纷,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当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遵守临床操作规范,杜绝医疗伤害的发生。各项医疗规章制度是医务人员从事医疗工作时必须遵守的规范性文件,是诊疗行为合理性、科学性、正当性、规范性的制度保障。
2.加强医患沟通。医患沟通是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医患关系建立的重要途径。一个训练有素的医生应当懂得怎样去与病人沟通,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较高的语言艺术能力必不可少,学会耐心的倾听病人对病痛的诉说,然后善意的病人,关心病人,用关切的语言温暖病人,逐步建立起病人对医生的良好印象和信心。充分的医患沟通可以建立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院履行告知义务和保护患者知情同意权的
重要环节,通过医患沟通可以普及患者医学知识,加强健康宣教工作,促进医患配合的默契程度。应把医患沟通纳入医疗质量范围进行管理[4],建立医院沟通制度。
3.规范病历书写,加强病案管理。病历是病人就医之间形成的医疗文书,除了医学研究价值外病历还具有证据效力,医疗纠纷发生后病历往往成为病人攻击医院的主要对象。病历应当具有客观性、真实性、时效性,这就要求医生规范的书写病历,及时完成患者知情同意书等相关医疗文书的签署工作,如实记录病人的诊疗过程,提高病案质量。另外,医疗机构负有妥善保管病历的义务和保护患者隐私的义务,要求病案管理人员应当强化法律意识,完善病案管理制度,规范病历借阅和复印行为,充分履行保密义务。
4.提升医疗服务细节管理。医疗服务细节管理贯穿于诊疗全过程,关注医疗服务细节,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可有效提高病人就医的满意度。“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心理、文化和环境以及家庭等因素,对人们身心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并随着人们对健康观念的改变,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日益丰富。因而,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必须更加细腻,呵护人性,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
结束语
当前国内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突出,造成这种局面的不是某些单位和个人,而是整个社会的风气和相关社会体制出了问题。只有革新社会体制,改善社会风气,不断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建立医患互相信任和尊重,才能打破医患关系的僵局,彻底廓清我国医疗事业健康发展的障碍。
参考文献:
[1] 左建军.医患关系的现状成因与对策[J].现代医院,2010,10(7):124-125.[2] 金庆芬.医疗纠纷现状调查与医疗纠纷防范措施[J].中外健康文摘,2014(10).[3] 黄桂珍.沟通在减少医疗纠纷总的作用[J].医学文选,2004,23(5):663-664.[4] 邵金花,孙伟,陈芬.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2,29(6):381-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