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哈佛老妈的教育笔记》读书笔记
《哈佛老妈的教育笔记》读书笔记
《哈佛老妈的教育笔记》,本书的作者森田友代,是一位日本着名的哈佛妈妈,三个孩子在她的教导下全部毕业于哈佛大学。
森田友代的三个孩子分别毕业于哈佛大学商学院和法学院,目前都是成功的企业高管和律师。日本的哈佛老妈究竟有何神奇之处,竟然能把三个孩子全部送进哈佛大学并且全部如此成功?
森田友代有着多年的一线从教经验,大学毕业后即担任高中教师,后辞职自己开办补习学校,学生们在这里可以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成绩也大幅提高,因此使这家补习学校倍受好评,先后有1600名学生在这间学校就读,培养出无数名牌大学毕业生。为了学习先进的海外教育经验,她带着家人一起前往美国,曾在旧金山居住过。2009年全家返回日本。
本书从哈佛老妈自身的经验出发,详述她的“放任”式家教和“目标式”培养法是如何成功的。她为何认为家里必须有一个“不讲理”的父亲?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出国留学?如何激发孩子的潜力和动力?
日本人习惯相对评价,而美国人习惯绝对评价;日本教育以批评为主,注重记忆,而美国教育以表扬为主,注重创造力。全球化时代,留学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我们应当重视这样一个教育原则:让孩子适应令他感到害羞的事,并学会如何应对,从而树立自信。
人们往往因为做不到,所以感到不安。孩子的感受性很强,所以在这一点上更是如此。
因此,对于被大家看成“笨学生”、毫无自信的孩子,我们应悄悄地教给他其他孩子还不会做的事情(比如难背的算术公式或难做的应用题等),并在很多孩子面前提问,让他有机会表现一下。
其他孩子答不上来,这个“笨孩子”反而答得很好,他就会立刻受到夸奖。于是,那些平时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或喜欢欺负他的孩子,就会对他刮目相看。这不但使他树立了自信心,还能让他品尝到努力就有收获的喜悦。
对孩子来说,最能让他们提升自信心的事,就是自己能完成其他人做不到的事。孩子会很享受这个从“不能”到“能”的奋斗过程,并渐渐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培训学校,时间都是有限的,学习的好坏最终还要看学生个人的努力。我们的培训学校的作用,更多的是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拥有自信的机会,让他不断地提高自我。
孩子身上蕴含着巨大的潜力,为了最大限度地开发潜力,应让他们放眼这个广阔的世界。
在中国,很多父母与教育者,总是一味的要求孩子在特地的方框内完成一件一件的任务,更多的自以为为孩子着想,为孩子思考,准备,决定好一切的路途,为孩子铺好未来之路,很多孩子在父母照顾下,养成了缺乏了思考,缺乏了追求的目标与方向的能力。这本书作者重点倡导的 “目标式”培养法和“放任式”家庭教育法值得深思我们教育者及为人父母反思!放任式家教:给孩子松绑,让孩子自己思考什么是重要的事、自己决定想做什么、自己设定目标并勇于挑战。父母既是家长,又是老师,同时肩负着疼爱和教育的双重责任。教孩子从小树立职业观,帮孩子找到目标和方向,比所有的说教都有效。以这种方式教导犯错的孩子,他便不会迁怒或嫉妒他人。公平地对待孩子,他也会坦诚地对待你。
第二篇:《哈佛老妈的教育笔记》读后感
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本书像快餐,怪不得封面是这样宣传的:“妈妈1小时读完此书,孩子享受10年的顶级家教”,哈佛老妈的教育笔记读后感。全书确实简单得1小时就看完了。书的章节标题,都比较抓眼球,但语言却简单甚至有些支离,大概因为内容是作者作为随笔写的教育笔记,而标题是后来编辑弄出来的吧,有些地方感觉文不对题。而且关键的一点,觉得书中观点虽没什么错,但也没讲透,也没什么新意,其理论水平与小巫、安妮鲜花等理论结合实际的育儿书对比起来差远了,一时觉得有些失望,大概是期望过高吧。
过了两天,为了完成读后感的任务,我随手又把书拿出来翻翻。这次是随便跳着读的,也没有了初次猎奇的心态,反而觉得作者如叙家常娓娓道来,引起了很多共鸣,书中的插图也很不错,以漫画的形式将小孩子的心态跃然纸上。“和孩子一起享受快乐” 幼儿期的孩子成长速度很快。孩子表现出对什么感兴趣时,请跟孩子一起玩吧。而且,尽量增加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这样的理念,我从皮皮三个月大买的《亲密育儿百科》中获知后就非常认可。《亲密育儿百科》中提倡把宝宝背在身上,让小宝宝很有安全感的同时,也随时和大人一样能看到和感觉到各式各样的事情。哈佛老妈也说:给孩子创造学习新知识的机会,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也非常有帮助。他们在朋友家做客时,也要问人家:带孩子一起行吗?这样的问题我也经常问起,问他人也问自己。能带孩子去的场合虽然累也觉得满足,不能带孩子去的地方虽然很好玩,却内心牵挂玩得也不够尽兴。周末的安排中几乎都是以孩子为主,森林公园、酷酷兔、航空博物馆、水立方能搜到的好玩的地方都跑一跑,有时候带他单独溜达,有时候约了一群孩子一起疯玩。和孩子在一起的想法甚至影响到我们老朋友聚会的场所,以往是吃饭+K歌,如今K歌是不可能的了,连吃饭的场地也选择要带儿童设施的,像乡居楼这种地方最好,可惜远了点不能经常去。
吵架也不要拖拖拉拉无论什么事,我家的成员想说就直接说出来。不过,我们完全不会乱发脾气或者闹别扭。这是潜移默化地教育孩子“对人不要有敌意”、“不要仇恨别人”。很多育儿书中都强调夫妻俩吵架的时候要避开孩子。我一直觉得我们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失败,虽然是尽量忍了,但总有爆发的时候,声调不由自主地往上扬,尤其是皮爸再不识相,那就距离河东狮吼不远了。看了哈佛老妈的书,我心里稍微释然了一点点:如果真的避免不了吵架,那就吵吧,但一定要就事论事,不发脾气不闹别扭,更重要的是吵完了以后一定要尽快当着孩子的面和好。训斥孩子的三个要点 孩子做了错事时,不能光是训斥他,而是要把握住三个要点,明确地告诉他他错在哪里,让孩子理解父母为什么会生气。第一是:绝对不要训斥完就不管了,训完了要比训之前更温柔。第二是:在孩子做错事的瞬间训斥他。第三是:只就错误的部分和错误的行为训斥孩子,尽量让孩子理解。随着小皮年龄的增长,破坏能力也在增长,挨训的时候也多了。目前来说,爸爸的训斥是最有效的,而对外婆和我这当妈的,皮小皮就没那么言听计从了。但爸爸训他的时候,他转向我寻求庇护,还会翻白眼,还会把喋喋不休的爸爸关门外。到底怎么训斥才不会让他产生愤怒和逆反心理,才会更能理解父母的苦心?看来,我们还要记住这几个要点之下多琢磨琢磨。
想想,自己不该苛求太多,不同的书满足不同的读者需求。也许不能获得新知,但也是能起到提醒的作用,提醒我别忘了早已获知的道理,别忘了将这些道理应用于生活中。
第三篇:哈佛老妈的教育笔记读后感
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本书像快餐,怪不得封面是这样宣传的:“妈妈1小时读完此书,孩子享受10年的顶级家教”,哈佛老妈的教育笔记读后感。全书确实简单得1小时就看完了。书的章节标题,都比较抓眼球,但语言却简单甚至有些支离,大概因为内容是作者作为随笔写的教育笔记,而标题是后来编辑弄出来的吧,有些地方感觉文不对题。而且关键的一点,觉得书中观点虽没什么错,但也没讲透,也没什么新意,其理论水平与小巫、安妮鲜花等理论结合实际的育儿书对比起来差远了,一时觉得有些失望,大概是期望过高吧。
过了两天,为了完成读后感的任务,我随手又把书拿出来翻翻。这次是随便跳着读的,也没有了初次猎奇的心态,反而觉得作者如叙家常娓娓道来,引起了很多共鸣,书中的插图也很不错,以漫画的形式将小孩子的心态跃然纸上。
“和孩子一起享受快乐” 幼儿期的孩子成长速度很快。孩子表现出对什么感兴趣时,请跟孩子一起玩吧。而且,尽量增加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这样的理念,我从皮皮三个月大买的《亲密育儿百科》中获知后就非常认可。《亲密育儿百科》中提倡把宝宝背在身上,让小宝宝很有安全感的同时,也随时和大人一样能看到和感觉到各式各样的事情。哈佛老妈也说:给孩子创造学习新知识的机会,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也非常有帮助。他们在去朋友家做客时,也要问人家:带孩子一起行吗?
这样的问题我也经常问起,问他人也问自己,读后感《哈佛老妈的教育笔记读后感》。能带孩子去的场合虽然累也觉得满足,不能带孩子去的地方虽然很好玩,却内心牵挂玩得也不够尽兴。周末的安排中几乎都是以孩子为主,森林公园、酷酷兔、航空博物馆、水立方能搜到的好玩的地方都跑一跑,有时候带他单独溜达,有时候约了一群孩子一起疯玩。和孩子在一起的想法甚至影响到我们老朋友聚会的场所,以往是吃饭+K歌,如今K歌是不可能的了,连吃饭的场地也选择要带儿童设施的,像乡居楼这种地方最好,可惜远了点不能经常去。
吵架也不要拖拖拉拉 无论什么事,我家的成员想说就直接说出来。不过,我们完全不会乱发脾气或者闹别扭。这是潜移默化地教育孩子“对人不要有敌意”、“不要仇恨别人”。很多育儿书中都强调夫妻俩吵架的时候要避开孩子。我一直觉得我们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失败,虽然是尽量忍了,但总有爆发的时候,声调不由自主地往上扬,尤其是皮爸再不识相,那就距离河东狮吼不远了。看了哈佛老妈的书,我心里稍微释然了一点点:如果真的避免不了吵架,那就吵吧,但一定要就事论事,不发脾气不闹别扭,更重要的是吵完了以后一定要尽快当着孩子的面和好。
训斥孩子的三个要点 孩子做了错事时,不能光是训斥他,而是要把握住三个要点,明确地告诉他他错在哪里,让孩子理解父母为什么会生气。第一是:绝对不要训斥完就不管了,训完了要比训之前更温柔。第二是:在孩子做错事的瞬间训斥他。第三是:只就错误的部分和错误的行为训斥孩子,尽量让孩子理解。随着小皮年龄的增长,破坏能力也在增长,挨训的时候也多了。目前来说,爸爸的训斥是最有效的,而对外婆和我这当妈的,皮小皮就没那么言听计从了。但爸爸训他的时候,他转向我寻求庇护,还会翻白眼,还会把喋喋不休的爸爸关门外。到底怎么训斥才不会让他产生愤怒和逆反心理,才会更能理解父母的苦心?看来,我们还要记住这几个要点之下多琢磨琢磨。
想想,自己不该苛求太多,不同的书满足不同的读者需求。也许不能获得新知,但也是能起到提醒的作用,提醒我别忘了早已获知的道理,别忘了将这些道理应用于生活中。
第四篇:哈佛笔记心得
【哈佛笔记二十八】失败的好处
《财经》特约作者 陈晋 [06-30 17:26] 共有21条点评
哈佛毕业典礼上,J.K.罗琳以自己的人生经历讲述失败的好处以及想象力的重要性
【《财经网》专稿/特约作者 陈晋】6月5日是哈佛大学毕业典礼周的最后一天,正式毕业典礼在Tercentenary Theatre举行。
这一天的主讲人,是“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J.K.Rowling)。42岁的罗琳身穿白底粉花齐膝连衣裙、乳白色毛衣披肩,与周围身穿黑色博士服或深色西装革履的学者绅士迥然不同。她的神态也有些像小姑娘见大场面似的局促不安,这与旁边的女校长形成鲜明对比。
她幽默的开场白解释了这一切,“接受哈佛大学毕业典礼讲演的邀请以后,几个星期我都紧张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体重下降了好几磅。我想这对我个人和哈佛大学来说是个双赢的局面。”几千名听众都笑了。
“后来,我想到了21年以前自己的大学毕业典礼。当时,主旨讲演人是英国最著名的哲学家Baroness Mary Warnock,可惜的是她说了什么,我现在一个字也记不起来了。所以我想即使我今天说错了什么,也不会对你们的远大宏图有什么伤害。这样想着,我就轻松了许多。”大家又笑了。“今天当你们走出这场讲演之后,还记得这个(笑话),我的影响就比那个著名的英国哲学家还大。”大家笑着鼓掌加以鼓励。(压力和逆境下,唯有幽默能化解一切,问题背后的机会,能把紧张化作掌声,实力不凡呀)
罗琳转入正题。“哈佛大学学生可能没有经历过什么失败,以至于在你们眼里的失败就是普通人眼里的成功。但我想告诉你们,失败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好处。”
她说,她的父母从未上过大学,家境贫困,一心想让她成为一个有专长的劳动者,今后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可以按时偿付房子贷款,老了有固定的退休金,不用被贫困缠绕。但是她上大学时,完全没有学习的动力,惟一的爱好就是一个人趴在咖啡馆的桌子上写故事。她父母认为这只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的怪僻,不会给她带来任何稳定的工作。
罗琳说,“当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我最害怕的甚至还不是贫穷,而是失败。”但是,大学毕业后第七年,她迎来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短暂的婚姻结束了,她失业了,她成了无家可归的乞丐以外当代英国最穷的人。父母和她本人最担心的一切变成了现实。(问题越大,蕴藏着成功的机会就越大,只要我们是积极的,整个世界都是正确)
“为什么我还要谈起失败的好处呢?简单的说,是因为失败会为我们揭去表面那些无关紧要的东西。我不再装模作样,终于重新做回自己,开始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自己惟一在意的作品中去。如果我此前在其他的任何什么方面有所成功,我恐怕都会失去在自己真正归属的舞台上获得成功的决心。”(问题背后的机会,问题让人正视思维,危机,危险的地方才会萌生机遇)
罗琳说,在失败中,她反而获得了自由,因为她最担心的事情已经不存在了,“我还活着,而且,我还有一个我喜爱的女儿、一个旧打字机和一个大理想。”她发现,失败赋予自己内心的安全感,让她明白关于自己的一些东西,意识到自己拥有坚强的意志以及宝贵的友谊。“我历经艰辛才获得的财富,这比我得到的任何资格证书都更有价值。”(人生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只是在通完这个结果,有的人多姿多彩,有的人了然无味,所以只要我们能从中吸取到哪怕只有一丁点知识就是难能可贵的,想想我们大学四年,对我们最有帮助 的是什么呢?我想不应该是那个文凭,而是陪我们一起走过的时光。。)
罗琳告诉台下的哈佛学生,“当然你们不会像我一样,失败得那么惨,那么彻底,但你们不可能不在任何事情上没有任何程度的失败。如果你因为生活谨小慎微而没有任何失败,那么这样的生活还不如没有生活过。这样生活的本身就是失败。”(经典,生活要有酸甜苦辣,时光要有春夏秋冬,才有意义!才不枉到世界来走一遭)
“你的生存能力以及你和朋友的友情只有经过挫折的考验,你才能真正认识自己,认识友情的力量。”她说,生活是艰难的,复杂的,任何人也不能完全控制。“谦逊地懂得并接受这一点,会帮助安然你度过生活中的风浪。”
罗琳接着转入第二个话题:想象力的重要。“你也许在想,我说想象力重要,是因为想象力在写小说中的重要性,但我想在更广义的角度说明想象的重要。”
人类可以通过想象,换位思维,理解其他人的经历。我们可以用这种能力控制别人,增加自己的权力,也可以用这种能力同情那些经历过我们自己没有经历过的苦难的人们。“有些人只愿意生活在他们自己舒适的圈子里,从来不屑于想象如果他们生在不同的家庭、受不同的教育、有不同的经历,会怎么样?但他们对他人的冷漠只会有一天被更大的恶梦惊醒,因为他们的冷漠就是对邪恶势力的默许。”
她说,她二十几岁时在伦敦的一个国际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总部工作,挣钱糊口。她每天接触的都是其他国家受政治迫害的人们的证词,听他们讲述受迫害时恐怖的经历。她永远也不会忘记,其中一个人在听到他妈妈在他们国家被政府抓住枪决的消息时撕心裂肺的惨叫。
在这个国际组织,她也看到了很多人类好的方面。“我看到了人类为了争夺权力,维持权力的残酷,但我也看到了人类的善良和慈悲。”在这里的工作,成了她一生中最有意义的经历之一。(残酷的背后隐含着仁慈,任何事情看你怎么去欣赏)
她总结说,“人类是相互关联的,相互影响的。我们的存在就会影响他人。哈佛的毕业生会如何影响其他人呢?你们受的教育给你们独特的地位和独特的责任。如果你们能够为那些没有权势的人说话,用你们的想象力,想象他们的经历和困苦,那么庆祝你们毕业的不仅仅是在座的骄傲的家长,还有千千万万被你们帮助,被你们影响的人。我们不需要魔法来改变这个世界,我们改变世界的能力在我们的内心:我们有能力憧憬更好的未来。”
最后,罗琳说,在她21岁毕业典礼时,坐在她旁边的同学是她在困难中求助的最好的朋友,他们后来也成为她孩子的教父教母。她希望哈佛毕业生能够拥有和她一样的持久而真正的友谊。
罗琳的讲演只有21分钟,但台下的掌声将近两分钟。有趣的是,当天的小雨在她开始讲演时停了,在结束时又下了起来。第二天的校报报道说,“这是不是罗琳的魔法在奏效?”
第五篇:《哈佛家训》读书笔记(本站推荐)
《哈佛家训》读书笔记
哈佛家训是一位哈佛博士的教子课本,但是读完这一本书以后,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一本单纯教育孩子的书,而且还是激发我们成年人对人生进行多角度思考,点燃我们内心深处智慧火花的书。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在其中悟到了很多很多东西,回味无穷。很多时候,生活中的一些细小的故事中往往蕴涵着深刻的道理,会引起我们会心的感悟。这本书以品性、梦想、真爱、成功、思维、心理、智慧、创意、勇气和觉悟十个章节辑录了一百多个生活中的小故事。每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个名人成功的艰辛与困难,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和生活意义。
这里有一个最令我感动的故事:26个有着不光荣历史的孩子在一所中学组成了一个学习班,老师、校长和家长几乎放弃了他们,可一个叫菲拉女老师主动要求教他们,刚开学,老师给他们出了一道选择题,第一个人笃信巫医,嗜酒如命,有多年的吸烟历史,还有两个情妇;第二个人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起床,每晚都要喝1公升的白兰地,吸食鸦片;第三个人正好相反,他是国家的战斗英雄,一直保持素食习惯,热爱艺术,年轻时从未做过违法的事。问谁能够成为中人敬仰的伟人。孩子们都选了第三个。但答案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第一个人是富兰克林.罗斯福,他身残志坚连任4届美国总统,第二个人是温 斯顿.丘吉尔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首相,第三个人是阿道夫.希特勒,一个夺去了几百万无辜生命的法西斯元首。“孩子们,”菲拉接着说,"你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以往的过错和耻辱只能代表过去,真正代表一个人一生的,使他现在和将来的所作所为。从现在做起,努力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你们都将成为了不起的人才......这番话,改变了26个孩子一生的命运。如今这些孩子都以长大成人,他们中有的做了心理医生、有的做了法官、有的做了飞行员、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班里那个最爱捣乱的学生罗伯特.哈里森,成了华尔街上最年轻的基金经理人。
我认为,一个人的昨天已经是历史,昨天,你再优秀也不能证明你的明天,一次学坏了并不能证明明天你还是坏的。每一天,都是新的一页。而更重要的,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这则故事给我以更深的启发是:我们也应该以一颗宽容的真心,一双向前看的慧眼,来教育我们那群可爱、调皮的孩子。千万不能轻易的去否定这些孩子,也许在他们中间也有罗斯福,也有丘吉尔……
所有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使自已由平庸变得平凡,从失败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