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单亲家庭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时间:2019-05-12 02:58: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单亲家庭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单亲家庭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第一篇:浅谈单亲家庭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谈单亲家庭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论文摘 要】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家更是安全的、快乐的。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单亲家庭作为一个特殊的家庭结构出现于社会之中,由于离婚率增加、单亲家庭日益增多,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通过家庭教育使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好地面对生活,调整他们的心理活动,使其尽快达到平衡点,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论文关键词】单亲家庭 学前儿童 教育

单亲家庭是指夫妻双方因离婚、丧偶而仅有一方同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也叫离散家庭或缺损家庭。单亲家庭的大量出现,对于离婚的夫妻双方或一方而言,可能是一种解脱,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灾难。同一片天空下,幸福家庭的孩子在父母的教育呵护下,健康快乐成长;单亲家庭的孩子在生活中由于缺少了父亲或者母亲的关心、疼爱,而使心理受到影响。许多研究证明,单亲家庭对儿童的心理、学习成绩、品德行为等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 单亲家庭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1.对性格的影响

单亲家庭的学前儿童往往生活在消极的家庭中,气氛压抑,缺少父亲或母亲的疼爱,容易形成性格孤僻、偏激、焦虑等性格特点,会使其形成对人很冷淡。之前生活在完整和睦的家庭里,面对家庭的突然破裂,孩子无法接受现实,无法适应无父或无母的生活。孩子的心理尚未成熟,无法去体会父母离婚的原因,会认为他们不爱自己了、不要自己了,自己是多余的,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自己不会排解,一旦受到影响,不知道该怎么办,很迷茫。特别是看到其他小朋友与父母亲亲热热、幸福美满地玩耍、嬉戏的时候,孩子就会想到以前自己也这么快乐过,现在的生活很痛苦,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卑感。长期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的子女性格会像父亲,长期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子女的性格会像母亲,这对以后的行为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2.对身体心理的影响

对幼儿的教育是父母双方共同的责任与义务,孩子与父母要多接触、多沟通,对其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单亲家庭的经济收入会减少,生活水平会逐渐降低,父亲或母亲会很忙,营养会比正常家庭的孩子吸收得少,影响其健康发育。由于父母离异,孩子不得不被迫放弃以往的习惯和态度去适应新的生活,只能选择双亲中的一个,从此组成单亲家庭,这种由内到外的改变,会使孩子对父母情感上的依恋造成伤害,所以单亲家庭往往会对孩子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单亲家庭的儿童由于经历父母的争吵,家里压抑,气氛不和谐,长期以来幼儿对父母的依赖感降低,开始怀疑自己的父母,认为自己的父母没有其他小朋友的父母好,使幼儿开始困惑、迷茫,当这种不良心理得不到及时的缓解时,严重的,儿童可能会出现不健康的人格特点。

3.对社会交往的影响

单亲家庭使学前儿童的心理受到创伤,对父亲或母亲态度蛮横,不亲切,不愿意与父母沟通,也不愿意与别人交往,尤其是在中国,很多单亲家庭的父亲或母亲不准离婚后的一方探视,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孩子看见其他小朋友在父母面前玩耍,他们会更加伤心,加之其他小朋友的耻笑,会让他们的心里更加恐惧与别人交流,与小朋友的关系处得不好,有的会讨厌父母,并会认为社会不公平,对自己太残忍,严重影响其与人交往的态度。

4.对学习的影响

单亲家庭必然会使孩子的心理受到影响,上课不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成绩,并且单亲家庭的家长为生活奔波,生活压力大,很少有时间管教学前儿童,他们无约无束任

意地玩闹,导致学习成绩差,认为父母不疼爱自己,学习没有用,长期下去就会不学习,学习成绩下滑,以至辍学。

二 单亲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孩子要求过严

有些家长把生活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要求过严,孩子心理压力大,且相当多的单亲家庭家长与孩子相依为命,对孩子的期望比双亲家庭高,有的把全部心思花在孩子身上,自己节俭,尽可能满足孩子的一切,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对孩子的生活过度干预,一旦孩子的各种行为方式与自己的期望不相符,便会引起不满,出现责备等不良行为。另外,单亲家庭家长长期的过度疲劳,会使他们感到无助,从而出现过度严教。这种过度的教育剥夺了儿童的自尊,限制其自由发展,易使孩子对自己产生否定感,从而出现自卑、自责等问题。

2.对孩子监管不力

单亲家庭父(母)亲在生活方面的压力都很大,没有时间、精力和物质条件抚养孩子,他们往往把孩子交给隔代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或者疏于管教,形成管理的缺陷,有的家长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忽略了孩子的痛苦,缺少对他们的关爱。甚至有的家长对孩子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遗弃他们。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许多企业经营不善或倒闭,孩子的父母大多下岗,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不得不打工,对他们来说,能够承担起孩子的教育费用就已不错,至于对孩子的照顾,他们实在是有心无力。还有一部分家长缺乏责任感,或各自重组家庭,忽视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冷落孩子,因为害怕孩子影响自己新的家庭,甚至有家长把孩子推到门外,给孩子的心灵带来极大的伤害。由于孩子在家中得不到重视,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体会不到自己的成长在家庭中所起的作用,因而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情绪,使孩子没有安全感,压抑,最终影响其健康成长和生活。

3.对孩子过度溺爱

单身父亲、母亲因其子女失去父爱或母爱而有一种愧疚心理,为了弥补,对子女过分地宠爱、娇惯,而不能给予正常的管教。孩子想要什么就买什么,妥让、迁就孩子,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弥补不健全家庭给孩子造成的创伤,倾向于溺爱型的抚养方式。单亲家庭中有的父母为了博得孩子的欢心,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存在自私、自我控制能力差、冲动等问题。

4.孩子缺乏社会交往

单亲家庭中,很多单身父(母)亲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与孩子相依为命,总是把孩子关在家里,不让其出门,以免被别人欺负,过度地保护;他们按照自己给孩子设计的目标教育孩子、培养孩子。在这种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缺乏与他人相处、交往的经验,在与人交往时,必然会产生孤独与焦虑,严重影响其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 单亲家庭学前儿童教育的对策

1.从实际出发,不要期望过高

单亲家庭的家长把孩子作为自己活着的精神力量,对孩子的希望过高,自己节省,把自己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这使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有些孩子不能适应,就向反的方面发展,希望父亲或母亲能注意自己,以减少压力;另有一些孩子想为了不让父亲或母亲失望,长期过度的学习,表现自己,一旦超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便有可能走向崩溃。单亲家庭的家长要从实际出发,对孩子的要求要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同时不要事事自己做决定,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

2.加大对孩子的监管

单亲家庭的父母比较忙,但也一定要关注孩子,对孩子要有责任感,不要生活有压力、心情不好,就对孩子发脾气或是把孩子送到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身边,不要把孩子当成包袱,要加大对孩子的关爱;同时要加大对孩子的监管,有些家长会组建新的家庭,有的孩子会心情不好,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进行沟通、劝解,而且要给予孩子更多的温暖,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在家中的作用、位置。

3.不要溺爱,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许多单亲家长害怕孩子不安全、出事故。什么事都不让孩子去做,家长包办一切,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还采取各种措施来限制孩子的活动,造成孩子事事不能独立,没有机会亲自去体验生活中的困难,这样的孩子缺乏独立意识,一旦离开了家长,便不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对此,单亲父母要尽量给孩子一定的空间,不要事事都为孩子做,有些事要让孩子自己做,培养其独立的生活习惯。

4.加强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单亲父母不要限制孩子自由的活动,要尽量给孩子创造参与社会的机会,单亲子女虽然受到社会的偏见的情况已不多,但家庭的不完整总是让孩子们变得内向、忧郁、自卑,甚至孤僻。对于孩子的心理成长,家长要尤其关注,注意多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的同时还要鼓励孩子多参与到社会中去,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家长要帮助孩子,给予指导,教育孩子自尊、自强、自爱、自励,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尽可能地参与社会活动,不要逃避社会,更要主动地与人交往,培养健康、开朗乐观的性格。

参考文献

[1]丁连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焦晓玲.试析单亲家庭对儿童心理的影响[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5(3)[3]杨利玲.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

第二篇:农村儿童学前教育问题研究综述

农村儿童学前教育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尽管国家对农村孩子的教育补贴很多,可多是针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们,学前教育却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尤其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还基本停留在空白或粗放型阶段。本文介绍我国农村儿童学前教育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几点大体上的应对方案,希望倡导全社会高度重视农村学前教育,改变其现有面貌,使达到农村的学前教育也能规范有序有用。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 现状 存在问题 对策

美国芝加哥心理学家BLOOM博士说过一段话,他说:“一个人的智力成长,有百分之五十是在四岁即完成;从四岁到八岁又发展了百分之三十;其余的百分之二十乃是八岁以后所发展的。”BLOOM的这段话虽然不是说的学前教育问题,但是却道出了学前教育的意义和地位。如果一个孩子八岁上小学那么八岁以前就是学前教育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正是一个人的智力完成百分八十的阶段。如果这个阶段一个人能够有科学的指导和培养,显然对于这个人的智力发展是有十分重要的决定意义的。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重视学前教育”,这是学前教育问题首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让我们感受到了学前教育受到的重视越来越大,也让我们感受到加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在各界人士的关怀之下,学前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这 个发展在农村地区还远远不够,农村幼儿园的办园层次和水平还有待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所以整体而言,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相比,显得极不协调,已经很难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要。我们这次的研究,旨在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的研究,了解当前的农村儿童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供相应的对策,希望帮助农村学前儿童获得更好的教育,能够快乐健康的成长。

研究背景:

1.政策背景:

1989年出台的《幼儿园管理条例》,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5月国务院颁发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2003年国务院转发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构成我国学前教育的基本框架。2003年国务院转发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第二条第四款明确要求:“各地区要采取措施确保低收入家庭和流动人口的子女享有接受幼儿教育的机会。”一定意义上讲,这些国家政策和法规为农村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可见,关于农村儿童接受学前教育,尽管已经进入国家政策关注视野,但相关内容仍然浮于表面,并无实质性的可操作内容及资金分配。严格地讲,我国针对农村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国家立法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2.社会背景:

学前教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现为开发学前儿童的智力,使他们更加聪明,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学前阶段是儿童神经系统迅速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对儿童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也是其发展智力、潜力的必要条件。而在当今世界,学前教育也十分的普及,大家都越来越关注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我们知道在城市,学前教育已经普及到了很可怕的地步。那么对于农村儿童来讲,他们能不能接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不“输在起跑线上“呢?研究农村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主要基于这几点原因:第一,儿童权益保护的需要。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与热衷,越来越多的农村儿童保护和社会保障政策已经明显不适应对农村儿童的保护,并由此带来了农村儿童权益的丧失。但是,这些农村儿童应当享有与其他所有儿童一样的教育权和发展权等各项基本权力,同时他们能否接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也决定着他们是否能够有一个良好的人生开端,并影响其未来一生的发展。第二,完成《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普及学前教育”目标的需要。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人口的50.32%,而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16.6%,这就可以推测目前我国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学前儿童。如此规模巨大的群体是否能够进入到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直接关系到我国学前教育普及目标的实现。第三,实现社会和谐的需要。为农村儿童提供学前教育服务,不仅可以帮助进城务工人员解决看护和教育孩子的后顾之忧,更好地解放生产力,而且有助于为农村儿童的入学适应、社会融入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以促进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接纳,有益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3.学术背景:

目前的学者们对于农村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的研究要冷清一些。通过文献检索,我们发现关注农村儿童学前问题研究最早在1992年,是在《幼儿教育》杂志中云南玉溪的工作人员李树仙关注了农村儿童学前教育状况。此后有诸多关于学前儿童的研究,但是针对农村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研究就比较少。因此,有必要进行相关的研究,了解农民工的需求,建议和意见,以便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提供依据。

农村儿童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学前3年毛入园率仅为56.6%,虽比上年提高5.7个百分点,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同时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距显著,全国城镇学前3年毛入园率为55.6%,农村只有35.6%,两者相差20个百分点。

农村的学前教育的毛入园率低,学前教育差,概括来说主要是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幼儿园的建设不规范

① 幼儿园简陋。农村幼儿园多是民房改造,学生被锁在家庭式小院中看管,存在安全隐患且不变学生自由活动。《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在幼儿园,幼儿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安全的室外活动场地是开展户外活动的基本保障。学龄前儿童身体机能发育尚不成熟,因此,需要大量的室外活动。

② 缺乏相应的儿童活动设施。农村的幼儿园中活动设施较少甚至是没有,小孩应该是

在玩耍中学习认知,可是很多幼儿园没有起码的玩具柜。

③ 室内活动面积小。农村幼儿园的庭院为孩子活动范围,没有专业的室内活动间。国家教委和建设部1988年颁布的《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试行)》中有明文规定,如果活动室与寝室分设,活动室的面积不小于54㎡。按每班30名幼儿计算,即每位幼儿平均占1.8㎡。若活动室与寝室不分设,则活动室面积为90㎡。但是农村的幼儿园基本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④ 卫生条件差。没有专职的的厨师,厨房也多是院内狭小的一件没有卫生检查的小房子。没有冲水式卫生间,既不卫生也不安全。

2.幼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在农村任教的幼师表现为学历较低,专业能力较差,一人包揽多项科目,平均年龄较大。目前在职幼儿教师学大多数的合格学历均是通过函授、自考、电视中专等渠道取得的。并且在职幼儿教师中又一部分是岗前未受过任何上岗前培训,后来尽管通过多种渠道取得了中专以上合格学历,但专业知识掌握不系统,与正规幼师毕业生差距较大。还有,部分幼儿园由于经费不足,只好临时聘请工资要求相对较低的社会青年,这部分人员素质偏低,短时间内难以胜任工作。由于他们的工作是临时性的,而且缺少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工资也是由业主敲定标准,所以,这些在农村幼儿园上班的临时幼儿教师没有长远的打算,更谈不上事业心与责任感。所以,孩子们只是有老师却不能保证能够得到其年龄阶段应有的教育。

3.学前教育存在小学化现象

学前教育“小学化”是指直接向幼儿教授小学才应接受的知识。这种教育违背了幼儿的生理发展特征和学习心理特征,对孩子未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农村幼儿园无论是在管理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都不同程度的受制小学,“小学化”程度十分突出。具体表现如下:

① 教学管理不符合科学,模式僵化

农村所有幼儿教师都是按照传统的小学课堂模式来教授幼儿认读拼音,写字算术的。教师从不试图安排组织任何主题活动。上课期间幼儿被要求不得说话,下课则是自由玩耍,没有任何目的性与组织性,完全就是“放羊式”管理。

② 教学内容为小学低年级课程内容

幼儿园教学完全采用一年级课程教学,而且往往由于老师的原因,美术、音乐等培养幼儿艺术情操的课程根本就无法得到保证,只要幼儿们的“主课”作业完成情况令老师不甚满意,就很有可能把接下来应该要上的音乐课、美术课取消掉。此外,如果有的幼儿作业完成很差,甚至都会被剥夺自由活动的权利,被关在教室里继续完成作业。

而许多家长对此并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把孩子送进幼儿园也并不是想着让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早教培训,而只是让他们在幼儿园里先玩两年,让老师教他们读书、写字即可。

③ 教材选用不规范

各幼儿园所使用的教材参差不齐,往往都是幼儿园自己定,比较随意。然而大多数还是选用小学一年级课本。这些教材是发给幼儿的,然而在具体教学中,老师往往会丢开教材,仍然把

重点放在教幼儿学习汉语拼音、读写汉字、做算术题上。教材的紊乱,教学的乱序,影响了他对幼儿的科学教育,无法保证幼儿能奠定良好的接受将来的初等教育的坚实基础。幼儿园“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在短期看来会对孩子进入小学后学业的短期进步起到促进作用,但不可忽视是,这种学业的进步是临时的也是片面的,是以牺牲幼儿社会性质品质、生活习惯、学习兴趣的培养为代价的,将对幼儿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对策

1.家长要开始重视幼儿的学前教育

加强宣传,提升幼儿家长思想意识。很多家长还保持着幼儿园只是托育中心的旧观念,他们并不在乎孩子在学校学到了什么,而是仅仅关注孩子是否准时呆在学校,能否按时回家。其实这是远远不够的。幼儿园作为基础教育的战斗堡垒,其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关系孩童素质的培养好坏。有些家长又认为幼儿园时小学的预备地,孩子要赢在起跑线,就要早早开始多学点东西。其实,学会玩耍,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才是幼儿园的任务。因此,家长需要转变观念。切实担好孩子智力发展的引导人和监护人。一方面要保证孩子的准确在校时间,以及照顾好其成长中的饮食起居;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要实时了解孩子的成长动态,加强与幼儿园的互动,并监督幼师的执教行为。比如每天检查孩子的活动,定期前往学校询问,要求幼师开展定期的家访制度,关注学前教育相关政策的发布与落实等等。

2.政府要重视农村儿童的学前教育

政府行为的力量才能真正保证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政府可以从多方面着手保证农村学前教育的科学运行。

① 重视学前教育,加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

设置农村学前教育的专项经费,实施贫困地区优先原则,用于改善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的办学条件,以及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促进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以缩小城乡学前教育差距。要确定城镇和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不同的投入体制。城市宜实行政府投入、社会支持及家长分担教育成本的投入体制,农村宜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的体制。在学前教育经费中,要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经费用于幼儿教师培训、教育科研、评估、表彰、扶持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等。并做到专款专用,对款项的用途应有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

② 规范办园行为

加强整改,规范各种办园行为。坚持和提高办园准入制度,坚持和完善托幼园所登记注册年检制度。未经登记注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举办幼儿园、托儿所。农村园所的举办、停办应由所在乡镇政府、乡镇中心学校负责登记注册并报县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园所每年全面检查一次,对质量下降达不到办园标准的园所限期整改,逾期仍达不到标准的,要坚决取消其办园资格。强化园所内部管理,推行园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建立园长、教师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合理流动制

③ 政府鼓励,支持民办

对于愿意在农村创办幼儿园的投资者,要放宽政策,及时审批,免费办理各种手续,在规划

土地,基建规费,评定等级,表扬先进等方面要对公办,私立幼儿园一视同仁。为他们创造宽松的环境,对于他们在半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主动的关心,帮助解决。努力营造出公办,民办幼儿园共同发展的多元格局。

3.加强幼师队伍建设

① 要象管理中小学教师一样,建立落实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参照中小学教师管理办法和资格证书认定办法,对所有农村幼儿教师进行教师资格认定。幼儿教师取得教师资格后,才允许实行用人单位聘任制。

② 各级地方政府应建立幼儿教师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每年对辖区内的所有幼儿园进行核编定员,确定幼儿教师编制人数。保障教师工资按月足额发放。设立幼儿教师最低工资标准。同时要积极推行幼儿教师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较好的解决幼儿教师的后顾之忧。

文献评论:

对于我读过的这几篇文献,我觉得还都是比较全面的,分析了农村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并且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因为都是从实践出发,都是建议也都是较为系统全面的。

但是,我还是发现有些点是文献中没有提到的,我觉得这也是值得注意的方面。所以,我提出两点自己对于农村儿童学前教育问题的对策建议。

首先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形成有农村特色的学前教育体系。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中的有利条件来开展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大自然、大社会都是儿童自己的世界,是儿童自己的生活环境,直接拿儿童熟悉的事物来作教材、教具,被认为更有利于儿童对生活的理解。”这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名言、也为我国农村幼教机构利用农村自然资源进行教学指明了方向。农村幼儿园或学前班在一日生活的安排上要根据农村幼儿的特点和农村地区地方性、季节性特点,选择幼儿常见并且感兴趣的自然现象和农村生活作为活动内容,并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将教育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让幼儿主动去探索。农村幼儿长在农村,与大自然接触频繁而广泛,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农村的河、石、土、水、竹等,师幼共同制作教、玩具,共同创设幼儿园的室内、户外环境,尽情体现农村特色。现在的农村不但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更有高科技的现代农业资源可供利用。其次,政府可以加快学前教育立法进程,促进学前教育发展与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学前教育。应当立法明确学前教育的性质和学前教育在社会生活以及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功能、发展方针、政府责任等有关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对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与条件保障,教室资格,责任,权利与义务等进行法律规定,促进学前教育发展与管理更加科学、规范,甚至在将来将学前教育规范在义务教育之列。

参考文献:

〔1〕周艳红.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03)〔2〕曹能秀.世界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及原因探析[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8(11)

〔3〕史丹丹.浅析我国社区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J].黑龙江史志.2010(11)〔4〕罗永恒.幼儿教育岂能“小学化”[J].江西教育 2001(11)

〔5〕刘焱.对我国学前教育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兼谈我国学前教育未来发展思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9(8)

〔6〕张蓉.学前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Z].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6)

〔7〕陈洁.当前文山州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思考[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1)〔8〕杨力 张明海.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一条腿”[J].中华民族教育.1998(2)〔9〕章一中.加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0(Z1)

第三篇: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情况报告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情况报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情况报告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开提报告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系凉山州教委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也是《四川省民族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子课题,由凉山州教科所和西昌市教科培训中心管理指导,由西昌市第三小学承担研究。现将该课题研究主要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近年来,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部份后进学生的群体,他们在校内外的

不良表现尤为突出。不思学习、任意逃学、欺小凌弱、吵嘴打架、损坏公物、偷窃剐钱、野宿不归家……。虽经老师多次教育帮助,仍屡教屡犯,引起学校和老师的关注。经过深入调查、了解、分析后,知道这些学生中大多数来自于不健全的家庭。据我们对全校名小学生家庭调查来看,属于父母离异的家庭学生有人;在父母中有死亡的家庭学生有人;父母因违法犯罪被劳改、劳教的家庭学生有人;母亲被拐卖或失踪的家庭学生有人;寄养在亲戚家里的学生有人;共计人,占全校小学生.%。其中,学习差的有人,表现差的有人。再从家庭教育看,属放任不管或粗暴型教育的家庭学生就有人,占单亲家庭学生的%。看来,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不容忽视,转变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问题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教育家卢梭说:“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

你对他要费的苦心取得成效。”为此,特提出“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组织 专家顾问指导组 何良仆 谌业锋 吴大军 蒙佐德

课题实验小组: 组长:孙国祥 副组长:吴迎朝 徐开祥

成员:邓薇鸥 虞艾萍 马联福 冉章慧 秦红 李金莲 马永林 刘和姝

三、课题实验目标

.以邓小平的教育理论、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和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后进生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为指针,有的放矢,加强调查研究,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作用,转变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总结成功的经验并推广,促进后进生大面积提高。

四、实验的思路

.以转变学生、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

通过深入细致的教育活动,转变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家长为主力”的作用为动力。

要求课题组教师积极参予,发挥在实验中的主导作用。研究学生的需求,以激

发学生内因作用。调动学生投入实验,解决家长认识和责任问题,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联系社会力量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从单亲家庭典型学生到普遍的单亲家庭学生研究寻找教育规律。虽然都是单亲家庭学生,其表现也有好、中、差之分,要因材施教探究不同对象的最佳教育方法予以推广,达到实验成功的目的。

五、研究步骤

实验定为三年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启动阶段:

从“组、学、订、访、建、联”六字上狠抓。即组建课题小组、学习教育理论、拟订课题报告、调查访问,摸清情况、建立实验档案、联系家庭和社会,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网络。实施阶段

按“开、定、组、导、调、改、评、结”八字上下功夫。即召开开题会、定实验对象、组成互助组、诱导内因变化、调动家长积极性、改善教育环境、测定有

关数据进行分析,评议、评价,进行阶段总结。

总结、巩固阶段按“总、彰、善、撰、审、结”六字开展结束工作。即全面 总结成果、大力表彰先进、完善管理制度、撰写课题实验报告、专家评审、召开结题会。

六、实施过程

.课题组组织学习邓小平理论、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学习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后进生教育思想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以及《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疗治浅探》等篇文章,用科学的理论和经验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建立科研笔记,设立课题档案。

.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坚持每月开展集体课题研究一次,每半年对课题研究工作作总结,并按时填写上报《课题研究

报表》,落实课题研究待遇。也要求全校班主任、辅导员支持和协助课题组开展活动。

.开展对单亲家庭学生情况调查。先后开展过三次调查,准确地弄清单亲学生的基本情况,先后两次开展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摸清其家庭情况。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老师教育行为;教师对你的态度老师的家访;犯错误后老师的态度;你对家庭有何要求?你对学校有何要求?并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和单亲学生结“对子”、交朋友。单亲家庭子女得到家庭的爱是残缺的,当他们看到其他的孩子被很多的“爱”包围着,既羡慕又自卑,渴望得到爱的关心。为了探索对单亲学生教育的成功途径,填补单亲学生残缺的爱,课题组在多单亲的孩子中先后两批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孩子人作帮辅对象,由课题组老师分两批同这些孩子结“对子”、交朋友。.举行“热爱生活”联谊活动。为了增进了解、联络感情,在专家顾问 的指导下,我们邀请了第一批结对同学及家长,于二一年正月十四日到西昌泸山烈士陵园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题为“热爱生活”的联谊会。东城办事处书记、家长委员会主任,课题组老师和受邀的大部分学生及家长也都来了。在联欢活动上,课题组组长介绍了课题开展情况及这次活动的目的和安排后,东城办事处徐书记代表地方党委和家长委员会向家长和学生提出要求,也表示要将青少年教育问题纳入党委议事日程,动员大家都来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接着以“击鼓传花”方式表演节目,讲故事、诗歌朗诵、唱歌跳舞、猜谜、谈感想……。一下把大家距离拉近了,思想也融洽了,大家玩得很开心,在《爱的奉献》歌声中结束。下来课题组老师和结对学生家长促膝谈心,交换意见,商量共同配合教育好学生的事宜,最后还合影留念。通过这一次活动后反响好,家长受教育深。好几个家长感慨地说,过去对孩子关心太少,而老师对孩子是这样的爱,感到很惭愧,今后要配合学校、管好自己的孩子。并到处宣传学校的这次活动感受,没有来参加的家长听说后,感到懊悔。

.开展个案追踪活动。

自确定“结对子”、交朋友的帮辅对象后,每个课题组成员即认真拟订帮辅计划,开展谈心,走访调查,辅导学习,一起娱乐,组织活动,形式多样。为了帮助结对的学生转变,课题老师不厌其烦同他们谈心,耐心疏导;不辞劳苦的家访,做家长的工作,甚至出现了离婚的父母在老师真情感召下复婚的典型事例。针对学生成绩差,帮辅老师对他们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提高。有的因家长没时间管孩子,帮辅教师还把“结队”学生弄到家无偿的吃住,辅导他们。对待缺乏家庭爱的单亲学生组织全班同学为他们过生日。老师和同学为他们赠送节日礼品,赠送生日蛋糕,用师生的真情填补家庭爱的残缺,使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对他们的转化起到促进作用。全

组成员和帮辅对象谈心达次,家访次,开展调查次,写个案笔记页。

.该课题组也是《民族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子课题。单亲子女的很多问题也是属于心理健康障碍的问题,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教育家皮亚杰在《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中说:“良好的方法可以增进学生的效能,乃至加速他们的心理成长而无所损害。”因此将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也是一个中心研究的议题。为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素质,先后派了四批人次参加省、州、市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培训,请州教科所和市教科培训中心专家和市进修校心理老师到校作心理健康讲座,课题组成员也给学生举办两次心 理讲座,课题组成员还举行七节心理健康观摩课。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设立“心语信箱”,到目前为止已收到和解答了学生的多封来信,辅导教师成为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的知心朋友。

.勤写论文。课题组成员通过课题研究的实践写下了课题研究的论文篇,其中获全国一等奖篇,二等奖篇,三等奖篇,省一等奖篇,二等奖篇,州一等奖篇,二等奖篇,三等奖篇,市一等奖篇,获校一等奖篇,二等奖篇,三等奖篇,共篇,发表在全国、省、州、市刊物上共篇。

.经费投入。学校对课题研究予以全力支持。三年来为课题研究小组购置有关书籍和订阅学习杂志、资料,送成员参加省、州、市培训经费,开支活动费,印制开题、结题资料,建课题研究档案及课题研究津贴补助,差旅费和结题出书等共投入元。

七、成果及认识

通过三年的课题研究和具体实施,初步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了以下成果及认识。

.单亲家庭子女缺少完整家庭的爱,心灵受到了创伤带来精神压力大。有的往往性格孤僻,心境忧郁,意志薄弱,自

由散漫,缺乏进取心,学习较差,破罐子破摔。他们既自卑,又很自尊,切不可用“笨”、“坏”等字眼去刺伤他们,更不能用他们不幸的家庭来损伤他们的自尊。即使父母犯罪,他们是无辜的,要鼓励他们振作起来,面对现实,自强不息,活得更好。自尊心是人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尊重是情感交流的钥匙。心理学家认为:“赞扬、勉励,可鼓舞勇气,提高信心。”故特别要尊重他们,满腔热情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开展“我能行”的活动,使学生相信自己,任何困难和挫折都难不倒自己,培养起他们自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基本的心理要求,老师要用真挚的爱对待单亲家庭的学生。心理学家认为:“现代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了解孩子,而了解孩子的核心就是理解。”只有理解,才会做到有的放矢的爱。为了探索对单亲学生教育途径,课题组开展的“结对子”、“交朋友”的方法是可取的。谈

心就是一种好办法,老师以平等、信任、尊重的心态,同他们谈心,在思想和情感上交流,让孩子体会到温暖、信任、愉快、有信心,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如有一个学生父母吸毒、贩毒,母还卖淫,双双判劳改。她依靠多岁的奶奶生活,生活十分困苦。帮辅老师带头捐款发动全班同学帮助她,并报告学校为之减免了书杂费。经常找她谈心,鼓励她,她旷课到处寻找她,为她补课,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使她坚持读完小学,考上中学。当然,对他们仅仅有“爱”是不够的,还应严格的要求他们,没有严,也就没有教育。对他们做到有理、有方、有度。有“理”就是要在晓之以理的基础上要求严,使他们明白严要求的目的是让他们进步,成长得更好;有“方”要讲究教育方法,要有针对性。因为他们在性格、习惯、经历、环境、气质上有所不同,差异大,所以要讲究教育方式,、技巧和艺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发现闪光点,选好切入点,形成最佳的教

育方法;有“度”,做到对他们的要求不能过高,也不能偏低,要适合他们努力的程度。特别要有耐心,不怕反复,多些理解,多些信任,多些宽容,多些亲近。

.认真做家庭工作。

家庭是教育学生的重要阵地,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问题很多是由于爱的残缺、教育粗暴及放任不管所造成的。如有个学生的母亲经常遭父毒打,不堪忍受而离婚,该生判归父养。父好吃懒做,成天在外赌钱,任随他饱一顿,饿一顿生活。他还经常遭父打骂,不敢回家。母要将他接过去管,其父又不准,于是他经常逃学,同社会上街娃伙起偷东西、看录像、打电游、在外野宿,他曾发誓说过他长大后要把他父亲杀掉。老师对他的帮助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家访、谈心、解决困难。使他也有一定转变,但不持久,反复较大。有一个学生由于父母离异,随母生活,性格内向、孤僻,经常发呆。

看到其他同学都有父母疼爱,而母亲为生活,做生意到处奔波使他无人管,感到自卑,常想父母要是和他生活在一起多好啊!帮辅老师通过谈心,邀请他和家长参加联谊会,多次找其父母谈该生的情况及他多么想家庭团圆的想法,使其父母认识因其离异,给孩子造成多么大的伤害,也于心不忍。在老师的多次劝说、勾通、帮助下,使他们父母复婚了,使他变了,变得开朗了,变得合群了,学习也提高,脸上常挂上了笑容。.不能把单亲家庭子女的问题简单归结于思想品德问题,实际上好多单亲家庭子女的问题也是心理障碍的问题。什么钥匙开什么锁,心理障碍,只能用心理疏导方法来解困忧,让他们沿着健康的心理发展,所以将单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同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开设“心语信箱”,开展“心理咨询”,起到较好的效果。

.撰写了一批有价值的论文。随着课题

研究的实施,不断深入,课题组成员以及相关的一些教师在教育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老师的素质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全校老师撰写了有关单亲子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共篇,其中篇获奖,有篇论文发表在全国、省、州、市的刊物上,不少论文还有值得推广探索的价值。

.通过三年的研究,我们深深的感到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单靠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有的单亲学生虽经过帮辅老师不厌其烦家访,苦口婆心真诚谈心,千方百计关心帮助,为其排忧解难,抓住节日和生日的契机进行感化,有时也见成效,但有时也反复大,成效不持久,甚至有的所做的一切是徒劳。看来教育不是万能,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大,有的家长吸毒、贩毒、赌博、嫖娼、卖淫,电游室、网吧对学生的诱惑,以及色情暴力的影视片的教唆,往往学校教育一个钟头赶不上电影录像一个镜头。有的电游室、网吧老板为经济利益的驱

动,不顾国家的政策法令,容留逃学的学生,整天整夜沉醉于电游室、网吧里,老板还为他们提供食宿方便。虽然公安及有关部门经常清理整顿,但这些问题依然存在。所以希望有关部门加大禁毒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宣传和打击力度,全社会都来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让他们茁壮成长。

二年多来的“结对子”帮辅活动,取得一定的成效,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逐个集体评估,认为在被帮辅的个单亲学生中,转变大的有个,占%,转变较大有人占.%,转变不大有人占.%,没有转变人,占.%。

.在单亲家庭中,也有特别关心子女健康成长的家长,他们对子女爱而不溺,严而有度,教育有方,尽力为子女创设良好健康成长的环境。他们的子女在老师教育配合下,加上学生自己面对现实,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也有成为品学兼优的三好生,有的还被评为市级三好生,市“十佳”少先队员。

.三年来,课题组进行了四次评比,第一次进行课题笔记评比,评出好的个,较好个,中等个;第二次个案评比,评出一等奖四个,二等奖五个;第三次推荐评选了邓薇鸥、马永林同志为州课题研究先进个人;第四次推荐评选孙国祥同志为市课题研究先进个人。受到州、市、校的表彰和奖励。

.现在,课题研究即将结题、验收,但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和民族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仍将继续发展下去,永不结束。

第四篇: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传统婚姻伦理观念不断变化,家庭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单亲家庭逐渐增多,而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他们容易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特征和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以及带来教育方面的影响,并针对解决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单亲家庭心理问题特征 原因教育策略

家庭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起点,也是人格形成的源头,是孩子成才的一块沃土。对于尚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更是安全的代名词,是快乐之源,是健康人格的发展之端。而当父母双方离异或夫妻双方只剩一方时,对孩子来说,就意味失去了一方的庇护,在心理上必将承受巨大的痛苦,甚至对生活也失去勇气,对社会充满敌意,于是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辨证分析单亲家庭结构对子女成长的影响并提出家庭、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应对策略,旨在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

一、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表现

毫无疑问,在单亲状况下,父爱或母爱的缺损都会对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及成长造成一些消极的影响甚至伤害,容易使这些未成年子女形成一些不良心理特征,并且子女的年龄越小,这种不良影响的力度越大,单亲家庭子女主要存在着以下心理特点:

(一)内向自卑,抑郁冷漠

孩子也懂得比较,他们会拿自己的现在与过去比,感到自己处境已大不如前,拿自己与健全家庭的孩子比,自感不加别人家的孩子,因而滋生出自卑的心理,做事变得胆怯,缺乏自信,不愿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对别人的关心表现出极为的冷淡,长而久之,他们将从人群之中脱离出来,进入自我封闭和孤独的空间。

(二)充满憎恨,暴躁易怒

父母由于家庭缺失而引起情绪失调,极易把这种情绪带到与孩子的交往中,孩子成天处在恐惧和担忧中,这样长期的生活折磨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和敌对情绪,生活中稍有不顺心就容易冲动,对生活中的小小摩擦,反映非常强烈,自我保护意识过强,敌对情绪很大。

(三)胆小孤僻,多疑嫉妒

当单亲家庭子女往往对自己做出偏低的评价,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另外由于健全家庭的孩子能得到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容易得到,他们的心理就容易从最初的羡慕演变成妒忌、僧恨。

二、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针对单亲家庭的子女通常表现出来的孤僻、内向、自卑,抑郁等性格弱点进行分析,了解他们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亲子关系的失调

单亲家庭中亲子关系失调在离异单亲家庭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这种异常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家庭的缺损意味着从此有一方要从家庭中退出,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心理上则会产生被双亲中的一方抛弃的担心,造成孩子缺乏自信,产生自卑心理。第二,家庭的缺损容易导致他们的监护者忽略和孩子的交往,造成亲子关系冷淡,而作为孩子,当他们看到父(母)情绪不好时,他们也不敢贸然地与父母交流,这势必会影响亲子交往的数量和融洽程度。更为极端的是,有的监护者根本就把孩子当作“累赘”、“包袱”,把孩子看作自己未来生活的绊脚石。

第三,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孩子不得不花大量的精力来应付家庭困扰带来的紧张,他们的心理调适受到家庭人际冲突的影响,容易使孩子产生不良的社会学习,他们也变得不再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不信任会扩展为对整个社会的不信任,伴随着这种心理而长大的儿童,极有可能会产生一些反社会行为。

(二)监护者教养方式的失当

单亲子女的抚养者在较大的生活、心理和经济的压力之下,容易在抚养方式上走向偏颇,这种教养方式的偏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孩子要求很高,严教过度。有的家长总怕孩子因为家庭原因开始不学好,而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对孩子的教育过度关注,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一旦孩子的行为表现与自己的期望不相符合,便会引起严教过度,这种过度的严教剥夺了儿童的尊严,容易使孩子对自己产生否定感,“我不能干”、“我很笨”,从而出现自卑、自责等问题。

第二,单身母(父)亲忙于生计或缺乏责任感,对孩子监管不力。单亲家庭父(母)亲在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没有时间、精力和物质条件抚养孩子,他们往往把孩子交给隔代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或者疏于管教,形成管理的真空,有的家长沉酒于自己的伤痛而忽略了孩子的痛苦,缺少对孩子的关爱。由于孩子在家中得不到重视,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因而容易产生自卑情绪,不求上进,最终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及扭曲的心理。

第三,监护者心怀内疚,对孩子过度溺爱。单亲家庭中有的家长,对孩子常有一种负罪感,将一切问题都归结在自己身上,无原则地一味满足孩子、迁就孩子,孩子极易出现自我控制能力差、冲动等问题。

第四,监护者把孩子放在封闭的家庭中进行抚养,使孩子缺乏社会交往。单亲家庭中,有些监护者老是把孩子关在家里,按照自己给孩子设计的“理想”的人生航线来对孩子进行培养,孩子缺乏与他人相处、交往的经验,在与人交往时,必然会产生孤独与焦虑。

(三)社会评价压力

家庭的缺损对于自控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的儿童来说,往往意味着突然的打击与压力,许多儿童难以承受,更无力调整和摆脱,这势必会导致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异常。单亲家庭中孩子在精神上往往会受到他人的歧视,这种压力对孩子来讲是很残酷的。有的孩子怕别人提爸爸(妈妈),常常躲在角落里偷偷地掉泪,他们总怀疑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嘲笑自己,这种实际存在或臆想的社会评价压力使他们为了避免伤害而慢慢从人际交往中开始退缩。他们自己给自己筑起一道心理的墙,把自己包裹在厚厚的壳中,表面冷漠,实际上内心非常虚弱。另外,这种社会评价压力还会使单亲家庭的学生对人产生怀疑,对人缺乏信任,极易导致多疑性格的形成。

(四)子女心理调试能力不强

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家庭破碎这些家庭生活的变故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巨大的、从未有过的冲击与挫折。一个人是否能顺利地应对挫折,取决于个体

自身的挫折容忍力。挫折情境的产生,对于那些挫折容忍力较差的学生,则会为挫折情境所困扰,如果没有合理的引导,就很容易导致心理的失衡。同样面对家庭的缺损,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产生心理问题,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生活的阅历还相当贫乏,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自我调节能力还较差,心灵更容易受到伤害。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讲,意味着失去与父(母)亲在一起生活的权利,甚至失去父(母)爱,它使孩子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被遗弃感、怨恨感。这些消极的情感必将作用于孩子与他人的交往,最终影响到他们的人际交往、同伴关系,造成与人交往能力的下降,甚至造成交往障碍、对人焦虑。

三、解决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对策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单亲子女每天都要接触的环境,单亲子女处于这三者相结合的成长环境中,三者对于其教育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如果这三者的关系有一个处理不好,单亲子女成长的天平就会失衡,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在所难免。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峻性和迫切性形成坚固的三位一体的教育结构,共同促进单亲子女身心健康发展。

(一)重视单亲家庭教育

单亲家庭中的孩子能够跟随一个懂得爱、懂得关心、懂得教育的父亲(母亲)生活那算是一种幸运,如果落在被视作一种负担、一种累赘不负责任的父亲(母亲)手中,最终将会酿成恶劣的后果。

第一,父母要重新拾回生活的信心。单亲家长应坦然而勇敢地对待现实,振作着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家庭氛围,要以宽容的心态立身行事,要学会对痛苦和懊恼的遗忘。

第二,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必须承担起来教育孩子的责任,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不容忽视的。对孩子特别是单亲子女要做到养育并重,不仅关心孩子的生活,更要注意教育孩子,关心孩子的思想、学习、交往,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不足,正确引导,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明辨是非善恶。要在家庭出现变故之后尽可能地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让孩子在第一课堂中汲取到尽可能多的营养。

第三,不像子女隐瞒家庭变异真相。监护者应该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把家庭变异的情况告诉他,至于在什么时间,用什么方式告诉孩子,还要根据孩子年龄大小,个性特征,情感成熟程度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只有孩子理解了家长,才能面对现实,承担责任,与家长共同克服困难。

第四,培养单亲子女的独立性。三人世界变成两人世界,家长更容易对孩子娇惯溺爱,作为补偿,对孩子关怀备至,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容易性格脆弱,依赖性强,缺乏主见,孩子没有机会亲自去体验一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风险”,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其后果是单亲子女一旦离开家长,便不知道如何去应付生活中的困苦和挫折。因此,家长能为单亲子女做的最有价值的一件事,就是教会他们如何成为能独立生活的人。

(二)提高学校教育的科学性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比,有它自己有利的条件,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关,计划性、针对性都很强,而且可利用的教育渠道广泛,方法灵活。

第一,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从入学起就开始建立单亲家庭学生的人头档案,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把对每个单亲家庭学生的帮助与教育具体落实到班主任,由他们负责对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的关照,行为的矫正,定期与家长联系,掌握单亲家庭学生在家里和社会上的情况。

第二,加强爱心教育。选派充满爱心、有一定心理学基础、有较强的自我控制与忍耐能力、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在班风良好的班级中,同学与同学的关系反映在既能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同时也反映在能处理好个体间的竞争与合作上。单亲家庭学生如果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里,他们自然会感到生活充满阳光,感到自己在不幸之中的特别幸运。

第三,用鼓励消除自卑。老师要创造良好活动的环境,积极鼓励单亲家庭学生参加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老师可以有意识地把活动中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增进他们与其他同学的友谊;对能力较差的单亲家庭学生,也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同学面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三)健全社会保障

社会应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舆论宣传,让全社会各行各业的人都来关心、单亲子女的教育问题。调动社会资源,给予单亲群体经济物资等方面的帮助,引导这些家庭的子女参加集体活动,为他们展示兴趣、爱好创造条件和机会。

第一,重视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设立单亲家庭子女教育咨询机构,设立家长学校,开设咨询电话,使单亲家庭的子女遇到问题,能及时与社会联系。通过影视、广播、报刊,传授教育单亲家庭子女的科学方法,形式要多样化,内容要新颖,使其受教育于娱乐之中。

第二,完善离婚子女监护权。人民法院在判决离婚案,处理未成年子女归属时,要考虑如何有利于子女的成长教育,既要考虑到监护人的抚养能力,又要考虑到其教育能力。使离异后的子女尽可能多地得到双亲的照顾和关心。

第三,发挥社区教育优势。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能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街道,社区要从各方面给加强对单亲家庭的关心。生活上可通过社区互助等形式对离异家庭中生活困难的同学给予经济上的帮助;思想上经常上门家访,了解家长及孩子的思想状态,并及时和学校、老师取得联系,关心、教育好每一个特殊家庭的孩子。

总之,在对单亲家庭子女学生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倡导和参加教育活动,只有把社会、学校与家庭的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协调配合的教育网络,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的困难,为他们付出更多的爱,相信他们也同样会生活得快乐、幸福。

参考文献:

[1]潘允康,柳明.《当代中国家庭大变动》[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吴德清.《当代中国离婚现状及发展趋势》[M].中国文物出版社,1994年版

[3]邓伟志、徐榕著.《家庭社会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沈崇麟、杨善华.《当代中国城市家庭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5]罗尚荣、李晓红.《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分析及对策》载《社科纵横》,2006年第12期

[6]张开荆.《单亲家庭青少年不良情绪的成因分析及对策》载《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7]焦晓玲.《试析单亲家庭对儿童心理的影响》载《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

5年第3期

[8]林岚.《单亲家庭母亲及其子女成长之研究》载《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9]常艳春.《离异单亲家庭对子女成长的不利影响》载《家庭与家教》,2004年第4期

[10]王凤栋、张慧琴.《单亲家庭子女的个性、行为特征与教育》载《华北工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第五篇:未完成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国内研究现状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1、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上,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作为基础教育主阵地的学校更要发挥其教育功能,全面了解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研究教育对象,有针对性的解决其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真正实施因材施教,提高教育质量。

2、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要为经济建设服务。一方面要求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造就大批合格建设者;另一方面又要求教育为建设者全身心投入经济建设解除后顾之忧,使其子女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3、学校的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涌进城市,外来务工人员逐年增多;人们婚姻观念的变化,单亲家庭也在增多。他们的孩子受家庭的影响,出现种种不良现象,因此,如何对他们实施有效的教育,就成为我们必须要研究的课题。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这里的住户大多是农民,有一部分是单亲家庭,这个群体有其特殊性,他们的经济状况差,生活质量不高,子女因受家庭影响,产生一些不利于自身成长的因素。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探索对单亲家庭子女进行教育的有效策略,以优化育人环境和教育模式,全面提高学校育人水平。教师育人观念的转变,育人方法的优化,定能使单亲家庭子女树立起自信心,增强他们的上进心和求知欲,由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表明:家庭的缺损对子女的心理发展有明显的影响。美国一份对15个州2.4万名中小学生的调查表明,在学校里,单亲家庭的孩子比那些有双亲家庭的孩子麻烦更多。他们进步慢,缺点多,违反纪律的行为也多。进入中学后,这些身心不良的状况较之那些家庭完整的孩子更为明显。并总结了一些教育对策,这些为我们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提出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是我国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的一个颇有影响和权威性的机构。他们就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了多项研究,结果发现: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离婚率的大幅度上升,“单亲子女”的犯罪率也比一般家庭子女大很多。

2、安徽省无为县旭光初中就关于农村双亲外出打工户子女教育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研究发现,双亲外出打工对子女教育存在以下不利因素:一是双休日教育空白;二是学生自控能力差;三是监护人年龄大;四是家庭自身对子女教育存在偏颇;五是溺爱和放任在这些家庭中或多或少存在。虽然该学校发现了一些问题,但并没有提出明确的解决对策,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3、我校在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方面,尽管课题组和全体教师做了大量的工作,仍存在很多问题:有的同学转变不明显;有的有所转变,但反复性大,成效

不持久等,这些情况还有待于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并且,家庭和社会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太大。另外,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很多鲜活的素材,但我们缺乏总结、提炼、提升,研究能力还须加强。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还有待于系统深入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突破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环境对人的成长的影响从古到今就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今天,人们更关注学校、家庭、社会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但大多强调外在因素,强调客观,缺乏主动性。我们力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内外部因素的研究,提高教育质量。

2、探索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策略。创设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教育子女的有效途径。

3、实践意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更好地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探求通过个性教育,开发学生潜能的有效途径,通过研究实践,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将实践上升到理论,形成独特的教育方法。

(二)研究突破

1、较系统的研究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策略,为学生享受公平教育创造条件。

2、促使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通过课题研究,使教师认识到“问题生”是重要教育资源,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促进师生发展的过程,我们将在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中,不仅要研究教育对策,而且还要把单亲家庭子女教育作为教育资源来开发;不仅矫正单亲家庭子女心理、行为上的缺失,更要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其产生辐射作用。

三、课题实验的思路

1、以转变学生、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通过深入细致的教育活动,转变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家长为主力”的作用为动力。

要求课题组教师积极参予,发挥在实验中的主导作用。研究学生的需求,以激发学生内因作用。调动学生投入实验,解决家长认识和责任问题,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联系社会力量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3、从单亲家庭典型学生到普遍的单亲家庭学生研究寻找教育规律。虽然都是单亲家庭学生,其表现也有好、中、差之分,要因材施教探究不同对象的最佳教育方法予以推广,达到实验成功的目的。

四、课题的实施过程

1、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坚持每月开展集体课题研究一次,每半年对课题研究工作作总结,并按时填写上报《课题研究报表》,落实课题研究待遇。也要求全校班主任、辅导员支持和协助课题组开展活动。

2、开展对单亲家庭学生情况调查。先后开展过三次调查,准确地弄清单亲学生的基本情况,先后两次开展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摸清其家庭情况,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老师教育行为;教师对你的态度,老师的家访;犯错误后老师的态度;你对家庭有何要求?你对学校有何要求?并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

3、和单亲学生结“对子”、交朋友。单亲家庭子女得到家庭的爱是残缺的,当他们看到其他的孩子被很多的“爱”包围着,既羡慕又自卑,渴望得到爱的关心。

4、举行“热爱生活”联谊活动。

为了增进了解、联络感情,我们邀请了第一批结对同学及家长,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题为“热爱生活”的联谊会。课题组老师和受邀的大部分学生及家长也都来了。在联欢活动上,课题组组长介绍了课题开展情况及这次活动的目的和安排后,向家长和学生提出要求,动员大家都来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接着以“击鼓传花”方式表演节目,讲故事、诗歌朗诵、唱歌跳舞、猜谜、谈感想„„。一下把大家距离拉近了,思想也融洽了,大家玩得很开心,在《爱的奉献》歌声中结束。下来课题组老师和结对学生家长促膝谈心,交换意见,商量共同配合教育好学生的事宜,最后还合影留念。

通过这一次活动后反响好,家长受教育深。好几个家长感慨地说,过去对孩子关心太少,而老师对孩子是这样的爱,感到很惭愧,今后要配合学校、管好自己的孩子。并到处宣传学校的这次活动感受,没有来参加的家长听说后,感到懊悔。

5、开展个案追踪活动。

自确定“结对子”、交朋友的帮辅对象后,每个课题组成员即认真拟订帮辅计划,开展谈心,走访调查,辅导学习,一起娱乐,组织活动,形式多样。为了帮助结对的学生转变,课题老师不厌其烦同他们谈心,耐心疏导;不辞劳苦的家访,做家长的工作。针对学生成绩差,帮辅老师对他们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提高。有的因家长没时间管孩子,帮辅教师还把“结队”学生弄到家无偿的吃住,辅导他们。对待缺乏家庭爱的单亲学生组织全班同学为他们过生日。老师和同学为他们赠送节日礼品,赠送生日蛋糕,用师生的真情填补家庭爱的残缺,使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对他们的转化起到促进作用。

6、单亲子女的很多问题也是属于心理健康障碍的问题,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良好的方法可以增进学生的效能,乃至加速他们的心理成长而无所损害。”因此将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也是一个中心研究的议题。

五、课题的研究成果及认识

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具体实施,初步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了以下成果及认识。

1、单亲家庭子女缺少完整家庭的爱,心灵受到了创伤带来精神压力大。有的往往性格孤僻,心境忧郁,意志薄弱,自由散漫,缺乏进取心,学习较差,破罐子破摔。他们既自卑,又很自尊,切不可用“笨”、“坏”等字眼去刺伤他们,更不能用他们不幸的家庭来损伤他们的自尊。即使父母犯罪,他们是无辜的,要鼓励他们振作起来,面对现实,自强不息,活得更好。自尊心是人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尊重是情感交流的钥匙。

2、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基本的心理要求,老师要用真挚的爱对待单亲家庭的学生。心理学家认为:“现代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了解孩子,而了解孩子的核心就是理解。”只有理解,才会做到有的放矢的爱。为了探索对单亲学生教育途径,课题组开展的“结对子”、“交朋友”的方法是可取的。

3、认真做家庭工作。

家庭是教育学生的重要阵地,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单亲家庭子女的心

理障碍问题很多是由于爱的残缺、教育粗暴及放任不管所造成的。有一个学生由于父母离异,随母生活,性格内向、孤僻,经常发呆。看到其他同学都有父母疼爱,而母亲为生活,做生意到处奔波使他无人管,感到自卑,常想父母要是和他生活在一起多好啊!帮辅老师通过谈心,邀请他和家长参加联谊会,多次找其父母谈该生的情况及他多么想家庭团圆的想法,使其父母认识因其离异,给孩子造成多么大的伤害,也于心不忍。在老师的多次劝说、勾通、帮助下,使他们父母复婚了,使他变了,变得开朗了,变得合群了,学习也提高,脸上常挂上了笑容。

4、不能把单亲家庭子女的问题简单归结于思想品德问题,实际上好多单亲家庭子女的问题也是心理障碍的问题。什么钥匙开什么锁,心理障碍,只能用心理疏导方法来解困忧,让他们沿着健康的心理发展,所以将单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同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开设“心语信箱”,开展“心理咨询”,起到较好的效果。

5、通过研究,我们深深的感到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单靠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有的单亲学生虽经过帮辅老师不厌其烦家访,苦口婆心真诚谈心,千方百计关心帮助,为其排忧解难,抓住节日和生日的契机进行感化,有时也见成效,但有时也反复大,成效不持久,甚至有的所做的一切是徒劳。

6、在单亲家庭中,也有特别关心子女健康成长的家长,他们对子女爱而不溺,严而有度,教育有方,尽力为子女创设良好健康成长的环境。他们的子女在老师教育配合下,加上学生自己面对现实,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也有成为品学兼优的三好生,有的还被评为市级三好生,市“十佳”少先队员。

7、现在,课题研究即将结题、验收,但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将继续发展下去,永不结束。

参考文献

1、《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

2、《师生沟通的艺术》唐思群屠荣生 编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3、《学生不良生活习惯与行为的预防与矫正新概念》主编:邱长鹏张红蕾魏玉霞(西藏出版社)

版社)

4、《走向心理健康》活动篇刘慧娟编(华文出版社)20015、《给孩子一生的财富——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集》(中国法制出版社)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共青团中央少年部 编

下载浅谈单亲家庭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单亲家庭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探讨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探讨(下)作者:时间:2008-12-09对策探讨家庭教育虽然以家庭作为修饰语进行限定,其运作虽在家庭内部,但功夫却在家庭之外。要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需要社会、学......

    浅析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

    浅谈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 梅河口市小杨学校谷 斌 电视连续剧《单亲之家》的主题歌中有这样两句:“少了妈妈只有半个家,少了爸爸啊我呀好害怕…… 每当听到这首主题歌,心中总有......

    浅谈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

    浅谈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 鸡冠山九年一贯制学校王新 所谓单亲家庭,一般是指孩子的父母其中一方因死亡或离异,孩子只跟随其父(或母)生活,或孩子的父母均已死亡,孩子随其祖父(或祖母......

    城市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分析(共五篇)

    城市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分析勾海波【摘要】家庭教育即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它是教育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学前期既是儿童大......

    学前教育问题

    《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工作的探讨》 作为一名曾经的教师,我更能深刻的体会及理解到,学前教育工作的重要,与幼儿老师工作的不容易!而作为家长,首先要理解与支持学校的工作。 学前教......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 漳县第二中学 王江平邮编:748300 摘要:在农村有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农村留守学......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开提报告(合集五篇)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系凉山州教委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也是《四川省民族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子课题,由凉山州教科所和西昌市教科培训中心管理指导,由西昌......

    关于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系凉山州教委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也是《四川省民族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子课题,由凉山州教科所和西昌市教科培训中心管理指导,由西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