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阳中学08届高三化学备课组工作回顾
青阳中学08届高三化学备课组工作回顾
胡先锦
高三的这一年是辛苦的一年,也是收获的一年,我们是带着对08新模式摸索前进的烦恼,带着面对新教材的一些困惑,更带着对08高考的胜利期待,带着学生跌跌撞撞的走完了这一届。我们在学校校长室的关心指导和我们备课组老师团结协作下,取长补短,还有一些好运气,青阳中学的化学应该算是比较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在获知赵老师让我和大家交流我们青阳中学高三化学备课组的工作和高三化学复习的一些做法时,我可以用“诚惶诚恐”来表述自己的心情,因为我们这一年的复习和兄弟学校的做法基本差不多,也许许多方面做的并不到位或者并不理想,所谓的成绩也许只是运气罢了。在这里,就实实在在的和大家谈谈我们青阳中学过去一年的想法和做法,有不对、不当、商榷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指出和谅解。回顾我们的这一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高三伊始,做好对学生的现状分析
古语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只有充分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学习心理,才能及时有效的制定对策,较好的做到因时制宜、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才是我们所希望的也是应该做的。我们都知道,08届高三是实行新教材的第一届高考,大家都是朦朦胧胧,当初在高一时受到新高考方案的一些负面影响,甚至是对化学打击性的影响,我们学校的化学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课时大大减少,学生很不重视,老师也无可奈何,当然可能兄弟学校也是这样,所以学生在高一阶段的化学基础是比较糟糕的。在高二后阶段时学校和学生终于稍稍有了那么一点点的重视,而在“小高考”的冲击下又有些淡化。所有这些,可以从学生进入高三后的第一次学校组织的摸底考试中暴露无遗——许多学生有不少化学方程式不会写,化学原理部分不懂分析,甚至有学生明确表示有机化学几乎为零,不知道化学怎么去学习(我们江阴的不少兄弟学校可能也是这样的)。我记得在我们江阴10月份组织的调查考试集体阅卷时大家都在感叹这届学生的基础是多么的差,而且在进入高三后,08高考方案依然稀里糊涂,高考试卷结构还未确定,考试大纲尚未出台,高校录取方式不得而知,选修课到底处于何种地位,人教版和苏教版两种教材的异同会如何处理,这些都使得我们有些茫然,这也就使得我们依然无法让各方面(包括学校领导、备课组老师和学生)重视起来。这些也许就是当时已经进入高三的学生学习化学的现状吧。
二、备课组讨论制定复习计划
任何一项工作都要有良好的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能觉得“计划跟不上变化”,一定在进入高三的开始就要及时商量制定一年的复习计划和安排,尽管随后会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甚至放弃。我们备课组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化学学科的特点,我们备课组经过几次讨论决定整个高三的复习分三阶段实行,这一点和兄弟学校的复习计划也几乎是相同的,而且我们当初的计划并不好,所以后来又几次做了调整,关于调整这方面一会儿再和大家探讨。起初我们备课组讨论的复习是这样计划的,简单做个说明吧。
首先,第一轮复习以章节为单位进行“地毯式轰炸”,努力将每一个知识点都扫描到位,基本思路与07届复习思路和进度相当,争取在“一调”前完成除有机化学以外的所有内容,并适当进行训练。
其次,在第二学期初先进行有机化学和实验的复习,争取在“二调”前完成,1
然后进行专题性复习,适当进行综合卷练习,计划在“三调”左右完成。
最后,高考前的差不多20天时间,运用其他地方的调研卷和一些高考模拟卷进行查漏补缺和考前指导。
三、根据实际及时调整复习计划或策略
1、根据学生比较薄弱的基础和实际情况,调整一轮复习的章节先后顺序 因为考虑到很多学生的“元素及其化合物”部分几乎忘记的差不多了,经过备课组讨论决定调整章节顺序,将“元素及其化合物”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进行适当融合,并及时整理印发高中阶段的化学方程式(无机部分),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进行方程式的抽查和默写,这样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重视和提高。在去年10月份的江阴市组织的调查考试后,赵老师就指出在放寒假前完成除了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以外的包含有机化学在的所有内容的复习,这样我们经过备课组讨论索性将这一块内容全部押后,在放寒假前完成了其他内容,这一点,兄弟学校可能也都进行了改变。
2、根据高考方案和试卷结构及学生现状,调整二轮复习策略
在明确08高考方案、试卷结构和高校录取方法以后,经过备课组的多次讨论,决定摒弃以往的二轮专题复习的方法,大胆探索创新——压缩原有计划中的专题数量,改为穿插按试卷题型进行的训练和高考试题的热点重点训练,以及学生的错题再练。进行错题再练,就是对学生以往所做的练习中错误较多的题目进行整理、挑选、变形后再次进行训练,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再次“加热”以往复习的知识,不至于“快速冷却”,使这些知识处于“温热”状态,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习题巩固率,并进一步训练了某些习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关于这一点,我相信兄弟学校也都做了。至于按照试卷题型进行的训练,据我了解,不少学校也都做了,也不过就是按照试卷结构和重点热点题型进行一定数量题目编制和训练,再根据这些考点进行知识的评讲性复习和解题的方法技巧指导。当然,这样做也许从长远来看是“揠苗助长”,无法将化学知识进行再次的有效整合,可能导致学生的化学知识结构比较松散、凌乱,但是高考的压力和现状,逼着我们一线的高三老师不得不“急功近利”一些吧。
3、高考前的所谓“三轮”复习改为题型训练
由于这是的时间比较紧张,而似乎觉得学生的问题依然不少,在经过备课组的几次争论和研究,又向某些学校进行探讨,同时借助网络的力量,我们决定把以往的“三轮”复习改变为按照高考试卷的顺序和题型精心编制习题,通过这些精选的练习,进行针对性的“短、平、快”的知识、方法、思想的提升。其中对我们觉得学生可能存在的漏洞较大的稍稍加大一些题量。当然这样的做法并不被很多人认可,再说这样的做法对于我们可能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吧,所以还是需要商榷的。
四、努力做好备课组的有效管理和分工合作
一个学校的某学科的成绩提升或突破,基本上不是某一个人就可以完全独当一面的,尤其是学生数量较多的学校,这就需要凝聚集体的智慧。我们青阳中学的高三化学组在这方面一直在努力进行更加有效的分工和更加紧密的合作,在高三的一年中,我一个人不可能将所有工作都包揽下来也没有这样能力包揽,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因而我们08届高三化学组的5个“臭皮匠”都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嘛。从合作伊始,我们就有了较为明确而具体的分工,如教案的主备、错题的整理、热点重点题的选择、考纲的比对、教材的比对等等(当然这些分工只是确定主要负责人,其他人也要完成这
些的,仅是要求稍微低一些而已),我们都各自出自己的力量,当然,也并不是每个人的任务就是自己一个人说了算的,在自己完成后要进行备课组集体讨论并大家统一方可通过的,这样以避免一个人思维和能力的局限性。应该说,我们的备课组这一年的合作是愉快的,也是比较成功的。
五、加强了对新老教材、两套教材、07年三地(广东、上海、江苏)高考试卷和08年高考考纲的分析
由于08高考使用的是新教材,那么对新老教材的联系和区别的研究也就显现出了重要价值,在这方面连续带高三的老师就具有一定的优势,当然对新教材也就有了一些迷惑或抱怨。而且江苏省内使用了两套教材(南通等地区使用的是人教版的,我们无锡等地区使用的是苏教版的),这样的现实就自然会对高考的命题产生影响,对共同点可以进行重点考查,对不同点适当回避,对相似点可以编制信息题等等。去年11月份我在赵老师的指导下对这两套教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比对和较为深入的分析,并于12月份在山观中学举行的高三化学备课组长会议上进行了交流,这可能对我们学校的教材分析有了较多的指导价值。也就在这次备课组长会议上,听取了成化高中的陈伟老师对07年广东、上海、江苏三地的高考试卷的分析和山观中学的陈海荣老师对08年高考考纲的分析。在分享这些宝贵资料和经验后,我们备课组进一步进行学习、探讨,并逐渐形成我们这个小集体对这些方面的认识,在复习过程中就有了很好的指导意义。这里,我对成化高中的陈伟老师和山观中学的陈海荣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六、让学生知道怎样去复习化学
学习不仅是老师的事,更是学生的事。因而在高三复习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一点是大家的共识,因为高考是学生的高考。复习开始,我们就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学法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努力要求学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做好课前的预习,因为复习的时间较短,每节课的基本知识较多,如果对要复习的内容没有基本的了解,听课时收效就不会太大,基础差的学生更可能听不懂。(2)强调课堂的重要性。尤其是高三上学期的第一轮复习,要求学生一定要跟老师走。让学生知道老师上课都是经过精心的准备,例题是经过老师精选的,针对性都比较强,要求学生对老师的课堂例题的基本解题思路、方法、步骤、技巧等要领会。(3)做好典型错题的收集整理工作,每周将化学辅导时间尽可能交给学生整理错题。(4)明确各阶段的任务和复习节奏。在学期初,我们备课组就将本学期和各阶段的复习和练习计划(当然这是大致的)印发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这段时间要复习什么、怎样复习。
七、让学生明确08高考中化学学科的重要地位
由于受到高一和高二阶段的许多负面影响,包括来自社会的、老师的、同学的,使得学生在高三起初对化学学习很不重视。这怎么办?早在去年9月初,我通过从外界获取的信息并经过备课组讨论后,我们一致通过数据告诉学生学好化学对08高考的的重要性——江苏省50万考生,25万理科生,12.5万理化生,按照50%的B等级计算,理科中12.5万的物理达B,生物6.25万达B,化学6.25万达B,然后再进行交叉计算,按70%的配对(可能达不到),这样大约8万多一点的可以达到2B,而高考招生的理科人数大致也就这么多了,在算上语数外的成绩,此外,许多重点中学选修理化的基本都是“高手”,况且苏北的很多学校的理化一直是很强的。这样,我们的压力自然很大,而且我们已经不可能总“从头再来”,所以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必须认识到化学学习对于理化类学生高考升学的至关重要。这也在后来的一些考试和信息中得到了一定的验证和提示。
八、努力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的挖掘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高考备考中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这一直是我们备课组备考过程中关注的问题。如何在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以取得较好的等级过关是我们备课组集体备课的中心工作。为此,我们充分分析学生想学好却又怕学的心理,控制好练习量和注意选题难度,让学生在练习时能体验到成功感以鼓励他们争取更好的成绩,但也需要一定的挫折以激发他们的斗志;在考试命题时控制平均分,让学生有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告诫学生,考试的目的只有两个:一是检测自己掌握知识的牢固程度,查找问题;二是锻炼自己的应试心理素质和应试策略正确与否。每次考试结束,明确要求学生做好两方面的反思:一是检查失分题的失分原因,将错题收集到错题集留作高考前的阅读。二是检查自己的应试策略,是否做到了“先做会做的题,再做可做的题,后做难做的题”。是否因做难题被陷进去白白地花费了时间,而有会做的解答题的一部分还没有去做。这样以逐渐培养学生应试的解题能力和应试的心理素质。
九、重视考前辅导的编制和使用
对于考前百题,我们以往历届高三在高考前也都会选择一些题目给学生自己看看,说是让学生“热身”。我自己也反思这样的“百题”到底有多少作用呢?今年在4月份,我就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到5月初,我们备课组经过反复商讨决定根据08高考考纲的高点进行考前百题的编制,经过精心选择最后确定了84个题目,并且有一部分练习题,以便学生在“看题”的同时有适当的“练题”。另外,编制了考前心理指导、高考易错点归纳、常见文字表述的归纳等一些考前辅导材料。这样也许对学生的高考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吧。
以上这些是我们青阳中学08届高三化学组在过去的一年中的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或做法,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弥补、完善和提升之处,敬请各位同仁不吝赐教,其中的不到或错误之处敬请之处和原谅。
谢谢!
第二篇:青阳中学高三政治备课组工作总结
青阳中学高三政治备课组工作总结
高三整整一年紧张而辛苦的工作似乎已经尘埃落定。回首学生的高考成绩,和他们同喜同忧,然而,这成绩的背后,更多的是折射出我们高三政治备课组的成功与不足。
一、正确分析高考形势和学生实际,精心制订教学计划。(宏观层面)根据学生实际及政治高考的能力要求,政治课复习要坚持全面掌握知识,注重能力提高,努力增强素质,采用三轮复习方法。每个阶段确立一个重点目标而又互相兼顾。
第一轮复习:全面复习,对高考考点逐一落实。(2011年9月—2012年1月)
1、识记、理解、把握全部考点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全面复习,又突出重点、难点、薄弱环节。根据教材知识的掌握特点和运用特点,复习的顺序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
2、根据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原则,将每一个知识点的内容按照其内在联系系统化。内在联系包括单元内知识的联系,单元之间的联系,学科内知识的联系及不同模块相关知识的联系。复习知识点以内在联系为线索,而思考内在联系又以知识点为立足点。
3、对每个知识点可能出现的错误认识与观点进行归纳,启发学生自己指出疑点,解决疑点,只有发现疑点才会深入钻研,才能加深理解,有效堵塞知识上的漏洞。
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即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把知识与热点实际相结合,达到触类旁通。(2012年2月—4月)
近几年来,高考题往往以热点作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因此,在此轮复习中应注重培养学生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此阶段以时政专题进行知识的全面深入系统与综合性的复习,并紧密联系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进行。以知识点统率实际问题,又以实际问题说明知识点。
第三轮复习:瞄准高考,回归基础,掌握技巧,重点训练。(2012年5月—6月3日)
这段复习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训练:
1、回归教材基本知识,重点抓好主干知识,并形成知识网络。
2、对近三年特别是2011年各课改区的高考试题进行分析,熟悉高考题型与读题、审题、答题的基本要求。
3、进行各项题型的专项训练,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与方法进行认真总结、归纳。
二、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备考实效。(微观操作)
1、坚持集体备课:
高三政治备课组,在备课、教养资源的运用,试卷命题,学生学习状态等方面,既有分工又有配合,既有课例探讨又有信息多流,在办公室时常有我们探讨、争议、交流的声音。
2、精选试题,与高考接轨:
近年江苏政治高考越来越重视学生能力的检测,通过时事政治、热门问题设置情境,出题角度多样而难测,死记硬背的题型在总分中所占比例减小,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思维,改变原有的学习思维方式。备课组加大对新课改试验省份高考政治试题的研习,通过时政新题和典型例题的练习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应变能力、迁移能力的培养。通过练习的批改及时反馈信息,进行教学调控。
3、认真搞好试卷、练习的批改批阅和讲评。
阅卷过程坚持流水作业,阅卷完成后及时交流总结。考试的核心功能是反映和查找问题,每一次检测只有在认真批改、评阅的基础上才能较全面的得到真实的信息反馈。这样才能提高考后的分析、讲评的针对性,提高训练的效率和效益。测验试卷要全批全改,及时反馈,加强质量分析和学法指导。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1、对教材的研究还要深入。针对普通中学学生基础较薄弱的特点,在复习的过程中比较保守,偏向于基础的巩固,对学生主要是强化知识点的死记,对教材的深度挖掘不够。很多内容,不充分挖掘其应有的思维性,不能根据社会热点和难点,找到高考的切入点。从题目设置上看,有些题缺乏对教材内容的发挥,不能很好的进行知识迁徙。
2、二轮复习效果不够显著。这一轮复习主要是帮学生梳理考点,整合模块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但学生的综合能力较差,尽管已经把知识整合到最简单明了的形式,但学生仍然很难在脑海里形成“知识网络图”,而且在这一轮中,和时事的结合复习较少,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调动知识的能力较差。
3、辅导效果要提高。无论是作业或试卷批改,还是对个别同学的答疑,好像效果不是很明显。一方面是辅导的学生比较多,一方面是没有找到更科学的辅导措施。另外,学生的思想跟心理方面的辅导明显不够。
4、难以做到因人而教。对上课,一部分成绩好的的同学,觉得复习课效率不高,对于成就较差的同学,以为内容深且多,不把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很好的协调起来。
第三篇:青阳中学高三生物备课组教学工作总结
高三生物备课组教学工作总结
青阳中学
谭桂花
2012-7-10 随着高考的落幕,紧张忙碌而又充满期待的高三学年终于结束了。在这一年里,教学工作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实施,并在12年高考中取得了好的成绩。回顾这一年的备考工作,具有成功的经验又存在一些不足。借此机会做个小结和反思。
一、12届高考复习工作回顾
高考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制定总体计划是很关键的,如果没有一个总体计划,教学就很容易随心所欲而顾此失彼。
12年高考生物复习的大致安排
(一)第一轮是全面的系统的复习阶段;
1.时间安排:历时近5个月,即6月下旬、7月初、9、10、11、12、1月初。
2.具体做法:
(1)加强集体备课,处理好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的关系。
积极实施“三步一体”的集体备课模式,即遵循先个人、后集体、再个人的顺序,并由主备教师上好先导课。个人备课要做到“五备”、“五精”,即备课标、备考纲、备教材、备课件、备学生;精心确定教学目标,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精心编制题目,精心运用教学策略,精心优化课件。集体备课要做到“一个结合”、“两个发挥”、“三定四统一”,即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发挥集体的智慧和优势;定时间、定内容、定主备人;统一进度、统一重点、统一练习题、统一单元测试题。集体备课之后,每位教师要把集体备课的成果落实到个体教案中去,从而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和个体化;每位教师上完课后,还应根据教学情况再次对个人备课进行反思、修改,写好教学后记。
(2)注重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的研究,以课标和考纲为依据,强化考点知识的复习,把握高考命脉。
以课标为本,抓全面。课标是复习的根本依据,也是最可靠的依据,对课标所涉及的课本基础知识的复习必须细致全面;以考点为纲,抓重点。强化考点意识,把握基础知识复习的重难点,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样题为准,找特点。分析研究考试说明上的样题,把握高考命题对基础知识考查的特点与规律。
(3)立足学生实际,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按照课标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学科综合基础知识。能力的考查离不开基础知识。在高三的一轮复习中,把全部的知识梳理一遍。学习中的首要任务就是抓基础,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验操作的基本过程等基础知识要一一弄清,达到融会贯通、熟能生巧的地步。在复习中,要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先成链,再织成网。(4)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
新的高考方案对实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把验证结论式的实验教学变为探索式的实验教学,做到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训练相结合、实验原理的训练和实验基础理论的训练相结合。同时注意拓宽实验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自然、生产、生活中学习运用知识。(5)强化能力,讲练并重
处理好课堂教学中讲与练的关系。要做到精讲精练、讲练结合。“讲”要突出重点,“练”要精选题目,(6)加强规范化训练,向细微处要成绩。
高考复习,一轮复习是重中之重,学生训练时间长短的适度、数量的恰当和作业难度的适当尤为重要:
①课堂巩固练习:在课件制作过程中适当补充一些基础题来巩固所学知识,并把它印下来,方便学生课后巩固。
②周检测:每周一次,把一周来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汇总、检测。主要以错题变式为主。
③周默写:每周一次,将本周所学知识以知识点归纳形式编写后印刷,在周末时读背20-25分钟后默写大约10分钟。
【分工安排】课件制作:3人轮流主备,其余2人复备
周末检测卷及假期作业:谭桂花
错题整理及汇总、周末作业:乔玉芬
知识点归纳、默写编制:黄丽 3.第一轮复习的得与失:
通过几次大型联考的情况分析,通过第一轮复习,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大部分学生能达到相应的教学要求,对于考查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实验方面与试题,得分率较高,但在一轮复习中已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学生将第一轮复习看作高二上课的重复工作,只满足于对一些基本知识演义的掌握上,不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因果关系、运用条件和范围,以及相关知识点的联系和区别,一轮复习下来,各知识点仍是孤立的、零散的。不重视课本,学生在复习中关注的重点是复习资料,大部分时间忙于做题,对答案、提问上,对于一些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仍停留在原先的水平上。如对什么叫性状分离、等位基因、杂合子等仍是想当然,在解决考查概念的题型时,错误率较高。
(二)第二轮和第三轮交叉进行的的复习阶段即:专题和综合相结合的复习阶段;
1.时间安排:历时4个月,即2月、3月和4月、5月。
2.具体做法:
(1)专题和综合相结合。
以《创新设计》为教学载体,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教学目标,将以专题为核心的二轮复习与以综合试卷做讲评为中心的三轮复习交替进行。三调前完成了必修1-2,及必修3中生命活动调节专题的复习,三调后将完成余下的生态专题和实验专题,并穿插安排本省其他地区三调卷训练。
专题复习中,我们按照课标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学科综合基础知识,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先成链,再织成网。为此我们备课组在本学期尝试以核心概念为中心,不断向外延伸出与之相关的概念,并辅助相应的连接词,构建出适合本校学生的概念图,并配以相应的典型例题进行巩固。
具体分工如下:
知识网络草图绘制(黄丽、乔玉芬);知识网络图完善、电脑绘制、成稿(谭桂花); 课前多媒体辅助素材制作:3人轮流主备,其余2人复备;周末测卷及假期作业:3人轮流进行;错题整理及汇总:乔玉芬。
(2)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
后期复习紧张,但回归课本不可丢,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把散落在课本中的各知识点再逐一梳理,把遗漏的知识补上,把糊涂的概念澄清,把教材中的可考因素挖掘出来。遇到新题时,不紧张,只要将题目中的相关信息与课本知识相联系,通过一系列思维活动解决考题中设置的新情景,并应用这些知识来分 析解决该问题,以达到查漏补缺之目的。
(3)错题再练,寻找知识盲区。
临考前将学生这个学期以来所做过的错误率在70%以上的试题按二轮复习的专题分类后汇编成册,考前发给学生,找出自己的知识盲区,有重点的进行复习。对每一道错题要找出这是什么问题,为什么出错,应该怎样做,还会有哪些变化等部分。
(4)加强实验能力、信息转化能力训练。
近4年来,江苏对实验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失分最多的一项。由此反映出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还是个薄弱环节。在4年的江苏高考中每年必考酵母菌的相关实验,在高考说明中共有20个实验考查内容,酵母菌相关的有4个,结合二轮的专题复习,打算以酵母菌等为核心词进行实验复习。
近年来高考命题以文字、图形、表格等形式出现的频率增多。对于此类试题,学生首先要正确识别图表的含义,从中准确提取所需信息,然后进行图文转换,将所学知识与题中的背景材料相联系。如何用生物学的专业术语、简洁的文字、图表进行表达十分重要。因此教师要从多套调研卷中精选出针对性、综合性强的试题对学生进行限时训练,让学生在解题能力、速度和规范性等方面适应高考要求。
(5)加强训练,培养临场应试能力。
现在学生越来越感觉到生物试题总是很难做完。这主要和学生平时没有限时训练有关。所以在接下来的训练时一定要把握好时间,合理分配各科时间,原则上要求考生在40分钟左右完成选择题,余下的时间完成非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要适当慢一点。不能只钻研难题、怪题,更不能贪多图快;仔细审题就要让学生掌握如何分析试题所提供的条件,抓住试题中关键性或迷惑性的字眼,甚至可有意设计一些易错题让学生领悟一下。此阶段要适时体现解答各种题型试题的方法,重视解题的思路,暴露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让学生明白解题时应怎样找出关键点、突破口,真正内化自己的思维方式。对于相同类型的试题,要归纳出一定的解题思路或模式来,做到在解题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6)调整心态,沉着应试。
生物是最后一天考试,前面考的各门学科是喜也好悲也罢,最后时刻考生更要沉着、冷静,在常态下利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就比较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即使做不出来,学生有一个好的心态,思维更清晰,对学生的答卷及其它疑难问题的解决很有好处,尽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就好,所以临阵不慌、沉着应试是很有必要的。
3.第二轮、三轮复习的得与失:
注重解题思考与方法,反对题海精选自编练习,选题立足中档题,主攻3∶5∶2中的50%。太简单题目白浪费时间,超纲和跨学科题目会引入歧途。防止在复习中学生过多依赖复习资料的归纳总结,缺乏自主性分析,回归课本,在教材中找到相应知识点间的联系,课堂上不再具体讲解各知识点,注重分析各知识点之间内在的联系。
在第二轮复习中,习题的选择对于提高学生得分能力的提高十分关键,由于每周安排一次综合测试和评讲占用过多课时,也制造了一些矛盾:如果习题的讲、练过多,会影响到专题的分析,所以根据第一轮复习中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针对历年高考试题特点,进行习题的精选、重编工作是必要的。学校为各科订了数套综合模拟卷,在二轮复习中全部完成十分困难,我们计划将试卷中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习题排选出来,安排学生练习,并指导学生审题、分析、解答三个过程逐 一过关。在每个专题复习中,选择历年高考题中综合性强、易答错的试题,集中分析评讲,针对学生答题不规范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高考题所给的标准答案,分析自己答案与标准答案之间差异,漏答、错答的原因,评价高考题答案的准确性、规范性,提高自身答题得分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学生进行大量习题训练,做的题多,但对失误的地方不够重视,缺乏仔细分析过程,只关注答案,出现一错再错的现象,同时也暴露审题不严,答题不规范的问题。在二轮专题复习结束后,师生要从综合模拟题中走出来,学生回归教材,找出做过的试卷,温习“错题”,查缺补漏,教师随堂指导,可针对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集中讲解,一般不再进行统一测试,要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轻松应付高考。
二、对下届高考复习的建议
(一)改革教学方法。
改革的出发点就是要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去。教法要灵活多变,要彻底抛弃一讲到底、一练到底的教学形式,多采用讨论式、引导式、过程式的教学。在学科内综合的教学中,可多采用引导式教学。例如,复习细胞分裂就可以采用引导式,什么是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有哪几种方式?每一种方式有何特点?细胞分裂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有何意义?细胞分裂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何联系?通过提出问题,创设情景,一步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串成链、连成网(这一点省锡中的刘老师做的非常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一些跨学科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热点的内容中可以多采用讨论式的教学。在探索性的实验教学中应多采用过程式的教学。不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我们都要把落脚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能力上。也就是说要以发展学生能力为基础来选择和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在高三的复习中,尤其要注重学生综合、分析、识图、实验设计和操作、求同存异思维等方面的能力的发展。因为这些能力在高考中常会考查到。
(二)把握尺度,正确处理几个关系。
一是课内与课外的关系。高考命题不考虑直接从课本中取材的比例,复习时应做到课内得法,课外得意;得法于内,受益于外。教学中要立足课内,辐射课外。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和科研的热点问题都必须以教材为依托。
二是深度与广度的关系。要广挖坑,不要深挖井。今年考过的明年不一定会考,也不一定不考,今年没考的也不一定明年必考,复习时知识面必须广泛覆盖,但是难度要控制好。
三是教材与资料的关系。教材是根本,但资料不能缺,而且要博采众长。一本资料往往是几个有名的人编写的,一本书就是一个智囊团,多看几本书等于请了一批有经验的教师帮助你备课。
四是陈题与新题的关系。题目都是用来检测或训练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载体。新题测试价值高,但陈题的训练价值也可能高,不必一味求新。
五是考试与练习的关系。谁都知道练球和比赛是两回事,考试和训练也是如此。在高三的教学中不能“以考代教”,以考代练也不妥当,应该注意的是,无论是考试还是练习都必须注重讲评,讲评比考练更重要,讲评要从试题立意、命题角度、干扰项的确定、解题思路等方面分析,要通过讲评一道题,让学生弄懂一类题。
六是优等生与边缘生的关系。过去高考生物纳入高考总分,所以我们把注意点主要集中在少数尖子身上,现在不同了,高考主要看语数外三总,选修BC即可,对此选修的压力相对减轻,我们教师的重心主要放在薄弱学生身上,一种是语数外进线,生物达B较困难的学生,另一类是生物达A没问题而语数外三总不 能进线的学生。对于这两类学生要重点关注。
(三)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连续几年的高考试题都十分强调考生的实验能力。有的题目是改正错误的实验步骤、有的是要求设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或分析实验现象等。这些题目从方案到结果的分析都是开放的,给学生以更大的思维空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真正是在考能力。它给我们一个导向: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肯定不行;照着教材的实验设计依样画葫芦做实验也不行。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必须让学生真正弄懂实验原理,弄清实验中每一步设计的科学依据。要让学生掌握整个中学阶段生物学实验所涉及到的一些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如对比实验法、单因子实验法等。同时应增加一些探索性的、开放性的实验,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动手操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总之,高三备考是个艰苦而又复杂的工程,作为备课组长,我深感责任重大,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生物组在过去的一年中,精诚团结,在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如,集体备课的层次还需提高,少数学生的生物学科成绩还很薄弱等,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大力改进这些问题,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为青阳中学的生物教学再立新功!
第四篇:高三化学备课组小结
第一学期化学备课组工作小结
本学年,在学校教科室、教务处的领导和指导下,在化学教研组的统筹安排和指导下,通过备课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备课组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实效。现将本学期备课组工作总结如下:
一、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
同一学科的教师,面对同一年级的学生,教着相同的教材,彼此之间的合作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备课组做到对每一节教材研究、实验设计、练习进行交流讨论,大家都认真的做好各项工作。做到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统一考试,课后、练后、考后共同研讨不足和可取之处。
二、做好集体备课工作
按照学校安排的半日研修时间,每星期四的上午进行集体备课。由主备教师设计出详细的导学案草稿,草稿要求教学目标要符合大纲、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相符合;知识,能力及情感目标要求具体明确。教材分析方面在理解教材体系、理解编者意图的前提下,说明本课时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及说明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特点以及本课时内容的取舍。教法设计方面要符合目标要求、教材特点,符合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重点说明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考虑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具。学法指导方面要结合学生现状说明、教给学生什么方法,培养何种能力;说明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学程序方面要说明教学总体设计的依据,设计思路要清晰有序,科学规范;课堂结构要完整,密度要适当;板书设计要合理。教学特色方面要说明本课时设计的独到之处和创新之处。在备课组长主持下,共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每个人必须提出自己的看法,重点谈不同的意见和改进之处,并且每人要认真做好记录。最后主备人根集体备课情况修改教案草稿,备课组长把关验收之后交文印室,任课教师根据集体备课教案和集体讨论情况再结合本班具体情况写出授课教案。
三、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2018年高考考试说明》。
我们备课组组织老师认真研读,围绕《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使复习内容覆盖重点概念和原理、重要物质、重要化学用语、基本实验和计算技能,还将《2018年高考考试说明》要求培养的科学态度、观点、情感、方法、能力等目标渗透其中,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同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突出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和基础性。在教学中能放手的低层次要求的内容尽管放手让学生自己看书解决,对理解和要求掌握的内容,狠下功夫,探求规律,讲透学活。我们根据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要求,结合学业水平测试卷及模拟卷认真练习。精选习题,做到每节内容之后都有补充练习。
四、积极参加有关的学科活动
本学期我们积极参加教研组组织的听、评课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堂教学竞赛精彩的教学观摩课,使大家受到了很多的启发。今后我们仍要继续加强备课组活动,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展好研究性学习活动。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化学的教学水平。
2018.01
第五篇:高三化学备课组简介
湖北省荆州中学优秀团队介绍------2011届高三化学备课组
高三化学备课组是一个年轻的集体,四名教师正值年富力强,平均年龄不到35岁;是一个优秀的集体,四名教师均是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或各种教学比武一等奖获得者;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他们团结向上,互相激励,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绩。
2011这支优秀的团队在化学教学、教研、竞赛中全面开花:高考喜获丰收,备课组获荆州市优胜学科奖;教研论文多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奥林匹克竞赛中三位学生获得全国一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