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效课堂十条特征
高效课堂十条特征
“高效课堂”的整体理念——知识的超市、学习的天堂。
“高效课堂”的核心实质——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一切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以快乐高效学习为根本。
“高效课堂”主要特征:
一、关于教师
1、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富有激情,能影响、感化、带动学生。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亲近而不迁就学生,以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为教学的起点。
2、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互动者。知识是学生“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课堂上教师不能把持课堂的话语权,积极为学生的精彩表现而服务。
3、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易混点,讲易错点,讲易漏点。“三不讲”,即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讲”不等于讲解,而是点拨。
4、熟悉课标,驾驭教材:熟悉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并能根据课标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开发和创新,确定的教学目标恰当、全面。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5、熟练运用教学辅助手段:具有扎实、娴熟的教学基本功,恰当选择和熟练运用教学辅助手段。
二、关于学生
6、学生“三敢”、“三动”:学生参与度高,思维有深度,表现为“三敢”,即敢问、敢说、敢做;“三动”,即“手动、心动、神动”。
7、学生学习习惯基本养成:学生的精神状态积极,自主学习意识强,交流合作有序高效,语言表达思路清晰,各种训练认真规范。
8、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基本形式,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研究性学习为主转变。在学习的时间、空间上得到比较充分的保证。
三、关于课堂结构
9、“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有利于学习成果的展示,有利于各种能力的提高。
10、“三个不可缺”:导学方案不可缺,预习环节不可缺,达标测评不可缺。
第二篇:高效课堂的十条特征
高效课堂的十条特征
高效课堂的整体理念:知识的超市、学习的天堂。
核心实质: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一切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快乐高效为根本。主要特征:
一、关于教师
1、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富有激情,能影响、感化、带动学生。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亲近而不迁就学生。以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为教学的起点。
2、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互动者。知识是学生“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课堂上教师不能把持课堂的话语权,积极为学生的精彩表现而服务。
3、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易混点,讲易错点,讲易漏点。“三不讲”,即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讲”不等于讲解,而是点拨。
4、熟悉课标,驾驭教材:熟悉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并能根据课标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开发和创新,确定的教学目标恰当、全面。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5、熟练运用教学辅助手段:具有扎实、娴熟的教学基本功,恰当选择和熟练运用教学辅助手段。
二、关于学生
6、学生“三敢”、“三动”:学生参与度高,思维有深度,表现为“三敢”,即敢问、敢说、敢做;“三动”,即“手动、心动、神动”。
7、学生学习习惯基本养成:学生的精神状态积极,自主学习意识强,交流合作有序高效,语言表达思路清晰,各种训练认真规范。
8、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基本形式,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研究性学习为主转变。学习的时间、空间得到比较充分的保证。
三、关于课堂结构
9、“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有利于学习成果的展示,有利于各种能力的提高。
10、“三个不可缺”:导学方案不可缺,预习环节不可缺,达标测评不可缺。
第三篇:“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来历及特征
“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来历及特征
一、模式来历
1.“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的来历
“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是我们通过对外地学校课改案例的学习和研究,集智集力进行了整合优化、尝试创新而总结出的高效课堂新模式。
2.“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的历史源流
“自育”高效课堂模式的教育是教学相长、师生合作的教育,是淡化教育“痕迹”的钟情教育,是激发创造欲望、培养创造才能,使学生越学越聪明、越学越增强使命感的教育。从2000多年前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到孟子的“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到300多年前的清代思想家、教育家颜元“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到近代的叶圣陶的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自育自学”思想犹如一根红线绵延不断,堪称源远流长。
二、模式特征
“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是对当代高效课堂课堂改革成果的一次丰富和发展,通过课堂为学生营造一个竞争的空间,搭建一个共同发展的平台,使学生依靠组内互帮和组间互竞,为学生提供一个参与的机会和展示的天地,进而使课堂和谐而高效。“自育自学”是形式、是手段,“高效”是目标,是目的。“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目标性”、“针对性”、“高性能”为特点,以促进教师工作转变,变备教材、备教法为备学生、备学法,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负担减下来为目的。
1.“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的特征
“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认为,教学就是教学生会自学;教育就是教学生会自育。“自育”高效课堂模式的各个学科、各条渠道、各个环节、各种方法,都要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和自我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学生的个性沿着“自我感觉→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良性循环途径,得到较为良好的、充分的发展。“自育”高效课堂模式要求我们改革课堂结构,切实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习惯,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使课堂能够逐步成为基本上由学生自学的“学堂”,使教育是使学生能够成功地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得学生在灵动与鲜活的课堂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分享成果,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336模式)的核心是“三高三练六自”。“三高”是:高效备课、高效上课和高效练习。
1、高效备课“三点三路”:抓重点、解难点、知特点;明思路、定教路、导学路;
2、高效上课“三疑三探”:设疑解疑质疑,自探合探再探(拓展运用);
3、高效练习“三练”。“三练”就是课前自练、课中实练(练实、练乐、练活)、课外活练。目标达到“六自”良性循环:自我感觉→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完善。
“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从分层出发,基于“学情”实施分类,即分层目标、分层学习、分层达标、分层作业。凸显出对学生学习主体、学习能力、学习内容、学习个性、方式方法的尊重。它遵循的是差异性、选择性、人性化、个体性的教学原理,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把学习氛围、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当成最重要的评价依据,让学生把课堂当作一次充满情趣愉快的情感旅程,乐在其中。
“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把新课改的三维目标加以实化的,即实现从知识到兴趣、再到能力、智慧的飞跃。立足于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创学”,把“自主、合作、探究”以行动阐述,在课堂环节上为“自学、展示、反馈”,在学习方式上转化为“独学、对学、群学”。“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高效练习绝不是脱离生活实际的纯技术训练,而是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为真情而学习,为兴趣而学习,为交际而学习,为实用而学习的能力训练。“自育自学”高效课堂积极引导学生练有我之情、有我之思、有我之心,让学生在“做中学”,拓展、挖掘、思考、感悟,激发其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的课堂始终要动静结合,动中寓静,静中含动,动静相宜,引导学生的学习要与经历、经验和生活发生联系,最终形成彻悟,把知识和技能内化为智慧。
“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秉持“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为学生幸福成长奠基”的理念,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温故知新,兴趣是第一要素”三条教育规律。“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达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强调选拔与甄别功能的倾向,建立评价指标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更加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自尊、自信、自律;积极主动,乐观向上,具有克服困难、应付挫折的勇气和意志;强调尊重他人,具有团结、合作、协调的精神,能与他人共同学习、工作和生活;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具有适应学习化社会所需要的读、写、算等基本技能和基础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够良好地表达和交流;强调具有动手操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收集、处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态度,学会科学方法;强调具有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精神与求实创新的意识。
2.“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与导学案
“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在推进过程中,要求教师要学会重新分配时间精力,即在课中用减法,而课前、课后用加法,或者概括为“抓两头,放中间”。课前编制导学案,课后修补导学案。
“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的导学案主要功能不是为了“学会”,而是为了会学和能学,它是学生学习的方向盘,更是学习能力的源头,导学案不是习题集。导学案必须能够生成能力,它首先让知识之间具有必要的联系,呈现出“四化”,即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度化,梯度渐进化。导学案的核心是“三学”,即学生、学情、学法。把导学案弄成习题集,模拟高考试题进行强化训练,练完讲,讲完练的做法恰恰是“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坚决反对的,导学案重在“导”,核心是“学”。
3.“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重的操作流程
“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一般分为自学、展示、反馈三个环节。
“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的“自学”不是传统课堂上的预习,它的要求是,学生围绕导学案开始自学、对学、群学,一般不对自学环节做时间要求,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会的要尽量自学。自学之后是展示。展示是高效课堂的一大亮点。“自育自学”高效课堂十分重视展示。我们认为“展示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金钥匙”,展示即“发表、暴露、提升”。从操作技巧上说,展示又分为两种:小展示、大展示。小展示是指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每个同学都要将自己的学习过程在黑板上写出来,而教师要根据每组在展示中暴露的问题,组织全体同学参与的“大展示”。大展示其实是和反馈连接在一起的。反馈当然不是考试,反馈甚至都无需教师去亲自完成。具体的做法是,以对子为单位,两两之间相互测评、修正,然后整理导学案、整理纠错本。
“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的抓手是小组学习。这个小组和传统的小组有较大区别。“自育自学”高效课堂的小组其实很像是“小班化”,教师“利用”学生,恰恰是首先利用好小组长,小组长等同于一个小老师,是所在小组的学习领袖。小组内部有按照个体学力划分为AA、BB、CC三个层次,当然这个划分是“动态”变化的,它随着学生学习力的变化而变化。严格说来,一个小组6——8人,小组和小组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关系,每个组按照自己的要求和进度,各自为战,但又充满了竞争、对抗和质疑。
4.“自育自学”高效课堂的操作技法
“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注重模式、不惟流程。操作方法要为:
①教学“三环”:自学、展示、反馈;导学案是路线图、学情调查是教学起点、达标测评是立足“实然”。
②团队合作:异质同组、同质结对,分组合作、生生互动兵教兵:独学、对学、群学;教师主导:精讲、点拨,及时评价、师生互动,生亦师、师亦生。
③推进程序:“明确课堂主体(学生)”→“围绕导学案自学(独学)”→“自我发现问题(试用双色笔标出自己的学习困惑)”→“自主解决问题(对学、群学)”→“展示解决方案(组内展示与全班展示结合)”→“学生归纳提升(师生生成)”→“教师评价反馈(对子互评检测)”→学生整理学案(对残缺知识修补)→课后分层训练(画知识树或者完成计时训练)。“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的课后,教师通过课上反馈,要针对出现的问题,“利用”课代表或者小组长实施帮扶,然后根据课堂经历,对导学案予以修补完善即备好课后课。
5.“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的基本评价
“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围绕评价具体建构好三看,“自主程度、合作效果、探究深度”,而三个度的重要分值取决于“课堂氛围”、“参与度”与“达标率”。“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的评价重在反思。“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又叫反思教学模式。教师要根据课堂出现的问题,虚心接受并及时改进,教师的成长在课堂。上课就是进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室。“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是学生的练兵场,兵教兵,兵教官,兵强兵,兵强官,教学共进,师生相长。
6.“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的教师主导作用
“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中教师的主导,是“引导”,是“点燃激励”。“自育自学”高效课堂的教书好比开汽车,课堂上对学生学习兴趣、表演欲望、个人成就的激励犹如踩着油门发动汽车,假如课堂动力系统始终休眠,不会“点火”则让课堂难免沉闷无聊。“自育自学”高效课堂需要抓好四大步骤:点火启动、握紧方向盘、踩着离合换挡,关键时候要踩住刹车。“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的点燃激励是点火,方向盘就是导学案,课堂环节流程是离合器,刹车就像达标测评。教师的操作技巧是要“抓两头,放中间”。“把学习交给学生,把责任留给自己”。教师在课上的“放”,是对学生学什么的大致范围加以明确,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学不同层次的问题,与之“匹配”不同的方法。教师要围绕“学案主导、学习主动、问题主线、活动主轴”的上课“四主”来主导。教师在课堂上的“盯、观、跟”是依据学情的需要来确定的。所谓“盯”,盯的首先是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观,观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过程;跟,跟踪进度、跟踪效益、跟踪发展。
“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主张学习即“拿来主义”,学习要先找到“帖子”——即五步三查模式,比照帖子,先临帖、再入帖,然后破帖。教师的学习是为了破帖,形成自己的自主课堂特色,从而使学校走向江淮新名校群落。
“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通过打造高效课堂,实现“零作业”,解放学生、解放教师;通过帮助“破帖”形成自主课堂模式,催生课改“江淮新名校”问世。推动教学方式的转变,用课改促进教育的公平、进步和均衡发展。
7.“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以“形变”促“质变”
教学改革最终的归宿是集中解决教与学的矛盾。30年代初期,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为代表的人脑是“仓库”的理论影响下,强调“灌输”与“注入”,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取代学,只要教好了也就学好了。这种传统的教学思想严重的影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并形成了课堂教学的单一形式。到了50年代,前苏联教育家提出“五个环节”教学模式,冲破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提出在教的过程中适当留给学生练的机会,体现在“巩固练习”的教学环节。后来对“五个环节”加以改造,提出“精讲多练”,试图为学生争取多一点的“学”的成分,然而受到当时教育观念的制约,很难摆脱教师统治学生的局面。但是,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已发生了根本变化,新教材呈现多元化、开放性的特点,新课程对教学过程的要求也不只局限于完成教学内容的单一目标,而指向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多个领域。在新课程的执行过程中,死守讲授的模式,套用“组复新巩布”的万用公式,已经不合时宜。课堂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发展和改进,以“形变”促“质变”。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教学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再次明确这一点,意在进一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拓宽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空间。“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会带来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形式的改变,这一改变,必然打破旧的“教材——教师——学生”的线性传递关系,建立新的教材、教师、学生相互作用构成立体交叉的教学模式。
“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新课程“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形变”。新课程三维目标构成了一个整体,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中知识与技能是课程目标的核心,它通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过程而最终实现;过程与方法是课程目标的组成部分和综合实践活动的操作系统,它渗透在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现中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程目标的组成部分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动力系统,它伴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而实现。这三维目标的实现主要得力于学生学习方式(形)的转变,前者制约、决定后者,后者成为促进前者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新课程改革为“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提供了“形变”空间。新教学观强调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和具体化,强调学习方式、教学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强调学习的选择性。这些观念的具体实践,都将通过克服过去单一的“大一统”模式,“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从而实现教学模式的“形变”。可以说,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改革也同时为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提供了实践环境和“形变”空间。“自育自学”高效课堂分三大模块:预习、展示、测评,做到课前准备紧锣密鼓,课堂互动热火朝天,课后复习温故知新。
“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可以让我看到了这样一种现象:教室乱了,课堂散了,老师也不管了,四周全是黑板了。学生上课时的座位不再是插秧阵,而是“变形”为矩阵,学生可以随时发言、下课桌、扒黑板。“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打乱的只是课堂的形式,改变的却是教育的观念;学生学习的方式转变了,一切为了学生的素质提高的宗旨却没有变。“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通过形式的改变,促成了学生学习效果也就是学习质量的改变,使课堂教学更合理,更有效,更高质。
“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如何实现以教学模式的“形变”促进高效课堂的“质变”呢?
(1)“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形变”应遵循系统性原则。在教学模式的建构中,我们必须遵循系统性原则,明确教学模式是对教学活动系统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整体安排的结果,是对教学活动的完整反映。任何教学模式都有一套系统化、结构化的方法和策略体系。这也正是把教学模式称为“大方法”的原因所在。因此教学模式的“形变”应对教学原则、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等教学活动的各方面进行全面设计,使其中的各要素相互配合,形成一个优化组合的完整的教学活动系统。这一点,“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有其“形变”的系统性。
(2)实现“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形变”应百花齐放,同时要防止模式化。实现“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的“形变”,促进课堂教学走向高效的“质变”是十分必要的。虽然“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的“形变”并没有标准形式,但一定要符合教育规律,从课堂教学的结构和程序上入手。这样,不同课型,不同条件下的教学模式又出现了差别,可能呈现出不尽相同的方式,但最终都是殊途同归,异曲同工。同时又要防止“形变”矫枉过正,出现模式化。而要防止教学模式 “形变”的模式化,则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形变”要因学科而异。不同学科,甚至相同学科的不同年段,都有其自身特点,建立教学模式要充分考虑其特征。例如,物理课一般都有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的程序,且很多时候表现为习题,但语文课的练习和作业可能隐含在教学内容之中,并不需要每节课都专门设计。
其次,“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形变”要因文本而异。同一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分属不同的门类,教学结构及程序的安排要兼顾于此。如语文课文就有叙述文、写景文、议论文、应用文等多种形式。面对一篇五光十色的写景美文,采用初读→研读→体会交流→整体品读的步骤可能十分理想,但对一篇科普文就显得画蛇添足了。
第三,“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形变”要因学生而异。教学模式的建立要通过与学生的多次磨合才能达成。一些教师看到别人在公开课上采用经典的教学模式,似乎游刃有余,不料放到自己班上却大相径庭,这都是没有对本班学生的已有水平、学习习惯、结构特点进行有机结合的结果。相反,即使是面对同一班学生,如果自己起初设计的教学模式与学生愿望不符,经过灵活改动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四,“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形变”要因教师而异。结合教师自身的优势,逐步形成有鲜明特色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把自己也当作教育资源的典型表现。
最后,“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形变”要因教学资源而异。不同学校的硬件设施不尽相同,软件环境也千差万别,教师只可能依托身边已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而不能超越这一条件。
“自育自学”高效课堂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是重要的教学“形变”,目的是达到教学绩效的“质变”。
第四篇:高效团队特征
高效团队常表现出以下主要特征:
一、目标明确。当团队的目标和远景并非由治理职员一个人决定,而是由组织内的成员共同合作产生时,就可以使所有的成员“所有权”的感觉,大家心里认定:这是“我们的”目标和远景。
二、各负其责。成功团队的每一位伙伴的清楚地了解个人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并知道个人行动对目标的达成会产生什么样的贡献。
三、强烈参与。成功团队的成员身上总是散发出挡不住参与的狂热,他们相当积极、相当主动,一得到机会就参与。
四、死心塌地。真心地相互依靠、支持是团队合作的温床。......它们经常表现出四种行为特质:
1、治理人常向他的伙伴灌输强烈的使命感及共有的价值观,并且不断强化同船共济、相互扶持的观念。
2、鼓励遵守承诺,信用第一。
3、依靠伙伴,并把伙伴的培养与激励视为最优先的事。
4、鼓励包容异己,由于获胜要靠大家协调、相补、合作。
六、畅所欲言。群策群力,有赖大伙儿保持一种真诚的双向沟通,这样才能使组织表现力臻完美。
七、团结互助。每位成员都会视需要自愿调整角色,执行不同任务。
八、互相认同。“受到别人的赞赏好支持”是高效团队的主要特征之一。创建一支有效团队,对治理人可说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假如你能努力做到的话,你将获得以下莫大无比的好处:
1、“人多好办事”,团队整体动力可以达成无法独立完成的大事。
2、可以使每位伙伴的技能发挥到极限。
3、成员参与感,会自发性的努力往做。
4、促使团队成员行为达到团队所要求的标准。
5、提供追随者有更足够的发展、学习和尝试的空间。
6、刺激个人更有创意,有更好的表现。
7、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能有效解决重大题目。
8、让冲突带来的损害减至最低。
9、设定明确、可行、有共叫的个人和团体目标。
10、治理人与继续人纵使个性不同,也能相互合作和支持。
11、团队成员碰到困难、挫折时,会互相支持、协助。
第五篇: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总结
高效课堂的实施,学习小组的创建是核心,和谐的班级管理是后盾,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学生保持学习热情的保证和催化剂。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进行的基本单位,它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基础。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一、小组建设的重大意义
利用学习小组的好处:(1)、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2)、培养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3)、培养了小集体的 团结(队)精神;(4)、分组合作增加了学生展示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后进生参与课堂展示的机会更多了;(5)、有利于落实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小对子帮扶工程;(6)、有利于实行分层次教学,教学中更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7)、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更有利于班主任的管理;
二、如何划分学习小组
1、小组划分的原则 小组划分应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编组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1)、男女比例分配要适中(2)、学生性格搭配要互补。(3)、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要结合好。(4)、座位的安排要合理。我们座位的排布是优秀生居中(通常是组长),中等程度和待转化生同学在两边,这样优生与优生可以随时交流,优等生与待转化生同学也可以随时进行交流。小组的整体座位成S型。(5)、阶段性随机调整。
2、具体分组方法:我班以9个小组为宜,每组6人每组学生编好座位后每个学习小组6人中,按照学生知识基础、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分为A、B、C三类,6人形成AA、BB、CC的组内成员结构。A类学生我们称做特优生,B类学生称做优秀生,C类学生称做待优生,A、B、C类学生既有个性发展的类似性,又有学习程度上的不同。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实现A对A、B对B、C对C的分类合作交流,使学习更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同时,可以实现A教B、B教C的目的,使每个人都能实现“最近发展区”的学习目标。这样分组,提供了A与A、B与B、C与C的交流合作条件,又有利于A帮B、B帮C,充分利用了学生间的差异资源,进一步优化了班内、组内学生学习的最优学习环境,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实现“把教学相长延伸到整个课堂,让差异资源衍生出万千学长。”
三、搞好学习小组中的结对帮扶工作
1、建立帮扶对子以学科互补、自愿的原则。在组中,根据同学们的学习状况,在某一学科的优势科目与劣势科目的同学结成帮扶对子。
2、利用好帮扶对子。在课堂中,对建立的帮扶对子在每天的每节课中进行督促、赏识。发现帮扶对子互帮效果好的及时进行表扬
3、指导学生帮扶的方法。
4、帮扶并不是“包办”,要求帮扶的同学要把好脉。在哪个地方实施帮扶,怎么帮。也就是说,被帮扶的同学必须是在学生独立思考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了才要进行。
5、评选“黄金搭档”
四、怎样进行小组文化建设?
(一)、班级文化有两种形式:有形文化、无形文化。小组有形文化:组名,组训(小组口号),值日本、组牌、、教鞭、粉笔盒、粉笔擦等; 无形文化:指做不出来的,通过长时间培养、认识的提高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如:小组目标、组规、小组集体荣誉感、组内风气、组内人际关系、组长威信等。两种文化的区别和联系:有形文化是表象,可临时建设,可强制强定;无形文化本质,需长期过程的积累才能形成,可以感化人感染人。有形文化是无形文化的反应,并且促进无形文化的完善,无形文化通过有形文化才能表现出来。
(二)小组文化建设的步骤
1、定组长带领组员定组名、组号、组歌、组牌、组誓词等,在制定时,应围绕学校的主流文化或者理念来引领学生起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如至善、求知、雄鹰、学无止境、永不言败等。
2、由组长,带领组员依据老师指导,制定详细的组规。从常规的到校、卫生、午休、纪律到课堂的参与、学习状态、作业等都要根据班规制定本组的组规。
3、每日反思会由每小组组长反思每天小组成员表现。有表扬、有批评、有鼓励。
4、由班主任指导,班级策划,由组长组织一次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如开组会、座谈、游戏等,和谐组员之间的关系,增强小组凝聚力,促进组内同学的相互了解和团结协作,形成团结向上、勤于钻研、积极进取的组风。首先就要把本次培训精神传达给组员。
5、组建小组管理机构。在班主任指导下,安排自己的值日组长,给每个组员进行分工,让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6、以身作则,成为榜样,善于处理组员间的矛盾,做好组员的思想工作,团结小组组员一起为实现小组目标而努力!
五、小组的评价和考核
任何制度,任何方案的实施,如果没有考核,没有评价,就等于一纸空文。如果没有一定的评估,就很难证实小组工作的完成情况。所以评估工作是课程的收尾工作,也是决定合作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客观准确的评价工作就是对分组学习的画龙点睛,对于学习小组的成员日后更好的开展合作学习,起着良好的反馈促进作用。
(一)评价的原则
1、及时性
2、客观性
3、公正性
4、激励性
5、团体性:当然,评价除了这种量化评比之外,还可以有精神评价。组长利用一日反思,对组员进行表扬与批评,这就是一种精神评价。另外,对于组员的典型表现可以及时反馈给班主任、乃至组员的家长,这也是精神评价的有力手段。
(二)评价的内容 评价内容主要体现在协作过程和协作结果两方面。协作过程主要体现在小组是否有较强的内聚力,协作结果主要体现在是否达到了既定的学习目标。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1、小组成员关系
2、与他人信息交流情况
3、学习动机
4、学习中的投入
5、问题解决结果:个人贡献是否突出结果本身的价值。
6、学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三)评价的要求 合作学习的成绩评价应该注意点面结合,小组成绩不等同于个人成绩,两者应该分开评价并分开奖励。另外,还要注意结果与过程相结合,对合作小组的评价应着眼于过程,而对个人的评价应该比较偏重于结果。教师在具体操作时要灵活把握,在兼顾效益与公平的原则下,最大程度地调动每一个学习小组和个体成员的学习积极性是做好小组评价的关键。班级具体的评比要求如下:
1、每节课统计,每天评比,每周小结,每月、每期总结等。一个月进行一次大的评比、表彰、奖励(建议奖励采取多种形式)。
2、设定各种荣誉称号(优秀组长、、优秀课代表、展示高手、点评专家等等),全班每周评选一次,设立专栏,贴照片进行公示。同样累计参选每月的文明称号的评选。
3、以组为单位,每个星期进行评比“高效课堂常规评比栏”的表格,规范好的项目就贴标签过关。每个月进行一次评比,规范到位的小组,组长可参加评选优秀小组长。
4、建立优秀小组、优秀个人、待改进学生的专栏,每日进行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