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思想品德学科学生基本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七年级思想品德学科学生基本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本年级共四个班,七一班46人,七二班45人,七三班47人,七四班47人。七一、七二班由连洪文任教,七三和七四班由牟胜兰任教。
期中考试学科平均分
学生学习情况统计(7.4班)
本单位指导学生学好思想品德课的方法和措施:
新授课的讲授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努力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复习课按照“四环节”复习法来进行; 合理利用好单元过关题。
对全市思品教学的建议1、2、开展课堂教学教研活动。
进行业务理论上的学习,提升专业素养。
第二篇:七年级思想品德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范文模版)
七年级思想品德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中学思想品德课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塑造的重要实现方式,在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加强法制教育,是思想品德课的功能性需要,也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提高学生法律意识是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深化课前演讲,增强学生法律意识
首先学生们演讲的主题往往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身边所发生的与法律相关的事件、当前的新闻焦点等,城管人员野蛮执法问题等。在准备这些演讲主题时,他们要搜集资料、整理、加工处理这些资料,从而能在演讲时亮出自己的观点。学生准备演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进行法律思考的过程。同时,其他学生听演讲的过程也是一个法律思考的过程。其次,对于学生的每一个演讲主题,学生和教师都进行点评,给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通过教师结合实践的点评,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实际上已经不知不觉地将学生带入到了用法律思考问题的情境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能力。
二、利用教材案例,强化学生法制意识
现行的思想品德教材中有许多法律内容,1.法律常识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3.《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律师法》《公证法》《法律援助条例》等,并有许多针对性很强的法律案例。可以充分利用思想品德教材内容中的法律知识结合点,进行知识链接式的法制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和法制教育的有机结合,将法制教育融入学科教育之中,避免把法律当标签生搬硬套、牵强附会。要将法律
知识与思想品德课内容相互渗透。
使用教材精选案例,既充分发挥了教材资源的作用,也为后面要得出的判断群体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之一是要符合法律法规作了充足铺垫。从而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群体行为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在此处书中相关链接中则引用到了《刑法》的相关法律知识。自然生动地倡导了学习法律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入浅出的教育使法律条文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而是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学生切实感受到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并能自觉认同青少年在参加各种社会群体活动时,要明辨是非,遵纪守法。
三、设置模拟情景,增强学生自保能力
思想品德课相对来说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因此设置情景讨论,变抽象为具体,吸引学生注意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得尤为重要。在执教七年级《珍惜生命 健康成长》中的“学会保护自己”这一知识点时,采用了书本上的“说一说”:章辉和李林有一天回家晚了,在一个僻静的路口,突然窜出一群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他们抓住章辉进行敲诈。李林还没回过神来,就被他们推了一把:“小东西,你还不快滚,是不是要陪他挨打呀?”李林该怎么办?A.撇下同学离开;B.和他们拼命;C.回学校找帮手,不信打不过他们。。。如果你是李林,在朋友遭遇危险的时候,你会怎么办?
学生在这样真实的模拟情境中,很快就置身其中,通过讨论,最后得到了结论,不能硬拼,只能智取,更不能以身试法,以暴制暴。有同学说悄悄闪避到一边,躲至无人处拨打110报警,警察叔叔两分钟就能赶到的;有的说要镇定不慌乱,记住有利的地势地形,记住歹徒的相貌特征等等。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我们一起得到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办法,归纳为:求助救援法、记住特征法、寻机抽身法、智捉迷藏法、借虎吓狼法等。
通过一个个贴近学生实际的模拟真实情景设置,扣住了学生们的心弦,增强了他们的法律意识,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增强法制观念,时刻提高警惕,掌握自我保护的技巧和方法,是进行自我保护必不可少的方法,必要时也要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明白了自己要做一名学法、守法、护法、用法的好公民。
四、丰富课外活动,提高学生法律素养
法制教育不是简单的法律知识教育,而是要切实提高学生法律素养,增强学生法律意识。除了课堂上下功夫外,还需要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增强了同学们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
普及法律常识,增强青少年法制意识,任重道远,还需调动社会各界共同行动,形成合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结合学科进行有机渗透更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好办法。这样,学生们才能从小在民主法制的教育氛围里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成为一个知法、懂法、守法、护法和用法的好公民。
第三篇:人民版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基本观点归纳
人民版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基本观点归纳
1、从小学到中学,这是我们每一位同学人生旅途中的一次重要的跳跃,我们站在了人生的一个崭新的起点上!
2、成为中学生了,我们感到很新鲜,别人也对我们有了新的看法,新的要求。
3、对我们来说,初中生活是一种全新的生活。在这种全新的生中,我们一定会遇到许多新问题和新困难。
4、正是由我们这样的一个个中学生,组成了我国庞大的初中生群体,我们每一位初中生都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
5、虽然同属于初中生这个群体,但由于我们生活在不同地区,受经济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我们的学习条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6、接受教育,不仅仅是我们的愿望和要求,更是宪法赋予每一位公民的权利。
7、面对诱惑,长大的我们要做的首先是管住自己。
8、我们知道学校的很多要求是为学校的公共生活服务的,没有这些要求,学校生活肯定会陷入混乱。
9、恰到好处的约束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切身利益,反映绝大多数人的良好愿望,对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10、平静幸福的生活建立在约束的基础之上,我们在享受生活,也是在享受约束,如果有谁拒绝约束,其实就是拒绝约束。
11、我们已经长大了,能够自觉地遵守合理的要求,可以抵制诱惑,也敢于向不合理的外在要求说不。当然,长大更明显的标志是对自己也有了要求,能用自律宣言来约束自己!
12、时间是生命的刻度,是人生最初也是最重要的财富,但是我们不能做时间的奴仆,而要做时间的主人。
13、微笑在脸上,其本源却在内心。
14、爱的微笑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打开心灵的迷宫。
15、幽默是一种机智和友善,可以轻易地使人际关系润滑起来。
16、宽容其实是一种心态,一种不苛求、不极端、不任性的健康心理。
17、交往需要技巧,但更需要真心付出。不管什么时候,真情都比技巧高尚;或者说,真心待人乃是人际交往的最大技巧。
18、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这类人必定有高贵的精神、有高尚的品格、有天使般的心灵。
19、其实,为他人开一朵花,何尝不是为自己的生命增加了一缕温馨呢?为他人开一朵花,又何尝不是给自己的人生喝彩呢?
20、每天,我们都在与周围的人打交道,只有理解他人的感受,我们的心田才能开出吐香的鲜花。
21、生活中,我们不能匆匆下结论,急着否定一个人,要知道他的一些行为也许另有原因。
22、是老师,把我们从懵懂引向成熟,使我们从无知变得学有所长;是老师,领着我们看到了天有多高,地有多广,梦想可发有多大。
23、我们的老师都很特别,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个性。
24、与老师相处,了解、熟悉老师,才能与老师和谐相处。
25、“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老师也有出错的时候,合理地给老师提出意见和建议,也是对老师的一种爱
26、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27、人类生活离不开群体。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我们便生活在人类的各种群体中。
28、作为华夏子孙,我们对中华民族有着强烈的依恋感。
29、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是故乡的水滋润了我们,是故乡的人抚育了我们。
30、我们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都有生我养我的故乡;我们都是家庭里重要的成员。其实,我们都在群体中生活,在群体中享受温暖,在群体中不断成长。
31、个人之所以成为个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发有意义,与其说是靠着个人的力量,不如说是由于他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
32、我们热爱自己的学校,为自己是学校的一员而自豪。
33、班级是我家,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应尽的责任。
34、每一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有生命之间都有着微妙的和谐关系。
35、大千世界林林总总的动植物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就是因为它们有强大的生命力。
36、动植物是我们必不可少的朋友,它们不仅在物质上给予我们慷慨的帮助,而且也是我们精神的慰藉和寄托。
37、我们一方面破坏动植物的生存空间,使一些动植物因为没有安身之地而灭绝;另一方面,为了自身的私利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直接导致一些动植物的灭绝
38、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放任自己的破坏行为,漠视物种的灭绝,结果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保护物种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39、树木、花草、植被都是地球的秀发,它们不仅为地球摭风挡雨,也为在地球身上安家的人类奉献绿色、氧气,涵养水分,保护土壤。40、污染是人类造成的,人类必须自己解决。
41、大江断流,水质污染,人畜饮用水短缺,干旱频繁发生,水生生物大量死忘、、、、42、人类一方面接受了大自然的恩赐,另一方面在建设自身家园的同时破坏了自然界原本的和谐与平衡。人类,地球母亲的子孙,应该醒来,用自己的行动让母亲不再叹息。
43、从总量上看,中国确实是地大物博,但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从人均资源占有量上看,结论就不一样了。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44、我国人口数量过多,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人口的过快和过多增长,必然给自然资源和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
45、我国的洪涝灾害趆来越多,发生的周期趆来趆短。
46、人口激增所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和对大自然盲目的、掠夺性的开发,必然导致各种灾害和严重的环境问题。
47、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48、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要靠全体人民共同努力来实现
49、保护环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兴旺、社会的稳定,所发我国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50、改变日常习惯,有益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第四篇:思想品德学科工作总结
思想品德学科工作总结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与原来相比思想品德课发生了非常大的现结和合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新课程下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1)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
新课程指导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呈现出活动化、生活化与情境化的鲜明特点。从以上特点不难看出,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贴近学生生活的背景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创设一种学习情境,都是搭设学习情境的素材,活动化与生活化服务于情境化。同时由于学生的思想与生活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中,教材所设计的活动(活动化)与所提供的生活素材(生活化)难免会有滞后性,要体现教材的生活化与活动化也需要不断地充实更具时效性的情境材料,这样才能更好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之,生活化、活动化的情境又强化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体验,提高认识。所以在新教材中情境是体现教材活动化与生活化的一个基础平台,也是创新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实、重组和改造,努力将教材知识引入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使情境成为学生知识跨越的“跳板”,为理性认识的到来奠定基础。
(2)明确目标,提高课堂效率
思想品德课目标教学必须尊重学生年龄特点,以品德培养过程的特殊矛盾和品德形成规律为依据。根据这一规律,有必要明确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第一步:激趣引入,揭示课题。这一步是实施目标的开端,它决定着学生对老师发出信息的情绪,影响着学生对信息接收的直接效果。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揭示课题之前,必须依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恰到好处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题的揭示在自然和谐的乐趣中引出,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
第二步:明确目标,阅读感知。这一步是指把学习任务明确地告诉学生,使教师教有目标,学生学有方向。
第三步:实施目标,激情明理。实施目标是目标教学的重要一环,激情明理是实施目标的重要手段。创设有利于原有的品德向目标规定的品德转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学生置身于情境活动之中,通过自身内部的矛盾斗争,弄清事理,使原有的品质存矛盾斗争的推动下向目标规定的品德转化。这是促使情感内化的主要方法。
第四步:检测目标,明辨是非。目标检测,是品德形成过程中的阶段反馈,为调节教学,弥补教学遗漏和错误进行的一次信息诊断。明辨是非是情感内化,由原有品德向规定目标品德转化的较高的层次。通过目标测试,反馈矫正,可使学生更进一步形成正确完善的品德认识及情感体验。此环节主要采取口述回答和书面测试来掌握目标实现的程度。
第五步:评价目标,指导行为。评价是以一定的价值观为基础,对事物进行的价值判断。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从实现各个具体的教学目标到最终实现总体目标,都要不断地进行评价,才能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从品德教学的角度讲,评价是对道德观点、道德观念正确与否的有效判断,及时正确的教学评价,从某种意义上讲,直接指导着人的道德行为。因此,思想品德课的目标评价,对学生道德行为的行成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3)推行学案教学,规范教学程序。
利用学案可以明确目标。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的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师下发学案后,可运用导语,演示实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以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主动查阅教材、工具书、做实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尝试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通过同位商量,小组讨论、全班辩证等多种讨论形式、并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辨析,尽可能的相互启发,消化个体疑点,教师迅速准确的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疑点和难点。
教师可采用两种方式处理。一是点拨,让疑点不同的几个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也可以采用“学生教学生”的办法,让已经解决问题的小组的学生当老师,面向全班进行讲解,教师适时点拨。二是精讲,教师要抓住问题的要害,一语道破天机,受到教与学的高效率。教师要一道学生自己归纳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网络,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思想品德学科工作总结
教者:杨凤霞
2011.7.5
第五篇:思想品德学科要求
思想品德学科要求
一、关于德育资源库
临沂市普通中小学德育资源库于二〇一二年八月二十一日开通,在临沂市教育科研信息网网站首页上,有主题教育、班团队会、校园文化、家长学校、沂蒙精神、精品教案、活动视频、典型案例等。市里教研员陈科长要求全体思品老师都要运用好这一平台,促进德育工作的研讨和交流,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经常登录德育资源库,在备课、上课过程中灵活借鉴其中的教学案例,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为充实资源库,2012年8月份市里搞了一个征稿活动,思品学科进行了评比。2013年4月9——12号在莒南举行了“临沂市初中德育优质课评比”,以后每两年搞一次德育优质课评比。
直接进入资源库方式:http://dy.lyjy.gov.cn/;间接进入资源库方式:登陆http:///,临沂教育科研信息网,点击红字“临沂市普通中小学德育资源库”即可进入。
要求:一定让每位思品老师都知道有一个中小学德育资源库并运用好其中的教学资源。
二、关于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教学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落实
这个指导意见市里刚刚制定出来,主要内容为
一、明确课程性质,落实课程目标
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三、探索评价方式,推进评价改革
四、拓展课程资源,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五、开展多种活动,锻造教师队伍
六、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立德树人。对思品老师该怎样做都做出了具体要求。全文已发在“沂南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群里了。
要求:思想品德老师们认真阅读,学习,领会精神并落实到教学中去。
三、备课
认真研读新课标,结合市里的教学策略,一定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第一位,绝对不能眼里只有知识目标,上成纯知识课。
要求:先有情景,再有问题,通过感悟得出结论。“德育无痕”、“润物无声”
2013.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