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苏州市中考语文大阅读(含答案)

时间:2019-05-12 20:33: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年苏州市中考语文大阅读(含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年苏州市中考语文大阅读(含答案)》。

第一篇:2012年苏州市中考语文大阅读(含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

快手刘冯骥才

①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有时我呆在家里闷得慌,或者父亲嫌我太闹,打发我出去玩玩,我就不免要到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

②快手刘是个撂地摆摊卖糖的胖大汉子。他有个随身背着的漆成绿色的小木箱,在哪儿摆摊就把木箱放在哪儿。箱上架一条满是洞眼的横木板,洞眼插着一排排廉价的棒糖。他变戏法是为了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十分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他两只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嘿!四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

③有一次,我亲眼瞧见他手指飞快地一动,把一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忍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哪,我看见了!”“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球朝我惊奇地一闪,跟着换了一种正经的神气对我说,“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行!我说准了!”我亲眼所见,所以一口咬定。谁知快手刘哈哈一笑,突然把右手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咦,碗下边怎么什么也没有呢?难道球儿从地下钻进左边那个碗下边去了。快手刘好像知道我怎么猜想,伸手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什么也没有!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只球儿居然又都在碗里边。四周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之声。“你输了吧!买块糖吃就行。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我臊得脸发烫,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到人圈圈后边去,从此我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

④他那时不过40多岁吧,正当壮年,精神饱满,肉重肌沉,皓齿红唇,乌黑的眉毛像是用毛笔画上去的。他一边变戏法,一边卖糖,一双胖胖的手,指肚滚圆,却转动灵活。这双异常敏捷的手,大概就是他绰号“快手刘”的来历。我童年的许多时光,就是在这最最简单又百看不厌的 土戏法里,在这一直也不曾解开的迷阵中,在他这双神奇莫测、令人痴想不已的快手之间消磨掉的。他给了我多少好奇的快乐呢!

⑤我上中学后,就不常见到快手刘了。只是路过那街口时,偶尔碰见他。他依旧那样兴冲冲地变着“小碗扣球”。

⑥我上高中是在外地。人一走,留在家乡的童年和少年就像合上的书。往昔美好的故事,亲切的人物,甜醉的情景,就像鲜活花瓣夹在书里面,再翻开都变成了干枯的回忆。谁能使过去的一切复活?那去世的外婆,不知去向的挚友,妈妈乌黑的卷发,久已遗失的那些美丽的书,那跑丢了的绿眼睛的小白猫……还有快手刘。

⑦高中二年级,我回家度假。一天在离家不远的街口看见十多个孩子围着什么又喊又叫。走近一看,心中忤然一动,竟是快手刘!他依旧卖糖和变戏法,但人已经大变样了。十年不见 他的模样接近了老汉。他分明换了一双手!手背上青筋缕缕,指头绕着一圈圈皱纹,快像吐尽了丝而缩下去的老蚕 他抓着两只碗口已经碰得破破烂烂的茶碗,笨拙地翻来翻去;那四只小红球儿,一会儿没头没脑地撞在碗边上,一会儿从手里掉下来。他的手不灵了!孩子们叫起来:“球在那儿呢!”“在手里哪!”“指头中间夹着哪!”

⑧我也清楚地看到,在快手刘扣过茶碗的时候,把地上的球儿取在手中。这动作缓慢迟钝,失误就十分明显。孩子们吵着闹着叫快手刘张开手,快手刘的手却攥得紧紧的,朝孩子们尴尬地掬出笑容。这一笑,满脸皱纹都挤在一起,好像一个皱纸团。他几乎用请求的口气说:“是在碗里呢!我手里边什么也没有……”

苏州—1

⑨当年神气十足的快手刘哪会用这种口气说话?这些稚气又认真的孩子们偏偏不依不 饶,非叫快手刘张开手不可。他哪能张手,手一张开,一切都完了,我真不愿意看见快手刘这副狼狈的、20.下面两句话都是快手刘完成戏法后说的,请从表现人物形象的惶惑的、无措的窘态。多么希望他像当年那次——由于我自作聪明,角度,结合全文比较分析。(4分)揭他老底,迫使他亮出个捉摸不透的绝招,小球突然不翼而飞,呼①“你输了吧!买块糖吃就行。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之即来。如果他再使一下那个绝招,叫这些不知轻重的孩子们领略不吃亏。” 一下名副其实的快手刘,瞠目结舌多好!但他老了,不会再有那花好月圆的岁月年华了。②“怎么样,你们说错了吧,买块糖吧,这糖是纯糖稀熬的,⑩我走进孩子们中间,手一指快手刘身旁的木箱说:“你们都说错单吃糖也不吃亏。” 了,球儿在这箱子上呢!”孩子们给我这突如其来的话弄得莫名其妙,都瞅那木箱,就在这时,我眼角瞥见快手刘用一种尽可能的快速把手里的小球塞到碗下边。“球在哪儿呢?”孩子们问我。快手21.小说用较多文字写了快手刘的“不灵”和失手,为什么还以“快刘笑呵呵翻开地上的茶碗说:“瞧,就在这儿啊!怎么样,你们说手刘”为题呢?(3分)错了吧,买块糖吧,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有改动)

17.小说第③段画线处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快手刘怎样的心理变化?

(3分)

18.小说第⑥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

析。(3分)

19.小说第⑩段中我为什么要转移孩子们的视线,让快手刘“用一

种尽可能的快速把手里的小球塞到碗下边”?(3分)

苏州—

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

快手刘冯骥才

①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有时我呆在家里闷得慌,或者父亲嫌我太闹,打发我出去玩玩,我就不免要到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

②快手刘是个撂地摆摊卖糖的胖大汉子。他有个随身背着的漆成绿色的小木箱,在哪儿摆摊就把木箱放在哪儿。箱上架一条满是洞眼的横木板,洞眼插着一排排廉价的棒糖。他变戏法是为了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十分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他两只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嘿!四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

③有一次,我亲眼瞧见他手指飞快地一动,把一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忍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哪,我看见了!”“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球朝我惊奇地一闪,跟着换了一种正经的神气对我说,“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行!我说准了!”我亲眼所见,所以一口咬定。谁知快手刘哈哈一笑,突然把右手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咦,碗下边怎么什么也没有呢?难道球儿从地下钻进左边那个碗下边去了。快手刘好像知道我怎么猜想,伸手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什么也没有!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只球儿居然又都在碗里边。四周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之声。“你输了吧!买块糖吃就行。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我臊得脸发烫,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到人圈圈后边去,从此我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

④他那时不过40多岁吧,正当壮年,精神饱满,肉重肌沉,皓齿红唇,乌黑的眉毛像是用毛笔画上去的。他一边变戏法,一边卖糖,一双胖胖的手,指肚滚圆,却转动灵活。这双异常敏捷的手,大概就是他绰号“快手刘”的来历。我童年的许多时光,就是在这最最简单又百看不厌的 土戏法里,在这一直也不曾解开的迷阵中,在他这双神奇莫测、令人痴想不已的快手之间消磨掉的。他给了我多少好奇的快乐呢!

⑤我上中学后,就不常见到快手刘了。只是路过那街口时,偶尔碰见他。他依旧那样兴冲冲地变着“小碗扣球”。

⑥我上高中是在外地。人一走,留在家乡的童年和少年就像合上的书。往昔美好的故事,亲切的人物,甜醉的情景,就像鲜活花瓣夹在书里面,再翻开都变成了干枯的回忆。谁能使过去的一切复活?那去世的外婆,不知去向的挚友,妈妈乌黑的卷发,久已遗失的那些美丽的书,那跑丢了的绿眼睛的小白猫……还有快手刘。

⑦高中二年级,我回家度假。一天在离家不远的街口看见十多个孩子围着什么又喊又叫。走近一看,心中忤然一动,竟是快手刘!他依旧卖糖和变戏法,但人已经大变样了。十年不见 他的模样接近了老汉。他分明换了一双手!手背上青筋缕缕,指头绕着一圈圈皱纹,快像吐尽了丝而缩下去的老蚕 他抓着两只碗口已经碰得破破烂烂的茶碗,笨拙地翻来翻去;那四只小红球儿,一会儿没头没脑地撞在碗边上,一会儿从手里掉下来。他的手不灵了!孩子们叫起来:“球在那儿呢!”“在手里哪!”“指头中间夹着哪!”

⑧我也清楚地看到,在快手刘扣过茶碗的时候,把地上的球儿取在手中。这动作缓慢迟钝,失误就十分明显。孩子们吵着闹着叫快手刘张开手,快手刘的手却攥得紧紧的,朝孩子们尴尬地掬出笑容。这一笑,满脸皱纹都挤在一起,好像一个皱纸团。他几乎用请

苏州—

3求的口气说:“是在碗里呢!我手里边什么也没有……”

⑨当年神气十足的快手刘哪会用这种口气说话?这些稚气又19.小说第⑩段中我为什么要转移孩子们的视线,让快手刘“用一认真的孩子们偏偏不依不 饶,非叫快手刘张开手不可。他哪能张种尽可能的快速把手里的小球塞到碗下边”?(3分)手,手一张开,一切都完了,我真不愿意看见快手刘这副狼狈的、帮助快手刘完成戏法,摆脱窘态,让孩子们相信快手刘的戏法,不惶惑的、无措的窘态。多么希望他像当年那次——由于我自作聪明,再为难他。表现了 我对生活在社会底层小人物命运的同情和关注。揭他老底,迫使他亮出个捉摸不透的绝招,小球突然不翼而飞,呼之即来。如果他再使一下那个绝招,叫这些不知轻重的孩子们领略20.下面两句话都是快手刘完成戏法后说的,请从表现人物形象的一下名副其实的快手刘,瞠目结舌多好!但他老了,不会再有那花角度,结合全文比较分析。(4分)好月圆的岁月年华了。①“你输了吧!买块糖吃就行。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⑩我走进孩子们中间,手一指快手刘身旁的木箱说:“你们都说错不吃亏。” 了,球儿在这箱子上呢!”孩子们给我这突如其来的话弄得莫名其妙,都瞅那木箱,就在这时,我眼角瞥见快手刘用一种尽可能的快②“怎么样,你们说错了吧,买块糖吧,这糖是纯糖稀熬的,速把手里的小球塞到碗下边。“球在哪儿呢?”孩子们问我。快手单吃糖也不吃亏。” 刘笑呵呵翻开地上的茶碗说:“瞧,就在这儿啊!怎么样,你们说第①句表现了快手刘表演成功后神气十足;第②句中快手刘近乎在错了吧,买块糖吧,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哀求,显得底气不 足。两句话都能表现快手刘的精明、朴实和善(有改动)良;也使人感到快手刘手脚渐渐不灵,状况 大不如前。17.小说第③段画线处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快手刘怎样的心理变化?(3分)21.小说用较多文字写了快手刘的“不灵”和失手,为什么还以“快快手刘对我的发现感到惊奇,接着想到了应对办法却故弄玄虚,成手刘”为题呢?(3分)功表演后显得十分得意。“快手刘”是小说主人公的绰号,他始终是我心中“名副其实的快手刘”,以“快手 刘”为题,可以交代人物身份,暗示人物遭遇,18.小说第⑥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凸显人物特点,也更能表现我对“快手刘” 这类人物的喜欢和同析。(3分)情。承起上文,交代了我的离开,收束对快手刘的回忆;引出下文,为再次见到快手刘做 铺垫。暗示随着时间的流逝,快手刘人生际遇 将发生改变。

苏州—4

第二篇:2011年苏州市中考语文大阅读(含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21题。(2011)莫扎特的造访

(赵丽宏)

①不是所有的音乐都可以把你引进天堂,音乐家也有烦躁不安的时候。但是,有一位音乐家例外,那便是莫扎特。

②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家的音响中正播放着莫扎特的《F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妻子在读一本画报,儿子在做功课,音乐对我们全家都没有妨碍,尤其是像莫扎特第一钢琴协奏曲这样的作品,我们三个人都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各自做自己的事情。

③我曾经告诉儿子,莫扎特写这部作品的时候还不到10岁。儿子睁大了眼睛,惊奇地问:“真的?他是天才?”“是的,是天才,他是上帝派到人间传播美妙音乐的天才。”我这样回答儿子。

④10岁的莫扎特,心里没有任何阴霾,没有忧伤和恐惧,只有对未来的幻想和懂憬。

一切都明丽而鲜亮。莫扎特把童年时代的梦幻都倾吐在他的音乐中了。我喜欢这样的音乐在我周围幽幽地回荡。从钢琴上蹦跳出的音符,轻盈而圆润,犹如一滴滴晶莹剔透的雨珠,从冥冥的天空中落下来,在宁静的空气中闪烁飘荡。你看不见它们,接不住它们,却真切而优美地感觉到它们的存在,感觉到它们在轻轻地拨动你的心弦。它们滴落在任何地方,都会反弹出清幽脆亮的回声。美妙的旋律无所不至,仿佛是春天的微风从草地上拂过,没有什么能躲过那柔情的手指的抚弄。闭上眼睛,你就可以看见那些在微风中颤动的野花,还有在花瓣上滚动的露珠;小小的蝴蝶扇动着它们的彩色翅膀,从这片草叶上,飞到那片草叶上,终于在一朵金黄色的小花上停下来,微微喘息着,让湿润的风吹拂那对美丽的翅膀……

⑤我问儿子,在莫扎特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旋律中看到了什么。儿子说:“我看见一个金头发的孩子在弹琴。他坐在花园里,身边有很大的喷泉,喷出银色的水花,漫天飞舞。”妻子说:“我看见一条小溪在绿色的山坡上流淌,小溪里都是五彩的石头。”儿子笑着总结:

“有喷泉,也有小溪,还有春天下雨时在树林里听到的声音。”

⑥说完话,我们仍然自己做自己的事情。除了音乐,家里没有其他声音,然而世界上一切美丽的音响都在我们小小的家中回荡……有莫扎特的音乐陪伴着,家里是多么安静多么美好,连阴郁的天气我们也能感受到阳光灿烂的情调。

⑦我告诉儿子,莫扎特离开人世时,两袖清风,一无所有,他甚至没有为自己留下买一口棺材的钱。在风雪中,他被不认识的人埋葬在谁也不知道的地方。人们甚至无法在他的墓地上献上一朵小花。

⑧“他为什么那么穷?”儿子的目光里饱含着困惑和不平。

⑨“因为那时音乐不值钱。”我的回答无奈而黯然。

⑩这时,我们的耳边充满了莫扎特的音乐,是他的最后一部交响乐《第四十一交响曲》。

那是蓝色的海水,平静地冲洗着沙滩;那是人心和天籁的融和,是超越时空的预言,是不死的灵魂在呼吸。天地间回响着那永恒的潮汐,无穷无尽……

(11)“钱算什么?”儿子突然喊道,“钱会烂掉,音乐活在人的心里!”我和妻子相视一笑。

(12)在音乐的流水声中,我们狭小的屋子变得无比宽阔,所有的墙壁都消失了,可以看到最遥远的风景。莫扎特像一个目光平和的天使,在我们的前方翩翩地飘行。我们幻想中所有美丽的地方,他都能引导我们抵达……(13)莫扎特,谢谢你的造访。(选自《散文》,有删改)

17.请从修辞和表现手法的角度,对第④段中划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4分)

采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旋律对人的美妙感受;

运用联想和想象,把听觉转化为视觉,将抽象的音乐描写得具体可感。

18.文章第(11)段中写到,“我和妻子相视一笑”。说说你对这“一笑”的理解。(3分)

这是一种欣慰的笑,儿子起初为莫扎特两袖清风,一无所有,感到困惑和不平。但在莫扎特音乐的感染下,他突然意识到金钱并不算什么,音乐才是永恒的。儿子完成了一次精神的成长。

19.文章结尾句“莫扎特,谢谢你的造访”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3分)

照应题目,收束全文。表达了作者对莫扎特的感谢之情,感谢莫扎特的音乐作品给人带来了享受和感慨,感谢莫扎特的人生态度给人带来了思考和启迪。

20.结合全文,探究莫扎特音乐给听者带来了哪些人生感悟。(3分)

人与自然要相融合,人与人要和睦相处,心胸要开阔(或“心灵要净化”)要追求美好人生等。

21.阅读全文后,你觉得莫扎特的音乐有哪些特点?请根据这些特点,描写你在他的音乐中可能“看到”的画面(要求和文中描写的画面不重复)。(4分)特点:明丽鲜亮,轻盈圆润,充满对未来的幻想和憧憬,有着儿童的梦幻,平静等。画面(略)

第三篇:江苏省苏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3.名著阅读。(6分)

(1)下面的小诗,涉及《水浒传》中哪三个情节?请分别概述。

闲来乘兴入江楼,渺渺烟波接素秋。呼酒谩浇千古恨,吟诗欲泻百重愁。赝书不遂英雄志,失脚翻成狴犴囚。搔动梁山诸义士,一齐云拥闹江州。

(2)英雄气,是一种精神,一种超越的力量。从下面人物中选出你心目中的英雄,并结合小

说某个情节说说理由。

A.汤姆· 索亚 B.保尔· 柯察金

4.根据下面的对话内容,拟写一则通知。要求:内容清楚,格式正确,正文内容(含标点)不超过45字(4分)

赵老师:李敏同学,学校把“端午诗会”安排在本周五下午三点开始,你们节目组准备好了吗?李 敏: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计划明天下午再最后彩排一次。赵老师:那场地布置得怎么样了?

李 敏:已经布置好了。就是学校报告厅有点小,要安排初三两个班级的同学自己带凳子。赵老师:星期五下午初三学生要完成中考志愿网上填报工作,所以这次活动他们不参加了。李敏:那就没问题了。

赵老师:好的。请你以学校团委名义写个通知吧,让初

一、初二师生准时参加活动。

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资颖特,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2寅言之沈周、杨循吉,由是知名。○7.根据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徐祯卿成才的原因。(3分)8.下面是徐祯卿的一首诗,读后回答问题。

在武昌作

徐祯卿

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不知天外雁,何事乐长征?

(1)徐祯卿的诗“熔炼精警”,请以诗歌 9.简述“彩虹似的梦”这一比喻对表达诗人情感的作用。(2 分)

10.诗中用了多个叠旬,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下面的诗旬作简要分析。(3分)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1~13题。

如果冬天来了,那夏天还会远吗?

莫砺锋

中国地处温带,一年四季分明。我们的祖先发明的二十四节气,便将四季的时间平均分配。从立冬到立春,再到立夏、立秋,都是间隔三个月。从历法的角度来看,春天的法定长度便是三个月,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春”就是指长达三个月的春季。杜荀鹤说得更加明确:“每岁春光九十日。”可是不知从何时开始,春季变得越来越短了。据气象部门统计,2017年南京的春季只有54天,还不足两个月。今年的春姑娘也姗姗来迟,气象部门宣布,南京从3月23日才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天,比历法上的“立春”(2月4日)晚了47天!但昨天(3月27日)南京的气温迅速升至27度,夏季的脚步声已清晰可闻。看来今年南京的春季会比去年更加短促!《红楼梦》里贾府的四位姑娘,分别取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即迎之,又探之,可见春尚未至,然而紧接着就来了惜之!难道在曹雪芹生活的年代,南京的春季就是如此短促,所以“金陵十二钗”中的四位贾姓姑娘如此取名?

就自然景观而言,春、夏、秋、冬各有千秋。然而人间贫富不均,贵贱有别,人们对四季的感觉也就千差万别。春秋时代的某个严冬,齐景公身穿狐白之裘,对大臣晏婴说:“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中唐的某个酷夏,唐文宗坐在凉爽的殿阁中与诸学士联句,文宗得句云:“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社会下层的普通劳动者对严寒、酷暑有切肤之痛,显然不会有这种闲情逸致。所以普通人更喜爱既不冷也不热的春、秋两季,总是在盛夏酷暑时盼望着凉爽的秋天,在寒冬腊月时盼望着温暖的春天。可惜如今的春季越来越短,自然界中的百草千卉当然也就“春江水暖鸭先知”。至少在南京,春天的花卉似乎不再像从前那样先后有序,而变成扎堆开放。紫金山下的梅花刚谢,桃花、樱花、海棠、紫叶李便争先恐后地纷纷开花。这几天到城东来赏花的人熙熙攘攘,大家都明白“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我曾经十分喜爱英国诗人雪莱的名句:“哦,风啊,如果冬天来了,那春天还会远吗?”但如今的我更想把句中的“春天”改成“夏天”,不知其他地方的读者朋友同意这样改吗?

(选自2018 年4月4日《中华读书报》)

页)语文试卷 ⑤在维也纳,那些奥地利红葡萄酒,那些名目繁多的奶酪、香肠、起司和面包,特别是烟熏三文鱼,这些异邦的美味都令我着迷。可是,接待我的汉学家李夏德却是别出心裁,带我进了维也纳中心区的一条小胡同吃饺子。铺子的名字记得是“老王饺子”,山东人老王开的,小门脸,不加修饰的若干桌椅,设有醋瓶,如同国内规矩。饺子是地道的,热腾腾的饺子上桌,捎带着一小碟大蒜。一切如国内乡间的小铺。一下勾起了亲切的记忆,浓浓的齐鲁乡音带着胶东半岛的气息。小店只有一个厨师(老王自己),一个收银的,外加一个“跑堂”。那跑堂可是高大上,一位在维也纳学音乐的留学生。

⑥李夏德介绍说,这里的饺子本色,地道,纯粹的中国味道。他经常在这里“宴客”,有时不接待客人,自己也来。这里也常有本地人光顾,那都是一些中国通。

2018年1月24日

此日丁酉腊八

(选自2018 年2 月23 日《文汇报》,有删节)

14.标题“饺子记盛”的“盛”有哪些意思?文章围绕“盛”,写了哪些内容?(4分)15.第②段中的画线句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16.第③段中,作者用很多的笔墨来写饺子的“调馅”,有什么用意?(3分)17.为什么奥地利教授的一顿“饺子宴”会令“我”大为感动?(3分)

18.落款处为什么要在日期之后加上“此日丁酉腊八"?请联系全文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第三部分(60分)

19.作文。(60分)

好,是壮丽的山川,是秀美的田园;好,是朋友的信任,是对手的挑战;好,是美丽的邂逅,是无悔的错过;好,是宁静的港湾,是崎岖的征途…… 请以“什么是个好”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 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② 不要少于600字;

③ 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第四篇:(含答案)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阅读

语 文 训 练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16题。

由“到此一游”想到的①埃及卢克索神庙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浮雕上,赫然刻着“×××到此一游”的汉字。神庙与汉字,两大文明竞以如此方式相遇,实在让人尴尬。不管是真心喜爱、跟风模仿还是年幼无知、出于炫耀,这种行为都污损了人类文明的瑰宝,也为中国游客添了一笔不良记录。②相对大多数中国游客的有序有礼,少数人的不良表现更容易被放在公共外交的聚光灯下。不讲卫生、不遵守公共秩序、无视一米黄线、在飞机上争夺行李架空位……因为这些行为,在国外一家市场调研机构的调查中,中国游客名列“最差游客榜”第二名。“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当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从2000年的1000万人次快速增长至2012年的8300万人次,这句提醒更有特殊意义。

③面对“到此一游”的刻字,在媒体大讨论中,谴责、反省成了评议这场**的主调。当事孩子的父母也主动联系媒体,公开道歉,并承担疏于教育的责任。“年轻人犯错,上帝也会原谅”,尤其是未成年人,犯错在所难免,我们应予以必要的宽容并助其改正。同时,我们也应以此为镜、检视自己:在公共场所我有随意吐痰的习惯吗?行驶在拥堵的公路上我有随意变道的举动吗?在别人排队等候时我有加塞插队的行为吗?在网络空间争论是非时我有恶语相向的粗口吗?我们更要问一问,这种不文明行为何以会代代相传?何以会“走向世界”呢?

④平心而论,这一回的“到此一游”远涉重洋,是国人不文明言行的不自觉“输出”,它的出现并非偶然。君不见,大江南北的名胜古迹上,这样的胡涂乱抹实在屡见不鲜:北京故宫大水缸上的划痕,杭州岳飞墓前秦桧夫妇被捏得发亮的鼻子,苏州千年古塔上的涂刻……这些都是孩子耳濡目染的“活教材”。习惯了闯红灯,出了国可能也会“红绿色盲”;习惯了大声喧哗,在国外也难以主动调低音量。从这个角度说,文明习惯的养成不分海内外,国人文明素养的整体提升,更需要每个人的日常践行。

⑤今日中国,吃饭穿衣已不是问题。然而,很多人却感觉“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的确,生活上逐渐富裕的我们又怎能放任精神文明的贫乏?政

府部门倡导“健康文明旅游方式”,出台“文明行为指南”,这些都让人看到,提高国人文明素养已越来越成为“发展的必修课”。⑥让我们在心上刻下这令人蒙羞的“到此一游”,以此自戒自省,规范言行,为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尽一份自己的力。

(摘自《人民日报》2013年5月27日第5版,作者李浩燃,有删改)

14.文章第②段中说“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15.文章第④段中,作者列举大江南北一些名胜古迹上胡涂乱抹的现象有什么用意?(2分)

16.根据文章内容,探究提升未成年人文明素养的途径。(2分)

苏州—

1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21题。

春天是改革家 鲍尔吉·原野

①在北方,四季当中,春天最神奇。夏季的树叶长满每一根枝条时,花朵已谢了,有人说:“我怎么没感觉到春天呢?”

②春天就这样,它高瞻远瞩。它从事的工作一般人看不懂,比如刮大风。风过后,草儿绿了。再下点雪,然后开花。之后不妨碍春天再来点风,或雨,或雨夹雪。树和草不知是谁先绿的。河水解冻了,但屋檐还有冰凌。

③事实上,我们在北方看不到端庄娴静的春天,比如油菜花黄着,蝴蝶飞飞。柳枝齐齐垂在泛着绿意的春水上,新出的柳芽呈嫩嫩的鹅黄。黑燕子像钻门帘一样穿过枝条。这样的春天住在江南,它是淑女,适合被画成油画、水彩,被拍照和旅游。北方有这样的春天吗?没见过。在北方,春天藏在一切事物的背后。

④在北方,远看河水仍然是白茫茫的冰带,走近才发现这些冰已酥黑,灌满了气泡,这是春天的杰作。虽然草没有全绿,树没有吐芽,更没有开花,但脚下的泥土不知从何时起泥泞起来。上冻的土地,一冻就冻三尺,是谁将冰冻的土地化成泥泞?春天。

⑤像所有的大人物一样,春天惯于在幕后做全局性、战略性的推手。让柳叶冒出芽尖儿只是表面上的一件小事,早做晚做都不迟。春天在做什么?刚刚说过,它让土地解冻三尺,这是改革,是在把冬天变成夏天——春天认为:春天不是自然界的归宿,夏、秋才是归宿或结果——这事还小吗?⑥春天是大人物,它深居简出,偶尔接见一下青草、燕子这些春天的代表。春天在开会,在讨论土地解冻之后泥泞和肮脏的问题。许多旧大臣认为土地不可解冻,解冻就乱了,泥泞的样子实在给“春天”这两个字抹黑。这些言论是呼呼的风声,我夜里常听到屋顶有什么东西被吹得叮当响,破门拍在地上,旧报纸满天飞。这是春天会议的一点小插曲。⑦说干就干,绝不拖泥带水,这是春天的作风。春天一边招呼一帮人开会,另一边在让土地解冻,催生草根吸水,柳枝吐出新叶,把热气吹进冰层里,让小鸟满天飞。看上去一切都乱了、脏了,一切却在突然间露出了崭新的面貌。⑧春天暗中做的事情就是让土地复苏,让麦子长出来,青草遍布天涯。“草

都绿了,冬天想回也回不来了!”这是春天常说的一句话。春天并不是从冬天

到达夏天的自然过渡,而是改革。世间最艰难的斗争是自然界的斗争,最酷烈的,莫过于让万物在冬天里苏醒。冬天是冷酷而古板的君主,拒绝哪怕是极其微小的点点滴滴的变化。一变化,冬天就不成其为冬天了。正如不变化,春天不成其为春天。春天和冬天的较量,每一次都是春天取胜。谁都想像不到,一寸高的小草,可以打败一米厚的白雪。白雪认为自己这么厚永远都不会融化。如果它们是钱,就永远花不完,但是积雪没想到自己不知不觉间就变成沟壑里的泥汤浊水了。

⑨春天朴素无华,春天大象无形,春天弄脏了世界又让世界进入盛夏。春天实现了改革大计,它不贪功劳,改变了江山就退隐。它认为柳枝的叶苞就是叶苞,它并不是春天;青草也只是一株草,也不是春天。肩负改革使命的春天,说来就来;完成改革使命后的春天,说走就走。在北方,爱照相的人可以跟夏天合影、秋天合影、冬天合影,最难的就是跟春天合一张影,春天的脚步比照相机“咔嚓咔嚓”的快门声还要快。

(摘自《文汇报》2013年5月22日第11版,有改动)

17.在作者看来,有人“没感觉到春天”的原因是什么?(3分)

18.文章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写江南的春天?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看法。(3分)

19.文章第⑥段中,作者写“春天”在改革中碰到了哪两个问题?写这两个问题对表现“春天”这位“改革家”形象有什么作用?(4分)

20.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下面这句话中加点短语的表达效果。(4分)

苏州—

2相向的粗口吗?我们更要问一问,这种不文明行为何以会代代相传?何以会谁都想像不到,一寸高的小草,可以打败一米厚的白雪。......

“走向世界”呢?

④平心而论,这一回的“到此一游”远涉重洋,是国人不文明言行的不自觉“输出”,它的出现并非偶然。君不见,大江南北的名胜古迹上,这样的胡

涂乱抹实在屡见不鲜:北京故宫大水缸上的划痕,杭州岳飞墓前秦桧夫妇被捏21.根据全文内容,分条概括“春天”这位“改革家”形象的特点。(3分)

得发亮的鼻子,苏州千年古塔上的涂刻……这些都是孩子耳濡目染的“活教

;习惯了大声喧哗,在国外材”。习惯了闯红灯,出了国可能也会“红绿色盲”

也难以主动调低音量。从这个角度说,文明习惯的养成不分海内外,国人文明

素养的整体提升,更需要每个人的日常践行。

⑤今日中国,吃饭穿衣已不是问题。然而,很多人却感觉“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的确,生活上逐渐富裕的我们又怎能放任精神文明的贫乏?政

府部门倡导“健康文明旅游方式”,出台“文明行为指南”,这些都让人看到,语 文 训 练

提高国人文明素养已越来越成为“发展的必修课”。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16题。

⑥让我们在心上刻下这令人蒙羞的“到此一游”,以此自戒自省,规范言由“到此一游”想到的行,为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尽一份自己的力。①埃及卢克索神庙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浮雕上,赫然刻着“×××到此

(摘自《人民日报》2013年5月27日第5版,作者李浩燃,有删改)一游”的汉字。神庙与汉字,两大文明竞以如此方式相遇,实在让人尴尬。不

14.文章第②段中说“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管是真心喜爱、跟风模仿还是年幼无知、出于炫耀,这种行为都污损了人类文

(3分)明的瑰宝,也为中国游客添了一笔不良记录。

这句话采用比喻的手法,指出个人形象代表国家形象,含蓄地提醒出境游的国②相对大多数中国游客的有序有礼,少数人的不良表现更容易被放在公共

人要注意言行举止,以免国家形象受损。外交的聚光灯下。不讲卫生、不遵守公共秩序、无视一米黄线、在飞机上争夺

行李架空位……因为这些行为,在国外一家市场调研机构的调查中,中国游客

15.文章第④段中,作者列举大江南北一些名胜古迹上胡涂乱抹的现象有什么名列“最差游客榜”第二名。“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当中国出境旅游人

用意?(2分)数从2000年的1000万人次快速增长至2012年的8300万人次,这句提醒更有

列举事实证明国内不文明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指出孩子不文明行为产生的特殊意义。

原因,增强文章的针对性,为下文观点的提出提供有力的依据。③面对“到此一游”的刻字,在媒体大讨论中,谴责、反省成了评议这场

**的主调。当事孩子的父母也主动联系媒体,公开道歉,并承担疏于教育的16.根据文章内容,探究提升未成年人文明素养的途径。(2分)责任。“年轻人犯错,上帝也会原谅”,尤其是未成年人,犯错在所难免,我们

父母要尽到教育孩子的责任;成年人要从自身做起,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应予以必要的宽容并助其改正。同时,我们也应以此为镜、检视自己:在公共

境;政府部门要加强引导和管理。场所我有随意吐痰的习惯吗?行驶在拥堵的公路上我有随意变道的举动吗?

在别人排队等候时我有加塞插队的行为吗?在网络空间争论是非时我有恶语

苏州—

3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21题。

春天是改革家 鲍尔吉·原野

①在北方,四季当中,春天最神奇。夏季的树叶长满每一根枝条时,花朵已谢了,有人说:“我怎么没感觉到春天呢?”

②春天就这样,它高瞻远瞩。它从事的工作一般人看不懂,比如刮大风。风过后,草儿绿了。再下点雪,然后开花。之后不妨碍春天再来点风,或雨,或雨夹雪。树和草不知是谁先绿的。河水解冻了,但屋檐还有冰凌。

③事实上,我们在北方看不到端庄娴静的春天,比如油菜花黄着,蝴蝶飞飞。柳枝齐齐垂在泛着绿意的春水上,新出的柳芽呈嫩嫩的鹅黄。黑燕子像钻门帘一样穿过枝条。这样的春天住在江南,它是淑女,适合被画成油画、水彩,被拍照和旅游。北方有这样的春天吗?没见过。在北方,春天藏在一切事物的背后。

④在北方,远看河水仍然是白茫茫的冰带,走近才发现这些冰已酥黑,灌满了气泡,这是春天的杰作。虽然草没有全绿,树没有吐芽,更没有开花,但脚下的泥土不知从何时起泥泞起来。上冻的土地,一冻就冻三尺,是谁将冰冻的土地化成泥泞?春天。

⑤像所有的大人物一样,春天惯于在幕后做全局性、战略性的推手。让柳叶冒出芽尖儿只是表面上的一件小事,早做晚做都不迟。春天在做什么?刚刚说过,它让土地解冻三尺,这是改革,是在把冬天变成夏天——春天认为:春天不是自然界的归宿,夏、秋才是归宿或结果——这事还小吗?⑥春天是大人物,它深居简出,偶尔接见一下青草、燕子这些春天的代表。春天在开会,在讨论土地解冻之后泥泞和肮脏的问题。许多旧大臣认为土地不可解冻,解冻就乱了,泥泞的样子实在给“春天”这两个字抹黑。这些言论是呼呼的风声,我夜里常听到屋顶有什么东西被吹得叮当响,破门拍在地上,旧报纸满天飞。这是春天会议的一点小插曲。⑦说干就干,绝不拖泥带水,这是春天的作风。春天一边招呼一帮人开会,另一边在让土地解冻,催生草根吸水,柳枝吐出新叶,把热气吹进冰层里,让小鸟满天飞。看上去一切都乱了、脏了,一切却在突然间露出了崭新的面貌。

⑧春天暗中做的事情就是让土地复苏,让麦子长出来,青草遍布天涯。“草

都绿了,冬天想回也回不来了!”这是春天常说的一句话。春天并不是从冬天到达夏天的自然过渡,而是改革。世间最艰难的斗争是自然界的斗争,最酷烈的,莫过于让万物在冬天里苏醒。冬天是冷酷而古板的君主,拒绝哪怕是极其微小的点点滴滴的变化。一变化,冬天就不成其为冬天了。正如不变化,春天不成其为春天。春天和冬天的较量,每一次都是春天取胜。谁都想像不到,一寸高的小草,可以打败一米厚的白雪。白雪认为自己这么厚永远都不会融化。如果它们是钱,就永远花不完,但是积雪没想到自己不知不觉间就变成沟壑里的泥汤浊水了。

⑨春天朴素无华,春天大象无形,春天弄脏了世界又让世界进入盛夏。春天实现了改革大计,它不贪功劳,改变了江山就退隐。它认为柳枝的叶苞就是叶苞,它并不是春天;青草也只是一株草,也不是春天。肩负改革使命的春天,说来就来;完成改革使命后的春天,说走就走。在北方,爱照相的人可以跟夏天合影、秋天合影、冬天合影,最难的就是跟春天合一张影,春天的脚步比照相机“咔嚓咔嚓”的快门声还要快。

(摘自《文汇报》2013年5月22日第11版,有改动)

17.在作者看来,有人“没感觉到春天”的原因是什么?(3分)

在北方,春天的脚步快,来去匆匆;一般人看不懂春天从事的工作;春天常在幕后做工作。

18.文章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写江南的春天?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看法。(3分)

通过对比,突出北方春天不易觉察的特点,为后文揭示其默默工作、功成即身退的可贵品质作铺垫。

19.文章第⑥段中,作者写“春天”在改革中碰到了哪两个问题?写这两个问题对表现“春天”这位“改革家”形象有什么作用?(4分)

(1)改革本身带来的“泥泞和肮脏”问题;在改革中,出现了一些反对的意见。(2)写这两个问题说明春天能正视改革自身存在的问题,不畏阻力,表现了其坚持改革的决心。

苏州—

420.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下面这句话中加点短语的表达效果。(4分)谁都想像不到,一寸高的小草,可以打败一米厚的白雪。......一寸高,强调小草的矮小柔弱;一米厚,突出白雪的厚实强大,两者形成强烈对比,形象地写出春天与冬天的酷烈较量,鲜明有力地体现了春天不畏阻力、厉行改革的精神。

21.根据全文内容,分条概括“春天”这位“改革家”形象的特点。(3分)(1)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思想意识;

(2)具有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3)具有不怕困难、坚持改革的决心;(4)具有坚信改革成功的乐观精神;(5)具有朴实无华、默默工作的品格;

(6)具有不贪功劳、功成即身退的豁达胸怀。

苏州—5

第五篇:2014年苏州市中考语文篇目 (体裁)

2014年苏州市中考语文篇目

小说:9篇

《安恩和奶牛》《社戏》《孔乙己》 《范进中举》《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多收了三五斗》《台阶》《呼兰河传(节选)》

散文:12篇

《春》《济南的冬天》《一面》《我的母亲》《都市精灵》《紫藤萝瀑布》《鼎湖山听泉 》《林中小溪》 《囚绿记》《给我的孩子们(节录)》 《藤野先生》《雪》

文言文:14篇

《三峡》《黔之驴》《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 《马说》《送东阳马生序》《 与朱元思书 》《 陈涉世家》《捕蛇者说》《岳阳楼记》《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 《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师表》

说明文: 3篇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苏州园林》《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议论文:7篇

《多一些宽容》《错过》《成功》《学问和智慧》

《散文家谈散文》《小说家谈小说》《诗人谈诗》

诗歌:2篇

《中秋咏月诗三首》(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有思念是圆的)《七律 长征》

戏剧:1篇

《威尼斯商人》(节选)

专题: 《荷》()7下《广告多棱镜》(9上)《我心中的语文》(9下)

下载2012年苏州市中考语文大阅读(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年苏州市中考语文大阅读(含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考语文基础训练1(含答案)

    2010年贵州安顺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考查(共 30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泯(mín)灭义愤填膺(yīn)哺(bǔ)育相形见绌(chù......

    2016杭州中考语文(含答案)(5篇)

    2016年杭州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试题 语文试卷 一、文学常识(3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拼 音正确的一项是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漫步苏堤,桃红柳绿,百鸟唱和;......

    2016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6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照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在答题......

    中考 语文古诗词默写复习(含答案)

    初中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习1.《雁门太守行》中描写敌情紧急,战事迫在眉睫的诗句是: 。 2.《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主旨的一句是: 3.《别云间》表达英雄失路之悲的句子是: 4.《夜......

    2015年自贡语文中考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自贡市初2015届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1分) 一、(27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困厄(è) 深黛(dài) 泠(lín......

    2014年成都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成都市2014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 (含成都市毕业初三会考) 语 文 注意事项: 1.全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在作答......

    中考语文阅读试题五篇含答案

    母亲石梁衡 ①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的石头深深打动。 ②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当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

    2009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09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柴门闻犬吠,____。(《逢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