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心里健康教育措施
1、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之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达到自我心理调试,消除心理困惑,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2、启动心理干预机制,缓解心理危机。帮助官兵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通过倾听、提问等方式,慢慢释放被压抑的情感,平衡焦虑、矛盾的心理状态。
3、进行心理咨询,帮助其正确认识和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弥补人格形成上的不足。
4、列为重点关怀对象,由心理咨询师进行定期的心理辅导和交流。
5、开展心理训练,提高心理自我调节能力。通过开展体育比赛、娱乐活动和其它形式的集体活动,使之与战友间增进交往,为其接触社会、锻炼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舞台,以有利于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6、到心理治疗机构接受心理治疗。
第二篇: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靠心理健康课去实施,必须全方位多角度的对学生进行心育,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工作。
(一)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本,以素质培养为目标,从而对学科教师提出了关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1.通过课堂教学过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和最有效的开展途径和方式。首先,教师要树立新型的课堂教学效益观。师生在课堂中积极情绪体验的状况,学生学习兴趣,品德与行为习惯培养与纠正,学生交往能力、动手能力、参与积极性等要素都要进入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要建立真正平等、民主、尊重和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树立亲和基础上的、具有人性化特征的教师新权威。其次,把好教学的三个关。一是备课关。要围绕学生来备,如学生会有什么样的问题和反应、学生需要怎么做(如多感官的参与)才能掌握,同时兼顾学生现有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努力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二是上课关。教师在与学生的课堂交往中,多激励、多表扬,少批评、少否定,注意平等和公平,注意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等等重要的教育原则。三是课外活动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需要在课外的实践应用中得到真正的巩固和实现。最后,重视课堂心理氛围的建设。建立同学间相互支持、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氛围,为学生营造一种安全向上、相互支持的同伴环境。
2.结合学科特点实现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课程的多样化,也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具选择性、更具全面性的途径和方式。
(1)根据学科内容开发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不同的学科,有其独特的教学内容,《新标准》强调学科内容与生活的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正是蕴涵在生活中的教育,因此,要利用心理规律,带着新的思路和眼光重新认真研读教材、教案,从中挖掘并开发有价值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2)在授课组织方式中体现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如,在体育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自我保护技能以及进行适当的意志品质锻炼;在音乐、美术课中启发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学会人际间的相互支持与鼓励;在科学课上不仅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相互配合,而且在观察中锻炼学生的细心和耐心、训练学生整洁、有条理的好习惯。
(二)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实现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日常的教育工作是心理健康教育又一个主要阵地与渠道。每天早晨上课前、课间休息时、放学后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交往,都可以转化为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时机。抓好日常教育活动、巧妙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细微之处耕耘、拥有全面收获。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
灵活运用心理规律,是有效进行德育工作的科学基础。
1、班集体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创建良好的班集体,营造和谐的班级气氛,使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塑造良好个性、培养高尚的品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如各种竞赛、班际间的联谊活动、集体劳动等,陶冶学生的情操、磨练其意志、锻炼其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
2、在少先队活动阵地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利用板报、广播和其他宣传手段,采用专栏的形式指导学生如何与人交往,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产生心理行为问题时如何寻求帮助等。在形式多样的队活动,如“手拉手献爱心”等活动中,学生能学会与人合作,锻炼能力,也抑制了不良的心态,达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3、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要用心理健康和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来指导自己,如对学生的休息、玩耍进行管理与教育,重点体现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生活习惯、交往习惯,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个别(或团体)心理辅导。
针对少数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扰和极个别的心理障碍,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由老师提供咨询,回答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心理辅导与问题行为的矫正。
追求学生人格的整体发展,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几方面协调发展。树立学生全人发展的观念,强调多种智力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一生。
寿光市上口镇南邵小学
2012.3
第三篇: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为提高德育工作效果,通过采取八项措施,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配备以心理教师、班主任为主体的心理教师队伍,严格落实每周l节心理健康课制度,做到教师、课本、课时三落实。
二是完善和丰富心理咨询室工作,按照“预防为主、矫正为辅”的原则,安排心理辅导教师做好学生心理问题的平抚、疏导工作。三是充分发挥团总支、学生会的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紧密结合,培养青少年健康向上的情操。
四是编发《心理健康教育资料汇编》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汇编》,为心理教师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五是以“激扬青春系列讲座”为载体,举办教育专家报告会、观看专题片等形式让学生走出误区,自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六是开通心理咨询热线,设立网络公共邮箱,心理教师免费为全校师生及家长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七是完善家校互动机制,邀请部分家长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讲座,提高家长对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八是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提高德育工作的科研含量,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时代性与针对性。
第四篇: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及落实措施
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及落实措施
(2008年9月-2011年7月)
一、背景分析
1、当前教育发展的形势和要求
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指导依据。
2008年,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的通知》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了具体要求
2、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早,在近5年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已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006年12月金文英老师取得国家2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
2008年9月
新小咨询室“聊聊吧”设立并向家长开放,接待家长和学生来访
2008年9月
金文英老师开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
随着我校领导的高度重视,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心理工作开始向高起点、高目标努力。
学校始终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发展规划,并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条件。加大经费投入,已有一间基本符合心理咨询工作要求的心理咨询室。
目前,学校基本形成一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现有1名专职心理教师,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常务副校长主管工作。
从事心理工作的老师工作热情高,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并不断学习心理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工作在稳步中求进步。
3、目前面临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工作网络有待进一步健全,逐渐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需要进一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探索结合的途径、方法,提高教师对学生心理的研究意识。
需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硬件建设,有待逐步添置相关的设施。
二、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及工作理念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我校全体学生在正确认识自我、良好的人际交往以及提高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和谐发展,着眼于学生在学校和社会的实践体验中提升心理品质,促进学习水平提高、健全人格,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为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工作理念,并将逐步渗透于教师的教育教学中。
三、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策略以及总体目标
在学校发展总目标的统一要求下,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应用的广泛性,以科研为纽带,充分发挥我校教师勤奋、奉献、敬业的传统,心理工作小组协同各部门,共同合作,以科研促发展、求深入,实现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目标。
总目标:未来三年,把“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作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起步更高、硬件更好、工作更新,争创全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
基础目标: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
基本目标: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终极目标:开发心理潜能,达到自我实现.
三、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及途经
内容:学习心理指导,环境适应、智力训练,情感教育,性格教育,耐挫力培养,人际关系指导,性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自我意识发展的指导等方面. 心理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课
这是指着眼于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心理素质优化和心理潜能开发,以心理知识传授、心理品质培养和心理问题辅导为内容的一门课程。就心理知识传授而言,主要实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实际需要,适当介绍与心理健康发展密切相关的常识、自我进行心理训练的方法和自我心理保健的知识。这种课上传授的不是心理科学的系统知识体系,而是将有关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化为学生自我教育的理论和自我心理训练的可操作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把握自己的心理更自觉的维护和增进自己的心理健康。
2、专题心理讲座
结合学校的教育主题以及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专题心理讲座,传授心理学知识和心理调试的方法的运用,增进学生对自我心理健康的关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教育学生不仅要成材而且要成人。
3、心理档案的建立
通过观察和一系列的心理测试,帮助学生建立心理档案,这不仅有助于班主任地班级管理工作以及各科教师根据学生地心理特点进行教学,还有助于家长的家庭教育。
4、各班级选择心理委员配合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
心理委员要求有较好地人际关系、有进取心等特点地学生来承担,一班选两名(男女生各一名),这些学生要观察实际情况并且及时地向学校地心理教育人员反映这些情况,有助于班级心理教育个别进行和集体进行,是心理工作人员和学生保持密切地联系,更有利于心理教育工作地更好地实施和顺利发展。
5、心理阅览室和心理活动室的设立和全面开放
这为学生进行自我心理教育提供有利地场所,也是扩大学生地阅读范围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之一。
6、个体心理咨询
为学生提供一个化解心理疑惑和解决心理问题的场所,要鼓励学生有问题和困惑的要向心理老师请求帮助,要知道走进咨询室不是一种见不得人的事情,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7、团体心理辅导
根据不同个体的共性问题,组建同质团体,在团体活动体验中自我发现、引深思考、相互激励、共同成长。
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分目标以及实施步骤
(一)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1、目标: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基本形成校领导、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各级教师、部分学生和家长等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工作网络。由原来工作人员主要是心理任课教师向各层面教师辐射,提高教师对心理教育的的重视程度,并能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自己的教育教学结合进行相关个案研究。从学生被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到有部分学生参与到互助行动中。
2、具体工作以及步骤
1)完善组织机构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钱丽美
副组长:汪尧华
韩燕清
张辉
成员:
任丽芳
高锋
胡冰
陈俊
金文英
洪育
各班班主任
具体成员的分工
校长:
钱丽美
负总责。
副校长:张辉 负责分管学校健康教育工作
课程教学处副主任:高峰 具体负责本校家长学校工作,制定出家长学校工作规划和工作计划,并具体负责每次家长活动的筹办和实施。
学校咨询师心理健康老师:金文英
具体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活动。图书管理员:洪育
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书籍及读书指导活动。学生工作处主任:陈俊 负责学生外出心理健康拓展活动的组织。
总务主任:胡冰
负责心育设备的添置,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后勤保障。潘洁清:负责健康教育工作
各班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与实施。
任务一:形成工作网络
•2009年9月-2011年6月,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工作网络,扩充心理小组成员,形成专职心理教师、兼职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制定工作职责,开展工作研讨。
任务二:师资培训,探索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
•为了使师资培训有的放矢,通过问卷调查、谈话等方式搜集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为校本培训开展做好准备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各种学习和培训。
•2010年9月—2011年7月,为了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由心理专家对全体教师每学年举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培训,并由心理专职教师和相关专家对班主任开展校本培训,讲授、自学和心理沙龙研讨相结合,每学期进行2-3次。
任务三:工作实践
•2009年9月开始,班主任老师每学期能够针对本班级学生出现的普遍性心理问题开设一堂以心理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汇编成册。
•每学期,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确定1-2个个案研究目标,进行个案研究,撰写成文。将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辅导的个案收集成册。
•每个学期结合校本培训,进行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三年后编制我校心理工作论文集。
3)学生队伍
任务一:心理委员
•2009年9月,每班选1-2名学生,形成一支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员队伍,协助班主任和心理老师开展工作。
任务二:成立队伍
•2009年6月-2011年7月,建立同伴心理辅导员制度,对学生心理辅导员进行初级培训。
任务三:借助团队,开展活动
•2009年6月-2011年7月,成立心理社团,进行多种活动。
3)家长队伍
心理专家每学期对各年级家长培训辅导1-2次
发挥家长委员的积极作用,每学期借家长委员会会议,通过家长委员将家长在教育子女中出现的普遍问题汇集,在家长学校中进行有关心理教育的辅导。
根据工作时间的安排,对家长以及任课教师、班主任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困惑,开展相应的辅导。
根据调查研究,确定家长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通过家长学校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良好素质的家长形象影响孩子,提高家长这支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目标:分年级制定具体的心理课辅导目标,以心理课的开设为基础,与学校学习和生活相结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以“心理文化节”为契机,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开展放松训练,使学生掌握1-2种自我调节放松的方法,开展部分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心灵成长园地”为他们提供心理成长的训练机会,提高这些学生解决困难的勇气、毅力;健全心理咨询的制度,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从点到面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强的奋发精神和高尚的人格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2、具体工作以及步骤
1)分年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结合各年级学生年龄段的特点,在课程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各年级的辅导重点,对学生实施发展性的心理辅导,分年级确定辅导重点。
一、二年级
1、帮助新生认识学校环境,了解和遵守学习常规,预防和克服适应不良现象。
2、帮助学生初步确立“学生意识”,认识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3、小心地保护、发展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4、帮助学生学会初步的观察,提高注意力,发展形象思维和想象力,爱好美好的事物。
5、培养生活自理的愿望,学习简单的自理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浪费粮食,节约水电。在大人指导下用钱,不随便花钱。
6、自尊、自爱、活泼、开朗,不娇气,不任性。待人诚恳,爱父母,敬师长,爱同学,爱班级,愿为班级服务。三、四年级
1、认识完成学习任务是对父母、老师和社会应尽的义务。
2、培养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热爱学习,喜欢动脑的品质。
3、学会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巩固良好的学习习惯。
4、学会简单的观察方法、记忆方法,能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5、增强生活自理的愿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预防和克服依赖心理;参加简单的家务劳动。学会合理消费,不浪费,不攀比。
6、了解一些性别差异的知识,男女同学正常相处。
7、爱自己的班级和学校,遵守学校常规,预防与克服孤僻、不善合作等不良心理。
8、已上网的学生,学做“合格小网民”,不受不良信息引诱,控制上网时间。五、六年级
1、逐步增强学习的责任感,养成主动、独立的学习习惯。
2、养成勤奋学习的品质,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3、防止和克服因学习不良导致的自卑心理和厌学情绪。
4、结合学习活动,学习思考问题的方法。学习中碰到疑难问题,首先自己思考解决,不轻易求教他人。
5、逐步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认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6、逐步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和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劳动,培养劳动观念。
7、诚实、正直、惜时、守信。乐为集体服务,维护集体荣誉。克服交往中胆怯、害羞心理。
8、了解自己生理发生的变化,为青春期到来作好心理准备,为升入初中作好学习准备;为形成健全人格打好基础。
实行措施:
*跟班主任工作、班会活动结合。班会课、晨会课进行校内校际交流,实行互相学习、共享。*与本校学生发展处组织活动结合,遵照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特点指导并开展活动 *与本校阳光体育活动结合,实行心理拓展活动
*与各科教学活动结合,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灵健康教育
期间举办心理专题讲座、心理公开课、心理教育主题班会、心理咨询活动、心理小报评比、心理专题广播(成长的心情故事展播)、心理电影、心理趣味运动会。
3)心理咨询
任务一:广泛宣传心理咨询室、制作展板,扩大影响
任务二:完善心理咨询工作
•2008年9月-2008年10月,建立心理咨询规范化制度,完善咨询过程各种记录表格,并做好档案归口管理。
•2008年9月-2009年7月,整理心理咨询个案,对典型个案研究总结,提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对策。
4)心理讲座
针对学生心理的特点和实际遇到的共同性心理问题,由学校心理专职教师或心理专家,每学年分年级进行学生心理讲座,解决学生在成长中所面临的普遍性的心理困惑。
5)团体心理训练
任务一:放松训练
•2008年9月-2009年6月,在心理课上教会学生放松方法。学会2-3种自我调节的放松法,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与此同时,在学生训练基础上进行总结,并在学校教师中推广应用。
任务二:开展“‘我能行’学生心灵成长”系列团体心理训练
2010年9月,我校在利用校本课程时间,开始正式构建同质团体,进行团体辅导活动。第一站内容“我自信、我快乐”,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自卑学生进行自信心提升训练。已经初步取得成效。下学期除了继续进行发展治疗性质的团体活动,还将团体拓展活动跟阳光体育活动结合,实现大面积大幅度的心理训练。
(三)教师心理健康工作
1、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改的推进,教师工作任务繁重,通过教师心理健康工作,缓解教师的紧张,以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教育工作健康发展。
2、具体工作以及步骤
•2009年9月-2010年6月,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减轻教师工作的心理压力,成立“教师心理沙龙”,学习和讨论、交流缓解压力的方法,帮助教师心理上、工作上健康成长。
•2010年9月-2011年6月,树立教师自我心理保健的意识并善于自我调节,不断壮大与完善教师的心理沙龙。
(四)创建班级心理生态环境
1、目标: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发展的需求,努力营造丰富活跃并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为学生的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生态环境。
2、具体工作以及步骤
任务一: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
•2009年9月-2010年6月,各个班级把“营造有个性的班级文化”作为班级建设的目标。开辟心理教育宣传栏,利用班级墙报加强心理健康宣传。
•2009年9月-2010年6月,探索班级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
•2010年9月-2011年6月,初步形成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价体系。
任务二:结合班级德育工作,培养健康人格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结合学校运动会等主题德育活动,培养合作意识、爱心意识。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耐挫能力:
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和体育竞技活动,培养学生不怕吃苦、耐挫能力,严明的纪律意识、顽强的意志。
•培养爱心、责任心和感恩意识:
结合学校每年寒、暑假、捐助活动,在社会实践中进行锻炼,培养他们的爱心、责任心和感恩意识。
五、设施及保障
1、目标
进一步加大心理工作硬件经费投入,在原有基础上完善心理工作硬件建设。从现有一套心理测试问卷到购置网络版测试软件,从进行智商测试到可以对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全面的判断评估。从现有一间心理咨询室到建立三间功能室,并能够在专用教室展开团体辅导活动。
2、具体工作以及步骤
任务一: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
*目前学校心理咨询室的硬件设施有一定基础,但还有待完善。
*添置网络版的心理测量软件。
*建立一间团体心理辅导室或心理课专用教室,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利的条件
*建立心理宣泄室、音乐放松室。
任务二:专职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
心理咨询工作有其专业性强、工作内容繁杂的特点,为了不断吸收、学习国际、国内同行先进的工作理念和方法,提高心理专职教师的素质,以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上一个台阶,每年参加高水平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研讨会或专业培训。专业教师通过参加同行研讨、自学等提高学术水平。
任务三:心理网页等
•设立“心理热线”,开通学校心理咨询网上平台,校园网“健康知识加油站”、“爸妈在线”、“聊聊吧”等栏目提供心理知识普及。心理咨询网建设发挥沟通桥梁,并实现网上互动式的心理咨询服务。并不断增加交流信息量,满足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
六、科研
1、目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多,如何发挥各部门的功能,以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为纽带,通过科研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围绕“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这一学校心理工作的总课题,开展相关的子课题研究。
2、具体工作以及步骤
任务一
在参考其它心理健康用书的基础上,自编校本教材。
任务二 2010.9-2012.7,完成“基于学校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
任务三
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学习方法指导中,开展“有效合作式学习”的试点
任务
四、塑造“阳光使者”,培养健康人格 每学年评选一次“阳光使者”,每班评选1-2名。激发学生塑造阳光心理的积极性
任务
五、班主任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2009年9月-2010年6月: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建立教师沙龙,(集学习、探究、研讨、分享于一体的互动小组)
•2010年9月-2011年6月:班主任投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以本班级学生情况和特点,进行专题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如:良好的行为习惯训练、班级同学交往的方法,形式多样的个别谈话,如每周随笔、电子邮件、学校网页、心理回音(班级心理情况手册,交流小便笺。)
•2011年9月-2011年10月:进行经验总结。
第五篇: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白竹小学
一、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之中,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做到教有计划、学有教材、讲有教师、课有保证。
二、开设心理咨询室,帮助学生克服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心理障碍,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等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四、开展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组织教师参加有关课题培训活动,撰写论文或心得体会。
五、组织有关教师参加心理测验培训,掌握科学测试方法,购置心理测试软件,运用网络测试心理。
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注意心理疏导,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