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时间:2019-05-12 20:13: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第一篇:2013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河北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课程

《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河北省高等院校在职和拟聘教师岗前培训的基础课程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关于首次认定教师资格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河北省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试行)》的有关规定,高等学校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懂得教育规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教学目的与目标

本教学大纲由河北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根据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联合下发的《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的总体评价目标制定,并力求促使河北省即将入职的高等学校教师通过课程学习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正确掌握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准确理解并掌握高等学校情境下的教师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教学设计与测评的基本原理。

3.能够运用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有关概念、原理和方法,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解释、说明和辨析。

4.能够综合运用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高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般问题进行适当的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主张,并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适宜对策。

三、教学原则

1.重视理论,夯实基础的原则。本科阶段的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必须主要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教育心理学在学习理论、学习规律、教学心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为学员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

2.课堂教学辅导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原则。在《高等教育心理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员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深化对知识结果的理解,养成教育科学和心理学的科学思维方式,并注意指导学员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参与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教研,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培养能力的原则。高等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应用学科,必须让学生主动运用所学原理解决自己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并尝试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去分析现实的课堂教学,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程包含12章的内容,总学时为120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合计

章目

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 学习动机 学习心理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学习迁移及其促进 问题解决与创造力 品德的形成及培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群体心理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高等学校教学设计与测评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

讲授学时 自学学时2 3 2 2 1 2 2 2 2 3 2 2

8 12 8 8 4 8 8 8 8 12 8 96

五、课程内容与具体要求

第一编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

【教学目标】1.掌握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p1-4,明确心理的实质p5,并能够清楚地阐述脑、心理和客观现实的关系p5。

2.明确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3.区别高等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差别,理解心理学对教学活动的影响p12-14,并能与实际教学相结合阐述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p18。

第二章 学习动机

【教学目标】

1.掌握学习动机的概念p24、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p29。

2.理解强化动机理论p30-

32、成就动机理论p32-

33、成败归因理论p33-

35、自我实现理论p35-

36、自我效能理论p36-37,⑤能够利用这些理论解释大学生的某些学习现象p41。

3.掌握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并能够运用于教学实践中p37-45。

第三章 学习心理

【教学目标】

1.掌握大学生学习的特点p51。

2.理解先行组织者p63、接受学习p49、刺激泛化律和分化律、强化与正强化p58、惩罚p59等基本概念。

3.能够运用奥苏泊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p62-6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p67-68,进行教学设计和分析教学现象。

第四章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教学目标】

1.理解陈述性知识69、程序性知识69的概念,并能对比分析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异同69。

2.明确感觉、知觉、思维、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变式等术语,掌握大学生观察72、记忆76、思维发展74的特点。

3.理解记忆、识记、保持、遗忘、前摄抑制、倒摄抑制75、过度学习97等术语,理解知识的组织的主要方式91、知识遗忘的进程及其特点90,掌握遗忘的主要理论及其观点92-95。

4.能够运用记忆的规律,促进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效果95-97。

第五章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教学目标】

1.理解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的概念99-100。

2.掌握冯忠良的心智技能形成阶段的理论,能在教学实际中应用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教学方法101-104。

3.理解主要的认知策略,掌握认知策略教学的原则和具体的方法111-121。

第六章学习迁移及其促进

【教学目标】

1.理解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经验泛化说、关系转换说、认知结构说等迁移理论的主要观点129-133,理解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133-136;掌握促进

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137-138。

第七章问题解决和创造性的培养

【教学目标】

1.掌握创造力的概念和创造力最主要的特征141-142。

2.了解问题解决的基本阶段,掌握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影响因素148-150及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150-152。

3.重点理解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掌握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途径155。

第八章品德的形成及培养

【教学目标】

1.理解品德及其实质157及其基本特征157,了解道德与品德的关系 2.能够运用价值观辨析理论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166-169。

第九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目标】

1.了解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一般概念,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188-189。

2.了解大学生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明确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195,掌握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适应不良、学习问题、人际交往、恋爱与性心理的调适、择业与求职等问题的心理辅导方法198-203。

3.了解自我意识的概念204及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206,明确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问题,掌握大学生自我意识心理辅导的方法209。

第十章群体心理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教学目标】

1.理解良好群体的心理学原则216-217及社会助长

218、社会惰化218、群体极化221、群体思维221、冒险转移、从众219、服从219-220、模仿220、感染220等概念。

2.掌握班集体凝聚力的培养方法226。

3.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230,掌握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231,并能够指导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232。

第十一章高等学校教学设计与测评

【教学目标】

1.了解教学设计的概念及基本程序,理解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观240。2.理解教学任务的分析247。

3.明确教学测量、教学评价、测验的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等概念,了解教学测验的类型及学绩测验的基本要求。

第十二章高等学校教师心理

【教学目标】

1.明确成熟教师的特征和促进教师角色形成的条件266-268,教师对学生的影响268。

2.了解教师职业活动的内容,理解教师职业能力的结构273-288,理解教学监控能力及其结构因素280-282,理解教学效能感的概念及其对教师行为的影响与作用274-276,理解教育机智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表现方式286-289,掌握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的途径276-280。3.掌握教师威信建立以维护的方法291。

4.理解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294、教学反思的概念297,⑩掌握教师成长的与发展的途径296-300、教学反思的具体方法300。

第二篇:“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安徽省高等学校岗前培训课程 2009年《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二版)

教 学 大 纲

一、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教育作为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它包括各级各类教育。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处于最高层次,它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各类高级人才,以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任务。为能有效地完成这一任务,必须有一大批政治合格、作风优良、敬业爱岗、业务精深、了解学生的大学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到高等教育活动中来。一般而言,绝大多数的高校教师在高校都受过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素质训练,但很少系统地学习过高等教育心理学,往往对高等学校学生的认知过程、学习心理和个性特点缺乏深刻的了解,不能依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普遍缺乏必要的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不能自觉地运用其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和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教育心理学的首要任务在于揭示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形成道德品质、培养自我意识、协调人际关系的心理规律,揭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心理发展与教育情境的依存关系,从而使教育工作建立在心理科学的基础上,提高教育的科学性和效益,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教育心理学对教师有效地独立学习和自我培养也可提供必要的帮助。因此,广大高校教师都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善于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教育过程,并学会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认识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心理科学的指导下,在独立学习和自我培养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

由此,我们认为《高等教育心理学》作为高等学校岗前培训的课程,其主要作用在于帮助青年教师尽快地熟悉和适应高等学校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全面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自觉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二、本大纲编写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本大纲是在安徽省高师中心于2009年7月28-30日组织的安徽省高校教师培训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二版)教材内容以及2005年编制的原《高等教育心理学》大纲精神要求,由安徽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庆师范学院、安徽工程科技学院、蚌埠医学院、皖西学院、安徽工业大学、阜阳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宿州学院、安徽理工大学、黄山学院、巢湖学院、安徽科技学院、池州学院、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等高校的各位专家共同研讨、创作而成。

大纲的编写指导思想是:统一思想,统一内容,统一教学,高效求实,保证高等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质量。

本大纲编写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求实创新。

三、教学内容和时数

讲授内容共有十一章,总学时为36学时。具体内容与学时分布见正文。正文内容

第一章 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4学时)

一、本章重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定位;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二、本章的难点

心理学的发展

三、教学要点

第一章

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1)

第一节

心理学概述„„„„„„„„„„„„„„„„„„„„„„„„„(1)

一、心理学的含义„„„„„„„„„„„„„„„„„„„„„„„„„„(1)

二、心理学的任务„„„„„„„„„„„„„„„„„„„„„„„„„„(4)

三、心理学的内容„„„„„„„„„„„„„„„„„„„„„„„„„„(5)

四、心理学的发展„„„„„„„„„„„„„„„„„„„„„„„„„„(6)

第二节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11)

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定位„„„„„„„„„„„„„„„„„„„„(11)

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对象„„„„„„„„„„„„„„„„„„„„„„(14)

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任务„„„„„„„„„„„„„„„„„„„„„„(15)

第三节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方法与意义„„„„„„„„„„„„„„„„„(16)

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方法„„„„„„„„„„„„„„„„„„„„„„(16)

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20)

第二章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3学时)

一、本章重点

教师角色的含义;教师角色的影响与作用;教师专业素质

二、本章的难点

教师专业素质

三、教学要点

第二章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24)

第一节

教师心理概述„„„„„„„„„„„„„„„„„„„„„„„„(24)

一、教师角色的含义„„„„„„„„„„„„„„„„„„„„„„„„„(24)

二、教师角色的影响与作用„„„„„„„„„„„„„„„„„„„„„„(27)

第二节

教师专业素质„„„„„„„„„„„„„„„„„„„„„„„„(31)

一、教学效能感„„„„„„„„„„„„„„„„„„„„„„„„„„„(31)

二、教学反思„„„„„„„„„„„„„„„„„„„„„„„„„„„„(34)

三、教学监控能力„„„„„„„„„„„„„„„„„„„„„„„„„„(37)

四、教育机智„„„„„„„„„„„„„„„„„„„„„„„„„„„„(41)

五、教师胜任力„„„„„„„„„„„„„„„„„„„„„„„„„„„„(43)

第三节

教师成长与发展„„„„„„„„„„„„„„„„„„„„„„„„(44)

一、教师成长的历程„„„„„„„„„„„„„„„„„„„„„„„„„„(44)

二、专家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异„„„„„„„„„„„„„„„„„„„„„„(45)

三、专家教师的特征„„„„„„„„„„„„„„„„„„„„„„„„„„(49)

四、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51)第三章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2学时)(讲授+自学讨论)

第三章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54)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54)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54)

二、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55)

三、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57)

四、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58)

第二节

大学生的认知发展„„„„„„„„„„„„„„„„„„„„„„„(60

一、大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60)

二、大学生记忆力发展的特点„„„„„„„„„„„„„„„„„„„„„„(61)

三、大学生想象力发展的特点„„„„„„„„„„„„„„„„„„„„„„(62)

四、大学生思维力发展的特点„„„„„„„„„„„„„„„„„„„„„„(62)第三节

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64)

一、大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64)

二、大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69)

三、大学生人生观发展的特点„„„„„„„„„„„„„„„„„„„„„„(71)第四章 大学生学习心理概述(4学时)

一、本章重点

学习的含义;学习的特征;学习的分类;大学生学习内容的特点;大学生学习方法的特点

二、本章的难点

学习的基本理论

三、教学要点

第四章

大学生学习心理概述„„„„„„„„„„„„„„„„„„„„„„(74)

第一节

学习心理概述„„„„„„„„„„„„„„„„„„„„„„„(74)

一、学习的含义„„„„„„„„„„„„„„„„„„„„„„„„„„(74)

二.学习的特征„„„„„„„„„„„„„„„„„„„„„„„„„„(76)

三、学习的分类„„„„„„„„„„„„„„„„„„„„„„„„„„(77)

第二节

学习的基本理论„„„„„„„„„„„„„„„„„„„„„„(78)

一、学习的联结理论„„„„„„„„„„„„„„„„„„„„„„„„(78)

二、学习的认知理论„„„„„„„„„„„„„„„„„„„„„„„„(79)

三、学习的建构理论„„„„„„„„„„„„„„„„„„„„„„„„(82)

四,学习的人本理论„„„„„„„„„„„„„„„„„„„„„„„„(83)

第三节

大学生学习的特点„„„„„„„„„„„„„„„„„„„„„(84)

一、大学生学习内容的特点„„„„„„„„„„„„„„„„„„„„„(84)

二、大学生学习方法的特点„„„„„„„„„„„„„„„„„„„„„(85)第五章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激发(3学时)

一、本章重点

动机的含义;学习动机的功能与结构;学习动机的种类;学习动机的特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二、本章的难点

学习动机理论

三、教学要点

第五章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激发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87)

一、动机的含义„„„„„„„„„„„„„„„„„„„„„„„„„„(87)

二、学习动机的功能与结构„„„„„„„„„„„„„„„„„„„„„(89)

三、学习动机的种类„„„„„„„„„„„„„„„„„„„„„„„„(91)

四、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93)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96)

一、强化学习理论„„„„„„„„„„„„„„„„„„„„„„„(96)

二、成就动机理论„„„„„„„„„„„„„„„„„„„„„„„196

三、归因理论„„„„„„„„„„„„„„„„„„„„„„„„„(97)第三节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99)

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99)

二、增强学习材料的科学性与趣味性„„„„„„„„„„„„„„„(99)

三、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99)

四、进行恰当的表扬与批评„„„„„„„„„„„„„„„„„„„(100)

五、正确指导结果归因„„„„„„„„„„„„„„„„„„„„„(100)

六、开展适当的竞赛„„„„„„„„„„„„„„„„„„„„„„(100)

七,科学设计任务难度„„„„„„„„„„„„„„„„„„„„„(101)第六章 大学生的学习迁移及其促进(3学时)

一、本章重点

学习迁移的含义;学习迁移的类型;学习迁移的促进

二、本章的难点

学习迁移理论

三、教学要点

第六章

大学生的学习迁移及其促进„„„„„„„„„„„„„„„„„(103)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103)

一、学习迁移的含义„„„„„„„„„„„„„„„„„„„„„„(103)

二、学习迁移的类型„„„„„„„„„„„„„„„„„„„„„„(104)

三、学习迁移的过程„„„„„„„„„„„„„„„„„„„„„„(105)

四、迁移的意义„„„„„„„„„„„„„„„„„„„„„„„„(107)第二节

学习迁移理论„„„„„„„„„„„„„„„„„„„„„„(108)

一、形式训练说 „„„„„„„„„„„„„„„„„„„„„„„„(109)

二、共同要素说 „„„„„„„„„„„„„„„„„„„„„„„„(109)

三、概括说 „„„„„„„„„„„„„„„„„„„„„„„„„„(109)

四、关系转换说 „„„„„„„„„„„„„„„„„„„„„„„„(110)

五、同化说 „„„„„„„„„„„„„„„„„„„„„„„„„„(111)

六、产生式说 „„„„„„„„„„„„„„—„„„„„„„„„„(111)

七、意义建构说 „„„„„„„„„„„„„„„„„„„„„„„„(112)

八、经验整合说 „„„„„„„„„„„„„„„„„„„„„„„„(113)第三节

大学生学习迁移的促进„„„„„„„„„„„„„„„„„„„(113)

一、学习迁移的形成条件„„„„„„„„„„„„„„„„„„„„(113 二.学习迁移的促进„„„„„„„„„„„„„„„„„„„„„„(115)第七章 大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学习策略的学习(2学时)

(讲授+自学讨论)

第七章

大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学习策略的学习„„„„„„„„„„„„(120)

第一节

大学生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概述

„„„„„„„„„„„„„(120)

一、知识的表征„„„„„„„„„„„„„„„„„„„„„„„„(120)

二、技能的表征„„„„„„„„„„„„„„„„„„„„„„„„(129)第二节

大学生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的一般过程„„„„„„„„„„„(133)

一、知识学习的过程与条件„„„„„„„„„„„„„„„„„„„(134)

二、技能学习的过程与条件„„„„„„„„„„„„„„„„„„„(138)第三节

大学生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的指导„„„„„„„„„„„„„(143)

一、大学生知识学习的指导„„„„„„„„„„„„„„„„„„„(143)

二、大学生技能学习的指导„„„„„„„„„„„„„„„„„„„(145)第四节

大学生学习策略及其训练„„„„„„„„„„„„„„„„„(147)

一、学习策略概述„„„„„„„„„„„„„„„„„„„„„„„(147)

二、学习策略理论„„„„„„„„„„„„„„„„„„„„„„„(150)

三、大学生学习策略的训练„„„„„„„„„„„„„„„„„„„(155)第八章 大学生的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培养(3学时)

一、本章重点

问题和问题解决;创造和创造力;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二、本章的难点

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要点

第八章

大学生的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培养 „„„„„„„„„„„„„„(172)

第一节

问题解决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172)

一、问题和问题解决„„„„„„„„„„„„„„„„„„„„(172)

二、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184)

第二节

创造力及其培养„„„„„„„„„„„„„„„„„„„(188)

一、创造与创造力„„„„„„„„„„„„„„„„„„„„„(188)

二、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196)第九章 大学生的品德与自我意识及其培养(4学时)

一、本章重点

品德的含义;品德的心理结构;大学生品德的培养与提高;自我意识的含义及其功能;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

二、本章的难点

品德发展理论

三、教学要点

第九章

大学生的品德与自我意识及其培养„„„„„„„„„„„„„„(207)

第一节

品德心理概述„„„„„„„„„„„„„„„„„„„„„(228)

一、品德的含义„„„„„„„„„„„„„„„„„„„„„„(207)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209)

三、品德发展理论„„„„„„„„„„„„„„„„„„„„„(212)

第二节

大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培养„„„„„„„„„„„„„„„„(216)

一、大学生品德的形成„„„„„„„„„„„„„„„„„„„(216)

二、大学生品德的培养与提高„„„„„„„„„„„„„„„„„„(219)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224)

一、自我意识的概述„„„„„„„„„„„„„„„„„„„„(224)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230)第十章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及其调适(3学时)

一、本章重点

人际交往的含义;人际交往的阶段;人际交往的功能;人际交往的原则;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调适

二、本章的难点

人际交往理沦

三、教学要点

第十章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及其调适„„„„„„„„„„„„„„„„„(234)

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234)

一、人际交往的含义„„„„„„„„„„„„„„„„„„„„„„(234)

二、人际交往的阶段„„„„„„„„„„„„„„„„„„„„„„(235)

三、人际交往的功能„„„„„„„„„„„„„„„„„„„„„„(236)

四、人际交往的原则„„„„„„„„„„„„„„„„„„„„„„(238)

五、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239)第二节

学校人际交往概述„„„„„„„„„„„„„„„„„„„„(242)

一、学校人际交往的含义„„„„„„„„„„„„„„„„„„„„(242)

二、师生关系„„„„„„„„„„„„„„„„„„„„„„„—„(245)

三、同学关系„„„„„„„„„„„„„„„„„„„„„„„„„(249)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调适„„„„„„„„„„„„„„„„„„(252)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252)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艺术„„„„„„„„„„„„„„„„„„„(253)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障碍与调适„„„„„„„„„„„(255)第十一章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教育(4学时)

一、本章重点

健康与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二、本章的难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分析

三、教学要点

第十一章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教育„„„„„„„„„„„„„„„(259)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259)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 „„„„„„„„„„„„„„„„„„„„„(259)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262)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分析 „„„„„„„„„„„„„„(265)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265)

二、大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表现 „„—„„„„„„„„„„„„(268)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274)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77)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277)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278)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282)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二版)试题库

(2009年7月)

一、名词解释

1、高等教育心理学

2、教师角色

3、教学风格

4、自我效能感

5、教学效能感

6、动机与学习动机

7、学习迁移

8、问题解决

9、自我意识

10、心理健康教育

11、教师期望效应

12、教学监控能力

13、教师胜任力

14、教学反思

15、学习

16、创造力

17、品德与品德心理结构

18、人际交往

二、简答题

1.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2.简如何理解现代教育条件下教师角色的作用?

3.简述学习的作用。4.简述大学生学习特点。5.简述学习动机的功能。6.简述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7.简述创造力的影响因素。

8.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途径与方法有哪些? 9.简述凯尔曼的品德形成理论。10.简述品德的心理结构。11.简述自我意识发展。12.简述自我意识的功能。13.试述人际交往的功能。14.试述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15.简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16、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些?

17、试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18、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三、论述题

1、根据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试述如何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意识完善?

2、创造性的实质是什么?大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那些?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学习迁移?

4、结合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试述如何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

5、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谈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6、根据你对教师心理健康的认识,谈谈如何进行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7、通过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谈谈学习它的现实意义。

8、结合自己的体会,论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适方法。

四、辨析题(附答题要点)

1、高校里有些老教师以前从没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同样上得很好,有的还当了教授,可见学不学这门课没多大关系。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有些老教师确实从未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但他们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实践,不断进行总结和摸索,终于成长为优秀教师。而如果学了这门课,就会大大缩短自我摸索的过程,较快地取得教学经验,增强教学能力,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学习相应的理论,将有助于解决怎样教与如何教得更好的问题。简而言之,学习这门课有助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有助于教师增强角色胜任能力,有助于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2、高等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大学生学习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答:这种说法不全面。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包括学与教两方面。

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大学教师只要努力扮演好教学者的角色就已足够。

答:不正确。由于教学活动的多样性,以及教师这一职业行为的艰巨性、复杂性、专业性,教师应成为一个集多种角色于一身的角色丛。除了教学者的角色外,还应包括朋友、管理员角色;心理辅导人员角色;榜样模范公民角色;学生灵魂塑造者角色;教育科学研究者角色等。

4、学习是动物和人所共有的心理现象,严格说来,动物的学习与人类的学习并不存在本质区别。答:错误,动物的学习与人类的学习之间存在本质区别。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通过思维活动产生和实现的;它是一个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它以语言为中介;是自觉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过程。而以上特点动物的学习都不具备。

5、要引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最有效的还是靠高额奖学金、评优、推荐直升研究生等外部刺激。答:这种说法较片面。题中所列的均属于外部动机,它们对大学生的学习确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可能只对少数较为优秀的学生有较大作用,多数普通学生难以实现这些目标。而且外部动机往往不能持久,遇到挫折就可能气馁。所以教学中不能忽视内部动机的重要性,如大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对学科的热爱等,这些动机更为持久,也不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6、既然学习需要动机的作用,那么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就会越好。

答;这种说法不恰当。学习活动必须有动机推动,一般而言,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如果过高反而会适得其反,降低学习效果。根据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应根据学习任务的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而不是动机水平越高越好。

7、“学会了骑自行车,有助于学骑摩托车”,这话有道理吗?

答:有道理。人在学习活动中存在相互影响的现象,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学习迁移,即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骑自行车与骑摩托车之间存在相同因素,因此在掌握了骑自行车的技术后,再学习骑摩托车就发生了迁移,学习就变得容易了。

8、从学习迁移的角度看,“温故知新”属于顺向迁移。答:正确。“温故知新”是指通过复习以往所学知识以促进新知识的学习。根据学习迁移的观点,这是一种顺向迁移,即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9、定势对问题解决只有消极的作用。

答:不全面。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如果是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解决类似问题,定势具有积极作用,可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但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定势就可能是一种束缚,使得思维受到旧框架的限制而缺乏变通性和灵活性。

10、我国学生与欧美学生相比,在创造能力和创造意识方面明显不足,这与缺乏创造的环境有很大关系。

答:正确。与欧美等国相比,我国学校教育对学生管理得过紧、束缚得过严、包办代替得过多。主要表现在:必修课太多、课时安排过满、理论知识繁难偏旧、考试内容死板、考试形式单一等多方面。因此,当务之急是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适宜他们创造力发挥的环境。

11、学生考试作弊表明其品德存在问题。

答:这种说法较武断。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表现为稳定的道德行为,只有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都表现出来一贯的作弊行为,才能认为该学生确实存在品德问题。而学生偶尔一次的考试作弊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并不一定就是品德问题,不能因此就将其一棍子打死,必须联系以往行为表现深入分析。

12、大学生的道德认识经历了从道德评价到道德信念、道德概念再到道德观念的过程。

答:错误。道德认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它经历了从道德观念到道德概念、道德信念再到道德评价的过程。道德观念是道德认识的感性阶段,道德概念、道德信念是道德认识的理性阶段,道德评价则是道德认识的具体化过程。

13、自我意识就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外貌、体形、性格特点的认识。

答:这种说法不全面。自我意识从形式上看包含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部分。题中所说的主要为自我认识方面,它除了对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的认识外,还包括对社会自我(如人际关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个体产生一定的自我体验,如自尊或自卑,自豪或内疚。而自我调控则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与心理活动的自我作用过程,其中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是最主要方面。

14、大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统一是指个体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和谐的统一。

答:正确。这种情况称为“自我肯定型”,即坚持正确的理想自我,努力改善现实自我,使之不断与发展的理想自我保持动态一致。

15、有人喜欢在人际交往中夸赞对方,这属于阿谀奉承,不值得提倡。答:这种说法是片面的。要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学会人际交往的艺术,学会赞美对方便是其中之一。人的本性都是喜欢受人夸奖的,通过适当的赞美能营造良好的氛围和和谐的环境,还能使人心情愉快、增强信心。而且根据交互的原则,还能引来别人对自己的赞美与欣赏,这对个体的人际交往、心理健康都有好处。当然如果是一味的脱离实际的称赞,则又另当别论。

16、个体的心理功能状态或是健康的,或是存在心理疾病的,二者必居其一。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是心理功能状态这一序列的两极,它们是一种相对关系,并非一种非此即彼的关系,而且有相当多的人介于健康与不健康的状态之中。

第三篇:简约版: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 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

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高等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在高等院校这个特定情境中的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学科。

2、中国古代教育心理思想的特点

3、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1)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实验教育学在德国的代表人物是莫依曼(E.Meuman)和拉伊(A.Lay)的。实验教育派在法国的代表人物是比纳和西蒙(A.Binet & T.Simon)。1905 年他们编制了《比纳-西蒙智力测验量表》,用以测量儿童的智力年龄,以便对不同智力水平的儿童分别进行教育。

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的桑代克(E.L.Thorndike,1874~1949)。桑代克于 1903 年出版了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心理学。1913 年扩充为三卷本《 教育心理学》。这三卷分别是:《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工作疲劳与个别差异》。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与从前教育心理学的显著不同是:①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是在大量的学习实验与测验材料的基础上写成的。这与从前仅仅是普通心理学或发展心理学的移植,特别是缺乏实验支持的教育心理学根本不同。②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建构出比较完整的教育心理学体系,即三大组成部分,这是从前的教育心理学难以比拟的。

(2)科学教育心理学在美国的发展

美国主要有联结派教育心理学、认知派教育心理学和联结—认知派教育心理学。近年来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联结派认为,学习的实质是联结,指的都是某种情境(situation)仅能唤起某些反应(resnonse),而不能唤起其他反应的倾向。联结派教育心理学主张:①把一切心理现象都归结为刺激(或“情境”)与反应的联结,把刺激与反应作为心理或行为的最高解释的原则或公式;②把所有的学习都归结为刺激与反应联结的形式;③在学习问题的研究方向上,注重外部现象与外部条件的探索,忽视内在过程与内部条件的研究。

认知派是反对联结派,发源德国,前身是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主要观点:学习不是由于试误及强化而形成的“联结”,而是通过有目的对情境的整体理解而产生的“顿悟”。①学习或行为要以意识为中介,受意识支配,而非刺激与反应的直接的、机械的联系;②学习在于依靠主观的组织作用形成“完形”或“认知”,主体在学习中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盲目的;③注重研究学习的内部过程与内在条件。这都是与联结派背道而驰的。

联结—认知派认为: ①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仍是心理现象的发生机制与解释原则,但这种联系不是直接的、机械的,而是存在一个“有机体的内部状态”的中介环节;②学习是通过主体对情境的领悟而形成认知图式或认知结构而实现的;③强调注意学习的外部反应与外在条件,同时也强调注意 内部过程与内在条件。

人本主义的教育心理学。20 世纪60 年代,以罗杰斯(C.R.Rogers,1902—1987)、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主张是:尊重人的价值、人的潜能与人的差异。强调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能够适应变化、成为知道如何学习的“自由”人。在学习观上,他们学习是获得自我经验,强调“学习者中心”,即以学习者的需要、愿望、兴趣、情感,尤其是人格在学习中的作用,将自发性和主动性看成学习的动力。在教学方面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的理论与策略。

现代信息加工教育心理学基本观点是将人的认知过程或学习过程看作信息加工的过程,即看成是信息的获得、传递、变换、储存和提取运用的过程。在他们看来,学生的学习要经过这样一系列的变质、变形的加工处理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过程就是按步骤、按阶段地促进学生信息加工过程的完成。

4、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1)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②发展性原则③系统性原则④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⑤教育性原则

(2)方法①观察法②实验法③调查法④个案法⑤测量法

第二章 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

1、人的心理现象

人的心理包括两个紧密联系的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其中心理过程又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则又可细分为心理动力和心理特征,心理动力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而心理特征则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成分。此外,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条件下,人的心理活动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1)心理过程

①认识过程 主要是指人能够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的心理活动。具体说来,人的认识过程包括对客观事物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过程。②情感过程 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的心理活动。一般说来,情绪情感包括喜、哀、乐、爱、憎、惧等情绪和情感。“体验”是情绪和情感的基本特征,离开了体验就根本谈不上情绪和情感。

③意志过程 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调整行为以克服内部与外部的困难以达到目标的心理过程,就是意志过程。

(2)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是个体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①个性倾向性

由于个体倾向性是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系统,因此又称为心理动力。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和对认识对象的趋向和选择,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其中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②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则是个体在认知、情感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点。它是个性 结构中比较稳定的成分,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个性倾向性(心理动力系统)和心理特征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个 体的心理动力系统调节着个体的心理特 征,而个体心理特征的变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心理动力系统。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

2、掌握大学生身心活动的基本特点与教育

大学生的生理发展特点:青春期-青年中期-身体各器官系统发育已基本达到成熟水平。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认知功能成熟,思维表现出更多的逻辑性和理性色彩;自我意识开始成熟,意志力增强;情绪丰富多彩,交往需求强烈;人格趋向成熟和完善,职业自我意识逐步确立。

健康基础-自主性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情绪调节。引导其形成合适的自我评价,确定自我目标,追求自我实现。

3、自我意识的内涵

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指的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并根据这种认识来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个体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现象,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自我意识中。

4、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主要特点

自我认识方面:主动性,能力提高,但片面性,自我概念更具丰富性、完整性、概括性与稳定性。

自我体验方面:自我体验的丰富性与波动性,敏感性与情境性,自尊感与自卑感 自我调控方面:强烈的自我设计、自我完善愿望,强烈的独立意识和反抗倾向,相对薄弱的自控能力。

5、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

(1)自我意识的分化(2)内心矛盾的出现(3)内心矛盾的统一,积极的自我意识和消 极的自我意识的统一。

6、自我教育的含义

是指个体根据社会规范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把自身作为发展对象,通过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而影响其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

7、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全面地认识自我 ①通过他人来认识自我②通过自我来认识自己(2)正确地对待自我 ①积极悦纳自我②理智对待自我③乐观憧憬自我(3)努力地完善自我 ①确立正确的理想自我②将理想自我细化为具体的子目标 ③培养健康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第三章 高校学生学习心理概述

1、学习的界说

广义的学习:是指有机体由后天获得经验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和行为倾向的变化。个体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是学习者反复练习而形成经验的结果。

狭义的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掌握前人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培养个性和思想品德的过程。

2、布鲁姆的目标分类

知识领域的学习、情感领域学习和技能领域学习

3、加涅的按学习结果分类

⑴ 智力技能⑵ 认知策略⑶ 言语信息学习⑷ 动作技能学习⑸ 态度学习

4、冯忠良按学习内容分类

⑴知识的学习⑵技能的学习⑶行为规范的学习,也称社会规范的学习

5、桑代克的联结学习理论

(1)学习是联结的观点(2)尝试错误的观点(3)关于学习的实验

(4)三个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6、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学习理论

(1)操作条件反射的含义(2)操作条件反射的实验(3)强化的观点

7、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

(1)顿悟的含义

学习是在对问题情境的整体知觉和理解的前提下突然作出的有组织的反应。

(2)顿悟实验

8、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发现理论

(1)认知结构:由动作表征、映像表征和符号表征构成。

(2)知识结构:即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发现学习:学科基本结构的获得要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索和发现。

9、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

(1)有意义学习的含义

所谓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

(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①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 ②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③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的适当观念

(3)有意义学习的三种同化模式(见第四章)

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含程度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含程度更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的学习,从而获得新概念或

新命题的意义。

②上位学习③并列结合学习

10、建构主义学习论

(1)建构主义知识观

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正确的答案。知识取决具体学习情境的学习历程。它不是精确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情境中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针对具体情境再创作。总之,知识具有相对性、主观性、参与性、过程性等特点。

(2)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它是通过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建构而成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而是包含新旧经验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与结构重组。

(3)建构主义学生观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是有些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但是当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还是会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的假设。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的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的不可避免,学习者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经常是千差万别的。其实,在学生的共同体中,这些差异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现象资源。

第四章 高校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

三、知识要点

1、知识学习的界定

我们把知识定义为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贮存于个体内,即为个体的知识,贮存于个体外,即为人类的知识。

2、知识的分类

一类为陈述性知识(描述性知识),另一类为程序性知识(操作性知识)。

3、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1)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 ①命题②命题网络③图式(2)陈述性知识学习的心理过程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新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并与长时记忆中被激活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继而出现新的意义的建构;第二阶段:新建构的意义贮存于长时记忆中。如果没有复习或者进行重新学习,这些意义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出现遗忘;第三阶段:意义的提取和运用。

(3)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类型

①符号表征学习②概念学习③命题学习(4)命题知识的同化过程和条件

同化一词的基本意义是接纳、吸收和合并为自身的一部分。同化论的核心是相互作用观。它强调学习者的积极主动精神,即有意学习的心向;强调新学习的观念必须在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找到适当的同化点。

三种学习同化的形式: ①下位学习

派生下位或派生类属学习。相关下位或相关类属学习。

②上位学习

当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了几个观念,现在要在这几个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容程度更高的命题时,便产生上位学习或称总括学习(superordinate learning)。

③并列结合学习

当新的命题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特殊观念既不能产生从属关系,又不能产生总括关系时,它们在有意义学习中可能产生联合意义,这种学习称为并列结合学习。(见表4-2 知识同化模式)

4、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1)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

①产生式

由于人经过学习,其头脑中贮存了一系列以如果/则形式表示的规则。这种规则称为产生式。产生式是所谓条件—活动(condition-action)的规则(简作 C-A 规 则)。C-A 规则与行为主义的S-R公式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原则上的区别。

②产生式系统

简单的产生式只能完成单一的活动。有些任务需要完成一连串的活动,因此,需要许多简单的产生式。经过练习,简单产生式可以组合成复杂的产生式系统。这种产生式系统被认为是复杂的技能的心理机制。

5、策略性知识的学习

策略性知识又叫学习策略,或者简称策略。策略性知识就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心智加工过程的程序性知识。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几种主要的认知策略:(1)复述策略

①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②排除相互干扰③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④多种感官参与 ⑤复习形式多样化⑥画线(2)精细加工策略 1)简单知识的精加工策略

①位置记忆法②缩简和编歌诀③谐音联想法④关键词法⑤视觉想象⑥语义联想

2)复杂知识的精加工策略

①做笔记②提问③生成性学习④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4)组织策略

①列提纲②利用图形③利用表格.6、运动技能的界定(1)运动技能的定义

运动技能是人类一种习得的能力,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身体动作去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

(2)运动技能的分类

主要有四个维度:连续—断续,精细—粗壮,内反馈—外反馈以及简单—复杂。

7、运动技能的结构

(1)运动技能的构成成分

一般认为运动技能包括三个方面的成分:动作或动作组、知觉能力、体能。

(2)运动技能层级

动作技能可以分为三个学习的层级:动作语汇的获得、连锁与辨别、问题解决。

8、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

通过分析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动特点,一般认为运动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的定向、操作的模仿、操作的整合与操作的熟练四个阶段。

9、高校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

(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第五章 高校学生学习迁移

1、学习迁移的界定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2、学习迁移的分类

(1)从迁移本身特点对迁移分类

内容: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

水平: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相同水平上低水平技能向高水平技能的迁移。

方向: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影响性质: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

(2)从迁移主体对迁移分类

冯忠良: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重组性迁移

莫雷:联结性迁移、运算性迁移迁移的理论

(1)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的一种最基本的认识就是:在各种官能之间,或者说在各种不同的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着一般性的思维技能,通过训练这种一般性思维技能是可以促进其发生迁移,迁移是无条件、自动发生的。

(2)共同要素说

相同因素越多,迁移效果就越大;相同因素越少,迁移效果就越小;如果没有相同的因素,迁移就不会发生了。

(3)经验类化说

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即主体所获得的经验的内化。因此,这种迁移学说也叫经验泛化说。

(4)关系转换说

迁移发生的关键在于对两种学习情境中共同关系的“顿悟”,特别是对手段—目的之间关系的觉察,顿悟情境中的一切关系才是获得迁移的根本。

(5)学习定势说

4、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学习对象的共同要素(2)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3)认知技能与策略(4)定势的作用

5、高校学生迁移能力的促进

(1)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2)科学精选教学材料(3)合理组织教学内容(4)有效设计教学程序(5)教会学生学习与迁移

第六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力

1、什么是问题和问题解决

所谓问题,在心理学上是指那些不能直接用已有知识经验处理,而必须间接用已有知识处理的情境。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将问题定义为:给定信息和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问题是由三个要素构成的:

(1)给定。所谓“给定”,是指一组已经明确知道的,关于问题的条件的描述,即问题的初始状态。

(2)目标。所谓问题的“目标”,是指关于构成问题结论的明确的描述,即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

(3)障碍。所谓问题的“障碍”,是指问题的解决不是直接的、显而易见的,必须间接地通过一定的思维活动才能找到答案,确定目标状态。

所谓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2、问题的分类

(1)精确问题与模糊问题

精确问题也可称为界定清晰的问题(well-defined problem)是指初始状态(initial state)、目标状态(goal state)以及由初始状态如何达到目标状态的一系列过程都很清楚的问题。

模糊问题也称界定含糊的问题(ill-defined problem)是指那些对问题的初始状态或目标状态没有清楚的说明,或者对两者都没有明确的说明的问题。这些问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2)呈现型问题、发现型问题和创造型问题

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J.W.盖泽尔斯曾经按层次和水平将问题分为呈现型、发现型和创造型三类。

呈现型问题是一些给定的问题(由教师或书本提出),答案是现成的,求解的思路也是现成的。问题解决者只要按图索骥,就能获得标准答案。不需要也无机会去想象或创造。因此,有人将“呈现型问题”称为“虚假问题”。

发现型问题是一些由问题解决者自己提出的或发现的,而不是由教师或教科书给定的问题。

创造型问题是人们从未提出过的问题。(3)对抗性问题与非对抗性问题

所谓对抗性问题是指在对抗性活动中解决问题,不仅要考虑自己的解题活动,而且还要考虑对手解题活动的影响。非对抗性问题是指在非对抗性活动中,解决问题时没有对手参与。

(4)语义丰富的问题和语义贫乏的问题

如果解题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很多相关的知识,这种问题称为语义丰富的问题。如果解题者对要解决的问题没有相关的经验,这种问题称为语义贫乏的问题。

3、创造力的含义

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各种信息,生产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产品的能力。9

这是成功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

4、问题解决的过程

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分为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四个阶段。

5、问题解决的模式

奥苏伯尔和鲁宾逊(F.G..Robimson)以几何问题为解决问题的原型,于1969年提出了一个问题解决模式。

(1)呈现问题情境命题

奥苏伯尔认为,问题是由有意义的言语命题构成。其中包括目标和条件,他认为,一组命题之所以构成问题情境,是因为从已知条件到问题之间包含了认知空隙,学生已有知识结构中没有现成可以用于达到目标的步骤和方法。

(2)明确问题与已知条件

问题情境命题是客观存在的刺激材料,它们可以激发学生回忆有关的背景命题。学生把这两种命题相联系,从而理解问题的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

(3)填补空隙过程

①提取背景命题②运用推理规则③采用一定策略

(4)解答之后的检验

6、问题解决的策略

(1)算法策略

所谓算法策略,是解题的一套规则,它精确地指明解题的步骤。

(2)启发策略

所谓启发策略,是凭借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采取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手段—目的分析

所谓手段—目的分析,就是从问题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距出发,首先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总目标分成若干子目标,然后以问题的当前状态为起点,通过采取一定的手段或方法来逐步实现这一系列的子目标,以最终达到总目标。

②目标递归策略

所谓目标递归策略,就是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

7、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1)有关的知识经验(2)习惯定势与功能固着(3)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4)酝酿效应(5)原型启发(6)情绪和动机状态

8、大学生创造力的开发

(1)影响创造力的因素:知识、智力、人格

(2)创造力的开发

①创设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环境 ②激发问题意识开发创造力

③运用创造思维规律开发创造力 ④教学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七章 高校学生的学习动机

1、动机的界定

学习动机就是推动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过程或心理状态。

2、动机与需要的关系

3、学习动机分类

(1)动机分类(2)学校情境中的动机

①认知内驱力/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②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个体对因自己的解决问题能力或胜任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③附属内驱力/一个人为赢得长者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4、耶基斯—多得森定律

5、学习动机的理论

(1)强化动机理论

倡导者—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基本观点:人类一切行为都是由刺激(s)—反应(R)构成的,在刺激和反应之间不存在任何中间过程或中介变量。

动力来源:在行为的外部,即强化。

强化的概念:凡是能增加反应概率的刺激或刺激情境均可称作强化。强化的种类:正负强化。强化的程序:连续性强化与间歇性强化。

强化有外部强化与内部强化之分,前者是由外部或他人施予给行为者的强化,后者是自我强化,即行为者在活动中获得了成功而增强成功感与自信心,从而增加了行为动机。

(2)成就动机理论

动机强度=F(动机水平×期望×诱因)其中,动机水平是一个人稳定的追求成就的个体倾向;期望是某人对某一课题是否成功的主观概率;诱因是成功时得到的满足感。

阿特金森的另一主要贡献是区分了成就动机中的两种不同倾向: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3)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主要涉及的是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其核心假设是,个体总是试图保持一个积极的自我形象。美国海德(F.Heider,1958)归因有两种:环境归因(situatial attribution),个 11

人归因(personal attribution)

罗特(T.B.Rotter,1966)内控型和外控型。韦纳(B.Weiner)在吸收海德和罗特理论的基础上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和外部维度,稳定性和非稳定性维度,,可控和不可控维度。同时,韦纳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见表7-4韦纳三维度六因素归因模式)

归因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第一,了解心理与行为的因果关系。第二,根据行为者的归因倾向预测他以后的动机。第三,归因训练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

(4)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是受两个因素影响或决定的:一个是结果因素即强化,一个是期待因素。期待分为两种:一种是结果期待,另一种是效能期待。

研究表明,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一是个体成败的经验。一是个体的归因方式

4、高校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1)设置合理目标(2)有效利用反馈与评价(3)增加学习任务的趣味性(4)合理运用奖励与惩罚(5)利用竞争与合作(6)增强自我效能感(7)进行归因训练

第八章 高校学生群体心理与人际关系

1、群体和群体特征

群体也称团体,是指人们为了一定共同目的,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到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

群体特征:

(1)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2)群体是组织化的人群(3)成员间心理相容度比较高

2、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是由官方组织正式设立并明文规定的一种组织形式。非正式群体是自发形成的群体。

3、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1)社会助长指个体对他人的意识,包 括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众人拾柴火焰高”

(2)社会惰化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三个和尚没水喝

并非任何情况下的群体活动都会出现社会惰化现象,在有些情境下就很少出现社会惰化 12

现象,其条件为:①群体成员间的关系密切;②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能有效的激发人们的卷入水平;③以群体整体成功为目标的奖励机制;④群体有鼓励个人投入的团队精神;⑤个人相信群体成员也像自己一样努力。

(3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有的某种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对群体极化的解释主要是两个方面:①责任分散。决定是群体作出的,大家都有责任,每个成员的个人责任就相对减少,从而也减少因承担决策责任带来的恐惧感;②社会规范的压力。

(4)从众

从众是指人们在群体压力的影响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心理状态。心理学家分析从众行为的原因,认为从众有两个基本的因素:信息压力和规范压力。

影响从众的因素主要有:①群体的一致性。②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③个性特征。个体的能力、自信和自尊水平等个性心理特征与从众行为有密切的关系。自我意识水平低、不自信、缺乏自尊的人容易产生从众行为。此外,群体的规模、个体的自我卷入水平、文化差异、性别差异等都会成为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

4、班集体的类型和特征

班集体类型:(1)简单聚合型。(2)一般型。(3)成熟型。

班集体特征:(1)有健全的组织结构和领导方式;(2)有共同活动目标和行为规范、纪律制度;(3)有平等友爱的人际关系和公正有效的行为调节机制;(4)集体意志可促使成员为共同任务而努力,并对每个成员的思想、道德观念、行为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5、集体舆论及其作用

舆论是集体成员对某一事件公开表达的一致意见和看法。集体舆论是集体成员知识水平、道德水平、价值观、信仰、兴趣、需要和期望的集中反映。舆论对集体成员起着一种评价、监督和行为引导的作用。

6、集体凝聚力的培养

集体凝聚力就是集体对成员的一种吸引力,也是集体成员愿意留在集体中的倾向。高凝聚力的班集体往往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大多数同学积极参与班集体活动;(2)同学之间彼此关心、交流频繁、相互间有着强烈的影响;(3)大部分同学对集体比较满意,心情舒畅。

集体凝聚力的培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2)创造同学相处的机会(3)发挥学生干部骨干作用

7、非正式群体及其特点

非正式群体是由一些观点、兴趣、爱好、习惯、志向、态度相似的同学自发组合而成的。班集体内的非正式群体有几个方面的特点:

(1)心理相容。非正式群体是同学自发结合而成的群体,成员对某些问题的看法相同 13

或者相似,因此彼此感情融洽、心理相容、行动一致,有较好的目标定向。

(2)凝聚力强。非正式群体往往以感情为纽带,内部的规范对其成员的约束力非常大,因而表现出较强的凝聚力,具有“自治”的特点。但是,非正式群体往往使自己从班集体中隔离出来,而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在非正式群体内部产生某些不良倾向。

(3)会产生非正式领导。一般来讲,非正式群体内部并没有明确的领导分工。但在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总有一些人因为见多识广,或者有卓越的组织才能,或者某些方面表现突出等等,而在群体成员中拥有较高的威信,其言行对成员的影响相对较大,会自然而然地成为成员心目中的领导。

8、高校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1)平等性(2)感情色彩浓厚(3)富于理想化

9、高校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1)平等(2)尊重(3)真诚(4)理解(5)社会交换

10、高校学生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1)建立①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②主动交往③发现并赞赏别人的优点④合理对待批评

(2)维护①避免争论②维护他人的自尊③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④学会批评⑤加强交往,密切关系

第九章 高校学生的品德心理

1、品德与道德的界定

2、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1)品德的内容来自道德,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是社会道德在人身上的具体表现,离开社会道德就不会有个人品德。(2)个人的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和家庭、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下,通过个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3)社会道德风气的发展、变化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个人的品德面貌,个人品德面貌对社会道德风气也有一定的作用。

区别:(1)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以行为规范的形式反映社会生活的。而品德则是一种个体现象,它要依赖于个体的生存而存在。(2)道德的内容是整个社会的要求,特别是一定经济基础的反映,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品德的内容往往只是道德规范的部分体现,是社会道德要求的局部反映。(3)道德是一定社会生活的产物,它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并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品德则是社会道德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它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社会发展制约,而且也要受生理、心理规律 制约。(4)道德是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3、几种主要的品德理论

(1)皮亚杰品德发展阶段的理论

他律和自律。儿童品德形成的过程从他律向自律发展。根据两个参照点划分:尊重准则,社会公正感。皮亚杰认为对这两个参照点的认识水平是儿童品德是否成熟的标志。

皮亚杰所说的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趋势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①从单纯的规则到真正意义的准则②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 ③从服从的公正到公平、公道的公正④从抵罪惩罚到报应性惩罚(2)科尔伯格品德发展阶段的理论

① 前习俗水平(Preconvetion level)时期的道德观念是外在的,这个阶段的儿童为了避免惩罚或获得个人奖赏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准则。可表现为两个阶段。

a 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b 功利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②习俗水平(Convetional level)的儿童为了得到赞赏和表场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父母、同伴、社会集体所确立的准则。可表现为两个阶段。

c 人际协调定向阶段(亦称“好孩子” 定向阶段)d 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

③后习俗水平(Post conventional level)亦称原则的道德水平。即外在的道德标准已被内化为他自己内部的行为准则了。

e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f 普遍的道德良心或原则定向阶段

(4)班图拉等的社会学习理论

(5)埃里克逊新精神分析品德理论

埃里克逊的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是:

①学习信任的阶段

②成为自主者的阶段

③发展主动性阶段

④变得勤奋阶段

⑤建立个人同一感阶段

⑥承担社会义务阶段

⑦显示创造力感的阶段

⑧达到完善阶段

4、高校学生不良品行的矫正(1)学生品行不良矫正的心理依据

①了解不良动机②纠正认知障碍③克服习惯惰性④克服自卑心理⑤抵制外界诱惑⑥针对差异,因材施教

(2)不良品行矫正的几种常用方法

①防范协约法 ②表征性奖励法 ③强化暂停法 ④过错矫正法 ⑤榜样示范法

第十章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

2、心理健康的标准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3)有较强的情绪调节能力(4)适应社会生活5)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6)人格完整和谐(7)心理行为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3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1生物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3生活事件因素4个体因素

4、高校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分析

(1)什么是心理障碍(2)高校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分析 ①神经症 ②精神病 ③人格障碍

5、高校心理咨询的原则

(1)保密原则(2)信赖性原则(3)教育性原则(4)主体性原则(5)时间限定原则

6、高校心理咨询和治疗常用方法和技术

(1)高校心理咨询的一般方法

①会谈法 ②观察法 ③测验法

(2)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

①精神分析疗法 ②行为治疗 ③认知疗法 ④人本主义疗法

第十一章 高校教师心理

1、高校教师的职业认同

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感知和评价,形成态度、情感、归属感等。促进教师职业认同的策略:

(1)促进社会对教师身份的认同(2)改善学校管理(3)加强自我认同建构 ①增强自我意识②树立正确的工作动机③提高自我概念水平

2、教师期待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是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最终在学生未来行为中得以体现的现象。

教师期待效应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

(1)树立期望教育观,促进教师适度期望与学生自我期望的整合(2)慷慨地使用赞美之词,注意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3)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合理地运用期望效应

①提前将自己的课堂规则传达给学生②“以人为本”合理设置期望值 ③不断进行尝试与反思

(4)在道德教育中充分发挥期望效应的效能

①充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做到一视同仁,因材施教②坚持信任原则,看人长处,正确引导③运用激励机制,掌握激励技巧,提升学生的能力

3、教师胜任力

一般认为,教师胜任力是指教师个体所具备的,与实施成功教学有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观。是教师从事成功教学的必要条件。

教师胜任力的结构大致归为五个方面:

(1)专业知识①学科内容知识②学科教学知识③课程知识(2)教学技能①教学准备技能②课堂教学技能③教学综合技能

(3)教学能力①教学反思能力②教育机智③教学效能感(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④教学监控力

(4)职业素养①教育爱与良心②教育公正③教育威信④心理健康(5)人际关系

4、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1)教师成长与发展的过程 ①适应阶段②分化定型阶段③突破阶段④成熟阶段

(2)教师成长与发展的策略 ①系统的理论学习②完善的技能训练 ③科学的自我反思④自觉的科学研究

第四篇: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考试要点(2011)

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考试要点

名词解释:

1.心理发展是指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广义的心理发展主要是说心理的种系发展,是指心理的发生或起源的问题,指心理的“从无到有”的过程。狭义的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衰老过程中的心理发展,即个体心理发展,是指心理在时间上的变化过程,指心理的“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2.学习的心理学涵义: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表现出来。

3.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过程的一种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驱力。

4.学习迁移通常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既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也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5.意识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借助语言对客观世界的高级的反映形式,是心理发展的最高级阶段。6.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的一个方面,也是意识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指主体对于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即一个人对自己本身的意识。

7.自我,从两方面分析,一是从自我的内容看,自我是指一个具体的人的存在。根据人的特性,自我应包含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心理)自我。二是从自我在自我意识中所发挥的机能看,可把自我分解为主格我和宾格我。

8.群体也称团体。两个人以上,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就是群体。9.心理健康,在广义上讲,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在狭义上讲,是指人的基本的心理活动过程的内容完整、协调一致。

10.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能动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11.知识学习也称知识的掌握,是指在知识传递系统中学习对知识的接受及占有,也就是通过一系列心智活动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12.教学测量是考核教学成效的一种方法,这是借助于一定的心理量表及其操作,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探索,并以一定的数量来表示的考核办法。

13.教学评价,就是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成绩测验所取得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及解释。

14.强化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理论家们提出的。他们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后天在环境中通过条件反射的方式建立和形成的,而动机则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激发力量。

15.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善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16.归因理论是社会心理学家用来解释人们行为的原因或行为的因果关系的理论。人们在做完一项工作之后,往往喜欢寻找自己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不同的人对自己的行为结果会从不同的方面去考虑,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归因。

17.自我效能理论,是指个人在目标追求中面临一项特殊工作时,对该项特殊工作动机之强弱,将决定于个人对其自我效能的评估。简答题:

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

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4)教育性原则。

研究方法:1)观察法:参与性与非参与性、结构性与非结构性、系统性与非系统性;2)实验法: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3)调查法; 4)个案法。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具体目标:(1)使学生不断地正确认识自我,并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2)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3)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智力发展的教育;2)非智力因素的培养;3)环境适应教育;4)协调人际关系的教育;5)健康人格的教育。3.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遗传因素:一般讲,人的心理活动是不能遗传的,但是,一个人作为身心兼备的整体,与遗传因素的关系又是十分密切的,特别是一个人的躯体、气质、智力、神经过程的活动特性等,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为明显。2)生理因素:首先,母亲孕期身体有病、情绪不好或营养不良,可影响胎儿的生理发育,并进而影响其心理功能的正常发挥;其次,脑神经递质的变化也会对人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疾病产生重要影响;第三,维持认得心理健康,也赖于脑和整个神经系统保持正常的生理机能。

3)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诸多因素,它们也都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4)教育因素: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各方面的因素。

5)个体的主观因素:个人的自我意识、人格的特点、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对事物认知的态度等,都会对自身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4.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讲座、报纸、杂志、办展览等各种方式进行有针对性地宣传心理卫生的知识,以唤起人们的心理保健意识。对教职工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2)建立心理健康保健网络:建立三级保健网络:可以分别由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者组成初级保健网;由系、部层次与学生关系密切的人员组成系级保健网;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有关人员组成校级保健网络。(3)建立心理健康专业机构:心理健康专业机构需要受过专业训练的咨询员、社会工作者、临床心理学家及精神科医生等去实施。在有条件的高校,可以由学校医院的精神科大夫等组成此机构。(4)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包括文化环境、自然环境、心理环境、物质环境。5.高校教师的社会角色:(1)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者(2)教师是年轻一代个性的塑造者(3)教师是学生集体的管理者(4)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楷模(5)教师是学生的朋友和知己(6)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调节者”。

6.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的影响

大学教师的影响力是指教师作为教育者影响学生,使之改变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1)教师的认知特征对大学生的影响:教师的智能(与教师表述的清晰度有显著的相关); 教师的科学知识; 教师在学术方面的准备;

(2)教师的人格特征对大学生的影响:理解别人(心胸豁达、敏感性、移情作用、客观性)与别人相处(真诚、积极相待、交往的技巧)了解自己(安全与自信、教师的需要)(3)教师威信 7.高校教师威信形成的基本条件

教师威信的形成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社会对教师的态度;教育行政机关、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态度;学生家长对教师的态度以及学生对教师的态度等。但教师本身的条件对教师威信的形成是决定性的因素。(1)崇高的思想和道德风范,优秀的心理品质和业务能力,以及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是高校教师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2)教师的仪表、工作作风和习惯对形成威信也有一定的影响;(3)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有重大影响;(4)教师要在全体学生冲建立威信,还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高。8.问题解决的理论

1)试误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问题解决的过程,是通过尝试,错误的行为逐渐减少,正确行为逐渐增加的过程,最终问题得以解决,形成了刺激情境与适当反应的联结。

2)顿悟说:德国心理学家苛勒;解决问题时从整体把握全部问题情境和认知的豁然改组,而不是一次次经验的积累。(实际上问题解决中既有尝试错误,又有顿悟,二者缺一不可。试误是顿悟的前提,顿悟是试误的结果。)

3)杜威的五步模式:美国心理学家杜威;疑难、分析、假设、检验与评价、结论。它是根据人们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出的,一直被人们看做是一种经典的解决问题过程的标志。

4)华莱士的四阶段模式:英国心理学家华莱士;准备阶段、孕育阶段、明朗阶段、验证阶段。四阶段模式较好地反映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提供了关于解决问题的简要模式。

9.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培养和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多方面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实践中,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问题:(1)基本条件的储备 a.具备有关课题的知识并熟悉该学科所特有的逻辑推理方法b.认知因素 c.人格特性(2)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训练(3)训练的程序 10.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独特性成品的能力或特征。(1)培养创造性的教学原则 a.创设一种教学民主的学习环境b.重视学生直觉思维的发展 c.引导全面发展与独立思考相结合 d.提供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的机会(2)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a.脑力激荡法 b.隐喻训练法:个人类推、直接类推、强势冲突 c.戴维斯与豪特曼创造力训练法:局部改变法、棋盘法、清单法、比拟法。11.互联网对高校教育的正负效应:

正效应:促使当代大学生的全球意识、效率观念、信息知识和平等观念的增长。负效应:网络垃圾、网络心理障碍、高科技犯罪等。

一、网络团体心理

(一)网络的心理诱惑

(1)互联网传播信息的高速性、及时性,符合当代大学生追求时效的特点(2)互联网信息的丰富性和开放性,符合大学生对知识、信息的追求。(3)网络的自由性正好符合大学生强烈追求个性的心理。

(4)网络交往的隐蔽性、广泛性符合大学生渴望真情又怀疑真情的心理特点。(5)上网的时尚性符合大学生追求时尚的心理。

(二)网络诱惑对大学生的影响

二、网络人格

(一)自我认知不协调

(二)人际关系产生障碍

(三)阻塞对真知的内化

(四)深埋真实情感

(五)唯我独尊的意志膨胀

三、网络情色

(一)网络色情

(二)网恋

四、网络拼凑抄袭

五、网络成瘾 12.教学测量与评价对教学活动的作用

教学测量与评价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反馈环节,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检验教学成效、有利于调整和改进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3.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所包含的环节,心理学在其中的作用

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过程应包括:明确教学目的、任务分析、确定学生原有水平、课的设计、实施教学和教学评价六个方面。教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教育需要心理学,教育必须与心理学相结合。只有以教育过程为依据,综合探索教育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才能较好地完成经验传递的任务。教育心理学可以提供有关学生如何学习的丰富知识,以及各种常模和测量工具等。14.大学生生理发展对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

1)人们的生理发展对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的方式有两种:直接作用、间接作用;2)体态变化的影响;3)早熟与晚熟的影响。

15.大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1)情绪、情感体验的波动性;2)情绪、情感体验的延续性和心境化;

3)情绪体验的丰富性与深刻性;4)情绪、情感的内隐性。16.学生学习的特点

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主要是掌握前人所积累起来的各种科学知识,即间接知识经验,它和科学家的主要探索尚未发现的客观真理的识别活动是不同的;(2)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他们的世界观、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3)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17.学习动机的分类

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正确的动机和错误的动机,或者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与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的范围不同,可以分为一般动机与具体动机,或性格动机与情境动机。18.培养与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2)从内部动机入手,培养学习兴趣;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的评定;4)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总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只要教师有效的利用上述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就有可能学得积极主动,并学有成效。

19.促进高校学生学习迁移的策略

1)精选教材:教材与事实材料相结合;精选教学内容,必须注意用科学的新成就来替代过时的材料,不断取舍,使之符合科学发展的水平。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使教材结构化、一体化;3)有效设计教学程序:宏观上,教学中应将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作为教学的主干结构,并依此进行教学;在微观上,应合理组织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顺序。4)讲授学习方法:学会了如何学习,就可以实现最普遍的迁移;学习方法包括概括的方法、思考的方法、应用原理的方法、归纳总结的方法、整理知识的方法和研究探讨的方法等。20.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意识的结构也像意识一样表面为知、情、意三个方面的统一的形式,那就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在认识方面的表现,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的表现,自我调控是自我意识在意志方面的表现。以上三者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自我认识是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的基础和前提;自我体验是自我认识和走我调控的动力或阻力;自我调控是自我认识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并能控制和改造人的自我体验。三者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人的自我意识。21.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进程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自我中心时期、客观化时期和主观化时期。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历程:1)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分化; 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 3)大学生走我意识的统一; 4)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转化与稳定。22.成熟的自我意识包含的内容

1)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体、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 2)能认识并体验到内心的心理活动; 3)能认识并感受到自我在社会和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23.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1)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阻抑作用;2)从众和服从。24.从众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方面:1)对于个人适应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有助于形成群体的一致行为;3)有助于完成群体目标;消极方面:1)传统中的某些具有消极意义的东西或社会上不良风气,也会产生社会压力,也会使人们从众。2)从众心理倾向于形成标准化的行为模式,有时会窒息人的创造精神。

从众受情境和个性两方面因素的制约。情境因素:问题的性质,群体的权威,群体意见的一致程度;个性因素:一个人的能力、自信心、自尊水平等个性心理特征与从众行为有密切的关系,群体规模、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文化差异、性别差异等,也都会成为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25.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意义

特点:1)交往愿望的迫切性; 2)交往内容的丰富性; 3)交往系统的开放性; 4)交往观念的自主性。意义:1)提供必要的信息,保证人的身心发展;2)有助于建立联系,丰富心理内容;3)促进自我概念的形成。26.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建立:1)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2)主动交往; 3)移情。

维护:1)避免争论;2)不要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别人; 3)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4)学会批评。

各派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启示?联结派的学习理论:

经典性条件反射的规律:获得与消退、刺激泛化与刺激分化、二级条件作用 桑代克的联结理论:联结、尝试错误、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无强化、惩罚 自主学习理论:

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苛勒的顿悟学习理论:学习是一个顿悟的过程;顿悟的过程是一个知觉的重新组织的过程; 现代认知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教学应使学生理解各门课程的基本结构;倡导发现学习;

奥苏泊尔的认知同化理论:有意义学习;接受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的接受;学习过程的建构;教学的生长点

联结—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学习是有目的的,学习即期待的获得;外在的强化并不是产生学习的必要条件;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的行为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的产物;承认直接经验的学习和强调观察学习的重要性;观察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1)学习是有意义的心理过程; 2)学习是学习者内在潜能的发挥; 3)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学习者有价值的; 4)最有用的学习是学会如何进行学习;

第五篇: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在高等教育全球化、国际化的时代,为了适应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的要求,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使刚刚进入工作岗位的高校教师明确高等教育中存在的诸多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学问题,如高等教育中的学习心理、大学生的认知发展,高校中的群体心理及人际关系,大学生心理健康等,初步理解和掌握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内容,在走上讲台时能够遵循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高校教育教学规律,运用教育心理学的有关原理,切实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高等教育心理学》新大纲。

一、教学原则、授课方法与考核方式

1、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远程授课、案例分析和专题讲座为主,以自学、案例讨论、小组讨论、专题研讨和论文习作等方法为辅。分连续学习与分阶段学习两种。

2、考核方式是闭卷和开卷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原则

1.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认真贯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从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际情况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握当代高等教育心理学中的热点问题。

2.要充分考虑刚刚进入工作岗位的高校青年教师的年龄、学历、经历、心理发展等特点,从高校的教学、管理和实际工作出发,注重学术性、实用性和前瞻性。

3.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特点,使高校青年教师了解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自觉遵循高校教育教学规律,为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努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授课方法和考核方式

1、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远程授课、案例分析和专题讲座为主,以自学、案例讨论、小组讨论、专题研讨和论文习作等方法为辅。分连续学习与分阶段学习两种。

2、考核方式是闭卷和开卷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

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与考试要点

第一章 绪

[教学目标] 通过对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述,使学员明确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以及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脉络,进而把握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原则;研究方法。[教学难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学科性质;我国教育心理学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考试要点]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所包含的环节;心理学在其中的作用;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大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员了解大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把握大学生的认知、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特点,以便更加明确高等教育的目的。[教学重点] 心理发展的概念;大学生生理发展对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大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大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确立与稳定。

[教学难点] 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大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分析。[考试要点] 心理发展的概念;大学生生理发展对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大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

第三章 学习理论概述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员掌握学习的概念、特点与分类,了解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学习理论,特别是理解学习理论对高校教学的启示。

[教学重点] 学习的概念;相关的学习理论;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教学难点] 经典性条件反射与工具性条件反射是在理解学习现象时的区别。[考试要点] 学习的心理学涵义;学生学习的特点;各派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第四章 高校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员理解和掌握学习动机的概念、结构与分类,了解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掌握激发高校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动机的概念;学习需要的组成因素;学习动机的理论;培养与激发高校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和激发高校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考试要点] 学习动机的概念与分类;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强化动机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归因理论,自我效能理论);培养与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第五章 高校学生的学习迁移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员掌握学习迁移的基本概念、类型与作用,以及掌握学习迁移的相关理论,了解迁移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明确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策略更有力地促进高校学生的学习迁移。

[教学重点] 学习迁移的基本概念;学习迁移理论;促进高校学生学习迁移的策略。[教学难点] 学习迁移的概念;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和策略。

[考试要点] 学习迁移的概念;学习迁移的理论与最新研究进展;促进高校学生学习迁移的策略。

第六章 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员了解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的基本涵义,了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在人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了解大学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历程、发展特点,进而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教学重点] 意识、自我、和自我意识的含义;自我意识的结构;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进程;成熟的自我意识包含的内容。

[教学难点] 自我教育概念;自我教育的环节和内容;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考试要点] 意识、自我、和自我意识的含义;自我意识的结构;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进程;成熟的自我意识包含的内容。

第七章 高校学生的群体心理与人际关系

[教学目标] 通过对群体心理与人际关系的概述,使学员掌握高校学生群体心理与人际关系的含义与特点,了解集体心理、群体规范、群体内聚力、群体的从众行为等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了解高校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以及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教学重点] 群体的概念及群体对个体的影响;从众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班集体的作用及集体目标的形成与确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意义;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确立与维护。

[教学难点]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意义;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考试要点] 群体的概念及群体对个体的影响;从众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意义;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第八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高校心理咨询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员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现状,明确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遵循心理咨询的原则与方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咨询。

[教学重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教学难点]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原则与方法。

[考试要点] 心理健康的概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第九章 高等学校中的教师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员明确高校教师的社会角色,掌握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的影响,了解和掌握高校教师的教育能力及应具备的人格特点。

[教学重点] 高校教师的社会角色;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的影响;高校教师的教育能力及应具备的人格特点。

[教学难点] 移情作用的含义;心理素质的含义;高校教师的教育能力。[考试要点] 高校教师的社会角色;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的影响;高校教师威信形成的基本条件。

第十章 高校教学中的心理问题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员掌握知识的概念、类型、表征及其作用,以及记忆的类型与概念,了解遗忘的规律和产生遗忘的原因,熟练掌握和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和策略以及复习的方法和策略,了解问题解决的概念及其能力的培养,掌握大学生创造性培养的方法。[教学重点] 知识的概念与知识学习的概念;问题解决的理论;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教学难点]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考试要点] 知识的概念与知识学习的概念;问题解决的理论;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第十一章 信息时代的高校教学心理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员了解计算机技术与网络发展及普及带来的全新的教学形式,了解网络教学的心理学基础,了解由于信息获取的变化派生出来的新的教育心理学问题。

[教学重点] 互联网对高校教育的正负效应面面观(促进高校教育发展的同时带来诸多问题,例如网络团体心理,网络人格,网络情色,网络拼凑抄袭,网络成瘾。)

[教学难点] 互联网对高校教育的正负效应。[考试要点] 互联网对高校教育的正负效应。

第十二章 高校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员了解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概念,掌握测量与评价的基本要求及正确的进行测量与评价。

[教学重点] 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概念;教学测量与评价对教学活动的作用。[教学难点] 信度和效度;难度和区分度。

[考试要点] 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概念;教学测量与评价对教学活动的作用。

下载2013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等教育心理学

    1. 1967年,奈赛尔《认知心理学》认知发展的最主要的一个方面,特别是的认知,是“以各种认知活动的某一方25. 心理学中所说的能力,是指个体这种学科差异不是体现在一般智力上,一书......

    高等教育心理学

    1. 2. 心理学研究对象:人和动物的心理和行为,以人为主。 人的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特性。 个体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活动。 个性心理特征(人与人心理的差......

    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中国高等教育的十大特征 1、面向全体公民的大众化特征。2、面向世界经济的国际化特征。3、面向教育过程的终身化特征。4、面向教育领域同行的竞争话特征。5、面向教育模......

    心理学教学大纲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码:二、课程名称:普通心理学 三、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本科音乐教育专业必修课 四、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2 总学时:24(一学期) 总学分:2 五、开课......

    高等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

    高等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杨鹏 在两天紧张的学习中,培训老师围绕高等教育的心理学基础、学习观与教育、高校班级群体心理与管理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与......

    更新版高等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1.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 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心理学称为独立科学的标社会特点,还有助于高校教师深 入了解大学生个体......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心得[本站推荐]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心得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高等教育心理学培训结课于我,这只是个出发点,是我深入学习高校心理学的一个开端。通过这阶段的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我初步掌握了高......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心得(汇编)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心得 作为一名刚刚踏进教育行业青年教师,我在教育方面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很多需要学习之处,所以参加培训时,我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结果可谓是是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