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X中医院急诊分区救治制度
XXX中医院
急诊分区救治制度
采取分区医疗的方法,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分为“抢救区”、“危重病就诊区”、“普通区”三个区域进行救治。并且为每一个功能区均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这样减少了危重病人抢救的中间环节,节省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一是合理安排急诊力量,配备经过专业培训、胜任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标化配置急救设备和药品。
二是落实首诊负责制,与120建立联动协调制度,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建立急诊、急救转诊服务制度。
三是加强和改进执行急诊分区救治、绿色通道进入住院救治和手术救治。改善急诊“绿色通道”,建立创伤、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密切科室间协作,确保患者获得连续医疗服务。
四是加强急诊检诊、分诊,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修订完善急诊标准,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症患者。
五是对全体医师、护士进行急救技术操作规程的全员培训,实行定期培训、合格上岗制度。
XXX中医院
医务科
2011.03.15
第二篇:医院急诊科红黄绿分区救治管理制度
急诊科红黄绿分区救治管理制度
为推动急诊科规范化建设、提高急诊病人分诊准确率、保障急诊病人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发布的《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为使病人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救治,制定我院急诊分区救治管理制度。
一、采取分区医疗的方法,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分为“抢救区、危重病就诊区”(红区)、“密切观察诊疗区”(黄区)、“普通区即非急症病人诊疗区”(绿区)三个区域进行救治。并且为每一个功能区均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这样减少了危重病人抢救的中间环节,节省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1、合理安排急诊力量,配备经过专业培训、胜任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标化配置急救设备和药品。
2、落实首诊负责制,与“120”建立联动协调制度,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建立急诊、急救转介服务制度。
3、加强和改进执行急诊分区救治、绿色通道进入住院救治和手术救治。改善急诊“绿色通道”,建立创伤、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密切科室间协作,确保患者获得连续医疗服务。
4、加强急诊检诊、分诊,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修订完善急诊标准,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症患者。
5、对全体医师、护士进行急救技术操作规程的全员培训,实行定期培训、合格上岗制度。每周都安排业务学习,以及急诊应知应会医疗技术操作演练,交流工作中的心得,提出意见,推动医技科室医疗技术稳步向前发展。
二、分级依据
1、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患者就诊及处理的优先次序
2、患者占用医疗资源多少:评估患者需要占用的医疗资源,使患者能够在合适的时间至合适的区域获得恰当的诊疗。
三、分级分区原则
结合国际分类标准以及我院现状,根据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判别及患者需要急诊资源的情况,将急诊科从功能结构上分为“三区”,将患者的病情分为“四级”,简称“三区四级”。
四、分级标准 1、1级:濒危患者:病情可能随时危及患者生命,需立即采取挽救生命的干预措施。临床上下列情况要考虑为濒危患者:气管插管患者,无呼吸/脉搏患者,急性意识障碍患者,以及其他需要采取挽救生命干预措施患者,这类患者应立即送入急诊抢救室。2、2级:危重患者:病情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进展至1级,或可能导致严重致残者,应尽快安排接诊,并予患者相应处珞及治疗。患者来诊时呼吸循环状况尚稳定,但其症状的严重性须及早予以重视;患者病情有可能发展为1级,如急性意识模糊/定向力障碍、复合伤、心绞痛等。严重影响患者自身舒适感的主诉,如严重疼痛(疼痛评分≥7/10),也属于该级别。急诊科须立即予这类患者提供平车和必要的监护设备。3、3级:急症患者:患者目前明确没有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或严重致残的征象,患者病情进展为严重疾病和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很低,也无严重影响患者舒适感的不适,但需要急诊处理缓解患者症状。急诊科应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安排此类患者就诊。在留观和候诊过程中出现生命体征异常者,病情分级时应考虑上调一-级。4、4级:非急症患者:患者目前没有急性发病症状,无或很少不适主诉,且临床判断需要很少急诊医疗资源(≤1个)的患者。如需要急诊医疗资源≥2个,病情分级上调1级,定为3级。
五、具体分区情况.从空间布局上将急诊诊治区域分为三大区域:红区、黄区、绿区。
1、红区:急诊抢救室、监护室。适用于1级和2级患者处辂,快速评估和初始化稳定。
2、黄区:危重症专用诊室、危重症观察室适用于3级患者,原则.上按照时间顺序处珞患者,当出现病情变化或者分诊护士认为有必要时可考虑提前应诊,病情恶化的患者应被立即送入红区。
3、绿区:诊疗区。适用于4级患者。
医务科 2016.12.18
第三篇:急诊相关制度
首诊负责制度
首诊负责制度是体现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对患者高度负责,防止因推诿病人而贻误救治时机,保证患者来院后得到认真、及时诊治、抢救的一项重要制度。为了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制定医院的相关规定,望各科室、部门遵照本制度严格执行。
一、凡来院就诊的患者尤其是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必须认真负责地进行诊治和抢救。
二、属于两科以上多科属疾病的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进行认真负责的诊疗,并根据病情需要请专科会诊。
三、必须转科治疗的患者,须经转入科室会诊同意。转科前,由首诊医师开写转科医嘱,并写好转科记录。转出科室需派人陪送到转入科室,向值班人员交待有关情况。
四、凡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收、拒治。
五、因技术力量、设备条件限制本院不能诊治,必须转院的患者,首诊医师在征得医务处、总值班、业务院长同意后方可执行,并提前与相关医院联系;如估计患者途中可能加重病情或死亡者,应留院处置,待病情稳定或危险过后再行转院,若患者家属要求转院,要做好相关的医疗文书记载。转院途中,需有我院医务人员全程护送。
六、急诊科全面实行5分钟应诊制。关于设立急诊“绿色通道”的规定
随着社会意外伤害的发生现状和人民群众对急诊抢救的需求,为 进一步提高医院救治急危重病员的质量和水平,努力为急危重病人提供快速、有序、有效、安全的急救服务,根作出如下规定。
1、“绿色通道”的含义:医院急诊“绿色通道”,意在医院抢救急危重症病人,为抢救其生命而设置的通畅的诊疗过程,该“通道”的所有工作人员应进对进入“通道”的病人,提供快速、有序、有效和安全的诊疗服务。
2、进入“绿色通道”的病人:是指各种休克、昏迷、心肺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垂危者。
3、“绿色通道”的工作要求和诊疗程序:(1)急诊科按二级乙类医院要求,设置科室、编制人员、配备仪器。(2)急诊科必须对所有急诊病人实行24小时应诊制和首诊负责制。(3)送入急诊抢救室的病人,是否进入“绿色通道”,由抢救室的当班医生为根据病情决定。凡进入“绿色通道”的病人,不需办理挂号、候诊等手续,立即给予抢救,标明“绿色通道”标记,提供全程服务。(4)进入“绿色通道”的病人,各有关科室必须优先诊治和简化手续,各科室间必须密切配合,相互支持。(5)全院职工必须执行我院设立急诊“绿色通道”的决定,凡对进入“绿色通道”的病人如有发现推诿病人或呼叫不应、脱岗离岗的个人和科室,视对病人抢救的影响程度追究其责任。
急诊值班制度
1、急诊值班医师由急诊科固定医师和各科派出医师组成,受急诊科主任领导。
2、参加急诊值班工作的医师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有3年以上临床实际工作经验,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本院医师;能独立处理本科常见病、多发病,并经本科主任审查合格者。
3、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4、值班医师在每天8:00Am前到科室,接受各级医师交班的医疗工作,巡视病房,了解危重病员情况并做好床前交接。
5、值班医师对重危病员应做好病程记录和医疗措施记录。
6、值班医师负责班内医疗工作,对急诊入院病员及时检查、书写病历,并予必要的医疗处理。
7、各科值班医师必须在指定的值班室留宿,不得擅自离开,护理人员唤请时应立即前往诊视。值班人员轮流进餐。值班医师原则上不得参加择期手术,情况特殊而参加者,必须由同级或高一级医师代班,并通知当班护士和科室有关人员。
8、值班期间不得自行换班或请人代班,有特殊情况需换班或请人代班时,必须经科主任批准,在落实好代班人后才可离开。
9、值班制医师在处理完病人后可到指定地点休息,有急诊病人时,必须随叫随到。
10、放射科、检验科、药剂科等医技科室应指派急诊值班人员,认真工作、坚守岗位,如需其他科室配合者,应召科室在接到急诊室 通知后,应立即赶到现场,参加抢救或检查;医技科室接到急诊送检单,应优先予以检查,迅速报告检查结果。
急危重病人交接班制度
1、各病区经治医师下班前须将当日危重病人在交班本和病历上进行书面交班并签名,特危重病人还应床头或当面交班。
2、交班内容包括病人姓名、床号、诊断、一般情况及需特殊处理或注意的相关事项。接班医师在接班时接受各医师交办的医疗工作,并在交班本上签名。
3、接班后,值班医师立即巡视病房,在接班后2小时内对交班病人进行重点查房、处理,并做好病程记录和医疗措施记录。对急诊入院病人、抢救病人和死亡病人应有详细的病情记录和诊治记录。若遇疑难问题时,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和经治医师处理。
4、每日早晨交班前,值班医师应记录危重病人夜间病情变化及处理意见,并于交班时将危重病人情况向主治医师或主任汇报,向经治医师交清危重病人情况及尚待处理的工作。
5、若当日无危重病人,交班医师应在交班本上写明“今日无危重病人交班”,交接班医师均应在交班本上签名。
病例讨论制度
(一)临床病例讨论制度:
1、医院应选择适当的在院或已出院(或死亡)的病例举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临床病例讨论会。
2、临床病例讨论会,可以一科举行,也可以几科联合举行。
3、每次医院临床病例讨论会时,必须事先做好准备,负责主治的科室应将有关材料加以整理,尽可能作出书面摘要,事先发给参加讨论的人员,预作发言准备。
4、开会时由主治科室的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负责介绍及解答有关病情、诊断、治疗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分析意见(病历由住院医师报告)。会议结束时由主持人作总结,几科联合举行时,医务科应有人参如。
5、临床病例讨论会应有记录,可以全部或摘要归入病历内。
(二)重危、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1、各种重危、疑难病例讨论由科主任主持,各级医师及有关人员参加,每1—2月组织1次。涉及其他专科的要上报医务科,由医务科统一组织,必要时可邀请外院有关专家参加。
2、每次重危、疑难病例讨论前应做好准备工作,经管医师应作简单的病史摘要,提出讨论需要解决的问题,通知参加讨论的人员。参加人员应作充分准备。
3、讨论应由科主任主持,讨论中充分发扬民主作风,各抒已见,最后由科主任作出总结,提出下一步诊疗计划,经管医师应严格执行 讨论决定的诊治医嘱,诊治中发现患者病情改变,应及时向科主任汇报,由科主任会同有关人员研究进一步处理。
4、重危疑难病例讨论要详细记录,其内容包括:病人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院号、住址、工作单位),入院诊断、病史摘要、讨论目的、讨论摘要及下一步诊疗意见等,讨论情况应摘要记入病历内。
5、凡涉及到院内多科大会诊时,各科派出的医师必须是经验丰富的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参加。(三)手术前讨论制度
1、对重大、疑难、破坏性及新开展的手术,必须认真做好术前讨论,并将讨论情况详细记载在病程录、术前病例讨论本和重大疑难手术审批单上,向医务科报告,由分管业务院长审批或医务科长代批。讨论由科主任主持,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护士长、护士及有关人员参加。
2、Ⅰ、Ⅱ类手术由主治医师视查房具体情况组织术前讨论;Ⅲ、Ⅳ类手术由主任(副主任)医师、科主任查房,并组织术前讨论。
3、术前讨论内容应包括:术前诊断、手术适应症、拟定手术方式、拟定麻醉方式、术前准备事项、术中注意事项及术后观察事项等,讨论情况应记入病历。
(四)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1、凡死亡病例,一般应在死后一周内召开死亡病例讨论会,特殊病例应及时讨论。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后即进行。
2、死亡病例讨论由科主任主持,医护和有关人员参加,必要时 可邀请相关科室同志参加。若多科参加或纠纷病例,医务科派人参加。
3、死亡病例讨论记录应另立专页,详细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死者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院号、住址、工作单位),入院日期、死亡日期、入院诊断、死亡诊断、病情摘要、简要的诊疗经过、抢救过程、死亡原因分析等。死亡讨论的最后结论应记录在病史上。
4、死亡病历应如实详细记载,事后不得涂改、补充。
5、凡在急诊科死亡的病人,由所属科室和急诊科共同组织讨论。
急诊会诊制度
1、因病情涉及其他专科范围时,急诊值班医师应及时邀请有关科室会诊,以免失去抢救时机。遇有疑难危重病人应向会诊医师面陈病情。
2、会诊前应将急诊病历书写完整,做好必要的辅助检查,在急诊病历上写明会诊目的。被邀去会诊的医师应在15分钟之内到达随叫随到。
3、会诊后,被邀医师应将检查结果及诊断意见写在急诊病历上,危重疑难病员应向原接诊医师交待清楚。
4、如会诊后诊断仍不能确定,急诊科应暂时承担主要诊治责任,不得相互推诿,并及时请有关上级医师检查,确定诊治方案。
5、如病情需要多个科室会诊的由急诊科向医务科汇报,由医务科召集有关科室会诊,并应按病情明确由某科负主要责任。
6、危重病人的治疗应及时进行,不得因会诊而延误诊治、急诊。
急诊留观病历书写制度
1、经管医师对新入院留观病人及时详细询问病史、仔细进行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后确定初步诊断、制定初步治疗方案,并开出医嘱,在下班前完成急诊住院病历的书写,夜间入院的病人由值班医师完成首次病程录并开出医嘱。
2、病历书写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进行书写,不断提高病历书写的内在质量。甲级病历率必须达到90%以上,无丙级病历和不合格病历,归档病历平均得分必须在90分以上。
3、经管医师每日至少记录病程录1次,病情变化随时记录。遇疑难病例及时申请会诊,危重疑难病人病情复杂无法处理时应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汇报,经管医师在病程录上详细记录上级医师或科主任的处理意见。
4、经治医师要及时与病人及家属沟通,交待病情、预后等并在病程录上做好记录。
5、病人转往病区时经管医师应写好转科录。
6、各级医师对下级医师所写病历应随时进行检查、修改和签名,修改用双划线,原字应可辩认,若修改多处,下级医师应重新抄写。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反映在每份病历上,科(副)主任每日重点查房一次,主治医师每日上午普遍查房一次,上班后和下班前巡视一次。病人出院由主治医师决定并开出医嘱填写出院单,经治医师写好出院小结。
7、出院病历存档必须经科主任审签。主任、主治医师、住院医 师都要严格把关修改病历。各级医师签名均负有法律责任。
病人护送制度
1.对危重病员去放射科或送入病房,须由相关医生、护士护送。2.危重病人护送前应准备好必备的抢救药品及抢救物品,如氧气袋、呼吸囊、吸引装置、针筒及运送工具。
3.绿色通道病人应由专科医生、护士护送,并保证一路畅通。4.对昏迷、烦躁、幼儿护送入病房或做检查时,应加防护栏或用约束带固定,以防坠床。
5.护送前先与相关科室联系好,嘱咐必备物品及药品,准备迎接病人。
6.危重病人护送前应与家属说明护送途中可能发生的意外,并签字。
7.护送途中应加强病情的观察并记录。
8.护送至相关科室应与接班者详细交接班,交代病情、治疗、检查结果并签字。
急诊查房制度
1、科(副)主任每日重点查房一次,主治医师每日上午普遍查房一次,下午上班后和下班前巡视一次,危重病人随时巡视。
2、值班医师在值班期间,对危重病人应随时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或科主任巡视病人,协助处理。
3、查房前,实习医师和住院医师要做好准备工作,如病历、X线片、有关检查报告等。经治医师要简要报告病史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查房后,应将上级医师意见及时准确地记录在病历上。
4、上级医师要严格把关、严格要求,查房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讲评或纠证。
5、急诊科护士长应组织护理人员,每周进行一次护理查房,主要检查基础护理质量及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研究解决疑难问题。
观察室工作制度
1.危重症不宜搬动的病员;符合住院条件,一时不能入院的病员;不符合住院条件,但根据病情尚须观察的病员,可留观察室进行观察。
2.各科急诊值班医师和护士,根据病情严密观察,及时治疗。凡收入观察室的病员,必须开好医嘱,并有交接班书面记录,留观24小时以上病人必须书写观察病历,同时做好护理记录,随时记录病情及处理经过。
3.急诊值班医师早晚各查床一次,重病随时巡查和处理。主治医师每日查床一次,及时修订诊疗计划,指出重点工作。4.急诊室值班护士,随时主动巡视病员,按时进行诊疗护理并及时记录,反映情况。
5.值班医护人员对观察病员的随时变化,要随找随到床边巡查和处理,以免贻误病情。
6.急诊值班医护人员对留观病员,要按时详细认真地进行交接班,重要情况应做书面记录。
7.各室应保持安静、整齐、清洁、安全,室内严禁吸烟。
急诊换药室管理制度
1.急诊换药室仅作急诊清创缝合等急诊手术,不允许行择期无菌门诊手术。
2.换药室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
3.换药室在每次手术前应先行洗手,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4.清创缝合包、换药包等需物品应每日清点、检查、补足,以保证供应。
5.每日定时用消毒液湿式擦拭室内物品、地面,医疗垃圾及时按规定清除,及时更换床单。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每周至少一次彻底清洁。每月做一次细菌培养。
预检室工作制度
1.与白班护士交接班,当面清点体温表、缝合包、一次性注射器等,并查看有效期,进行登记。
2.整理各诊室,备齐各种检查单,排放整齐,及时做好各诊室的消毒整理工作,物品用后及时补充。
3.对每一位急诊病人应热情、主动接待,礼貌服务,耐心解答。急救车等送来的重危病人要立即主动到门口迎接,并护送入抢救室,必要时协助抢救班做好抢救工作,对一般的急诊病人应指导并安排相应科室就诊,及时联系医生,对外伤、年老等行走不便的患者需摄片等检查,应及时联系人员用轮椅或平车护送,并维持好各诊室的就诊秩序。
4.急诊病人应在病历上盖好急诊章,并正确记录来院时间,根据病情做好T、P、R、BP等的测量并记录,及时完整地填好急诊病人登记表,填好详细住址。
5.负责急诊病人的皮试、肌注,严格三查七对并执行无菌操作。6.及时填好各种报表,包括急诊工作日报表、急诊人数、留观人数、留抢人数等。
7.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
8.下班前再次检查各诊室,整理好各种物品,如有未 处理完毕需下一班完成的事,应做好交班工作。
抢救室工作制度
1.救室专为抢救病员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2.抢救室应备齐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和敷料等,并预放在固定位置,设专人管理,需有明显标志,不准任意挪动、挪用或外借。
3.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然后放回原处,保持功能良好,以备应急。
4.药品用后要及时清理,消耗部分及时补充,以备再用,还应经常检查,发现霉变或变质等情况要随时更换。
5.急救物品、药品及器械,均应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6.无菌物品必须注明消毒日期和有效日期,超过一周时重新灭菌。
7.抢救室卫生应专人负责,随时清洁地面污物及垃圾,每班地面消毒一次,每周彻底清扫一次,室内控制人员出入,禁止吸烟。8.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按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医生未到以前,护理人员应根据病情及时给氧、吸痰、测血压、建立静脉通道,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配血、止血等应急措施。
9.抢救病员完毕应及时做好病情及抢救经过记录,严格交接班。
急诊诊室工作制度
1.各临床科室应选派富有责任心、素质较高的、有一定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经过急救医学业务培训的医生担任急诊室工作。轮换不应过频,内科医生至少固定半年以上,实习医生不得单独值急诊班。2.对急诊病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认真、敏捷、准确地进行救治,并按病历的统一格式写好病历。有疑难、危重病人应立即请上级医生诊视或急会诊,定期检查、总结医疗质量。3.急诊诊室应24小时开放,不受划区医疗限制,实行医院、科室、医生首诊负责制,不得推诿病人。急诊医生要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有计划地安排病人就诊,关心体贴病人,礼貌耐心地解答问题,保证五分钟内接诊。
4.做各种检查化验需先向病人解释清楚,并介绍注意事项,检查化验的各种结果必须做到及时准确地记录。
5.加强检诊,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好疫情、职业病、肿瘤报卡,对诊室及时进行整理,保持诊室清洁、整齐,创造良好的就诊环境。
6.急诊医师要采用既要保证疗效,又要经济便宜的治疗方法,科学用药、合理用药,尽量减轻病员的负担。
第四篇:急诊制度
急诊抢救制度
1、急诊值班人员不得对危重急症以诊断不明,经济问题活其他任何理由延缓抢救。
2、急诊值班人员在联系有关科室协同抢救或联系收住入院时,应不放松对病员的抢救。
3、对危及生命的严重创伤,经紧急处理后,相关值班医师应安排病员直接送手术室抢救,而不应该强调常规的术前手续或入院手续,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4、抢救的全过程情况,必须认真、准确、及时记录。
5、抢救过程中,应根据实际病情向家属或陪护人员说明病情危重的原因、程度、及预后,以取得必要的理解和配合。
6、如因检查、入院等原因需要搬移病人时,必须充分考虑到病情及生命体征的稳定与否,以及病员家属或陪护人对病情了解、理解程度。必要时应对此作书面记录。危重病人搬运途中应由急诊护士护送,必要时医师协同护送。
7、遇重大突发事件或公共卫生事件,如涉及到法律,纠纷的病员,在积极救治的同时。值班医师、护士应及时向科主任、医务科(白天)、总值班(夜间)汇报,并解决医疗费用、住院手续等,必要时以书面的形式向医务科汇报、备案,必要时可向主管院长请示汇报,因临床需要,总值班以及相关人员应及时到现场进行协调处理。
8、自动出院病人家属应在病历上签字,值班医师酌情书写一份病情介绍由家属带出院。
急诊分诊转诊制度
一、分诊应由由经验的护士主持,一般急症要分轻、重、缓、急依次就诊,对危重病人要立即通知医生和护士长等,迅速组织抢救。
二、对患有或疑患传染的病人,均应到隔离室就诊,以预防交叉感染和传染 病扩散。
三、必要时,挂号、交款、取药等均可由医护人员或陪伴者。
四、扼要了解需要,重点观察体征,并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
五、急、危、重病人应先行抢救,而后补办手续。执行首诊负责制,各有关 科室接到分诊护士通知后要积极主动配合,不得以任何接口推诿病人。
六、遇到大批伤员或突发性灾难事故时,应立即报告主任,医务部总值班。
七、在分诊中遇到困难时,应及时报告护士长,以努力提高分诊质量。
八、遇传染病病例转到传染病病房,按传染病报告制度报告,不得遗漏。
九、遇涉及刑事,民事纠纷的患者及时报告保卫科。
十、遇急、危、重病人立即进入急诊绿色通道。转诊分为三类:
⑴、向上级医院转诊:我院因为设备条件或技术条件的限制不能诊治的危重疑难病人向上级医院转诊。
⑵、向下级医院转诊:在我院经诊治后病情好转或诊断明确病情较轻,为节省费用或方便病人生活护理向下级医院转诊。
⑶、双向转诊:如结核病或其他特殊疾病的双向转诊,如转至CDC治疗。
转诊程序:
⑴、经治医师接诊病人后对病情作出初步判断,对诊断不清楚或因病情危重我院技术无法治疗的危重病人由经治医师开具病情证明,由所在科室主任签字后报业务副院长审批,加盖我院病情证明专用章到市医保办审批备案。
⑵、经在我院诊治后病情好转及诊断明确的病人,如病人提出需转至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康复治疗的,由经治医师开具病情证明盖章后交予病人备用,无需经科主任和业务副院长审批。
⑶、结核病等特殊疾病按规定转诊至CDC,无需科主任和业务副院长审批。
⑷、特殊情况下如遇外国人、台胞、住院双方因发生严重矛盾可能造成严重治安问题需分院而住的病人等情况下,由科主任及时上报业务副院长根据情况确定是否转诊。
业务副院长因事出差或休假时,由其他院领导代为审批;科主任因事出差或休假时,由科主任指定主任助理或高年资医师代签字。
急诊科诊室医师职责
(一)在科主任领导下和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工作。
(二)参加急诊接诊、检诊、诊断、急救处置和出诊工作;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认真书写急诊病历和填写各种检查、治疗单,及时做好各种登记和统计工作。
(三)遇有疑难、重症病例,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或召请科间会诊,共同完成检查、救治工作。
(四)负责分管留观病房伤病员,按时查房,书写留观病历和病程记录,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诊治及抢救工作。
(五)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对病人进行体格检查和相应辅助检查,并提出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负责病人的治疗,认真、及时完成有关医疗文件书写。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指导护士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
(六)在重大抢救或抢救中遇到困难时,应及时向上级医师和医务部报告,发现传染病时,应按规定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消毒、隔离。
(七)进行急、重、危病人的现场抢救,并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确定病人的转诊,应按要求书写病历摘要,记录处理情况,并予以转诊。
(八)需急诊手术的伤病员,负责术前准备并护送到手术室。
(九)参加临床教学,指导进修,实习医师的工作,修改和审签其书写的医疗文书。
(十)学习、运用国内外先进诊疗、抢救技术,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及科研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
(十一)参加急诊科值班。
急诊室护理工作制度
1、急诊科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急诊患者,仔细了解病情,凡危重患者先监测生命体征,根据病情立即给予必要的应急措施,同时报告值班医师进行紧急抢救处理;遇疑难、危重患者立即请上级医师诊治。急需转送住院者,除派专人护送外,应电话通知相应科室做好接待准备工作。
2、遇重大抢救如大批急性食物重毒、意外工伤事故等,应立即通知急诊科主任,向医务科、护理部、总值班汇报诊治抢救工作,凡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在积极救治的同时,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
3、各类抢救药品及器械要准备完善,保证随时可用,由专人保管,放置固定位置,便于使用,定期检查、维修,及时补充、更新,保证合格率100%。
4、急诊科的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做好交接班,严格执行急诊各项规章制度,熟练掌握各项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各种危重患者抢救技术操作程序。
5、对留观患者要根据有关科室急诊医生所开医嘱做好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作相应处理,留观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天。
6、急诊科护士应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技术和其他有关急救常识,掌握急救仪器的使用方法,定期组织学习、培训和考核。
四、死亡讨论应记入病历,留档备案。
第五篇:急诊制度(定稿)
1.首诊负责制
1、首诊负责制是指第一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对其所接诊病人,特别是对急、危重病人的检查、诊断、治疗、会诊、转诊、转科、转院等工作负责到底的制度。
2、首诊医师按要求进行病史采集、身体检查、化验的详细记录外,对诊断已明确的病人应及时治疗或收住入院;对诊断尚未明确的病员应边对症治疗,边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或邀请有关科室医师会诊,诊断明确后即转有关科室治疗。
3、如遇危重病人需抢救时,首诊医师首先抢救并及时报告相关诊疗小组、上级医师,科主任主持抢救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和推诿抢救。
4、诊断明确须住院治疗的急、危、重病人,必须收入住院,如因本院条件所限确需转院者,按转院制度执行。
5、对已接诊的病人,需要会诊及转诊的,首诊医师应写好病历,检查后再转到有关科室会诊及治疗。
6、对不执行首诊负责制发生医疗差错、事故、医疗纠纷造成医院经济损失,对当事人按医院有关规定处理。
7、急诊科全面实行5分钟应诊制。
6.急诊会诊制度
1、因病情涉及其他专科范围时,急诊值班医师应及时邀请有关科室会诊,以免失去抢救时机。遇有疑难危重病人应向会诊医师面陈病情。
2、会诊前应将急诊病历书写完整,做好必要的辅助检查,在急诊病历上写明会诊目的。被邀去会诊的医师应在15分钟之内到达随叫随到。
3、会诊后,被邀医师应将检查结果及诊断意见写在急诊病历上,危重疑难病员应向原接诊医师交待清楚。
4、如会诊后诊断仍不能确定,急诊科应暂时承担主要诊治责任,不得相互推诿,并及时请有关上级医师检查,确定诊治方案。
5、如病情需要多个科室会诊的由急诊科向医务科汇报,由医务科召集有关科室会诊,并应按病情明确由某科负主要责任。
6、危重病人的治疗应及时进行,不得因会诊而延误诊治、急诊。
4.急危重病人交接班制度
1、各病区经治医师下班前须将当日危重病人在交班本和病历上进行书面交班并签名,特危重病人还应床头或当面交班。
2、交班内容包括病人姓名、床号、诊断、一般情况及需特殊处理或注意的相关事项。接班医师在接班时接受各医师交办的医疗工作,并在交班本上签名。
3、接班后,值班医师立即巡视病房,在接班后2小时内对交班病人进行重点查房、处理,并做好病程记录和医疗措施记录。对急诊入院病人、抢救病人和死亡病人应有详细的病情记录和诊治记录。若遇疑难问题时,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和经治医师处理。
4、每日早晨交班前,值班医师应记录危重病人夜间病情变化及处理意见,并于交班时将危重病人情况向主治医师或主任汇报,向经治医师交清危重病人情况及尚待处理的工作。
5、若当日无危重病人,交班医师应在交班本上写明“今日无危重病人交班”,交接班医师均应在交班本上签名。
9.急诊查房制度
1、科(副)主任每日重点查房一次,主治医师每日上午普遍查房一次,下午上班后和下班前巡视一次,危重病人随时巡视。
2、值班医师在值班期间,对危重病人应随时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或科主任巡视病人,协助处理。
3、查房前,实习医师和住院医师要做好准备工作,如病历、X线片、有关检查报告等。经治医师要简要报告病史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查房后,应将上级医师意见及时准确地记录在病历上。
4、上级医师要严格把关、严格要求,查房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讲评或纠证。
5、急诊科护士长应组织护理人员,每周进行一次护理查房,主要检查基础护理质量及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研究解决疑难问题。
3.急诊值班制度
1、急诊值班医师由急诊科固定医师和各科派出医师组成,受急诊科主任领导。
2、参加急诊值班工作的医师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有3年以上临床实际工作经验,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本院医师;能独立处理本科常见病、多发病,并经本科主任审查合格者。
3、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4、值班医师在每天8:00Am前到科室,接受各级医师交班的医疗工作,巡视病房,了解危重病员情况并做好床前交接。
5、值班医师对重危病员应做好病程记录和医疗措施记录。
6、值班医师负责班内医疗工作,对急诊入院病员及时检查、书写病历,并予必要的医疗处理。
7、各科值班医师必须在指定的值班室留宿,不得擅自离开,护理人员唤请时应立即前往诊视。值班人员轮流进餐。值班医师原则上不得参加择期手术,情况特殊而参加者,必须由同级或高一级医师代班,并通知当班护士和科室有关人员。
8、值班期间不得自行换班或请人代班,有特殊情况需换班或请人代班时,必须经科主任批准,在落实好代班人后才可离开。
9、值班制医师在处理完病人后可到指定地点休息,有急诊病人时,必须随叫随到。
10、放射科、检验科、药剂科等医技科室应指派急诊值班人员,认真工作、坚守岗位,如需其他科室配合者,应召科室在接到急诊室通知后,应立即赶到现场,参加抢救或检查;医技科室接到急诊送检单,应优先予以检查,迅速报告检查结果。
5.病例讨论制度
(一)临床病例讨论制度:
1、医院应选择适当的在院或已出院(或死亡)的病例举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临床病例讨论会。
2、临床病例讨论会,可以一科举行,也可以几科联合举行。
3、每次医院临床病例讨论会时,必须事先做好准备,负责主治的科室应将有关材料加以整理,尽可能作出书面摘要,事先发给参加讨论的人员,预作发言准备。
4、开会时由主治科室的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负责介绍及解答有关病情、诊断、治疗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分析意见(病历由住院医师报告)。会议结束时由主持人作总结,几科联合举行时,医务科应有人参如。
5、临床病例讨论会应有记录,可以全部或摘要归入病历内。(二)重危、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1、各种重危、疑难病例讨论由科主任主持,各级医师及有关人员参加,每1—2月组织1次。涉及其他专科的要上报医务科,由医务科统一组织,必要时可邀请外院有关专家参加。
2、每次重危、疑难病例讨论前应做好准备工作,经管医师应作简单的病史摘要,提出讨论需要解决的问题,通知参加讨论的人员。参加人员应作充分准备。
3、讨论应由科主任主持,讨论中充分发扬民主作风,各抒已见,最后由科主任作出总结,提出下一步诊疗计划,经管医师应严格执行讨论决定的诊治医嘱,诊治中发现患者病情改变,应及时向科主任汇报,由科主任会同有关人员研究进一步处理。
4、重危疑难病例讨论要详细记录,其内容包括:病人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院号、住址、工作单位),入院诊断、病史摘要、讨论目的、讨论摘要及下一步诊疗意见等,讨论情况应摘要记入病历内。
5、凡涉及到院内多科大会诊时,各科派出的医师必须是经验丰富的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参加。(三)手术前讨论制度
1、对重大、疑难、破坏性及新开展的手术,必须认真做好术前讨论,并将讨论情况详细记载在病程录、术前病例讨论本和重大疑难手术审批单上,向医务科报告,由分管业务院长审批或医务科长代批。讨论由科主任主持,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护士长、护士及有关人员参加。
2、Ⅰ、Ⅱ类手术由主治医师视查房具体情况组织术前讨论;Ⅲ、Ⅳ类手术由主任(副主任)医师、科主任查房,并组织术前讨论。
3、术前讨论内容应包括:术前诊断、手术适应症、拟定手术方式、拟定麻醉方式、术前准备事项、术中注意事项及术后观察事项等,讨论情况应记入病历。(四)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1、凡死亡病例,一般应在死后一周内召开死亡病例讨论会,特殊病例应及时讨论。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后即进行。
2、死亡病例讨论由科主任主持,医护和有关人员参加,必要时可邀请相关科室同志参加。若多科参加或纠纷病例,医务科派人参加。
3、死亡病例讨论记录应另立专页,详细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死者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院号、住址、工作单位),入院日期、死亡日期、入院诊断、死亡诊断、病情摘要、简要的诊疗经过、抢救过程、死亡原因分析等。死亡讨论的最后结论应记录在病史上。
4、死亡病历应如实详细记载,事后不得涂改、补充。
5、凡在急诊科死亡的病人,由所属科室和急诊科共同组织讨论。
7.急诊留观病历书写制度
1、经管医师对新入院留观病人及时详细询问病史、仔细进行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后确定初步诊断、制定初步治疗方案,并开出医嘱,在下班前完成急诊住院病历的书写,夜间入院的病人由值班医师完成首次病程录并开出医嘱。
2、病历书写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进行书写,不断提高病历书写的内在质量。甲级病历率必须达到90%以上,无丙级病历和不合格病历,归档病历平均得分必须在90分以上。
3、经管医师每日至少记录病程录1次,病情变化随时记录。遇疑难病例及时申请会诊,危重疑难病人病情复杂无法处理时应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汇报,经管医师在病程录上详细记录上级医师或科主任的处理意见。
4、经治医师要及时与病人及家属沟通,交待病情、预后等并在病程录上做好记录。
5、病人转往病区时经管医师应写好转科录。
6、各级医师对下级医师所写病历应随时进行检查、修改和签名,修改用双划线,原字应可辩认,若修改多处,下级医师应重新抄写。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反映在每份病历上,科(副)主任每日重点查房一次,主治医师每日上午普遍查房一次,上班后和下班前巡视一次。病人出院由主治医师决定并开出医嘱填写出院单,经治医师写好出院小结。
8、出院病历存档必须经科主任审签。主任、主治医师、住院医师都要严格把关修改病历。各级医师签名均负有法律责任。关于设立急诊“绿色通道”的规定
随着社会意外伤害的发生现状和人民群众对急诊抢救的需求,为进一步提高医院救治急危重病员的质量和水平,努力为急危重病人提供快速、有序、有效、安全的急救服务,根作出如下规定。
1、“绿色通道”的含义:医院急诊“绿色通道”,意在医院抢救急危重症病人,为抢救其生命而设置的通畅的诊疗过程,该“通道”的所有工作人员应进对进入“通道”的病人,提供快速、有序、有效和安全的诊疗服务。
2、进入“绿色通道”的病人:是指各种休克、昏迷、心肺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垂危者。
3、“绿色通道”的工作要求和诊疗程序:
(1)急诊科按二级乙类医院要求,设置科室、编制人员、配备仪器。
(2)急诊科必须对所有急诊病人实行24小时应诊制和首诊负责制。
(3)送入急诊抢救室的病人,是否进入“绿色通道”,由抢救室的当班医生为根据病情决定。凡进入“绿色通道”的病人,不需办理挂号、候诊等手续,立即给予抢救,标明“绿色通道”标记,提供全程服务。
(4)进入“绿色通道”的病人,各有关科室必须优先诊治和简化手续,各科室间必须密切配合,相互支持。
(5)全院职工必须执行我院设立急诊“绿色通道”的决定,凡对进入“绿色通道”的病人如有发现推诿病人或呼叫不应、脱岗离岗的个人和科室,视对病人抢救的影响程度追究其责任。
8.病人护送制度
1.对危重病员去放射科或送入病房,须由相关医生、护士护送。
2.危重病人护送前应准备好必备的抢救药品及抢救物品,如氧气袋、呼吸囊、吸引装置、针筒及运送工具。
3.绿色通道病人应由专科医生、护士护送,并保证一路畅通。
4.对昏迷、烦躁、幼儿护送入病房或做检查时,应加防护栏或用约束带固定,以防坠床。
5.护送前先与相关科室联系好,嘱咐必备物品及药品,准备迎接病人。
6.危重病人护送前应与家属说明护送途中可能发生的意外,并签字。
7.护送途中应加强病情的观察并记录。
8.护送至相关科室应与接班者详细交接班,交代病情、治疗、检查结果并签字。
14.急诊诊室工作制度
1.各临床科室应选派富有责任心、素质较高的、有一定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经过急救医学业务培训的医生担任急诊室工作。轮换不应过频,内科医生至少固定半年以上,实习医生不得单独值急诊班。
2.对急诊病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认真、敏捷、准确地进行救治,并按病历的统一格式写好病历。有疑难、危重病人应立即请上级医生诊视或急会诊,定期检查、总结医疗质量。
3.急诊诊室应24小时开放,不受划区医疗限制,实行医院、科室、医生首诊负责制,不得推诿病人。急诊医生要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有计划地安排病人就诊,关心体贴病人,礼貌耐心地解答问题,保证五分钟内接诊。
4.做各种检查化验需先向病人解释清楚,并介绍注意事项,检查化验的各种结果必须做到及时准确地记录。
5.加强检诊,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好疫情、职业病、肿瘤报卡,对诊室及时进行整理,保持诊室清洁、整齐,创造良好的就诊环境。
6.急诊医师要采用既要保证疗效,又要经济便宜的治疗方法,科学用药、合理用药,尽量减轻病员的负担。13.抢救室工作制度
1.救室专为抢救病员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2.抢救室应备齐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和敷料等,并预放在固定位置,设专人管理,需有明显标志,不准任意挪动、挪用或外借。
3.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然后放回原处,保持功能良好,以备应急。
4.药品用后要及时清理,消耗部分及时补充,以备再用,还应经常检查,发现霉变或变质等情况要随时更换。
5.急救物品、药品及器械,均应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6.无菌物品必须注明消毒日期和有效日期,超过一周时重新灭菌。
7.抢救室卫生应专人负责,随时清洁地面污物及垃圾,每班地面消毒一次,每周彻底清扫一次,室内控制人员出入,禁止吸烟。8.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按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医生未到以前,护理人员应根据病情及时给氧、吸痰、测血压、建立静脉通道,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配血、止血等应急措施。
9.抢救病员完毕应及时做好病情及抢救经过记录,严格交接班。
10.观察室工作制度
1.危重症不宜搬动的病员;符合住院条件,一时不能入院的病员;不符合住院条件,但根据病情尚须观察的病员,可留观察室进行观察。
2.各科急诊值班医师和护士,根据病情严密观察,及时治疗。凡收入观察室的病员,必须开好医嘱,并有交接班书面记录,留观24小时以上病人必须书写观察病历,同时做好护理记录,随时记录病情及处理经过。
3.急诊值班医师早晚各查床一次,重病随时巡查和处理。主治医师每日查床一次,及时修订诊疗计划,指出重点工作。
4.急诊室值班护士,随时主动巡视病员,按时进行诊疗护理并及时记录,反映情况。
5.值班医护人员对观察病员的随时变化,要随找随到床边巡查和处理,以免贻误病情。
6.急诊值班医护人员对留观病员,要按时详细认真地进行交接班,重要情况应做书面记录。
7.各室应保持安静、整齐、清洁、安全,室内严禁吸烟。
11.急诊换药室管理制度
1.急诊换药室仅作急诊清创缝合等急诊手术,不允许行择期无菌门诊手术。
2.换药室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3.换药室在每次手术前应先行洗手,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
4.清创缝合包、换药包等需物品应每日清点、检查、补足,以保证供应。
5.每日定时用消毒液湿式擦拭室内物品、地面,医疗垃圾及时按规定清除,及时更换床单。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每周至少一次彻底清洁。每月做一次细菌培养。
12.预检室工作制度
1.与白班护士交接班,当面清点体温表、缝合包、一次性注射器等,并查看有效期,进行登记。
2.整理各诊室,备齐各种检查单,排放整齐,及时做好各诊室的消毒整理工作,物品用后及时补充。
3.对每一位急诊病人应热情、主动接待,礼貌服务,耐心解答。急救车等送来的重危病人要立即主动到门口迎接,并护送入抢救室,必要时协助抢救班做好抢救工作,对一般的急诊病人应指导并安排相应科室就诊,及时联系医生,对外伤、年老等行走不便的患者需摄片等检查,应及时联系人员用轮椅或平车护送,并维持好各诊室的就诊秩序。
4.急诊病人应在病历上盖好急诊章,并正确记录来院时间,根据病情做好T、P、R、BP等的测量并记录,及时完整地填好急诊病人登记表,填好详细住址。
5.负责急诊病人的皮试、肌注,严格三查七对并执行无菌操作。
6.及时填好各种报表,包括急诊工作日报表、急诊人数、留观人数、留抢人数等。
7.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
8.下班前再次检查各诊室,整理好各种物品,如有未处理完毕需下一班完成的事,应做好交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