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阐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阐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班级:土木1101班学号:26号
大学生的普通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正处于青年中期。大学生的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许多特点,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社会上的青年。心理是否健康一般采用量表测量,其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心理健康标准随着时代变迁、文化背景变化而变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或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人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大学生怎么了?
大学生心理问题综合起来大体可以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一般性的成长心理问题,有心理障碍倾向但并不严重,这是大学生心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另一类则是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心理障碍。
成长心理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的问题,学习心理调试不当而出现的心理问题,情绪控制、自我认知、人格发展、意志品质锻造能力的相对较弱而造成的人际交往、恋爱、性心理等方面出现心理与行为的偏差。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有着诸多原因。
首先在人际交往上,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上的娇生惯养和学习上的一帆风顺,使他们很少经受挫折锻炼,独立的生活能力较差,大学生活与梦想上的落差,以及同学生活上的差异,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稳定。
其次在性与恋爱上,开放的校园使性与恋爱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话题,一些学生难以把握住自己,一旦出现问题可能走向极端。
第三在学习上,由于从紧张的高考中脱颖而出,许多大学生到了大学就想放松一把,而昔日的高材生走到一起,一些学生没有了往昔的优势,学习压力增大。据调查,理科生的学习压力与文科学生相比较为突出。
第四是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在校大学生带来新的压力。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已经步入全面发展时期,已有三分之一的高校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有些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已具备相当的规模和水平。他们开展了许多诸如心理沙龙、心理交流等活动来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性。
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要密切配合起来,共同努力,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能够在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学校要营造和优化一个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环境,以促进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和团结友爱的人际氛围,形成一个群体心理健康的大环境。更重要的是,我们全社会都要正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家长和我们的基础教育应该从小就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
正确理解的标准
正确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标准的相对性。事实上,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也并无明显界限,而是一个连续化的过程。对多数大学生而言,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面临心理问题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应积极加以矫正。与此同时,大学生应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及时进行自我调整。
二是整体协调性。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应以心理活动为本考察其内外关系的整体协调性。事实表明,认识是健康心理结构的起点,意志行为是人格面貌的归宿,情感是认识与意志之间的中介因素。每个人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稳定的个性心理,一个人的个性在没有明显的剧烈的外部因素影响下是不会轻易发生变化的。
三是发展性。事实上,不健康的心理可能是人的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发展性问题,随着个体的心理成长而逐渐调整而趋于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是他们能够进行有效地学习和生活。如果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都难以维持,就应该及时予以调整。把教育贯穿教学活动中
利用各种途径和方式,如校园广播、主题班会、学校墙报、班级板报等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之深入人心;通过与班主任、教师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心态;利用资料、个别交流或家长学校机会,指导家长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使家长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和行为影响孩子。
第二篇: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号召“科教兴国”“教育强国”的今天,教育已成为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的话题和治国方针。说到教育,很多人自然会想到学校教育,认为学校是对学生实施教育与管理的主要场所,教师则是教育学生的的唯一肩负者。然而,随着高分低能、高分低德和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的日渐突出,社会逐渐把目光由传统的知识教育转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当今的学校教育不再是单一的知识教育,同时也包含了对学生心理与思想健康的教育。处于成长的黄金时期也是重要的转折期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应该成为学校、家长和社会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和推行,一家一孩 的家庭模式在社会逐渐普及,一胎化让很多家长把孩子当心肝宝贝疼爱、百依百顺、百般呵护,尽量满足孩子各方面的需求,孩子从小便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做什么事都呼风唤雨、让别人迁就于他,久而久之,便养成了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
2.性格怪异、难以融入群体。表现为缺乏自信,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观点或因家庭条件不好而感觉不如他人,不敢靠近身边的同学、唯唯诺诺;在人际交往中,处于被动,不主动与人接触,行为孤僻怪异,沉默寡言;过于自私,凡事都只为自己着想,难以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好攀比,什么事都想优越于他人,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好,易产生嫉妒心理。
3.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进入中学阶段的学生,最显著的特点是“逆反”心理增强。情感丰富,对他人的言行比较敏感。自制力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放纵自己,误入歧途。人格方面表现为自私狭隘,常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大喜大悲,情绪化;有时又自高自大,自以为是,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且抗挫能力差。
4.缺乏读书、立志成才的奋斗目标。部分独生子女从小养成了贫玩好耍的习惯,在学校里不读书、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甚至逃课,成天在学校外面四处溜达、到处乱玩,在学习上得过且过,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也没有强烈的读书意识。对父母和老师的督促与教导不屑一顾。
5.缺乏责任感。对独生子女的溺爱,使部分学生养成“老子天下第一”个性,遇事不计后果,做事不负责任。在家里不尊重父母、长辈,在兄弟姐妹间争强好胜。在学校欺侮小同学,对老师不尊重,对同学不礼貌,无视校纪班规,不履行学生的义务。在生活上缺乏自主性与独立性,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在社会上缺乏社会公德意识,不爱护公共设施,不遵守公共秩序,大胆妄为。
二、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青春期心理转变。青春期是孩子生理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过程。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处在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过渡期。青春期的生理剧变容易引起中学生情绪和情感上的激荡、敏感。有时,别
人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可以使他们情绪飞扬,彻夜不眠;有时老师或同学无意间的一句话也可以让他们茶饭不思,终日苦闷。然而,许多中学生认为自己已长大,强烈的自尊使得一些学生虽然内心高兴或苦恼而表面上却装得很平静;他们心中有秘密想向别人倾吐却又不相信别人,有些中学生甚至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长时间压抑自己,极易产生焦虑与抑郁。
2.学业压力。当前,中学的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大部分中学生变成了学习的奴隶、考试的机器。虽然现在实行素质教育的变革,但应试教育仍旧根深蒂固的存在着,“十年寒窗苦、一考定终身”的现实难以改变。从而, 强大的升学竞争, 家长期望、社会的压力严重困扰着学生,超出了学生的心理负荷,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表现为焦虑、失意、注意力不集中, 对老师和同学的言行敏感、失眠、神经衰弱等心理疾病状态。久之形成严重的心理疾病,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也失去对自己的信心,同时也严重损害了身体健康。因此,中学生紧张繁忙的学业和激烈的竞争是导致心理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3.家庭影响。在家庭方面主要存在三个方面情况:一是由于经济负担和生活压力,父母忙于挣钱养家,东奔西走,长期出门在外打工,让孩子跟家中老人或亲戚留守在家,不能很好地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关心较少或只是关心衣食和学习成绩,缺乏日常与子女的心灵沟通,从而逐渐使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冷漠、疏远、互不关心, 使子女的性格内向、自私和冷酷。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不顺心的事, 就会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低落的情况。二是经济基础比较优越的家庭, 父母将自己的孩子视为掌上明珠,一味溺爱放纵,忽视给他们以良好的精神影响, 久而久之使子女养成骄横、任性、贪图享乐、惟我至上的不良习性, 这种情况任其发展将会导致一些不良行为的产生。三是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但又不能用科学、正确的教育方法去引导。当子女未能达到自己的期望或者发现孩子犯错时,不是正面疏导、说服教育,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对其施暴, 造成孩子与父母间感情裂痕和情绪对立,形成互不信任的状态,更有甚者则离家出走、有轻生的念头。
4.学习生活中与教师和同学间的关系。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要求自由独立和民主平等的意识与日俱增。加之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对学生生活、学习上的问题没有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学生很容易陷入不良的学习情绪中。另外,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多和难度的加大,使得一些学生即使努力了也没有提高考试分数,无法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也得不到老师的肯定与鼓励,因而产生了厌学情绪。如果老师没有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并对厌学情绪给予及时调整,长期会使学生的消极情绪逐渐扩大、蔓延。更严重的是,有些教师对一些调皮学生缺乏起码的尊敬,丑化或者辱骂学生,使得他们产生严重的对抗心理,师生关系日趋紧张。除此之外,来自同学的眼光和态度及同学间的相处都会对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造成很大影响。
三、教师在培养中学生心理健康过程中的作用
社会、家庭的影响以及自身的作用形成中学生心理问题,在中学时期,如何引导和培养中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是关系和影响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大问题。教师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与学生的接触比较多,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效果,因此,教师在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表现如下:
1.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稳定、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中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精神的培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认识精神的作用,学会调节情绪、控制情绪, 在学习和生活中健康快乐地成长。情绪是极具敏感和传染性的,特别在学校这个特定的环境中, 教师的带动作用以及学生的从师和从众心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中学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深刻意识到, 自己的情绪变化会直接传染和影响学生的情绪。教师不仅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的变化, 而且要利用积极情感和乐观向上的愉悦情绪调动和引导学生积极情绪,形成良好的精神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校是一个团结、向上的大集体,每一个身在其中的人都是愉快和幸福的。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有心人,善于在细节之中洞察学生内部心理的变化,全面掌握和了解认识学生复杂变化的情感世界,并根据其心理、生理及性格特点有意识地进行积极的引导。在学生遇到挫折倍感苦闷时, 及时帮助他转移注意力,通过言传身教给予直接或间接的心理疏导,使其把挫折缩小,使低落的情绪得到及时的排解和淡化,从而把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和了解正确合理的发泄排解方式。利用日记、找老师同学倾诉、进行运动等方式,化解消极情绪,使之尽快地摆脱负面情绪、走出心理阴影。
2.引导学生培养自立自强、自信坚毅的行为特点
现时期的教育体制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 成绩的波动造成心理状态的起伏, 如果成绩优良并保持稳定的,还是能够较好地调节心理平衡。但是,学习知识的过程中, 每个人的接受能力是有差别的, 因此, 部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 在几次考试中落伍后,就容易失去自信,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不思进取,有的甚至把时间花费在网络上或者是早恋,既影响了学业,也耽误了前程。因此,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培养自立自强、自信坚毅的行为特点。为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教师首先应该练就一双“察微知著”的慧眼,善于从看似细微处中发现学生与众不同的特长和优点, 有的放矢的予以引导和启发使失去自信的学生重新鼓足学习和生活的勇气。拥有自信,就拥有了积极性,有了积极性,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身心就会得到健康地发展。其次, 充分利用外部的一切条件, 为这些学生创造一个能够发现自己长处和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特别是让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找到自信。在他们学习进步时, 及时加以肯定、表扬和鼓励,让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自己是很棒的,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做的更好的,让他们尽可能多地体验奋斗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
3.引导学生培养健全人格和独立个性
培养健全的人格, 发挥独立个性是中学生健康心理的目标所在。人格是一个人的行为基础,是精神层面的自我表征。基于此, 新时期的教师队伍建设, 不仅要“传道授业”还要关注现代教育制度和了解家庭教育方式, 使中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独立的个性。这首先要求老师要用良好的工作作风、师德修养和为人处事态度去感染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偏不废。关心体贴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其次,要求学校教育由传统的“孤军作战”转变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联合作战,因为学生人格的形成不光受学校教育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家庭和社会风气等方面的影响,只有把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加以积极影响和正面教育,学生才可能在稳定的环境中养成健全的人格和独立的个性。
四、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
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为使其正常、高速地运转,学校既要有思想认识和知识上的准备,又要有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予以保证。
1.开设心理辅导课。心理辅导活动课要坚持发展性、主体性、活动性、成功性、反思性和协同性等教学原则。重点不在心理健康有关知识的教学,而在于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通过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强调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2.注重个别辅导。个别辅导是辅导教师通过与学生一对一的沟通来实现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更不可能存在心理活动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中学生的心理既有其共性,亦有其鲜明的个性。要有效解决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就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给予具体分析并对症下药,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所以,对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除了采用其他方法外,应对个别辅导给予足够的重视。个别辅导应在“尊重、理解、关怀、引导”这几个字上下功夫,教师的态度应和蔼可亲,尽量缓和紧张的气氛,缩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平和、轻松的环境中帮助学生解除烦恼、困扰与压抑。在个案研究时一定不能浮光掠影、做表面文章,应广泛地收集材料,客观、全面地分析问题的性质与成因,拟定操作性强的辅导方案,以协助学生解决问题。
3.在学科教学中注重课堂渗透。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所以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满意的解决。广大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教师要承担起“充当学生心理保健医生”的任务。每位教师、每个学科都要担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而且要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因此教师在继续教育中应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充实提高,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挖掘各科教材中蕴含的适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善于利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有利于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境,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不仅学习知识,同时还能在心理上和精神上自我调试和充实,进而更好的实现教学所要求的情感目标。
4.坚持环境育人,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构建文明和谐集体。一个文明和谐的班集体有一种凝聚力,给人以温暖和快乐,让人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在这样的班集体中,学生会自觉地改变自己,让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优秀的班集体有一种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它主要通过班风、学风、班容、班貌、师生精神风貌等形式表现出来。这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环境氛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班主任不仅是“工程师”,更是艺术家和心理学家。我们肉眼虽然看不见学生的“灵魂”,但可以为其“灵魂”的健康创设一种好的氛围,一个好的环境,这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5.贯彻活动育人,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健康有益的实践活动。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是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其对开阔学生的知识领域、思想境界,提高学生文化修养,扩大学生社交范围和心理容量,发展学生个性起重要作用。此外,还可通过建立心理松弛场所开展心理教育活动训练,如组织学生进行小品表演、角色模拟互访互问游戏以及其他活动形式,让学生学会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等心理调节手段,同时还能让学生正视竞争,在竞争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总之,中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决定着国家
未来的命运与兴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人民教师的我们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四有”青年的重任。我们不仅要扮演好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他们各方面得到健康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正是教师职业赋予我们的教书育人的职责。
第三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8尔雅五月开课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西格蒙特·弗洛伊德是()学派的创始人。(1.0分)1.0 分 A、精神分析 B、人本主义 C、行为主义 D、认知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2“客体永恒性”是哪位心理学家的实验。()(1.0分)1.0 分
A、韦德海姆 B、皮亚杰 C、赫尔 D、斯金纳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下列哪一项不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需求层次。()(1.0分)1.0 分
A、生理需求 B、安全需求 C、爱与被爱需求 D、物质需求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自我认同感有()种状态。(1.0分)1.0 分
A、2 B、3 C、4 D、6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下列哪一条不符合90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态度。()(1.0分)1.0 分
A、喜欢边玩边学习,不喜欢系统的、沉闷的教学 B、坚持自己的观点,坦诚地表达自己 C、欣赏他人,坚持自己 D、新知识接受性差,不深思熟虑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6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三段论中不包含()。(1.0分)1.0 分
A、大前提 B、中前提 C、小前提 D、结论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7人只能在与人的关系中发现“永恒的自己。”这句话出自于()。(1.0分)1.0 分
A、笛卡尔 B、苏格拉底 C、弗洛伊德 D、马丁·布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8存在主义的四大生命命题:自由、孤独、()、存在的价值。(1.0分)1.0 分
A、激情 B、恐惧 C、焦虑 D、尊重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9思维、言语与行为紊乱,情绪怪异,众人高兴我独愁,该悲伤的时候却放声大笑。是()人格。(1.0分)1.0 分
A、依赖 B、精神分裂型 C、偏执型 D、分裂型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0“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是()的爱。(1.0分)0.0 分
A、成熟 B、不成熟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B
11皮亚杰认为依恋来自于()。(1.0分)1.0 分
A、温暖 B、关怀 C、关注 D、习惯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2婴儿开始能够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对象区别开来,是在:()。(1.0分)1.0 分
A、8个月以前 B、8个月左右 C、1岁左右 D、2岁左右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3“我认为,我爸爸觉得我是个守信用的人。”这是:()(1.0分)1.0 分 A、镜我 B、物质自我 C、社会自我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4在郭念锋教授提出的心理健康十标准中,最具中国特色的是:暗示性()(1.0分)1.0 分 A、暗示性 B、自信心 C、心理活动强度 D、环境适应能力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5文艺复兴是对()文化的传承。(1.0分)1.0 分
A、拜占庭 B、奥斯曼 C、古希腊 D、日耳曼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6在新生刚入学缓冲期发生的适应性问题可以用()来改变。()(1.0分)0.0 分
A、培养爱好 B、加入社团 C、坚持作息 D、坚持运动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B
17人类()%的疾病与心理的压力感有关(1.0分)1.0 分
A、不到10% B、20—30% C、65—90% D、1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8被世人誉为“精神分析之父”的是()。(1.0分)1.0 分
A、弗洛伊德 B、詹姆斯 C、冯特 D、梅斯梅尔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9被称为西方哲学奠基者的是()。(1.0分)1.0 分
A、柏拉图 B、德谟克利特 C、苏格拉底 D、普罗泰戈拉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探索,我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医生工作最适合我。”属于:((1.0分)1.0 分
A、认同感扩散 B、认同感早闭 C、认同感延缓 D、认同感获得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1压力感不可控制。()(1.0分)1.0 分
A、是 B、不是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2在边缘系统中,与记忆有关的是()。(1.0分)1.0 分
A、杏仁核 B、海马 C、垂体 D、下丘脑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3客观是被所有人都能够感知的那个现实。()(1.0分)0.0 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B
24大学生在成年早期的阶段需要完成()。(1.0分)1.0 分
A、性格成熟 B、人格成熟 C、体魄成熟 D、思想成熟 正 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5()第一个提出生命周期的理论。(1.0分)1.0 分
A、詹姆斯 B、威尔汉姆.冯特 C、梅斯梅尔 D、埃里克森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6坦诚、尊重、关怀,保持心理距离是与()人相处的原则。(1.0分)1.0 分
A、强迫型 B、抑郁型 C、偏执型 D、分裂型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7有时情绪爆发、甚至可能有自虐倾向的是()人格。(1.0分)1.0 分
A、强迫型 B、表演 C、偏执型 D、分裂型)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8心理学学科的发展迄今是()的局面。(1.0分)1.0 分
A、稳步向前 B、曲折坎坷 C、百花齐放 D、停滞不前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9()年,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郭念锋教授提出心理健康十标准。(1.0分)1.0 分
A、1984年 B、1985年 C、1986年 D、1990年 正 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年,国际心理大会为心理健康做出定义。(1.0分)1.0 分
A、1946 B、1966 C、1864 D、1945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1人的情绪是人与环境,人与人际关系,人与生活事件互动的结果。()(1.0分)1.0 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2被称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古希腊医生是()。(1.0分)1.0 分
A、德谟克利特 B、希波克拉底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3科学世界有三大未解之谜:1,物质起源、生命起源、()。(1.0分)1.0 分
A、意识起源 B、生物起源 C、文化起源 D、宇宙起源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4心理学是在()模式下研究人的问题的。(1.0分)1.0 分
A、简单 B、健康 C、通约 D、一般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5关于遗忘的规律是由()发现的。(1.0分)1.0 分
A、佛洛依德 B、巴甫洛夫 C、华生 D、艾宾浩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6“变态”这个词来源于()。(1.0分)1.0 分
A、临床医学 B、物理学 C、生物学 D、心理学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7()强的人,遵循现实原则,懂得如何适应现实环境。(1.0分)1.0 分
A、本我 B、自我 C、超我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8情爱与性爱的结合属于:()(1.0分)0.0 分
A、健康的性动机 B、健康的性意识 C、健康的性情感 D、正确的性观念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B
39主观是由我们的感知和觉知之间构成的现实。()(1.0分)1.0 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40社交距离应该保持在()。(1.0分)1.0 分
A、0-46厘米 B、46-122厘米 C、1.22-3.66米 D、3.66米以上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1九十年代出生的人,最需要哪种情感?()(1.0分)1.0 分
A、关注 B、爱 C、尊重 D、溺爱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2詹姆斯·林奇在《我的哭声无人听见》一书中提出:“孤独是致命的毒药,()是生命的良药。”(1.0分)1.0 分
A、快乐 B、休息 C、交友 D、对话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关于心理健康的()个标准。(1.0分)1.0 分
A、5 B、6 C、7 D、10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4利他与利己的平衡通常需要做到()。(1.0分)1.0 分
A、自己获得的和自己给与的多少不重要 B、自己获得的要小于自己给与的 C、自己获得的与给与的要平等 D、自己获得的不要大于自己给予的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5超我强或以超我为主导人格的人,要看()。(1.0分)1.0 分
A、先天遗传 B、所处环境 C、父母的教育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6“错觉不是发生在感觉层面,而是人的知觉层面,由此推论出人的感知具有某种结构。”这是谁的理论。(1.0分)1.0 分
A、沃森 B、赫尔 C、韦德海姆 D、斯金纳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7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是由心理学家()设计实施的。(1.0分)1.0 分
A、费钦纳 B、赫伦 C、冯特 D、斯金纳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毕达哥拉斯认为()是人类高级智慧的体现。(1.0分)0.0 分
A、文字 B、情感 C、哲学 D、民主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C
49六七十年代的人一生下来就面临着()的局面。(1.0分)1.0 分
A、战争** B、衣食无忧 C、极度自由 D、物质匮乏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50“我没怎么想过未来的工作,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属于:()(1.0分)1.0 分
A、认同感扩散 B、认同感早闭 C、认同感延缓 D、认同感获得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二、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
1生理性别决定性取向。()(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心理健康维度图中的纯白是指健康人格,自信心高和适应力强。()(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现实生活中,不同人的性别状态是风格迥异的。()(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力量。()(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5大学生必须适应人际关系的变化。()(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6顺行性遗忘症是指对造成失忆的事件后发生的事情的遗忘。()(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7如果产生压力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8大学阶段的学习考虑的更多的是掌握专门知识与能力,培养全面素质。()(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9适应环境的变化不属于大学生要完成的适应。(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0接纳仅指接纳自我。()(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1男女性别角色无法互为参照。()(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2感觉剥夺实验表明,来自外界的刺激对维持人的正常生存是十分必要的。()(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3大学生不需要学会适应角色定位而产生的心理偏差。()(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4顺行性遗忘和逆行性遗忘都属于短时记忆遗忘。()(1.0分)0.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5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保持和谐的人际交往。()(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6人类大脑主要由水构成。()(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7正确认识自我是人际交往中的第一步。()(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8对于大学生而言,自我认识没有变化。()(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9情绪的信号功能主要通过表情传递的。()(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0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它们都受丘脑的控制。是坎农-巴德学说的观点。()(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1大学生需要有社会意识,应该将所有精力投入到社会活动中。()(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2西方伦理学倡导在不影响别人前提下的自由意志。()(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3我们的自我感远远超越了我们的身体。()(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4如果你的同学送人或抛弃自己珍视的东西,有遗书或自杀计划,涉及自杀方法,那么他可能有自杀倾向。()(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5异常心理是指具有典型精神障碍症状的心理活动。()(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6科勒提出的学习顿悟说属于学习的认知理论。()(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7生物医学认为:心理障碍是病态人格发展的必然结果,与先天大脑结构变异、脑神经递质机能不良、或者基因缺陷有关。()(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8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是大学生常遇到的问题。()(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9表情传达情绪。()(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0大学生创造性学习多,深层次理解多。()(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1内隐记忆也需要有意识的回忆。()(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2所有物并未延伸自我。()(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3你选择自由,代价是必须承受得起孤独。()(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4逆行性遗忘症是指对造成失忆的事件发生之前的事情的遗忘。()(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5六七十年代的人在青少年时期比较容易有逆反情绪,是因为在童年阶段他们的自恋需求被很大程度的压抑过。()(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6青春期是性的印刻期。()(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7压力也叫应激。()(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8爱情需要全身心投入,不需要有底线、有原则、有自我。()(1.0分)0.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9寻找人格的成长点对于人格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0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的需要 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1遗忘在任何记忆过程之中都有可能发生。()(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2性格是个体人格差异的核心。()(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3运用人的投射心理,可以编制人格测验。()(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4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是由詹姆斯提出来的。()(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5即使朋友不多,但足以交心,仍然可以获得社会支持。(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6心理健康标准是唯一的。()(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7对决定的事情投入情感,并乐在其中,这属于健全的自我意识的内容。()(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8记忆就是记忆力。()(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9互爱并非唯一健康的性动机或性需求。()(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50危机事件后的处理原则:关心活着的人,才是真正的对逝去生命的告慰。()(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第四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活动时间:5月9日中午12点整
活动地点:3308教室
出席人物:2011级小教(1)班全体同学
主讲人:廖佳慧
班会内容:
(一)大学生目前面临哪些心理问题(举例说明);
(二)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的因素对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影响;
(三)为什么会产生心理问题;
(四)怎样解决大学生普遍面临的心理问题(提供大致方法);
(五)建议在班级开展相关心理健康培养活动,加强班级同学的互动与交流。
——2011级小教(1)班廖佳慧
第五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知之明,并且总是对自己不满意;由于所定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怨、自卑;由于总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却又总是无法做到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同自己过不去;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平衡,也无法摆脱自己感到将已面临的心理危机。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
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
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完整的个性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择业心理,应该符合社会的要求,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对环境有适应能力。倘若具备了以上素质,则我们的心理健康不成问题,则一定能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一定的成功。
(一)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激发自我潜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核心在于自我观念问题。在团体情境中,成员之间通过个体的自我分享,会意识到原来别人的许多问题与一直困扰自己的问题是相似的,这样就会减轻心理负担,改变不当的自我评价,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此外,团体中每个人为寻求改变而付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进步,对于其他成员都是一种鼓励,可以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信心,激发自我潜能。在团体中形成新的自我观念,在团体活动结束后也会促进个体更好地与所在群体的互动和协调。
(二)纠正心理偏差,促进心理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团体心理辅导的积极目的在于发展的功能,这是咨询心理学遵循发展模式的直接体现。通过团体活动可以改善成员的不成熟的偏差及行为,促进其良好的心理发展,培养健全人格。尤其是学校团体心理辅导能给予正常学生以启发与引导。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可以创造一种安全、温暖、可信任的气氛,这种气氛会促使成员自我表露,在团体中将与自己有关的事情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团体中的分享,可以促使成员多角度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团组成员的相似境遇使得团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