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案例分析看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从案例分析看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案例:
女大学生李某,长得挺漂亮。她有许多网友,大家都聊得很好。渐渐地,她发现和其中一个男生特别投机。一次不太在意的见面,却让女孩更加心仪,因为她发现男孩比想象中好很多,从此网恋就变成了现实中的恋爱。长时间的相处,让女孩发现男孩有许多像这样从网上骗来的女朋友。男孩一直在欺骗她,这就如晴天霹雳,李某心里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没有心思做任何事,甚至要割腕自杀。
专家分析:
女大学生的这种网络心理障碍属于情景性忧郁,她把自己真实的感情给了一个并不真实的人,真正相处了以后,发现他根本没有网上那么优秀,感觉也不像在网上那么好,只是虚有外表而已。更没想到男孩是一个专在网上欺骗女孩感情的人。因此造成心理障碍甚至想要自杀。而从男孩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网络心理障碍。他经常欺骗网上的女孩,表现了他在平时生活中都存在着自卑心理,这样的人特别希望得到关注。他们虚有一个好的外表,就好像“绣花枕头烂稻草”。他在网上把自己说的天花乱坠,其实是一无所有。网络是虚拟的,它可以让人们随意幻想,有些男孩把自己想成白马王子,女孩想成白雪公主,过度的幻想就产生了病态心理。
案例:
小A与小B是某艺术院校大三的学生,同在一个宿舍生活。入学不久,两个人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A活泼开朗,小B性格内项,沉默寡言,小B逐渐觉得自己像一只丑小鸭,而小A却象一位美丽的公主,心理很不是滋味,她认为A处处都比自己强,把风头占尽,时常以冷眼对小A。大学三年级,小A参加了学院组织的服装设计大赛,并得了一等奖,小B得知这一消息先是痛不欲生,而后妒火中烧,趁小A不在宿舍之机将A的参赛作品撕成碎片,扔在小A的床上。小A发现后,不知道怎样对待小B,更想不通为什么她要遭受这样的对待?
专家分析:
小A与小B从形影不离到反目为仇的变化令人十分惋惜。引起这场悲剧的根源,关键是两个字——嫉妒
既然嫉妒心理是一种损人损己的病态心理,严重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克服的方法有:
1.认清嫉妒的危害,嫉妒别人的人一方面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由于整日沉溺与对别人的嫉妒之中,没有充沛的精力去思考如何提高自己,恰恰有继续延误了自己的前途。
2.克服自私心理。要根除嫉妒心理,首先根除这种心态的“营养基”——自私。只有驱除私心杂念拓宽自己的心胸,才能正确地看待别人,悦纳自己。
3.正确认知。客观公正地评价别人,也要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一个人只要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现实地衡量自己的才能,为自己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就可以避免嫉妒心理的产生。
4.完善个性因素。大凡嫉妒心理级强的人,都是心胸狭窄、多疑多虑、自卑、内向、心理失衡、个性心理素质不良的人。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因素,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一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5.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一公平、合理伟基础的竞争是向上的动力,对手之间可以互相取之所长,共同进步;还必须建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嫉妒是人类心灵的一大误区,祝愿所有。
案例:某大学大三学生王某,做在教室里看书时,总担心会有人坐在身后并干扰自己,有强烈的不安全感,以致于只能做在角落或者靠墙而坐,否则无法安心看书;对同寝室一位同学放收音机的行为非常反感,有时简直难以忍受,尤其是中午睡午觉时总担心会有收音机的声音干扰自己,从而睡不着觉,经常休息不好。但又不好意思跟其发生当面冲突,因为觉得为这样的小事发脾气,可能是自己的不对。很长时间不能摆脱这种心理困境,很苦恼,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即将毕业,心中一片茫然,担心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有时后也懒得去想这个问题,怕增添烦恼。学习一般,在班上成绩中游,当看到其他同学都在准备考研究生,自己也想考,但是又不能集中精力学习。自卑,缺乏自信,生活态度比较消极,认为所有的一切都糟透了。家在农村,经济状况一般,认为自己有责任挑起家庭的重担,但又觉得力不从心。
专家分析
在该案例中,该生实际上其心理困境主要是由各种压力源造成的。首先,该生即将面临大学毕业,择业困难构成其压力源的核心。择业压力所导致的心理紧张和心理困境,其实质是由来访者自身能力与理想目标之间的落差造成的,落差越大,心理压力也就越大。学习成绩一般,对自己缺乏信心,但家在农村,又觉得自己责任重大,必须找到一份好工作,因此心理压力是相当大的,而且是与日俱增。其次,择业压力使来访者在心理上产生不安全感。行为发生学认为,当人受到刺激时就会做出某种特定的反应。来访者面对压力,采取的是消极应对策略——回避。虽然不去想它,但是问题和压力却仍然存在,尽管只是一种茫然状态;再次,择业压力使来访者的心理变得异常敏感和脆弱,这一点在他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直接体现出来。哪怕有一点动静,在教室看书或者在宿舍睡午觉就会受到干扰;严重时,即使没有任何干扰,来访者也会怀疑、担心和害怕受到干扰;第四,择业压力和敏感的心态极易使来访者面临人际性冲突问题,这是来访者采取回避和压抑等消极应对策略的必然结果。在与同学相处时,尽管来访者自己也意识到只是一些很小的事情,但就是不能控制自己。当某件事情或某个人多次引起自己的反感和不快时,就很自然地把自我消极情绪固着在该事或该人,从而影响人际的和谐与沟通。实际上,这是由于来访者刻意回避主要现实压力,导致压力感(压力能量)转移的结果。
极端案例
梁鹏是电影学院导演系的研究生,个子高高的,长得也很帅,但几年下来他有一个很悲观的想法:做导演需要出名,而真正出名的导演又有几个呢。而且自己家是外地的,从本科到研究生一路走来实在太累了,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这种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最终,他办理了退学手续。学校的老师、同学无不为他惋惜。
专家分析
大学生现在面临的压力过大,造成心理的落差比较大,与整个社会发展的形势和家庭的影响是分不开的。首先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大学的扩招,让一些学生在上学的时候就对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产生焦虑。另外,自我和家庭对学生前途所定的目标过高,有的学生有一种为家长读书的想法,想的是将来要怎样报答家长,有的是给自己定了一个不太符合实际的目标,那么都可能在最终结果上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这需要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要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无论怎样,知足常乐是不变法则。另外,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一步步
走好自己的路。
■性的迷惑
极端案例
小樊与小路是高校“夫妻部落”中的一员,两人在校园附近租下一套房子,过起了同居生活。两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双方对未来都没有太明确的想法,目前生活在一起只是为了“相互取暖”。
最近一个对高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在受调查的同学中,有13%的人坦言大学期间有过性行为。
专家分析
在现代教育体系下,青年人“知、情、意”不平衡。可能智商比较高,情商比较低,那么意志力就更弱了,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那么在身体某方面曾经没有得到满足,就会产生缺失性需要,就会通过各种途径来获得满足。严重的可能有露阴癖,产生一种儿童心理。这是在某些压力下,人会回避退型,退回到儿童心理阶段,那么就会有这样一种行为发生。但这是极端的一种表现,在学生中存在的大多是性渴望、性焦虑等等,这恰恰表现出在性教育问题上缺乏一定的指导。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对性充满渴望,但是真正了解的并不多,也有的情侣因为是否需要发生性关系而闹翻,这些都很深地困扰着现在的大学生。学生们可能没有很强的意识,那就是爱和性不仅是一种心理和生理上的体验和感受,它背后还有一个严肃的责任问题。这些是不可回避的,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健康、科学地对待性问题,了解性问题,更要理智思考并约束自己的行为,是大学生精神健康很重要的一部分。
前不久,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2006级临床专业的学生李某,在其学校附近与男友发生争执并提出分手,遭男友割断喉管后死亡。据目击者称,事发时,杨某拿着一把十余厘米的刀追死者,并朝其喉咙处割去,杀死女友后,杨某抱着死者久久不肯离去,直到110民警来到现场,将其带走。
专家分析:
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稳定,踏入大学,就相当于踏入半个社会,从而他们感到不适
应,害怕失败、害怕拒绝,心理上的矛盾冲突尤为突出。这些矛盾解决不好,就可能成为大学生犯罪的心理基础。目前,大学生犯罪心理复杂多样,其突出表现在犯罪动机、价值观念、人格障碍、个体心理偏差等方面。种种原因表明,这些障碍与偏差导致的犯罪心理与社会就业、家庭经济、个人恋爱所造成的心态失衡、心理变态、心理疾病有关。
近几年来,大学生打架斗殴、杀人伤害、强奸之类的人身伤害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并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是仅次于大学生盗窃犯罪的第二大类案件,这种现象值得关注和警惕。
心病终需心药医,心理专家呼吁:学校、家庭乃至社会都要在学习、生活、恋爱、就业等方面,更多地给予大学生一些心理关照和疏导,才能减缓和化解大学生的心理。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稳定,踏入大学,就相当于踏入半个社会,从而他们感到不适应,害怕失败、害怕拒绝,心理上的矛盾冲突尤为突出。这些矛盾解决不好,就可能成为大学生犯罪的心理基础。目前,大学生犯罪心理复杂多样,其突出表现在犯罪动机、价值观念、人格障碍、个体心理偏差等方面。种种原因表明,这些障碍与偏差导致的犯罪心理与社会就业、家庭经济、个人恋爱所造成的心态失衡、心理变态、心理疾病有关。
第二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及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与分析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案例背景
XXX,男,2016级机电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生,入学当天由班主任认领自己班学生时就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很腼腆内向,话极少,眼神非常小心,不自信。
开学一段时间以后,我做了几次比较详细的班级状况统计,包括了基本家庭状况、兴趣爱好、同学评价等。与此同时XXX同学在此进入我的视野,他家庭条件很差,前几年他患过一次大病现在已基本恢复(这里我并没有深追他的病情),是特困户,享受政府补贴,免学费等等一些信息。性格方面:孤僻,说话时语无伦次,不能正视别人进行眼神交流,无法清楚表达自己的感情,情感淡漠,反应迟缓,不能和同学舍友正常交往;而且非常敏感。
2016年11月份一天早上6点半的时候,我接到XXX宿舍舍长的电话,大体内容是:今早宿舍同学起床发现XXX不在宿舍,经舍员回忆凌晨大概3点的时候模糊看到该同学去上厕所。然后早上9点多,我再次接到XXX同学舍长的电话,说明XXX已找到,他自己说昨晚梦游了,目前情况稳定。我立刻将该同学的情况向系领导作了汇报,系领导指示先和小柯家长联系,然后带该同学去心理咨询中心做咨询。联系家长后,家长说以前在家就有过这样的状况,前几年他做过一次开颅手术,目前一直服用药物治疗,我建议XXX去医院做一次详细检查,家长同意,但并没有来学校与我进一步接触沟通。
联系完家长之后我直接跟XXX进行了一次很轻松的谈话,了解了他突然梦游的原因:学习压力大和自闭造成的。
二、案例经过
1.充分掌握信息,分析XXX的行为原因
在与XXX家长的沟通中得知,该同学父母均没有文化,平日很少出门,以种地为生,家庭经济拮据。这也是XXX感到非常自卑,不爱跟周围同学交流,慢慢的产生了自闭的情况。2.加强监护,及早确定处理办法
因此,在了解到该同学的基本情况后,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找XXX聊天。开始的时候,XXX很戒备,话语支离破碎,眼神躲闪,问一句答一句甚至有时问几句才回答。我鼓励他有想法大胆说出来,渐渐的我们之间建立了某种信任关系,她也突然打开心扉,聊天过程中他经常流泪,从跟他几次的交谈中我大体了解到,他家庭条件非常不好,但是他的病又给家里造成很大压力,使他自己压力很大。
如果他可以给家里减轻负担,我认为会对他的心理问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我为他争取到了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的岗位。并且嘱咐班委有活动尽量让他参与,慢慢的XXX脸上有了笑容,舍长的反应也让我感到欣慰。
3.关爱问题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
关怀XXX的成长,我也被安排成为XXX同学的一对一帮扶老师,2016年我班学生组织的元旦晚会,本来没有他的节目,最后在我的鼓励下,同学的掌声中,XXX用颤抖的声音为大家带来一首歌。这一次,我觉得XXX同学真的进入这个班级体了。
三、案例问题
1.学生在校期间出现心理问题的程度界定。
案例中XXX同学最后的转变是好的。但是,追溯回去,如果学生在梦游过程中发生意外,学校应不应负主要责任?作为班主任老师的我,应不应负主要责任?入学体检和大病史统计必须严格把关。
2.班主任老师的心理知识掌握。
虽然关爱可以起到一定的感化作用,但是作为学生学习生活最直接负责人的班主任老师更应该注重心理知识的学习。
四、案例启示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其自身的发展,而且关乎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生理虽已成熟,但心理尚未成熟,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特别关怀。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就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意志薄弱,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如进行焦虑问卷调查、人格问卷调查等,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疾病症状的学生,反馈到辅导员那里,然后辅导员有区别地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及康指导。早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2.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心理品质的完善,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点。故建议将该类课程作为常年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大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第三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1、小军(化名),男,20岁,某大学大二学生。大一刚入校时,朴实的装束,憨厚的性情和不善言谈的性格给老师和同学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他勤奋好学,成绩出众。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遇到一个女孩子,女孩那热情开朗、能说会道的性格,像花一般甜甜的笑脸给他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整个一上午,他的眼前一直浮现着她的笑脸。那一天晚上,他失眠了。以后,他整个人都变了。想向她表白,又缺少勇气,整日精神恍惚,学习热情一点儿也没有了。他经常在人群中寻找女孩的影子,想看她一眼,和她说一句话。有一天,他看见她和一个男生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他想把她忘掉,却总是失败,每次在路上遇到她,总要不由自主地多看她一眼。他觉得自己真是没用,他觉得唯一的办法就是离开她,离开学校,可是,想起父母的嘱托和自己的前程,他内心矛盾万分。
同学们,请你根据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他排忧解难,告诉他该怎么办?谈谈你的看法!
2、我们宿舍平时为了一些琐碎的小事经常会发生吵架,互不相让,搞得相互之间很不友好,宿舍气氛紧张。我喜欢中午午休,有的同学不喜欢午休,在宿舍看书听音乐或者聊天,弄得我无法安宁。早上我起得早,有的同学说我吵醒了她们,对我有意见。我是个很讲究卫生的人,可有的同学很邋遢,果皮瓜子壳随地扔。我生活在里面感觉很不舒服,好多次我想跟她们沟通,可最后还是不欢而散,无法解决问题。最后我实在没办法,跟辅导员提出要换宿舍,可辅导员说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我该怎么办呢?
请根据上述案例,分析该同学遇到了什么问题?并分析其成因,提出帮助她(他)解决问题的办法。
3、Z系10位同学通过学院实习就业招聘会,经过双向选择,进入Y企业实习。Y企业为国内前五位的知名医药集团与香港一家公司的合资公司,注册资本过千万美元,地处广州,环境优美。公司为科研、生产一体化医药企业,按照GMP要求设计,包括固体制剂楼、液体制剂楼、综合立体自动化高架仓库、研发中心、办公营销中心等功能建筑。公司刚刚建成,正处于起步阶段,计划生产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冻干粉针剂、大输液、小针剂六种剂型。各剂型工艺流程先进、已进的生产设备均为德国、英国、意大利进口,自动化程度高,性能优秀。Y企业具有一定的实力,是学院的教学实习基地,同学院有良好的合作,转正后给高职学生提供的待遇水准为市场平均水平。
Z系的10位同学均为在校期间品学兼优的学生,经过激烈的竞争进入Y企业实习,实习3个月后,几位同学向辅导员提出集体离职,另找单位,主要有2条原因,一是实习3个月期间,同学们感觉做的都是杂活,比如文档的复印、投料、灯检,多是重复性的劳动,技术含量不高,像打杂,不像实习;二是实习期的待遇较低,尽管公司承诺转正后收入会有较大提高,并且由于公司刚起步,很多薪酬较高的管理和技术岗位缺人,但同学们在重复的劳动中觉得看不到希望。
问题一:请分析这种情况下,实习生是否需要更换实习单位,并简述理由。
问题二:对于即将面临实习的高职学生,在选择或更换实习单位时,应考虑哪些因素,并做简要说明。
第四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抑郁情绪
极端案例
小林以当地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某重点高校,第一学期期末,本来踌躇满志准备获取奖学金的她未能如愿。她的情绪从此一落千丈,变得郁郁寡欢,无心学习,也无法处理好与同学的人际关系,还整夜失眠。最后不得不去医院精神科检查,结果诊断她是患了抑郁症。
专家分析
据日前一项对大学生抑郁症的抽样调查显示,大学生抑郁障碍疾患率为23.66%,据此推算,北京患有抑郁症的大学生不少于10万人。
在大学生中有抑郁现象的比较多,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自我价值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对自己进行了一些否定。一般这样的学生情绪都比较低落、不稳定,不爱搭理人,做事情没有兴致,时间长了,容易造成心理情绪积聚,对学习、生活肯定会造成影响,严重的则会患上抑郁症。如果没有找到正常渠道发泄,可能会沉迷于一些自己觉得是正确的事物上面,比如网络。这就需要周围的人群关注他们,给他们温暖,生活中有这种情绪的大学生也要多和身边的朋友谈心、交流,释放出自己的压力,以缓解这些症状,从而恢复到正常状态。
■自杀倾向
极端案例
今年5月7日晚9时10分左右,北京大学理科二号楼一男子从九层的天台坠楼,落在楼底天井的西北角。而在15天前,北大一女生从同一座楼上跳楼身亡……
专家分析
自杀是一种极端行为,原因有很多。现在大学生压力要比以前大得多,那么他们就想寻找各种方式缓解压力,比如跳舞、上网、交友等等。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渠道去进行缓解,可能就会产生人生比较失败的消极想法,也可能是从前失败的痕迹与现在的失败产生共振,让这样一种力量成几何扩大,最后把这样一种情绪放在了一个点上。可以说,愤怒的力量越大,压抑愤怒的力量也就越大,最后发泄出来的力量就越大。那么,在某一个时候,这种力量也会作用于自身,自杀成了自身的需要。还有的就是目标和自身能力产生差距,没有正确认识自己,摆正心态,那么负面心态一直积聚,到最后也可能完全否定了自己,而寻找自杀这种解脱方式。现在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没受过挫折,面临压力就会选择逃避,这也是一种很危险的心态。
第五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摘 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达到高潮。目前,中国大学生看起来有喜有忧,喜的是,他们已有了很强的独立性和自我经营、学习、发展的能力。忧的是,他们的心理状况与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国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风气不断影响着原本清纯的大学校园,校园已不是一片净土,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十分集中和突出。本文引用了一个实际工作案例,该案例陈述了案例背景、案例原因分析以及具体的处理方式。案例的分析为从事学生工作的相关人员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休学 退学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也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新的学习环境与学习任务的适应问题,自身的期望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问题及对未来职业的规划问题等。如何让他们克服种种心理压力、心理障碍,以一种积极向上,正常的心理去适应环境,适应专业,突破心理障碍,从而获得成绩,是我们每个辅导员都关注的问题。下面就这些问题我以一个案例来分析。
1案例背景
学生某某,现某专业大二学生。入学时,性格活泼,在班级人缘关系较好,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也很有集体荣誉感,总是积极主动承担班级任务,老师和同学都十分喜爱他。但没过几个月,学生开始种种不适应大学课堂,上课变得不认真,经常在课堂上玩手机,做小动作,开小差神游,有时还精神不振,干脆上课就趴在桌上睡觉,老师点名回答问题也不起立也不出声。当老师批评他时,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的样子,也不理会。后来干脆直接不上课,由着自己的性子爱干啥就干啥,老师和家长的话都不理会。期末考试也因为自己的不在乎,不认真挂了很多门课。当有补考机会,学委通知补考的时候,该生也不参加补考。最后由着自己的性子,也不重修,挂科的科目还始终都是不及格。老师和家长多次找该生谈话,都是一阵子好,一阵子就回到老样子。而且经常还以各种理由请假不上课,即使上课也不听,作业不交,属于老师和家长都头疼的学生。
2原因分析
以上背景描述中提到的学生是有许多不良习惯的,其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
(1)家庭因素。90后的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家境都很优越,家中能够得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疼爱。家庭经济状况的富裕,让他们在家里的几乎任何愿望都能满足。过多的零用钱让他们养成了花钱无度的个性,他们的性格特征是什么都不在乎,包括学业、成绩。因为独生子女的原因,家长对他们的期望也很高,基本把全部的希望都倾注在他们身上,所以对他们来说压力也很大,往往达不到期望值,家长的责备和失望让他们也产生了逆反心理。
(2)个性因素。任性,胆大,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对学校对课堂期望过高,而达不到心理期望值时,往往我行我素,做事不考虑后果。
(3)意志力缺失。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进取性,畏难情绪严重,行为自觉性差,需要老师或家长的监督才能去上课,才能交作业,才能去复习。学习目的完全不明确,学习抱着混的态度,动机不强。对班级和学校活动同样漠不关心。认为自己只要混个文凭就可以,与之无关的事情基本都不参与。
(4)心理极度疲劳。学生在课堂上严重表现为无精打采,无法集中注意力。精神不济,做事不积极、不主动,懒散无力,没有一个年轻的青少年应该具有的那种精力充沛、神采飞扬的感觉。由于学生本人定位不准,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目标方向不明确,整天浑浑噩噩,不关心自己的学业,消极混世,显得异常颓废。没有信念抱负的支撑,不考虑自己的理想、前途、得过且过。
(5)做事不喜欢按部就班。对新鲜事物异常喜欢,对学习新知识却没有勇气,不愿独立思考和尝试。做事求稳,只要不违反校规校纪,都去做,不考虑后果。哪怕得到处分教训仍然是好了伤口忘了疼,不吸取教训。
3我的做法
(1)谈话式劝告。当发现学生有逃课心理时,我马上打电话给学生,给他讲故事,讲学习的重要性,学历的重要性。经常利用空闲时间来到学生的课堂跟课,自己亲自体会课程学习的过程。同时告知学生要学习好要有热情,要做到认真两个字。认真完成课堂上老师布置的作业,要书写工整,要努力利用课下时间钻研一些有难度的习题和实验,要把知识学得更加扎实一点。谈话过程通常是愉快的,学生给予的回复也是积极向上的,因此谈话算是圆满完成任务。可是没几天,学生的状态又回到了当初,坏习惯一个也没改。我耐不住性子了,主动联系了家长说明了学生情况,让家长和辅导员一起来做学生工作。再次找到学生让其不要沉迷于游戏中而浪费了??贵的青春年华、大好时光,要认真学习,学到真正的生存本领,同时让家长放心。为了更好的规范学生行为,我特地修改了班规,加入了几条要求,包括:不准在上课时间玩游戏;上课期间不准睡觉;不得不交作业;上课时间不得迟到、早退;不得任何无关理由请假不上课;不得撒谎骗老师等。
(2)更多的关爱。对于自觉性比较差的学生,我会时刻注意着他们的一举一动,有了进步及时表扬,犯了错误马上指出,同时以道理明示,以朋友真诚相待。除了关心他的学习,还关心他的日常生活。学习上建立一帮一小组,让班级同学注意学生的心理,有情况及时汇报,以便及时提醒,让不自觉的行为消灭于萌芽中。
(3)信任和理解。学生的行为可能有时候是不太如意,但对他们来说是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老师能做的更多是给予鼓励和支持,而不是打消其积极性,让其自身的自尊心、焦虑和痛苦雪上加霜。作为老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我从来都是站在朋友的立场上帮他出谋划策,从没有放弃对任何一个学生的教育,我相信学生,我相信他们都会变好的。我也相信,他们都能顺利毕业。
作为老师,辅导员的经历让我更加的了解学生,更加热爱学生,无论是成绩优异还是自觉性很差的学生。我相信他们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也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体会到自己的梦想是多么的伟大,也总有一天,他们会努力的为自己的梦想付出一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