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四则案例看
从四则案例看“以物抵债”的效力
(2015-01-16 14:04:58)
2015-01-16李文科法治地平线
之前“法治地平线”公众号曾撰文《“打架”的最高法公报案例——以买卖合同担保借贷合同的效力分析》对以买卖合同担保借贷合同的效力进行了分析,实践中常见的与此相近的是“以物抵债”的交易形式,那么“以物抵债”的效力如何呢?本文将结合案例予以分析。
一、何为以物抵债
以物抵债,简单举例来说,就是原本欠别人一定数额的金钱,但期限届满后无法偿还,便约定用某物来抵债,或者在借款时就约定若按期无法偿还,将用特定物来抵债。从设立的时间来看,以物抵债有两种情况:一是债务履行期届满前就约定将来若无法如约偿还债务就以物抵债,二是债务履行届满后双方再经协商约定以物抵债。
目前直接见于法律规定的以物抵债多发生在执行程序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01条规定:“经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同意,可以不经拍卖、变卖,直接将被执行人的财产作价交申请执行人抵偿债务,对剩余债务,被执行人应当继续清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第19条第1款规定:“拍卖时无人竞买或者竞买人的最高应价低于保留价,到场的申请执行人或者其他执行债权人申请或者同意以该次拍卖所定的保留价接受拍卖财产的,应当将该财产交其抵债”。除了上文明确认可的以物抵债,其他情况下以物抵债的效力如何,则取决于其本质所归属的法律制度。
二、相关的法律制度
实践中以物抵债的形态多样,特定形态的以物抵债的合同效力认定离不开对以下法律制度的分析。
(一)流抵契约 流抵契约(流押、流质契约),是指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前,担保权人与抵押人或者出质人达成协议约定,如果债务人在债务履行期满后不履行债务,担保权人可以取得担保物的所有权。该法律制度我们并不陌生,我国《物权法》第186条、第211条明文规定禁止流押、禁止流质。这主要是考虑到流抵契约的对象是担保物的所有权归属,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无需对担保物的价值进行评估、清算,债权人便可直接取得担保物的所有权,即使事后债务人清偿债务,亦无法重新取得担保物的所有权。如此,很有可能出现担保物的价值超过被担保债权的数额,从而导致担保物提供者的利益受到损害,故我国法律明确禁止流抵契约,协议中出现的相关条款将毫无疑问地被认定为无效条款。
(二)让与担保
让与担保,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为担保债权人的债权,将担保标的物之所有权转移给担保权人,在清偿债务后,标的物的所有权再返还给债务人或第三人,债务不履行时,担保权人可以就标的物受偿。在让与担保法律制度中,是先转移担保物的所有权给担保权人,但担保权人取得所有权是暂时的,若债务清偿,标的物所有权应返还于让与担保的设定人;若债务不履行,担保权人始得就标的物受偿。与流抵契约无需清算、直接取得担保物所有权不同的是,在就担保物受偿时,仍需履行变卖标的物或协议估价的清算程序。作为一种非典型担保(未被民法、物权法明确规定的担保方式),学术界对让与担保的效力颇有争议,有学者主张其因违反“物权法定原则”而无效,亦有学者主张其“不抵触物权法定主义的立法宗旨和已构成习惯法上的担保物权”而应肯定其效力。目前,为了适应经济活动丰富多彩性之需求,实践中多肯定让与担保的效力,以避免物权法定原则过于僵化而限制经济的发展。
(三)代物清偿
代物清偿,是指债权人受领他种给付以代原定给付而使合同关系消灭的法律行为。根据我国台湾地区的民法规定,代物清偿的成立,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必须有原债的关系存在;必须有双方当事人关于代物清偿的合意;他种给付必须与原定给付不同;须债权人受领他种给付以代原给付。可见,具有以物抵债的合意是代物清偿的前提,但代物清偿为实践性法律关系,还需要履行给付行为。
三、相关案例
(一)债务履行期届满前达成以物抵债协议,但未转让担保物物权的合同效力
1、案情介绍
2008年10月26日,天骄公司与南通三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南通三建承建天骄公司的某别墅楼工程,付款方式为天骄公司每月按形象进度的70%付款,验收合格时付至工程款的80%,余款在保修期满后三个月内结清。随后,南通三建即开工建设。2009年1月,因天骄公司未能如约支付工程款导致南通三建拖欠农民工工资,双方产生争议。2009年1月3日,经当地政府部门介入协调,双方达成补充协议,约定:天骄公司承诺给付南通三建工程款300万元,如其在2009年1月14日前不能按时给付300万元,则天骄公司将项目土地使用权以500万元的价格一次性转让给南通三建。补充协议签订后,天骄公司仍未按约付款。南通三建公司便诉至法院,要求天骄公司履行补充协议,将涉案土地变更至自己名下。
2、法院判决
该案件审理一波三折,一审认为补充协议合法有效,双方约定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条件已成就,故判决南通三建自判决生效之日起取得天骄公司项下的土地使用权,天骄公司协助办理权属变更登记手续。天骄公司不服上诉。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天骄公司在向高院申请再审被驳回后,申诉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补充协议中以土地抵工程款的约定系流抵契约,根据相关规定属于无效条款,遂裁定指定高院再审。
总结:当事人在债权未届清偿期之前达成的以物抵债协议,虽然并非直接约定成立担保关系,且抵债有对价,但究其本质,仍为担保债权的实现。由于双方未明确在债务不履行时就抵债标的物进行清算,其性质上仍为流抵契约,故应认定为无效。
(二)债务履行期届满前达成以物抵债协议,且已转让担保物物权的合同效力
1、案情介绍
朱延凯向韩先进借款,双方口头约定朱延凯将其在鸿凯公司的股份转让给韩先进,作为借款的担保。2010年9月13日,鸿凯公司形成股东会决议,内容为朱延凯将其在鸿凯公司的350万元股权(占公司注册资本70%)转让给韩先进。同日,双方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约定:朱延凯将持有的鸿凯公司的70%股权以350万元价格转让给韩先进,韩先进以货币方式于协议签订当日一次性支付给朱延凯。二人持上述股东会决议及股权转让协议到工商局办理了股权变更手续,将股东变更为韩先进。同年9月14日,朱延凯与韩先进签订借款协议,约定:“朱延凯向韩先进借款100万元(具体金额以借据为准),借期3个月;朱延凯以鸿凯公司的资产作为抵押(借款时从工商局办理过户手续,还款时韩先进无条件过户还给朱延凯);朱延凯在借款前的所有债务与韩先进无关;朱延凯如到期不能按时归还借款则鸿凯公司的所有资产归韩先进所有。”朱延凯出具借条,内容为借到韩先进30万元,承诺于2010年12月14日前一次性还清,如到期不能偿还,愿按逾期天数承担每日5000元违约金。9月16日,朱延凯出具借条,内容为借到韩先进50万元,承诺于12月16日前一次性还清等。对于上述借款协议中的资产,朱延凯与韩先进均称与股权转让协议中的股权系一个意思。后朱延凯向法院诉称:双方办理的股权变更实际是为借款的抵押行为,双方之间不具有真实的股权转让关系,请求法院确认双方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无效,并要求被告韩先进返还股权。
2、法院判决
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双方陈述及借款协议上的内容,能得出被告为了保证自己的债权得以实现,要求债务人将股权转让给自己,当债务到期且得到清偿后,再将股权归还债务人。该行为实质上是通过让与股权所有权的方式担保债务的履行,而非一般的股权转让行为,双方约定以转让股权的方式作为债务的担保,系双方当事人合意,未违反法律及行政法规关于合同效力性的强制性规定,此种担保方式合法有效。现债务已到期,原告未能完全清偿的情况下,要求确认股权转让协议无效、被告返还股权,此请求与当事人约定相悖,且无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借款协议中第4条约定“乙方如到期不能按时归还借款,则鸿凯公司的所有资产归甲方”,该约定为流质条款,是无效条款,原告在依法清偿债务后,有权要求被告归还股权。(见(2013)淮商初字第0295号民事判决书)
总结:本案审理法官认为,让与担保作为一种现实经济需求催生的非典型性担保,“其实质上就是一种受契约自由原则和担保之经济目的双重规范的信托行为之债之关系,外加所有权的转移,是担保权人负有清算义务的一种担保形式,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当事人可以契约自由原则约定之。”即在债务履行届满前不仅达成以物抵债协议,且转移了担保物物权,构成让与担保的,该以物抵债协议有效。
(三)债务履行届满后达成以物抵债协议,但未转让担保物物权的合同效力
1、案情介绍
2009年9月9日,陈某向廖某借款4.5万元,约定2009年9月14日偿还。2009年9月15日,因债务无法清偿,双方达成房屋买卖合同,约定借款转为购房款,但只有陈某在《存量房屋买卖合同》上签字,陈某向廖某出具收到5万元购房款的收条。2010年,陈某将房屋产权证及钥匙交予廖某,2011年,廖某诉至法院,要求办理过户手续。
2、法院判决
一审法院认为双方的房屋买卖合同关系已经成立,且系双方真实合意,合同应继续履行,故判决陈某应协助廖某办理房产交易手续。陈某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认为:当事人在债务已届清偿期后约定以物抵债,其本质为代物清偿,而代物清偿为实践性法律行为,不仅需要当事人的合意,还需要履行物权转移手续。本案中,双方之间存在的是借贷关系,双方达成以物抵债协议后,虽然交付了房产证和钥匙,但因未办理物权转移手续,即未“交付”,故以物抵债协议尚未成立。陈某不履行以物抵债,廖某不得要求其履行,当然,其可以另案起诉陈某,要求陈某偿还借贷债务。
总结:债务清偿期届满后当事人约定以物抵债,但未办理物权转移手续的,如债务人反悔,债权人要求继续履行以物抵债协议的,法院应不予支持。但经释明,要求履行原债权债务合同的,应予支持。
(四)债务履行届满后达成以物抵债协议,且已转让担保物物权的合同效力
1、案情介绍
1994年,红古乡政府为扶持辖区内乡镇集团企业某焊材厂,先后向供销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借款155万元,并约定了年利率。后由于无力偿还,红古乡政府(甲方)于1999年1月4日与供销公司(乙方)签订了《产权整体移交协议书》,约定:“双方协商自1999年1月1日起由甲方将所属“焊材厂”整体移交给乙方,产权归乙方所有;甲方从李某等6人处借的155万元本金及利息等由乙方承担,并负责偿还;其余发生在乙方接受前的该企业一切债权债务由甲方承担,协议生效后,该企业所发生的一切债权债务由乙方承担……”同年1月8日,红古乡政府将焊材厂全部资产登记造册整体移交给供销公司。同时,双方在焊材厂资产移交明细表上盖章签字确认。之后,供销公司即接管了焊材厂,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之后,双方发生纠纷,供销公司主张其与红古乡政府之间的《产权整体移交协议书》是无效协议。(最高人民法院(2007)民二终字第148号民事判决书)
2、法院判决 一、二审法院均认为《产权整体移交协议书》及《补充协议》,具有以资抵债的性质,双方意思表示真实,协议不违反国家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应为有效合同。
总结:本案虽然不是典型的以物抵债,但从广义的角度看,以资抵债亦包含在以物抵债的范围内,从本案中,可以看出最高院对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后达成的以物抵债,且已经办理物权转移手续的法律行为持肯定态度。
上文分析了不同情况下以物抵债的效力,值得注意的,若债权人、债务人达成的以物抵债协议损害了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第三人可以依法行使撤销权,若债权人、债务人恶意串通,第三人还可主张以物抵债的约定无效。
作者单位:北京市地平线律师事务所
第二篇:从四个案例看行政许可
从四个案例看行政许可
尚小萍 徐金广
字体:正常放大
《行政许可法》实施在即。这篇文章设计了四个案例,通过分析和说明,帮助大家了解究竟谁有权准予行政许可,谁在什么情况下可行使申请行政许可的权利,行政许可之后的责任以及行政许可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批准征地与听证申请
例一:
某市开发区征用集体土地 1000亩,其中有基本农田 200亩。在开发区征地过程中,不断有村民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说征地单位没有就此次征地行为予以公告和组织听证,违反了《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要求上级部门查处。上级部门调查后发现,征地单位的确在征地前没有公告和听证。那么,征地过程中的听证是否适用《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呢?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征用土地方案经依
法批准后,由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并将批准征地机关,批准文号,征用土地的用途、范围、面积以及征地补偿标准、农业人员安置办法和办理征地补偿的期限等,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经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听取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这就是“两公告一登记”制度。对此在《征用土地公告办法》(国土资源部第 10号令)中有更具体的规定。由此可见,本案中征地单位在征地过程中未公告的行为违反了《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征用土地公告办法》中的有关规定。
征用土地审批属于在上下级政府之间进行的审批,没有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因而不属于行政许可法规定的行政许可事项,也就不适用《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但可以适用自 2004年 5月 1日起施行的《国土资源听证规定》(国土资源部第 22号令)的有关规定。《国土资源听证规定》第十九条规定,拟定拟征地项目的补偿标准和安置方案的,主管部门在报批之前,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如果当事人申请听证而主管部门未予听证,则违反了《行政许可法》的规定。
行政许可主体与相对人
例二:
一企业未经批准,占用耕地 2000平方米建厂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发现时,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作出限期自行拆除违法建筑的行政处罚,该企业置之不理。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但申请发出近3个月,法院迟迟未采取行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强制执行申请是否属于申请行政许可的范畴?
依《行政许可法》第二条规定,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从行政许可的概念可以看出,行政许可的申请人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而被申请人是行政机关,也即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是行政机关。
在本案中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请强制执行的行为,申请人是行政机关,即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被申请人是司法机关,即人民法院,不符合行政许可的构成要件。因此说,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强制执行申请不属于申请行政许可,法院作出的强制执行决定也不是行政许可行为,而是一种司法行为。
行政许可与行政效率
例三:
某国有企业新上一项目,计划用地 100亩。项目获上级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该企业向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用地申请。半年后,企业的用地申请仍没有通过。原因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每次都会要求该企业提交新的用地申请材料。后来,该企业诉至法院。法院认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违反了《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判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败诉。那么,本案中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有何违法之处呢?
《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认为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本案中,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多次要求该企业提交新的用地申请材料,而不是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该行为违反了《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同时,也违反了《行政许可法》的便民原则,即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便民的原则,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这是行政许可追求的目标之
一。对于此类行为,应依《行政许可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行政许可与过错责任
例四:
某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村民王某报上的材料,在未进行实地勘测的情况下,为其办理了集体土地使用证。不久,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接到举报,称王某占用耕地建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现场调查后,发现举报属实,拟对王某作出拆除房屋并复垦的行政处罚。王某认为用地四至都已经在上报的材料中写明,现在的问题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办理集体土地使用证中工作失职所致,如果要拆除房屋,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必须承担办证中的过错责任,赔偿其损失。
在本案中,宅基地审批是否属于行政许可范畴?如果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承担什么责任?王某在申请过程中没有说明用地性质,如果他事先知道所用土地为耕地,其行为是否有骗取行政许可的嫌疑?
判断宅基地审批是否属于行政许可范畴,首先要明确行政许可的概念,再分析宅基地审批的性质,以此来判断是否属于行政许可。依《行政许可法》第二条规定,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第三款规定,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由此可以看出,宅基地审批,是先由农村村民提出申请,再由行政机关即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审查后予以批准的行为,符合行政许可的构成要件,应属于行政许可范畴。依照《土地登记规则》规定,土地登记依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土地登记申请;
(二)地籍调查;
(三)权属审核;
(四)注册登记;
(五)颁发或者更换土地证书。而本案中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未经过地
籍调查即直接颁发证书,属明显违反法定程序的行为。依《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规定,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行政许可,如果撤销行政许可,使被许可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赔偿。
然而,在本案中,王某实为占用耕地建房,但在申请宅基地时并未说明这一点,其行为有骗取行政许可的嫌疑。依《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以欺骗手段取得行政许可后又撤销行政许可的,被许可人基于行政许可取得的利益不受保护。由此看来,在这一行政许可实施过程中,行政机关和申请人都有过错,应共同承担责任。
第三篇:从人民调解员角度看案例
以人民调解员角度看案例
随着社会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也进入了矛盾多发期,民间纠纷层出不穷,种类繁多。传统的民间纠纷大量存在并且与其他纠纷相互交织,此外,还有公民与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利益纠纷。随着公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司法诉讼的工作量也不断增加,无论案件简繁,均需要通过司法诉讼进行裁判。由此,人民调解制度也逐渐承担其中一部分的重要角色,在达到解决民间纠纷目的的同时,缓解司法压力。
现从下列一个简单的案例,对人民调解的应用进行一个简略的看法。
一、案件概况
在居民宅楼下,有一家烧烤店,经常在深夜招待顾客。深夜里,顾客在吃宵夜的同时大声叫喊,严重影响了居民们的正常作息,无法正常工作作息。烧烤店老板以自身的盈利为由,致使居民们多次与其协商未果,故最后导致双方针对营业和作息的时间安排产生了激烈的争执。
二、人民调解的应用
作为调解员,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方法得到,事半功倍;方法不得当,可能更加激化双方之间的矛盾。
(一)及时稳定双方当事人的情绪,为后续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凡发生矛盾冲突,都是因为某些利益冲突无法达成共识,双方为此都固执己见,互不退让,双方当事人都攒着一股劲,情绪都很激动。所以祥和、良好的氛围很重要。
1.创造一个祥和、良好的氛围
调解员进行调解时,对当事人得保持一样的热情,贴近他们,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表现出对他们发生的事情的关切,也表明出帮助他们公平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态度,在获取当事人信任的同时,转移双方之间“对抗”的激烈矛盾焦聚。
2.引导当事人树立自我探讨、认识,决定处理双方之间的矛盾。
调解员应当向当事人明确指出:双方发生矛盾冲突很正常,调解机制是人民群众自己的组织,为人民服务,会考虑双方当事人的利益最大化,告诉他们不伤和气的前提下解决问题,肯定双方的观点。
(二)注意调解过程中的细节问题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调解机构没有作出判决、裁定的权利,所以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对于当事人的是非对错不能随意评论和批判。要避免谈话中出现的可能会引起当事人激烈反应的敏感词语,并启发当事人心平气和地叙述整个事情的发生经过,不随意指责任意一方。若出于疏忽产生了语言冒犯,应及时予以纠正。本着“解铃还须系铃人”的原则,疏导当事人心平气和进行整体事件的叙述,促使当事人自我觉悟、自我认识,反复协商达成和解。
(三)调解过程中应注意“刚柔并济”
在调解过程需要用柔和的语言抚慰处于极度激动的当事人,使当事人的情绪趋于稳定。此外,在有些纠纷中,由于涉及过大的自身利益,当事人会处于极度“气愤”的状态,转而成为难以调解的刺头。这时,就需要一定程度的强硬的语气,拿出适当的勇气和魄力震住整个难以平息的混乱场面。倘若遇见一些“村霸”之类的人,调解员缺乏勇气,不敢调解,不善调解,那么,调解就变成了纸上谈兵。
(四)调解员告知调解的优势,促使双方通过调解达到目的
人民调解员在调解矛盾纠纷时不伤感情,而且低成本高效率,达成协议后还能申请司法确认。告知当事人调解的优势是有必要的,可以促使当事人尽快解决双方纠纷,达到效率最大化。
针对上述案例,我会采取以下的步骤进行调解。
首先,稳定双方当事人的情绪,然后进行单独谈话。在谈话过程中,用温和平易的语言进行商谈,用热情和诚恳的态度向他们表达公平合理解决问题的决心,待当事人接纳后,引导当事人自行说出事情的完整经过,并引导当事人进行自我反思和探讨。最后询问双方当事人所能接受结果的各自程度,若能达成一致,则调解结束;倘若不能,则对调解提出的双方要求进行融合,达到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共赢”局面。
调解,虽然源于民间,但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化解家长里短的矛盾,减轻司法负担
第四篇:从市县直属单位看四风
从市县直属单位看,有的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浑浑噩噩的混日子,上班时间斗地主、嗑瓜子、玩手机、逛淘宝;有的甚至随意离开工作岗位,外出溜达消闲;有的作风漂浮、落实不力、底数不清,基层情况不明,唱功好、做功差,有的服务不主动、不作为、慢作为,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的工作中梗阻,对上级交代的任务找各种原因顶着不办,对群众要办的事情找各种理由拖着不办,等等
第五篇:从案例看小学生如何自护自救
从案例看小学生如何自护自救
现在的小学生,在假期和双休日都要独自一人在家写作业,以往的教训表明,假期双休日是犯罪分子入室作案的“高发期”。应该说家长对孩子独自在家普遍放心不下,上班前总是千叮咛万嘱咐孩子不能让陌生人进家。家长说了多少个“防防防”,为什么最后还是没“防”住罪犯入室呢?因为,犯罪分子在作案前以一番周密的谋划,总是能提出出乎小学生预料之外的入室理由,令小学生自愿开门。本文对犯罪分子入室借口简举几例,并告诉小学生遇此情况如何自护自救。
以求助方式诱骗小学生开门
小学生的内心是洁白和善良的,乐于助人是他们的心理特征。很多犯罪分子正是抓住小学生的这种心理,以求助方式唤起小学生的“乐助“心理而使他们暂忘“防范”意识,从而不知不觉地打开防盗门。案列一
寒假的一个下午,小学二年级女生丽丽正独自在家中写作业,妈妈说写完后带她到外地姥姥家。这时,“当当当”,有人敲门,丽丽透过防盗门,只见一位相貌端庄的年轻人站在门口。那人说,自己是,她家邻居的,因为家里没人,想借笔和纸留个条。丽丽见那人说话很诚恳,长像上也不象坏人,加之他找的王奶奶对自己一向很好,自己应该帮助这个人才对。于是,丽丽就打开了门,让他进来写字条。
谁料想,防盗门刚一打开,那人便顺势挤进了屋,并“嘭”地一声把门反锁上了。还没等丽丽反应过来,那人就用绳子反绑住她的双手,这个禽兽不如的家伙,伤害了年仅7岁的丽丽后,又翻出了丽丽家的钱物,然后“满载”而去。
其实这个坏蛋早就来踩过点,他发现假期丽丽是一个人在家写作业,所以就编造了留字条的理由诱骗丽丽开门,至于邻居家是谁?邻居家现在有没有人?他根本不知道,因为他并没有敲过那家的门。
这样做会怎样呢?
2012年寒假的一个上午,我校五年级女生王秋正独自在家中写作业,妈妈说去下地干活,让王秋拴好大门写完作业后去奶奶家吃午饭。11时,“当当当”,有人敲门,丽丽透过大门缝,只见一位陌生的年轻人站在门口。那人说,自己是卖饲料的,想借笔和纸留个条。
王秋见状,想起来老师在安全教育课上讲到:面对陌生人,一定要冷静、机智,想办法摆脱,比如装作喊邻居、打电话等,于是王秋急中生智,冲着西院邻居大声喊:“五叔,你把我家钥匙拿来!!有人借东西!”那人听了,急忙说:“不用了··不用了··我去商店买···”说罢转身就走开了。王秋紧接着听见了发动摩托车的声音,她沿门缝看去,那陌生人骑车离去。后来王秋去商店了解情况,并没有买笔的,才知道遇上了坏人。要不是在学校学习了安全自救常识,还指不定发生什么事情呢。王秋又是后怕,又是庆幸!
用正当借口诱骗小学生开门
修煤气管道、修水管、修电话、查电表……犯罪分子的这些入室借口,早已成了“大路货色”,不仅骗不了大人,连小孩也不会上当。那么,今天这两个“维修煤气管道”的人,他们的三言两语,为何就能让警惕性很高的小学生自开家门呢?
这天是放寒假的第3天,小学生周村村一个人在家写作业。
“当当”,响起了敲门声。周村村非常警觉地问:“谁呀?”妈妈说要小心坏人,不能让任何陌生人进家,村村时刻牢记。
“修煤气的”,敲门人接着说:“煤气味闻到了吗?楼下的煤气管爆了,管道一直裂到你们家,必须赶快抢修,不然要发生爆炸。”来人说得十分紧急。
村村想起妈妈和老师的话,煤气泄露是容易中毒死亡的。万一自己被毒死怎么办?这可不成,妈妈会很伤心的。村村透过防盗门往外一看,只见两个年轻人身着蓝色工作服,穿着和过去来检修煤气的工人师傅一模一样。村村认为,就是来修煤气的,不会有假。
于是,村村就打开了防盗门,让他们赶紧进来检修煤气管道。两个陌生人刚一进家,意想不到的情况就发生了。他们一个反锁上防盗门,一个迅速捂住小学生的嘴,往嘴里塞上毛巾,两个人将小村村捆得结结实实的,扔在沙发上。然后他们开始了大肆“掠夺”。
用“亲近法”诱骗小学生开门
每年冬季,不少单位都要搞福利,比喻发各种各样的水果等。犯罪分子就编造这个借口,冒充小学生爸爸的同事来送水果的,让小学生和他顿感亲近,从而打开防盗门。
“当当当”,听见敲门声,独自在家做作业的小伟伟警觉地问道“谁呀?”
“你爸爸单位的,单位发水果了,我们开车挨家挨户送,这是你爸爸分的。”听说爸爸单位发的水果,小伟伟一阵窃喜,因为爸爸单位每年冬季都要发水果。但来人是不是有诈?他还不敢确信,就掀开帘子向门外看,只见门外站着两个人
都挺面善的,门口放着一个大箱子,上面印有苹果字样,那可能就是他们说的爸爸分的水果吧。小伟伟没有再犹豫,就打开了防盗门。
来人将纸箱子搬进家里,顺手关上了门。余下的就是从纸箱子里抽出绳子和布条“伺候”小伟伟的双手和嘴了。
两个恶魔翻箱倒柜,将家里的现金、金银手饰、摄相机、照相机、高档衣服等贵重物品全部塞进大纸箱里,装了满满一大箱子,然后扬长而去。临走还恶狠狠地对伟伟说:“记住,我们是你爸爸一个单位的。”
用“意外”事件让小学生“急忙”开门
有个记者曾和出租车司机一起考考当代学生的防范意识,他们从学校墙报上任意找一个学生的名字,然后找到这个学生,说他爸爸上午突遭车祸现正躺在医院里,他们是他爸爸一个单位的,来接他去医院看爸爸最后一眼。学生听后脸色立马煞白,连向老师或同学打声招呼都没有,匆忙上车和人走了。记者在几个学校试验,都是同样结果。这说明当代学生在“突发事件”面前很容易轻信他人。
犯罪分子也用同样的借口,诈骗小学生开门。寒假的一天,几个小学生正在爱民巷53号楼下玩。这时,一个三四十岁年龄的妇女径直走过来,对其中一个小女孩说:“你就是甜甜吗?”小女孩说:“是的,阿姨您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哪个妇女说:“是你妈妈告诉我的。我和你妈妈是一个单位的好朋友。今天你妈妈在单位突然晕倒了,现在正在医院住院。我特意过来帮你妈妈拿衣服和脸盆送 到医院去。”
为了让小甜甜彻底相信自己,哪个妇女又对甜甜讲:“你妈妈说你叫甜甜,在爱民巷53号楼下玩,脖子上挂着钥匙,头上扎两个小刷刷。你看阿姨说得对吗?”说完,哪个女的还告诉甜甜:“你妈妈让你带我回去给她找衣服。”
阿姨说妈妈病了送到了医院,小甜甜非常着急,又见阿姨能说出自己的名字,对自己的在哪里玩和长相都说得头头是道,甜甜就信以为真,仅有的一点疑心也打消了,便匆匆忙忙的带着阿姨到自己的家取妈妈的衣服。
当小甜甜打开门,刚才还善良的阿姨顿时露出了魔爪。她将甜甜捆得严严实实的,然后就在甜甜家里“大扫荡”。
那么,人们不禁要问:这个犯罪分子是怎样知道甜甜的名字和一些情况的呢?原来,她根本不认识甜甜的妈妈,只是在寻找脖子上挂着钥匙的小孩作为作案目标。她在此观察了好久,听到别的小朋友叫甜甜的名字,就记住了挂钥匙的小女孩名叫甜 甜。抬头又看到此处是爱民巷53号楼,再仔细观察甜甜的穿戴和长相,然后将她听到和观察到的情况说成是甜甜妈妈告诉她的,并编造甜甜妈妈晕倒住院和让她来取物等谎言,小女孩信以为真,就上了她的当。
犯罪分子之所以喜欢诱骗小学生开门然后入室作案,是因为这样不仅减少了撬门撬锁的麻烦,避免了室外作案容易被发觉和抓住,而且作案收获也非常丰厚。但是,入室作案却使受害小学生精神受到较大刺激,尤其是一些小女孩还受到更为严重的伤害,有的小学生甚至在反抗时被杀害。那么,小朋友,当你独自在家时,怎样自己保护好自己,让家长真正放心呢? 第一,自己一人在家时,要锁好防盗门、防护栏等。出去玩耍要关好门窗,防止盗贼潜入。
第二,来访者提出问题时,你可以隔门与其对话;如果要帮助来人,可以将纸和笔递出去给他写,切不能开门让他进来。
第三,对自称是修煤气管理、修水表、修电表、修电话等的来人,可以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或者给小区物业管理部门、派出所等打个电话,问一下情况,一个电话就能避免一场灾难。
第四,当有人说是爸爸妈妈的同事时!可以反问他爸爸妈妈的名字。如果回答不上来,证明他们是骗子。对于说他们说是送水果、饮料等物品的,不能信以为真,更不能让他们搬进家里。记住,他们放在门口时不要以为他们已走了,可能他们就躲在不远,你一开门出来看东西,他就冲进来了,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第五,如果窃贼已经进屋,但没有发现你,你要迅速躲起来,伺机逃走和求救。无论什么情况,小学生都不要和坏人搏斗,以免伤及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