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梁继平案例看刑讯逼供

时间:2019-05-13 07:39: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梁继平案例看刑讯逼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梁继平案例看刑讯逼供》。

第一篇:从梁继平案例看刑讯逼供

法律论文

从梁继平案例看刑讯

逼供

经实103班

王安琪

1001030318

从梁继平案例看刑讯逼供

摘要:江苏前赣榆县供电局副局长梁继平,45岁生日当天,被赣榆县检察院带走,三天后离奇死亡。其间,10余名检察院工作人员,轮番上阵,对其打耳光、踩大腿、捆双脚……这起案件已被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定性为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恶劣事件。这桩典型的刑讯逼供案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刑讯逼供不应该继续存在,我们应尽最大的努力将其消除!

关键词:梁继平刑讯逼供 人权 原因 对策

刑讯逼供是指司法工作人员采用肉刑或变相肉刑折磨被讯问人的肉体或精神,以获取其供述的一种极恶劣的审讯方法。中国刑事诉讼法第43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第61条、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140条等法律条文均有明确规定禁止刑讯逼供,但在司法实践中,刑讯逼供仍普遍存在。这是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的。

下面这个江苏前赣榆县反贪局刑讯逼供案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5月28日晚,赣榆县检察院反贪局以涉嫌受贿为由,传唤梁继平至赣榆县检察院接受调查。一夜审讯之后,梁继平没有承认任何经济问题,反贪局不愿意放弃此案,决定对梁实施监视居住。

5月30日下午,反贪局局长高家锦把梁继平带到秦山岛旅游接待站,把9名工作人员分成三个审讯小组,轮番上阵。南京市检察院调查发现,审讯期间梁继平被要求举手、抱头、端水盆或沙盆、蹲下起立、仰卧起坐、在地上打滚……其间梁继平还被捆双脚、掀大腿……还有审讯人员用鞋打梁继平的耳光,用脚踩大腿……

被折磨了三天四夜之后,6月1日凌晨,身高1.8米、重90公斤的梁继平在地上已经坐不住了,审讯人员仍不让他睡觉。直到上午7时30分,审讯小组才发现梁快死了,但审讯人员没有立即打120急救,而是从离审讯地较远的一家私立医院请来了外科医生,对梁做胸外按压、人工呼吸。最后他们见形势不妙,才叫来了赣榆县人民医院医生抢救,后又将梁送往医院,但为时已晚。上午10时41分,医院宣告梁继平死亡。

这是一起非常恶劣的刑讯逼供事件,对于这起案件的判决如下: 原赣榆县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熊正良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无期徒刑;

原赣榆县检察院法警大队副队长杨四松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15年;

原赣榆县检察院法警大队法警周明吉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

原赣榆县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因犯妨害作证罪被判有期徒刑7年。

刑讯逼供的发生原因:

刑讯逼供既违法,又违纪。刑讯逼供严重地侵犯了人权,伤害了犯罪嫌疑人的人格尊严。刑讯逼供易造成冤假错案。在刑讯之下,最终决定罪与无罪的不是事实和法律,而是被刑讯者筋骨的承受力和皮肉的敏感度。老实交待者肯定会被定罪处罚,而奸猾狡诈者,特别是累犯、惯犯拒不交待者却有可能被宣告无罪。刑讯逼供是封建社会司法专横的做法……这都是办案的常识。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为什么刑讯逼供总是禁而不止呢?

首先有办案人员的心理问题原因:

1扭曲的罪犯心态。办案人员先入为主,有罪推定,心中预先设定嫌疑人就是罪犯,一定是罪犯。于是在办案过程中积于求证、甚至于不择手段。如果在面对嫌疑人时,以无罪推定为前提,慎重解析其嫌疑的“罪证”。若能以平常的心态,做细绖的“以无求有”的文章,那么,刑讯逼供一事便一开始就没有了心理根据。2自信不足,求解心切。破案对办案人员是一种压力。一些办案人员在求证嫌疑人就是罪犯时,尤其是大要案、领导交办案和限时案件时,急于破案,求解心切,苦于证据不足、涉案经验少、讯问策略少,既缺乏能力,又缺乏自信。于是,刑讯逼供就成了他们最简单的工具和常用的手法。

3冷漠、泛爱、少人性。法治下,只有法律判决后才有罪人。之前,都是人。最低也只能是犯罪嫌疑人。他们的生命和安全都应该受到起码的保护,他们的人格都应该受到起码的尊重。赣榆县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原局长高家锦、原副局长熊正良、法警大队原副大队长杨泗松、法警周明吉的言行和作为告诉大家:他们的共性就是冷漠、泛爱、少人性!

其次有制度问题的原因:

1.中国刑事诉讼中没有确立无罪推定原则。虽然中国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审判,任何人不能被确定有罪”,但这只能说是中国刑事诉讼法对无罪推定原则的吸收。况且,中国立法机关的一贯立场是“既反对有罪推定,也不赞成无罪推定”。依他们的观点说,中国对刑事案件的处理原则是“以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以法律为准绳,罪当其罚。”因此在司法实践中,无罪推定仍不能被大多数的司法工作人员所接受。

2.无完善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虽然最高院在对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解释中第61条规定,“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凡经查证确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但这仅说明中国对非法采集的言词证据不予采纳,事实上,在司法实践中也是肯定通过非法取证行为所获取的物证、书证的证明效力的,即所谓的毒树之果理论。当然笔者亦不赞成完全否定此间接证据的效力,但应视具体的情节而定,这点将在下面的对策中具体谈到。

3.现有的侦查监督体制本身不严密,导致侦查权的滥用,使的犯罪嫌疑人缺乏必要的与国家公权力相对抗的合理的制衡力。中国法律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在此侦查监督中,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383条指出,“人民检察院根据需要可以派员参加公安机关对于重大案件的讨论和其他侦查活动,发现违法行为,应当即时通知纠正”。由此可以看出人民检察院只有对公安机关侦破的重大案件才派员到场监督的义务,而对于大多数案件的监督只有靠诉讼参与人的指控或人民检察院在审理公安机关呈递的案件材料时发现。然而刑讯逼供正是在这“大多数案件”中出现的,而靠诉讼参与人的指控或人民检察院在审理公安机关呈递的案件材料时发现又是很不现实的。因为这些都属事后监督,对其就存在一个证明问题。中国现行司法实践中依然是采取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这就存在一个举证难的问题。以上是对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案件的讨论,那么对于检察机关负责立案侦查的案件又应由谁来监督呢?中国法律尚未有明确规定。

4.刑讯逼供的查证难,惩罚力度轻,有时甚至存在部门保护主义。中国现行法律规定对刑讯逼供案仍然采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即举证责任由主张的“被刑讯人”承担。被刑讯者在向司法机关控告他们曾遭受到刑讯逼供时,就会被要求提供自己曾遭受刑讯逼供的证据。然而刑讯逼供一般是在被刑讯者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进行的,除非刑讯行为在他们身上留下了显著伤痕、残疾甚至死亡,其他一般情况由于他们对在其身上留下的伤痕等各种证据无法及时固定,以致当他们恢复人身自由后向检察机关控告时,举证已成为一个艰难的过程。其次,对于刑讯逼供的认定,在司法实践中发生的指名问供、诱供、骗供及采取显著轻微逼供方法的,不能认定为构成刑讯逼供罪,再加上有些部门保护主义,这就为刑讯逼供的合法化打开了制度之门。刑讯逼供的防治对策

1加强立法,完善刑事诉讼机制 2强化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职能 3加大对刑讯逼供案件的查处力度 4完善对犯罪嫌疑人的羁押管理和讯问程序 5采取得力措施,不断提高侦查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

刑讯逼供的存在模糊了罪与非罪者的外部差异,有违刑事诉讼的程序公正,造成了犯罪嫌疑人在审判时的翻供,以致调查取证的反复进行,浪费了大量的司法资源;刑讯逼供的存在,导致了大量的冤假错案,使司法机关的形象、权威受损;刑讯逼供的存在,使无辜者处于比罪犯更坏的境地。鉴于刑讯逼供的诸多弊端,遏制刑讯逼供已成为中国建设法治社会的当务之急。然而它的彻底根治还有赖于刑事诉讼机制的完善、诉讼价值观的转变、人权保障理念的形成与巩固、司法制度改革等一系列系统工程。为此,我们既要尽力减少和消除刑讯逼供,又要正视刑讯逼供现象还将长期存在的事实。

出处:

宋英辉、张建港《刑事程序中警、检关系之探讨》,载《政法论坛》1998.2 杨通河:《刑讯逼供法难容》,载《法制日报》2000年4月16日第2版

周国均《关于严禁刑讯逼供的几个问题》,载《诉讼法论丛。第3卷》,法律出版社1999.9 康杰,陈绍辉.《论刑讯逼供的心理成因》[J].辽宁警专学报.2003 胡玉荣.《刑讯逼供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陈永梅,赵涛.《刑讯逼供理性批判与制度改革》[J].政法学刊.2004

第二篇:从四则案例看

从四则案例看“以物抵债”的效力

(2015-01-16 14:04:58)

2015-01-16李文科法治地平线

之前“法治地平线”公众号曾撰文《“打架”的最高法公报案例——以买卖合同担保借贷合同的效力分析》对以买卖合同担保借贷合同的效力进行了分析,实践中常见的与此相近的是“以物抵债”的交易形式,那么“以物抵债”的效力如何呢?本文将结合案例予以分析。

一、何为以物抵债

以物抵债,简单举例来说,就是原本欠别人一定数额的金钱,但期限届满后无法偿还,便约定用某物来抵债,或者在借款时就约定若按期无法偿还,将用特定物来抵债。从设立的时间来看,以物抵债有两种情况:一是债务履行期届满前就约定将来若无法如约偿还债务就以物抵债,二是债务履行届满后双方再经协商约定以物抵债。

目前直接见于法律规定的以物抵债多发生在执行程序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01条规定:“经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同意,可以不经拍卖、变卖,直接将被执行人的财产作价交申请执行人抵偿债务,对剩余债务,被执行人应当继续清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第19条第1款规定:“拍卖时无人竞买或者竞买人的最高应价低于保留价,到场的申请执行人或者其他执行债权人申请或者同意以该次拍卖所定的保留价接受拍卖财产的,应当将该财产交其抵债”。除了上文明确认可的以物抵债,其他情况下以物抵债的效力如何,则取决于其本质所归属的法律制度。

二、相关的法律制度

实践中以物抵债的形态多样,特定形态的以物抵债的合同效力认定离不开对以下法律制度的分析。

(一)流抵契约 流抵契约(流押、流质契约),是指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前,担保权人与抵押人或者出质人达成协议约定,如果债务人在债务履行期满后不履行债务,担保权人可以取得担保物的所有权。该法律制度我们并不陌生,我国《物权法》第186条、第211条明文规定禁止流押、禁止流质。这主要是考虑到流抵契约的对象是担保物的所有权归属,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无需对担保物的价值进行评估、清算,债权人便可直接取得担保物的所有权,即使事后债务人清偿债务,亦无法重新取得担保物的所有权。如此,很有可能出现担保物的价值超过被担保债权的数额,从而导致担保物提供者的利益受到损害,故我国法律明确禁止流抵契约,协议中出现的相关条款将毫无疑问地被认定为无效条款。

(二)让与担保

让与担保,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为担保债权人的债权,将担保标的物之所有权转移给担保权人,在清偿债务后,标的物的所有权再返还给债务人或第三人,债务不履行时,担保权人可以就标的物受偿。在让与担保法律制度中,是先转移担保物的所有权给担保权人,但担保权人取得所有权是暂时的,若债务清偿,标的物所有权应返还于让与担保的设定人;若债务不履行,担保权人始得就标的物受偿。与流抵契约无需清算、直接取得担保物所有权不同的是,在就担保物受偿时,仍需履行变卖标的物或协议估价的清算程序。作为一种非典型担保(未被民法、物权法明确规定的担保方式),学术界对让与担保的效力颇有争议,有学者主张其因违反“物权法定原则”而无效,亦有学者主张其“不抵触物权法定主义的立法宗旨和已构成习惯法上的担保物权”而应肯定其效力。目前,为了适应经济活动丰富多彩性之需求,实践中多肯定让与担保的效力,以避免物权法定原则过于僵化而限制经济的发展。

(三)代物清偿

代物清偿,是指债权人受领他种给付以代原定给付而使合同关系消灭的法律行为。根据我国台湾地区的民法规定,代物清偿的成立,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必须有原债的关系存在;必须有双方当事人关于代物清偿的合意;他种给付必须与原定给付不同;须债权人受领他种给付以代原给付。可见,具有以物抵债的合意是代物清偿的前提,但代物清偿为实践性法律关系,还需要履行给付行为。

三、相关案例

(一)债务履行期届满前达成以物抵债协议,但未转让担保物物权的合同效力

1、案情介绍

2008年10月26日,天骄公司与南通三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南通三建承建天骄公司的某别墅楼工程,付款方式为天骄公司每月按形象进度的70%付款,验收合格时付至工程款的80%,余款在保修期满后三个月内结清。随后,南通三建即开工建设。2009年1月,因天骄公司未能如约支付工程款导致南通三建拖欠农民工工资,双方产生争议。2009年1月3日,经当地政府部门介入协调,双方达成补充协议,约定:天骄公司承诺给付南通三建工程款300万元,如其在2009年1月14日前不能按时给付300万元,则天骄公司将项目土地使用权以500万元的价格一次性转让给南通三建。补充协议签订后,天骄公司仍未按约付款。南通三建公司便诉至法院,要求天骄公司履行补充协议,将涉案土地变更至自己名下。

2、法院判决

该案件审理一波三折,一审认为补充协议合法有效,双方约定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条件已成就,故判决南通三建自判决生效之日起取得天骄公司项下的土地使用权,天骄公司协助办理权属变更登记手续。天骄公司不服上诉。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天骄公司在向高院申请再审被驳回后,申诉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补充协议中以土地抵工程款的约定系流抵契约,根据相关规定属于无效条款,遂裁定指定高院再审。

总结:当事人在债权未届清偿期之前达成的以物抵债协议,虽然并非直接约定成立担保关系,且抵债有对价,但究其本质,仍为担保债权的实现。由于双方未明确在债务不履行时就抵债标的物进行清算,其性质上仍为流抵契约,故应认定为无效。

(二)债务履行期届满前达成以物抵债协议,且已转让担保物物权的合同效力

1、案情介绍

朱延凯向韩先进借款,双方口头约定朱延凯将其在鸿凯公司的股份转让给韩先进,作为借款的担保。2010年9月13日,鸿凯公司形成股东会决议,内容为朱延凯将其在鸿凯公司的350万元股权(占公司注册资本70%)转让给韩先进。同日,双方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约定:朱延凯将持有的鸿凯公司的70%股权以350万元价格转让给韩先进,韩先进以货币方式于协议签订当日一次性支付给朱延凯。二人持上述股东会决议及股权转让协议到工商局办理了股权变更手续,将股东变更为韩先进。同年9月14日,朱延凯与韩先进签订借款协议,约定:“朱延凯向韩先进借款100万元(具体金额以借据为准),借期3个月;朱延凯以鸿凯公司的资产作为抵押(借款时从工商局办理过户手续,还款时韩先进无条件过户还给朱延凯);朱延凯在借款前的所有债务与韩先进无关;朱延凯如到期不能按时归还借款则鸿凯公司的所有资产归韩先进所有。”朱延凯出具借条,内容为借到韩先进30万元,承诺于2010年12月14日前一次性还清,如到期不能偿还,愿按逾期天数承担每日5000元违约金。9月16日,朱延凯出具借条,内容为借到韩先进50万元,承诺于12月16日前一次性还清等。对于上述借款协议中的资产,朱延凯与韩先进均称与股权转让协议中的股权系一个意思。后朱延凯向法院诉称:双方办理的股权变更实际是为借款的抵押行为,双方之间不具有真实的股权转让关系,请求法院确认双方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无效,并要求被告韩先进返还股权。

2、法院判决

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双方陈述及借款协议上的内容,能得出被告为了保证自己的债权得以实现,要求债务人将股权转让给自己,当债务到期且得到清偿后,再将股权归还债务人。该行为实质上是通过让与股权所有权的方式担保债务的履行,而非一般的股权转让行为,双方约定以转让股权的方式作为债务的担保,系双方当事人合意,未违反法律及行政法规关于合同效力性的强制性规定,此种担保方式合法有效。现债务已到期,原告未能完全清偿的情况下,要求确认股权转让协议无效、被告返还股权,此请求与当事人约定相悖,且无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借款协议中第4条约定“乙方如到期不能按时归还借款,则鸿凯公司的所有资产归甲方”,该约定为流质条款,是无效条款,原告在依法清偿债务后,有权要求被告归还股权。(见(2013)淮商初字第0295号民事判决书)

总结:本案审理法官认为,让与担保作为一种现实经济需求催生的非典型性担保,“其实质上就是一种受契约自由原则和担保之经济目的双重规范的信托行为之债之关系,外加所有权的转移,是担保权人负有清算义务的一种担保形式,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当事人可以契约自由原则约定之。”即在债务履行届满前不仅达成以物抵债协议,且转移了担保物物权,构成让与担保的,该以物抵债协议有效。

(三)债务履行届满后达成以物抵债协议,但未转让担保物物权的合同效力

1、案情介绍

2009年9月9日,陈某向廖某借款4.5万元,约定2009年9月14日偿还。2009年9月15日,因债务无法清偿,双方达成房屋买卖合同,约定借款转为购房款,但只有陈某在《存量房屋买卖合同》上签字,陈某向廖某出具收到5万元购房款的收条。2010年,陈某将房屋产权证及钥匙交予廖某,2011年,廖某诉至法院,要求办理过户手续。

2、法院判决

一审法院认为双方的房屋买卖合同关系已经成立,且系双方真实合意,合同应继续履行,故判决陈某应协助廖某办理房产交易手续。陈某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认为:当事人在债务已届清偿期后约定以物抵债,其本质为代物清偿,而代物清偿为实践性法律行为,不仅需要当事人的合意,还需要履行物权转移手续。本案中,双方之间存在的是借贷关系,双方达成以物抵债协议后,虽然交付了房产证和钥匙,但因未办理物权转移手续,即未“交付”,故以物抵债协议尚未成立。陈某不履行以物抵债,廖某不得要求其履行,当然,其可以另案起诉陈某,要求陈某偿还借贷债务。

总结:债务清偿期届满后当事人约定以物抵债,但未办理物权转移手续的,如债务人反悔,债权人要求继续履行以物抵债协议的,法院应不予支持。但经释明,要求履行原债权债务合同的,应予支持。

(四)债务履行届满后达成以物抵债协议,且已转让担保物物权的合同效力

1、案情介绍

1994年,红古乡政府为扶持辖区内乡镇集团企业某焊材厂,先后向供销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借款155万元,并约定了年利率。后由于无力偿还,红古乡政府(甲方)于1999年1月4日与供销公司(乙方)签订了《产权整体移交协议书》,约定:“双方协商自1999年1月1日起由甲方将所属“焊材厂”整体移交给乙方,产权归乙方所有;甲方从李某等6人处借的155万元本金及利息等由乙方承担,并负责偿还;其余发生在乙方接受前的该企业一切债权债务由甲方承担,协议生效后,该企业所发生的一切债权债务由乙方承担……”同年1月8日,红古乡政府将焊材厂全部资产登记造册整体移交给供销公司。同时,双方在焊材厂资产移交明细表上盖章签字确认。之后,供销公司即接管了焊材厂,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之后,双方发生纠纷,供销公司主张其与红古乡政府之间的《产权整体移交协议书》是无效协议。(最高人民法院(2007)民二终字第148号民事判决书)

2、法院判决 一、二审法院均认为《产权整体移交协议书》及《补充协议》,具有以资抵债的性质,双方意思表示真实,协议不违反国家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应为有效合同。

总结:本案虽然不是典型的以物抵债,但从广义的角度看,以资抵债亦包含在以物抵债的范围内,从本案中,可以看出最高院对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后达成的以物抵债,且已经办理物权转移手续的法律行为持肯定态度。

上文分析了不同情况下以物抵债的效力,值得注意的,若债权人、债务人达成的以物抵债协议损害了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第三人可以依法行使撤销权,若债权人、债务人恶意串通,第三人还可主张以物抵债的约定无效。

作者单位:北京市地平线律师事务所

第三篇:从赵本山小品看销售逼定

从赵本山小品“功夫”看销售逼定

对于销售人员来说,通过一系列的营销策划、广告传播、价格策略等工作后,最后就是进行销售执行,直至获得销售成效的过程。凡是从事过这方面工作的销售人员,经常会对于销售过程中的成交感到头疼。销售人员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 Ø 产品不错、价格也不错,客户就是疑虑,不下定; Ø 前期沟通已经很到位了,最后客户又犹豫了; Ø 很多种产品基本相同,选择谁都成?我们怎么突破? Ø 也了解了客户,也针对性的进行了销售动作,还是无动于衷。„„

这些情况,往往成为了很多销售人员的困惑,赵本山的小品《功夫》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就是我们认识销售动作最直观的作品。下面我们就剖析一下《功夫》小品的逼定手法,以便我们更好的了解销售逼定的规律。

二、案例解析

小品总共的时间是15分49秒,在这个短短的时间段中,赵本山用了近一半时间进行前期铺垫,在后面的逼定成交的过程中,又先后采用了四种方法步步紧逼,虽然结果是失败,但是期间的智慧值得我们研究。【案例样本】2006年赵本山小品

第一阶段:了解客户(4分钟)

蔡维利:师傅,进去吧!

赵本山:别着急,先拨个骚扰电话。

『点评』

再熟悉的人,经过一段时间后,人们的见解和观念都会发生变化,都会产生不了解的可能。这时,如果我们依然沿着过去的了解,来对现在的对象进行判断,就可能产生偏差。

调研——分析——判断——调整

“冷静”是这个阶段最关键的情绪

(打电话)通了。你好!

范伟:你好。这里是见你见你一也会也防忽悠咨询热线。我是资深上当者老范。凭借多年的上当经验,对你是否被忽悠作出明确判断。有人卖拐,请按1;有人卖车,请按2;有人出脑筋急转弯,请按3;有人卖担架,直接拨110。

赵本山:你好!

范伟:你好!

赵本山:请问您是范师傅吧?

范伟:你是哪位?

赵本山:我是„„有一个问题想直接咨询您老一下。

范伟:恩。你说。

赵本山:我家有一头老母猪啊,黑地白花的啊。早晨一起来打开家门以每小时80脉的速度向前疯跑。“哐砀”撞树上,死了!

范伟:撞死了?这头猪的视力是不是有问题呀?

赵本山:两眼睛都是1.5的。

范伟:会不会有什么心理疾病啊?

赵本山:心理可健康呢!

范伟:那怎么会撞死呢?

赵本山:那头猪脑筋不会急转弯呗!

范伟:我说你这个人不拿套路出牌啊!出脑筋急转弯你得按3哪!那既然这样的话,我也咨询你一个问题。

赵本山:你说。

范伟:过年了,我们家什么年货也没买,就剩下一头猪和一头驴。你说我是先杀猪呢,还是先杀驴呢?

赵本山:那你先杀„„(和徒弟讲)给你们两个机会。

徒弟1:先杀驴。

赵本山:先杀驴。

范伟:恭喜你,答对了。猪也是这么想的。小样!

赵本山:悲哀!真让我为你感到悲哀!眼看就要独闯江湖了,这怎么能让我放心呢?

王小虎:师傅,先杀猪好了。

赵本山:那驴也是这么想的!我告诉你,就这个问题,你先杀谁都不好使。我为什么没回答呢?就因为我考虑它是有问题的。看见了吗?他已经从当年的一跟筋,现在成长到两头堵了!

『点评』

这个电话打得好,一下子了解了老对手发生巨大的变化:

职业:厨师不当,开始搞咨询热线了

素养:菜谱不看,开始研究兵法了

不变的:依旧是老实人——一根筋

变化的:增加了智慧——两头堵

调研——分析——判断——调整 通过调研,如果还是采用老办法,那失败是必然的。因此,在这个基础上,必须在战略和战术上均采取根本的变化。

徒弟1:师傅,他太厉害了。咱回去吧!

赵本山:不能回去!卖拐,把他忽悠瘸了;卖车,把他忽悠蔫了。在十分钟内不把他摆平,我就没法跟你们俩再当教师爷了。

徒弟齐说:师傅领进门,忽悠在个人!

赵本山:好。看我的眼色行事。进去。美了他了!

『点评』

十分钟把他搞定:

自信——是成功的关键,这就是传说中的:战略上藐视敌人。

看我的眼色行事:

重视——是成功的基础,这就是传说中的:战术上重视敌人。

到此:

未出茅庐,已见三分天下,通过骚扰电话的调研获得了很多资讯,这可以让赵本山做到知彼知己。

到此:

已经分成了两个阶段,保持一个冷静的心态,信息战也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此:

尚未直接交手,战争的层次已经确定,战争的对手,棋逢对手,战争的结果,尚未确定

第二阶段:铺垫阶段(5分钟)

徒弟:请问,范师傅在吗?

范伟:哪位?请问你们咨询„„(看着赵)哎呀!哎呀!呀!呀!呀!„„这是什么造型啊?挺别致呀!非常6 7呀?!这当年叱咤风云的大忽悠怎么落到这幅田地啦?苍天呀,大地呀,是那位天使大姐给我出的这口气呀?猪撞树上了,你撞树上了吧?追尾了是不是啊?咋又改三了呢?

『点评』

敌视——当我们的顾客心怀敌视的时候,甚至曾经受过骗的对手,如何进行下去呢?

反研究——我们在研究客户,客户同样在研究我们,当事实摆上了台面,当两军刀兵相见之时,曾经的暗处,变成了明处。

再分析——从“天使大姐给我出的这口气呀”,已经再次提醒。敌视是首先要突破的障碍,否则,一切都将止步。

姿态——前面的判断,所做的应对策略中,我们发现为成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轮椅与装瘫——两者相连了 装瘫与弱者——让对方在心理上有了优势感

手势的变化——自然把话题深入下去,顺势导入一个新的说服力的开始

赵本山:三年了,我都想死你了。

范伟:忽悠!

赵本山:我是向你忏悔来了。

范伟:接着忽悠!

赵本山:有我徒弟作证。

范伟:组团忽悠我来了。不合适了,大忽悠。只要我们这些善良的人对你提高警惕了你还会什么?不久会几个脑筋急转弯?地上一个猴,树上几个猴,这是两个猴,也可能八个猴,赵本山:可能三个猴,还可能九个猴。

范伟:怎么又变了呢?

赵本山:怀孕一个猴。

范伟:有意思吗?

赵本山:没意思。不是给你弄脑筋急转弯那个初级阶段了。我是向你陪礼道歉来了。三年了,在这个世界最对不起的人就是范厨师。多么好的人。我常跟你们说,你说我骗他干啥?多么忠厚老实,你说我,你打我两下,你下不去手。你骂我两句,你张不开嘴。这样,反正你原谅我也来了,不原谅我也来了。原谅不原谅我都带着诚意扑面而来。

范伟:呀呀呀!还扑面。你看,忽悠,嘿呀。接着忽悠。

『点评』

示好——敌视 该部分,两者的地位分成了两条线:

第一条线:明线,范伟占着优势

第二条线:暗线,赵本山有意识的放低自己,让自己成为弱者,该部分,两者的对话也分成了两条线:

第一条线:赵本山,示好的同时,迷惑对方,迷惑的点,还是自己最擅长的地方开始。

第二条线:范伟,敌视的同时,依旧保持着自己善良的本性,这个敌视是警觉加上了智慧,这个善良是本性的延续。

该部分,是转折点,是从严重敌视转向部分原谅的开始,也是,赵本山进入下一步销售的开始。

赵本山:把我搀起来呀。

范伟:能站起来呀?呀呀呀。走,走两步。走两步,来走。咳。讹人是不是啊?是不是讹人?大家都看着呢。出现什么意外跟我没关系啊。你老整着悬灯笼干啥?你老站起来呀?有什么是你赶紧说好不好?

『点评』

身体距离的转变——心理距离的转变

延续自己的定位,然后自然延伸,使自己拉近心理距离是很重要的。

此时,从语气到话题的接近上看,已经通过自己的切入,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这些,已经为进一步化解矛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赵本山:你想听吗?

范伟:我想听。

赵本山:听完你信吗?

范伟:你只要站起来我就信。

赵本山:你撤吧,我能站起来了。

范伟:哼,说啊。

赵本山:说来话长了。记得那是2003年的第一场雪,比2002年的晚了一些。

范伟:你整歌词干啥呀?有什么事快直接说。

赵本山:我不跟你玩虚的了,今天我就向你道歉来了。

赵本山:上货!眼熟吗?

范伟:这是你忽悠我的那几百块钱呀?

范伟:分文没动。

范伟:这是那块表?

赵本山:戴在手上就没走过字。

范伟:这,哥,『点评』

确定谈话的基调:我说的话,你信吗?

摸准对话者顾虑:不玩虚的,玩实的。紧扣性格先下食:几百块钱、手表、一一摊开,为下一步逼定直接切入主题。

以诚相待动之情:惊讶——感动,情绪线:敌视——放松——交流——惊讶——感动

思想线:抵触——理智——感性——动心

4分钟的调研,5分钟的铺垫,基本上已经完成了达成销售的基础

第三阶段:逼定阶段(6分40秒)

赵本山:我们两个恩怨应该了结了吧?还有它,这几年,耽误我们两个之间感情的就是这个罪魁祸首的就是这个轮椅。今天我必须当着你当面,把它砸碎。

徒弟:师傅,不能砸呀。师傅,这轮椅是你老哥俩重归于好的见证呀。

赵本山:不要乱说,我,不能拉我。

徒弟:师傅,哎哟,师傅!

范伟:大哥。你要砸就砸我吧。大哥你太有诚意啦。孩子们说得对,它不仅是我们重归于好的见证,更是我以后避免上当的警钟。我收藏了。

赵本山:不行,学生们花钱给我做的,你怎么能收藏呢?

『点评』

借势发力:利用前面的成果,迅速推动成交

情景推动:这时,赵本山不坐轮椅了,他可以大步、激动地准备砸车,这时,诚意变成现实,远远大于延续原来的弱者节奏。表态,抢锤,大步,推开,直至挥锤。一气呵成,不容置疑。

范伟:好多钱我给呀。花多少钱啦?

徒弟:两千。

范伟:我,两千。

赵本山:我给两千五。

范伟:我,三千。

赵本山:我,三千五。

范伟:我四千。

赵本山:我五千。

范伟:成交。

『点评』

成交意向已经确定了,乘胜追击与适可而止,即使是高手也不容易控制。

短短的30秒,已经从逼定了。而1分钟之内,由于没有掌握好分寸,情况急转直下,变成了范伟达成了销售。

这也是第一次逼定技巧,乘胜追击。

赵本山:你范厨师。哎哎。

范伟:你喊的五千,我落的棰,成交!

赵本山:那也不对,你记错了,怎么喊的?

生:我听是范厨师喊的。

范伟:什么,什么呀?

生:不是,师傅喊的。

赵本山:乱了乱了。这样啊,谁喊的不要紧。你看,咱们捋一捋,有点乱,谁先喊的。

范伟:我先喊的。

赵本山:你喊多少?

范伟:我,两千。

赵本山:我,两千五。

范伟:三千。

赵本山:三千五。

范伟:四千。

赵本山:四千五。

范伟:五千。

赵本山:你看看,清楚了。

范伟:哎,有点乱,有点乱。

赵本山:你再算算。

范伟:谁也别说话,我自己算,自己捋。

赵本山:你就自己乱了。

范伟:你别说话了,两千,两千五,三千,三千五,四千,四千五,五千,哎

赵本山:你捋反了,两千是你叫的。

范伟:两千,两千五,三千。

赵本山:不是。

范伟:两千,两千五,三千,三千五,四千,四千五,五千。

赵本山:对呀。

范伟:哎呀。

生:我记错了,是你喊的。

范伟:不对,不对,大哥,我喊完四千,你直接喊五千,对不对?

观众:对!

赵本山:这样啊,乱了。既然咱哥俩,你同意收藏,咱们再喊一次,是不是,听明白这五千到底是谁喊的。起价多少?

生:两千。

范伟:我,两千。

赵本山:(落椎)成交!这回不乱了。

范伟:你不往上叫了?

赵本山:我怕又喊乱了。

生:这回是你喊的。

范伟:哎,那行,别动,别动,这轮椅是我的了,别动,我给钱,两千。『点评』

这次该惊讶已经不是范伟了,该惊讶的是赵本山了。

在惊讶中,因势利导进行转变。

就在这短短的两分钟内,战术手法用了三个

第一个手法:装糊涂,不管谁说的,先装糊涂。

第二个手法:预埋地雷,拖延时间,4000~5000的跳跃,绝不是谁都能马上反应过来的,但是,正如前面的感觉(对杀猪和杀驴的判断)一样,4000~5000即能多挣钱,又能迷惑对手。当然,如果我们对于业务没有这么熟悉,即使留下了伏笔,我们未必能够抓住。

第三个手法:掌握主动,降低标准。落锤的主动权,在说话中,随手就拿到了手里。当无法迷惑对方的时候,成交远比利润重要,此时,赵本山再次给我们上了一堂课。

赵本山:老弟,按理说不应该要钱,但是你要面子,你这个人就要面子,是不是?不应该管你要,但是,但是不给又不是你的性格。

范伟:给你我就上当了。

『点评』

度,再次犯了禁忌,得理后,成功后,不要忘形,忘形者可能会前功尽弃;

赵本山:上当了?我给你说,压根呀,刚开始我就没想„„ 范伟:改抢了。

『点评』

懊恼,不能说到手的鸭子飞了,确实很难让人平静,于是,急得去抢变成了必然;这也让我们时刻记得那句台词:暴躁是祸根。

赵本山:你理解错了,我想找你要„„

范伟:别装了,从你一进屋,你分别用了苦肉计,欲擒故纵计,师徒配合砸车计,稀里糊涂突然落椎计,我只用了一计。

赵本山:将计就计。

范伟:送你一计。

赵本山:走为上计。

范伟:不送!

赵本山:失败了,知道因为啥失败吗?这一个厨师不看菜谱,改看上兵法了,撤!

『点评』

彻底失败后,不等于没有了机会,但是,失败后,承认失败,才会为我们再次成功提供阶梯,否则,机会都没有了。

徒弟:师傅!

范伟:哎哎师傅师傅 赵本山:干啥玩意,跪哪去了,我在这呢,干啥你俩,干啥呀?

徒弟:师傅,太对不起了,你这忽悠智商太低了,跟你也学不到啥玩意。你该干啥去,赶紧走吧,一会赶不上二路汽车了,都。

赵本山:哎呀!

徒弟:师傅在上,受徒儿一拜!

赵本山:哎呀妈呀,呀,这个世界太疯狂了,耗子都给猫当伴娘了,哎妈呀

徒弟:师傅!请收下我们吧!

范伟:哎哎,孩子们,苦海无崖,回头是岸,学好就好,过年了,给你们包红包去,包红包。

赵本山:悲哀,的确悲哀,这钱你俩能要吗?上月我没给你俩发工资吗?悲哀!

范伟:来吧,一人一个,拿好拿好。

赵本山:悲哀

徒弟:谢师傅

范伟:哎呀,别别,别客气

徒弟:师傅,师傅,拿下!

赵本山:反奸计。

『点评』

把损失降到最低点是失败后,首先应该做的事情,毕竟前面的手表、几百块钱都没了。于是,把失败作为起点,进行弥补成为了我们的必然。这以后的技巧可能有很多,反奸计只是其中一种。

范伟:哎呀,防不胜防,可是大忽悠,我不服你。你忽悠来,忽悠去,我坐的不还是轮椅吗?

赵本山:你想要啥?

范伟:你给观众的承诺呢?

赵本山:什么承诺?

范伟:你的担架呢?

赵本山:自己开发!

范伟:哎!

赵本山:在就是为你定做的,如果短,还可以加长。

范伟:哎呀,为了我你是煞费苦心啊,多亏我计高一筹,打开红包。过年了,送你一幅对联:

拐一年摇一年缘分啊

吃一堑长一智谢谢啊

赵本山:我再给你补一个横批吧

自学成才!

『点评』

15分40秒的小品,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调研,第二阶段是铺垫,真正促成销售,也只用了6分40秒。这么短的时间却使用了很多技巧,这些技巧是根据现实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时刻保持着高度的关注,清醒的头脑,随机应变的手法是促成销售的关键。把损失降到最低点,这显然是我们在事情结束后,不以为然的。比如:我们的客户不买房,让他们成为我们的宣传者也是一种弥补。

第四篇:从四个案例看行政许可

从四个案例看行政许可

尚小萍 徐金广

字体:正常放大

《行政许可法》实施在即。这篇文章设计了四个案例,通过分析和说明,帮助大家了解究竟谁有权准予行政许可,谁在什么情况下可行使申请行政许可的权利,行政许可之后的责任以及行政许可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批准征地与听证申请

例一:

某市开发区征用集体土地 1000亩,其中有基本农田 200亩。在开发区征地过程中,不断有村民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说征地单位没有就此次征地行为予以公告和组织听证,违反了《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要求上级部门查处。上级部门调查后发现,征地单位的确在征地前没有公告和听证。那么,征地过程中的听证是否适用《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呢?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征用土地方案经依

法批准后,由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并将批准征地机关,批准文号,征用土地的用途、范围、面积以及征地补偿标准、农业人员安置办法和办理征地补偿的期限等,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经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听取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这就是“两公告一登记”制度。对此在《征用土地公告办法》(国土资源部第 10号令)中有更具体的规定。由此可见,本案中征地单位在征地过程中未公告的行为违反了《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征用土地公告办法》中的有关规定。

征用土地审批属于在上下级政府之间进行的审批,没有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因而不属于行政许可法规定的行政许可事项,也就不适用《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但可以适用自 2004年 5月 1日起施行的《国土资源听证规定》(国土资源部第 22号令)的有关规定。《国土资源听证规定》第十九条规定,拟定拟征地项目的补偿标准和安置方案的,主管部门在报批之前,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如果当事人申请听证而主管部门未予听证,则违反了《行政许可法》的规定。

行政许可主体与相对人

例二:

一企业未经批准,占用耕地 2000平方米建厂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发现时,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作出限期自行拆除违法建筑的行政处罚,该企业置之不理。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但申请发出近3个月,法院迟迟未采取行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强制执行申请是否属于申请行政许可的范畴?

依《行政许可法》第二条规定,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从行政许可的概念可以看出,行政许可的申请人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而被申请人是行政机关,也即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是行政机关。

在本案中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请强制执行的行为,申请人是行政机关,即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被申请人是司法机关,即人民法院,不符合行政许可的构成要件。因此说,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强制执行申请不属于申请行政许可,法院作出的强制执行决定也不是行政许可行为,而是一种司法行为。

行政许可与行政效率

例三:

某国有企业新上一项目,计划用地 100亩。项目获上级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该企业向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用地申请。半年后,企业的用地申请仍没有通过。原因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每次都会要求该企业提交新的用地申请材料。后来,该企业诉至法院。法院认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违反了《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判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败诉。那么,本案中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有何违法之处呢?

《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认为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本案中,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多次要求该企业提交新的用地申请材料,而不是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该行为违反了《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同时,也违反了《行政许可法》的便民原则,即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便民的原则,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这是行政许可追求的目标之

一。对于此类行为,应依《行政许可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行政许可与过错责任

例四:

某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村民王某报上的材料,在未进行实地勘测的情况下,为其办理了集体土地使用证。不久,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接到举报,称王某占用耕地建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现场调查后,发现举报属实,拟对王某作出拆除房屋并复垦的行政处罚。王某认为用地四至都已经在上报的材料中写明,现在的问题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办理集体土地使用证中工作失职所致,如果要拆除房屋,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必须承担办证中的过错责任,赔偿其损失。

在本案中,宅基地审批是否属于行政许可范畴?如果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承担什么责任?王某在申请过程中没有说明用地性质,如果他事先知道所用土地为耕地,其行为是否有骗取行政许可的嫌疑?

判断宅基地审批是否属于行政许可范畴,首先要明确行政许可的概念,再分析宅基地审批的性质,以此来判断是否属于行政许可。依《行政许可法》第二条规定,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第三款规定,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由此可以看出,宅基地审批,是先由农村村民提出申请,再由行政机关即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审查后予以批准的行为,符合行政许可的构成要件,应属于行政许可范畴。依照《土地登记规则》规定,土地登记依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土地登记申请;

(二)地籍调查;

(三)权属审核;

(四)注册登记;

(五)颁发或者更换土地证书。而本案中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未经过地

籍调查即直接颁发证书,属明显违反法定程序的行为。依《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规定,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行政许可,如果撤销行政许可,使被许可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赔偿。

然而,在本案中,王某实为占用耕地建房,但在申请宅基地时并未说明这一点,其行为有骗取行政许可的嫌疑。依《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以欺骗手段取得行政许可后又撤销行政许可的,被许可人基于行政许可取得的利益不受保护。由此看来,在这一行政许可实施过程中,行政机关和申请人都有过错,应共同承担责任。

第五篇:从人民调解员角度看案例

以人民调解员角度看案例

随着社会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也进入了矛盾多发期,民间纠纷层出不穷,种类繁多。传统的民间纠纷大量存在并且与其他纠纷相互交织,此外,还有公民与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利益纠纷。随着公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司法诉讼的工作量也不断增加,无论案件简繁,均需要通过司法诉讼进行裁判。由此,人民调解制度也逐渐承担其中一部分的重要角色,在达到解决民间纠纷目的的同时,缓解司法压力。

现从下列一个简单的案例,对人民调解的应用进行一个简略的看法。

一、案件概况

在居民宅楼下,有一家烧烤店,经常在深夜招待顾客。深夜里,顾客在吃宵夜的同时大声叫喊,严重影响了居民们的正常作息,无法正常工作作息。烧烤店老板以自身的盈利为由,致使居民们多次与其协商未果,故最后导致双方针对营业和作息的时间安排产生了激烈的争执。

二、人民调解的应用

作为调解员,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方法得到,事半功倍;方法不得当,可能更加激化双方之间的矛盾。

(一)及时稳定双方当事人的情绪,为后续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凡发生矛盾冲突,都是因为某些利益冲突无法达成共识,双方为此都固执己见,互不退让,双方当事人都攒着一股劲,情绪都很激动。所以祥和、良好的氛围很重要。

1.创造一个祥和、良好的氛围

调解员进行调解时,对当事人得保持一样的热情,贴近他们,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表现出对他们发生的事情的关切,也表明出帮助他们公平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态度,在获取当事人信任的同时,转移双方之间“对抗”的激烈矛盾焦聚。

2.引导当事人树立自我探讨、认识,决定处理双方之间的矛盾。

调解员应当向当事人明确指出:双方发生矛盾冲突很正常,调解机制是人民群众自己的组织,为人民服务,会考虑双方当事人的利益最大化,告诉他们不伤和气的前提下解决问题,肯定双方的观点。

(二)注意调解过程中的细节问题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调解机构没有作出判决、裁定的权利,所以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对于当事人的是非对错不能随意评论和批判。要避免谈话中出现的可能会引起当事人激烈反应的敏感词语,并启发当事人心平气和地叙述整个事情的发生经过,不随意指责任意一方。若出于疏忽产生了语言冒犯,应及时予以纠正。本着“解铃还须系铃人”的原则,疏导当事人心平气和进行整体事件的叙述,促使当事人自我觉悟、自我认识,反复协商达成和解。

(三)调解过程中应注意“刚柔并济”

在调解过程需要用柔和的语言抚慰处于极度激动的当事人,使当事人的情绪趋于稳定。此外,在有些纠纷中,由于涉及过大的自身利益,当事人会处于极度“气愤”的状态,转而成为难以调解的刺头。这时,就需要一定程度的强硬的语气,拿出适当的勇气和魄力震住整个难以平息的混乱场面。倘若遇见一些“村霸”之类的人,调解员缺乏勇气,不敢调解,不善调解,那么,调解就变成了纸上谈兵。

(四)调解员告知调解的优势,促使双方通过调解达到目的

人民调解员在调解矛盾纠纷时不伤感情,而且低成本高效率,达成协议后还能申请司法确认。告知当事人调解的优势是有必要的,可以促使当事人尽快解决双方纠纷,达到效率最大化。

针对上述案例,我会采取以下的步骤进行调解。

首先,稳定双方当事人的情绪,然后进行单独谈话。在谈话过程中,用温和平易的语言进行商谈,用热情和诚恳的态度向他们表达公平合理解决问题的决心,待当事人接纳后,引导当事人自行说出事情的完整经过,并引导当事人进行自我反思和探讨。最后询问双方当事人所能接受结果的各自程度,若能达成一致,则调解结束;倘若不能,则对调解提出的双方要求进行融合,达到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共赢”局面。

调解,虽然源于民间,但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化解家长里短的矛盾,减轻司法负担

下载从梁继平案例看刑讯逼供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梁继平案例看刑讯逼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案例看小学生如何自护自救

    从案例看小学生如何自护自救 现在的小学生,在假期和双休日都要独自一人在家写作业,以往的教训表明,假期双休日是犯罪分子入室作案的“高发期”。 应该说家长对孩子独自在家普......

    从案例看商业秘密的“秘密点”

    商业秘密的“秘密点” 北京承天倍达过滤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飞粒彻科贸有限公司等 侵犯商业秘密纠纷上诉案 案件要旨:一项技术信息能否构成权利人的商业秘密,取决于权利人......

    从美国安然公司案例看企业伦理

    从“美国安然事件”看企业伦理 从美国安然公司事件看企业伦理 何谓“企业伦理”? 所谓企业伦理(又称为企业道德),是企业经营本身的伦理。不仅企业,凡是与经营有关组织都包含......

    目标管理案例分析-从身边事看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案例分析 ——从身边事看目标管理 本文将从经典案例入手,阐述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以此来评判或者指导自身日常生活及工作。 一、七个经典案例 输入“目标管理案例”百......

    从案例看保密义务的期限

    商业秘密的保密义务期限 陈某与广联实业有限公司等侵犯商业秘密纠纷上诉案 编者注:本文摘自北京唐湘凌律师主编的《商业秘密保护实务精解与百案评析》(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唐......

    从案例看商业秘密的保密措施

    商业秘密的保密措施 周某与西安爱润建材科技公司侵犯商业秘密纠纷上诉案 案件要旨:商业秘密要保持其秘密性,权利人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法院会根据所涉信息载体的特性、权利人......

    从典型案例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从典型案例看纪律处分条例新增“负面清单” 中共中央近日印发《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本条例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这一条例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现阶段党纪存在的突出问题,把党的......

    从几个案例看银行风险合规(定稿)

    柜面操作风险防范 1、柜员挪用现金案件(2006) 建行德州平原支行一名年仅23岁的营业室综合柜员,在49天内从容盗用银行资金2180万元而未被察觉 如果不是建行山东德州分行对所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