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作态度决定成败!--王丹丹
工作态度决定成败
在公司里,员工与员工之间在竞争智慧和能力的同时,也在竞争态度,这场不见硝烟的大PK之下,有的员工升职了,有的原地踏步,有的却被企业淘汰。一个人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他的行为,决定了他对待工作是尽心尽力还是敷衍了事,是安于现状还是积极进取。作为一名物业员工,我们在工作岗位上应该秉持一种怎样的工作态度呢?
未来学家佛里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预言道:“21世纪的核心竞争力是态度。”他的这番言论告诉我们,积极的态度已经成为当今最为稀缺、珍贵的资源;它是个人决胜于未来的最大资本,是纵横职场最核心的竞争力!“态度”竟有如此神奇的力量?谭小芳老师认为,没有积极的态度,能力再强也是空谈!人不能改变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人不能改变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人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态度;人不能样样顺利,但可以事事尽心。态度影响我们的行为,心态左右我们的意识。态度改变成就,态度决定未来,态度决定一切。
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佛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心态决定状态,要改变状态,首先要调整心态。态度影响我们的行为,而心态左右我们的意识。意识决定行为,心态决定你的态度。一个心态非常积极的员工,无论他从事什么工作,他都会把工作当成是一项神圣的天职,并怀着浓厚的兴趣把它做好。而一个心态消极甚至扭曲的员工,只会把工作当成累赘,当成让自己不快乐的源头,当成敌人一样地去对待。
以上这些都告诉我们,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在什么岗位,有什么样的远大理想,你的态度是决定你将要达到的高度。你的工作态度决定你的职业高度,而你的人生态度决定的是你的人生高度,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改变心态,你将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
作为一名物业员工来说,我们要有忠诚、敬业、负责、主动、勤奋、敢于创新、善于学习的工作态度来对待我们的工作,只要以这样的态度去工作,我相信大家一定能走的更高!只要大家携起手来努力做到这些,裕展物业会飞的更远,大家一起努力吧!加油!!
植物所 王丹丹
2011年11月17日
第二篇:工作态度决定一切
工作态度决定一切
我是团委的姚丹。从实习到现在工作两个多月了,在这段时间里我始终带着要用心、能吃苦的态度来工作。我觉得对于刚来到一个新的工作单位的新人来说,只有带着这种心态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各项工作了解清楚,并且做到最好。这也正是经常被提到的“敬业精神”中应具备的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点。
我们说“敬业就是尊重你的岗位和职业”,既然选择了自己的职业就应该对它负责,把我们要做的工作做到最好。每个人都应该有敬业精神,有了敬业精神在工作中才有成功的机会,而要想赢得各种机会首先就得在工作态度方面做起。
1.实事求是的做事
对于很多的新同事来说,各项工作刚开始不知道怎么去做,或是在办事过程中出现了错误,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现象,那么对于这些情况我们都要实事求是,不要因为个人的想法瞒着别人或上级,要把实际情况及时与同事或上级交流,要让自己从不知道到知道,从不会到会,这次错了在下次中不要犯错误。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去处理问题,要把它融入具体的工作中,把自己的工作与学院的需要相结合,要结合自身实际,针对自身特点发挥自己的专长,在具体的工作中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最大,要扎实有效。
2.不要做理论上的巨人,实践上的矮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每个人的想法都很多,也可能很完美。但是是不是每个想法都能实现呢?这就看我们有没有去实践了,是不是只是纸上谈兵了。“梦想和现实不是靠吹牛皮来实现的,是靠实际行动来实现的”理想与现实往往大相径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就是需要我们去努力的部分,有了想法就要实际行动起来,要想实现自己的想法,就要进行实践,要勤奋,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再来一次,总有一次会成功。
3.做事要雷厉风行
作为精力充沛、有活力的年轻人,做事要雷厉风行。要在第一时间的最短时间内把事情干到最漂亮,既有速度又有质量,展现年轻人的风采。那么在办事过程中就要细心、要用心。
态度决定一切,对于一个想要在工作上做出点成就的人来说,以上几点工作态度都是非常重要的。每个平凡的工作者只要带着好的态度去工作,总有一天会张显自己的亮点和价值的。
第三篇:工作态度决定工作力度
工作态度决定工作力度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工作,但工作姿态、工作成绩却不尽相同,有的工作很认真、很努力、也很有成绩;有的则不太认真、不太努力,工作成绩也不佳,原因何在?这固然有素质能力问题,但主要还是对工作的态度问题、精神状态问题、工作标准和工作方法问题。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也有人说“态度决定一切”,都很有道理。要干好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态度。
一要把工作当作事业干。事业有党的事业,国家的事业,人民的事业,部队的事业,集体的事业,还有个人的事业,这些事业应该是一致的,个人的事业必须融汇到集体、国家、部队、人民和党的事业之中。个人的事业在哪里?就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在自己的工作岗位。我们常说要干出一番事业,就是要在本职工作上有所作为。本职工作很出色,很有成效,事业就有了,就成功了。雷敏、丁晓兵、庄仕华等就是在本职岗位上干出了辉煌的事业。
二要把工作当作专业干。机关工作一门学问,也是一门专业。因此,必须学习,必须钻研。机关是一所培养人、塑造人的大学校,也是提升素质、升华理想的大熔炉。要在工作中边干边学。机关干部在领导身边工作,领导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有人说称职的机关干部,应该是调查研究的高手,参与决策的好手,处理问题的能手,撰写材料的快手。也有的说,机关干部应该站起来能说,坐下来能写,蹲下去能帮,交事情能办。没有把工作当专业干的意识和要求是很难有所成就的。
三要把工作当作乐趣干。敬业必须乐业,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机关工作确实辛苦,但要以苦为荣,以苦为乐。要享受工作,不要单纯把工作当成负担,要从中体会感受乐趣。法国哲学家卢梭说:“每一项工作中都蕴藏着诉说不尽的乐趣,只是有些人不知如何去发现它们而已”大家应该有样的感受,当你经过一番艰苦努力,完成一项大的工作任务,受到领导和同志们赞扬的时候;当你经过加班加点撰写的材料,得到领导肯定,一下通过的时候;当你经过冥思苦想写的文章在报刊上发表的时候,心里是多么高兴。把工作当成享受,再苦再累也愉快,也心甘情愿,就感到不累、不无聊、不枯燥,相反感到很有乐趣。
四要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干。究竟为谁工作?有的说是为党、为部队,也有的说是为单位、为领导,也可以说,是为自己干。因为工作干得多,锻炼就多,提高就大,进步就快。从这个意义上说,多干工作不但不吃亏,反而占便宜。因此,我们要树立把部队事业当己任的思想观念,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来对待。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每个同志都能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来干,又何愁工作做不好呢?
第四篇:工作态度决定一切
工作态度决定一切
这世上有三种人,一种是先知先觉的人,一种是后知后觉的人,一种是不知不觉的人。
不知不觉的人工作很辛苦,不知为何工作,他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浑浑噩噩虚度年华。
后知后觉的人仅仅把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落入工作的痛苦里面,每天汲汲营营奔波劳碌。
但先知先觉的人不一样,他是在为自己工作,他是在享受工作,因为工作正是他生命成长的一个契机、机遇,他把工作当作一种享受,而非聊以糊口的工具。
他在别人都放弃时仍努力不懈;
在所有人都认定事不可为时仍殚精竭虑;
他不仅仅维持工作或恪尽职守;
他更深入内在,寻求更多东西;
他对工作有一种非做不可的使命感,并为之孜孜不倦乐此不疲。
世界将给他们以殊荣,既有名望也有财富。
有个老木匠向老板递了辞呈,准备离开建筑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员工离开,问他能否帮忙建最后一座房子,老木匠欣然允诺。但是,显而易见,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废料,出的是粗活。
等到房子竣工的时候,老板亲手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漫不经心、敷衍了事呢?现在他只好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其实,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把自己当成那个老木匠吧,想想自己的房子,每天敲进去一颗钉,加上去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用自己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惟一的创造,只有一次机会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充实、踏实,墙上的铭牌上写着:“生活是自己创造的!”每个人心中都隐藏着一头雄师——土耳其谚语。
每天清晨,当太阳刚刚升起,露珠还未完全消失,大草原上的动物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奔跑。
最先跑起来的是羚羊。它们成群结队地跑过平缓的山岗,找到水源,在短暂的休息之后又开始新的奔跑。就在它们不远的地方,也许就在附近的草丛里,狼群也在奔跑。它们的奔跑是为了羚羊。
当狼群开始奔跑的时候,狮子也开始了奔跑。它必须赶在狼群之前找到一日的早餐,否则,今天可能又是一个忍饥挨饿的日子。
这是每天发生在大草原上的一幕,每天都在上演的奔跑比赛。
没有任何外在的力量在导演这一切。它们奔跑完全是来自内心的驱使——要么生存,要么死亡。
只有“让自己跑起来”才能生存,也只有跑起来的动物才能获得比同类更好的生存环境,不管是主动攻击的动物还是被攻击的动物。
“为自己跑起来”是动物世界永恒的法则。人类正是通过这一法则首先成为人。但是当人类逐渐进化、逐渐变得聪慧时,他们再也不再“为了自己而奔跑”。他们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他们漠视自己内在的动机和需求,他们只要求索取和坐享天成。他们在内心永远失去了奔跑的动力:他们为自己寻找各种理由和借口,他们认为优秀是别人的事。
在我们的周围,这样的人随处可见:只有在形势所迫时才去工作,对于自己身上的潜力无动于衷,遇到事情总是敷衍塞责,宁愿呆在原地也不肯花点心思向上攀登。这些人私下里认为自己很聪明,他们满足于混日子,敷衍了事,混水摸鱼,过一天算一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浪费自己宝贵的青春,生命,大好前程。他们为吃饭而吃饭,为劳动而劳动,为工作而工作,为报酬而报酬,他们从一个地方到一个地方,事情做完一件又一件,好像做了很多事,但没有一件事情做得让人无可挑剔拍案叫绝,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直到退休仍然一事无成。他不知道自己所做的蹩脚的工作,对老板的损害不及对自身损害的一半。对于老板而言,这可能会是几个美元的损失,但对他自身来说,这却是人格和尊严的丧失,是做人的丧失。还有些人本来有不赖的工作和岗位,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当他们攀升到一定的高度时,就停滞不前,躺在已经取得的成就上睡起了大觉,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令人十分惋惜!这种行动上的迟缓、思想上的愚钝和道德上的玩忽职守,导致大量的工作岗位有名无实、大量的工作资源被无谓地浪费掉。
三只饥寒交迫的老鼠一起去偷油。它们决定采用叠罗汉的方式,轮流喝油。当其中一只老鼠爬到另外两只老鼠的肩膀上,“胜利”即将在望时,不知什么原因,油瓶突然倒了,巨大的响声惊醒了主人,它们只好抱头鼠窜,落荒而逃。
回到鼠洞后,它们聚在一起开了个内部会议,讨论这次集体偷油失败的潜在原因。最上面的老鼠说:“因为下面的老鼠抖动了一下,所以我不小心碰倒了油瓶。”中间那只老鼠说:“我感觉到下面的老鼠抽搐了一下,于是我抖动了一下。”而最下面的老鼠说:“我隐约听见有猫的叫声,所以抽搐了一下。”
原来如此——谁都没有责任。
职场中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境。
在某企业的季度会议上就可以听到类似的推诿。营销部经理说:“最近销售不理想,我们得负一定的责任。但主要原因在于对手推出的新产品比我们的产品先进。”
研发经理“认真”总结道:“最近推出新产品少是由于研发预算少。大家都知道杯水车薪的预算还被财务部门削减了。”
财务经理马上接着解释:“公司成本在上升,我们能节约就节约。”
这时,采购经理跳起来说:“采购成本上升了10%,是由于俄罗斯一个生产铬的矿山爆炸了,导致不锈钢价格急速攀升。”
于是,大家家异口同声说:“原来如此!”言外之意便是:大家都没有责任。最后,人力资源经理终于发言:“这样说来,我只好去考核俄罗斯的矿山了?”
这样的情景经常在不同企业上演着——当工作出现困难时,各部门不寻找自身的问题,而是指责相关部门没有配合好自己的工作。相互推诿、扯皮,责任能推就推,事情能躲就躲。最后,问题只有不了了之。
公司里这样的员工屡见不鲜。
“斯蒂文先生为什么还没有签下那一单?”老板问。
约翰呆呆地坐在那里,脸色苍白:
“他还没有给我答复,先生。”
“他多少天没有答复了?”
“已经有一个月了,先生。”
老板大怒:“那你为什么还呆在这里?”
而可怜的约翰还呆在原地,左顾右盼,不知如何是好。
这样的人,就是为工作而工作、为生活而生活的人,就是没有“自驱力”的人。
每当看到这样的情形,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一个人,想起那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因此载入史册的名言:
“就算一辈子洗马桶,也要做一个洗马桶最出色的人!”
许多年前,一个年轻人来到一家著名的酒店当服务员。这是他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因此他很激动,暗下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没想到的是在新人受训期间,上司竟然安排他洗马桶!从那以后,他变得心灰意冷一蹶不振。在这关键时刻,同单位一位前辈及时地出现在他的面前,她什么话也没有说,亲自洗马桶示范给他看。等到洗干净了,她从马桶里盛了一杯水,当着他的面一饮而尽!她用实际行动告诉他:经她洗过的马桶,不仅外表光洁如新,里面的水也是一干二净的。
从此,他脱胎换骨成为一个全新的人;从此他的工作质量达到了无可挑剔的高水准,终于有一天,他也可以当着别人的面,从自己洗过的马桶里盛一杯水,眉头不皱一下地喝下去。
后来,他成了世界旅馆业大王,他的事业遍布全球,他的一切成就都得益于他永不停顿、永不满足的创造与卓越的行动。他就是康拉德·N·希尔顿。
这个故事在美国妇孺皆知,成为诠释自驱力精神的最佳典范。如果你只是为老板工作、只为老板的薪水工作,那么你能做到的只是去洗马桶;如果你不仅为薪水工作,还为自己工作,把老板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即使你去洗马桶,也是一个最优秀的洗马桶者!在这种力量驱动下的人,他们永远保持最旺盛的工作热情、最忘我的工作态度,他们就成为每个组织和机构最欢迎的雇员、每一个老板最欣赏和重用的人才。美国之所以成为经济强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主要归功于美国的每一个组织,每一个角落处处充满像希尔顿那样具备超乎寻常的“精神力”的人:
他们在别人都放弃时仍努力不懈;
在所有人都认定事不可为时仍殚精竭虑;
他们不仅仅维持工作或恪尽职守;
他们更深入内在,寻求更多的东西。
他们工作是为了内心的满足,他们因为满足而愿意全力以赴,他们愿意为了工作与企业一同成长;他们在没有其它外力的刺激下从内心照样迸发出激情,他们这样做只是为了让自己能做得更好。
而上帝总是这样奖励他们:他们不为工作而工作,但最后他们总是能从工作中得到最大的回报。
我们称他们为“优秀”,也可以称他们为“自动自发”、“自觉自愿”。他们把最简单的事坚持每天都能做好,所以做到了“不简单”;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超越岗位的业绩,所以做了“不平凡”。
第五篇:管理决定成败
管理决定成败
管理决定成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笔者认为,管理其实就是保持企业顺畅运营的程序和优化资源的工具,只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减少扯皮堵塞漏洞、降低成本开源节流,就能提高效益,这也是管理的本质。其中,如何设计催人奋进的机制,保证员工和企业效益共享,尤为重要。
管理要量化
综观被企业引用的各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不难发现,这些管理方法虽然针对的管理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而这一特征也是如今所有管理思想的核心基础,那就是“量化”。没有量化做核心基础,管理容易口号化、人云亦云化、泛泛而谈化。量化管理的特点就是数据化、标准化和公开化管理,使目标更明确、便于分解和考核评估,也便于找到差距、推进员工自我约束。
量化能激发竞争。有了量化指标,可以提高对自己和他人工作结果的关注度,从而唤醒人们的竞争意识,可促成奖勤罚懒的竞争机制,有利于激发大家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有了量化指标,不断超越才有了标杆,从而唤醒人们的创优意识,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量化管理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能够充分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量化有利于把握。量化管理,顾名思义是将影响企业运作效果的诸多因素加以分类,设计出可评价的量值,布置工作时以量化的三个要素提出要求,即时量、数量和质量。“时量”主要是指完成工作的时间量,“数量”是指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是指完成工作的标准。三者相互依存,如同三维空间中,确定一个点位置的三个坐标,缺一不可,否则下属在执行中必然会有偏差,影响工作质量。比如在布置一件工作时,缺乏“量化”意识的管理者,—般采用“赶快去办”、“抓紧去办”之类的布置方法,确属急事,再加上一个口头语“马上去办”。由于在布置工作中没有使用带有可量化的词语,只是使用难以量化的程度副词,下属在执行中就会出现一人一个结果的问题。因为只有量化的东西,才可以被当作标准来执行,才有了评估、评价和达标、创优的依据。
世界500强企业中,约有78%的组织施行类似量化管理的管理系统,比尔•盖茨说过,“任何事情,如果你不能量化它,你就不能了解它;不能真正了解它,你就不能把握它;如果你不能把握它,你就不能改变它!”量化指标体系的建立也是检验管理者是否专业化、精细化的一种手段,可以体现出管理者对分管工作的熟悉程度和对目标任务的把握程度。
量化要抓住关键。日常工作中就每一项具体工作而言,影响其最终结果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只有少数的几个,一项工作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和关键步骤的对与错、好与坏,才是最终致使整项工作结果是否正确的关键。因此,量化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就对事情发展过程中重要流程步骤及其关键因素进行标准量化,量化管理是一种侧重于过程控制的管理,可保证整项工作的结果不会产生根本性偏差。
激励要及时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形象和美誉度,同样,每个员工在努力工作过程中也很关注自己的形象。因此,管理者要将心比心,不可回避和漠视员工的利益需求,对做出贡献者要有一种没得到奖励就是管理失职的理念。面对一项成绩时,要对真正做出贡献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奖励待遇,落实多劳多得和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取得好的示范效应,让更多员工对先进人物产生认同感,引导更多的人去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工资要用“活”,保障员工的有形利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永恒主题。西方管理学在对员工激励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分配制度仅能让员工发挥20%至30%的能力,如果受到充分激励的话,员工的能力可以发挥80%至90%,两种情况之间60%的差距就是有效激励的结果。根据理论界的分析,活工资占15%是员工积极性的死亡线,如果一个企业的工资中活的部分连10%都达不到的话,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基本只能是空谈。“死工资”和“活工资”实行多大比例,并没有绝对的标准,最好是循序渐进,依据激励意图和目标的实现度而定。
管理者应该按照目标需求,对组织成员的工作进行适当的分类。一个人的工作内容按类型基本上可分为自律自理行为、定期工作、精细工作和创优工作这几方面,对员工完成的自律自理行为和定期工作的报酬有“死工资”已经足够,“活工资”应该用于对员工完成的精细工作和创优工作的回报,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以期取得效益最大化。“活工资”的最终目的不是把大家的收入差距拉大,而是要在“活用”、“用活”的过程中激活员工的干劲,使干劲持续保持生机与活力,才是“活工资”的价值所在,让“活工资”真正活起来,尽量和逐步地减少大锅饭的痕迹。
充分发挥“活工资”的目标导向作用。当一个人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发生过脱岗或旷工、当班期间干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每月应该定期完成的工作不能全部按时完成,就取消该人享受“活工资”的待遇,强化员工做好最基本的本职工作的意识,强化积极性。随着组织成员整体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可以适时地对自律自理行为、定期工作、精细工作和创优工作进行重新分类,例如可以把有些精细工作列入定期工作或自理行为,在这种动态调整中不断夯实管理基础,持续提高工作标准,并做到管理重心向主动性和创造性倾斜。当员工在精细工作和创优工作方面有了贡献之后,要及时兑现“活工资”,以此强化和引导员工的精细和创优意识,鼓励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劳动。只有员工都养成了持续精细和不断创优的习惯,并不断在更高层面上发挥精细和创优才华,企业的效益才能持续实现更大化。
荣誉要用“活”,保障员工的无形利益。在通过管理手段使得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升的过程中,要鼓励本企业各部门或个人及时归纳总结好做法、好经验,加以命名表彰和互访式推广,这种榜样示范的做法不能限于一年一度的先进表彰会,要重视及时性和常态式,使这些“无形效益”得以及时和充分的发挥借鉴作用,使“有形效益”和“无形效益”相互促进,促使企业内部形成爱岗敬业、争先创优的风气,有了“认真干事”的风气,效益更大化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在培养争先创优风气的过程中,要重视多宣传企业内部、员工身边的先进典型,这些人和事在员工心目中更鲜活、更具可比性、并非可望不可即,在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方面,往往比企业之外的先进典型和高深理论更具时效性。对企业内部先进人物和典型经验宣传学习不及时不到位,不仅是对企业拥有的“可支配、可滋补、可持续资源”的一种浪费,也是对激情和成就感的无形打击。
荣誉不同于工资收入,可以逢人便讲,也乐于向人展示,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是工资收入无法代替的,管理者不能认为给员工支付了工资这种“有形效益”之后,该给的报酬就给够了。员工的荣誉,这种“无形效益”,及时地表彰和公示,也是对员工应有的支付,否则,就等于按劳分配执行得不彻底,是一种隐形的大锅饭,是一种隐性拖欠。
考核要准确
通过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建立正常的动力机制与压力机制,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这是做好管理的重要手段。奖惩的前提是全面、客观、准确的考核。考核工作的基础是考核目标的确定,包括目标体系的确定和具体目标的确定。要确定好考核目标,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
一是统一考核与分类考核的关系。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就没有考核的基础。但若不区分情况,搞一刀切,则会出现名义上准确公平、实际上不准确不公平的现象。所以,统一考核与分类考核要相结合,统一考核为主,兼顾岗位部门特点,分类考核为补充。
二是重点考核与全面考核的关系。考核必须全面系统,能反映出被考核对象总体状况,基于这种考虑,考核指标越多越全面。但是,考核指标越多,不仅考核工作量越大,而且考核指标之间越不好衔接,各指标的权数越不好确定。所以,重点考核与全面考核要相结合,以重点考核为主,兼顾全面考核。
考核是基础工作,是奖惩的依据。必须根据考核结果严格兑现、奖罚分明,才能建立起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只要一个单位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就一定是管理出了问题,只有落后的管理,没有落后的群体。因此,管理者务必要对自己所管理的各项工作性质、工作量大小、工作难易程度进行深入不断地研究,量化管理内容,设计激励机制,并对量化管理的内容和激励机制与时俱进地不断优化;对员工行为结果及时评价,把工资和荣誉用活,重视过程评价和过程激励,以过程评价引导人,以过程激励鼓舞人。相信有量化的态度,有共享的理念,有艺术的激励,企业效益也就有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