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规划与景观设计研究所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规划与景观设计研究所(原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规划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11月,是我国重点高校中成立较早、实力较强的生态规划与景观设计研究和服务机构之一。研究所有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博士点、国家级生态学重点学科、农业部生态学重点学科和农业部生态农业环境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作为技术后盾,主要从事农业园区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生态旅游规划、生态规划、景观设计、产业发展规划、旅游地产开发策划、可行性研究报告、专项规划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研究所及其所在的国家级生态学重点学科拥有50余台高性能计算机和设备齐全的现代化3S实验室,已配备了A0数字化仪、A0绘图仪和A0扫描仪以及PhotoShop、AutoCAD、3DS MAX、CorelDRAW、Mapinfo、Citystar、Arcview、ERDAS IMAGINE等设备和系统软件。
研究所技术力量雄厚,现有生态规划与评价、城市规划、建筑学、旅游学、策划学、生态经济、生态模型、生态工程、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化学生态、草坪生态、生理生态、景观生态、微生物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生态、旅游地产、环境艺术、景观设计、保护生物学、农学、动物学、植物保护与生物多样性、果树、茶叶、土地管理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兼职专家70人,其中教授等正高级职称29人,副教授等副高级职称21人,讲师等中级职称20人。有生态规划、生态旅游、景观设计、旅游策划、旅游地产、农业生态等方向在校硕士、博士研究生30余人。近几年来,已在《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自然资源学报》、《生物多样性》、《生物数学学报》、《农业工程学报》、《系统仿真学报》和《浙江大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生态旅游学》、《生态规划学》、《生态学概论》、《乡村景观规划》、《中国生态农业》等专著20余部、教材3部,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浙江省优秀论文奖等奖项15项。曾主持或正在主持的规划项目有:浙江省生态旅游总体规划、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四川省罗江县“中国幸福家园”建设总体规划、甘肃省迭部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安徽碧云湖生态旅游国际度假区策划规划设计、云南侏罗纪世界公园详细规划、中国人民解放军73011部队吴江农副业基地总体规划、云南珠江源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世界休闲农业博览城概念规划、安吉县溪龙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规划、浦江县盆地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规划、嵊州市黄泽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规划、仙居县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规划、四川省罗江县太液芙蓉国际温泉小镇总体规划、四川省罗江县万家灯火示范片区总体规划、安吉美丽乡村建设评估、江苏省赣榆县信德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总体规划、诸暨市东白湖镇“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金华市白鹭生态园建设总体规划、安吉县溪龙乡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浦江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贵州中烟贵烟品牌威宁县秀水烟叶原料基地单元2010年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江西共青城现代农业示范园总体规划、南浔农业博览园总体规划、宁波奉化富硒谷休闲养生度假区总体规划、仙居县台湾农民创业园总体规划、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幸福社区”建设总体规划、绍兴钱清镇大钱门现代农业园概念规划、苏州藏书羊文化产业园概念性规划、杭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园总体规划、浙江温岭东浦农场总体规划、温岭东浦农业观光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上虞建发家园绿化设计方案、上虞千秋滨海假日绿化设计方案、上虞千秋锦绣新城绿化设计方案、山西阳城蟒河生态旅游区卧龙湾度假村策划方案、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昌南生态园)总体规划、安徽省全椒县南屏山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南屏山森林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山东邹城生态邹东建设规划、京杭大运河(杭州主城区段)旅游实施规划、青岛海都生态园规划设计、山东省临沂市华东野战军诞生地概念性规划、上虞市舜龙生态农业示范园规划设计、上虞市污泥处置专项规划、广州市九佛农业高新示范园区规划、江苏省宿迁市顺河镇林苗圃生态农业示范园详细规划、宁波天湖旅游度假村修建性详规、台州市“358”绿色行动总体规划、安吉县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安吉县
生态人居名县规划、安吉县溪龙乡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上虞市城乡环境卫生专项规划、长兴县城市总体规划、嘉兴市绿洲生态农业科技园概念性规划、苍南县生态产业带建设规划、德清县杨墩生态园总体规划、长兴县仙山湖生态基地总体规划、安吉县中南百草原二期总体规划、苍南县五凤乡乡村生态旅游总体规划、宁波市东吴镇休闲观光农业总体规划、诸暨市弟兄生态农庄详细规划、安吉县报福山庄景观设计、金华市万象农业科教休闲基地详细规划、诸暨市珍珠生态养殖科技示范园详细规划、杭州市富春明园生态养生度假区策划等。
曾主持或正在主持的科研项目有:持续高效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作物生产模型与EM技术研究(“九五”国家科技项目)、基于DNDC模型的农田养分流失机理及其定量分析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方丘陵山区坡地植物篱控制水土流失的效应及其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亚热带水稻生产力动态的模拟预测技术体系(国家科技部项目)、水稻生产计算机优化管理模拟模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双季杂交晚稻生产潜力模型和群体质量指标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EM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机理与应用研究(浙江省环境保护局项目)、(有效微生物)的引进及其在污水治理中的应用研究(杭州市环境保护局项目)、千岛湖浮游植物群落动态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杭州市环保局和杭州市科委项目)、浙江省旅游生态化发展与管理的对策研究(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04年重大课题)、浙江省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对策研究(浙江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唐山曹妃甸国际生态城发展战略研究等。
第二篇: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2011年免试研究生推荐工作实施细则
我校推荐2011年免试生工作已经起动,为了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结合学院情况,特制订学院2011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实施细则,具体如下:
一、成立推免生工作小组
学院成立由学院党政领导、系主任、职能科室负责人组成的推免生工作小组,分管本科教学院长任组长,其他成员任组员,负责学院推免生工作。
二、推荐方法:
1、符合申请条件的学生9月15日下午4:00前进入教务管理系统信息维护菜单下填《浙江大学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申请表》,保存、打印、交表到学生所在学院,并提交相应证明材料。
2、学院根据学生三年在校学习及综合情况,并征求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意见后,按1:1.3的比例进行差额初选,提出复试建议名单。对复试建议名单,由学院免试研究生推荐领导小组成员面试,投票确定学院最终推荐名单。
3、学院公示推荐名单,征求意见,上报学校。
4、参加辅修的同学可以到教务处或辅修学院报名,名额学校另外下达。
三、推荐对象和基本条件
推免生的对象为我校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并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身心健康,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2.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专业研究能力,学习刻苦、勤奋、成绩优秀。
3.取得有效总学分125分(五年制为165分)以上,并经学院初审按专业学制年限能预期毕业。直博生推荐要求排名在所在专业前60%。
4.外语水平优秀,其中免试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外语成绩应获得全国大学英语六级480分及以上,或托福≥550分(或网考≥80分),或雅思≥5.5,或全国公共英语考试通过五级。
5.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者,可由3名以上本校本专业教授联名推荐,经学校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审查认定,可不受综合排名限制,但学生有关说明材料和教授推荐信应进行公示。
四、推荐的名额:
学校下达名额18人,校内硕士2人,校外硕士5人,直博10人,专业学位1人。
五、有关管理事项
1.根据教育部规定,经确定为推免生的,不得再报名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不得放弃攻读研究生资格,不参加就业分配,不予办理出国手续,并须签署《浙江大学研究生院推荐免试入学研究生承诺书》。
2.推免生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取消其推荐资格。
(1)在申请推免生过程中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的;
(2)违反校纪校规,受到学校纪律处分,或被追究法律责任的;
(3)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未达到良好以上的;
(4)本科毕业时不能获得学士学位的。
六、具体日程安排
9月15日下午4:00前学生上交推免申请表及相关材料(英语六级成绩单原件及复印件等)上交地点:学院教学科(紫金港校区农生组团D431)
9月16日下午学院讨论决定复试名单
9月17日学院张榜公示复试入围名单以征求意见
生物系统工程复试时间9月19-21日,学院会议室
食品科学与工程复试时间 9月19-21日,学院会议室
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2010年9月13日
第三篇:绿地系统规划与景观设计
绿地系统规划与景观设计浅析
张林 20101543006 摘要:环境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主题。城市处于人工环境的生态系
统中,更应该善待环境,尽可能增加绿地,这样不仅可以改善大气和水的质量,并可营造景观,美化城市由于不同城市环境基础和城市特征的差异,面临的问题和机遇也各不相同,城市需要的是具有针对性和富有创造性的规划。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被动的、填空式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方法缺乏城市的全局观,往往会陷入就绿地论绿化的泥沼。
关键字: 绿地系统 城市规划 景观设计
1.城市绿地规划与环境
城市、社会、空间以及城市中的人,具有一种的不可分割性。城市是人创造的取代了自然景观的人文景观,由于没有注意吸收自然景观 的一些成分,造成很多与环境不协调的问题。为解决城市中自然成分过少的问题,最早是在城市中建设广场,广场上保留绿地。绿化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保障。
环境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主题。城市处于人工环境的生态系统中,更应该善待环境,尽可能增加绿地,这样不仅可以改善大气和水的质量,并可营造景观,美化城市、必须珍惜在城市中的山林、海滩和湖泊、湿地等这些仅存下来的自然资源,切不可随意破坏,使城市生态恶化。
2.城市绿地系统
2.1城市绿地
绿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地的土地,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民居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环环境较好的区域。
2.2城市绿地思想启蒙阶段
西方最早对城市的构思和设计大多处于哲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的思维模式。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想的城市应处于河流和泉水充足的、风和日丽的地方,以保证居民饮水的方便和环境的优美。希腊人把荷马时期产生的果蔬园加以改造,栽培观赏花木,建成装饰性庭院。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需要和科学家对植物研究兴趣的基础上,以往的蔬菜园以及城堡小绿地地很快演变成为大规模的庄园园林。18世纪法国人维腊斯,提出了环境绿地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欧文的劳动公社则集中了城市和农村的主要优点,提出了集城市的便利生活设施和农村的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新和谐村”。这个时期的城市中出现的林园绿地,从布局上看,没有统一的空间规划,完全依附于城市设计的需要;从内容上看,主要依据设计者和所有
审美观和爱好而定,缺少科学的依据;从功能上看,只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游赏的愿望,从形式到内容都是感性的产物。工业革命以前,城市规模普遍较小,人美比较容易接触自然,同时由于城市化工业程度较低,许多理想城市内没有出现大量的破坏生态环境的技术,城市中生态问题和游憩问题没有暴露出来。
在两千多年前得秦汉时期就出现了许多城市,这些城市虽然包容了许多自然环境因素,但城市中人们的生活毕竟与大自然有一定的隔离,尤其是难以欣赏到名山大川那优美而壮丽的景色,于是,以浓缩了山水景色的“人造自然”——城市园林的产生。但这些园林的目的和用途都是以游憩为目的的,绿地的功能单一。
2.3城市绿地系统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保持着自然景观的地域或自然景观得到的回复的地域,是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现,是城市中最能体现生态性的自然生态空间,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维持城市生态平衡和提供游憩活动的场所,营造城市景观风貌和城市景观文化的作用。在结构上为人工设计的植物景观、自然植物景观或半自然植物景观。
从内涵上归纳,城市绿地系统具有园艺,生态和空间三种内涵。从这种意义上来解释城市绿地系统,可以将它定义为在城市空间环境内,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能发挥生态平衡功能,且其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还包括连接各公园,生产防护绿地,居住绿地,风景区及市郊森林的绿色通道和能使市民接触自然的水域。它具有系统性,整体性,连续性,动态稳定性,多功能性和地域性的特征。
3.城市系统系统规划
3.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定义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一定时期内整个城市发展的综合布局。根据城市规划纲要,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容量和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乡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工程设施,目的是保证每个阶段的发展目标、途径、程序的优化和布局结构的科学性,引导城市健康发展。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城市的自然属性。在人类选址建造城市之初,大多将城市选择在山、川、将、湖相毗邻的地方,它给予城市形态、功能布局及城市景观以很大的影响。先有自然,后有城市,自然环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它的主要任务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的规定,科学制定各类城市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的空间布局,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3.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思想形成阶段
随着西方18世纪末工业革命形成的开始,城市性质和功能及其规模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规模逐渐扩大,自然环境趋于恶化,环境污染加剧,大工业城市外围的森林和林间空地逐渐消失,迫使人类重新思考城市发展和城市生存空间的环境质量问题。随着时间推移,相继出现了许多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城市绿地规划的思想或理论,其中著名的有美国“造园之父”欧姆斯特德倡导的“城市公园运动”;源于19世纪的美国“城市美化运动”;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E·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1929年美国人C·A·佩里提出的“淋漓单位理论”。
3.3“ 建筑优先、绿地填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规划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在具体的规划编制中,由于工作阶段的前后划分、行政主管部 门的分置等原因,往往造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为专业规划 的“各自为政”之嫌,或因受制于空问上的分隔导致的“先天不足”。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之间的“前与后”、“上与下”的单向服从关系,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中常常感到被动无力。
3.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当今时代,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城市化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显得越来越尖锐,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酸雨、水资源枯竭等一系列生态失衡矛盾,都要求我们从城市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方面去认真考虑解决问题的出路。其中很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手段,来保护和发展城市及其周边的自然环境。
4.城市景观设计
城市景观要素包括自然景观要素和人工景观要素。其中自然景观要素主要是指自然风景,如大小山丘、古树名木、石头、河流、湖泊、海洋等。人工景观要素主要有文物古迹、文化遗址、园林绿化、艺术小品、商贸集市、建构筑物、广场等。这些景观要素为创造高质量的城市空间环境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但是要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必须对各种景观要素进行系统组织,并且结合风水使其形成完整和谐的景观体系,有序的空间形态。
景观设计主要服务于:城市景观设计(城市广场、商业街、办公环境等)、居住区景观设计、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滨水绿地规划设计、旅游渡假区与风景区规划设计。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人们创造了不同的城市文化环境。美国建筑大师沙里文曾说过:“根据你的房子就能知道你这个人,那么根据城市的面貌也就能知道这里居民的文化追求”。西方文豪歌德说:“建筑是石头的书”。雨果说:“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注入人类家园的每一条细流都不再是自然之物,它的每一滴水珠都折射着文明之光”。
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说:“其实我们创造城市就是在创造文化。如果城市的建造仅是出于经济目的,那么城市中的人是很不幸的”。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城市文化环境的营造,是一个高标准、高层次的课题。它不仅仅是物质文明的建设,同时还受到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历史传统、民风民俗等诸多方面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和影响。
5.景观设计学
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尤其强调土地的设计,即: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并监理设计的实现。
根据解决问题的性质、内容和尺度的不同,景观设计学包含两个专业方向,即景观规划和景观设计,前者是指在较大尺度范围内,基于对自然和人文过程的认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具体说是为某些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适的地方和在特定地方安排最恰当的土地利用而对这个特定地方的设计就是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学与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市政工程设计等学科有紧密的联系,而景观设计学所关注的问题是土地和人类产外空间的问题{仅这一点就有别于建筑学}它与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的主要区别在于景观设计学是物质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包括城市与区域的物质空间规划设计,而城市规划更主要关注社会经济和城市总体发展计划。尽管中国目前的城市规划专业仍在主要承担城市的物质空间规划设计,那是因为中国景观设计发展滞后的结果。因为,只有同时掌握关于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双方面知识、懂得如何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景观设计师,才有可能设计人地关系和谐的城市。
与市政工程设计不同,景观设计学更善于综合地、多目标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单一目标地解决工程问题,当然,综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有赖于各个市政工程设计专业的参与。
与环境艺术(甚至大地艺术)的主要区别:景观设计学的关注点在于用综合的途径解决问题,关注一个物质空间的整体设计,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分析基础上的,而不仅仅依赖设计师的艺术灵感和艺术创造。
6.小结
由于不同城市环境基础和城市特征的差异,面临的问题和机遇也各不相同,城市需要的是具有针对性和富有创造性的规划。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被动的、填空式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方法缺乏城市的全局观,往往会陷入就绿地论绿化的泥沼。只有将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很好地沟通、融合,才能有效地协调不同专项之间的矛盾。但由于专项规划的进行往往在总体规划完成后才开始,这样的协调就变得难度非常大,若能尽早提出城市绿地的战略或构想,并形成专项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互动的机制,就可以增加总体规划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有效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1]吴晓·城市社会规划学 [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2]董光器·城市总体规划[第3版] [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3]曹型荣·城市规划实用指南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
[4]李仲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景观设计 [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
[5]王恩涌·文化地理学(第二版)[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6]夏祖华,黄伟康.城市空间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
[7]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第四篇:景观设计与旅游规划研究
景观规划设计的作品是“一幅画”,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是“一部电影”,一部立体的电影,一部游客可进入的电影。他们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艺术品,有不同的艺术价值取向,但无高低之分。
景观设计是空间规划,而旅游规划是一种无形产品的规划,是服务规划,软件规划是其显著特点。如果说景观设计是舞台设计,那么旅游景区规划是对整个戏剧的设计,除了舞台,还包括戏剧情节、演员的表演技巧、服装、舞美等内容。笔者策划的山东水泊梁山项目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人间与天堂景观设计
解决的是人与地的关系,是要营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空间,确切地说是一个常住的生活空间;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应该是创造一个有别于常住生活环境的令人激动的短暂生活空间(或叫体验空间)。如果说景观设计要营造的是一个美好的世界,而旅游景区规划设计要创造的是天堂,一个让人魂牵梦萦的天堂。也可以所景观设计创造现实,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创造梦境。所以不必奢望游客常住在景区,因为常住就不是景区了,就不能令人激动。
景观设计的产品必须是现实的,而旅游景区规划的产品可以是虚幻的。
通过以上分析,已不难领会景观设计与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之间的区别。也许有人会所现在的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没有达到这种要求,那只能所国内绝大部分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单位并不专业,至少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要求,而且这也是能够实现的。
注:在国内,景观设计也是一个新概念,它与园林设计的之间的关系也一直是业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为方便理解,本文引用了俞孔坚教授的观点,即景观有风景、地学和生态系统三种概念。
第五篇:论城市人工湿地规划与生态景观设计论文
摘 要:论城市人工湿地规划与生态景观设计 城市人工湿地不仅仅是完整的生态系统,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并且还具有一定的景观价值。人工湿地在净化城市水资源的同时,还可以规划生态景观。基于此,主要分析和研究城市人工湿地规划与生态景观设计,改善城市生态
关键词:生态景观设计论文发表,发表公园景观设计论文,景观生态规划论文投稿
论城市人工湿地规划与生态景观设计
城市人工湿地不仅仅是完整的生态系统,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并且还具有一定的景观价值。人工湿地在净化城市水资源的同时,还可以规划生态景观。基于此,主要分析和研究城市人工湿地规划与生态景观设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湿地是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代表性生态系统,具备净化水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及美化环境等作用。人工湿地能够自我完善、自我净化,拥有相应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逐渐重视城市景观环境,临水建筑成为现代建筑的主要形式,人工湿地规划和生态景观设计对于城市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湿地发展现状
湿地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也是十分重要的环境资源。水生文明和水力文明的发展和建立都是以湿地为基础。湿地对于控制污染、调节和抵御洪水以及降解污染等具有重要意义,被称之为地球之肾。湿地是很多动植物栖息的地方,尤其是鸟类。由于人们对湿地的认识不足以及人口的快速增加,使湿地的使用和开发不是十分合理,甚至遭到破坏。因此,促使湿地丧失自然特性,面积急剧降低,生态价值不断下降,很大程度影响了自然湿地的存在。如果仅依靠传统的方式或者自然保护区域来对湿地进行保护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及生态恶化的速度。只有充分发挥湿地的作用和功能,正面面对湿地系统的自然交替和存在,才能抑制湿地的破坏程度。人工湿地基本概念和特点
人工湿地属于使用人为方式形成拥有湿地性质以及功能的生物、土壤、生态系统和水体等,相比较自然湿地来说,人工湿地的植物种类、基质等具有很高的人为选择,具有比较简单的空间结构以及简单的食物网、单一的营养结构,对于有机污染物具有很高的降解能力,可以合理地把水里的污染物变为氮、碳等被湿地植物吸收,从而达到净化湿地的目的。在人工景观上不断发展生态理论,人工湿地不仅可以净化水质,还成为重要的生态景观,形成的处理污水系统不但可以处理污水,还拥有水景观特点以及生态湿地系统的特征,具有独特的功能、结构等优势。人工湿地具有特定的消费者、生产者及分解者,利用流动水体、透水性基质、生物种群以及植被形成的能够适应污染环境的人工复合湿地系统,可以净化环境和水体,属于半自然水景观。人工湿地拥有生态环境系统和自然生态群落,视觉上具有自然特色和生活情趣,能够集景观与功能于一身的生态景观环境资源,对于净化城市空间具有很大作用,提高了城市湿地空间的活力。城市人工湿地规划与生态景观设计
在设计具有景观功能的人工湿地时应遵循生态理念,在保障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代景观设计方式及工程技术,建立能够满足湿地需求、生态美学要求以及展现自然与人类活动的人工湿地系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第一,从设计布局角度来说,基于整体环境来全面统一规划,分析湿地系统所需要环境的实际特点,合理科学地设计和规划周围居民生活环境和城镇发展的功能,以便于达到协调和平衡环境的目的,保证陆域环境和湿地环境的完整性。避免由于过分分割湿地环境导致的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合理连接周围自然环境以及城市湿地,保证拥有良好的湿地生态通顺廊道,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
第二,从工艺选择角度来说,依据水环境和水质方面进行合理的设计,并且定量分析水体水质水量以及水污染情况,充分结合地形地貌和水文情况,明确处理水污染的规模和除去的污染物,从而保证可以合理设计湿地工艺,不断满足水质净化的实际需求。从人工湿地类型上分析主要有潜流湿地、表面流湿地及垂直流湿地。现阶段,构建的人工湿地是由一种类型或者一种组合的交替运用,也就是人工复合流湿地系统。
第三,从景观营造角度来说,综合湿地生态系统的社会空间功能和自然生态功能,合理利用原有的地区自然文化及生物资源,设计出拥有生态美学的特性的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自然生态环境和景观营造,充分展现自然生态美,然后合理使用湿地资源来建立相应的居住场所,充分设计和规划交往空间和绿地系统,从而可以形成适合人们居住的生态核和生态轴,以便于提高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质量,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和保障。成都活水公园的人工生态湿地系统是我国运用到城市景观要素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