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改革的看法
教育改革的看法
为实现教育的“三个面向”,我们的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否则国人将“自掘坟墓“,最终葬送了我们的未来。
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应全面看待各种因素的影响:传统历史文化的根源和现实的社会基础因素;中国教育机构内部因素和教育系统外部政治环境因素;传统文化思想观念的问题和现行制度政策的因素等。
首先进行教育观念的改变,树立传承中华文明之教育思想,吸纳西方教学经验,逐步确立新时代中国教育思想理念。读书和做人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文化知识的教育是一方面,而思想道德却是重点。
其次对于教育机构进行深刻的改革,清正廉洁的教学机构方能教化出清正廉洁的学子。制定出科学合理并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教学体系,使传统的科举教育逐步过度到全民素质教育的正确轨道上来。
三是改革教育制度,整顿社会教学秩序。现代社会教学秩序十分混乱,公办与私立并存,而教学质量和教学环境却差别很大。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原则上应该不主张民办学校,即便是民办学校,也应纳入中国教育部门统一监督管理。而在另一方面,中国教育制度缺乏灵活性和教条,行政化的管理严重影响了教学思想的自由发展,同时也制约了中国教育对社会需要的适应性和变革发展。
四是重视传统文化思想,吸纳外部文化思想,展开学术争鸣和交流,从而在辩驳中找到适合或正确的思想或方法。西方对于中华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的入侵不仅仅表现为枪炮和鸦片,再后来则表现为“大棒”和“美元”,而这些后面带给国人的却是糜烂堕落的生活方式,而当我们不小心误入陷阱时,西方人却抢走了我们的“黄金和白银”,当我们不情愿时,西方人送给我们的是血泪的屈辱。过去历史是如此,现在也是如此,将来也不会改变西方人这种本质属性——这是源自于西方人的思想文化内核所决定的。
总之,社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和众多的困难与不协调将相互交织,而这些问题的源头无外乎是思想文化和体制机构两个线头。我们坚信改革,坚信发展,那么改革虽然难,即便不理线头,我们可以把矛盾逐渐暴露,这样渐进方式,也是可能成功的,尽管很难。
第二篇:对教育改革的看法
对教育改革的看法
响应中央教育改革,以建设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为目标,掌握先进的教育领域理念的改良措施,培养具有高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是本校一贯的办学宗旨,并且洞悉新时代条件下的就业形势,竭力为学生打造创业,研究平台,使他们学以致用,成为祖国最夯实的基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以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破解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为突破口,以加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完善推进教育改革的体制机制为着力点,不失时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不断从加强专业改革与建设,多样化人才培养,加强实践育人,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完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等方面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开拓思维,发现新方法,新思路,探索技术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加快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在培养人才的探索道路上越走越宽广。并且要竭尽所能搭建人才创实业,做实事的平台,拓宽就业渠道,使人尽其用,培养学生的面试技巧,虽然目前就业形势严峻,但是我们要做到人才的合理配置,优化人才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更好的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
第三篇:谈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看法
谈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看法
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着重大改革,其主要改革内容有:
一、减免学生学杂费,严格执行一费制;
二、严格控制家庭作业量;
三、控制学生在校就读时间;
四、严禁学校乱收费、乱办班;
五、即将改变对学生的评价办法等等。
我认为基础教育改革是基础教育的全面回归,是走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正道,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减轻负担,弱化分数,提高综合素质,推行综合评估。
当前基础教育为我们提出了四个信号:
一、国家将高度重视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基础教育必须是政府全面承担的教育;
三、基础教育必须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四、学校的职能就是抓管理抓教学教育。
面对当前的教育改革,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工作:
一、构建新型的适应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教学模式;
二、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把提高教学质量的切入点立足于课堂;
三、全面营造和谐教育、和谐校园、和谐班级的氛围,构建推进素质教育的新体系;
四、大力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愉快学习和擅于学习,把学习转化成学生生存的自身需求;
五、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从传统教育走向现代教育。
在这种新形式下,学校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统领整个教育,更加关爱学生,更加把握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以此适应教育的步伐。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作为一线教师都已经习惯了应试教育,对教育改革是有不同态度的。要进行改革,我觉得既是阻力,也可以变成动力。一般来说,多数老教师们往往是不认同的,因为长久的思维定势和教学经验影响着他们,改革意味着要抛弃很多过去他们一直引以为豪的东西,这在他们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事。对他们,需要先从观念上进行改革,在认同他们的教学经验前提下缓慢推行改革才是良方,绝对不能一夜之间改变所有一切,那样他们是无法接受的。而大多数新教师,是欢迎新课程改革的,因为他们大多数人就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他们是很希望改革的。加上他们年轻有活力,对新事物都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只要利用好,是可以用他们来影响老教师的。但由于新教师对新理论、新观念、新方法等的不了解和不熟悉,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所以在改革过程中,对他们要进行较多的指导和帮助。而处于两者之间的中年教师,他们都是学校的骨干,也是整个基础教育的骨干,他们中有的渴望改革,有的则是抵制,更多的人是观望态度。如何把他们调动起来,才是决定改革的关键。中年教师大都已经成家,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在改革过程中,具体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我暂时还没想到什么好方法。
还要说的是,年轻教师对课改的态度应该是积极的、主动的,应该把年轻人应有的活力带入校园,尽可能多地应用一些新理念新方法到实际教学中,以自己的行动去影响那些保持观望态度的同事。当然,具体涉及到的一些为人处事,就不好说了。一句话,在利己不损人的条件下,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当涉及到个人利益时,那就要考虑清楚了。
同时基础教育改革中将遇到的很多问题。首先就是掌管教育的部门领导的阻力,他们大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教育方式,已经听不到学生们的心声了,说得严重一点,文革时期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一些不良影响依然在左右他们。这也是为什么改革迟迟不能推行的原因,说得不好听是有一大帮的老顽固在阻挡着前行的道路。
其次是受地域的限制和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比如我们这里,虽然新课程改革进行了这么多年,但我们的基础教育依然如故,而且连中央的有关文件精神都未传达到一线教师手中,许多领导将文件锁进抽屉里,这是普遍存在的真实现象。
再次是农村与城市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农村教育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根本因素。硬件资源的不足,教师水平不高与数量不够,学生流失等问题都是我们能看得到,却总是无法解决的。对农村学生的忽视,是我们教育的悲哀,而对农村生存状态的忽视,是我们整个国家的悲哀!尽管国家提出“三农”问题,但农业人口那么多,短时间内怎么可能改变得了?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这一代最缺乏的就是信仰和理想,希望慢慢改变,能够相信我们的下一代将不再接受和我们一样的教育。让我们为这一共同目标奋斗,不需要一生,只要一个小时或一天也算是贡献。
总之,教育应该是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一棵树捍卫另一棵树。关注个体,关注生命,关注学生人格发展,这应该是我们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属点。
第四篇:谈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看法
浅谈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看法和意见
大塘镇里中小学 刘廷美 2014年5月
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着重大改革,其主要改革内容有:
一、减免学生学杂费,严格执行一费制;
二、严格控制家庭作业量;
三、控制学生在校就读时间;
四、严禁学校乱收费、乱办班;
五、即将改变对学生的评价办法;
六、给予住宿生补助。
七、开展农村学生营养午餐等等。
我认为基础教育改革是基础教育的全面回归,是走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正道,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减轻负担,弱化分数,提高综合素质,推行综合评估。
当前基础教育为我们提出了四个信号:
一、国家将高度重视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基础教育必须是政府全面承担的教育;
三、基础教育必须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四、学校的职能就是抓管理抓教学教育。
面对当前的教育改革,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工作:
一、构建新型的适应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教学模式;
二、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把提高教学质量的切入点立足于课堂;
三、全面营造和谐教育、和谐校园、和谐班级的氛围,构建推进素质教育的新体系;
四、大力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愉快学习和擅于学习,把学习转化成学生生存的自身需求;
五、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从传统教育走向现代教育。
在这种新形式下,学校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统领整个教育,更加关爱学生,更加把握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以此适应教育的步伐。
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作为一线教师都已经习惯了应试教育,对教育改革是有不同态度的。要进行改革,我觉得既是阻力,也可以变成动力。一般来说,多数老教师们往往是不认同的,因为长久的思维定势和教学经验影响着他们,改革意味着要抛弃很多过去他们一直引以为豪的东西,这在他们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事。对他们,需要先从观念上进行改革,在认同他们的教学经验前提下缓慢推行改革才是良方,绝对不能一夜之间改变所有一切,那样他们是无法接受的。而大多数新教师,是欢迎新课程改革的,因为他们大多数人就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他们是很希望改革的。加上他们年轻有活力,对新事物都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只要利用好,是可以用他们来影响老教师的。但由于新教师对新理论、新观念、新方法等的不了解和不熟悉,在实施
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所以在改革过程中,对他们要进行较多的指导和帮助。而处于两者之间的中年教师,他们都是学校的骨干,也是整个基础教育的骨干,他们中有的渴望改革,有的则是抵制,更多的人是观望态度。如何把他们调动起来,才是决定改革的关键。中年教师大都已经成家,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在改革过程中,具体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我暂时还没想到什么好方法。
还要说的是,年轻教师对课改的态度应该是积极的、主动的,应该把年轻人应有的活力带入校园,尽可能多地应用一些新理念新方法到实际教学中,以自己的行动去影响那些保持观望态度的同事。当然,具体涉及到的一些为人处事,就不好说了。一句话,在利己不损人的条件下,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当涉及到个人利益时,那就要考虑清楚了。
同时基础教育改革中将遇到的很多问题。首先就是掌管教育的部门领导的阻力,他们大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教育方式,已经听不到学生们的心声了,说得严重一点,文革时期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一些不良影响依然在左右他们。这也是为什么改革迟迟不能推行的原因,说得不好听是有一大帮的老顽固在阻挡着前行的道路。
其次是受地域的限制和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比如我们这里,虽然新课程改革进行了这么多年,但我们的基础教育依然如故,而且连中央的有关文件精神都未传达到一线教师手中,许多领导将文件锁进抽屉里,这是普遍存在的真实现象。
再次是农村与城市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农村教育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根本因素。硬件资源的不足,教师水平不高与数量不够,学生流失等问题都是我们能看得到,却总是无法解决的。对农村学生的忽视,是我们教育的悲哀,而对农村生存状态的忽视,是我们整个国家的悲哀!尽管国家提出“三农”问题,但农业人口那么多,短时间内怎么可能改变得了?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这一代最缺乏的就是信仰和理想,希望慢慢改变,能够相信我们的下一代将不再接受和我们一样的教育。让我们为这一共同目标奋斗,不需要一生,只要一个小时或一天也算是贡献。
总之,教育应该是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一棵树捍卫另一棵树。关注个体,关注生命,关注学生人格发展,这应该是我们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属点。
第五篇:我对中国美术教育改革的看法
我对中国美术教育改革的看法
【内容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主要使教育者成为有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高尚品德的新世纪人才。现代社会科学的迅速发展,需要人的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美术课程是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学生审美,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的一门重要课程。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通过学习美术,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美术的实践能力,达到能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 美术课堂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通过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制作、练习而获取知识的。
【关键词】美术教育、改革
目前,全国性的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美术产生较浓厚的兴趣,使学生乐学、善学,我认为激活美术课堂是教学的根本任务。同时我一直也在思考一个问题:“新课改下的美术教育该改什么呢?”这个问题看起来很底位却是现代美术教育最本质的和追根溯源的思考。
1,在传统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方法太单一,只是一味地灌输,说教或强制,这样只会让学生产生反感心理,只能收到事倍功半乃至相反的效果。曾经看过有一篇调查报告中陈述一个调查结果是:学生在课堂上所“赞许”的,同他们在闲暇时间中所热中的大相径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就出在教师使用的方法上。其实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故事,动人、通俗的陈述使学生对艺术品和艺术家先有一个深刻的了解,然后用分数或其它奖惩方法使学生按课本,大纲或教师的要求来对艺术品做出真实的评价。相信在理解基础上的评价会来得真实,而并非弄虚作假。这样才能真正养成比较高的艺术品味。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方式也不能一成不变,它还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2,教材内容方面较少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倾向和心理水平,违背了教育心理学规律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宗旨,造成了揠苗助长与停滞不前的后果。教师让学生欣赏艺术品,主要不是培养职业的鉴赏家和批评家,但经常对各种审美类型和特征作比较与鉴别,经常对各种艺术作品优劣之处进行区分与评价,确实有助于审美趣味的敏锐化。但这种审美趣味的培养,要充分尊重和爱护学生个性独特倾向。教材切忌简单划
一、强求一致、存在明显的成人化倾向,应该由简至繁、循序渐进式的递进,充分考虑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
3,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美术教材在历史领域,批评领域很重视,即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化及培养学生提高鉴赏能力的同时,却在制作领域、创作领域出现了严重的一片空白。艺术的真正价值在于将美术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机会,去体验美术、工艺和设计的不同方法,参加各种小组、班级的艺术活动,并运用创造力、想象力和实践技能创造出各种艺术作品。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爱美、爱艺术、并积极地投入到创造美好生活中去,树立真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才是真正达到了审美意义上的提高。
要本着创新和跨越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挑战,并树立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美术教育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起着重要作用。不仅赋予学生敏锐的眼睛、高尚的道德、一定的情趣。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美术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艺术创作的能力,帮助中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能促进其德育的发展,也通过学生的审美知识和美术欣赏技法的传授,使其形成为社会需要的美术鉴赏方面的专业人才。尽管素质教育已经倡导多年,人的全面发展的观念也经常被提到,但是作为全面发展不可缺少部分的美育仍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美术教学不是要培养大画家、大艺术家,更不是美术技能技法的操练,而是透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情感、活跃的思维和旺盛的创造力。使全体学生成为全面和谐、人格完善、心理健康的人,而不是变成“智力上的尖子、人格上的瘸子”。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是新时期中学美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
1、时代呼唤美术素质教育。美术教育与人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一种手段,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应该是一种素质教育。
2、美术教育通过一定的技能训练,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造型手段和技巧,同时促进智力和各种潜在创造能力的提高发展。但这只是美育教育的一个方面,它真正的作用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各方面的素质和修养。
3、美术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一方面要认识到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和了解美术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少做一些表面文章,不要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做的却是应试教学的文章。只有做好教育主导者的工作,问题才能迎刃而解,美术素质教育才能得以实施。其次,美术教学内容的改革是顺利进行素质教育的保证。要一改过去那种以绘画教学代替美术教育的现象,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教学。
4、美术教育改革。在落实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我们更多的在于追求合规律性的教育策略。
伴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课改的现状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学生的知识面广了,学得活了,学习兴趣浓了,课堂开放了,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了……审视课堂这些变化的同时,我们又要冷静思考,一些地方为了片面追求成绩效应,仍变着法子搞应试教育的那一套,似乎课改只针对语文、数学课程,美术教育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我认为在方向上没有根本的改变。而美术作为人类的一大社会精神行为,其本质从来就是以审美与实用共存共荣的一门艺术。美术教育也就必须适应于时代的要求,必须为现代化的需求和国家精神文化建设服务,同时为物质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而当前农村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美术教育,是提高整个国民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美术教育现状制约了美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在新课程的推动下,美术基础教育有了一定的变化,但是起色不大,大部分学校老师仍将美术课视为负课,使学生失去一个最重要的培养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机。针对上述种种现象,我就美术教育现状做以下分析:
1、教学理念不能彻底转变。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各领域忽视了美术等其它艺术学科的探索。学生往往只通过一些简单方式参加美术活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而忽略了发展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忽视了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因为美术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地位不高,又不需要应付考试,从而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丢弃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培养。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2、评价标准单一,不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传统评价只是学生完成作品,教师一个人给与评价,评价人、评价方式是单一的。以往美术教学评价只强调美术技能技法,而忽略认知和情意。即使是技法部分也只强调训练而已,因此评价的内容也是单一的。多数美术教师的评价忽略了学生在美术学习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注重一些标准化、规范化的技能训练,轻视了学生多元的、逆向的思维创新及人文素养的有效养成。评价形式单一,影响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教师除了只重视作业评价外,对学生期末美术成绩的评定也采用简单的让学生画一幅画,然后给出一个成绩,未能很好地体现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的要求,忽视了美术评价的全面性。
3、学校的美术教学工作策略。通过对学校美术教育状况的分析,深感素质教育在学校没有真正实施,特别是中小学美术教育后劲不足。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开展学校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我提出以下几点拙见和看法,以作借鉴:
①创新教学观念,不断反思,使美术教学逐步走向开放。小学美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启蒙教育,它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新课改不断推动的今天,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受传统教育观念的禁锢,教育管理者教育意识落后,师资队伍力量依然不足,相应教学设施相对落后,导致旧传统教学模式依然与新课程下的教学模式相互并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课改的实施。我们应汲取传统教学的精华,剔除有悖于新课改理念的糟粕,创作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美,我们意识到富有人文性的美术课堂要义不容辞地为学生打开通向生活的大门,使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加广阔,让学生到生活中去积累经验,把生活绘入画画中,把绘画融入生活中,用生活解读课本。因此,美术教师要走出课堂,让学生开拓视野,体验生活,引导学生共同完成整合资源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去体验美术的趣味,体验美术带给生活的魅力,体验成功学习的喜悦,以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从生活中捕捉到美,产生对美的表现欲望,达到创造美的目标。
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造条件,展示美术教师的活力。选择素质较好的美术教师担任美术专职教师,管理学校的美术教学,担任学校文化宣传等方面的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活动,培养全校和班级的美术骨干,有利于学校美术总体水平的提高。
③创新教学观念,加强教师的课改意识。新课改的声势在全国中小学浩浩荡荡的展开,学校美术教师在认识方面有较大的进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育目标不仅包括知识的传授,同时更要重视智力、能力、创造力的培养,强调的是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参与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营造者。这实质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受到了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课改意识,创新教学观念,发展儿童自己的技能创造作品的能力。
④重视教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美术教师自身美术素质不高,他们多半是美术爱好者,优秀一点的美术教师也仅限于师范学的一点点。因此,美术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提高学校美术教育活动水平,给学校带来生机,给学生创造一个美的氛围。美术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得不到开展,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正确理论导向,没有教育研究成果作借鉴。开展美术教育科研活动,要循序渐进,不可盲目不讲方法不讲顺序。首先要重视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化,教师要灵活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新颖、实用和科学的教学手段,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安排教学内容。
如今新课程中的美术课堂,每个学生都会体验到成功,感受到快乐,这就是新课程中的美术课堂!然而,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一次次教学课堂探索中我们总感到有许许多多的不足与遗憾!美育又是一门即遗憾又很美的艺术,在一次次的遗憾中我找到美的不足。教师用爱心施教的同时,要给学生创设适宜的人际环境,给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给学生提供自我发展的舞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求知,在实践中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