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人为本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以人为本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深刻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有上升的趋势。大学生自杀或致伤、致死他人,给学生家庭带来极大的心灵伤害,在高校和社会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大家普遍认为,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当前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光荣使命,心理健康教育事关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成败。高素质人才,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事实说明,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人,没有振奋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不可能成为高素质人才。我们可以从许许多多成功人士的身上发现,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不仅有扎实的知识素养,较强的专业能力,而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那些事业失败、人生遭受挫折的人,也往往是与其情感意志比较脆弱,经不起困难、挫折乃至成功的挑战和考验有关。所以,心理问题以及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来越为社会所重视,为广大青年学生所认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促进他们的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新时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要求。学生是学校教育培养的对象。以人为本,不断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方面需要,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当代中国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是一个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他们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欲望非常强,但社会阅历比较浅,心理发展并不成熟,极易出现情绪波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措施的实行,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日益纷繁复杂。他们面临的学习、就业、经济和情感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急需疏导和调节。我们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产生的困扰和冲突,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又往往同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交织在一起。心理问题,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在心理方面的反映。心理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讲要
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前提。反过来,心理问题的存在,也必然影响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要在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行为养成、心理健康等各个层面全面展开,使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相补充、互相促进。要紧紧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和心理特点,遵循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日常思想教育工作中,要注意区分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善于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或咨询,对有心理困扰、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及时必要的帮助。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既要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又要防止孤立地、片面地夸大心理及其教育的作用,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二、认真总结经验,全面分析和把握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
中央领导同志一直十分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近年来,教育部和各地各高校认真探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路和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明确了工作的定位。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1995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要求,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中,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2001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工作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以及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2002年4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就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具体实施意见。2003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党委高度重视,切实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抓紧抓好。
二是形成了一定的工作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于80年代中期,经历了一个逐步被认识,逐步受重视,逐步得到加强的过程。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逐步普及,重视心理素质的观念正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学生及各方面所接受和支持。目前我们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很多地方和高校把这项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体系,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或咨询的专门工作机构,加强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有的在工作中探索出了一套比较科学的工作原则,构建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工作格局,形成了一套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路和办法。如中南大学,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他们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明确“四个到位”,发挥“五大优势”,取得好的效果。“四个到位”,即思想认识到位,组织保障到位,师资力量到位,工作责任到位。“五大优势”,即课堂教学优势,网络德育优势,基地辐射优势,医学专业优势和社团凝聚优势。
三是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近年来,各地各高校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紧密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探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在课堂教学、队伍建
设、宣传教育、开展咨询和辅导活动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们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和艰巨的任务。从国际环境来看,经济全球化的迅猛推进,不同文明、文化、生活方式的融合与冲突、矛盾和困惑十分突出。从国内环境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利益关系、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多变和复杂。从科学技术的发展看,信息网络技术及传播手段发生重大变革,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和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重要场所,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从高校教育自身来看,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群体的规模、素质、结构及其社会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交费上学、自主择业,家庭贫富差距等,使得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更加突出。从总体上看,目前这项工作还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是部分高校的党政领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这项工作摆到应有的重要位置上,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规模和力度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二是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务、特点和规律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较普遍地存在机构不健全、编制不落实、分工不明确、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虽然许多高校都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但隶属关系不明确,工作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四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由于缺乏统一规定和明确要求,加上有的学校政策不落实、制度不健全,目前各高校普遍存在人员数量偏少,水平参差不齐,队伍不稳定等问题。有些学校的同志反映,由于在学校的地位和作用不明确,不能很好地寻求事业发展,虽然工作很辛苦,但缺少应有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事实说明,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心理问题的增多是必然的,对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重视也是必然的。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迎头赶上。
三、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最近,中央领导同志对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内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全国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亲切关心和爱护。我们要认真学习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三贴近”原则,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切实把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开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努力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各高校要成立大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制定本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细则,从制度上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要正式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常设机构,具体负责协调和组织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以课堂教学、课外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
二要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各高校要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必修、选修课程或专题讲座、报告等,在大学生中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要通过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或宣传月、专题讲座等,在校园大力营造关心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良好氛围。要积极创建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网站,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健康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氛围,陶冶大学生高尚的情操,增强学生相互关怀与帮助的意识。当前,要特别重视加强心理咨询或辅导工作,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心理与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热线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要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各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和有效控制,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近年来,教育部社政司组织全国心理学知名专家学者联合攻关,研制出了一套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比较符合中国国情和大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评定量表,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重要工作,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量表研制的成功凝聚着专家学者和许多一线工作同志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研究部署运用新的量表统一在直属高校今年入学新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刚才,专家介绍了量表研制的有关情况和量表的主要内容、特色等。社政司负责同志还将就测评工作作出具体部署。这项工作意义重大,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希望各地各高校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这一重要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四要狠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是关键。要通过专、兼结合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既要保证足够的数量,又要坚持精干、高效的原则。编制可从学校总编制或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编制中统筹解决,专职人员原则上应纳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教师队伍管理序列,评聘相应的教师职务。兼职教师和心理辅导或咨询人员,要按学校有关规定计算教学工作量或给予报酬。要把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教师的培训工作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社政司要继续举办全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认真研究培训计划,增强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
要重视对学生工作干部,特别是辅导员和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使他们在日常思想教育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要重视建立学生心理互助机制,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动性,如帮助学生建立心理健康协会等学生社团,支持学生开设心理互助热线等。高校所有的教职员工特别是任课教师,都负有关心大学生心
理健康、主动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责任。要把这方面工作的情况列入考核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内容之中。
五要加大投入力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日常教育、课堂教学、心理问题筛查、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科学研究等诸多方面,需要必要的人、财、物、工作场所等方面的保障。要提供专项经费和物质保障,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要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办公室、心理咨询室、团体辅导室、心理测量室等办公场所,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
六要加强督导检查。教育部将组织研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价与督导指标体系,组织或委托国内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工作者,从学校重视和支持程度,机构设置,队伍建设,教学、科研和开展辅导或咨询的情况以及工作的实效等方面,对各地、各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评估,扎扎实实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地教育工作部门也要组织开展相应的督导、检查、评比工作。大家共同努力,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8尔雅五月开课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西格蒙特·弗洛伊德是()学派的创始人。(1.0分)1.0 分 A、精神分析 B、人本主义 C、行为主义 D、认知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2“客体永恒性”是哪位心理学家的实验。()(1.0分)1.0 分
A、韦德海姆 B、皮亚杰 C、赫尔 D、斯金纳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下列哪一项不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需求层次。()(1.0分)1.0 分
A、生理需求 B、安全需求 C、爱与被爱需求 D、物质需求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自我认同感有()种状态。(1.0分)1.0 分
A、2 B、3 C、4 D、6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下列哪一条不符合90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态度。()(1.0分)1.0 分
A、喜欢边玩边学习,不喜欢系统的、沉闷的教学 B、坚持自己的观点,坦诚地表达自己 C、欣赏他人,坚持自己 D、新知识接受性差,不深思熟虑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6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三段论中不包含()。(1.0分)1.0 分
A、大前提 B、中前提 C、小前提 D、结论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7人只能在与人的关系中发现“永恒的自己。”这句话出自于()。(1.0分)1.0 分
A、笛卡尔 B、苏格拉底 C、弗洛伊德 D、马丁·布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8存在主义的四大生命命题:自由、孤独、()、存在的价值。(1.0分)1.0 分
A、激情 B、恐惧 C、焦虑 D、尊重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9思维、言语与行为紊乱,情绪怪异,众人高兴我独愁,该悲伤的时候却放声大笑。是()人格。(1.0分)1.0 分
A、依赖 B、精神分裂型 C、偏执型 D、分裂型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0“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是()的爱。(1.0分)0.0 分
A、成熟 B、不成熟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B
11皮亚杰认为依恋来自于()。(1.0分)1.0 分
A、温暖 B、关怀 C、关注 D、习惯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2婴儿开始能够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对象区别开来,是在:()。(1.0分)1.0 分
A、8个月以前 B、8个月左右 C、1岁左右 D、2岁左右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3“我认为,我爸爸觉得我是个守信用的人。”这是:()(1.0分)1.0 分 A、镜我 B、物质自我 C、社会自我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4在郭念锋教授提出的心理健康十标准中,最具中国特色的是:暗示性()(1.0分)1.0 分 A、暗示性 B、自信心 C、心理活动强度 D、环境适应能力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5文艺复兴是对()文化的传承。(1.0分)1.0 分
A、拜占庭 B、奥斯曼 C、古希腊 D、日耳曼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6在新生刚入学缓冲期发生的适应性问题可以用()来改变。()(1.0分)0.0 分
A、培养爱好 B、加入社团 C、坚持作息 D、坚持运动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B
17人类()%的疾病与心理的压力感有关(1.0分)1.0 分
A、不到10% B、20—30% C、65—90% D、1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8被世人誉为“精神分析之父”的是()。(1.0分)1.0 分
A、弗洛伊德 B、詹姆斯 C、冯特 D、梅斯梅尔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9被称为西方哲学奠基者的是()。(1.0分)1.0 分
A、柏拉图 B、德谟克利特 C、苏格拉底 D、普罗泰戈拉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探索,我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医生工作最适合我。”属于:((1.0分)1.0 分
A、认同感扩散 B、认同感早闭 C、认同感延缓 D、认同感获得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1压力感不可控制。()(1.0分)1.0 分
A、是 B、不是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2在边缘系统中,与记忆有关的是()。(1.0分)1.0 分
A、杏仁核 B、海马 C、垂体 D、下丘脑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3客观是被所有人都能够感知的那个现实。()(1.0分)0.0 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B
24大学生在成年早期的阶段需要完成()。(1.0分)1.0 分
A、性格成熟 B、人格成熟 C、体魄成熟 D、思想成熟 正 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5()第一个提出生命周期的理论。(1.0分)1.0 分
A、詹姆斯 B、威尔汉姆.冯特 C、梅斯梅尔 D、埃里克森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6坦诚、尊重、关怀,保持心理距离是与()人相处的原则。(1.0分)1.0 分
A、强迫型 B、抑郁型 C、偏执型 D、分裂型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7有时情绪爆发、甚至可能有自虐倾向的是()人格。(1.0分)1.0 分
A、强迫型 B、表演 C、偏执型 D、分裂型)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8心理学学科的发展迄今是()的局面。(1.0分)1.0 分
A、稳步向前 B、曲折坎坷 C、百花齐放 D、停滞不前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9()年,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郭念锋教授提出心理健康十标准。(1.0分)1.0 分
A、1984年 B、1985年 C、1986年 D、1990年 正 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年,国际心理大会为心理健康做出定义。(1.0分)1.0 分
A、1946 B、1966 C、1864 D、1945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1人的情绪是人与环境,人与人际关系,人与生活事件互动的结果。()(1.0分)1.0 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2被称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古希腊医生是()。(1.0分)1.0 分
A、德谟克利特 B、希波克拉底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3科学世界有三大未解之谜:1,物质起源、生命起源、()。(1.0分)1.0 分
A、意识起源 B、生物起源 C、文化起源 D、宇宙起源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4心理学是在()模式下研究人的问题的。(1.0分)1.0 分
A、简单 B、健康 C、通约 D、一般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5关于遗忘的规律是由()发现的。(1.0分)1.0 分
A、佛洛依德 B、巴甫洛夫 C、华生 D、艾宾浩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6“变态”这个词来源于()。(1.0分)1.0 分
A、临床医学 B、物理学 C、生物学 D、心理学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7()强的人,遵循现实原则,懂得如何适应现实环境。(1.0分)1.0 分
A、本我 B、自我 C、超我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8情爱与性爱的结合属于:()(1.0分)0.0 分
A、健康的性动机 B、健康的性意识 C、健康的性情感 D、正确的性观念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B
39主观是由我们的感知和觉知之间构成的现实。()(1.0分)1.0 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40社交距离应该保持在()。(1.0分)1.0 分
A、0-46厘米 B、46-122厘米 C、1.22-3.66米 D、3.66米以上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1九十年代出生的人,最需要哪种情感?()(1.0分)1.0 分
A、关注 B、爱 C、尊重 D、溺爱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2詹姆斯·林奇在《我的哭声无人听见》一书中提出:“孤独是致命的毒药,()是生命的良药。”(1.0分)1.0 分
A、快乐 B、休息 C、交友 D、对话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关于心理健康的()个标准。(1.0分)1.0 分
A、5 B、6 C、7 D、10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4利他与利己的平衡通常需要做到()。(1.0分)1.0 分
A、自己获得的和自己给与的多少不重要 B、自己获得的要小于自己给与的 C、自己获得的与给与的要平等 D、自己获得的不要大于自己给予的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5超我强或以超我为主导人格的人,要看()。(1.0分)1.0 分
A、先天遗传 B、所处环境 C、父母的教育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6“错觉不是发生在感觉层面,而是人的知觉层面,由此推论出人的感知具有某种结构。”这是谁的理论。(1.0分)1.0 分
A、沃森 B、赫尔 C、韦德海姆 D、斯金纳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7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是由心理学家()设计实施的。(1.0分)1.0 分
A、费钦纳 B、赫伦 C、冯特 D、斯金纳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毕达哥拉斯认为()是人类高级智慧的体现。(1.0分)0.0 分
A、文字 B、情感 C、哲学 D、民主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C
49六七十年代的人一生下来就面临着()的局面。(1.0分)1.0 分
A、战争** B、衣食无忧 C、极度自由 D、物质匮乏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50“我没怎么想过未来的工作,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属于:()(1.0分)1.0 分
A、认同感扩散 B、认同感早闭 C、认同感延缓 D、认同感获得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二、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
1生理性别决定性取向。()(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心理健康维度图中的纯白是指健康人格,自信心高和适应力强。()(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现实生活中,不同人的性别状态是风格迥异的。()(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力量。()(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5大学生必须适应人际关系的变化。()(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6顺行性遗忘症是指对造成失忆的事件后发生的事情的遗忘。()(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7如果产生压力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8大学阶段的学习考虑的更多的是掌握专门知识与能力,培养全面素质。()(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9适应环境的变化不属于大学生要完成的适应。(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0接纳仅指接纳自我。()(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1男女性别角色无法互为参照。()(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2感觉剥夺实验表明,来自外界的刺激对维持人的正常生存是十分必要的。()(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3大学生不需要学会适应角色定位而产生的心理偏差。()(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4顺行性遗忘和逆行性遗忘都属于短时记忆遗忘。()(1.0分)0.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5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保持和谐的人际交往。()(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6人类大脑主要由水构成。()(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7正确认识自我是人际交往中的第一步。()(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8对于大学生而言,自我认识没有变化。()(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9情绪的信号功能主要通过表情传递的。()(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0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它们都受丘脑的控制。是坎农-巴德学说的观点。()(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1大学生需要有社会意识,应该将所有精力投入到社会活动中。()(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2西方伦理学倡导在不影响别人前提下的自由意志。()(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3我们的自我感远远超越了我们的身体。()(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4如果你的同学送人或抛弃自己珍视的东西,有遗书或自杀计划,涉及自杀方法,那么他可能有自杀倾向。()(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5异常心理是指具有典型精神障碍症状的心理活动。()(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6科勒提出的学习顿悟说属于学习的认知理论。()(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7生物医学认为:心理障碍是病态人格发展的必然结果,与先天大脑结构变异、脑神经递质机能不良、或者基因缺陷有关。()(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8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是大学生常遇到的问题。()(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9表情传达情绪。()(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0大学生创造性学习多,深层次理解多。()(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1内隐记忆也需要有意识的回忆。()(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2所有物并未延伸自我。()(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3你选择自由,代价是必须承受得起孤独。()(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4逆行性遗忘症是指对造成失忆的事件发生之前的事情的遗忘。()(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5六七十年代的人在青少年时期比较容易有逆反情绪,是因为在童年阶段他们的自恋需求被很大程度的压抑过。()(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6青春期是性的印刻期。()(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7压力也叫应激。()(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8爱情需要全身心投入,不需要有底线、有原则、有自我。()(1.0分)0.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9寻找人格的成长点对于人格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0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的需要 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1遗忘在任何记忆过程之中都有可能发生。()(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2性格是个体人格差异的核心。()(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3运用人的投射心理,可以编制人格测验。()(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4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是由詹姆斯提出来的。()(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5即使朋友不多,但足以交心,仍然可以获得社会支持。(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6心理健康标准是唯一的。()(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7对决定的事情投入情感,并乐在其中,这属于健全的自我意识的内容。()(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8记忆就是记忆力。()(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9互爱并非唯一健康的性动机或性需求。()(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50危机事件后的处理原则:关心活着的人,才是真正的对逝去生命的告慰。()(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第三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活动时间:5月9日中午12点整
活动地点:3308教室
出席人物:2011级小教(1)班全体同学
主讲人:廖佳慧
班会内容:
(一)大学生目前面临哪些心理问题(举例说明);
(二)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的因素对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影响;
(三)为什么会产生心理问题;
(四)怎样解决大学生普遍面临的心理问题(提供大致方法);
(五)建议在班级开展相关心理健康培养活动,加强班级同学的互动与交流。
——2011级小教(1)班廖佳慧
第四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知之明,并且总是对自己不满意;由于所定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怨、自卑;由于总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却又总是无法做到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同自己过不去;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平衡,也无法摆脱自己感到将已面临的心理危机。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
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
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完整的个性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择业心理,应该符合社会的要求,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对环境有适应能力。倘若具备了以上素质,则我们的心理健康不成问题,则一定能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一定的成功。
(一)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激发自我潜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核心在于自我观念问题。在团体情境中,成员之间通过个体的自我分享,会意识到原来别人的许多问题与一直困扰自己的问题是相似的,这样就会减轻心理负担,改变不当的自我评价,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此外,团体中每个人为寻求改变而付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进步,对于其他成员都是一种鼓励,可以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信心,激发自我潜能。在团体中形成新的自我观念,在团体活动结束后也会促进个体更好地与所在群体的互动和协调。
(二)纠正心理偏差,促进心理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团体心理辅导的积极目的在于发展的功能,这是咨询心理学遵循发展模式的直接体现。通过团体活动可以改善成员的不成熟的偏差及行为,促进其良好的心理发展,培养健全人格。尤其是学校团体心理辅导能给予正常学生以启发与引导。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可以创造一种安全、温暖、可信任的气氛,这种气氛会促使成员自我表露,在团体中将与自己有关的事情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团体中的分享,可以促使成员多角度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团组成员的相似境遇使得团体成
第五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河南理工大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班级:信管110
3姓名:柴旺
学号:31110903031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大学生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总是青春飞扬,活力四射!是的,我们如鲜花般绚烂,但同时我们也是脆弱的。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校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则就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
下面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系统的分析。
一、对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与内容完全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基于以上观点,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心理功能状态。
所谓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即个体心理在自身和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心理功能状态。良好心理功能状态的相对性包含两层含义:意识个体的心理与大多数人相比,其心理功能是正常的;二是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是心理功能状态这一序列的两级,是一种相对关系,并不是一种非彼即此的关系。
二、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
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
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极地附属于这种转化,而是在转化过程中能动地引导受教育者调整方向,使个体把握自我,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认识评价,从而达到心理优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3、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及来源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调查表明,当代人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
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目前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还表现为环境应激问题、自我认识失调、人际关系障碍、情绪情感不稳、感情适应不良等。
大学生是从为数众多的中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但是与此同时,大学生则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学生往往自视甚高,很容易受挫折,并随之发生一系列心理卫生问题。从外部环境看,当前不断变化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环境等都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必须快速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节奏;就业竞争的加剧所带来职业选择的提前以及与之相关的高强度的心智付出等也使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加大。
四、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解决大学生地心理健康问题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1、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2、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
3、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人的性生理在经历了从萌发到成熟的过渡之后,逐渐进入活跃状态,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短缺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总是挥之不去,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成为心理障碍而影响学习和生活。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4、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还可以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可以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通过社会交往能实现思想交流和信息资料共享。
5、求助心理老师或心理咨询机构,获得心理咨询知识。心理老师具备较雄厚的理论功底和生活实践经验,对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具有良好的解答方式和处理技巧可以帮助求询者正确地认识到自身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引导求询者更为有效地而对现实;增加求询者的心理自由度,帮助求询者改变过去的心理异常,最终恢复健康的心理。
人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事事顺心,但如果始终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怀着一份感激的心情去面对这个世界,就一定会使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快乐!所以我们应该铭记:年轻时多一分磨砺,少一分安逸,在今后的岁月里就会少一分懦弱与无能,多一点坚强与自信。“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因此,我们大学生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为国家的富强奉献自己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