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大学生中弘扬青年志愿精神的探究(本站推荐)
关于大学生中弘扬青年志愿精神的探究
摘要: 广大大学生志愿者奉献给社会的不仅仅是服务,同时也向全社会昭示了一种精神,那就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大学生志愿者精神。深入理解大学生志愿精神既是一项重要的理论工作,也是社会现实的紧迫需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
关键词:大学生;和谐社会;志愿服务;弘扬
大学生志愿者精神是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弘扬和体现。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大学生的培养都是国家工作的重点。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而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在缓解社会压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积极因素之一。
一、发展、进步是大学生志愿事业的生存主题,是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理想意愿
中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作为青年志愿服务精神,其中“进步”是我们志愿事业发展的目的和愿望。团中央在2008年志愿服务工作要点中把“着眼发展,着力建设”作为中国青年志愿工作的基本思路[2],可见“发展、进步”的理念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重要性。
中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既可以促进志愿者本人的发展,同时也能推动中国社会事务的向前发展。对志愿者个人而言,发展和进步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一是奉献社会: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工作,有机会为社会出力,尽一份公民责任和义务。二是丰富生活体验:志愿者利用闲余时问,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既可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更可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这对志愿者自身的成长和提高是十分有益的。二是提供学习的机会:志愿者在参与志愿工作过程中,除了可以帮助他人以外,更可培养自己的组织及领导能力。学习新知识、增强自信心及学会与人相处等。对社会而言,发展和进步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一是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志愿者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二是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志愿工作,提供了社交和互相帮助的机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关怀,减低彼此间的疏远感,促进社会和谐;三是促进社会进步:社会的进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发展、进步是大学生志愿事业的生存主题,是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理想意愿,离开了发展、进步谈中国的大学生志愿事业是没有意义的。
二、服务社会、关爱他人是青年志愿精神的根本宗旨
1994年,团中央成立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初期曾以:“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无私奉献”为服务宗旨。在以后的发展中,人们发现这种道德观念式的宗旨表达,与快速发展的志愿服务难以相符,不能统罩志愿服务所绽放的全部时代内涵及精神养分。后来,中国青年志愿事业的大发展,其事业性、社会性迅速地凸现,人们看到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是一项与国际接轨的事业,致力于帮助有特殊困难的社会成员,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致力于消除贫困和落后,消灭公害和环境污染,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致力于建立互相关爱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公德,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立足于社会关注、党政关心、青年能为的社会公益事业,是动员和组织青年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中国的青年志愿服务已不是先前的“学雷锋、做好事”,青年志愿行动已远远超越了道德所能限定的范畴,其行为活动已延伸至了社会进步事业更多的空问角落。团中央直属的志愿者网站中有关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宗旨为:通过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高青年整体素质,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作出贡献。团中央的这种对青年志愿服务宗旨事业性描述较之以前的道德规范是一个大的进步,但其主旨还是不够简练、明了。不过在志愿者“西部
计划”的网站上,我们看到了他们对青年志愿者宗旨新的表达:“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宗旨是:服务社会,帮助他人,完善自己,弘扬新风。” [3] 其实,分析志愿服务、志愿者的含义,用最为精炼的语句来表达就是:服务社会、关爱他人。
三.志愿服务活动奏响了青年学生和谐发展的乐章
青年学生是社会中最具朝气,最具创新精神,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但不可否认,青年学生“智力因素高,非智力因素低;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低;政治热情高,综合素质低”。这是家庭和学校难以弥合的教育缺陷。而提倡志愿服务精神,契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而且充满时代精神,人文色彩和青春气息,更容易激发青年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极大地促进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
1.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青年学生树立博爱思想的重要途径。
青年学生头脑灵活,思维敏捷,但通病是冷漠自私,好高骛远而又意志飘浮。这是非智力因素不高的表现。亚里士多德认为:“品质正是以现实活动的性质来决定的,从小就养成这样还是那样的习惯不是件小事情;恰恰相反,它非常重要,比一切都重要。”[4]由忽略带来的是习惯性的麻木,自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长此以往,会造成青年学生思想空虚,价值取向扭曲。而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为青年学生培养奉献意识和“博爱”思想提供了契机。青年学生正青春,应该用最实际的行动充实自己的生活。送别人一份健康,留自己一份成长;送别人一份祝福,留自己一份快乐。通过帮助他人,服务社会,青年学生逐渐养成尊重普通生命,关注大众生活的观念意识;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进一步提高。青年学生树立“博爱”思想,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最坚固的基石。
2.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青年学生理性认知社会的开放窗口。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的进步,社会上的各种思潮,价值取向也必然会波及到校园,导致校园教育导向功能弱化,功利色彩日益浓厚。当代青年学生都壮怀激烈,志存高远;但又普遍与社会脱节,缺乏生存能力和生存意识。他们对外面的世界一知半解,并想当然地勾画着外面社会的模样。对社会的模糊认识,容易使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学生四处碰壁而心灰意冷产生消极抵抗情绪,甚者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而志愿服务活动,以其鲜活的社会教育功能,使校园理论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使校园内的学生有机会接触社会,与社会提前进行“磨合”过程;活动中他们积极应对困难,创造性地寻找化解困难的科学方法。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人生阅历和生存经验,也明确了自身优势与不足:准确的定位有利于将来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青年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射了一剂强心剂。
3.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青年学生培养公民意识的必修课程。
社会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都需要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的支撑。公民意识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优秀文明成果,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共识。[5]公民意识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集中体现了公民对社会政治系统以及各种政治问题的态度、倾向、情感和价值体系,是国家法制的基础,是市场经济的保障,是文化建设的导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文要素。面对“公民意识”教育这一重大课题,无论从哪个方面落手,其落脚点都必须扎根于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倡志愿服务精神,契合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温家宝总理在给“好运北京”国际乒乓球测试赛服务的北大志愿者的回信中激励和鞭策道:“用热情真诚友好的服务,为国家赢得尊重和友爱”。[6]志愿精神的宣传和志愿服务的普及,唤醒了更多人的公民意识。
安国启在第三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的发言中总结当代青少年参与社会活动面临着的几个矛盾:青年参与意识不断增强与青年边缘地位的矛盾,青年参与热情高涨与参与渠道狭窄的矛盾,青年参与感性过强与缺乏规范引导的矛盾。[7]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既增强了学生的人格健康意识,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又培养了青年学生自尊自强自重的精神。许多大学生在参加完志愿服务以后感受到自身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承受挫折的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无疑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和提高的平台,一个能力展示的平台,一个自我完善的平台。
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步伐
我国历史上就曾产生过不少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孔子的“和为贵”,墨子的“兼相爱”、“爱无差”,以及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反映了我国人民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而在当今社会,践行志愿服务行为,无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好实践。
1.志愿服务精神的本质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相吻合。
构建和谐社会强调的是全面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志愿服务所提倡的“团结、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恰恰体现的就是这种和谐关系。志愿者们因共同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集合在一起,使原有的政治地位,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和生活习惯等差异退居次要地位,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志愿者们参加志愿服务,传递爱心,宣传文明,健全法制,关注弱势群体,维护了社会的稳定;青年学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广泛参与植树造林、水污染治理、清理白色垃圾及环保宣传等活动,在潜移默化中缓解了人与自然的矛盾。提倡志愿服务精神必将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无穷的动力和潜力。
2.志愿服务精神的推广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财富。
服务重大国际体育赛事和国际会议,是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青年学生热情高,思维敏捷,精力旺盛,为赛事提供了高质高效的服务,更为国家社会节省了巨额的财政支出。此外,广受社会关注的青年志愿者“支教下乡”和“支援西部大开发”,不仅缓解了就业压力,更是促进了社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优化。志愿者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为社会直接或间接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据统计,全国累计已有3.82亿人次为社会提供了78亿小时的志愿服务,[8]不仅使全社会对“团结、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
3.志愿服务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
志愿服务之所以广受欢迎很重要的原因是志愿服务精神就是民族精神的时代表现。从战争时期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震精神和航天精神,都是支撑我们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而这些精神的本质是奉献,是服务,是与志愿服务精神的本质保持高度一致的。“2008北京十大志愿者”获得者,原北京军区总医院副政委孙茂芳,人称“京城活雷锋”,他四十年如一日,无微不至的照顾五位孤寡老人和8位生活困难的老人。[9]这种志愿服务的行为,不仅传递了爱心,传递了文明,更是传递了一种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定信念:人人进步一小步,社会进步一大步。志愿服务精神为营造和谐社会创造了必要的精神氛围。
台湾作家何权峰在他的畅销书《爱,错在哪里?》中写道:爱不是得,而是给予;爱不是需求,而是分享;爱不是出于匮乏,而是出于丰富。[10]志愿者精神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要求,也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相统一的。传承与弘扬志愿者精神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更是每一位在校大学生的责任。在校大学生要以传承与弘扬志愿者精神为己任,并为此不懈努力,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胡锦涛.中共十七大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2008年全团青年志愿者工作要点[EB/OL]http://
[3]西部计划志愿者手册[EB/OL].http://www.xiexiebang.com/html/85/n——885.hun.
[4]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5—26页.[5]葛大伟.《公民意识与改革破题——论青少年公民意识养成机制的构建》【J】.“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2008年
[6]曾嘉坤、沈叶、于前广等.《真诚微笑,良好服务:北大奥运志愿者全力以赴迎接北京奥运会》【J】.北京大学新闻网.2008.07
[7]安国启.《“和谐社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的新突破”》【R】.中国青年研究编辑部邮箱.2008年04期.[8]崔玉娟.《政协委员:建志愿者服务循环体系激励志愿精神》【N】.北京.中国青年报.2009年3月.[9]《北京评选2008十大志愿者揭晓》【N】.北京晨报.2009年03月.[10]何权峰.《爱错在哪里》现代出版社.2005年版.第158页.
第二篇:弘扬志愿精神
弘扬志愿精神争做环保卫士
县供电公司巾帼志愿服务队在行动
爱 我 弥 河护 绿 保 洁
住建系统巾帼志愿服务队在行动
爱心传递你我他·巾帼情暖千万家
“三八”节巾帼志愿服务队进社区服务活动 巾帼志愿服务队 洒向人间都是爱
“爱心税务”巾帼志愿服务队敬老助老服务活动
弘扬志愿精神 优化发展环境 共建文明弥河 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
为社会尽一份责任为他人送一片爱心 服务社区妇女儿童普及健康知识
第三篇:弘扬志愿精神
弘扬志愿精神,传承文明和谐主题座谈会
——活动计划
一、活动背景
12月5日,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国际志愿者日。志愿服务
是整个社会和谐运行的保障,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突出体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志愿者在其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志愿者帮助弱者、消除贫困、保护环境、为维护社会秩序和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努力,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净化社会风气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活动目的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社区挂职与服务中心在国际青年志
愿者日即将到来之际,与沙河口区团委携手举办本次志愿者宣传活动,发起倡议,旨在总结去年直言服务经验,扩大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团委及居民们的影响力及认同感。
三、活动对象
沙河口区全体志愿组织及志愿者
四、活动地点
沙河口区区委会议室
五、活动时间
2009年12月4日。国际青年志愿者日前夕。
六、活动主题
弘扬志愿精神,创建和谐社会。
七、活动内容
1.老战士报告团汇报志愿经历
2.郭大姐爱心之家创办人郭连荣汇报志愿经历
3.万帮先生李福阳汇报志愿经历
4.优秀志愿者发言
5.理工大学学生周洋代表优秀青年志愿者向沙河口区全体青年发起倡议,宣读弘扬志愿精神,传承文明和谐倡
议书
6.团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琳琳讲话
7.沙河口区区委副书记王维安对本次大会进行总结
八、活动意义
志愿者以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志愿者精神,以“立足校园、发挥优势、奉献爱心、服务社会”为宗旨,以“自愿参加、尽己所能、服务社会、持之以恒”为原则,是一支对他人,对社会奉献的队伍。在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国际青年志愿者日来临之际,在社区中宣传志愿者精神,能够将这种无私奉献,服务社会的精神传递到每个人的心中,同时,激励每一个人发扬志愿者精神,从而创建和谐社区。
大连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社区挂职与服务中心
2009年12月
第四篇:青年大学生如何弘扬井冈山精神
青年大学生如何弘扬井冈山精神
摘要:井冈山精神的具体内容就是“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勇闯新路,艰苦奋斗、敢于胜利,依靠群众、无私奉献”,当今时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大学生弘扬井冈山精神,这对于大学生自身也具有重要意义,青年大学生应通过学习、实践活动领会井冈山精神,坚定崇高理想信念,树立艰苦奋斗意识,培养勇于创新能力,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弘扬井冈山精神。
关键字:井冈山精神 内涵 意义 大学生 弘扬
一、井冈山精神的内涵
胸怀理想、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大革命失败后,井冈山的革命火种靠什么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之火,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靠的就是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有了这种崇高的理想信念,就会产生战胜困难、战胜敌人的精神力量,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在敌人的屠刀下慷慨就义、视死如归,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精神饱满、斗志旺盛。
实事求是、勇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内容。井冈山斗争是在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开始的。在历史关键时刻,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制定了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组织制度和纪律,引导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艰苦奋斗、敢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重要内容。建立革命根据地,离开艰苦奋斗精神是无法实现的。毛泽东、朱德等党和红军领导人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带领井冈山军民自己动手挑粮、种菜、编草鞋、挖草药、熬硝盐、办军械厂,克服各种困难艰险,打破重重包围封锁,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依靠群众、无私奉献,是井冈山精神在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情操上的具体体现。在井冈山艰苦创业的过程中,红军始终关心群众,相信和依靠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为了人民的利益和革命事业的需要,无数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甘愿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正是因为我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般的联系,才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使得国民党反动派一进入根据地,就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二、青年大学生弘扬井冈山精神的意义
时代呼唤英才,希望在于青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的参与,也需要大学生去奋斗。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传承井冈山伟大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坚定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艰苦朴素的美德、开拓进取的意识、刚毅坚定的意
志、拼搏奉献的追求;有助于大学生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引导创新追求、塑造创
新人格;有助于大学生形成以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
守信、遵守法纪、艰苦奋斗为荣,以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为耻的观念。
三、大学生如何弘扬井冈山精神
1、通过学习、实践活动领会井冈山精神
弘扬井冈山精神的前提是必须领会什么是井冈山精神以及井冈山精神对于中国革
命建设的意义,否则就谈不上弘扬。当代青年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去通过书籍或网络了
解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观看与井冈山革命相关的影视剧作,体会其
精神实质;实地考察,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重走三湾,走访井冈山老革命者,聆听
红军故事,使学生在体验活动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内化心智,净化心灵,把井冈山内
化为自己的内在品质,为以后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习惯基础。在此基础上,以井冈山精
神为指导开展班风、舍风和学风建设,开展一系列有益于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活
动,如红歌比赛,井冈山精神演讲比赛,创新设计大赛等等。
2、弘扬井冈山精神,坚定崇高理想信念
胡锦涛同志曾说:“井冈山革命的斗争,几经挫折,几经失败。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动摇,提出‘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甚至有人叛逃而去。但大多数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胸怀
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充满必胜信心,‘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始终坚持斗争,直到革命胜利。今天,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也同样会遇到困难,甚至可能遇到挫折。但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遇到什么情况,我们都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
年不动摇,始终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地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所以我们大学生第一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积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二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用知识武装自己,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第三要坚定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切实履行政府的政策。
另外,我们青年大学生应树立远大理想,为自己的人生各阶段树立目标,坚定信念,仰
望星空,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实现自己的一个个目标,为了理想而奋斗,为了美好未来而
奋斗。
3、弘扬井冈山精神,树立艰苦奋斗意识
胡锦涛同志曾说:“艰苦奋斗、自觉奉献,是我们党克服各种艰难困苦的重要保证,也是
我们党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重要保证。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
奋斗发展壮大的。我们党带领人民夺取政权、建立新中国的斗争充满艰辛,我们党带领人民
巩固政权、实现现代化的实践同样充满艰辛。我们要大力发扬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光荣传
统,大力发扬一心为民、自觉奉献的优良作风,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扎扎实实把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作为当代大学生,第一,要培养忧患意识。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安定的时代,但不应该
忘记曾经历史的血泪,不应该忘记无数仁人志士,无数革命先烈的浴血奋战才换来今天的美
好生活。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时刻牢记历史给我们的教训。当今世界,总体和平,但局部
动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恐怖主义依然威胁着人们的生活,所以我们不能安于
享乐,不能放松警惕,要居安思危,时刻保持头脑的清醒,了解国情,认清中国所处的国际
环境,不要被一些西方国家或媒体的“捧杀”所误导。另外,我们当我们生活学习处于顺境
时,不要不知前进,要知道逆境才能更锻炼一个人的成长,即使在顺境中,也要不骄不躁,积极进取。机会总是降临于那些有所准备的人,所以我们要时刻准备着,厚积方能薄发。第二,培养成才意识。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
储备,提高专业技能,不断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拒绝平庸,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一匹千里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弘扬井冈山精神,培养勇于创新能力
胡锦涛同志曾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
结合,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由此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
权的正确道路。如果不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敢闯新路,而是照搬外国经验,那就不可能取
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小平同志为我们开辟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同样是坚持实事求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光辉结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
求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作为青年大学生,第一,要有创新精神。要敢于发现,勇于探索,乐于创新。要有
批判精神,不迷信权威,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主张。第二,要有创新思维,学会思考,善于总结和发现,多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不要因循守旧。多阅读,多实践,拓宽知识面,开拓视野,从而才能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为思维的创新提供可能。
5、弘扬井冈山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
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
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
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作为青年大学生,第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对一个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也起着导向作用,只有具备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对个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我们要牢记“八荣八耻”,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利益。第二,要培养优良品德观,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做一个有教养的大学生。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明大国,礼仪之邦,我们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更应该发挥优良传统。
第五篇: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光明路妇联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彰显首都巾帼风采
2011年我街道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切实将深入开展巾帼志愿服务作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作为促进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强化认识、找准位置、创新思路、主动作为,以“播撒爱心,传承文明,奉献社会,完善自我”为宗旨,全面落实推进《全国妇联关于深入开展巾帼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按照全国妇联宣传部《关于组织实施社区巾帼志愿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以巾帼志愿者为载体,以互助为特色,引导广大巾帼志愿者踊跃参与服务社会、服务妇女儿童、服务邻里的各类志愿活动,推动我街道巾帼志愿者工作形成良好的开局,展现勃勃生机与活力。
一、做和谐使者——巾帼人文志愿行动
社区巾帼志愿服务通过信息传递和爱心播种,在社区与居民之间建立起一条条服务沟通的温情纽带,在家庭与家庭之间建立起一个个互帮互助的亲密人际,在党和群众之间建立起一座座血脉一体的连心桥梁。广大巾帼志愿者怀揣着爱心和责任,定期上门为空巢、独居、孤寡、高龄等四类特殊老年人提供打扫卫生、义务理发、陪老人聊天等服务,并制定一对一帮扶计划,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巾帼志愿者;她们积极参与残疾妇女和儿童的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开办多个社区康复中心,利用多种形式和渠道向心理、身体残疾儿童家长普及残疾预防和康复的知识。对外来务工育龄妇女在生育健康、家庭暴力方面进行宣传,帮助外来务工人员维护自己合法权益,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活跃在社区的巾帼志愿者们是社区的强力润滑剂,社区事务繁杂,邻里纠纷、矛盾、个人集体利益冲突不断,社区巾帼志愿者自身发挥优势,对社区内大事小情及时了解、调解、化解,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居民与“两委一站”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二、倡学习风尚——巾帼科技志愿行动
广大巾帼维权志愿者热心支持社区妇女维权站点建设,通过妇女之家工作阵地提供法律和健康咨询,把法律服务、援助送到妇女家门口,数万名妇女、儿童从中受益;每周四,北京市东四中医医院进行义诊及健康咨询。
组织举办各类公益讲座进社区,预防肠道传染病、预防流感、关爱女性健康、遏制艾滋病、预防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及相关知识、夏季常见病及“心脑健康”课堂、乳腺癌预防、阳光心态健康人生等相关知识。
三、享低碳生活——巾帼绿色志愿行动
社区巾帼志愿服务在引领社区文明中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广大巾帼志愿者深入社区,大力宣传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活方式,组织巾帼志愿者开展各种改善生态环境、改变生活方式的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家庭环保实践;参与社区环境整治和城市管理,积极参与环境整治行动;参与垃圾减分引导、绿色出行宣传、文明交通引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广大社区妇女学礼仪、讲文明、树新风,为新城格尔木的天蓝水清、空气清新而共同努力。多次开展捡拾白色垃圾、铲除小广告、整治绿地、实行有效的包地到户政策,协调辖区单位万芳亭公园等为社区环保、绿化建设出资出力,建立共建园地等。
四、存在问题
我街道巾帼志愿服务工作从~年开始起步,至今已有~年了。经过~年的发展,我街道巾帼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服务领域不断扩展。志愿服务事业形成了积极发展的新格局,在党的事业的总体格局中,志愿服务被摆到了一个新的重要位置。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新问题还有很多:
1.巾帼志愿者人员结构不平衡。在整个队伍中,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巾帼志愿者比较欠缺,针对一些目前社会需求较大的维权、家教、科普、卫生保健等项目的巾帼志愿者人数相对较少。在年龄、文化、技能等方面的组成结构也不尽合理,存在年龄偏大的多,文化程度低的多、技能单一的多,因而影响了志愿者的服务质量。
2.品牌建设不足。要进一步加强特色创新,打造巾帼志愿者服务品牌。更好地整合社会和服务团队资源优势,充分挖掘、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本着“需求+可能”的原则,因地制宜,针对本地区、本行业服务的“盲区”、“盲点”,积极打造巾帼志愿者服务品牌,开展内容丰富、新式新颖的特色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