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
浅析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摘要:志愿精神的匮乏是导致大学生志愿者及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动力不足、志愿行动连续性不够等问题的深层原因。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的意义不仅在于推动中国志愿服务向前发展的现实需要,更重要的是使志愿服务成为我们今后可能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进而改善社会生存环境和推动公民社会进程。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精神;障碍性因素
志愿精神是推动志愿服务及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精神动力。志愿精神作为广大志愿者思想语言和价值观念的表达和凝聚,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不仅反映了志愿者的精神风貌,更是一种时代精神的体现。作为中国志愿者队伍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大学生志愿者及其组织对现代志愿精神的体会和践行无疑是推动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正是由于志愿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匮乏,导致了大学生志愿者及其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动力不足、志愿行动连续性不够等不足,有可能阻碍志愿服务在高校甚至全社会范围内的广泛、持久、深入开展。因此,分析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及其对志愿精神的认识程度,研究大学生志愿者及其组织在行动过程中妨碍志愿精神养成的种种因素,探寻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现实路径,最终使之成为大学生今后可能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或生存状态,对于改善中国志愿服务的现状乃至推动公民社会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的障碍性因素
(一)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
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准确把握和深刻认识是指引我们正确行动的根本。但是,中国社会目前普遍存在着对志愿精神的认识误区,即简单地把志愿服务理解为为他人、社区做好事,把志愿者看成是做好事的人或好心人。这种认识把志愿精神仅仅看成是个人道德良知的体现,显然窄化或降低了志愿精神的意义。原因一方面是中华民族虽然历来就
有扶危济困、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但却缺乏源起于西方发达国家志愿精神的文化积淀;另一方面是公众对志愿精神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受到当前国内志愿服务活动的对象、形式以及领域的限制。目前,大学生所熟悉并认可的是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关于志愿精神的定义,即“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但由于缺乏全面的推广及配合,以及没有适当及足够的途径参与,这种理解也仅仅停留在表面较浅层次。
(二)志愿服务没有内化为大学生长期自觉的行为
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是践行志愿精神最直接的体现。然而,各高校大学生志愿者队伍普遍缺乏稳定性,进而导致志愿者行动的连续性不强。高校志愿者一般以低年级的在校大学生为主,他们一方面表现出较强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在学习就业压力不显著的情况下能够投入自己的时间、精力从事志愿服务工作。但是,当大部分学生刚刚进入角色就升至高年级,实习、求职、考研、论文等多方面的压力使得他们不得不中断或放弃参与志愿服务,而后续的学生又不熟悉情况,这就造成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缺乏稳定性和梯队性,从而导致一些长期常规的志愿者活动衔接不够顺畅。另外,目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功利化的趋势,一些大型国际赛事、会议等活动往往能得到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响应,而致力于社区、学校和公共服务事业等影响小、技术含量低且需要长期服务或默默无闻的项目却难以调动他们的服务热情。
(三)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运行模式趋于行政化
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政策和资源投入等方面都得到了各级党团组织的大力支持,思想性和组织性特色鲜明,并且声势浩大、反映迅速、影响广泛。但是,过于浓厚的行政化管理方式却极大地限制了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独立发展空间,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深入发展,最终也阻碍了志愿精神在大学生中的传播、沉淀和确立。有学者明确指出青年志愿者行动动力不足的原因就在于以主体内在的“志愿精神”为标志的志愿服务受制于组织力量的强弱,活动主体的内在需要得不到有效的满足,活动对人们的志愿服务意识、道德理想教育也由于组织力量的强势而处于发育不良的状态,造成青年志愿者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加活动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目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渠道过于单一,表现为通过社会公开招募形式参与志愿活动的大学生为数不多,大学生志愿者行动更多的是依赖组织化动员,而非个人完全自觉自愿的行动,有的甚至成为具有一定非自愿性或强制性的活动,在心理上欠缺一致认同,同时对志愿者个体的需求和激励关注不够,限制了他们提供志愿服务的自主性,这样不仅挫伤了参与者和组
织者的积极性,也使志愿者行动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意义而流于形式。
(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化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不足
整个社会对大学生志愿活动的鼓励及对大学生志愿者的认可无疑有助于培育其志愿精神。但是,我国目前对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支持度还有待提高。由于一些志愿者行动不可避免地会与上课时间发生冲突,需要请假或调课,有的教师认为“大学生应以学习为主,参加志愿活动是不务正业”。参与志愿服务需要投入许多时间和精力,有的学生认为“会影响正常的学习”,而各项评奖、评优、保研等均以成绩为标杆,在找工作时志愿者经历也不如党员、学生干部身份管用。有的志愿服务对象把志愿者当成免费劳动力,对志愿服务的性质和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社会的不认同、不理解和不支持,使得大学生志愿者活动难以进行,挫伤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降低了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二、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的现实路径
(一)深刻理解并广泛推广志愿精神的现代涵义
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认为,志愿精神是指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而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公众参与社会活动的非常重要的方式,是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当今对志愿精神的理解,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将之纳入公民社会发展的框架下。志愿服务被看作公民参与社会的重要途径,其发展状况也成为“公民社会”完善程度的标志之一。现代志愿服务所强调的是每个人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和促进社会进步的能力,以及对社会繁荣、共同进步所负的义务和责任。就志愿精神的具体内涵而言,“独立与自愿是志愿精神的前提,责任和奉献是志愿精神的核心,服务和参与是志愿精神的本质,利他与进步是志愿精神的结果”。志愿精神是组织或个体形成的自由选择精神,只受团体内部或个人意志的影响,而不受政府其他外界环境的支配;志愿精神是基于对社会的责任而产生的对社会奉献的一种精神状态;它反映在行动上就是不计报酬和收入,无偿地为他人、为社会奉献自己的知识、体能、劳力、经验、技能和时间等;其最终结果是使个体自己、他人与社会得到共同的提高与进步。
总之,志愿精神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除了“助人为乐”外还蕴含着更丰富的涵义。可以通过在大学公民教育相关课程中融入现代志愿精神的内容,让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志愿者行动背后的精神意义,帮助大学生建立对社会、国家和自己关系的自觉认识、定位
以及基本的价值观念,自觉担当起应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同时,志愿服务作为大学公民教育一种新的实践途径,为改善大学德育困境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因为传统灌输式的大学德育脱离了现实、远离了生活、疏远了学生,而志愿服务能够以其鲜明的实践性特征,有效地帮助大学生体验到道德行为的内心感受,使大学生自辅助社会弱势群体和改善社会生存环境的过程中体验到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二)尊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的一般规律
首先,志愿精神源于个体内在的道德良知,体现了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和人类的一种积极态度,一旦形成就具有强大的道德约束力,能够不断地激励人们主动投身其中。当代的大学生更愿意把道德视为个人发展生存能力,并逐步演变为适应现实社会的一种德性、境界。因此,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只有符合这种自觉性认识,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其次,志愿精神需要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大学生只有在不断的行动和反思中,这种精神才会慢慢成熟起来,只有激情与理性的结合,才会引导大学生做出正确的行为。然而,大学时代又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生理、心理及社会行为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大学生虽然易于接受先进文化和新生事物,但思想和情绪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意识被唤醒之初,可能是模糊的、不确定的、脆弱的,不仅无法对行动提供真正的引导,而且盲目的热情并不一定能导致好的结果。有些志愿者可能因为干多干少,或因工作类型不同、服务对象态度不好而产生不平衡、怨恨等心理。因此,要时刻关注大学生志愿者的思想状况,及时发挥志愿精神的自我激励和调适功能。
再次,当代大学生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既富有远大的理想又注重现实利益、既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又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既认同社会主义主旋律又推崇个性独立„„。在中国社会巨大变迁、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市场经济功利化价值取向的宏观背景下,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困惑与压力,也面临着现实生活与精神追求的矛盾抉择。大学生群体虽然对志愿服务有着强烈的参与诉求,但却存在动机多元化、功利化的趋向,表现出服务意识不坚定、志愿行动不持久等问题。所以,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主体性,以疏导、渗透、影响的方式鼓励大学生自我完善、自我教育,通过培训和实际工作增强大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帮扶弱势群体意识,使大学生从中学会关心他人并延及关心整个社会。要在坚持志愿服务无偿性、非功利性的前提下,关注大学生志愿者的精神收益和心理感受。
(三)加强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专业化管理
虽然依靠组织力量推动是中国志愿服务得以迅速发展的基本路径,但仍有必要强调大学生志愿者组织通过专业化管理以实现独立运作,因为“只有在志愿组织独立发展壮大,并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的时候,在公众中培育志愿精神才具有制度基础和组织保障”。大学生志愿者组织更需要争取政府、企业和社会公益组织的支持、鼓励,并在有关领域与各方开展相互合作和良性竞争。
构建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长效工作机制是解决大学生志愿者队伍不稳定、行动不持久、动机功利化等问题的根本途径。要通过制度设计和规范管理,一方面强化对大学生志愿者持续服务的激励,另一方面鼓励更多的大学生走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实践证明,非盈利组织能够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良好的管理,越来越多大型活动的开展要求组织者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经验。要锻炼培养大学生志愿者骨干,吸收他们参与志愿者组织的管理,从而保持志愿者队伍的流动性和梯队性。有必要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加以限定,改变以往时间上的随机性和活动上的灵活性,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削弱青年志愿服务意识的培养和树立,通过建立志愿服务计时计量制度,把大学生参加服务的活动次数、累次时间记录在案,体现出对大学生所作贡献的评价、认同和鼓励,这也是对表现突出者进行奖励、表彰甚至公共补偿的依据。尤其要重视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内部的情感和经验交流,这是处理好志愿者的自主性与志愿者组织管理规范化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通过大家相互感染促使志愿精神同化、内化的必然需要。另外,还要通过多渠道筹集运作资金、增强志愿服务项目吸引力、建立志愿者成长机制、注重权益保护等举措来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四)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化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
志愿精神不仅建立在志愿者对自身行为的意义、目标预期和效果评价等方面的立场观点之上,也取决于整个社会对志愿服务的定义、期望和管理方式等。志愿组织成员的利益不同于经济组织的物质因素,也不同于政治政治的权威因素,而是一个在动员、管理、活动中与社会不断互动与构建的过程。社会的认可和支持是激励和维持大学生志愿行动的基本需要,他们需要人们的关注、尊重以及公正的待遇,也需要政府的政策立法、企业的资金支持和社会公益组织的协作。
大学生志愿者不仅注重服务过程的不断自我激励,也希望通过社会评价体系逐渐强化这种激励。就激励的具体形式而言,荣誉式激励主要是激发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会、帮助他人、奉献爱心、被社会认同的内在需求,但有的情况下评优被异化为保研、加分、入党的重要依据;有偿式激励主要是参与政府政策补贴和扶持的志愿者项目,对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的大学生有较大吸引力;实践式激励主要是大学生志愿者以自身专业背景为基础,选择参与和专业相关的志愿者服务,丰富社会实践履历。但无论采取何种激励方式,都要注意适度激励的重要性,因为过度的激励比如志愿者成为引人注意的“公共人物”就有可能消解其行动的道德动机。就社会化工作机制而言,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政府部门、志愿机构和社会各界人士都热心义务工作,政府大力投资志愿组织并给予政策上的扶持,企业为在社会上塑造良好的公益形象而积极资助公益事业,志愿机构为人们参与义务工作提供机会、培训和嘉奖,从而形成了政府、志愿机构和企业相互协调、互相补充的社会服务体系。我国政府应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地位的认可,增加对大学生志愿者人力资源培养及管理的资源分配,增加他们参与志愿工作的经验及其贡献获得认可的机会。要通过法律、政策的完善,使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在登记注册、管理制度、约束机制和考核激励等方面制度化和规范化,为其健康发展提供体制和制度保障。我国高校要将志愿者活动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全面挂钩,以奖励表彰制度体现学校对大学生以个人身份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鼓励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大学生重视对志愿工作的参与,使志愿精神根植到大学生的内心。
第二篇:志愿精神纵横谈
志愿精神纵横谈
储瑞耕
前不久全国范围高考,各城市“志愿者车队”已成风气和惯例,这些参与“志愿活动”的司机与考生素昧平生,热心地无偿地为他们服务,消耗了油料与时间,耽误了自己的生意,到底凭什么?为什么?是什么东西在推动这样的行为?这就使得我又一次集中地思考了“志愿精神”的问题。
高尚的道德行为
志愿者活动,近些年来已经为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青少年所越来越熟知,且在人们的各种场合表现出来。
日常生活中,当有人受伤需急救、孕妇生产等突然事件发生,“绿丝带”的出租车就活跃在城乡各处、大街小巷;当地震或者洪涝灾害发生,全国四面八方的“志愿者”就会向灾区集结;全国范围寻亲网络的“宝贝回家”,公安追凶,各个现场都会活跃许许多多的志愿者身影;河北交通广播电台的“992大家帮”已成名牌节目,几年间他们报道了数不清的“助人”好事:残疾人通过这个广播在热心人的帮助下找到了就业途径;老人走失、司机问路、汽车突然打不着火,以及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到突如其来的困难„„信息传出,都会有人来热心帮助。
当我们在生活中实际地体验到诸如此类人间温暖的时候,一种高尚的文明的道德感就会使得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气自然地高亢起来。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
志愿者活动,通常就是指不出自任何个人的功利,完全不要外力的任何强迫,而出手帮助他人的行为。
这样的“助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孟子曰:“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君子最了不起的就是同别人一起行善。)“人在难处帮一把,胜过远处烧高香。”这已经成为中国绝大多数人的一种道德自律。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就有过许多这样的人物:侠义肝胆、扶正祛邪,舍身求法、为民请命,路遇不平、拔刀相助,弘扬正气、助人为乐,这也是我们今天“志愿者活动”得 1
以发扬光大的精神文化的传统力量所在。
全人类的共同道德崇尚
在我们中国人的记忆里,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光照千秋,毛泽东同志曾经饱含激情地评介他“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白求恩是一位著名医生,在加拿大生活富裕,事业有成,有名有利,他舍弃这一切而心甘情愿到条件艰苦的中国抗日前线战场,无怨无悔,鞠躬尽瘁,我想这就是“志愿精神”的光辉典范。
“志愿者”在英文里是volunteer,通常也称为“义工”。起源于19世纪西方国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务,在世界上已经存在和发展了100多年,本质是服务社会,核心精神是“自愿、利他、不计报酬”。
这些年来,许多国家的“志愿者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比如:泰国、法国、墨西哥、美国政府都倡导志愿服务,日本有50%的国民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韩国的志愿服务已有50年的历史,其组织机构分为:总社;分社协议会、地区协议会、基层服务会。1988年汉城奥运会,志愿服务活动在韩国掀起高潮。墨西哥每年入校的大学生每人必须有半年进行志愿服务。尼日利亚1973年开始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伍,10年后,志愿者成员增长了14倍„„联合国把每年的12月5日定为“世界义工日”。
真可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正是这样的“志愿者活动”的道德崇尚——向真善美学习、靠拢,见贤思齐、一道前进,使得我们这个世界的未来,充满希望。
上升到行为自觉
人在生活中,偶然帮助他人并不难,帮助相识的人、亲朋好友也不难,难的是把“助人”变成一种不仅针对“熟人”而且针对“素不相识”的人的持久的完全无偿的行为,这就需要自觉的理性的追求和高度的心灵自觉。
雷锋有言: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郭明义则用最简明的语言表达他自己的心声: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中国当代“义工”的典范人物丛飞(1969—2006),义演400多场,收入全部捐出,资助近200名贫困儿童,37岁殁于癌症,死后捐出眼角膜。他说:“能对社会有所奉献,能对他人有所帮助,我感到很快乐。”
这些,就是志愿者行为的精神宣言。
一个人有了这样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要他(她)不助人都将成为不可能。
制度化问题
从理论上讲,“志愿者活动”是自觉的道德行为,而“制度”是带有“强制性”的——“不可以不这样”。中外实践都表明:为使“志愿者活动”得以持久,有“制度”来保障和促进是重要和必要的。
韩国汉城教育厅规定,志愿服务活动的分数将占高中成绩的8%。泰国政府规定大学毕业生要到贫困地区做1年的志愿服务,服务满1年后,毕业生有更多的机会得到一份好工作。法国的志愿服务则走向法律化。法国法律规定,年满18岁的男性,符合条件者都必须履行国民志愿役,违规者处2年有期徒刑。美国的志愿者是有一定回报的,参加“全国民事社区服务队”的志愿者,年龄在18岁至24岁,10个月的服役期满后可得到6000美元的津贴及2362.5美元的一次性奖学金。墨西哥政府规定每个大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要从事6个月的志愿服务,否则无法获得毕业文凭。尼日利亚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期是连续服务一年,主要在边远地区。一年后,志愿者可以获得国家服务证书,这个证书是将来就业的保障。有了制度,不自觉的人不得不来做,自觉的人做的积极性就会更加高涨。
先进分子当为之事
今年5月,河北省委明确要求全省共产党员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我认为这是非常正确的。
因为“志愿精神”与共产党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相完全一致。
因为诸如“志愿服务”这样的好风气的形成,需要有人来带头,而共产党员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共产党员和各级干部,真正踏踏实实干一件几件“志愿服务”的好事,比空喊100句“为人民服务”都要强。因为广大公民眼睛明亮,大家看得分明:如果你做得好,大家敬佩你,你的威信就高;不然,你越是喊声高,大家越反感,你也就没有了号召力。
第三篇:弘扬志愿精神
弘扬志愿精神争做环保卫士
县供电公司巾帼志愿服务队在行动
爱 我 弥 河护 绿 保 洁
住建系统巾帼志愿服务队在行动
爱心传递你我他·巾帼情暖千万家
“三八”节巾帼志愿服务队进社区服务活动 巾帼志愿服务队 洒向人间都是爱
“爱心税务”巾帼志愿服务队敬老助老服务活动
弘扬志愿精神 优化发展环境 共建文明弥河 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
为社会尽一份责任为他人送一片爱心 服务社区妇女儿童普及健康知识
第四篇:弘扬志愿精神
弘扬志愿精神,传承文明和谐主题座谈会
——活动计划
一、活动背景
12月5日,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国际志愿者日。志愿服务
是整个社会和谐运行的保障,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突出体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志愿者在其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志愿者帮助弱者、消除贫困、保护环境、为维护社会秩序和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努力,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净化社会风气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活动目的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社区挂职与服务中心在国际青年志
愿者日即将到来之际,与沙河口区团委携手举办本次志愿者宣传活动,发起倡议,旨在总结去年直言服务经验,扩大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团委及居民们的影响力及认同感。
三、活动对象
沙河口区全体志愿组织及志愿者
四、活动地点
沙河口区区委会议室
五、活动时间
2009年12月4日。国际青年志愿者日前夕。
六、活动主题
弘扬志愿精神,创建和谐社会。
七、活动内容
1.老战士报告团汇报志愿经历
2.郭大姐爱心之家创办人郭连荣汇报志愿经历
3.万帮先生李福阳汇报志愿经历
4.优秀志愿者发言
5.理工大学学生周洋代表优秀青年志愿者向沙河口区全体青年发起倡议,宣读弘扬志愿精神,传承文明和谐倡
议书
6.团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琳琳讲话
7.沙河口区区委副书记王维安对本次大会进行总结
八、活动意义
志愿者以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志愿者精神,以“立足校园、发挥优势、奉献爱心、服务社会”为宗旨,以“自愿参加、尽己所能、服务社会、持之以恒”为原则,是一支对他人,对社会奉献的队伍。在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国际青年志愿者日来临之际,在社区中宣传志愿者精神,能够将这种无私奉献,服务社会的精神传递到每个人的心中,同时,激励每一个人发扬志愿者精神,从而创建和谐社区。
大连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社区挂职与服务中心
2009年12月
第五篇: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人类的精神包含两个基本的组成部分,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是人类在探析对象和发现自己的活动中形成的两种观念、方法与知识体系。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界定,尽管人们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就其基本的涵义而言,科学精神就是尊重科学技术的价值,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强调依靠科学技术来推动社会发展。这种观念注重人的物质生活,强调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物质手段的作用,强调依靠科学技术来发展生产力,重视运用科学方法,掌握客观规律,追求科学真理,强调理性的作用。而人文精神则着重人的价值,重视人文文化的作用,强调依靠调动人的积极性来推动社会发展。这种观念注重人的精神生活,强调社会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性,强调人自身的作用、精神力量的作用,强调依靠人和人文文化来推动社会进步,重视情感的作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人们观察与认识世界所不可少的,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精神,人们对世界的把握才能更全面,人们的实践活动才更具有积极、进步的意义
加强科学精神培养的意义
(l)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来看
由于人文精神总是要表现为一些具体的人文规范,因而它就必然要受到一个时代和地区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社会条件的制约和影响,显得复杂而多元。那么面对这样一种情况,我们只有坚持在科学精神的指导之下,本着一种求真务实的态度去探求人文精神的真正
内涵,才可能在纷繁芜杂的人文思潮中选择正确的方向,指引我们投身社会的建设。
(2)从大学的特殊性质和基本任务来看
当今世界各国主导的观念是把大学定位成一个研究型的教育机构,其主要任务就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而要完成好这样的任务就必然要求我们的大学教育把重点放在培养严谨规范的科学精神身上。如果把人文精神作为大学教育的重点.那么不仅会混淆大学教育与中小学教育乃至社会教育的本质区别,更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教育资源去完成社会赋予大学教育的特殊使命。
(3)从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着的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来看,为了主动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具有竞争实力的高素质人才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着的高等教育改革,无论是在教学理念的更新、课程体系及内容的调整,还是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变革上,其围绕的核心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和意识。而这些恰恰与科学精神的本质内涵不谋而合。
加强人文精神培养的意义
(1)提高人文素质有助子个人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完善
现在,校园中有些同学感到迷茫,毫无追求的目标,缺乏前进的动力。他们不知为何学习,为何活着。他们在初中、高中的学习阶段都被“考大学”的目标支撑着,学习的目的、人生的目标就是上大学。当他们考上大学后,骤然感到目标的缺失,失去了向上的追求,整天沉湎于上网、看小说、打游戏,一天天的消磨时光。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没有
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有关。由于人文素质的缺乏,有的学生精神极度空虚,生活态度迷茫。一个人的人生观决定了其一生的基调。如果连基调都调不好,又如何能谱写出美妙动听的人生乐章?
(2)提高人文素质有助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人们常说科学无国界,人文文化的确是有国界的。人文素质自身就体现了强烈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历史,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如果撇开人文文化不谈,对各民族之间的差异研究就近乎无意义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惊心动魄的爱国主义史。历史上的仁人志士为我们树立了爱国主义的典范,民族精神的楷模,一首首传世佳作也让后人读来心潮澎湃热血激昂。可以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构筑了爱国主义的文化底蕴。
(3)个人人文素质的提高也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财富,这些都是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流传下来的许多理想在现在仍是具有实用性的,关键看我们如何有选择的应用。摈弃了传统,我们就会失去许多宝贵的经验及财富。某种意义上讲,于其取经,不如读史。
(4)提高人文素质有助于精神生活的健康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有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需求,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当代大学生就其文化程度而言,精神需求是较高的,然而,现有的教育模式往往不能满足其需求,使其无法获得必要的精神食粮以形成高尚的人格。其结果是许多大学生品位低下,沉湎于充斥着性
和暴力的影片小说、出入于舞厅迪厅,寻求感官刺激。要提高精神生活质量,还得靠人文文化的带动。人文科学对人的精神有陶冶和激励的作用。古今中外先哲的名言警句、诗词书画、名曲名作,都能令人激昂,催人奋进,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5)人文素质在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方面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学生患各种心理疾病的比率呈上升趋势。任何心理问题的出现都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单纯的外界刺激本身一般不会使人出现心理问题,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在于受刺激主体对于刺激的反应。对外界的非正常因素刺激的反应程度强烈与否,取决于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强弱,取决于我们的内在素质。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提高自身人文素质修养,有助于增强个人应变能力。大学担负着培养中国未来的中流砒柱的重任,因此,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就是提高中国未来的竞争力。我们要充分认识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构成高校教育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总之,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有助于增强其对科学求真,求实的追求;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其精神力量,丰富其内在情感,促使其情感智慧的提升。要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大学生人文修养,就必须剔除功利主义,坚决杜绝功利主义之风在大学校园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