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场白领陷年龄恐慌
职场白领陷年龄恐慌
时间: 2014/7/16 10:39:00来源: 河北搜才网
日前,某知名论坛上的一则《人在外企,45岁以后漂泊到哪里?》的帖子引起关注。发帖人对自己十多年的工作经历做了总结,却悲哀地发现:中年以后,不知道出路在哪里。帖子一经发出,引起许多网友的共鸣,特别是已经或者即将步入中年的白领,光鲜背后面对的却是体力不支、与新人竞争的压力。而他们最担心的,则是在哪里能干到退休?究竟哪儿才是自己的最终归宿?
年龄恐慌集中在33~42岁白领群体
今年34岁的廖玲在某广告公司工作快8年了,从最初的普通职员如今已晋升到部门经理,尽管工作很出色,收入不菲,廖玲前不久还是报考了公务员。
“其实真是挺喜欢现在这份工作的。”廖玲说,“这些年来对从事的广告工作已经很得心应手了,所以在报考公务员时我也挺矛盾的,毕竟现在的薪酬很高,专业也比较对口。”“可生活毕竟是现实的,现在虽然熬到了中干,可是再晋升的空间已经不大了,而且私企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即使领导很看重你,但靠竞争求生存的企业前景实在是个未知数,如果哪天企业垮掉了,而自己年龄又大了,想再出去应聘都难,而公务员虽然工资没有现在多,却能让你稳稳当当干到退休,可能到了我这个年龄考虑的东西更现实。”廖玲说。记者调查了解到,近年来职场白领陷入对年龄的恐慌不但是普遍现象,而且呈上升趋势。这部分人群以33~42岁的外企、私企的白领居多。20多岁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能站稳脚跟,在职场立足。而42岁以上的中年人则基本上“定型”了,职业前景也比较清晰,基本不太担心未来去向问题。
相对而言,33~42岁是个比较特殊的年龄段,这部分人群多数已经在职场工作十年以上,有一定的工作经验,部分人在自己的领域也小有成绩,或者职位有一定的提升。但这并不能带给他们安全感,反而使他们更加焦虑。
某外企职员郎箐告诉记者,“我们单位一般是三年左右签一次合同,合同期一般都不太长,有两年的,也有三年的,也就是说只有在这段时间里是相对稳定的,只要过了合同期就有被炒鱿鱼的危险。我从31岁来这家外企,已经签两次合同了,如今我38岁,如果到了下一个合同期被解除了劳动合同我该怎么办呢?现在招聘员工一般都是要35岁以下的,而我一旦失去现有工作可能就会陷入相当尴尬的境地。”
特别是一些做到企业中层的白领还面临着一种困惑,就是如果去其他单位应聘从底层做起很难从心理上接受,而且应聘普通职位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30以下的人群有优势,而能否再应聘上中层岗位却是个未知数,因为摆在前面的还有42岁以上更有经验和工作能力的人群。
此外,由于竞争的压力,一些近而立之年的“80后”也提前进入年龄恐慌,70%以上被调查对象都对能否在现单位干到退休感到渺茫。
文职岗位人员相对更易恐慌
同样是在企业打工,记者发现从事文职工作的人员对年龄恐慌程度要远高于一些理工、技术类工作人员。
“我从大学毕业就在私企给老板做秘书。”梁珊珊说,“现在都7年了,职位却一直没什么变化。工作虽然比较琐碎,但也无非是写写文件,提醒老板的日常安排。这些活儿如果是新人来工作几个月就完全可以胜任,那么随着年龄增长我就会比较担心,因为雇用新人不但比我的成本低,而且这个岗位也更适合年轻人做。”
据记者调查,一些文职类工作,如文秘、行政职员、导游、记者等职业属于年龄恐慌高发群体,而像工程师、律师、会计等专业对年龄的恐慌相对要弱很多。
某旅游公司导游小吴告诉记者,“我们这个工作经常要往外跑,以前经常带团去外地并不觉得辛苦,但现在连在本地带队都觉得越来越力不从心了,这两年公司招了不少新人,无形中给了我们很大压力。要想在这个行业干到退休实在是不敢想,如果有可能我想积累点经验将来自己开个小型的旅游公司,这是我给自己想的出路。”
与小吴不同,在三好街附近某公司搞平面设计的唐磊倒是很从容,“我从不担心自己将来没饭碗,因为我不是吃青春饭的,现在我的工作经验比较丰富,而且还处于上升期,即使这家公司不要我,我还可以去别的公司,只要我有技术,就不愁出路。”
据某知名外企人力资源主管谭小姐介绍,目前该公司40岁以上员工约占公司总人数的35%,基本上都是工程技术人员。
专家:懂得割舍和有目的学习可缓解压力
对于职场白领陷入年龄危机的状况,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思宁分析,这是三四十岁职场群体存在的一种状态。
“这类人群基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已经进入管理层,有一定业绩,这大概占百分之二三十;另一种属于工作上不太占优势,也包括一些吃青春饭的,这大概能占百分之六七十。他们把人生的最好时光都贡献出去了,又没进入管理层,一旦被炒了就很难保持原有的工作机会。”张思宁说。
张思宁认为,第一种人本来是应该有绝对安全感的,而且有跳槽的可能,别的单位可能会来挖人,但事实相反,这些人也陷入危机。因为他们的期望值过高,尽管别的单位给更丰厚的待遇,但由于一些不确定性他们仍会产生恐惧感,或者说是对新单位能否适应缺乏安全感。因此这类人既想跳槽,又不敢轻易跳,而且还希望在现有单位能得到提拔。但老板也有老板的想法,既想留住这些人又不敢对他们太过重视,这是管理者的手段,因为太过重视怕员工提出加薪。而且人到中年,家庭对于这个年龄段的人也会有更高的期待,所以很多人就会陷入这种矛盾的处境。
“第二种人觉得自己给单位做了很多贡献,自己年龄大了就会被一脚踢开了,所以压力更大。”张思宁说。
张思宁建议,第一种人要善于把握时机,一定要明确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什么,要懂得割舍,敢于做一些新的选择和放弃。比如跳槽到新单位就不要怕是否稳定等因素,如果瞻前顾后可能会更加矛盾。第二种人期望值不要太高,心态尽量放平稳一些,要懂得善待自己。其实第二种人主要是自身的压力,也叫预期焦虑。“一方面要敢于接受任何现实,另一方面也可以自己重新选择一下,这是面对危机处境的最好办法。寻找新的开始,不是马上抛弃工作,想好自己的退路,做好足够准备。比如看一些招聘广告,适当时候去想办法,自己做一些其他梳理。平时要不断地有目的性地学习,考取一些相关资格证书,可以提高自信,从而减轻年龄恐慌。”张思宁说。
链接
人到中年,你恐慌了吗?
所谓年龄恐慌症,是指通常年龄在25~40岁的职场人,对于自己职场表现的一种焦虑。从深层次的原因分析来看,主要细分为以下四大方面:
一、成就恐慌
三十岁以上的人因为自己的事业而感到恐慌,他们认为看不到希望。女性多为自己的容颜渐老而焦虑;男人则为年岁渐长事业却没有多大进展而愁闷,尤其看到人才招聘要求都注明“35岁以下”时,不少人深为自己的前景担忧。
二、婚育恐慌
过度忙于事业的人,往往会出现对家庭的忽视。王小姐,32岁,在企业担任渠道经理。结婚4年来她一直挣扎在要职业还是要孩子的艰难抉择中。最终,王小姐决定辞职读书,而且还可以边读书边完成生孩子大业。第一学期结束,王小姐没有如愿怀孕。王小姐清楚再不怀孕,等到毕业的时候职业链肯定会接得不顺畅。直到有一天,她宣布说自己不再测试了,夫妻互相说服对方:此生不要孩子也不是不可以,可压在心里的却是越来越膨胀的期待。王小姐突然发现自己对“生”(孩子)的期待已经取代了“升”(职)的初衷。
三、定位恐慌
在这4种危机中,最令职场中人困惑的便是“定位危机”。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无论是正在寻找工作的朋友,还是已经工作的朋友,许多人都有无法给自己的职业做出定位的困惑。
四、竞争恐慌
当前职场竞争激烈程度使人诚惶诚恐。职业发展怕就怕在会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局势。在一些公司就职时间较长者,在看到新人的生龙活虎之时,不禁会想到自己的潜在处境。“嫉贤”一词用在此,是一种竞争恐慌心理的反映
第二篇:心理健康:在职场“年龄恐慌”中找机会
心理健康:在职场“年龄恐慌”中找机会
美国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终身荣誉教授欧文·亚隆在小说《当尼采哭泣》中这样描写:布雷尔医生40岁时迷恋上一位年轻的女病人。此后,他常梦到脚下大地突然融化,自己坠落到冰冷的地上。后来,他意识到,自己对年轻女病人的向往和噩梦都源于对年届四十的恐惧。
这个故事形象地讲述了职场上普遍存在的“年龄恐慌”:看到招聘要求中越来越多的“35岁以下”而焦虑,自觉无法与有活力的年轻人竞争而担忧前景,在生孩子和升职的心理冲突中纠结„„据上海一家咨询公司统计,在3000多名来访者中,有86.5%的人存在年龄恐慌,35岁左右的人最严重。
职场年龄恐慌与社会变革大、知识更新快及物质主义甚嚣尘上有关。深层原因则如布雷尔医生那样,担心年华逝去,没有机会成功,没能活出最真实的自己。
然而,一直活得充实、自我实现的人不会因为年龄而恐慌。面对衰老,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危机”=“危险”+“机会”。首先,向内反省,问自己为何恐慌,借此梳理人生,看自己的人生路是否走偏?如果你没能从事热爱的职业,却担心改行太晚,不妨看看民国教育家王凤仪劝妻子读书时说的话。妻子说自己已经 37岁,没能力再读书,王凤仪答:“如果你明年36岁,那就等你再小几岁再学。要是越来越大,那现在就要趁早去。”其次要懂得,名利虽是努力方向,但过分 看重会适得其反。与其把注意力放在尚未拥有的事物上,不如专注于把当下过得更精彩。再次,与其耗精力与衰老做无谓的抗争,不如修炼内心。看看第一夫人彭丽媛,我们就会发现,自信、温雅、知性的魅力不受年龄所拘。最后,用经验帮帮年轻人,也能让人生更圆满。
第三篇:职场白领遭
职场白领遭“鸡肋”尴尬
白领在人们的眼里,薪水高,衣着光鲜,工作环境优雅。然而在他们中间,有一些人也有着特别的苦恼与尴尬:公司一有风吹草动,第一个被“炒鱿鱼”的可能就是你;假如你主动离职,老板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找上百个比你更优秀的;复印、打字、倒水、跑腿……所有同事不想干的事儿统统由你包揽;虽然你已经足够努力,可是升职、出国培训的好机会总也轮不到你……这就是“鸡肋”白领真实的写照。如何避免沦为“鸡肋”白领,专家建议,如果遭遇“鸡肋”白领的尴尬,就要想办法塑造核心竞争力,早日实现转型。
1两位“鸡肋”白领的跳槽经历
孙丽(化名)是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一家外资公司任部门经理助理,月薪3000元左右。年轻靓丽的她,毕业两年里换了几份工作,不外乎助理、秘书、文员、前台等。最近,她一咬牙又辞了职,报名参加茶艺师培训,决心做个茶艺师。很多朋友不理解,放着好好的白领不当,辞职去学什么茶艺?可孙丽自有一番道理。
“说是白领,可每天干的活,不外乎跑跑腿、帮经理写写英文Email、打打字、接待客人什么的,凡有个大学文凭的人都能干。跳槽呢,最多挪个窝继续做助理,学不到一技之长。我一晃就要奔30岁了,还不知道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儿。”
孙丽准备学了茶艺之后,利用自己的英文特长,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博大精
深的茶文化,那才可谓如鱼得水。“现在我总算找到了一个既感兴趣,又能发挥专长、实现自我价值的职业,尽管没人理解,可我还是要尽早告别这种表面风光、感觉却像空中楼阁般的小白领生活。”告别了白领生活的孙丽并没有想象中的沮丧,相反,生活变得更充实了。
晓丹的经历也和孙丽有些类似,她也是某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曾在某外资企业任副总经理秘书,月薪4000元左右。前段时间,她一咬牙辞了职,报名参加化妆师学习班,下了决心做个化妆师,原因是她不想再继续那种“鸡肋”白领的生活,想重新开创一片多彩的职业天地。
2竞争、压力、缺专长是三大成因
“我以前很喜欢这份工作,可是现在,唉,越做越没劲!”“这次任务又没完成,最近屡战屡败,是不是我的工作能力下降了?”……在网上或者微博,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的帖子。日益加剧的竞争和超负荷的工作量,使职场变成了“战场”,不少人刚参加工作时踌躇满志的冲劲渐渐消失殆尽,有的甚至产生了“不想工作”的心理。这种情况,说明沦为“鸡肋”白领的危险越来越近了。
“鸡肋”白领是如何形成的呢?职场专家总结出了三大成因,或者是成为“鸡肋”白领的三种形式。
一是竞争的结果。职场人际关系难处、人际冲突已成为人们普遍必须面对的困惑。一个人即使拥有一身本事,也不得不学着了解办公室的生态环境,这样才能在办公室的人际关系中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因此EQ开始由情场转战到职场,情商高的人纷纷得以在办公室游戏中抢占先机。
因此,就算你是个天才,也要学着真诚地与同事合作,学习如何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也是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尽管学好这门学问很难。
白领们多多少少都带点自负的,这一点点的自负往往轻易地就让他们的职业定位游离准星。而现实中大多数的白领都情愿自己是孙猴子,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团队领袖,而当愿望未能达成后,失落感油然而生,久而久之,便沦为真正的“鸡肋”。
二是压力的结果。不知有多少白领会有这些感觉:努力工作还是觉得上司对自己不是很满意;在现在的组织里,很少有机会得到发展;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身边的同事来得快,去得也快,不知哪天轮到自己;前途茫茫,看不到头,别人都冲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自己会被社会淘汰吗;想跳槽,但是换一份新的工作,那原来学到的技能就得不到利用了……
而今大学扩招,各地人才交换,雇主的选择余地大到如到菜市场挑萝卜,职位的可替代性空前增强,这是造成目前白领们没有职业安全感或职业安全感陡降的首要原因。当安全感不再,自信心也就没了,当白领们无法承认自己时,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便使他们自然而然沦为了“鸡肋”。
三是没有专长技能的结果。这种情况就如前面提到的孙丽,她虽然是年轻靓丽,且是名校毕业,可她的优势也就是仅仅精通外语,而这一项却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因此也就只是做一些端茶送水、发发邮件等下脚料式的辅助性工作,这种情况长此以往,可能终有一天沦为“鸡肋”。
3“鸡肋”白领四大症状
症状一:职业门槛低。招聘会上,助理、文员、客户服务等职位的应聘者总是挤破了头,其中职业门槛较低是主要原因。有大专以上文凭、懂一点英文、会操作电脑,加上1年以上工作经历,就可以踏进白领圈了。
症状二:核心竞争力缺乏。像孙丽一样,很多人在工作两三年后才幡然醒悟,思考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儿:是英文娴熟,还是打字速度比别人稍快一点,抑或对哪里能订到便宜机票烂熟于心?如果说做销售的须懂得推销艺术,干技术的要深谙专业技能,那么“鸡肋”白领们缺少的,恰恰是以技术或业务经历为支撑的核心竞争力。
症状三:职业目标不明确。因为没有机会接触公司核心业务,从事的都是辅助性的简单工作,“鸡肋”白领们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缺少规划。一个明显的表现是,这类人的跳槽频率比较高,且没有明确方向。
症状四:身价贬值。根据各大城市有关部门的统计,近年来大专以上学历的生产技能人员和拥有高级工以上技术等级人员的平均年薪,与企业里的培训员、档案管理员和人事部经理助理等白领的平均年薪相比,已经非常接近,有的甚至超过,也即相对于技术含量较高的蓝领岗位来说,这类白领的薪水已失去优势。
4专家支招从“鸡肋”突围
对于已经或者即将沦为“鸡肋”的白领,如何突围呢?职业专家认为,一是找到工作中的乐趣,热爱自己的工作。每个人都乐意做一份有趣的工作,但与此同时,你也许不得不放弃较好的待遇和薪水,甚至生存的安全感也要为之降低。怎么取舍是见仁见智的事,但除去吃饭睡觉之外,人生中占用时间最多的或许就
是工作了,这段漫长的时间如何度过,真是要好好考虑。
诚如安德鲁-卡耐基所言:“如果一个人不能在他的工作中找出点罗曼蒂克来,这不能怪罪于工作本身,而只能归咎于做这项工作的人。”
职业专家认为,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爱与厌,苦与乐,大都存乎一念之间。有人成天抱怨自己的工作不好;有人把工作当享受。坦率地说,工作是你为自己选择的,既然是自己选择的路,就应该认真地去走,这才是尊重自己。所以,热爱自己的工作吧,而热爱的前提之一,就是找到工作的乐趣,不要老觉得是为他人做嫁衣裳而感到闷闷不乐。
二是塑造核心竞争力,早日实现转型。如果你发觉自己有变成“鸡肋”白领的危险,那么,与其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之间摇摆不定,还不如早作准备,抓紧时间充电,掌握某一方面的专业技能,尽快实现职业转型。
第四篇:职场白领年终焦虑症
职场白领年终焦虑症
年关将至,白领们再一次陷入了各种的压力和恐慌之中:年终奖有多少?明年要不要攀高枝?过年回家如何交代人生大事?一件件一桩桩现实又恼人的问题再次在年关被放大了。
钱包超负荷 吐血过年关
过年意味着什么?除了亲人朋友欢聚之外,最重要的是过去一年的结束和新的一年伊始,新年总需要给父母买些年货,和家人谈谈情,和朋友聚聚会,与上司走动走动关系,每一项都离不开花费。于是眼见着辛苦攒了一年的积蓄如流水般一去不复返,内心的纠结与痛苦自然不言而喻。
建议:对于费用超支引发的恐慌其实不用太过担心,因为这部分费用完全是因人而异、量力而为的,千万不要因为支出太大,给自己增添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公司考核 鸭梨山大
一般公司都会在年底进行一次本工作的总结,和下一的工作计划。很多时候这个看似普通的总结不但关系着升迁机会、奖金数量,甚至是能否继续在公司待下去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因此,一年一度的年终考核就成了所有白领们的心头大患,紧张、焦虑、不安,这些情绪在你身上出现了吗?
建议:年底的考核虽然是一种工作考评手段,但是领导对你工作满意与否还是在于平时的工作表现,不要把所有重点都放在年底考评上。与其着急焦虑,不如静下心来,合理有序应对企业考核。
目标没完成 恐慌过新年
一些对自己要求高,尤其是职场精英的白领们不但对工作有计划安排,对自
己的生活也有条不紊地安排了各种计划,希望通过一年来逐一实现。如果计划目标都达到了他们会在年底高兴地庆祝一番,而一旦目标没有达成就开始失落、沮丧,觉得自己整个人生都灰暗了。
建议:其实这种压力都是自己给自己的,虽然要求进步、追求完美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有些时候也需要给自己一些时间,不要总看到没有完成的目标,可以看看自己在过去一年中的收获。
回家过年路途远 不省心
每一年中国的春运都是气势磅礴,平时打折低价的火车票、飞机票在此时都是一票难求。好不容易买上票的人基本是又饿又冻又挤又累地回到老家,因此对于很多外出打工的人来讲,每到过年他们内心都会涌起一股对回家的抵触情绪,但是春节又必须回家团圆。
建议:目前国家为了应对春节返乡流动人口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票务已经不再像从前一样难求。另外建议回家的白领们可以选择避开高峰期,提前一天或错后一天回家。如果有条件的家庭也可以选择自驾,方便又舒服。
是升是生 还是跳?
新的一年公司人事总会有些变动,有些人离职,有些人升迁,有些人收到了其他公司的橄榄枝,更有些白领女性纠结是否准备要宝宝。如何把握职场机会让白领们一个个头大,职场步步惊心,稍有不慎就会错失良机,从此以后与升迁无缘,焦躁也在所难免。
建议:人生中除了工作还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珍惜和享受,不要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工作和升迁上。可以利用假期和家人朋友好好相处,或是走进大自然放松身心。如果有些事情自己实在没有办法解决,可以说给家人或朋友,让他们帮
忙分析。
我还是“齐天大剩”
个人问题已经发展成了这个社会的社会问题,剩男剩女数不尽,不是我们要求高,是这个世界太浮躁。父母那一代为了结婚而结婚的思想在80后这群人中不再奏效,于是一大批人抱着“找不到合适的就单着”的心态成为剩男剩女。平时还好,年底回到家里,亲戚的关心父母的问责,让他们烦躁不安。
建议: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父母一代习惯按照他们的观念要求我们。作为儿女在寻求自我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父母的感受,虽然婚姻自由是我国法律明文规定的,但是子女也需要与父母做好沟通,让他们理解你的想法,不要一味地抵抗。
第五篇:职场白领八忌
职场白领八忌
一忌怨天尤人
不热爱自己工作的人是不可能成为成功者的.更可怕的是,当一个人长期从事自己所不喜欢的职业时,为了求得心理平衡,很容易养成怨天尤人的习惯.小丁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可他却一直认为自己所从事的营销职业与其心目中的理想事业相去甚远.为此,他几乎每做一份营销策划都觉得是浪费了一次智慧,成天到晚在单位里自怨自艾.如此这般的抱怨一段时间后,尽管他所做的“营销策划案”不错,但老板还是请他这匹老马回家啃玉米去了.二忌不屑小事
“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是不少白领小资的通病.有的白领在办公室里动辄摆出一幅干大事业的模样,其结果必是“自毁前程”.参加工作后,小陈一只觉得很屈才,恰好他所供职的办公室却总是有一大堆不起眼的小事、琐事需要有人来处理.每天工作他脸上总是乌云密布,做事的时候丢三落四,不到三个月,他就尝到了恶果—在“末位淘汰中”“荣幸”得到了“末位”待遇.三忌没有合作精神
在一个进入了“地球村”的时代,活得有个性无可厚非,可如果你把这种“个性”动不动在职场中显露成“不合作”,那你距离白领生涯结束的危险也就不远了.在学校有着不俗成绩的小丽走出校门后,在人群中一直是受到追捧的才女.在某公司上班时,却未能得到一个很好的位置.相反那些比她位置好,处在比她更优越工作条件中的人,有好几个在学校根本不如她.自尊心严重受创的她在工作中养成了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习惯,终于有一天,公司主管找她谈话,“你怎么一点团队精神都没有……”
四忌目中无人
少年轻狂是众多年轻白领不经意间常犯的错误.可无论设么错都不能一错再错,这年头职场上到处都是不显山不露水的高人,等“错”到“祸”从口出的那一天,再后悔也来不及了.小爱在大学里就以口无遮拦著称,他参加工作后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发扬光大.她如此这般让嘴巴痛快不到3个月,第4个月就接到了公司的通知,下个月不用来上班了.五忌标新立异
能创新、会创新,能在众人中显出自己的个性.这本是一个白领人士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可是倘若把这种“素质”表现过了头,那就有“哗众取宠”之嫌了.好不容易才找到工作的小赵到公司上班不到3个月,就有幸参加了一次公司举行的管理研讨会议.在会议上,多少有些飘飘然的小赵公开指责管理层的种种“失误”.实际上这些“失误”是他不了解公司情况所产生的误解.六忌只说不做
几乎所有的白领都受过大学教育,能说会道也几乎是他们的共同优势所在.可是,如果在职场中对那些能否做好的事没有什么把握的时候,就乱表态,必定会给人留下只会说、不会做的印象.试想哪一个老板会重用一个只会说、不会做的人呢?
在某房地产公司上班的小王一进公司就遇到了一个能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拿到了一个自己并没有多少把握的项目.可是他请进了心力,还是没有做好,因此也就背上了一个“没有真才实学”的名声.七忌名校必是人才
不少白领每到单位上班,自以为就读于明笑,又是名系出身,常常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可正是这种“名校”、“名系”必是才的作派,常常成为其自毁前程的职场黑洞.刚从名牌大学毕业的小李在人才市场左拼右杀,终于如愿地走进了某跨国公司的大门,可是上班的头几天,他便自恃专业成绩过人,不把众人当一回事.不想,他身边的同事虽然不全是名校出身,但都在各自专业领域里有过不凡的业绩,大家见他一副轻狂的样子,联手对他进行封杀,小李不到半年就被炒了鱿鱼.八忌跳槽成瘾
一些白领朋友自恃能力出众,常常爱扮演“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角色,一边上班,一边盯着人才招聘信息,有时甚至三五个月就跳一次槽.殊不知,职场上最好最有前程的职位永远都只存在于你的希望之中.一个才华出众的朋友,工作5年,就跳了七八次槽.到后来,当初一起毕业的同学都纷纷走上了单位重要岗位,而他还在为一份“完美”的工作而奋斗不已,职业生涯一片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