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中西方情人节的差异
浅析中西方情人节的差异
一引言
情人节是西方国家一个奇特而有趣的节日,流行于欧美及大洋洲,也为其他各洲的青年男女所接受,现已成为各国青年人喜爱的节日。在2月14日这一天,人们采用各种方式向自己的心上人表示爱慕之情,如送玫瑰花卡片巧克力等,或用诗和书信向自己的意中人表示爱慕之情。人们大都喜欢在这一天以相互赠送小礼物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青年男女把情书或卡片精心制成花朵奔驰的骏马飞翔的蝴蝶等形状,送给心爱的人。不少青年男女还以幽默诙谐的短信形式来表达埋在心底的爱,有的人还别出心裁地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公开向自己的心上人表示爱情。青年男女常常在情人节这一天举办舞会、订婚和举行婚礼。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的七夕节,亦称“中国的情人节”。在我国民间历来有七夕乞巧的习俗,“乞巧”就是乞求灵巧,乞巧是七夕节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因此,“七夕节”又叫“乞巧节”。尽管各地的乞巧方式不同,但出现最早且流行最广的乞巧方式就是女子月下拿线穿针。在《西京杂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俗也。”在七夕的月光下,妇女们眼望星空,用彩丝线竞赛穿针乞巧,大显身手先穿完的为“得巧”,迟穿完的为“输巧”。
近年来,西方的情人节已悄悄渗透到我国无数年轻人的心目当中,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之外的又一个重要节日,而我国传统的七夕节正遭受着寒流。许多人一提到情人节就眉飞色舞,而对于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却很少关注,以至于情人节在中国越来越盛行,而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则变得越来越冷清了。同为“情人节”,它们在中国受欢迎的程度为何如此大相径庭? 二西方情人节和中国七夕节本质的不同
1物质方面的变性
西方的情人节是一个简单的纪念爱情的日子,但在中国它却充斥着复杂的含义,淹没了人们对爱情的期许。通常在情人节,以赠送一支红玫瑰来表达情人之间的感情。玫瑰是世界主 要的礼品花之一,表明专一情感和活力情人节以送红玫瑰的最多,当然,还有巧克力,意思是“甜心”,表明在彼此心中的位置。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工具理性对人的渗透,巧克力在慢慢地变味,玫瑰花也在悄然失色情人节的精神内涵,爱情已经被物质化了。批发玫瑰只是基础的课程,巧克力钻戒和女性内衣才是主要目的。不少商家在情人节这一天大做文章大肆炒作,打造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浪漫商事情人节。最大的卖点是浪漫,于是商家大发浪漫财一枝玫瑰已不能代表“一心一意”,999朵才是“天长地久”;普通的红玫瑰已毫无心意,300元一枝的人工“蓝色妖姬”才是新时代爱情的象征。2月14日还是所有西餐厅酒吧迪厅电影院时装店礼品店的节日。西餐厅贴出“非情人勿进”的告示,各式各样的套餐的价格也贵得离谱;酒吧迪厅人挤价高;电影院推出了“浪漫情侣专场”;情人节变成了奢侈日,男人的荷包血流成河因此,在情人节这一天商家过得比情人还要快乐,情人节已变成了“物质节”。
2精神方面的变性
中国人向来是没有浪漫传统的,即使进口一些,也往往坏了味道。“情人”在西方是一种美好的称谓,多指恋爱而未婚或已婚的有情人,但它在中国的语境中却带有暧昧的色彩,多指未婚或婚后配偶外的性伙伴,情人总和“偷情”、“非法”、“二奶”、“小蜜”等字眼联系在一起因此,情人在中国是一个暧昧的称谓,它接近于第三者,即英语中的lover。
情人节跟谁过?这在西方毋庸质疑,但在中国却成了问题一般人认为,若是谁在情人节那天收到礼物,就意味着这个人的背后存在着一段暧昧关系,可见中国的情人节过得不地道,所以人们常常会喜欢爱情,但却鄙视情人。慕容雪村说过:“我不知道哪个男人能忠诚到底,也不知道哪个女人会永远坚贞,背叛与放纵似乎已成了这个时代的通行证。”慕容雪村对中
国男女情感现状的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情人社会在情人节这一天,有些人可能会分身乏术,因为要忙于与情人约会。2月14日还被很多心中早存怀疑的人视为调查另一半是否忠贞的最佳时机,很多婚外情都是在情人节那天暴露的,连私家侦探都因情人节而多收了红包。于是,情人节在中国变成了情况节,这违背了西方情人节的初衷。
三情人节和七夕节的共同点
情人节和七夕节都与生殖崇拜(即对妇女分娩的崇拜)有关,都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1情人节和七夕节共同的起源:生殖崇拜
(1)情人节和生殖崇拜
关于情人节的起源,学术界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情人节起源于鸟儿求偶。古代人认为2月中旬是百鸟发情择偶的开始,人们推鸟及人,认为青年男女也应该在这一天择定佳偶,互致祝愿,以表明心迹另一种解释是情人节起源于古罗马牧神节的生殖崇拜。当初,古罗马人在过牧神节时,女人要光着身子跑,男人要抽打她们的臀部,认为这样有利于她们生育。开始是已婚的妇女在这一天祈求牧神祭司鞭打,以治不孕症,后演变为情人通过信物互相祝愿。到16世纪后期,情人节的风俗有所改变在情人节那天,青年人当天看见的第一个年龄相当的异性,将成为自己的情人。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提到,在情人节的早晨,姑娘们在卧室窗口等候男子走过,这表明,情人节最重要的内容是帮助女子找到丈夫,这和生殖崇拜也是相关的。
(2)七夕节和生殖崇拜
生殖崇拜是世界各地原始初民的一种普遍现象,黑格尔认为重视生殖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特征。生殖崇拜是人类生存本能的观念表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赵国华研究员指出:“在人民的意识中,满足性欲与追求人口繁盛全然是不相干的两回事,原始社会的生殖崇拜与性欲无涉,它既不是色情也不是淫荡,出于对作为社会生产力的人的再生产的严重关切,原始人类中出现了生殖崇拜换句话说,生殖崇拜深刻反映了一种绝对庄严的意志——作为社会生产力的人的再生产。”
七在古代文化中是个具有生殖魔力的数目,古人将七月七日作为节日并非是无缘无故地喜欢,而是崇拜七这个神秘之数的结果,其实质是对生殖的期盼和膜拜因此,七月七日成为节日是有它的民俗根据的,它跟数目七的生殖义蕴有着内在的联系。《淮南万毕术》中“取生瓜叶七枚以拭面魇”说法跟生殖气息相通。人们相信瓜叶可以消除面痣,这是瓜的生殖魔力的衍生,而瓜叶必在七月七日采集,且必采七片。这是为了使瓜的生殖魔力发挥最佳的效应,而其深层意识则植根于七为生殖之数的古老信念。
在古代,七月初七有祈祷人“生育”的礼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七夕》中记载:“七月七夕„„又以小板上傅土,旋种粟令生苗,置小茅屋花木,作田舍家小人物,皆村落之态,谓之‘谷板’„„又以绿豆、小豆、小麦与磁器内以水浸之,生芽数寸,以红兰彩缕束之,谓之‘种生’。”这些礼俗反映了民俗观念中七所具有的生殖意义。
最早,人们认为生育是由女性单独完成的。因此,最早的生殖崇拜都是女性崇拜。在生殖崇拜的问题上,中国是最重视、最强调、最根深蒂固的民族和国家之一,只不过有时人们把对生殖的崇拜变成对生育的重视而已。在封建社会里,生育的重任社会几乎全部推给了女子,能否生育,生男生女,生多生少,都是女子的责任,所以女子对七夕节尤为关心,以至于后来七夕节基本上成了她们的节日,所以七夕节也被称为“女儿节”或“少女节”。由此可见,从七夕节本身来看,生殖崇拜是它的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
另外,在中国,还有一个与七夕节有关的传说,那就是牛郎织女的传说,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在七夕相会于天河。从牛郎织女的传说来看,七夕节也跟生殖崇拜有关,《玉烛宝典七月孟秋》引博玄《拟天问》曰:“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这则记载明确说明牛郎织女七
夕相会,并将七夕节与牛郎织女的传说联系在一起。《风土记》中说“俗重是日”,说明当时社会上对七夕节很重视,七夕节已渐成风气此后,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故事就盛传开了。2情人节和七夕节共同的主旨:爱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赋予了情人节和七夕节爱情故事,使得情人节和七夕节拥有了浪漫的爱情色彩,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其实,关于情人的节日很多,然而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情人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爱。爱在情人节,爱在每个有情人的心中人们在这一天对于爱情总有很多美好的希望,从这个意义上看,情人节和七夕节所表达的主旨是相同的: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与向往。节日的那一天不但是表达情意的最佳时刻,也是向自己心爱的人求婚的最佳时刻。在情人节那一天,许多小伙子把求爱的明信片做成精美的工艺品,剪成蝴蝶和鲜花,以表示心诚志坚姑娘们晚上将月桂树叶放在枕头上,希望梦见自己的情人。通常在情人节那一天,以赠送一枝红玫瑰来表达情人之间的感情小伙子将一枝半开的红玫瑰作为情人节送给女孩的最佳礼物。而姑娘则以一盒心形巧克力作为回赠的礼物。
在中国,每年一到农历七月初七,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在夜深人静的时刻,抬头仰望星空,祈祷自己能有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
早在千百年前,我国的唐诗宋词中对爱情就多有吟咏。白居易的《长恨歌》云:“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徐凝在《七夕》中说:“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秦观的《鹊桥仙》中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正是这些文学作品,使七夕节充满了浓郁的爱情色彩。
四结语
情人节是人类古老的文化遗产,情人节所唤起的并不是对西方文化的盲从,而是对神圣情感的向往。从表面上看,情人节对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冲击很大,但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一个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交融,这里确实有进步的一面。进一步说,让年轻人坦然地在情人节里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是有益无害的,当代年轻人喜欢新潮和时尚,就连一些中年人和老年人也逐渐接受了这一异域传来的节日,这充分说明了: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回避和抵制,而是引导年轻人在追求爱情的同时,也懂得奉献社会,对生活感恩。另说西方情人节的来历:
Valentine'sday是情人节在英文中的叫法。从字面上看,估计大家很难看出中西方叫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其实这里面隐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大约在公元三世纪的罗马,那时恺撒已经死去快三百年了,暴君Claudius当政。当时,罗马内外战争频仍,民不聊生。为了补足兵员,将战争进行到底,Claudius下令,凡是一定年龄范围内的男子,都必须进入罗马军队,以生命为国家效劳。自此,丈夫离开妻子,少年离开恋人。于是整个罗马便被笼罩在绵长的相思中。对此,暴君大为恼火。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竟然下令禁止国人举行结婚典礼,甚至要求已经结婚的毁掉婚约。然而,暴政禁止不了爱情。就在暴君的国都里,居住着一位德高望重的修士,他就是Valentine,我们的主人公。他不忍看到一对对伴侣就这样生离死别,于是为前来请求帮助的情侣秘密地主持上帝的结婚典礼。一时间,这一令人振奋的消息在整个国度传开,更多的情侣秘密地赶来请求修士的帮助。但是,事情很快还是被暴君知晓了,于是他再一次显示了残暴面目——将修士打进大牢,最终折磨致死。修士死的那一天是2月14日,公元270年的2月14日。
第二篇:中西方情人节差异文档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节日被中国人所接受,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正如中国人现在用近乎狂热的热情过起了圣诞节一样,情人节也已经悄悄渗透到了无数年轻人们的心目当中,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之外的又一个重要节日。
二、文献综述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剧,中西方文化交流日渐广泛的背景下,西方的一些节日和习俗,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已传入中国并呈现出在几乎所有社会群体中扩散的趋势,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由于洋节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国人对洋节的热情更甚于传统节日。尤其是西方圣瓦伦丁节在中国的盛行,对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礼俗文化造成极大的冲击,以乞巧为主要内容的节日习俗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精神需求,七夕节面临着生存困境。
前人通过分析比较指出趋于彼此融合中的各国节日文化、节日风俗中鲜明的民族特色才是节日的永恒魅力、民族特色才是节日文化的重要特征。挽救七夕节,不能盲目效仿西方情人节。研究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继往开来,只有发掘本民族节日文化的内涵,对节日文化进行革新,认识到与传统节日相随的传统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构成诸要素中最具普泛性、丰富性的要素,抓住这个主题要素,即在不断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借鉴并利用西方文化中的精华。才能共同实现七夕节等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的创造再生,使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得以延续。
文献中更多的是从节日本身所蕴含的文化符号角度出发比较分析,通过阅读分析这些文献,我得到了相应的启发,传统的七夕节的衰落和情人节的热捧有着鲜明的社会性意义,也让我认识到这一现象是在跨文化传播的背景下出现的,不仅仅是我们有这类现象,其他处于文化弱势的国家也同样如此,从而启发我从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传播交流中提升软实力的角度分析两个节日的差异。
三、情人节与七夕节的缘起与发展
曾几何时,西方的情人节已经悄悄渗透到了中国无数年轻人的心目当中,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之外的又一个重要节日,而且大有越来越狂热之势。由此,不由得让我们想到了与之相对应的中国人的情人节——七夕节。虽然两个节日属于相同的类型,都是有情人代表爱情的日子,但他们的缘起与发展,却有着完全不同的背景。
(一)情人节的由来
情人节的来由,众说纷纭。比较公认的来历是,传说公元三世纪时,古罗马有一位暴君叫克劳多斯(Claudius)。离暴君的宫殿不远,有一座非常漂亮的神庙。修士瓦伦丁(Valentine)就住在这里。罗马人非常崇敬他,男女老幼,不论贫富贵贱,总会群集在他的周围,在祭坛的熊熊圣火前,聆听瓦伦丁的祈祷。
这一时代,古罗马的战事一直连绵不断,暴君克劳多斯征召了大批公民前往战场,为了保证人们忠于战争,他下令禁止人们于此时结婚,甚至连已订了婚人也马上要解除婚约。许多年轻人就这样告别爱人,满怀悲愤地走向战场。
瓦伦丁对克劳多斯的虐行感到非常难过。当一对情侣来到神庙请求他的帮助时,瓦伦丁在神圣的祭坛前为它们悄悄地举行了婚礼。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来到这里,在瓦伦丁的帮助下结成伴侣。消息终于传到了克劳多斯的耳里。他暴跳如雷,命令士兵们冲进神庙,将瓦伦丁从一对正在举行婚礼的新人身旁拖走,投入地牢。公元270年的2月14日,瓦伦丁在地牢里受尽折磨而死。悲伤的朋友们将他安葬于圣普拉教堂。
为了纪念瓦伦丁,后来的人们把这一天作为“情人节”。所以在英语中,情人节的直译就是“圣瓦伦丁节”。
(二)七夕节与牛郎织女
七夕节则起源于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的牛郎和织女的故事。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一个非常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双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嫂一起过日子。嫂嫂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活。一年秋天,嫂嫂逼着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够回家,牛郎无奈地只好赶着牛离开了村庄。
牛郎独自一人赶着牛进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树下伤心,不知道何时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这时,有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问他为何伤心,当得知他的遭遇后,笑着对他说:“别难过,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岭,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那头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厉害,就去给老牛打来一捆捆草,一连喂了三天,老牛吃饱了,才抬起头告诉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摔坏了腿,无法动弹。自己的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细心地照料了老牛一个月,白天为老牛采花接露水治伤,晚上依偎在老年身边睡觉,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
回家后,嫂子对他仍旧不好,曾几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设法相救,嫂子最后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相随。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两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
牛郎和织女结婚以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件事很快就让天帝知道了,王母娘娘亲自下凡,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了。牛郎上天无路,还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了以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它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了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已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飞上天去追织女。眼看就要追到了织女,谁知却被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而哭。他们忠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纷纷飞来,搭建成鹊桥,让牛郎和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可奈何,只好答应他们两人在每年的七月七日在鹊桥相会。
后来,每年一到七月初七,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已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已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姻缘,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四、追捧与冷遇
通过上文的背景介绍,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西方的情人节与中国的七夕节属于同一类型的纪念性节日,只是西方的情人节充满了宗教般神圣色彩,而中国的七夕节则具有神话般的浪漫氛围,都有着各自的特色和文化蕴含。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西学东渐的文化潮流中,西方的情人节也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可是当这样两个节日在中国大地上相遇、碰撞时,他们却具有了大相径庭的命运。西方情人节在近几年成为很多年轻人热衷的节日,对它的重视几乎到了夸张的地步,甚至连很多外国人也觉得中国人的情人节过得有点太疯狂。可以说,过与不过情人节,似乎成了检验一个人是否时尚的反映之一。与此相对,中国传统的、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七夕节则日益受到冷落。舶来的节日成了香饽饽,而本土的节日则有意无意的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为何中国的年轻人热衷于过西方的情人节?其原因很多,不能单一的认为是某个方面所造成的。简单分析一下几点原因。
首先是西方文化的侵染,使得中国人熟悉和了解了西方的情人节。其实,不仅是在我国,在许多亚洲国家都是如此。比如在日本,情人节时女性送巧克力给她喜欢的男性,而男性则在一个月后的白色情人节回赠礼物给女性以表衷肠等。可见,西方的情人节,不光是在中国,甚至是在全世界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节日了。这也是因为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浸染的同时,作为经济的附属品的文化也如同好莱坞一样传播并占据了新一代青年人的身心,新一代青年人在追求西方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自然而然的追随着西方的文化潮流。
其次是西方节日传入我国,是全球文化和经济一体化的结果,也是现在众多商家疯狂炒作的结果。无论是我国还是日本等东方国家,情人节都和大众传媒及众多商家的疯狂炒作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大众传媒之所以炒作,是因为很多标榜为精英文化的传媒执掌者一向以西方文化为追求导向,素以西方文化为自己的精英文化标向,商家之所以炒作,原因很简单,就是为利益所趋。为了获取利益,对于他们来说,节日是越多越好。因为每一个节日,这些商家都会借机会向年轻人促销商品,总使得某些商品为之畅销。像情人节那天,玫瑰和巧克力之类的商品甚至于畅销到许多商家断货的地步。越是畅销,他们就越是哄抬物价而从中牟利。
最后是西方情人节的内容更适合年轻人追求时尚的潮流。像我国的七夕节,其内容有待更新,某种程度上中国传统节日已经蜕变为“吃”的节日,如元宵节也只是吃元宵,赏看焰火,无其他节目,春节不守夜,十五不观灯,重阳不登高,中秋不赏月。进一步而言,在经历了文革的断代、改革开放的潮流后,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产生割裂现象,新一代年青人所接触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已经极为淡薄,甚至很多年青人都不知中国众多传统节日的由来,和西方情人节相比,似乎使人无法喜爱。火红的玫瑰花,让人心花怒放,即使是一个外表冷漠,不懂浪漫的女人人,也会被那一束束火红的玫瑰花所感染。而巧克力迷人醇香的味道,是爱情的味道。璀璨无瑕的钻石,更是象征着尊贵与爱情的坚贞不渝。随着时代的变化,情人节的内容也在不断的更新和丰富,像什么烛光晚餐、情人约会等等。这些东西,又如何不令年轻人所追捧呢?
相比之下,中国的七夕节走向没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缺少现代元素符号。传统的“七夕节”是有一定的仪式的:夜晚设香案、置瓜果、迎巧娘(织女),少男少女学习模仿男耕女织,此谓之“乞巧”。主要是祈求得到忠贞爱情与美满家庭。七夕节还有许多民俗活动,如“种生”,就是人们把红豆、绿豆、小麦等浸于碗中,等待出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求子”;“彩线”就是姑娘们以各色彩丝,穿针引线,进行比赛;“瓜果”就是茂盛的瓜果架下,少女们偷听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以求日后获得千年不渝的爱情。“红豆、彩线、瓜果”,这些习俗在形式上过于传统,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但我们可以加以改良发展来为今天所用。“七夕节”备受冷落是一种传统的断代,一个重要原因是“七夕节”没有一个统一的且适合年轻人活动的载体。而西方情人节,有情男女相互送鲜花、巧克力,这样的载体既简单而又浪漫。“七夕节”活动大多适合在乡下进行,从而很难被生活在都市里的年轻人所接受。
两个节日相对而言,一个是具有西方外露表白的奔放特性,另一个是含蓄内敛的中国传统风情,而当今时代的年青人在西方文化的浸染下成长,在感情表达方式上也趋向于西方的个性张扬,甚至以此为荣。失去了父辈对传统节日的引导下自然导致情人节的热捧与七夕节的冷遇。
五、如何在跨文化传播中保持优势
情人节与七夕节的一冷一热对比鲜明。那么,问题也就摆在了我们面前: 如何正确看待不同的节日?如何扭转畸轻畸重的节日偏好?更深层次的考虑,如何在跨文化传播中保持自身优势? 依笔者之见,在以节日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提升其各自文化的内涵与张力。挖掘传统节日文化中适应当代社会的文化价值,实现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向当代性过渡。每一种节日文化都包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更是承载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现阶段我们面临着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日显苍白的困境,因而要挖掘并提升传统节日文化中对当代社会仍然具有一定价值的文化精神,使其顺利实现当代意义上的调试。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创新传统节日的文化符号,也就是传统节日的表现形式,有效实现节日文化的当代传承。符号的传达关系和传达功能不仅要受到符号使用者的限定,还要受符号使用环境的制约。所有的节日符号系统的传达意义和传达功能,要受到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及各民族的文化心理环境的影响。[11]适应这种经济发展及转变的民俗活动就自发地得到保存和发展,而主要以早期农业文明为基础的活动因难以在现代社会中找到基石而逐渐式微和消亡。因此,要实现传统节日文化的当代过渡,在弘扬传统节日文化中恢复其应有的地位,在全球化跨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语境中获得话语权,就需要创新传统节日的符号品牌,以使得它不仅能够被本国民众所接受,也能够在跨文化传播中保持一定的民族特色和优势地位,才不至于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归于沉寂。
因此,在挖掘与提升文化内涵的同时,我们需要坚守节日文化的民族特色,走中国特色的节日文化之路。这也是在跨文化传播中保持自身优势的内在要求。在多元文化语境下,西方节日对我国的传统节日造成了强大的冲击,节日的西化现象日益凸现,本土节日文化正面临着日渐式微以及失去其民族个性的危机。这种局面也为我们保护本土节日文化,坚守节日文化的民族个性敲响了警钟。最后,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还需要与西方的节日文化进行和谐对话。与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不同,西方的节日文化更多的注重个性的张扬,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性、参与性等,体现的是一种平等自由、充分展现自我国的精神面貌。在某种程度上讲,这也填补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某些空白。因而,对于西方节日文化,既不能盲目推崇,也不能任意否定,而是要与之进行相互互动,吸收其能优化本土节日文化的元素,为本土节日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和丰富的营养。通过异质文化进行本土化改造,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既坚持了民族个性又创生了世界品格,有利于传统节日文化焕发生命活力。这不仅阻挡了传统节日文化在我国日渐式微的现状,而且也将为传统节日文化走向世界提供某种可能性。
六、结语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与竞争日益频繁。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传统节日,也处在相互融合与相互碰撞中。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已经逐渐被对方所接受和容纳。但是,中国七夕节和西方情人节则是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相互碰撞与冲击的典型例子。受风靡中国的西方情人节的冲击,作为中国民俗大节之一的七夕节,近年来处于濒临消亡的状态。如何在西方情人节在中国日趋盛行,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对自身传统节日丧失应有的温情与敬意的今天,使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发挥应有的伦理文化意义,是现在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很多人开始反思七夕节走向式微的原因,力图挽救中国传统节日礼俗文化。挽救七夕节,不能盲目效仿西方情人节。官方与民间应该通力合作,创设各种条件,使七夕传统节日既不失其文化意蕴,又在新时代下增添新的载体和新的方式,使年轻人在尽情享受西方情人节愉悦的同时,不忘记自己的民族节日七夕节,在对洋节多一份宽容的同时,对传统节日多一份温存和敬意。因为在节日的背后,是我们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认同与尊重。
参考文献
1、董今.《心动情人节》.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2月出版
2、刘元.《趣说万事由来》.北京.哈尔滨出版社.2008年01月
3、段宝林.中国情人节的立体思考.百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李蜜.中西方重大节日对比研究.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张海艳.传统节日文化的大众传媒解读——从七夕到“中国情人节”.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8期
6、李建立.《现代广告文化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
7、房泽庆.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的比较.山东大学.世界史专业硕士毕业论文.2008年
8、乌丙安.《中国民俗学》.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
9、张勃.以重构求生存——关于七夕节命运的思考.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03期
10、马力.中西“情人节”之探源和比较.西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毕业论文.2008年
1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12、张秀芬.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节日产业化探讨.兰州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毕业论文.2007年
13、成利军.从维护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角度看情人节与七夕节.科学时代.2007年.01期
14、萨默瓦,波特著.闵惠泉等译.《跨文化传播》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
第三篇: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商务礼仪(小论文)
课题名称:
完成期限: 2013年10月01日至 2013年10月31日
学院名称 外经贸学院专业班级 工商管理21102 学生姓名 江 津 学 号 1014221075 指导教师 陈晓燕 指导教师职称 副教授 学院领导小组组长签字
绪论„„„„„„„„„„„„„„„„„„„„„„„„„„„„„„„„„1
一、商务礼仪的内涵„„„„„„„„„„„„„„„„„„„„„„„„„„2
(一)礼貌„„„„„„„„„„„„„„„„„„„„„„„„„„„„2
(二)礼节„„„„„„„„„„„„„„„„„„„„„„„„„„„„2
二、中西语言文化差异„„„„„„„„„„„„„„„„„„„„„„„„„3
(一)中西方礼尚交往的区别„„„„„„„„„„„„„„„„„„„„3
(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礼仪„„„„„„„„„„„„„„„„„„3
三、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3
(一)交际语言的差异„„„„„„„„„„„„„„„„„„„„„„„4
(二)餐饮礼仪的差异„„„„„„„„„„„„„„„„„„„„„„„4
(三)中西方服饰礼仪的差异„„„„„„„„„„„„„„„„„„„„4 结论„„„„„„„„„„„„„„„„„„„„„„„„„„„„„„„„„5 参考文献„„„„„„„„„„„„„„„„„„„„„„„„„„„„„„„6
绪论
中国一向是礼仪之邦,礼仪对每个中国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会见亲朋好友或者是在人与人的打交道上,都离不开礼仪。礼仪被认 为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表现,一个人若毫无礼仪可言,那么他在学习或工作时都将不会很顺利,因为没有人愿意和这样一个人相处。如今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形成,各国间的联系加强,商务往来增多,如何才能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除了需要卓越的能力外,还要掌握有效沟通及妥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优雅的企业形象,此时,商务礼仪便起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商务礼仪顾名思义就是商务活动中对人的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的普遍要求,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同时也约束了商务活动中的某些方面。而在商务往来中,任何一个表现都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结果,也许是一块手表,也许是一顿晚餐。学习商务礼仪最主要的是可以提高个人的素养。比尔盖茨曾讲过,企业竞争,是员工素质的竞争,进而到企业,就是企业形象的竞争,教养体现细节,细节展示素质。可见一个人的素养高低对企业的发展是多么重要啊!其次是为了交际应酬,因为商务活动中毕竟是离不开这个的,在不同的交往活动中我们会遇到不同的人,而面对不同的人怎样进行交往也是一门艺术,如何让人感到舒服,却又没有拍马屁的嫌疑是非常关键的。最后便是有助于维护企业形象。在商务交往中,个人便代表了整体,个人的所作所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是企业的典型活体广告。
东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
一、商务礼仪的涵义
商务礼仪是指在商务活动中的礼仪规范和准则。它是一般礼仪在商务活动中的运用和体现,在内容上比一般的人际交往礼仪更为丰富。同一般的人际交往礼仪相比,商务礼仪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并且与商务组织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商务礼仪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方面。
(一)礼貌
礼貌是指人们在商务活动中展现出来的得体的风度和风范。礼貌是礼的行为规范,是指人在仪容、仪表、仪态、语言和动作上待人接物的表现。礼貌主要通过言语和动作表现对他人的谦虚和恭敬,它是一个人文化层次和文明程度的体现。良好的教养和道德品质是礼貌的基础,我们可以通过自觉的培养和必要的训练,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中,习惯的微笑、主动打招呼、善意的问候、得体的举止等都是礼貌的反映。商务交往中有礼貌的人往往热情大方、待人谦恭、行为举止得体,显得很有教养。在商务会面时,他会自觉地向对方问好,行致意礼或握手礼,说话彬彬有礼,一切礼仪的运用看上去自然和谐。
(二)礼节
礼节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示出的尊重、祝颂、问候、哀悼等惯用的形式和规范。礼节是礼的惯用形式,是礼貌的具体表现方式。比如现代商务交往中,初次见面要行握手礼、交换名片等礼节。礼节从形式上看,具有严格规定的仪式;从内容上看,它反映着某种道德原则,反映着对人的尊重和友善。在行握手礼时,长辈、上级、女士先伸手,晚辈、下级、男士才能伸手相握;交换名片时一般是地位低的先向地位高的递名片,对方人员较多时,先 将名片给职务高或年龄大的,分不清职务时,按照座次递送名片,这都是礼节。在国际交往中,由于各国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的不同,礼节的具体表达具有明显的差异。例如,握手、点头、拥抱、鞠躬、合十、碰鼻子、折肚皮等,都是礼节的表现形式,而且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表达形式不同。礼节是社会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约定俗成的“法”,是必须遵守的表示礼仪的一种惯用形式。因此,我们平时应十分注重不同礼节的具体运用,以避免出现“失礼”行为而影响商务活动的进行。
二、中西语言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礼尚交往的区别
近代历史上有两则故事,相信大家会比较熟悉。故事一是:李鸿章曾应俾斯麦之邀前往赴宴,由于不懂西餐礼仪,把一碗吃水果后洗手的水喝了。当时俾斯麦不了解中国的虚实,为了不使李鸿章丢丑,他也将洗手水一饮而尽,见此情景,其他文武百官只能忍笑奉陪。还有一个故事是:一个国民党军官携夫人去机场迎接来自美国的顾问。双方见面后,美国顾问出于礼貌说:“您的夫人真漂亮!”军官甚感尴尬又不免客套一番:“哪里,哪里!”在中国,这本是一句很普通的客套话,可是蹩脚的翻译却把这句话译成:where?where?美国顾问听了莫明其妙,心想:我只是礼貌地称赞一下他的夫人,他居然问起我他的夫人哪里漂亮?于是他只好说:“从头到脚都漂亮!”这两个故事都是由于中西文化差异闹出的礼仪上的笑话。通过以上两则小故事可体现出:了解中西方礼尚交往之间的习惯差异是很有必要的。往大处来说,一个国家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贸易中,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习惯,将有利于各国之间的交往。从小处来讲,一个人了解对方的礼仪民间习惯,是对对方的尊重,容易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以便交往的顺利进行。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发展,东西方的礼仪正在相互融合,西方人逐渐地接受了东方文化中重情感等合理因素,东方人也逐渐地接受了西方文化中先进文明的礼仪和交往方式。
(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礼仪
跨国商务活动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理解和沟通是极其重要的。人们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很容易出现误解。虽然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时,基本上可以直接而准确传达信息,但是实践中也出现过因语言差异而造成国际商务活动失败的案例。例如,百事可乐公司的“七-UP”(七喜)牌汽水在上海一直销路不畅,经过调查才发现,这个品牌用上海方言来说即为“去死”,上海人当然是不会去买这“去死”牌汽水了。再比如,法国雪佛莱汽车公司对“诺瓦”牌轿车在拉美地区的销售状况很是沮丧,随后才发现该品牌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是“不
走”。最终,雪佛莱公司只好改变销往拉美国家的汽车品牌。
所以从种种生活中的小例子可体现出:所以说,对商务活动中难以理解事情的分析,从文化背景角度上考虑往往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与其他领域相比,许多国家的商界对跨文化活动 较为敏感。来自《1995国家竞争报告》的研究显示,对跨国文化的理解程度最高的是瑞士,其下依次是新加坡、荷兰、马来西亚和瑞典,中国排在墨西哥之后列第十六位。在跨越文化鸿沟时,要有一双倾听的耳朵,敞开理解的胸怀,这样双方的沟通才不是一件难事。
三、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
(一)交际语言的差异
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不错啊!”
(二)餐饮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三)中西方服饰礼仪的差异
古今中外,着装从来都体现着一种社会文化,体现着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是一个人的身份、气质、内在素质的无言的介绍信。从某种意义上说,服饰是一门艺术,服饰所能传达的情感与意蕴甚至不是用语言所能替代的。在不同场合,穿着得体、适度的人,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穿着不当,则会降低人的身份,损害自身的形象。在社交场合,得体的服饰是一种礼貌,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和谐。影响着装效果的因素,重要的一是要有文化修养和高雅的审美能力,即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二是要有运动健美的素质。健美的形体是着装美的天然条件。三是要掌握着装的常识、着装原则和服饰礼仪的知识,这是达到内外和谐统一美的不可或缺的条件。西方人注重身份,把衣服变成象征,中国注重韵味。如果说西方服饰文化刻意追求表现人体美,而完全忽视了服饰伦理,那么,中国服饰文化由于受到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念的影响还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一些道德上的体统。而最能代表我们国家的是中山装,西方代表装是西装。
结 论
商务礼仪乃商务人员交往之艺术,只有在商务交往中做到“约束自己,尊重他人”才能使商务活动在更轻松更愉快地氛围中顺利进行。可以说,正确运用商务礼仪既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又是企业展示形象,塑造企业文化的一种艺术。因此,只有正确掌握商务礼仪才能有助于提高我们自身素质修养。从而,更好改善人际关系,通过自身良好的礼仪展示,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 汪洪梅.礼仪在商务活动中的作用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3)[2] 吕维霞.现代商务礼仪及其发展的新特点[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报 2004(03)[3] 郭 华.浅谈商务礼仪在商务活动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26)
第四篇:浅谈中西方饮食差异
浅谈中西方饮食差异
众所周知,中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地大物博,农作物栽培历史悠久。汉代时儒学成为官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礼教文化。总的说来,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主体兼以礼教化的国家,内敛封闭。西方文明源自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宗教影响渗透到生活各方面,人类历史上重大的思想运动和工业文明也都最先发生于此,海洋文明、工业文明还有近现代科学所造就的多元化文明,使得西方人显得外向开放。
中国饮食文化和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起源,受人们的观念影响不同,它们自然有很大差异。下面简要从三个方面谈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饮食观念的差异 俗语云:“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中国的饮食强调感性和艺术性,追求饮食的口味感觉。西方饮食观念是一种理性的、讲求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吃的是营养,他们很少或几乎不把饮食与精神享受联系起来。
(一)中国的感性饮食观念
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菜点的形和色是外在的东西,而味却是内在的东西,重内在而不刻意修饰外表,重菜肴的味而不过分展露菜肴的形和色,这正是中国美性饮食观的最重要的表现。在中国,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吻合的。作为东方哲学代表的中国哲学,其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中国菜的制作方法是调和鼎鼐,最终是要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这一讲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体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谐调为度,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化,决定了中国菜菜系的特点乃至每位厨师的特点。
(二)西方的理性饮食观念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人最关心的是食物是否能够提供营养,补充人体所需的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食物的颜色、味道、造型等方面对于他们来说不太重要。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即使味道不怎么好,他们也照吃不误,而对于他们看来没有营养价值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等,他们通常弃之不用。虽然中国菜是世界公认地好吃,但是得益于西方这种理性的饮食观念,西方人普遍比中国人的个子高,体格健壮。
二、烹饪方式的差异
由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风土人情以及独特的历史发展经历,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和饮食风情迥然不同。中国人饮食的特点是美味,注重烹饪方式;西方人注重营养,烹饪方式简单。
(一)中国复杂多变的烹饪方式
在中国人的眼里,味道是烹调的最高准则,认为烹饪是一种艺术,方式有六十种之多,如,爆炒、清蒸、香酥、麻辣、红烧、鱼香、糖醋、干蝙、油炸、砂锅、拔丝等。此外,还有烩、扒、炖、垠、卤、溜、闷、余、熏、煮。制作工艺比较复杂,较为费时,同样的食材用不同的方法烹饪,添加不同的佐料和配菜就会做出不同的菜肴,就连最普通的食材—鱼,也能做成许多不同风味的菜肴,如水煮鱼、麻辣鱼、糖醋鱼、红烧鱼、清蒸鱼、炸鱼、烤鱼、鱼火锅、糟鱼、煎扒鱼、剁椒鱼头等。
(二)西方简单机械的烹饪方式 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因此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西餐主要烹饪方法仅有煎、炸、烤、煮、拌等几种。其中铁扒、烤、煽最有特色。因为注重营养,西餐烹调注重工艺流程,讲究科学化、程序化,菜肴制作工序严谨。虽然不及中餐的复杂,但看重餐食的装盘,选用立体感、可食性较强的元素,比如蔬果做的雕花、甜品等点缀食物,而这些点缀物作为配菜,都能食用。西餐侧重新鲜、环保、天然,所以选择的原料基本以这个为标准,为了保证食物的营养不被破坏掉,西餐烹饪的工序比较简单。
三、餐桌礼仪的差异
中西方饮食上最明显的差异表现在餐桌礼仪上,无论是平常的家庭用餐,还是正式的宴会上都是如此。中国人用筷子夹食物,西方人用刀叉切割食物。不同的饮食方式不是偶然的,而是在不同文化引导下形成的。
(一)中餐共食制
由于饮食多为蔬菜和熟食,因此中国人可以灵活地使用筷子来取食。无论是日常的一日三餐还是过年过节招待宾客的正式宴会,人们都是团团围坐,共享一席,互相礼让,共享美食,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大团圆”心态的普遍反映。为了表达热情好客,在客人进食过程中,主人会不断的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甚至还会主动为客人夹菜添食倒酒。同时,宾客之间会高声聊天,餐桌上气氛活跃,人人都乐在其中。在招待客人时,如果准备的饭菜太少,客人会觉得主人小气,主人也会觉得没面子。因此,中国人餐桌上的食物一般都会超出客人的需要,经常出现食物的浪费。
(二)西餐分食制
西方人的饮食方式和他们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一脉相承。为了方便切割肉食,西方人的餐具多是刀叉。在餐桌上,每个人的食物都是定量配置的,进食的过程中客人按照各自的需要取食,不经客人同意,主人是不会主动为客人夹菜或者劝客人喝酒的,热情的主人最多也只是会说“try this one, it is very delicious”,吃不吃全靠客人的主观意愿,主人不会像中国人那样勉强客人吃菜或喝酒。人们轻声交谈、举止优雅端庄,整体环境和气氛安静浪漫,中国人餐桌上的大声吵闹在他们看来是不礼貌的。通常,西方人都会把自己那份饭菜吃完来表示对食物的喜欢以及对主人热情招待的感谢。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各有长短。如今,中餐已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香、味、形等境界发展。随着信息的交流,中西饮食文化也在互相渗透,人们将会享受到更美味、更快捷、更营养、更健康、更绿色环保的食品,这是与人民大众息息相关的,更是我们所密切关注的。
第五篇:中西方道德观差异
从英汉谚语看中西方道德
观的差异
姓名
韩
琨
系别
2012级数学(2)班
学号
124050102021
序号
18号
【摘要】谚语作为熟语的一种,表达着人民群众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各种社会活动中积累的丰富经验,闪耀着人民智慧的火花。中西方化在个自的传承过程中都出现了大量谚语,两种不同文化简的异同在谚语中也有所反映。本文主要分析这些谚语所反映的中西方道德观念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谚语;差异
道德与法律一起,对社会行为加以约束。在法制不健全或法律意识淡薄的社会,道德通过家喻户晓的准则和行为规范以及社会舆论约束人的社会行为。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道德价值体系,并在各自的文化中的体现。但是中西方的历史发展与社会形态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因此道德观念也有所不同。这一点从广为流传的谚语中也有所体现。下面从不同历史时期的道德观念的差异在谚语上的反映进行比较。
1、中西方交友观念的差异在谚语中的反映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学说中,自身利益与国家、集体、家庭、朋友的利益比起来是小利益。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友情重于个人利益已成为公认的道德观君子必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义气。因此有这样的谚语:士为知己者死;
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而西方文化中,个人的利益总是超过其他利益,比起自己来,朋友是自己的,甚至会带来不利。因此,英语中有这样的谚语:
Love your friend,but look after yourself.(爱朋友但要照顾好自己)Friends are thieves of time.(朋友是偷时间的贼)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之一是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交友讲究互利互惠,对一些人来说有着极重的功利色彩。不仅在饥饿时顾不到朋友,朋友落难时,也最好不要伸出援手,以免殃及自身。这些在谚语中也有所反映:
He that has a full purse never wants a friend.(钱包丰厚的人从来不需要朋友)
Never catch at a falling knife or a falling friend.(千万不要接正在落下的刀或正在落难的朋友)
2、中西方对待债务态度的差异在谚语上是反映
在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非常重视仁义。仁就是要以慈悲为怀,乐善好施。义就是仗义疏财,助人为乐。当别人与大困难时,伸出援手,主任一臂之力就是仁者所为。在中国的仁义教育中,“黄金不为贵,仁义值千金”直白表达出借出者的担忧显得不仁,劝人不要将钱财借出更显得不义。但是借出者的担忧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在这种矛盾下,这类谚语多强调借入者的信,借贷者要如约还债。
互助互助,穷能变富。
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借人一只鹅,还人一峰驼。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在西方重视自我,以自我利益为重的传统下这些常情和常理在谚语中得到直白的表白:
Lend your moner and lose your friend.(借出你的钱,失去你的朋友)He who has but one coat,cannot lend it.(仅有一家外套的人是不能将他借出的)
Lend and lose,so play full.(借出等于失去,所以装傻吧)Neither a borrower nor a lender be.(不要当债务人,也不要当债权人)
3、中西方在“面子”和“人言”态度的不同在谚语上反映
3.1 中国人非常看重面子。平时,受到别人尊敬是有面子的重要一环。任何让自己失去尊重的行为都是令自己失去面子的行为。中国人在传统道德观念影响下,即重视名誉,也重视面子。有关谚语有:
人有脸,树有皮,没脸没皮没出息。死要面子活受罪。
由于在乎面子,中国人最怕不利于自己的流言。不少谚语表现了中国人害怕流言蜚语的心态:
人言可畏。
水浮不起石子,人担不起闲话。害人的舌头比魔抓还厉害。
西方的道德观念认为,名誉很重要,人应该检点自己的行为。但只要自己不危害他人和社会,不违反法律,他人如何评价自己并不是非重要。所以,英语谚语涉及流言蜚语时并不感到可怕,而是觉得无所谓:
Sticks and stones may break my bones,but words will hurt me.(棍棒石头可能打断我的骨头,但话语绝不会伤害我)
Hard words break no bones.(难听的话不会伤筋动骨)
3.2 中国传统文化里,规矩的、有道德人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而且,中国文化认为,如果你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那是无法隐瞒的,当然也无需隐瞒。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肚里没邪事,不怕冷风吹。
西方人的传统文化很重视隐私,在他们看来,每个人都有隐私,隐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他们不说三道四,不干涉别人的隐私。所以有谚语: A tattler is a worse than a thief.(搬弄是非的人比贼还可恶)Who chatters to you,will chatter of you.(对你说是非的人也会说你的是非)
4、中西方孝文化的差异在谚语上的体现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在汉语中留下了宗法制度和礼教的印迹。子女对父母孝顺需服从父母对自身事业婚姻的安排。不可抗拒。如: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千里烧香,不如在家敬爹娘。
西方资本主义道德中,虽然也要求儿女尊敬父母,但不强调对父母言听计从,子女都有自己独立的个人的人格,更没有要求子女三从四德,以及把“无后”看作不孝的罪行。
Children when they are little make parents fools,when they are great they make them mad.(还小时候使父母变傻,长大后把父母逼疯)
Children are not to be blamed for the faults of their parents.(不能因父母之过使孩子受到责备)
5、中西方爱情观的差异在谚语中的体现
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礼教严重束缚男女的自由恋爱。婚姻凭父母做主,听媒妁之言。做到明媒正娶,有的多则是买卖婚姻。反映这方面情况的谚语有: 爹娘做主,一世受苦。
少年媳妇年年有,只怕铜钱不凑手。取到的媳妇买到的马,由人骑来由人打。
在这种情况下,婚姻是社会义务,谈不上爱情的结晶。妇女要恪守妇道,顺从丈夫,根本没有谈爱情的权利,感情完全遭到忽视。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好马不吃回头草,好女不嫁二夫君。
在西方国家,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人追求自由、追求人性解放的要求就受到肯定。资本主义社会更提倡自由恋爱,甚至达到爱情至上的地步。英语中有很多歌颂爱情,评论爱情的谚语:
Love is free.(爱情是自由的)
True love never grows old.(真正的爱情是不会过时的)
All stratagems are fair in love.(在爱情中,一切策略都是正当的)
6、结语
在中国社会,道德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道德的训律也很多,有时与政治行为统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道德概念也有变化;对不同的人,道德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西方的资本主义发展较早,势力较强,以前的封建主义道德影响已趋淡薄,又没有进入社会主义,几乎不受共产主义道德影响。总体而言,中国与西方在道德观念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依然存在诸多不同,尤其是现代道德观念。
参考文献
【1】王德春,杨素英,黄月圆.《汉英谚语与文化》海外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2】郭建民《英语谚语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3】周盤林《中西谚语比较研究》,台湾师范大学2006年版.【4】杨树国.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语言交流中的体现.山西师大学报.2010年s1期.【5】张彦鸽.中西方“面子”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