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预案
黄 塘 镇 卫 生 院
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预案
为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维护正常工作秩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根据“平安医院”创建要求及标准化建设行动文件精神,及其它相关法律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与职责
1.组织机构:
组长:林祖阳惠安县黄塘镇卫生院院长)
成员:王竞扬(惠安县黄塘镇卫生院公卫负责人)
林都彬(惠安县黄塘镇卫生院医疗负责人)
柳建阳(惠安县黄塘镇卫生院防疫专干)
陈顶农(惠安县黄塘镇卫生院药房负责人)
王珊玲(惠安县黄塘镇卫生院妇产科负责人)
吴丽敏(惠安县黄塘镇卫生院护理部负责人)
2、职责:
(1)、凡出现涉及本单位、本部门工作的群体性突发事件苗头或群体性事件尚处在酝酿过程中的,由科室直接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出面做好化解疏导工作,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应当解决的要明确答复群众;不能解决的,要说明原因,讲清道理,并做好思想教育和法制宣传工作,化解矛盾,避免事态扩大。同时,要将工作情况及时报应急领导小组,并准备好处置预案。
(2)、群体性事件发生后,单位负责领导小组成员应迅速到达现场指挥、处置。尽快控制事态的发展,工作人员应诚恳听取群众代表的意见和要求,面对面地做群众的工作,对群众提出的要求,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当场表明解决问题的态度;无法当场明确表态解决的,责成涉事单位或部门限期研究解决;对确因决策失误或工作不力而侵害群众利益的,讲清道理,耐心细致地做好政策
宣传解释和说服教育工作。稳定群众情绪,及时疏导化解矛盾和冲突,控制事态发展。
二、工作原则
处置群体性事件总的要求是: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岗位责任制。
2、预防为主、防患未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将事件控制在萌芽阶段,及时消除诱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各种因素。
3、依法处置,防止激化。
4、加强教育,正确引导。要教育群众遵守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通过合法、正当渠道和方式反映问题。
5、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结合。事前处置做到信息反应灵敏,事中处置做到依法、及时、稳妥,事后处置做到精确处理,追踪掌控。
三、善后工作
群体性事件现场事态平息后,对已经承诺解决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到位,不得搞虚假承诺或久拖不决。对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明确规定而没有落实到位的,办公室要加强监督检查,督促单位或部门加以落实;对群众因不了解有关规定而存在误解的,要说明真相,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和法制教育工作;对有关规定不够完善的,及时修改完善。坚决避免违背承诺、失信于民,重新引发群体性事件。
黄塘镇卫生院
第二篇: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预案
普洱中心卫生院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预案
为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维护正常工作秩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根据“平安医院”创建要求及其它相关法律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与职责
1.组织机构:
组长:杨进山(院长)
副组长:刘远会(业务副院长)
成员:张传江(防疫专干)
谢永英(总护士长)
钟美(妇幼专干)
2、职责:
(1)凡出现涉及本单位、本部门工作的群体性突发事件苗头或群体性事件尚处在酝酿过程中的,由科室直接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出面做好化解疏导工作,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应当解决的要明确答复群众;不能解决的,要说明原因,讲清道理,并做好思想教育和法制宣传工作,化解矛盾,避免事态扩大。同时,要将工作情况及时报应急领导小组,并准备好处置预案。
(2)群体性事件发生后,单位负责领导小组成员应迅速到达现场指挥、处置。尽快控制事态的发展,工作人员应诚恳听取群众代表的意见和要求,面对面地做群众的工作,对群众提出的要求,符合法 1
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当场表明解决问题的态度;无法当场明确表态解决的,责成涉事单位或部门限期研究解决;对确因决策失误或工作不力而侵害群众利益的,讲清道理,耐心细致地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和说服教育工作。稳定群众情绪,及时疏导化解矛盾和冲突,控制事态发展。
二、工作原则
处置群体性事件总的要求是: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岗位责任制。
2、预防为主、防患未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将事件控制在萌芽阶段,及时消除诱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各种因素。
3、依法处置,防止激化。
4、加强教育,正确引导。要教育群众遵守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通过合法、正当渠道和方式反映问题。
5、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结合。事前处置做到信息反应灵敏,事中处置做到依法、及时、稳妥,事后处置做到精确处理,追踪掌控。
三、善后工作
群体性事件现场事态平息后,对已经承诺解决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到位,不得搞虚假承诺或久拖不决。对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明确
规定而没有落实到位的,办公室要加强监督检查,督促单位或部门加以落实;对群众因不了解有关规定而存在误解的,要说明真相,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和法制教育工作;对有关规定不够完善的,及时修改完善。坚决避免违背承诺、失信于民,重新引发群体性事件。
普洱中心卫生院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一日
第三篇:医院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
医院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
(一)总则
第一条
为了积极应对和处置在医院内发生的突发性公共事件,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性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医院广大职工及就医者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促进医院和谐建设,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本预案。
第二条
本预案适用于在本院范围内发生的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医院感染爆发流行、核素泄漏等)及本院服务范围内的危化品、建筑工地、交通运输、烟花爆竹、火灾、水灾、台风、地震、**、恐怖、重大医疗事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等可预见或突发的各类公共安全类事件。
(二)指导思想
第三条
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按照先救人、后救物,先控制、后处置的指导思想,遵循“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及时、妥善地处置突发性公共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组织机构 第四条
一旦发生突发性公共事件,迅速成立医院内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统一组织和指挥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总指挥:医院院长、书记 副总指挥:院领导、院办主任
指挥部成员:医院内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办公室,医院办公室主任为办公室主任,职能科室其他人员为成员,办公室设在院办。
(四)监测与预警
第五条
根据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类别,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应的监测计划并组织实施,建立一个灵敏准确的监测体系,落实人员对监测数据及时进行科学分析与综合评价。
第六条
医院所属各科室均为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监测单元,每个职工均有监测的责任及报告的义务。
第七条
根据突发性公共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影响范围是局部还是全院,医院设定两个级别的预警及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仅影响医院部分地域或部分科室且危害较小的突发性公共事件,定为黄色预警,应急响应为相关部门及人员;影响医院整体工作或危害较大的突发性公共事件,定为红色预警,应急响应为全院所有部门及人员。
(五)报告与信息发布 第八条
建立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报告制度。医院职工对发生和可能发生突发性公共事件及其潜在隐患均应在发现情况后立即报告相关部门。
院办:医务部:后勤部(保卫):节假日及休息时间报告院总值班:
第九条
职能部门接到突发性公共事件报告的同志应立即将情况报告医院内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根据指挥部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或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医院内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根据情况立即组织力量对报告事项调查核实、确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同时迅速向当地公安、消防等有关部门进行报告,并自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时计算2小时内向学院及卫生厅报告。
第十条
任何科室和个人对突发性公共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第十一条
医院建立突发性公共事件信息发布制度。信息发布应及时、准确、全面。由医院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指定医院新闻发言人,严禁其它人参与发布信息,保证信息的透明度和权威性。
(六)培训与演练
第十二条
医院内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处理主管部门应认真研究各自主管范围内最可能发生的突发性公共事件,将排在前五位的突发性公共事件作为重点,估计可能发生的情况,拟定应该采取的对策,制定培训计划,编写培训教材,对相关人员实施培训。
第十三条
培训应是全方位的全员培训。医院内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处理主管部门应对各级各类人员(包括临时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进行涵盖各类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监测、预警、识别、报告、应急处理技术、群体防护、个体防护、现场救护等内容的培训。对特殊人员应进行特殊技能的培训,如医院新闻发言人应进行媒体沟通技巧的培训等。
第十四条
医院内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处理主管部门应根据应急处理工作中各责任人的责任与义务分别制订具体的“应急反应预案”,预案针对各个关键部门的具体负责人,明确其职责范围、协调对象、主要对策、行事步骤、联系方式等。预案内容力求简明扼要。
第十五条
模拟演练每年1-2次,由医院内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制订模拟演练计划并组织实施。通过技术培训,模拟情景,实际演练,提高组织成员的应急反应能力,训练一支能打硬仗的应急团队。
(七)突发性公共事件现场保护
第十六条
现场保护:医院内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通知院分管领导,同时向南宁市建政派出所汇报,由派出所派人赶赴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现场,负责现场的保护和证据收集工作,医院做好配合工作。
(八)医院内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前期处置 第十七条
医院内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后,院应急救援指挥部应及时组织实施相应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并随时将突发性公共事件发展情况报医院上级主管部门。
第十八条
后勤部门应当尽快恢复被损坏的水电、通信等有关设施,紧急调用相关的物资、设备,确保抢险救灾工作顺利开展。
第十九条
保卫部门在派出所人员来到现场之前应当加强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现场的安全保卫、治安管理和交通疏导工作,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活动,维护治安。
第二十条
医院急救小组应当立即组织急救队伍,做好抢救伤员的准备工作。
第二十一条
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初期,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现场人员应积极采取自救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
(九)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实施
第二十二条
公共卫生类:立即启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二十三条
道路交通类:立即启动《突发事件中群体伤员、中毒等患者抢救组织工作预案》。第二十四条
火灾类:立即启动医院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第二十五条
建设工程类:建设工程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后,指挥部应组织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开展抢险工作。制定抢险措施,调集抢险队伍和施工机械,搜寻遇难和幸存人员。同时启动《突发事件中群体伤员、中毒等患者抢救组织工作预案》
第二十六条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特种设备类:立即启动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第二十七条
爆炸、**、恐怖、破坏类: 第一款
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
第二款
组织力量并采取有效措施处置尚未爆炸的危险品和疏散人员。
第三款
协助公安人员搜寻证据,追查或监控有关嫌疑人员。
第四款
若有人员损伤,则同时启动《突发事件中群体伤员、中毒等患者抢救组织工作预案》。
第二十八条
自然灾害类:立即启动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二十九条
重大医疗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立即启动重大医疗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应急预案。
(十)附则
第三十条
本《预案》是作为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后,医院实施抢救工作并协助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的指导性意见,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随机进行处理。
第三十一条
医院各部门应结合自身特点,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院预防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意识和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的能力。
第三十二条
任何部门和个人都有参加突发性公共事件抢险救灾的义务。
第三十三条
如有违反上述规定者,视情节的严重程度,按医院奖惩制度相关条例处理。
第三十四条
本规定由医院办公室负责解释。附件1:突发事件中群体伤员、中毒等患者抢救组织工作预案
第一条
准备阶段:
(1)接到电话后,通知急诊科主任,护士长,值班医生接诊准备。
(2)通知行政(医院办公室主任),医疗主管部门(医务部主任)。
(3)通知相关科室医师,护理人员到现场集中。(4)随时向医院领导汇报。(5)通知手术室、血库等做好准备(值班医生、护士、主任、护士长)。
(6)成立临时抢救领导小组:
医疗技术组:负责诊断、治疗、抢救预防等工作。后勤保障组:负责设备、器材、病房设施等工作。通知医院宣传部门,进行必需的摄影、摄像工作,一方面可及时做总结,一方能为医院留档。
第二条
预检分诊
(1)指定专人负责病人登记及统计。
(2)根据群体伤员病情进行预检分诊,如:危重病人与轻病人,内科和外科作大致区分,对需紧急抢救的病人做到紧急处理。
(3)根据病人的主要伤情,确定首诊负责科室。(4)组织对病员的输送人员,对重伤员需指定专人守护。
第三条
输送安置阶段:各项检查完成后,患者诊断已明确:
(1)需急诊手术者应立刻送手术室。
(2)危重病人应收入到各相应专科及重症病房.进行抢救及治疗。
(3)轻病人相对集中安置,进行治疗。附件2: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第一条
“预防为主,预消结合”是消防工作实行的基本方针,做好消防应急预案是保障社会稳定和确保消防工作正常高效运行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医院防御和抵抗火灾能力、保护病人及职工人身及公私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第二条
为了有效的预防火灾及发生特情时从容应对,特制定医院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成立相关组织。
第三条
组织机构:医院灭火和应急疏散领导小组(1)组 长:分管后勤副院长(2)副组长:后勤基建部主任(3)成 员:各科负责人
(4)灭火行动组:医院勤杂值班队、医院总值班室、病区当班医生、护士。
(5)通讯联络组:医院总值班室、院办工作人员。(6)疏散引导组:当班护士、工友。
(7)安全防护救护组:急诊、门诊医生、护士。第四条
报警和接警
(1)发生火灾后,应大声喊:“起火了!起火了!”,向着火房间的窗户外发出呼救声并撒扔废纸片示意,同时向院办或院总值班报告及消防“119”报警。
(2)院办或院总值班接警后,并及时通知医院领导及分管领导,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第五条
医院消防自救预案(1)原则:先救人,后救物。
(2)灭火行动组(医院勤杂值班队、医院总值班室、病区当班医生、护士)在发现火警或接警后,保持冷静,迅速切断楼层电源,关闭氧气瓶,取回灭火器开始灭火。
(3)疏散引导组(当班护士、工友)在报警后,及时做好人员的疏散准备工作。需要时在病区楼道和医院花园之间来回引导疏散人员。
(4)通讯联络组(医院总值班室、院办工作人员)在接警后,及时联系医院勤杂值班队,并联系相邻科室人员协同进行灭火及疏散、抢救人员和重要物品。
(5)安全防护救护组(急诊、门诊医生、护士)对疏散及抢救出来的人员进行检查分类,优先抢救危重病人。
第六条
配合专业消防人员
(1)消防车赶到现场后,由院总值班引导消防车停靠在有利位置,调集部分医务人员配合消防官兵进行现场抢救人员及灭火。
(2)善后处理:灭火完成后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善后处理。
附件3: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一条
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类别:自然灾害包括气象、洪水、地质、地震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等。第二条
等级确认与划分:根据国家有关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和对医院医疗、生活产生的影响,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按严重程度,从高到低分为Ⅰ级—Ⅳ级。
Ⅰ级事件:医院所在区域内的人员和财产遭受重大损害,对医院医疗和生活秩序产生特别重大影响的自然灾害。
Ⅱ级事件:医院所在区域内的人员和财产遭受较大损害,对医院医疗和生活秩序产生严重影响的自然灾害。
Ⅲ级事件:对个体造成损害的,对医院医疗和生活秩序产生一定影响的自然灾害。
第三条
应急处置程序
(1)根据有关规定,在政府发布医院所在区域的自然灾害预报后,医院即可宣布进入预备应急期。
(2)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启动应急预案,并检查、落实预案执行情况。要按照地方政府统一部署,发布相关通知,必要时组织避灾疏散。
(3)灾害发生后,医院各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全力以赴,妥善处置。同时,将医院受灾情况,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报告。各科室要在医院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做好本科室抢险救灾及自救、互救,同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如下工作:
人员抢救与工程抢救; 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协助组织力量抢救伤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医院基础设施抢险与应急恢复:协助交通部门恢复被毁坏的道路和有关设施;协助电信部门尽快恢复被破坏的通信设施,保障通信畅通;协助电力部门恢复被破坏的电力设施和系统功能等,保证医院用电供应。
粮食食品物资供应:协助有关部门调运食品与物资,保障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灾民安置:协助民政部门调配救济物品,做好职工及病员的转移和安置工作。
维护社会治安:协助、配合公安、武警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医院和社会治安。
消防:协助消防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灾发生和火灾的扩大蔓延。
次生及衍生灾害防御:协助有关部门对医院易发生次生灾害的地区和设施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并加强监控,及时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稳定情绪,防止衍生灾害的发生。
灾害损失评估:协助有关部门开展灾害损失评估。应急资金:做好应急资金拨款准备。
接受外援:协助有关部门接受和安排紧急救援物资。宣传报道:按照有关规定,由医院办公室统一归口向社会公众发布灾情等有关信息。
第四条
善后与恢复: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置完成后,工作重点应马上从应急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及时开展补救工作,积极做好善后工作,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医院正常秩序。
(1)做好事故中受伤人员的医疗、救助工作,对在事故中死亡人员进行人道主义抚恤和补偿,对受害者家属进行慰问,对有各种保险的伤亡人员帮助联系保险公司赔付。
(2)严格信息发布制度,确保信息发布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稳定医院秩序,疏导职工及病员情绪,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动荡。
(3)全面检查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查安全管理漏洞,对安全隐患及时补救、防范,避免再次发生衍生事故。
(4)总结经验教训。对因玩忽职守、渎职而导致自然灾害事故中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5)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工作。
附件4: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为能够及时有效处理可能发生的特大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设备(简称锅容管特)安全事故,特制定本方案。
第二条
使用范围:压力容器和特种设备安全故障应急处理
第三条
各级组织及人员职责
(1)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后勤副院长;成员:医院办公室主任,后勤基建部主任、副主任。组长负责统一指挥,成员协助组长开展工作。
(2)医院办公室负责协调院内各部门的联络。(3)应急小组负责人员的疏散。(4)保卫科负责警戒和保护现场。(5)总务科负责现场证据的收集。
(6)维修组负责设备的抢修,切断汽、水、电源等,并负责组织日常应急演练。
第四条
事故处理的措施和方法
(1)一旦发生特大锅容管特事故,事故科室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抢救伤员,疏散群众,防止事故扩大蔓延,划出隔离带和警戒线,保护好现场,同时用最快的方式报告有关部门。
(2)接到报告后,领导小组成员要迅速赶赴现场。根据事故的种类、特性为事故处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防止事故的扩大蔓延,防止二次危害的发生。要对现场的重要物资、设备,特别是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的设备、器具组织安全转移。
(3)保护好事故现场,查找造成事故的可靠证据,询问有关人员,查找物证、资料、数据等第一手资料,工作上要做到“严、准、细”。按照锅容管特事故处理的有关法规、规定,对事故原因做出科学公正的分析,分清责任,提出今后防范措施或建议。
(4)压力容器使用科室及部门应配备专用抢险器材、防护用品,明确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演练。
附件5:重大医疗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应急预案
(一)总则
第一条
为切实维护医院的正常医疗、工作秩序,保护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患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卫生部、公安部关于加强医疗机构治安管理维护正常诊疗秩序的通告》等法规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
重大医疗纠纷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医患双方对诊疗后果及其原因有分歧,患方出现故意殴打医务人员、损坏医疗机构公共财物、占据办公、诊疗场所、拒绝将尸体移放太平间等影响医疗机构正常工作秩序的行为的医疗纠纷。第三条
重大医疗纠纷引发的群体事件是指因重大医疗纠纷导致医患矛盾激化,危及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安全以及扰乱医疗机构工作、医疗秩序的群体性事件。
第四条
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重大医疗纠纷引发的群体事件的处理工作。
(二)组织机构
第五条
重大医疗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处理,由医院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成立重大医疗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 长:医院院长、书记 副组长:医院业务副院长 副组长:医院行政副院长 成 员:医院办公室主任
党委办公室主任
医务部主任
护理部主任
后勤基建部主任
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主任
第六条
领导小组负责统一指挥,调度安排应急处置工作,各成员按照分配的工作岗位,各司其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医院办公室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医务部主任、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主任兼任副主任,负责重大医疗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处理等日常工作。
(三)重大医疗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职责
第七条
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制定防范、处理重大医疗纠纷引发群体事件的预案,预防重大医疗纠纷引发群体事件的发生,及时处理重大医疗纠纷引发的群体事件。
第八条
发生重大医疗纠纷后,医院立即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的重大医疗纠纷处理工作小组,下设工作组,由医务部(包括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护理部、涉及医疗纠纷的科室、保卫科和医院办公室等相关科室人员组成,负责处理有关事宜,做好患者一方的解释和说服工作,缓解医患矛盾。如果发生扰乱医院工作秩序的事件,应该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安局。对一般医疗纠纷事件要以书面形式或电话2小时内报上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九条
医院应当协助公安机关做好调查取证工作,在接待投诉人时进行实时录像和同步录音,并妥善保存录像录音资料。
第十条
在重大医疗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处置时发现患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医疗机构内部保卫部门应立即在职责范围内处置,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有关情况:
(1)在医疗机构内寻衅滋事的;(2)故意损坏公共财物的;
(3)侮辱、威胁、恐吓、殴打医务人员的;(4)非法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的;
(5)占据办公、诊疗场所、抢夺医疗文书或医疗物品,扰乱医疗机构秩序的;
(6)在医疗机构内或大门口设灵堂、堵塞通道及大门,扰乱医疗机构秩序的;
(7)其他扰乱医疗机构秩序的行为。
(十一)重大医疗纠纷处理程序
第十一条
凡发生医疗事故或可能是医疗事故的医疗纠纷事件,当事的医务人员应立即向本科室负责人和单位领导报告,单位领导应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对出现本预案第十条所列情况的要及时向公安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患者及其家属可向医疗机构或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查处要求。
第十二条
医院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或行业作风工作督查小组接到医疗纠纷的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负责调查、处理或确定专人调查处理。
第十三条
发生医疗纠纷后,医患双方可在自愿、平等、诚信的基础上进行协商处理,如达成和解协议,处理即告终止。对投诉到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医疗纠纷,医院应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的工作。经多次调解仍无法解决的医疗纠纷,可建议患者或家属按法定程序进行医疗鉴定。第十四条
为查明医疗纠纷案件的原因,医院和死者家属均可以提出尸体检验的要求。如因拒绝或拖延尸体检验而影响对死因的判定,由拒绝或拖延一方负责。尸体检验不得超过48小时。应敦促死者家属将检查后的尸体及时进行火化。
第十五条
收到尸体检验鉴定结果后,医患双方应当委托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分清责任,划分责任大小,确定医方存在责任的,医患双方应当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理》的规定,通过医患双方协商、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调解或诉讼所在地人民法院裁决等方式,妥善解决医疗纠纷。
第十四条 因医疗过失或医疗并发症致残但不需继续治疗的住院患者,其家属应及办理出院手续。对于无理纠缠,拒绝出院的,经劝说无效,医院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对以医疗事故为借口要挟、损坏公物,殴打辱骂医务人员,聚众闹事,以及其他行为扰乱医院工作秩序者,由公安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篇: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预案
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
工 作 预 案
为加强行政机关应急处置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形成防范严密到位、处置快捷高效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水电局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水电局在办公区域内,发生火灾事故、群体上访、斗殴、盗窃以及重大自然灾害等,造成或可能造成工作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的突发事件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和最大限度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保障工作人员生命及财产安全、维护工作秩序和社会稳定。
二、工作原则
以预防为主,常备不懈为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映及时、措施果断,职责明确、加强合作为处置突发事件的总体原则。
三、应急处置机构
水电局成立了由20人组成的防范对应暴恐事件应急分队。应急分队在局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开展工作。
(一)组织机构
应急分队队长由副局长朱小岩担任,副队长由堤防工程管理处董作喜、防汛办副主任阮书宝、局办公室主任周强担任,队员为40岁以下各股室及院内二级单位负责人、干部职工。
应急分队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周强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职责划分
1、队长职责:
(1)领导应急分队工作,负责应急处置工作体系建设,预案启动、终止和现场指挥。
(2)负责与局机关有关股室、二级单位的协调,组织力量处置在办公区域内发生的突发事件。
(3)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分析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检查、督导预案的执行。
2、副队长职责:
(1)协助队长进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负责涉及突发事件有关的信息报送、原因分析、事件隐患排查等工作,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建议。
(3)检查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
(4)完成队长交办的其他事项。
3、队员职责:
(1)落实应急分队作出的方案、决定。
(2)根据职责分工,带领单位人员完成预定任务,并配合其他单位完成相关工作。
(3)教育培养单位人员树立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安全防范意识,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4)组织落实应急分队交办的其他事项。
4、办公室职责:
(1)落实应急分队作出的方案、决定。
(2)及时修订水电局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并报应急分队研究决定。
(3)收集、综合分析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建议。
(4)负责水电局干部职工应急安全教育和演练工作。
(5)向应急分队汇报预案的执行情况,报送相关信息。
(6)完成应急分队交办的其他事项。
四、报告程序
(一)当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突发事件时,现场工作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向应急分队办公室报告。办公室接报告后,要在第一时间向应急分队队长报告。
(二)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分队要在第一时间同时向局班子主要领导和上级应急处置工作组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经过、原因初步分析、现场已采取的措施、现场指挥人以及联系方式、电话等。
(三)事件发生后24小时内,要将事件发生的详细情况书面上报上级应急处置工作组。
五、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程序
(一)火灾事故
1、工作人员无论何时发现火情后,除立即报告应急分队外,要立即使用现场的消防器材灭火。
2、确认发生火灾后,立即向“119”报警,并通知门卫管理人员。
3、应急分队队长下达启动预案指令,组织工作人员按照职责分工立即赶往火灾现场进行灭火。
(二)群体上访事件
1、当发生集体上访时,负责接待人员应保持冷静,问清上访事由后,及时上报主管领导,同时迅速通知内保人员到现场维持秩序,做好疏通控制工作。
2、对集体上访人员应保持客观、冷静、克制的态度,一般情况下应避免发生冲突或争吵。
3、如上访人员较多,不听劝阻冲入办公楼或有伤人等暴力行为,内保工作人员要协助门卫坚决阻止其过激行为,并立即向“110”报警。
4、当上访人员冲击办公楼或有伤人等暴力行为时,应急分队队员都有义务在现场维持秩序,积极协助安保人员的工作,并进行跟踪拍摄、录像等工作,做到有针对性、有重 点取证。
(三)斗殴等暴力事件
1、处理斗殴等暴力事件应保持客观、冷静、克制的态度,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避免与其发生冲突或争吵。
2、发现或接报有斗殴等暴力事件,应立即报告应急分队,简要说明现场的情况(地点、人数、斗殴程度、有无使用器械等)。如能处理的,即时处理;否则监视现场,等待应急分队指令。
3、应急分队接报后要立即派工作人员到场制止,将肇事者带离现场接受调查;如场面无法控制,应立即报警。
4、斗殴事件中如工作人员受到伤害,应拍照、保护现场,留下目击者、扣下肇事者,作详细调查以明确责任和落实赔偿,并及时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
5、如涉及刑事责任,由当地派出所立案处理。
(四)盗窃等破坏事件
1、发现或接报办公室内有人盗窃,应组织抓获现场嫌疑人。如力量不够,则使用对讲机、电话或其它方式尽快报告应急分队,简要说明现场情况,监视现场等待上级指令。
2、应急处理分队接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场制止,并将嫌疑人带往问话室调查处理。
3、事件中如有财产或人员受到损害,应拍照或录像,保护现场,留下目击者,做详细调查,以明确责任、落实赔偿。
4、涉及刑事责任,由当地派出所立案处理。
六、应急保障准备
1、应急分队要切实加强对预案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到有备无患,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要切实加强现场指挥,杜绝混乱状况发生。
2、要组织教育全体工作人员提高警惕,熟悉各股室所处的位置、消防器材、电力设施、疏散出口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3、认真组织宣传学习,掌握本预案,每季度组织一次应急处置培训和演练,充分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第五篇:群体性事件信访处置工作预案
群体性事件信访处置工作预案
群体性事件信访处置工作预案
为及时有效地处置群众大规模集体上访事件(包括群体性事件,下同),将集体上访事件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切实维护机关正常的办公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特制订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按照XX市政府《关于维护信访秩序的通告》(以下简称市政府《通告》)精神,积极配合、联动处置,依法办理,及时妥善处理重大集体访,推进依法信访,维护社会稳定。
二、工作原则
(一)落实责任。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及早介入,妥善处理,尽量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把矛盾解决在基层,避免群众集体越级上访。
(二)联动处置。信访部门要加强与街道办事处及职能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做好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集体访处置工作。可采取联席会议的形式加强沟通合作,努力建立“属地牵头,部门负责”的信访问题协调处理机制。
(三)依法办理。加强信访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按照公开公正、便民利民的原则,规范处理群众信访问题的程序和方法,严格依法办事,依法维护信访秩序,依法处置信访活动中的过激违法行为。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组织机构。
处置集体访的领导机构为区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区信访局作为区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机构,负责集体访的受理及具体联络(请登陆政法秘书网)、协调工作,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处理集体访。劳动争议或劳资纠纷类,原则上由区人力资源管理局直接受理和处理,必要时由区信访局牵头协调其它部门参与处理。各街道办事处、区直各有关部门和企业、法院和检察院、驻盐各有关单位分管信访工作的领导及信访工作人员,应根据区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和区信访局的安排,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积极参与集体访的协调处理,共同做好群众集体访处置工作。
(二)协调部门的工作职责。
区信访局作为区委区政府处理信访问题的专职部门,在重大集体访发生前,要建立完善、灵敏、高效的信访工作网络,健全信访隐患排查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制度。对群众普遍关注和反映强烈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要立足于抓早、抓小、抓苗头,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在处理重大集体访过程中,区信访局应起到牵头、组织、协调作用,及早介入、及早处理,要自始自终在事件发生现场,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引导群众依法上访,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商,及时将处理情况向有关区领导汇报。
(三)各单位、各部门的工作职责
各街道办事处、有关职能部门应根据“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切实处理好本地区、本系统范围内的信访问题。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要履行好信访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当发生群众大规模集体上访时,主要领导要迅速赶赴现场处理。要敢于面对面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积极主动地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当来访人采取违反法律法规和市政府《通告》精神的过激行为时,公安部门应及时加以劝阻、制止,必要时对个别带头闹事者采取强制措施,维护信访秩序。
四、处置范围
按照国务院《信访条例》的规定,上访群众超过5人(含5人)列为集体访。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纵深推进,造成了利益格局的调整,引发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信访形势日益严峻,呈现“一化、两增、三多”的特点。“一化”即信访活动日趋组织化;“两增”即信访总量持续增长,过激违法上访数量不断增加;“三多”即集体访多、越级访多、重复访多。其中,集体访数量多、规模大,已成为群众信访的主要形式。为此,本预案将集体访分为一般集体访(5-29人)和重大集体访(30人以上)两类,并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分类、分级处理。
五、处置措施
发生一般集体访(或群体性事件),如反映的问题较简单,一般情况下,由区信访局牵头,协调相关职能部门按规定程序处理。如集体访反映的问题较复杂、冲突较激烈,矛盾有可能升级,则援引以下重大集体访应急处置办法处理。
(一)来访人推选代表。根据国务院《信访条例》规定,由来访人选出5名(含5名)以内的代表到指定地点,其他来访人由有关部门劝离或要求其在指定地点(如信访大厅)等候。同时,信访部门应先了解初步情况,安抚来访人,迅速通知相关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到场处理,并视情况向有关区领导汇报情况。区机关事务管理局保卫科及公安部门也应派人到现场或信访大厅,维持秩序,掌握事态发展情况。
(二)职能部门到场处理。根据“归口办理”原则,来访人反映问题所涉及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应在接报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或指定接访室参
与处理。对来访人反映的问题,有关部门能当场答复的要当场给予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要给予来访人合理的解释,并提出初步的处理意见。
(三)公安部门维持秩序。如来访人不满有关部门的解释和处理,情绪激动,有采取过激行为的倾向,机关事务管理局保卫科及公安部门应迅速增派保安和警力到场维持秩序,避免矛盾激化、冲突升级。如来访人发生有违反市政
府《通告》精神的过激行为,公安部门应果断加以制止,并在做好取证的前提下,对带头闹事者采取必要的措施。
(四)区领导接访群众。如来访人对有关部门的处理不满意,而有关部门又无法马上作出处理决定的,信访部门可视情况联系值班区领导或分管区领导接访群众。如反映的问题不属值班区领导分管,值班区领导可先了解情况。问题较简单、能现场处理的则现场作出处理决定;如问题较复杂,不能现场作出决定的,值班区领导可提出初步意见,事后由信访部门联系分管区领导作进一步处理。
(五)信访部门跟踪督办。由信访部门及时将区领导批示按程序转相关职能部门办理,做好相关的衔接工作,并进行跟踪督办。相关职能部门应按照区领导批示积极办理,在规定期限内书面回复信访部门,由信访部门答复来访群众。
(六)越级集体访处置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如发生群众集体越级到省、市甚至进京上访,区信访局应及时向有关区领导汇报情况,并根据集体上访情况和上级机关的要求,组织协调区维稳办、相关街道办事处、责任单位组成工作组赶赴现场,配合上级机关做好处置工作和上访群众的劝返工作。必要时由区领导带队。公安部门要派出人员到现场,协助上级机关维护信访秩序,注意做好过激违法行为的取证工作。区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安排车辆,供接返上访群众使用。
(七)公安部门制订专项预案。公安部门应根据本预案,尽快制订相应的专项应急处理预案,送区信访局备案,以便及时沟通和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