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搞好调查研究与写好调研报告
搞好调查研究与写好调研报告
[ 作者:刘俊生来源:应用写作杂志社点击数:1299更新时间:2011-1-24文章录入:jlyhx ]
【字体:】
在机关工作的同志,都要搞调查研究,也都要写调研报告。但要搞好、写好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这里就把我个人的一些体会拿来与各位交流,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想从三个方面入手:①什么是好,说说自己的看法;②怎么做好,谈谈个人的心得;③如何写好,讲讲多年的体会。
一、好的标准
何为好?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金子就会发光、铁蛋子只能生锈,好东西总有它的独到之处,所谓胜出必有所长。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我觉着这个“好”应该满足“三个三”。
1.从事情本身看,应该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分析透彻,事儿摆得清楚;二是观点正确,理儿讲得服人;三是建议可行,招儿出得高明。
2.从现实需要看,应该抓住三个重点:一是紧贴中心,您得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说事,偏离了中心,就是在干瞎账活;二是决策需要,您得围绕领导关心、事关大局的大事要事开展工作,也就是说,要站在领导的角度、全局的高度去思考问题,自觉地替领导摸情况、给领导当参谋,这样您的工作才有价值;三是社会关注,就是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搞调研,用我们的调研来反映真相、用研究的成果去解惑答疑、用可行的建议去促进工作。
3.从工作成效看,应该达到三个效果:一是领导认可,领导给您做了批示、留了墨宝,说明您的调研有价值、您的成果有分量,进一步讲,如果您的东西能够引起高层重视,转变为党委、政府的决策,那可就是上乘之作了,假如您一年能够推出三五个这样的成果,您在领导心中的位置可就不一样了,说不定哪一天就给您个高升的机会。二是社会公认,您的成果被报刊刊用了、被内刊转载了,说明您的探索是有益的、您的研究是可取的。别小看登报纸上杂志,没有独特的角度与观点,媒体不会买账、内刊也不采纳。刊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价值、代表着成功。三是大家赞同,自己说行不算真行,大家说好才是真好。同行们给您挑大拇指,甚至社会上的人都觉着您的东西不错,才说明您确实是高、实在是高!
二、做的要领
怎么调研、调研什么、不调研什么,什么时候调研什么,是有所讲究的。建议大家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重要的前提——上心
调查研究是一项基本功,对机关工作者或企业文秘人员来说,它虽然不是第一位的工作,但并不意味着它对您不重要。如果您对自己的要求仅仅是很好地完成日常工作,那您对岗位要求的理解还是浮浅的、欠缺的,更有意义的事情是通过对工作情况的深度开发,还原事物本相、查找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所以别拿着调研不当回事。我的看法是它对岗位职能的发挥和您个人在领导心目中的地位,远比日常工作本身要大得多;它需要的功夫,也远比鼓捣现成事要硬得多。调研与您的本职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能够形成一种将调查研究默默然挂在心上的良好习惯,从起点上就融进调研的意念,并用缜密的观察来洞观其变,随时跟踪动态、收集素材,那么您的工作就会主动得多、有效得多。
2.遵循的原则——三别
第一,别光干现成活。要有意识地搂一些与本职工作有关的信息和情况,善于探寻工作成败的原因、挖掘事件背后的根源。或者说要在平常的工作中发现不平常、在日常的工作中提出新思想,而不是光低着头干现成事。这样您的工作才会更有价值。
第二,别去干瞎账活。领导不关心、上级不关注的事少干或者干脆别干。他脊梁背痒痒,您给他挠脚心,那是费力不讨好,弄不好还有可能踢您两脚。所以要善于“摸脉”,看看领导在想什么、干什么。把握领导
意图,您的工作才能干到点儿上。
第三,别干等着派活。各位工作都想着进步,怎么进步?主动、超前地为领导服务才是出路,大伙都有给领导倒水、提包、开车门的良好习惯,建议把它延伸到调研当中,主动地想领导所想、想领导没想、想领导来不及想的事情,并有意识地去搂一些情况、搞一些调研,超前地为领导出一些主意、想一些办法。这个事儿做好了,相信领导会更加地看重您。
3.选题的重点——三高
一是高层重视。就是要研究领导重视的问题,把调研的重点锁定在党委、政府关注的大事、要事、难事、急事上。建议大家多学文件、多看报纸、多听会议,以把握宏观大势。否则,您就找不着北,就会把活干走脚了。二是高点站位。就是要胸中有大局,从全局的高度想事情、从宏观的角度看问题。这样的话,您就可以居高临下,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现象、发现别人找不到的问题、想出别人想不到的主意。每个人的工作可能是具体的,但思考问题时可不能局限于手头上那点事儿,否则就事论事,就弄不出有高度、有价值的东西来。三是高度留意。就是要洞察秋毫,形成用心观察的职业习惯,善于在平常中发现不平常、在一般中发现不一般,通过跟踪调查、分析研究将一些动态性、苗头性的东西及时反映出来,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4.关注的目标——两面
就是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研究问题。领导关注的重点,往往是非常态的东西,要么是某个事挺露脸,需要总结宣传;要么是某方面不正常,需要解决问题。所以我们搞调研也得有所侧重。我的看法,正常的事不必多说,两面的事留心关注。也就是说歌功颂德、总结经验的东西要多多地搞,这样的话领导高兴基层满意,最终是皆大欢喜。但仅做这些是不够的,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是糊弄领导、讨好基层,而是要客观地帮着领导查摆问题,给他解惑、答疑、支招。什么时候您的调研只能给市长看、给书记看,只能给总裁看、给经理看,成了领导重视的内部资料,就说明您的功夫到家了。当然,您得吃透领导的脾性、揣摩领导的心情,并选择适当的方式和时机来提出建议。否则,闷着头瞎干,惹恼了领导也是得不偿失。
5.把握的时机——一点
就是卡住调查研究和调研报告上报的时点。有些事情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过了点儿就没价值了。比如我们经常搞季度分析,这个东西必须在季度结束后尽快推出,到了年底还搞三季度的分析,有什么意义?快速行动,适时上报,往往是事半功倍。
另一方面,从服务领导任职时间的长短来看,这个“时机”的把握也要有所讲究。我认为有三个重要时点需要把握:①给刚来的领导谋思路。包括给他提供一些基本的情况、基本的特点、基本的工作方略等,因为他刚来,需要掌握情况、需要理清思路、需要“点三把火、踢头三脚”,如果您能在这时给他一个翔实而具体的情况、明确而可行的建议,相信您很快就会进入他的视野。②给干着的领导想办法。干了一段时间的领导,往往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如果您这时能够设身处地为他出一些主意,经常帮着他分析某个事情怎么解决更有利于工作开展、更有利于让他摆脱困境,相信他会觉着您这个帮手很挡戗。③给日久的领导出政绩。他干了一段时间,无论对上级、对群众都需要有一个交代,这就需要您给他归纳成绩、总结经验、展现成果,以表明他工作出色、政绩突出,如果您能够及时把这项调研做好,相信领导会非常欣赏您、器重您。
6.提高的途径——三条
一是多学多练。调研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您别觉着现在的东西不行,只要您努力,说不定哪一天您就成为调研高手;您也别觉着您的东西不错,只要您用心,说不定哪一天就看着原来的东西不是东西。只要您不满足现状,善于学习和积累,善于在学中干、在干中练,您的调研能力就会不断提高。二是反复推敲。大伙都不是神,没有“一眼望穿”的本事。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都得一步步来。应该说,形成一个结论、确认一种观点并且准确无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拿不准的事可以先放一放,过些日子再拿出来看看,就有可能看出问题、看出破绽,什么时候觉着成熟了,再拿出来给领导参考。
三是相互争鸣。争鸣是一种开拓视野、完善思路、提高调研水平的好办法。这一点,我们搞调研的同志深有感受。我们的一些东西,就是在相互争论中形成的,就是在互相否定中提高的。建议大家遇到问题,不要光自己憋、自己想,可以拿出来让大家挑挑毛病。这将非常有利于您的提高与长进。
7.搞好的要求——三点
一是耐得住寂寞。调研是个苦差事。要想把调研搞深搞透,就得一丝不苟、一心独用,就得耐得住清苦、熬得住清净,甚至需要舍弃与朋友聚会、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和机会,所以您得有不怕寂寞和艰苦付出的思想准备。
二是坐得住屁股。不管您是什么性格,内向还是外向、深沉还是张扬,要干这个活,就必须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地了解情况;就必须稳下心来,老老实实地进行研究。胸脯子上长草、屁股底下长蒺藜,干不了这个。
三是习惯于积累。好脑子比不上烂笔头,不管您的记忆力多好,都要形成做笔记的好习惯。要善于记、善于想。记得全,需要的时候就能够信手拈来;想得深,研究的时候就能够鞭辟入里。如果记得少、或者记得不全,就会影响到材料的积累和组合。形成做笔记的好习惯,把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对搞好调研十分有益。有时候,思想火花就是一闪念的东西,稍纵即逝,一不留神就又忘掉了,所以建议大家要带本子、记笔记。搞调研,靠的就是这些日积月累的素材。
三、写的建议
一个好的机关工作人员,不仅要把调研搞得深入透彻,而且调研报告也要写得规整漂亮。您调研得不错,但表达不到位、逻辑不清楚、语言不通顺,就会事倍功半,埋没了您的劳动和才华。所以在写作上也得下一些功夫、找一些技巧。对于写作,我从三个方面与大家探讨。
1.基本的程序——五步
写调研报告不能像小学生写作文一样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要讲究文章的结构、层次、韵味和可读性。对于基础好的同志,可以先打个腹稿,然后一气呵成。对于多数同志,还是建议您按照下面的顺序来组织文章:
先写提纲。把要写的内容先罗列进去,这期间可以增增删删、逐步细化,直至觉着这些内容能够足以表达您的意思。这样写起来就有个靶子,不至于丢项落项。
再搞梳理。决定说哪些、不说哪些,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这是一个资料取舍和权衡的过程。
甄选标题。包括总标题、大标题和小标题,也就是给您的报告起一个好名字、给您的文章搭一个好架子。这实际上是一个谋篇布局问题。
进入写作。分别就每个标题下面的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修改加工。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完善,包括修改篇章结构、审查逻辑关系、润色文章语言等,最后形成完整的调研报告。
2.把握的重点——四个
写调研报告是个比较严肃的事情,但为了增加报告的可读性,在不冲淡主题、不失严谨的前提下,可以使用一些写作的技巧。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千锤标题、百炼正文、精雕开头、细琢结尾”。这四个方面把握好了,您的报告就富有色彩。
①标题的润色。文美在标题。一篇文章能不能吸引读者,首先要看您的题目拟得怎样。古人说过:“题好文一半”,足见标题之重要。润色出一个好的标题不容易,它要求我们有足够的词汇积累和过硬的遣词造句功夫。润色标题要遵循三个原则:
一是简明概括。就是要一语破的,让人能够看懂您想说什么,要表达什么意思。标题上不能用模棱两可的词、不能有生僻硌棱的字,也不能啰里啰唆,一个标题弄两行。
二是亮丽清新。就是要让人读着爽快,新奇而又朗朗上口。这里,您不能用老掉牙的词来说事,但也不能把尚未定型、指代不明确的词儿放进来。否则的话有可能弄巧成拙。
三是对仗工整。包括大标题、小标题形式要统一、词性要一致、字数要相等,这样显得干净利落、规整严谨。
我举个例子:2005年我写过一篇“靠什么打造华北明珠”的文章,目的是探讨如何搞好衡水湖开发。想说这么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巧遇国家实行最严格的土地政策,怎么解放思想,去迈门槛儿、绕红线,解决建
设用地问题。二是没有钱,建设资金怎么解决?三是水的问题。衡水湖的水都是引来的,到时候怎么确保有水可玩?另外防止污染的问题也必须考虑,一坑黑水谁上您这里来玩?四是怎么融入文化内涵。没有文化,一个大泥坑有什么看头?五是怎么处理好衡水湖与市区的关系。如果按照这些方面的本意不加修饰做题目,这篇文章的标题就是图一中润色前的部分。
图一:
用这些文字作标题,也能表明我的意思,但是很平淡,让人看着也不养眼。所以我对这些标题进行了润色,形成了图一中润色后的这些题目。大家比较一下,总标题用“靠什么打造”替代“如何搞好”,是不是显得比较有劲?用“华北明珠”指代“衡水湖”是不是更加亮丽?再看看大标题,用“顶破„天花板‟”来指代解放思想,是不是很有新意?用“多方„筹银子‟”来替代“采取多种措施筹集建设资金”是不是更加简练?用“保住„生命线‟”来解释“如何解决水源问题”是不是更加有力?用“打造„湖文化‟”来说明要“注入文化内涵”是不是更加简明?用“建设„一盘棋‟”来指代处理好“衡水湖与主城区的关系”是不是更加明确?再从形式上看,都是五个字一句话,对仗工整、朗朗上口,给文章增色不少。
②开头的雕琢。万事开头难。写文章也是如此。不管是什么文章,首段得势,则通篇皆佳。否则的话,一开头就让人提不起精神,谁还往下看?组织开头要注意四点:
一是起笔点题。使读者一下子就“进入角色”。
二是阐明基调。明确调研事件的性质,是好、是坏,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让人明白您想说明什么观点。
三是引人入胜。就是要吊起读者的胃口,吸引读者往下看。
四是引起下文。为正文打下伏笔,使读者读下面的文章时不会感到突兀或摸不着边际。
③正文的锤炼。正文是调研报告的主体,标题再漂亮、开头再精彩、结尾再赶劲,如果正文写不好,那就成了“花拳绣腿”。为了把正文写得丰富可读、耐人寻味,建议大家在正文的写作上要遵循“三讲”原则:一是讲究逻辑。先讲什么、后说哪些,要有个合理的安排,不能语无伦次。按照题目的性质,或者是平行着写,分别就需要说明的问题逐一论述;或者是递进着写,层层深入地渐进分析。不管是哪种写法,都不能有逻辑上的错误,并且要干脆利索、表达准确。同时还要注意一件事情、一个问题只能在一个部分表述,不能前边说了后边还说。
二是讲究例证。就是要用案例给您的论点当注脚、给您的研究添厚度,或者通过旁征博引让您的报告深入浅出。
三是讲究文采。就是要在报告的文采上下些功夫。干干巴巴地平铺直叙让人乏味。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善于进行遣词造句,以增强您报告的准确性、可读性和感染力。
比如我在写《靠什么打造“华北明珠”》“打造湖文化”的时候,先这么开了个头(图二中通常的写法部分),觉着非常平淡,于是加进了一个案例(加进案例和文学色彩的写法部分),这样一来,这个东西就写活了。
④结尾的写作。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口收得好,即使报告里有些小毛病,有时候也不是那么扎眼。好的结尾要能够强 化调研报告的中心,给人以冲击、给人以启发、给人以深刻思考。有人说,好的结尾要能够“使读者好像嚼橄榄,已经咽了下去而嘴里还有余味;又好像听音乐,已经到了末拍而耳朵里还有余音”,虽然绕口但我觉着是说到了点上。总的来说结尾要结得适时、结得赶劲、结得拔高、结得回味无穷。当然,有些报告在说明主题后,也可以自然结束。文章结尾有“四忌”:一忌“刹空”,该结的时候不结,造成文章臃肿;二忌“刹偏”,偏离主题,到最后把文章弄走脚了;三忌“刹过”,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有时候含蓄也是一种境界;四忌“刹急”,不该结的时候结了,该说的没说完,也会留下一些遗憾。
3.写作的建议——七条
调研报告有其自身的特点,撰写起来既不同于信息简报,也不同于红头文件,在不失严谨的前提下,需要您自己的创意和把握。我给大家七条提示:
①先事后文。就是要以事实为依据、以分析研究为前提。写调研报告,最大的忌讳是盲目动笔。正确的做法是:想搞一个课题,首先要把它研究透彻,弄清楚它的“其然”和“所以然”,然后才是您发挥文字特长的时候。也就是说,要“先掰察事,后琢磨词”。把事儿想通了,才会见解独到,才能言必有中。
②周密严谨。就是要论证充分,言必有据。调研报告不是让您“海阔天空”的文体。它要体现客观性、真实性、针对性和逻辑性。因此,不能用不切实的情况、拿不准的观点来推理结论;不能用不确凿的东西去佐证观点;更不能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把不是当理儿说。那样的话,您的写作就误入了歧途,您的东西就失去了价值。在文章的架构上,也要纲举目张、丝丝入扣,多一个段落是累赘、少一个环节是缺憾。
③自圆其说。就是要为您的说法找到充分依据。一篇报告,不仅要反映一些情况,更要阐述您的观点、提出您的见解、拿出您的招数。这应该是整个报告最闪光、最抢眼的地方,也是最叫劲、最能体现您的水平和能力的地方。鲜明的立论、独到的见解、可行的招数,不是空穴来风,要有充分的理由来佐证,让人家看了觉着确实是那么回事儿。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得设法“自圆其说”,通过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给您的论点找证据、给您的观点找说词,就得先把自己说服了。如果连自己都说服不了,干脆不去谈它。④立意独到。就是您的报告要新奇独特,包括对调研事件的认识、对关注问题的阐释、对改进工作的思路等等不仅要鞭辟入里、立意高远,而且要个性鲜明、立意独到。同时在切入的角度、表达的形式上也要匠心独运。我的建议是,别人都写的事您别写,要么就从不同的角度去写,要见他人所未见、写他人所未写、言他人所未言,这样您的东西才能够标新立异,领导才愿意看。
⑤精练简约。就是文章要写得简短精练。在结构和层次上,要删繁就简。写文章不能像小学生算四则题,大括号套中括号、中括号套小括号,一层一层地套个没完。在表述上,要长话短说、言之有物,挤出多余的水分。在确保准确、到位的前提下,要惜墨如金,能用一字、不使一词,能用一词、不使一句,能使一句、不用一段。
⑥长短适中。就是报告不能容量太大,不能期望把所有的东西都塞进去。必要的话,可以通过“系列研究”、“系列报告”的形式逐一发表,这样既短小精悍,又能让人家在看您的东西时有喘息的机会。一篇报告,有二三千字就不少了,三五十页的东西,一看就让人脑袋发大,除非非看不可,谁也没有这样的耐性。去年5月我写了一套《关于我市建设问题的几点思考》的文章,总共一万三千多字,我分八篇文章逐一呈给领导,结果篇篇都有多位市领导作批示,如果一下子把它推出去,恐怕就没有这样的效果。我的体会是,什么时候您的报告写成了千字文,您就到了被领导高看的时候了。
⑦力求鲜活。就是要创新形式、丰富内容、锤炼语言,提高报告的可读性。与一般的公文相比,调研报告的写作要求不是很严格,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和手法去组织,包括篇章结构、语言风格、观点陈述等等,只要不失真实性、客观性、逻辑性,什么样的形式都可以探索。文章要有自己的风格,所谓文如其人。有了风格,东西才比较鲜活,人家才愿意看,否则观点平平、语言干涩、形式呆板,看不了几页领导就烦了。所以要讲究风格,讲究怎样才能把您的观点、思路和建议更好地表达出来。这样的话,人家在看您东西的时候,才会觉得比较养眼,才会有耐性,也才能够创出您的牌子。
(作者单位:衡水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第二篇:怎样搞好调查研究与写好调研报告
如何开展调查研究是一个行为科学,也是一个方法论问题;而怎样写好调研报告则是一个将行为科学、方法论与认识论相结合、相统一的问题,这里有一个从实践到认识的分析、判断、推理的逻辑过程。怎样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一项需要费心、费时、费力的复杂工作,也是需要面对实际、面对基层、面对群众的工作,不仅有一个方法论的问题,而且也有一个世界观、工作态度和群众观点问题。我体会,要搞好调查研究工作,必须做到三点:第一,要把握“两头”,根据需要与可能确定调研重点。所谓把握“两头”,即是一要把握“上头”,了解党和国家一个时期的大政方针是什么,有什么突出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讨和研究;二要把握“下头”,就是了解社会在如何发展,老百姓在想什么、干什么、盼什么,创造了什么新鲜经验,有什么热点、难点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特别是通过制定政策去调节。对这两头吃透了,就可以根据需要与可能,确定调研工作的总体方向,立定工作的标杆,选准调研工作的突破口。
在确定调研的项目以后,还要做好一个基础的工作,就是要准备好调研提纲,明确所要进行的调研目的、调研范围、调查地点、调查对象和调查的重点。既要有大纲,又要有细目,有的还要有统计的表格。
第二,迈开双脚,深入实际,广泛调查,详细地占有第一手资料。调查中,一要“沉”,就是“沉”下去,沉到群众中,用心地听他们讲,切忌走马观花。二要“谦”,就是以谦虚的态度,甘当小学生的精神,请基层群众发表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切不可高高在上,好为人师,下车伊始,哇啦哇啦。三要“全”,即全面了解。尽管基层说的、讲的都不一定是我们调查所需要的材料,但是要尽量搜集。如果想寻找一个有用的素材,必须搜集10份甚至更多份素材,占有材料说法要“以十当一”,多多益善。四要注意引导,即引导调查的对象围绕调查的主题发言,围绕所要了解的重点发言,不可泛泛而谈。五要“实”,即坚定地贯彻实事求是原则,要求调查的对象讲实话,反映实际的情况。对有关典型细节和数字要反复核实。六要亲手记录。这不仅可以解决“感觉”问题,而且可以在记录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理性的认识。总之,在调查工作中,要身到、心到、口到、手到。
第三,要对记录的材料及时进行疏理,并不断进行交流。在每次调查座谈之后,调查人员一定要挤出时间对自己的记录作一番梳理,对调查的过程作一“回头望”,看一看被调查的人员是否反映了实际问题,素材是否全面,调查座谈的目的是否达到;哪些素材有用,哪些素材备用,哪些素材还要继续调查。同时,几位调查者还可以经常交流一下,集思广益,提出看法和见解,这样就可以使调查更深入,获得的真知灼见更多。如何写好调查报告要写好调查报告首先要把握这一文体的特点。一般来说,它有三个特点:一是针对性强。调查报告一般都是针对某一重要情况、经验或问题进行有目的的系统调查研究后写出来的书面报告。报告要总结经验,找出规律,提出指导性意见。二是典型性强。调查报告是集中反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因此,所选取的素材必须有典型意义,能反映事物的本质,能给全局工作提供借鉴。三是报道性强。所谓报道性强,即调查报告所反映的典型事实以及见解可以见诸于报,有的不能见报也可以作内参,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鉴于调查报告具有以上特点,所以它的写法不同于写领导讲话,不同于写新闻通讯,不同于写总结报告。调查报告一般采用第三人称;在表达方式上大都采取叙议结合以叙为主的形式,有时还可以用图表辅之;在内容上要求是有情况(包括经验、问题)、有分析、有建议,特别是分析非常重要。一个好的调查报告,一定要有从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没有分析,就没有理性的认识,也就没有观点。
写好调查报告,我体会主要是把好三个环节:一是详细占有素材后,要认真分析素材,找出其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调查以后掌握素材一大堆,需要用筛选法斟酌取舍,减裁选用。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要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进行改造制作,分清现象与本质、主流与支流、成绩与缺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并从事物的相互关联中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提炼出正确的观点。
二是运用好典型,叙议结合,达到观点与素材的统一。运用好典型素材是写好调研报告的一个重要环节。典型事例不仅能证明一个问题在实践中哪些是可行的或者是不可行的,也能证明一个观点是否确立。所以在写这一文体的时候,要用典型素材说明观点,用反面材料衬托观点,用一组材料反复论证观点,用精确的对比突出观点。这样写,就能达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加之夹叙夹议,叙议结合,就能使人感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知和行的统一。毛泽东领导制定的我们党《工作方法六十条》中曾对开会提出一个重要的要求:“开会的方法,应当是材料和观点的统一,把材料和观点割断,讲材料时没有观点,讲观点时没有材料,材料和观点互不联系,这是很坏的方法。只提出一大堆材料,不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说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这种方法更坏。”讲的是开会的方法即汇报时的方法,实质是讲汇报的方法,也就是写好文章的方法。领会这一点,对如何写好调研报告很有指导性。
三是加强语言修养,力求表达准确,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调查报告要达到这样的宣传目的,即引人看,使人看懂并说服人。因此要加强语言文字工作。题目要新,观点要明,语言要打动人且通俗易懂。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是白搭,费力不讨好。总之,要短些,生动些,准确些,鲜明些,也要活泼些。
此外,调研人员的自身素质是调研能否成功的关键。一是理论修养。只有理论修养较深的人,才能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站得高、看得深,善于抓住本质,击中要害。二是文字功底。提高文字水平主要靠两条:一曰学习,二曰勤笔,即勤学苦练,特别是要勤于动笔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思考》等。作为公文,最好用规范化的标题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题结合式标题。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如何撰写调查报告
2004-4-8 8:59:37 音乐教研室 阅读12196次
调查报告撰写说明
一、撰写调查分析报告的意义
调查分析报告是调查人员对某种事物或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后,经过认真分析研究而写成的一种书面报告。调查分析报告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调查分析报告是调查工作的最终成果。
调查活动是一个有始有终的活动,它从制定调查方案、搜集资料、加工整理和分析研究,到撰写并提交调查报告,是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所以调查报告是调查成果的集中体现。
(二)调查报告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反映。
调查报告比起调查资料来,更便于阅读和理解,它能把死数字变成活情况,起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作用,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
要撰写好调查报告,必须了解调查报告的特点,掌握调查报告撰写的步骤,撰写报告的方法,使调查报告在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调查报告写作的特点
(一)调查报告的针对性。
针对性是调查报告的灵魂,它是指撰写的调查报告必须有明确的调查目的。任何调查报告都是目的性很强的,撰写报告时必须做到目的明确,有的放矢,围绕主题展开论述。
(二)调查报告的时效性。
对于调查报告的写作者来说,必须讲求时间效益,及时捕捉各种信息,并做到及时反馈。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调查报告的作用。
(三)调查报告的新颖性。
调查报告应紧紧抓住实践活动中的新动向、新问题,引用一些人们未知的通过调查研究得到的新发现,提出新观点,形成新结论。
三、调查分析报告的结构
调查分析报告一般由标题、概要、正文、结尾、附件等几部分构成。
(一)标题
1、标题的要求。标题就是调查报告的题目,由报告内容来决定,标题是画龙点睛之笔。(1)它必须准确揭示调查报告的主题思想,做到题文相符。(2)高度概括,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2、标题的写法。标题的写法灵活多样,一般有两种:单标题与双标题。
单标题就是调查报告只有一行的标题,一般是通过标题把被调查单位和调查内容明确而具体的表现出来。
双标题就是调查报告有两行标题,采用正、副标题形式,一般正标题表达调查主题,副标题用于补充说明调查对象和主要内容。由于这种标题形式优点很多,正标题突出主题,副标题交代形势、背景,有时还可以烘托气氛,二者互相补充,因此成为调查分析报告中最常用的形式之一。
3、标题的形式。(1)“直叙式”的标题,即反映调查意向或调查项目、或是地点的标题。这种标题简明、客观,一般调查报告多采用这种标题。
(2)“表明观点式”的标题。直接阐明作者的观点、看法,或对事物进行判断,评价。(3)“提出问题式”,即以设问、反问等形式,突出问题的焦点和尖锐性,吸引读者,促使读者思考。例如,《中学生早恋问题说明了什么》等。
(二)概要
概要即调查报告的内容摘要,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简要说明调查目的,即简要说明调查的原因;第二,简要介绍调查的对象和调查内容。包括调查时间、地点、对象、范围、调查要点及所要解答的问题;第三,简要介绍调查研究的方法。介绍调查研究的方法,有助于使确信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并说明选用该方法的原因。(三)正文
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要部分。正文部分必须准确阐明全部有关论据,包括问题的提出,引出结论,论证的全部过程,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等。
1、引言
(1)引言的写作形式。引言即调查报告的开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既可使分析报告顺利展开,又能吸引读者。开头的形式有这样几种:
1)开门见山,揭示主题。文章开始先交代调查的目的或动机,揭示主题。例如,2002年3月我们对2001级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进行有关心理障碍调查研究,目的是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矫正疏导各种不良心理,使学生健康成长。
2)结论先行,逐步论证。即将调查结论写出来,然后再逐步论证,这种开头形式,观点明确,使人一目了然。例如,2002年3月,我们对我校高一400名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不少学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方面的障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3)交待情况,逐层分析。文章开头可先介绍背景,然后逐层分析,得出结论。也可交待调查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等情况,然后分析。这样可使读者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再深入分析研究。例如,《放眼未来之路--1011名专家人士眼里的中国数据通讯网络》的开头,“中国邮电电信总局与北京新华信息商业风险管理有限公司于今年4、5月间在北京、上海、广东、广州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抽样调查,力图考查我国通讯网络的现状,并展望未来之路。”在这次调查中,除了涉及到特定专业问题外,还围绕着网络化的大趋势设计了许多问题,包括用户目前的网络使用情况、意见、需求等,调查对象是各种单位中通讯网络或计算机方面的技术人员„„。
4)提出问题,引入正题。用这种方式提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引导读者进入正题。
(2)引言部分写作应把握的原则。开头部分的写作方式很多,可根据情况适当选择,但不管怎样,开头部分应围绕这样几个问题:1)为什么进行调查;2)怎样进行调查;调查的结论如何。
2、论述
(1)论述部分的重点。论述部分是调查报告的核心部分,它决定着整个调查报告质量 的高低和作用的大小。论述部分的重点:1)通过调查了解到的事实,分析说明被调查对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2)调查的结果及存在的问题;3)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2)论述部分的写法。由于论述一般涉及的内容很多,文字较长,有时也可以用概括性或提示性的小标题,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3)论述部分的主要内容。不管你用多少个标题,论述部分大致可分为基本情况部分和分析部分两部分内容。1)基本情况部分要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对调查资料有背景资料作客观的介绍说明;或者是提出问题,其目的是要分析问题。2)分析部分。这是调查报告的主要部分,在这一阶段,要对资料进行质和量的分析,通过分析,了解情况,说明问题和解决问题。分析一般有三类情况:第一类成因分析;第二类利弊分析;第三类发展规律或趋势分析。
(四)结尾
结尾部分是调查报告的结束语。结束语一般有三种形式:(1)概括全文。综合说明调查报告的主要观点,深化文章的主题。(2)形成结论。在对真实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报告结论。(3)提出看法和建议。通过分析,形成对事物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或可行性方案。
(五)附件
附件是对正文报告的补充或更详尽的说明,包括数据汇总表及原始资料、背景材料和必要的工作技术报告。例如,在咱们写的调查报告里,我们可以把相应的问卷选一部分作为我们调查报告的附件。
怎样搞好调查研究与写好调研报告 张和生
今天我想讲两个方面问题:一是如何开展调查研究;二是如何写好调研报告。第一个问题: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调查研究工作是我们做好每一项工作的基础,不论我们从事任何工作都离不开调查研究,毛泽东同志曾有一句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作为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如何开展调查研究,我认为要把握三点要求:
一是要有明确的目的。在开展调查研究之前你首先必须把握好调研前的目标定位,通过调查我想了解什么,知道什么。我说这种目标定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主动型。就是根据自己工作实际期望通过调查研究,对自己下一步开展的工作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这种调查既是对以往工作的总结过程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二是被动型。就是上级领导交办的工作,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开展调查研究。比如局长想了解县区外贸企业新上项目的情况,你就要按照领导的意图把情况摸清楚。三是研究型。就是针对某种社会经济现象,为了深入探索内在的规律性,而开展调查研究。这种调查一般是预先选定某一方面的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是要有明确的目标。围绕自己要开展的工作,在进行调查研究之前要对被调查对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定位,我开展这项调查,主要是要调查什么样的对象,这样的对象对我所开展的工作有什么样的帮助。这种目标一般要服从于期望的结果。比如,要开展外贸出口企业改制情况的调查,那么我们首先要明确这次调查我们将了解那一类企业,是县级企业,还是市直企业,是所有的企业还是出口在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
三是要有明确的调查内容。在进行调查之前,首先对所调查的内容要有进行设计。设计调查内容在考虑三个方面要求:其一,点和面的结合,既要反映面上的情况,又要突出代表性;其二,时效性,既要反映事件发生的规律性,又要关注最新的进展情况;其三,可比性。要便于从不同调查对象的比较中发现问题。第二个问题,怎样写好调研报告
下面我想结合调研报告的写法讲具体的方法。在此我想讲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什么是调研报告
(一)什么是调研报告
就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经验或问题,经过在实践中对其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将调查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这就是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调查,应该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凭主观想象,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详细地占有材料。研究,即在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至于对策,调研报告中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但不是主要的。因为,对策的制定是一个深入的、复杂的、综合的研究过程,调研报告提出的对策是否被采纳,能否上升到政策,应该经过政策预评估。
(二)调研报告的分类
根据内容的不同,调查报告分为基本情况调查报告、新生事物调查报告、典型经验调查报告和揭露问题调查报告等。
(1)基本情况调查报告。就是关于某一领域、某一地区、某一单位或社会的某一方面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比如,我去年搞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这属这种情况。
(2)新生事物调查报告。这是及时向社会比较全面地介绍某一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通过揭示新生事物成长的规律及其产生的意义,向人民展示它的强大生命力,并通过预见性的判断推出它的发展趋势,达到指导工作的目的。比如以前我搞过的洪泽县以草养鹅产业的调查。(3)典型经验调查报告。就是对某一地区或单位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典型经验进行总结、推广的调查报告。它不仅可以起到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的作用,而且可以推广典型经验,用于指导面上的工作。比如最近我们要搞一个泾口镇块状经济调查,以前我们搞过施河教学具产业调查,就属这种类型。
(4)揭露问题调查报告。这是对工作中发生的重大事故、出现的严重失误所写的调查报告。这种调查报告通过全面、深入、细致的调查,用确凿的事实说明事故或问题发生的原因、情况和结果,分析其产生的背景及性质,以澄清是非,查明真相,达到解决问题,批评教育,告诫人们吸取教训的目的。
二、如何写好调研报告
(一)写好调研报告的基本要求
第一,必须掌握符合实际的丰富确凿的材料,这是调研报告的生命。丰富确凿的材料一方面来自于实地考察,一方面来自于书报、杂志和互联网。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获得间接资料似乎比较容易,难得的是深入实地获取第一手资料。这就需要眼睛向下,脚踏实地地到实践中认真调查,掌握大量的符合实际的第一手资料,这是写好调研报告的前提,必须下大功夫。第二,对于获得的大量的直接和间接资料,要做艰苦细致的辨别真伪的工作,从中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这是不容易的事。调研报告切忌面面俱到。在第一手材料中,筛选出最典型、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对其进行分析,从中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得出正确的结论,总结出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写调研报告时应特别注意的。
第三,用词力求准确,文风朴实。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很好的典范。写调研报告,应该用概念成熟的专业用语,非专业用语应力求准确易懂。通俗应该是提倡的。特别是被调查对象反映事物的典型语言,应在调研报告中选用。目前,盲目追求用词新颖,把简单的事物用复杂的词语来表达,把简单的道理说得云山雾罩、玄而又玄,实际上是学风浮躁的表现,有时甚至有“没有真功夫”之嫌。调研报告一般是针对解决某一问题而产生的。报告需要陈述问题发生发展的起因、过程、趋势和影响。如果用词概念不清,读者就难以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就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尤其是政策调研报告,用词准确有助于政策决策者迅速准确地理解调研报告的内容,有利于政策制定和调整的正确性。
第四,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调研报告要做到观点鲜明,立论有据。论据和观点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条理清晰。论据不单是列举事例,讲故事,逻辑关系是指论据和观点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如果没有逻辑关系,无论多少事例也很难证明观点的正确性。结构上的创新只是形式问题,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报告的形式上。调研报告的结构可以不拘一格。
第五,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思想素质。好的调研报告,是由调研人员的基本素质决定的。调研人员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一项政策往往涉及到国民经济的许多方面,并且影响到不同的社会群体,只有具备很宽的知识面,才能够深刻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正确判断政策所涉及的不同群体的需要;才够看清复杂事物的真实面目。恩格斯说过:如果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任何科学都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调研人员一定要具备透过现象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这源于日积月累,非一朝一夕之功。
第六,要对人民有感情,对事业、对真理有追求。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调研报告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作者所处的立场决定了报告的主题和观点,也决定了报告素材选取的倾向性。巴金说,“不是我有才能,而是我有感情”。深入实际搞调研,一定要有为老百姓、为国家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和感情。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调研报告的写作过程实际上也是探索事物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报告的论点和论据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而不是追随潮流,迎合某些群体的需要;这就需要调研人员非常敬业,具有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
(二)写好调查报告要把握的环节
撰写调查报告要把握三个环节:一是深入调查,获取材料;二是认真分析研究,揭示客观规律,确定主旨;三是精心谋篇布局,完成撰写工作。
调查研究是撰写调查报告的先决条件。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报告。只有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占有丰富的材料,才有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通过调查获取大量材料,通过分析整理,分析研究,归纳一个个论点,在此基础上,才能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这是调查报告的主旨。
三、调查报告的结构、内容和写法的基本要求
(一)调研报告的结构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1)标题。调查报告的标题形式比较灵活,通常有两种构成形式:一种是单行标题,一种是双行标题。单行标题又分两种形式;一种是公文式标题,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如《关于劳务输出情况的调查报告》;另一种是内容概括式标题,如《种草养鹅,以鹅兴业》。双行标题又叫主副式标题,由主标题和副标题构成,如《产权改革成效明显,改善管理任重道远——关于市属改制企业运行情况的调查报告》。又如去年我在淮安日报上发表的《走出乡村天地宽—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无论采用哪种形式拟制标题,都要力求做到简洁、醒目、观点鲜明。
一般在标题下面是署名,比标题小两号字,并且与标题选用不同的字体,居中排列。如果中公开发表的学术研究性的调查报告在署名的后面注上联系方式,以强调文质自负和表明自己的身份。
(2)正文。调查报告正文的结构一般由前言、主体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其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和写作要求如下:
1、前言。着重介绍基本情况并提出问题。一般概括说明三方面内容:一是调查工作的基本情况,二是“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三是调查研究结论的提示。但不同的调查报告,前言内容的基本事项不完全相同,也有的调查报告,没有前言部分,起笔直接进入主体部分。对于比较长的调查报告一般要前言,有的也称为导语,可以将调查报告的最精彩部分或者结论简要的概括出来,让读者在看文章之前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的核心内容,也是对调查研究结果的具体引证、说明部分。其结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纵式结构,根据事物的发生、发展、结局过程来组织材料。另一种是逻辑结构,即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分几个部分来安排材料,各部分可以设小标题,也可用序号标出,各部分之间可以是并列关系,也可以是递进关系。
3、结语。调查报告的结束语,带有结论性质,总结概括全文提出相关的建议,或对策等,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要求简明扼要,言尽即止。
(二)材料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1)掌握分析研究三步曲,提示事物的客观规律。分析研究贯穿于调查报告写作的全过程。首先,调查本身就伴随着分析研究。没有分析研究,就不可能选准调查对象;没有分析研究,调查的内容、方法、提纲也不能事先确定。其次,面对调查获取的大量原始材料,要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第三,只有经过认真地分析研究,才能真实地反映由材料分析到提出观点得出结论、提出建议办法的必然性。这一步分析研究与前两步的分析研究有所不同,它是前面两步分析研究的集中体现,因而更深入、更完整、更系统,更具有理论价值。(2)用事实说话,把观点和材料统一起来。应该注意两点:一是要善于选择运用具体、典型的材料说明观点,其中包括典型事例、综合性材料、对比性材料和数据等。二是善于综合运用叙述、说明、议论的表达方式,把观点和材料紧密结合起来。
在这里我想结合我自己的经验讲四个方面的技巧:一是观点与材料如何处理好关系。一种方法是列出观点找材料。当然这种观点的确立应该是自己心中有数,要服从于调查报告的目的。比如我以前搞的劳务输出的调查,当时我提出的观点外出打工比在家种田收入要高,那么这个观点提出来了就得用数据去证明这个观点,因此要收集一个农民一年在家种收入是多少,外出打工收入是多少并进行对比,并且一两个人不能说明问题,那么就要找一批人。另一种方法是借助材料提观点。比如企业改制前后发展情况对比,通过数据说明改比不改强。二是数据的采集与整理。在调查之前首先自己要列出一个大致的提纲,然后根据自己的初始主观判断(当然这种判断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这就要靠数据来说话以证明初始的判断,然后设计要采集的数据。数据的采集也有技巧就是尽量采用已经公开的数据,比较统计年报、财务报表等,这里要说明的是,如果你的文章是准备发表的,那么你随时准备别人对你的数据提出来出质疑。即使给领导人看的材料,你得让领导相信这是真的。因此一般图表资料都必须注明数据的出处备查。三是材料的引用。一般是先有观点后有材料,用专业术语讲就是论据,你提出这个观点,就得用事实来证明你说的是对的。如果不受篇幅的限制一般要举两个以上例子,正反两方面或者不同侧面去说明。四是文字说明与图表的配合。一般给领导人看的材料能用文字说明的不用图表,而用图表必须对图表做出相应地解释。当然写调查报告各人风格不同,我给领导人写的调查报告一般不用图表,主要是篇幅限制,而且领导比较忙,你搞那么一大堆图表无非是想说明你的观点,其实领导相信你,只要把观点说清楚说行。但是我写学术性调查报告,必须用图表,而且还对图表的数据来源、计算方法还要作一定的交待,因为你是搞学术,你的论文要经得起别人的检验。所以说搞学术研究的人是比较严谨的,有时也比较愚。
四、做好调研报告应注意的几个原则问题
(一)做到调研报告应该把握的几个原则
1、要有宏观的视野
要善于把所研究的问题,包括具体的研究对象和微观的问题,放到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来进行考察。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能孤立地去进行考察。某一领域的问题或者某一类问题,必然是更大领域,乃至国内国际背景下发生的问题,是更大领域问题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研究当中,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宏观的视野就要求我们眼界要开阔,思路要敏锐,要站得高,看得远。
所以,我们必须要用宏观的视野去考察微观的问题,要把微观的问题放到一个更大范围里面来进行考察。不能只从自己熟悉的学科或者是熟悉的领域来考察。
2、要有全局观点、战略眼光
这也是对研究报告的一个根本要求,就是江泽民同志说的要有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即便是涉及到一些更具体的问题,也要从战略的高度来进行考察。
对策研究的战略性、前瞻性,应该体现在对事物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发生发展的趋势,做出有理有据的分析和回答。对可能的战略抉择或者叫政策选择,要提出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3、研究工作要用先进的理论做指导
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观点不能变,这是我们最有力的思想武器,是对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根本要求。但是,在具体学科理论的运用上,我们应当善于吸收当代先进理论的合理内容来指导研究。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很广泛,涉及的学科很多,所以我们对新的理论、新的方法要特别关注。要善于运用包括统计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等学科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二)写作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提倡写短文章
我们提倡写短小精练的,两万字以内的研究报告(主要是指对策性的研究报告)。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决策机关日理万机,很难有时间读太长的报告。我们有些同志总想追求全面、系统,总怕别人看不懂,结果报告写得太长,动辄洋洋数万言,甚至数十万言,总希望写成专著。要知道,文章如果过长,就有可能造成观点不突出,条理性不强,反而埋没了最有价值的东西。不要把闪光的金子埋进沙堆,让读者自己去发掘。古人曾经说过,写文章应该是“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这是形容好的文章应该像深秋的树木,枝干凸显、清晰,像早春二月绽开的花朵一样新鲜。
2、注意写作方法
研究报告的写作方法要与目的、内容的要求相适应。纯学术著作的写作方法并不一定适于写研究报告。我提醒大家在写作方法上要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文字要尽可能精练、准确。研究报告不是文学作品,不要去追求文字的修饰性,不要去采用文学写作中的那种积极的修辞方法。也不要为了所谓的语言生动,过多使用民间口头语言的“大白话”。积极的修辞方法或者“大白话”在逻辑上必然是不严谨的,不科学的。其次,要确定好各级标题。章、节、目的各级标题,就是文章的一个索引,也是读者必先浏览阅读的内容。所以标题一定要醒目。研究报告的各级标题应多采用论断式的标题,即一个标题就可以是一个观点。尽量少采用提示性的,集中性的标题。大家可以再看看毛泽东同志的《湖南农民考察报告》,《论持久战》等文章,对我们会很有参考价值。
3、内在逻辑性要强
研究报告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清晰的观点,还必须有很强的逻辑性。要以理服人,在这里主要就是要靠逻辑的力量。一方面,研究报告虽没有固定的格式,但整个文章的逻辑结构必须是严密的,文字逻辑(主要是汉语逻辑)必须是严谨的,要能够自圆其说。
调查报告,顾名思义,先有调查,后有报告。没有调查,就谈不上报告。调查是前提,报告是结果。因此,写调查报告,需要把握三个基本要素,就是周密调查,深入研究,精确表达。调查是广备料,研究是深加工,报告是出产品。下面我就结合多年的写作体会,谈一谈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一、灵活确定调查报告的写作形式
调查报告有多种类型,比较常用的有三种:
第一种是情况性调查报告。这种报告主要任务是报情况,包括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是综合性的情况报告,就是围绕一个专题,采取自下而上地进行调查,或者组织一个调查组,抓住一个专题,既搞纵向调查,又搞横向调查;既搞宏观调查,又搞微观调查;既搞单层次调查,又搞多层次调查,写出全面、系统的情况报告。二是专题性的情况报告。如对某个单位、某个部门,某个人,贯彻执行某一项方针政策,开展某一种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查,或者对某一个具体事件发生的情况进行调查。这种情况的调查报告,多是供领导参考,也是为领导作决策的一种主要依据,写好了很受欢迎。作机关工作的同志应多搞这种类型的调查,多研究这种类型的调查报告。如:《北京市外商独资企业党建工作情况调查》(《党建研究内参》2002年第1-2期P27-28)就是一篇情况性的调研报告。该报告文字不多(3000字左右),写得很精炼,看了以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种是经验性调查报告。这种报告主要是总结经验向上级反映或向下级推广。当某一个单位、部门、个人,在某一方面创造出先进经验,机关根据领导的要求和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去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找出带规律性的东西,加以总结,写成报告,上报下发。这是一种既受领导欢迎,又受群众欢迎的调查报告,也是一种用典型指导工作的有效方法。实践证明,机关写这种类型的报告越多,工作越活跃,发挥的作用越大,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如:《泾阳县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的调查》(《党建研究》2002年第3期P45-46)就是一篇经验性的调查报告。作者(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中共咸阳市委组织部)通过对中共泾阳县委(该县是李岚清同志的“三讲”教育联系点)处置不合格党员情况的调查,总结提出了五条值得推广的经验。全文不过3000字,内容充实,实事求是,语言朴实,无华丽辞语,总结得非常好,给人以深刻启示。这五条经验是:“规范标准,有的放矢;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慎重处置,不留后患;认真验收,不走过场。”
第三种是暴露性调查报告。这种报告主要任务是通报情况,揭露问题。当某个单位、某个部门或某个行为人发生了什么事件,出了什么问题,犯了什么错误,机关有关部门,根据领导的要求和上级的指示精神,通过调查核实,写明问题发生的过程、形成的原因,造成的危害以及应吸取的教训。这种类型报告,政治性、原则性强,要求结构严密、文字准确,写作难度比较大。必须以对人、对事业游高度负责的精神,严肃认真地写好这类报告。如:《落后乡村发展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党建研究》2001年第10期P37-38)就是一篇暴露性调查报告。作者(中共山东省济宁市委组织部:谢成海)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针对落后乡村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东丁村的个案分析”,找出了落后乡村“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提出了:“在发展中改革,在改革中发展”的对策。”全文也就3000字,论述紧凑,环环相扣。问题找得比较准,原因分析的透彻,提出的对策可行。其写法很值得借鉴。
调查报告,一般都由导语、主体、结尾三个部分组成。
导语部分的写法。按照常规的写法,开头就应该交代清楚作者调查的是什么问题,为什么调查这个问题,调查了哪些对象,采用何种调查方法,调查了多长时间,由谁负责调查,等等。但实际操作起来,由于种种原因,写法就不完全一样。从中可以看出,如果只是用于向领导汇报用的调查报告,多是采用常规性导语;如果要见诸报刊的调查报告,通常采用自由式。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拓展新法。如:《北京市外商独资企业党建工作情况调查》(《党建研究内参》2002年第1-2期P27)的导语就是,其导语是这样写的:“外商独资企业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境外投资者投资的企业,由外商经营,属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北京市外商独资企业发展很快,在北京市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外商独资企业与其他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相比有其特殊性,要不要在这些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如何开展党建工作,是当前党的建设面临的新领域、新课题。最近,我们对北京市有关单位进行了专题调查,初步了解了北京市外商独资企业党建工作的基本做法、存在的困难和原因。”作者(中共北京市委党校:靳连芳姚桓)这种写法,就比较新颖。
主体部分的写法。按照调查的内容,采用并列成几个部分来写。通常的形式,是按照事物的逻辑顺序,把调查的基本内容,分成互相联系的几个问题来写。具体分法,根据作者的智力素质而定。由于个人素质、爱好、兴趣不同,其文字表达的形式也不完全一样。按逻辑顺序写能给人以真实、亲切的感觉,看起来很自然。如:《北京市外商独资企业党建工作情况调查》(《党建研究内参》2002年第1-2期P27-28)的主体部分就是这样写的。主体共分三个部分:“第一,外商独资企业党建工作的积极探索;第二,外商独资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三,外商独资企业党建工作产生困难的主要原因。”每一部分都做了具体分述,写得很丰满。
结尾部分的写法。所谓结尾就是调查报告的结束语,是为深化主题服务的,没有固定模式。可多可少,可长可短,可有可无。从我收集的资料看,经验性的调查报告,很少专写一段结束语,多是借用主体部分最后一段作为全文的结束语。如:《落后乡村发展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党建研究》2001年第10期P38)的结尾就是这样的。但情况性和暴露性的调查报告,一般都要专写一段结尾。有的说明当事人、领导、党组织,对问题的重视程度,处理结果的意见。有的是为前后照应,以进一步表明作者的立场、态度而专写一段。如:《北京市外商独资企业党建工作情况调查》(《党建研究内参》2002年第1-2期P28)的结尾就是这种情况。它是这样写的:“做好外商独资企业的党建工作,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的重要内容。针对外商独资企业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我们必须以江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为指导,从战略高度认识在外商独资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创新求实,开拓进取,努力开创外商独资企业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二、正确把握调查报告的写作步骤
写调查报告是一种十分艰苦的脑力劳动,必须按逻辑顺序动笔,按步骤进行,不论写哪一种类型的调查报告,都应该按照六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选好主题。这是起决定作用的一步,抓不住主题,会前功尽弃。主题是调查报告的旗帜,是中心思想,是生命力。主题选得好就能吸引人、说服人。也就是说,主题选得好,报告的生命力就强。既然这么重要,就应在选主题上下苦功夫,选不到理想的主题决不走第二步。选主题,不是天南海北的空选,也不是东一耙子西一扫帚的乱选,而是要紧紧围绕调查得来的全部资料选。通过对资料的认真分析,刻苦思考,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得出正确的结论,确立报告的主题。
第二步确定格式。就是讨论研究主体部分采用什么格式。是数字和小标题并用,还是只用小标题?如果用小标题,又用什么小标题?如不用小标题又采用何种形式处理?有经验的同志都知道,主体部分不用小标题,一般是遇到了难题,只好采用省事的办法用数字加括号断开,或者什么都不用,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一段、一段地写。在机关工作的同志可能都知道,主体部分的小标题要求是很高的,它要求对报告各个段落层次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要对主题思想起逐步深化的作用,对全篇文章起一目了然的作用。
第三步搞好分工。主要是根据参加调查的人数、素质和报告的格式,将报告的几个部分、若干问题,落实到人或组。人多可以以组为单位定任务,人少可以按人头和素质定任务。在区分任务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坚持能者多劳的原则。动员和鼓励写作能力强的同志或小组多承担任务。二是在分配题目的同时,搞好事例、观点、叙述方式的分工。防止写起来,全篇报告一个模式,前后内容重来重去。这是一步很细致的工作,要舍得花时间和精力。主持起草报告的人,如果在这一步上图省劲,汇起稿来就会费劲。
第四步分头起草。一般地说,写调查报告不比给领导写讲话稿那样要求急,时间比较充分,也比较自主,可以采取分头起草的办法。这是关键的一步,这一步搞不好,其它的那些步骤就会无济于事。因此,参加起草的每一个同志,在这个时候,就要以一种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以一种主人翁的责任感,使尽全身招术,写好自己所负担的任务。也就是说在分头起草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那怕累得掉几斤肉,也要写好自己所担负的题目,自己不满意,决不交稿。说实在的,分头写作的质量高低,是对机关干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最实际的检验,也是最实际的学习和锻炼,每个同志应该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在实践中考验自己,提高自己。
第五步集体汇审。这一步主要是在分头写出草稿的基础上,主持人把大家集中起来汇审。汇审的通常做法是,先按照报告格式前后的排列顺序,由主笔人先念一遍,使参加起草的每一个同志,对草稿全文有一个整体概念。而后按报告格式的先后顺序,由主笔人念一个部分,大家评论一个部分,或念一段,议一段。汇审的任务,主要看分头起草的第一个部分是否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是否有新意,是否偏离了主题,是否生动感人,是否前后重复。一句话,看每一部分,每一个问题,每一段落是否达到了理想的要求,按照这个总的要求,看那一部分可以交稿,那一部分还需要修改,修改什么,怎么修改,群策群力,发表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如果不需要动大手术,修改的只有一两个问题,一般就不搞第二次汇审。如果大部分问题需要作较大的返工,就需要来第二次、乃至第三次汇审,达不到要求,决不放过。这样严格要求,既是对工作负责,可以保证质量,又是对机关干部负责,可以把集体汇审变成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第六步集中通稿。这一步是主持人在大家分头起草的基础上,把各部分集中起来,从头到尾作一次过细的把关、定稿工作。任务是,取消重复的、多余的内容,调整不科学的顺序,纠正偏面性,深化基本思想,润色各段文字。主持人在通稿中,有时因为时间紧,要求急,或者因分工某一题目的同志的素质低,写起来比较吃力,主持人可以早点动手,按照既定的格式和汇审的情况,起草好一部分就“通”一部分,写好一个问题,就修改一个问题。但大多数情况下,是等各部分起草之后,再进行通稿,这样便于统观全局,前后照应,一气改成。
三、撰写调查报告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调查报告有针对性,必须注意它的目的性。在没有动手之前,首先要弄清撰写这个报告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反映上级的某一个决策的正确性,还是为了探索新的方针政策;是为了总结经验,还是为了吸取教训;是为了给党委“当参谋”,还是为了给下属指路子;是为了使人们看了之后受到振奋,还是为了引起人们的反思;是以个人的名义向领导汇报,还是以组织的名义向上级报告;是为了在内部传阅,还是为了见诸报刊,等等。如果对这些目的没有搞清,就糊里糊涂上阵,硬着头皮写,是肯定写不好的。
(二)调查报告有新闻性,必须注意与新闻不同点。新闻消息这种文体的主要特点,是告诉人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怎样、有什么意义;而调查报告,不仅要写明这些内容,还要用大量事实,全面地、系统地阐述和剖析事件的发展过程,发生的原因,造成的影响,有什么经验教训,内容比新闻消息丰富。只有抓住这些不同点做文章,才能写出有力度的调查报告。
(三)调查报告有求是性,必须注意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说话,并非把事例堆积的越多越好,而是要对调查的材料进行深刻的分析,选用能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材料。谁对事物分析得透,对规律抓得准,谁写出的报告质量就好。
(四)调查报告有主张性,必须注意言辞语气。写指示、命令、决定、讲话、意见、通知等公文,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要怎么办,不该怎么办,多是用指令性的口语。而调查报告这种文体多是用于个人向组织报告,用于下级向上级报告,用于部门向上级报告,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强调什么,注意什么,多是用探讨性的语气,很少用指令性的语气。
(五)调查报告有翔实性,必须注意简明扼要。写调查报告不是越长越好,越全越好。应该从实际出发,该长则长,能短则短。无论写情况复杂的报告,还是写情况简单的报告,都不能片面追求大而全,长而多。就是写那些情况复杂、牵扯面广的调查报告,也要力求短,防止扬扬万言,离题千里。考试大收集整理 转贴于:秘书资格考试_考试大
第三篇:怎样搞好调查研究与写好调研报告
怎样搞好调查研究与写好调研报告.txt生活,是用来经营的,而不是用来计较的。感情,是用来维系的,而不是用来考验的。爱人,是用来疼爱的,而不是用来伤害的。金钱,是用来享受的,而不是用来衡量的。谎言,是用来击破的,而不是用来装饰的。信任,是用来沉淀的,而不是用来挑战的。如何开展调查研究是一个行为科学,也是一个方法论问题;而怎样写好调研报告则是一个将行为科学、方法论与认识论相结合、相统一的问题,这里有一个从实践到认识的分析、判断、推理的逻辑过程。怎样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一项需要费心、费时、费力的复杂工作,也是需要面对实际、面对基层、面对群众的工作,不仅有一个方法论的问题,而且也有一个世界观、工作态度和群众观点问题。我体会,要搞好调查研究工作,必须做到三点:第一,要把握“两头”,根据需要与可能确定调研重点。所谓把握“两头”,即是一要把握“上头”,了解党和国家一个时期的大政方针是什么,有什么突出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讨和研究;二要把握“下头”,就是了解社会在如何发展,老百姓在想什么、干什么、盼什么,创造了什么新鲜经验,有什么热点、难点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特别是通过制定政策去调节。对这两头吃透了,就可以根据需要与可能,确定调研工作的总体方向,立定工作的标杆,选准调研工作的突破口。
在确定调研的项目以后,还要做好一个基础的工作,就是要准备好调研提纲,明确所要进行的调研目的、调研范围、调查地点、调查对象和调查的重点。既要有大纲,又要有细目,有的还要有统计的表格。
第二,迈开双脚,深入实际,广泛调查,详细地占有第一手资料。调查中,一要“沉”,就是“沉”下去,沉到群众中,用心地听他们讲,切忌走马观花。二要“谦”,就是以谦虚的态度,甘当小学生的精神,请基层群众发表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切不可高高在上,好为人师,下车伊始,哇啦哇啦。三要“全”,即全面了解。尽管基层说的、讲的都不一定是我们调查所需要的材料,但是要尽量搜集。如果想寻找一个有用的素材,必须搜集10份甚至更多份素材,占有材料说法要“以十当一”,多多益善。四要注意引导,即引导调查的对象围绕调查的主题发言,围绕所要了解的重点发言,不可泛泛而谈。五要“实”,即坚定地贯彻实事求是原则,要求调查的对象讲实话,反映实际的情况。对有关典型细节和数字要反复核实。六要亲手记录。这不仅可以解决“感觉”问题,而且可以在记录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理性的认识。总之,在调查工作中,要身到、心到、口到、手到。
第三,要对记录的材料及时进行疏理,并不断进行交流。在每次调查座谈之后,调查人员一定要挤出时间对自己的记录作一番梳理,对调查的过程作一“回头望”,看一看被调查的人员是否反映了实际问题,素材是否全面,调查座谈的目的是否达到;哪些素材有用,哪些素材备用,哪些素材还要继续调查。同时,几位调查者还可以经常交流一下,集思广益,提出看法和见解,这样就可以使调查更深入,获得的真知灼见更多。如何写好调查报告要写好调查报告首先要把握这一文体的特点。一般来说,它有三个特点:一是针对性强。调查报告一般都是针对某一重要情况、经验或问题进行有目的的系统调查研究后写出来的书面报告。报告要总结经验,找出规律,提出指导性意见。二是典型性强。调查报告是集中反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因此,所选取的素材必须有典型意义,能反映事物的本质,能给全局工作提供借鉴。三是报道性强。所谓报道性强,即调查报告所反映的典型事实以及见解可以见诸于报,有的不能见报也可以作内参,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鉴于调查报告具有以上特点,所以它的写法不同于写领导讲话,不同于写新闻通讯,不同于写总结报告。调查报告一般采用第三人称;在表达方式上大都采取叙议结合以叙为主的形式,有时还可以用图表辅之;在内容上要求是有情况(包括经验、问题)、有分析、有建议,特别是分析非常重要。一个好的调查报告,一定要有从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没有分析,就没有理性的认识,也就没有观点。
写好调查报告,我体会主要是把好三个环节:一是详细占有素材后,要认真分析素材,找出其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调查以后掌握素材一大堆,需要用筛选法斟酌取舍,减裁选用。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要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进行改造制作,分清现象与本质、主流与支流、成绩与缺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并从事物的相互关联中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提炼出正确的观点。
二是运用好典型,叙议结合,达到观点与素材的统一。运用好典型素材是写好调研报告的一个重要环节。典型事例不仅能证明一个问题在实践中哪些是可行的或者是不可行的,也能证明一个观点是否确立。所以在写这一文体的时候,要用典型素材说明观点,用反面材料衬托观点,用一组材料反复论证观点,用精确的对比突出观点。这样写,就能达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加之夹叙夹议,叙议结合,就能使人感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知和行的统一。毛泽东领导制定的我们党《工作方法六十条》中曾对开会提出一个重要的要求:“开会的方法,应当是材料和观点的统一,把材料和观点割断,讲材料时没有观点,讲观点时没有材料,材料和观点互不联系,这是很坏的方法。只提出一大堆材料,不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说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这种方法更坏。”讲的是开会的方法即汇报时的方法,实质是讲汇报的方法,也就是写好文章的方法。领会这一点,对如何写好调研报告很有指导性。
三是加强语言修养,力求表达准确,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调查报告要达到这样的宣传目的,即引人看,使人看懂并说服人。因此要加强语言文字工作。题目要新,观点要明,语言要打动人且通俗易懂。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是白搭,费力不讨好。总之,要短些,生动些,准确些,鲜明些,也要活泼些。
此外,调研人员的自身素质是调研能否成功的关键。一是理论修养。只有理论修养较深的人,才能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站得高、看得深,善于抓住本质,击中要害。二是文字功底。提高文字水平主要靠两条:一曰学习,二曰勤笔,即勤学苦练,特别是要勤于动笔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思考》等。作为公文,最好用规范化的标题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题结合式标题。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如何撰写调查报告
2004-4-8 8:59:37 音乐教研室 阅读12196次
调查报告撰写说明
一、撰写调查分析报告的意义
调查分析报告是调查人员对某种事物或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后,经过认真分析研究而写成的一种书面报告。调查分析报告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调查分析报告是调查工作的最终成果。
调查活动是一个有始有终的活动,它从制定调查方案、搜集资料、加工整理和分析研究,到撰写并提交调查报告,是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所以调查报告是调查成果的集中体现。
(二)调查报告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反映。
调查报告比起调查资料来,更便于阅读和理解,它能把死数字变成活情况,起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作用,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
要撰写好调查报告,必须了解调查报告的特点,掌握调查报告撰写的步骤,撰写报告的方法,使调查报告在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调查报告写作的特点
(一)调查报告的针对性。
针对性是调查报告的灵魂,它是指撰写的调查报告必须有明确的调查目的。任何调查报告都是目的性很强的,撰写报告时必须做到目的明确,有的放矢,围绕主题展开论述。
(二)调查报告的时效性。
对于调查报告的写作者来说,必须讲求时间效益,及时捕捉各种信息,并做到及时反馈。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调查报告的作用。
(三)调查报告的新颖性。
调查报告应紧紧抓住实践活动中的新动向、新问题,引用一些人们未知的通过调查研究得到的新发现,提出新观点,形成新结论。
三、调查分析报告的结构
调查分析报告一般由标题、概要、正文、结尾、附件等几部分构成。
(一)标题
1、标题的要求。标题就是调查报告的题目,由报告内容来决定,标题是画龙点睛之笔。(1)它必须准确揭示调查报告的主题思想,做到题文相符。(2)高度概括,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2、标题的写法。标题的写法灵活多样,一般有两种:单标题与双标题。
单标题就是调查报告只有一行的标题,一般是通过标题把被调查单位和调查内容明确而具体的表现出来。
双标题就是调查报告有两行标题,采用正、副标题形式,一般正标题表达调查主题,副标题用于补充说明调查对象和主要内容。由于这种标题形式优点很多,正标题突出主题,副标题交代形势、背景,有时还可以烘托气氛,二者互相补充,因此成为调查分析报告中最常用的形式之一。
3、标题的形式。(1)“直叙式”的标题,即反映调查意向或调查项目、或是地点的标题。这种标题简明、客观,一般调查报告多采用这种标题。
(2)“表明观点式”的标题。直接阐明作者的观点、看法,或对事物进行判断,评价。(3)“提出问题式”,即以设问、反问等形式,突出问题的焦点和尖锐性,吸引读者,促使读者思考。例如,《中学生早恋问题说明了什么》等。
(二)概要
概要即调查报告的内容摘要,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简要说明调查目的,即简要说明调查的原因;第二,简要介绍调查的对象和调查内容。包括调查时间、地点、对象、范围、调查要点及所要解答的问题;第三,简要介绍调查研究的方法。介绍调查研究的方法,有助于使确信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并说明选用该方法的原因。(三)正文
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要部分。正文部分必须准确阐明全部有关论据,包括问题的提出,引出结论,论证的全部过程,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等。
1、引言
(1)引言的写作形式。引言即调查报告的开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既可使分析报告顺利展开,又能吸引读者。开头的形式有这样几种:
1)开门见山,揭示主题。文章开始先交代调查的目的或动机,揭示主题。例如,2002年3月我们对2001级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进行有关心理障碍调查研究,目的是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矫正疏导各种不良心理,使学生健康成长。
2)结论先行,逐步论证。即将调查结论写出来,然后再逐步论证,这种开头形式,观点明确,使人一目了然。例如,2002年3月,我们对我校高一400名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不少学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方面的障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3)交待情况,逐层分析。文章开头可先介绍背景,然后逐层分析,得出结论。也可交待调查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等情况,然后分析。这样可使读者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再深入分析研究。例如,《放眼未来之路--1011名专家人士眼里的中国数据通讯网络》的开头,“中国邮电电信总局与北京新华信息商业风险管理有限公司于今年4、5月间在北京、上海、广东、广州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抽样调查,力图考查我国通讯网络的现状,并展望未来之路。”在这次调查中,除了涉及到特定专业问题外,还围绕着网络化的大趋势设计了许多问题,包括用户目前的网络使用情况、意见、需求等,调查对象是各种单位中通讯网络或计算机方面的技术人员„„。
4)提出问题,引入正题。用这种方式提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引导读者进入正题。
(2)引言部分写作应把握的原则。开头部分的写作方式很多,可根据情况适当选择,但不管怎样,开头部分应围绕这样几个问题:1)为什么进行调查;2)怎样进行调查;调查的结论如何。
2、论述
(1)论述部分的重点。论述部分是调查报告的核心部分,它决定着整个调查报告质量 的高低和作用的大小。论述部分的重点:1)通过调查了解到的事实,分析说明被调查对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2)调查的结果及存在的问题;3)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2)论述部分的写法。由于论述一般涉及的内容很多,文字较长,有时也可以用概括性或提示性的小标题,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3)论述部分的主要内容。不管你用多少个标题,论述部分大致可分为基本情况部分和分析部分两部分内容。1)基本情况部分要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对调查资料有背景资料作客观的介绍说明;或者是提出问题,其目的是要分析问题。2)分析部分。这是调查报告的主要部分,在这一阶段,要对资料进行质和量的分析,通过分析,了解情况,说明问题和解决问题。分析一般有三类情况:第一类成因分析;第二类利弊分析;第三类发展规律或趋势分析。
(四)结尾
结尾部分是调查报告的结束语。结束语一般有三种形式:(1)概括全文。综合说明调查报告的主要观点,深化文章的主题。(2)形成结论。在对真实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报告结论。(3)提出看法和建议。通过分析,形成对事物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或可行性方案。
(五)附件
附件是对正文报告的补充或更详尽的说明,包括数据汇总表及原始资料、背景材料和必要的工作技术报告。例如,在咱们写的调查报告里,我们可以把相应的问卷选一部分作为我们调查报告的附件。
怎样搞好调查研究与写好调研报告 张和生
今天我想讲两个方面问题:一是如何开展调查研究;二是如何写好调研报告。第一个问题: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调查研究工作是我们做好每一项工作的基础,不论我们从事任何工作都离不开调查研究,毛泽东同志曾有一句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作为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如何开展调查研究,我认为要把握三点要求:
一是要有明确的目的。在开展调查研究之前你首先必须把握好调研前的目标定位,通过调查我想了解什么,知道什么。我说这种目标定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主动型。就是根据自己工作实际期望通过调查研究,对自己下一步开展的工作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这种调查既是对以往工作的总结过程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二是被动型。就是上级领导交办的工作,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开展调查研究。比如局长想了解县区外贸企业新上项目的情况,你就要按照领导的意图把情况摸清楚。三是研究型。就是针对某种社会经济现象,为了深入探索内在的规律性,而开展调查研究。这种调查一般是预先选定某一方面的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是要有明确的目标。围绕自己要开展的工作,在进行调查研究之前要对被调查对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定位,我开展这项调查,主要是要调查什么样的对象,这样的对象对我所开展的工作有什么样的帮助。这种目标一般要服从于期望的结果。比如,要开展外贸出口企业改制情况的调查,那么我们首先要明确这次调查我们将了解那一类企业,是县级企业,还是市直企业,是所有的企业还是出口在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
三是要有明确的调查内容。在进行调查之前,首先对所调查的内容要有进行设计。设计调查内容在考虑三个方面要求:其一,点和面的结合,既要反映面上的情况,又要突出代表性;其二,时效性,既要反映事件发生的规律性,又要关注最新的进展情况;其三,可比性。要便于从不同调查对象的比较中发现问题。第二个问题,怎样写好调研报告
下面我想结合调研报告的写法讲具体的方法。在此我想讲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什么是调研报告
(一)什么是调研报告
就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经验或问题,经过在实践中对其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将调查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这就是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调查,应该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凭主观想象,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详细地占有材料。研究,即在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至于对策,调研报告中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但不是主要的。因为,对策的制定是一个深入的、复杂的、综合的研究过程,调研报告提出的对策是否被采纳,能否上升到政策,应该经过政策预评估。
(二)调研报告的分类 根据内容的不同,调查报告分为基本情况调查报告、新生事物调查报告、典型经验调查报告和揭露问题调查报告等。
(1)基本情况调查报告。就是关于某一领域、某一地区、某一单位或社会的某一方面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比如,我去年搞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这属这种情况。
(2)新生事物调查报告。这是及时向社会比较全面地介绍某一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通过揭示新生事物成长的规律及其产生的意义,向人民展示它的强大生命力,并通过预见性的判断推出它的发展趋势,达到指导工作的目的。比如以前我搞过的洪泽县以草养鹅产业的调查。(3)典型经验调查报告。就是对某一地区或单位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典型经验进行总结、推广的调查报告。它不仅可以起到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的作用,而且可以推广典型经验,用于指导面上的工作。比如最近我们要搞一个泾口镇块状经济调查,以前我们搞过施河教学具产业调查,就属这种类型。
(4)揭露问题调查报告。这是对工作中发生的重大事故、出现的严重失误所写的调查报告。这种调查报告通过全面、深入、细致的调查,用确凿的事实说明事故或问题发生的原因、情况和结果,分析其产生的背景及性质,以澄清是非,查明真相,达到解决问题,批评教育,告诫人们吸取教训的目的。
二、如何写好调研报告
(一)写好调研报告的基本要求
第一,必须掌握符合实际的丰富确凿的材料,这是调研报告的生命。丰富确凿的材料一方面来自于实地考察,一方面来自于书报、杂志和互联网。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获得间接资料似乎比较容易,难得的是深入实地获取第一手资料。这就需要眼睛向下,脚踏实地地到实践中认真调查,掌握大量的符合实际的第一手资料,这是写好调研报告的前提,必须下大功夫。第二,对于获得的大量的直接和间接资料,要做艰苦细致的辨别真伪的工作,从中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这是不容易的事。调研报告切忌面面俱到。在第一手材料中,筛选出最典型、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对其进行分析,从中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得出正确的结论,总结出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写调研报告时应特别注意的。
第三,用词力求准确,文风朴实。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很好的典范。写调研报告,应该用概念成熟的专业用语,非专业用语应力求准确易懂。通俗应该是提倡的。特别是被调查对象反映事物的典型语言,应在调研报告中选用。目前,盲目追求用词新颖,把简单的事物用复杂的词语来表达,把简单的道理说得云山雾罩、玄而又玄,实际上是学风浮躁的表现,有时甚至有“没有真功夫”之嫌。调研报告一般是针对解决某一问题而产生的。报告需要陈述问题发生发展的起因、过程、趋势和影响。如果用词概念不清,读者就难以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就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尤其是政策调研报告,用词准确有助于政策决策者迅速准确地理解调研报告的内容,有利于政策制定和调整的正确性。
第四,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调研报告要做到观点鲜明,立论有据。论据和观点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条理清晰。论据不单是列举事例,讲故事,逻辑关系是指论据和观点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如果没有逻辑关系,无论多少事例也很难证明观点的正确性。结构上的创新只是形式问题,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报告的形式上。调研报告的结构可以不拘一格。
第五,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思想素质。好的调研报告,是由调研人员的基本素质决定的。调研人员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一项政策往往涉及到国民经济的许多方面,并且影响到不同的社会群体,只有具备很宽的知识面,才能够深刻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正确判断政策所涉及的不同群体的需要;才够看清复杂事物的真实面目。恩格斯说过:如果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任何科学都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调研人员一定要具备透过现象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这源于日积月累,非一朝一夕之功。
第六,要对人民有感情,对事业、对真理有追求。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调研报告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作者所处的立场决定了报告的主题和观点,也决定了报告素材选取的倾向性。巴金说,“不是我有才能,而是我有感情”。深入实际搞调研,一定要有为老百姓、为国家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和感情。
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调研报告的写作过程实际上也是探索事物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报告的论点和论据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而不是追随潮流,迎合某些群体的需要;这就需要调研人员非常敬业,具有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
(二)写好调查报告要把握的环节
撰写调查报告要把握三个环节:一是深入调查,获取材料;二是认真分析研究,揭示客观规律,确定主旨;三是精心谋篇布局,完成撰写工作。
调查研究是撰写调查报告的先决条件。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报告。只有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占有丰富的材料,才有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通过调查获取大量材料,通过分析整理,分析研究,归纳一个个论点,在此基础上,才能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这是调查报告的主旨。
三、调查报告的结构、内容和写法的基本要求
(一)调研报告的结构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1)标题。调查报告的标题形式比较灵活,通常有两种构成形式:一种是单行标题,一种是双行标题。单行标题又分两种形式;一种是公文式标题,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如《关于劳务输出情况的调查报告》;另一种是内容概括式标题,如《种草养鹅,以鹅兴业》。双行标题又叫主副式标题,由主标题和副标题构成,如《产权改革成效明显,改善管理任重道远——关于市属改制企业运行情况的调查报告》。又如去年我在淮安日报上发表的《走出乡村天地宽—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无论采用哪种形式拟制标题,都要力求做到简洁、醒目、观点鲜明。
一般在标题下面是署名,比标题小两号字,并且与标题选用不同的字体,居中排列。如果中公开发表的学术研究性的调查报告在署名的后面注上联系方式,以强调文质自负和表明自己的身份。
(2)正文。调查报告正文的结构一般由前言、主体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其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和写作要求如下:
1、前言。着重介绍基本情况并提出问题。一般概括说明三方面内容:一是调查工作的基本情况,二是“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三是调查研究结论的提示。但不同的调查报告,前言内容的基本事项不完全相同,也有的调查报告,没有前言部分,起笔直接进入主体部分。对于比较长的调查报告一般要前言,有的也称为导语,可以将调查报告的最精彩部分或者结论简要的概括出来,让读者在看文章之前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的核心内容,也是对调查研究结果的具体引证、说明部分。其结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纵式结构,根据事物的发生、发展、结局过程来组织材料。另一种是逻辑结构,即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分几个部分来安排材料,各部分可以设小标题,也可用序号标出,各部分之间可以是并列关系,也可以是递进关系。
3、结语。调查报告的结束语,带有结论性质,总结概括全文提出相关的建议,或对策等,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要求简明扼要,言尽即止。
(二)材料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1)掌握分析研究三步曲,提示事物的客观规律。分析研究贯穿于调查报告写作的全过程。首先,调查本身就伴随着分析研究。没有分析研究,就不可能选准调查对象;没有分析研究,调查的内容、方法、提纲也不能事先确定。其次,面对调查获取的大量原始材料,要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第三,只有经过认真地分析研究,才能真实地反映由材料分析到提出观点得出结论、提出建议办法的必然性。这一步分析研究与前两步的分析研究有所不同,它是前面两步分析研究的集中体现,因而更深入、更完整、更系统,更具有理论价值。
(2)用事实说话,把观点和材料统一起来。应该注意两点:一是要善于选择运用具体、典型的材料说明观点,其中包括典型事例、综合性材料、对比性材料和数据等。二是善于综合运用叙述、说明、议论的表达方式,把观点和材料紧密结合起来。
在这里我想结合我自己的经验讲四个方面的技巧:一是观点与材料如何处理好关系。一种方法是列出观点找材料。当然这种观点的确立应该是自己心中有数,要服从于调查报告的目的。比如我以前搞的劳务输出的调查,当时我提出的观点外出打工比在家种田收入要高,那么这个观点提出来了就得用数据去证明这个观点,因此要收集一个农民一年在家种收入是多少,外出打工收入是多少并进行对比,并且一两个人不能说明问题,那么就要找一批人。另一种方法是借助材料提观点。比如企业改制前后发展情况对比,通过数据说明改比不改强。二是数据的采集与整理。在调查之前首先自己要列出一个大致的提纲,然后根据自己的初始主观判断(当然这种判断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这就要靠数据来说话以证明初始的判断,然后设计要采集的数据。数据的采集也有技巧就是尽量采用已经公开的数据,比较统计年报、财务报表等,这里要说明的是,如果你的文章是准备发表的,那么你随时准备别人对你的数据提出来出质疑。即使给领导人看的材料,你得让领导相信这是真的。因此一般图表资料都必须注明数据的出处备查。三是材料的引用。一般是先有观点后有材料,用专业术语讲就是论据,你提出这个观点,就得用事实来证明你说的是对的。如果不受篇幅的限制一般要举两个以上例子,正反两方面或者不同侧面去说明。四是文字说明与图表的配合。一般给领导人看的材料能用文字说明的不用图表,而用图表必须对图表做出相应地解释。当然写调查报告各人风格不同,我给领导人写的调查报告一般不用图表,主要是篇幅限制,而且领导比较忙,你搞那么一大堆图表无非是想说明你的观点,其实领导相信你,只要把观点说清楚说行。但是我写学术性调查报告,必须用图表,而且还对图表的数据来源、计算方法还要作一定的交待,因为你是搞学术,你的论文要经得起别人的检验。所以说搞学术研究的人是比较严谨的,有时也比较愚。
四、做好调研报告应注意的几个原则问题
(一)做到调研报告应该把握的几个原则
1、要有宏观的视野
要善于把所研究的问题,包括具体的研究对象和微观的问题,放到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来进行考察。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能孤立地去进行考察。某一领域的问题或者某一类问题,必然是更大领域,乃至国内国际背景下发生的问题,是更大领域问题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研究当中,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宏观的视野就要求我们眼界要开阔,思路要敏锐,要站得高,看得远。
所以,我们必须要用宏观的视野去考察微观的问题,要把微观的问题放到一个更大范围里面来进行考察。不能只从自己熟悉的学科或者是熟悉的领域来考察。
2、要有全局观点、战略眼光
这也是对研究报告的一个根本要求,就是江泽民同志说的要有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即便是涉及到一些更具体的问题,也要从战略的高度来进行考察。
对策研究的战略性、前瞻性,应该体现在对事物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发生发展的趋势,做出有理有据的分析和回答。对可能的战略抉择或者叫政策选择,要提出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3、研究工作要用先进的理论做指导
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观点不能变,这是我们最有力的思想武器,是对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根本要求。但是,在具体学科理论的运用上,我们应当善于吸收当代先进理论的合理内容来指导研究。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很广泛,涉及的学科很多,所以我们对新的理论、新的方法要特别关注。要善于运用包括统计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等学科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二)写作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提倡写短文章
我们提倡写短小精练的,两万字以内的研究报告(主要是指对策性的研究报告)。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决策机关日理万机,很难有时间读太长的报告。我们有些同志总想追求全面、系统,总怕别人看不懂,结果报告写得太长,动辄洋洋数万言,甚至数十万言,总希望写成专著。要知道,文章如果过长,就有可能造成观点不突出,条理性不强,反而埋没了最有价值的东西。不要把闪光的金子埋进沙堆,让读者自己去发掘。古人曾经说过,写文章应该是“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这是形容好的文章应该像深秋的树木,枝干凸显、清晰,像早春二月绽开的花朵一样新鲜。
2、注意写作方法
研究报告的写作方法要与目的、内容的要求相适应。纯学术著作的写作方法并不一定适于写研究报告。我提醒大家在写作方法上要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文字要尽可能精练、准确。研究报告不是文学作品,不要去追求文字的修饰性,不要去采用文学写作中的那种积极的修辞方法。也不要为了所谓的语言生动,过多使用民间口头语言的“大白话”。积极的修辞方法或者“大白话”在逻辑上必然是不严谨的,不科学的。其次,要确定好各级标题。章、节、目的各级标题,就是文章的一个索引,也是读者必先浏览阅读的内容。所以标题一定要醒目。研究报告的各级标题应多采用论断式的标题,即一个标题就可以是一个观点。尽量少采用提示性的,集中性的标题。大家可以再看看毛泽东同志的《湖南农民考察报告》,《论持久战》等文章,对我们会很有参考价值。
3、内在逻辑性要强
研究报告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清晰的观点,还必须有很强的逻辑性。要以理服人,在这里主要就是要靠逻辑的力量。一方面,研究报告虽没有固定的格式,但整个文章的逻辑结构必须是严密的,文字逻辑(主要是汉语逻辑)必须是严谨的,要能够自圆其说。
调查报告,顾名思义,先有调查,后有报告。没有调查,就谈不上报告。调查是前提,报告是结果。因此,写调查报告,需要把握三个基本要素,就是周密调查,深入研究,精确表达。调查是广备料,研究是深加工,报告是出产品。下面我就结合多年的写作体会,谈一谈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一、灵活确定调查报告的写作形式
调查报告有多种类型,比较常用的有三种:
第一种是情况性调查报告。这种报告主要任务是报情况,包括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是综合性的情况报告,就是围绕一个专题,采取自下而上地进行调查,或者组织一个调查组,抓住一个专题,既搞纵向调查,又搞横向调查;既搞宏观调查,又搞微观调查;既搞单层次调查,又搞多层次调查,写出全面、系统的情况报告。二是专题性的情况报告。如对某个单位、某个部门,某个人,贯彻执行某一项方针政策,开展某一种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查,或者对某一个具体事件发生的情况进行调查。这种情况的调查报告,多是供领导参考,也是为领导作决策的一种主要依据,写好了很受欢迎。作机关工作的同志应多搞这种类型的调查,多研究这种类型的调查报告。如:《北京市外商独资企业党建工作情况调查》(《党建研究内参》2002年第1-2期P27-28)就是一篇情况性的调研报告。该报告文字不多(3000字左右),写得很精炼,看了以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种是经验性调查报告。这种报告主要是总结经验向上级反映或向下级推广。当某一个单位、部门、个人,在某一方面创造出先进经验,机关根据领导的要求和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去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找出带规律性的东西,加以总结,写成报告,上报下发。这是一种既受领导欢迎,又受群众欢迎的调查报告,也是一种用典型指导工作的有效方法。实践证明,机关写这种类型的报告越多,工作越活跃,发挥的作用越大,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如:《泾阳县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的调查》(《党建研究》2002年第3期P45-46)就是一篇经验性的调查报告。作者(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中共咸阳市委组织部)通过对中共泾阳县委(该县是李岚清同志的“三讲”教育联系点)处置不合格党员情况的调查,总结提出了五条值得推广的经验。全文不过3000字,内容充实,实事求是,语言朴实,无华丽辞语,总结得非常好,给人以深刻启示。这五条经验是:“规范标准,有的放矢;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慎重处置,不留后患;认真验收,不走过场。”
第三种是暴露性调查报告。这种报告主要任务是通报情况,揭露问题。当某个单位、某个部门或某个行为人发生了什么事件,出了什么问题,犯了什么错误,机关有关部门,根据领导的要求和上级的指示精神,通过调查核实,写明问题发生的过程、形成的原因,造成的危害以及应吸取的教训。这种类型报告,政治性、原则性强,要求结构严密、文字准确,写作难度比较大。必须以对人、对事业游高度负责的精神,严肃认真地写好这类报告。如:《落后乡村发展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党建研究》2001年第10期P37-38)就是一篇暴露性调查报告。作者(中共山东省济宁市委组织部:谢成海)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针对落后乡村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东丁村的个案分析”,找出了落后乡村“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提出了:“在发展中改革,在改革中发展”的对策。”全文也就3000字,论述紧凑,环环相扣。问题找得比较准,原因分析的透彻,提出的对策可行。其写法很值得借鉴。
调查报告,一般都由导语、主体、结尾三个部分组成。
导语部分的写法。按照常规的写法,开头就应该交代清楚作者调查的是什么问题,为什么调查这个问题,调查了哪些对象,采用何种调查方法,调查了多长时间,由谁负责调查,等等。但实际操作起来,由于种种原因,写法就不完全一样。从中可以看出,如果只是用于向领导汇报用的调查报告,多是采用常规性导语;如果要见诸报刊的调查报告,通常采用自由式。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拓展新法。如:《北京市外商独资企业党建工作情况调查》(《党建研究内参》2002年第1-2期P27)的导语就是,其导语是这样写的:“外商独资企业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境外投资者投资的企业,由外商经营,属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北京市外商独资企业发展很快,在北京市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外商独资企业与其他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相比有其特殊性,要不要在这些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如何开展党建工作,是当前党的建设面临的新领域、新课题。最近,我们对北京市有关单位进行了专题调查,初步了解了北京市外商独资企业党建工作的基本做法、存在的困难和原因。”作者(中共北京市委党校:靳连芳姚桓)这种写法,就比较新颖。
主体部分的写法。按照调查的内容,采用并列成几个部分来写。通常的形式,是按照事物的逻辑顺序,把调查的基本内容,分成互相联系的几个问题来写。具体分法,根据作者的智力素质而定。由于个人素质、爱好、兴趣不同,其文字表达的形式也不完全一样。按逻辑顺序写能给人以真实、亲切的感觉,看起来很自然。如:《北京市外商独资企业党建工作情况调查》(《党建研究内参》2002年第1-2期P27-28)的主体部分就是这样写的。主体共分三个部分:“第一,外商独资企业党建工作的积极探索;第二,外商独资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三,外商独资企业党建工作产生困难的主要原因。”每一部分都做了具体分述,写得很丰满。
结尾部分的写法。所谓结尾就是调查报告的结束语,是为深化主题服务的,没有固定模式。可多可少,可长可短,可有可无。从我收集的资料看,经验性的调查报告,很少专写一段结束语,多是借用主体部分最后一段作为全文的结束语。如:《落后乡村发展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党建研究》2001年第10期P38)的结尾就是这样的。但情况性和暴露性的调查报告,一般都要专写一段结尾。有的说明当事人、领导、党组织,对问题的重视程度,处理结果的意见。有的是为前后照应,以进一步表明作者的立场、态度而专写一段。如:《北京市外商独资企业党建工作情况调查》(《党建研究内参》2002年第1-2期P28)的结尾就是这种情况。它是这样写的:“做好外商独资企业的党建工作,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的重要内容。针对外商独资企业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我们必须以江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为指导,从战略高度认识在外商独资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创新求实,开拓进取,努力开创外商独资企业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二、正确把握调查报告的写作步骤
写调查报告是一种十分艰苦的脑力劳动,必须按逻辑顺序动笔,按步骤进行,不论写哪一种类型的调查报告,都应该按照六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选好主题。这是起决定作用的一步,抓不住主题,会前功尽弃。主题是调查报告的旗帜,是中心思想,是生命力。主题选得好就能吸引人、说服人。也就是说,主题选得好,报告的生命力就强。既然这么重要,就应在选主题上下苦功夫,选不到理想的主题决不走第二步。选主题,不是天南海北的空选,也不是东一耙子西一扫帚的乱选,而是要紧紧围绕调查得来的全部资料选。通过对资料的认真分析,刻苦思考,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得出正确的结论,确立报告的主题。
第二步确定格式。就是讨论研究主体部分采用什么格式。是数字和小标题并用,还是只用小标题?如果用小标题,又用什么小标题?如不用小标题又采用何种形式处理?有经验的同志都知道,主体部分不用小标题,一般是遇到了难题,只好采用省事的办法用数字加括号断开,或者什么都不用,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一段、一段地写。在机关工作的同志可能都知道,主体部分的小标题要求是很高的,它要求对报告各个段落层次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要对主题思想起逐步深化的作用,对全篇文章起一目了然的作用。
第三步搞好分工。主要是根据参加调查的人数、素质和报告的格式,将报告的几个部分、若干问题,落实到人或组。人多可以以组为单位定任务,人少可以按人头和素质定任务。在区分任务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坚持能者多劳的原则。动员和鼓励写作能力强的同志或小组多承担任务。二是在分配题目的同时,搞好事例、观点、叙述方式的分工。防止写起来,全篇报告一个模式,前后内容重来重去。这是一步很细致的工作,要舍得花时间和精力。主持起草报告的人,如果在这一步上图省劲,汇起稿来就会费劲。
第四步分头起草。一般地说,写调查报告不比给领导写讲话稿那样要求急,时间比较充分,也比较自主,可以采取分头起草的办法。这是关键的一步,这一步搞不好,其它的那些步骤就会无济于事。因此,参加起草的每一个同志,在这个时候,就要以一种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以一种主人翁的责任感,使尽全身招术,写好自己所负担的任务。也就是说在分头起草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那怕累得掉几斤肉,也要写好自己所担负的题目,自己不满意,决不交稿。说实在的,分头写作的质量高低,是对机关干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最实际的检验,也是最实际的学习和锻炼,每个同志应该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在实践中考验自己,提高自己。
第五步集体汇审。这一步主要是在分头写出草稿的基础上,主持人把大家集中起来汇审。汇审的通常做法是,先按照报告格式前后的排列顺序,由主笔人先念一遍,使参加起草的每一个同志,对草稿全文有一个整体概念。而后按报告格式的先后顺序,由主笔人念一个部分,大家评论一个部分,或念一段,议一段。汇审的任务,主要看分头起草的第一个部分是否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是否有新意,是否偏离了主题,是否生动感人,是否前后重复。一句话,看每一部分,每一个问题,每一段落是否达到了理想的要求,按照这个总的要求,看那一部分可以交稿,那一部分还需要修改,修改什么,怎么修改,群策群力,发表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如果不需要动大手术,修改的只有一两个问题,一般就不搞第二次汇审。如果大部分问题需要作较大的返工,就需要来第二次、乃至第三次汇审,达不到要求,决不放过。这样严格要求,既是对工作负责,可以保证质量,又是对机关干部负责,可以把集体汇审变成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第六步集中通稿。这一步是主持人在大家分头起草的基础上,把各部分集中起来,从头到尾作一次过细的把关、定稿工作。任务是,取消重复的、多余的内容,调整不科学的顺序,纠正偏面性,深化基本思想,润色各段文字。主持人在通稿中,有时因为时间紧,要求急,或者因分工某一题目的同志的素质低,写起来比较吃力,主持人可以早点动手,按照既定的格式和汇审的情况,起草好一部分就“通”一部分,写好一个问题,就修改一个问题。但大多数情况下,是等各部分起草之后,再进行通稿,这样便于统观全局,前后照应,一气改成。
三、撰写调查报告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调查报告有针对性,必须注意它的目的性。在没有动手之前,首先要弄清撰写这个报告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反映上级的某一个决策的正确性,还是为了探索新的方针政策;是为了总结经验,还是为了吸取教训;是为了给党委“当参谋”,还是为了给下属指路子;是为了使人们看了之后受到振奋,还是为了引起人们的反思;是以个人的名义向领导汇报,还是以组织的名义向上级报告;是为了在内部传阅,还是为了见诸报刊,等等。如果对这些目的没有搞清,就糊里糊涂上阵,硬着头皮写,是肯定写不好的。
(二)调查报告有新闻性,必须注意与新闻不同点。新闻消息这种文体的主要特点,是告诉人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怎样、有什么意义;而调查报告,不仅要写明这些内容,还要用大量事实,全面地、系统地阐述和剖析事件的发展过程,发生的原因,造成的影响,有什么经验教训,内容比新闻消息丰富。只有抓住这些不同点做文章,才能写出有力度的调查报告。
(三)调查报告有求是性,必须注意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说话,并非把事例堆积的越多越好,而是要对调查的材料进行深刻的分析,选用能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材料。谁对事物分析得透,对规律抓得准,谁写出的报告质量就好。
(四)调查报告有主张性,必须注意言辞语气。写指示、命令、决定、讲话、意见、通知等公文,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要怎么办,不该怎么办,多是用指令性的口语。而调查报告这种文体多是用于个人向组织报告,用于下级向上级报告,用于部门向上级报告,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强调什么,注意什么,多是用探讨性的语气,很少用指令性的语气。
(五)调查报告有翔实性,必须注意简明扼要。写调查报告不是越长越好,越全越好。应该从实际出发,该长则长,能短则短。无论写情况复杂的报告,还是写情况简单的报告,都不能片面追求大而全,长而多。就是写那些情况复杂、牵扯面广的调查报告,也要力求短,防止扬扬万言,离题千里。考试大收集整理 转贴于:秘书资格考试_考试大
第四篇:如何搞好调查研究和撰写调研报告
如何搞好调查研究和撰写调查报告
在机关工作的同志,都要搞调查研究,也都要写调研报告。但要搞好、写好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这里就把我个人的一些体会拿来与各位交流,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想从四个方面入手:①什么是调查研究,看看有哪些类型;②如果好,说说自己的看法;③怎么做好,谈谈个人的心得;④如何写好,讲讲多年的体会。
一、如何理解调查研究
(一)调查研究的概念
不论是在企业还是政府,调查研究都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在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时期,要提高服务水平与决策水平,在日常工作中突出差别化,调查研究是一个重要基础。实际上,这一点在中共历史上早已有传统。毛泽东曾有一句名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就是谈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据陈云回忆,他进入中央苏区以后,最为服膺的,就是毛泽东的调查研究。
要做好调查研究,先要理解这一工作的特点。调查研究到底是做什么?在我们看来,第一,调查研究是为了获得信息,尤其是第一手信息。任何一项政府决策,只要不是出自决策者的完全“独裁”,都要基于某些信息。在提倡决策科学化的今天,更是如此。当今世界是信息社会,信息的产生、传播、影响速度都很快。不论是在企业还是在政府,有一句话大家应该记住:信息 1
意味着权力。这不是在夸大信息的重要性,当政府决策体系建立于信息基础时,信息就是实实在在的权力。
第二,调查研究工作一方面在获得信息,另一方面也在“制造”信息。调查研究的成果往往以信息的方式来体现,如各种调研报告就是信息。调查研究工作最好的价值实现方式,就是影响决策。这就需要以信息来影响领导的决策,也就是说,要用信息争取到决策者的注意力。在政府体系中,掌握着信息报送的部门,往往就是掌握着实际权力的部门,因为它能决定领导看到什么信息。
第三,调查研究不是写被动的命题作文,而是主动分析工作。完全等待领导布臵任务,这种方式太被动,没有发挥主动性,也不容易把调查研究做好,因为你对调研问题的理解,是在领导布臵之后才开始。调查研究也是能体现预见性的,如果能关注宏观形势的变化、关注当前工作热点的转换、关注决策者的注意力分配,是能够提前、主动做好工作的。主动做好工作,是另一重境界。
归纳一下,调查研究是一项信息收集与分析活动,它以获得特定方向的信息为主要目的,并以信息的方式对更高层的决策提供支持。
(二)调研报告的主要类型
从调研的目的看,公务员经常涉及的调研报告主要有五种
1、解决问题型调研报告
目的是为了解决某方面或某一个突出问题。比如,《关于机 2
关工作作风的调查》、《关于党政机关干部工作状况的调查》。解决问题型调研报告,需要陈述问题的表现、影响以及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具有操作性、可行性的解决对策或建议。
2、政策研究型调研报告
目的是为了制定或完善政策,强调在政策层面上解决某方面的问题。比如,《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情况分析及政策建议》。政策研究型调研报告,需要陈述问题的现状、影响以及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在政策层面上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的政策建议。
3、决策反馈型调研报告
目的是掌握各种决策的具体成效,以加强或改进工作。比如,《部分地方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政策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决策反馈型调研报告,需要陈述决策的实际效果,对决策成效进行定性判断,并适当提出加强或改进工作的建议。
4、评估预测型调研报告
目的是对一些有阶段性指标要求的动态性工作,提前进行趋势预测,便于实施有效控制。比如,《沿海地区经济运行趋势、问题和对2009年经济工作的建议》。评估预测型调研报告,需要用实际数据说明主要情况,对当前形势做出评估,对发展趋势做出判断,并提出有效的调控建议。这种类型调研报告主要用于经济形势、商业形势的分析和预测。
5、参观考察型调研报告
这种类型调研报告也被称为考察报告。目的是学习其他地区、行业的一些先进经验、做法,促进本地区、本行业中某方面工作的开展。比如,《新加坡解决居民住房问题的主要做法及启示》。参观考察型调研报告,需要陈述主要做法、成效以及主要经验,并结合本地区、本行业某方面工作的实际提出具有借鉴性的建议。
(三)调研的基本方式
1、普遍调查。也称普查,如全国人口普查。
2、综合调查。就是针对某一地区、某一单位或某一方面的基本情况,作全面系统的调查和反映的报告。具有较强的综合考察性质。
3、典型调查。其优点在于:①调查深入细致,全面深入解剖,具有深度;②省时省工省钱;③是领导工作的重要方法。
4、专题调查。就是侧重某个问题进行较深入的调查后形成的报告,这类报告一般常常在标题上反映出来。
还有定点调查、抽样调查、个别调查、公开调查、追踪调查、统计调查等。
(四)调研的方法
1、走访调查。
2、开调查会。
3、书面调查。
4、问卷调查。其程序是:选择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项目;分发问卷;统计归类;分析概括。
5、实地考察。即调查者深入事件现场,进行有计划、周密细致的考察,以便得出准确的判断,也就是细致的考察,以便得出准确的判断,也就是常言所说:百闻不如一见。调研人员亲自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可以获得第一手材料,可以得到生动直观的鲜明印象,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实地考察是一种常用的调查方法,特别适用于灾情如旱灾、水灾、火灾及事故、犯罪现场的调查,而且对这类情况的调查,非到现场考察不可。
(五)调研工作的几个环节
调研工作的环节可用下面的图式表示:
选定调研课题→组织调研力量→拟定调研方案→选定调研对象→实施调查研究→写出调查报告→报送领导决策参考
二、好的标准
何为好?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金子就会发光,铁蛋子只能生锈,好东西总有它的独到之处,所谓胜出必有所长。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我觉着这个“好”应该满足“三个三”。
1、从事情本身看,应该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分析透彻,事儿摆得清楚;二是观点正确,理儿讲得服人;三是建议可行,招儿出得高明。
2、从现实需要看,应该抓住三个重点:一是紧贴中心,您得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说事,偏离了中心,就是在干瞎账活;二是决策需要,您得围绕领导关心、事关大局的大事要事开展工作,也就是说,要站在领导的角度、全局的高度去思考问题,自觉地替领导摸情况、给领导当参谋,这样您的工作才有价值; 5
三是社会关注,就是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搞调研,用我们的调研来反映真相、用研究的成果去解惑答疑、用可行的建议去促进工作。
3、从工作成效看,应该达到三个效果:一是领导认可,领导给您做了批示、留了墨宝,说明您的调研有价值、您的成果有分量,进一步讲,如果您的东西能够引起高层重视,转变为党委、政府的决策,那可就是上乘之作了,假如您一年能够推出三五个这样的成果,您在领导心中的位臵可就不一样了,说不定哪一天就给您个高升的机会。二是社会公认,您的成果被报刊刊用了、被内刊转载了,说明您的探索是有益的、您的研究是可取的。别小看登报纸上杂志,没有独特的角度与观点,媒体不会买账、内刊也不采纳。刊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价值、代表着成功。三是大家赞同,自己说行不算真行,大家说好才是真好。同行们给您挑大拇指,甚至社会上的人都觉着您的东西不错,才说明您确实是高、实在是高!
三、调研的要领
怎么调研、调研什么、不调研什么,什么时候调研什么,是有所讲究的。建议大家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重要的前提——上心
调查研究是一项基本功,对机关工作者或企业文秘人员来说,它虽然不是第一位的工作,但并不意味着它对您不重要。如果您对自己的要求仅仅是很好地完成日常工作,那您对岗位要求的理解还是浮浅的、欠缺的,更有意义的事情是通过对工作情况 6 的深度开发,还原事物本相、查找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所以别拿着调研不当回事。我的看法是它对岗位职能的发挥和您个人在领导心目中的地位,远比日常工作本身要大得多;它需要的功夫,也远比鼓捣现成事要硬得多。调研与您的本职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能够形成一种将调查研究默默然挂在心上的良好习惯,从起点上就融进调研的意念,并用缜密的观察来洞观其变,随时跟踪动态、收集素材,那么您的工作就会主动得多、有效得多。
2、遵循的原则——“三别”
第一,别光干“现成活”。要有意识地收集一些与本职工作有关的信息和情况,善于探寻工作成败的原因、挖掘事件背后的根源。或者说要在平常的工作中发现不平常、在日常的工作中提出新思想,而不是光低着头干现成事。这样您的工作才会更有价值。
第二,别去干“瞎账活”。领导不关心、上级不关注的事少干或者干脆别干。他脊梁背痒痒,您给他挠脚心,那是费力不讨好,弄不好还有可能踢您两脚。所以要善于“摸脉”,看看领导在想什么、干什么。把握领导意图,您的工作才能干到点儿上。
第三,别干等着“派活”。各位工作都想着进步,怎么进步?主动、超前地为领导服务才是出路,大伙都有给领导倒水、提包、开车门的良好习惯,建议把它延伸到调研当中,主动地想领导所想、想领导没想、想领导来不及想的事情,并有意识地去搂一些情况、搞一些调研,超前地为领导出一些主意、想一些办法。这 7
个事儿做好了,相信领导会更加地看重您。
3、选题的重点——“三高”
一是高层重视。就是要研究领导重视的问题,把调研的重点锁定在党委、政府关注的大事、要事、难事、急事上。建议大家多学文件、多看报纸、多听会议,以把握宏观大势。否则,您就找不着北,就会把活干走脚了。
二是高点站位。就是要胸中有大局,从全局的高度想事情、从宏观的角度看问题。这样的话,您就可以居高临下,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现象、发现别人找不到的问题、想出别人想不到的主意。每个人的工作可能是具体的,但思考问题时可不能局限于手头上那点事儿,否则就事论事,就弄不出有高度、有价值的东西来。
三是高度留意。就是要洞察秋毫,形成用心观察的职业习惯,善于在平常中发现不平常、在一般中发现不一般,通过跟踪调查、分析研究将一些动态性、苗头性的东西及时反映出来,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4、关注的目标——“两面”
就是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研究问题。领导关注的重点,往往是非常态的东西,要么是某个事挺露脸,需要总结宣传;要么是某方面不正常,需要解决问题。所以我们搞调研也得有所侧重。我的看法,正常的事不必多说,两面的事留心关注。也就是说歌功颂德、总结经验的东西要多多地搞,这样的话领导高兴基层满意,最终是皆大欢喜。但仅做这些是不够的,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是糊弄领导、讨好基层,而是要客观地帮着领导查摆问题,给 8
他解惑、答疑、支招。什么时候您的调研只能给市长看、给书记看,只能给总裁看、给经理看,成了领导重视的内部资料,就说明您的功夫到家了。当然,您得吃透领导的脾性、揣摩领导的心情,并选择适当的方式和时机来提出建议。否则,闷着头瞎干,惹恼了领导也是得不偿失。
5、把握的时机——“一点”
就是抓住调查研究和调研报告上报的时点。有些事情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过了点儿就没价值了。比如我们经常搞季度分析,这个东西必须在季度结束后尽快推出,到了年底还搞三季度的分析,有什么意义?快速行动,适时上报,往往是事半功倍。
另一方面,从服务领导任职时间的长短来看,这个“时机”的把握也要有所讲究。我认为有三个重要时点需要把握:①给刚来的领导谋思路。包括给他提供一些基本的情况、基本的特点、基本的工作方略等,因为他刚来,需要掌握情况、需要理清思路、需要“点三把火、踢头三脚”,如果您能在这时给他一个翔实而具体的情况、明确而可行的建议,相信您很快就会进入他的视野。②给干着的领导想办法。干了一段时间的领导,往往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如果您这时能够设身处地为他出一些主意,经常帮着他分析某个事情怎么解决更有利于工作开展、更有利于让他摆脱困境,相信他会觉着您这个帮手很挡戗。③给日久的领导出政绩。他干了一段时间,无论对上级、对群众都需要有一个交代,这就需要您给他归纳成绩、总结经验、展现成果,以表明他工作出色、政绩突出,如果您能够及时把这项调研做好,相信 9
领导会非常欣赏您、器重您。
6、提高的途径——“三条”
一是多学多练。调研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别觉着现在写的东西不行,只要努力,说不定哪一天你就会成为调研高手;也别觉着自己的东西不错,只要用心,说不定哪一天就能看出原来的“东西”不是“东西”。只要不满足现状,善于学习和积累,善于在学中干、在干中练,调研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二是反复推敲。成熟的思想都不是与生俱来的,没有“一眼望穿”的本事。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都得一步步来。应该说,形成一个结论、确认一种观点并且准确无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拿不准的事可以先放一放,过些日子再拿出来看看,就有可能看出问题、看出破绽,什么时候觉着成熟了,再拿出来给领导参考。
三是相互争鸣。争鸣是一种开拓视野、完善思路、提高调研水平的好办法。这一点,我们搞调研的同志深有感受。我们的一些东西,就是在相互争论中形成的,就是在互相否定中提高的。建议大家遇到问题,不要光自己憋、自己想,可以拿出来让大家挑挑毛病。这将非常有利于您的提高与长进。
7、搞好的要求——“三点”
一是耐得住寂寞。调研是个苦差事。要想把调研搞深搞透,就得一丝不苟、一心独用,就得耐得住清苦、熬得住清净,甚至需要舍弃与朋友聚会、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和机会,所以你得有不怕寂寞和艰苦付出的思想准备。
二是坐得住屁股。不管你是什么性格,内向还是外向、深沉还是张扬,要干这个活,就必须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地了解情况;就必须稳下心来,老老实实地进行研究。胸脯子上长草、屁股底下长蒺藜,干不了这个。
三是习惯于积累。好脑子比不上烂笔头。不管你的记忆力多好,都要形成做笔记的好习惯。要善于记、善于想。记得全,需要的时候就能够信手拈来;想得深,研究的时候就能够鞭辟入里。如果记得少、或者记得不全,就会影响到材料的积累和组合。形成做笔记的好习惯,把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对搞好调研十分有益。有时候,思想火花就是一闪念的东西,稍纵即逝,一不留神就又忘掉了,所以建议大家要带本子、记笔记。搞调研,靠的就是这些日积月累的素材。
四、写的建议
一个好的机关工作人员,不仅要把调研搞得深入透彻,而且调研报告也要写得规整漂亮。您调研得不错,但表达不到位、逻辑不清楚、语言不通顺,就会事倍功半,埋没了您的劳动和才华。所以在写作上也得下一些功夫、找一些技巧。对于写作,我从三个方面与大家探讨。
1、基本的程序——“五步”
写调研报告不能像小学生写作文一样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要讲究文章的结构、层次、韵味和可读性。对于基础好的同志,可以先打个腹稿,然后一气呵成。对于多数同志,还是建议您按照下面的顺序来组织文章:
先写提纲。把要写的内容先罗列进去,这期间可以增增删删、逐步细化,直至觉着这些内容能够足以表达您的意思。这样写起来就有个靶子,不至于丢项落项。
再搞梳理。决定说哪些、不说哪些,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这是一个资料取舍和权衡的过程。
甄选标题。包括总标题、大标题和小标题,也就是给您的报告起一个好名字、给您的文章搭一个好架子。这实际上是一个谋篇布局问题。
进入写作。分别就每个标题下面的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修改加工。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完善,包括修改篇章结构、审查逻辑关系、润色文章语言等,最后形成完整的调研报告。
2、把握的重点——“四个 ”
写调研报告是个比较严肃的事情,但为了增加报告的可读性,在不冲淡主题、不失严谨的前提下,可以使用一些写作的技巧。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千锤标题、百炼正文、精雕开头、细琢结尾”。这四个方面把握好了,您的报告就富有色彩。
(1)标题的润色。文美在标题。一篇文章能不能吸引读者,首先要看您的题目拟得怎样。古人说过:“题好文一半”,足见标题之重要。润色出一个好的标题不容易,它要求我们有足够的词汇积累和过硬的遣词造句功夫。润色标题要遵循三个原则:
一是简明概括。就是要一语破的,让人能够看懂您想说什么,要表达什么意思。标题上不能用模棱两可的词、不能有生僻硌棱的字,也不能一个标题写到两行,显得啰嗦。
二是亮丽清新。就是要让人读着爽快,新奇而又朗朗上口。不能用老掉牙的词来说事,但也不能把尚未定型、指代不明确的词儿放进来。否则的话有可能弄巧成拙。
三是对仗工整。包括大标题、小标题形式要统一、词性要一致、字数要相等,这样显得干净利落、规整严谨。
(2)开头的雕琢。万事开头难。写文章也是如此。不管是什么文章,首段得势,则通篇皆佳。否则的话,一开头就让人提不起精神,谁还往下看?组织开头要注意四点:
一是起笔点题。使读者一下子就“进入角色”。
二是阐明基调。明确调研事件的性质,是好、是坏,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让人明白您想说明什么观点。
三是引人入胜。就是要吊起读者的胃口,吸引读者往下看。
四是引起下文。为正文打下伏笔,使读者读下面的文章时不会感到突兀或摸不着边际。
(3)正文的锤炼。正文是调研报告的主体,标题再漂亮、开头再精彩、结尾再赶劲,如果正文写不好,那就成了“花拳绣腿”。为了把正文写得丰富可读、耐人寻味,建议大家在正文的写作上要遵循“三讲”原则:
一是讲究逻辑。先讲什么、后说哪些,要有个合理的安排,不能语无伦次。按照题目的性质,或者是平行着写,分别就需要说明的问题逐一论述;或者是递进着写,层层深入地渐进分析。不管是哪种写法,都不能有逻辑上的错误,并且要干脆利索、表达准确。同时还要注意一件事情、一个问题只能在一个部分表述,13
不能前边说了后边还说。
二是讲究例证。就是要用案例给您的论点当注脚、给您的研究添厚度,或者通过旁征博引让您的报告深入浅出。
三是讲究文采。就是要在报告的文采上下些功夫。干干巴巴地平铺直叙让人乏味。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善于进行遣词造句,以增强您报告的准确性、可读性和感染力。
(4)结尾的写作。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口收得好,即使报告里有些小毛病,有时候也不是那么扎眼。好的结尾要能够强 化调研报告的中心,给人以冲击、给人以启发、给人以深刻思考。有人说,好的结尾要能够“使读者好像嚼橄榄,已经咽了下去而嘴里还有余味;又好像听音乐,已经到了末拍而耳朵里还有余音”,虽然绕口但我觉着是说到了点上。总的来说结尾要结得适时、结得赶劲、结得拔高、结得回味无穷。当然,有些报告在说明主题后,也可以自然结束。文章结尾有“四忌”:一忌“刹空”,该结的时候不结,造成文章臃肿;二忌“刹偏”,偏离主题,到最后把文章弄走脚了;三忌“刹过”,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有时候含蓄也是一种境界;四忌“刹急”,不该结的时候结了,该说的没说完,也会留下一些遗憾。
3、写作的建议——七条
调研报告有其自身的特点,撰写起来既不同于信息简报,也不同于红头文件,在不失严谨的前提下,需要你自己的创意和把握。我给大家七条提示:
(1)先事后文。就是要以事实为依据、以分析研究为前提。14
写调研报告,最大的忌讳是盲目动笔。正确的做法是:想搞一个课题,首先要把它研究透彻,弄清楚它的“其然”和“所以然”,然后才是你发挥文字特长的时候。也就是说,要“先掰察事,后琢磨词”。把事儿想通了,才会见解独到,才能言必有中。
(2)周密严谨。就是要论证充分,言必有据。调研报告不是让您“海阔天空”的文体。它要体现客观性、真实性、针对性和逻辑性。因此,不能用不切实的情况、拿不准的观点来推理结论;不能用不确凿的东西去佐证观点;更不能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把不是当理儿说。那样的话,您的写作就误入了歧途,您的东西就失去了价值。在文章的架构上,也要纲举目张、丝丝入扣,多一个段落是累赘、少一个环节是缺憾。
(3)自圆其说。就是要为你的说法找到充分依据。一篇报告,不仅要反映一些情况,更要阐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见解、拿出招数。这应该是整个报告最闪光、最抢眼的地方,也是最叫劲、最能体现你的水平和能力的地方。鲜明的立论、独到的见解、可行的招数,不是空穴来风,要有充分的理由来佐证,让人家看了觉着确实是那么回事儿。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得设法“自圆其说”,通过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给您的论点找证据、给你的观点找说词,就得先把自己说服了。如果连自己都说服不了,干脆不去谈它。
(4)立意独到。就是你的报告要新奇独特,包括对调研事件的认识、对关注问题的阐释、对改进工作的思路等等不仅要鞭辟入里、立意高远,而且要个性鲜明、立意独到。同时在切入的角 15
度、表达的形式上也要匠心独运。我的建议是,别人都写的事你别写,要么就从不同的角度去写,要见他人所未见、写他人所未写、言他人所未言,这样你的材料才能够标新立异,领导才愿意看。
(5)精练简约。就是文章要写得简短精练。在结构和层次上,要删繁就简。写文章不能像小学生算四则题,大括号套中括号、中括号套小括号,一层一层地套个没完。在表述上,要长话短说、言之有物,挤出多余的水分。在确保准确、到位的前提下,要惜墨如金,能用一字、不使一词,能用一词、不使一句,能使一句、不用一段。
(6)长短适中。就是报告不能容量太大,不能期望把所有的东西都塞进去。必要的话,可以通过“系列研究”、“系列报告”的形式逐一发表,这样既短小精悍,又能让人家在看你的东西时有喘息的机会。一篇报告,有二、三千字就不少了,二、三十页的东西,一看就让人脑袋发大,除非非看不可,谁也没有这样的耐性。我的体会是,什么时候你的报告写成了千字文,你就到了被领导高看的时候了。
(7)力求鲜活。就是要创新形式、丰富内容、锤炼语言,提高报告的可读性。与一般的公文相比,调研报告的写作要求不是很严格,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和手法去组织,包括篇章结构、语言风格、观点陈述等等,只要不失真实性、客观性、逻辑性,什么样的形式都可以探索。文章要有自己的风格,所谓文如其人。有了风格,东西才比较鲜活,人家才愿意看,否则观点平平、语 16
言干涩、形式呆板,领导看不了几页就烦了。所以要讲究风格,讲究怎样才能把您的观点、思路和建议更好地表达出来。这样的话,人家在看你材料的时候,才会觉得比较养眼,才会有耐性,也才能够创出自己的牌子。
第五篇:如何搞好调查研究
怎样搞好调查研究
我今天所讲的调查研究,是指:一,没有任何背景资料、只有通过座谈会或走访获得素材的调查研究;二,是较大的综合性调研。
一、怎样搞好调查
调查是研究的基础,没有好的调查,就不会有好的研究。通过座谈、访问调查,要力求达到调查全面、深刻、透彻。
1、了解的素材要全面。就是要让与会者围绕座谈会主题将想说的话全都讲出来。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座谈会要轻松活泼,让与会者没有顾虑,做到畅所欲言。这就要求我们调查者要放下架子,不要盛气凌人,而应该以小学生的态度向人请教。二是把握座谈会的发言方向,要通过启发、引导,始终将与会者的话题框定在想要了解的领域,而不能偏离主题,更不能漫无边际(往往出现这种情况,第一个人发了言,或者不得要领,没有抓住中心,第二个人就跟着其发言方向走,以致影响了后边人的发言内容,在这种情况下,要巧妙的引导到我们想要的发言内容上来)。三是要对照调查提纲,看哪些内容还没有谈到,要及时提问或引导到想要的方面上来。
2、了解的素材要深刻。与会者都发了言,说了一遍,至多这个座谈会开了一半。还有一半更重要,那就是调查者通过听、记、想,对有些方面重点了解。一是对讲到了但还不是很清楚,并且直觉告诉自己这些东西很有用,要对这样的东西进行再提问。让与会者讲的更清楚些,以上升到概念和理性的东西。二是要注意发现闪光点。不管什么类型的座谈会都有吸引人、使人耳目一新 的方面,这就是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往往是文章的精华之处,要格外重视,它肯定是行文时要用的到的。类似的闪光点要多捕捉。并且对这些闪光点的东西要了然在胸,以便做到得心应手的运用。经验告诉我们这些火花或闪光点,往往是领导批示的主要依据所在。三是对这些闪光点的东西进行深挖掘。要了解其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在此课题中的位臵,以及对其他事物的影响,以上升到理性认识,储备待用。
3、了解的素材要透彻。所谓透彻,就是不仅仅是了解事物的发生背景和来龙去脉,还要知道为什么?为什么这样做?不仅知其然,还要只所以然,要多问一些为什么,这些所以然的东西往往能提升文章的深度和高度,是具有启示性和根本性的东西。此外,要注意细节。细节往往体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透彻就是从宏观上对事物有准确的把握,微观上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收得拢,放得开,能够深入浅出,融会贯通,使整个事件有立体感和层次感。
当然,这是调查阶段最终达到的要求,一两次座谈会是不行的,要多次才能达到。座谈会之外,如调查对象是有形的东西,要到实地考察一下,感受气氛,在脑子里形成整体概念。进一步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深刻的感受它。(一般的讲,单性材料即一个方面内容的调查有两天时间的调查和观摩就可以了,就可以考虑提纲,即进入研究阶段。但是如果是一个县或一个部门整体工作情况的反映即系统的反映,形成综合性的报告,没有一周乃至更长时间的调查是不行的,这些时间就是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实地查看、了解走访群众,边走边 2
看,边看边想,以掌握全方位的素材)。比如一个县几年来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努力下,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家邀请我们反映一下,写好这样的综合性调查报告,是需要一定功力的。在这个系统内部,既有班子建设、战略谋划、政策制定、责任约束,又有工农业生产、城镇建设、项目建设、民生建设等等,将这么多子系统纳入一个大系统,整体反映出来,体现的是构架宏观,谋划全局,提纲挈领,驾驭文字的能力,所以,调查要方方面面,旮旮旯旯,既能彰显宏观,又能细致入微。这就体现一个人的采购能力和“搜刮”能力。这就好比入山寻宝,识宝的人满载而归,盆尖钵满,不识宝的人只能空手而归。所以这就要求调查者要有眼力,能够见人之未见,思人之未思,写人之未写。因此,千万不要忽视调查阶段。调查阶段很重要,是基础,是获得构建文字大厦的材料和基石,搜刮不到好的素材,就难以成就有价值的文章。因此说,没有成功全面的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不能写出反映事物本质规律的好文章。
二、怎样搞好研究
所谓研究,就是素材在大脑中的分析、梳理加工过程,使之成为文章的构架。
1,研究就是提炼观点、寻找事物本质的必然联系,做到红线串珍珠。研究是由少到多、由浅到深,是根据素材的多寡选择和取舍。研究是在浩如烟海的材料中提炼有价值、能说明事物本质的众多“方面”,也就是观点。并由这些诸多观点支撑起一个总观点—主题。主体是根红线,将所有的说明主题的分观点串联成一个整体。观点是分层次的,有小观点,中观点,大观点。小观点 3
支撑中观点,中观点支撑大观点,说白了研究就是找这些大大小小的观点,观点找够了,文章的结构也就出来了(在这里小观点往往就是素材和事实或做法或数字)。文章写的怎么样,明眼人一看便知,缺观点或观点找的不准确,不能说明问题,就不能讲清道理。观点够了,观点实在、厚重,就主题明确,论据鲜活,层次分明,使文章有立体感,有深度,能吸引人,征服人。
2,研究必须站在俯视全局的高度,把握整体,抓住反映事物本质的基本要素,做到统领全局,科学构建骨架,合理搭配素材。研究的难点是从宏观上能准确的把握住这个材料,能把这个课题的本来面目反映出来,介绍给人。因此,研究者站位一定要高,高到什么程度?就像坐直升机以最佳距离看下面的地貌一样,做到俯视,否则难以看到全貌。如果站位较低,角度不同,观察到的形状就不同,就如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样,所以对研究课题者来说,要做到深深的扎进去,轻松的走出来,跳出课题看课题,既是研究者又是旁观者。有时,怕站位低,抓不准,你就得多换几次角度去考虑,然后对这不同的角度产生的不同结果进行综合考虑,对相同的事物分别归类,找到从属。总之,研究要做到既不缺大项,又不面面俱到,高度概括,集中凝练,抓住骨架,留住精华。
3,研究和调查相伴相生,相辅相成,同时进行。实质上,在调查阶段,就已经开始研究了。思考、梳理的过程也就是研究的过程。一般来说,调查人员总是在调查阶段就把新得到的素材进行定性、筛选、合并、梳理,大脑就如同一部输入程序的电脑,来料后就按程序进行加工梳理,调查阶段结束了,文章的基本大 4
框架也就有了。决不能等待调查结束后再集中思考、梳理,这样麻烦、费力,效率较低。而所谓研究阶段,是对调查阶段所产生的文章框架构思再审视、再调整、再补充、再完善,再提高,最后形成文章的提纲。特别是对支撑每一个观点的内容进行圈定,让文章的每一个大的部分都有相应充实的归属,做到准确切块划分,限定边界,充实内容。
4,研究是一个艰苦复杂的思索过程,是将绘就的工程图纸用简练的文字表述出来。之所以艰苦复杂,是因为拉出的提纲要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报告题目的确定,各大部分分标题的表述,有很多的讲究。题目表述要准确,概括性强,具有穿透纸背的力度和气势;分标题要对称、工整、准确、鲜明等等。因此,为这些标题、分标题的命名要费尽心机,用煞费苦心,绞尽脑汁,挖空心思,苦思冥想形容一点都不过分,真是“为吟一个字,拈断三根须”,为找到一个合适的词汇要反复深入思考,每一个字都是一滴心血。因此在这个阶段,往往是食不甘味、寝不安枕,吃饭也想,走路也想,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也在想,总之想不出来坐立不安,一直到想出来,悬着的心才倏然而落。研究能力,主要是看一个人的构建能力和解剖能力,往往体现的是理论水平、概括提炼能力。
三、怎样写好报告
写报告就是按照文章提纲写出文章来,就是将这些大大小小的观点陈述出来,既高屋建瓴,又血肉丰满。主要是看驾驭文字的功底和能力,全在一个人的平时积累。没有窍门和捷径。写顺手了,词汇跟着思路走,心出笔录,一气呵成。
往往还出现这种情况,在考虑提纲时,本来感觉到考虑的挺成熟的,但写时则不然,总会遇到难写和较劲的一部分。这时可暂停下笔来休息片刻,再认真思考,搜集打捞自己的全部积累,集中火力,全力攻关,这个坎过去了就是一片坦途。写作难点或许是写作高峰,也很可能是出彩的地方。出现这样的情况是个好现象。
在写作技巧上,文章的开头,切忌铺垫太多,要直截破题,文似喜山不喜平,成文过程有跌宕起伏之感,更可能引人入胜,结尾时注意不要画蛇添足,话到笔落,戛然而止。在成文过程要注意措词简练、准确,表达到位,话说出来过瘾、解气,否则,收不到理想的效果。
这里,对年轻朋友说几句,如何使自己的写作能力更快提高?和同事一块搞课题,被领导带着是学习和提高的过程,但一定要有独当一面、一人勇于承担大材料的豪气。这就如同徒弟不能老跟着师傅干一样,该出徒时就出徒,要自己创天地,写材料也是一样。一个人独立承担从采访、调查,到研究、成文全过程,要搞综合性的大调研,进步的可能更快,这样你可以充分发挥你思想思考的潜力和空间,拓展你的宏大的思维疆界,展示你登高望远的视野,提升你驾驭文字,构建文字大厦的能力。要一个人深入下去,到基层到群众中去调查,时间服从素材的掌握,然后独立研究,独立成文,搞几个大调研,你一定会有众多收获。多厉炼,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写作中学习写作,将自己培养成大手笔,成了大手笔,你一定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布袋里藏不住针,总有露头的机会。写一手好文章是非常惬意的事情,当然没有理 6
论武装,没有先进思想做指导是不行的,同时也必须站在时代前沿,紧跟时代步伐,紧扣时代脉搏,在思想理论上是一个清醒的人,一个明白的人。诚然,搞文字清苦,但却很崇高,往往有一种甘愿奉献、自我牺牲的悲壮情怀。
怎样对待研究室的清苦,做个崇高的人?清苦就清苦在研究室是一个喝墨水,流汗水,无油水的单位,没有任何公权力,就是为领导服务,每天不外乎“调查、研究、写稿子、改稿子”往复循环,以至无穷。诸多时还要当无名英雄,为别人写署名文章,为他人作嫁衣裳。我们不同于写小说,搞学术研究的,同样是写作,人家是为自己干,我们是为领导干,是为别人的公权力干。“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可以获得爱情,“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可以获得学识和著述,名利双收。我们能得到什么呢?我们最期盼的是报告得到领导的肯定,给予好的批示,仅此而已,别无他求。当然,一旦得到领导肯定性的批示,我们的欣喜之心,欢乐之情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是局外人所感受不到的。我们干好了,可能得到提拔,但不可能人人都当领导。在这里,提拔你也对,不提拔你也没错,干好是应该的,干不好是不应该的,所以进了这个门,就得有终身奋斗为崇高,甘当无名英雄的打算。就如同黄浦军校门口的对联“升官发财请走他路,贪生怕死莫进此门”,研究室也是一样,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坐得住板凳,吃得下冤屈”,提拔是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发财的事不要去想,不提拔也要随遇而安,怀有一颗平常心。研究室就是这么过来的,许多老同志辛辛苦苦多年乃至一生,也没得到提拔,都被磨砺成了高尚的人。最后用毛主席的话与大家 7
共勉,“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才能死而不亡,不枉来人世一趟。
2012 8
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