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产业结构调整下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研问卷初稿
关于广东省产业升级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调研问卷
一:基本信息
1.您的性别:A 男B女
2.您的年龄:A.18—25岁B.26—35岁C.36—45岁
D.46—55岁E.56—65岁F.65岁以上
3您的职业:A.当地居民B.教师C公务员 D工人 E学生 F科技人员 G 其它
4.文化程度:A.小学B初中C 高中D大学E硕士F博士以上
5.您的月收入
A.1000元以下B.1000—2000元C.2000—4000元D.4000—6000元E.6000—8000元F.8000—10000元G.10000元以上
6婚姻状况:A未婚B已婚
二:“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知识调查
7.你是否对新时期广东的核心工作任务“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有所关注?
A.是的,我常常关注报纸电视中的相关报道
B.不,我从不关心
C.我知道,但不清楚具体的措施和变化
8.对于以下产业双转移政策,您听说过哪些? A.实行产业转移集聚发展B.加大用地扶持力度C.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D.切实加强环境保护E.加快省内劳动力向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F.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G.鼓励企业招用本省农村劳动力H.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J.建立优秀农民工激励机制
9.你认为广东经济增长方式是否在转型与升级?
A.是B.否C.不清楚
10.“十一五”规划突出地强调“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您认为这一目标实现的状况如何?
A.效果较好B.效果较差C.有待进一步观察
11.您觉得广东省产业升级是否有必要性?
A 有B没有C不清楚
三.产业转型升级影响调查
12.你认为产业结构升级能够给市民带来的直接好处是
A.人民生活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改变
B.生活水平与质量大大提高,经济收益增长
C.广东省的环境大大改善
13.您认为产业转型升级会带来什么影响()(可多选)
A居民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的改变B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变C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D促进企业科技创新E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F目前尚不确定G其他_________。
14.您觉的目前您的居住地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是:
A噪声污染 B大气污染水污染 C生态环境破坏 D其它
15.您觉得劳动力转移给人们的生活水平带来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可多选)
A.环境变好,种植方面技术提升,农业生产质量提高,市场价格良好
B.工厂兴建,很多人有了固定的工作
C.政府、村委会带动自主创业,很多人都自己做生意,收入增加了,生活变好了
D.很多年轻人外出工作,收入良好,生活得到改善
E.没有什么变化,反而变得更差了
F.其他------
16.产业的转型升级,政府为本地带来了以下哪些变化?
A.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险制度,为我们这些村民购买保险
B.建立完善的社会救济制度,为有需要的农民提供物资等的支持
C.加大社会福利保障,定期慰问我们,兴建一些娱乐设施,或保障我们住房的需要
D.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公路等),促进本村的经济发展
E.普及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我们的就业技能水平,提高我们的竞争力
F.政府应该明确自己职能,提高管理水平,能及时反映我们的17、您认为产业转移对于转出地和转入地的作用如何?
A对转出地和转入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都有较大的作用;
B对转入地的产业发展有较大帮助,但可能造成转出地产业“空心化”,不利于经济的可持
续发展;
C有利于转出地产业转型升级,但会使得欠发达地区继续珠三角产业发展的老路,不利于
其实现跨越式发展;
D对对转出地和转入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作用都不大。
18.相关产业转移后,是否有新的产业进入?
A已经进入新的产业B正在引进新的产业C还没有新的产业进入
19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你认为本地的教育水平是否有所提高?
A.是B.否C.不清楚
20.您对本地的教育水平的满意度如何?
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比较不满意E.非常不满意
21.如果要在外地工作(劳动力转移),您认为您的子女的教育水平至少要达到什么程度?
A.小学毕业B.初中毕业C.高中毕业D.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包括中专、大专)E.大学毕业或以上
第二篇:深圳产业结构调整下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问卷
深圳市有关循环经济的调查问卷
1.你是否对循环经济在深圳的发展有所关注?
A.是的,我常常关注报纸电视中的相关报道
B.不,我从来不关心深圳经济发展的模式及变化
C.我知道深圳在发展 “循环经济”,但不清楚具体的措施和变化
2.你认为深圳实施 “循环经济”是否有必要性?
A.有, “循环经济”是深圳发展下去的必行之径
B.没有必要,照 “老路子”发展下去足够了
3.如果有必要,其最大好处在于
A.低消耗,高收益
B.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C.可持续性发展,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
4.你是否看到循环经济发展的成效?
A.有。生活上、工作中都有所改进,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B.没有。我的生活与工作完全没有发生改变
C.我知道改变正在发生,但是自己并没有真切体验到循环经济发展的成效
5.作为一位市民,你是否愿意为深圳的循环经济作出自己的贡献?
A.我非常愿意
B.我也帮不上什么忙,还是算了
C.我会争取做到,但还是个人利益优先
6.如果愿意,你可以做到如下哪些事情呢?(多选)
A.不使用一次性餐具 B.购物时自己携带布袋,坚持不用塑料袋并监督商家对塑料袋的发放 C.只购买“绿色环保”产品 D.不随意扔垃圾,分类排放垃圾 E.积极促进废品回收事业(如收集废旧电池、纸张,给垃圾回收厂或社区回收单位)F.生活中尽量节水节电 G.以主人公意识鼓动周边人加入促进深圳循环经济发展的队伍中来
7.你认为你还能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做到(自填)
8.你认为循环经济的发展能够给市民带来的直接好处是
A.人民生活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改变
B.生活水平与质量大大提高,经济收益增长
C.深圳的环境大大改善
9.你希望深圳发展循环经济的未来是:(自填)
第三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研
关于“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情况的调研报告近日,黟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宏村镇木坑竹海景区、金家岭村,西递镇叶村,美溪乡打鼓岭景区和洪星乡长春村长坑村民组等地,考察了解农业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发展和农旅结合的情况,同乡村干部、县乡人大代表、农林部门的技术人员和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座谈,认真分析“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成效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做好下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村产业结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农村建设为统揽,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做强做大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按照农业市场化、品牌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要求,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休闲农业,促进农旅结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0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7.5万亩,桑园面积3.6万亩,茶园面积3.2万亩,其中经认证的优质无公害茶园面积2.63万亩;果园面积0.4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
2.11万亩,有林地面积95万亩;生猪饲养量9.4万头,家禽36.8万羽;农村经济总收入28.0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99元,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3135元,工资性收入2467元,各项惠农政策转移性收入438元。
1、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县突出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依托蚕桑,茶叶、木竹、果蔬、生态养殖等特色资源优势,建成了一批农业产业化基地。主要有五里为中心的3000亩水蜜桃基地;以五溪山为中心的2800亩有机茶基地,以黄姑为中心的l200亩的生态茶园基地;以碧东、叶村为中心的千亩高效桑园基地;以洪星为中心的47000亩竹木制品原料基地;金家岭、同川村的50000羽蛋鸡基地,碧山村60000羽肉鸡基地,柯村乡皖南花猪和黄山黑鸡保种养殖基地。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种养植专业示范村,西递镇叶村、美溪乡黄姑村、宏潭乡宏潭村及碧阳镇五里村荣获省级特色专业示范村。
2、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迅速发展,产业带动能力有了明显增强;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9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营销收入达7.04亿元;华盛集团和杉森木业两家企业营销收入超亿元。龙头企业中从事茧丝绸业的3家,从事食品加工业的6家,从事粮食加工业的1家,从事竹木制品生产的9家。五溪山茶厂有限公司利用宏潭五溪山优良生态自然环境条件,投资建立有机茶园2800亩、有机茶转换茶园2000亩,开发出“五溪山”牌生态有机茶省级知名品牌,茶农鲜叶价格大幅提高,实现企业增效、茶农增收的双赢效果等;这些龙头企业的发展不仅有效地带动了我县蚕桑、茶叶、粮食和木竹生产基地的建设和产业的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
3、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发展,产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目前已在蚕桑、茶叶、木竹、蔬菜、养殖、土特产品等行业,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6家,其中蚕桑类14家、茶叶类15家、木竹类20家、果蔬类4家、畜牧类9家、粮食加工类3家、其他类11家,入社农户约占全县农户的12%。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业技术培训,种子、苗木、肥料的统一采购,农产品的收购、加工、销售等方面提供服务,解决了广大农民在单一经营生产中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为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黟县碧东漳溪蚕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
4、农旅结合有了新突破,以休闲观光农业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前景喜人。开发了木坑竹海、塔川秋色、西递鸳鸯谷、美溪打鼓岭、黄姑小桂林、柯村油菜花等一批以农业生态观光休闲为基础的乡村旅游景点,涌现了“竹海人家”、“五里农庄”、“秀里农庄”等一批乡村旅游“农家乐”示范户;宏村镇星光村木坑组过半数农户利用本地的“竹海”资源开办“农家乐”,从事住宿和餐饮等旅游服务,户均年收入达十万元以上。农旅结合还带动了竹笋、茶叶、香榧等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推动了黟县民间徽菜技艺的提高和传承,广大农民在参与乡村旅游服务中得到诸多实惠和效益。
5、“阳光工程”技能培训,为农民工转移就业搭建了新的平台。国家实施阳光工程就是将“有转移到二三产业和城镇就业意愿的农民,由政府财政补贴,在输出地开展转移就业前的职业技能短期培训”。近年来,共开展农村“阳光工程”培训132场次,培训新型农民4635人;开展农民就业技能培训30场次,培训农民工2438人;举办新春企业用工招聘会7场次,达成就业意向的1721人次;相关部门为农民工在计生、户籍等方面提供了便利快捷的服务。通过“阳光工程”技能培训,大多数农民工都学到了一些专业技能和法律等相关知识,为外出务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2010年全县劳动力转移就业达到12100人,其中到外省市县务工的9380人,在本县从事二三产业的272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1、农村产业规划布局不尽合理,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不平衡。产业链条短,产品单一化,附加值不高,企业带动作用力不够强;
2、以农产品为基础的旅游商品开发和农家乐旅游服务管理滞后,与我县旅游业发展水平不够协调。
3、农业科技队伍人员缺乏,服务职能弱化,不能满足农村产业化快速发展的需求。
4、农村劳动力文化科技水平偏低,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
三、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1、加快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和产品质量提升,依托结构调整促增收。要充分依托自身资源条件,不断增加投资力度,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加快蚕桑、茶叶、粮食、果蔬、木竹、养殖六大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促进我县农业产业规模和质量的大幅提升。鼓励和引导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参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组织农产品质量有机认证,创建农产品知名品牌,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全县农业产业化水平。
2、加快旅游商品开发,促进农旅深度结合,支持农民创业促增收。借助“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申报成功的契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高效农业,积极扶持一批“农家乐”旅游示范户,规范旅游服务管理。充分利用我县旅游市场优势和丰富徽文化底蕴,加大旅游食品、纪念品等旅游商品的开发和生产,积极支持农民创办旅游商品生产加工企业,延长旅游商品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创建一批旅游商品知名品牌,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拓宽农民就业增收的路径,推动黟县旅游经济再上新台阶。
3、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发挥人才带动效应,依靠科教兴农促增收。要高度重视农业科技队伍的建设,整合现有人才资源,及时解决农业科技人员短缺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积极支持农业科技人员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和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技术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农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4、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增收。通过“阳光工程”培训、农民工技能培训等项目的实施,帮助农村劳动力提高文化科技水平和就业技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选择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实效性,为促进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培养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尚发展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农村高技术能人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鼓励外出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致富。
第四篇:农村劳动力转移调研报告
沁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沁源县共有11.4万农村人口,其中农村劳动力6.1万
人,目前转移就业5.18万人,其中县以内就地就近转移就业4.62万人,外出务工0.56万人。就业培训2.1万余人。
二、主要做法
沁源地下资源丰富,尤以煤炭为主,县域经济也因煤而
兴,90%以上的财政收入依托煤炭产业。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六色战略”和“六大和谐”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我县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煤、焦、化工等产业,逐渐发展壮大,并向深度延伸,形成了循环经济。产业壮大了,企业发展了,这为农村劳动力的及时就地转移就业提供了机遇。在这项工作中,我们主要有以下做法:
(一)千方百计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是县
域经济的主体,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发展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落实政策、提供服务,多次下企业调查研究,为企业出谋献策,帮助企业发展壮大,做优做强。
(二)积极主动地与企业联系用工情况。在深入企业调
研中,一方面检查落实规范用工情况,另一方面积极为企业提供用工来源,为乡村农民工转移就业搭建桥梁通道,为他们介绍推荐,促进当地农民工就近就地劳务增收。目前,全县在本地就业的农民工达到4.62万人。
(三)积极搞好劳务输出。我们充分发挥就业中心的职能作用,利用现代通讯媒体,积极主动地与外省、外市、外县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畅通劳务输出通道,及时周到地对输出输入单位咨询调查,提供信息发布,摸底调查,上门走访,牵线搭桥,办理相关手续,组织运送人员安全到达目的地,定期反馈用工情况等。近些年来,已输出各种劳务5600人。
(四)抓好岗前技能培训。外出务工人员多数文化程度较低,缺乏一技之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难有一席之地。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两种办法,一是提前培训,储备人才,我们依托职业中学、县委党校、进修校等常年培训,建档储备,一旦机会到来,马上派上用场。三年来已培训储备人才6800人。二是临时性培训,针对用工方不同的要求,进行专业性较强的临时突击培训。用工后边工作边学习,使之逐渐成为专业技能型人才。目前为止,举办临时性培训达34期,人员达15020人。
(五)健全档案,实行动态化管理。面对常年进进出出的劳务流动人员,如何能做到有效管理有效服务,在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就是对全县离家外出务工人员,建立基本情况卡片,输入电脑,进行动态化管理。基本上做到了底清数明,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工的文化素质技术含量普遍偏低,80%靠苦力维持生计,钱赚的少,浪费时间,也容易上当受骗,权益很难得到保护。
(二)农民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差,对政策法规知之甚少,依靠政策法规保护意识不强。
(三)农民工务工无序化现象严重,仍处于私招滥雇的状态。
(四)农民工外出打工后顾之忧尤为严重,主要表现在留守老人照管,子女看护,家人保护等问题上,又产生了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五)农民工外出打工,子女就学仍然困扰着他们,目前,房价增长过快,使他们租住的房屋不复存在,又面临着居住问题。
(六)农民工外出打工,现行的农村合作医疗,无法跟进,导致他们看病困难。
(七)农民工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的矛盾相当突出,问题急待解决。
四、对策建议
(一)要切实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我县农业人口多,我局要重点抓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千方百计地组织劳务输出,实现农民增收的新突破,要把统筹城乡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放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量化考核,搞好检查监督,切实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出成效。
(二)努力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不断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农民工素质的高低是解决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基本前提。文化素质不高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和层次的重要因素,也是培育新型农民的关健。因此,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的提高和职业技能培训,要大力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使大部分中学毕业生能够掌握一两门致富技术,为潜在的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打下基础,加大农民培训的投入,把搞好农民培训的出口关,培训一个,合格一个,就业一个。
(三)认真搞好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培训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治本之策。要加大培训经费投放力
度,使培训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轨道。要把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术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统筹考虑。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劳动技能培训,建立政府、企业、大专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等共同参与的社会化培训机制,要坚持“实用、实效、实际”的原则,整合教育资源,完善培训体系;大力发展定单培训,使受训人员结业后直接就业。调动农民培训的积极性。
(四)研究制定出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优惠扶持政策。要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对农民工要一视同仁,享受城镇人员就业的一切待遇。
(五)要加大《劳动合同法》的执法力度,发挥劳动监察等部门的作用,对用人单位实行用工有请示,退工有报告。对违背劳动合同法的用人单位,要有强硬的处罚措施。
(六)发展地域经济,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的转移就业。农民工就地就近吸纳转移就业既能降低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和就业风险,又可以有效的避免在大中城市吸纳能力下降时,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同时还可以避免农民进城后所面临的激烈竟争,所以要发展乡镇经济,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这才是建设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五、工作打算
(一)为转型发展服好务。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是我县
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我们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围绕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发挥职能效应,提供优质服务。
(二)加大劳务培训力度。随着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对劳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人社部门应建立自己的培训基地,常年化培训,培训内容应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
(三)适当增加办公人员。随着劳务输出工作量的成倍增加,应适当增加办公人员,应选调思想政治先进,有较高文化素质,能熟练掌握电脑软件的人员。
(四)强化工作网络。目前,县、乡两级已建立就业机构,今后应延伸到行政村,形成上下协调,步调一致,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
第五篇: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研报告
临沭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按照市局关于认真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研的通知要求,我们组织人员进行了认真深入的调研,调研采取普遍调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走访与座谈相结合的形式,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创业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劳动力转移基本情况
针对调研要求,我们组织人员分3个组到部分乡镇,了解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收入情况。调研组分别到临沭镇、店头镇、白旄镇进行了调研。通过到镇政府、企业及劳务工家庭座谈、走访,了解到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是通过本村外出务工人员介绍联系外出就业的,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我县人力资源市场有序组织输出的,约占外出就业的30%。在店头镇共调查了6个村32户,通过本村熟人介绍外出务工的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73%,其中到南方企业务工的占总人数的60%。临沭镇是驻城镇,情况有所不同,因地理位置的不同,外出务工人员偏少,大部分在本地就业。在临沭镇走访了8个街居共24户,其中在本地就业的占就业总人数的80%,通过自己找到工作岗位的占就业总人数的92%,通过劳动部门介绍就业的占6%,通过其他中介外出的占2%。在白旄镇共调查了9个村41户,通过本村熟人介绍外出务工的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55%,其
中到南方企业务工的占总人数的67%。
临沭县是一个农业县,农业人口占很大比例,截止2008年底,全县共有农业人口43.4万人。在本县区内务工的农民工人数为12.6万人,其中女性约5.2万人,性别比例为38%。从年龄结构上看:16—18岁的约1万人,19—35岁的约7.5万人,36—55岁的约3.5万人,56岁以上的约0.5万人。在这些农民工中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约3.5万人。从文化结构上看,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有6万人,占总人数的40%。从产业和行业分布来看,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约4.6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约8万人。全县常年外出务工人员约7万人,他们基本上分布在江、浙、上海、烟台等地的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中,主要从事建筑、服装、电子、码头装卸、机械制造等产业。
近年来,我县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提供了平台。全县约近4.5万人从事复混肥的生产销售及相关产业,6.5万人从事杞柳加工、3万人从事蔬菜脱水加工。从事1年以上固定职业的约2万人,从事1年左右固定职业的约3万人,从事半年到1年临时职业的约6万人,其他的近2万人。
通过了解,农民工外出就业对待遇要求大多偏高,其待遇要高出当地两到三倍他们才肯干。由于企业效益好坏参差不齐,通过劳务市场介绍的成功率偏低,往往供求双方达不成共识,造成有时有工作岗位找不到人的现象。随着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的出台落实,经济发展必将很快进入快车道,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抓住这一有利的时间差,大力开展返乡农民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通
过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储备人力资源,稳定职工队伍,缓解就业压力,在新一轮用人高峰时,增强就业竞争力,扩大输出数量,提高输出质量,是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主要经验做法
近几年来,我们按照“巩固烟台、拓展上海、开发五大区域,广泛建立劳务基地”的工作思路,抓住培训这个关键环节,以培训促输出,以基地开发带动培训开展,推动了全县劳务输出工作的健康发展,全县每年培训农民工2万余人次,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近3万人。目前,已与全国300多家企业建立了劳务关系,开辟用工基地58个,建立驻外办事处8个。
(一)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得到强化。搞好农民工技能培训,是发展和扩大劳务输出的基础和前提。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对全县城乡劳动力进行重新调查摸底,把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作为统计调查的对象,建立起全县人力资源信息库。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构建多层面的培训体系。积极整合利用全县各方面的教育资源,扩大培训规模,提升培训档次,形成以劳动保障部门为龙头,劳动保障、教育、农业部门发挥主渠道作用,民办职业学校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充分发挥职业中专、农广校、乡镇成教中心等培训基地的作用,按照劳务市场的需求,采取联办、租赁办、委托办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开展长、中、短期培训班,突出技能培训,尤其是一些较高层次的技能培训。各乡镇充分利用乡镇成教中心,加强培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
力度。同时,县里还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农业考核和三个文明建设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培训农村劳动力的工作情况与促进劳动力转移输出的实际效果列为评价各乡镇、有关单位、职业学校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认真检查考核。县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发展劳务输出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意见》等有关农村劳动力培训补贴政策和奖励政策,对符合补贴奖励政策的,及时进行兑现。对培训工作做得好的乡镇、单位和学校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对完不成任务、落实不到位的通报批评。
(二)市场开拓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大。我们大力开拓劳务市场,不断拓展劳务合作空间,积极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铺路搭桥。在巩固现有劳务基地和合作渠道的基础上,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不断拓展劳务合作空间。将全国市场划分为五大区域(广州、深圳、珠海及周边地区;杭州、宁波、厦门及周边地区;南京、无锡、昆山及周边地区;北京、天津及周边地区;济南、青岛、烟台、威 海及周边地区),招聘部分精干人员,组成专业化工作队伍,新设立了浙江、苏州、青岛、济南、深圳5个办事处,并在已有的北京、上海、烟台三个办事处成立党组织,注意分析研究五大区域用工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务输出。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积极研究向西部地区劳务输出的途径和办法,重点做好华东石油管理局劳务派遣业务的试点工作,逐步推动劳务输出向成建制方向发展。经过近几年不懈的努力,劳务市场和用工基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烟台港由原来的不足400人发展到近千人,上海由原来的23家用工单位发展到45家,新开辟用工基地45家。
在对外抓好市场开拓的同时,对内建设好承接输出的载体。把人力资源市场作为统筹城乡就业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载体和主要平台,积极构建上下贯通、连接城乡、覆盖全县、信息共享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使其成为促进广大群众就业的桥梁和纽带。去年,我们按照《山东省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规划》县区级I类的规模和标准,建设改造了新人力资源市场,并于去年9月份正式启用。新建设的人力资源市场设有职业指导区、职业介绍区、信息查询区、信息发布区、求职登记区,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用工、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推荐培训等服务,并配有悬挂式电子大屏幕和多媒体电脑触摸查询机,充分发挥了面向大众、面向企业、面向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在全县构筑起政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的高效、科学、方便、快捷的服务平台。去年以来,到人力资源市场登记求职、咨询人员达3万余人次。
(三)外出务工人员权益得到较好维护。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管理工作,能够减轻用工单位的负担,树立劳务输出工作的良好信誉,为进一步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奠定基础。为此,劳务输出后,对外出务工人员分类登记、建档立卡,并分别在外出劳务人员相对集中的地区建立了驻外办事处,加强对劳务人员的跟踪管理与服务,重点搞好与用工单位的关系协调。主要是对务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相应的法律法规教育,帮助处理一些工伤事故、劳务纠纷、拖欠工资、违章违纪、新招人员安置、回流、辞退等问题,帮助广大劳务人员排忧解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在发挥驻外办事处作用的同时,我们高度重视驻外办事处自身建设,对长期驻外选派人员加强思想教育和业
务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自身能力。近几年来,我们先后建立驻外办事机构8个。通过驻外办事机构工作人员的努力,烟台港集团新增用工单位5个,其中蓬莱港由去年的42人发展到现在的近200人;上海由原来的23家用工单位发展到45家,驻外办事机构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去年底,根据上海办事处建议,上海隧道地基注浆公司党支部与我县劳务输出办党支部结队共建,并正式签署结队共建协议书,以实现“在共建中共进,在共进中共荣,在共荣中共创和谐”的目标。通过结队共建,加强双方的党建工作,在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综合素质的同时,充分发挥务工人员中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共同创建和谐的用工环境。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就业创业,事关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局。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坚持就地转移、返乡创业、异地输出并举,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政策扶持并重,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重点要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多渠道开发岗位,千方百计扩大农民就业空间。通过推动产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巩固劳务输出、稳定企业促进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二是强化就业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供需对接。把城镇就业服务和优惠政策尽快覆盖到农民,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平台到村、联系到户、服务到人的农村就业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服务和岗位信息。
三是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竞争能力。加大农民技
能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规模,采取定点、定向、订单培训等方式,提高培训成效。
四是加大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进行多形式创业。加快建立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依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设立农民创业服务指导中心,为农民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五是推进就业援助,帮助农村困难家庭就业增收。加大脱贫攻坚工程推进力度,确保有劳动力的农村困难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加快建立农村零转移家庭贫困户就业援助制度,对农村零转移家庭中的特殊困难劳动力,采取由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的办法,帮助其实现稳定就业。
二〇〇九年五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