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恩理念
感恩理念
“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恩与报恩很相似,“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
“感恩回报”是华润核心价值观之一,华润倡导常怀感恩之心,将履行社会责任视作超越利润至上的追求,通过实际行动努力回报社会,致力于打造投资者信任、员工热爱、社会尊重、大众称道”的优秀企业形象,成为全社会企业的榜样。
正如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曾说道:“一个人一辈子如果能做那么一两件事情,能够给一群跟你毫无利益关系的人带来幸福,带来快乐,那么你的人生就是有意义的人生,你所在的企业就是一个高尚的企业。””。其实,这是宋林董事长为华润人所定的华润,也是为华润企业所定的基调。华润新能源也一直秉持“以人为本”的基调,尽自己的力量在做如此许些工作。
感恩对于个人是感恩心态,对于企业是感恩文化。感恩是一种基于人自身需要的文化自觉和行动自觉,意味着平等与尊重、服务与回报、付出与牺牲,是一种植根于庸常生活的日常精神,是透过行动和机制的情怀实践和价值实现。现实生活中,我们亦能体会到感恩的处处存在:感恩养育你的人,因为她们给予了你的生命;感恩教育你的人,因为她们丰富了你的心灵;感恩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意志;感激批评你的人,因为他拓宽了你的心胸;感恩你的同事,因为她们是你的亲密战友;感恩你的合作伙伴,因为她是你走合作共赢之路的朋友……。
携手感恩,是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切的一切包括一草一木都对我们有恩情。
第二篇:以感恩教育为抓手培养忠诚企业理念
以感恩教育为抓手培养忠诚企业理念 为分公司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根据部署,今年天津市电力公司将在全体员工中开展“干事干净、创建和谐”及“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主题教育。这两个活动的开展,都是为了更好地增加和谐因素,加强和谐氛围。和谐企业主要体现在企业对员工的关爱和员工对企业的归属和忠诚。因此培养员工忠诚企业的理念是创建和谐企业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公司也提出了要积极探索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内容和途径。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了很多年的支部书记,个人认为可以以感恩教育为抓手,以促进两个主题教育地更深入地开展。
目前,在我们电力企业内部存在着这样的人,他们只求索取,不讲奉献,“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他们“端起碗吃肉,撂下筷子就骂娘”,稍不顺心就怨天尤人,牢骚满腹;更有甚者,他们吃拿卡要,里勾外联、吃里扒外,做一些损害企业利益的违法行为。究其原因,他们缺乏一颗感恩的心,他们把企业和社会为他们所提供的一切看成是理所应当,就更谈不上什么知恩图报了。
如何教育职工忠诚企业,培养职工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使职工关爱企业,将企业的决策部署根植上思想上、实践在行动上、体现在业绩上,实现思想、言论、行动“三个统一”,建设一支忠诚能干的职工队伍呢?个人认为,应该从感恩教育入手,引导职工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常怀感恩之心并化作感恩之行动,教育职工珍惜企业为自身人生价值的实现所提供的空间和条件。
对一名电力企业的职工而言,企业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每个人在挥洒汗水、奉献青春的同时,企业也为我们提供了充分发展自我能力的空间,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在增长着阅历,丰富着自我,实现着人生的价值,用优厚的薪酬支配着自己的生活。因此我们应该感恩企业,感谢企业培养我们,感谢企业让我们成长,感谢企业给予我们一片展示自我的天地,一个实现自我的舞台。我们应该将这种感恩之情转化为忠诚企业的具体行动,执着而无私,博爱而善良,敬业而忠诚地回报我们的企业。
个人认为,树立感恩理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电力企业发展史教育活动。我们老一辈电力人具有许多优良的光荣传统,他们吃苦耐劳,常常为了一个技改和新建工程按时投运废寝忘食,加班加点而毫无怨言;他们对工作一丝不苟,常常为了一个不合格的试验数据,设备的一次不正常的声音,而聚精会神,即使到了深夜也能保证思路的清晰、正确,直到安全隐患被彻底排除;他们甘于奉献,由于电力供应密切的联系着人们生活,许许多多的电力人特别是一线职工,常常因为事故抢修,牺牲了许许多多和家人团聚的时间,而毫无怨言。可以说,天津电力企业发展史也是一部老一辈电力职工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奋斗史。加强电力企业发展史教育,一方面使老职工们能够在重温创业艰辛的过程中,提升荣誉感和自豪
感,另一方面可以使新职工们从老职工身上学习到优良的光荣传统,以迸发出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激情。同时,通过企业发展史的教育,让每一名员工都能更加珍惜当前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
二、加强“企业与职工是一个共生体”方面的教育宣传。企业与职工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公司的成长要依靠职工的成长来实现,职工的成长也需要企业这个平台;企业兴则职工兴,企业衰则职工衰。从长远角度上,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是统一和一致的,每名职工如果能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把公司当成自己事业的舞台,自觉地忠诚于企业,与企业共同发展,那么,职工付出得越多,收获也自然越多。
有些人,自己尚未能发挥所长,贡献于社会,不满现实,诸多委屈,好像别人都对他不起,忿忿不平。这种人在家,难成为善良的家长,在企业,难成为称职的员工,这种人永远不会得到重用,也永远不会成功。
加强“企业与职工是共生体”方面的教育,就是为了让每名职工都明白个人的发展与企业休戚与共,个人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和企业保持步调一致,必须要做到感恩企业,忠诚企业,服务企业,回报企业,只有这样,个人职工的发展才能在与公司的共同成长中实现自我的升华,价值的体现。
三、加强“对比”宣传教育。有比较才有鉴别,电力发展新老对比,职工生活现在和过去对比等等,激发广大职工关心、关爱企业、感恩企业之激情。以前电力工作是项苦差事,没有多少人愿意做,老职工们巡视变电站,巡视线路只能骑自行车去,无论风霜雨雪,都要
按时把工作完成,常常百八十里一天一个来回,常常是一个饭盒跑一天,工资收入也不高。而现在,我们出门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工作中有自动化程度很高的试验仪器,各种电力设备和保护装置也都逐渐换成了自动化程度很高、安全可靠性很高的知名品牌,企业和社会也给了我们不菲的待遇。对比这些,我们每名职工心中都应该有一种知足和感恩。
感恩可以使人的内心更加和谐,多一份满足,少一份抱怨,多一份奉献,少一份索求,在这两个教育活动中,不断培育忠诚和感恩理念,引导广大职工努力营造企业关爱职工,职工忠诚企业,职工与企业共赢的良好氛围,使每位职工都心情舒畅、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地工作上来,创建和谐企业、奉献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第三篇:管理理念
管理篇
管理理念
* 一个人走一百步,不如一百个人走一步。
* 企业不是等大了再搞名牌战略,而是应该利用名牌战略搞大。* “良将无弃木,名主无弃士”。* “人往高处走,才向善政流”。*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归来”。* “为官择人者治,为人设官者乱”。*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千里长堤,溃于蚁穴”。
* 管理一个企业就像慢火烧小鱼,不能心急,不能鲁莽,要特别认真细致。*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稳住阵脚,不强出头。* “滴水成河,粒米成箩”。* 上下同欲者胜。
公司目标
一流的培训 一流的人才 一流的待遇 一流的服务
管理方略
战略要“新” 标准要“高” 管理要“细” 观念要“变” 服务要“好” 文化要“美”
管理哲学
“木桶理论”
在古代,水桶是由若干木条做成的,那么一只水桶的容量是由最短的木条决定的,这里预示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高低,取决于素质最低的员工,而非最优秀的员工。
处事哲学 能认识人的叫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算高明。能战胜别人的叫做有力,能克服自己的才算是刚强。知道满足就是富有,能坚持不懈才算有志。一忍可以制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最好的领导人时时不忘帮助下属,但又不让下属觉得离不开他。
领导理念
赞美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与尊重。 永远别忘了让别人感受到他的重要性。人类最渴望得到的,就是外界的认可
理念篇
公司精神
* 超值服务 精益求精
公司作风
* 快速反应 马到成功
公司理念
服务理念
站着做人 跪着服务 客户满意就是我们的工作标准 字。 服务要突出一个“情”字,送上一个“暖”字,对自己却要克服一个“难”经营理念
优化资源 打造品牌 规模经营 生存理念
永远战战兢兢 永远如履薄冰 用人理念
人尽其才 才恰其位
人人是人才 赛马不相马 市场理念 市场就是我们的办公桌,没有市场,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
只有淡季思想 没有淡季市场 品位理念
品牌是客户的心托起来的
对自己工作目标要求的高低与企业的忠诚度成正比。
“想干与不想干”是德的问题;“会干与不会干”是“才”的问题;“能干与不能干”是“创新”的问题。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人生。
每个经理都必须牢记,他每天都站在舞台上。岗位理念
面对顾客的一线员工表现如何,往往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成败。顾客理念
客人投诉是塑造客人第二个满意的最佳契机,挑剔的客人是我们的老师,有抱怨的客人最容易成为回头客。对顾客有求必应。顾客永远是对的。永远不与顾客争辨。
失去顾客,等于失去市场。
员工座右铭
将小事做成精品 将细节做到极至
将投诉做成惊喜
时刻提醒
重复出现的问题是作风上的问题。天天做小事,件件无小事。
什么是不简单?能够把别人认为简单的事,成千上万遍都做到位,就是不简单。
干部不引导,员工无目标。
投入客户的需求,产出客户的满意。个人修养
宠辱不惊 自强不息 得意不忘形 失意不失态 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
胜人者有力 自强者胜
思想政治工作原则
三心换一心; 批评错误要诚心; 做思想工作要知心; 解决疾苦要热心;
用三心换来职工对企业的铁心。
道德篇
坚定理想信念以立德
“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 德才德才,以德为先,以德为首;
要有毫不动摇的立德之本,矢志不移的弘扬立德之魂。
牢记宗旨以守德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加强学习以明德
* 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以提高道德水平,陶冶道德情操,锻炼道德意志,确定道德观念,养成道德习惯,入心入耳入脑,真学真信真行,知行合一求真知先觉。
第四篇:道德理念
从道德角度对医患冲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道德理念是:培育医患信任的理念,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患沟通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医学伦理素养。
关键词: 和谐;医患关系;构建;道德理念
自古以来,医生视治病救人为自己的天职,病人视医生为自身生命和健康的保护人。现代医院已成为社会医疗的主要方式,其服务宗旨是“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公民的健康服务。”应该说在医患关系中有一些公认的,大家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但是,近年来,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扼杀着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甚至引发医患间的道德冲突,这些问题值得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医患道德冲突的表现
第一 医患权利泛化,医患义务弱化
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部分医务人员的价值观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把人民赋予的诊治权当作一种获取利益的手段。在临床诊治过程中,仿效商业推销的理念,为患者提供超过病情需要的过度治疗,赚取回扣。可以说以权谋私现象是医务人员权利泛化的典型表现。
这种医患关系的消费化是权利泛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且它从理论上取消了医生的社会责任,是一种对生命伦理学的背离。医患权利的泛化使传统意义上出于职业神圣性的医生道德义务感世俗化,同时也会促使医生对自身权利的强调。医生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面对危机或疑难病患者时,因循守旧,不愿也不敢创新,取而代之的是所谓“防卫性治疗”的风行。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患者自身的道德义务感常被湮没在呼吁权利的声张里。例如在遇到纠纷时对医务人员的人身攻击,对医院设备的破坏,甚至于逃交医疗费用等等。“患者道德义务履行的下落,强化了医生对患者的不信任。这样的结果是医患双方诚信关系的流失,造成了患者不得不追求更具外在强制性的法律权利,而医生出于风险逃避,越来越满足限于法律义务的履行。”[1]
第二,医患信任不足,医患防备有余
医患双方权利的泛化和义务的弱化加剧了彼此的不信任。医患双方医学信息的不对称、地位的不对等,患者往往对医生和医院的期望值过高,一旦在现实中失落就会产生心里不平衡,便出现审视诊疗过程的防备心理有余,信任态度不足,不遵医嘱和拒绝治疗合作的情况增加,甚至出现一些过激的行为。再加上某些媒体所谓关注 “弱势群体”炒作有余,理性分析不足,这也加剧了医患间的戒备和对峙。
第三,医患关系物化,医患情感淡化 随着高科技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大量的诊疗设备代替了医生的诊疗活动,仪器的检测结果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患者的倾诉,医者与患者的直接交流似乎显得无关紧要。患者失去了主体性进而也失去了倾诉的机会,医患情感逐渐淡漠。加之职业的风险压力、医疗技术的日益复杂、医疗文书的日益繁琐以及有关医疗事故恐惧的“告诫”,使医生的职业道德情感淡漠,医患关系变得越来越刻板、冷漠和非人性化。
此外,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加,医疗纠纷升级进而演化为医疗暴力。众多事例有力地说明当今的医患关系存在许多不和谐,人们对医疗行业的神圣性产生了严重的怀疑,病人就诊心存疑虑,医生行医如履薄冰。医患诚信缺失的警钟已经敲响,寻回和重构失落的医患诚信已刻不容缓。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道德理念
正是由于在医患关系中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弥合医患关系中存在的道德矛盾冲突,寻回和重建医患关系的道德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构建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并具有一定前瞻性的医疗服务模式与观念,打破陈旧的医疗服务理念,需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道德新理念。
第一,培育医患信任的理念
医患关系是医疗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人际关系的核心。良好的医患关系,使医务人员和病人都能处于良好的心态之下,医务人员可以发挥最佳水平,病人可获得较好的心理支持,可以从整体上保证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患关系的融合,可增强病人对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的信任感和满意程度,从而减少医疗纠纷,提升医疗机构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而现实情况是目前的医患关系不容乐观,各地时常发生医患纠纷,有的甚至酿成了恶性案件;社会和媒体经常抱怨“看病难、看病贵”;无论是官方关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成功的自我批评,还是学者对医患关系的研究,都提示人们,我们目前的医患关系正处在难以言说的复杂状态。病人群体对医生、医院不满意或指责,而医生群体自己也有数不清的苦衷„„这种迹象表明,医患关系不尽如人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实际上是医患关系出现了信任危机,在医患关系中,有许多伦理问题,信任是核心问题。
那么,应怎样重建医患间的信任关系呢?
对于医患关系来说,医生和患者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在不平等的信息交流中维护双方平等的权利,来谋求相互关系的和谐,而作为医患关系中主导一方的医生和医院,承担着更具有决定性的责任和不可推卸的义务。
医患关系紧张是由于彼此缺乏信任,而信任的缺乏又在于没有有效的制度约束医务人员的不诚信行为,因此,改善医患关系不仅需要大力推进医疗体制改革,更要通过各种措施来改善医患双方的交流,实现信息交流的平等,增强互相理解,培养互相信任。要在医院内部建立一套诚信约束机制,加强医患之间心灵和感情的沟通,从感情和理智上强化对病人的关怀,打造医院的品牌,增进医生个人的信誉。医院还要主动探索建立医患沟通机制,医生要用有效的办法将病因、用药和治疗状况与患者沟通,以使患者真正地“知情”。在这方面有的医院实行“医患道德双向承诺书”制度,要求每一位住院病人都要与医院签定道德承诺书,每一份病历都保存着这样一份承诺书,道德承诺在于沟通、重在自律,而这一制度实行后,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医患双方能够互相信任、互相支持。道德承诺是争取社会对医院和医生信任理解的有效措施。
第二,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医德医风是医务工作中的意识形态问题,医德是本质,医风是表现。医学服务的对象是具有高度思维和感情的人,医务工作者必须以人道主义精神和真心诚意的热忱对待患者,视患者为亲人,不能只关心疾病和技术,而忽视患者情感。因此,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端正行医动机,规范医疗行
为,做到“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忧病人之所忧”,不搞额外收入,严禁各种“开单提成”,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严格执行药品集中招标制度,杜绝药商在医院“带钱促销药品”的现象;严禁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和接受“吃请”;坚持“以人为本、诚信敬业、文明行医”的服务理念,努力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奠定良好基础。可以说,医德医风是医学与社会、医生与患者的“润滑剂”,也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一种内在规定性和内在需求。
第三,提高医患沟通意识和能力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相互尊重和信任是保障,但沟通是尊重和信任的桥梁。“医患关系和谐,互相信任,心情愉快,则药到病除;医患关系紧张,横眉立目,互相指责,则病上加病。”[2]因此,患者要信任医生,积极配合治疗,医生也要尊重患者,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尽可能地多留时间与患者交流,设身处地了解患者的感受;体恤患者的痛苦,同情患者的困难,打消患者的顾虑,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努力让患者获得身心健康,使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如果做到了这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便可“水到渠成”。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医患沟通呢?如开通热线电话,开设医疗服务文明窗口,开通急救绿色通道,设立专门的患者接待部门,加大医务公开,接受社会媒体和群众的监督,加大医疗各项收费的透明度,等等,用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从而赢得患者的信任,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医疗纠纷,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第四,培养医学伦理素养
调查显示,对于医疗纠纷的发生,49.5%的人认为是因为“医院服务态度不好”,40%以上医患纠纷与医护人员的情感、爱心、同情心、责任感和法律意识有关。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医务人员的医学伦理素养欠缺,需加强医学伦理教育。
医学伦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与提高医务人员的医学伦理素养。医学伦理素养是从医者解决医学伦理问题的认知、判断、价值抉择、情感、破解难题的能力。培养医务人员的医学伦理素养,包括医学伦理理论素养、医学伦理情感素养与医学伦理智慧素养等。对医务人员进行医学伦理教育,可以做到把医学伦理素质的培养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做到既解决医疗卫生改革,医德建设的实际问题,又解决医患关系和日常工作的实际问题。把解决这些问题与医学伦理素质培养互相贯通,使医务人员感受到医学伦理素养的多元价值和作用,并在心理上得到强化。
医学伦理素养培养的过程以他律为手段,以自律为目的。要重建医务人员的职业伦理,让医务人员面对患者,自然地有一种敬畏和敬重,也只有通过医务人员共同体的道德奖罚和激励机制,才能让医务人员培养出一定程度的医学职业伦理。
医患关系的现状所暴露出来的矛盾反映了我国医疗卫生改革进程中的一些问题,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需要寻求医患之间共同的道德价值目标,需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道德新理念。
第五篇:人才理念
企业文化之人才理念
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德:是指政治素质。这种素质决定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通常表现为事业心、责任心、原则性、廉洁性、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团结合作的作风以及勇于克服困难、完成工作任务的精神等。
才:是指智能水平。包括理论知识、管理科学知识、本职专业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实际工作中的谋划能力、决断能力、指挥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2010年08月17日
农业银行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相关理念
人才理念——德才兼备,以德为本,尚贤用能,绩效为先。
人才——队伍建设的魂
吕志强
“德才兼备,以德为本,尚贤用能,绩效为先。”这是农业银行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五大相关理念中的人才理念。这与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相一致,体现了我党一贯的选人用人思想。认真贯彻十六字人才理念,对于选人用人、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十六字人才理念是农行选人用人必须遵循的首要标准,也是引领员工队伍建设的指南。要使这十六字人才理念落地深植,首先要正确理解其精神实质。笔者认为这十六字是严密的有机整体,排序科学,逻辑性极强,既不可分割孤立地看,也不可随意调整排序,当严格按逻辑思维来正确理解,自觉力行。
正确理解十六字人才理念,首先要正确理解“德才兼备,以德为本”,搞清“德”与“才”的辩证关系。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可见,“德”,是“才”的灵魂和导向,“德”靠“才”来施展,“才”靠“德”来统帅。因此,“德才兼备,以德为本”,正确地把握应当是既重“德”又重“才”,以德为先,以德为本,“德”与“才”既不可片面强调,也不可等量齐观,惟有在“德”的引领下,“才”越高越好。这里无论是“德”与“才”,孤立地去讲,难免陷入形而上学。因为孤立地讲“德才兼备”无法分清何是“本”,孤立地讲“以德为本”,又难以看出“才”之重要,最终都会破坏“德”与“才”的辩证关系。
紧接着要正确理解“尚贤用能,绩效为先”。显然,崇尚贤士启用能人,与“德才兼备”一脉相承,而且用“绩效为先”这个标准来衡量,使“尚贤用能”落到实处。
总之,前八个字落到“以德为本”上,后八个字落实到“绩效为先”上,使“德”与“才”、“贤”与“能”变得更具操作性。
值得指出的是,“德才兼备”并非是对人才的求全责备,而是农行发展的人才大计,是农行事业发展之需要。通常来说,用人讲“德”,主要是将人品放在第一位。这里的“德”,首要的是坚持邓小平教导的“所谓德,最主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落实到农行业务上,主要显现在敬业爱岗,始终遵循党和国家及农行的一系列政策法规,这是政治品质,是“德”之灵魂。再是勤政清廉,艰苦奋斗,严于律己,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侈之风,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有良好的公德和私德,深受员工拥戴。而用人讲“才”,主要是指具有履行岗位职责的一流水平或超群技能。因此,在选人用人才时,“德”看主流,用人重德;“才”看专长,用人所长。“德才兼备”,不要被“唯才是举”所迷惑,有“德”少“才”、有“才”缺“德”、无“才”无“德”,应坚决不用。
诚然,鉴别人才的“德”与“才”,会有一个过程,而且与“才”相比,“德”的识别更难一些,“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因此,必须要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选拔任用机制,以防考察失真,用人失当。这不仅关系到人才的发展前程,更关系到农行事业之兴衰。
“德”和“才”绝非与生俱来,而是重在后天培育。记得两年前农行在全行范围内实施总行部
2010年08月17日
副总经理、省市分行行长助理的公开选拔,项俊波董事长对获得提任的16人集体谈话时曾以“立德、立志、立行、立信”八字箴言相赠。笔者以为这是农行人“德才兼备”最好的八字修炼法。此外,农行这些年来实施的公开招聘、专题培训、上挂下派、出国深造、内部交流等方法及探索建立和完善富有公开、公正、公示的选人用人、监督评价等长效机制,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新近出台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四项监督制度,都有利于培育一流人才。
人才兴,则事业兴。笔者坚信,在十六字人才理念的引领下,作为国际化大型公众持股的农行,员工队伍人才济济,精英辈出,未来的农行必然成为城乡一体化的全能型国际金融企业。
以德为本论人才尚贤用能促发展
周枫
银行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才的竞争,人才的选拔任用取决于人才理念。农行“德才兼备,以德为本,尚贤用能,绩效为先。”的人才理念有助于科学选拔和合理使用人才。在这16字中,“德才兼备” 是农行选拔人才的标准,但适用中还要注重“以德为本”。
以德为先是农行上市后对人才的必然要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古往今来都崇尚“德”,因为德是才的灵魂,决定才的作用方向。银行是高风险行业,各种风险无处不在,上市后的农行不仅要以优良的业绩支撑投资者信心,更要保持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同时,公司治理对农行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农行需要责任心强、作风好、业务精的有德之才。纵观银行业,由“德”引发的案件触目惊心,由此造成的经济、声誉损失难以弥补,前车之鉴一定要引以为戒。社会各界盛赞农行上市“大象也能起舞”,要想让“大象”肌体强健,必须以德为先,减少各种人为的道德风险,实现经营安全,农行才能稳健行远。拥有44万名员工的农行无异于一艘巨轮,只有以德为先,尚贤用能才能顺利远航。
以德为先也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和人生负责。“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德”历来是最重要的从业资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恪守正直、诚信、忠诚的品行,坚持依法经营、诚实履行服务承诺,才能促进业务健康持续发展;只有诚心待人、坦诚做事、忠于职守,才能赢得客户信赖、占领市场;只有秉持高尚的品格、优良的作风,才能凝聚人心,打造和谐进取的团队。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和岗位,“德”都意味着正直、公道、平和,时刻以德要求自己,才能获得强大的精神支持,自觉锻造职业道德和职业品格,才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最终抵达成功。
“大行德广 伴您成长”,农行以“德”践行社会责任和使命:面向“三农”服务城乡、赈灾捐款热心公益、回报股东成就员工……尚“德”从来都是农行的优良传统,尚“德”也造就了一批批有德之士:“行长楷模”鲍江兮、“金融赤子”饶才富、誓死保卫国家财产安全的“二兰”、春风化雨般优质服务的柯茜茜、业绩斐然的新生代女行长朱烨……他们无不以德昭人、以德动人,在农行不同的岗位上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上市后的农行为人才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舞台,“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全能型国际金融机构”的美好愿景鼓舞着广大员工为之奋斗,农行正以更宽广的胸襟和宏大气魄吸引有志之士,做一个有德之才,实现抱负。
发掘每个人的价值
李兴华
员工是业务经营中的“第一要素”,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员工的才能,并使每个人各尽所能,创造最大的价值,才能保证又好又快的发展。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做好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为农行建立起充满生机的、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和人尽其才的激励机制和环境,充分挖掘人才资源,培育人才优势,打造一支具有良好品质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员工队伍。
实现农行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必须大力倡导“德才兼备,以德为本,尚贤用能,绩效为先”的人才理念,并在实际工作中将其贯彻好、落实好。笔者建议,在为大学生和各类人才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良好氛围的要求下,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在培养锻炼上提供机会,通过知人善任、举贤荐能的用人之道,积极为大学生和各类人才提供广阔的成长平台,让大学生员工到管理部门和营业网点任职或到管理岗位工作,并积极向上级行推荐使用。二是发挥员工的特长和优势,充分理解并尊重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和诉求,关注员工职业发展和价值实现的需求,帮助员工制定和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积极鼓励自学成才,使具备特长的员工能够脱颖而出,让他们感到工作有希望,创业有前途,自觉提升对农行的忠诚度。三是积极倡导有作为才有地位、有贡献才有收入、有能力才有发展的理念,对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员工及时予以重用,对取得各方面工作成绩的员工给予重奖;对工作长期无长进、无起色的实行惩戒,实现从“要我来干工作”到“我要„抢‟抓工作”的转变,有效激发广大员工的内在工作动力,增强员工的进取精神。
总之,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充分调动不同层次上各类人才、特别是近几年考入农行的大学生员工的积极性,使其各显其能,人尽其才,是增强农行活力的源泉。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应给员工提供比
较充分的事业发展阶梯,让员工根据自身特点主动地选择自己喜爱的工作,让其更好地发挥才智,较好地适应新的工作,并不断地选择下一步努力方向,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这些对于单位和员工而言是一个双赢的策略。就员工而言,事业发展前景光明,目标明确,责任感、成就感和积极性都会增强;就单位而言,不仅留住了人才,也因员工能力的提高而获得了人力资源优势。对德才兼备的优秀员工,应不论年龄和资历,予以委以重任,如有的年龄较大的员工老当益壮,在自己心爱的岗位上发挥着骨干作用,感染并鼓励了不少青年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还要以先进的农行企业文化熏陶人、引导人、鼓励人、鞭策人,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平和、勤奋、敬业、向上”的健康心态,注重培育共同价值观,凝聚员工的力量,用自己的青春、才华和热情创造一流的业绩,与农行共同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工资单里的喜悦
陈悦
“您好:您的尾号为XXX的银行卡/账户08月10日(转存绩效工资)XXX元,余额为XXX元。”由短信知道二季度绩效工资已经到账,而且足足比网点平均水平高出了近1倍,农行苏州常熟东南经济开发区支行客户经理吴阿姨的心中无疑是开心的。在农行工作20年,与其说是工龄资格,倒不如说是令人折服的业绩使她成为网点每个员工心里、口里当然的“前辈”。
翻开东南经济开发区支行这季度的员工考核清单,存款、个人按揭贷款、寿险、电子产品、理财产品……林林总总十多项指标,每项都根据岗位定任务、定考核,明码标价。换句话说,员工每实现一笔有效营销,就能清楚地计算出自己的计价收入,绩效管理的激励导向作用可见一斑。而吴阿姨就是凭借在个人按揭贷款营销中的突出业绩成了所在网点本季度绩效考核中的佼佼者。
一直以来,常熟支行始终奉行“业绩论英雄,收入凭贡献”绩效管理和分配原则,在发展成果惠及全员的同时,突出向业务经营管理的骨干,特别是拓展营销能力强、贡献大、拓展维护客户多的前台业务人员倾斜。为此,支行每年都根据经营目标考核体系,修订和完善《工资总额分配办法》、《产品营销计价工资考核办法》和《基层网点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指导意见》,逐级明晰考核分配。同时将基层网点的绩效收入与所在单位经营目标责任制得分充分挂起钩来,通过激励约束机制的不断完善和收入分配的导向、杠杆作用,将绩效激励与全行的长期发展战略和短期经营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确保绩效管理与全行主体业务的发展同向,有效推动了业务经营的全面较快发展。截至7月末,支行本外币存款总量达412亿元,连续13年总量、增量份额位居当地同业前列。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绩效考核的科学性,支行还积极在考核细化上下功夫,如在今年制定出台的《常熟市支行个贷产品计价考核办法》中,明确提出了个人按揭贷款营销计价要与任务进度、与贷款客户的个人网银、短信通、贷记卡、存贷双赢、手机银行、基金等产品的综合营销情况挂钩,与贷款效益、贷款质量挂钩,充分体现量质并举的综合营销原则。在进一步确立“薪酬市场化”、实行“阳光操作”的同时,支行还将绩效考核的结果充分应用于岗位竞聘、职位调整以及员工培训与职业生涯的规划,努力打造管理和专业岗位序列晋升的“双通道”。
变大的胆量
杨胜永
小卢的“胆量”很小,大家都说他是“小姑娘”,因为自己胆小怕事,他从不敢与人争吵。
我认识小卢是在2003年初,当时我在农行广西百色分行不良贷款清收中心任副总经理,小卢在机构改革中调到清收中心工作。小卢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胆小”,个子不高,身体单薄。记得在一次不良资产清收分析会上,我有意让小卢发言,想让他表现表现,可好,他足足憋了五分钟时间,满脸通红,结果只说了几个字“我要上厕所”就走开了,引得同事一阵哄笑;还有一次,我让他在几位部室领导面前汇报工作情况,他边说边打抖,我叫他不要紧张,但汇报结束后,他已经大汗淋漓,衣服都湿透了。其实,小卢平时工作很认真,责任心强,业务技术过硬,只是胆小而已。2005年我离开了清收中心,到其他部门工作,从此与小卢来往少了,也很久没有和他联系。
今年3月的一个晚上,我正在加班赶写一份汇报材料,忽然手机响了。接通电话,电话里传来一句问候:“杨哥,您好!我是小卢,还记得我吗?”还好,我听得出小卢的声音,只听他说:“杨哥,我想参加百色分行派驻县里的风险经理竞聘,你看我行吗?”我说:“好呀,行呀,你一定行!”原来,此前他已参加上级行的风险经理统一考试,给我打电话正是要我帮他看看演讲稿。我给他提了些建议,他诚恳地采纳,并非常感动。
今年春天的一个上午,经过筛选后,来自百色市11个县支行和1个城区业务部、二级分行机关的19名客户经理,在百色分行8楼会议室进行了派驻县级的风险经理竞聘演讲,竞聘采取公平、公正、透明、严格的选拔程序进行打分。当小卢上台演讲时,我发现他的演讲发挥得很好,表现自然,思路清晰,几年前的“胆小”形象已经没有了,演讲获得了评委的掌声。不久的一天,机关大楼门口的公示栏边围了很多同事,我走近一看,原来是对这次风险经理竞聘12名入围拟任聘人员进行公示,小卢名列榜中。如今,他已成为一名百色分行派驻县里的风险经理。
在小卢报到后的一天晚上,他给我打来电话,说他过去很胆小,但这几年来,农行的人事改革力度很大,很多岗位都是通过竞聘方式选拔的,他这几年克服了自身很多困难,积极响应百色分行的人事制度改革,主动参与竞聘,自我锻炼,通过这个平台,他把自己的才华展示出来,对于这次竞聘能够得到领导们的认可,他一再感谢我的鼓励。我告诉他:“你感谢农行的用人机制吧,只要你是一块金子,有才能,在哪都会发光,都能为农行事业发展作贡献。”是的,小卢现在不再胆小,这是农行给了他一个练“胆量”的环境和用人平台,这种任人唯贤的机制,加之自身的努力,让小卢成功了。我为他高兴,也希望他更加努力工作,尽职尽责,敬业爱岗,做好风险管理工作,为农行事业稳健发展尽责。
新的一天开始了,我嘴里哼着《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曲去上班,心里充满信心,因为,今天的农行比昨天好,明天的农行一定会更加美好!